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讲座感想

2022-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创新讲座感想

对中国中学创新教育的感想

作者简介:蔡亲炀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课程局,物理学科秘书;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天文学讲师;马来西亚国家太空署,国家天体测量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重庆西南大学物理系科学教育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各方面产生剧变的时代,特别是资讯科技迅速发展、流通,社会多元化的脚步愈走愈快,导致人类正面临着“第三次产业革命”——一个以“脑力”决胜负的“知识经济时代”。此时,不论是创新思考能力、批判思考能力或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未来世界公民的重要基础能力。创新可被视为一系列知识生产、利用以及扩散的历程,而创造力就是创新的火苗。因此,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的培育,不仅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关键,也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前提,所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与创新科技教育的实施也就成为推动未来教育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科技教育



广义的创新能力包含创造力、创新机制与创新精神,具体成果就是社会大众在各领域的创意表现。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创造力则是学习成效的教育指标。若以狭义来区分,创造力(creativity)是创新的知识基础,而创新是(innovation)创造力的具体实践。“创造力”与“创新”为一体之两面,相辅相成。创意的产生,有赖于创造力智能的发挥;创意的成效,取决于创新成果的展现。因此,在创新科技教育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必须兼顾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激发创造力之余,着重于创新的具体精神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与需求,人们也逐渐领悟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及未来社会的具有高度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国家栋梁,大家都在思考和设想着当前的教育究竟能够为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对于这样一个涉及远大目标的策略问题,在诸多教育专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了,并将逐步在全国各地学校得以落实。这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攀上了另一个高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碑,也意味着课程改革的号角在各处都吹响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课程目标、内容等各方面都给予了新的定位。将“学科”与“活动”同时纳入课程体系:以学科课扎基础,求合格;以活动课显个性,展特长和富创新,其目的是培养合格并富有特长的学生。因此,设置以结合生活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为内容;以实施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体系,是一条有效的探索教育发展的途径。

为了实现倡导科学普及化和落实生活化的理念。通过举办各种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活动,能使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和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予之创意巧思的引导,培养其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将所学所知灵活运用于日常生活,对科学的了解能更广泛,进而引燃他们学习科学的热诚,使其更具备科学创新的素质。

通过近年来在国外的访学和亲身参与的一些国际中学生的创新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在学生中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过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综合素质。另外,还发现在通过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在思想、科学、文化等诸方面能力的提高也能得到促进,做出的成绩也能受到社会和学生的好评。对教师而言,进行一项科技活动是易如反掌的,但若要指导好学生进行此类活动,就必须具有强烈的活动和辅导意识,具有高尚的品德以及高度的意识,尤其是耐心。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也是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需的。

根据我对中国各大城市中学的探查,以及对部分有代表性的中学教师和学生的抽样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发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几乎一半的教师持肯定和乐观的态度;有将近四成的教师认为“学生没有精力搞创新”,因为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考试负担较重;而有近一成多的教师对“创新”的理解还比较模糊,无法真正理解和贯彻“创新”教育的理念。虽然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广为所知,但是由于教师对“创新”的理解不一,加之对培养目标缺乏可操作性的程序,所以教师对这一问题存在诸多分歧。这与欧美国家中学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情况对比差距颇大。他们坚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过程中,所涉及的认知和实施作为一项最为基本的教育条件。例如,美国的创意教育基金会(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 - CEF)就是其中一个主要的背后推手。自1954年创办后就积极地将创新教育的文化推广到美国社会的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其所获得的成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在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时,虽说要以学生为主导中心,但教师还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改变教育观念,由重视应试教育转为重视素质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观念;要做到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发挥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坚持予以指导但不包办代替的原则,充分引导学生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使其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中具体的教学过程。因此,就有如新课程目标里所提到的,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列入科技教育的内容之中去。所有涉及到的人与课程内容都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牢固基础知识、拓展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三者均不可缺少。至于在教学内容中,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历程,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中发挥创新思维,教师应营造一个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让学生自动自发地勤奋好学,懂得探究方法,积极创造新的观点;不迷信学术权威;并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相互交流,敢于发掘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当然,以上都是客观方面的考虑,要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最基本的还是其个人必须要具有创新的人格,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忍不拔的精神,能严于律己。同时,也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他人和睦共事。

面临 21世纪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将迎来的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改变更加迅速、发展更加全面及创新更加广泛的社会。未来科技教育的理想,或理想中的科技教育都要求有创新。如果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是压制他们的创造力,而是积极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那么这种教育就有可能成为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最大源泉和最有力的基石,同时也一定会结出华夏文明新的硕果,足以让其在国际舞台中令人注目。

(栏目编辑廖伯琴)

作者:蔡亲炀

第2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体会及感想

摘要:根据国外的创业教育状况以及中国当今的就业形势说明了中国大学实行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学生影响,分析了目前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感受;创业教育

