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六级阅读方法

2023-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英语六级阅读方法

从四、六级阅读题型的改革反思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但目前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都大打折扣。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结合四、六级阅读考核要求,反思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效率。

关键词:四、六级;阅读教学;现状;

一:四、六级英语阅读理解项目改革

1 阅读题型

阅读理解在全国四、六级考试中是主要内容,占大头。阅读共分三个部分:1选词填空,15选10。主要是测试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同时还综合考核了学生语法,语言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2长篇阅读,要求学生把10条句子与原文中的段落一一对应。这种最新题型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基本的阅读技巧,还要掌控阅读速度。3深度阅读,考核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层理解。这要求学生不仅语言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还要求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从四、六级题型的设置我们可以看到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的重要性。

2 阅读内容

四、六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英语水平测试,题材广泛,有人文风俗,人物传记,科普知识,为人处世和一些日常知识等;体裁多样,有说明文,议论文,叙述文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理解测试题难易适度和客观丰富。词汇量除了四、六级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词汇,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参考要求词汇表(1-4级)》(共4600词)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参考词汇表(5-6级)》(共2079词)之外,在阅读过程中也会含有少量生词。总阅读量不超过1000-1400词,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语法方面会涉及到一些长句和难句的考察。在四、六级阅读理解分为以下几个题型:细节题、语义题、态度题、推断题和主旨题。其中细节题占了极大的比重,因此考生和老师要予以重视。

二: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学形式单调乏味

目前的英语教学,听说读写中还是主要以阅读教学为主。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因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课堂的英语阅读教学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虽然有时会在英语教学环节融入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在教学效果上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基本模式是老师主讲,学生记载,注重理论而与实际生活脱节,加上阅读内容过于陈旧,学生对此提不起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阅读课所学与四、六级考试的要求及实际交流相脱节。此外,每篇阅读材料后的练 习题型单一,且某些并不符合四、六级涉及题型,与 四、六级考试的契合度不佳。

2.阅读侧重语法和词汇教学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课堂。学生一个单元要完成听说读写四个内容的学习。一个单元两周完成,四个课时。阅读只占其中1个课时。每个单元只有一篇阅读,阅读量不够,阅读内容也不足,学生重精读轻泛读,阅读量的严重不足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而阅读课主要是老师把所学的文章分割成若干个单词和语句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对于文章的写作背景,段落连接,文章的深层次含义,作者的写作风格等,这些大家都忽略不计。阅读课更类似于词汇或者语法的讲解,这似乎已经成为了阅读课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大家都习以为常。学生在这样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不愿意对文章进行深度思考,也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欣赏英语美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天性也在无形中被抹杀,阻碍了学生主体思维的发展,从而也无法真正提高他们本身的英语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3.学生缺乏基本的阅读能力和技能训练

阅读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阅读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要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句分析能力的。但是在实际的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学生不太具备相应的阅读技巧。例如,找出文章大意,推测作者的态度,通过语境猜测词意,根据上下文排序,根据前后文选出单词的正确形式等等,在这些方面失分很多。阅读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理解文章的字面含义,还要深入理解作者在写文章的意图。很多学生的阅读水平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一旦题目难一些就缴械投降,长此以往阅读能力得不到很大的提升。

三、从四六级阅读题型的改革反思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1.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意识

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缺乏系统的阅读理论输入,学生做阅读不知对错,也不懂每道阅读题在考察学生对于单词,句子或者是整篇文章的理解。他們实践能力薄弱,不知道四六级阅读不同的题型需要掌握不同的阅读速度和技巧。因此,老师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阅读不是一个简单的做题过程。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策略,首先就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其次就要还要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这样在阅读一些晦涩阅读材料时才不会束手无措。

2.强化学生的阅读技巧

四六级阅读考察的是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取文章的核心内容,概括文章大意,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现在的大学英语阅读课经常是“暴力阅读法”当道,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经常用翻译代替阅读,逐句翻译文章,本末倒置。因此四六级考生在解题时会将文章“暴力阅读”完再做题目,从而大大影响了做 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因此英语阅读课应该着重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现在的英语阅读课程有许多配套教程。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教材和配套练习,强化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精读,泛读和快速阅 读三种方式轮流切换,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双管齐下,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因此老师要转变观念,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融入更多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把讲授型教学变成任务型教学来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完成任务,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让学生“学会“不如让他“会学”,这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问题时,不再是机械阅读而是理解型阅读,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4.创建合理的阅读机制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学习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老师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按照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设置阅读题目,完成閱读任务。老师通过设定阅读目标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主题阅读,例如在讲到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3 Unit1《Enjoy the colorful campus life》时,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出发,并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英语知识,真正感受到《Enjoy the colorful campus life》的含义,并且将英语阅读能力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这种兴趣阅读机制,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英语的热爱,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更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感情,更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和竞争意识,一举三得。

5 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大量的练习做基础的。但是在以老师讲解为主的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阅读中。阅读不能局限于有限的课堂,老师应该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找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放飞学生思维,同时老师也应该进行角色转换,这个时候老师的角色已经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成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当然课外的阅读活动老师要有明确的要求,例如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几本书的阅读,并做好笔记或者写好阅读报告,到了一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组讨论。老师对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以鼓励为主,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取知识,汲取养分。当然老师也可以收集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另外也可以利用便利的互联网资源,多媒体教学等等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由于受到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暴力阅读法”,课堂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单一,教材内容陈旧枯燥学生缺乏兴趣等。为此老师要结合四六级阅读的要求,调整教学方案,并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红.教学法在大学英诺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5):557—558.

[2]王毓琦,杨涵,张晓琳.论大学英语后续教育[J].林区教学2014,(9):42-43.

[3]林露,高玉雪.解读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试题难度明显加大 [J].高等教育,2013.

