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中国军旅话剧

2022-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著名的中国军旅话剧

浅析中国当代军旅音乐的艺术特征

摘要:军旅音乐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既有其他音乐所共有的普遍特征,还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特点。军旅音乐将军人性格中豪情壮志兼柔情似水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了当代军人的精神生活与价值追求。在战争时期,军旅音乐有着宣传思想、鼓舞士气与增强队伍凝聚力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军旅音乐 发展历程 艺术特征

战场上为鼓舞战士的士气,就产生了军旅音乐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军旅音乐是将服务军队作为创作目的,将军人与军队的价值追求作为主题思想,将培养并提升军人素质、增强军队凝聚力为主要目标的音乐形式。

一、军旅音乐的发展历程

实际上,早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军旅音乐这种音乐形式。比如在《诗经》中就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再如商朝末年,周武王面对商纣王十几万的军队,为了鼓舞士气,周武王亲自创作歌曲《大武》并在军队中传唱,最终在战士的奋战下打败了商纣王。随着时代的发展,军旅音乐早已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战士演唱的歌曲变成了一种反映军队生活与军人精神追求的文化载体。中国古代战争中用来鼓舞士气的歌唱、呐喊与敲鼓等方式,都在当代的军旅音乐中有所继承。我国的第一首军旅歌曲要从《八一起义》说起,军旅音乐从那时至现在,共经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军旅音乐在创作上也紧紧围绕着时代背景。

二、当代军旅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当代军旅音乐更加强调以人为本

我国当代军旅音乐较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更加突出人性化。很多军旅音乐在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突出展现了人文主义关怀。军旅音乐虽产生了很多变化,但仍直接反映军队的基层文化状况,主要目的还是增强军人的战斗精神,鞏固并凝聚绝对战斗力,实现对军人的激励。在特定的时代文化与政治背景下,当代的军旅音乐将激励战士保家卫国的信念与动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将激昂壮志的精神与军人细腻丰富的心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军旅音乐铿锵有力的旋律中,增加了更多军人与中华儿女的真实情感,在原本较为单一的精神内涵中增添了更为深刻的情感。

(二)当代军旅音乐更加具有抒情性

军旅音乐在过去的战争年代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团结激励全军将士,努力争取自由与解放,它所具备的作用往往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军旅音乐没有限定在原有的创作方式中,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纵观军旅音乐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军旅音乐,并以鲜明的特色、独一无二的创作风格,推动了我国其他音乐形式的创作繁荣。军旅音乐始终以敏锐的观察力发掘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丰富元素,用音乐绘出和谐美好的画卷。当代军旅歌曲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增添了抒情性。新中国成立后,军旅音乐以其独特的号召力,激励着人们为建设新中国努力;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展经济、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成为社会的主题,军旅音乐在内容、体裁、风格上都产生了很多变化,在原本表现军队的壮志激情和英雄气魄的旋律与内容的基础上,多元化地丰富了其抒情色彩。

(三)当代军旅音乐凸显了军人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新时期,我国早已从战争年代进入了和平时代,中国人民也早已摆脱了水深火热的战乱,军人的使命发生了转变,由过去的解放民族、解放人民为己任,转变为巩固国防与建设祖国。当代的军旅歌曲中不仅唱出了当代军人需要承担的重要使命,更是赞扬了当代军人乐于奉献、敢于牺牲、无所畏惧的精神。如王路明先生作曲的《当那一天来临》:“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鸽哨声伴着起床的号角……”首先,在歌曲中表现了当代军队处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但后面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但是这世界并不安宁,和平年代也有激荡风云……”副歌部分用提问的方式引入“准备好了吗?士兵兄弟们!”军人也士气昂扬地回答道:“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表达了我国军人对祖国与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忠诚,表现了勇敢承担保卫祖国山河使命的伟大奉献精神。当代的军旅音乐将和平年代的特征全部展现出来,也鼓励了军人要能够勇敢担当时代的使命,对当代军人有着重要的教育和激励作用。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当代军旅音乐在艺术特征上发生了很多明显的变化。军旅音乐突破了以往带给人们的循规蹈矩、一板一眼的印象,将鼓舞军人士气与人本主义相结合,在形式、内容、风格方面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被群众所喜闻乐见,也使得军旅音乐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了军旅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梓钰.浅析我国当代抒情军旅音乐艺术特点[J].艺术品鉴,2017(01).

[2]吴凡.军旅音乐的特点[J].商情,2012(11).

(作者简介:孙政,男,本科,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在读,研究方向:军旅音乐)(责任编辑 刘冬杨)

作者:孙政

第2篇:中国军旅歌唱家之最

在我国声乐界,活跃着一支军旅歌唱家队伍。他们在为军队文化建设服务,为基层官兵服务的同时,也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声乐发展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在这队伍中,有的歌唱家在我国的声乐领域起着领军的作用,在国际声乐界也有着重要影响。诚然,歌唱家各有各的特点,欣赏者也各有各的爱好。我在下面列出的八位男声歌唱家、五位女声歌唱家,仅仅是根据我的见解,认为他(她)们在中国声乐界是具有“之最”地位的歌唱家。

一、男声

中国最高音的美声歌唱家戴玉强

男高音歌唱家,解放军总政歌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歌剧班和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

戴玉强有优异的音乐天赋,他演唱的曲目广泛,风格多样,古典的、现代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几乎无所不包!他演唱的《你是这样的人》、《我像雪花天上来》、《喀什葛尔女郎》、《又见西柏坡》等歌曲,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和欢迎。世界著名经纪人——“三大男高音”经纪人提伯·鲁达斯先生在听了他的演唱后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洛蒂听了他的演唱后,欣喜地将其收为首位亚洲弟子。