作者简介:王海良(1966-),男,河北定州人,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任权昌(1978-),男,天津人,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实验师。(天津 30038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纤维布加固损伤桥梁结构’工程素质培养及实践”(项目编号:201210792005)、天津城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桥梁工程施工课程建设”(项目编号:JG-1182)、天津城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结构实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1180)、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课程建设”(项目编号:C05-0810)、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土建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B01-0810)、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土木工程品牌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C03-0810)的研究成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马国湘在两会期间对记者说:“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必不可少。发展创新型经济、推进创业型社会,关键在人,为此,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大学开设创业型课程,继续实施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教育,对我国长远发展至关重要。”[1]

本文结合笔者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探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及感想,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一、中国创业教育提出的背景

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创新”这一理论,创新创业教育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思路,最初萌发于美国,现已在全球兴起。[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l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l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在1995年发表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全面阐述了“创业教育”内涵,并在1998年于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宣言中又进一步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3]能够让大学生在毕业后不仅具有求职的能力,更应该具有创造出工作岗位的能力。教科文组织指出:从广义上说,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4]

20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实行创新教育,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美国,有上百万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通过“青年商业社”等形式在实际经营活动中来增强创业意识和能力,实行创新教育,[5]如今,美国有400所以上的学院或大学开设了创业课程,在美国的创业热潮中,诞生了许多高科技大公司,其中大多数都是由大学生创业者投资创造出来的,形成了“硅谷模式”。据统计,美国硅谷60%~70%的机构是由斯坦福大学学生和教师创办的,这主要得益于斯坦福大学较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措施,造就了斯坦福师生在硅谷中活跃的创业力量。[6]硅谷模式迅速成为各国争相效仿的对象,除美国外,有26个国家同样开展了创业教育。英国于1998年启动了大学生创业项目,该项目专为18~25岁的在校大学生规划、设计,[7]主要以开办公司和创业课堂的形式来培养创业的意识与能力。

1997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开创了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先例。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单位。

近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加迅速,从表1可以看出,[8,9]2001~2013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从107万增加到699万,13年增加将近600万,在我国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毕业生质量整体下滑,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实行大学生创业教育迫在眉睫。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教育部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依托,加大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各普通高等学校均有机会申报该项目,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良好平台。

二、承担创业计划项目对学生的影响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2012年,通过申报、评审,笔者获批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为“纤维布加固损伤桥梁结构”工程素质培养及实践(项目编号:201210792005)。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计划制定、文献查阅、信息归纳整理、过程实施等多方面进行了锻炼,对课题组学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1.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项目确定之后,一系列的问题就出现在学生面前,如对纤维布的性能、桥梁结构损伤的主要机理、桥梁结构的加固方法、减慢腐蚀速度的方法等内容都了解较少,学生必须通过自学相关知识,集体讨论分享资源、交流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的自主求学,心态发生了变化,学习效率也明显提高,掌握新知识的速度明显加快。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学生查找文献、获取重要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得到所需信息的时间明显缩短。

2.学生知识系统性增强

参与项目之前,学生学到的都只是一些理论知识,不能与工程实践、实际需求相结合,所学知识离散、不系统。项目实施时,学生将之前已经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真实具体,更易理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实际需求为导向,需综合应用“建筑结构实验”、“建筑材料”、“桥梁工程”、“桥梁工程施工”、“结构设计原理”等课程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学生的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实际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所学知识更系统,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3.学生实践能力、工程素质有所提高

一名合格的工程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开阔的思维,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丰富了其实践经验。

寻找、选择和实施解决方案的过程也是开阔视野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工程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在确定方案时,可根据具体问题、自身设备、技术条件、场地情况等,选择最简单有效的方案来解决问题,这些思维的拓展,有别于单纯的理论教学,为学生就业后尽快适应行业需求奠定了基础,对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具有一定意义。

4.学生协作精神、团队意识有所增强

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的通力协作与配合。项目确定初期,学生先分头查阅资料,再进行集体交流讨论,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了大量信息,了解了纤维布性能、桥梁损伤机理等方面的知识,制订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制作了幻灯片,顺利通过了申报评审环节。

完成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大家相互配合。每个人都要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尽可能多承担一些工作。同时,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高效快速的完成本项工作,以便尽快进行下一项工作。参与此次项目让学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更加理解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的真谛,这对学生的团结意识、协作意识、个人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

三、目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学业和项目的关系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为了日后能够顺利就业,不仅课业需要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要参加各种资格证书考试,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为了准备这些考试,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学生可以利用的课余时间并不充裕。

完成学业是学生的基本要求,在选择参加项目的学生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情况。如何根据专业背景不同,制定相应条件要求,并能使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学业和项目的关系,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可持续发展应关注的问题。