[4]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 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胡新芳,江南大学文学学士,苏州大学教育硕士,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中级讲师。

作者:胡新芳

第2篇: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项目的改革反思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全国高校英语人才(非英语专业)培养的标杆。四六级考试改革势必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本文剖析了阅读项目的改革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纵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几十年来的变革,可以看到国家对于大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目标在不断地改进与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四六级考试这一试金石的作用下,我国大学生英语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而这些提高有赖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改进。阅读理解是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而阅读项目在整个考试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本文将专门讨论四六级阅读项目的改革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

一、 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项目改革 — 进一步明确突出阅读策略和技巧的重要性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变化,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阅读项目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测试词汇理解,即选词填空(15选10);第二部分长篇阅读,此部分为最新题型,要求学生将10条句子与原文的某个段落一一对应。第三部分保留了经典题型,即仔细阅读或深度阅读。

分析阅读项目的三大题型,可清晰地看出国家对大学生英语阅读技能培养的目标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明确。第一部分不仅考核学生的单词量,还综合地考核了学生阅读、语法、语言分析、知识框架等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第二部分作为最新题型,更是明确地提出要求学生既要具备基本的阅读技能和较快的阅读速度,又要有控制阅读速度的能力。第三部分作为经典题型,一如既往地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宽广的知识面,并能熟练掌握各种阅读策略与技巧。总而言之,四六级改革为教师和学生们提供了明确的培养与学习目标,进一步地明确了阅读策略与技巧培养的重要性。

二、 从阅读题型的改革反思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1.阅读策略意识的培养 — 理论知识的输入。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通常将听说读写综合起来,缺乏系统的阅读理论输入,这让学生们阅读时始终停留在凭感觉和碰运气的水平上。一篇阅读文章做完后,讲不清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更谈不上知道每道题在考察对单词的理解、句子的理解或是篇章大意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们并不知道正确的阅读方式与习惯,一边读,一边翻译,或一边读出声来等等不良阅读习惯广泛存在。对于四六级的阅读题型,并不清楚不同的题型要求掌握不同的阅读技巧与速度。这些情况足以说明阅读实践能力的薄弱是缺乏理论的支撑。

因此,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必须首先注重学生阅读策略的意识培养,要让学生明白阅读不是一个简单的读、然后做题的过程。要想达到四六级的要求,必须具备正确的阅读策略与技巧。因此,阅读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辅导。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要进行阅读,必须首先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但是这并不代表阅读就过了关;我们还需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才能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在阅读一些不大熟悉的材料时,阅读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2.阅读技巧的强化训练 — 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理论知识的系统输入和策略意识不断培养的基础之上,阅读应作为一门技能训练课,教师在课堂上应始终把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作为重点。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

大学英语课程就阅读教材而言,分精读,泛读和快速阅读三种。这三种教材互为补充,为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保障。值得称道的是,近年来许多配套教材之间都能较好的将阅读技能训练相互结合起来,教师应充分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将阅读理论和阅读练习有效地结合起来。强化训练技巧的同时,适时补充理论的指导,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来阅读材料,而不是简单的机械式的阅读。

3.阅读教学课堂外的伸展。在以老师讲解为主的课堂上,很多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未能真正参与到阅读之中。此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待于大量的输入和练习,有限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而,教师还需进行角色转换,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阅读实践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

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充当指导者的身份,还应成为有效的活动组织者,监督者和评价者。首先,对学生阅读实践活动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个人兴趣选择阅读材料,阅读并书写阅读报告,并明确注明各项要求的细则。为了监督活动落实到位,可以安排定时进行分组讨论。对于学生在口头以及书面报告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可做成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不仅能更好地鼓励学生表达个人感想与观点,还能引导学生学会从阅读中汲取有用的知识。

面对当今社会对英语实际能力的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适时调整方向,为师生们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英语阅读能力是基础,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其他各项技能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应打破固有的教学传统,克服各种困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指导学生提高英语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束定方,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吴红云,李守京,英语学习的理念和策略[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林露,高玉雪.解读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试题难度明显加大[J].高等教育,2013.

作者:易芳

第3篇: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语篇难易度测量

【摘要】阅读理解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占有重要比重,其难度的控制情况直接影响到四、六级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通过统计字词句数量、超纲词比率、Flesch Reading Ease指数和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指数等手段评价近十年(2007-2017)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语篇难易度。结果表明,四级阅读语篇的难度整体上小于六级阅读语篇,体现了四、六级考试不同要求对阅读语篇难度上的差异,符合预期。但历次考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波动,且个别场次的波动过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对四、六级阅读语篇选材和命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阅读语篇;易读性;四、六级考试

【作者简介】王家义(1977- ),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学、语料库语言学;王心(1997- ),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孙凤桃(1996- ),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

一、引言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自1987年开始实施,是衡量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也成为了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尺度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科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和题型经历了数次调整,但阅读理解的比重一直是最大的,凸显了其重要性。作为标准化语言能力测试,其信度和效度至关重要。因此,命题者会尽量控制其难度在基本相当的范围。本研究以近十年(2007-2017)大学英语四、六级真题的阅读语篇为语料,通过统计字词句数量、超纲词比率、Flesch Reading Ease指数和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指数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真题的阅读语篇难易度进行测量。

二、英文易读性的测量

易读性(readability)亦称可读性、易读度,指文本易于阅读和理解的程度或性质。易读性的研究对于阅读理论和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因此引起了众多语言教学和研究者的关注。从20世纪20开始,国外学者就开始了英文易读性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开发出了上百个易读性公式(readability formulas),比较知名的有:Flesch Reading Ease和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Fry,Fog,Dale-Chall,Smog,Spache等。易读性公式主要通过定量的方法对文本的难易程度进行测定,本质上是用代数方程式来量化文本因素与易读性之间的关系。因此,大部分的可读性结果都以公式的形式来表达,通常附有可读性对照表,如:Flesch Reading Ease、Fry等。众多的可读性公式因其侧重点不同也存在一些差异,如对句子长度,平均音节数,熟悉词汇等影响语篇章的可读性因素权重方面的考量。另一方面,不同程式设计者在研发时所使用的样本材料不尽相同,不同公式的适应范围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效度、精确度、计算难度和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虽然存在上述情况,有学者认为,就阅读材料本身的易读性而言,上述程式仍是目前最客观、准确、经济、实用的预测手段。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为了考察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语篇难度,我们提出如下问题:

(1)大学英语六级阅读语篇难度整体上是否大于四级阅讀语篇难度?

