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初一学法指导

2022-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英语初一学法指导

谈初一数学的学法指导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 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这里仅对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及形式谈几点拙见。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它学科。

1.预习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储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 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式。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

2.交流式。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3.辅导式。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咨询。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这时就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研究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不同的指导或咨询。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特别关注。许多后进生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一般指导对他们作用甚微,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个别辅导,既辅导知识也辅导学法。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去学习,真正地会学习,真正地学习好,这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初一年级是中学的起始阶段,抓好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利星

第2篇:浅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初一;学法指导;策略;读书;思

考;书写;记忆

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刚从小学的“襁褓”里解脱出来,因而在学习的习惯上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小学科目少,内容浅,到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加深、拓宽,一部分学生因学习不得法而成为后进生。因此,如何对初一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值得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去思考、研究,下面是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几点体会。

一、善于读书,是提高能力的关键

调查发现,当前初一学生学习数学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不善于读数学书,他们往往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因此,重视读法指导对提高初一学生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去读书呢?教学中,在学生学会对数学语言进行“翻译”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以下读书方法:一是粗读,即先浏览整个内容的枝干,然后边读、边勾、边画、边圈,粗略了解教材的内容及其重、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以便求教于老师或同学;二是细读,即根据每章节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三是研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薄”,以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知结构。当学生掌握了这些读书方法,形成稳固的习惯之后,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勤于思考,是探求真理的钥匙

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教学经验表明,初一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这不利于他们的后继学习,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是初一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

在进行思法指导时,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几点:①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常想、多思、善解;②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追根溯源思索的习惯,使学生学会深思;③通过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化归、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善思;④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来开展评价,让学生去分析,使学生学会反思。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真理的探求中”,从而达到启思悟理,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规范书写,是提高思维严谨性、逻辑性的途径

学生在解题(特别是证明几何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其原因之一是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写法指导,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进行写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指导写法,一是要教会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因为数学符号是数学演算的前提;二是要使学生在推理的同时学会书写表达,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熟练掌握常用的书写格式;三是要教会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来分析、作图,正确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以便利用数形结合来解决问题。这样多形式、分层次地进行强化训练,能使学生在注意严谨性、逻辑性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四、灵活记忆,是学好数学的基石

教学理论表明,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息息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往往是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记忆指导,使其能够灵活记忆是学好数学的基石,也是初一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重视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其次,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教给学生相应的记忆方法,如通过对知识之间关系的类比,使学生学会联想记忆;通过把知识编成顺口溜,使学生学会用口诀记忆;通过绘制直观图,使学生在以形助学中,学会数形结合记忆;通过发掘知识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同时,学会理解记忆;通过归纳概括所学知识,使学生学会按知识结构来系统记忆;通过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学会循线索记忆。

编辑:刘立英

作者:张世民

第3篇: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摘 要:“教是为了不教”指的就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引导学生全面提高素质,通向未来的桥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是一个广大一线教师必然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内容和指导形式两方面对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展开论述。

关键词:数学 学习方法 指导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

与小学相比,初一数学的课本难度加深了,知识模块变宽了,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初一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初一新生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小主人。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这里仅对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及形式谈几点拙见。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它学科。

1.“读”法的指导

也可以称为预习方法的指导,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读数学书,在读的过程中,沿用小学的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既不能读懂,更无法读透,不能使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因此,重视读法指导对提高初一新生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新学一个章节内容,一是先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然后教师应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及其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二是教师要求学生细细地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做出记号。三是教师应要求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去读,带着疑问去读。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好功课才能在听课时有的放矢。

2.“听”法的指导

“听”法即学生听课方法,学生一天主要的时间都用来听课,听课就是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学习,所以每天保证课堂的听课效率,是搞好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我们的老师经过那么多年的大浪淘沙,他们对这个学科的把握、理解、领会比学生要高得多,再加上教研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探讨,最后凝结成一节课的内容,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的时候,学生就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且学生从老师这儿得到的东西应该是课下自己学习时很难得到的,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保证高效率,那么他的损失将是巨大的,可能课后得用三五堂课的时间来弥补损失,还不一定能弥补过来。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我觉得一个学生要学会听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学会记笔记。学生应该把笔记记在课本上。因为学生的课本都比较大,16开的,旁边都留下了一片空白,这个空白的部分其实就是让学生上课做笔记的。学生上课应该集中精力,以听讲为主,听课要紧跟老师的思路,重点记什么呢?第一,老师对课本补充的内容,快速地在那个课本的旁边记下来;第二,上课时特别感兴趣的地方,在课本上记下来;第三,老师讲得比较快,或者学生当时课堂上开小差儿,某个问题没听懂,抓紧时间记下来,课后一定要补上。这样学生的负担不会太重,而且学生把它记在课本的旁边,到复习的时候,把书翻出来,记录就清清楚楚地融入他(她)的课本中,效果非常好。一个学生要协调好记笔记与听课的关系,这是提升课堂质量的重要的环节。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①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②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③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④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⑤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会学习的学生往往是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孩子,学生如果是积极举手、积极回答问题,手脑并用,听课效率必然很高,这样的学生就不容易走神,他的课堂效率就得到保证了。学生要做到眼到、耳到、笔到、神到,这才叫听课。进入这种境界的学生,他的听课效率才是最高的,必然会出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①多思、勤思,随听随思;②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③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④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和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①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②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③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要指导学生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层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①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②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③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指导老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 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式