2.加强项目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确定研究内容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宗旨是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项目研究内容应有一定的新意,并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但要与科学研究有所区别。参与项目的同学学习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项目研究内容和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是确定项目研究内容时应该考虑的问题。项目研究内容过深,对学生课外负担可能过重,研究内容没有新意,则不能起到创新作用,因此,如何根据参加学生所学知识确定项目研究内容,是项目应关注的问题之一。

3.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及细化

每个项目任务书中都有预期成果形式,如发表论文、编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如何考核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尚需建立和细化评价机制,以便更好地提高项目完成质量。

4.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积极性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平台,但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能激励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把好事做好,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的深入研究。

各学校为吸引学生参与项目,采取了不同措施。以天津城建大学为例,学校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验收情况,给予项目负责学生2个科技学分、6个公共选修学分的认定,对其他参与同学给予2个科技学分、4个公共选修学分的认定;在对各二级学院考核中,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纳入天津市高校“十二五”综投绩效考核,计入对指导教师的绩效考核等。这些措施对发挥教师、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结语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目的是通过项目实施,促进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项目作用,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仍值得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思考。

参考文献:

[1]创新创业教育必不可少(两会行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3-14.

[2]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3]李家华.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挑战和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5).

[4]申书兴,张建政,翟玉建,等.从人才培养模式看高等农业教育的创新与回归[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

[5]李世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6]吴法师,苏艳蓉.现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探究[J].大学生就业,2007,(8).

[7]郭丽君,刘强,卢向阳.中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J].高教探索,2008,(1).

[8]曾伟,白凤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9]李晴.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王海良?任权昌?喻洋?宋浩?徐超?孟宪鑫?杨漱玉

第3篇:创新讲座感想

创新学术讲座

——课后感想

创新是一切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的源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发挥自己最大潜能,实现人生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作用。同时创新不只是一种思想,一种指南,它还应作为一种行动贯穿到我们每一项实践中。同时创新还应应用于我们的各项专业研究领域,以便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科学研究的质量。本文则以土壤盐渍化改良为例,主要概述了创新的一般概念和要求,以及在土壤盐渍化改良方面的应用实践。

目录:

1. 创新的概念 ....................................................... 2 2. 创新的发展 ....................................................... 2 3. 创新人才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 3 3.1创新型人才 ................................................... 3 3.2创新思维的培养 ............................................... 3 3.2.1创新思维的禁锢和突破方法 ................................ 4 3.2.2创造力培养 .............................................. 5 3.2.3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 5 4. 创新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 6

1

1. 创新的概念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起源于拉丁语,它的原意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分为两个层面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实践创新要以理论创新为指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目的,理论创新要以实践创新为检验标准。创新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而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思维、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创新,比如为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可以改变工具的使用方法,改变工人的组成和结构;比如为实现仪器工具的多功能,我们可以改变工具的结构,或许稍微变动一下其零部件我们就可以得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工具。这些例子都叫创新,不只是造出了一种新的东西,或想出了新的方法才叫创新。 2. 创新的发展

创新是在20世纪初形成理论。其概念源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概念包括五方面: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1962年,由伊诺思在其《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直接明确地对技术创新下定义,“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969年的研究报告《成功的工业创新》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 七十年代又将概念扩展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

2 20世纪70~80年代开始,有关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厄特巴克在1974年发表的《产业创新与技术扩散》中认为,“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 缪尔赛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进入21世纪,在信息技术推动下,知识社会的形成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被认识,科学界进一步反思了对创新的认识:技术创新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创新双螺旋)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而且知识社会条件下以需求为导向、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进一步得到关注。

3. 创新人才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1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指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在思想和心理上有自信、有激情、有责任担当的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科学技术和专业学科的发展也需要创新型人才。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要重视创新心理的培养。自信心不足,点子不能成为行动,行动不能得到坚持;缺乏激情,创新没有动力,思维会僵化,行动会迟缓;没有责任心,创新风险容易失控,即便成功可能也难取得持续进步。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6个方面:一是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二是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三是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四是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五是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六是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3.2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局限于教科书和教材知识的学习。创新的培养要培养其发散思维和个人思维的独创性、相异性。创新思维要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

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说,在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对企业来讲,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我们人类社会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 3 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思维实践,创造力发挥的历史。

生活中一个经典的创新思维的例子:两个推销人员到一个岛屿上去推销鞋。一个推销员到了岛屿上之后,就发现这个岛屿上每个人都是赤脚。他气馁了,没有穿鞋的,这个岛屿上是没有穿鞋的习惯的,推销鞋怎么行。于是马上发电报回去,打手机回去,鞋不要运来了,这个岛上没有销路的,每个人都不穿鞋的,这是第一个推销员。第二个推销员来了,兴奋地发现,这个岛屿上的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每一个人都不穿鞋啊,要是一个人穿一双鞋,不得了。那要销出多少双鞋出去,马上打电报,空运鞋来,赶快空运鞋。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思维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