(2)不同真题中,大学英语四级阅读语篇是否存在难度差异?

(3)不同真题中,大学英语六级阅读语篇是否存在难度差异?

2.语料来源。本研究所选语料为近十年(2007-2017)大学英语四、六级真题的阅读语篇。为了准确测量语篇难度,我们剔除了其中文注释、数字题号、ABCD选项题号等干扰因素,仅保留阅读语篇的正文、提问问题和选项内容。

3.研究方法。我们从近十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真题中提取出阅读语篇,通过Microsoft Word内置Flesh-Kincar文本难度测量公式测量出字符数量、单词数量、平均单词字符数、句子数量、Flesch Reading Ease指数和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指数(图1)等相关数据信息,通过Roads to Academic Reading(图2)测量超纲词频率,然后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其中,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指数等越大,就说明其文本难度越大;Flesch Reading Ease指数越大,文本难度越小。Roads to Academic Reading是一个针对英语学习者的网站,它包含Text Profiler、AWL Sublists、Flashcards等工具,能够有效地对文本内容进行词频统计。其词频类别分为四类:类别一为BNC 1-2000词汇,是由英国国家语料库(BNC)统计的英语中最常见的两千个单词;类别二为AWL词汇,是在考克斯黑德学术词汇表(AWL)上的570个高频普通学术词汇;类别三为AWL和BNC 1-2000列表上共有的词;类别四为超纲词,即没有出现在前3个类别中的词。通常来说,同等条件下超纲词频率越高,文本的难度越大。本研究将采用超纲词比率(超纲词与语篇总词数比)考察语篇文本难度。

4.数据统计与分析。

(1)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语篇(2007-2017)难易度总体情况对比。表1为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语篇字、词、句等总体情况对比。表1中,大学英语四级阅读语篇(2007-2017)的字符数为281261,单词数为55637,单词平均字符数为4.5,句子数为3353;大学英语六级阅读语篇(2007-2017)的字符数为340389,单词数为65710,单词平均字符数为5,句子数为3666。表1表明,大学英语四级阅读语篇在字符数,单词数,单词平均字符数和句子数等指标上均小于六级阅读语篇,符合我们对大学英语四级阅读量小于六级的预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英语四级阅读语篇难度小于大学英语六级阅读语篇。

Flesch Reading Ease指数、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和超纲词比率指数是反映文本难度的重要指标。Flesch Reading Ease指数则与文本难度成反比,即Flesch Reading Ease指数越大,文本难度越小;超纲词比率和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指数与文本难度成正比,即超纲词比率越高或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指数越大说明文本难度越大。

表2中,四级阅读语篇的Flesch Reading Ease指数为56.3,六级为49.7;四级阅读语篇的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指数为9.2,六级为10.4;四级阅读语篇的超纲词比率为11.8%,六级为13.6%。可见,四级阅读语篇的整体难度小于六级阅读语篇。这一结论也与表1中字、词、句总体情况的初步结论统计相吻合。本研究中四、六级阅读语篇的Flesch Reading Ease指数也与曾担任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的杨惠中教授(2004)的统计基本一致。在他的研究中,历年大学英语四级阅读语篇为57.7,六级为49.1。

(2)历次大学英四、六级阅读语篇难度对比。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每年各两次,同一天进行。本研究对同批次四、六级阅读语篇(2007-2017)进行了统计。

图1为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语篇(同批次)超纲词频率对比。图1表明,在总共22次的四、六级考试阅读语篇中,六级有16次高于四级,说明整体上六级的阅读语篇超纲词大于四级语篇。

图2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语篇(同批次)Flesch Reading Ease指数对比。图2可知,四级阅读语篇Flesch Reading Ease指数19次高于六级阅读语篇。但有3次例外,分别为:2007年12月卷、2008年6月卷和2013年6月卷。

图3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语篇(同批次)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指数对比。图3可知,六级阅读语篇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指数21次高于四级阅读语篇,1次低于四级阅读语篇(2017年12月卷)。

图1、2、3的分析表明,除个别批次考卷外,六级阅读语篇超纲词的比率大于四级;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指数高于四级;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指数低于四级。可见,总体上六级阅读语篇难度在同批次考卷中大于四级阅读语篇。这与我们的预期也基本一致,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3.4.1的结论。

另一方面,图1、2、3也表明,无论是四级和是六级阅读语篇,超纲词比率、Flesch Reading Ease指数和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指数在历次考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波动情况。个别场次的波动还很大,如2011年6月卷的超纲词比率不但在历次四级考卷中比率最大,也超过了历次六级考卷。可以推断,该次的四级考生在做阅读理解语篇时经历了很大的难词挑战。

