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瓷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现代陶瓷

浅析现代陶瓷构成艺术

摘要:中国陶瓷艺术由于几千年的深厚传统模式导致现代陶艺起步较晚,而一些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开始了近现代陶艺的发展。文章顺着构成艺术的发展脉络,探寻现代陶艺的变化,通过现代陶艺家的作品体味几何抽象艺术渗透其间的魅力;以时间为线索,去窥探现代陶艺是怎样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中接纳和吸收了构成艺术。构成艺术的概念和语言逐渐渗透到陶艺的每一块领域,始终是现代陶艺的精神土壤。

关键词:构成艺术;几何抽象;现代陶艺;精神土壤

一、现代陶艺之概念

中国素来以“瓷国”著称,具有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对世界的陶瓷艺术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正是由于这种极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根植于国人心中的陶瓷审美模式拖延了中国现代陶艺的萌芽时间,忽略了世界范围内新兴的现代陶艺审美观念,而一些西方国家,如英美和日本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开始了近现代陶艺的起步和不断发展。论文论文参考网

现代陶艺以其内在的张力、实验性、具象和非具象性的形式美感来承载当代文化精神,是现代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冷漠、回归自然的一种最好方式。就现代陶艺的观点来看,陶和瓷都只是媒材,现代陶艺并不泛指所有的陶和瓷的艺术。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是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介,远离传统实用性质的观照是,表现现代人的思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它有最重要的两点:一是作为精神性的表现媒体而存在,精神属性是主要特征;二是表现手法技巧不拘一格,造成极丰富而随机的视觉效果,超越传统的技术标准,拓展全新的表现领域。

这些也正是构成艺术在现代陶艺中得以运用的契机。而且艺术本身无疆界,一种风格或主义的确立,必将影响当时一切与艺术相关的领域。正如抽象表现主义对建筑、服装、平面设计等的冲击。陶艺界也就不可避免地迎来了抽象艺术在其界内的发展,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加入陶艺作品创作,从而开启了抽象艺术运用之先河。

二、何谓构成——几何抽象

对于构成,并不单纯指三大构成的知识,它的触角可以涉及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如果非要加个定义,那么所谓构成,就是组装,即把设计中诸要素像机器零件那样,按照美的法则进行组装,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艺术作品。而直观一点说,就是几何抽象的艺术。

三、解读几何抽象与现代陶艺的融合

顺着构成艺术即几何抽象艺术的发展脉络,去探寻现代陶艺的变化,通过拜读现代陶艺家们的作品,可以从中体味抽象艺术渗透的魅力,窥探现代陶艺是怎样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中接纳和吸收了抽象艺术,从而开启了现代陶艺由具象或实用到抽象或非实用的转换。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艺术观念处于大变革时期,反传统、追求艺术的独立性与纯粹性的运动风起云涌。而立体主义的丰碑人物毕加索更是致力于从描绘自然具体形象向抽象化形象的转化,从他的陶艺作品中便可见一斑。分解与重组,不同视点的并置都是立体主义理念为陶艺注入的新鲜血液。立体主义的理念被他直接运用到陶艺的创作上,陶盘、陶器都只是画布的替代品。虽然在陶艺语言上毕加索还没走向深入,但这种直接的挪用或者甚至说玩票性质的举措却为现代陶艺揭开了新的篇章,是对现代陶艺家们抛开传统束缚探讨新的陶艺语言最早的启发,开始了陶瓷艺术对实用器具背离的萌芽。

上世纪20至30年代是几何抽象艺术的感觉性表现的发现期。1931年,法国成立“抽象一创作”的艺术团体,推动了与自然完全断裂的几何造型艺术的发展,并在1936年把几何造型表现的艺术命名为“具体艺术”。在陶艺界,我们看到的是以美国的彼得·沃克思为首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兴起。他主张陶艺创作中即兴、自由的发挥,将黏土作为表现情感的载体,随意地叠、刮、戳、压。背离传统,彻底放弃了以往的造型完整和传统工艺技巧美感。甚至,他在作品上总是有意无意留下产生的瑕疵、开裂和斑孔,一目了然地记录着作品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沃克思用于表述隐喻及记载人与水、火、土的交流和联系的重要手段。没有具象,只有抽象表达,正是先锋派艺术家在陶艺领域对构成艺术的最好回应。陶瓷艺术开始了真正的对于传统的反叛,一切实用的器具已失去意义,几何抽象的表达方式为现代陶艺揭开了新的篇章!

作者:刘建

第2篇:现代陶瓷之路:与时代同行

摘要:千年的历史,浩若星辰的陶瓷艺术,就像一颗嵌在艺术史项链上的钻石璀璨明亮,为我们留下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供后人享之不尽。一个民族站在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面前,应该如何面对过去,又该如何把握未来。追寻陶瓷艺术的足迹,唐砖汉瓦,明清官窑瓷,依然在历史的尘埃中熠熠生辉,然而我们更应该懂其历史,继其传承,敢于创新。本文通过艺术美学原理的思路对陶瓷艺术分析,以陶瓷欣赏标准的唯美、唯理与唯物为主线阐述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陶瓷艺术的变迁。

关键词:陶瓷艺术;现代陶瓷;设计艺术;唯美;唯理;唯物;艺术创作;艺术作品

吕品田先生认为现代陶艺出现三种相对的倾向,即唯美流、唯理流与唯物流。①然而现代的陶瓷艺术从美学原理的角度上看,也可以分成这三个主流思维,即唯美、唯理与唯物。这也逐渐成为陶瓷艺术创作的三个重要思路,传承的唯美,革新的唯理与多样的唯物,形成了这个多样性的陶瓷艺术。江西有着陶瓷研究历史的大都市,从古至今都是陶瓷艺术的发展中心之一,景德镇的瓷器、南昌的瓷版画都是较好的认证。

一、传承与继承(唯美)

就本质意义而言,“变质的泥性”可谓陶艺造型媒介的本质特性。②然而正是这种“变质的泥性”在前辈大师手上成为了一件件的价值艺术品,使其富有创意的气息,从而构建了以后的陶瓷艺术。

“天下至精至美之器,皆饶郡浮梁之产也。”(景德镇隶属饶州浮梁)历史的鉴证,让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我们引以为傲,传统、先辈们的心血需要传承,陶瓷艺术之路需要前行。“至精至美”这四个字告诉我们传统的陶瓷欣赏标准,从美学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古陶希的价值就是“唯美”,即专注于现实表象之平面性形式结构的“分解—重组”建构意向,抒发内心对现实美的表露,从而忽略存在其中的逻辑思维,也无意对物质媒介的特性充分地利用和显扬,单纯的追求其表面的物质。如:造型、画面、构图等。“白如玉,明如境,薄如纸,声如罄”,这句话充分的证实了传统陶瓷人的追求,追求着那种“唯美”的艺术品,也正是这种“唯美”的欣赏标准使得陶瓷艺术得以延长。

从古至今,陶瓷艺术经历了传承和发展,也影响着现代的一批陶瓷艺术家。例如:卢国良的卢窑与汤景华的瑞窑(见图1)都是其中的典型,作为第六代传人的卢国良,从先辈们不仅接受了卢窑,更继承了传统的工艺画法与创作,这也充分证实了“师徒制”在传承的作用和价值。同时,他的卢窑也将传统的古典之美带给了我们,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唯美”的美学标准。汤景华是一个对明清官窑工艺有着深入研究的仿古高手,为了提升自己的鉴赏和复制能力,他经常去各国大陶瓷博物馆,经常向身边的人请教,这也使得他在明清官窑的复制中成长,同时也继承了传统的眼界和欣赏目光。他认为:“陶瓷是火与土的艺术,只有经过火的淬炼,才能闻到陶瓷艺术的芳香。”直白地诠释了陶瓷的构成以及自己对陶瓷的“唯美”式追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古陶瓷领域进行着不同的探索,以传承先人的技艺、继承其传统。也正是他们有这样的梦想,才使得古官窑陶瓷工艺得到了传承,提升了仿古瓷的文化品质,这也让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观察到了传统陶瓷的魅力和“唯美”的精神追求。

