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问题教案

2022-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不仅是实施教学流程的起点,而且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蓝本”。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利息问题教案》,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利息问题教案

长期债券利息调整相关问题探析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完善,资金融通的需求日渐提高,各大企业发行长期债券进行融资的行为也越加频繁。这对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之面临了更大的挑战。特别是关于债券利息的确认与摊销,更是成为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的重中之重。虽然在新会计准则中,关于企业长期债券利息调整的相关规定有所细化甚至改进,并且处理方式开始逐步实现国际趋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准则中存在的某些模棱两可之处使实务操作起来仍很艰难。本文将以长期债券涉及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付债券为例,对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利息调整的规定进行探讨。

一、债券溢价与折价的内涵

发行债券是我国上市公司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筹资方式之一。由于债券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时常会不同,债券的发行就分为平价发行、溢价发行、折价发行三种方式。当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时,企业会按面值发行债券,即称为平价发行。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在债券持有期内能获得高于投资时最低期望报酬率的债券利息,因此发行债券企业为了事先收回之后在偿还期内多付的利息而按照高于面值的价格发行债券,投资企业则会溢价购入,而此时的溢价价值就是发行者提前向购买者收回的利息差总和,为使之符合按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数额,公司应逐期溢价摊销,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将逐期下降,到最后一个付息日时,债券发行时所产生的溢价全部摊销完毕,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与票面价值持平。当债券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在债券持有期内只能获得低于投资时最低期望报酬率的债券利息,因为发行债券企业为了事先补偿之后在偿还期内少付的利息而按照低于面值的价格发行债券,投资企业则会折价购入,而此时的折价价值就是提前向购买者补偿的利息差总和,为使之符合按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数额,公司应逐期折价摊销,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将逐期上升,到最后一个付息日时,债券发行时产生的折价全部摊销完毕,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与票面价值持平。

二、新准则中“利息调整”与旧准则中“溢折价”核算内容的关系剖析

在旧《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对债券投资溢价或折价的定义是:债券投资溢折价,指债券初始投资成本扣除相关费用及应收利息后的金额与债券面值之间的差额。而初始投资成本是指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但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因此,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或折价应按以下公式计算:债券投资溢折价=(债券初始投资成本-相关费用-债券面值)-应收利息。由此可见,按旧准则的规定,债券溢折价不包含与债券发行直接相关的费用。对于发行方,将溢折价金额计入“应付债券——溢(折)价”;对于投资方,将溢折价金额计入“长期债券投资——债券溢价或债券折价”。对于债券发行的相关费用,发行方则应根据发行债券所筹集到的资金用途不同,分别计入成本或当期损益,即记入“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等科目;投资方对购买长期债券作投资所发生的相关费用,视其金额大小,分期摊销或直接计入投资当期的损益。

在新会计准则下,对于长期债券的处理,已经取消了“债券溢价”和“债券折价”的概念,而统称为“利息调整”。企业发行债券,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票面金额,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相应地,企业购买债券作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按该债券的面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按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从表面上看,新准则下的“利息调整”的金额应该等同于旧准则下的“溢折价”金额,由此在实务操作中,有误将二者等同的做法。而实际上,二者的差别在于债券发行或购买产生的直接相关费用的处理。新会计准则规定,作为发行方,企业发行债券的发行费用不再单独作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而是直接抵扣发行价款,按发行价减去发行费用后实际收到的金额,记入“银行存款”科目,按面值,记入“应付债券——面值”科目,按两者的差额,记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相应地,作为投资方,应按投资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其中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初始确认金额,而初始确认金额与债券面值之间的差额,即记入“利息调整”明细科目,这也就意味着投资方的交易费用不再单独处理,而是记入“利息调整”明细科目。

在此,在运用新会计准则进行实务操作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利息调整”与“溢折价”核算内容的区别,同时在“利息调整”确认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会计核算所站的角度。作为投资方,交易费用是记入“利息调整”明细科目,形成了持有至到期投资这项资产的账面成本,在持有期间进行摊销;但作为发行方,发行费用并没有按照旧准则再作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也没有记入“利息调整”明细科目,而是直接从发行价中扣除。可见,同样是“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但是由于所站角度不同,使之核算的内容有明显的差别。