按照Flesch Reading Ease的难度参考量表,0-30为很难,30-50为难,50-60为较难,60-70为标准,70-80为较容易,80-90为容易,90-100为很容易。依据以上标准,本研究的Flesch Reading Ease指数统计表明,四级阅读语篇难易度分为了三个区间。其中,2009年12月卷和2007年12月卷的四级阅读语篇处于“30-50”区间,等级为“难”,相当于本族语者的大学水平;2008年12月卷、2012年12月卷、2017年6月卷和2014年12月卷处于“60-70”区间,等级为“标准”,相当于本族语者7或8年级水平;其余14次卷处于“50-60”区间,等级为“较难”,相当于本族语者高中水平。六级级阅读语篇难易度分为两个区间,其中10次处于“50-60”区间的“较难”等级,12次处于“30-50”区间的“难”等级。这一结果也与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指数的统计基本吻合。可见,尽管四、六级考卷总体上体现了两个级别的考试中阅读语篇难度上的不同要求(如六级高于四级)。但仍然无法保证相同级别的不同考卷处于大致相同的难度区间。更令我们惊讶的是,个别批次的四级考卷中阅读语篇的难度还大于六级考卷。如2007年12月卷和2009年12卷的四级阅读语篇达到了“难”的等级,单就指数数值而言超过了17次考卷的六级阅读语篇。因此,参加2007年12和2009年12月两场次四级考试的考生会明显感觉到阅读语篇难度过大。

四、结语

不少学者提到重视四、六级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问题(金艳,2006;何莲真和张洁,2008)。阅读理解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占有重要比重,其难度的控制情况直接影响到四、六级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通过统计字词句数量、超纲词比率、Flesch Reading Ease指数和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指数等手段评价近十年(2007-2017)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语篇难易度。研究结果表明,四级阅读语篇的整体难度小于六级阅读语篇;同批次比较中,四级阅读语篇的难度多数情况下小于六级阅读语篇。总体上体现了四、六级两个层次考试不同要求对阅读语篇难度上的差异,符合预期。但本研究的统计也表明,四、六级阅读语篇的历次考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波动,且个别场次的波动过大,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命题者在进行四、六级阅读语篇选材时既要对当次考卷中阅读语篇的难易度进行多层面测量,又要对历次考卷进行详细对比以确保阅读语篇既体现四、六级两层次上的差异又保证同层次的历次考卷之间难易程度基本相当。

参考文献:

[1]何莲珍,张洁.多层面Rasch模型下大學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CET-SET)信度研究[J].现代外语,2008(4):388-398.

[2]金艳.提高考试效度,改进考试后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后效研究[J].外语界,2006(6):65-73.

[3]李绍山.易读性研究概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1-5.

[4]杨惠中.从四、六级考试看我国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现状[J].中国外语,2004(1):56-60.

作者:王家义 王心 孙凤桃

第4篇:英语六级考试仔细阅读题型解题技巧

在线学英语 体验请申请:/ielts/xd.html

洛基英语,

线

仔细阅读就是传统的阅读理解,每篇文章对应五个多项。08年6月的考试仍然遵循先前的出题规律,难度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考生仍然可以采用“确定题型、关键词定位、依次而下、区域解题”的解题策略。下面我们以Passage One为例

1.确定题型,关键定位

六级考试阅读部分主要涉及主旨题、态度题、猜词题、细节题和推论题五种题型,而考试中主要考查的题型是细节和推论。考生首先应该判断考查题型,确定做题方法,然后圈定题干关键词。

52. Why do Americans feel humiliated? (细节题,关键词是Americans 和 humiliated)

53. How does the current dollar affect the life of ordinary Americans? (细节题,关键词是affect the life of ordinary Americans)

54.How do many Europeans feel about the U.S with the devalued dollar? (细节题,关键词是Europeans)

55.What is the author’s advice to Americans? (推论题)

56.What does the author imply by saying “currencies don’t turn on a dime” (Line 2, Para 7)? (猜词题,猜测句子隐含含义)

2.关键词定位、圈定文中逻辑关系词、依次而下确定出题区域

考生可以借助题干中的关键词Americans,humiliated,affect the life of ordinary Americans,Europeans等通读全文,圈定关键词和逻辑关系词(因果、转折、举例等)。

(Passage 3)The weak dollar is a source of humiliation, for a nation’s self-esteem rests in part on the strength of its currency.(No.52) It’s also a potential economic problem, since a declining dollar makes imported food more expensive and exerts upward pressure on interest rates. And yet there are substantial sectors of the vast U.S. economy-from giant companies like Coca-Cola to mom-and-pop restaurant operators in Miami-for which the weak dollar is most excellent news. (No.53)

(Passage 4)Many Europeans may view the U.S. as an arrogant superpower that has become hostile to foreigners. But nothing makes people think more warmly of the U.S. than a weak dollar. (No.54) Through April, the total number of visitors from abroad was up 6.8 percent from last year. Should the trend continue, the number of tourists this year will finally top the 2000 peak? Many Europeans now apparently view the U.S. the way many Americans view Mexico-as a cheap place to vacation, shop and party, all while ignoring the fact that the poorer locals can’t afford to join the merrymaking.

(Passage

5、6)此两段为举例,而举例在六级考试中通常起到说明的作用,用于证明所要阐述的观点,一般不考查。

(Passage 7)American tourists, however, shouldn’t expect any relief soon. The dollar lost strength the way many marriages break up- slowly, and then all at once. And currencies don’t turn on a dime. So if you want to avoid the pain inflicted by the increasingly pathetic dollar, cancel that summer vacation to England and look to New 在线学英语 体验请申请:/ielts/xd.html

England. There, the dollar is still treated with a little respect. (No.55)

3.利用初步划定的各题区域,运用排除等方法解题

解答52题“Why do Americans feel humiliated?”,考生需要理解The weak dollar is a source of humiliation, for a nation’s self-esteem rests in part on the strength of its currency.而句中提到美元的贬值是屈辱的来源,换句话说,屈辱的原因是美元的贬值,这个意思正好暗合C选项 Their currency has slumped。

“成千上万人疯狂下载。。。。。。

更多价值连城的绝密英语学习资料, 洛基内部秘密英语,技巧,策略

请在 网上 申请报名”

