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断句练习

2022-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现代诗歌断句练习

成人英语课堂练习几种有效的现代启发式教学

【摘要】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统一起来。成人高校英语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动地获得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克服成人学习英语诸多困难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现代启发式;成人英语教学;学习兴趣;教学原则

Adult English class-exercise modern times elicitation method teaching having effect several kinds

Teng Shuli

Elicitation method mainly combined teacher’s leading role and students’ initiative. Teaching method in adults colleges or niversity adopt the elicitation method help improv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tranining students great study interesting and aquire the ability of knowledge, training the ability for solving problem and are used to overcome study difficulties.

【Key words】Moden elicitation method; Adult English learning; Study interesting; Teaching principle

成人高校英语教学的特点是起点低,学时少,因此,有人认为“成人英语”就是“基础英语”或“入门英语”。成人学生学英语就像“鹦鹉学舌”一样,教师读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在课堂教学中似乎用不上什么现代启发式。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统一起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觉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经过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解决问题,能动地获得知识,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自始自终地运用现代启发式,特别是对于具有独立思考的成人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总之,对学生进行感知、解惑、巩固和应用的教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整理和发现,从而达到发展学习智能的目的。

那么在成人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启发式呢?

1.视听启发

视听启发就是以情境为中心,通过一边看图画,一边听声音。使情境的意见和所听英语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连贯表达思想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视听启发,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使成人学生对英语的感觉比单独听或从书本上学更深刻一些,学习效果会大得多。因此,在成人英语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采用电化教学进行英语教学,方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2.直观启发

直观启发就是广泛利用实物、图画、动作等直观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用英语和客观事物进行直接联系。

直观启发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成人英语教学中,这是由于成人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记忆力方面有所减弱,在词汇或者句型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词汇内容选择相应的直观教具,可以使成人学生把英语词汇与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弥补成人学生记忆力弱的问题。例如,教名词的单复数时,可以使用铅笔、书、火柴盒等实物或其他图片,教钟点表示法可以自制钟表模型;教英语介词in,on,over,about,above, under,below时可以用图画表示。此外,使用彩色粉笔也可以收到良好的直观效果。在语法教学中,除了利用图表和画组外,还可以通过演示动作来达到直观的目的。例如教形容词的比较级时,教师可以叫一个比自己矮或高的学生到讲台上来与自己站在一起,然后教师比划着说:I am taller than she(or He),She(He)is shorter than I,学生目睹面前的这两个一高一矮的人,再听教师的语调,就会领悟出这两句的意思。又如教现在进行时态时,教师可拿一块抹布边擦窗子边说:I'm cleaning the window,或拿着扫帚边扫边说:I'm sweeping the floor。这样重复多次,学生就会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也能理解现在进行时的用法。总之,无论是教词汇句子或语法,都应该和具体的语言环境联系起来,千方百计加强直观教学。这样就能使英语与学生的感知觉、动作、思想和情感建立直接联系,使成人英语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3.讨论启发

讨论启发就是教师在课常上成为活动的一员,并鼓励全体学生包括教师本人相互之间开拓交流渠道。从而适当调剂学生大脑的兴奋灶,使学生有机会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讨论启发,教师从中及时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学生从中学会评价、分析、综合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认识能力。

4.对比启发

对比启发是现代各种外语教学法都引用的基本方法之一。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力启发学生找出英语中音与音,词与词,句与句以及汉英两种语音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使学生形成接近联想或对比联想,建立起英语概念体系。对比启发几乎在每一堂英语课上都可以用到。例如教语音,常发现学生把双元音[ai][ei][au][au]读成汉语中的ai[埃]ei[欸]ao[熬]ou[欧],这时就向学生指出,英语双元音和汉语二合韵母除音长不同外,它们的构成方式也不一样。通过这样的简短比较,学生就能排除本族语的负迁移。同时利用它的正迁移作用,纠正其发音。在语法教学中,学生最感头痛的是英语语序,在很多句子中,英语语序与汉语语序不同,甚至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注意两种语言异同的比较,特别要指出不同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成人学生书面翻译水平。

5.提问启发

所谓提问启发,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用英语回答达到反复多听多说的目的。这里的提问不只是教师提问,更主要的是训练学生多提问。提问启发首先要注意对象。对于那些感情内、外向的学生要区别对待。积极鼓励他们提问,但要养成慎重回答的习惯。其次要注意按阶段进行。在初级阶段,提问应以模仿教材为主,最好配合实物和图画进行,使提问构成一定的情境。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不断深化,各类问题也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提问的形式也要不断变化。