三、新准则下关于利息调整摊销方法——实际利率法运用难点的解析

由于债券溢折价发行的普遍存在,也就随之产生了债券利息调整核算的必要。那么在今后债券的持有期间如何将债券的利息调整金额进行摊销,便成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难点。新会计准则为了更准确地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利息,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规定不再采用直线法,而只能用实际利率法对利息调整进行摊销。所谓实际利率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一)实际利率法的实质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实际利率法的基本思路主要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就是折现率,其代表的是投资方最低报酬期望率,入账的其实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不管是债券投资方还是债券发行方,关注的都是自己实际得到的投资收益是多少或自己实际发生的债券费用是多少,而票面利息只是按照债券面值和票面利率来计算的,所以要有一个折现率来确定每期的实际投资收益或者实际费用支出。也就是说,根据票面利率得到了部分利息,那么实际的收益是多少,这就需要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来计算实际的投资收益,差额是对于之前产生的利息调整的摊销。

而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是当期投资方确认的票面利息,而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才是投资方真正得到的收益,那么在债券市场上,这个投资收益要形成债券的公允价值,也就是债券必须反映投资者应得的报酬率,遵从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相关性原则,这部分价值理应归属于债券的账面价值,因此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增加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另外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形成了现金流入,那么对于债券来说就是公允价值的下降,这个下降同时也反映了投资者的风险要求,现金流入等量降低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

(二)摊余成本的计算

从实际利率法的基本思路中不难发现,对于运用实际利率法对利息调整进行摊销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应该是摊余成本的计算。新准则对摊余成本的确定做了相应规范。其规定为,摊余成本是指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但是,该规定太过模棱两可。特别是“加上或减去使用实际利率法对初始金额和到期金额之间差额的累计摊销额”的规定,甚至会造成错误的理解。对于长期债券,一般分为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两种情况。在不同的付息方式下,“到期金额”一词的内涵是不同的,因此“累计摊销额”的含义也是不同的。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在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情况下,到期金额为其面值,累计摊销额为累计利息调整金额;在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情况下,到期金额指其面值还是面值和累计利息之和,在不同的理解下累计摊销额的含义也不同,如果将其理解为面值时,加或减的累计摊销额所指的是累计利息调整金额,如果将其理解为面值和累计利息之和,加或减的累计摊销额所指的不仅是累计利息调整金额,而且也包含了累计计提的利息。因此,在不同的理解下,计算的摊余成本是不同的,不同的摊余成本计算的利息收入也不同。在此,本文将列举公式对摊余成本的计算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总结(暂且排除已偿还本金和减值的情况):

1.期初摊余成本的计算。摊余成本的实质是对债券价值的真实度量。从投资方角度出发,这个债券价值应该值多少,也就是所谓投资的摊余成本;相对应地,对于发行债券的一方来说,摊余成本意味着发行方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债务,也就是所谓债务的摊余成本。但是随着利息的确认,债券价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期初的摊余成本=债券投资或应付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其中,对于投资方而言,该初始确认金额由取得债券时的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构成;对于发行方而言,该初始确认金额由债券发行价扣除发行费用构成。

2.后续摊余成本的计算。对于后续摊余成本的计算,付息方式的不同,则造成了计算结果的不同。在后续计算中,不论是从投资方还是发行方角度作出的会计处理思路基本一致,唯一的区别在于一方是确认利息收入,一方是确认利息费用这一点,因此以下只以投资方角度进行分析。

(1)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投资。伴随着根据实际利率而确认的实际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进而增加了债券的价值,但是同时由于票面利息是分期付息的,由此造成了现金的流入,计入“应收利息”,进而又减少了债券的价值。因此,后续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面值×票面利率。其中,期初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的乘积确认为“投资收益”,面值与票面利率的乘积确认为“应收利息”,二者的差额即为“利息调整”的摊销额。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处理思路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投资的处理基本一致,但是不同之处在于票面利息虽然依旧是分期计提,但是各期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入,而是到期一次性支付。因此,票面利息理应加回,后续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面值×票面利率+面值×票面利息=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其中,期初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的乘积确认为“投资收益”,面值与票面利率的乘积确认为“应计利息”,二者的差额即为“利息调整”的摊销额。