一、引进与创新(唯美)

陶瓷通过“师徒制”代代相传,但在每个人对陶瓷的理解和角度等一些观念的理解,从而使每个人的作品各有所不同。经历无数的传承,进而发生改变,使其创新陶瓷艺术。传承逐渐的发散出来,又让陶瓷艺术逐渐的“广纳百家之行,吸取各门之技艺。”传统的“师徒制”是由工匠带徒弟演变过来,这种单一的培训方式,狭隘了一些想象的空间。随着教育的发展,“师徒制”逐渐演变成为师生的关系,但教育不仅仅只是教你一些技巧,更重要的是让你纳百家之言,读千家之书,从而发展自己,进而让我们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的吸纳新的营养物质,使得陶瓷艺术中加入新鲜的血液。例如:在原有的陶瓷艺术中加入雕刻,那就形成了雕刻的陶瓷作品,这也就是传说的平面图案上添加三维的空间立体感。

二、反思与革新(唯理)

陶瓷艺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人们发现“唯美”(见图2)已经不能完全的吸引大众的眼光,而就在此时,人们也对陶瓷艺术有了足够的认识,从而使得眼前美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就好比花开花谢一样。这时一些大师就在进行着一系列的反思,觉得我们应该重新定位陶瓷艺术,那就有了之后的革新之道,那就是以逻辑的思维将人们带进陶瓷艺术的画面中,从而牵动人们的内心情感,释之为“唯理。”

“唯理”(见图3)主张“沿着心灵的轨迹去思索”,以形和色的构筑来显示深度思考的精神气氛。通俗来说,也就是制作陶瓷作品已不再向传统那么只是一味的强调美,而他们考虑的更多的是让欣赏者对这件陶瓷作品产生怎样的逻辑思维,画面产生一种怎样的故事情节,这才是唯理的革新办法,最典型的莫过于南昌的“瓷版画”的变化。“瓷版画”又称瓷板(版)画像,瓷上的肖像画、瓷像,是一个在江西红土地上诞生、发展并影响周边省份及海外的民间传统工艺。③简单地说就是瓷板上的肖像,传统的在于传形(也就是走进照片的误区),而现在的“瓷版画”更多的是传神。

“形”与“神”的差距何在,我们了解了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就明白,这幅作品达到了艺术的顶峰时代,而它真正的价值何在,可能看过的人都明白,那就是画面中莫名的微笑,这幅作品虽有“唯美”的画面,但更重要的是它拥有“唯理”的逻辑思维,让人为其中谜产生个人的思考,这也是印象派吸引人们眼光的重要原因。陶瓷艺术在传承的过程中经过反思、革新,从而使其从“唯美”的审美观转移到“唯理”上。

四、共生与发展(唯理)

毕加索曾说过:“陶艺创作和绘画创作一样,艺术家可以证明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发明能力,不过陶艺创作还需要保存自然发生的具体而物化的结果。我的陶艺爱着世界,泥土如同老人的生命母体,而这个老人不断地在体会着生命的流程,接近这种意义上的泥土是极其自然的事,这正是希望动手的老人的证词!也就是这种创作的革新,才让我们发现这种新旧之美的对比和融合。”④这时候人们视野不仅仅只是一种空投的逻辑关系,而在其形上也产生了肌理的变化,甚至让各门技艺的技巧融汇贯通,从而构建新观念,这就是所谓的“共生”,也进一步促使陶瓷艺术的发展。随着艺术的融入,江西陶瓷艺术也在不断地融入新的营养与技法,这样更易于陶瓷创作水平的提高。如:把国画、漆画、构成设计等一些的技艺融入陶瓷绘画中,对其陶瓷艺术也是一个崭新的一面。我们所创作的作品《废墟》(见图4)就是我们的研究成果的现实,它结合了陶瓷与漆艺的艺术手法,充分展现了现代陶瓷艺术氛围,既继承了传统陶瓷艺术气息,又结合了现代艺术手法,为现代陶瓷艺术之路,添加了新的篇章。《废墟》作品于2013年9月28日亮相于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即大源流漆艺展),一个创新式的艺术形式展现于大众眼前,激励后人创新,也为现代陶瓷之路发展提供方向性。再比如,两宋时期的陶瓷增加了石刻、泥塑两种艺术的融入,使得陶瓷艺术更加博彩,为人们所喜爱。“一种革新就是一场发展”,江西陶瓷艺术正是在不同的融入、革新、共生中茁壮发展的。

五、融入与溶入(唯物)

今天的艺术就好比一个大熔炉,它融入了各行的技艺,从而形成新的艺术形式,而陶瓷艺术也是从传承中不断融入其它的艺术形式。进而构造出当下的陶瓷世界,一个唯物的陶瓷都会。“唯物”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而陶瓷艺术中的“唯物”来源于人们对陶瓷美学的一种新认识,也就是一种新的创作思维。“唯物”专注于主体单纯而直接的身心感悟,强调超越现象规律,摆脱理性逻辑和感觉感性的呈现,其终极目标是追求非思维性主体和非认知客体的冥合体味朴素而真实的审美幸福感。⑤“唯物”陶瓷展示的主要两种思维方式有:一种强调创作的自主性,认为创作就是即兴的画面美感。另一种是就物质肌体性,使其作品充分尊重自然性,从而围绕其自然的气息而创作。然而,融入即是唯物最好的表现手法,只有不断的融入才会有新的艺术作品,也正是这种美学角度的迁移,使人们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从而促使江西鄱阳湖经济下的陶瓷艺术产生其思维的变化,让我们在传承的途中进行创新。

六、多样与繁华(唯物)

人类学家将艺术视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将其作为理解、把握、研究文化的途径之一,由艺术表现探询艺术与文化之间的相关性。⑥而江西的陶瓷艺术也是江西的一种文化展现,从古走到现在,陶瓷艺术走向了多样、繁华的陶瓷时代,跟着市场的发展陶瓷市场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景德镇的陶瓷、南昌的瓷版画都在不少程度上有所见长。中国陶瓷的文化品格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化的艺术品格,它是文化的内在品格。在陶瓷艺术的折射与表现,也是东方陶艺最深刻、最深厚的历史根基,传统的陶瓷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雅”,而正是这种雅展现了江西人民的人文情怀,这也是“唯美”的展现。思维的革新,人们逐渐被“唯理”性思维所吸引,往往在追寻其中英明的逻辑,从而形成了“唯理性”思维方式,到最后,受印象派、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觉得在陶瓷绘画的过程,我们也应该添加个性化的东西,那思维就从理论回到了个人内心的抒发,使其形成了“唯物”的展现过程,经过这一系列的思维变化,陶瓷艺术走向了多样、繁荣的局面,各种陶瓷形式都展现于我们的眼前。走在景德镇的街道,感受着现代的景德镇陶瓷市场氛围,品鉴着陶瓷艺术的“多元化姿态”,体味着当代陶瓷艺术的大熔炉。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陶瓷艺术的物化,让人们看到了景德镇陶瓷艺术走向了媒介生产的大场景;从原有的单纯艺术走向了艺术市场化的生产阶段;从传统的传承走向了当今的多样与繁荣,只有经历这样的反复,才能与时代同行,发展美好的陶瓷艺术未来。景德镇陶瓷艺术先后经历了唯美、唯理与唯物这三个时段,最后成为一种媒介物化的过程,正构筑了现代陶瓷艺术之路——与时代同行。我们经历了传承与继承、引进与创新,而后出现了反思与革新、共生与发展,最后呈现了融入与溶入、多样与繁荣,也正是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时间段,才促使今天陶瓷市场的活跃,才成就了现代陶瓷艺术的新篇章,才出现了多样与繁荣的陶瓷市场。从美学角度分析,现代陶瓷艺术观赏视角出现了唯美、唯理和唯物三个不同的视角感受,呈现了不同的艺术倾向,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陶瓷艺术领域里的一股充满活力与魅力,不断开拓进取的艺术潮流。与时代同行,共同发展陶瓷艺术,使得江西鄱阳湖经济圈下的陶瓷艺术得于延续发展。艺术本身就是需要反复的考究、树立、推翻、反思与革新的过程,而江西陶瓷艺术从美学欣赏的角度进行着现代陶瓷艺术的品鉴,并形成不同欣赏风格、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的陶瓷艺术氛围,从而形成了多样与繁荣的现代陶瓷市场。

