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班主任德育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是班级德育的“总舵手”,是学生成长的导师。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提升班级凝聚力,在促进学生成绩提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文章主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发挥班主任的示范和感化作用、做好德育规划几个方面入手,以提升班级德育管理的有效性。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中班级班主任德育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中班级班主任德育论文 篇1:

浅析高中班主任班级德育教育的策略

摘要: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德育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班主任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要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加强道德教育的渗透。在学生教育中长期渗透德育,学生的个人道德水平会不断提高,从而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理想的学习成绩。然而,从当前高中教师德育实施的效果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中班主任管理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渗透策略,以期对相关教育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前言

高中生正处在价值观正确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尤为重要。相对于课堂科任老师,高中班主任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对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要在课堂管理中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德育渗透策略并加以运用,潜移默化地提高德育工作的渗透效果。并且在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德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渗透出现的问题

根据对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发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班主任德育意识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和辅导。但是,就目前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状况来看,有些班主任不懂得德育教育,没有这种教育意识,不仅损害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影响了班级的班风,使得班级管理质量参差不齐。

2.缺乏适当的道德教育方法

只有采取适合高中生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方法,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但是,从高中班级管理实际来看,有些班主任并没有真正理解道德教育,他们对学生只进行说教式的教育,使学生非常烦躁,甚至厌恶,有时过多的说教还会激怒学生。这种道德教育只会讓学生变得越来越叛逆,并为未来学生的不良发展埋下祸根。

二、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

1.班主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负责班级的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为此,高中班主任除了要承担知识教育的重要任务外,还要承担教学生做人的重要任务。对此,班主任可以从班级事务的公平管理入手。

比如,前段时间有个同学跟科任老师发生了冲突。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班主任可以找出学生、教师和其他学生了解这个问题。通过多方了解到事情经过,科任老师在上课时看到学生动来动去,由于看不清学生具体在做什么,他以为学生做的都是小动作,于是就说了几句。那个学生认为老师对他有偏见,所以他很不高兴,因而与老师发生了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班主任实行了正面解决问题的方式,让老师和学生坐下来,从头到尾解决问题,让学生和老师互相交流沟通去解决,最终互相理解,并且双方都进行了致歉。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班主任没有盲目保护师生任何一方,体现了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上的公正。并通过榜样示范来证明道德教育的教育价值,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2.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应放下架子,走近他们,打开心扉,用爱触动他们的心弦。作为班主任,要用爱来温暖他们,以情去感化他们,用理去说服他们,树立其学习信心,鼓励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例如,笔者在学校所带的一名学生学习比较差,人也比较内敛,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心。首先我发现他在课堂上很“透明”,几乎是缩在自己的座位之处,课堂内外不敢提问,害怕说错就被嘲笑,是非常典型的学困生。但通过和他家人的接触,我发现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细节。他父母每日都在为家庭生计而进行农牧活动,觉得他吃得好、穿得暖就行,对他的教育几乎是零,一次次的学业打击使他慢慢丧失了学习的信心,逐渐沦为学困生。根据他的情况,笔者制定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并决定先从树立其学习信心开始。在课堂上,不能指望一两天他就能主动举手质疑和回答问题等,要循序渐进。充分鼓励他进行课堂互动,并在课后主动为其进行答疑解惑,让他克服恐惧心理,表现好的话,要及时表扬、鼓励他,表现不好的时候,也不要批评他,耐心地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并且还实行了一对一帮扶活动,特意安排了一位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坐在他身旁,用同学的力量来影响他积极向上。于是,一个月后,在笔者无数次引导和鼓励下,他在课堂上变得比从前要主动许多,学习信心有了很大提高。并且在同学们的帮助和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学习的信心也更大了,学习也更刻苦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最近一次考试也进步了很多。为鼓励他,我送给他一辆他喜欢的汽车模型。礼物虽小,但可以表达老师的感情,第二学期,他更加用功,考试成绩也更好了。

3.建立家庭和学校的联盟,促进学生健康的积极发展

高中班主任要团结家长,实现家校结合,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信息化的普及与发展,大大方便了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联系。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化创建微信群或QQ群,构建高中生德育网络平台,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德育体系。父母随时关注和了解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过程,发挥自己的关注和监督作用,充分肯定和鼓励孩子的进步,使他们积极、健康地成长。