2003年10月,戴玉强在美国波特兰歌剧院主演了歌剧《图兰多》。2004年7月10日,与世界著名歌唱家玛利亚·古丽基娜(Maria Guleghina)和萨姆尔·拉梅依(Samuel Ramey)合作在英国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成功主演了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受到当地媒体的广泛好评,发行广泛的《地铁报》评价戴玉强的演出是“全场唯一的一颗闪亮的明星”,皇家歌剧院邀请他在2004-2005年演出是登台演出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和《波西米亚人》2004年11月在美国太平洋歌剧院再次主演歌剧《图兰多》,2004年12月应老师帕瓦罗蒂的邀请赴意大利主演歌剧《艺术家的生涯》这部歌剧也是帕瓦罗蒂担任导演的第一部歌剧,同时这部歌剧于2005年2月在英国皇家花园科文特歌剧院由戴玉强主演,2006年4月他在美国洛杉矶主演《阿依达》。2004年7月,英国EMI唱片公司录制了他的第一张世界著名歌剧咏叹调的个人专辑唱片全球发行。他是目前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上杰出的亚裔歌唱家之一。 中国最早唱出HighC的民族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

李双江,中国杰出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一级专业技术文职干部,享受正军级待遇。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全军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代表作《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红星照我去战斗》等家喻户晓,广泛流传,被誉为“歌王”。

李双江是现代民族唱法男高音的开创者,是第一个唱出HighC的民族男高音,并给予后面的民族唱法男高音的发展和启迪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李双江在歌唱的情感、风格、表演、咬字、吐字等等各个方面都做到了那个时代的极致,应该说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歌唱家。

HighC就是倍升一,即为C调的1上面加两点。 hic被公认为高音极限,男音禁区。也是所有优秀男高音心中最分量最重的试金石,高音歌唱家的实力标准。最大原因是hic的难以持续性,比如帕瓦罗蒂,卡鲁索,gigli,他们三位中卡鲁索和gigli能原声唱出Highd,而帕瓦罗蒂高音不如这两位,可是帕瓦罗蒂的hic持续时间是最长的,其美声持续力保持难度和短暂的高音唱的难度没有可比性,所以帕瓦罗蒂被冠以是世界最佳男高音,其实是因为老帕是世界上最优秀的hic的原因

中国最早被称为“中国帕瓦罗蒂”称号歌唱家的程志

程志,湖北红安人,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一级演员。享受正军级待遇。

程志的演唱吐字清晰,声音坚实明亮,高音辉煌华美,具有金属般的穿透性。他熟练地掌握了意大利传统美声唱法,对不同声区的音量音色控制自如,不但能演唱幅度大力度强的西洋歌剧咏叹调,也善于把科学的发声方法运用于风格各异的艺术歌曲和民歌(特别是中国作品)之中,曾在已故作曲家创作的歌剧《伤逝》中饰演男主角,多次在国内大型演出中担任独唱、领唱,博得了中名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世界十大男高音之

一、美国纽约歌剧院院长称赞他是“罕见的男高音”;著名声乐大师、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

吉诺.贝吉(Gino Bechi)称誉他“真是少有的男高音,真正的意大利美声”。

说起他被誉为“中国帕瓦罗蒂”的称号,程志将军不以为然地笑道:“那是外国人吹出来的!”原来,曾有某位美国记者在北京听了他的独唱音乐会,兴奋异常,便在美国的报纸上发了一大篇文章,称在北京听到了“中国的帕瓦罗蒂”的演唱。后来,纽约歌剧院院长贝弗雷 希尔斯女士听了他的演唱后,写了篇文章称赞程志“真是少有的男高音,真正的意大利美声”;而《纽约时报》则在一篇文章中称他是“多年来难得听到的最新鲜、最干净的抒情兼英雄男高音”,是当今世界歌坛上“来自东方的威胁”。此后,他便被国际上公认为“世界十大男高音”之一。

其实,程志的高音超过了当前被誉为中国三大男高音戴玉强、莫华伦、魏松,我们可以去试听程志、殷秀梅和戴玉强、莫华伦、魏松唱的《祖国颂》这首歌,就可以明显感到程志的高音比“三高”更明亮、更轻松,转换更自然。但不知什么原因,近十多年来很少出现在舞台上。

中国最早与帕瓦罗蒂、多明戈的同台演出的男中音歌唱家傅海静

傅海静,著名旅美男中音歌唱家,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7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总政治部歌剧团演员、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从师于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蒋英教授,同年留校攻读声乐研究生。1986年赴美国学习演出,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歌唱家。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理事,沈阳音乐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1986年到了美国,1988年成为第一位赢得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比赛的中国歌唱家,并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长达二十年之久。他曾在《弄臣》、《阿依达》、《假面舞会》、《茶花女》、《卡门》等四十部歌剧中出演男中音主角,与世界许多著名交响乐团、指挥家以及帕瓦罗蒂、多明戈等世界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合作演出,广受媒体和大众的好评。

他在纽约大都会演的第一个戏是歌剧《茶花女》中的父亲亚芒。在国外演戏语言要过关,声音、语言和表演都要兼顾,相当不容易。傅海静的适应能力强,同所有来自不同的地方的演员和指挥排练两周时间就上台演出,如果没有很好的基础就被淘汰的。但他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长达二十年之久。可见他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脚跟站得多稳!

在美国纽约大都会演出期间,他多次与帕瓦罗蒂、多明戈的同台演出。傅海静说:“与帕瓦罗蒂第一次合作是《露依莎·米勒》,当时我唱给他听时,他说整整找我两年。最大一次是帕瓦罗蒂在林肯中心的音乐会,我和他唱了重唱和六重唱等很多作品。我这次唱的《斯蒂法留》的咏叹调是我与多明戈第一次合作时演出的。我与他演了两部戏后,他是洛杉矶歌剧院和华盛顿歌剧院的总监,他马上请我到那里主演《弄臣》,他的太太是导演,形容我的演唱很高贵幽雅,他们夫妇一直希望与我多合作。有一次我经纪人安排的别的演出,没有能够接受他的邀请,他见到我一直在说,你一定要来,一定要演。我的机遇很好,我很幸运。有了机会还要抓住机会,演歌剧比别的艺术难就是因为语言,还要有语气会表演,要下很多功夫。”

在与世界许多著名交响乐团、指挥家以及帕瓦罗蒂、多明戈等世界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合作演出中,广受媒体和大众的好评。

中国民族唱法最高男高音的歌唱家阎维文

阎维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中国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享受正军级待遇,全国青联常委,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第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第一名,中国“金唱片”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

阎维文是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的民族唱法的歌唱家。对他声乐技术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是金铁霖和程志。“明亮集中”是从金铁霖那里学来的,金老师对哼鸣十分重视,阎维文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是收获多多。同时他又和程志交流密切,互相切磋,又汲取了程志的一些方法,尤其是自然的歌唱、舌头的向前、声音的发放、高音的自然过渡等等。大家听一下阎维文的高音和程志的高音是多么地相似!又是多么地开放!可以这么说,阎维文的方法的三分之二都是程志的方法,

他是中国民族男高音的一个里程碑,他是中国民族男高音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典范和舵手,他把中国民族男高音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和时代!