七、结语

我们从美学原理的角度入手,深入分析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范围内的各位艺术家在各个时段所产的陶瓷艺术作品,并以此分析艺术接受群体的欣赏观念,从而定位陶瓷艺术市场,最后以达到改变人们的创作思维方式的最终目标。我们通过深入研究各个时段的发展去探索现代陶瓷之路,并结合各个时段的发展,提出与时代同行的陶瓷艺术之路,也将会进一步推动构建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陶瓷艺术创作发展氛围,不仅繁荣、创新了新时期的陶瓷艺术创作,最终也逐步推动形成了多样与繁荣的艺术市场。(责任编辑:徐智本)

作者:支林 徐光达

第3篇: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趋势

陶瓷艺术设计是陶瓷艺术创作者基于对瓷土泥性的把握,并表现创作者主观形态的设计行为。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将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融入丰富、饱满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并逐步形成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语言。本文在参考借鉴当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陶艺名家作品的基础上,从“四个统一”即色彩与情感的统一、意境与气韵的统一、意境与情感的统一、造型与装饰的统一,对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趋势作一个系统的展望和分析。

陶瓷艺术设计的目的在于对陶瓷作品进行美化,从而使其更加符合人们的欣赏、审美心理。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中,以陶瓷为对象进行美化装饰的历史由来已久,据有文字记载表明,我国陶瓷艺术设计始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彩陶,而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距今约7000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抚今追昔,历史长河中依然闪耀着中国灿烂的陶瓷文化,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对于每一个陶瓷艺术创作者而言,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时代在变,墨守陈规终将被时代淘汰,这也在客观上要求现代陶瓷艺术创作者要“笔墨当随时代”,懂得传承,还要学会创新,懂得依葫芦画瓢,还要画出新意。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要色彩与情感的统一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色彩是构成作品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色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相当的分量,它蕴含了对人们精神、性格、品味的某种暗指,例如中国人的习性,中国人对红、蓝色具有无比的尊尚。这两种色彩在各个生活场合及艺术里应用得都非常广泛,红色,上到达官贵人,下至平民老百姓都要在特定的场合里体现出来,如节庆,大红喜事、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喜悦气氛,形成一种所谓的带有民族性质的“中国红”;而蓝色,则象征天空与大海,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蓝得那么经典,那么的让人心醉,那么迷人,形成一种流传数百年的"青花蓝”,成为一大特色。海之青、天之蓝、这是一种纯粹、一种热情、一种神往。

色彩通过视觉刺激,可勾起人们对大自然的丰富联想进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复杂情感,这些情感通过色彩的协调、对抗、交错及融合,最终表达出不同的意境范式。陶瓷艺术设计的色彩运用,对陶瓷艺术作品的视觉审美产生出独特的无穷魅力。将传统图形艺术结合到现代陶瓷艺术的设计中,这是设计具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关键。但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指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地拷贝或者简单地挪用,而是去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让传统图形成为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设计出富有生命力的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不管设计存不存在着法则,设计本身绝不可能是一个固有的结论。因为进行现代陶瓷艺术设计,正是在设计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着人类的文明。如果对设计作出一个思辩性、逻辑性、唯一确定的理性结论,那就给人们铸成了一种凝固和谐的生活模式,给人类创立了一种僵死的文明。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应始终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不断引导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这或许可以认为是设计的一个较为恒定的原则。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要意境与气韵的统一

尽管我们会在许多场合都经常用到“意境”这个词,如古诗文赏析、书画鉴赏、戏曲点评等,但意境的概念源于中国传统美学,一般而言,艺术的意境是在审美活动中主、客两方面的和谐统一,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感、理想、意趣与艺术客体达到完美交融的状态。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陶瓷艺术作品的意境是指以陶瓷为载体进行艺术加工后产生的一种艺术化的、整体化的空间,在传统美学里,被称之为“境生象外”。气韵,则往往与“气韵生动”等同,实际上,“气韵生动”是作品达到理想化状态的,南朝著名画家谢赫在其论著《古画品录》中提出关于绘画“六法”之道中,“气韵生动”则居首位,可见气韵在艺术作品中的分量。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意境与气韵的统一,是提升作品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陶瓷艺术不像其他如国画、油画等纯平面艺术,而是有不同的造型,既有规则的瓷板、瓷瓶,也有不规则的如现代陶艺雕塑等作品,老子《道德经》中有 “大象无形”的说法,就是指物体能够容载其他物体的才变得博大,才不至于受到限制和束缚,陶瓷艺术作品的气韵则充分体现这一点。例如,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运用传统美学“虚实相生”的思想,在画面中的适当的部分进行“留白”处理,产生“形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情趣。“气”是游离于事物本体之外的东西,“韵”则体现出一定的规则、格调,就像地球沿着固定的轨道转动,会出现日夜更替的现象。陶瓷艺术作品的“气韵”是指既有灵活、变幻的审美元素,又有一定的审美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这样的陶瓷艺术作品才能提升审美境界。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要意境与情感的统一

艺术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同样是一种饱含着情感的活动。从陶瓷艺术设计的准备工作到整个设计过程都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艺术创作的动机大多来自某种强烈而纯真的情感冲动,包括喜怒哀乐等情感表现,艺术家根据自身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在作品中表现出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可以说,艺术家的真挚而丰富的情感是其艺术作品充满生命力的重要因素。陶瓷艺术家有感于对现实、对人生、对社会的种种认识和理解,形成了炽热的情感于生活丰富的矿藏,分别像两块蕴藏了无穷能量的火石,点燃创作激情,并碰撞出陶瓷艺术创作灵感的火花。

“画为心声”指的就是陶瓷艺术家在作品中营造的意境即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或者说,艺术家的作品是表现艺术家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雕塑家罗丹在阐述艺术与情感的关系时简明扼要地表明了他的观点——“艺术即情感”在符号论美学代表人物苏珊·朗格看来,“一切艺术形式都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列夫·托尔斯泰也在其著述《艺术论》中阐明:“人们用语言相互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要实现意境与情感的统一,就是将陶瓷艺术设计作为陶瓷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在进行这种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递给艺术欣赏者,而艺术欣赏者为这些情感所感染、感动,也进而体验到了这种情感。这样以陶瓷艺术品味纽带,完成了艺术家和欣赏主体之间沟通情感的使命。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要造型与装饰的统一

通过不同陶瓷成型工艺,可以达到陶瓷造型丰富多样的目的,有大到数米高的花瓶,有小到数厘米大小的小杯小蝶,有厚重千钧的龙缸陶鼎,有薄如蝉翼的薄胎瓷碗瓷灯罩等造型。而陶瓷装饰技法则有青花、粉彩、新彩、五彩、珐琅彩、斗彩、色釉等装饰,这些装饰技法不同,所烧制成的陶瓷艺术作品也呈现不同的艺术特色,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要达到造型与装饰的统一,谈何容易。

