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2022-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如何上好一节地理课

摘要: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从而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文章主要从学生需要、融洽关系、做好课上准备工作、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和联系实际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课。

关键词:地理教学;准备工作;生活实际

地理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水利建设、生物、土壤、地貌等等,内容全面,知识广泛,对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祖国、认识乡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从而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要上好一节地理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针对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需要

学生的发展主要是由他们参与教学管理活动的态度、形式和有效性决定的。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学生活动,增加学生自我管理活动的时间,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思路(或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模式)应该是“目标-活动-发展”,即“以发展为中心,在活动中学习,达目标靠管理”。

二、融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

情感共振原则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对人的认识、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学生个体认知素质中的道德感、责任感、理智感、美感等积极情感对提高地理学习效果极为有利,情达则理通,凡是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地理事物往往能较长地保留在他们的头脑中。地理课文中蕴藏的国情极其丰富,这些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情感性教学行为作用下,都会深深地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喜悦、赞美和崇敬的感情,从而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创设良好氛围,教管结合,多表扬鼓励,少惩罚打击,采取多种子方式创设浓郁的趣味情景、民主情景、激励情景、主动学习情景、探研情景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主动学习的行为,感受民主、和谐氛围、教师期望、同伴的鼓励,体验成功的欢乐。

三、做好课堂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备课。备课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必须认真、扎实地备课和编写地理教案。近几年来,初中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新大纲和新教材,从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功能、体系结构等方面,都做了大的改革。教师教学时,进一步选择组织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安排好教学的全过程。

其次是编好教学提纲。教学提纲是课堂教学活动具体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教学提纲时,要掌握教材结构,分清教材主次,注意内在联系,使之合乎地理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地理教学法的基本要求。通过钻研,教师要从教材内容中找出其主体部分和核心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还应分析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这“三点”的关系。要善于突出重点、排解难点、抓住关键,带动一般,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再次是设计教学方法,准备直观教具。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备课时教师要估计到上课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发挥好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使教学活而不乱、有声有色、紧张有序地进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必须考虑直观教具的选用和设计、制作。教具何时用、如何用,做到心中有数。

四、建立有效的教学常规,加强制度管理

管理加强预见性,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对课堂教学的干扰。如考勤管理、奖惩管理、操行(分数)管理、座位编排管理、提问管理等。激发所有学生动力,让学生自主参与管理,教师通过学生管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并且教师把自己看成其中的一员。

五、充分发掘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心理学因素

地理课的许多抽象的内容,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紧张的思维活动,才能理解它,如果始终一种枯燥的材料刺激学生大脑,难免使学生的思维出现倦怠,表现为厌恶或不思。这时候,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控制者的教师,应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时机设置悬念、适度渲染、适当夸张、丰富情感、突变情节、修辞技巧、反接技术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把握课堂教学管理节奏,轻松愉快地达到目标。创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使恬静与活跃相统一、热烈与凝重相统一、宽松与严谨相统一,营造课堂教学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和谐的心理背景。

六、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实际

地理教学要有成效,教师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环境开展教学。如在教学中以生活的实际问题设问举例,用生动的语言讲些有关的趣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积极调动学生的自我需要、兴趣和情感因素,以饱满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刻画得栩栩如生,把地理事物的存在与产生过程编排得情趣盎然。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萌发求知动机,获得情感的满足,并进而利用情感的力量来使学习深入和持久。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教育正在国际范围内走向普及与提高,地理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革,使社会各方面日益感到地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知识领域。怎样教好初中地理是现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需要出发、融洽师生、生生的关系、提前做好课上准备工作,课上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多联系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地教好初中地理课程。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一中学)

作者:刘菊霞

第2篇:谈如何上好每一节课

上好每一节课,是对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位教师追求的基本目标。从顶岗实习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在想,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如何将自己的课堂演绎的轻松精彩,如何才能修炼自己的魅力,如何能更好的展现自己的价值。

首先,要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就像有句老话说的“树根不动弹,数枝白摇晃”。无论一个多么优秀的教师多么的努力,学生就是不用心学,一切也是妄谈。创造一种愉快而轻松的气氛,运用诙谐的语言打开学生的想象之门。尤其是像化学这样具有探究性的学科,能让学生放开思路大胆的去讨论,去想象,去探索,不仅仅是对现在的学习就是对将来的发展也是有很大好处的。学生心理活动是有规律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摸准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倾向,并极大地给予满足,而且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譬如说课堂教学的流畅,课堂教学中语言有魅力,整个课堂教学中驾驭活而不乱,等等。艺术能够引起对人的心灵的振撼,一堂课学生上了以后久久不能忘怀,除了你那堂的科学性以外,不可或缺的是你那堂课有很高的艺术性。一堂课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很自然,学生就有了积极性。