3.2.1创新思维的禁锢和突破方法 创新思维的培养中的障碍破除: 第一,我们要打破创新性思维的障碍。

我们的思维要创新,主要有三大障碍,首先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即平时大家所熟知的转牛角尖。思维一旦进入了死胡同,就很难出来,那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展现出来了。思维定势的产生是由于我们习惯了权威,权威说过了,我们就很难改变,于是思维就固定了;还有就是从众心理,个体逐渐、盲目地顺应了群体和先验和情感,也造成了思维定势。俗话说,思维一旦进入死角智力就在常人之下。所以要思维创新就首先要打破思维定势。其次是习惯性思维,传统性思维,思维惯性,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思考问题,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惯性思维常会造成思考事情时有些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生活中相同的食物或情景反复出现,不断刺激和作用于人的大脑,就形成条件反射;人们不断重复同样的经历和感知,日积月累上升为经验性的东西,就容易形成思维习惯或思维惯性,甚至固化为思维定势。要克服习惯性思维的干扰,最重要的是要看问题的本质而非表面,要仔细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一见到问题就匆忙用脑中已有的模式去分析、判断。第三思维封闭,考虑事情时站得层次太低,没有站得很高,思维境界就会很小,没有打开,思维封闭了,很难创新。

第二,我们要思维创新。

知道了我们思维上的障碍,就要力图去打破思维障碍取得思维创新。首先打破思维障碍我们要采取多向思维法。第一为顺向思维法,就是按照逻辑按照规律按照常规去推导。第二叫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

4 思路,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逆向思维法具有挑战性,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性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在生活中例子很多,如司马光砸缸就人的事例就很典型。第三是转向思维,或称颠倒思维,包括前向思维,后向思维,由上而下的思维,由下而上的思维,因果颠倒思维,还有要借脑思维,借人家的大脑来思维,都是创新思维。第四即侧向思维,侧向思维是一种通过把注意力引向外部其它领域和事物,从而受到启示,找到超出限定条件之外的新思路,实质上是一种联想思维。曹冲称象的典故中就是用到的侧向思维。

知道了这些思维方法,我们在实际的生活工作和研究中就要有意识地运用,多角度思考问题,促成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3.2.2创造力培养 创造力,即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条件和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产生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成果。创造力的发挥要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和无畏的环境。在良好的心态下才能很好地发挥创造力。积极开发创造思维,首先要充满好奇心。特别是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你要问一个为什么。其次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性发挥的前提是基础,哪怕是异想天开,哪怕是异想天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创新最忌的就是闭门造车,所以发挥创造力要多与人交流信息,多与人合作,多参加实践。思想交换的结果是一个思想变为两个思想,在思想碰撞过程中,要是碰出新的思想,新的思想火花,就有3个思想,4个思想,5个思想出来,所以要交流要合作。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用于实践,所以检验创新也要在实践中进行。

3.2.3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只注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积极性低。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具有基础性和主导性的地位。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方法:第一要改革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兴奋起来,最大限度为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创新欲望。然而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者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一个没有相关知识基础的人,在该领域里是不可能有新颖见解的,只有深刻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内涵、外延、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和质疑,才有可能有创新之举。所以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

5 4. 创新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创新涵盖众多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因此,创新可以分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艺术创新、商业创新等等。

世界粮农组织研究表明,全球盐渍化土壤在除了南极洲以外五大洲均有分布,总面积达9.5×108ha,占陆地总面积的7.26%。其中盐渍土面积大洋洲(37.5%)>亚洲(33.3%)>美洲(15.4%)>非洲(8.5%)>欧洲(5.3%)。中国的盐渍化面积分布广泛,面积约为1.0×108ha,其中现代盐渍土比例约为37%,残积盐渍土约为45%,潜在盐渍土约为18%。我国盐渍土主要分布在辽、吉、黑、冀、鲁、豫晋、新、陕、甘、宁、青、苏、浙、皖、闽、粤、内蒙和西藏等19个省区。 盐渍化问题与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灌溉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土壤盐渍化不但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而且还对生物圈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表现出环境和经济两方面的危害。一些环境问题的出现与发展,也引发或加重了盐渍化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造成旱象增加。海平面上升.直接或非直接地加剧了积盐过程、盐渍化的危害和潜在盐渍化的威胁。另外,盐渍化过程常与荒漠化过程相伴生,同步发展,甚至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盐渍化将是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如农业灌溉和全球气候变化等的产物。而且,有证据表明,今后乃至下个世纪,土壤盐渍化将伴随着灌溉的发展而逐步扩展,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影响农业持续发展、地表和地下水质、动植物群落,最终影响人类生活和健康,成为全球关注的一大间题。因此,盐渍化及盐渍土的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研究者正全力研究改善中国盐渍化现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但是目前的盐渍化面积不可能在近50年的时间里减少。由于土地资源的减少,和人口数量的增加,目前对盐渍化的研究正趋于白热化状态。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盐渍土的改良利用方案。要在这个问题上取得突破,就要求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对现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创新。达到创新目的要经过几个阶段:

第一, 对专业知识要熟悉,要有基本的专业素养,掌握基本的理论研究。比如盐渍化的形成背景,影响因素,地域差别;盐渍化土壤分类;盐渍化调查研究方法,传统调查分析方法,现代调查方法(电磁感应、GIS方法、遥感技术等现代 6 方法的应用);盐渍化改良措施等理论知识。有了知识,还要对这方面感兴趣,有兴趣去了解它,有欲望要去进一步研究它。

第二, 要充分查阅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要时刻关注本方向研究进展。比如盐渍化目前状况,调查分析方法的发展,改良方案的研究等。不仅要看,还要对文献中的核心部分进行总结、归纳。

第三, 要积极思考。在看文献的基础上,要认真思考,熟悉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善于发现不同方法应用于同一项分析是否可行,同一批数据可以用几种不同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是什么规律,原因是什么,不同地域应用同一种改良方法有什么差别,需要做哪些改进,或怎样确定在特定区域采用何种改良方法合适,等等。科学研究不是闭门造车,我们要善于查阅前人的研究成果;创新也不是照搬照抄,我们要考虑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第四, 要积极参与实践,在经过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要将想法付诸实践,检验是否可行,一种方法要经过反复的验证才能确定其可行性,何况是创新。我们要积极把调查分析方法和改良方案进行应用检验,以便于我们创新思想的实施和进一步发现问题改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创新计划。

在此基础上,经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后就可得出土壤盐渍化调查分析和改良方面的创新研究。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中国要发展,就要培养创新人才。大学生要积极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习惯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解决问题。

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具有基础性和主导性的地位。一个年轻人的大学生活,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但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部。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与基础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发展环境有密切关系,而且创新成果往往是他们在大学毕业之后,在工作实践中显现出来的——要接受社会检验。因此,大学、中小学、政府、社会、家庭要明确各自在创新人才培养成长中的职责,形成合力,为创新人才的产生创造条件。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更要重视创新人格的养成。同时不同类型的大学和学科专业,决定了其所培养的创新人才类型必然各有特色。

第4篇:创新学术讲座课后感想

创新是一切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的源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发挥自己最大潜能,实现人生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作用。同时创新不只是一种思想,一种指南,它还应作为一种行动贯穿到我们每一项实践中。同时创新还应应用于我们的各项专业研究领域,以便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科学研究的质量。

而创新型人才指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在思想和心理上有自信、有激情、有责任担当的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科学技术和专业学科的发展也需要创新型人才。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要重视创新心理的培养。自信心不足,点子不能成为行动,行动不能得到坚持;缺乏激情,创新没有动力,思维会僵化,行动会迟缓;没有责任心,创新风险容易失控,即便成功可能也难取得持续进步。

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局限于教科书和教材知识的学习。创新的培养要培养其发散思维和个人思维的独创性、相异性。创新思维要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说,在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对企业来讲,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我们的创新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被禁锢住了,要彻底解放我们的思维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要打破创新性思维的障碍。我们的思维要创新,主要有三大障碍,首先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即平时大家所熟知的转牛角尖。思维一旦进入了死胡同,就很难出来,那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展现出来了。思维定势的产生是由于我们习惯了权威,权威说过了,我们就很难改变,于是思维就固定了;还有就是从众心理,个体逐渐、盲目地顺应了群体和先验和情感,也造成了思维定势。俗话说,思维一旦进入死角智力就在常人之下。所以要思维创新就首先要打破思维定势。其次是习惯性思维,传统性思维,思维惯性,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思考问题,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惯性思维常会造成思考事情时有些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要克服习惯性思维的干扰,最重要的是要看问题的本质而非表面,要仔细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一见到问题就匆忙用脑中已有的模式去分析、判断。第三思维封闭,考虑事情时站得层次太低,没有站得很高,思维境界就会很小,没有打开,思维封闭了,很难创新。