2011年第五期《江苏陶瓷》刊载了署名盛听凤的一篇题为《浅谈紫砂壶造型与装饰的统一》文章,此文对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实现造型与装饰的统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实践中,“因设计及表达意境的需要作适当的装饰,往往能使壶显得更为高雅,表达出一种文人的情趣和意境。”在陶瓷艺术设计中,力求做到“造型形态完美,装饰纹样适合”的统一。解析这对统一关系,需要对陶瓷有一定的了解,陶瓷造型是指整个陶瓷作品的视觉形态,而陶瓷装饰则是在陶瓷的某个局部采用刻、画、印、雕等装饰手段进行装饰美化,因此,实现造型与装饰的统一的实质则是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关系。在陶瓷艺术实践中,根据不同的陶瓷造型,还需要考虑线条的刚柔、色彩的明暗、图案的布局、装饰题材的选择,这些都会对整个陶瓷的艺术审美产生影响。

综上,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作为伴随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形成的艺术形式,在其发展演变历程中,受到科技、文化、经济等各个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各民族的审美观念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中国传统美学观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能动的、创造的产物对其他学科如艺术、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作者:邵长宗

第4篇:现代陶瓷雕塑创作的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陶瓷雕塑行业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陶瓷雕塑的创作。然而,在我国的生活中,陶瓷的存在是很常见的,因而陶瓷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显得非常重要。为了更好的体现陶瓷雕塑的实用价值和美观价值,现代陶瓷雕塑的创作显得更加重要。因此,研究现代陶瓷雕塑创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代陶瓷雕塑的发展现状,并详细的阐述了我国现代陶瓷雕塑的创作理念,最后介绍了我国现代陶瓷雕塑创作的创新手法。

关键词:现代;陶瓷雕塑;创作

1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因而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要也越来越多。陶瓷不仅在生活中非常实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好的欣赏价值,因而可以美化人们的居住环境。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现代的陶瓷雕塑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要求更高。我国的陶瓷雕塑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而且现阶段的陶瓷雕塑创作一定要打破传统陶瓷雕塑创作的束缚,从而提高陶瓷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通过本文的论述,笔者一方面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点参考借鉴的材料。

2 我国现代陶瓷雕塑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我国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美学观念和欣赏价值,也影响了我国陶瓷雕塑行业的发展,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转变,也改变了人们对陶瓷雕塑的审美和看法。同时,随着我国陶瓷雕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精神文明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要求陶瓷雕塑能够提高现代陶瓷雕塑的文化价值。我国现代陶瓷雕塑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使得我国的现代陶瓷雕塑文化能够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展现陶瓷雕塑的文化价值。我国的现代陶瓷雕塑更加注重泥土的质量,同时也对制作者的手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现代陶瓷雕塑能够更好地表现出现代的观点和理念,进而能够创造出更加富有艺术价值的陶瓷雕塑品。现代化陶瓷是朝着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进而加快了陶瓷雕塑的现代化发展步伐。

3 我国现代陶瓷雕塑的创作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开放性的思想逐渐影响了我国现代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当然,现代的陶瓷雕塑创作更加注重创作者情感的传述,为了使陶瓷雕塑更加具有个性和更好地展示其内涵,陶瓷制作创新显得更加重要,这些都是现代陶瓷雕塑的重要特点。在陶瓷雕塑制作的过程中,陶瓷雕塑制作者更加注重陶瓷雕塑制造的艺术手段。在陶瓷雕塑的过程中,陶瓷雕塑创造者一般都具有很强的观念性,使得陶瓷雕塑文化更加趋于多元化。我国现代陶瓷雕塑进行了很多方面的创新,让我国的陶瓷雕塑创作更加具有挑战性。在我国现代陶瓷雕塑的制造过程中,陶瓷雕塑者一般需要将其自身的想法融入到陶瓷雕塑的创作过程中,当然,陶瓷雕塑创作的质量不仅要求泥料具有较好的质量,还需要陶瓷雕塑者具有新颖的观点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这些陶瓷雕塑者在不断追求陶瓷雕塑文化变形形式多样化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陶瓷雕塑制造过程中的烧结和彩绘等技术手法的研究,以实现现代陶瓷雕塑创造的时代性和开放性。因此,陶瓷雕塑创作理念应该实时更新,以全新的理念创作出更具有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的陶瓷雕塑。

4 我国现代陶瓷雕塑创作的创新手法

4.1 泥料的创新

陶瓷雕塑的主要原材料是泥料,因而泥料对陶瓷雕塑的创作具有直接的影响。在现代的陶瓷雕塑中,陶瓷雕塑创作者为了更好地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陶瓷雕塑创作中,因而需要对泥料进行创新。然而,泥料的使用是陶瓷雕塑创作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人们开始关注新型泥料的使用,因而现在的陶瓷雕塑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泥料种类非常广泛。同时,只有选择质量较好的泥料,陶瓷雕塑创作者才能较好地将其想法融入到陶瓷雕塑中。然而,在使用泥料制作陶瓷雕塑的过程中,一般还需要经过煅烧等工艺,这些工艺都会对泥料的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泥料和不同的制作工艺过程,最后所得到的陶瓷雕塑是不一样的。这也说明陶瓷雕塑创作者只有了解影响陶瓷雕塑制作的各种因素,才能展现出他们的创作理念和想法。

4.2 釉料装饰的创新

釉料装饰是陶瓷雕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上等的陶瓷雕塑都需要进行精心的釉料装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的釉料被使用于陶瓷雕塑创作的过程中,从而提高陶瓷雕塑的欣赏价值。然而,传统的陶瓷雕塑中所能够使用的釉料种类很少,并且釉料的颜色一般也比较单一。但是,现代的陶瓷雕塑创作在釉料的使用和颜色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从而使得现代的陶瓷雕塑使用的釉料更加多样化,并且釉料的使用还有助于陶瓷雕塑创作者更好地将其创新想法融入到陶瓷雕塑创作中,从而表达出他们的情感。现代的陶瓷雕塑创作中釉料的使用是在传统釉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从而使用了各种各样的釉料。一方面,釉料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陶瓷雕塑的发展;另一方面,煅烧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陶瓷雕塑创作。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釉料的创新使得陶瓷雕塑创作者更好的将其很多新颖的想法融入到陶瓷雕塑创作中。因此,在现代陶瓷雕塑的创作过程中,存在很多新型釉料的使用。同时,由于这些新型釉料和先进技术的完美结合,进而推动了现代陶瓷雕塑创作的发展,也使得现代的陶瓷雕塑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4.3 陶瓷彩绘的创新

当陶瓷雕塑煅烧完成后,一般还需要在陶瓷雕塑的表面进行彩绘,从而使得陶瓷雕塑的创作更加美观和更具有欣赏价值。然而,在对陶瓷雕塑进行彩绘的过程是陶瓷雕塑创作者将其创作想法融入到陶瓷雕塑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当然,不同的彩绘图案能够反映陶瓷雕塑创作者不同的情感。陶瓷雕塑彩绘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简单图案的描绘,而是陶瓷雕塑创作者进行的艺术创造。因此,现在的陶瓷雕塑创作进行彩绘后能够赋予陶瓷雕塑一定的生命力。现在的陶瓷雕塑创作一定要保证陶瓷不仅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同时还应该赋予陶瓷雕塑更多的人文性质。虽然,我国的陶瓷雕塑创作已经发展的时间很悠久,但是每个时期的陶瓷雕塑彩绘的手法和技术都是存在很大的差别,然而陶瓷雕塑彩绘中的这种变化不仅赋予了陶瓷雕塑新的生命力。

5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的陶瓷雕塑创作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并且影响陶瓷雕塑创作的因素很多。我国的陶瓷雕塑创作过程非常悠久,因而我国对陶瓷雕塑都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并且很多人将陶瓷雕塑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我国,陶瓷雕塑是非常常见的,这也说明了人们对陶瓷雕塑的喜爱。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陶瓷雕塑的创作具有了更广泛的创新空间。然而,我国的陶瓷雕塑创作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也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我国现代陶瓷雕塑创作艺术发展的大致方向。因此,现阶段研究现代陶瓷雕塑创作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以上是笔者的粗浅之见,但是由于笔者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因此,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 喻明福.浅谈当代陶瓷雕塑的创作语言[J].中国陶瓷工业,

2012,19(1):55-57.