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

2.交流式

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3.辅导式

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咨询。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这时就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研究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不同的指导或咨询。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特别关注。许多后进生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一般指导对他们作用甚微,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个别辅导,既辅导知识也辅导学法。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去学习,真正地会学习,真正地学习好,这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初一年级是中学的起始阶段,抓好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只是笔者平时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一些浅薄的认识和做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

[2]《心理学》冯忠良

[3]《数学是怎样学好的》王金战

作者:马玉兰

第4篇:初一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虽然在小学开始也开设英语课,但是学生正式接触系统的英语学习却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开始出现分化也是在初中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初中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初一英语学习,那我们应该如何学好初一英语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初中一年级英语学习的方法,希望以下的建议能够帮助到你。

一、 培养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语言知识是运用英语能力的基础。掌握外语的过程,一般是先知识,再转化为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语音、语法、词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培养运用英语能力的前提。扎实掌握和灵活运用语言知识是运用英语的基本条件。

1、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掌握不好这三者,就无从提高听、说、读、写的技能,更无从培养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

1.1 愉快学习英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是一门有用的交际语言,你若能很好地驾驭它,它就能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让你领略与母语完全不同的风情。学好英语也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通过它开拓视野、了解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它升学的必考科目:中高考、出国留学等等。因此我们必须让自己尽快喜欢这门学科。

1.2 归纳学习英语

学生对旧知识和新知识进行联系、比较、归纳、总结或从大量的实例中总结出规律来,不但可以使新旧知识系统化,巩固旧知识,而且可以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

学语音时, 要在不规则中找规律。学词汇时,要在读准音的基础上,总结记忆单词的方法。学语法时,要学会发现规律,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在用中学。如可以采用归纳法来学语法。初一英语主要有两大时态: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学生已经在小学对它们有所掌握。可利用这一优势,进行比较、分析、推理,自己归纳结果,再分析结果,总结出语法规则来,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述其各种不同的用法,不断练习加以巩固。

2、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

培养听、说、读、写运用英语的能力既是目的,又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基本功训练手法。它要求打好口语基础,并在这基础上培养读写能力。从听说入手,读写跟上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初一英语教材比较生活化,听力、口语素材非常多,可以从以下几种方面来训练英语基本技能:

听力方面:通过不断地听标准的英语,如配套的英语光盘,进行模仿;认真听老师的课堂用语及掌握有关听力技巧的方法;多听英文歌、英文电台或收看英文节目;

口语方面:经常大声、清晰地朗读英语,以增强语感;尽可能多地开口说英语,如参加英语角、英文诗歌朗诵比赛、讲英语小故事、一分钟演讲等活动;一个人时可采用独白,两人对话,三四人表演小品的形式练习英语;

阅读方面: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如音读、心读、指读,回视、复视等,掌握段落和篇章的阅读技巧;大胆根据上下文的线索、构词法、普通常识等去推测词义;运用略读、寻读方法进行快速阅读;课外多阅读英语报刊和杂志;并坚持做读报笔记。

写作方面:按句子、段落、和文章的顺序循序渐进练笔;多改写句子;运用信件、日记、周记的形式练笔;经常阅读或背诵范文,进行看图写话练习。

二、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很多同学诉说学习英语时往往存在用足了劲却收效甚微的现象,这时我们常会抱怨甚至想要放弃英语。学英语不得法才是症结的所在。下面我想谈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1、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独立获得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可靠保证。预习能减少听课的盲目性,激发你的求知欲望。预习可使自己初步熟悉教材,发现疑点和难点,找出自己的薄弱点,为下一步听讲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打下一定的基础。

如何进行预习:

1) 找出该单元的中心话题,即该单元的中心内容。

2)明确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如语法项目、句型及词汇,

3) 找出本单元的疑、难点。凡是在本单元出现而自己无法解决的知识点,即是重点,也可以说是难点。预习时,在书上作记号,标明重点、难点、疑点,并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注明本单元的知识结构、重、难点和预习体会等。

2、养成课堂上记笔记、积极发言、大胆回答问题的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开小差;保持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踊跃发言,努力解决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好课堂笔记,重点突出,难点醒目,疑点鲜明。以便复习时可以查阅。努力在课内有目标有意识地去识记该课的生词、短语、句型、重点句子。然后要注意一些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运用,特别是习惯表达法的运用。在运用中,要主动地用英语回答、讨论和提出问题,并注意角色扮演或做游戏等活动。初中生的英语知识主要还是从课堂上获得。教师起的只是导演作用,关键是需要学生作为演