3.利息调整摊销完毕的结果。根据之前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处理不难发现,摊销完毕的结果也因付息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投资,最后利息调整摊销完毕的结果为面值;而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最后利息调整摊销完毕的结果为面值与票面利息的总和。这是因为,对于分期付息债券的票面利息已经在各期收取,进而当债券到期时,债券的真正价值就等于其面值;而对于到期一次付息债券的票面利息并没有在各期收取而是在到期时才一次性收取,进而当债券到期时,债券的真正价值就等于其面值与票面利息之和。

以上三步是立足于会计实务工作中常用的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表,但事实上摊余成本不仅可以根据该表计算,还可以直接核查账户余额予以计算,即:

投资方的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余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余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余额

发行方的摊余成本=“应付债券——面值”余额+(-)“应付债券——利息调整”余额+“应付债券——应计利息”余额

(三)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的关系

摊余成本是由债券有关明细账户余额计算而来,同时在新准则对摊余成本所作出的解释中可以发现,摊余成本应该扣除债券的减值损失,从表面看来,摊余成本等于账面余额扣除减值准备的余额,因此不少观点认为摊余成本即为账面价值。但是实务中在运用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表进行摊销时,计算的摊余成本却并没有将发生的减值损失考虑在内。事实上在市场期望下降的同时,债券的公允价值也会随之下降,进而债券出现减值迹象,而摊余成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衡量债券的真正价值,摊余成本理应随之扣除减值损失金额,以此依据市场信息的回馈才能准确反映债券的真正价值。由此可见,新准则在今后发布应用指南解释时,对于该问题的处理方式应该予以细化,明确规定在运用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表时,摊余成本应扣除减值损失后再进行利息调整摊销。X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2006[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S].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0).

3.晏文莉.实际利率法会计核算浅析[J].财会通讯,2011,(10):74-75.

4.许立兰.浅析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的关系[J].财会月刊,2010,(11):62-63.

作者简介:

陈昌明,男,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及公司理财。

张杰,女,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作者:张杰 陈昌明

第2篇:浅谈英语教案中的问题设计

摘要:在现代外语课程设计中,问题的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通过探究主动地获得知识。本文通过分析什么是问题设计,如何进行问题设计,设计好的问题是否行之有效等问题,旨在探讨问题设计能否为现代外语教学带来创新。

关键词:现代外语课程设计;教案;问题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教学创新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预先谋划好,计划好。英语课程也不例外,无论我们准备教什么,怎么教,都离不开精心的教案设计。教案的形成首先要对教学进行一番认真细致的构思和设计,接着再围绕此进行加工和整理,把这种构思的轨迹,设计的思路用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然而,一直以来,不少教师都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把教案单纯理解为机械式的流程图:Teaching objectives→Contents→Teaching steps→Homework。虽然说这也是教师自己对教材或教学内容消化和利用的结果,但是我们的教育已经进入到了21世纪,教育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探寻现代英语教育发展之路就成了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大学外语教育研究专家夏纪梅曾指出:现代意义教案随现代课程,现代教材,现代课堂意义的变革而变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方法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交际为目的”的教学方法、以及“师生互动”和多媒体的技术操作等都是现代外语教育质量标准的评价依据。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诸多因素。如果把教案设计看成教学的开端,那么,良好的开端便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在三年的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问题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学生的提问和教师的回答,不仅是师生的一种互动(两者都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研究中来),而且是师生的一种互助(教师善于提一些有效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多向思考;学生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则能促进老师的教学)。那么,在英语教案中,什么是问题设计?如何进行问题设计?设计好的问题是否行之有效?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略谈己见。

什么是问题设计?

