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本科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项目管理本科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教学质量高低、科研实力强弱是反映民办本科高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科研经费又是民办本科高校履行科学研究职能的基本保障,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势在必行。因此,应理清民办本科高校科研工作及经费管理现状,找出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的策略。

第一篇:项目管理本科论文

新形势下高校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管理策略分析

摘 要:现阶段,新工科建设、“双万计划”“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开展。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作为质量工程项目的延续,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不少创新和突破,其项目管理与建设是不少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在此形势下,如何从高校角度,发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高校在项目管理时应坚持的指导原则,并对新形势下高校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管理策略进行分析,旨在充分发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战略重点转移,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趋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的发展逐步从过去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近年来,高校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1],对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现阶段教育部将主要力量集中在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版、专业质量三级认证与排名试点工作等项目上,原“本科教学工程”中的项目设置与否、怎样设置,成为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的常规性工作。在此形势下,如何从高校管理角度,充分发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在“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及新工科建设方面的培育和孵化作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一、高校本科教學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现状

(一)宏观研究层面:对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实施及发展策略评价不一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自实施以来,对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在教育理论界得到基本认同。如代静(2019年)[2]、周晴(2020年)[3]等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并针对目前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也有学者从宏观角度对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变革进行研究,为我们提供其价值和发展态势的解读:贺武华等(2018年)[4]认为从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6号文件后,“质量工程”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从公共政策学角度评估这两大政策,作者认为产生了很大政策功效的“质量工程”,在后续的“本科教学工程”中并未得到更好地推进与发展,“本科教学工程”的行动逻辑与其初衷并未相向而行,两个“同源性”政策出现了脱节和错位。袁海军(2019年)[5]认为“本科教学工程”纠正了“质量工程”时期的项目多而分散、经费支持力度小、申报审批程序繁杂等问题, 注重了项目的集成与创新及工程重点与核心的把握, 突出了项目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综合效益。但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正式发布, 历时20多年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宣告全面竣工。

(二)高校管理层面:高校管理各有千秋但仍存在漏洞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作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延续已经实施近13年,在此期间,不同高校为保障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实施,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提高管理效能的项目管理机制,如修订管理文件、提供制度保障;构建项目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提出项目结合学校特色发展等,但高校在统筹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管理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项目管理层面重申报轻立项;管理过程监管不严;缺乏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项目经费管理机制不健全;项目成果推广力度不够;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较差;建设实效不强、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现象。廖文果等(2019年)[6]认为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实施过程违背设立的初衷。如重申报轻建设,把关注点集中在是否立项、立项的等级和数目上;过于包装申报书,尽力把学校现有的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往里填;加强对获批的国家级、省级项目数量和等级宣传,对项目的过程建设、标志性成果,对成果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很少提及等。总之,高校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无法从根本上保障项目质量,项目建设成果良莠不齐。

(三)项目建设层面:项目建设总体发挥巨大作用但存在问题

申报人作为本科教学工程具体项目建设的实施者,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如教师主体缺乏积极性;申报人改头换面多头申报、重复申报重复建设已立项项目;重视申报立项数量、轻建设质量;不按时提交中期检查及结题材料;经费使用不合理;结题不通过等。

从上述分析来看,学者们肯定本科教学工程作用的同时,从不同角度阐述本科教学工程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除需要项目申报人自身重视项目建设外,另外一部分可归咎于项目管理部门职能的发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管理的归属部门是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教务管理部门负责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经费下拨、结题等工作,在项目建设中扮演督促建设和管理的角色。因此,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在原有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有必要对项目管理进行改革和优化,以促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新形势下高校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管理的指导原则

目前,国家到省(市)到各高校的三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体系逐步转变为省级到高校的二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体系。然而,一项好的政策制度,在其功效能力未发挥完全时,其自我强化趋势为其运行提供激励机制,促其边际效益递增。[4]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作为质量工程项目的延续,是促进本科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在引导和支持高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甚至有不少创新和突破,这些项目为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双一流”建设、“新工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发挥了良好的辅助和孵化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应重视学校层面政策引导,坚持项目管理的指导原则,切实发挥项目建设育人功能,做到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为教学管理所用。

(一)时效性原则

时效性原则指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要充分考虑国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关注社会需求,反映最新教育教学理念。科学引导项目的选题方向,确保教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和实际针对性,促进优秀教学成果的产出和推广应用。

(二)全局性原则

高校需从整体出发,做好顶层设计,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根据实际建设需求科学规划具体项目建设类别,使得项目建设更加合理。同时针对全校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专题研究和重点委托立项的形式,进行重点项目立项,确保学校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发展。

(三)成果导向兼顾过程管理原则

项目立项管理遵循成果导向,以改革目标和项目结题标准为指导,对项目进行引导。一方面,项目要完成本项目自身设立的改革目标,另一方面也要参考着立项要求和建设要求对项目验收标准进行细化。

(四)信息化原则

信息化原则指在项目管理的各個环节,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如项目管理系统、网站建设)等手段,通过对信息的收录、加工、共享和深度利用,使项目管理的信息沟通更加方便快捷,管理流程更加规范有序,从而提高管理层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

三、新形势下高校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管理策略分析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都在努力推动发展新经济,抢占产业和科技革命的制高点。[7]为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教育部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布局,推进“新工科建设”、分三年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措施,引导高校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此背景下,高校更应顺应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要求,通过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建设,改革管理策略,孵化优秀成果,为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一)项目启动:重视政策引导,投射管理认知

