二年级上语文教学随笔

2023-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二年级上语文教学随笔

二年级语文生字教学随笔

丁红花

通过一年的接触与磨合,我发现我们二年级学生有一个缺点:书写错误,做题粗心,错题多,原因是书写随意,不讲格式,作业做完了,从不检查。针对这种情况,我注意强调书写格式,并要求字写得慢些,写得工整,格式不对,书写不工整,一律重新做过。经过一段时间,书写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题还是错得多,一部分学生是懒习惯了,对此无动于衷,怎么办呢?当然还有办法,每天作业错了的重新改过,改正确了才算过关。

在识字方面,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激活学生思维,“玩” 出价值。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跟据部首猜字义等等,学生在发散思维的“玩” 中学得快乐。再如用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

《课标》中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否,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的程序:“读字”时,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让学生对老师评头论足,运用形体动作学写笔画、作业展览、评选书写之星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巧。

我觉得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激励唤醒和鼓励。低段学生的识字能力影响着以后的学习发展,值得我们的重视。

第2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学反思教后随笔

教学

1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简要的介绍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第二三自然段分别描述了秋天的天空和的田野的美丽景象。全文描绘了充满生机的秋景图。我在上这一课时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说自己了解到有关秋天的特点,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当提到果园的景象时,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抢着发言,将果园里葡萄,苹果的样子颜色味道叙述的很细致,在孩子的眼里,秋天也是很美的。再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让插图充分起到服务学习的作用。学生仿佛去了一个新的世界,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课堂气氛自然很活跃。其次,在讲第

二、三小节的时候放手让学生自已学习,并且学习自己喜欢的部分。二年级学生自己提学生提问能行吗?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做法,没有想到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价值:“老师,为什么为什么天空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我正好顺着问题讲下去,我也把一些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已解决,如: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什么是一望无边,马上同学的理解就是没有边,看不到头,还举了田野的稻子,一眼看上去就看不到田埂,哈哈,多聪明的孩子啊!在这节课上让许多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再见了,北京》课文中生字新词较多,第一课时,没有完成预设的目标。因为学生读课文读得很不熟,读破句的很多,读错的也不少,如“舷”“佛”等。我用了两节课的时间带着学生读通课文。

总结本文的确有许多词语句子不是二年级学生能理解得了的,所以课前的预习,主要是朗读,一定要多而扎实,否则课上难以完成任务。在这一点上,我没有和家长沟通好,往后一定要在细节上关注,难读课文一定要严格把住在家预习关。

第一课时自认为做得较好的是将《补充习题》上的第二题放入学习中进行。奥运会的会旗是(

)。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是“(

)”。奥运会场熊熊燃烧的火叫奥运(

)。“落下帷幕”就是奥运会(

)了。

第二课时,我备课时。多准备了些课件---鸟巢、水立方、火花四起的北京成、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激动人心的领奖台、手拉手视频,上课时抓住了“无尽的留恋与不舍”这根情感主线,让学生处处围绕这个展开学习,中心突出,冲击力强,反复的朗读,有助于情感的推波助澜。老师上下来比较投入,兴奋。但由于课容量比较大,词句理解难度比较大,要在一节课里完成任务一定要把握好节奏,所以不可能在一些细节上纠缠与辅导,因此在教学时就无法顾及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不可能一而三再而三地停下来品,说,只能通过读,品,再读,让全班同学在基本意会的情况下学习。但我想,这样的课文许多地方也只能意会而已,不可能说明白,也说不明白。因此,在一些词句的理解上我觉得自己处理得还比较好。为以后的教学能借鉴。

3《乡下孩子》是一篇儿童诗,词句优美,描写了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游戏、劳动等生活情景。短短的几句话,写得很优美,但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读懂呢?对,在读字上下功夫。 因此在设计这个课时,我首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乡下孩子生活和活动的幸福,快乐、有趣,并进行适当的想象说话训练。比如在教学第一小节中,我通过将“欢唱的黄鹂”和“盛开的野菊”两个重点词语出示,指导朗读,用一句“这只黄鹂正在唱着欢乐的歌,谁能再来读好这个词语呢?”提问孩子们,然后进行朗读指导。在教学第二小节时,我则先进范读,再在齐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想象,想想乡下孩子会编什么样的故事?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紧张学习之后有放松的时间。在教学第三小节时,我则通过让学生想象“撑圆肚皮的小猪”和“乐坏馋嘴的猫咪”是什么样的,然后进行拓展,既朗读出了诗句的感情,又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4《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歌的第三小节,很值得引导孩子进行说话训练:“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

教学

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我是这样引领孩子们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为了打开孩子的想象空间,我问孩子们:如果你就是蝈蝈,你最想把盲婆婆带到哪里去?有了“田野”的铺垫,孩子们想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果园、公园、学校、游乐园”。在此基础上,这些孩子的回答也激发了其他孩子的记忆,他们想到了“农田、荷塘、游泳池”等等地方。接着,我又问孩子们,在果园我们能看到什么?孩子们回答:看到红通通的苹果、黄黄的柿子等等,接着问其他地方的景物,孩子们回答起来显得简单多了,因为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对春夏秋冬的景物进行过讨论,甚至写过话。这样,再来进行“歌声会领您走进……看到……”这样的表达训练,就等于是将两个问题进行组合,孩子们表达起来得心应手。 5《一株紫丁香》是一首诗歌。这是低年级训练的阅读篇目。为了让孩子完全吸收这片课文的精华,我抓住这样几个环节教学。

第一是大声朗读,以读为本。教学中,我多处设计了不同形式朗读方式,而且教师还作了范读。为提高朗读水平,我让学生自读自评,让学生意识到到如何读得正确、读出感情。

第二是寻找训练点帮助学习习得语言。用一个大问题“为什么小朋友要把这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作为课文教学主线,进行

2、

3、4自然段的教学。在理解这三段的文字的基础上,进行这三段的朗读指导。并能用“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是为了(

)”练习说话,这个训练的用意是让学生从课文中习得规范的语言,丰富学生说话、写话的句式,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

7课文《有趣的发现》讲述了生物学者达尔文对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的昆虫的观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在有趣发现中渗透科学思想的教育。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注意利用情境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在读了课文达尔文的发现之后,我让学生演一演达尔文,把那种“奇怪“的感觉说出来。学生非常投入。从语气到表情,学生可以说表演得非常精彩。在此基础上,老师悄悄过渡:“是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达尔文想不想弄明白啊?那他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寻找答案。在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教学自然而活泼。

8小鹰学飞课文中,老鹰在评价小鹰是否会飞时,用了两次“还不算会飞。”同样的句子,读法是否相同呢?为了让学生有所感悟,我首先让学生熟读了含有这两句评价的1—4自然段,弄清老鹰分别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接着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读后的感受:第一个“还不算会飞”强调的是什么?第二个“还不算会飞”又是强调的什么。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小鹰只比打树飞得高,根本不能算会飞,因此,老鹰的意思是说小鹰根本不能算会飞,朗读重音应落在“不算”上面。而第二次小鹰已经飞得比大山还高了,可以算得上会飞了,只是距离搏击长空得本领还差很远,所以老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小鹰还不能算真正会飞,是在前一句话的基础上的评价,因此,朗读重音应在“还”这个字上。 9青蛙看海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 “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

10课堂上,我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议一议,比一比,演一演,说一说,如让学生自学第二次与第一次比、第三次和第二次比,你发现狼和小羊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猜一猜狼为什么不想争辩了?对于这些问题,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还特别注意学生的参与形式,如分组讨论、开读书会等等,让学生参与面更广,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参与的满足感、成就感,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为学的思想,从

教学

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点拨等有机结合,还设计了不少启迪思维、质量颇高的问题让学生研讨,如:狼和小羊比,真正高大的是谁?你认为狼和小羊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你想分别对狼和小羊说什么?这些问题,注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发挥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1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故事浅显而寓意深刻,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悟。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尊重学生,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感悟”新理念,我在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能体验狐狸的狡猾,设计了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的方法。可是,在课堂上却发现有一个演乌鸦的学生,到该当把肉吐出时,却怎么也不肯松口我十分不解,就问这位学生。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学生竟然回答说:“我才没有那么笨,会把到嘴的肉让狐狸吃去呢?”于是我趁机让学生展开讨论,如果乌鸦下次再碰到狐狸怎么样呢?有的说不会再上当了,有的说还会再上当。我让学生分别表演,有一个学生见怎么也骗不出乌鸦口中的肉,就改用骂的方法。果然,乌鸦受不了臭骂,忍不住出口回骂,居然又一次上当了。学生从中感悟了狐狸的狡猾。 要好好学字教学反思:《要好好学字》讲述了毛主席教育两位小八路要好学习写字这样一件普普通通而又平凡的小事,但其蕴含的意义却是深远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年轻一代的关心。本课的难点就是理解:“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啊!”在理解这句话时,我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有的说:参加革命为什么要好好学字啊?有的说:他们打仗哪有时间写字啊!这时我不急着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而是问:你觉得这2个小八路会写字吗?联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从而理解第一层含义,参加革命给穷苦的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接着我让学生说一说认识字的好处有哪些?联系自己,再想一想小八路识字又有哪些用处呢?从而理解认识字,学好文化可以更好地参加革命。这样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毛主席对小八路的关心。最后联系现在,毛主席不仅对两个小八路提出了希望,对全国的少年儿童也提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殷切希望。进一步进行思想教育 课文记叙了朱德同志与战士们一起挑粮的事情,赞扬了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如何更好地突破这个重点呢?我一改传统的逐段分析的教学模式,代之以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再思中感悟,在辩中明白,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人物的行动入手,抓住“藏”和“找”,使他们带着情感进入主客观高度融合的审美境界。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它的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当学生回旋于情感的浪尖,心潮澎湃,有一种渴望表达的冲动时,心灵的闸门就已经开启了,人物的个性得到鲜明地再现。教学是一种艺术,让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 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梅兰芳学艺》一课给我们讲述了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勤学苦练、终成大器的故事,全文语言精炼生动、紧扣“勤学苦练”,将一个勤奋好学的梅兰芳展现在我们面前。