6.练习启发

练习启发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可以幫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一般说来,课堂上每讲完一个内容,都应进行巩固性练习和活用性口头、笔头练习。所谓巩固性练习就是把当堂所学的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进行巩固。所谓活用性练习就是围绕课文对学生进行一些培养口、笔语能力的练习。当然,在进行这两方面的练习时,练习的范围、分量、难度和要求都应根据学习英语的不同阶段来安排。练习的形式和方法要注意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练习的兴趣不致衰减,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有的教师虽注意了练习,但忽视了启发。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包办代替,把练习题“嚼烂”以后再“喂”给学生;二是在练习时重笔头,轻口头。这两种倾向都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在成人英语教学中,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把练习的重点放在口头练习上,因为口头练习速度快,频度高,准备时间短,学生能及时知道练习的结果。即便是笔头练习,也应先进行口头练习,这样可以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便于发现和纠正错误,对知识也可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

收稿日期:2008-07-28

作者:滕树立

第2篇:断句练习

文言文断句练习

班级姓名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选自苏辙《逍遥堂会宿》诗序)

(1)请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6处)。

熙 宁 十 年 二 月 始 复 会 于 澶 濮 之 间 相 从 来 徐 留 百 余 日 时 宿 于 逍 遥 堂 追 感 前 约 为 二 小 诗 记 之。

(2)写出苏轼思念弟弟的一首词的篇名。苏辙读韦苏州诗为什么“恻然感之”?

答: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选自韩愈《圬者王承福传》)

(1)请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6处)

其 贤 于 世 之 患 不 得 之 而 患 失 之 者 以 济 其 生 之 欲贪 邪 而 亡 道 以 丧 其 身 者 其 亦 远 矣 又 其 言 有 可 以 警 余 者 故 余 为 之 传 而 自 鉴 焉。

(2)①写出韩愈富有代表性的两篇散文的篇名。

答:、②分层概括以上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遂者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愿君以遂备员而行矣:‛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矣左右未有所称诵是先生无所有也。‛曰:‚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未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用斜线(/)给划线文言文断句。(限6处)

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矣左右未有所称诵是先生无所有也

2.(1)写出该语段所包含的两个成语。

答:

(2)从文中看,毛遂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曰:‚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习于礼者也。‛命摈者曰:‚客见则称‘天子请见’。‛明日,行人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行人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又曰:‚天子请见。‛ 晏子蹴然者三曰臣受命弊邑之君将使于吴王之所以不敏而迷惑入于天子之朝敢问吴王恶乎存?然后吴王曰:‚夫差请见。‛见之以诸侯之礼。(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行人:官名,主管礼仪。②摈:同“傧”,导引宾客。③蹴然:局促不安的样子。

1.用斜线(/)给划线文言文断句。(限6处)

晏子蹴然者三曰臣受命弊邑之君将使于吴王之所以不敏而迷惑入于天子之

朝敢问吴王恶乎存

2. (1)晏子是春秋齐国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司马迁曾为他与齐国另一位政治家写作了一篇合传。这位政治家的姓名是。

(2)文中吴王什么做得不对令“晏子蹴然”?

五、高考链接

1、(09年广东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李 迪 贤 相 也 方 仁 宗 初 立 章 献 临 朝 颇 挟 其 才 将 有 专 制 之 患 迪 正 色 危 言 能 使 宦 官 近 习 不 敢 窥 觎 而 仁 宗 君 德 日 就 章 献 亦 全 令 名 古 人所 谓 社 稷 臣 与 斯 见 之。

2、(09年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观 足 下 所 为 文 百 余 篇 实 先 意 气 而 后 辞 句 慕古 而 尚 仁 义 者 苟 为 之 不 已 资 以 学 问 则 古 作 者 不 为 难 到 古 者 其 身 不 遇 于 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3、(09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之 不 足 者 补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4、(08北京)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杨 朱 过 于 宋 东 之 逆 旅 有 妾 二 人 其 恶 者 贵美 者 贱 杨 子 问 其 故 逆 旅 之 父 答 曰 美 者 自 美 吾 不 知 其 美 也 恶 者 自 恶 吾 不 知 其 恶 也 杨 子 谓 弟 子 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5、(08浙江)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政 姊 荣 闻 人 有 刺 杀 韩 相 者 贼 不 得 国 不 知 其 名 姓 暴 其 尸 而 县 之 千 金 乃 於 邑 曰 其 是 吾 弟 与 嗟 乎 严 仲 子 知 吾 弟 立 起 如 韩 之 市 而 死 者 果 政 也(《史记·刺客列传》)

6、(08江苏)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班 固 论 司 马 迁 为《史记》:是 非 颇 谬 于 圣 人 论 大 道 则先 黄 老 而 后 六 经 序 游 侠 则 退 处 士 而 进 奸 雄 述 货 殖 则 崇 势 利 而 羞 贫 贱 此 其 弊 也 予 按 此 正 是 迁 之微 意。(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