高校要把抓好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作为培育优秀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培育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重要性,扎实做好本科工程项目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在启动项目前,要做好项目建设整体规划,紧扣项目建设实效性、紧迫性,明确项目建设指南、申报条件、立项范围、建设标准、资助额度,力求项目建设目标清晰明了,规划思路科学前瞻,确保项目立项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管理大局。如:为全面高效的支持学校各专业顺利通过专业认证,可通过对公共基础课所在单位设置委托立项专项教学改革项目,督促立项单位积极探索本单位所承担的基础课程如何更好地支撑工程认证专业学生的毕业指标点要求,促进学校专业认证工作顺利开展;为更好地服务学校申报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一流专业,学校可将一流课程、一流专业项目纳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范畴,积极做好项目培育和孵化工作;为提高学校在线课程建设水平,加大课程类项目建设投入,将校级课程原经费1万元/项调整至10万元/项等措施。

(二)过程管理:注重过程管理,保障项目建设质量

项目立项只是开端,项目建设即是关键。学校在启动立项时应明确发布各类项目建设标准及结题要求,指导教师合理规划建设过程。管理部门应改变项目立项后无人监控的现状,加强从立项、中期、结题的全过程管理。对于省级项目,要重视项目立项后的开题论证,以广东省为例,省教育厅要求项目正式实施前,对项目的建设目标、建设举措、预期成果、建设进度安排进行科学论证,且论证专家(至少三分之一来自外校)不少于5人,这就督促高校从立项之初就重视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在中期检查时,对于经费数额较大的项目,可分批次拨付资金,即中期检查通过后的项目方可收到剩余建设经费;项目验收前,发布项目验收预通知,提醒到期待验收项目做好验收准备;建立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校外专家库,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经验的校外教师作为评审立项及结题验收专家,如邀请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作为课程项目评审专家,邀请国家级一流专业带头人作为专业类项目、教学团队类项目评审专家等。

(三)结果导向:细化建设标准,拔高建设水平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类别较多, 建设内容各异,在制定建设标准时,要有所侧重和细化。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在发布2020年启动立项通知中,拟立项包括专业建设、专业特色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个大类、21个小类,教学改革项目又分为了普通教改项目、专业持续改进教改专项、课程思政教改专项、课程教改OBE专项、教学成果奖培育专项等类别,不同类别建设要求侧重点不一致,在细化建设目标时,除普通教改要求有不少于1篇的教研教改论文外,专业持续改进教改项目要求教师针对认证/评估通过的专业持续质量改进问题,主动参与教学问题研究、促进教学方法改进;课程思政教改要求结题时出具一套具有明显思政教育特点的所讲授课程教学资料,包括PPT、图片和各种影视资料;课程教改OBE专项要求建成较为成熟的OBE课程体系等。同时,广东省下发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试行),高校可结合本校实际及特色对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项目建设标准,拔高建设水平。

(四)奖惩机制:加大奖惩力度,鼓励教师投入教学建设

设立相关的项目奖惩机制,在奖励方面:对获批立项并顺利通过验收的省级项目在原有经费资助基础上进行额外奖励,对在项目建设基础上发表教改论文、出版教材、获得教学成果奖的教师进行额外奖励;将教师承担课程、专业、教材、教学团队等项目等同科研项目, 发放科研积分,充分鼓励教师投入教育教学改革中。同时, 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建立申报人信息库,针对近年来各级各类项目验收结果为“不通过”“暂缓通过”“申请撤项”及项目逾期未验收的项目负责人限制其申报资格;如有省级验收结论为暂缓通过或不通过的项目,适当限制项目负责人及所在单位再次申报各级各类项目。

(五)信息化水平:研发项目管理系统,建立专题网站

高校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资源,争取研发全方位综合管理(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成果统计等)的项目信息化系统,减少教学管理部门和各二级单位的重复工作,实现项目實施过程及研究成果的动态监管,切实避免出现项目重复申报、重复立项等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要建立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专题网站:实时公布学校历年来立项的各级各类项目列表,避免教师盲目申报;公开省级、校级立项及结题验收文件,方便教师及时查询了解学校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情况。

四、结束语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作为为本科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服务的系统性工程,长期以来担任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人才、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使命。新的形势下,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管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有不断地对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管理进行研究探索, 及时改进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切实做到项目建设服务本科教学,才能使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发挥更大作用,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志强.浅论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价值判断与构建[J].陕西教育(高教),2016(03):16-18.

[2]周晴,王鹏,许钒.审核评估视角下地方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思考与建议——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1):5-6+43.

[3]代静.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情况分析——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2):60-62+71.

[4]贺武华,黄逸凡.什么样的“工程性”政策更能保障本科教学质量?——基于国家“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的政策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6(02):41-48.

[5]袁海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回顾与反思——兼论“国标”的再标准化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19(01):1-10+55.

[6]廖文果,廖光萍.基于问题导向的质量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J].文教资料,2019(25):178-179.

[7]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9.

作者:潘晓梦 张瑞芳 何楚明

第二篇:浅议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课程设置

摘要:本文讨论了二本院校HRM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教学改革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问题,对HRM本科课程设置给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置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的热度不断走高,主要原因有二:

1、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看,由于我国人口红利窗口逐渐结束、劳动法律逐渐严格、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等多方面原因推动,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整体上有所增加,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上扬。

2、高校重视度增加,特别是一些管理类专业的转型压力使得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加。何凌怡、姚芸芸注意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宽泛性已成为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已经被列入教育部控制专业名单。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考虑转型,人力资源管理是很多工商管理专业转型选择之一。

根据EOL网站数据,1999年全国37所高校开设HRM本科专业,2009年已增至288所(未考虑独立学院、高职高专、自考)。本文拟对西部地区某老牌二本院校(1999年之前即开始举办本科的高校)HRM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二、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劳动力市场正确定位原则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二本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介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之间即所谓应用型本科,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第一、首位、最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学者、也不是培养企业家,而是主要培养劳动力市场中的中级劳动力,具体即中小企业、政府从事人事行政工作的基层与中层管理人员。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否定出现二本院校中少数优秀学生进入大型企业、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的可能性。如何为少数学生设计充分成长的灵活培养机制,并非本文主题,本文讨论的是如何在HRM专业针对多数学生设计课程的问题。