第一,在歌唱技法上,阎维文是中西方声乐技法的集大成者,他成功地融合了西方声乐技术与中国特有的民族声乐技巧,在科学的基础上,使两者达到前所未有的统一,从而回答了一直存在争议的民族男高音应该怎么唱?应该是什么样的声音?等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奠定了阎氏唱法的崇高地位。 第二,在咬字吐字上,阎维文堪称民族男高音的活标准,他真正做到了咬字吐字的统一,不论是哪个音区,哪个汉字,无不字正腔圆,圆润自如。

第三,在情感和风格处理上,在演绎创作歌曲上,阎维文深情内敛,收放自如;在演绎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时,又惟妙惟肖,风情万种。

第四,在舞台表演上,阎维文高贵潇洒不失朴实亲切,大气磅礴不失深情细腻,举手投足尽显大家风范,表演与作品表达丝丝入扣,相得益彰。

第五,在个人形象上,阎维文成熟稳健,平易近人,又体现出军人的阳刚正气,铁骨柔肠,他也像普通人那样爱护自己的家庭,亲人。多年来,他作为著名的歌唱家,没有骄傲自满,没有负面新闻,他与夫人的感人故事已成为一段佳话。

中国音色最好的民族唱法男高音歌唱家吕继宏

吕继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海政文工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是近年来活跃在中国歌坛的实力派歌唱家之一。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政府津贴。他的演唱充满激情,善于以情感人,能够把握各类歌曲的演唱风格,韵味较足;舞台形象热情、潇洒。

吕继宏最大特点是音色很好,进入歌曲很快。他在唱中国作品时的高音是抒情的高音。从小拉过二胡的原因,对唱中国传统的民族作品领悟非常快。他呼吸的基础和声音的运用是用了偏美声的东西,但是在加入了民歌的很多东西,却又不是很西化。他录制的《花儿》,还有西部民歌《我和草原有个约定》,都是在风格上把握得比较准。

著名音乐教育家金铁霖评价吕继宏:演唱很有味道,乐感好,非常有激情和感染力。声乐界评价吕继宏颠峰时期的嗓音和他难以摩仿的独特唱法及韵味堪称第一。

中国最具震撼力的民族唱法的男高音歌唱家刘斌

刘斌,著名军旅男高音歌唱家。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团长,战友歌舞团独唱演员兼声乐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1984年进入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原为京剧演员,演唱的《打虎上山》可与童祥龄相比。13次获得国家级声乐大赛奖项,由其自己谱曲并演唱的军旅歌曲《当兵的人》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战士最喜爱的军旅歌曲特别奖,同时获九十年代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歌曲作曲奖。其它歌曲有《爱是同渡的船》、《神舟颂》、《同志歌》、《共产党员》、《时刻准备着》、《森吉德玛》等。

刘斌的功底深厚,也是青歌赛金奖的获得者,可能跟他学过京剧有关(老生)有关,他特别适合演唱刚健的作品,如他演唱的《当兵的人》,极具震撼力 。

中国最具潜力的民族唱法的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

王宏伟。总政歌舞团男高音独唱演员,现技术7级,文职3级,国家一级演员。出生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祖籍河南焦作市,现居北京。擅长演唱中国西北民歌,音域宽广、音色独特,高音区极具魅力。最高音是f3,音域能跨越三个八度。

他12岁开始登台演出。15岁被特招到新疆博乐军分区当文艺兵。 在中国当今文艺舞台上人才辈出、歌坛上各种流派丰富多彩的大环境中,王宏伟以他歌唱艺术本身的坚实功力、悦耳的声音条件、和对不同类型风格的艺术歌曲的精到诠释独树一帜,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2000年青歌赛王宏伟横空出世,风头之劲一时无二。尤其是那个High降E,堪称是整个民族声乐界的一声霹雳!王宏伟是中国民族男高音的又一里程碑,他把民族男高音的音域推到HighF。当时被评为“最具潜力的男高音”、“男高音之王”、“已经超越了阎维文”的歌唱家。

二、女声

中国当今最富盛名的民族唱法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

中国当今最富盛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文艺三级,副军职待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十几年中,创作演唱了近千首中国民族歌曲和大量中外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出演中国歌剧《伤逝》、《红珊瑚》,她塑造的俊美角色和民族歌剧咏叹调的独特演唱,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她演唱的中国歌曲《辣妹子》、《好日子》、《 爱我中华》、《大地飞歌》等,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和世界华语圈。她在中国的歌迷遍及都市、乡间乃至高原雪山、边塞村寨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

宋祖英,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是“东方艺术”的明星。其实,宋祖英在中国的成功不仅仅于此。她受过多年专业的中国各民族舞蹈和民族歌曲的学习和训练。宋祖英于1987年毕业于中国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并于1989年师从中国最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教授,是金铁霖教授最得意的亲授弟子和研究生。多年来,在中国各类专业音乐比赛和民意评选中,宋祖英获得了众多最高荣誉奖项,赢得了最广泛观众和歌迷的爱戴。

近年来,宋祖英多次随中国艺术团出访欧洲、澳洲、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进行艺术交流,深受各国观众和旅居华人喜爱。2002年韩国“世界杯”足球赛大型演唱会,宋祖英受邀代表华人演唱,受到热烈的欢迎和礼待。

特别是她先后在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之后,宋祖英又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了音乐会,肯尼迪艺术中心是按照世界三大男高音的规格接待的。演唱会结束后,宋祖英得到了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荣誉证书。现场观众评价说“她是中国歌唱的天才。”“她的声音魅力是任何人没法比拟的。”“这是一场真正的中国之夜!”随着宋祖英的歌唱水平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她将称得上一位伟大的女高音歌唱家!