2 员,积极投入,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训练习惯尤为重要,这是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根本保证。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怕害羞、怕出差错,不敢开口讲,这会给初中英语学习带来不利。俗话说:没有缺点,就不会进步。学生应该注意模仿并主动与教师配合,做一名好演员。不要怕出错,今天说不好,不代表明天说不好;今天说得少,明天说得多,就是进步;别人这样表达,你能那样表达,你就有了创新。只有大胆实践、体会,才能得到巩固提高。

3、养成朗读背诵英语的习惯

英语是一门有声语言。学英语就要背诵,尤其是我们在母语环境下学习英语,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听清楚了再发音,继而进行朗读、背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就是其道理所在。在读、背的过程中,可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知不觉间增强了语感,记牢了单词、短语和句型,同时也培养了理解能力,其实朗读背诵是学生记单词的最佳途径。因此,学过的句型、对话和课文要求学生朗读和背诵,这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根本保证。

英语学习,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初中学生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 “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 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也是克服当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初一,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和背诵。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学会大声朗读,积极背诵常用的句子、精彩段落和一些习惯用语,打好学习、运用英语的基础。对初

二、初三的学习将十分有益。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与在初一没有打好朗读和背诵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初一时不读、不背,导致学过的单词、短语记不得,不会读,上了初

二、初三,即使想学好英语,由于大量的单词不会读,而对英语望而却步,逐渐丧失信心,终至放弃。

4、养成收听收看英语节目,阅读适宜的课外读物的习惯

随着考试体制的改革,局限课本是不行了。“见多”方能“识广”,“博大”才会“精深”,学生多收听、收看简单的电视英语节目,阅读适宜的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量,从而使课外知识成为课内知识的有益补充。

4、养成使用词典的习惯

3 学生一进入初中就应要求每人准备一本英汉辞典,以便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查阅。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自己的疑惑,帮助自己理解词的用法。同时经常使用字典,不知不觉间,词汇量也不断扩大了。

6、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养成课后复习、巩固的习惯

学知识,要掌握牢固,就要讲究知识的疏理和归纳。这样有利于将知识化零为整,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过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复习,就会被遗忘。在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的重现率,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对比,及时复习巩固。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有效的方法,“运用”最能激发人的探索精神。语言的学习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得以巩固和提高。在复习某些词语、句型时,造一个句子、写一段互相联系的短文,尽量把学过的词组、短语、句子必要时进行互相批改。也可以互出易错题,交换答题。只要能做到以上几点,英语成绩一定会大大提高。

7、养成收集错题、善于改错的习惯

学生在做练习或考试中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次错了,改正了;下次变换了题型,又做错了。因此,要根本解决问题,就必须从错题入手,每个学生要将自己作业和考试卷中的错题收集汇编,保留错误的答案,用红笔写上正确的答案,加上理由分析。学生在平时和临考前翻看,加深印象,使他们既巩固了知识,减少了错误率,又提高了解题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8、牢记学好外语的几个原则

1.学英语应持之以恒,不能中断;

2.不要脱离上下文孤立地死记硬背;

3.随时记录并背熟那些常用的句型;

4.敢于说出口,不要怕出错,请别人纠正,不要难为情,更不要泄气。坚信“我能行”,相信自己有坚强的毅力和学好外语的才能 。

第5篇:初一英语作文关键词语指导

一、表示递进关系的关键词语 Additionally 加之;又

besides 此外;除……之外

equally important 同样重要的是 furthermore 此外;而且

in addition 另外

in other words 换句话说

last but not least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 moreover 而且;此外