其次,就是认真的备课。一个樵夫要顺利地打上柴,满载而归的话,则必须先做好两个环节的准备工作:一是磨刀。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打柴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先把刀磨好了,打起柴来,才顺利快捷,即省力,又省工,还省时。二是选好打柴地点。如果不好好选择打柴地点,哪怕你的刀磨得再锋利,你盲目地走到一个没有柴可让你打的地方,那也是白搭!——这叫“功在打柴外”,其中多少包含了点兵家常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既有战略思想又有哲学思想的道理。

备课首先要弄清本次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对本次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本次课与前次课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是什么,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将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教给学生,等等。备课不只站到教师的角度上去思考,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想。准备足够充分的知识,能够想到学生能提出的问题,并能理清思路,说话有条理,语言生动,简单易懂,难点重点突出。学生毕竟还只是孩子,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阅历显然相对来说要少而且单调一些。所以不能指望他们可意会不可言传。

再次就是不要让一个学生掉队,学生不能轻易掉队。我承认,人和人在智力上是有差别,但我也更承认大多数人的智商还是不相上下的。所以,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热血沸腾”,让他们觉得,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况且“教书”是指指导为人,指导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人才。一个教师不仅应该加强育人工作,而且要加强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如果忽略非智力品质的培养,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说,我们不重视能力培养,我们的学生走出学校以后会成为“高分低能”的人,如果忽视了非智力优秀品质的培养,我们的学生走出学校以后就可能变成高智能的犯罪者。

最后,对于化学这样一个特殊的科目,要让学生从生活走入化学,从化学走入社会,渗透教学思想,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养成当堂完成任务的习惯,并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不足。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明白学习化学的用途,感到学习化学的趣味将化学融入生活。

不管自己在技法上怎么努力,一定要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我实习期间我对这个观点是有很深感触的。我的指导老师王老师听过我的几次课,每次都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其中包括教态,用语以及板书等好多方面,这使得我在教学上一下子豁然开朗。而且多参加一些公开课或者是大规模的听课评课活动,认真分析并加以总结,“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谦虚使人进步,这是永恒的真理。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一个教师的治学态度,师德修养,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完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师还要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营造出一种氛围,展示“功夫在诗外”的内涵。学生喜欢某个老师,就自然会喜欢上他的课,喜欢上课,就会觉得这个学科有意思,从而舍得下功夫去钻研。

总之,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争取每一节课都讲得精彩!

第3篇:如何才能上好每一节课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每一个教师的追求。教育家指出:要上一堂课就必须“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适当,语言清晰,组织得好”。

关键词:素质教育;科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285-01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每一个教师的追求。教育家指出:要上一堂课就必须“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适当,语言清晰,组织得好”。那么教师如何的才能上好一堂课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明确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

掌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中,往往明确地指出了每个单元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师阅读参考书是必要的。因为,教师如果不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具体掌握哪些教学内容和哪些教学目的有内在联系,自己的教学目的就会是空洞无内容的。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点是什么?教学难点是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必须心中有数。只有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后,才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最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更新教学观念。

我们教师要把过去那种单纯教师解释教材,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学习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在教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成为指挥者,而应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则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要多关照。课堂教学活动不能只是老师的活动或少数几位学生的活动,而是要使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让他们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效益,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要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双边的主体性。教学应当呈现出一种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学习状态。师生互动既包括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所谓“动”不是无何止的争论甚至是毫无意思的讨论,而是思维、情感的动。要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交流,敢于质疑。还要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在课堂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老师还要专心倾听,敢于抓住生成的问题展开教学。

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性学习,要采用多样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够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思路,从而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与别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教给学生学会,还要学生会学。学会就是学生接受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学就是学生掌握方法、主动探究新知识、发现新知识、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三、要讲究教学方法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例如:当学生对这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教师就要善于提出有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教师讲到全课关键问题时,就要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问题预计到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的讲解法,辅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具有一定知识和经验时,教师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四、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