中国最早的民族声乐硕士歌唱家 彭丽媛

彭丽媛,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国当代民族声乐代表人,中国第一位民族声乐硕士,文艺三级,副军职待遇。也是深受军内外观众喜爱的著名军旅歌唱家,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青联联合会副主席,总政歌舞团第一批“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第一批“政府津贴”,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妇联执委,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兼职教授,总政歌舞团艺术指导。

彭丽瑗是我国民族唱法顶尖级的歌唱家,她的声音高亢、嘹亮、婉转、甜美,被誉为“民族美声”,她为亿万观众完美地演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四季春雨》、《在中国的大地上》、《我属于中国》、《我们是黄河泰山》、《父老乡亲》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她的歌唱艺术已深深地扎根下于人民群众中;她台风端庄而大气,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她是我国第一个音乐硕士研究生,是靠自己的的实力赢得观众和听众,绝非被人一时捧红;她是靠自己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而成功,绝非凭借外力而成名。数十年来,她坚持不懈地到边防哨所为战士演唱,给贫困地区、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送戏上门;多次参加央视“心连心”艺术团,热情地为广大群众演唱,受到热烈欢迎;她始终谦虚谨慎,低调做人,力扶新人,助人为乐、奉献社会。她关注弱势群体,奉献一片爱心,如为艾滋病人做公益广告,唤起人们对艾滋病人的关爱;特别是我们国家遭受特大灾害的时候,为灾区慷慨解囊,其人格和品格受到业内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尊重和好评。

人们热切地希望 彭丽瑗长期活跃在舞台上,她是人民的歌唱家,所以,她应该属于人民!

中国目前声乐界享受中将待遇的歌唱家马玉涛

女高音歌唱家马玉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友歌舞团艺术指导。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享受中将级待遇。历任绥远军区文工团演员,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独唱演员、合唱队教导员、歌舞团副团长、声乐艺术指导,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音协第

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演唱歌剧《小二黑结婚》选曲、歌剧《刘胡兰》选曲,演唱《马儿呀你慢些走》 、《献给敬爱的周总理》 ,分别获1964年、1977年第

三、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汇演演员奖。

马玉涛的音色宽厚而洪亮、明亮而纯朴、圆润,气息充足而绵长且稳定,共鸣丰满,音色统一,感情细腻,声情并茂,土洋结合的唱法适于演唱我国民族风格较强的创作歌曲。

她的歌声刚健、豪放、宏大、深厚,雄浑而嘹亮,直抒胸怀。从她的歌声中,你可以感觉到她不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她沾着硝烟。这也是她受到广大听众欢迎的重要原因。用数倍于他人的时间去追求、突破。开拓,从不间断的刻苦练习,是她成功的秘诀。在四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她始终保持了她那具有独创性的民族声乐发声、吐字和音色特点,形成了她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气质。这既是艺术上成熟的标志,也是歌唱家最宝贵的灵魂。

中国最好二重唱搭档的歌唱家耿莲凤

耿莲凤。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演员,享受少将待遇。河北阜平人。1960年开始从事文艺工作,国家一级演员,第

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任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演员。长期与张振富合作从事男女声二重唱表演。演唱的歌曲有《祖国一片新面貌》、《藏族人民纵情歌唱》、《各族人民心向党》、《年青的朋友来相会》等。演唱《深切怀念周总理》1977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届文艺会演二重唱表演奖。

《长征组歌》、《康定情歌》、《摘豆角》等,曾为长征组歌三曲《遵义会议放光辉》领唱。并与张振富一起演唱了《祖国一片新面貌》、《毛主席派人来》、《敖包相会》等二重唱歌曲,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人被中国媒体评论为“国内最好的二重唱搭档”、“中国的一对儿绝唱”。

曾先后在军区和国家演出中担任独唱、重唱、领唱等角色,在近40年的艺术实践中,多方学习、博采众长、艰苦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演唱的《毛主席派人来》、《摘豆角》、《康定情歌》、《祖国一片新面貌》等优秀歌曲,深受观众的喜爱,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多次在全国和全军的文艺演出中获奖。她演唱的大量歌曲大都录制成唱片盒带、CD盘、VCD盘深受观众喜爱。曾多次作为文化使者,出访前苏联、罗马尼亚、德国、波兰、阿尔巴尼亚、日本、美国、朝鲜、匈牙利、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亚洲最纯朴的女中音歌唱家刘子琪

中国著名军旅歌唱家,中国武警文工团青年歌唱家。亚洲青年歌唱家大赛第一名,以“最纯朴的女中音”被美洲、欧洲、亚洲的音乐艺术家赞誉为“亚洲第一女中音”。子琪自进入中国歌坛,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当红歌唱家。受到全国广大观众的喜爱。

子琪性情自然平静、纯朴豁达、赏心悦目的美丽、如酒醇香的气息。有着同龄人中很难捕捉的质朴与真诚。辽阔纯朴的女中音,浑厚醇美的歌声。有着明星难见的亲切与自然。子琪,有一种柔性的勇敢,有一种温暖的魅力。子琪的中音音域宽阔、音调浑厚、音质金亮、音色空灵、旋律优美、收放自如、意境醇美。刚柔合

一、气息行腔自然流转、回味悠长、悸动灵魂。

子琪以天赋的素质,以纯朴的品格,军人的作风、阳光的心态,朴素的演唱、扎实的唱功、刻苦的锤炼、不停的探索,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最纯朴的女中音”。子琪的歌声有着现代的磁性与穿透力,有着一种洞穿岁月的生命气息,有着前所未有的感染力。是生命底蕴的纯真呼唤,是心灵回归最原始的感动,是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是苍茫宇宙之间的亘古绝唱。

阎肃老师评价子琪:子琪用朴素的方式、扎实的唱功将不同民族风格的歌曲、悠扬的中国民族乐器、纯朴的原生态女中音一起融入西方电子乐感的编曲里,呈现了色彩缤纷的民族音乐文化,直达醇美之境,给听者带来灵魂的飞舞和情感的抒放,让我们身心合一,物我两忘!一起聆听最纯朴的女中音之美。百姓评价“子琪是用心灵歌唱的,纯朴大气的女中音,很亲切。”