[2] 邓明龙.浅析现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特点[J].江苏陶瓷,2014,47

(2):3-4.

[3] 邵长宗.浅析现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特点[J].佛山陶瓷,2013(1):

51-53.

[4] 林超程.我国现代陶瓷雕塑创作探析[J].艺术研究,2013(16):

67-68.

[5] 李宁.对陶瓷艺术创作中重复表现手法的探索和研究[D].中国

艺术研究院,2013.

[6] 易湘信.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苏献忠

第5篇:现代陶瓷雕塑的写意特征

摘 要:我国陶瓷雕塑的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经走过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古代陶瓷雕塑的写意特征具备其独特的气质,已经形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内涵,其地位的不可动摇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现代陶瓷雕塑的写意特征与以往大相径庭,在继承以往陶瓷雕塑写意特征的同时,也与时俱进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现代陶瓷雕塑写意特征。我国现代陶瓷雕塑创作的现状大体能让人满意,没有出现与时代脱轨的现象,这使得我国现代陶瓷雕塑的创作变得富有特色、极具内涵,有利于我国陶瓷雕塑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未来陶瓷雕塑事业的发展前景注定一片光明。

关键词:现状;创作;理解;写意特征

我国陶瓷雕塑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陶瓷雕塑艺术家如何运用写意特征,将事物的形与神深刻的体现出来,在创作的同时也需要陶瓷雕塑艺术家发扬创新精神,给原本已经定型的陶瓷雕塑事物赋予新的形象。只有这样,我国的陶瓷雕塑事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使我国的陶瓷雕塑事业具备永久的生命力。

1 现代陶瓷雕塑创作的现状

陶瓷雕塑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史,早已成为我国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朴素、浑厚的艺术风格特点以及隽秀、淡泊的美学风范。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陶瓷雕塑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为灿烂绚丽的中国文化增添了一丝光彩。直至今日,陶瓷雕塑依然继承了其朴素、浑厚、隽秀、淡泊的特点,此外,现代陶瓷雕塑的发展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陶瓷雕塑的创作题材范围变得更加广泛,以前的创作题材多为传统神话故事人物和宗教故事人物,范围较窄且缺乏变化,不能很好地体现当下人们的生活现状。现在的创作范围明显变得广泛,内容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到国家领导人、出色的企业家、当红的娱乐明星,小到时尚潮流人物、象征吉祥喜气的动物、网络流行用语等。另一方面,陶瓷雕塑的创作方式变得更加创新,主要体现在选材和工艺技巧上。对于选材,必须是上等的材料;关于工艺技巧,陶瓷雕塑艺术家们借助新的制作工具创作出不同于以往造型的新型陶瓷。

2 现代陶瓷雕塑的写意特征

2.1 据“形”取“式”

写意原是中国画技法名,俗称“粗笔”,与“工笔”相对称,通过简单概括的笔法,着重描绘事物的意象神韵。这里通过绘画技巧来比喻陶瓷雕塑,使得写意性的陶瓷雕塑作品显得既简约又大方有内涵。与以往相比,现代陶瓷雕塑的写意特征显得更加有底蕴。以前的陶瓷雕塑工匠们都是根据材料的原型进行创作的,尽量不改变材料的原型。这种创作手法明显不能促进我国陶瓷雕塑事业的发展,限制了陶瓷雕塑写意特征的形成,阻碍了陶瓷雕塑写意特征的发展。现代的陶瓷雕塑工匠们意识到必须改变以前那种落后的创作手法,使得我国陶瓷雕塑的发展向前跨出一大步。于是现代的许多陶瓷雕塑工匠们都会根据自己创作手法的改变而变换不同的陶瓷雕塑样式。所以,我国陶瓷雕塑的写意特征从此显得不再单调,我国陶瓷雕塑事业的发展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2.2 弃“形”留“神”

顾名思义,这个写意特征的意思是舍弃形似而选择神似。事物都是由“形”和“神”组成的,“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事物的外在特征,可以说只要知道了事物的“形”就认识了这种事物,但是“神”才是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如果能把握事物的“神”,那么就能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一切属性,就能加强对事物的深刻理解,真正做到认识事物。弃“形”展开来说是降低对陶瓷雕塑形态的要求,并不是完全舍弃陶瓷雕塑形态的需求;留“神”详细说来是把对事物的神态要求提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陶瓷雕塑的形体不一定要非常符合事物的原形,但是一定要突出事物的鲜明特征,让人一看就知道陶瓷雕塑艺术家雕刻的是哪个事物。这样一来,虽然陶瓷雕塑的精密性有所降低,但是陶瓷雕塑的神韵性提高了,这不仅加强了陶瓷雕塑艺术家们对事物的本质认识,还加深了陶瓷雕塑艺术家们对神韵重要性的理解,这样创作出来的陶瓷雕塑作品才富有内涵。

2.3 化“丑”为“美”

化“丑”为“美”就是把现实生活中“丑”的事物经过艺术加工变成能让人们接受的“美”的事物。化的过程比较艰难,对陶瓷雕塑艺术家的要求很高,需要他们对创作对象有比较深刻的领悟与理解。在创作过程中,陶瓷雕塑艺术家的目的在于将现实生活中丑的事物美化,关键在于展现丑、表现丑,这样才能做到将丑的事物变成典型的美的事物。无论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有多么的难看,一旦进入陶瓷雕塑艺术家追求美的眼中,就能咸鱼翻身,丑的东西一样能变成美的东西,就算是不能完全改变模样,但至少能让人们觉得这种事物是美的,是可以让大多数人接受的。化“丑”为“美”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淳朴、简约的轮廓,栩栩如生的造型,再加上表现人物表情时的轻松简约的雕刻技巧,让整个陶瓷雕塑的形象变得无比的精妙绝伦。陶瓷雕塑艺术家在创作人物形象时为了表现人物“丑”的一面,会刻意抓住人物的表情和神态。只有将人物“丑”的一面表现到位后,才能做到将人物“美”的一面凸显出来。化“丑”为“美”使陶瓷雕塑的写意特征变得更加完美,给陶瓷雕塑的创作增添了一丝乐趣,让陶瓷雕塑变得更具有魅力。化“丑”为“美”作为一种比较实用的陶瓷雕塑写意特征,在将来的陶瓷雕塑创作中一定会大受欢迎,它的发展前景将会非常广阔。

2.4 轻“形”重“势”

轻“形”意思是忽略事物的外观形态,将事物的外形放到比较次要的地位。重“势”的大意是要突出事物的那股气势,将事物的气势诠释出来,注重事物气势的表现。在陶瓷雕塑创作的时候,艺术家们通常会刻意表现事物的“形”,而忽略了事物“势”的表现,这使得陶瓷雕塑的事物形象不够饱满,不能体现事物最本质的特性,造成陶瓷雕塑创作效率低下的不利局面。所以,陶瓷雕塑艺术家在进行陶瓷雕塑创作时,必须做到事物“势”的表现,将事物的气势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陶瓷雕塑创作的效率,才能使我国陶瓷雕塑事业蓬勃发展,才能让我国陶瓷雕塑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一些陶瓷雕塑艺术家在创作动物时,会在意动物的气势的体现,将原来的动物本身的一些外形特征隐藏起来,只用简单的一些线条将其刻画出来,这明显降低了对事物“形”的表现,加重了对事物“势”的表现。这个现象说明轻“形”重“势”的写意特征已经被大多数陶瓷雕塑艺术家认可,并且已经运用到陶瓷雕塑创作中去。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陶瓷雕塑艺术家会重视轻“形”重“势”写意特征的运用,未来我国陶瓷雕塑事业的发展全凭借陶瓷雕塑艺术家怎样看待轻“形”重“势”写意特征的运用,陶瓷雕塑艺术家只有将其发扬光大,才能振兴我国的陶瓷雕塑事业。

3 总结

我国现代陶瓷雕塑的创作题材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创作方式变得更加创新,这有利于我国陶瓷雕塑事业的长远发展。我国现代陶瓷雕塑的写意特征为:据“形”取“式”、弃“形”留“神”、化“丑”为“美”、轻“形”重“势”。从这些写意特征可以看出,我国现代陶瓷雕塑事业必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前途将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 黄振伟.现代陶瓷雕塑表现手法简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论文),2005(11).