2、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平衡

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存在“重学轻术”的偏见,特别是在现有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下,强调学术与理论研究的研究型大学占有更多的办学资源,因此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升格冲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层缺乏自知之明,偏离地方本科院校应有的地方性、大众性的办学特征,热衷于把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培养市场需要数量较少的高端劳动力,学校定位虚高,结果是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早在30多年前原剑桥大学校长阿什比(Eric Assby)就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英]阿什比.滕大春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1世纪的科技发展深度与广度将大大超越19、20世纪,高等教育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体现在传统学术与职业关系上,一大趋势是越来越多高校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界限日渐模糊、融合,单一的学术价值取向正在逐渐软化。实际上,即使长期坚持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古典教育的美国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近十五年来也开始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增加职业性课程。

社会需要学术研究人才数量远少于职业人才,今天绝大多数高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并非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职业工作,不能刻舟求剑地将100多年古典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今天大学就业去向相提并论。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避免高等教育小众化时期的学科化、学术化、理论化特征,适当突出人才培养的非学术就业基本取向,建议理论与应用、学术与职业课时数量按照5:5或者4:6比例考虑。

3、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权威标准

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大纲充分参考国家、公司大学、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地方高校多数专业的资金、科研实力有限,教学管理与教师的视野相对局限,在课程设置上与其自行摸索,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不如采取拿来主义态度、一步到位。

以创业管理课程为例,如果由教师自行设计大纲,由于个人力量有限,课程设计质量难免受限,实际上创业管理课程早已存在权威大纲,直接采用或者稍加调整即可,比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SYB、KAB等多种教材(2007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际劳工组织KAB教育广西首所试点院校)等。

4、毕业生短期就业与长期发展的兼顾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终结性教育,高等教育必须增加基础性、通用性、复合性教学内容。主张二本院校教学活动应该主要集中于多数社会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并非完全否定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必要性。

职业技能解决的是短期、当前的就业生存需要,而学术能力解决的是长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两者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互补、结合起来。实现互补的基本思路是:

(1)开设培养学生变换职业所必需、迁移性很强、学生难以独立或者毕业后难以抽出足够成块时间学习与练习的知识与技能之课程,比如汉语、英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编程知识与技能是人类社会绝大多数工作都需要的。

(2)开设一定比例人文课程。

三、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建议

本科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实验课等。本文不给出详细课程计划,HRM典型模块所对应的专业课程设计由于其自明性也不涉及(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薪酬、考核等4大典型模块都需要单独开设一门课),而只讨论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不讨论课时。对于两课、英语等教育部规定的课程也不做讨论。

1、跨工作、跨领域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

具体包括母语、外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计算机应用尤其是编程能力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可迁移性非常强,具备合格的上述课程训练,那么可以快速自学与理解新知识与技能,理应突出课程设置。

实际上,这早已是欧美一流高校的普遍做法。哈佛把定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列入11个核心课程领域之一。耶鲁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都把写作、外语、定量推理并列三大必修(Distributional Requirements)课程。

国内有少数高校如华中科大开设《中国语文》选修课,该课程32个学时、2学分,考试为闭卷考试(称《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学生未达标不得获学位。二本地方院校可以考虑引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课程。

研究方法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如何凝练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流利表达等跨领域能力,正是如此欧美高校本科阶段普遍都开设了研究方法课程。长期以来国内地方本科院校普遍没有在本科阶段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这是一个重大失误。

定量分析模块有5门子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基础、应用统计(含计量经济学)、管理建模。压缩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部分课时,增加应用统计、管理建模课时(有些二本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微积分课时甚至达到160多课时之多)。定量分析教学全面引入相关软件如Matlab、SAS或者国产DPS统计软件等。数学实验课时比例要足够,可以要求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在教室中实时练习,大大降低对实验室资源的要求。

2、计算机运用课程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①HRM专业软件;②企业管理软件(如ERP);③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一般难度的office软件二次开发编程);④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

目前很多二本院校管理专业都开设C语言课程,这是对C语言典型应用领域缺乏了解的结果。C语言典型应用于基础软件开发(如操作系统)、嵌入式、工业开发,缺乏内存垃圾回收机制,编程难度较高。管理类本科生并非理工科领域的专业编程人员,学习编程主要应用于网站建设与办公软件二次开发,因此管理类专业本科不宜开设C语言,应选择其他更适合非理工科学生的编程语言。

建议以“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取代计算机等级考试。前者考试内容更贴近实用,后者考试内容相对僵化滞后,仍然考试VB语言就是最好例子(VB、Foxpro正逐渐淡出编程领域)。

建议目前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课程不以讲授形式开设,因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诸如Office文字处理等)日益平民化,无需专门集中授课,学生按照教学视频或教材自学、集中考试考核即可。

3、经济学课程

目前国内高校均开设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框架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不少缺陷,假设脱离现实、过度数学化、对现实解释与预测能力不足,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批评为“黑板经济学”。本科生学习了西方经济学课程,却不具备理解与分析现实经济运行的情况普遍。

近年来出现了“将新古典经济学从大学课堂赶出去”的国际经济学改革运动。当然,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欧美大学长期占据主流,一代又一代教师都是接受新古典经济学教育,挑战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很难系统进入教材、教师与教室,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仍然一枝独秀。

建议开设现实性更强的国民经济管理课程(类似课程名称还有政府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学等),有利于学生理解现实经济现象与经济政策,更有益于其实际工作。对于考研需要,在第三学年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供考研学生选修即可。