2011年亚洲青年歌唱家大赛子琪以“最纯朴的女中音”获得流行组第一名(一等奖),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特别是来自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斯蒂发诺.帕蒂亚尼和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前总经理、男高音歌唱家阿特罗.卡雷加尼以及帕瓦罗蒂歌剧艺术中心中国部主任马克.贝雷依在评审过程中认为子琪是亚洲难得一见、不可多得的女中音。被赞誉“亚洲第一女中音”。

子琪代表作品有《雅鲁藏布大峡谷》、《我的中国节》、《兵妹妹》、《天下百姓》、《我的农民兄弟》、《鸿雁》、《暖流》、《爱心永在》、《军嫂,你好》、《天边边》、《长相知》、《克鲁伦河》、《牦牛》、《阳光》等等。

除了上面列举十三位男女歌唱家之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军旅歌唱家或歌星,如杨洪基、郁钧剑、克里木、聂建华、佟铁鑫、刘和刚、於乃久、胡宝善、谭晶、于文化、王丽达、韩红、梦鸽、陈思思、卞小贞、吕薇、苏小明、蔡国庆、李丹阳、白雪、曹芙嘉、甘萍、张迈、索朗旺姆等,他(她)们在亿万音乐爱好者的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苦于我还没找到他(她)们在中国声乐界的“之最”,故未列入。

第3篇:简析中国话剧观念的演变

摘 要:自1907年开始,中国话剧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年间,话剧观念随着社会运动不断地变化。本文简要分析中国话剧观念的演变,以便于更好地认识话剧。

关键词:中国话剧;话剧观念

与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戏曲相比,中国话剧作为舶来品只有一百年的历史。从上世纪初传入中国,一百年间话剧的命运有着大起大落的变化,这种起起落落最终导致了话剧观念的演变。 20世纪初,话剧经过日本传入中国,最初并不是被称为话剧,而是称作新剧或文明戏。直到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把这种从西方传入的文学样式定名为“话剧”,它才有了公认的名称。早期的话剧是作为西方文明的附属品而夹带着来到中国的,这一定程度上是出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根本上是由于自晚清以来中外政治经济实力的变化而造成的。西方的船坚炮利打碎了中国人“老大帝国”的美梦,这一时期的中国人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在对比中开始改变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早期中国话剧的研究是一个空缺,因为它在中国属于舶来品,是没有历史可循也没有未来可以预见的文学样式。从早期对于话剧的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对西方传来的话剧更多的是一种惊奇心理。“我们说中国人最初看西方戏剧,大都带着一种猎奇眼光,是因为他们注意的往往不是戏剧艺术本身,而对西方戏剧的多种附加因素更加感兴趣”。 [1]早期的中国人对话剧的关注更多的是其辉煌的剧院、逼真的布景和西方话剧演员较高的社会地位等外在形式方面。这一时期的中国话剧,没有完整的剧本,多半只有情节大纲,演员在舞台上根据情节提示进行即兴表演。在观念上主要是对西方戏剧的简单模仿,模仿其逼真的布景、剧场的布置等外在的形式。 清末民初的春柳社和爱美剧社对中国话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爱美剧社是最先关注对话机制的剧社。通过欧阳予倩、洪深等戏剧家的努力,中国话剧的对话机制在上世纪20——30年代期间建立并迅速繁荣起来,摆脱了话剧语言过度口语化的倾向。30年代的杰出代表曹禺的话剧已经基本上具备了西方话剧的特点。曹禺的四大戏剧《雷雨》、《日出》、《北京人》和《原野》,主要以对话为叙述手段,所有的戏剧关系都通过对话表现出来。《雷雨》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仅仅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来揭示,如同剥粽子般在短短的时间内一层层剥开一个家庭多年的恩怨情仇。与早期的戏剧观念不同的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的话剧开始重视对话机制,五四以来中国话剧以易卜生的写实主义社会问题剧为范式。以写实主义作为戏剧的主要标尺,通过写实的舞台表现,关注现实人生,透视社会。话剧作为一种社会存在,难免受到社会运动的影响。在中国话剧的早期,它就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责任感联系在了一起,到20——30年代社会革命者更加看重戏剧的宣传作用,从这一时期开始作为文学的话剧就开始了与政治相互缠绕的命运。 建国以来中国兴起了学习俄国现实主义戏剧代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的高潮,建国以来的话剧主要是一种当众孤独式的表演,在观众和演员之间有着无形的第四堵墙,演员在逼真的环境下模拟近似真实的人生,而演员和观众之间是没有交流的。文革以来的革命样板戏,话剧只是充当了政治的工具,在自身上并没有太大的发展。 1962年黄佐临提出写实与写意之分,中国的话剧界开始了对话剧观念的全新探索。1982年高行健的《绝对信号》在中国最先使用小剧场的形式,也开启了中国先锋戏剧的序幕。80年代以来中国话剧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不仅中国如此,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戏剧也面对着相同的命运。因为以先进科技为武装的电视和电影两大传媒正不断地抢走话剧的观众,这也迫使话剧不得不进行革新。从新时期以来,中国的话剧工作者逐步摆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第四堵墙的演剧模式,寻找加强观众和演员间交流的方法,如马中骏、贾鸿源和瞿新华的话剧《屋外有热流》的赵长康在看到弟弟妹妹的自私和冷漠后,“(指着观众席)你,你,还有你,你们既然睁大眼睛看得那么仔细,为什么坐着一动不动?不吭一声?我们不应该在责备生活中生活下去啊”。 [2]在这里演员直接向观众发问,使观众不自觉的参与到之中。此外还有不分观众席和演员席的、

观众作为话剧的表演一部分等方式。突破了传统的镜框式的大舞台,在舞台的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小剧场风靡,环式和半圆式等舞台形式相继出现。打破了舞台的幻觉,放弃西方话剧逼真的舞台布景,以写意式的布景来表现社会人生。90年代以来的中国话剧工作者意识到了话剧与中国传统戏曲的联系,虽然是完全不同的剧种,但是在内在的精神上是相通的

第4篇:关于中国梦的话剧

话剧:天堂来信

出场人物:陆蕾,周益明,陈然,张锐,刘云峰,若干同学

地点:教室,有零散的几把椅子。

第一场

幕起,刘云峰在教室里无所事事地看书,陆蕾上,张锐上,两人交叉走过,张锐向他打招呼,陆蕾拘谨地应酬了一下,走到一位上埋头坐好。

张锐向观众:切,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拿了一等奖学金吗?你不理我,我还懒的理你呢!