that is say 即;就是;换句话说

二、表示转折关系的关键词语 although 虽然;尽管

at the same time 同时;但是 despite 不管;尽管;不论

even if 即使

even though 即使

however 然而;可是

in spite of 不管

instead 代替;而不是

nevertheless 然而;不过

on the contrary 正相反

otherwise 另外;不同地

regardless of 不管;不顾

still 依然;仍然

though 虽然;可是

while 而

yet 然而;但是;仍

三、表示选择关系的关键词语 either…or………或……

instead of………,而不是……

neither…nor………和……都不…… not…but…不是……而是…… rather than…宁可;胜过

whether…or not 是否

四、表示比较关系的关键词语 compare with / to 与……比较 equally 相等地;平等地

in comparison with 与……比较 in contrast 相反;大不相同

in contrast to 和……对比

in the same way 同样地

instead 代替;改为

on the contrary 正相反

while 而

五、表示因果关系的关键词语 accordingly 因此;从而 as a result of 作为结果 because (of) 因为

consequently 从而;因此 due to 由于;应归于

hence 因此;从此

in that 由于;因为;既然 now that 因为;既然

on account of 由于

owing to 由于;因……的缘故 so 所以

so that 所以

thanks to 由于

therefore 因此;所以

thus 因此

六、用于表示总结的关键词语 above all 最重要的是 accordingly 于是

as a consequence 因此 as a result 结果

as has been noted 如前所述 as I have said 如我所述 at last 最后

briefly 简单扼要地

by doing so 如此

certainly 当然地;无疑地 consequently 因此

eventually 最后

hence 因此

in a word 总之

in brief 简言之

in conclusion 总;最后

in short 简而言之

in summary 简要地说 in sum 总之;简而言之 obviously 显然

on the whole 总体来说;整个看来 to conclude 总而言之 to speak frankly 坦白地说 to sum up 总而言之

to summarize 总而言之

第6篇:初一学生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就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走上成功之路。实践告诉我们,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向全体学生,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导向,这就要求学生寻得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常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几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探索英语学习方法,进行了如下方面的探讨:

一、预习中的方法

首先是单词、词组、句型的预习。预习英语单词时,要做到读音准确,词义明确,词性明了,对于四会(听、说、读、写)的单词,还要求拼写正确。预习词组、句型和课文的重难点,可充分利用课后注释加以明确,初步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

在预习单词、词组、句型的时候,可充分发挥英语词典的作用。经常在课前查词典,将有助于丰富学生对相关单词、词组、句型等用法的理解和把握,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其次是英语课文的预习。在预习课文时,应要求学生在预习单词的基础上,先仔细听几遍课文的录音带,如果一下子听不明白也不要气馁,可以要求学生把课文当阅读材料来用,认真阅读几遍,对于刚才没有听明白的地方,要特别留意,

然后再听一遍朗读带,看看原先没听清楚的地方是否已经明白,接下来再细心研究课文,找出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可以把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先画上标记,然后再去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能否自己解决。这种带着问题听课的过程,听课的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如果还有时间听录音带,模仿朗读,跟读课文,培养自己的英语语感,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

根据以上预习要求,学生将初步了解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记录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将使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践告诉我们,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学生听课的方法

课堂学习是学习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怎样才能提高学生上英语课的效率呢?首先,强化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客观作用于主观、并由主观个体进行加工、整理、理解、记忆并运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决定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能否有效的关键因素,是内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的组织纪律,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强化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应经常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面,勤于思考,必然会使听课效

率大大提高。

其次是做课堂笔记的方法。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充分调动一切感官,养成眼、耳、口、手并用的听课习惯,对于学好英语是极有帮助的。记笔记时要有所选择,突出重点,既不能把教师课堂上讲的全部记录,也不能一点不记。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如重点短语、重点句型的用法等,做一点笔记是必要的,记笔记有助于学生课后整理复习。

三、英语复习的方法

a.理课堂笔记。课后整理课堂笔记的过程,是英语知识的反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回顾上课的过程,再次“品味”课堂上的重点内容,不仅加深了印象,而且也有利于温故而知新。

b.改错本“。让学生把每次练习、作业、测试中做错的习题摘录在”错题本“上,并对出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在课后反复复习,每次考试前重新翻阅”错题本“以加深印象,就能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经过多次反复记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做题时认真思考的习惯。c.“点”“线”“面”分头抓,归纳整理莫轻视。英语复习纷繁琐碎,许多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本人认为,抓住单词这个“点”,就能带动词组、句型这根“线”,撑开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这个“面”。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构建英语大厦的建筑材料,也直接影响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制约

着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单词的复习重点在拼写和运用,特别是一些重点词的用法,如词形变换、单词辨音、词的构成等要更加重视。如care这个单词,由此词根构成的单词有很多,care—careful—carefully,more careful,most carefully等。单词记得多,记得牢,词组、句型的运用、文章的阅读理解以及完形填空就会迎刃而解。复习单词、词组、句型的过程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在滚雪球的过程中,有时会脱落一些,这说明雪球内部结合力不强,还没有融会贯通。复习也是一样,要经常归纳整理,不断把所学的新知识融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使之浑然一体,这样形成的知识才不容易“脱落”,而且经久不忘。这就要求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及时归纳整理相关的知识点。

教育家赫伯格。乔伊曾说过:“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就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走上成功之路。

第7篇:初一数学预习指导

一预习导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不例外。

所谓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课前预习实际上是课前自学。自学能力的强弱对于一个人是否能成才起很大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靠自学成才的。 问题的成因分析

学生从六年级升入初中,在学习上会遇到功课增多,学业负担加重的问题。有很多的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初中的学习,在课堂上显得不知所措。很多老师会告诉学生要做好预习工作,但是又没有对预习做好必要的指导。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不知道从何下手,或则简单地进行了一些生字词的识记就算是预习过了。在课堂上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还是不知所措,造成跟不上教学的节奏的现象,影响自己的听课效率。所以说,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初一的学生不会预习或预习不到位成为影响教学效率的瓶颈。