由于学生对梅兰芳了解甚少,我决定从课题质疑入手,以学定教,重点抓住梅兰芳是个什么人、他在学什么、他是怎么学的等几个问题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发现、联系生活探究寻找答案,抓住关键词句深入领悟勤学苦练的学艺过程。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的过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入生活情境,把语言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在理解“眼睛会说话”时,老师采取的是“猜一猜”的办法,出示四张京剧演员的图片,让学生看演员的眼神,猜一猜:从她们的眼神中你看出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猜测,看出了演员眼神中所表现的喜怒哀乐,从而也理解了“眼睛会说话”的含义。在学习第一自

教学

然段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的体会梅兰芳拜师学艺时,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时的语气,我创设了“大家当师傅,都来说说梅兰芳”的情境,学生纷纷当起了“师傅”,用自己的话说起了梅兰芳,接着,我又让学生转换角色,变成了“小梅兰芳”,去回答“师傅”的批评;在这样的对话情境中,学生不仅明确了师傅说梅兰芳时的语气,还通过过合理想象,知道了梅兰芳面对师傅的态度和学习京剧的决心。

本课归纳法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设计一个个问题就像一个个小钩子钩住孩子的好奇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同时让学生联系自己,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接着又让学生分别表演母亲和儿子,让学生将内心的想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就能在境中悟情,体会大禹的伟大精神。

孔繁森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让生读文说事例,启发学生说出孔繁森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而理解这篇课文是 “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而写的。 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习任务:1 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2 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课件的使用在帮助学生把握诵读语气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青松教学反思:叶圣陶老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对诗意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去品词析句,往往对诗的意境领会不深。但是变换了角色,你就是诗人,你就处在诗中情境,孩子们的想象力就会被激活,他们幼稚天真的话语,往往自然地把诗的意思吻合了。教学的时候,学生读诗后提出的问题和预想的相差无几。一是“挺且直”不理解,二是“松高洁”不明白。教学前做了充分估计,也设想了引导的办法。

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进行,从而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本节教学也正是本着这样的思想而开展的。从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来看,学生确实表现得更主动。首先问题从学生那里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非常积极地去查阅资料,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就想尽一切办法求助于家长、老师,甚至于以帮助妈妈打扫卫生为代价请求妈妈带自己去书店买书这样在这儿写下一些有关本课意义或教学内容重要性等方面的总结性陈述。其次,学生非常主动地开动脑筋,以生动的方式来展示资料的资料。有的学生为了能够吸引大家,把家长当作听众,多次把自己的资料读给家长听;有的学生下了许多功夫,把长长的一篇文章背诵下来;有的通过生动的表演来赢得大家的喜欢;有的平时都不敢大声说话的,这时候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也显得落落大方。谁都想让自己的独家新闻赢得大家的喜欢。

1.引导学生发现美。多次让学生去发现丹顶鹤的美。如:丹顶鹤到底美在哪里,请小朋友打开书,轻声自由地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完后划一划表现丹顶鹤美丽的句子。再如:请同学们自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美的地方就划出来,多读读。

2.激发学生读出美。为了激发学生读出丹顶鹤的美,抓住一些关键字词让学生品析和体会,如“洁白”,“鲜红鲜红”等等,读好了重点词语后再让学生放在句中以及段中读,层层递进.并且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读:有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加上动作表演读,想象读等,让学生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

3.鼓励学生说出美。在让学生完成涂色之后说:”现在你们就是手中美丽的丹顶鹤,能够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美丽的外形吗?学生上台边展示图画边介绍,说出了美。在学第四自然段时,还让学生这是一首新诗。从内容来看,课文以轻快明朗的笔调,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水乡特点,勾画出一幅鲜明、形象、秀美的水乡风光图,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看,诗歌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每小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为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合作学习提供了可

教学

能。诗歌充分借鉴了江南民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诵的好材料。

在上这堂课时,首先要解决生字词,之后才能进行朗读的训练。本课共4个小节,除第二小节外,其余3节生字词较多,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先把重点的生字词单独提出来学习,然后再回到文章中学习,第二节则是随文识字。第一课时里,重点是前三小节的学习,在解决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后,让学生通过文字了解到水乡能见到的“三多”,即“水多、桥多、船多”,在此基础上,为下一课时理解水乡的“歌多”做好铺垫。在第一课时学习写了两个字“乡、片”剩下的字在第二课时按结构类型来学习书写。由于课文开头采用的问答方式引入,因此,我在教学中多次使用引读的手法,使孩子有兴趣读,更有利于背诵,只是在机制和时机上还有待研究和调整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再次让学生说出了丹顶鹤的美。

云房子教学反思:课一开始,我就出示词语:“傻傻地横着美美地开着笑眯眯的太阳水汪汪的蓝天大礼堂小麻雀叽叽喳喳”学生充分自读后,我说:“这些词语给你什么感觉?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词语,为下文学习做准备。接着创设情景,说:“哪只小鸟最想来造云房子?想造云房子的一起站起来告诉老师。”引导学生相像自己就是小鸟来造云房子,抓住关键词语,启发学生想象云房子的样子,反复朗读品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即说:“小鸟们在做些什么呢?小鸟你也想邀请好朋友到你家去吗?好,那现在请小鸟们飞起来吧,去邀请你的好朋友吧!”启发学生想象小鸟们在说些什么?通过课堂中创设的情境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小鸟的快乐心情,感受云房子的有趣,在此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我说:“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没有了,看,图上还有什么呢?看了图画,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感受云散后天空的美丽,并通过课外补充资料,想象练说,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景,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良好习惯。

夕阳真美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较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简笔画来理解词语,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这样能让学生对较陌生的夕阳西下能更直观易懂。此外,随文学字也是我的一点小尝试,效果一般吧。还是觉得放在后面会更好些。感觉不足的地方是:

1、对第二段中的 “披”字有所疏忽,应在山头用粉笔画上淡淡的颜色。

2、要在课堂上留下3分钟左右让学生练习写字,这也是低年级的教学目标、重点。

3、我自己觉得主线抓得还不是非常清晰。因为用了简笔画、课件等辅助教学,课堂上的思路会容易乱,不过效果和目的达到了,还算成功

第3篇: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飞逝,我所执教的培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也已马上结束。回首5个月左右的语文教学工作,感到心情很矛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为班上一半学生优异的表现感到提别高兴,又为班上另一半学生怎么也不会识记、书写、认读而感到忧心与无奈。下面,我从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来进行反思:一、取得成绩

(一)根据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本册语文有17篇课文、4个综合练习以及本学期有5个月教学时间。学期初,我根据课文内容含量与本学期教学时间,打算用4个月的时间完成授新内容,1个月的时间进行复习巩固。本学期下来,我按照初步预算有效完成了授新与复习的时间。

(二)精心组织,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有效提高我的语文课堂效率。课前,我做到了认真钻研教材来备课、制作每一节课的课件。课中,我用充满激情的话语带领学生走进学习的海洋;用形象直观的教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新知;用比赛游戏方式进行巩固;用十足耐心开展辅导;课后,我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布置家庭作用,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帮助。一学期以来,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有明显的收获。

二、存在不足

(一)课堂不能有效面对全体学生。

我班共有学生14人,年龄、学习水平、行为习惯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因从普通小学五六年级转来,他们能很快掌握所授新知识;有的学生学习接受与记忆力较差,刚学的知识马上就会遗忘;有的学生上课纪律极差,不仅自己不能专心听讲,而且还会打扰别的同学;有的学生只能跟读,不会识记与书写;还有的学生至今没有学习的欲望等。学生上述的种种表现,给我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往往一节课只能照顾到一部分的学生。

(二)对于学习接受力极差和没有学习欲望的学生感到束手无策。

至今为止,我班上有两个学生只能在反复提示下跟读,不能独立描写,自身完全没有记忆,可以说一学期以来没有进步;还有一个自闭学生完全不能参与课堂学习,在家长的陪读下才能坐得住。对于这些学生,我想过很多办法:如个别辅导、集体激励等,但是他们仍然在原地踏步。可以说,我感到黔驴技穷了。

一学期,有喜悦、有无奈。在新的学期,我将针对不足,多学习、多思考,力争让我和学生共同进步。

第4篇:二年级美术教学设计(上)

闸口小学 美术 学科备课

级: 二年级

任课教师: 白斌华

2012年8月

课题:美术始业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与欣赏美术画册,学生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对新学期美术学习任务有一个大体的认识,激发学习的欲望,树立学好美术的信心。

2、说说自己对美术学习的希望和打算,交流心得。

3、明确本学期的美术学习要求以及具体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做有心人,注意收集一些废旧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

观看、欣赏新教材。

初步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新学期书本、同学以往的作业和作品。 学生准备: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总结

1、在组长的组织下对一年级的美术学习及相关的活动进行讨论,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

2、发表自己对进入二年级学习的想法,说说具体的打算。

二、欣赏与了解

1、学生采用摸、看、比、说的形式观看新书,初步的了解新学课本,同桌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1)这本新的美术书与原来的有什么不同? (2)你更喜欢那一本?为什么? (3)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课?为什么? (4)你希望老师用怎样的方法来教?

(5)你认为学好美术课要作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2、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在老师的组织下,将练习画本上的画纸一一上缴,集中摆放,看哪一组收缴得又快又齐。

3、听老师提出的新学期学习要求。

(1)每次课前准备好美术用品和工具。

(2)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注意收集一些废旧材料。 (3)保持作业时的教室整洁。

(4)针对各班特点所提出的不同要求„„

板书设计

教后感

美术始业教育

要求:

1、每次课前准备好美术用品和工具。

2、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注意收集一些废旧材料。

3、保持作业时的教室整洁。

课题:难忘夏天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2、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油画棒与水粉颜料结合以及其他的的形式表现画面。

3、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具有夏季特征的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油画棒与水粉颜料结合的形式表现具有夏季特征画面。 难点:如何启发学生说出他们记忆中的夏季并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师:颜料、水粉、范画、花裙子、纸、剪刀夏季的图片、照片物品等。 生:颜料、水粉、纸、剪刀、水果、夏季的图片、物品。

教学过程

一、游戏

1、教师出示游戏:“连连看”

红 橙 黄 蓝 绿 紫 (夏) 以上颜色哪些可以与夏天有联系?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水粉颜料涂抹各种色彩,(事先准备好一张用白色油画棒画好夏季景观的白纸)随后出现一张油画棒水粉画。

3、夏季的色彩太多了,如此的丰富,夏天里发生的有趣的事也同样的丰富, 让我们跟随色彩走进难忘的夏天。

二、准备

1、(师生拿出准备好的夏季用品)走进夏天我们要做些准备,你们都带了什么来?

