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乳腺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资料统计, 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已经成为女性健康问题的第一大危害, 特别是城市白领, 是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 是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早期行手术治疗并配合化疗其效果较好, 但患者的心理变化严重影响乳腺癌的预后。而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护理中给予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 为了探讨乳腺切除围手术期患者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有效性, 选取该院2007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49例病例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在我院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其中21例接受心理干预 (治疗组) , 中位年龄49岁 (21~65岁) , 均具有读、说、写能力。肿瘤分期:I期6例, ⅡA期7例, ⅡB期7例, ⅢA期1例。另外28例不接受心理干预 (对照组) , 中位年龄47岁 (23~69岁) , 均具有读、说、写能力。肿瘤分期:I期7例, ⅡA期10例, ⅡB期9例, ⅢA期2例。

1.2 方法

1.2.1 治疗

两组患者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治疗, 术后均给予行放化疗, 并发放乳腺癌护理指南和乳腺癌知识手册。

1.2.2 治疗组心理护理

术前:首先, 向患者传授疾病有关知识, 纠正不正确的认知, 改善患者的心境。其次, 需要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不仅存在其他手术患者的担忧, 还具有特殊的心理问题。因为乳腺癌根治术不仅是切除肿瘤组织, 它作为一种缺失性手术, 术中需要将乳房及脂肪组织一起切除。患者术前不仅要为手术的安全性担忧, 还对术后出现的乳房缺失担忧, 会对手术产生抵触等负面情绪。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应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 必要时可介绍以前手术成功的病例, 以使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其次, 对于术后出现的乳房缺失, 护理中应首先做到鼓励、引导、耐心倾听, 然后讲解行此手术的必要性, 给予给患者以关心和支持, 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 及时制止异常行为。

术中:虽然患者在手术室只停留短暂时间, 但这段时间是治疗的关键阶段, 也是患者心理最担心、焦虑的一段时间。当患者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 面对的都是带着口罩帽子的医师、护士, 刚熟悉的医师、护士突然消失, 患者会感到恐惧。所以手术室护士均在手术前一天完成对患者的巡视, 做好护理评估, 了解患者的各种需要, 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式、手术体位等, 与患者建立朋友关系, 当患者到达手术室时, 责任护士及时迎接, 并给予心理疏导、安慰, 使患者放松。麻醉是术中面对的第二的问题, 患者可能对麻醉产生恐惧心态, 导致严重的心血管反应, 从而影响麻醉进行, 所以手术室责任护士均给予患者以鼓励、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减轻焦虑状态, 配合麻醉师顺利完成麻醉。最后, 在消毒、摆体位期间, 尽量减少暴露部位, 特别是对于年轻患者, 过分的暴露会增加患者焦虑感和不安全感, 下意识的保护动作可能会导致前期工作功亏一篑。

术后:多数患者术后会因自己单侧或双侧乳房缺失而产生失落、羞愧、害怕等负面情绪, 患者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 多数患者出现自卑、孤僻、沉默等反常举动。其次患者可能对患侧上肢功能受到影响感到恐惧, 担心功能不能得到恢复。针对以上, 在护理中首先给予积极耐心的心理安慰, 使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告知患者之后具体的康复计划, 是患者对治疗充满希望,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

1.3 疗效评价

自制症状自评量表, 通过焦虑、抑郁两个因子评价, 由患者自己根据自己1周来的情况按照1-5级评分 (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 , 并将收集的资料全部量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的变化。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采集到数据均量化处理, 转变为计量资料, 两组间对比采用成组t检验, 组内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与抑郁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明显好转 (P<0.05) , 治疗后两组对比,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乳腺癌术后对患者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 包括乳房缺失、女性特征改变以及性生活等方面。而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病情, 并积极对待癌症给自身带来的影响。刘桂英等[1]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对6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和躯体化进行评估;采用马慝茌威胁、控制调查表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后患者抑郁和焦虑得分明显低于手术前。威胁明显下降, 控制明显增高。手术后试验组抑郁和焦虑低于对照组。干预后患者抑郁、焦虑和躯体化低于干预前, 她们认为综合性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改善心境, 她们还认为“社会心理适应是一个过程, 并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疾病对个人意义和应付策略改变, 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也会相应的改变, 而采用积极-行为和积极-认知应对方法是有效的”。该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两组对比,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经过心理干预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接受度, 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赵纬琳等[2,3]通过研究认为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激活浸润性乳腺癌周围淋巴细胞核NK细胞的活性, 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 延长生存期的效果[4,5]。所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及向上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切除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 49乳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 (接受心理干预) 和对照组 (不几首心理干预) ,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与抑郁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明显好转 (P<0.05) , 治疗后两组对比,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改善心境。

关键词:乳腺切除术,心理干预,护理,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 刘桂英, 刘世梅, 马晓秋, 等.心理干预对乳腺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现代护理, 2006, 12 (3) :201-203.

[2] 赵纬琳, 昊京平, 赫军, 等.乳腺癌患者的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1, 9 (4) :286—287.

[3] 钟小青, 吴声荣.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4, 20 (23) :2576-2577.

[4] 李萍.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12) :329-330.

[5] 黄琳, 胡琳, 周晓君, 等.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1) :183-184.

上一篇:房建施工中铝模板技术的应用分析下一篇: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