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枯燥无味,没有情趣,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因此,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科学、深刻、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充满情和意,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这样才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到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五、要重视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会有所失,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想与实际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有时会觉得有不尽人意之处。因此,作为教师要认真分析总结这节课的优劣,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会让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同时才能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不足之处,从而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日益得到完善。

总的来说,课堂教学要让听者感觉到:精心设计,有效控制;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积极尝试,合作探究;师生和谐,气氛活跃;行云流水,如木春风。教学是教育的中心,而教学的关键就是上课,所以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责任。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思考,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发挥最大效益。

第4篇: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

随想

体育课最主要是健身功能,以及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展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身为体育教师就应该努力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使学生每上一次课都有收获。

要想知道如何才能上好一节体育课,怎么样才算上好一节体育课呢?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大多数的结论是第一是要参与。也就是说,要学生参与其中。第二就是要会。所谓会,不但是指要使学生学会某一项动作技能,还应使学生学会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形式锻炼身体的方法。

上好一节体育实践课。备课肯定是少不了的。大家都知道,备课就要有三备:备教材、备教案、备学生。但是我们体育课还有多准备两样,就是备器材和天气。具体要怎么做,我觉得每一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对我而言,我觉得主要从学生参与跟学生会不会这两点下手。如何才能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我上课的时候经常考虑这样的问题,我会尝试用游戏法,比赛等这样的形式,来组织一节体育课,因为大把多的游戏,组织起来比较容易,再加上学生乐于参与,很多资料都说,形成特色,展示风采,发挥体育课的个性特色,有时候这个个性教学,还真的伤脑筋。

接下来就是要教会学生知识了,一节好的课,学生没有学到东西,怎么说都行不通吧,很多资料都是这样说的,通过讲解法和示范法传授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是 体育教学中最普通、最直接,应用最广,而且最为重要的直观教学方法,的确如此,我发现现在的体育老师,身材大多数走样,在做示范的时候,大多数老师是没有示范的,在体育运动中,吸引学生眼球,提高学生兴趣的就是优美的示范动作,现在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只有通过优美的示范,才能让学生积极去学,去模仿,才能达到传递知识的作用啦。

第5篇:如何上好一节小学体育课

确定好课的目的任务,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怎样确定课的任务呢?我的体会是:确定课的任务,既要有统一要求,也要有区别对待。任务要订得恰当,学生稍加努力就能完成,不能过高或过低。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要有一定手段逐步达到要求,在一节课中尽量做到学有所得,要照顾一班几十名学生体质的不同,而不搞一刀切;在备课时要研究分析教学内容和手段,估计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准备好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考虑教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及上一节课的课后反思,并注意与其他教材横向联系和相互影响,明确这节课学习什么,改进什么,提高什么,巩固什么,防止目的任务订得盲目、片面、孤立或一般化;正确领会教材内容,抓住主要矛盾,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提出具体任务,订出具体教学方法;备课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做到上课心中有

一定要上好单元教材的第一次课,每个教材的第一次课教学很重要,第一次质量的高低,对今后这一教材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有重要关系。因此,教师课前必须钻透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和体育技术基础进行备课。

在准备部分或基本部分教学时,要合理地应用好专项辅助性,诱导性和模仿动作的练习。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技能技巧,避免错误动作,易于形成动作的规格化。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好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在指导方面要由点到面,并且有重点。教师对全班学生要有统一要求,也要有个别指导。在全面观察情况时,要找出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小结性的指导,也要注意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不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尤其对体质弱,技术基础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

加强课下指导教育工作。教师除在课内严格要求学生,还要在课下深入到班,经常去检查辅导课外体育技术练习,对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进行课下教育。这样做一方面又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师生感情,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有肋于备好课。有经验的教师,是善于掌握学生动态,善于做好课下教育指导工作的。

第6篇:如何上好一节初中体育课

凡了解中学体育课的人都知道,室外体育课从结构上分三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以及结束部分。也许有些人认为,就三部分而言,最重要的是基本部分,因为它是体育课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而其它两部分则次之。其实不然,我认为这三部分在认识上不应分主次,其它两部分更不应被忽略,特别是准备部分。它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是上好一节室外体育课的前提条件。这是由它的两大功能决定的,这就是它的心理功能以及生理功能。

首先谈一下准备运动在心理上的功能。在室外体育课进行的最初阶段,教师通过集合,整理队伍。宣布课的内容特别是进行准备运动后,使学生的心理由静态阶段进入动态阶段,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处于适宜水平。这是一个首要条件,只有心理上作好了准备,才能由大脑通过神经发出指令去完成一系列动作,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才能更精确地掌握和完成所学动作。