2、同学分小组相互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如:泳衣、泳镜、游泳圈、太阳镜、花裙子、太阳帽等。也可简单将自己或同伴装扮一下。用头巾扎一扎,带上小墨镜„„

3、让我们出发,一会儿会到哪儿呢,同学们,仔细看噢!

三、回忆夏天

模仿秀:装束特别的小朋友,你要到哪儿去呢?通过你的动作告诉大家吧!

(学生可以表现游泳、郊游、溜真冰、骑车„„)

(1)随即提问:经常游泳皮肤会„„?

夏天汽车的人还会穿成什么样?

你怎么看出小朋友是在夏天溜真冰?

(2)夏天都会有哪些水果?除了水果夏天还有一些什么好吃的? (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撕纸、剪贴、画一画等。 (4)欣赏:打开书看看书上的作品多有趣。

四、讨论

1、在我们的记忆里,夏天有火热的太阳,有绿树下的浓荫,有暴雨雷电,也游游泳时的欢乐。同学们讨论一下,夏天里还有什么?夏天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同学门相互讨论,教师到各组参与。

五、创作

夏天里大自然的色彩很丰富,特别的事也很多,请你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六、评价

1、同学门相互欣赏各自的作品,比一比谁的夏天最特别、最有趣。

2、猜猜看: (1)夏季为什么这样热?(2)哪些颜色使人感到炎热?哪些颜色使人感到凉爽? (3)我们国家是夏天的时候,别的国家也是夏天么?

板书设计

第一课:难忘夏天

红 橙 黄 蓝 绿 紫

(夏)

撕纸 剪贴 画一画

教后感

课题:机器人伙伴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并努力想象、创造的意识。

2、认识科学的进步,对未来科学的展望。

3、通过想象,表现一幅机器人的活动画面。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想象讨论机器人的未来生活并加以表现。 难点:想象的奇特,有预见性。

教学准备

师:机器人玩具,有关机器人的影视动画、图片,范画,拟声录音。 生:记号笔,彩色水笔,收集机器人玩具、图片、故事书。

教学过程

一、表演、装扮

1、教师出示一些废旧材料,如:报纸、易拉罐、纸盒、木棒„„提问:你能用这些废旧材料组合出什么东西?(学生讨论回答)

2、教师出示课前制作好的“机器人”,提问:这是用废旧材料组合出的什么?

3、你可以用这些材料将你自己打扮成机器人吗?

(1)同学们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将自己装扮成机器人。 机器人装扮好了,谁来模仿一下它们是如何走路、说话的?

(2)请学生模仿表演。动作可以有阶段性的停顿,像机器人一样的停顿动作。

谁来评评哪个同学模仿的像?

(3)学生相互评价讨论。

二、讨论

1、你见过机器人吗?在哪儿见到的?

2、你见过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 学生描述机器人的式样特征。

3、它有什么功能?(学生可以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图片资料)

4、你想像展望未来的机器人还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它长的什么样? 学生展望,想象要奇特、多彩。小组学生简单描绘一下,还可展示各自的设计草图。

这些机器人还真可爱,如果我有一个这样的机器人伙伴,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三、欣赏

1、机器人动画片段。

(1)哪个机器人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交流机器人故事书。

(2)简单介绍此书故事内容。 欣赏课本上机器人的图片。 (3)它们在做什么?

2、欣赏郭达、蔡明的《机器人》小品。小品中的机器人会做什么事?

四、演示、创作练习

1、教师演示画一个机器人。 它的头、身体还可以是什么形状的?

2、请若干位学生上黑板用几何形组合机器人。

着重强调机器的表现方法,如加一些表现金属质感的高光、表现机器组合的铆钉等。

3、学生想像创作,画一个机器人,可以在画面上加上废旧材料,还可以写上说明文字。

五、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举行机器人展示会,全班巡回观摩。

2、评选几位作品创意奖。

3、故事续编

(1)故事开端:科研人员设计出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造型独特„„功能十分强大„„

(2)故事结局如何,请你说一说。

4、和着音乐全班集体学做机器人。

六、辩论角

1、未来的机器人会比人更聪敏吗?

2、机器人能帮助人,但也会对人造成伤害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机器人伙伴

动作可以有阶段性的停顿

奇特、多彩

教后感

课题:水墨情趣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各种颜料,工具的性能,画法。

3、运用综合手法使画面丰富,有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墨画画法。 难点:能将各种工具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师:国画颜料、水粉颜料、油画棒、笔、调色、盘、剪刀、胶水、 欣赏课件、范画、图案参考。

生:彩色水笔,调配颜色用的笔、盘、颜料、水杯等。

教学过程

一、比较

1、小朋友们,老师这有一些画要请小朋友们一起欣赏,仔细看,看完了告诉老师每幅画分别用了哪些颜色,用了什么方法画的?

(比一比哪位同学看的准又快)

2、看一幅、贴一幅

分别有:(1)水墨画 (2)油画棒画 (3)水粉画 (4)版画 (5)拼贴画 (找区别,着重讲解水墨画的特点如纸张的特点,工具的特点等)

二、尝试

1、复习、巩固各种画的单一画法

(1)水墨画:采用国画颜料、水、墨 注意:水份的控制

(2)油画棒:采用油画棒 特点:不溶于水(示范)

(3)水粉画:采用水粉颜料、水 特点:水粉不同,画出的效果不同

2、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尝试各种方法。

如:用油画棒画一画线条;用毛笔加些小点、小圈;用水粉颜料涂一涂色等。

提示:引导学生将不同的方法组合在一起使用,注意观察它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什么样的效果。

三、欣赏

1、欣赏一段优美的水墨动画。

2、综合绘制方法的范画

请同学们看一看这幅画,与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有何不同?相同在何处?这幅画把刚才我们看到的方法都用上了。

(1)分析 讲解 示范

分析:这幅画每个地方分别用了什么技法?(生讨论,生)

讲解:将水墨、油画棒,水粉等结合起来会出意思不到的效果使画面更丰富。

(2)示范:具体示范 讲解

2、打开书,在书上同学们还会看到很多有趣的画面,同学们同桌一起看一看,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

引导学生关注画面的创意、材料。 四启发、创新

1、除了刚才老师讲的这些,你还能想出哪些好方法?

(1)指印法 (2)点点法 (3)拓印法

2、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示范给同学看,同学们可以补充不同的想法。

五、创作

学生作业设计:用多种技法,以水墨为主画一张综合作业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指导重点:水份控制

六、评价

1、优作讲评,不足作业提出修改方法

2、金点子:同学们可以尝试用刚才画好、印好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如剪纸、

改变成一把小伞、制作成一件小手工、回家后还可以各爸爸、妈妈一起尝试在自己的白色T恤衫上画一画„„。

板书设计

第三课:水墨情趣

水墨画 油画棒画 水粉画 版画 拼贴画

指印法 点点法 拓印法

教后感

课题:相同图形排排队

教学目标

1、了解图案、单独纹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一些知识。

2、掌握二方连续纹样的描绘技能,能描绘出有装饰效果、色彩美丽的二方连续图案。

3、在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思、组合、创意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认真的态度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描绘技能,描绘出美观大方的图案,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难点:掌握二方连续创作的特点与规律,尝试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完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图片、资料、范画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手工工具、各类材料。

教学过程

一、探究

1、课前收集生活中的二方连续图案,把携带方便的带到学校来。

2、通过自己的观察,说说自己的图案的内容、规律、美感。

3、相互讨论,研究二方连续的特点。

4、试着用简单的图形或简单的纹样画一下。

5、说说自己勾画的图案,加深理解。

二、欣赏与指导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

2、二方连续在生活中的运用:建筑、服饰、日常用品、饰品等。

3、排队游戏,让学生理解二方连续的组合方式。

4、研究二方连续的组成方法,图案和图案有规律的向两个方向排列下去。

三、创作

1、讨论和研究制作方法。

2、整体构思,制作一个单独的纹样,向两边重复组成。

3、尝试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制作二方连续图案,教师鼓励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尝试。

四、评价、拓展

1、说说自己作品的创意,欣赏和体会别人的表达和构思。

2、观察生活中的二方连续,感受图案的美感。

板书设计

第四课:相同图形排排队

内容 规律 美感

建筑 服饰 日常用品 饰品

教后感

课题:小挂件

教学目标

1、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

2、将收集、加工后的什物串起来,制作1—2串挂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认识小挂饰的造型特征和特点,掌握制作小挂饰的方法。 难点:能否安全并熟练的操作使用工具。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挂饰及图片,胶水,针线等材料。

学生:收集彩色纸,吸管,落叶,纽扣,贝壳针线,透明胶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讨论

1、教师出示一些挂饰的实物,如项链、手链、脚链、腰带、耳坠、包饰、手机饰品、钥匙坠、风铃、信插„„

2、小朋友,你们见过这些东西吗?你知道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3、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挂饰”!

4、哪些物品可以称为挂饰呢?

二、游戏

1、那么我们就用这些小挂饰来装点一下教室、自己和同学吧!

2、学生任意挑选一个喜欢的小挂饰,把它放在合适的地方,如: (1)挂在自己或同学的脖子、手上 (2)挂在书包上

(3)挂在教室的各个角落 (4)挂在钥匙上„„

3、你觉得谁挂的既合适又漂亮? 学生欣赏大家的装饰,相互评价。

三、认识

1、平时你在哪儿也见过挂饰呢?说一说你找到的小挂饰的样子、特征等。

2、教师出示各种各样丰富的手工小挂饰,学生欣赏。

3、看看这些小挂饰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1)有用吸管做的 (2)有用彩色的线做的

(3)有用纸片做的 (4)有用纽扣做的„„

4、今天你带来了哪些制作材料呢?学生相互展示自己所带的制作材料。

5、教师介绍一些其他制作材料,拓宽学生视野,教师边介绍边出示 一些大自然图片及挂饰图片,还可配上轻柔的背景音乐: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那么除了收集废旧物品,你还可以到野外去采集大自然的馈赠——缤纷的野花、柔韧的枝条、五彩的浆果、玲珑的石子、美丽的贝壳„„

四、演示

1、教师出示制作小挂饰的材料:彩色小纸片、线、一个小铃铛等。

2、教师演示制作过程: (1)用铅笔把纸头戳个小眼; (2)用线穿过纸片打个结;

(3)用同样的方法依次串入各色纸片,在相等的地方打结; (4)最后在小挂饰的尾巴上系一个小铃铛!