第二,我们要思维创新。知道了我们思维上的障碍,就要力图去打破思维障碍取得思维创新。首先打破思维障碍我们要采取多向思维法。第一为顺向思维法,就是按照逻辑按照规律按照常规去推导。第二叫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逆向思维法具有挑战性,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性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在生活中例子很多,如司马光砸缸就人的事例就很典型。第三是转向思维,或称颠倒思维,包括前向思维,后向思维,由上而下的思维,由下而上的思维,因果颠倒思维,还有要借脑思维,借人家的大脑来思维,都是创新思维。第四即侧向思维,侧向思维是一种通过把注意力引向外部其它领域和事物,从而受到启示,找到超出限定条件之外的新思路,实质上是一种联想思维。曹冲称象的典故中就是用到的侧向思维。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事关我国未来的兴盛。传统的教育只注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积极性低。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具有基础性和主导性的地位。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方法:第一要改革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兴奋起来,最大限度为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创新欲望。然而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者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一个没有相关知识基础的人,在该领域里是不可能有新颖见解的,只有深刻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内涵、外延、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和质疑,才有可能有创新之举。所以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更要重视创新人格的养成。同时不同类型的大学和学科专业,决定了其所培养的创新人才类型必然各有特色。

第5篇:观看国学讲座讲座感想

《幸福教师的五项修炼》讲座有感王红杰 10月21日上午,道弘教育集团的孙剑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修炼自身 幸福执教》讲座。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主题演讲报告让我受益匪浅,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孙剑老师幽默诙谐,妙语连珠,行云流水,嬉笑怒骂皆文章,于无意间切中要害,有冬日烈火夏日寒冰之妙,于潜移默化中完成教育,岂不乐哉!

他不仅从教育的本质和方法上进行阐述,举例论证,还从生活的幸福指标、人性的本质来揭示教育与生活的相通。

孙剑老师演讲的第一个特色就是能让我们看到我们自己看不到的自己。就是讲了我们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自己的一些缺点。例如:工作总不认真,还爱找借口,没有自省的能力;发现不了问题,发现不了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妒忌心强,恨人有,笑人无;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使看似无从解答的问题巧妙的得出答案,从而在教育上创新我们的思路。

孙剑老师引用大量古人和中外名家的静僻言论。例如:教育的本质,上施下效,长善救失,就是从古语中提炼出来的。又如,讲乔丹的名语录“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将我们要有团队的合做的意识,不仅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中。又降了刘邦和项羽的故事,让我们自己分析他们两人的性格的区别,为什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分析原因。

孙老师富有激情的演讲、深入透彻的分析让所以在座的老师醍醐灌顶,听过这次演讲,我们每位教师都将深刻检讨自己,也对自己的教育人生做出了仔细的规划。

2013.10.25

第6篇:创业讲座感想

2013年12月6日,我院特别邀请了广东蓝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杨政总经理,在第三教学楼做了主题为“创业之路”的创业专题讲座。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整场讲座,杨政总经理为我们通过讲述他们公司的创业历程向我们分享了创业的基础、条件和体会。

杨政总经理详细而系统的介绍了创业的基础。首先是创业的激情,这个也是最必要的一个基础。然后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理论先行,辅以事例。比如说:需求,目标客户是谁,有什么竞争对手。接下来要确定在哪里创业,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比如说:人脉,如把信任关系转成市场的关系。技术,资金,综合素质,如:管理、性格、利益分配、短板理论。最后做出详细的计划。

讲完了创业的需要什么基础,杨政总经理带领学生们一起领略了他们公司创业的历程。 他们在创业的开始也是非常艰辛,走过不少弯路。他们在创业初期1年内,投资PostNET,损失了100万。他们对盲目的代价作了深刻的反省与总结。他们决定回归GIS工程市场,开始艰难的起步。在2年内发展缓慢,没有积累,一直处在随时倒闭状态,也出现重大危机。最终,公司重新定位后,明确了方向,从此迈上了一个稳步发展的轨道上。形成了区域根据地和以海洋为主轴的行业根据地

他认为,公司的定位非常重要,要明确市场在哪里,客户在哪里,资源在哪里,优势在哪里,要在公司运营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如: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新的根据地,如:在有竞争优势的地方形成根据地。

他在创业道路上摸索与前进,对此他对创业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和许多宝贵的经验。他给我们分享了他创业的体会。创业需要弄清下面两个问题: 你想做的是什么? 和你能做的是什么?你想做的最好是你喜欢的,这样你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你前进。所谓你能做的是结合你的天赋、能力、经验和资金来考虑的创业是艰辛的,要有思想准备,目标不要太高,大部分人不成功不是因为选错行业而是因为中途放弃虽说跌倒了可以爬起来,但更多的人是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结合市场需求及相应的消费群体,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要有良好的心态,因为世界是不公平的,机会是不均等的。

杨政总经理总结了一下选择行业的6个原则。

1、 必须是喜欢的产品,能够不断保持激情;产品及所在行业 有广阔的前景,产品是不断增值的。

2、 所选行业及产品要有个性,只与一部分人群做生意即可;可以复制并可以做大。

3、 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和特长。 4.、朝阳产业,成长性高 ,能长期发展。