第5篇:英语六级考试网 -- 2010英语六级考试复习方法与感受

英语六级考试网 -- 09英语六级考试复习方法与感受 09英语六级考试复习方法与感受

总分664.0分

听力 217 阅读 249 综合 65 写作 133

一、六级感受概述

我不是新东方的解题专家,所以我不会进行技术性地分析。我会做的只是以一个练过两次“实考”的人的身份来写写自己多人都说四六级没什么含金量,我也赞同。因为在描述四六级作用的时候,一句“通过”就可以涵盖所有东西(当然保研什么的除外)。09年6月那次,有多少人因为下雷阵雨没去考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虽然这含金量低,可是风险也低——18块买次模考,怎么看都划算。我08年12月考了第一次,后来因为知道可能保研这种需要09年6月的成绩,所以再考了一次。

我觉得六级考的就是中国式的英语能力,也就是一种初级的英语能力。我所谓的“初级”,并不是指词汇量低,更不是指难度小;相反,我指的是一种英语应用上的“初级”。就拿阅读来说,六级虽然分了快速阅读和深度阅读,但是其涵义还是相同的——有效率地读一遍,然后直接考察对其信息量的获取。这和托福阅读很不一样。我个人认为,托福阅读是要把信息读进去之后在脑子里煲个粥、加个料才反馈出来。或者可以这么说:考六级时候,给我们的是西瓜,要求我们把西瓜按照题目的要求切好端出来就可以了,进去的是西瓜,出来的无非是被肢解的西瓜——没啥变,地球人都看得出还是西瓜;考托福时候,给我们的也还是西瓜,可是要求我们把西瓜榨汁——要兑多少水,要加什么料,这就要看我们自身的“造化”了——出来粉红色的一杯,未必可以一眼看出是西瓜汁。

我上面废了那么多话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说明,六级需要的就是对信息认真、细致的采集;你要是好好读了文章,好好听了音频,题目不会难的。可是偏偏好多同学都没有做好采集信息的工作,于是不幸地在六级战役中负伤——其实在出征前多配些子弹,武装到牙齿,谁动得了你啊?这就要求做六级时候要高度集中精神。

“集中精神?我很集中的诶,我考六级的时候很认真很认真的。但是到后来时间就不够了„„”这是典型的六级考后感。要认真考六级,不是要你只在这两个多小时里认真,是要从准备开始、从训练开始就极度认真——在训练中提高自己的信息采集率,在模拟中锻炼自己的集中程度。单单考试中认真是没用的!因为你原来的习惯就决定了认真=拖长时间的后果。

我08年12月的分数是:听力193 阅读249 综合62 写作103 我09年6月的分数是:听力217 阅读249 综合65 写作133 以下我将针对我比较擅长的听力和阅读,结合自己的进步和退步来谈谈如何攻克六级。至于并没有什么心得的综合和作文,就请大家参看其他的高手的经验啦^_^。

二、听力

六级的听力难度是不高的。虽然坊间有很多从选项就可以推断出答案的方法(我也很佩服这些牛人),但是我坚持认为不能投机取巧,要做个老实人。而我这种最老实的方法就是全程笔记,无他。以前做四六级听力的时候,我就沿用高中的方法,只是记一点数字啊什么的,觉得都可以啊。偶尔有几个选项成了漏网之鱼也无所谓,反正高考不考听力。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属于懒人的投机取巧。老老实实做笔记、做听力吧!

首先出现的是短对话。短对话是不用记笔记的,因为这些对话的长度足以占据我们脑中短期记忆。我是普通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有的同学记性特别好,可以跳过这段话了。在短对话里,最重要的是不能掉以轻心。有时候有些选项真的很有迷惑性,看过去的速度一快就看错了。所以说,如果听懂了,短对话很简单了。

长对话和演讲就是记笔记。我认为,只要把笔记记好,看得懂自己记了什么,就能很正确很快速地反馈出来。以下我给出一些自己的经验,如何记好笔记,如何听懂: 1. 没有人可以一夜听懂英语,可以应用ICRT等音频材料、有声书等慢慢练习。 2. 上课习惯了抄PPT?下课习惯了拷课件?进大学之后不太会记笔记了?恰好趁这个时候练练记笔记吧!刚开始可能是什么都记不下来,甚至记下来的自己都看不懂(囧),但还是那句土话,熟能生巧。

3. 找本不太难的美剧或者电影看看吧!我就看了很多遍很多遍的LEGALLY BLONDE,从刚开始依靠字幕到几遍之后突然发现懂了很多,真的是一种质的飞跃。

听力最后的部分是听写。听写最忌讳的就是听不懂。啊?这个什么词语啊?碰到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想我明天回去买本单词书背背就好,现在市面上反正有很多这种单词书,一本比一本美。我倒觉得这个方法不太适宜。以下是针对听写这方面的经验:

听不懂单词不要马上看答案。有时候我们是认得出写在纸上的单词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例如没有记下对的音标),这个单词一从别人嘴巴里说出来我们就听不懂了。例如record这个词语,可能我们最先记住的就是它的动词形式(重音在后),对它的名词形式(重音在前)就不太清楚了。在听见自己不熟悉的名词形式的时候,如果直接去看答案,就会发现自己是认识这个词的,因此就不太重视了。但如果可以先按自己的感觉拼出来,例如rakerd,再去看答案,印象自然就深刻了,以后也不会再错了。

听完了一个长句不知道在说什么?因为长句可以有三遍的时间,所以一定要全对。前面的对话啊演讲啊只能用一遍的时间记笔记,所以将长句听写下来三遍是很足够的了。第一遍听的时候,就按照能记多少就记多少的方法记录;第二遍听的时候,补充不重要的介词啊以及单复数等等;第三遍的时候,做检验。

三、阅读

阅读是我在四六级中比较引以为豪的部分:四级240,两次六级都是249。我经常听说一些话,格式都是“得阅读者得XX考试”。我觉得这话特别有道理。因为中国学生英语最强的本来就是阅读,那相对来说阅读得高分的可能性就比较高——按照扬长避短的道理,如果可以在阅读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么分数整体就上去了。但我们真的发扬了这个长处了么?

