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物流配送

武汉城市物流配送发展及其智慧物流配送方案探究

[摘要]针对武汉城市物流配送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系统规划、信息化程度低、标准不统一、物流成本高、人才缺乏和政策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建设武汉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统筹规划建设配送中心,智慧化升级改造现有配送中心,探索武汉城市智慧物流配送方案,在解决武汉物流配送发展问题的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发展物流新模式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智慧物流;城市配送;物流成本;标准化;信息化;武汉

1引言

随着武汉“8+1”城市圈不断发展建设,武汉交通运输政策的不断深化改革,物流企业不断突破创新,武汉城市运输质量和运输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中心城市的地域优势逐步显现。“十二五”期间,武汉更是将物流业作为发展重点,先后成功引进国内外9大电商企业、10大快递企业在汉投资建设物流基地,推动形成了汽车、港口、医药、冷链、电商与快递等重点领域物流产业化集群发展,成为中西部重要的电商与快递中转分拨中心。但武汉城市物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物流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本文将分析武汉城市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武汉城市物流配送发展现状

2.1武汉物流行业发展初具规模,但配送业务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

截止2015年底,武汉全市社会物流总产值高达2.8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服务业两个千亿板块之一。与传统干线物流不同的是,城市配送货源地和收货地都在同一城市,通常表现为多方发送不同货物由一方收货或一方发送相同货物由多方收货两种形式。目前,武汉同城貨运仍然表现为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较为激烈,未来同城货运市场将向有序竞争市场过渡,行业乱象将随着行业竞争得到有效整治与改善。

2.2武汉城市物流配送多元化市场主体初步形成

武汉市注册物流企业数量众多,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行业领军企业,比如阿里巴巴在武汉建立的心怡科技物流(天猫商城)武汉仓储物流中心、京东物流园等国内知名物流企业,还包括近万家物流相关企业。可以说,目前武汉市物流行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非常有利于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共同发展。

2.3物流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进展,配送业务信息化水平提升

在政府政策和市场的双向推动下,武汉市在应用GPS/GIS和互联网通信技术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与此同时,武汉东西湖综合物流枢纽公共信息平台、武汉新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武汉汇通货运信息服务平台等一批集物流信息、物流实务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建成落地。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标准化进程逐步加快推进。

2.4武汉城市配送需求逐步向碎片化、个性化发展

武汉城市配送货源呈不规则分布状态,对于城配企业而言,要解决这些散布在全城的配送需求,仅通过大量撒网、大量布局运力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物流企业难以兼顾成本效率之间的平衡。

2.5城市配送服务潮汐需求频现,运力持有成本较高

据《中国城市配送市场发展蓝皮书2016》显示,城市配送需求不同时间段差异巨大,例如在电商活动高峰时期,为满足突然上涨的物流需求,物流企业需要投人大量资金扩充运力,而在需求低谷时期,物流企业也会面临大量资源闲置,进而产生高昂维护成本的问题,武汉城市配送同样面临这一问题。

2.6物流从业人员趋于年轻化、专业化

目前同城货运司机主要由80后组成,相比传统的专业司机,这些年轻人能更快接受互联网+物流,接受物流新模式。随着“互联网+物流”模式的平台大量进入市场,物流从业人员受到更多现代化、专业化的技能培训,运营质量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3武汉城市物流配送现存问题分析

武汉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作为一个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交通枢纽,发展物流业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同时作为我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武汉城市物流配送发展现虽已走在我国前列,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物流节点规划缺乏系统性、基础设施不完善

物流节点规划缺乏系统性表现在原有大型仓库、物流节点功能定位不明确以及节点之间衔接不畅等问题,为满足急剧增长的物流需求,武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大量财政支持,陆续建立多个物流园区,但许多投入建设的物流园区并未发挥应有的效益和作用。基础设施不完善表现在整个物流环节中,相关物流配套设施不完备。武汉地区部分大型商超都配置专门的货车停车区域,但许多中小型商超没有设置相应停车区域,为避免超时罚款,部分货运汽车在商超周围徘徊卸货,上下货极为不便,耽误时间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3.2物流配送成本高

物流配送成本包含配送运输成本、分拣成本、配装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等翻。但城市物流配送主要发生在同一城市两点之间的物流配送服务,其成本还体现在行政成本上。武汉中心城区部分路段对货运汽车部分时段限行,未按规定时段行驶需要缴纳罚款,绕路会增加企业运输时间,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成本。

3.3物流配送标准不统一

物流相关标准的实施程度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采用标准化物流设备,执行相应标准化服务可以大幅提升企业效率,节约企业成本。由于物流行业标准化的推进远落后于物流实践活动,实现物流配送标准化需要投人大量资金添置、改造原有物流设施设备,且回收周期较长,许多物流企业没有实力建设物流标准化,或对物流标准化建设兴趣不高,武汉城市物流配送企业同样面临这一问题,仅少部分大型物流企业在系统内部使用标准化设备,但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业仍是各行其道,持有什么就用什么的心态,运输工具以及装载工具形态各异,标准不一。

3.4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不断发展革新,物流企业逐渐意识到传统的物流技术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互联网+物流”等新模式会产生新的物流需求,进而逐渐向信息化转型。但大多数企业转型的结果仅仅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企业网站进行宣传、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讯等,而仓库、货物、车辆以及人员的管理依然采用传统手工记账等手段,信息化程度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观念陈旧,难以接受新鲜事物;二是企业信息化升级改造投入巨大,短期内难以见到明显成效,且回收周期长,出于对成本效率的考虑,企业不会选择投入大量资金改造现有设施设备。此外,企业掌握的信息往往被视为商业机密,尽管企业内部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全程作业信息化,但各企业之间由于缺乏信任,难以做到信息共享,造成信息“孤岛”。

3.5物流人才缺乏

物流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高端物流人才的培养直到2003年才开始,多数物流企业的前身以货运为主,物流公司负责人也多是半路转行。运多少货,运到哪里,什么时候运,全凭以往运输经验。在物流高速发展的今天,全凭经验决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水平,需要从物流的角度培养各方面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运输人员和装卸货人员。

3.6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

迄今為止,我国并没有颁布专门针对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在整个物流活动中,不同环节的物流活动可能涉及到不同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对物流相关领域进行分割管理,可能出现管理盲区和管理交叉区域,甚至部门之间的管理条例相互冲突网。由于涉及部门众多、协调难度大、政府指导性文件难以落到实处,物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同一事项,多部门多次审批”的尴尬境地,降低了物流效率。物流相关政策不健全还体现在:一是对运输车辆乱收费、乱罚款;二是缺乏法律体系,对物流市场的规范和监督还未形成完善的物流标准化体系;三是一些项目行政审批手续过于复杂,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联动圈。

4武汉城市智慧物流配送方案探究

基础设施不完善、标准不统一、配送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阻碍武汉城市物流配送发展,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物流配送需求,城市配送亟需运用新技术、创造新模式来满足市场需求。本文将从构建武汉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改造现有配送中心设施设备等方面,探索构建武汉城市智慧物流配送方案。

4.1武汉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4.1.1信息平台建设目标。为实现“互联网+高效物流”的长远目标,武汉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以为全城提供开放的物流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和实时在线交易服务。为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诚信风险,消除“信息孤岛”,平台内上下游企业与物流节点需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因此,武汉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以疏通物流各环节、提供开放的信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为目标。

4.1.2信息平台设计。武汉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由各参与主体、物流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等)、物流功能模块等构成,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物流服务提供商、物流服务需求方、终端用户、物流人才培训机构、银行、保险等部门。其中平台信息技术是平台运行的基础条件,由于各参与方如物流服务商、物流服务需求方、政府监管部门、银行、高校/培训中心等对物流信息需求各不相同,需要各需求方共同对平台提供数据、信息以及技术支持来完成平台的功能。为保证平台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保证各参与方之间操作畅通性,需要各部门相互协调统一,执行统一技术标准,如图1所示。

4.1.3信息平台结构设计。武汉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结构分为三层:用户层、服务层和数据层。用户层主要面向对象是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通过申请加入会员,个人和企业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同时也是个人和企业发布信息的窗口。服务层分为公共信息服务层、电子政务服务层和企业管理服务层。公共信息服务层主要以发布行业信息、实时更新武汉各区政策法规、收集企业名录、发布仓储信息、货源信息等为主。电子政务层主要为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相互沟通提供平台,政府部门可以发布最新政策文件,提供政策申报指导意见等,企业可上传资料、申请相应物流资质、项目申请等。企业管理服务层具有双重作用,物流企业可以通过该平台发布物流服务/需求、人才供给/需求信息,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企业运营管理。数据层对从服务层数据库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存储、发布以及维护。运用Web、GPS/GIS、EDI等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动态监控、实时查询、实时交易等功能。