“问题”,在英语里既可表述为“question”又可为“problem”,而且与之对应的动词,前者是“answer”后者是“solve”。而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是设计“question”还是“problem”应该说,两者都不可缺。一份优秀的设计,既要有“answer”的“question”,又要有“solve”的“problem”。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所以,问题的设计,必须要有细致的思考。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通过探究,主动地获取知识。

问题的设计种类繁多。从横向看,主要包括:回忆性问题设计,如“when” 、“where”、和“who”等等。理解性问题设计,如“how”。分析性问题设计,如“why”。综合性问题设计如“what”。以及评价性问题设计,如“What about……?”和“How about”等等。从纵向看,包括:启发式问题设计即“Stimulating questions”,卷入式问题设计即“Involving questions”,语境式问题设计即“Contextual questions”,归纳式问题设计即“Inductive questions”,连环式问题设计即“Connecting questions”,挑战式问题设计即“Challenging questions”,争辩式问题设计即“Argumentative questions”,联想式问题设计即“Associative questions”以及扩展式问题设计即“Extending questions”。如果我们老师的英语教案能通过这两个方向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的问题设计,那么,其教学思路必将更清晰,更有针对性、引导性、趣味性与新颖性,自然可以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进行问题设计?

如何进行英语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这是问题设计的关键环节,也是每个富有创意的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在设计问题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宏观把握教材,熟悉教材,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问题,而不至于天南地北把教学当成聊天。其次,要按照教学目的和要求进行设计,设计的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是否能达到这些目的?对这些问题都要了然于心。再次,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一个模式,要分层考虑,根据个体对象的差异,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著名教育学家马斯洛曾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英语教学作为一种人文教学来说,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交需要情感这一层。教师应该着重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有些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那么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就要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最后,问题的设计要具有灵活性,要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例如,与图片,录音,多媒体等教具结合起来,增强英语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中,要使问题成为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桥梁。考虑了这几个方面,教师设计问题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能积极去思考问题,积极备课组织教学。

正如夏纪梅教授所说:“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关键不在于会解答问题,而是要善于提出问题,针对课文的主题,挖掘含义,发挥联想,联系学生实际,结合真实世界,建立真实语境,开展真实交际,从而能够使学生卷入应用英语思考、交流、做事、做人的环境之中。”例如,讲到“pollution”这一主题,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Step1 提出主课题。学生对这一问题知多少?Step2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一下除了我们中国的污染,整个世界还有哪些地区的污染情况严重,让学生一起来讨论研究,老师集中学生的观点和情况,还要准备一些资料。最好是能用多媒体放映,使学生身临其境。Step3选择子课题。学生可选其中的任一子课题,如:(1)河流污染(2)大气污染(3)噪音污染(4)土地资源破坏。这样,一个problem设计就出来了,目的是想让学生自己做主,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调查研究,从污染状况、污染原因等方面去进行社会调查,运用摄影、摄像、检测、采访、网上查寻等手段,收集环境污染问题的资料,提出解决方法,并用英语把它们写成书面材料。Step4总结。对这次英语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态度与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力和成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就学生的“成果”进行延伸,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比如:环境既然对健康造成威胁,那么如何维护我们的健康,疾病问题出现后又该如何防治,还有什么会威胁人类健康等,进一步增加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需要指出的是,这已经不是一堂课的问题设计而成了一个单元的问题设计,需要老师事先精心准备好教案与问题设计。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们有不少老师习惯于备一堂课上一堂课,所使用或提出的也多半是 “What is…”和“What do you think of…”等就事论事的词语或问题。对于这些“就事论事”的词语或问题,学生大多不感兴趣,结果常常是老师在讲台上高谈阔论,学生在下面无所事事,漠不关心。笔者也曾碰到这样尴尬的场面。

可见,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设计不好,整个教学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

设计的问题是否行之有效?