张锐走到刘云峰旁边坐下:嗨!兄弟,好久不见啊!最近在哪里高就啊?刘云峰向观众:咳,又让我遇见他了,张锐,我们班的二子,天天一块儿上课,我就没几次看见过他。

向张锐:我当然是在上课啊,网吧里你是找不到我。哎,我说,怎么你连课也不上,今天班会能来,目的不单纯吧?

张锐:咳!上课和开班会不能一概而论啊!班上活动要是少了我还能有什么劲?不像上课,我那么多天没去那教高数的老头压根不知道,整天在台上叫我们学习这学习那的,有什么意义?

刘云锋:你别挂了就行!

张锐:挂不了挂不了,高等教育要的是应试技巧!

刘云锋:也不知道上学期是谁重修三门补考五门……(讽刺地)

张锐大窘,隔了一会儿才说:不过我也挺佩服那些书呆子的,那么生涩的教科书愣是一遍又一遍地看啊!那个精神啊,真是……

(看陆蕾,撇嘴,一副不屑的样子)

刘云锋:看看,嫉妒人家了吧!

张锐:我嫉妒他!哈哈!笑话!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大学里教的书虫还有哪些可以在社会上用得着?像她那种人,除了考试什么都不会,待人处世半点经验都没有,何谈新世纪的接班人?

陆蕾抬起头来向望向张锐,眼神里充满委屈。

刘云峰:你够了没有?(意示他住嘴)

张锐不在乎地:算了不说了。

陈然上,张锐叫住她:喂喂,陈然,你知道咱今天班会什么内容?

陈然:好象是关于母亲节吧?马上要过母亲节了,班里要举行个活动吧?具体事宜班长来了就知道了。

张锐:哦……(显得很失望地)

周益明上,张锐老远就打招呼:喂喂我的大班长,你可真是姗姗来迟啊!周益明不理他:大家都来齐了吧,我们开始吧。

大家都抬起头注视着她。

周益明:母亲节快到了,咱们导员要求每班团支部就此开展主题活动。班干部商量后,决定办一个晚会,每人为自己的妈妈表演一个节目,同时,给自己的妈妈写上一封信,在晚会上朗诵。我们会把全过程拍摄下来,作成一张VCD寄给大家的母亲,你们觉得怎么样?

陈然:好啊!我要为妈妈献上……算了,没想好,回去再说。

周益明:你呢,张锐?

张锐:切——没劲!

周益明:张锐同学,请你不要这么没有良心好不好,你妈妈把你养这么大容易吗?你不觉得这份特殊的礼物是给母亲的最好报答吗?你妈妈收到这份礼物一定会感到很欣慰的!

张锐:她才不会欣慰呢!她赚钱赚得昏天黑地的,一个月才回家几回,我猜啊,她是早把我这个儿子给忘了!

陈然:不会的,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你妈妈是太忙,一定一直掂着你。张锐:我就指望着她老人家别哪天掂着把我卖了!

陆蕾:请问,能不参加吗?(很突然地提问,大家都惊异地看着她,一时都没反应过来,教师很安静)

周益明:为…为什么?

陆蕾:因为…因为我实在是不会表演什么节目……

陈然:不是啊,陆蕾,你唱歌唱得挺好听的啊!

陆蕾:可是,可是我没有……(眼睛开始湿润,仍故作镇定)

张锐打断:不会是没妈吧?(自以为幽默地)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笑声,突然,笑声停了,大家看见陆蕾的双眼渐渐有泪水溢出。只见,陆蕾转过头默默背上书包,又回头望了张锐一眼,眼里既有愤恨,也有哀求,更多的是委屈和钦羡。所有人都被吓住了,待大家反应过来,陆蕾已经走了出去,班长示意陈然赶紧追上去。

这时,大家都开始责备张锐玩笑开大了,但都十分疑惑。周益明忙宣布班会结束。

背景音乐响起。

熄灯。

第二幕

陆蕾在音乐中默默地走进,写着什么,灯光把她孤独的背影射在墙上。她很伤感地写着,写着写着哭了。写完后把信折好,想要封起来,后又发泄似地把它团成一团扔掉,抹着眼泪下。

陈然上,不小心看见了纸团,她好奇地拣起来,看着看着,被感动,既而坐在椅子上,不易察觉地抹眼泪。

(从陆蕾拿笔写信到陈然看完信的时间里,背景音乐配读信的声音)妈妈:您好!

今天是您的节日,首先儿子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今天,班长建议我们都给妈妈献上节日的祝福,我好想就给您唱那首您喜欢的歌,可是我真的有些失态了,居然不想参加,还差点和同学吵起来。现在想起来,我是太冲动了,您曾经告诉过我的,要心平气和地和每个人交往,宽容别人的错误,可是我真的没做到……再说,人家只是猜猜,而且,人家又没猜错……妈妈,您好吗?分开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您,思念您的一颦一笑,思念您对我说的每一句话,您知道吗?我现在好孤独,每次在梦里遇见您时,我都会紧紧抱住您,舍不得松开……每次我问您话,您都只是微微笑着不开口,妈妈,您为什么总是不回答我呢?每次从梦中醒来,我都会觉得好绝望,我真的真的想就在您的怀抱里,永远永远不要醒来才好……