五、讨论、制作

1、老师刚才制作了一个漂亮的小挂饰,你准备用什么东西串挂饰呢?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指导:

并不是所有的东西串在一起都会好看的,一般情况下,组成一串挂饰的什物种类越少越讨巧,或者将有联系的什物串在一起。

3、有些东西需要加工一下,像纸片,有的需要裁剪、绘画,有的需要折叠,

这样串起来才会好看。

3、定稿后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工具材料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六、评价、拓展

1、完成之后,学生佩戴起或者悬挂起自己制作的挂饰进行展示。

2、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学会将还能利用的材料与将要丢弃的边角料区分开,清理掉废弃物后将余下的什物分门别类收拢。

3、建议学生,在节日里,制作一串精美的挂饰送给亲朋好友或师长。

板书设计

第五课:小挂件

项链 手链 脚链 腰带 耳坠 包饰 手机饰品 钥匙坠 风铃 信插 „„

教后感

课题:亮眼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体验眼睛对人的重要性。

3、学会表现不同年龄、性别人的眼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眼睛基本结构特点,通过观察用线条画出来。 难点:不同特点的眼睛画法以及启发学生思维,联想添画。

教学准备

师:镜子,眼部结构模型,不同眼睛范画,诗歌作品。 生:记号笔,彩色水笔,放大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与了解

1、观察不同的眼睛的图片,了解不同年龄、不同种族、不同表情,每个人的眼睛都各有不同。

2、利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并说一说你看到的眼睛的样子。 画眼睛:表扬同学们观察仔细,引导学生用单线条表现自己的眼睛。

3、师:“了解了眼睛的外貌后,问:你对眼睛的结构又知道多少呢?

4、了解眼睛的结构:眼睛上方有一条由许多毛组成的眉,它是用来保护眼睛的,眼睛有上眼睑和下眼睑,上眼睑可以上下开合,里面包着眼球,眼睑上面有睫毛,用来遮挡风沙,在白眼球中间有深棕色的瞳孔,瞳孔使我们看见周围的东西。

5、为什么眼睛是亮的呢?

6、着重讲解一个特殊的结构,眼球一个晶体,它有一个特性,可以反射周围的影象。

二、游戏与体验

1、为了使同学们有更深的了解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2、游戏:《我的眼睛里有个你》,教师讲解游戏要求。

3、配合游戏,观察亮眼睛反射影象的现象。

三、欣赏与感受

1、欣赏画家马格里特的著名作品《错误的镜子》。

2、让学生畅谈观画感受,体会画家的表现意图。

3、教师做简单的介绍:《错误的镜子》是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里特的代表作,是画家在对天空遐想是获得的灵感,仰望天空时,投射在视网膜上的白云和蓝天被画家认为是自然的幻影,是一幅画。

四、想象与表现

4、看画家的眼睛多亮啊!让我们也来试试,把看到的或想到的世界映在我们的眼睛里。

5、老师先来试一试。教师现场示范。

6、你知道老师最想看到什么吗?——同学们开心的笑脸。

7、你的眼睛里最想看到什么呢?让我们跟着音乐,轻轻地闭上眼睛想一想,是海上的日出、是慈祥的妈妈、是可爱的动物、还是美丽的四季„„

8、你想好了吗?睁开眼睛把你想看到的说给大家听听吧!

9、学生进行创作。

五、展示与启发

展示学生的作品,尝试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总结启发:

第二课时

一、总结,导入

1、展示——我们的画(亮眼睛),总结上节课学生的作品,感谢同学们将美好的世界展现在我眼前。

2、引入本课:除了人类还有谁有亮眼睛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动物的亮眼睛。出示课题——亮眼睛2

二、游戏与感受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动物的亮眼睛世界。

2、猜猜看这些都是谁的眼睛?观看、游戏:出示各种动物的眼睛让学生猜一猜是哪种动物。

3、边猜边引导学生观察。

三、比较与观察

1、看了这么多的眼睛,请你想一想动物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么最大的区别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成语)。

2、动物的眼睛——千奇百怪。

3、你知道动物的眼睛奇怪在哪吗?你能说出动物眼睛的趣闻吗?

四、探索与交流

1、动物的眼睛除了构造奇特,它的样子也是千奇百怪的。

2、小组交流: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收集的资料在本组内交流,认真地观察图片上的眼睛,每小组选出一张最精彩的亮眼睛,一起商量一下,推荐一名代表,带着图片,来给大家讲一讲它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2、教师辅导同学们细心观察,为下面的绘画做准备。

五、创作与表现

1、同学们介绍的真好,老师也介绍一下我最喜欢的动物的亮眼睛。

2、教师演示动物眼睛的绘画。

3、学生运用线描的方法描绘动物的眼睛。

六、拓展

1、同学们画的真好,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些眼睛都不够亮,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你画地动物眼睛也亮起来吗?

2、运用上节课的表现方法尝试表现动物们的内心想法,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和尊重动物。

七、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大胆畅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学生在尽情描绘和感受中体验审美和创造空间。

2、总结:感谢同学们对动物的理解和关注,有你们的爱世界将更美好!

3、推荐:动物的书籍《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八方动物园》、《七彩动物园》

板书设计

第六课:亮眼睛

眉 上眼睑 下眼睑 眼球 睫毛 瞳孔

教后感

课题: 感觉肌理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让学生感觉肌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2、能够使用生活中物品的肌理效果或自行设计创造肌理效果来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营造肌理“实践场”,利用和掌握不同的肌理效果来创造画面。 难点:引导学生利用肌理特点有针对地表现作品,使之达到和谐和完善。

教学准备

教具:道具、辑录实物、范作 学具:作画工具、各种肌理物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于体验

1、师:人是具有高度灵性的动物,有非常敏感的器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我这个“百宝箱”里有许多的好东西,想请我们小朋友摸摸看,请你告诉同学们你摸到了什么?摸出了什么感觉?看你的触觉怎么样?生:(学生上台摸)有光滑的硬邦邦的玻璃杯;有毛绒绒的小布熊;有非常粗糙的树皮;有柔软细腻的皮手套;有冰冷、坚硬、光滑的不锈钢玩具车„„(学生摸出一件,师生表扬鼓励)

2、师:同学们的触觉非常灵敏,摸出的东西都准确,我想问小朋友,你们在摸的时候怎么知道是这样东西呢?生:我在摸的时候主要是摸它的形状和表面的纹路,自己的手感加上头脑中的印象感觉出来的。

3、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表面的肌理是非常重要的,看一看每件物品的表面肌理都是不同的,加上自己的感觉,肯定能准确地猜出来。好,既然大家有这么好的感觉,这节课我一起来学习《感觉肌理》。、

4、(板书课题)

5、师:每件物品都有肌理,所谓的肌理就是物体表面的纹路。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哪些物体的肌理最清晰。其实,看得不清楚的物体也有肌理,只是

我们肉眼看不清楚,怎么办?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好,让我们在放大镜下看看这些物体的肌理。(手纹、豆纹、泥土„„)

6、播放影象:树的年轮、斑马、叶脉、麻布、贝壳„„

二、欣赏与探索

1、欣赏

师:刚才我们只是欣赏物体肌理的奥妙之处,我们可以用肌理创造美,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

作品(1)《快乐的家园》,用树叶压印、布贴等方法制作美丽快乐的家园。 作品(2)《淘气鬼》,用树皮磨印、剪贴、添画成顽皮的小猴子。 作品(3)《为了和平》,用手指纹压印成鸽子,用花生壳和豆子拼摆出渴望和平的人们。

作品(4)《脚下留情》,用鞋印、将纸揉皱后染色添画,教育人们爱护花草。

3、启发

我们欣赏的这几幅作品,同学们知道了利用物体的肌理,创作非常美丽的画面。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制作画面的?

4、观察、讨论

把四幅作品发给四个小组,同学观察,讨论

5、小结

用了磨印、压印、剪贴、拼贴、揉皱等方法制作,同学们都知道了这些制作方法,想不想试一试?请拿出你带的物品和制作材料试一试。

三 、思考与尝试

我们知道了利用肌理的效果能够创造美妙的画面,你想用

什么样的肌理效果创作什么内容的画面?请小组之间讨论,讨论后把你的设计方案告诉大家。有了设计方案,赶快拿出你的工具和材料来玩一玩,做一做吧。

四、展示与评讲

1、展评作业(自评、互评、师评)

2、 课后和父母去校外采集各种物品的肌理,创作有趣的画面,美化自己的房间。

第二课时

一、感受与尝试

1、师:我们上一节课的学习效果非常好,同学们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想问,肌理是看得见的,同学们能不能用耳朵听出物体的肌埋效果呢?

教师播放多种物体和动物的声音,让学生用笔根据感觉画出来或用其他手段制作肌埋效果。从这一实验可以看出声音也能传达肌埋效果,小朋友你们觉得有趣吗?