③①②

文言断句练习二参考答案

一、(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2)朕寡人孤(任选两个即可)(3)有自知之明,清醒而不糊涂。

【参考译文】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在朝廷上商量大事,而群臣却没有谁比得上我,我们的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而感到担忧。

二、(1)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xiū,喧扰)之/虽日挞(tà,鞭打)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2)①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②一傅众咻(后喻学习或做事时受扰,不能有所成就。或环境于人之影响甚大,常用此语)。

【参考译文】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向善吗?我明白地告诉你吧。(比如说)这里有位楚国大夫,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是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戴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很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假如将他带到齐国的某个街市,比如说齐岳,在这个地方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

三、(1)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2)《水调歌头·中秋》苏辙和兄长苏轼感情深厚,想到即将和兄长分别,不能在风雨之夜联床共语,心中充满惆怅,因此对韦苏州的诗有同感。

四、(1)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2)①《师说》《进学解》《杂说》《马说》《送李愿归盘谷序》《祭十二郎文》《原毁》《送董邵南序》《张中丞传后叙》(任选其二即可)②分三层:a.“独善其身”也是贤者;b.独善其身的人比患得患失、贪邪无道的人要好得多;c.为他作传是为了自己从中获得借鉴。

【参考译文】我韩愈最初听了感到迷惑,然后又按照他的说法想一想,才明白他是个贤能的人啊,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独善其身的人啊。他比世上那些担心得不到好处,(得到好处)又担心失去,来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贪婪邪恶而忘记道义从而丧命的人,好的多得多啊!还有他的话有可以警示我的地方,所以我为他作传,来给自己做为借鉴啊。

五、1.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矣/左右未有所称诵/是先生无所有也

2.(1)毛遂自荐脱颖而出

(2)善于表现自我;充满自信;能言善辩。

【参考译文】毛遂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去,希望您就拿我充个数一起去吧。‛平原君说:‚有才能的贤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锋尖立即就会显露出来。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到现在已三年了,我的左右近臣们从没有称赞推荐过你,这是先生没有什么专长啊。‛毛遂说:‚我就算是今天请求放在口袋里吧,是会整个锥锋都脱露出来的,不只是露出一点锋尖就罢了的。‛平原君终于同意让毛遂一同去。

六、1.晏子蹴然者三 / 曰 / 臣受命弊邑之君 / 将使于吴王之所 / 以不敏而迷惑 /入于天子之朝 / 敢问吴王恶乎存

2.①管仲②吴、齐都是周朝的诸侯国,理应平等相待,但身为诸侯的吴王夫差却故意摆出天子的架势来接见晏子,所以晏子装出局促不安的样子。

【参考译文】晏子出使吴国时,吴王对行人说:‚寡人听说晏婴是北方长于言辞,熟悉礼制的人。‛(吴王)下令给手下导引宾客的官员说:‚等晏婴晋见寡人时,命接待人员以天子尊称寡人。‛第二天,(晏子有事进见吴王)行人(对晏子)说:‚天子请相见。‛ 晏子流露出局促不安的样子。行人再次(对晏子)说:‚天子请相见。‛ 晏子仍然局促不安。行人第三次(对晏子)说:‚天子请相见。‛ 晏子还是局促不安,(并对行人)说:‚我接受齐王的命令,出使到吴王所在的国家,因为不明事理而糊里糊涂地走进了周天子的宫廷,冒昧地请问吴王他在哪里呀?‛这之后吴王(马上改口)说:‚夫差请来见寡人。‛(于是)以合于诸侯身份的礼仪接待晏子。 高考链接

1、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

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2、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

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读您写的一百多篇文章,确实都是以内容文气为先,而以辞彩章句为后,敬仰古人,崇尚仁义,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再加上您的学问,那么古代的作者(的水平)不是难以达到的。古代的作者生不逢时,就把自己的志向寄托于文章„„

3、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

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翻译:天道运行难道不像我们拉弓射箭吗?目标高了便压低一点,目标低了便升高一些;多余的补向不足的,不足的则用多余的补。天道,是减少多余的来供应不足的。但人类的道则不是这样,他们减少不足来奉给本就多余的,那么谁能会将多余的拿来改造天下呢?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因此圣人有大成就却不自恃,功勋卓著也不争其位,不会去炫耀自己的贤能。

4、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

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杨朱路过宋国东面的旅社。旅社主人有两个妻妾,(一个美丽,一个丑陋,)丑陋的受尊宠,美丽的被冷落。杨朱问他是什么缘故,旅社中的老年男子回答说:“那美丽的自以为美丽,但是我并不觉得她的美丽;那丑陋的自认为丑陋,但是我不觉得她丑陋。” 杨子对他的弟子说:“行为良善而能去除自我炫耀的心念,到那里会不受喜爱呢!”