4、其余建议设置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是“杂家”,最主要是4个学科即心理学、法律、经济学、会计。建议开设以下课程:心理学、心理咨询、企业经营法律、人事法务(单列)、财务报表分析(含会计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公司治理、商务策划与项目管理、管理诊断与咨询、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采购管理、工业工程或者人类工效学、创业管理、商业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检索与分析课程(日本高校普遍开设经营情报课,美国成立全国竞争情报协会SCIP)、全球社会文化常识、金融与投资、行政实务、体系审核等课程。

此外,考虑毕业生去政府工作就业管道,应开设若干政府人事与行政方面课程,如中外人事制度、社会保障、保险学、财政学等。

5、灵活确定课程开设方式

对于一些文字性较强、课程难度不大的课程,完全没有必要由教师集中讲授课程,比如中外人事制度、商务礼仪、全球社会经济与文化、计算机文化等课程。

可以采用教师给出学习要求、具体详细的阅读材料与阅读书目清单,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自学,最后采用集中考试、口头报告、课程论文等方式考核。

参考文献:

[1]何凌怡,姚芸芸.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模式实证研究调查报告.现代经济信息,2009,(3):67-69.

[2]姚君.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策优化研究——以N大学为个案[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刘凡丰.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78-81.

[4]陆克斌.国家职业标准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相衔接的协同机制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09,(9):55-58.

[5]马力鹏.建议高校普遍开设“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育与现代化,2001,(2).

[6]贾根良.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Edward Fullbrook.A Guide To What's Wrong With Economics.Anthem Press.2004.□

作者:王凌峰 王朝举

第三篇: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教学质量高低、科研实力强弱是反映民办本科高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科研经费又是民办本科高校履行科学研究职能的基本保障,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势在必行。因此,应理清民办本科高校科研工作及经费管理现状,找出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优化管理

收稿日期:2018-03-06

作者简介:娄自强(1981),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马小云(1985),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尤雪(1990),女,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

此文為以下课题的研究成果: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计划一般A类项目“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科研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17RA232);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YC2017013);2016年度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内涵导向品牌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ZC-GL-02);2015年度“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办高校商科专业能力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面上项目,编号:2015M079)。

教育新常态下科研工作在推动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方面的地位和价值日益凸显。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民办本科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体制灵活的优势,遵循科研活动的规律的同时,尊重科研人员的创新,按照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适应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优化管理流程,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激发科研工作活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掘科研工作优势为学校内涵建设、特色发展贡献力量。

一、民办本科高校科研工作及经费管理现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常态下民办本科高校办学规模趋于稳定,办学实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内涵建设、特色发展成为民办高校发展建设的主旋律。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已经悄然从“规模之争”转向“品质较量”。科研竞争力在“品质较量”“品牌塑造”以及软实力提升方面的作用显著。目前,民办本科高校普遍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甚至部分高校提出“教学质量兴校、科研实力强校”的办学理念。可以说,科研工作在民办本科高校受到普遍重视这是不争的事实。据2016年《中国民办本科高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年度研究报告》表明[1]:民办本科高校科研工作成绩显著,纵向而言,科研水平取得明显进步,科研竞争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横向而言,同层次、同类型,不同院校之间的科研工作与科研实力还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科研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逐步加强。科研经费是影响科研绩效的核心要素,科研经费管理的水平是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科研经费数量迅速增加,为科研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科研经费管理相对滞后,与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不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工作的发展。因此,以提高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为抓手,提升民办高校科研工作效率,突出科研业绩,从而更好服务于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二、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科研经费来源有限,数量不足是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此外,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造成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程序繁杂,自身体制机制灵活性发掘不足,科研工作“瓶颈”问题亟需解决。

1.经费来源有限,数量不足。由于受到办学经费以及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科研经费来源渠道有限,数量不足的问题在民办本科高校普遍存在。一方面民办高校普遍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加大科研投入,另一方面多数民办高校“以学养学”的办学格局,又从根本上限制了民办高校的科研投入。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公共财政对民办高校发展扶持力度不够,在科研立项、经费划拨方面难以享受公平的待遇,部分科研课题只能申请无资项目,这也对民办高校科研带来了不利影响。尽管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总量增长较快,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依然捉襟见肘。以山东省5所独立设置民办本科高校A、B、C、D、E为例,2016年科技活动及经费情况如表1所示[2]。

由上表不难看出:民办高校立项课题总数为90项,校均立项课题数量为18项,最少的仅有3项,最多的达46项;通过纵向渠道获得政府科研经费支持数量偏少,拥有教学科研人员527人的民办高校获得政府资金只有464.6万元,人均0.9万元;五所民办本科高校中,仅有一所学校获得企业事业单位委托科技经费53.7万元,签订合同完成技术转让获得收入均为0万元。这反映了民办本科高校借助横向渠道承接企业或社会科技项目,开展科研合作,转让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咨询等获取科研经费的能力较低;如果按照教学科研人均核算,80%的民办本科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年科研经费低于1万元,人均科研经费最高值为1.74万元/人,最低值为0.45万元/人。总体而言,科研活动经费来源有限,数量不足,且不同高校人均科研经费差距悬殊。

2.管理制度滞后,程序僵化。民办本科高校科研工作起步相对较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项目立项后经费配套落实慢、执行难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制度化约束,经费配套落实带有很大的时间偶然性和主观随意性。存在经费报销层层把关,经费配套“无人问津”的情况。这种现象一方面降低了科研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某民办本科高校为例,科研经费报销需要经过OA“线上”申报审批,以及“线下”当面审查签字,整个科研经费报销流程复杂、程序众多、流转僵化。此外,科研经费支出采取“垫付制度”,前期研究投入全部由项目组承担并垫付,待到取得最终报销票据及证明材料方可报销,这也给科研活动的正常推进带了一定的阻碍。特别是需要资金额度较大的科研项目,垫付制度给项目推进造成较大的经费压力,影响项目研究计划的实际执行。