4.1.4信息平台的可扩展性。武汉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开发过程中还需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确保信息平台在物流行业中不被快速淘汰。在软件方面,平台的开发采用分布式结构和分层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相应功能模块,满足平台发展需求;在硬件方面,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预留足够的设备接口,以备硬件扩容升级。在网络建设方面,采用多层交换的网状拓扑结构建设主干网络,随着访问量的增加,只需增加网络访问节点即可满足需要。

武汉城市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实现综合物流信息的处理集成,具有信息量大、处理能力强和深度集成的特性。同时由于各参与方所需要的物流信息各不相同,需要各需求方共同努力,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来完善平台的功能。

4.2配送中心的建设及改造

4.2.1配送中心建设改造目标。配送中心最大的特征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将中心的物流要素与信息链接起来,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其目标为:对货物实现全程监控;发货人可以在线找车、选择物流公司并达成交易;货主可以对货物信息实时掌控,监控货物状态;车辆拍照统一识别,实现中心“一卡通”式服务。

4.2.2配送中心选址及建设。由于前期建设的配送中心缺乏系统性规划,需要对现有的配送中心服务区域重新调整,在服务盲区选址建设新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选址的合理性关乎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可利用成本效益原则与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初步确定选址方案。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为达到最优目标,配送中心智慧化升级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尽量减少或消除无效劳动,提高作业效率。(2)以动态的观点作为出发点,将客流、物流、信息流合理化。(3)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整体优化升级流程。(4)配送中心智慧化升级过程的规划设计要从宏观再到微观。

配送中心智慧化升级应包含配送中心整体规划设计、内部区域规划和作业工具及系统的升级改造三个方面,实现配送信息自动识别、自动预警、自动路径优化等目标,同时,根据配送评价,对配送路线、站点设置、配送成本等做智能处理,及时更新。

4.2.3配送中心智慧化改造。智慧配送中心以“智慧化”为基础理念,通过系统集成、平台整合,配以GPS/GIS、RFID射频扫描、无线视频传输等高新技术,将信息化管理覆盖到中心每个角落,使车、货、人进出都实现数字等级、网络查询、数据库管理,实现人与车、车与货、货与路相互互动、信息撮合、服务集成,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心的智能化、智慧化升级。

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对中心各个管理模块有机整合,实现对不同网络用户终端和业务子系统进行统一调度指挥、交换,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周界安全防范系统、保安对讲系统、广播系统、火灾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统一接入系统平台管理,从而实现各子系统与数据库相互融合,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快捷一体化指挥。

5武汉城市智慧物流配送方案预期成效

5.1优化武汉城市配送中心布局,加快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对武汉配送中心的重新规划,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科学手段选址建设配送中心,并对配送中心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促使武汉城市配送向智慧化发展。通过先宏观再微观的原则,对城市物流配送各环节做到周详细致考虑,保障每个环节顺利、高效运行。

5.2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效率

实现智慧化升级改造后,物流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加强企业运营路线管理,实现配送车辆的自动化管控。根据科学管理流程,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通过信息化技术及相关技术设备应用,提升物流企业效率。

5.3加快推进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对物流成本和效益有重大提升作用,其中托盘标准化、集装箱标准化、运输工具标准化等对生产、流通领域效率提升有显著效果。武汉城市智慧物流配送方案可至上而下推进标准化在武汉实施进程,通过建立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配送中心的智慧化升级改造,可促使武汉市内物流企业达到软件和硬件标准统一。

5.4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强新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武汉城市智慧物流配送方案的推行可加强系统内企业和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孤岛”。通过对系统内企业和部门的培训,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认识,打破观念陈旧带来的发展瓶颈。同时由于系统内企业采用统一标准的设施设备,通过规模化生产制造可降低武汉物流业总成本,改善企业因成本高昂不愿信息化、不能信息化的现状。

5.5提高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

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培养物流各层次人才。武汉城市智慧物流配送方案的实施需高校、企业、政府部门、银行机构等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培养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各层次物流人才。

5.6加快物流相关政策法规完善步伐

针对管理部门分散,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的问题,武汉城市智慧物流配送方案利用合理的规划,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协商,将武汉物流行业看作一个整体,结合武漢物流的定位,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针对物流模式创新速度快,政府部门管理跟不上的问题,武汉城市智慧物流配送方案的实施可以引起政府部门重视,合理制定相应政策措施;针对行政法规不健全,办事手续繁多、流程繁琐的问题,政府部门可通过武汉城市智慧物流配送方案,建立物流服务窗口,让物流人可以在一个窗口解决物流事,建立物流企业诚信档案,提高物流企业违规的隐形成本。

6结语

武汉城市智慧物流配送方案的实施是打破武汉物流业发展瓶颈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给武汉物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效益,该方案不仅加强标准化实施进程,促进物流相关政策法规完善,提高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还可以为其他地区发展物流新模式提供借鉴。

作者:李金雷 牛秀明 艾振 李迁

第2篇:“新物流”时代农村快递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摘 要] 农村快递物流配送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新物流”时代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对农村快递物流配送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快递物流主要包括电商自营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共同配送等三种配送模式,具有市场潜力大、配送范围广而分散、需求季节性明显且不稳定、配送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的特点。应从节点规划、资源共享、物流技术在配送过程中的应用等方面完善配送节点体系、促进共享配送、加速信息化建设、以客户为中心提升服务水平,以促进农村快递物流配送模式适应“新物流”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快递物流;配送模式;“新物流”

[

农村快递物流网络已成为城镇一体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1] 121-124。提高农村地区物流配送效率,夯实农村电商发展的经济基础,对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2] 117-119。当今时代,伴随着信息化物流和智慧物流的迅速发展,物流行业整體正面临不同背景、不同要求的转型升级的挑战,学者们基于“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城乡一体化、农村消费升级、物流信息化转型等背景对农村快递物流进行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3][4][5][6][7]。

菜鸟总裁万霖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提出了“科技+新零售+全球化”的“新物流”定义。“新物流”的发展趋势是共享资源,降低成本、融合共生,促成转型、协同推进,多方参与、自动加码,聚焦发展[8] 156-157。在“新物流”时代,农村快递物流配送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农村快递物流配送如何发展以适应“新物流”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物流配送模式的转型升级,提高配送效益、提升配送服务水平,以促进农村快递物流健康科学发展成为农村物流新的研究命题。

二、农村快递物流呈现的特点

(一)农村快递物流市场潜力巨大

近几年,农村电商高速发展,农村电商消费主体规模、网络零售额不断增加,农村快递物流的市场需求飞速增加。如图1所示,近5年来农村网民规模与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农村网民规模达2.2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6.5%;如图2所示,近5年来农村网络电商零售额大幅上涨,从2014的1800亿元上涨到2018年的13700亿元。同时,农村网络电商零售额占全国网络零售市场份额的比例也大幅提升,反映了我国农村网络电商迅猛发展的态势。另据国家统计局预测,到2020年,中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将由5年前的1500亿元增至8000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39.8%。

伴随着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的快速发展,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如表1所示):近4年农村地区快递收投件总量迎来爆发式增长,2017年农村快递业务收投总件数首次超过100亿件,2018年则达到120亿件。

(二)配送范围广且分散

由于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大部分农村距离县城或乡镇驻地较远,且农村居民居住不集中,造成农村快递物流送货分散、距离远,物流成本相对偏高。邮政业农村与城市投递里程数的对比(见表2),清晰地显示出农村快递物流配送范围广且分散的特点。

受困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配送范围广而分散等现实因素,现阶段农村快递物流配送只有少数企业能做到配送到户,而且配送到户也只针对于道路通达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乡村。绝大多数快递物流配送都采用自助提货模式,即以集中投递、客户自提的方式完成“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图3包含了现行普遍存在的6种农村快递物流末端配送方式。农村物流末端配送体系不健全依旧是农村快递物流配送的痛点,物流配送是否能真正下沉到各个乡镇和村落成为农村快递物流配送发展的关键一步[9] 12-17。

(三)需求季节性明显且不稳定

对于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居民来说,还未形成网购的消费习惯,平常的购买频次不高,物流配送业务量不稳定。譬如,寒暑假、节假日前后以及年轻人返乡或网店大促、季节交替需更换衣物的时间段是农村快递业务量增多的时候;此外,农需物资的运输大都是在农忙季节呈现较大的需求,农产品也是在农收季节集中向外运输。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京东集团联合调查的数据显示,2018年2月,农村电商物流需求高速增长,农村业务量规模增速近50%,比上月提高25个百分点,其原因主要是居民返乡之前提前储备,对酒类、食品类和服装类等年货需求明显增多。根据表3可知,2018年2月,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大幅回升至149.6点,比上月回升26个点。分地区来看,东部、中部和东北农村业务量指数均出现明显回升。