比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小组向家长传递先进的德育理念,或者向家长提供信息丰富的教育视频或图片,也可以传达学生在学校的实际表现。通过这种方式,家长不仅能更快地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还能增加对孩子道德教育的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父母还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安慰,避免不可挽回的事情发生。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这一阶段的表现,把学生的真实品德表现和学业成绩发给家长。还可以不定期将优秀学生或优秀行为表现发给班级微信群。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父母可以相互交流。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定期发学期评价,激励和鼓励学生,逐步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品质。

结语

总之,高中班主任德育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的同时,也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因此,班主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最重要的是与家长、学校、各科教师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班主任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陆生芳,郭玉芬.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解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

[2]张礼恩.普通高中德育模式创新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研究[J].教书育人,2019(32)

[3]苏玲珑.高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德育教育融入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2).

[4]徐林原.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19(5).

[5]石勇.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价值探究[J].中华少年,2019(8).

作者:王德玲

高中班级班主任德育论文 篇2:

高中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摘要】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是班级德育的“总舵手”,是学生成长的导师。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提升班级凝聚力,在促进学生成绩提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文章主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发挥班主任的示范和感化作用、做好德育规划几个方面入手,以提升班级德育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班主任 班级管理 德育 创新路径

在高中学习阶段,班主任的压力和责任是最大的。班主任既要进行日常课程的讲授,还是时刻关注班级学生的状态,开导学生,陪学生成长。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要将德育放在首要位置,以为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健康成长。德育属于基础性教育,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直接影响其日后学习、工作与生活,因此,班主任要结合网络时代高中生的特点,采用科学的德育手段,通过感化与坚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以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为学生的学习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条件。对学生来说,班级是其学习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氛围可以对学生进行熏陶,以使学生自觉提升自身德育水平。班级环境直接展示出班级文化气息,有序的环境,干净的教室都是良好的班级文化的展示,都能使学生受到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及行为。班主任在建设班级文化时要与教学目标进行结合,使学生形成责任感。班主任要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通过自身优势的发挥进行班级文化活动的策略,在提升学生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加深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每一位学生都认可班级文化,并按照正能量的班级文化要求自己,时刻保持善良、正义。

二、通过班主任的示范和感化提升德育效果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要通过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潜移默化等方式将德育融入其中。首先,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素质,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影响学生。时代在发展,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班主任的素养提升要与时代相符合,能回答大多数学生问题,帮助大多数学生解决困难。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并与学生分享,以提升学生的德育能力,使学生能够尊重班主任,遇到问题时能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其次,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感化教育。高中学生虽然思想日趋成熟,但其还处于品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学生能通过多种渠道接触不同思想,在多元化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班主任此时要对学生进行感化教育,通过无言之声将励志、价值观导向的行为渗透到班级德育管理过程中,以感化学生。每个人最渴望的是被肯定,哪怕一个眼神的鼓励,都值得欣喜,高中学生也一样。针对学生这种渴望被肯定的需求,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德育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能站在道德的高度指责学生,而是要通过无言的感受消除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隔阂,使学生愿意接近班主任,愿意进行交流。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进行德育,如设置“你如何看待校园欺凌?”并让学生对“如果你看到校园欺凌事件,你会阻止吗?”“如果有有嘲笑你,你会使用暴力进行还击吗?”进行深入思考的辩论,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个人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对与错,认识到行为的界限,并勇敢承担责任。

三、通过德育规划的制定有序开展德育活动

班主任在進行班级德育管理时要制定科学的活动规划,以有效利用现有的德育资源,使德育活动的开展更有序。一个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会确立自己的育人理念和育人目标,教师在制定班级德育目标时要以学校的总目标为指导,进行针对性规划的制定,以使班级德育目标的实现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德育管理时要通过长抓不懈,以突显德育成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和心灵感化的过程,这是一个课题。所以班主任在制定规划时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学生意见的收集与整理,采纳学生的优秀意见,以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因为德育管理规划是学生参与制定的,学生会有较强的认同感,在规划制定后,要严格执行,以使学生了解规划的权威性。规划是班主任进行德育管理的依据,能保护德育有效有序实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对于一些不适合的内容要进行适时修订,以使学生在自律与他律结合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人格。

