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防拐骗安全教育

2022-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孩子防拐骗安全教育

农村初中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探究

基于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目的,围绕农村初中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问题,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安全教育管理方法,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从实践来说需要学校和家长等的积极配合,实现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常态化,时刻警示青少年,增强其安全意识,进而约束自身的行为远离危险区。

近年来,农村青少年溺水事件频繁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成为重要的课题。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强化防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来说,防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依旧存在不足,要进行优化和完善。

1 强化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5.7万人因为溺水身亡,其中14岁以下青少年约占死亡人数的60%,溺水成为我国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此类事故多发生于农村地区,强化农村初中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刻不容缓。

2 农村初中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实践分析

2.1 防溺水安全演练

基于建设平安校园的目的,增强全体师生防溺水意识,使得广大师生遇到突发溺水情况时,能够运用急救知识和救护技能,保护自己和他人,在日常安全教育管理实践中,要注重组织防溺水应急演练。以某镇级中学为例,通过和县急救指挥中心联合开展“2020防溺水应急演练”,落实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组织急救培训师为师生讲解有关于急救知识技能与互动演练,采取抽问的方式,检验学生溺水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夏季来临前,组织开展防溺水应急演练,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同时提升其应急自救和他救的能力,防范溺水事件的发生,减少事故损伤。

2.2 营造安全教育氛围

农村初中安全教育的落实,要注重结合季节特点,营造安全教育氛围。防溺水安全教育期间,充分利用校园的设施资源,通过张贴警示标语和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能够高度重视自身的安全,远离危险区域,不断加大思想教育,保持时刻警惕的状态,防范溺水事件的发生。

3 农村初中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的策略总结

3.1 制定安全责任制度

从强化农村初中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的角度来说,要制定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学校方面要制定《防溺水安全责任告知书》以及《防溺水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借助微信渠道和钉钉以及QQ等进行通知,向家长和学生推送有关于防溺水的教育宣传片,落实防溺水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醒家长加强管理和教育,肩负起监护人的职责,增强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强化防溺水管理,预防未成年人溺水。班主任方面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增强安全教育责任意识,认真落实防溺水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召开主题班会,面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要加强对学生在校的管理,及时掌握学生的行踪,督促学生放学按时回家。

3.2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

反思以往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着常态化不足和管理强度不够等问题。新时期,落实农村初中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依托微信平台和QQ媒介等,采取线上和线下综合的方式,落实安全教育和管理。利用有效的沟通工具,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做到假期提醒、放学提醒、节假日重点提醒等。通过各类渠道,推送天气信息、防溺水知识等,将防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融入到学生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发挥教育管理的作用,增强学生和家长以及老师的重视度,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落实防溺水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如由学生制作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件、组织防溺水活动等,使其能够通过学习和了解以及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溺水的能力。

3.3 加强安全教育管理的监督力度

对农村初中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的落实情况,要做好专项督查。开展安全教育管理活动,要做好记录,比如图片、视频等。政教处要认真履职,做好班级安全教育管理落实情况的检查,针对班会不组织、安全教育环境不创设等问题,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确保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落实到实处,杜绝形式化问题的出现,发挥安全教育管理的价值与作用,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防溺水技能水平,保护青少年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的落实,要落实到实处。文中结合实践,提出以下策略:制定安全责任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落实安全教育管理责任;加强安全教育管理的监督力度等。通过实现安全教育管理常态化,强化对青少年的保护。

(作者单位:厦门市第三中學)

作者:叶文涛

第2篇:农村中学防溺水安全教育及对策研究

【摘要】适当地游泳,对于学生的身体而言,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如果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作为农村中学教师,应该做好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文章对农村中学防溺水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农村教师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村中学;防溺水安全教育;问题;对策

游泳是一项对身体有好处的运动,受到广大学生和成年人的追捧。游泳不仅可以帮助全身的肌肉得到运动和锻炼,在炎热的夏天还可以消暑。成年人有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而中学生认为自己很安全,其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自身游泳技能不足,并且对于水中的实际情况也不了解。尤其是农村的中学生,一般是几个同伴一起下河游泳,遇到危险时,没有救援能力和自救能力,最终导致出现严重的后果。每年夏天,报道溺水事故最多的就是农村地区。因此,对于农村中学教师而言,必须要做好农村中学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