3.部门协作不畅,管理松懈。目前,民办本科高校是通过设立科研处来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经费争取以及研究过程监督和项目合同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而科研经费的实际主导部门是财务处,财务处主要负责科研经费保障和管理工作,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并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合理支配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所在的二级部门是科研活动的基层管理单位,对本单位科研经费的使用承担监管责任,负责监督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督促项目进度[3]。此外,还有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执行情况进行审查监督。科研处、财务处、项目负责人所在二级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等与科研经费管理密切相关的部门之间协助不畅,沟通障碍将导致“信息不对称”,出现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甚至出现表面看似“严格”,实则“松懈”的管理怪象。不能对科研经费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从而降低科研经费管理效率,影响科研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

4.激励机制缺失,效能不高。科学合理的激励是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关键因素,是提高民办本科高校科研水平,增强整体科研实力的重要环节。民办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缺失,操作中只重视科研成果短期使用,缺少长效的激励机制建设。目前,民办高校科研成果主要与职称晋升挂钩,个别民办高校把科研成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教师被动参与科研的成分有余,主动实施科研的成分不足。对教师而言,科研只是手段和阶梯,并没有把科研与自我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挂钩,科研效能不高。部分民办高校虽然在科研经费方面有激励的制度,但由于缺乏硬性约束而落实不到位,难以形成良性的科研导向。物质奖励、精神激励主要看领导的意志和兴趣,以及学校发展的临时需求,系统性和规范性不足。例如,某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同一个科研项目在经费配套上甚至存在前后矛盾的情况,前一半按照省级项目配套经费,后一半则按照市厅级处理,级别降低也就意味着奖励减少,挫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三、优化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策略

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同解决。这一方面需要政府消除歧视,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民办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需要民办本科高校自身积极努力,完善制度,破除障碍。此外,也离不开一线教学科研人员的支持和配合。

1.开源节流并举,提高经费效益。公办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稳定,数量相对充足,且管理规范。而民办高校能够争取到的科研经费非常有限,需要从办学经费中通过年度预算的形式单独列支,设立科研专项基金用于资助校内外获批立项的各类教研、科研项目,资金总量不大但支持范围很广,经费扶持力度不大。因此,开源与节流并举,是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首要举措。民办本科高校师资实力相对较强,发掘自身优势,组建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纵向角度加强对科研项目申报的专门指导,协助科研人员申报承担高层次项目,争取纵向科研经费;横向角度开辟信息交流渠道,搭建教学科研人员与企事业单位沟通的平台,创造性解决内外信息不对称和科研人员竞争意识不强的问题,鼓励教学科研人员走出去,充分开拓科研人员的活动空间,让更多的科研人员走进企业,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高项目申报率和针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民办本科高校作为知识高地的优势[4]。通过横向合作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为科研实力提升积蓄资本,不断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2.完善管理制度,简化报销程序。完善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度,明确项目负责人与科研处、财务处等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制定内部管理规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为确保科研经费规范、合理、有效使用提供制度保障。项目负责人是科研经费支配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用制度约束行为。明确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承担的责任,并对项目各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界定,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的审核和执行[5]。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预算,按规定开支使用科研经费,并对经费开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负直接责任。同时,建立项目负责人信用制度,加强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对项目效益显著、经费使用规范的项目负责人适当扩大科研经费使用权限;对未按计划开展项目研究、不按规定结题、项目完成情况不佳和科研经费支出不规范的项目负责人及时提出警告,并限期整改,必要时限制其科研项目申报。特别是对弄虚作假、套用科研经费等行为,按照规定给予处罚。将管理与服务密切结合起来,通过管理體现服务。此外,对材料齐全、过程规范的科研经费支出,适当简化报销程序,借助审计监督等手段,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保障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3.加强部门沟通,精细过程管理。科研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科研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不同主体,就科研经费的管理而言,一方面要保证有效的资金不浪费,经费管理要“从严”;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好钢用到刀锋上,经费管理要“从细”,向管理要效益。不同部门和主体之间密切沟通,是提高管理效率,保障经费使用效益的关键所在。在项目负责人制主导下的科研经费预算执行中,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好科研项目进度及项目经费,遵守相关制度规定,积极配合学校财务处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科研部门加强对科研项目申报、研究进展、结题和验收工作的监督管理;财务部门提高对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指导科研项目负责人做好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加强对课题负责人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督,引导项目负责人严格规范使用项目经费;审计部门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方式对学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配合财务等部门做好科研课题结题时的经费决算情况审计,坚决避免和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6]。可见,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不同主体加强协作沟通,精细过程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科研管理效率,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外紧内松”的情况发生。

4.健全激励机制,提升科研效能。激励是科研创新的外部动力,是提高科研团队效能的重要手段。充分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目标,因此,要通过健全激励机制,在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体现科研人员的智力价值,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创新活力。让科研项目资金为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活动服务,从而提升科研效能。首先,在科研经费管理规范化的同时,逐步扩大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其次,完善科研奖励措施。从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经费筹集到成果转化,建立全过程的奖励机制。设置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奖,对国家重大项目以及省部级重点项目的申报人给予奖励,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报高层次课题[7]。对中标的高层次项目在科研经费配套方面给予1:1配套奖励,以激励科研人员主动拓宽科研经费渠道;再次,对成果转化及时,取得较大社会影响的成果,给予成果奖励。鼓励科研人员将应用型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发挥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第四,定期组织开展校内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奖励,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肯定科研活动的价值;第五,设立基金鼓励校内科研人员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并给予适当补助,为远期科研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民办本科高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年度研究报告[R].杭州: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编.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2):130-131.

[3]李志良,杨智,王德军.高校科研经费三维一体立体管理模型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财会月刊,2011(11)中:29-31.

[4]徐光英.刍议高校科研经费管理[J].财会通讯,2015(17):127-128.