5、有一定区域垄断性,我的地盘我做主,避免低层次的竞争。

6、苦点累点没关系,但投资不能太大,滚动发展。

他还和我们说了老板是这个世界上风险最高的职业,如果你要选择这个职业,一定要先由己出发,缜密思考精心筹划,这样胜算比较高,存活的几率也比较大。活下来才有可能赢,才有可能一步步朝着大老板、大生意的目标努。

最后,杨政总经理鼓励大学生们确认职业生涯远景,寻找实现路径,保证执行力,适时评估判断,主动调整更新,维持有效的就业行为,这样就能科学地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拥有光明灿烂的未来。

我院党委刘月秀副书记也补充说明了我们学院IT专业也有不少学生毕业出来搞创业。并且目前IT行业很有发展前途,创业有很多方向可以选。所以说,创业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也不是很遥远的事。

讲座在学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两个课时的学习,让同学们对创业了初步的认识,激发了学生们创业的热情,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此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创业是一种品质,一种团结协作、胸怀天下的品质;创业更是一种磨练,一种挑战人生、成就梦想的历练。杨政总经理的讲课让我们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创业者都需要一些什么样的能力,而我们自身又缺乏什么样的能力,如果以后要创业又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我是读软件工程专业的,自己本身对IT也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很庆幸我在大一的时候就看过《硅谷传奇》了,这部电影讲述了两大IT公司--苹果和微软的创业及发展历程。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了解了这两大IT行业的创始及早期发展,而且让我感悟到了这两大IT公司的创业所需的一些基础及条件。 个人电脑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日渐不可或缺,但有多少人知道世界最大的电脑公司“苹果”和“微软”当初是如何崛起的?

在里德学院仅读了一个学期的乔布斯创造了苹果传奇,“哈佛最成功的辍学

生”比尔•盖茨创造了微软奇迹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是利用机会开始自己艰辛的创业历程的。对于这些例子,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辍学”,而可能产生“读书无用”之类的想法。但我想说明的是,读大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和学问当然,这为创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增长了我们对世界和社会的见识和对人生和生活的见解。知识不能改变命运,正确地运用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些科技界巨子中途辍学,而去创业,正是在日常学习中积累了自己的创业优势,再找准市场需求的空白点,后发制人,占领了行业的制高点

当然,创业的方向、方式和方法也很重要。有的时候还要看准时机,看准市场的潜力。就好比比尔盖茨,他之所以能财源滚滚,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计算机在人类的生活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个市场有无限的潜力,也就是需求量会无限增大。

大学生要有创新精神,要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我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些都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矗。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创业的道路是艰难的,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增加自己的社会竞争力,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创业理想。

通过这个讲座,我们认识到,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随时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增加自己的社会竞争力,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立足于社会,更好的实现我们的创业理想。

此次的创业讲座让我们明白,创业还需要灵活的头脑,敏锐的眼光,要看准时机,主动出手,要考虑周全,不仅要考虑创业的现状还要考虑到未来,决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忽视未来。创业可以从小规模的公司做起,但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这样我们才会成功。而且创业后,我们要找人来投资自己的公司,所以创办的公司一定要有发展前景,而且自己必须有完善的计划,要知道,那些大公司的CEO,董事长不会投资一些没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亏钱的事情每个人都不会做,他们对投资项目不仅要求科技

含量高,而且要求创新性强,能够创造新产品或新服务,开辟新市场。

杨政总经理在分享创业历程与体会的过程中,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创业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创业者具备超凡的综合素质,包括了对职业市场的判断、对自我能力的判断、对自我位置的判断、对市场创业前景的读解、对职业定位的调整、对自我创业能力的阶段规划、对创业心理的培养、对自我承受能力的磨练等等。

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将自己创新的想法付诸实践,将其转变为有应用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而这又恰好是创业的意义所在——实现个人理想,提升自我价值。对大学生来说,年轻是重要的资本,但往往又要为年轻付出代价,因为不少初涉商场的大学生,往往顾此失彼,急于求成,在产品研发、维护和升级等方面可能很具优势,但对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公关处理等方面却缺乏经验。此外,心理质素和身体健康方面也是对创业很高要求的,因为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会使许多创业者沮丧消沉,草创阶段夜以继日的工作又可能拖垮身子。

学习就应该像老鹰飞翔的练习,只有把翅膀练硬了才能飞得更高。市场经济不同情弱者,也不会给任何人实习的机会,大学生创业火焰般的热情是否能够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当然仅靠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创业意味着冒险和付出,也意味着失败和挫折。

所以我们大学生在卷入创业热潮的同时,也要深刻的思考清楚,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自我定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只要自己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无论最后成功或是失败,都是人生的财富。

通过这个讲座,我对创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创业是一种磨练,一种挑战人生、成就梦想的历练。与此同时,我深刻认识到,不管将来我们是否创业,我们都是和千千万万的创业者一样,是“在路上”奔跑的人,我们都要保持那种创业的激情并将它发挥出来,发扬那种创业中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创业中的人生哲理。

