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乳腺外科,四川宜宾644000【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确定乳腺癌患者的性格类型,从而了解针对不同性格患者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方法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篇1:

乳腺癌患者心理障碍与心理护理措施

文献标识码 B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女性死亡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对乳腺癌的治疗主要采孵乳房根治手术切除为主,放疗、化疗、激素治疗为辅,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患者一旦已知乳腺癌診断,无论采取那种治疗手段均会使患者产生心理负担,导致心理障碍。

作者:丁 霞 杨惠玲 付 燕

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篇2:

艾森克人格问卷在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乳腺外科,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确定乳腺癌患者的性格类型,从而了解针对不同性格患者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方法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后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组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就满意度对患者进行调查。进行t检查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EPQ各因子均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焦虑紧张情绪,有利于术后恢复。

【关键词】艾森克人格问卷:乳腺癌:心理护理

1.1一般资料:选择已确诊为乳腺癌在我科住院的患者100例,年龄在30-70岁,男3例,女97例,病程6个月-5年,文化程度均在小学以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入院即由责任护士发放艾森克问卷(EPQ),并讲解其意义和填写方法[3],由患者独立填写,当场收回。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外,根据EPQ問卷结果实施以下针对性心理护理。①胆汁质患者的心理护理:性格外向,开朗健谈,易适应环境,但情绪不稳定好冲动。对这类患者,我们在护理中主动与之接触、沟通,了解患者情绪变化及治疗上出现的问题,如对护理不满意,及时改正以免其情绪过大的浮动。②多血质患者的心理护理:表现为性格外向,情绪稳定,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对自己的疾病认识充分。对此类患者,根据需要,采取集体和个体等多种护理形式,鼓励患者提问,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③粘液质患者的心理护理:性格内向,情绪稳定,认识自己疾病。对此类患者,在护理中主动与之接触、沟通,了解患者情绪变化和治疗上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报医生,共同制定相应措施。④抑郁质患者心理护理:性格内向、不稳定,不善于与人接触对环境适应力差,有悲观倾向。对此,主动接触患者,认真倾听,耐心讲解,回答提问使之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熟悉环境融洽护患关系,消除顾虑,增强信心。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在进行EPQ问卷调查,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同时让2组患者填写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选项。

1.3判断标准:EPQ是用来评估人们性格的常用工具,分为精神质(P)、内外向质(E)、情绪的稳定性(N)和掩饰性(L)4种类型。本研究对性格只做内、外倾向分类。为了按每个被调查者的E、N分倾向划定其属哪种气质类型,在相应的性别、年龄范围的标准表内查出相应的T分值。以x轴为E维度,Y轴为N,于T=50分处做垂直相交,划分为4相(4种气质):内向稳定为粘液质,内向不稳定为抑郁质,外向稳定为多血质,外向不稳定为胆汁质。凡E,N分中T=50分时,均做不能分类处理。有关T分值的性格、气质划分,具体数据,(见表1)。

表1关于E,N因子分及T分值的性格、气质划分(分)

因子性格气质外向 内向 不能分类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不能分类 E T>50 T<50T=50T>50T>50T<50T<50T=50 NT=50T>50T<50T<50T>50T=50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U检验及Krusk-Wallis检验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EPQ问卷评分结果,具体数据,(见表2)。

表22组护理前后EPQ问卷评分比较(n=50)(χ±s,分)

组别因子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E52.17±3.8150.46±4.54N53.23±5.1251.21±4.78观察组E51.56±4.4148.65±5.18N52.66±4.8744.34±5.15a 注:a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2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具体数据,(见表3)。

表32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n=50,例)

组别满意一般不满意 对照组3596观察组4550 3.讨论

近年来,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意识到癌症是一种“身心疾病”除了已知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外,精神因素已一种致病因素这包括情绪和个性。国外有报道[4]指出,无望、悲观失望以至绝望(这是一种极度悲观情绪)与癌症发生有关。在人们心目中“癌症”的概念与“逐渐走向死亡的过程”联系在一起。在另一方面,由于肿瘤研究进一步深入,临床诊治技术日臻完善,癌症患者的寿命得以延长,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也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个性是人特有的内在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个性的形成与遗传、社会文化、病理生理等因素有关。而艾森克个性问卷是国际公认的个性测试量表之一,应用十分广泛,它可以通过对EPQ等因子量化,从而对人的性格进行聚类、分析。本研究对2组乳腺癌患者入院时EPQ各因子分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因子分相对较高,这可能与患者病程长,治疗时间久(化疗、放疗),容易产生悲观心理引起情绪波动有关。相关研究[5]报道,癌症患者多合并抑郁症,与本组调查结果相符。治疗4周2组EPQ因子分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表明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患者情绪的稳定效果最好,改善了患者的负性心理,使机体内外环境达到平衡。另外还显示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不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这说明针对性护理能帮助患者降低压力放松心情,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心理健康。参考文献

[1]毛学琴,潘芳,孙靖中.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22-423.

[2]梁光霞.护理心理学.3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79.

[3]程灶火,谭林湘.艾森克个性问卷理论结构的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1):9-12.

[4]李挺宜.精神因素与癌.肿瘤临床,1986,13(1)45-47.

[5]顾静敏.10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及其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4,29(10):610-611.

作者:任丽秀 曾朝英 陈云玲

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论文 篇3:

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摘 要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30例乳腺癌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通过人文关怀可以促进与患者的交流,最大限度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结论:经过我们的心理疏导,患者心理状况大大改善,提高心理护理质量后可以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人文关怀 乳腺癌 心理護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4.231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居全部恶性肿瘤第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1]。很多学者认为乳腺疾病是身心疾病,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行为或相互关系的影响,从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患者康复的方法[2]。心理社会因素不仅在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中起作用,在治疗恢复过程中也极大地影响着治疗效果及预后。在临床护理中给患者以人文关怀,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杜 婷

上一篇:程序员总结三篇下一篇:技术人员工作总结(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