问题设计好之后,教师还必须考虑以下问题:众多设计好的问题是否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其作用,是否综合了教材的知识点,是否对学生起着引导刺激的作用,是否具有挑战性,是否能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等等。因此,教师要让自己设计的问题在教学中立于不败之地,学生因素不可忽视。即便是一堂再精致再漂亮的课,老师讲的多么精彩多么出色,如果没有学生的共鸣与认可,其最终也是毫无意义。所以,学生参与至关重要。教师讲的问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也就不会“人在课堂,心在外”了。美国某个图书馆大厅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说的也是相同的道理。

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英语问题中,对英语问题进行思考?如何使师生畅通交流,教与学相得益彰?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趣味性和思考性。课堂教学中,“Yes”和“No”等一些词要尽量少用,老师常常使用这些词,很容易使学生“跟风”,久而久之难免反应机械,有的同学一听老师提问,不经思索脱口而出就是“Yes”或“No”。还有“Do you understand”和“Are you clear”等一些无关痛痒的词句也要尽量少用,学生听多了也逐渐会变得迟钝,影响教学效果。当然,教师也不能提出一些过于深奥而又没多少意义的问题,如“What are the principles of…?”等,这些问题可能是老师自己甚至于社会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英国语言教育学家Penny Ur ?穴1996.230?雪认为:问题要清楚明了,学生能立即理解问题并知道需要哪一类答案;有学习的价值,能刺激思考和反应并对进一步学习有利;有趣味性、有挑战、有刺激;大多数人能回答;有延伸性,能引出更深远更广泛的答案。例如,在《新编大学英语》第二册中的Unit 12 Time中,笔者采用的问题设计是: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副人物脸部特征的FLASH图片:笑脸,沮丧的脸和哭脸,将问题导入“What kind of attitudes they take towards time”,此时,学生就不只是单纯看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而已经有了一个有趣的背景。有的学生马上对之产生了兴趣,大家觉得似乎就是在说自己的故事,课堂气氛浓烈。这时,笔者不失时机播放了一段有趣的两人对话录音,并问:“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time”,让学生将所听的内容互相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同时教师辅导了那些一时还未理解录音大意的学生,“一个也不落下”,使得这部分层次稍低的学生也能参与讨论,提高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效果。随后,笔者“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入到阅读训练“How to take your time”。该环节笔者辅以学生一些问题式标题的材料,让学生就这个问题将材料中的事例与自己的实际进行比较,力求找到“the best way”。在这一过程中,几个学生就向笔者提出“How did you spend your college days”“Can you tell us about your perceptions of time”等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达到了师生互动的目的。最后,进入到写作训练,这个环节强调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什么,怎么写,笔者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写作。同时,还提供给学生“Write a description of an event when time seemed to pass extremely fast or slow. Try to focus on your perceptions of time”或“What are the famous personsperceptions of time”等一些参考性的问题。如此,这堂课很圆满地结束了。笔者记忆犹新,学生也回味无穷。究其原因,笔者以为就在于该课堂设计能通过问题将一个单元的内容融会贯通,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

总之,英语教案中问题设计,从一方面来说,是把课堂教学变大、变活、变新、把语言学习、问题研究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研究问题中得到启发,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和指导者,进行问题设计,组织问题教学,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形成教学反思,更进一步地促进问题的设计,提高了教学质量。作为当代英语教师,希望问题的设计能带给我们教学创新,让问题成为教学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参考书目:

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应惠兰,《新编大学英语》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了版社,1999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索美,《优化教学课堂提问,培养学生能力》教之初2004

戴炜栋、束定芳,1994,试认影响外语习得的若干重要因素——外语教学理论系列文章之一,《外国语》第4期,第1-10页

作者:李 镁

第3篇:《利息问题》教学实录

2012年2月

教学目标:

1、 学生经历多种途径查找资料,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发展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 结合百分率知识,讨论、分析数量关系,学习利息的计算方法,并应用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

3、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服务于生活的价值。 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练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重点: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关于利息税的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存款单照片2张 知识储备:

1、利息税征收情况

2、制定利率是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来根据当时报经济情况和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来订。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 问:你家中暂时不用的钱怎么处理。

师:把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叫做存款或者储蓄,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可以使自己的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

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增加的部分就是(利息)。 揭题:利息问题

2、 将钱存入银行后,银行会给一张单据,来明确存款事宜,这张意气就是(储蓄存单),你能看懂一张储蓄存单吗?