[5]李亚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路径与持续改进框架[J].财会通讯,2015(2):87-89.

[6]王雷,赵亚楠.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业务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15(8):114-118.

[7]林依,邓毅. 提高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效能之激励机制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S1):263-264.

編辑 朱荣华

作者:娄自强 马小云 尤雪

第四篇: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策略

[摘要]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存在生源参差不齐、教育管理内容行政化、方式单一、功利化等现象。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应遵循思政先行的原则,转变传统教育管理理念,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方式,发展地方本科高校特色,打造精品校园课程,坚持国家政策导向,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工作理念,明确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职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教育管理 创新策略

[

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要求创新,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也都呈现出空前提升态势,教育作为关乎国家根本、民族发展的大业,更需要以创新作为重要推动力。近年来,地方本科高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我国几乎一半的本科生源自地方本科高校。但是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存在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育管理内容行政化、教育管理方式单一、教育管理功利化等现象。在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地方本科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依靠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如何保证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地方本科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是值得教育管理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在梳理地方本科高校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管理应遵循思政先行的原则,转变传统教育管理理念,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方式方法,发展地方本科高校特色,打造精品校园课程,坚持国家政策导向,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工作理念,明确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职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管理现状

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高考作为我国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其相对公平、公正的做法是对莘莘学子的一种评判和肯定。然而,对于许多地方本科高校来说,高考也使其难以接收到优质的生源。地方本科高校大多数学生的学业成绩较低,综合素质也较国家重点高校的学生有一定差距。这就对地方本科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完全采用高度强压的教育方式,会不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培养及个性化塑造,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不利。反过来,若是采取放任的教育方式,又很可能导致一部分自制力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够的学生形成散漫的学习习惯,最终不能顺利毕业。

2.教育管理内容过于行政化。许多地方本科高校为了提高管理质量与水平,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学生手册、考试规范等,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收效甚微,有的甚至因为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学生的成才成长和全面发展非常不利。

3.教育管理者过于功利化。高校对于在职的教育管理者很重要的一项考核指标便是论文发表、科研立项等,通过科研成绩进行量化从而起到激励作用。然而这却在某些方面导致学术不端,如论文代写、抄袭剽窃;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为了提高自己在校内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违反学术诚信的相关规定,参与与自身专业并不相关的评稿审稿工作;出于私利,在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以及各种奖项评定时,违背基本的准则,做出有失公允的评判;违反校规,私自进行商业行为运作,骗取国家项目建设基金等,严重影响了整个高校教育及科研水平。

4.教育管理方式单一。与国内许多著名高校及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高校在教学设备、教学改革等方面都比较滞后。许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是退休后返聘回来的,他们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学理念比较传统,一些教师由于自身年龄和知识结构限制,很难做到与时俱进,授课方式多为单纯的说教,造成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更新速度,使所学与所用严重脱节。

二、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1.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管理创新须思政先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教育工作中居于首要位置,贯穿于整个教育管理工作的始终。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出来求学,适应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学校如果不在合适的时间对新入校或在校的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便很难保证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的节奏。

拥有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能够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指引他们不断奋斗。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的承继者和建设者,是家庭的顶梁柱。因此,要加强对地方本科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各种素质拓展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转变传统理念,学习先进管理方法。新形势下加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转变传统教育管理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多媒体网络技术,推动信息化教学方式改革,不断提升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建设数字化、网络化的教育管理工作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同时,坚持“走出去”,善于学习国内著名院校,甚至世界一流院校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加以改造,推出适应当地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

3.发展地方本科高校特色,打造精品。与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相比,地方本科高校在全国的影响力相对较低,排名靠后,对全国范围内考生的吸引力有所欠缺。不过,地方本科高校对于其学校所属省域以及与之相邻省市生源的影响力较高,应充分整合利用区域内的各种有效资源,打造地方特色高校,走以特色谋发展、以特色促提升的路线,增强竞争力。以青岛大学为例,青岛大学属于地方本科高校,虽然山东省辖区内还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三所国家重点院校,但青岛大学对除青岛当地生源以外的其他地区学生仍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这不仅仅是由其优越的区位条件所决定的。

4.坚持国家政策导向,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高校资源不断增多,地方本科高校乘着这股东风也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许多新建的地方本科高校虽然缺乏一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但其进行管理创新改革的阻力和压力要比老牌院校小得多,新政策实施难度小,效果的可见性更高。这也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在创新教育管理工作时,坚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同时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提升毕业生质量。

三、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

新形势下,创新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牵头合作,不断改善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地方本科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打造地方特色精品高校工程。

1.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工作理念。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仅注重学校基础设施等教学设备的改造与更新,更要注重师生群体在精神层次上的获得感;不仅注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扩展与提升;不仅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更要将工作着眼于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发展与规划。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工作理念,要求我们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团队精神的塑造,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助其成才成人,为以后服务社会传递正能量。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来自家庭众多长辈的呵护,自我意识强烈,希望得到外界的重视和尊重。同时,独生子女从小比较孤单,内心有强烈的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意愿,却又反感他人耳提面命和居高临下的说教。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日常的行为规范管理中,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真诚地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着想,将学生们视为朋友,视为与自己具有平等地位的教育消费者,以避免产生距离感或隔阂感,赢得支持与理解,进而打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2.明确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职责,简化管理流程。创新教育管理工作,首要前提是明确教育管理工作的职责和边界。按照教育的重要性划分,家长、教师、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均担负有教育的职责,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则为主要实施者,一方面要对学校教师队伍进行日常规范,保证完善的行政与后勤服务;另一方面则是面向学生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这样的职能,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明确自身岗位责任。首先,要做到引领地方本科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教育创新是慢功夫,对创新的成效难以在短期内进行有效衡量,这就要求教育管理工作者耐下心来,不断摸索实践,统筹学校内各种资源力量,将长期的创新规划划分为阶段性的任务逐步实施,明确各部门各组织的职责。其次,要监督学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低不能仅仅通过学生的书面成绩来衡量,教育管理工作者还应协调学校各级组织,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把关,必要时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借此推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