(四)配送人员以农村居民为主,且文化水平不高

农村快递物流正处于起步阶段,其盈利能力有限,快递企业能支付给快递从业人员的工资偏低,很难吸引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和当地的年轻人。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2017年中国电商物流与快递从业人员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調查的4363位快递物流从业人员中,农村户籍的占65.55%,非农户籍占比34.45%,这反映了农村居民在国内快递物流行业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在被调研的样本中,快递物流从业人员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其中受过本科及以上教育的仅有7.13%(见图4),即使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物流专业的应用性与实践教学,然而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选择从事物流相关行业的人数占比不足30%,选择进入农村快递物流行业的高校毕业生更是微乎其微。此外,员工流动性较大。在快递物流行业内工作1年内和1-3年内的员工占比高达57.09%(见图5)。

三、农村快递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现阶段,在农村快递物流的直接或间接配送方式中,电商自营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以及共同配送模式是现行配送模式中较为典型的三种配送模式[10][11][12]。

(一)电商自营配送模式

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笔者以国内自营物流电商企业京东为例进行农村自营配送模式分析,京东从2014年开始着重发展农村物流,在农村各县级城市建立“京东帮”服务店,现已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农村配送体系。

1. 京东自营配送模式的特色。一是县级城市、乡镇两级节点配送体系。京东建立了两级节点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分别是在县级城市建立县级服务中心统一负责区域内快递的集配,在乡镇设置乡村服务站来完成末端配发和集货,并由快递员负责最终的配送到户工作。该配送模式的节点体系为:省级仓—区域分中心—县级服务中心—乡村服务站—配送到户;二是农村无人配送网络。京东开发了多种用于农村配送的无人机,并规划了农村三级无人配送网络,分别是省级仓之间的干线大型无人机配送、区域分中心之间小批量快速转运的支线无人机配送、从自营配送站到乡村推广站这一乡村物流核心的“最后一公里”终端无人机配送,最终的派送将由乡村推广站的快递员进行人工投递;三是创新配送模式:京东便利店。京东为全国中小门店提供优质货源、技术支持以及物流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将普通便利店改造为京东便利店,京东便利店的增加可以有效增加就地配送、实时配送的货源,大大减少了集配时间和流通中转环节,有效降低了末端网点的建设成本。

2. 自营配送模式的优势。一是自主管理配送,农村配送适应性强。企业对整个配送流程的安排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企业自身对从订单生成直至乡村派送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实现全程跟踪,完整的配送体系也可以有效减少快件在中转节点的延误停留时间,进而保证了配送的时效性;独立的配送体系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动态决策灵活调整配送策略,适应农村业务量不稳定性和季节性鲜明的特点;二是提升客户的消费体验,有效提升企业市场形象。自营配送模式下企业直接面对农村终端客户完成产品的配送和服务,通过配送促进企业与客户的无缝对接,提升客户的网购消费服务体验;同时,直接配送有利于企业及时通过客户反馈的信息和大数据信息发现自身在产品与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此外,直接配送避免了因间接配送导致的客户信息泄露、末端丢失件等配送诚信问题。

3. 自营配送模式的劣势。一是配送体系建设前期资金投入量大。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涵盖了仓储、分拣、运输、配送、派发等多个物流环节,自营物流模式建设前期企业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流资源进行农村配送体系的软硬件建设,资金链和管理重心的转移可能会影响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这对大多数中小型电商企业来说是个挑战;二是配送效益无法保证,管理难度增大。农村配送业务相对分散,自营配送单兵深入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同时,在农村末端开展配送业务,规模小的企业在有限的利润空间下难以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对于大部分电商企业来说,物流配送仅为其业务的一部分,专业化物流人才相对缺乏,管理难度增大。

通过对比自营配送模式的优劣势可以发现,大型电商企业或者家电企业更适合在农村发展自营配送模式。

(二)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第三方配送模式就是指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菜鸟物流集三通一达、宅急送、汇通等组成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笔者以其在农村的发展为例分析农村快递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1. 菜鸟配送模式的特色。一是县村两级节点支撑的配送体系。2014年阿里开始启动“千县万村”计划,着力打造以县级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为节点支撑的配送体系,阿里在选定的县级城市设置县级服务中心站点,并由县级服务中心站去开拓村级服务站,由当地居民或者有意向设置村淘站点的个体户来运作村级服务站,其配送节点体系为:区域配送中心—县级服务中心站点—村级服务站—客户自取;二是“菜鸟县域智慧物流+”项目。该项目通过利用物流信息系统为快递物流配送提供智慧物流服务,菜鸟在县域物流中心站点应用大数据路由分拨以提高分拣效率,同时还将为各网络节点配置智能设备,这将有效促进农村配送网络和派送路径的的优化,在节约物流成本的同时提高物流效率;三是菜鸟县域O2O物流模式。农村物流系统优先处理农村淘宝上的订单,并将县域的订单统一汇总提交给淘宝商家,县域经销商可就近匹配一次性送货至县域物流服务中心,菜鸟农村物流村际班车负责从县域服务中心到村级服务站点的运输,最后由村级快递员短信通知客户取件。

2.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势。一是专业化程度高。第三方物流企业致力于打造专业化物流服务,其拥有充足的资金、人才、技术优势开发农村快递物流配送市场,并积极通过提高自身竞争力来扩大农村市场份额;二是转移物流风险,降低物流成本。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成本高,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将减少电商企业对农村物流投资,降低企业的资金运作风险,降低物流成本。

3.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劣势。一是物流运作灵活性差。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下,电商企业对农村物流配送的控制力差,农村快递物流配送环节较多,乡村配送大都是几经周转才送达客户手中,且末端配送大都为代理点进行派件;加之,农村快遞物流配送信息化水平低,电商企业对农村快递物流的末端配送情况无法实时跟进,问题反馈后不能及时改进,物流运作的灵活性较差;二是恶性竞争致使服务水平下降。农村快递物流企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导致农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质一般、行业内鱼龙混杂,加上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较差,农村快递物流企业面临生存困境。数据显示,单件快递配送城乡物流成本为1:2,30公里范围内农村快递配送成本是城区的3倍,60公里范围内农村快递物流配送成本是城区的5倍。迫于农村配送发展实际,农村快递物流企业各自为战、相互竞争导致服务水平下降。

通过对比农村第三方配送模式的优缺点,第三方配送模式适用于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较完备、自然村较集中的农村地区。

(三)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是物流配送企业之间为了提高物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体[13] 288,在农村物流配送中,由多个物流或电商企业通过整合自身运力资源、仓储资源、信息资源等软硬件资源联合组织和实施完成物流配送活动。由于邮政在全国农村的网点覆盖率较高、配送体系相对完善,国内学术界已有学者就搭建邮政农村共同配送模式进行研究[14][15],第三方物流企业可通过共享邮政的配送体系来降低物流建设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1. 邮政共同配送模式的特色。一是完善的乡镇配送体系。中国邮政具备覆盖全国各乡镇的快递网络体系,能够深入诸多偏远地区,在农村物流市场具有领先优势;二是乡村配送智能化、绿色化。一方面,邮政业致力于加快农村信息系统建设,启动了电子化支局的系统上线工作,规范邮政连锁配送业务经营管理;另一方面,邮政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布局建设无人机起降场地,打造无人机农村投递示范区;此外,2018年5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正式启动绿色邮政行动,在农村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金融等领域加大投资。三是“寄递+电商+农特产品+农户”模式。2019年国家邮政局联合国家多部委出台的《关于推进邮政业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实施“一地一品”示范工程,开展“邮政兴农行动”,推广“寄递+电商+农特产品+农户”模式,开展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直接对接,就近销售寄递本地农产品。

2. 共同配送模式的优势。一是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益。在农村发展共同配送模式,成立共同配送联盟,由共同配送中心对快件进行集中,通过统筹配载、派发,可有效提高农村快递物流末端配送效率;同时,集中作业、动态协同可将分散的乡村需求集中进而实现农村配送的规模化,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规模效益。二是减少资源闲置浪费,促进资源共享。农村快递物流配送存在着有的企业“无网点可用、无车可用、无人可用”,有的企业资源闲置的状况,共同配送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各物流企业的现有物流资源,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降低物流资源的闲置浪费。