二、想想、试试

1、师:不仅声音能够传达肌理效果,我们生活中的日用品也能出现奇特的肌理效果,小朋友你们信不信? 好,我这儿有喷雾器、洗衣粉、食盐、油、水等,请你们互相探讨一下,使用什么办法能够产生奇特的肌埋效果? (学生在喷雾器中装人有色的水喷出"色花"肌埋;用有色的水在纸上画,放上食盐产生雾化的肌埋;把洞油滴在水中让其自由漂散成流动肌埋;把洗衣粉放入水中用手搅动出圆形泡沫肌理)。

三、欣赏与创作

教师放实物投影仪欣赏服装、鞋帽、食品、建筑图片等

1、小朋友通过自己聪明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制造和发现了这么多奇特美妙的肌埋效果。如果把它 运用到生活中,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多么精彩美妙。不过老师带来儿件非常好看的生活用品。学生了解了奇妙的肌理能够美化生活,觉得非常有趣。学生提出许多相关的问题和设想。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物体肌理的对比、节奏、和谐等效果并作一些示范,引起学生的注意。下面就是大家发挥聪明才智的时候,看谁能够运用奇特的肌理效果来美化生活。(学生制作,教师提倡学生协同探究)

四、展示与讲评

1、师:谁说小孩子不是发明家,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仅是发明家,而且是 "美术大师",我们看看这些"大师"的作品好吗?请同学给好的作品鼓励。

班级开展多维评价,让学生畅所欲言,融人一个和谐的评价氛围。

板书设计

第七课:感觉肌理

手纹、豆纹、泥土„„

磨印、压印、剪贴、拼贴、揉皱

教后感

课题:什物拼图

教学目标

1、尝试用撕、剪、拼、贴等方法和纸张、废布片、铅笔屑、棉花、丝线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进行平面造型练口。

2、运用看看、画画、拼拼、贴贴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3、体验和享受生活与创造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合理选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做出有创意的平面造型练习。 难点:巧妙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观察和想像,生动有趣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有关房间和摆设的图片 (包括手工制作图片和实物欣赏图片)若干,制作范例数则;卡纸、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教师用废旧的布条通过简单的剪、拼、贴,刻画出简单的小动物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什物拼贴的美感。

二、欣赏与讨论

(一) 作品图片说明:

1、大大的嘴巴,红红的嘴唇,这是用废布和绳子做出的小朋友的头。

2、红红的楼房,白白的屋顶,还有好多快乐的人在楼下休息和玩耍。枝条、核桃等材料拼贴的漂亮的装饰品。

3、绿绿的天空,悠闲的云朵,白白的小羊,快乐的小鸟,多么美丽的大自然!

4、树木、蝴蝶、阳光,色彩斑斓,挂在墙上,美丽极了。

5、法国画家卡撒宁的作品《花》,朦胧而又亮丽的黄色,给人以清纯和梦幻般的享受。

(二)讨论

1、可以采用哪些表现手法和材料? 色纸、废旧布片、棉花、瓜籽等食物的皮壳,枝条、石子、绳子、铅笔屑等等。

2、小组讨论什物拼贴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探讨平面构成的联想和方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比一比谁的构思最具有独特的美感。

三、构思、创作

1、通过自己的材料产生联想,找出拼贴的切入点,尝试拼贴练习。鼓励学生创作有自己思想意识的作品。

2、小组共同研究、探讨整张构思内容,分工。

3、小组合作,每个小组编一个小故事,每个人都 有自己的角色。

4、合作完成什物拼贴。体验综合材料制作的欢乐。

四、展示、表演、欣赏

1、展示合作的作品。

2、分角色表演故事。

五、总结下课

1、评价、展览。

2、说说自己的作品和创意,欣赏和体会别人的表达和构想。

板书设计

第八课:什物拼图

剪 拼 贴

绿绿的天空 悠闲的云朵 白白的小羊 快乐的小鸟,

教后感

课题:印出来了 印出来了

教学目标

1、通过以各种废旧材料为媒介的拓印游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2、尝试版画制作的乐趣,体验手工拓印带来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掌握运用拓印的基本方法。

难点:在尝试、实践的游戏中感悟纸版画的艺术魁力,用多种材料尝试制作,大胆地进行方法和形式上的创新。

教学准备

教师:视频展示台、投影仪、剪刀、各种纸材、油印工具等。 学生:剪刀、胶水、各种纸材、布、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展示纸版画作品,简单介绍版画。

纸版画是版画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是用不同的纸版,经过剪、贴、撕、刻、揉、压等方法制成底板,然后用多种方法印出来的画。它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效果独特,是一种成本最低廉、最容易掌握的版画种类。

2、交流探索

你见过哪些版画作品?版画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剪纸的作品、图片、小知识等资料。谈一谈自已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一)制作纸版画底版的工具、材料

1、常用的工具有:剪刀、刻刀、圆珠笔、铅笔、毛笔等(作制版用);胶滚、刮刀、玻璃、瓶盖、喷壶等(作印刷用)

2、常用的材料有:卡纸、白版纸、吹塑纸、瓦楞纸、蜡光纸、宣纸、过滤纸、皮纸、棉线、乳胶、胶版油墨、颜料(水粉、水彩、国画颜料)等等。

(二)纸版画底版的制作方法

刻线法、拼贴法、贴线法、撕纸法、揉纸法、折纸法、实物拼贴法、综合

法。

(三)欣赏图片,理解制作方法和技巧

1、用废旧材料印制的小朋友的头部。头发制作得有蓬松的感觉。

2、各种废旧材料综合创作,具有梦幻般的意境。

3、纸剪出马的头和身体,绳子表现马的鬃毛。

4、小朋友在吹笛子。身体用纸剪成,头发是线,衣服用麻布。简单明了的形象。

(四)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1、起稿

首先,选择自己熟悉和喜欢的题材创作画稿,创作的草稿要反复修改,直至自己满意时方可定稿。

2、制作底版

画稿完成后要制作底版,这里有一个转版的过程,

转版可用复写纸将画稿分别转印到底版和分解版上,也可以用复印机将画稿复印一两份分别贴在底版和分解版上。如果画稿上有左右关系,要用画稿的反面来

转稿,将转印好的分解版,按需要分别剪开,再拼贴到底版上,形成不同厚度的待印刷的底版。

3、拓印

在底版上均匀滚上油墨,盖上印纸,仔细磨拓;或将印纸一边用镇纸等工具固定,揭开另一边印纸,分别在底版上涂色,盖上印纸用瓶盖或手用力磨印,将颜料转印到印纸上,直到完成。

三、学生练习

1、尝试制作,剪成简单小鱼或是其他小动物形状,粘贴后进行简单的拓印尝试。

2、用自己带来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3、可以两三个同学一组合作操作。

四、交流赏评

大胆发表自己的所感所想。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活动情况。

板书设计

第九课:印出来了 印出来了

刻线法 拼贴法 贴线法 撕纸法 揉纸法 折纸法 实物拼贴法 综合法。

教后感

课题:画触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触摸、尝试,体验到物体对人肌体的刺激而产生一种感知,通过线条、色点、色块、笔触来外现成符号的表现形式。

2、初步体验感觉绘画,教学中应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和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觉绘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难点:如何通过灵活有趣的触觉尝试和体验手段,使学生的联想外现成感觉绘画。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各种感觉物、范作等。 学具:作画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触摸体验

把学生的眼睛蒙起来,举行“盲人摸物”游戏,让学生用手触摸不同的物体。

如:冷热水、石块、钢管、沙子、胶水等,说出摸到物体所产生的感觉。

二、尝试表现,体验感觉

学生对触摸过物体所产生的感觉,分别用线和色去表现。直线表示坚硬、光滑,折线表示粗糙和刺手,波浪线表示柔软和流畅等;蓝、绿表示冰凉,红、黄、橙表示温暖和滚烫;黄灰、红、蓝表示麻、软等感觉。

三、欣赏范作,猜想感觉

教师出示多幅范作给学生欣赏,让学生说出范作所表现的相应触觉,对说得较为合理的小组给予表扬。

通过欣赏范作,来认识作品的表现方式,感受到触觉过程和画触觉作品之间的密切联系与转换形式。

四、室外触摸,绘制作品

让四组学生在校园中进行充分的触觉体验,并研究、讨论、尝试,运用多种表现方法进行触觉表现。

五、触觉联想,综合表现

1、运用线条、色点、色块或物体的印迹等绘画语言表现不同的触觉。

2、教师加以引导和鼓励,采用研究、讨论、探索的学习方式。

3、表现较成功的作品给全班同学展示,起着引导、激励的作用。

六、自选触觉,大胆表现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触觉印象最深的物体,用适合自己个性的绘画表现方式进行表现。

七、总结评价,课后拓展

1、教师带领全班同学交互式评价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心理。

2、对触觉体验较成功的小组给予表扬,存在不足的应及时指出,并给予鼓励。

3、课后引导他们再体会自然和生活中物品的触觉,并用“日记”的形式进

行记录。

板书设计

第十课:画触觉

直线表示坚硬、光滑, 折线表示粗糙和刺手, 波浪线表示柔软和流畅

教后感

课题:装饰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美化生活的能力。

2、通过欣赏和表现使学生感受彩绘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掌握基本的立体彩绘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2、掌握基本的立体彩绘技巧。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瓶子实物若干 生:水粉颜料、工具、一个空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陶瓷艺术品

1、欣赏中国的陶瓷艺术品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艺术博物馆欣赏我国的陶瓷艺术品。 (欣赏课件)

我国的陶瓷艺术可以说是中国的国宝。目前,我国发现的半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它的制作年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有人称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请小朋友带着以下问题去欣赏。

(1)这些陶瓷艺术品上画了什么? (2)这些艺术品美在什么地方? (显示画面,教师解说)

2、欣赏艺术大师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师:陶瓷艺术驰名中外,你们知道中国的英文名字叫什么吗?

生:China 师:其实China的小写就是陶瓷的意思。陶瓷随着丝绸之路传到了世界各地,外国人最早认识中国是从陶瓷开始的。陶瓷艺术传到外国后,许多艺术家也深深爱上了陶瓷艺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许多精美的陶瓷作品。下面我们再来欣赏著名的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的陶瓷艺术品。

(打开课件,出示画面)一边看,一边想,这些艺术品给你什么感觉呢?

3、讨论问题

师:这些艺术品上面画了些什么形象? 生:人物、动物、景物、抽象图案。。。。。。 师:这些艺术品美在什么地方?

生:色彩漂亮、造型有趣、独特、想象力丰富等。

二、揭示主题

师:这些艺术品真漂亮,小朋友们心里一定在想;要是自己家里有这么漂亮的艺术品,那该多好呀!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瓶子,漂亮吗?

(出示瓶子实物)老师也受到艺术大师的启发,画了几个瓶子。看一看,用的是什么瓶子画的?

生:啤酒瓶、塑料瓶。

师: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双手,也学着这些艺术大师,自己画一个漂亮的瓶子。

三、分析讲解

1、出示几个不同形式的空瓶

师:想一想,这些瓶子上面可以画些什么? 生:人物、动物、景物、抽象图形。。。。。。

师:只要你认为美的、有意义的事物都可以画上去。

2、怎么画呢?

师:用什么画呢?