二、 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存单 师:出示2000元定期一年存单

仔细观察储蓄存单上的内容,互相说说你知道什么?哪些地方还不太明白?(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1、客户名称、日期、账号等

2、存入金额——本金 利率:表示什么?

生:利息占本金的百分之几。按年计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做月利率。大部分使用的是年利率。 板书:利率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之几。

3、 定期整存整取一年利率为3.5%,谁能具体说说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生:利息是本金的3.5%。 生:本金的3.5%就是利息。

4、 利息与什么有关?怎样计算利息? 生:利息=本金*利率

验证:以本张存单为例,计算利息是70元吗?你是怎么计

算的?

生:2000*3.5%=70元

本金*利率=利息

三、 合作探究、计算利息

(一) 出示1000元定期2年存单

1、 师:这张存单上的到期利息被遮挡了,请收集必要信息,计算到期利息。

2、 交流需要哪些信息。

生:本金1000元,存期2年,年利率4.4% 师:存期1年时利率为3.5%,通常存期越长,利率越高。 师:和存期有关吗?

生:年利率是1年的利息占本金的百分之几。

板书:本金1000元,存期2年,年利率4.4%,到期利息是多少元?

3、 在练习本上计算到期利息: 学生交流:1000*4.4%*2=88元

1000*4.4%=44元 交流哪一种正确。

4、 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 尝试练习利息税、本息合计

1、你会计算利息了吗?

练习:出示:妈妈有5000元想存入银行3年,问到期利息

有多少元?利率如下表:一年3.5% 二年4.4% 三年5% 五年5.5% 学生计算:5000*5%*3=750元

2、介绍利息税:

课件出示:从1999年11月1日起到2008年10月9日止,储蓄所得的利息应缴纳20%(2007年8月15日至2008年10月8日应缴纳5%)的利息税,由储蓄机构代扣。税前利息中扣掉利息税后余下的部分即是自己实际得到的利息,即税后利息,也叫实得利息。购买国家债券、教育储蓄不缴纳利息税。

师:这里的20%是指什么?

生:缴纳和利息税占应得利息的20%。

3、师:如果现在仍然向国家缴纳利息税,妈妈利息750元能全拿走吗?她应向国家缴纳多少钱的税?实得利息是多少?

生尝试计算:缴纳利息税:750*20%=150元

实得利息:750-150=600元

师:从利息上看,国家发展停收利息税,让人民的实惠落到了实处,可见国家对百姓生活、经济的关爱。

4、3年到期后,妈妈到银行取款,本息合计多少元?

师:什么是本息合计?

学生独立计算。生板演:5000+750=5750(元)

四、 巩固提高:

P

6、5题,学生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利息:10000*5.22%*3=1566元 本息合计:10000+1566=11566元

五、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和利息有关的问题,谁能具体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六、 当堂检测:

叔叔今年存入银行1万元,定期五年,年利率5.5% ,五年后到期时,得到的利息能买一台2500元的冰箱吗?

七、知识拓展:

张明有3000元的压岁钱想存入银行。 请同学们帮他算一算,是存定期三年合算?还是存定期一年,然后连本带息再转存合算呢?

第4篇:贷款,利息,比例问题,分段计算问题

贷款.利息

2、某信用社将若干人民币分成两份贷款给不同对象,其中一份年利率是10%,另一份年利率8%,一年时间共得利息4400元,如果把两份的利率交换,那么利息增加200元,问贷出的两份款各是多少?

1、某储户将12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取出时共得到人民币12240元,求该储户所存储种的利率。

1、

3、 存款利率问题

例3 国家规定存款利息的纳税办法是:利息税=利息×20% ,储户取款时由银行代扣代收。若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2.25% ,某储户取出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扣除了利息税36元,则银行向该储户支付的现金是多少元?

15、某个体户向银行申请了甲、乙两种贷款,共计136万元,每一年需付利息16.84万元,甲种贷款的年利率是12%,乙种贷款的年利率是13%,问这两种贷款的数额各是多少?

16、李明以两种形式分别储蓄了2000元各1000元,一年后全部取出,扣除利息所得税可得利息43.92,已知两种储蓄年利率的和为3.24%,问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各是百分之几?(注:公民应交利息所得税=利息金额×20%)。

比例问题

1、 某一时期,日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25.2:1,那么日元50万,可以兑换人民币多少元?