3.整合高校资源,推动地方高校各部门深层合作。就生源质量而言,与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高校的生源质量略显不足,而学生由于自身基础较弱,纪律性较差,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也不够大,这就需要教育管理工作者能够因材施教,各部门统筹兼顾,通力合作,共同努力,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引导和教育。另外,要引入学生评价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学生网上评价平台。对于在职教师,可以把学生评价作为衡量其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途径,呈现当前教师工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使之成为激励教师工作的有效方式,这对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平也大有裨益。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地方本科高校应逐步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作为辅助,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实现资源共享,利用现代网络信息系统打破学校各部门之间以及学校与外界之间相对封闭的状态,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地方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地方高校与其他重点院校之间、地方高校与垂直领导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整个区域内高校资源的整合能力和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久东.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研究——以A校为例[D/OL].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2014-04-01].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2]贾宁兰.地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9(7).

[3]洪辉煌.浅谈地方高校教育创新的基本途径[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1).

[4]李艳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职业技术,2005(1).

[5]李士武.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以人为本[J].职教论坛,2005(17).

作者:陈静

第五篇:基于项目的翻译本科教育模式创新

摘 要: 建立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变以往以传授知识、理论为主的翻译教学模式,转变为基于项目学习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双层项目,即翻译项目+科研项目为驱动的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点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翻译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学翻译、轻实用翻译;重语言能力培养、轻实践能力训练的弊端。

关键词: 项目驱动教学法 人才培养模式 模式创新

根据2006年中国翻译协会资料数据显示,市场上需要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才缺口高达90%,但真正翻译水平和译者素养高的翻译专业人才数量只占总数的5%,能够胜任国际口译任务的专业译者更是屈指可数,说明翻译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鸿沟。大数据时代,二十一世纪的翻译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翻译技术的发展令人瞩目。这些翻译技术产品的应运而生改变了我们处理文本的方式,甚至改变了翻译工作模式,例如智能化的即时翻译产品。翻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无形中也给翻译从业者及翻译专业译者施加了压力。一些简单、初级的翻译工作未来可能被智能化产品所取代,高校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如何定位?怎样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另外,事实证明:有部分翻译本科生毕业后,不能直接胜任工作,还需要再经过培训,不能熟练使用翻译工具软件,不知道如何制作翻译记忆库和专业的术语表,不会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知识库获取知识,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翻译理论知识和各种翻译技巧,而且应拓展到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翻译技术产品及现代化设备为翻译实践服务。

一、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翻译市场的蓬勃发展,为翻译专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挑战。但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匮乏的高水平翻译人才之间的不平衡是问题所在,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着手(黄友义,2005)。部分高校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弊端是存在重文学轻实践,重文学翻译、轻实用翻译的问题,同质化培养倾向严重,尤其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翻译实践类的课程较少。其次,教学以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为主,即“理论—练习—讲解”模式。教师先论述翻译理论的起源、内容等,给学生布置翻译作业,最后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给以点评和反馈。这种传统的翻译教育模式注重翻译理论和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翻译职业规范与流程的了解。这样的现象必然导致市场上缺乏专业的翻译从业人员,而翻译专业的毕业生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正如Kiraly所说,译者不是“语言隐士”,而是应该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和职业的行为网络之中”(Kiraly, 2000:49)。因此,传统的“理论—练习—讲解”翻译教学模式急需改革,高校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应逐渐与市场接轨,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培养翻译人才。

二、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1.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概念

F.J.Philip认为项目驱动教学法能让学习者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与发现,自主地进行知识学习的整合和构建,以学生获得新知识、提高能力、完成任务为主要目标。项目完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系统化的学习模式,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德国,它是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驱动,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本文中的项目不仅指翻译项目的教学实践,而且指翻译类的科研项目实践活动。基于双层项目驱动的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指以课堂项目和实践项目为双轨机制,而且指实践项目中包含翻译项目、科研项目两个项目为驱动,采用讨论式、探索式、调查分析等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翻译项目或者科研项目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2.基于双层项目的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课堂项目+实践项目”翻译本科专业培养模式

基于双层项目的教学模式是指在翻译专业本科阶段翻译教学过程中贯彻“课堂项目”和“实践项目”两条主线,这两条主线都围绕真实项目开展教学。“课堂项目”是指教师将已经完成的翻译项目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规划,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实践项目”层面下可细分为两层:全新的、真实的翻译项目和翻译类科研项目。全新的真实翻译项目具体由教师牵头负责,学生参与项目的整个流程与工作任务,以强化翻译实践能力,获得职业经验。翻译类科研项目一般是让学生参与教师申请成功的科研项目,熟悉该专业科学研究的程序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这两条主线相辅相成,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项目的教学层面,教师关键要考虑选取合适的、已完成的、真实的翻译项目,以及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遵循四个基本原则:(1)翻译项目的主题或者内容要适合本科阶段翻译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2)翻译项目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普适性,可融入翻译理论知识的讲解,或者可以分解为简单的教学任务;(3)翻译项目可依据市场需求,从不同的行业中选择,如科技翻译、专利翻译、影视翻译、新闻翻译、外宣翻译、商务翻译等;(4)课堂中的翻译项目必须是教师已经完成的翻译项目,项目要求、内容、工作流程等都是较为成熟和固定的内容,这不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习翻译理论知识和工作流程的主要途径。