一、农村中学生防溺水的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中学生溺水事故频发,尤其是在夏季即将放暑假时,教师会提醒学生不要下河游泳,要注意自身安全,但是仍然会有很多的溺水事故出现,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一个完整的家庭,从此不完整。在我国,几乎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人因溺水而失去生命,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数,是一个沉重的数。在这些溺亡者中,有部分是学生。其实我国的溺水人数要多于其他国家,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中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较差,并且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学大纲为主,很少会在日常课程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仅仅只是在即将放假时提醒学生不要下水游泳等。在农村地区,部分家长迫于生计,不得不出门打工,基本都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家带孩子,这些老人的安全意识更差,并且管理、教育孩子的精力有限,因此农村地区溺水事故频发。

教育部针对学生防溺水教育发布了“六不准”的原则: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虽然国家和学校针对学生防溺水事故做出了相关的安全教育规定,但是教师不能时刻跟随学生左右,因此不能及时阻止学生私自下河游泳。中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较差,没有意识到游泳存在的危险性,并且认为危险不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因此导致溺水事故频发。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对于农村中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是不容迟疑的。每个地区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教育,并且让家长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一起来完成对农村中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二、农村中学生防溺水教育现存问题

(一)中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较差

中学生由于自身经历较浅,心智发育不成熟,对周围的环境很容易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每年暑假时,有大量的中学生下水游泳,其中很多农村学生没有家人陪伴,屬于擅自下水游泳,最终出现无法挽回的局面。农村中学生出现溺水事故归根结底是中学生缺乏防溺水安全意识。在农村,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忽视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对游泳存在的危险认识不足。在夏季,经常可以看到农村学生成群结伴地在河中嬉戏,玩水,享受河水带来的清凉和欢乐,但是没有意识到其中存在的危险。

(二)学校对于防溺水安全教育不足

大部分学校将工作重心放在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只有获得较好的成绩才能进入理想的学校。并且每一所学校的教师也有自身的教学和升学任务,将重心往教学任务偏移,忽视了对农村中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学校的管理人员对于中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认识也存在不足的情况,有些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安排安全教育课,安排的几乎都是应试学科,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并不认为安全教育可以给学生的学习成绩带来帮助。这些情况在农村中学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当地的教师都认为,中学生家庭条件不行,需要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出人头地,因此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德智体美教育,更别提安全教育。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意识到下河游泳的危险。

(三)家长教育和监督存在缺失

在农村,很多中学生的安全意识非常薄弱,有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家长。家长没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学生下河游泳时,家长没有陪伴在左右,这种行为本身就是错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学生私自下河游泳所带来的危险。中学生没有自救的能力,家长应掌握必要的援救措施。但是当前很多农村家长的安全意识不足,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孩子私自下河游泳时,家长没有随行,不能做好监督和援救工作。并且很多农村家长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在家照顾孩子,很多老人的安全意识更差,不会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从而导致溺亡事故增加。每年这类报道很多,但惨痛的教训并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他们总是以为这些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但当事故真正发生时,后悔莫及。家长的安全意识不足,导致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学生在暑假期间,私自下河,出现危险时没有自救能力,最后出现事故,造成家庭的悲剧。

(四)农村安全设施建设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安全宣传时,只是走过场,并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建设正规的游泳馆。一些池塘、河流位置偏僻,周围没有危险警示标志。学生没有专业的游泳设备、自救设备等,遇到危险时难以自救。而且农村的医疗设施和技术有限,离城区较远,没有专业的施救团队。这些也是导致农村中学生溺水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三、农村中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对策

(一)加强对中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增强农村中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农村中学,学校应该安排安全教育课程,教师不能忽视这门课的作用,也不能随意用其他应试教育课程代替,安全是重中之重。