2、 图纸上某零件的长度为32cm,它的实际长度是4cm,那么量得该图纸上另一个零件长度为12cm,求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

某人将2600元工资作了打算,购书费用、休闲娱乐费用、家庭开支、存款比为1:3:5:4,请问此人打算休闲娱乐花去多少元?

6、甲、乙两块合金,含银和铜的比分别是甲为4:3,乙为7:9,今从两块合金中各取多少千克,能得到含银84千克、含铜82千克的新合金?

*

1、一时期,日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25.2:1,那么日元50万,可以兑换人民币多少元? *

2、图纸上某零件的长度为32cm,它的实际长度是4cm,那么量得该图纸上另一个零件长度为12cm,求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

分段计算问题

例4 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或出书获得稿费的纳税计算方法是:(1)稿费不高于800元的,不纳税;(2)稿费高于800元又不高于4000元的应交超过800元那一部分稿费的14% 的税;(3)稿费高于4000元的应交全部稿费的11% 的税。王老师曾获得一笔稿费,并交税280元,算一算王老师这笔稿费是

元。

有一旅客携带了30千克行李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乘飞机去天津,按民航规定,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20千克行李,超重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价的1.5% 购买行李票。现该旅客购了120元

4、某校初一年级一班、二班共104人到博物馆参观,一班人数不足50人,二班人数超过50人,已知博物馆门票规定如下:1~50人购票,票价为每人13元;51~100人购票为每人11元,100人以上购票为每人9元

(1)若分班购票,则共应付1240元,求两班各有多少名学生? (2)请您计算一下,若两班合起来购票,能节省多少元钱?

(3)若两班人数均等,您认为是分班购票合算还是集体购票合算?

第5篇:利息问题的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生活现状入手,提问他们对压岁钱的处理方式,令人吃惊的是没有一个人选择存银行。所以当即就布置双休日让家长带去存100元,自主操作,并利用所学计算电脑生成的利息是否正确。由于已经布置学生昨天查好现在的利率状况,所以后面的教学很简单:讲解几个名词的意义,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的理解,例题,练一练。其间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书上的表格,查询了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的利率,按说作业已经完成了,但谭欣龙还查了三个月期、六个月期以及活期的利率,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一旦形成习惯,将会有无穷的活力,难怪这个孩子的数学总是那么拔尖。

这部分的内容有两个问题,

一是计算。因为老教材还要算5%利息税,所以计算稍微有些繁琐,这样学生的错误率就高了。

二是告知月利率时,学生不知道要乘月数。特别是告诉半年期利率时要乘0.5,而月利率时要乘月数,学生很是容易混淆,概念也比较难以理解。

第6篇:迟延履行利息损失的计算问题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的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是指在按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率计付的债务利息上增加一倍。”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的,应予支持,但是约定的利息计算标准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部分除外。” 第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欠付工程价款利息计付标准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第十八条规定:“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

(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数额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六条规定:“„„

(二)处理。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借贷,属于违法借贷,出资人收取的高额利差应充抵本金,出资人、金融机构与用资人因参与违法借贷均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可分以下几种情况处理:

1、出资人将款项或票据(以下统称资金)交付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给出资人出具存单或进帐单、对帐单或与出资人签订存款合同,并将资金自行转给用资人的,金融机构与用资人对偿还出资人本金及利息承担连带责任;利息按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至给付之日。

2、出资人未将资金交付给金融机构,而是依照金融机构的指定将资金直接转给用资人,金融机构给出资人出具存单或进帐单、对帐单或与出资人签订存款合同的,首先由用资人偿还出资人本金及利息,金融机构对用资人不能偿还出资人本金及利息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利息按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至给付之日。

3、出资人将资金交付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给出资人出具存单或进帐单、对帐单或与出资人签订存款合同,出资人再指定金融机构将资金转给用资人的,首先由用资人返还出资人本金和利息。利息按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至给付之日。金融机构因其帮助违法借贷的过错,应当对用资人不能偿还出资人本金部分承担赔偿责任,但不超过不能偿还本金部分的百分之四十。