(2)实践项目:翻译项目+科研项目

課堂外实践教学的项目类型可分为科研项目实践和翻译项目实践。首先学生一边学习翻译的理论知识,一边进行课堂内项目学习,课堂外项目实践可分为科研项目实践与翻译工作任务实践,让学生根据未来发展兴趣和职业走向选择,看是参与科研项目实践还是翻译工作任务项目实践,使学生在打好翻译理论基础的同时,也从理论学习中掌握科研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翻译职场工作程序、职场翻译技巧,最终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职场素养得到提高。

实践教学层面,具体的思路体现在:(1)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层面以学生参与项目实践为主,翻译项目需要与市场需求完全贴合,采用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具有灵敏的行业市场嗅觉,选择翻译项目。(2)强调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的应用。实践翻译项目应强调多媒体网络手段、现代化技术手段及智能翻译产品的使用。因为可使学生熟练掌握多媒体及了解最新智能翻译产品和工具,为职场生涯打好基础。(3)重视实用文体翻译实践。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从事相关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翻译行业中的一些实践问题具体如何解决,掌握解决该类问题的规律和技能。

(3)分階段进行科学规划教学内容

翻译教学必须在强调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重视翻译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加强各类实用文体的语篇翻译训练,例如经贸、科技、新闻、法律、医学、广告等实用文体翻译训练(王银泉,2008)。大一、大二阶段是强化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翻译能力的阶段。大一、大二阶段,可基于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改革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围绕市场需求设置教学模块,具体指建设翻译课程网站,将翻译课程要求掌握的翻译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逐渐实现数字化,并且设置围绕市场需求的模块菜单:外宣翻译、新闻翻译、影视翻译、专利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文学作品翻译等。另外,聘请行业精英作为本科生导师,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直接接轨;聘请外事部门、涉外接待、外文图书翻译、商务翻译等行业精英,结合相应课程的理论学习,开设定期、不定期的讲座或者集中培训,建议每个周期不少于10个课时,具体培训内容可侧重职场翻译实务和真实案例,以及职场素养的提升。

为大三、大四学生开设课外实践的模拟翻译工作坊。模拟工作坊只适用于大三、大四学生,是一种初级专业能力的翻译学习,尤其体现在学习内容的深度和专业化程度上。模拟翻译工作坊工作机制是师生共同参与模拟的翻译任务中,师生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在模拟翻译工作坊中,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小组,重点培养学生的双语言、双文化能力和语言思维转换能力,通过对比英语和汉语在语言和思维层面的差异解决翻译中的难题,兼顾具体项目的真实情境对翻译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在参加翻译工作坊讨论之前,让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译出初稿,并且以小组进行展示和汇报,各个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和互相评价,结合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的原则,把各个小组的译文初稿进行对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最大作用是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语言的差异和翻译思维转换技能,体现在对学生译文整体语篇的把握上,而不是纠正某个语法错误或者词汇搭配不当等问题。

(4)建立动态、开放的评价考核机制

测试是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质量,反馈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但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效果却不能完全检测。传统模式下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评价模式只注重学业成绩评价,忽视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评价。政产学研模式下的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评价模式既要关注学生学术性学习成果的评价,又要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考核的是学生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或项目的表现情况,由此判断他们是否获得了相应的工作能力和技巧,而此评价的依据是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根据具体的项目种类:科研项目或者是翻译实践项目,以工作任务和翻译项目要求作为标准建立评价体系,分别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可具体采用撰写科研报告、科研小论文、实践报告、口试答辩、presentation、译品校对、表现性考核等方法。

基于项目的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评价方法采取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职场导师评价、源语和目的语评价等评价原则,具体由学生的考试成绩、平时课堂表现、笔译或口译证书、参加翻译社会实践活动四部分组成。考试成绩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比例应占总体评价的40%;平时课堂表现应占总体评价的50%,主要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另外,笔译、口译的证书考取应与相关课程成绩挂钩,如学生选修中级笔译课程后,考取中级笔译证书,其中中级笔译课程的期末成绩可按照笔译证书的档次进行分数置换。参加翻译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或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国际性会议、会展、文化活动等事件中充当英文志愿者的角色,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采取表现性评价方式给予肯定和反馈。同时,学生参加翻译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性评价应占总体评价的10%,教师可结合表现性评价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指出提高翻译实践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三、基于双层项目的翻译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基于双层项目的翻译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掌握该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跟进最新科研成果,提高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翻译实践经验,最好是拥有专业译者的身份或者完成了几项翻译项目,这是双层项目教学模式里的难题。由于翻译专业的师资来源较为单一,大多是大学翻译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生,缺乏翻译实践经验。此外,师资培养需要科学规划和过程,否则容易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基于双层项目驱动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为从业教师提供了接触译者职业社群的窗口和机会,使他们走出象牙塔,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和行业市场,促使他们早日成长为出色的项目翻译教师。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可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成长,拓宽身份,打破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四、结语

以双层项目驱动的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一边学习翻译理论知识,一边进行翻译项目的实践和训练,使学生既掌握翻译理论知识又加强翻译实践训练,不仅提高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而且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使本科生在理论中学习科研方法,在科研实践、翻译实践中深化翻译理论知识,从而体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体会科研和翻译实践的乐趣,最终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翻译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以上对基于双层项目驱动的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介绍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的翻译教学理论思考和教改探索。

参考文献:

[1]Kiraly,D..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ranslator Education [M].Manchester: St.Jerome Publishing, 2000.

[2]Kiraly, D.. “Project-Based Learning: A Case for Situated Translation” [J]. Meta. 2005(4):1098- 1111.

[3]黄友义.从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到外宣翻译——在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翻译,2005(6):31-33.

[4]刘和平.政产学研: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究[J].中国翻译,2014(5):40-45.

[5]张春柏,吴波.从翻译课堂到翻译工作坊——翻译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2):70-73.

[6]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王银泉.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微[J].外语界,2008(2):20-26.

[8]王丹,孙莉.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7):82-83.

作者:张玮

上一篇:现代园林质量管理论文下一篇:消费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