3. 共同配送模式的劣势。一是出现问题责任界定难。由于共同配送整个过程都有可能是多方参与的,配送分工存在一定的交叉环节,出现问题后联盟内部企业大都互相推诿;此外,受农村配送模式的影响,农村末端配送效率低,配送周期和配送时间较长,导致问题反映与解决延迟;同时,农村快递物流配送的主客体大都是素质一般的农村居民,他们的责任意识不强,责任界定相对较难;二是协调组织难,利益矛盾多。共同配送联盟内企业大都是同行业企业,本身存在着竞争关系,加上农村企业资质一般,企业自身的文化和组织经营理念相对落后;此外,由于共同配送实施环节中存在着客户信息、配送工具等资源共享导致的系列利益问题,使得农村快递物流共同配送的统筹组织协调难度增大,共同配送联盟很难实现公平的费用分摊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通过对比共同配送的优劣势可以发现,共同配送模式适用于物流体系相对落后、快递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的乡村地区。

四、“新物流”时代农村快递物流配送模式优化建议

(一)构建并完善配送网络体系

农村快递物流配送的特点决定了其配送的离散性,大多数物流企业很难在农村配送中实现规模效益,应通过完善农村配送节点体系,实现农村快递物流配送的集约化、提高规模效益。一方面,打造“县域集配中心—乡镇配送站点—村级服务网点”的三级配送网络体系,当上级配送中心将快件运输至县域集配中心时,由县域集配中心对全县快件进行集结,统一组织安排派发,提高配送集中度;另一方面,根据配送业务量和自然村分散程度,通过整合末端配送线路,规划“县域公路—乡镇主路—村组水泥路”的闭环双向配送路径,提高不同路段的车辆装载率,降低运量分摊成本。

(二)以资源共享为核心开展共享配送

农村快递物流基础设施较差,配送体系建设成本较高,共享物流将成为解决农村快递物流配送难的有效途径,通过全面整合个体物流企业的资源、开放利用企业物流资源、深度开发社会物流资源,促进农村快递物流共享配送[9]。首先,建议由政府牵头成立共享配送联盟,并制定准入与监管体系以及奖惩机制,同时协调联盟内企业的成本分摊和利益分配;在此基础上,在共享配送联盟内整合各企业的网点、车辆、配送人员、技术、资金、信息以及物流设施设备等软硬件资源,积极开发联盟外部可以利用的诸如乡村公交车等社会资源;同时,设定资源共享的方式,优化共享配送流程,促进信息资源共享,通过企业之间的信息反馈和更新实时优化配送方式。

(三)加速信息化建设

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是制约农村快递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现行配送模式下主要以传统的人工配送为主,信息化设施设备和信息化人才短缺导致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因此,要通过加速信息化建设,发展农村“智慧物流”。首先,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补贴,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企业应在各配送节点配置诸如自助终端、电脑、信息系统等专业化信息化设施设备,并培训员工如何使用,提高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覆盖率和使用率;其次,企业应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开发和引进,可以和当地相关高职院校合作,引进年轻的专业化物流人才;最后,企业应积极开发信息资源,利用大数据分析当地物流市场需求,拓展物流业务渠道,促进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

(四)以客户为中心,提升服务水平

配送时效性差、货损率高、丢失常有发生是农村快递物流服务差、投诉率高的典型表现,“新物流”时代要求农村物流服务应以客户为中心,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首先,在农村物流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应通过增加快递配送员工、增加配送车辆、增设末端配送网点、提高冷链能力、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提高快递物流配送能力,在实现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其次,农村物流需求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用和农需物资、农产品对配送服务也具有特殊的要求,快递企业要针对不同种类不同要求的货物,保证货物的安全性、完好性和配送时效性,在满足基本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差异化服务;最后,农村快递物流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经济相对发达、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农村地区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条件创新配送模式,将无人配送、智慧配送引入农村末端配送,在便民利民的同时,提供个性化配送服务。

[参考文献]

[1]赵会娟,孙萌焌,薛蓉娜.农村快递网点保本保利策略研究——基于作业成本法本量利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10).

[2]刘德武,刘昱岗.物流效率提升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影响——基于农村经济发展角度[J].商业经济研究,2018,(23).

[3]陈汉明.基于云配送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16).

[4]胡国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物流运作模式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2017,(10).

[5]陈婉婷.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7,(22).

[6]邢慧茹.农村消费升级背景下的物流配送模式优化策略[J].农业经济,2015,(12).

[7]赵树宽,张大伟,方艺文.基于信息技术的吉林省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15,(5).

[8]王坤,粟日,相峰.“新物流”的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新物流”发展分析连载之三[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8,(9).

[9]储涛,贾伟强.农村快递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10]華慧婷,郝渊晓.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农村电商物流模式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8,(4).

[11]卫宗超.互联网环境下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运营服务机制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12]胡亚兰,鲍金红.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商业保险模式与优化策略——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8,(12).

[13]高学贤. 现代物流管理学[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

[14]赵广华.基于共享物流的农村电子商务共同配送运作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8,(7).

[15]柳思维.发展农村电商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创新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7,(2).

[责任编辑:朱苗苗]

作者:储涛

第3篇:基于智能物流配送平台的城市蔬菜物流新模式

摘要: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传统农产品物流模式物流活动分散、流通环节重复作业和资源浪费严重,已无法适应农产品市场发展及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变化。本文分析了武汉市蔬菜供应模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建基于智能物流配送平台的城市蔬菜物流新模式。

关键词:物流智联网;蔬菜物流;新模式

一、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郊的大量土地让位于城市开发,城市蔬菜自给率严重不足,只能依赖农村及其他市郊农场的供应。蔬菜运输过程和中转次数过多导致损耗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蔬菜价格波动很大。据统计,我国蔬菜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超过1/4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现代物流已成为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所以构造一种新的物流模式来整合现在的物流资源将是解决网络经济和流通经济瓶颈的重要措施。文章以武汉市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物流智联网平台的城市蔬菜供应模式,希望能对城市蔬菜供应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武汉市现行的蔬菜供应模式

湖北省蔬菜流通以批发市场为主导,武汉市的蔬菜流通还是传统的模式:乡间小贩到农村去收购农民的菜或者是农民自己将菜运到产地的批发市场,然后再由产地批发市场运输到消费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再将蔬菜配送到各个农贸市场或超市,最后消费者到菜市场或超市去购买蔬菜。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

武汉市现行蔬菜物流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物流分段特征明显,物流链断裂现象严重。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把蔬菜物流链分成前后两个部分。由于武汉市蔬菜批发市场的“小规模、大群体”经营主体特征,使得批发市场成为蔬菜物流链的断裂点。

2.物流损失较大,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武汉市蔬菜流通过程中,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大约60%,物流成本已经成为蔬菜流通的关键性因素。每100吨蔬菜可产生20吨垃圾,无效物流成本很高。

3.物流环节较多,传统物流通道占主导地位。蔬菜以分散家庭生产为主,流通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物流环节较多,普遍存在流通相互“倒手”现象。

4.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有效的物流合作和信任。武汉市蔬菜合作组织总体数量较少。从事蔬菜运销的商人90%— 95%是个体经营组织,蔬菜批发市场也主要是个体工商户和私营小企业。

三、新的蔬菜物流和购买模式

(一)新的蔬菜交易模式

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以及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组织的不断正规化,制造业中的F2C模式也趋于成熟,实行城市蔬菜物流的F2C模式是城市农产品物流的一种趋势。模型构建的基本原则是:减少中间环节,缩短流通路径;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广泛性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资源和信息技术;实行统一核算,降低交易费用和成本。该模式是在与蔬菜种植基地建立采购合作机制的条件下,以大型农产品产地为货源的采购基地,根据地理环境、客户需求量建立配送网点,以高档社区、白领阶层、双职工家庭等为服务终端,形成完整的蔬菜产、购、销、送—体化的流通体系。新的蔬菜交易模型如图2所示。

新的交易模式为:农场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对农场的蔬菜进行在线电子商务营销。城市居民在商务网站进行蔬菜选购和预定,网站每晚十点作为当天业务处理的截止时间。居民必须在晚上十点前下完订单并支付货款。农场在晚上十点以后对订单进行处理,按照订单的需求进行蔬菜的采摘、分拣和包装。凌晨两点前包装处理完毕之后,按照接收站点进行分拣装车,由物流智联网的服务平台进行配送,凌晨六点之前送到居民小区物流服务站。城市居民早上起来就可以去小区周边的物流服务站收取昨天晚上在网上订购的蔬菜。这种模式运行的关键是物流智联网平台也就是智能物流配送平台。