其次是准备运动在生理上的功能。进行准备运动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预防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包括肌肉损伤,肌腱损伤以及关节损伤等等。据近年上海师范大学对70所中学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众多的中学生运动损伤原因中,准备活动不充分导致的运动损伤占9.2%,仅次于技术动作不准确、场地设备不好、不遵守运动规则而排列第四位。可见做好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为什么进行准备运动可以预防和减少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准动损伤呢?这得从肌肉(这里特指骨骼肌)的物理特性­­——粘滞性谈起。从运动解剖学上理解,粘滞性是原生质的普遍特性,是其内部所含胶状物质所造成的。肌肉纤维内部正具有这种特性,在肌肉收缩时产生阻力,要克服这种阻力,就必须消耗一定能量,气候寒冷时,肌肉的粘滞性增加。体温升高之后(即做准备运动之后),可以合肌肉粘滞性下降,提高骨肉的收缩和舒张的速度,增加肌力;在较高体温情况下,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会释放更多的氧,从而增加了肌肉的氧供应;由于物质代谢水平提高,可普遍提高神经和肌肉组织的兴备性;肌肉中温度升高还可使其中小血管扩张,减少外周阻力,增加肌肉中的血供应;同时,体温升高增加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加大柔韧性,并预防运动损伤。

第7篇: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杨柳青一中

戴建惠

2014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十六)是我校开学上班的第一天,学校请来了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主任陈锋为我校一线教师做了“认真上好一节课”的专题讲座,听来很受启发。认真上好一节课,说起来简单,可是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那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为人师表,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出色地完 成教师的使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及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通过培训,我认为想要认真上好每一节 课,有几点是一定要做到的。

1.一切从爱学生的角度出发

“爱学生”,爱学生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教学,真正做到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做学习的主人,从课堂中汲取知识,收获成功感。目前我们在传统教育观念下,备课以课本为主,使用一些教辅材料,知识目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而我们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我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教学中,打破课本的单一目标,用生活中的天气变化来描述有理数的加法,使知识目标生活化,从而帮助学生摸清较难、易混的内容.从原来的的怎样教转变为怎样让学生学,完成懂——会——对的层次 能级跨越。

2.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对周围的事物现象充满好奇,我们备课要抓住这份好奇心,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3.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课堂教学中,创造生活情境,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把生活情景模拟出来,让学生感到亲切、易懂、自然.本人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引入了太阳的升起与日落为教学材料,让学生理解圆与直线的公共点的个数,这样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把学生引 入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去.

(2)激发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在知识巩固方面的练习选配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习题,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考虑到学生实际,要给予学生一定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使学生有创新和发展. 我们必须杜绝老师讲,学生忙于记的 现象.

4.精心设计练习,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是实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的重要保证,因此 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练习:练习设计要有对比性,完善知识体系;练习设计要有应用性,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练习设计要有梯度,为学生搭建思维阶梯;练习设计要有拓展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5.老师还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新世纪需要现代化的人,这些人必须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念、全新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方式及健康的心理素质、科学的生活态度及文明的行为方式。教书育人是我们的神圣职责,要想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 教师,我们要

(1)必须不断的加强业务进修,全身心地投入 到教学活动中;。

(2)要加强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个人的 不断进步。

(3)教师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知识分子,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应体现出较高的业务素质。教师的业务素质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给人以坚定、有信念、干脆、利索、洒脱的外表形象;二是语言规范、简洁、准确,体现优秀教师的特色;三是知识结构要合理,它包括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与广泛的兴趣爱好。教师应努力站在所从事学科的前沿,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广泛吸取新知识、新信息、新见解,并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乐学”和“勤学”的积极性,教师要象一条源源流淌的小溪,只有不断地进行知识更 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4)教师的表达能力由多种因素构成,它有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形体表达和符号图表表达能力。其中有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之分,前者表现为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后者包括情感、目光、手势及体态等。对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清楚、简洁,富有逻辑性、说服力和感染力,注重情感,创造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受到熏陶,用良好的情感倾向培育 学生高尚的情操。

最后,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们的目标。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努力,而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进步、学校的发展都需要我们的这份坚持。想做一 名合格的教师,就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吧!

二○一四年二月十六日

上一篇:市中央环保督察总结下一篇:办理报监登记所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