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具体做法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目前, 我国已经进入到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新阶段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时期新阶段发展教育事业, 要求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作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高职高专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具体做法如下。

1 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规划机制

高层次人才是稀有资源, 是社会各界追逐的焦点“高层次人才引进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 需要从整体上进行长远规划”高职高专院校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得优势, 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扩大引才视野。首先, 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不断扩大选才引才的视野。其次, 要遵守职业道德, 倡导公平竞争, 实现人才的规范流动。第三, 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 必须与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发展相结合, 按需引进, 讲求效率, 最大限度地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 构建以高职高专院校战略发展需求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对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高职高专院校首先要制定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明确发展的远景、使命和目标“高职高专院校的人事管理部门要认真调查研究, 摸清学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 分析现有师资水平、结构和层次等现状, 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规划, 避免出现人才重复引进、结构不合理、该引进的人才没有引进来等问题。提高对高层次人才的认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对高层次人才应有不同的定义。大的人才观应视为只要在所在领域能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就是人才, 对人才考核关键是看能否做出贡献, 做出多大贡献, 同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是人才, 而在另一个领域未必是人才, 因此, 高职高专院校人事管理部门应该对高层次人才有充分的认识, 根据学校的类型、层次和不同岗位要求, 制定不同的标准。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重学历、重职称而轻能力、轻实践现象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一些盲目行为。重视对真实能力水平的考核, 强调学校对学科建设、专业培养的需求。有些专业教师尤其是兼职教师和实践实训指导教师的来源应该更加广泛, 不能只限于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 更应该偏重大型企业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 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2 高层次人才引进要充分考虑成本与效益

企业生产要考虑生产成本, 高职高专院校引进人才更要考虑成本, 更要充分考虑高层次人才引进后所带来的效益与成本的比例。近几年伴随着高职高专院校的扩招, 学生规模迅速增大。然而,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硬性要求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 导致师资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非常缺乏。高职高专院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时, 通常都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 诸如安家费、提供住房、安排人才子女就学及家属工作等等, 而且各学校为了能够短期引进高层次人才, 不惜重金, 互相攀比, 竞相提高待遇标准, 形成了恶性竞争, 各学校在进人才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重视人才, 但却忽视了人才的效益引进的人才能为学校做出多大的贡献, 所作的贡献和引进时的投入是否成正比。因此, 各高职高专院校除了在引进人才时下大力气, 加大投入外, 还要在引进前进行充分的论证, 引进什么样的人才, 不同的人才应区别对待引进人才后要加大考核力度, 重视软环境建设, 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提供完善的服务, 督促其做出成果、做出贡献、提高产出、提高人才收益。

在高层次人才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要加快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 赢得学生就业竞争的主动权, 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充分调动学校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 高层次人才工作不能简单地把高层次人才作为管理对象, 而要通过专家咨询、专家论证、专家评议、项目招标等各种方式, 在各个环节上充分地吸纳高层次人才参与, 从而切实保障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 高层次人才工作要服务于高职高专院校战略发展大局, 要围绕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科研进步以及人才培养等发展目标的要求来发现、培养、引进、集聚高层次人才。同时, 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还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 在重点学科和重点岗位上加快引进并培养一批具有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和管理人才, 从而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持续发展锤炼, 储备人才。

3 引进高层次人才应与学科建设相适应

引进一个高层次人才, 带动一个学科发展, 正成为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科发展。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标志从学科发展需要, 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 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高职高专院校某个学科的面貌, 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助于改变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和学术科研上的近亲繁殖的现象有助于在人才队伍中形成竞争的态势, 打破一潭死水的状况。引进高层次人才, 要紧密联系学校的学科建设, 要与学校的定位相适应。人才引进工作要服从于学校学科和专业建设, 结合学校发展实际, 结合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 重点发展的学科, 不能盲目引进。一些地方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对自身发展定位缺乏科学的认识, 办学和发展定位不准确, 脱离学校实际片面追求高层次人才的数量, 导致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出现了盲目性, 地方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定位, 要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前提,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在客观、全面、系统把握校情的基础上, 明确不足之处和差距, 找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科学定位, 根据学校定位特色去引进适用的人才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激烈竞争中, 以特色立校是出路之一。学校有了特色, 就会吸引人才。截至年, 教育部已批准了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这对高职高专院校优化专业结构,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进而提高学校知名度, 吸引所办特色专业的高层次人才, 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 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为了加快成长历程, 学校要给予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

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既要搭建平台, 让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能迅速将所掌握最新生产技术, 生产理念融入到教学、科研工作的实践中去。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学校既要指导帮助成长, 也要压担子, 要让他们感到适度的压力和挑战, 不断激发其潜能, 促使其快速成长, 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高职高专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及优化配置, 单靠某一位领导、某一个部门是绝不可能实现的, 他是一项社会工程、系统工程。因此, 必须通过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高职高专院校各部门、各层次以及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 才能做好这项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使之有效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服务于科技进步和创新。

摘要:本文从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实际情况出发, 详细阐述了高职高专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具体做法, 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引进人才,做法

上一篇:专业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下一篇:武术散打教学方法的改进性研究思考——以公安院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