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用多媒体课件为小学语文教学增光添彩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让多媒体课件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呢?对此,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1 精心制作, 提高质量

课件制作之前, 必须要深入钻研教材, 确定好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中重难点、教学过程。然后根据收集素材。同时, 应仔细分析和研究, 确定课件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及教学顺序最后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课件时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应把精力集中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只要真正能把难以讲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讲清楚就可以了。《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是根据名著《三国演义》改编的一个历史故事, 学生理解有难度。我在制作《三顾茅庐》这课的课件时, 首先研究了这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然后根据目标要求、重难点去搜寻图文资料, 设计课件。精心制作的课件使难懂的一些问题迎刃而解, 学生学得容易, 老师教得轻松, 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习效率。

课件制作完成后, 要经过多次调试、试用、修改、完善, 才能趋于成熟。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是确保课件质量的最后一关。精心设计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让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根据需要, 适度使用

在语文教学中, 多媒体并非用得越多越好, 运用要适度。语文教学应最大限度地尊重文字, 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 对文本的语言和情感进行挖掘, 在语言知识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课堂上, 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品味文本的语言想象感悟课文的文采, 领会其深意, 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 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在教学中, 只有引导学生仔细、反复地品味, 才能真正体会出文章的“真味”。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可喧宾夺主,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营造气氛, 引导入境, 唤起情感, 从而使学生体味作品的深邃意蕴和内在美, 逐步提高文学素养。在教学《拉萨的天空》时, 先让学生观看一组拉萨天空的图片初步感知拉萨天空的美丽, 笔者在《青藏高原》伴奏音乐中示范朗读课文, 然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细细体味拉萨天空的特点, 深入感受拉萨天空的魅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恰到好处运用多媒体的手段, 将学生带入语言文字的所描述的意境中, 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真正体现了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教学《小露珠》这一课时, 由于平时很少观察大自然, 对露珠的形象不太熟悉。笔者出示一组精美的小露珠图片,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露珠的闪亮、透明、圆润, 进而理解了动物们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接着播放动感的小动物向小露珠问好的画面, 通过反复品读小动物的话语, 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在教学植物喜欢小露珠的语段时, 同样也出示了被小露珠滋润的花草树木图片, 然后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文本, 在声情并茂地朗读中感受小露珠的美丽动人。

3 抓住时机, 恰当展现

多媒体要在恰当的时机呈现才能发挥好的辅助作用。这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来确定。一般说来, 多媒体的运用要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或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优化的时机。

运用多媒体的时机主要有三种:一是抓住理解需求的时机, 让学生充分进行读书、思考, 产生“愤悱”之情, 在学生思维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 再呈现多媒体, 才能学生豁然开朗, 才能使课堂教学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二是抓住感情需求的时机, 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 创设一个最适宜产生情感共鸣的环境,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老师, 您好!》这课时, 品读课文, 理解老师工作的崇高之后, 学生心中洋溢着对老师的感激、爱戴之情。此时此刻, 他们心中一定有很多的情感要表达出来。这时多媒体出示一首小诗《老师, 我想对你说……》, 舒缓优美的音乐声想起, 轻轻吟诵诗句, 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三是根据课文内容, 因文而宜, 抓住语言训练时机, 培养和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在教学《九色鹿》时, 笔者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愤悱”之情, 此时出示课件。教学中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让学生想象:面对九色鹿的救命之恩, 调达如何发誓的?皇榜怎样写的?调达在见到皇榜那一刻怎么想的?面对九色鹿义正严词的斥责, 国王心里怎么想?在恰当的时机展示这些问题, 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4 着眼实效, 合理运用

语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揣摩、体味、联想、想象, 进而对文本信息进行概括、筛选、整理、迁移, 从形象思维到理性思维, 从知识体验到能力发展, 这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的方式。

如果必需利用优美的音乐, 借助图文资料, 引发学生的想象, 就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讲究实效, 灵活运用。比如在教学《九寨沟》时, 笔者先让学生在轻音乐中反复读课文, 对课文的语言充分感知, 然后细细体味, 最后再指导学生观看介绍九寨沟的视频、图片。学生凭借文字, 通过想象肯定会重构出不同的具体形态, 这种具体形态会更精彩, 更具个性。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 但教师经常会以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替代孩子们心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让孩子们将他们心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表达出来, 使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那教师的惊喜将不是一点点, 而是一串串。

总之, 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制作、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 遵循辅助性、实效性、启发性、趣味性的原则, 抓住恰当的时机突出多媒体的优势。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

摘要: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有目共睹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化枯燥为生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之中接受知识, 使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有关知识。同时它能扩大课堂教学密度, 扩大信息容量, 充分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小学语文,制作,使用,展现,实效

上一篇:患者医疗自主权之立法保护下一篇:双侧锁骨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