下面谈谈超前学习的好处。

1.超前学习中会遇到不能马上透彻理解的内容,当时不能理解透彻,但经过深思之后,即使暂时放在一边,大脑也会潜意识对之“加工”。当教师讲到这块内容时,大脑会进行第二次理解,不仅理解的更加透彻,对知识的印象也会非常深刻,很难轻易遗忘。

2.够消除对新知识的“隐患”。超前学习能够发现在现有的基础上,自己对新知识认识的不妥之处。相反地,若直接听别人说。似乎自己也能一开始就达到这种理解水平,实践证明,并非这样。

3.超前学习类似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还挖掘出自身的潜力。经过超前学习,对提高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因为你会需要独立解决许多问题。

4.事实上,人的大脑有一个普遍的特性,一场流水式的谈话或者授课,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普遍不会超过15分钟,我们不能要求所有老师都那么生动讲课,所以我们需要超前学习。超前学习能提高听课质量。超前学习以后,我们发现新知识中的多数自己完全可以理解。只有少数地方需借助于别人。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即能将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放在这些少数部分的理解上。这样,每一堂课程我们有了目的,自然就更加容易针对性的去听,自然而然就恨容易加大课堂听课效率。

二合作交流

对于课本文章的预习,可以引导学生从“读、圈、划、思、问”五个方面进行。

“读”,通读文章,了解大意,朗读文章,朗朗上口;“圈”,

圈出文章涉及的生词,以便理解生词应用的语言环境;“划”,用下划线画出自己欣赏的优美语句;“思”,思考课本中提问的问题,尝试解决;“问”,自己对文章提出3-5个问题,准备上课时提问别人,培养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应告诉学生,对于他们的预习收获,课上将以“朗读展示、美句欣赏、互相提问”等形式对不同的预习内容进行展示与交流。给孩子一个风筝,鼓励孩子把风筝放飞起来之前,或许应先告诉孩子怎样放线。放线的过程即自学能力培养的过程,而自主学习最初的蠕动在预习。以前我们常说“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先准备一桶水”,然而现在却应意识到:教学应该是和学生一起去找“泉水”,去寻找泉水的“发源地”。也就是说,教给学生自学的本领远比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更重要。因此,预习性自学应该早早开展为好。

那么,怎样保障预习的效果得以展示?怎样使预习的学习习惯可持续发展呢?

课前预习与课上展示衔接是将学生内在的收获以外显的形式呈现出来,使之得以交流并获得矫正、反馈或认可。当课前预习与课上展示及时有效地衔接时,预习中的困惑将在后续的学习中得到指导,预习中的收获将获得充实和提升,学生超前自主学习的价值才更明显。只有让学生体验到预习的妙处时,学生的预习才会有动力,从而自觉地将这一学习方式延续下去。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应

该思考如何在后续的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实践证明,作为一名中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取得好成绩的法宝。好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行为控制,保持智力活动的恒常性,而且会使人受益终生。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刚上中学的同学,他们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势必摒弃这种观念,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那么我们怎样预习呢?

至善一对一辅导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有计划有目的的去学习,所以首先明确学习目标:

1.知道知识产生的背景,弄清知识形成的过程。

2.知道知识的地位和作用

3.总结出认识问题的规律

预习的具体做法:1.对概念的理解。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通常要借助字面含义、图形或者其他科学知识加以理

解。意会是理解的最高境界。所以我们要下功夫去理解了再做题。

2.定理公式是使用最多的“规律”的总结,我们要加强对公式定理的预习。往往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蕴含着相当有用的解题规律和丰富的数学方法。如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我们应当先自己推导公式或证明定理,若做不成再参考别人的做法。无论是自己完成的,还是看别人的,都要说出这样做是怎样想出来的。

三达标检测

第8篇:初一语文写作指导四

众享教育品质精、简、心、细

我们始终追求的品质!

一、揭秘高分作文

一类文

内容:切合题意,思想感情健康,感情真挚,立意新颖、深刻,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语言:行文流畅,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好

结构: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注意照应,详略得当,构思新颖巧妙 书写: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二类文

内容:切合题意,思想感情健康,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语言: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表达较好 结构:结构紧凑,层次清楚,构思新颖

书写: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二、真题启示 例文分析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请以“-----------------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 (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3)不少于600字。 例文:

爸爸的鼾声也美丽

不止一次地听妈妈说,爸爸的鼾声很有韵味。爸爸的鼾声不只是一味的“呼噜”,还有此起彼伏的变化的悠扬之美,仿佛乐器奏出的曲目似的。我撇撇嘴,哼,爱屋及乌罢了,一己之见,鼾声再美,能像音乐吗?