生: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

师:水粉颜料具有很强的覆盖能力。今天,我们就用水粉颜料作画。

3、该怎样搭配颜色呢? (出示两组色彩)

师:深浅对比、冷暖对比效果强烈;同类色柔和。画的时候最好选效果强烈的对比色。

4、师示范 (师讲边示)

师:要求色彩浓厚、用笔果断、动作快。如果你用的是光滑的瓶子,可以先上一层薄薄的肥皂。

四、学生作业

师: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的瓶子,展开丰富的想象,画一个漂亮的瓶子。 作业要求:

胆子大、想象力丰富、作品要美观大方,有创意。

五、课堂小结

1、展示作品,大家一起评价。哪一个最漂亮,为什么?

2、师:今天我们用普通的瓶子,创作了许多美观的工艺品。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普通的东西,只要用我们的智慧和所学的美术知识,把它美化一下,就可以创作出许多有趣的漂亮艺术品来。

比如:

一块石头,你可以把它变成一样艺术品;象一个盘子,你可以把它变成美丽的挂盘。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装饰瓶

色彩漂亮 造型有趣 独特 想象

教后感

课题:画画虾和蟹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和观察各类虾和蟹的图片、影片、实物等资料,让学生进行感官体验,赏析各类表现虾和蟹的艺术作品。

2、尝试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大胆表现不同角度的虾和蟹的形象和动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观察、分析,尝试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大胆表现自己眼中的虾和蟹的独特形象。

难点:对虾和蟹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充分表现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细节。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虾和蟹的各类图片、文字、实物、标本或多媒体演示素材;各类表现虾和蟹的艺术作品,如:不同时代、不同画种的大师作品、不同表现手法的儿童作品等。

学生:收集有关虾和蟹的各类图片、文字、实物等;各类绘画涂色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创设

创设游戏竞赛的情景,以小组为单位进入比赛,每完成一个比赛项目,就给获胜组加一分,看看哪组星最多。

用有趣的作品布置教室,同学们互相欣赏,创设情景。

二、欣赏与探索

1、竞赛一:看词语猜动物——横行霸道 介绍蟹的好伙伴——虾

2、出示课题——《虾和蟹》

3、看看虾和蟹

播放多媒体演示素材或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各类真实的虾和蟹的形象。 观察图片,请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来形容你看到的虾和蟹的形态、颜色、特征。

教师把虾或蟹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出蟹的主要躯干的形状和腿的姿态。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教师提醒学生在表现蟹的方法,如刺、须、眼等反映神态、质感的细节部位都应表现好。教师在范作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到线条、色彩的运用方法。

4、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或实物标本。

5、说说虾和蟹:说说虾和蟹的知识。

6、教师组织讨论,分析虾和蟹的特征

7、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帮助总结出虾和蟹的特征

三、赏析与讨论

1、观看不同的表现虾和蟹的作品,如:大师作品、儿童作品、卡通作品等

2、分析各类作品的表现手法,讨论那种方法最合适自己去表现虾和蟹。

四、观察与表现

1、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觉得有趣的角度去观察虾和蟹,观察它们的形状和动态。

2、教师示范画画虾和蟹

3、着重引导学生观察虾和蟹的细节特征。

4、学生用各类画法大胆表现所看到的虾和蟹。 展示与评价:

五、作品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为作品附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如:我觉得我的螃蟹的大钳子画的特别好,毛茸茸的!

2、互相看画,并给好友一张友情卡,教师示范写法:( )同学:你的螃蟹画的很棒,特别是过渡色的运用所表现的色彩感觉,真让我垂涎三尺。

3、规则:教师提示要让每个人都能接受到一张友情卡,规定第三张卡要给还没有接受到友情卡的人。

六、学习评价建议

1、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个人体验,自我探索学习。

2、在游戏活动中互相合作,并能从活动中感受成功的乐趣,提升学习兴趣。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介绍自己的作品,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

4、能否通过学习评价学会尊重别人的艺术成果,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第二课时

一、欣赏与比较

1、欣赏老师画的虾和蟹,比较老师画的与上节课我们画的虾和蟹有什么不同。

2、教师的导入语:

“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画吗?因为我的每只虾和蟹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介绍老师画的虾和蟹的故事。

二、思考与再造

1、给我的虾和蟹编故事。

2、想象虾和蟹在故事中的奇特形象。

3、畅谈我想象中的虾和蟹。

三、赏析与讨论

1、欣赏各类变异虾和蟹的图片,作品、动画剪辑、实物。

2、分析讨论:

“这些作品如此生动,作者是怎样画的,我们可以向艺术家、小画家、学习那些绘画表现方法。

3、教师帮助学生总结绘画表现方法:

(1)拟人化的表现方法,给虾和蟹穿上衣服、鞋,给虾和蟹加上表情、动作等。

(2)夸张的表现方法,以简洁、概括的形态表现虾和蟹的形象、动态特征。

是它们的形象更可笑、可怕、可爱。

(3)与科学技术向结合的表现方法,使虾和蟹成为一种可被人类利用的机械产物。

(4)与生活向结合的方法,使虾和蟹成为即美观又实用的生活用品。

4、讨论我适合的表现方法。

四、学生创作

1、学生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一幅我想象的虾和蟹。

2、可尝试其它的表现方法,如剪纸、拼贴等。

五、作品展示

1、以小组的形式欣赏作品,互相介绍我画的虾和蟹,并讲述他们的故事。

2、每小组推选一幅最有创意的作品,并在全班交流。

3、集体畅谈创作心得,师生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

六、课后拓展

1、布置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编排简单的以虾和蟹为主题的童话剧。

2、收集可用来制作、装扮虾和蟹的各类媒材和工具。(材料和工具的选择应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的特点)

七、学习评价建议

1、能充分的展开想象,愿意向他人展示并描述自己的作品。

2、喜欢观赏各类美术作品。

3、能否从创作中感受成功的乐趣,提升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画画虾和蟹

横行霸道 毛茸茸

教后感

课题:做做虾和蟹

教学目标

1、根据自己创作的虾和蟹的形象,以小组合作的的形式,设计、编排简单的童话故事。

2、采用各类材料制作头饰、面具等道具。

3、自配音乐,模仿虾和蟹的动作,表演童话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虾和蟹的造型,集体合作设计、编排、表演。 难点:如何恰当地运用自己手边的材料,通过组合来表现虾和蟹。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好的虾和蟹的道具。

学生:可用来制作、装扮虾和蟹的各类媒材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表演与启发

1、教师用制作好的虾和蟹的道具进行装扮并邀请学生同台表演虾和蟹的童话剧。

2、以小组为单位给表演打分。

3、比较表演与讲故事哪个更有意思,更吸引你呢?为什么?

4、学生总结:因为有了装扮,表演很生动,所以吸引人。

5、教师总结,引出本课主要内容—装扮与表演。

二、分析与演示

1、分析教师制作的道具,特别注意对道具选材的分析。

2、提问:“我们怎样不需花费太大的力气,便可制作出所需的道具呢?”

3、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我们可以巧妙的运用各种材料来制作虾和蟹的道具。

4、教师演示制作过程:

(1)选材(分析各类材料可制作哪一类道具) (2)制作面具

(3)制作手部道具或身体道具

三、设计与制作

以小组合作的的形式,设计、编排简单的童话故事,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分好角色。

师:同学们在课后收集了大量虾和蟹奇特的故事和图片,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来欣赏欣赏,看谁的故事最精彩?谁的图片最有趣?学生展示欣赏,教师给予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分析现有的材料,先选材,几个人的意见达成一致,然后分工制作。

2、装扮与表演:

用制作好的道具,分角色装扮。 模仿虾和蟹的动态,合作表演童话剧。

四、展示交流

针对其他组同学的创意和演出,提出本组的修改意见,为其他组提出建设性意见。

五、学习评价建议

1、了解简单的造型工具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感受其特性。

2、能进行简单的制作。

3、在游戏活动中互相合作,体验不同门类的艺术相互交融的丰富情趣,养成活动前做好准备、活动中积极参与、活动后收拾整理的良好习惯。

4、对虾和蟹的动态有模仿的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集体表演。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做做虾和蟹

装扮 生动 吸引 模仿 动态

教后感

课题:大家一起来想像

教学目标

1、观察虾和蟹的相貌,形态,色彩等造型特点,并能根据自己的个人感受,画出有情趣,有个性的作品。

2、在认识和表现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情境设计作品。

3、在造型表现,想象设计虾和蟹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潜能,发挥想象力,

4、通过合作,流,综合探索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乐于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乐于表现,学会运用,学会想象,善于创造。逐步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能力,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反复学生的视觉世界。

教学准备

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虾和蟹,既是餐桌上的美味,它们奇特的形象也是我们美术作品很好的取材对象。上两堂课同学们就对他们进行了描绘和手工制作,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你们看:他们为什么画得那么像呢?

(抓住虾和蟹的形象特点)

小结:只要我们把握住了物体的形体特征,就能很快地把物体表现出来。

二、欣赏艺术作品中变化的虾

下面老师要给大家看几组图片:看看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1、科幻电影中的龙虾和螃蟹

它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虾和蟹有什么不同?

(形体发生了变化,显得比较威猛,攻击性更加强了 )

对,这里把虾所有的小脚和触须变成了一把把尖刀,好像一位勇猛的将军。 你们能不能将虾和蟹的某个部位进行更奇特的想象,设计出一个新的形象来?

(请同学们用勾线笔快速地画出你设计的虾蟹形象) 师:蟹虾的形态千奇百怪,同学们可以大胆地去想象

2、实物欣赏

老师收藏了一个小玩意儿,它已经跟了我25年,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看这是什么?

(蟹形工艺品)

它抓住了蟹的什么特点来设计的?

(螃蟹扁圆的大大的身体),打开我把它当作画画的用具,盖上就是一只可爱的螃蟹艺术品。

看了这个小螃蟹,你受到什么启发:(会说什么)想想看还能把它想象成什么?

同学们说得不错,老师还收集了一些图片,大家看这些造型你想到了没有?(分析他们都是由哪个部位想像成的)

3、虾或蟹的卡通图片

(1)它们都是些什么呢?(生:虾和蟹),对,只要抓住了特征,不管怎么变,我们还是能一眼就看出来。这些虾和蟹,为什么会那么可爱呢?(因为添加了表情) 我们在哪儿能看到这些形象?(生:动画片)

(2)下面老师带大家一起来看动画片,不过小朋友们一定要看仔细了,动画片中的虾和蟹,又是什么形象。

A.哪吒闹海片段 a、这是什么影片的片段? b、片中的虾蟹是什么样子的?(生答) 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老师特意抓屏了一些影视图片,请看:把它们拟人化了,设计成了虾兵蟹将。

B.小鲤鱼历险记抓屏 a、同学们这是从哪个动画片里剪贴来的? b、片中的虾和蟹和前面《哪吒》里的一样吗?