[2] 孙金德.论现代陶瓷雕塑[D].陶瓷研究(学术论文),2001(12).

作者:蒋德张

第6篇:现代陶瓷雕塑的精神品格

摘 要 中国陶瓷雕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陶瓷雕塑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媒介,更多的是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形态,是一种蕴含深邃的东方美学。现代陶瓷雕塑的精神品格是其自身的艺术格调以及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精神关注的真实体现。现代陶瓷雕塑的精神品格是现代艺术家通过陶瓷雕塑艺术作品诉说着人们对人文与自然的思考,对历史和社会的反思,对生命与爱的热烈追求。

关键词 陶瓷雕塑;东方美学;民族气质;社会文化

陶瓷雕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智慧的结晶。它反映着自然、宗教、观念、哲学以及我们身边的社会生活,体现了我们人类社会发展中所独特的精神品格魅力。中国陶瓷雕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陶瓷雕塑在继承传统陶瓷雕塑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完善自身的发展,努力创新、创造出许多具有时代风格特色的优秀作品。现代陶瓷雕塑在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对社会生活的倾情关注方面展现了极大的艺术空间。现代陶瓷雕塑不仅彰显了陶瓷艺术材质工艺的特殊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对西方文化的借鉴等方面也有着充分的展示。

现代陶瓷雕塑的精神品格是其自身的艺术格调以及对社会现实生活精神关注的真实体现。她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民族文化,体现着由儒、道、禅所共同构成的中华文化艺术内在的精神实体,同时又与时俱进,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营养,走出了一条既保持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又具有现代审美品格的艺术之路。

1 现代陶瓷雕塑精神品格的纯粹性

现代陶瓷雕塑的精神品格是现代艺术家通过陶瓷雕塑艺术作品诉说着人们对人文与自然的思考、对历史和社会的反思、对生命与爱的热烈追求。现代陶瓷雕塑以率真质朴的表现形式和对人文主义的坚持,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在现代艺术家身上得到遗传。

现代陶瓷雕塑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媒介,更多的是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形态,是一种蕴含深邃的东方美学。我们不能从单纯的陶瓷材质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现代陶瓷雕塑,因为中国现代陶瓷雕塑并不仅仅是泥、火、釉的自然结合之物,更重要的是现代艺术家在这熊熊燃烧的火焰之中,找到了可以寄托感情的载体。现代陶瓷雕塑精神品格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母体中孕育生长、发展至成熟,它凝聚了现代陶瓷雕塑创作者的情感和生活。现代陶瓷雕塑的创作要求陶艺家亲身体验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一瞬间捕捉到最为真实的对象,并对其总结、归纳,选择最有特征的东西来表现,从而达到人与泥土无声的交流和沟通。

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家荀子在《荀子·王制》曾说过“水火有气而无生”,现代陶艺家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情感赋予了这“无生”的泥土以生命,使得这“无生之物”承载着千年的人文精神品格。现代陶瓷雕塑作品具有丰富想象的境界和自由创作的空间,是艺术家对自己心灵的再一次审视,是艺术家博大情怀的展现。中国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合而为一,各个时代的陶瓷雕塑艺术作品都有着无比清晰的时代脉络,产生了独特的文化风貌。“道法自然”是中国古典艺术追求的最高准则,它是艺术家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是一种交融着自然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境界。

陶瓷雕塑在历史长河的历练中蕴含着纯熟的技艺,在它雍容雅逸的态势中体现了形式与技术相结合的独特美感。现代陶瓷雕塑的成熟是从对“形似”的反思发展到对“神似”的自觉,现代陶瓷雕塑作品对神韵、意境的表现,是现代陶艺家把自己的精神、素质、观念附载在作品上所产生的独特的精神品格。这种内在的精神品格是由中国古典美学传统和陶瓷雕塑材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现代陶瓷雕塑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通过对对象的深刻认识,运用充沛的情感、娴熟的技艺、丰富的想象力,使作品产生独创性和典型性。艺术家通过陶瓷雕塑作品诠释心象,把主观的意念和客观的物象交融互渗,通过艺术作品寄托自身的情感、观念。现代陶瓷雕塑的精神品格是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家心灵的产物,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美学理想,是对当下社会现实生活的具体体现。

2 现代陶瓷雕塑的精神品格具体体现 现代陶瓷雕塑是传统陶瓷雕塑艺术的延伸和发展,现代陶瓷雕塑是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西方现代陶艺的创新理念融合后产生的,它是具有民族气质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对现代陶瓷雕塑作品的欣赏和评判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化的形似和神似,而是上升到作品对内涵和精神层面的覆盖,作品能否呈现当下人们的生活情趣与审美感受,即作品对精神品格的体现。今天,以陶瓷为媒介的艺术创作应该既能和现代的生活体验相符合,又能体现出对传统文脉的传承。现代陶瓷雕塑作为一个载体,是一个创新与传承相契合的语言形态。现代陶瓷雕塑作品作为艺术家的一种表达方式,不能偏离了对所处时代的生活体验,艺术家运用一些最通俗的、日常的、生活化的符号,来对社会进行针对性和批判性的表述,来强调对当下生活的真实感受。

现代陶瓷雕塑所承载的不仅是艺术家本身,而是艺术家对一个时代的觉察能力。现代陶瓷雕塑的精神品格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来看,能否反映生活的本质和展示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能否给世界和人生以新的解释和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艺术作品能体现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严肃地、认真地对待社会、人生与自我的态度。而周国桢正是这样一位对艺术精神品格高度虔诚的现代陶瓷雕塑家,他对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的探索因受到上世纪60年代文革的批判打击而中断,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继续。亲历文革对人性的摧残和压抑、对传统的毁灭和价值的扭曲,周国桢最终选择了以动物为题材的陶瓷雕塑探索。他借用动物的千姿百态来隐喻人生世态,以高温颜色釉来表现动物的表面装饰,运用“缺陷肌理的艺术转化”,发掘釉面开裂、起泡、结珠等特殊肌理效果与动物陶瓷雕塑完美结合,运用千变万化的窑火和釉色给陶瓷雕塑增添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周国桢将西方写实主义功底与东方大写意雕塑精神相融合,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的理解被他融入到陶瓷雕塑艺术中。中国古典美学的“天人合一”、“大巧若拙”的审美意象和精神品格在他的陶瓷雕塑作品中得到展现,形成了他独特的现代陶瓷雕塑艺术风格。