妈妈,您在那边的日子快乐吗?那里能够看见我吗?我相信您会的,所以我随时随地都以您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不过好多时候我做得远远不够,在他人的眼里我是显得太幼稚了些,不过我会改的,请您放心!妈妈,说实话有时候女儿真的很恨您,您怎么可以就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丢下可怜的我和爸爸,我还小啊!我不能没有妈妈!!每当同学们提起妈妈的时候我就好难过,甚至不能节制歇斯底里地绝望——妈妈,只要能换回您的哪怕是几分钟生命,让您快快乐乐来过这个母亲节,女儿就算马上死掉也是再所不惜——妈妈,妈妈,您给了我生命,又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妈妈,我会好好地活下去,因为您说过,我就是您生命的延续。

妈妈,原谅我就此搁笔,因为我现在实在是不能写下去了,眼泪,糊住了我的视线……妈妈,妈妈——我唯一的妈妈……不过,这又有什么用,反正您是看不到这封信的……我买好了信封,却不知道天堂的邮政编码……

陈然打电话:班长!你在哪里?我有急事!!(下)

第三幕

全体同学依次走上,周益明摆上摄像机,全场气氛显得有些肃穆。

周益明:开机。各位同学们!今天是每个母亲的节日!很多年以前,妈妈忍着剧痛赐予了我们生命,这么多年来,她又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英雄!请所有的同学为自己的妈妈点上烛光,为她们祈祷!祝愿我们的妈妈永远健康、幸福、快乐!

现在请各位同学献上给妈妈的礼物!

刘云峰:妈妈,是我,小锋啊,现在,我要为您讲述一个故事。《母亲的心》很久以前有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个残忍的姑娘,他请求姑娘嫁给他,姑娘说可以,但必须用你母亲的心脏来做聘礼。没有丝毫犹豫地,小伙子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为了心爱的姑娘,挖出了母亲的心就往姑娘家跑,也许是由于慌乱,小伙子一不留神摔倒了,失手把母亲的心扔在了地上,他顾不得拍拍身上的尘土就急忙看心脏有没有摔破,没想到母亲的心脏说话了:孩子,摔疼了吗?

每当看到这里我都有种内疚感,虽然我没有像他这样不孝,可是我就像一个强盗一般夺取了您的时间,您的心血,您的笑容,您的金钱……我想说的就是:妈妈,欠您的太多太多,我没有能力偿还,只是决心,我会成为您的骄傲!

张锐上:妈妈,我是锐锐。好多天没听见你的声音了,你一定还在忙工作吧。可是您别太累,要多注意休息,记得按时吃饭,吃药。你总说我心里没妈,半个月都不您打一个电话,可是您可能不知道,有还几次我打过去都提示正在通话中。可见,您工作太辛苦,我嘴上不松口,可心里怎会没有你呢?妈妈,你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儿子以后多去看看您。还有,我前几天伤害了一位善良的同学,她叫陆蕾。现在,我在您面前向她提出最诚挚的道歉!(把陆蕾牵到台前来)陆蕾,我就是一脑残!说话做事不过脑子,要不怎么会挂科呢!请你一定要原谅我!

陆蕾一开始莫名其妙,眼神暗淡,充满哀伤。听到这里,她微微低下头,点了点,表示接受。张锐感到十分高兴,傻傻地笑了笑。

(紧接着)周益明:陆蕾,你知道吗。你给妈妈写的信我们帮你寄了!你妈妈还给你回信了!

陆蕾诧异地看着他们,周益明拿出一个信封(注意两人神情),陆蕾拆信,背景音乐响起……

刘母:你好陆蕾,我是刘云锋的妈妈,你真的是个好懂事的孩子,要是我儿子像你这样就好了……孩子,我是个老师,我有过千千万万个学生,在他们心目里,我就在扮演一个母亲的角色,现在,我愿意做你的妈妈,你愿意吗?希望你有时间常到我家来玩,我们全家随时欢迎你!

方母:孩子,我是周益明的母亲,同时也是你的母亲,我愿意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关心你照顾你,希望你不要嫌弃……孩子,不要寂寞了,关心你的人多着呢!张母:陆蕾,我是个生意人,也是个冒冒失失的母亲,现在我十分愿意作你的干妈,张锐就是你弟弟……你在学校里要把张锐这小子帮干妈管好了,以后每个周末,我带你们去吃必胜客……

陈母:你好,我是陈然的妈妈,你的情况我听说了,真的很感动。是一个女孩的母亲,现在我就想再要一个儿子,你愿意吗?以后你就每周末和我家小然一起回家来,妈给你们做好吃的!

陆蕾泣不成声。

周益明:陆蕾,你有妈妈,你有好多妈妈!我们都有共同的妈妈!音乐起,大家齐唱《烛光里的妈妈》

幕落

第5篇:著名的中国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著名的中国歇后语,我们来看看。

1. 孔夫子搬家 答案是:尽是输(书)

2. 芝麻开花 答案是:节节高

3. 瞎子点灯 答案是:白费蜡

4. 鸟入笼中--有翅难飞

5. 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6. 卒子过河--勇往直前(难以回头/顶大车)

7. 纸老虎---一戳就穿

8.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9. 鸟入笼中--有翅难飞

10. 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11. 卒子过河--勇往直前

12. 纸老虎---一戳就穿

13.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14. 鸟入笼中--有翅难飞

15. 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16. 卒子过河--勇往直前(难以回头/顶大车)

17. 纸老虎---一戳就穿

18.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19. 鸟入笼中--有翅难飞

20. 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21. 卒子过河--勇往直前(难以回头/顶大车)

22. 纸老虎---一戳就穿

23. 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 答案是:零比零 按着牛头喝水 答案是:勉强不得