农村中学生下河游泳,一般选择的是池塘、水库等地方,很多学生出现溺亡事故是因为自身的体能无法适应过大的温差。中学生体能不是很好,农村水域的温差和外界存在很大的区别,部分学生在游泳时会出现抽筋的情况,不能及时游回到岸边,只能深陷危险之中。

学校的管理人员要认识到中学生游泳的特殊性,开展安全教育课,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讲解,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远离危险的区域。同时还要与家长加强联系和沟通,让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要有安全意识,在家长陪同的情况下去正规的游泳池游泳,绝对不能私自去池塘或者水库游泳。

结伴而行的中学生当发现同伴出现溺水情况时,应该立即呼救,寻求周边成年人的帮助,最好带上手机,及时拨打120和110,并寻找长树枝或者竹竿等,让落水的同伴抓住树枝或竹竿游回到岸边,切记不要轻易下水施救,否则两个人很有可能都处于危险的境地,施救者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通过很多新闻报道可以得知,很多施救人员最后也陷入危险的境地,出现溺亡事故。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向学生强调这一点。

(二)加强安全演练

学校除了要告诫学生不能去危险的水域游泳,还要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学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演练,并且邀请农村医院的医生来给学生传授相关的急救知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安全急救技能。通过这些培训,学生可以了解到在遇到危险时,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自己赢得生机,也能掌握及时抢救他人生命的技能,在救援人员没有到来之前,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这将对学生之后的人生具有重大意义。比如,如果在游泳中出现大脑缺氧的情况,黄金抢救时间只有四分钟,这个时候要进行心肺复苏,采取正确的方法可以让缺氧的人脑细胞恢复供血。

(三)家长和教师加强对中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在学校,教师虽然对学生讲述安全知识,但是不能保证学生是否会下河游泳。因此,当学生在家时,家长应该做好监督工作,防止学生私自下河游泳。教师可以给家长发短信,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在家等,提醒家长要注意学生在家的行为活动,以安全为主。教师不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家长配合一起进行监督管理。因此,家長和教师要随时保持沟通,保证学生的安全。

【参考文献】

罗晓俊.如何遏制农村学生溺水事故[J].贵州教育,2017(18):13-15.

周洋.暑期,学生溺水事故何时休[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3(08):42-43.

作者:刘宜海

第3篇:场景模拟教育孩子防拐骗

如何教育孩子防拐骗 场景模拟

在喧闹的街头、拥挤的公园、嘈杂的商场„„父母短时间离开自己的宝宝,“人贩子”出现了,宝宝们又会如何应对呢?针对家长对宝宝的防拐教育能力、宝宝的自身防骗识别能力,有媒体曾经组织了一次“儿童防拐演习”。演习的结果,并不乐观。

第一模拟现场

妈妈从宝宝身边暂时离开一会儿„„

场景一:测试对象:双胞胎茁茁和壮壮,3岁半男孩

“人贩子”看到双胞胎妈妈离开后,立即上前与宝宝搭讪。“小宝宝,你们的妈妈去干什么了呀?”“妈妈去厕所了,一会就回来了!”“那我带你们去找妈妈吧!”

说话间,“人贩子”给了两个宝宝每人一个棒棒糖。随后,“人贩子”左右手各拉着一个宝宝就往长春动植物公园北门走去。

见此情况,公园内巡逻保安上演“封门盘查”„„

场景二:测试对象:聪聪,3岁男孩

看到聪聪一个人坐在公园小凳子上,身材魁梧的“人贩子”立即上前。“宝宝,想找妈妈吗?我带你去找她,好吗?”

聪聪看着“人贩子”眨了一下眼睛。

“你知道我妈妈在哪吗?”

“我知道呀,我领你去找妈妈!”

说话间,“人贩子”给了聪聪一个棒棒糖让他含在了嘴里。借此机会,“人贩子”抱起聪聪便朝公园大门走去„„

只2分钟时间,“人贩子”就已抱着聪聪走出了公园大门。在此期间,聪聪含着棒棒糖,竟然连妈妈都没找。

当这个场景结束,樊飞抱着聪聪来到妈妈面前时,聪聪哭了,喊着要回家。第二模拟现场

一群小朋友在公园里追逐打闹,家长都在附近聊天

测试对象:傲傲、皓皓等4岁、5岁、6岁宝宝

看到孩子们玩得正开心,“人贩子”走上前去,坐在孩子们旁边的一个小凳子上玩起了iPad。

“OK,过关了,这么多天了,我好不容易把这关打过去了!”