(二)物流智能配送平台

武汉市物流资源比较零散、组织性不强、没有统一的实施标准。本文从理论上根据Internet中的数据传输模型构建了一个智能物流配送平台。具体模型如图3所示。

1.模型简介

模型是根据Internert网络数据传输模型借鉴数据包的传输原理重新组织和规划的全新物流运作模式,类似于将物流资源全部整合就像现在的“云服务”一样。物流智联网是以IT信息数据为基础,借鉴TCP/IP数据包的传输原理,对物流网络进行重组和构建,使得物流包裹可以如同数据包一样在物流网络中进行自由的变换和重组,包裹的每一步流向都可以进行追踪和记录,物流网络可以方便地进行地域延伸,使其覆盖范围变得更广,其服务能力迅速增强,可以快速地适应网络经济对物流的需求。物流智联网可以克服目前物流信息不完全、服务范围覆盖不够广的问题。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的服务成本能降到最低,同时服务时间也能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不断缩短,物流智联网整合了现有的物流资源,实行了标准化和精确化。整个平台的运作体系涉及到的实体定义为四个层级:核心层、转发层、代收层和终端层,这四个层级中的所有节点都要在平台上进行注册和说明,并建立相应的关系。

核心层:其中的R1为中央配送中心,每个R1在建立时就默认是与其它的R1是进行联通的,整个核心层是武汉市蔬菜供应中心,主要负责湖北省内和省外的蔬菜集散。R1内部单件物流操作成本和分拣成本由R1自己定义平台监督,R1是R2的根节点,货物在由R1向R2转发时,由R1负责,R1需要在平台上申明自己的辐射区域和服务价格,等待R2的介入,R1一般由湖北省内有很强实力的大型专业物流公司承担。

转发层:转发层由R2组成,R2是R1的子节点,R1是转发层的根,R2同样也可以以一个R2为父节点。R2一般由武汉市有专业资质的物流公司承担。当公司在平台上注册后,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接入的父节点。当R2接入以后,需要在平台上说明自己的辐射区域,以及单件运作成本和中转完成时间,每个R2都可以对自己的父节点进行择优。R2能否生效由R1批准。

代收层:代收层的节点定义为Hub,Hub可以承接的父节点只能是R2,每个Hub只能接入一个父节点。Hub一般不是专业的物流公司,而是由零散资源充当。对于注册为Hub的实体需要在平台提供可服务的时间窗口和代收范围以及相应的服务费用。

终端层:终端层即为最终的用户,可以是农场或单个农户和消费者,他们是最终的叶子节点,只是在需要使用网络资源时,指定到可用的网络节点,整个物流费用由他们承担。

2.运作过程

(1)物流发货方首先取得平台发放的唯一ID凭证,在用户网上下订单时的RFID标签或带永久标记RFID的标准箱作为该次发货的唯一ID,其中RFID标签都是可以回收重新反复利用的。

(2)当发货方收到平台发放的唯一ID后,就可以开始发货。发货时,发货方和收货方都需要对平台选择各自的节点。一旦发货方与收货方都选择了接入的节点,平台就可以自动建立一条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可联通的物流路由。当收货方填入了该次的货物重量以及货值,相应的物流费用就可以由平台自动算出,该费用可以选择由收货方或者是发货方在发货前预支给平台。

(3)物流费用支付后,正式的物流发货就开始了。各个节点按照用户的要求以及对平台的承诺一次完成货物的转运。当每个节点接受货物以后,都必须对平台进行签收,无论是采用自动扫描技术还是采用一般的手工签收方式。只有对平台进行签收了以后,平台才能告知货物的下一个流向节点,直到到达收货方手中。

(4)当货物最后到达收货方手中时,收货方对平台进行最后的签收确认。收货方的确认才标志着此次物流作业的顺利完成,最后由平台完成最终的物流收益分配。到达收货方手中的标准箱和永久RFID标签可以继续回收利用,用户可以退回给就近的物流服务站,然后由平台进行逆向回收。

四、新的蔬菜流通模式的意义

1.通过信息技术可协助武汉城区特别是小区模式的居住区建立密集的Hub站点,从根本上降低物流的收集成本和收集等待时间,同时也降低了单位货物的运作成本。

2.智能物流配送通过密集和广泛的收集站点,使物流转运的满载率得到提高,同时降低了集货等待时间。智能物流配送平台可以确保在同样运输方式下,物流运作单位成本是最低的,而其单位距离运作时间是最短的。

3.智能物流配送平台在“最后一公里”的派送上依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广泛分布和密集的Hub站点使得“最后一公里”可以变成最后100米,直接到达武汉市的各个小区物流服务站,这可以给收货人以多种便利的选择方式进行货物接收。

4.新的模式下不再需要任何中间商参与蔬菜的经营与倒手,可以降低中间损耗。蔬菜在农场进行基本的净化处理后,就可以快速的装入物流智联网的标准箱中,然后直接送到居民区的物流服务站,蔬菜不会再经过任何倒手,不存在任何中间损耗。

5.新的模式使得农场更容易培养忠诚的客户。农场可以直接面对城市的消费者,从而有效的掌握自己的客户源,通过提供更优的服务,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客户关系培养和维护,以增强对终端市场的把握。这样,农场就更能够按照最终消费者的需求种植符合目标客户口味和喜好的农产品并控制种植数量,这对农场和城市居民的供销关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夏文汇.电子商务平台下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2003(07).

[2]李春成,张均涛,李崇光.武汉市蔬菜流通体系的调查与思考[J].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2007(06).

[3]孙剑,李艳军.基于一体化战略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模式[J].商业时代,2003(17).

[4]安德鲁·伯杰,约翰·加托纳著,马士华等译.网络时代的供应链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洪涛.我国蔬菜产销体制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0(04).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王学军

第4篇:重庆烟草物流配送发展研究

摘 要:高效的物流配送是烟草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重庆烟草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新环境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

关键词:烟草;物流配送;发展对策

作者:余淑涵

第5篇:物流配送的“最后一步

作者简介:张清雅(1994-),女,汉族,河北保定市人,学生,本科,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

薛艳茹(1992-),女,汉族,河北沧州市人,学生,本科,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配送体制建立健全。在市场竞争体制下,物流配送创新不断。O2O模式下的社区及校园配送在体系中所占比重重大。本文将分析校园O2O和社区O2O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模式及特点,并根据此特点阐述校园配送的可行配送方案的建议。

关键词:校园O2O;“最后一公里”配送;电子商务

背景

校园O2O模式以及社区O2O模式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道路上的重要方向,同时伴随着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定位系统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O2O模式下的物流已经不单单是“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那么简单了,在移动定位技术的发展与电商的激烈竞争中,物流配送的激烈竞争已经缩短到“最后100米”乃至“最后一步”。正如阿里巴巴高级副总裁梁春晓所言,信用、支付、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前十年道路上的“三座大山”。如今信用、支付问题逐渐解决,但是物流始终影响着人们对电商服务的体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O2O模式应运而生。

一、O2O模式简介

O2O模式指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线上快捷下单与支付,线下快速送达与体验相结合是它的最大特点。其存在与发展不仅帮助传统店面零售商在电子商务的强烈攻势之下得以继续生存,也帮助电子商务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追溯中国O2O模式,携程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O2O模式,后续,如大众点评网等也是O2O概念的早期实践者。而团购模式的出现,将信息流与资金流一举通过线上实现,商业流与服务流在线下实现,标志着中国O2O另一全新阶段。

二、现行校园O2O以及社区O2O的发展状况

O2O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是在O2O模式下的校园网上超市以及社区电子商务已经不满足于网上购物,到店自取的服务方式,其期待能够得到送货到“手”的配送服务,这无疑为校园与社区O2O的发展带来挑战。我们承认,校园O2O以及社区O2O确实都已经到达其喷井期,尤其是校园O2O,各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的支持势必会加速了校园O2O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这种新的模式,或者说是一种从传统电商和门店中共同衍生出来的商业模式想要在这两种强有力的传统销售方式当中站稳脚跟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首先是社区O2O,其发展的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与大型物业连锁集团合作、整合中小型物业管理企业以及整合商家和用户资源。然而每个社区都会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存在,不是楼房盖一样就可以把服务复制过去,因为组成这个社区的是无数个性格迥异、兴趣不同、观念有差异的个体。人不同,社区文化就不同,社区氛围就不同,社区环境自然也会不同。想要用复制的形式对社区O2O进行推广,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而校园O2O相对于社区O2O来说,其优势在于可复制性高,社区O2O面对的消费者群体每个社区之间的差异性极大,无论在其他社区获得怎样的成功,都可能在新的社区因为人群的不同遭遇滑铁卢。而校园O2O则不同,因为其面向的对象均为高校大学生,不仅相同地区的大学差异性小,即使是全国范围内,大学间的消费者群体也并没有很大差异。因此这就为校园O2O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可复制性,导致校园O2O的地方性、模块属性极强,易被竞品复制。同时,不同于社区O2O,校园O2O的线下实体多为校园内的零散超市、卖店,相对于社区O2O来说,顾客忠诚度极低,而校园网络超市相对于传统零售型超市来说,本身不具有利润上的优势,因此想要在已经被传统零售型超市当中冲出重围必须在用户体验方面做到极致,也就是说及时准确的物流配送是校园O2O的命脉所在。