现代陶瓷雕塑的精神品格从作品自身的艺术格调方面来看,在现代陶瓷雕塑艺术作品中即能展示出艺术家深厚的传统功底,也能体现艺术家富有探索和独创的精神,并能充分地运用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既不装腔作势,也不矫揉造作。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对传统的艺术观念的批判和所开辟的新的艺术领域。如刘海峰创作的“梦界系列”(见图1),作品中体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分析,作品材质的选用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整体视觉冲击力很强。采用传统题材佛头为媒介,对造型进行夸张变形,头发、眼睛、脖子的点、鼻子的线与脸的面有机的结合,从造型上充分体现了对点、线、面构成的运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意境。对源远流长的传统宗教文化借以现代的陶艺语言来诠释,更能使生活在当下的人们在精神上获得境界的升华。

现代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已经从简单的材料运用上升到对泥土语言的表现。现代陶瓷雕塑使得陶土这一朴素、坚实的材质得到了升华,艺术家通过对陶泥的转、压、卷、摁等不同的成型手法,将朴实的陶土材料和现代陶瓷雕塑的表现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陶艺家吕品昌的“阿福系列”借用传统民间吉祥寓意的阿福形象,作品采用泥板成型的手法,对大片泥片的采用、线条的勾勒,都浓烈地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景象,体现着东方主义的审美理念。英国雕塑大师亨利·摩尔认为:“一件有生命的雕塑,是活生生的和有张力的,无论雕或塑,都应给人一股由内而外的力量和生生不息的感受。”在吕品昌的现代陶瓷雕塑作品中,线与体的聚合、神与形的抒发,作品坚实的材料感给人以单纯质朴的视觉感受,都是艺术家对传统文化深层精神和当代文化品格的机敏把握。

3 现代陶瓷雕塑的发展趋势

一个艺术思想、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的形成要经历长期的探索、研究的成长发展的过程,同样的现代陶瓷雕塑的发展也不例外要有这样的一个过程摸索。20世纪后期,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西方各种艺术思潮和现代思想艺术概念的大批量涌入,中国的现代陶瓷雕塑艺术也逐渐萌发和活跃起来。在这一时期,现代陶瓷雕塑创作比较注重的是对“传统的继承与革新”,中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家继承了传统陶瓷雕塑的制作技法和装饰语言,又受到时代发展技术条件进步的影响,以及社会变革时期时代心理的感染,试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摒弃摹古抄袭而进行创新。很多陶瓷雕塑艺术家运用了概括、简约、夸张的创作形式语言,创作了很多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艺术作品。

现代陶瓷雕塑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实践与探索,很多优秀的艺术家拓展了现代陶瓷雕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创作出许多既体现东方文化底蕴,又反映当代人对现实生活真实感受的优秀作品。《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始终影响着中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陶瓷雕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一部分,承载着东方的哲学观与生存方式,这种哲学观和生存方式也造就了中国现代陶瓷雕塑所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精神品格,使中国当代陶瓷雕塑寻找到真正的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4 总 结

综上所述,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反映着一个时代的变迁,是一段社会发展的缩影,印刻着时代深深的烙印。今天,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模式在迅速地发展和变化,信息资讯的扩散、文化交流的频繁、科技的进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置我们的生活于全球化之中,使中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带有全球化特征。然而,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家们也出于对“本土文化”的自觉意识,梳理着现代陶瓷雕塑的发展脉络,在接收西方文化的同时,重新审视自身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使现代陶瓷雕塑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又体现出东方气质和传统文化内涵,确立了中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独特的文化精神品格和权威的话语方式。正是这种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使得中国现代陶瓷雕塑的精神品格达到了一个理想的高度,让中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家在讯息繁杂的今天没有迷失,重新找回了自己生命精神的归宿。

参 考 文 献

[1]胥建国著.精神与情感:中西雕塑的文化内涵[M].商务印书馆.2003.

[2]王琳,乐雨编著.装饰雕塑:创造精神的永恒世界[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3]张景辉,等编著.陶瓷雕塑——现代陶瓷教科丛书[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张琴玉

第7篇:现代陶瓷艺术大师陈棣

陈棣(笔名铁黄),1973年生。现为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2003年12月参展新加坡《东方收藏》——中国当代名家陶瓷书画精品展。作品参加慈善拍卖活动,所得资金全部捐助新加坡进觉福利协会、龙华禅寺-全国肾脏基金会洗肾中心、进觉儿童医药基金等三家福利救助机构。为需要救助的人们及需要关怀的儿童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2004年10月参展景德镇千年华诞——《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博览会》。新浪网新闻中心对陈棣的釉下高温色釉窑变瓷板作品进行了独家采访和报道,并于新浪网首页滚动播出。 2005年12月第十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广州日报以“高温颜色釉人体创作第一人”为题进行了独家采访和整版报道。

作品获2005年大韩民国龙山国际美术大展奖励赏、2006年第12回日本Masters芸術の森展秀作赏、2006年韩国乐天画廊国际H.M.A.展大奖、2006年第38回国际公募日本新院展银赏(新日本美术院)、2006年山东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一等奖、2007年第29回国际交流韩国心美展大奖、2007年 “泰山杯”山东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一等奖、2007年第二届山东省青年陶瓷艺术创新评比一等奖、2007年第39回国际公募日本新院展金赏(新日本美术院)、2007年韩中修交15周年国际美术大展国际作家赏、2007年获“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2008-2009年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首届中国佛教陶瓷艺术展创作《三十三体观音圣像》。

其作品入选《世界陶瓷艺术家作品精粹》、《高端收藏—景德镇现当代陶瓷艺术》、《水墨》、《收藏家》、《中国画家》、《东西南北》、《陶瓷与收藏》、《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作品集》、《景德镇现代艺术陶瓷投资与鉴藏》、《中国当代书法艺术鉴赏》、《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收藏大典》、《中国中青年美术家作品选集》、《中国写生作品集》、《中国青年教师优秀美术作品选》、《广州日报》、《青岛日报》、《景德镇日报》、《财富时报》、《青岛文学》、《青岛画报》等多部典籍和专业报刊,出版“世纪经典—中国当代画坛实力派名家系列《陈棣作品选集》”、《陈棣现代陶瓷艺术》。陈棣釉下高温色釉窑变陶瓷绘画作品,是完全将色釉作为绘画颜料进行的二度创作,由于它特殊的材质、神奇而独特的窑变效果、大胆的主题选择、多元的画面构成,使它区别于传统的陶瓷绘画,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绘画种类。因其偶然性、不可复制性、工艺的复杂性,使其艺术价值得到大大提高,成为国内外收藏界追捧的热点。

妙色观自在

——陈棣的33联幅高温颜色釉人物瓷板画《三十三观音圣像》

作者:张建建 (《首届首届佛教论坛》艺术总监)

2009年3月,《首届中国佛教陶瓷艺术展》在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时刻同期首展。参展近400件作品,现身就获得了观者的同声赞叹。陈棣所制33联幅高温颜色釉人物瓷板画《33体观音圣像》以其巨大的规模、依法而制的准确造像,精致瑰丽的工艺以及传神的意匠功夫凸显在群作之间,引起了佛教高僧和艺术行家们同声的赞誉和称奇。在杨静荣先生讨论当代陶瓷艺术品收藏的文章中,他特意把陈棣和几位杰出的中青年艺术家放在一起予以分析说到:这几位艺术家都受过专业系统的美术教育,文化底蕴不同于单纯的大师,这样的作品一定会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在此作之前,我所见陈棣的作品并不多,但是其位于景德镇的小小展室里陈列的几种风格的作品,却分明表达出陈棣在高温颜色釉技艺方面所做的诸多努力——纯粹抽象的颜色釉瓷盘似乎在做色釉窑变的实验,颜色釉人物画传达出艺术家意写传统人物的传神赋形之功底,花卉题材则洋溢出各色釉料神秘诡奇的兼用和搭配,一些具有时尚特征的形象却又分明记录着艺术家内心里跃动着时代的审美意趣。尤其在看到了艺术家参展2007年韩国陶艺展并被皇室贵胄予以收藏的《供养菩萨》这件作品的印刷品的时候,我即固执的确定了必定要邀约陈棣参展的意愿。而且我同时奢侈地确定了,这将是一套前无古人的大型的佛教人物画瓷艺系列作品。