有一段时间,小姨从乡下来城小住。于是我与爸爸同眠,这下还真领略了爸爸的鼾声之美。

起初几天,我被老爸的鼾声折磨得难以入眠,我恨不得掐醒老爸。可当我听了妈妈的劝,尝试着用欣赏的心态听老爸的鼾声的时候,渐渐地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

夜深人静,只听见一种细微的声音从老爸的鼻子里渐渐的呼出,慢慢地,声音粗犷起来,就像早晨码头边的摇橹声伴着厚实悠扬的号子。一会儿,“呼噜,呼噜——”更加清晰了。顷刻间,江南水乡码头上的一片繁忙景象消失了,随之而来的鼾声如同一架拖拉机突突地驶过来,它大概行驶在松软的土地上,厚重而苍茫,这声音让人很容易想到北大荒的秋天。

不一会儿,爸爸的鼾声似乎又提高了点儿,颇有节奏似的,就像一个大型的打击乐队,丁丁冬冬地重复着一些拍子。

忽然,鼾声猛地一提,声音更加凝重,质感更强了,如同盛夏的一个令人猝不及防的雷声。渐渐地,声音缓和下去。“轰——”又一个隆隆的雷打了过来。“咔”鼾声一下子消失了,悄无声息,耳边像缺少了什么。片刻,“呼噜——”重又打破了沉静,如同飞流直下的瀑布倾泻到谷底,发出洪钟一样的回音。然后,鼾声渐渐平缓下来,此时像一组民族乐器背对着落日,在空旷无人的田野上演奏着无比熟悉的乐曲。渐渐地,渐渐地,鼾声消失了——天亮了,世间恢复了一切形形色色的声音。我老爸的鼾声还真有一些韵味啊。

对了,老爸的鼾声还吓跑过小偷呢。那是一个月光朦胧的夜晚,老爸老妈干了一天的活,一上床就睡着了。我却头痛得无法入眠。突然,我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惊醒,睁开蒙眬的睡眼一看,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一个小偷正探着头偷偷地往里面看呢。我想弄醒老妈,她翻了一个身又睡了过去。我想弄醒爸爸,掐了他几次,爸爸都没有反应,依然是鼾声悠扬。

众享教育品质精、简、心、细

我们始终追求的品质!

正当我再一次用力掐爸爸时,爸爸的鼾声陡然加大,小偷以为是爸爸故意装的,调头跳下去就跑了。第二天,我讲起了这件事,老妈以为我是在做梦,老爸好歹不信,直到我让他们看看小偷留下的脚印,他们才相信了。

生活中,有很多事,换一种眼光或者心境去看,结果肯定会大相径庭。在我的眼里,老爸的鼾声也美丽!

人物之细节描写(情境小任务:一位同学写自己腿受了伤,同学背自己回家这件事,就要细想同学背你的经过,要想自己受伤后走路不方便到了什么程度?同学当时是怎样非要背我?路上他克服了什么困难?当时他的神态怎么样?有哪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动作? 他都说了什么?)

反例:

丑小鸭也美丽

伟大的故事家安徒生编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丑小鸭》。故事中的主角丑小鸭出生在一个鸭的家庭,兄弟姐妹都长者一身金灿灿的羽毛,而它却与众不同,长者一身黑黝黝的羽毛,因此不受大家的欢迎,十分自卑。后来,它长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这个故事如果不仔细的阅读,只会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童话故事,要是好好的去体会它的意境,你就会认为里面蕴藏着一个道理。童话中的丑小鸭因自己的外表丑陋,遭到了周期所有人对它的鄙视。可它并没有在意,只管自己努力做事。慢慢地它长大了,凭着自己的才能,变成了一只漂亮的白天鹅。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身处逆境时,不能消沉,不能自卑,要勇于奋斗,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处境。

我们的身边也不乏有这样的例。有的同学相貌也不突出,平时不大说话,沉默寡言,是平平常常的同学。但他们从没放弃对自己的要求,努力学习,不耻下问,成绩名列前茅,受到了所有老师的称赞。

其实,丑小鸭似的孩是很多的,只要大家敢于磨练自己,勤奋学习,长大以后一定都会成为一只只美丽的白天鹅.

(436字

例文:

身边的景色也美丽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我们身边的景色也美。 我中学后有座小山,山上有一水潭,名曰白龙潭。这天傍晚,我来到山上,来到白龙潭边,这向西缓缓流去的潭水,清澈,晶莹,透亮。白龙潭很蓝,它蓝似天空,但比天空蓝得纯正;它蓝似海洋,却比海洋蓝得晶莹;它蓝似俄罗斯小姑娘那蓝晶晶、水灵灵的眸子。白龙潭潭边,有一层石块。石块有棱有角,虽参差不齐,倒也别有一番情趣。晚风轻轻吹,潭水微微地涌向前方,却着小小的涟漪,一层又一层。风大了,潭水猛烈地向前涌,拍打着边的怪石,溅起小小的水花。呵,真美。