三、校园O2O与社区O2O的配送特点

校园O2O与社区O2O的共同的配送特点主要有:1、物流所处的战略地位高,物流服务体验决定了企业的命脉。2、订单随机,超小批量,超多批次配送。3、没有满足配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4、配送速度要求高,物流信息要求反馈及时、有效,响应快速,且需较强的物流控制力和协调能力。5、需要专业化的物流人才和管理团队。6、有物流设备、政策、资金、场地等支持。7、市场需求和配送量大、配送区域小、配送集中,可通过共同配送实现成本均摊,有效降低物流成本。8、消费者对配送速度、服务水平要求髙。9、市场潜力巨大,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0、但就物流本身来说,盈利性极低。

四、相对成功可行的配送方式

现行的校园O2O配送方式主要以到店自取和送货到门两种。由于校园O2O大多采取校内兼职生配送的形式,打破了传统配送行业无法送货到宿舍的瓶颈。但是,这种多样化,个性化的配送方式,使得配送成本极高,在人力成本无法降低的前提下,大部分商家选择了付费配送的模式,这样的方式保证了利润率但是也损失了一部分的用户量。目前来说较为可行的校园O2O配送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线上对商品的价格进行折扣,吸引顾客到店自取,另一种是在价格上没有优势,有时甚至以比较高的价格带来利润空间,以此为用户提供更加良好的用户体验。我们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尽管校园O2O的定位在于其多样化与个性化,但是以片或以宿舍楼分区的方式,在具有较大的用户量的前提下还是可以带来一定的规模效益。而社区O2O就目前实物配送领域来看,大部分是专业物流公司的“最后一公里”接口,其实际意义是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一种末端物流形式,是一个以物流品牌实体店形式存在的自取点。而另一种模式则是类似于社区001等形式。社区001等企业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社区服务商,找超市、供应商、厂家来合作,对于厂家和供应商,不收取任何费用,成为其在社区范围之内的搬運商,可以说是自建物流的形式来帮助卖场等实现线上交易。

五、如何搭建有效的配送模式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O2O本身就是一种物流的模式,两者在概念上并不能完全的区分开来。实现更为有效的物流配送模式,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所能提供的数据库信息。要想搭建完整有效的物流模式,信息技术必须在O2O配送当中的应用。新商业模式O2O对物流的要求,即智慧的物流。物流的智慧由人(经验、情报),机器(数理逻辑、输入数据)和物流(数据库、状态信息)构成。因此可以说,数据分析是智慧物流的基础。如何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以及数据支持是实现高效精准的物流配送的重中之重。在平台中,通过对客户的行为进行进行分析,根据主题建立数据仓库,通过模式进行数据挖掘,得到知识模型。对于精准营销至关重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数据的价值被放大。不同于传统的数据库,数据仓库及联机分析处理对订单的数量进行归纳、总结、预测。在人员及设备配备方面,给予更有利的意见。同时在数据存储方面更加灵活。

以校园O2O为例,从满足固定点自提和送货上门两方面配送需求出发,考虑仓储和配送两个主要部分来构建配送系统。在仓储环节,精准有效的顾客订单信息可以实现最优库存量从而降低库存成本。而在配送环节,信息的使用显得更为重要。在体验质量方面,移动定位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利用顾客的定位信息,从而达到精准到最后一步的顾客体验,同时快速的信息处理让及时配送成为可能。在配送成本方面,由于配送员多为在校兼职生,往往不存在固定工资,计件工资的形式较为普遍。因此通过信息技术,是配送分配模仿滴滴打车的形式开展,能够卓有成效的降低配送成本。(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杨喆.校园网上商店物流配送模式及其方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杨聚平.以客户为中心“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3]孙志伟.大数据时代物流行业的O2O应对策略[J].物流科技,2014,09:70-73.

作者:张清雅 薛艳茹

第6篇:卷烟智能物流配送中心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安徽省阜阳市烟草公司物流配送中心智能物流建设的需要,针对卷烟配送现状,在卷烟存储、分拣以及订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仓储、分拣作业流程设计和信息化集成设计,以满足智能物流配送的要求。

关键词:卷烟物流、智能物流配送中心、仓储、分拣

本文以安徽省阜阳市烟草公司智能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为例,以仓储和分拣需求数据为依据,进行仓储和分拣的智能物流规划设计,进而实施信息系统集成,最后对该项目取得的收益进行总结。

一、项目情况简介

安徽省阜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下辖6个县级烟草专门局(营销部),担负着9775平方公里的卷烟经营和市场管理工作。

近年来,安徽省烟草公司阜阳市公司(简称“阜阳市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在仓储和分拣方面,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小范围的改造,但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卷烟配送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及其配套面积严重不足;

二是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个系统没有进行有效集成共享;

三是配送中心主要物流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与生产规模不匹配,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

基于以上原因,阜阳市公司于2011立项启动了新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建设目标是,要把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建成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满足远期发展需要的智能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充分考虑系统实用性、可靠性、兼容性、联动性,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将自然环境、建筑环境与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与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应用适度超前且成熟的设备和系统,最终实现降本增效。

二、卷烟物流数据分析

为了解决卷烟配送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自动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智能卷烟配送中心,同时需要满足近期和远期的卷烟销售任务,提高卷烟配送效率。本项目以2014年阜阳市公司的销售数据为基础,对仓储、分拣以及订单数据等进行全面分析。

1.仓储量的分析

根据《卷烟配送中心设计规范》规定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Q=(A×10+B×15+C×25)×к,其中Q表示总仓储量,A表示省内烟日平均销量,B表示邻省烟日平均销量,c表示其余省份烟日平均销量。к表示库存量峰值系数,为13。由于省内烟、邻省烟、远省烟比例为5:1:4,以阜阳市公司规划年销量281000大箱(1大箱=5件=250条)为标准,年工作时间为250天,每托盘30件烟来计算,得出省内、邻省、省外烟的每天存储数如下:

省内:281000箱/年/×5÷250天÷30件/托盘×50%=94PL/天:

邻省:2 8 1 0 00箱/年/×5÷250天÷30件/托盘×10%=19PL/天;

省外:281000箱/年/×5÷250天÷30件/托盘×40%=75PL/天。

按照省内烟10天的存储量,邻省烟15天存储量,远省烟25天的存储量要求,仓库所需要的总货位数量为3100货位,取1.3的峰值系统,阜阳市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的总货位数为4030个货位,其中立库货位数量设计为3780个,件烟缓存区250个货位,仓库卷烟总存储量为24.2万大箱。

2.分拣量的分析

根据《卷烟配送中心设计规范》:按照年工作时间250天,每天7小时,销量波动系数1.2,设备综合利用系数11=80%计算,设计年销售量为281000大箱;

日平均分拣量:28.1×10000×250÷250=281000条/天

日高峰分拣量:281000×1.2=337200条/天

日高峰时段的系统分拣量:337200÷7=48172条/h

考虑η=80%设备综合利用系数,则系统分拣效率需求为:

48172(条/h)÷80%=60215(条/h)

若配备额定分拣效率为20000(条/h)的分拣设备,按照60215(条/h)÷20000(条/h)=3.01来计算,应配备分拣设备3套,因此在年销量为28万大箱的情况下。需要配备3条能力为20000条/h的复合分拣线。

3.订单品牌数量

通过对销售数据进行EIQ(E:Order Entry;I:Item;O:Quantity)分析,即从用户订单、品种、数量数据出发,进行分拣配送特性的分析。从EIQ分析的结果分析配送中心的物流状态,得出诸如配送中心卷烟品种的销售情况、ABC分类、出入库频次、时间特征、订单分布情况等内容。依此进行物流系统平面布局、分拣设备配置、出入库设备能力计算、自动化程度等要素的设计,同时根据实际销售量数据进行仿真验证,以保证整个配送中心规划设计合理和未来的可靠运行。

本次主要分析的指标包括:

(1)品种数量(IQ)

分析每一品种卷烟规格订货总数量的情况,用于确定ABC分类并根据此分类针对性地进行工艺布局和设备配置。

阜阳市公司年销售的总品牌数量为122个,总量为54650047条;日均销售品牌数为66个,日销售最大品牌数为92个。前18个品牌占销售总量的80.49%,定义为A类烟;第19到第31个品牌为9.86%,定义为B类烟;其余的定义为C类烟。

(2)品种受订次数(IK)