考四级的时候,我的阅读完全是吃高中的老本。考完四级之后,我买了本王长喜标准阅读80篇(貌似是这个名字),做了几篇,差点就崩溃——怎么四级和六级的阅读难度差这么多?做SKIMMING&SCANNING,总是错两三个;做深度阅读,居然会一篇里连着三题全错?我知道我肯定有些地方做得不对,得先找出症结再对症下药。

于是我义无反顾地放弃了这本王长喜。我放弃它并不是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太难,或者这本书写得不好,而是因为一个可能在别人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这本书是小开本的。小开本的书本来就小,同样长度的文章大开本上只需要翻页一次,可是这本就要翻两次甚至三次。由于文章横跨好几页,又让我觉得好像看不到尽头。就我个人来说,翻一次页就给我一次打击——于是我购买了两套大开本的试卷:两套都是新东方的,一套是历年真题,一套是模拟试题。在大开本上练阅读,我感觉非常地爽。

先来说下SKIMMING&SCANNING。其实SKIM这个词语是很有深刻意味的;我学市场营销学时候曾经学过这个词,就是撇脂,大致意思就是把附加值最高的部分先全部赚取吧(如有不对,请指正)。对了,六级考试一上来就有的这个略读就是要我们把文章中的精华挑出来,而且还要眼疾手快,大有夹弹子游戏的精髓。这个部分的时间是15分钟,而且还不能赖皮拖点时间。我做阅读从来都是按常理出牌,因为我不喜欢先看题目。

所以我做略读的步骤就是: 一,一目X行地浏览,把诸如数字、时间、most、least、but、however这种标志性的词语划出来,猜测出题点;二,看到题目,配合刚才读完全文的印象,对号入座;

三,检查是不是被蒙骗,例如多个not少个no这种欺骗性的选项。略读真的是最简单的部分了,因为就是对号入座——够细心,就OK。只要时间控制得好(我每次都是7-8分钟完成),一般来说都没有问题。

深度阅读最需要的技巧是什么?那就是放轻松。深度阅读文章不长,可这种不长的文章偏偏把我们搅和得七荤八素。为什么?要不就是以为时间很长,慢慢来,大有仔细咀嚼之感;要不就是心里很希望这场悲剧快点结束,越急反而什么都没看到了。集中精神、紧绷神经地读吧!我做每一篇深度阅读的时间是5分钟,在这个速度下,我觉得效率是最高的。做深度阅读的步骤其实和略读差不多,我最喜欢的步骤便是划出重点,猜测出题点。我脑中总是总是回旋着高中英语老师的一句话:but、however肯定是出题点!虽然我猜测出题点的时候很难连中五元,但是我觉得每次划到自己认为会考的句子就是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做深度阅读最忌讳的就是钻牛角尖和自以为是——你的说法可能是有道理,但是这么大规模的考试会不会因为你的有理而全盘改变?庸俗点吧,用普罗大众的思维来做阅读,这才是王道。

以下是我练习阅读的一些小贴士:

1. 三心二意还不如不做。在考前的一个多月,我每周四下午1点雷打不动去图书馆做一套真题,这对我成绩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在寝室做题(虽然我很喜欢在寝室自修),很容易分心,尤其是旁边电脑开着的时候。所以带上MP3和耳机,去图书馆做题了。 2. 做每篇阅读的时候计时。我会带着手表仔细计时,并且在每篇阅读的开头写上这篇的起讫时间——这真的很有效地督促了我要抓紧。刚开始时候也觉得自己很慢,但是题目做得多了速度就稳定在5分钟一篇了,当然,有时候也会碰到很郁闷的,例如就是看不懂,但这种情况真的很少。

3. 如果你属于那种看完文章(哪怕是很仔细地)还是不知所云的同学,我建议你先不要做六级题目了。先买本21世纪报的少儿版合订本看个几个月吧!这会让你有点飞跃的感觉。

4. 不用每个词都看懂。文章里有超纲的词语很正常的,如果看不懂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是词义题就需要默哀下了,尤其是碰到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不认识的时候。碰到这种情况不要捶胸顿足痛恨自己没有好好背单词,因为总有遗漏。我的方法是把每个都代入,总会有点感觉的。因为整篇文章的大环境就决定了这篇文章的基调。

5. 还是要注意排除迷惑性的选项!

6. 做完练习之后一定一定要拿一支不同颜色的笔作批注,以示区别,也表示你消化了这一篇。顺着正确答案再回到文章中去,告诉自己为什么做错了。

7. 答案永远在文章里。如果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化句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那么恭喜你,六级阅读你已经差不多可以攻克了。每一个选项其实都脱胎于文章的某一句,只不过有时候需要整合,有时候需要提炼。对一篇文章要做到伸缩自如——即能看见森林,也能看见树叶,这就是做阅读的优良境界了。

第6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理解题技巧探究

在线学英语 体验请申请:/ielts/xd.html

洛基英语,

线

阅读题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单题分值上,阅读的一道题就占到2分,这是听力、词汇题所无法比拟的。而在卷面总体结构中,阅读20道题要占到总分值的40%,在新题型的分值结构中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着类似的比例。这样,如何做好阅读题就是考生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阅读题之所以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与教育部门对我国实行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息息相关的。在大学生中实施英语教育,目的是服务社会,使考生在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后可以运用英语工具了解国外信息、学习国外先进的内容,从而促进自身工作更好的进行。这样的话,阅读理解英文信息就变得非常重要,而口语听力、词汇语法就相对来说次要一些,因为在工作中使用口语听力在某些岗位不可或缺,但总体看来并不具有普遍性,而在实际阅读英文资料时,不认识的单词、不懂的语法是可以查阅相关英语工具解决的。反过来,如果理解上出了错误,很有可能会直接造成工作上的失误。近年来口语听力的重要性增加,这与我国国际交流更为频繁有关,但并没有改变英语阅读在社会工作中的中心作用。