一番自言自语后,4个孩子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人贩子”的iPad上。10秒钟不到,5个孩子就围到了“人贩子”身边。

“阿姨,给我玩会,我打飞机可厉害了!”“阿姨,我也要玩,就一小会儿,求求你了!”

“没问题,可是一个iPad,也不够你们几个玩呀!对了,我这还有手机,也能玩!”一部iPad和一部手机,“人贩子”拴住了两个孩子。“咱们去那边玩吧,这边人太多了!”“人贩子”在前面走,5岁男孩傲傲和6岁男孩皓皓,就一直后面跟着,走向公园外。。。。。。

在门口,孩子都被保安拦下,父母出现,然后对孩子立即进行教育。孩子有了亲身的体验,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第4篇:防拐骗安全教育教案

防拐骗防止性侵害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四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防止性侵害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防止性侵害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防止性侵害知识和被拐骗性侵害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 时间安排:一节课 课前准备: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

3.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一、防拐骗教育

(一)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样丢失孩子的家长,几位家长开始联合在山西黑窑场寻找孩子。在将近两个月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只找到了一家丢失的孩子,却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识的童工。这三个孩子,都是刚从山西被解救出来的。

(二)小组讨论: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训,我们应如何防拐骗防诱拐?

(三)防拐骗知识

1.掌握动向。告诉x,外出一定要跟家长“请假”。 2.教点本领。告诉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以及电话号码,并要求记住。要告诉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骗、被绑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电话。 3.防陌生人。告诉孩子,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请陌生人带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车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4.约法三章。父母与学校要讲定通常来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教师熟悉情况,把接送人的电话号码告诉教师,无人接送时,就留在学校,或请教师打电话给父母等接送人。 5.巧施“伪装”。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识在门口放几双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难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诉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四)上当被拐骗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着冷静,注意观察犯罪分子的人数、交谈内容,从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图。在摸清对方的意图后,要想方设法,在适当的时候,寻找借口逃跑如上厕所、装病。不要与犯罪分子当面顶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软禁,要装作很顺从的样子来麻痹对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机会就接近窗户、天窗、通气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办法向邻居、路人呼救,或者写纸条、扔东西。纸条内容大概是“我被坏人关在××地方,请报警”,这不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网。

3.如果已被人贩子卖掉,要冷静,想办法拖延时间,可以说身体不适,或用温柔的语言哄骗对方。抓住机会向你能够接触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洁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声呼救。见到警察、机关单位等要想办法靠近并求助。

4.打110电话求助。不论是哪个电话,都可打110,电话打通后,要讲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时查找。逃出来后,要迅速找到当地公安局派出所、妇联等机关组织报警、寻求帮助。

二、防性侵害教育

(一)认识身体的隐私部位 方式:

A、在黑板上画男女两张图片,让学生上来指出那些属于隐私部位

B、拿布娃娃当道具,让学生指

C、叫两个同性同学上来,互相指出对方隐私的部分

(二)哪些是性侵为

【第①种】大人带你到隐蔽地方,让脱衣服裤子; 【第②种】大人抚摸你的胸部、下身,或让你摸他的敏感部位;

【第③种】和你谈论敏感部位,或一起看有裸露镜头的电影、视频;

【第④种】大人用他身体某部位(生殖器、嘴)接触你的身体任何部位;

(三)预防方法

(1)路上要结伴而行,不要到四周没人的地方去; (2)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或者他人的饮料和食品; (3)任何人提出的性接触行为,都必须断然拒绝; (4)牢记陌生人或熟人都可能是性侵害的加害人; (5)对于不当或不舒服的身体接触,要勇敢说不; (6)牢记父母电话及报警电话110;

(7)只要离开父母,一定要告诉父母返回时间,和谁一起,联系方式等;