因为我看到了陈棣所作几乎是笨拙与扎实的瓷艺技法实验,看到了艺术家在探索传统人物画在瓷艺上实现的创新思维,更是看到了陈棣那一颗纯净而又华富的艺术家心灵。自然更加重要的是,我们策划该项展览时的重要意旨:创造佛性般若与化古为新融为一体的精绝作品,需要寻找到能够创制出精致而又华美的、富有艺术创新精神的实践的艺术家。

这是一套33联幅的大型佛教造像套画,合乎佛教法度义理为其第一要旨,经义所谓“色身及相身,不离法身”是一点不能逾越,其中“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人物形象、姿势乃至衣饰等等的细节规制无疑表达了留给艺术家的是宗教情怀与美学价值的崇高要求。不过,佛经也给观音圣像的形象确认和美学期待提供了了诸多的资源:《法华经.•普门品》提供了观音菩萨为摄化世间而有三十三种变相的义理依据,人们心目中所诉求雍容华贵的美人原来也是观音法相的一种智慧性的点化;而《无量寿佛经》里面描述出的华藏世界诸相,亦揭示佛教心灵是如此地华瞻与富有:“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绘盖幢旛,又以众宝妙衣,遍布其地,一切天人践之而行。„„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玲,光象晃曜,书极严丽。柔软光泽、馨香芬烈。又众宝华,周满世界。”

遵循经义和经图的规制,去塑造华丽而又高贵的人物形象,在作品的构思过程,陈棣确实花费了太多思维的煎熬与踌躇、疑惑。于是我们看到,其基础的形象以魏晋造像的庄严法相作为参照,以满足宗教造像的严谨法度,其中各个观音变相的形象内容,则遵循着早唐佛教密仪所要求的诸多姿态和手势契印,不敢有一丝一毫的任意作为,因为在佛教徒看来,这些姿态和契印无不具有诸多不可思议的大力功能在其中,观者往往视之为其中蕴藏着无畏金刚之浩大力场的秘密。浓郁而又强烈的宗教情怀以此而得与建构起来。以此同时,艺术家又选取了大唐人物绘像的丰腴高贵和艳丽粲华风格,亦交织了宋代人物绘像的飘逸雅致和简淡清逸的意匠经营,配合其意绘与工写的笔法,亦辅之以敦煌画像和唐卡画像的瑰丽色彩,将一幅幅庄严崇高的观音造像绘制成为既华丽庄重又优雅飘逸的人物群像,大众观之则感欢喜愉悦,行家赏之则觉其意蕴宏深、创意湍飞。就这一套33幅观音造像而言,我认为是艺术家将其纯净的宗教情怀浸入了华富丰赡的美学追求的巨大成功。从佛教造像的现代发展角度来说,如此这般的艺术创造,亦标志着陈棣实现了学术的和艺术的双重成功。 纯粹艺术地来看,这一套巨型作品,其实也是高温颜色釉瓷艺在人物瓷板画上登峰造极的应用。我曾经试想过,如果这个题材不采用这些璀璨之极的瓷艺技法的话,它们能否实现经书上面的那些美好愿景?

高温颜色釉,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经温度极高的窑火煅烧之后,其“窑变” 幻化出来那般万千璀璨如珠如玉如凝如脂的灿润光华,无疑便是《无量寿佛经》所描述的那些不可思议华藏境界的实物再现。其中那些“光象晃曜,柔软光泽”的肌理细节,配合着庄严法相之中那些飘逸的“曹家样”的衣裙纹饰,那些多样丰富的颈项间的圆光,又有圆光中的化佛菩萨,那些繁复的天冠以及其中的多彩化佛菩萨,乃至那些诸多华丽的璎珞、头饰,豪华的裳衣、曲柔的饰带、耳环、腕钏以及各型各式的法器、宝器,座下的莲花辐轮,等等,不仅传达出艺术家对于诸多古典人物纹饰的知识和想象力,同时也将颜色釉“窑变”的魅力通过这些细节而实现得淋漓尽致。在通观这些华瞻宝相时候,再靠近去考察其中种种细节,我不得不由衷的赞叹,就是这些不可思议的“窑变”肌理,所有一切用无温、或者中温原料绘制的绘画作品,不论是哪种类型,都不可能与火、矿交织而出的高温色釉相媲美。其间每一轮圆光其实就是一轮如镜如玉、斑驳泛光的宝轮,每一条飘逸的饰带其实就是流动的琉璃宝光,圣像上面那一件件曼妙的饰物,不啻如钻饰一般,摇曳着光彩,闪烁出无尽的窈窕光韵,前人所说“贵逾珍宝明逾镜”,再次在艺术家的工作中得到了明证,虽然其中太多的艰难和失败,终于可以通过这一套用高温颜色釉制作的观音圣像的美学努力和技艺努力,而达到了几近完美的结合。 “土火凝其质,心智化为神”,上海龙华古寺的照诚大和尚为《首届佛教陶瓷艺术展》的题词,高度概括了陶瓷圣像绘制的特质,我以为亦可以用来作为陈棣所作《三十三观音圣像》的写照。记得在陪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一行专家观看展览时候,陶瓷釉料研究专家杨静荣先生一一兴奋指点着《三十三观音圣像》若多窑变细节给专家们介绍时的情景,我一下就明白了,陈棣所制人物画阿娜多姿的造型加上这些发色准确的釉色的魅力,确实把“妙色观自在”的佛教艺术的崇高美学观念予以了实现。

附录:《首届佛教陶瓷艺术展》首展导览手册关于陈棣作品的介绍文字: 该作品全套33幅,绘观音菩萨本像与32种变化身形象共33幅观音圣像,依经文描述创意,参唐、宋及敦煌佛画风格,用颜色釉绘制,经高温窑变完成。线形婉美流畅,形象妙好庄雅,釉彩瑰丽天成,又嵌入信光大和尚专为此作撰著并书写的《33观音圣像赞词》于上,其规模宏大史无堪比,其技艺精湛无出其上者,堪为史无前例之当代瓷艺巨制奇观,具有极高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另:经由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依据严格的评估程序对这套作品的艺术价值、宗教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品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陈棣作品《33体观音圣像》价值1500万人民币。

第8篇:现代陶瓷开业集赞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兴辉开业季 感恩父亲节 #集赞送大礼

#活动时间

5月26日 – 6月14日

活动内容

通过惠风网微信集赞活动扩散事件,并把获奖者带到兴辉陶瓷现代店。活动奖品由兴辉陶瓷现代店与惠风网提供。惠风网提供微信集赞方案,兴辉店提供优惠券与现金减价服务。集赞数量决定集赞奖品,通过惠风网官网更有好礼相送。

活动操作

用户通过转发活动到自己的朋友圈,将活动消息辐射发布出去。根据用户集赞的数目给予相对应的奖品。在官网注册的用户更有精美礼物相送。

活动奖品

一等奖 集25个赞,送移动充电宝一个

二等奖 集35个赞,送小黄人卑鄙的我一套 三等奖 集20个赞,送乐扣水杯一个

活动预算

移动充电宝 价值69元 x 3 = 207元 卑鄙的我

价值59元x 3 = 177 元 乐扣水杯

价值29元x 10 = 290 元

合计 674元

活动说明

凡是集满规定数额的参与用户,必须去惠风网官网注册才能领取奖品。领奖地址为麒麟大厦南楼1009-1010 领奖时间为6月1号儿童节。活动最终解释权由惠风网络有限公司拥有。

上一篇:微课程下一篇:物流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