教育部门对我国实行英语教育的这一最终目的,决定了阅读理解题面材料的选择倾向。既然英语阅读服务于社会工作,那么考试中的阅读题就会更多地选择文论性、说明性、时政性的文章作为材料,而较少考虑文学作品,尽管后者更接近语言的本质,更能体现英语水平,毕竟,文学作品本身体现出更多的是娱乐性而不是实用性。

如2007年12月的四级阅读,2篇阅读中一篇讲述的是家庭教育,一篇讲述的网络教育,而快速阅读则选择了一篇有关大学发展的文章。6月份的阅读题一篇介绍了写作方法,属于说明文,另一篇讲述的是个人经历,应该说是不常出现的个人写作风格较浓的一篇,但文中讨论的内容同样是社会问题。

文论性材料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每个句子、段落都是被作者精心组织起来,为了支撑某种观点服务的。而在考题中考查的往往就是整篇文章、各个段落、句子、甚至单词在文中的真实含义、作者使用它们的目的等等。

按照这个思路,阅读题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即全篇理解题,段落理解题,句子理解题和单词理解题。

全篇理解题指解答时需要纵观全篇、综合考虑才能选出答案的题目,这类题一般是一篇阅读的最后一道题,形式主要包括给文章选择题目、行文风格如何等。如2000年1月的四级25题,即是问作者的行文基调,而选择合适题目的题在四六级和考研英语试题中屡见不鲜,常年出现。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考生在通读全篇文章的基础上,综合文中散布的各种信息,总体分析、权衡之后做出选择。

段落理解题是对某个段落所呈现出的信息、观点的理解判断题。题目往往要结合整个段落或其大部分内容才能解答,有时跨度较大,但一般不超过2个段落。题目经常是“从第几段可以推论出„„”这类题出现的几率很高,如2007年12月的四级58题,题目问的是作者对自己的写作经历谈了什么,四个选项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整个段落,要排除错误选项,必须扩大观察跨度,不能只盯一处。

句子理解题是对文中某个句子的理解分析,这类句子往往是长句,或者涵盖的信息量大,或结构复杂,或暗含某种特别意义,较难理解。如2006年12月的四级58题,题目考查的就是对“My dog could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ottled and 在线学英语 体验请申请:/ielts/xd.html

tap water”一句的理解。

单词理解题考查对文中出现的某个单词的理解,这个单词一般为大纲以外的难词,或在文中有引申义或特指的单词,或者是作者临时自造的词。如2006年12月四级59题问fancier brands,2007年6月六级55题问disposable american的意思,即是有特指的词。猜词题需要结合上下文的含义,从逻辑上判断其在文中的实际作用,进而判断出大概含义。

阅读题的题目设置存在这样一个规律,即全篇文章一般在5个段落上下,5个题目往往依照次序考查第一至第五段中的内容;有的文章段落较短、较多,可以把两个小段看做是一个大段;除了“选择题目”之类的题外,一个题目涉及的范围一般不超出一个大段以外。这样在做题时,为了节省时间,实际上不需要首先通读全篇,可以直接看题目。第一题考查的必定是第一段的内容,看完第一题后可以直接去第一段里寻找相应的内容,做出判断。第

二、

三、四段依次如此,这样到了第5题,即使出现选择题目之类的题,也已经基本把全文读完,可以作答了。

当然这样也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有的时候文章较难,仅看一段无法弄懂某些句子或单词的意思,或者偶尔没有遵照上文所述的规律出题,答题时也就无从下手。这时需要多读几个段落,一直到弄懂意义不很清楚的地方为止。即便是读完了全篇,实际上也并没有损失什么。

“成千上万人疯狂下载。。。。。。

更多价值连城的绝密英语学习资料, 洛基内部秘密英语,技巧,策略

请在 网上 申请报名”

第7篇:初中英语阅读方法探究

摘要: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对英语的需求相当强烈,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英语教学。无论是在现在的应试教育中还是在未来的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都是初中英语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因为英语阅读是学生在第一语言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开阔眼界、获取信息、把握机会甚至增添学习乐趣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如今的初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当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学生英语阅读数量少,阅读内容质量不高,教师在英语阅读方面的引导过于答案化等等。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本文将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方法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力提升

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下,很多学生对英语课程提不起来兴趣,尤其觉得英语阅读部分枯燥无味。而且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在很多情况下对阅读内容不理解,只是为了寻求正确答案而粗略浏览。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得知识的动力。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帕默也说过:学习语言是学习的一种技艺而不是科学。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继而通过课堂上英文教学、西方文化背景介绍、课外英语阅读拓展等方式去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有兴趣才会专注,专注才能提高。基于教材上的文章或者对话,教师可以把枯燥的文字转化成一个个有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的学习中来。如在教学《Teenager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时可以正式进入课文讲解之前,用“大家的衣服是家长选择的还是自己选择的?”这一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发关于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的讨论,然后通过学习课文中两个人的对话了解什么被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从而学到 sth should(not) be allowed to do等词组搭配,激发学生想要自己去用英文表达自己被允许做的事情和不被允许做的事情。

二、课堂中的英文教学

有调查发现,有些学英语长达十几年的学生只会说一些简单的英语,有的甚至不会说英语。究其原因,是由于受到传统英语教学的束缚,没有张口说英语的环境。学习语言很重要的因素是环境,提高阅读能力亦是如此。学生在母语国家学习外语,没有环境的先天优势,那教师就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英语的环境。比如上课期间尽可能多的用英语跟学生们交流,“Let’s open our English textbook””Hope everyone to finish homework on time”等等,即使刚开始有些听不懂,长此以往,英语交流和课堂融为一体,学生们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对英语的理解力就会有所提高,对他们的阅读能力也是有益无害。