5、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

/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

聂政的姐姐聂荌听说有人刺杀了韩国的宰相,却不知道凶手到底是谁,全韩国的人也不知他的姓名,陈列着他的尸体,悬赏千金,叫人们辨认,就抽泣着说:“大概是我弟弟吧?唉呀,严仲子了解我弟弟!”于是马上动身,前往韩国的都城,来到街市,死者果然是聂政,就趴在尸体上痛哭,

6、 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

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班固谈起司马迁写的《史记》,认为他对事物对错的看法与圣人相比有很大不同,论述起大道理总是先提及黄老之学(即道家学说)然后才提及六经之学(即儒家学说)。

第3篇:文言翻译断句强化练习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3、宗悫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4、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5、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6、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7、智永与“退笔冢”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

8、叶廷圭与《海录》

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9、为人大须学问

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10、林逋论学问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11、欧阳修诲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1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13、陶母责子退鲊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14、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5、墨子怒耕柱子

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16、陈万年教子谄谀

(陈)万年尝病召咸(其子)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17、曾参不受鲁君邑

曾子衣敝衣而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8、贤妻桓少君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19、魏徵论自制

太宗问魏徵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着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然不自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徵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代永赖 20、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21、石勒不计前嫌

后赵王勒悉召武乡耆旧诣襄国于之共坐欢饮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芳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拜参军都尉

22、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益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23、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媮衣玩日愒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力行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蠹耳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劳则思逸则忘物之情也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贤不若彼者乎

24、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 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 矣

25、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饿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牵于寒饿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也

第4篇:文言文断句练习2

1、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3、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4、 昔虢太子死扁鹊治而生之扁鹊曰我非能生死人者我能治可生者耳然不遇扁鹊亦不生矣若夫膏肓之病虽医和不能治矣

5、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6、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9、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0、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1、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12、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文言文断句练习3

1、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2、(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3、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

4、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5、帝臵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6、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7、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8、景公问晏子曰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会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文言文断句练习4

1、赏 罚 之政 谓 赏 善 罚 恶 也 赏 以 兴 功 罚 以 禁 奸 赏 不 可 不 平 罚 不 可 不 均 赏 赐 知 其 所 施 则 勇 士 知 其 所 死 刑 罚 知 其 所 加 则 邪 恶 知 其 所 畏 故 赏 不 可 虚 施 罚 不 可 妄 加 赏 虚 施 则 劳 臣 怨 罚 妄 加 则 直 士 恨

2、政 姊 荣 闻 人 有 刺 杀 韩 相 者 贼 不 得 国 不 知 其 名 姓 暴 其 尸 而 县 之 千 金 乃 於 邑 曰 其 是 吾 弟 与 嗟 乎 严 仲 子 知吾 弟 立 起 如 韩 之 市 而 死 者 果 政 也

3、杨 朱 过于 宋 东 之 逆 旅 有 妾 二 人 其 恶 者 贵 美 者 贱 杨 子 问 其 故 逆 旅 之 父 答 曰 美 者 自 美 吾 不 知 其 美 也 恶 者 自 恶 吾 不 知 其 恶 也 杨 子 谓 弟 子 曰 行 贤 而 去 自 贤 之 心 焉 往 而 不美

4、孟 子 曰言 近 而 旨 远 者 善 言 也 守 约 而 施 博 者 善 道 也 君 子 之言 也 不 下 带 而 道 存 焉 君 子 之 守 修 其 身 而 天 下 平 人 病 舍 其 田 而 芸 人 之 田 所 求 于 人 者 重 而 所 以 自 任 者 轻

5、富 贵 名 誉 自 道 德 来 者 如 山 林 中 花 自 是 舒 徐 繁 衍 自 功 业 来 者 如 盆 槛 中 花 便 有 迁 徙 兴 废 若 以 权 力 得 者 如 瓶 钵 中 花 其 根 不 植 其 萎 可 立 而 待 矣

6、孔 融 被 收 中 外 惶 怖 时 融 儿 大 者 九 岁 小 者 八 岁 二 儿 故 琢 钉 戏了 无 遽 容 融 为 使 者 曰 冀 罪 止 于 身 二 儿 可 得 全 否 儿 徐 进 曰 大 人 岂 见 覆 巢 之 下 复 有 完 卵 乎 寻 亦 收 至

7、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期 日 中 过 中 不 至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 元 方 时 年 七 岁 门 外 戏 客 问 元 方 尊 君 在 不 答 曰 待 君 久 不 至 已 去 友 人 便 怒 曰 非 人 哉 与 人 期 行 相 委 而 去 元 方 曰 君 与 家 君 期 日 中 日 中 不 至 则 是 无 信 对 子 骂 父 则 是 无 礼 友 人 惭 下 车 引 之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第5篇:

上一篇:农村大学生比例下一篇:淮滨县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