(3)小结:在好多动画片里,虾和蟹的形象都不同,有的威武,有的可爱;有的像老人,有的像个小孩。这些形态各异的虾和蟹都是动画设计师们想像出来的。如果请你设计,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形象。(生说)

(4)小朋友们的想像真有创意,但有些小朋友还不满足于此,把它们编成故事画下来了,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欣赏故事画图片)

a.知道是什么故事吗?谁来说说? b.这个故事还可以用怎样的画面来表现? (5)学生作品欣赏。

三、大家一起来想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影视、图片的欣赏,大家知道: 生活中的虾和蟹,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各种不同的形态;也可以根据虾和蟹的形体特征,展开想象,把它设计成各种造型的东西;还可以像动画片那样,把它们编成小故事画下来。

揭示课题:大家一起来想象 你准备用哪种方法来表现虾和蟹呢? 同桌先一起讨论,然后再请说给大家听听。

四、自由想象,大胆创作

要求:奇思妙想,画出有趣的虾和蟹。要突出虾和蟹,注意画面饱满,色彩搭配要合理。

接下来我们以同桌2人,为一小组,一起合作。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老师就要看哪个小组创作的虾和蟹,构思最奇特、新颖,画面最漂亮。 (播放音乐)

五、趣味展示,多维评价

今天同学们表现都不错,接下来请同学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演说,我们大家来评定,看看谁的作品最有魅力!你准备用哪种方法来表现虾和蟹呢?

同桌先一起讨论,然后再请说给大家听听。

六、设置悬疑,课后拓展

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动手来做一做。

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大家一起来想像

学会观察 乐于表现 学会运用 学会想象 善于创造。

教后感

课题:自然现象

教学目标

1、体验自然界不同的自然现象及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了解几种自然现象,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3、用彩笔描绘的形式表现一种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几种自然现象。 难点:自然现象的表现。

教学准备

教师:自然现象的图片、声音,描写自然现象的音乐作品; 学生: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听听看看

(一声霹雳,又一声霹雳,大雨滂沱的声音)同学们都被这大自然的吼声惊栗,大自然是奇妙的,刚才雷雨交加,转眼间雨过天晴,在天边还出现了一条美丽的彩虹。你还见过哪些自然现象呢?

生:„„

欣赏各种自然现象的图片:龙卷风、洪水、彗星、流星雨、极光、春、夏、秋、冬四季图片„„

板书课题

二、模仿

我们听过了大雨的声音,让我们来模仿一下小雨的声音; 海浪的声音、打雷的声音;(声音模仿) 日出、彩虹、流星(动作模仿)

起风、波浪、火山爆发(动作+声音模仿)

三、画画想想

学生根据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用笔描绘自然现象。 展示学生作业。

师板演示范:(表现技巧

1、2种,学生联想展开,展示题材分三种:四季

风光、美丽而不常见的现象、灾害性现象)

A、写实 B、拟人

在古代,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不了解,想象出了很多神话人物,如:打雷是因为雷公在敲锣,闪电是电母在照镜子„„

四、品品读读

欣赏名家的画作; 《日出·印象》 《阵风》

《晴空万里》

描写自然现象的文字:诗《小星星》 描写自然现象的音乐:《雷鸣电闪波尔卡》

五、练练写写

大师们用图画用音乐来表现奇妙的大自然,同学们也一定想将自己的想法、构思表现出来,让我们拿出笔,把你最喜欢的自然现象画下来,还可以用

一、两句话抒发你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感觉。

学生作业练习。

六、说说讲讲 评析作业

当我们和我们的祖先怀着敬畏的心情观察自然的同时,心中都被一个巨大的谜包围着,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古人用神话来解释,我们用科学来发现,谁来说说:你知道哪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生:„„

当一个又一个谜解开的时候,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就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利用自然,破坏自然,大自然也无情地报复人类,沙尘暴,水土流失„„人们只有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即使避免和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才能与自然界共同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板书设计

第十五课:自然现象

龙卷风

洪水

彗星

流星雨

极光

教后感

课题:叶子片片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各式各样的树叶,让学生观察、欣赏叶的造型美与色彩美,使他们亲近大自然,发掘自然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2、根据叶的形状、表面肌理,采用磨印的方法,创作美术作品,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

3、培养观察力,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扩展思维,促使他们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形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树叶观察与欣赏,分析叶的肌理特点、造型美与色彩美,拓展思维与想象,创造性的表现自己所联想的事物,抓住他们的特征,用自己所擅长的技法,进行表现。

难点:在掌握树叶特征的基础上,抓住联想实物的特征,加以创造性的表现。

教学准备

各种树叶,用于磨印的颜色、纸张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绘制几棵没有树叶的大树。

2、情景导入:

播放歌曲《小树叶》,引发学生联想,冬天到了,树妈妈的孩子们都离开了她,她好伤心啊!小树叶在哪呢?小朋友你知道吗?

3、讨论。

4、分析自己手上的小树叶。

展示学生搜集的叶片,感受这些叶片的造型美、色彩美。你看到的这些叶都有哪些形状?(掌状、针状、羽状、椭圆形、梯形„„)触摸叶片,感受叶面的肌理。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5、尝试绘制小树叶,给大树妈妈找孩子。

二、发展阶段

1、小组讨论

对同学们绘制的各式各样的树叶进行观察、分析,并代表树妈妈对他们表示感谢。

2、树叶的联想

(1)叶子的故事,你知道叶子是有生命的,他们也有故事,你还知道其他的吗?

(启发联想) (2)叶子的伙伴,讨论:叶子周围有哪些伙伴?长得什么样? (启发联想) (3)展示各种造型的叶子,讨论:这些叶子是什么形状?像什么? (启发联想)

三、尝试表现

1、欣赏图片与教师范作引起制作兴趣,吸取方法。

讨论画家和老师分别运用什么方法表现。如:绘画、摹印、想象画、故事画等。

2、教师示范方法,特别是磨印的方法。

3、将画家和教材中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中, 学生尝试创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构思, 要勇于打破常规,自由地创作和表现。

四、展示成果

展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并评出谁的构思最巧妙,谁的想像最奇妙。

五、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六、课后拓展

收集新奇叶片或其他肌理独特的素材进行拼贴,美化你的生活环境。

板书设计

第十六课:叶子片片

(一)

掌状 针状 羽状 椭圆形 梯形 造型美 色彩美

教后感

课题:叶子片片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各式各样的树叶,让学生观察、欣赏叶的造型美与色彩美,使他们亲近大自然,发掘自然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2、、用叶的剪裁、拼接、粘贴等方法组合成一幅幅画面,让学生体验联想活动所带来的自由自在的想像情趣与表现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叶的形与色和固有的肌理特点,展开丰富想像,联系事物,采用剪、裁、拼、贴的方式表现出来。

难点:在减少对叶的剪裁的基础上,抓住联想实物的特征,加以表现。

教学准备

各种树叶、剪刀、粘胶,纸张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展示学生搜集的叶片,感受这些叶片的造型美、色彩美。触摸叶片,感受叶面的肌理。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二、发展阶段

1、小组讨论

对各式各样的树叶仔细观察,分析它们是什么形,有什么样的颜色。 (1)展示各种造型的叶子,讨论:这些叶子是什么形状?像什么? (启发联想) (2)把各种叶子进行剪裁与组合,讨论:它们又变成什么形状?像什么? (启发联想) (3)自己想用树叶做什么?怎么做?并向大家介绍小组的计划,同学之间互相探讨,充实想法。

2、欣赏图片与教师范作引起制作兴趣,吸取方法。 将教材中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三、制作展示

学生尝试制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构思, 要勇于打破常规,自由地创作和表现。

1、独立完成。

用单片叶进行联想造型表现。(不作裁剪)

2、分组合作。

用多片叶进行组合。(对叶稍作剪裁)

四、展示成果

展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并评出谁的构思最巧妙,谁的想像最奇妙。

五、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六、课后拓展

收集新奇叶片或其他肌理独特的素材进行刨作,美化你的生活环境。在墙面、手绢或衣物上进行磨印尝试。

(要征得家长的同意与配合)

板书设计

第十六课:叶子片片

(二)

想像 构思

打破常规 自由地创作和表现

教后感

课题:老人和儿童

教学目标

1、了解老人与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表现手法。

2、大胆画出和制作出老人与儿童的外形特征及活动情景。

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老人和儿童不同特征的刻画。

难点:刻画老人和儿童时线条、色彩的运用。手工制作中老人和儿童不同外形特征的刻画。

教学准备

教具:图片资料等。

学具:油画棒、水粉颜料、彩色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化装成之人,瞒珊走进教室。

师:(模仿老人的语言)小朋友们,大家好! 生:(笑) 师:我是谁呀?

2、师转身撕下胡须、皱纹等道具。

师:快乐老人变变变!刚才老师打扮得像老人吗?