24. 阿公吃黄连 答案是:苦也(爷) 按鸡头啄米 答案是:白费心机

25. 阿斗当皇帝 答案是:软弱无能 矮子推掌 答案是:出手不高

26. 阿斗的江山 答案是:白送 矮子爬坡 答案是:贪便宜

27. 案板底下放风第 答案是:飞不起来 按老方子吃药 答案是:还是老一套

28. 庵庙里的尼姑 答案是:没福(夫) 挨鞭子不挨棍子 答案是:吃软不吃硬

29. 矮子骑大马 答案是:上下两难 暗地里耍拳 答案是:瞎打一阵

30. 矮子坐高登 答案是:上下两难 暗室里穿针 答案是:难过

31. 矮子坐高凳 答案是:够不着 安禄山起兵 答案是:反了

32. 矮子放屁 答案是:低声下气 案板上砍骨头 答案是:干干脆脆

33. 矮子上楼梯 答案是:步步高升 岸边的青蛙 答案是:一触即跳

34. 按着葫芦挖籽 答案是:挖一个少一个 挨了棒的狗 答案是:气急败坏

35. 按着脑袋往火炕里钻 答案是:憋气窝火

36. 巴掌穿鞋 答案是:行不通;走不通 拔了毛的凤凰 答案是:不如鸡

37. 芭蕉开花 答案是:一条心;紧相连 把脸装进裤裆里 答案是:见不得人

38. 芭蕉叶上垒鸟窝 答案是:好景不长 霸王别姬 答案是:奈何不得;无可奈何

39. 疤瘌眼长疮 答案是:坏到一块了 白骨精化美女 答案是:人面鬼心

40.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 答案是:老光棍 白骨精说人话 答案是:妖言惑众

41. 八个老汉划拳 答案是:三令五申(伸) 白蜡材结桂花 答案是:根子不正

42. 八个歪脖坐一桌 答案是:谁也不正眼看谁 白了尾巴尖的狐狸 答案是:老奸巨猾

43. 八十老人吹灯 答案是:喘不上气;上气不接下气 白娘子遇许仙 答案是:千里姻缘一线牵

44. 八仙过海 答案是:各显神通;略显其能 白天盼月亮 答案是:甭想;莫想;休想

45. 八贤王进宫 答案是:好难请 百货大楼卖西装 答案是:一套一套的

46. 八月十五的月亮 答案是:年年都一样;正大光明 百斤重担能上肩,一两笔杆提不动 答案是:大老粗

47. 八月十五吃元宵 答案是:与众不同 百万雄师下江南 答案是:兴师动众

48. 卖草帽的丢扁担 答案是:留神。(留绳)

49. 和尚打伞 答案是: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50. 哥哥不在家 答案是:少来。(嫂来)

第6篇:谈谈中国唐宋的著名诗人

1.“诗杰”王勃

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王勃的诗风也受到了王绩的影响,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的功劳尤大。在当朝,世人并不公认王勃以及“四杰”的诗文,但他的诗对后世诗人颇有影响,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篇佳句都是公认的唐诗极品,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绝唱。“诗圣”杜甫赞赏“四杰”的诗文是“不废江河万古流。”

2.“诗狂”贺知章

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为 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慕。当看到李白的诗文,即赞为“谪仙人也”,后成为忘年之交,并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为官。贺晚年放荡不羁,自称“四明狂客”,又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常与李白、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

3. “诗骨”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在文学方面针对初唐的浮艳诗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他自己的创作,如《登幽州台歌》、《感遇》等共三十八首诗,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标志着初唐诗风的转变。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4. “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 王昌龄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天子”。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5.“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

6.“诗佛”王维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7. “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在形容自己的诗艺时,杜甫曾说过:“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的确,杜甫的七古、五古、七律、五律在唐代都是一流的,古体的七言诗在他手里正式成立,古体的五言诗在他手里变了格调,在“温柔敦厚”外另开“沉着痛快”一派,五律,杜甫以前用来写艳情、写山水,他却用来写广大的实在的人生,拓宽了诗歌领域。他的五律最多,差不多穷尽了这种体制的变化,七律精于组织,富于变化,七绝虽直抒胸臆,但颇有清新刻画之句。他不大做乐府,但他描写社会生活正是乐府的精神,他的写实的态度也源于乐府。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和承前启后的诗人,汉魏的浑朴古雅,六朝的藻丽纤秾、淡远韶秀杜甫无一不备。杜甫之后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韩愈跟着他将诗进一步散文化;而又造奇喻,押险韵,铺张描写,逞才使气,是“沉着痛快”的诗,元稹、白居易将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理论化,导引了“新乐府”运动。杜甫推崇儒家思想,再加上其诗歌的影响,被后世称为“诗圣”。

8.“诗囚”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进士出身,曾任溧阳尉、协律郎等职。

在孟郊的一生中,“春风得意”的日子非常的短暂。他一生几乎都贫困潦倒,连死后的丧事也是韩愈等友人集资操办的。虽然他生活贫困,仕途短暂,但正是这样的生活困境,才铸就了他阴郁、冷峭、朴重的诗风,成为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

诗多不平之鸣,用字追求“瘦”、“硬”。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称之为“诗囚”。 有《孟东野集》。被人们称为“高天厚地一诗囚”,与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

9.“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他的诗精炼含蓄,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10. “诗魔”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极可注意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1.“诗奴” 贾岛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

贾岛的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12.“诗鬼”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

一、《京城》、《嘲少年》等。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3.“诗虎”罗邺

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父为盐铁吏,家赀钜万。子二人俱有文学名,罗邺尤长律诗,才智杰出,笔端超绝,气概非凡。以七言诗见长。在咸通、乾符年间(860—879),时宗人罗隐、罗虬俱以声格著称,遂齐名,号“江东三罗”。其诗写身世之感,颇有理趣,如《仆射陂晚望》中有“身事未知何日了,马蹄惟觉到秋忙”之句,颇受宋人称许。间用俚语入诗,晓畅明白。

明代有人将罗邺置于“三罗”之首,辑有《罗邺诗集》一卷,《全唐诗》卷六五四收其诗。罗邺在唐咸通中,屡下第,有《下第》句云:“故乡依旧空归去,帝里如同不到来”。江西观察使崔安潜侍郎廉平时就很仰慕罗邺诗作,问江西,时罗邺适漂泊湘、浦间,欲用之,为幕吏所阻。既而俯就督邮,不得志,踉跄北征,赴职单于牙帐。在光启末年至大顺间(888—891),罗邺以垂老之身,踉啮北行,往帐前任职。生活在万里沙漠中,举目无亲,举事无成,前途无望,郁郁而终。罗邺去家愈远,万里风沙,满目谁亲,郁郁而终。光化中(898—901),以韦庄奏,追赐进士及第,赠官补阙。罗邺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14. “诗神”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他的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第7篇:

上一篇:先进标兵评选标准下一篇:红星美凯龙与银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