责任意识是班主任德育管理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意识,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主要道德意识。责任意识是学生承担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并履行相关义务的一种认知。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直接影响其日后在社会的发展,也能使其获得更多的认可。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时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组织活动,如组织班级集体活动或与责任相关的主题班会。同时让学生承担组织活动的责任,学生以主人的身份进行班级活动的组织,自然能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并提升责任意识。

总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德育教育如同长跑一样,需要通过中间的种种努力才能见到最后的成效。班主任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应将德育教育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自身的示范和感化对学生进行无形的引导,通过制定德育规划,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培养。班主任要将多种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以通过无声的种子的播种收到累累硕果。

[ 参  考  文  献 ]

[1]吴俊德,吴勤德.倾听引导感化——中学班主任班级德育教育“三部曲”[J].学周刊,2011(8):16-17.

[2]刘培琴.用爱感化教育问题学生——班主住德育工作经验交流[J].未来英才,2015(10):111-111.

[3]李晓琴.浅谈德育中的“故事感化法”——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体会[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7):25-25.

作者:陈春梅

高中班级班主任德育论文 篇3:

浅谈高中班主任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的点滴感悟

摘 要: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教育的演变,促使教育界对课堂教学改革、班级管理提出的要求和希望越来越高,而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更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班主任,要从高中生身心的特征和规律出发,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把握有利的教学时机,融合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拓宽学生的道德教育范畴,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人格。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德育工作;点滴感悟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接受教育的关键阶段,因为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念正在日趋形成,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各有千秋,其内心相对比较脆弱,尤为关注身边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还无法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高中生这些心理因素的存在,需要教育者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帮助,带领他们走出心理误区,以全面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所以,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高中班主任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恰如其分地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积极地承担对班级的责任和义务,以科学的方式应对和改进德育工作,创新和健全德育策略和机制,从而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本文結合自己多年以来从事高中班主任的实践,谈一谈开展德育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感悟。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配合德育工作的开展

班级管理过程中,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而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是无法估计的,而对于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更是产生难以估计的推动效应。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一视同仁、宽以待人,营造和构建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走进学生、融入学生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凝聚学生成功的自信,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不搞特殊化、形式化,而要友善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消除学生心中的抵触心理,与学生成为互动交流的朋友,从而全面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对班级内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班主任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可以围绕学困生感兴趣的话题,问学生对计算机的运用情况,与之进行畅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运用网络技术方面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多向学生表示自己的友善之心,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亲和力,树立自己的良师形象,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拥护和爱戴自己,从而全力配合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有效地拓展德育工作的途径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高中班主任在班级内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阻碍,如何成功地化解与学生的矛盾和隔阂,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作为新课标下的高中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与学生实际相接近的德育活动,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辅助德育工作的实施和开展,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比如班主任可以采用“谈一谈” “看一看”“走一走”等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建筑,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文明古迹的看法,或者走进敬老院,走访和慰问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温暖,再或者走访当地有影响力的模范人物,从中汲取优秀的道德修为,从而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大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真正地体会生活的艰辛,以实现自我教育,进而推动德育工作的长足发展。

三、实施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由于高中生大部分的心理素质不高,导致其抗挫折的能力和意识不强,集中表现在:学习积极性不高,承受能力较差,心理比较脆弱,面对困难时,不知如何下手。所以高中班主任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各种德育实施方案,采用不同形式的道德教育,让学生经受住困难的考验,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比如,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课,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挫折”的话题,讲述英雄人物的励志故事。班主任可把2018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引入班会课上,像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励精图治,响应党的号召,走进“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沙漠荒地上,敢于奉献,不畏艰辛,勇往直前,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树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汲取对学生有意义的内容,引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并勇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从而促使学生冷静地面对自己的缺点,避免学生思维意识走向极端,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高中班主任利用以上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道德教育观念,从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入手,针对细节性的行为,牢牢地把握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认真地总结和归纳道德教育开展的得与失,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妥善地处理和解决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班主任有效地拓宽德育工作实施的途径,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在班级管理中结出丰硕的德育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学刚.高中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80-81.

[2]宋文丹.高中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之点滴体会[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4):44-45.

[3]周新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的成因及其对策[J].知识窗,2017(13):68-69.

编辑 谢尾合

作者:李卫华

上一篇:四年级学期总结三篇下一篇:教研室工作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