夕阳西下,残余的,微微的阳光,终于恋恋不舍地告别这晶莹的潭水。夕阳的倒影映在水中。啊,那一层一层,那一条一条的半圆的水纹线条,难道不是在勾画着夕阳的身躯?线条慢慢向下勾画着,很深,也很密。仿佛已到了水底,颜色也由赤变黄,渐渐过渡。嗯,很美。

看着潭水,我心中感慨万千。猛一抬头,看见对面的草地上,有朵朵小花:紫的、黄的、红的、蓝的„„不计其数。似乎要把这碧绿的草地点缀得光彩夺目。草地的深处,是树林。在这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几座黑瓦白墙的砖瓦房时隐时现。我似乎已到了诗中画处。哇,好美。

“扑嗵”的声音一阵接一阵。我回过神来,看着下水游泳的人把平静的潭面打破。嬉戏

众享教育品质精、简、心、细

我们始终追求的品质!

声、打闹声、尖叫声汇成一片,给这寂静的白龙潭带来了生机。

几个不会游泳的小姑娘坐在石块上,静静地看着别人戏水,任凭潭水漫过她们的小脚丫。 “扑嗵!”一个戏耍的女孩踩在石块上,脚下一滑,不慎跌落水中,她大声呼救,游泳的人们立刻游过来,大家纷纷拉住女孩,将她送上岸。又从自己带来的干净衣服中取出外套给女孩披上。啊!真美。

天蓝,水蓝;草绿,林绿;心美,人美。这是诗中,这是画处;这是神奇的大自然;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美,就在山上的白龙潭;美,就是人们美好的心灵;美,就在我们的身边!

景色描写积累(关于四季):

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哦!春雨呀,原来你跟着春姑娘一起来到大地,使大地生机勃勃,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你灵巧的手,拔动着人们的心弦,拔动着人们美好的希望。

夏天,郁郁葱葱的大树随风摇摆,炙热的太阳高高的挂在天空,粉红色的荷花在池塘中迎风舞蹈,突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珍珠般大小的雨珠在天空落下,大树在贪婪的吸食着那甘甜的雨水,雨珠由大变小,有小化无,夏天真美好。

风抚弄着庄稼,时而把它吹弯,时而把它扬起,仿佛大地在进行有节奏的呼吸,那一档档成熟的小麦也都有了生命,风从那边来,传来麦穗与麦穗间的细语。

冬天,大雪纷飞人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了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抚慰。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连我的心灵也在净化,变得纯洁而又美好。

思维发散:家乡也美丽、遗憾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说“不”也美丽(对服务员递上的一次性筷子说“不”,那会为世界赢得一片绿色;对麦当劳说“不”,那会为你的健康带来一丝安全;对虚幻的游戏说“不”,会为你的青春填补上充实的一页)······

第9篇:初一寒假生活指导答案2013

I、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60分) (A)

―I believe you’re the right person to write an advice column (专栏) for the students called Dear Amy!‖ Jenny, editor of the school newspaper, said to Andy, who finally agreed to accept the job if Jenny promised not to tell it to anyone else.

At first it wasn’t too bad. Most of the letters he received were interesting and quite easy to answer. Then came a letter from a person named Joe.

―Dear Amy,‖ it began, ―I’m in real trouble. I’ve wanted to be a songwriter all my life, but my parents won’t even let me take music lessons. I have a guitar, but they both get angry if I play. I’ve tried explaining, but they won’t listen. I feel sad. Should I run away from home? Maybe that will make my parents agree.‖ The letter signed ―Joe‖.

Andy thought about this letter for a long time. Should he advise someone to run away from home? Probably not. But didn’t Joe have a right to be a songwriter if he wanted to? Andy thought hard, but couldn’t think out a good answer. Andy couldn’t sleep. He just worried about poor Joe.

At a bar a few days later, Eleanor, a girl in Andy’s math class, sat down next to him and asked, ― What’s wrong with you? You look a little worried.‖

―I guess I do,‖ said Andy.

―If you got an problem, why don’t you try writing to Dear Amy about it?‖ asked Eleanor.

Andy sighed; but she continued, ―in fact, I guess Dear Amy is rather busy with other problems. She still hasn’t answered the phony letter I wrote her last week. You’d better read it – it may even make the most hard-hearted person cry! It was supposed to be from a songwriter named Joe.‖

( )1. Andy might be ______.

A. an editor of the school newspaper B. a songwriter C. a math teacher D. a doctor in the school ( )2. It’s clear ―Dear Amy‖ ______.

A. helps students who want to run away from home B. answers letters from the students

C. writes songs for the students D. meets readers at a bar ( )3. It seemed to be easy for Andy to do the job until _____. A. he changed his name B. received a letter signed ―Joe’ C. he met Eleanor at a bar D. his name was well-known ( )4. In the letter Joe says that ______.