(8)遭遇袭击的时候,尽可能大声呼救,制造动静,给对方施加心理压力;一旦脱身,及时向警察或者路人求助;

(9)不要跟不认识的人外出。

(10)不要搭便车,特别是不认识的人。 (11)一个人在家时要把门窗关好。在开门前应问清来人是谁,不要轻易让外人进屋。即使是你比较熟悉的人。

(12)不随便出入于录像厅、歌舞厅、宾馆等地方。更不要看充满色情气味的电影、录像及书刊。

(13)遇到性侵犯的威胁时,要迅速离开,跑向人多的地方。 (14)如果遭到侮辱或强暴,不要隐瞒,一定要及时报警,避免再次受到伤害,要勇于保护自己的权利。

(六)小结:

1、学生总结:通过这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2、班主任总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希望这次的班会活动能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防止性侵害的重视,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防止性侵害知识和被拐骗性侵害后的自我解救方法.愿同学们开心地学习,平安地生活.

第5篇:防拐骗安全教育活动

防拐骗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活动准备:

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 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2.呈现主题。

(二)拐骗者常用的诱骗手法 1.“权威诱惑法”

这类拐骗者之前做过一些“功课”,他们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们的初步信任。拐骗者大致会这样说:“我是受你爸爸、妈妈委托,带你回家。” 2.“物资利诱法”

这种诱骗方式主要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小朋友,我有一样礼物要送给你,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3.“带路引路法” 诱骗者利用孩子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引诱孩子。就像:“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地方的路怎么走吗?能不能带我去啊?

(三)防拐骗知识

1.掌握动向。告诉x,外出一定要跟家长“请假”。

2.教点本领。告诉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以及电话号码,并要求记住。要告诉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骗、被绑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电话。

3.防陌生人。告诉孩子,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请陌生人带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车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4.约法三章。父母与学校要讲定通常来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教师熟悉情况,把接送人的电话号码告诉教师,无人接送时,就留在学校,或请教师打电话给父母等接送人。

5.巧施“伪装”。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识在门口放几双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难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诉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四)上当被拐骗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着冷静,注意观察犯罪分子的人数、交谈内容,从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图。在摸清对方的意图后,要想方设法,在适当的时候,寻找借口逃跑如上厕所、装病。不要与犯罪分子当面顶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软禁,要装作很顺从的样子来麻痹对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机会就接近窗户、天窗、通气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办法向邻居、路人呼救,或 者写纸条、扔东西。纸条内容大概是“我被坏人关在××地方,请报警”,这不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网。

3.如果已被人贩子卖掉,要冷静,想办法拖延时间,可以说身体不适,或用温柔的语言哄骗对方。抓住机会向你能够接触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洁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声呼救。见到警察、机关单位等要想办法靠近并求助。

4.打110电话求助。不论是哪个电话,都可打110,电话打通后,要讲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时查找。逃出来后,要迅速找到当地公安局派出所、妇联等机关组织报警、寻求帮助。

(五)小结:

1、学生总结:通过这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2、班主任总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希望这次的班会活动能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骗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愿同学们开心地学习,平安地生活.

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孩子了解了拐卖者常用的几种常用手法,也了解了防拐骗知识。并且通过案例,孩子们深切感受到被拐卖者的伤害,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第6篇:防拐骗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保护自己 防拐防骗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坏人拐骗小孩子时惯用的手段,从而提高防范意识。

2、让学生提高警惕,万一遇到坏人应该机智自救。 教学重难点:

识破坏人的阴谋,学会自救。 设计理念:

小学阶段的安全教育课是以生命为核心,倡导生命关怀,提升生命价值。本课程强调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愉悦、民主、宽松的生命成长空间„„体悟生命的价值。为培养青少年学会尊重与珍惜自己的生命,获得身体与个性全面、健康的发展,迫切需要在其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给予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判断能力,会区分善恶美丑,能够识别一些事件,所以引导他们如何提高警惕,怎样防拐骗不会太难。此外他们已经具有一些简单的自救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他们的自护、自救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虽然是五年级学生了,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天真的孩童,所以首先我设计了让他们回味儿歌,用课件播放《小兔子乖乖》的儿歌:“小白兔儿乖乖,把门儿开开。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让他们谈谈小白兔为什么不开门,那个叫开门的是什么目的,请学生畅所欲言,并揭示主题《保护自己 防拐防骗》。 二 .提高警惕的重要性. 观看电影《亲爱的》的片段,看看此片段中使用了什么诱骗手法? 下面告诉大家一些拐骗者常用的诱骗手法。 1.“权威诱惑法”