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用英文讲课之外,也要让学生们大胆张口说英语,反复听、反复读、反复练,培养学生对英语句子的感觉,俗称语感。让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逐步转变为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

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英语阅读的教学中,中英文的翻译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点,即使是英语程度比较好的学生。事实上很多学生都大概了解句中大意,但是翻译起来总感觉词不达意,或者与英文原句意思不符,这就是文化差异的问题。这种文化差异会造成对文字的误解。教学《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中的restroom公共厕所,即公共场所内设的卫生间,toilte泛指卫生间。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学生很容易根据母语的规则把restroom理解成休息室。又比如说“red”和“white”,中国人说红白喜事,指的是喜宴和丧礼,而对西方人来说“red”是邪恶的意思,绝对不能用在喜宴上,“white“代表的是纯洁,恰恰是适合婚礼的颜色,如果不了解这些,学生在文章中看到婚礼中到处都是洁白的装饰物的时候就可能迷惑不解。

四、课外英语阅读拓展

英语终究是一门语言,仅仅依靠课堂之上的简单学习,根本不足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就需要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阅读一定量的英语材料。在初中阶段,教师和同学们都备受升学压力,所以老师不会有太多时间安排给学生专门去阅读。而且各式各样的阅读材料浩如烟海,那么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让其明确目标,管理阅读进度,保持阅读计划顺利进行,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另外,每学期可以组织一次英语阅读交流会,让学生自己挑选出来最喜欢的文章,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这不仅可以让教师更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便以后选择材料时做适当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交流中可以表达出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理解和感悟,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五、教授正确的阅读方法

教师应教会学生整体阅读法,教会学生从文章总体出发,不要过度的纠结于某个词,对于中学生来说,文章中出现一两个不认识的单词是十分正常的,在不影响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前提下大可不必管它,阅读时要懂得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全文大意。

教师也应教会学生阅读技能。阅读技能的合理运用是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果和速度的,教师结合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教会学生使用略读和寻读等阅读技巧,但是一定要理解全文大意。

结语: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中,而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对学生的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以上是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究,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但是英语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和对学习计划的落实。只要目标明确、坚持不懈,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得到鼓舞,阅读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徐颖丽.课程教育研究. 2013(19)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8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探究

初中英语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英语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对学生英语的终身学习更是有着重要的影响。要让学生在初中这一阶段,适时学好英语,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技能,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就十分重要了。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个人的探究。

一、重视对学生正确阅读习惯的培养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接触阅读技巧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一开始对于阅读技巧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在平时的阅读中,他们很少会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养成自己的正确的阅读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注意,并及时地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要从学生阅读的小细节抓起。比如,教学过程中,我会先从课本入手,要求学生在预习时,遇到不懂的生词等不要急着查词典,而是联系上下文情境,自己摸索,看完全文。在通读了课文后,再利用字典,查自己不懂的生词的意思,看看跟自己通读时的理解是否一样,如若不一样,那刚刚自己通读时,是不是理解错某个句子等,这就让学生在平时养成“遇到不懂的词汇,先自己通过上下文理解,而不是一遇到生词就想依赖词典”的习惯,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对于新词的记忆更加深刻,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更有利于避免他们在考试中遇到难题就慌张失措。而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阅读技巧。

二、重视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对学生课内学习的辅助。英语的学习,一方面,离不开对课内知识点的刻苦钻研和温故知新,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对课外知识的拓展。拓展英语课外知识,英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桥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这个环节,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抓住课文重点,由此拓展到课外的知识。如,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授了关于flower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回去查找关于各种花的英语阅读材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相关阅读材料,并进行相关的积累,可以联系课内阅读的知识,并在下一次课进行分享。通过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既可以巩固学习在英语阅读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又可以丰富他们的课外英语知识,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英语。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英语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并重视课外英语阅读,丰富学生的课外英语知识。

第9篇:英语四级经验技巧:快速阅读方法

快速阅读部分的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由7道选择题替代了原先的4道判断题(即:YES/ NO/ NOT GIVEN题)

2、 将完成句子题的数量由6道减少到了3道

我们不去讨论这么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只关心应对这种变化的办法是什么。在这个不适应变化就会被淘汰的年代,我们只有在混沌中求发展、在乱世中求生存。只要四六级考试的考察重点不变,我们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我们高兴地看到,最新一次的四六级考试的阅读部分所产生的变化正是向传统题型的一种回归:选择题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一种题型,也是陪我们多少年摸爬滚打的老伙伴;新出现的完成句子题经过了几次考试的历练,出题风格也日趋成熟,更应该成为我们继选择题之外的另一支得分蓝筹股。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谈一下如何既快又准地解决完成句子题。

完成句子题的说明是这样的: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我们来分析一下,既然是complete,那就说明原先的句子是不完整的、是残缺的;with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用原文给出的信息,也就说明了我们必须要返回原文,尽量用原文中的语言来作答,才能做到更为精准,更能切中要害。

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一个英语的句子如果结构完整,那么句子中所包含的各个句子成分必须齐全。缺了任何一个成分,不仅句子的结构遭到了破坏,而且句子的含义也会出现残缺。完成句子题的题干本身就是一个有残缺的句子,所残缺的部分必定在原句中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而我们知道,句子的成分问题就是我们高中学过的的主谓宾、主系表、定状补等语法问题,一但残缺部分的句子成分确定了,它的语法结构也就随之确定了。是添动词,介宾短语,还是形容词,是添名词性结构,还是一个从句,我们在构造答案之前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从另外一个层次来看,残缺的成分也表达了一定的句子含义,所以残缺成分与句子中已知成分在含义上必然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利用逻辑关系的严密性我们也可以对我们解题给予帮助。“利用语法确定形式,利用逻辑确定内容”,这两点就构成了我们解决完成句子题的关键:“查缺”“补漏”。

上一篇:部编版诫子书教学设计下一篇:心导管室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