3、学生讨论刚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像老人,初步了解老人的形态特征。

二、初步了解和感受老人与儿童的不同

1、学生取出课前准备的自己和爷爷奶奶的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爷爷奶奶。

(选出2一3人讲述)

2、观察一下爷爷奶奶和自己有哪些明显的区别。(特别是脸部特征)

3、用笔简单地勾勒自己和爷爷奶奶。

4、进行简单的评价。

5、教师总结。

师:老人的脸上有岁月的刻痕,儿童却像幼芽一样稚嫩。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看看老人和儿童还有哪些不同。

三、欣赏照片和美术作品图片,学习画法

1、欣赏照片资料,图片展示的顺序为名人和儿童间隔出示,让学生直观比较送人和儿童的不同。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老人和儿童的不同。

(头发、胡须、皱纹、眉毛、粗糙松弛的皮肤、体态等。)

3、欣赏美术作品,学同绘画方法。

线描作品。如何用线表现名人和儿童的不同,初步理解线条的几种质感。 水粉作品。运用什么样的颜色可以表达老人和儿童的不同。 水墨作品。如何体现线条的流畅和粗糙。大胆地运用笔墨。 学生自由述说,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4、教师进行简单必要的补充。

四、学生作业,分小组合作完成 “巨幅作品"《名人和儿童》

1、讨论构图,大胆构思。

2、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3、自由绘画。

4、边画边想,边想边画。

五、评价展示

1、小组选出代表讲解本组的作品。

2、互相评价。

3、教师鼓励和表扬。

六、延伸活动。

1、表演活动。

2、评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表演奖。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门了用绘画的方法表现老人和儿童,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今天,我们将用一些手工材料来表现儿童和老人。

二、出示手工制作的图片资料,欣赏

1、纸工粘贴。

2、废旧材料。

3、泥塑作品。

4、综合构成。

5、注意主要特征的刻画,夸张手法的运用。

6、讨论各种方法的构成特点。

三、制作方法研究

1、巧妙地运用废旧材料,拼合成可爱的老人和儿童的形象。

2、泥塑小技法:捏、搓、团、压、粘、刻等。

3、形态的描写和刻画,主要部分的突出表达。

4、学生制作练月。小组合作,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刻画老人和儿童的形态特征。

四、展评

1、展览,互相欣赏。看看谁的作品最能体现老人和儿童的特点。

2、评出"十佳"小巧手。

3、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工具和方法来表现老人和儿童。课后进行尝试。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十七课:老人和儿童

头发 胡须 皱纹 眉毛 粗糙 松弛 皮肤 体态

教后感

课题:漂亮的灯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今中外的灯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审美经验,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2、感受灯的功能美与装饰美,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灯的形式美,体验参观、欣赏活动的乐趣;认知古今中外的灯的基本知识,感受其装饰美;大胆表现,感受绘画活动的乐趣。

难点:如何联系生活,并通过绘画的形式把自己所喜爱灯的造型、色彩表现出来,突出个性,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具:欣赏图片、实物、范作等。 学具:作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部分学生收集的灯

这里有许多的灯,你知道这些灯的功能吗?请给他们分分类 (台灯、壁灯、吊灯、吸顶灯、镜前灯、指示灯„„)

2、提问、讨论

这些灯你喜欢的有哪些?为什么?(从造型、色彩进行分析)

灯是夜晚开放的鲜花,灯是黑暗中的亮眼睛,灯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美丽。

古今中外,千姿百态的灯,显示了人类创造美的无限能力。 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欣赏和设计一盏“漂亮的灯”。(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

请同学们想一下,古代的人有没有灯用?“囊萤照读”这个成语你们知道吗?唐·欧阳询在《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续晋阳秋》中记载:古代一个叫车胤的人,学而不倦,家境不好,用口袋装萤火,照着读书。后人用此词来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到以后就有了蜡烛,直至18世纪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以后,人类从此就变的明亮了。

当时的灯,主要的用途就是照明,而随着社会的不断

进步,灯不仅讲求实用,而且对造型、装饰上有了要求。让我们一同来欣赏。(欣赏图片资料)

2、提问

古代灯有什么特点?现代灯呢?(从材料、功能、装饰造型特点等方面分析)

3、小结

古代的灯古朴,造型典雅大方,注重实用性;现代的灯造型优美、色彩丰富,有时代特色,装饰性较强。

4、分析实物

(1)出示一盏台灯 (2)分析灯的各个部分主要是由此组成:灯座、灯帽、灯泡、开关、灯颈„„

5、指导作画

(1)用黑勾线笔直接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灯造型; (2)再依次画出灯颈、灯座等。 (3)根据自己的爱好填色。

(4)注意构图的完整性(可适当添加画面的背景)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四、小结

1、展评作业

2、鼓励学生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板书设计

第十八课:漂亮的灯(一)

台灯 壁灯 吊灯 吸顶灯 镜前灯 指示灯

教后感

课题:漂亮的灯

(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今中外的灯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审美经验,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2、在灯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第5篇: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宗旨。为打造 “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班级分析

执教的班级共有51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

(一),表内乘法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我班后进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学习习惯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们不能把握学习语言课程的要点,常常不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怕苦畏难,不肯去做认真理解的细致工作,久而久之,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了,敏锐接受新授知识的能力丧失了,他们不差也变得差了。要转变他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应以精彩的语言引发话题,及时点拨,准确评价,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使后进生畅所欲言、主动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2、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常常向取得进步的学生竖起大拇指;有时给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本本子;还有时投给学生一缕赞许的目光,伸手亲切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的肩膀……

3、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学科,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通过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

4、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难易适中,

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从起点开始,耐心地给予辅导,让他们一点一滴逐步提高。

培养优等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余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六、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

(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

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

(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七、教学进度

第6篇: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教学反思

一个学期在忙忙碌碌中走过,留下了一个个难以忘却的瞬间,留下了一抹抹难以擦拭的记忆。这对于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个学期,是身兼重负的一个学期。由于师资力量的紧缺,学校安排我代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虽然,任务有些重,也让我起初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但分析一下现实情况,估量一下自己的承受能力,我还是比较坦然地接受了现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都埋藏着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今年,我代两个班的语文,这种不用言说的压力让我思索着各种更合理的工作方式和处理办法。

往常我都是很早来到学校,一见有学生进班就早早融进了孩子的世界,嘱咐着读书,嘱咐着打扫卫生,嘱咐着及时交作业。但是,两个班的语文,我必须同等看待,我没有太多的时间看守一个班,组织一个班的早读。

在紧迫的时间压迫下,我终于看到了孩子们最大的缺点:依赖性太强了,自觉性太差了,自理能力太弱了!当我寻思到这都是我不当的处理方式,阻碍了孩子们的发展时,我开始想办法改变这一切,让孩子们真正活起来,自觉地活起来。

于是,我开始放手很多事,给孩子们更多的锻炼时间。早上让纪律委员和领读生组织大家做好早读,把权利更多的交给班委。开始几天,班委是管不了这些依赖惯了的学生们的,甚至有一天几个孩子看老师不在,干脆跑到操场上玩起来,小干部叫都叫不回,无奈我只有站到让他们能看到的地方,目送他们乖乖回班。我及时抓住这次批评教育时间,对于犯错误的学生给予了一次严厉的教诲,以致后来再没有学生会在早读时间在操场上玩耍了。

但当我发现早读的质量仍然是“居低不上”时,我又找了个适当的时间对全班进行灌输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做到早上自觉交作业,自觉拿书读,中午自觉练字。当孩子们第一次做到自觉早读时,我及时表扬,每人奖励了一朵红花。努力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学会自己分配自己的时间,处理自己的事物,我花了不少心思训练他们。

开始一段时间,我控制自己不要过早进班,给孩子更多自理的时间。时间一长,我也由不放心到自然了。哪怕会反复出现不良的状态,只要我一进班,或者只是从窗外走过,也能提醒一些孩子拿出书本。

二、想方设法,增强语文学习的乐趣

(一)让新班的孩子尽快投入我的课堂

因为多代了一个新班,我很担心孩子因为不习惯而丧失学习的热情,所以,我很充分地准备着每天的课程教学,想办法让这一帮孩子尽快适应我的教学风格。终于在一个多月后,这一帮孩子学会了在课堂上和我一起徜徉书海,他们开始了积极热情的发言,开始了非同一般的思索。

(二)让“漂流瓶”传递我们的快乐

为了增加语文学习的乐趣,我从卖废品的收入里拿出一部分买了两本又大又漂亮的“漂流瓶”系列笔记本,作为二年级两个班的快乐日记。教师节那晚,我花了整整一晚的时间写了两篇一模一样地教师日记,还各自附上一幅插图,为“漂流瓶”启航做了充分准备。漂流瓶在我们的班级河流里漂流着,孩子们都高兴地做着这项漂流瓶活动,传递着自己的祝福和希望。有个孩子说:“漂流瓶日记,就像奥运圣火一样,在我们心中传递着知识和爱。”有的孩子说:“看着您那灿烂的笑容,我也非常的开心!”有的则说:“谢谢老师给我们这个表达内心的机会,我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看着孩子们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我感动不已。

漂流瓶行动,促使一部分孩子喜欢上了写日记,他们在日记的后面还附上了自己喜欢的图画。即使在紧张的期末复习阶段,仍然有孩子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

(三)让读书声感动你我

为了让孩子们摆脱读书拉长腔的不良习惯,我坚持过,伤心过,失望过,甚至绝望过,后来,我把读书越指导越乱的现状告诉了校长,也正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伤心和失落都是多余的,知道了这正是孩子们有感情朗读的开始。之后,我信心百倍,并且利用上公开课是时间,自己训练读书的同时,也鼓励孩子们认真练习读好书。在潜心的钻研努力下,我和孩子们第一次为读书而感动,而孩子们也切实体味到了读书的乐趣。之后,孩子们读书的热情便高涨了起来,每次上课,只要一提到读书,两个班都是一样的积极,有些孩子还因为没有机会而惋惜。为了鼓励这种积极的势头,我又及时组织班级内的朗诵比赛,让更多的孩子发展自己朗诵的优势,增强读书的热情。

(四)让书写成为我们的骄傲

为了对二年级的孩子进行书写规范训练,我们在学校的提醒和关注下,开展了练字活动。如今一个学期已经结束,我们也对孩子们的书写成果进行了展览评比。孩子们竭尽全力的书写,我和部分孩子精心的设计,还有热心老师们的帮助和校长的支持,让孩子们的作品以更完美的姿态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让孩子们倍感自豪,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有一匹新的汉字书写精英出至芳华路小学。

三、教学失误

本学期,我虽然克服了上学期出现的一些问题,但依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今后改正:

1.虽然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对于一些问题浅尝则止,但是课堂上出现了问题过多过杂的现象。

2.由于过分的信任学生,导致自制能力不稳定的孩子出现投机取巧的现象,阻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展。

3.由于工作事物较多,没有找到更合理的安排方式,导致一些工作进展缓慢。

4.对于后进生的帮助,缺乏更有效的辅导策略,以至于教学压力较大。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形成一股良好的学风。

2、积极争取家长的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起抓。

3、加强自己的授课能力,让学生真正投入去学,学而不忘。

4、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认真揣摩有效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反思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路,将往事的喜怒哀乐再次呈现在了我的眼前,而往日的忧愁则变成了今日的喜悦,正是过去一点一滴的忧和愁,成就了我今日的喜和乐。依然还是这句话:“错误和遗憾才能成为进步的台阶,我要沿着错误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向事业成功的高峰。”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