这类拐骗者之前做过一些“功课”,他们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们的初步信任。拐骗者大致会这样说:“我是受你爸爸、妈妈委托,带你回家。”

2.“物资利诱法”

这种诱骗方式主要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小朋友,我有一样礼物要送给你,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3.“带路引路法”

诱骗者利用学生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引诱孩子。就像:“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商场的路怎么走吗?能不能带我去啊?” 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千万不能跟他(她)走,因为我们不认识他们,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 三 .学习如何防拐骗. 1.此版块设计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第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畅谈防拐的措施。

这个版块是这节课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多说多想多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借助课件展示讲小勇遇到坏人机智逃脱的故事,让学生说说小勇的机智、英勇体现在哪些地方?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接下来设计了 “安全小贴士”这一过程,让学生轻松学习反拐骗措施。

为了防范被拐骗的悲剧发生,我们自身应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反拐骗措施。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放学时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人来学校接,要及时地告知老师,由老师联系家长,在不能确认的情况下不能跟别人走。

2、外出游玩时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行程告知父母或其他家人,说明大概的返家时间。

3、养成进出家门随手关门的习惯,一个人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来敲门,千万不要开门。

4、上下学、外出游玩、购物时,最好与同学、朋友、家长等结伴同行,节假日人流比较多,和家长上街或外出游玩一定要牵手、紧随家长。

5、不搭陌生人的便车,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玩具、礼物或食物,坚决拒绝他们的诱惑。

6、驾车的陌生人问路,要与其保持一定距离,不可贴近车身。

7、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独自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厕。

8、不要把家中的钥匙挂在胸前。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财富。

9、遇事先和家长老师商量,不能认为自己什么都会解决,擅自做主往往会导致危险发生。

遇到有陌生人佯称你家中有紧急事情,需带你离开或带你去找父母时,不可轻信他的话,可立即报告老师、并与父母取得联系,以确认是否属实。

10、同学们应当熟记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在急需联系时取得联系。警方提示:

——若在公共场所发现受骗或受到威胁,应立即向人多的地方靠近或跑进旁边的机关单位,并大声呼救,寻求帮助;

——如已被控制人身自由,应保持镇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设法了解自己所处的地址及犯罪嫌疑人人数、口音等基本情况; ——向人贩子、买主及相关人员宣讲国家法律,告知严重后果,伺机外出求援或逃走;

——采取传小纸条等方式向周围人暗示你的处境,请求帮助,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不要放弃,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向公安机关报案(拨打110电话求助),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通过网络等一切可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尽快报警,说明你所在的地方、买主(雇主)姓名或联系电话。

四 .总结明理

此环节我让学生自己谈学生在本节的收获,再次明确提高警惕性的重要性,使学生回忆本节中介绍的行之有效的防拐的方法,真正达到保护自我,珍爱生命的目的。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幸福源泉,一旦遇到孩子被拐卖的悲剧,孩子的父母、亲人就会痛不欲生,家庭就会经历破碎的巨大痛苦,希望大家时时提高警惕,牢固安全防范意识,不法分子就没有可乘之机了!在这里送给同学们防骗拐“七字诀”——“屋外玩耍要结伴,集市街头别留恋。生人搭讪要防范,小恩小惠莫贪占!”