分析每一品种规格订货的次数。确定仓储的库存策略,分拣前缓存的策略、分拣设备的配置数量等条件。

由于A、B类品牌受订频次高,分拣量大,在仓储方面考虑到出库优先的原则,对A、B类品牌的存放可采用靠近出库端的方式,提高出库效率;增加A、B品牌卷烟的缓存数量,以保证对分拣设备的持续补货;在分拣方面采用自动补货系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C类品牌由于受订频次少,分拣量一般,在仓储方面可考虑放置在货架顶层,备货采用拆垛或整托盘出库分批次备货的模式,分拣方面可以采用人工补货的方式。

(3)订单量(EQ)分析

分析订单订货数量的情况,了解订单的数量分布和相关比例,确定分拣后卷烟的包装模式。

(4)订货量分析

一定时间内的出货数量总量的分析,如每日、每月、高峰日、高峰月等,分析系统能力需求,用于确定仓储系统、分拣系统能力、根据情况设定系统的冗余度。

三、物流规划设计

基于对卷烟仓储分拣数据分析,规划方从物流中心总体布局、仓储设计、件烟备货设计、分拣设计以及整体作业流程等进行规划设计,以满足智能物流配送的需求。

1.总体布局

如图1所示,阜阳市公司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由卸车区、码垛入库区、拆垛出库区、立库区、分拣缓存区、条烟分拣区、空纸箱暂存区、发货备货区、异形烟打码区和发货装车区等组成,满足卷烟从入库到打包整个过程的自动化智能配送业务处理。

2.仓储区域的设计

仓储部分规划设计为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数3780,省内烟采用整托盘收货,经信息录入后,由叉车取至入库站台,经输送设备到立体仓库的指定货位存放;省外烟由机器人码垛机码成实托盘(30件/托盘)后,经输送系统送至入库站台,由输送设备送到指定货位存放。

按照年销售量28.1万箱进行计算,机器人码盘入库效率为51盘/小时,出库机器人拆垛效率为57.5盘/小时,2台机器人拆垛效率为1200件/小时,每条分拣线的分拣效率为20000条/小时,即400件/小时。

3.件烟备货区域的设计

件烟备货区域采用件烟密集备货通道、配合多层穿梭车系统,实现所有标准的自动缓存备货。其中,密集备货通道集中处理其中约占总销量前50%的6个品规,配置1台叠烟机,1台补货穿梭车.8组密集备货通道,8台拆烟机及输送系统等设备,实现卷烟自动缓存、分拣线自动补烟。其余卷烟品牌作为中、小品规,采用多层穿梭车系统进行自动缓存备货,该部分由3台入库提升机、3台出库提升机、14台高速件烟穿梭车、穿梭车货架(14层)、输送系统等组成。

多层穿梭车系统为阜阳市公司新引进的缓存拣选工艺,入库提升机分别通过与输送系统及货架入库站台的对接,可实现将需要存储的件烟提升至货架任意一层,也可以实现货架每一层内都存有所有中、小品牌卷烟;货架共有14层,每层都设置有1台高速穿梭车,各穿梭车之间独立运行,互不影响,高速穿梭车通过与入库站台对接,以货叉形式将件烟搬运至穿梭车载货台内,通过穿梭车在该层内的纵向运动,到达相应货位,再以货叉形式将件烟搬运至货架内,完成件烟的缓存任务。分拣线产生补烟需求时,穿梭车运动至相应位置,选取所需卷烟。放置于出库站台,出库提升机通过与出库站台、输送系统配合,将件烟按照实际需求排序后输送至分拣线。方案中共设置3台出库提升机,一一对应3条高速条烟分拣线,各提升机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4.分拣系统的设计

设计3条高速条烟分拣线,单条分拣线主要包括2台自动开箱机、10台通道机、12组卧式分拣机(10通道,组)、2条条烟皮带线,单线共设置130个通道。标准条烟分拣线实现99.9%以上自动补烟、自动开箱,100%自动分拣、自动打码、自动装箱及自动贴标;同时,设计一条异型烟分拣线,完成异型烟分拣任务。

根据上面订单数据分析,本方案采用国内领先的高速条烟分拣技术,合理设置通道数量及设备,使系统既做到科学合理符合实际要求,又有一定超前性,整体设计思路突出以下几点:

(1)适度自动化:自动上烟、自动补货、自动分拣、自动装箱,自动补货量在99%以上,人员的工作量与工作强度基本平衡,并能体现劳动效率的提高和劳动强度的降低;

(2)设备分拣革新:卧式、立式、通道分拣机均采用预分拣机,具有预分拣功能,提高分拣效率;

(3)分拣原理提升:分拣单机顺序下烟,基本为单机串行的工作模式改变为分拣单机并行预分拣、全部分拣单机为并行的工作模式;

(4)分拣下烟姿态:下烟姿态最优,并最高密度的布置在主分拣皮带线上;

(5)大幅提高分拣效率:在现有订单结构下,实现实际不低于20000条/小时分拣效率;

(6)流程简单:所有品牌在同一条线上分拣,没有合单过程,单品牌下烟;

(7)品牌集中度高:同一品牌固定在一个通道,便于发货交接;

(8)出现品牌超多的情况,系统会提示操作人员,是否调整到异形烟分拣线分拣,可以有效做到极小品规作为异形烟分拣的效果。

5.作业流程设计

如图2所示,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工艺流程设计为:收货→扫码→码盘整理→入库→仓储管理→出库→出库扫码→分拣补货(件烟补货)→分拣→打码→包装→整理→[暂存]→出货。

为了满足智能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要求。整个工艺流程的设计是完全信息化的过程,上位计算机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通过电气控制使设备按一定的规律运行,一些由人工完成的环节按计算机终端、无线终端、显示屏的信息进行操作,人工实施完成后通过计算机终端、无线终端、确认按钮等把信息传递到上位计算机,使整个系统始终处于正确的信息管理中运行,自动完成卷烟从入库到出库到分拣的业务过程。

四、信息系统设计

物流园区的信息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配送中心物流系统分为决策层、管理层、业务层和控制执行层。

决策层包括负责采集全省或者地市物流仓储、运行、成本等信息,并通过BI等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省级和地市级的决策数据,同时,监控省级或者市级的物流业务运行过程。

管理层主要负责资源、费用、计费、绩效、综合管控等物流项目的管理统计。

业务层包括了仓储管理系统、分拣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负责了物流仓储、分拣、配送的管理。

控制执行层,负责调度和控制自动化仓储和分拣物流设备完成上位系统下达的指令。

同时,物流系统与外部系统如专卖营销系统、一号工程、数字仓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外部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完成整个配送中心的业务。

五、项目建设成效

阜阳市公司智能配送中心建成以后,解决了仓库容量长期不足的问题,实现了企业信息化集成,提高了物流的自动化水平,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差错率,提高了分拣配送质量。

作者:许相华

第7篇:超市物流配送论文:浅析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

超市物流配送论文:

浅析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

摘 要:大中城市的商业竞争相当激烈,市场已近饱和,当前是发展农村连锁的好时机,各农村连锁超市开办后,迅速占据了当地商贸流通业的主导地位。但是相对于大中城市的连锁店,农村连锁超市因为其相关方面条件的不足,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问题,物流配送方面尤为严峻,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的连锁超市应该分析自身问题,提出合适的物流配送策略。

关键词:连锁店 物流配送问题 物流配送策略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兴起,农村现有商业的局限性为连锁超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我国农村连锁业没有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已经为连锁经营管理与发展带来了“瓶颈”,很多农村连锁店物流管理观念落后,盲目跟从,配送模式不合理,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和体系,运营成本偏高。等等一系列关于物流配送的问题严重制约着零售连锁业的发展,导致其很难有效实现更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农村连锁超市的现状分析

1.1农村连锁业的发展背景

新时期的农村消费趋势为连锁超市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潜力。目前,中小城镇和农村的日常消费主要集中在吃、用两大方面,而价格低廉、质量保证、服务优良的商业形态在当地的缺位率相对较高。随着农村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心理的成熟和消费需求的提高,人们更注重于购物环境的和谐、方便、自由和休闲。连锁超市这一新颖经营业态和销售模式的出现,正顺应了新时期农村消费求真求廉求便求全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农村连锁超市,其经营模式是以设立在城市的总连锁店为核心,不断向本区域的各个乡镇以及附近区域及其部分乡镇辐射,通过规范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的。由于连锁经营在降低采购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行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信誉,降低了竞争风险,因此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