第7篇:讲座感想

151014 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专题 任金政 rjzheng@cau.edu.cn

助教:牛贝贝,博士研究生,oubeigo121@163.com

一、课程安排与考核说明 课程安排见照片

学习目标:了解学院基本情况;掌握经济管理学科整体情况;熟悉各本科专业的发展情况;初步设计未来的专业发展规划。

能力要求:知识结构、写作与表达能力 考核:出勤情况20%+平时作业80% 平时作业:每次讲座后写一篇与讲座内容相关的认知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 *下次上课之前由各班班委收齐后交给本课程助教 考核结果:优、良、中、合格等

二、学院基本情况 学院发展历程:见照片

本科专业与师资 本科专业:

7个系:农业经济系、国际贸易系、财政金融系、工商管理系、财务与会计系、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系、应用经济系

6个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 4个双学位专业(面向其他院系):工商管理(对生物、动物医学/科技)、市场营销(工科)、金融学(所有)、电子商务(所有)

PS:会计(MPAcc)、金融(MF)

学科发展情况 学科与研究生

“十二五”人才培养

三、本科教学情况 培养要求与环节 本科生总体情况 本科生培养特点 本科生

本科生深造情况

四、各专业情况

五、相关规定要求

第8篇:讲座感想

7月31日,经公司的安排有幸参加了台湾健峰企管集团青岛健峰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管理顾问胡志成老师关于《高绩效的执行力》,让我深有感触。参加该次培训的有60多人,来自各企业的管理层。培训老师专业、细致、幽默的讲解,让大家受益匪浅。

首先工作人员通过视频把台湾健峰企管集团的发展历史、背景、发展模式以及取得的一系列骄人成绩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胡老师接着就进入讲座的主题:“高绩效的执行力”。从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的重要性和意义,无执行力会产生哪些诟病,怎样治疗;执行力的三大基石是什么等几方面进行讲解。

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企业思想,企业文化。领导的想法决定了企业文化的走向。企业的文化、经营管理理念与员工的理想融为一体了,企业才有一定的执行力。胡老师特别提出世界上最有执行力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抗洪抢险,每个共产党员绝对是义无反顾的投入战斗中,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促使他们这样做,这就是执行力。接着胡老师根据企业的现实营运情况,例如:竞争越来越剧烈、核心优势差距越来越小、调整速度越来越一致、运营规模越来越一致、客户要求越来越高、超额利润越来越不存在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谈到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怎样才能脱颖而出——高绩效的执行力。执行是企业领导人首要的工作,必须成为组织文化的核心部分。只要有雄厚的企业文化,通过思想教育培养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人才,不断地在策略(经营模式、组织架构、程序流程)、人员、运营方面作长治久安的创新。还强调现在管理理念是:管事理人。管事指对待规章制度、标准要严格要求,简言之严;理人指适人适所,要了解员工,善于与员工沟通,教导鼓励员工,使其充分发挥优点,简言之爱。这样才能凸显出企业的核心优势在哪里,保证在未来的竞争中充满战斗力。

胡老师谈到无执行力会产生哪些诟病时,根据《中国员工的五大陋习》一书中总结员工的五大陋习:慢慢来、马虎、没办法、官僚、面子。从而反映出中国员工不注重效益&效率,不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缺乏团队精神和向心力,服务意识不够强烈积极,荣誉感不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陋习呢?就是心中没有一种信念。台塑创始人王永庆说过:“没有理念,制度就没有灵魂;没有制度,责任心就没有根基;没有责任心,企业管理就没有效率”。“企业永续”要以“人心永续”为前提,而“人心永续”又是以“责任永续”为根基。注重人性化管理,立规矩,重人性。并且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习,提高企业组织的学习力;改变企

业理念,建立独特的企业文化,才能使病症难有藏身之处。

执行力的三大基石是:

一、领导人的七大重要行为。

二、改变文化,让公司动起来。

三、绝不能授权他人的领导工作——知人善任。其中领导的七大重要行为和改变文化让企业动起来都是一个循环过程。了解自我→了解你的员工→实事求是→设定明确的目标与有限顺序→后续追踪→论功行赏→传授经验以提升员工能力→了解自我。从信念及行为改变企业文化→建立执行力的社会运作机制→报酬和绩效连接起来→展开强有力的对话→上行下效→从信念及行为改变企业文化。只要这两个过程能做到良性循环,企业才会拥有一定的执行力。

在企业营运严峻的形势下,要想成为市场淘汰中胜利的霸主,就要进行变革,要想变革成功就要以执行为导向,以事实为根据。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和人才培育机制,让员工明白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价值。

上一篇:小学教师师德活动方案下一篇:公司内部销售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