A. his parents don’t know about music B. his classmates don’t understand him C. he would stay away from his parents D. he would obey his parents ( )5. The underlined word ― phony ‖ perhaps means ______. A. unreal B. boyish C. popular D. favourite (B)

It was a quiet village in which there was a military camp (军营).It was far from the towns and cities and there were some high mountains around. Of course it was a good place for training the new soldiers. But it was difficult for the young men to go outside. Mr White, an officer of forty, was strict with them and he hardly let them leave the camp. Once Mr White was ill in bed. He couldn’t work and a young officer, Mr Hunt began to train the new soldiers instead of him. He knew the young men well and let nine soldiers go to the nearest town to have a holiday. But night fell and none came back to the camp. He was worried about it and stood at the gate. It was five to twelve when Mr Hunt decided to go to the town and see what was happening to the young men. He started the car quickly and set off. At that moment the nine soldiers came back. It seemed they drank wine. Of course they found the officer was angry.

―I’m sorry, sir,‖ said the first soldier. ―I left the town on time. But something was wrong with my bus on my way here. I had to buy a horse and made it run fast. Bad luck! It died and I had to run back.‖

And the other seven soldiers said they were late for the same reasons. It was the last soldier’s turn. He said, ―I’m sorry, sir. I got on a bus on time, but…‖

Having heard this, the officer became even angrier and stopped him at once. He called out, ―If you say something was wrong with your bus, I’ll punish you at once!‖

―No, no, sir,‖ said the young man. ―My bus was all right, but the horse died!‖ ( )6. The military camp was built in the village to .

A. stop the soldiers from going to towns B. stop the soldiers from meeting their friends C. train the new soldiers D. make the young men live quietly ( )7. Mr Hunt let the nine soldiers have a holiday because . A. he was kind to them B. they felt lonely

C. they had something important to do D. they were the best of all ( )8. The young officer was worried because . A. a traffic accident had happened

B. he was afraid something happened to the nine soldiers

C. the nine soldiers would come back D. the nine soldiers drank too much in the town ( )9. The nine soldiers returned to the camp late because .

A. something was wrong with their buses B. their horses died on the return way C. it took them much time to run back D. they all drank much in the town

( )10. Which answer do you think is true? A. You’ll believe only the last soldier. B. The officer believed the nine soldiers. C. You’ll believe none of the nine soldiers. D. The officer won’t punish his soldiers. 综合填空

Robots are smart. With their computer brains, they help people work in d__11___ places or do difficult jobs. Some robots do regular jobs. Bobby, the mail carrier, brings mail to a large o__12___ building in Washington D.C. He is one of 250 mail car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Mr Leachim, who weighs two hundred pounds and is six feet t__13___, has some advantages as a teacher. One is that he does not f__14_ details. He knows each child’s name, the p__15___ names and what each child knows and needs to know. In addition, he knows each child’s pets and hobbies. Mr Leachim does not m__16___ mistakes. Each child goes and tells him or her name, then dials an identification number. His computer brain puts the child’s voice and number t__17___. He knows the child with n__18___ mistakes. Then he starts the lesson. Another advantage is that Mr Leachim is flexible. If the child needs m__19___ time to do their lessons they can move switches. In this way they can repeat Mr Leachim’s lesson over and over again. When the children do a good job, he tells them something i__20__ about their hobbies. At the end of the lesson the children switch Mr Leachim off.

II、单项选择中考真题演练(续)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单项选择 ( ) 21.I think many things were invented ________.

A.by accident B.by an accident

C.by the accident ( ) 22.Simon_______ English for two years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A.have learned B.had learned C.learned

( ) 23.What _______ your uncle that evening? A.happened to B.has happened to C.was happened ( ) 24.Did you notice a man _______ into the meeting room when you passed by?

A.walk B.walks C.walking ( ) 25.—What are these glasses_______ ?

—Drinking water.

A.used by B.used to C.used for ( ) 26.Mr. Zhang didn’t_______ at the meeting and nobody knew the reason. A.take up B.come up C. show up ( ) 27.The tea my mother made produced a _______ taste. Every one liked it.

A.pleased B.pleasure C.pleasant ( ) 28.My friend Peter _______ Amy last month. A.married B.was married with C.married to ( ) 29._______ my friend could solve the problem more easily. A.On the way B.In this way C.By the way ( ) 30.The band were all ________in green and red jackets. A.put on B.dressed C.had on ( ) 31.Please hand in your homework ________ or the teacher will be angry.

A.in time B.on time C. after time ( ) 32.Could you please _______ us Tom’s telephone number?

A.tell B.to tell C.telling ( ) 33.He was late for the class because his alarm clock didn’t _________.

A.go off B.run off C.take off ( ) 34.—I’m really sorry, I couldn’t do it better.

—Never mind. ________ you have tried your best.

A. In all B. After all C. Above all ( ) 35.—Could you tell me________?

—About two months.

A.when are you leaving for Shanghai B.how often you go to the school library C.how long you have been at this school

上一篇:学校教师一岗双责下一篇:在xx项目开工仪式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