4、出资人未将资金交付给金融机构,而是自行将资金直接转给用资人,金融机构给出资人出具存单或进帐单、对帐单或与出资人签订存款合同的,首先由用资人返还出资人本金和利息。利息按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至给付之日。金融机构因其帮助违法借贷的过错,应当对用资人不能偿还出资人本金部分承担赔偿责任,但不超过不能偿还本金部分的百分之二十。”

第7篇:企业支付个人借款利息涉税问题浅析

一、应缴或应扣缴相关税收规定

(1)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1997]656号)“扣缴义务人将属于纳税义务人应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收入通过扣缴义务人的往来会计科目分配到个人名下,收入所有人有权随时提取。在这种情况下,扣缴义务人将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分配到个人名下时,即应认为所得的支付,应按税收法规规定及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这里应注意两点:一是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时间为其计提应付利息时;二是借款利息不同储蓄存款利息,借款利息不享受储蓄存款利息免税的的规定。

(2)营业税

首先,个人取得的对外借款利息收入应当缴纳营业税。其次,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关于营业税扣缴义务人的规定,支付借款利息的企业,并没有义务代扣代缴营业税。

(3)印花税

企业与个人签订的借款合同,不属于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中借款合同的征收范围,因此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

企业支付个人借款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

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规定,准予扣除:

(一)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备非法集资目的或者其他违反法规的行为。

(二)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

三、应扣未扣个人所得税免于加收滞纳金的特殊规定 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的原则,对于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税款,均不得向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加收滞纳金。因为滞纳金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占用国家税款所做的补偿,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则不存在占用的问题,而纳税人在未知的前提下也不应当加收滞纳金。

四、其他涉税问题

企业向个人支付借款利息除涉及到以上所列的相关税收政策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取得合法有效凭证。企业在支付借款利息时,应当向取得利息的个人索取正规税务发票。这样,地税机关在向取得利息的个人开具发票时,自然会扣缴相关税款。企业取得了支付利息的发票,就能把支付的利息在税前扣除。

(2)税前扣除的借款合同应符合《合同法》的相关要求,即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3)将借款用于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列支。

第8篇:企业向个人支付借款利息时相关涉税问题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时常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由于金融机构对放贷一直持谨慎态度,因此很多企业不能及时取得贷款以解燃眉之急。于是,有的企业就会向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来维持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向个人支付借款利息时,应妥善处理相关涉税问题。

1.印花税。企业向个人借款,一般都要签订借款合同。那么,企业和个人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是否应当缴纳印花税?按照印花税相关政策规定,借款合同,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因此,企业向个人借款,签订的借款合同不需要贴花。

2.营业税。很多人认为,缴纳“金融保险业”营业税是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的义务,非金融单位或个人取得的对外借款利息收入不应缴纳营业税。其实不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问题解答(之

一)〉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156号)第十条规定,《营业税税目注释》规定,贷款属于“金融保险业”税目的征收范围,而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发生将资金贷与其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据此可知,非金融单位或个人取得的对外借款利息收入应当缴纳营业税。但按营业税相关政策规定,支付借款利息的企业,并没有义务代扣代缴营业税。而企业在支付借款利息时,应当向取得利息的个人索取发票。这样,地税机关在向取得利息的个人开具发票时,自然会扣缴营业税及其附加。企业取得了支付利息的发票,就能把支付的利息在税前扣除。

3.个人所得税。按照个人所得税相关政策规定,企业向个人支付借款利息时应当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有些企业财务人员认为,国家已于2008年10月9日停止征收储蓄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因此,个人从企业取得的借款利息也不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个人向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取得的利息,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32号)规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但个人借款于非金融机构或个人取得的利息收入,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的规定,应当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时,应当扣除已缴纳的营业税及其附加。

4.企业所得税。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7号)第二条规定,企业向除第一条规定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规定,准予扣除:

(一)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备非法集资目的或者其他违反法规的行为。

(二)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

上一篇:执行工作的联动机制下一篇:违法行为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