1.2农村连锁超市概况

与传统的大型百货商场相比,发展连锁店无论在店址选择还是内部装潢上要求均相对比较低,可以大大降低资产的固定投入;开架销售、电子化管理和各门店之间统一采购,可以减少人力物力支出、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压低商品进价;更重要的是通过加盟连锁形式,可以极大地减缓总部的资金压力和风险。通过农村超市连锁的形式进军农村市场不但取得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而且还可取得的社会效益明显进展,同时用现代流通方式,走连锁经营之路,无疑是新时期开拓农村市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但是,农村连锁超市在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依然存在着各个方面的问题。连锁零售业的运营是以追求规模为目的的,往往掩盖着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在资源整合和管理方面形成越来越多的潜在危机,企业向各种业态全面扩张使资源处处短缺,特别是物流配送环节,受主观客观因素的限制,很难充分发挥其存在的巨大潜力。所以,这些有待加强的地方,需要我们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对策。

2.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问题分析

一般作为连锁企业其根本要求是实现“六统一”: 即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信息。但是作为主攻农村市场的农村连锁店,从整体看,特别是统一进货、统一配送属于物流范畴的这两方面最难实现,农村连锁超市在物流配送环节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不完善。

首先,部分连锁超市在对物流方面仍然不够擅长的情况下自办自搞物流,在仓储、运输、劳动力、设备等方面的直接投入巨大,场地、设备的运营、保养费以及商品周转占用资金等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其次,库存过大。过大的库存不利于资金的流动,降低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很大程度影响了连锁店的经济效益。相对于库存过大,由于运营和采购之间的沟通不畅有些商品倒反会出现缺货情况。在商品管理方面,总店采购部门没有很好地把握不同门店的需求差异,使得有些销路不佳的商品长期滞留在货架上,造成库存资金呆滞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没有更多的货架摆放畅销产品,造成畅销产品的恶缺货;至于数据管理方面,由于严重缺乏沟通,总部和分店数据库数据严重不符,由于数据不准确,分店店长对于总部和系统给出的补货提示没有信心,等等因素都会造成缺货。

另外,农村连锁超市的规模相对来说都是比较薄弱,也就是处于初具规模的阶段,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很难从各个方面达到有效管理整个连锁店的要求。也就是导致无法满足对连锁店“六统一”基本要求,这就不利于连锁店的统一运营管理,不管是从”六统一“之中的核算方面,还是信息管理方面都是可以体现出来的,这会增加连锁店的运营成本,降低管理的效率。

3.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策略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是物流配送,而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快速回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以及生命周期支持等。企业通过对物流管理目标的实现,来实现物流过程的增值,帮助企业按最低的总成本创造最高的客户价值。根据企业物流目标,结合对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问题分析,最后可以提出适合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策略。

3.1整体策略

从连锁店这个整体出发,在物流配送方面还是要考虑以下的问题。

首先,应该改变落后的物流管理观念,不要盲目跟从“潮流”,不要重前(前台门面的扩张)轻后(后台物流系统的构筑及管理)。运营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前面所提的物流管理目标,按最低的总成本这个理念来制定正确的物流模式。

其次,关于仓储库存问题。物流管理的一个目标是,最低库存,就是减少资产负担和提高相关的周转速度。存货可用性的高周转率意味着分布在存货上的资产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因此保存最低库存就是要把存货减少到与客户服务目标相一致的最低水平。

至于缺货的问题,主要还是在企业内部,单就运营和采购来看,两者的必要信息不能充分共享,沟通不畅导致了缺货的严重。

所以,总的来说要实现充分的信息共享,特别是采购和运营之间。这就要求采购人员除了采购商品外,对商品销售情形、市场反应或存货数量,都应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再订购“时,有效控制订购点和数量。而采购过程的必要信息要及时反映出来,让各个部门能了解到,并各自做出迅速反应,而反应的过程必须建立在一套完整并严密的制度上,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控制各个运作流程的目的,也就能有力的地解决了库存的问题。

另外,还可以对连锁店整体运营提出以下要求:

(1)迅速反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尽可能的最短时间内完成物流作业,并尽快交付所需存货的能力。

(2)不断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物流作业模式,为现代物流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企业要注重信息的管理,促进物流配送的发展和功能实现。

(3)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物流配送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零售,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的流通机构。连锁店应制订一套相应的作业制度,通过成熟完善制度的指导,更有效的进行物流的配送。

3.2具体策略

我们再就连锁超市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具体策略。

首先是针对假货问题的策略。

(1)采购员环节。对于采购员的确定,应该由总店或分店通过各项素质考核确定最终的人选,并把采购这个岗位固定分派给最终的人选,达到采购的专业性和专门性这个目的,确保采购员能胜任采购这个关键性职务。

(2)市场调查。在这里,个人认为调查的内容应该包括对目前市场现状和趋势的分析,依此确定所要采购的商品大致范围。接着对供应方市场进行调查,调查其信誉和货物的配送能力等方面的资料,初步确定供应商。

(3)谈商品、分析商品、选择商品这几个环节都涉及到直接跟供应商面对面的作业,我们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和确定,是建立在前面的市场调查基础上,所以供应渠道是有各个层次的保障,比如产品质量、供应方信誉等等。

接下来就是关于处理好我们和供应商关系的问题。

在这些环节上应该始终建立在“双赢”的理念上,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确保送货的及时率和配送的准确性,有关货物信息要及时向各个部门反馈,同时建立应对体系,对遇到的问题迅速反应,并尽快解决。比如采购到假货,在相关制度的指导下,如反馈制度、协调制度、退货制度等,尽快向总部反映,同时跟供应商沟通,采用最合理的对策,力使损失达到最低限度。再比如缺货问题,这就要求寻求多方的供应商,寻求多种货物采购方式,让这些供应商和采购方式共同支撑连锁店的物流体系。我们本着互信互惠的原则,可以以总店或者分店的名义和这些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最终合力促进分店甚至总店物流管理的高效实施,从而给企业创造更多赢利。

参考文献:

[1]黄启宝,连锁经营概论[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2]顾国建,超级市场连锁经营管理[M],上海科学出版社,2005

[3]郝晓渊,现代物流管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4] 张晓川,物流配送系统规划 [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5] 马士华,企业提高物流能力的路径及外包战略[D],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332001)

第8篇:物流配送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内蒙古工业大学物流开题报告范文?呼和浩特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的意义、目的:

课题来源于对电子商务理论的学习,以及对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现实需要。主要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的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更好的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支持。有实际价值较高。电子商务是21世纪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产物。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在电子商务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仍处在较为困难的成长阶段,其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研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发展现状及思考,在充分解决物流配送发展瓶颈的同时,寻求一条更为完善的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之路。

?

设计(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案:

1.?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

2.?物流配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3.?物流配送在今后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及解决方案

? 方案:1. 电子商务是21世纪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产物。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在电子商务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仍处在较为困难的成长阶段,其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研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发展现状及思考,在充分解决物流配送发展瓶颈的同时,寻求一条更为完善的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之路。2. 物流服务功能不断扩展? 基于电子商务的现代物流除了满足传统物流的基本功能外,主要是提供的广阔的增值服务功能。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包括:①增加便利性的服务,一切能够简化手续、简化操作的物流服务都属于此类,如自动订货、传递信息和转账等;②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在需求方对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快速反应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动力之一;③延伸服务,向上可以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可以延伸到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等;④降低成本的服务。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期,物流成本将会高居不下,有些企业可能会因为根本承受不了这种高成本退出电子商务领域,或者是选择性地将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外包出去,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发展电子商务,一开始就应该寻找能够降低物流成本的物流方案。 物流的全球化趋势? 电子商务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经济全球化特点日益明显,在现代企业产品跨国界流通的形势下,物流企业的服务范围也相应地从区域向全球扩展。全球化战略的趋势,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产企业致力于制造产品、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的同时,物流企业要集中精力提高物流服务需求,做好物流服务。例如,在配送中心,对进口商品的代理报关业务、储存、搬运和配送,必要的流通加工,从商品进口到送交消费者手中的实现一条龙服务。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物流业是时代所趋,要正确认识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合理地选择电子商务成本的投入,从而增加我国物流行业的竞争力。3. 在电子工具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下,信息流、商流、资金流通过点击鼠标瞬间就可完成,而对于物流,只有少数商品和服务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电子出版物、软件等,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物流过程必须通过物理活动才能完成。而没有一个高效率的企业或社会物流配送系统对商品的转移提供低成本、适时、适量的转移服务,成了物流配送的最大问题,而且配送成本过高、速度过慢是参与电子商务的买方最为不满的问题。3. 解决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提高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服务质量,最终促使电子商务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必然有一段持久而漫长的发展过程。http:///wuliukaitibaogao/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模式,在积极推进第三方物流的同时,灵活运用自营物流、物流联盟模式或者多种模式共同发展,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现代陶瓷下一篇:所得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