淄川区磁村小学

贾晓燕

第7篇:防拐骗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Fpg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瞭解壞人拐騙小孩子時慣用の手段,從而提高防範意識。

2、讓學生提高警惕,萬一遇到壞人應該機智自救。

教學重難點:

識破壞人の陰謀,學會自救。

設計理念:

小學階段の安全教育課是以生命為核心,宣導生命關懷,提升生命價值。本課程強調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健康、和諧、愉悅、民主、寬鬆の生命成長空間„„體悟生命の價值。為培養青少年學會尊重與珍惜自己の生命,獲得身體與個性全面、健康の發展,迫切需要在其人生發展の關鍵期給予有效幫助和正確引導。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判斷能力,會區分善惡美醜,能夠識別一些事件,所以引導他們如何提高警惕,怎樣防拐騙不會太難。此外他們已經具有一些簡單の自救能力,通過本課の學習他們の自護、自救能力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教學過程:

Fpg

Fpg 第一板塊導入板塊の設計. 雖然是五年級學生了,但是他們畢竟還是天真の孩童,所以首先我設計了讓他們回味兒歌,用課件播放《小兔子乖乖》の兒歌:“小白兔兒乖乖,把門兒開開。不開不開就不開,媽媽不回來,誰來也不開。”讓他們談談小白兔為什麼不開門,那個叫開門の是什麼目の,請學生暢所欲言,並揭示本課主題導入新課《提高警惕防拐騙》。

第二板塊:學中感悟知道提高警惕の重要性. 此版塊我旨在讓學生邊學習安全手冊仲介紹の知識,邊聯繫實際談感受為什麼提高警惕。

此版塊採取學生自學為主,讓學生用自己喜歡の方式閱讀教材第18頁の案例,說說應該從中吸取什麼教訓?

第三板塊:學習如何防拐騙. 1.此版塊我設計以學生の主體地位為第一,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暢談防拐の措施。

2.首先讓學生瞭解壞人拐騙小孩子時常用哪些手段?應該如何預防?

3.你還知道哪些拐騙伎倆?說出來,提醒大家注意。提高防範能力。

這個版塊是這節課是本節課の關鍵所在,所以我設計了讓學生多說多想多聯繫實際の教學模式。借助課件展示講小勇遇到壞人機智逃Fpg

Fpg 脫の故事,讓學生說說小勇の機智、英勇體現在哪些地方?你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接下來設計了 “安全小貼士”這一過程,讓學生輕鬆學習反拐騙措施。

為了防範被拐騙の悲劇發生,我們自身應提高警惕,掌握必要の反拐騙措施。我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要牢記自己和家長の姓名、家庭住址、家長工作單位和家庭の電話號碼,必要時可以求助員警或者撥打110電話求助。

2、不要接受任何陌生人給の東西,不和陌生人說話等等。

3、在公共場所要與父母在一起防走失,上下學不要單行要和同學結伴而行。

4、真の被拐時沉著冷靜,注意觀察犯罪分子の人數、交談內容,從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の意圖。在摸清對方の意圖後,要想方設法,在適當の時候,尋找藉口逃跑如上廁所、裝病。不要與犯罪分子當面頂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第四環節:總結明理。

此環節我讓學生自己談學生在本節の收穫,再次明確提高警惕性の重要性,使學生回憶本節仲介紹の行之有效の防拐の方法,真正達到保護自我,珍愛生命の目の。

Fpg

第8篇:防拐骗、防性侵安全教育总结

西淮坝镇九年制学校 一年级“防拐骗、防性侵”

安全教育总结

十月份是以防性侵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月,我校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打击为主、预防为本、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方针,从工作实际出发,切实履行职能作用,认真把开展平安创建,预防学生遭受性侵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性措施来抓,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学校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安保主任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预防性侵拐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明确任务、狠抓落实,确保预防学生性侵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加强认识,深入宣传。

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各班利用班会课给学生讲解防拐卖防性侵知识,使学生明白遇到拐卖性侵时如何处理。

三、密切保持家校联系。 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方式,提醒家长尽量多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交流,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特别要做好学生离校后的监管看护教育工作。要让家长了解必要的知识,并通过适当方式向孩子进行讲解。学校要同家庭随时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孩子情况,特别是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时,家校双方要及时沟通,深入了解孩子表现情况,共同分析异常原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上一篇:法人授权委托书证明书下一篇:员工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