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2022-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数学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关于初三数学一轮复习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中考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孩子们的未来,中考要考查的内容囊括初中阶段的所有内容;中考命题又具有“突出三基,强调应用,重视创新”等特点.所以对于初三数学复习来说,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复习效率,才是最好的出路.下面我就以一轮复习《四边形(一)》为例,谈谈对高效复习的几点思考.

1.理清概念,夯实基础

初三一轮复习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引,《南京市中考说明》为指导,着重三基而展开的.所谓三基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也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离开了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木之本,创新思维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一轮复习时应从理清概念开始.本节课的概念、性质、判定方法很多,不可面面俱到,但又要把核心概念清晰地展现出来,要在学生复习的基础上,把所学内容串起来,便于理解、辨析、记忆.我在复习四边形的概念时,是这样做的:先在黑板上画一个任意四边形,简单地描述一下有关四边形的相关概念,然后分别依次连接四边的中点,构成中点四边形,问它是什么四边形?为什么?还有哪些判定方法?这样的四边形有何特征?它还可能是其他特殊的四边形吗?条件充分吗?如不,还需添加什么条件?哪些是它特有的性质?……这样的设计打破往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方法.从一般四边形,研究它的中点四边形;从可能产生的多种不同结果,复习了特殊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通过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图形,把所有的与特殊四边形的相关的知识融为一起,便于理解、辨析和知识的再现,蕴含了数学“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指引学生“逆向思维”也是一种很好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2.准确定位,选好例题

虽是复习课,都是已学知识,但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更不能忽视.因此例题的设计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巩固基础,又要培养能力;既要注重双基,又要灵活多变,还要适应中考的要求.本节课设计有两个预热练习(着重基本概念的辨析和应用,适合所有的学生)和两个例题.(问题一的设计适合大多数学生.第2问较开放,学生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结论.第3问添加一条件,证矩形,在条件转化的过程中有难度,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矩形的判定方法,哪条路是阳光大道?同学们经过窃窃私语或小声讨论后,很快就得到了答案.教师又追问了一句:如果让你设计这一问,你认为还可以添加什么条件四边形ABEC是矩形吗?孩子们被这样一问,可兴奋了,“越简单越好……”,“我要难倒他们……”。这一问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同时又是问题与方法的又一次升华.问题二,第1问直接、都能解答,第2、3两小问从特殊逐渐走向一般,图形变了,分析问题的思路不变,只是证明的方法也从特殊全等变为一般,较难.)(问题一和问题二附后)

3.注重过程,培养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教师是引路人,要把教学的过程作为学生的一种思维活动来进行,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提出的过程、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问题结论的深化过程、方法能力的迁移过程等.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学会总结、反思,不断提高数学的再学习能力.问题一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学会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同时学会转化已知条件.问题二的设计主要是学会方法的迁移,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化.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同时细节问题也不可忽视。例如孩子们都会讲了,但呈现在试卷上的过程是否完整呢?每节课力求至少一道题的板书,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这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

4.适当训练,目标达成

《中考复习指导用书》对复习有指导性的作用,我们要用好它.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复习情况,选择一些易错题、典型题、或互补或巩固题,还要布置少量思考题.以便达到巩固复习的效果,提高复习质量,尽量走捷径,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只讲不练或只做不讲,或例题习题不精选,事半功倍;如果有讲有练,精挑细选事倍功半.只有适当训练,达到我们预设的目标,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同时,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加强指导,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营养大餐”(本节课还提供了一道思考题《南京市2014年中考指导用书》P69例4),那就锦上添花.

总之,要想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老师首先大有文章可做.要想学生少做题,只有老师学生多做题,精挑细选;要想学生提高复习效率,老师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适合才是最好的,别忘了你应是一个合格的主持人,更应是一位高级设计师.

附:

问题一:如图,讲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DC延长到点E,使CE=DC,连接AE,交BC于点F,连接AC,BE.

(1)求证:△ABF≌△ECF.

(2)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吗?

(3)若∠AFC=2∠D,则四边形ABEC是矩形吗?

问题二:

正方形ABCD和等腰直角△AEF有公共顶点A,∠EAF=90°,连接BE,DF,将直角△AEF绕点A旋转,

(1)在旋转(点ADF不在同一直线上)过程中,BE和DF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结合图①给予证明.

(2)将(1)中的正方形ABCD变为矩形ABCD,等腰Rt△AEF变为Rt△AEF,且AD=KAB,AF=kAE(其他条件不变),(1)中证明的结论是否成立?结合图②给予证明.

(3)将(2)中的矩形ABCD变为平行四边形ABCD,Rt△AEF变为△AEF,且AD=KAB,AF=kAE(k>1),∠BAD=∠EAF=α,(α为钝角),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⑵中证明的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直接写出结论;如果不成立,用k表示DF与BE的数量关系,用α表示DF与BE形成的锐角β,并给予证明.

① ② ③

作者:李九红

第2篇: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金哲

高考在即,第一轮复习已经接近尾声,这里就一轮复习谈谈自己的一点反思。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它是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查。因此作为高三数学教师在进行高考复习

时,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时,始终应以夯实“三基”,提高能力为指导思想,使学生 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立足基础,在能力的提高上有所突破,以达到应试的要求

和水平。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高考研究,把握高考方向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高考命题也在逐年探索、改革,命题的方向愈加突出考查能力,所以研究好高考,尤其是把握好高考的新动向,搞好高考复习,不仅能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应试能力和高考成绩,而且也必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研究高考要研究大纲和考纲,要研究新旧考题的变化,要进行考纲、考题与教材的对比研究。通过对高考的研究,把握复习的尺度,避免挖的过深,拔的过高、范围过大,造成浪费;避免复习落点过低、复习范围窄小,形成缺漏。

二、明确中心思想,做好学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基础,其效果决定高考复习的成败;一轮复习搞的扎实,二轮复习的综合训练才能顺利进行。故制定以下指导思想: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全面,即全面覆盖,不留空白;扎实,即单元知识的理解、巩固,把握三基务必牢固;系统,即前挂后连,有机结合,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灵活,即增强小综合训练,克服解题的单向性、定向性,培养综合运用、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巩固的阶段,是考生数学能力及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考的胜败。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把巩固“三基”放在首位;完善,即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综合,即在训练上,减少单一知识点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结点,增强知识交汇点的题目,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回归课本,狠抓夯实基础

《考试说明》中强调,数学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注重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现实性。并明确指出:易、中、难的比例控制在3:5:2左右,即中低档题占总分的80%左右,这就决定了在高考复习中必须抓基础,常抓不懈,只有基础打好了,做中低档题才会概念清楚,得心应手,做难题和综合题才有基本条件。尤其在第一轮复习中应以夯实“三基”为主,对构建的知识网络上每个知识点要弄清概念,了解数学知识和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在第一轮的复习课中,应总结梳理每一章第1页

节的数学知识,基本题型和练习,以利于学生进行复习,在梳理中注重由学生自己去推理数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如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这一章中公式较多,要求学生证明两角差的余弦这一重要公式,并由次推导三角函数的和角、差角、倍角、半角等三角公式,通过这一练习,不但使学生对三角公式之间的联系十分清楚,记忆加深,而且增强了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在分章节复习时要以课本知识为本,因为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课本是高考题的主要来源。纵观近几年的新课程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多数试题源于教材,即使是综合题也是课本例习题的综合、加工与拓展,充分体现了课本的基础作用。复习必须紧紧地围绕课本来进行,只有严守课本,才能摆脱“题海”之苦。课本中有基本题,也有综合题,都在课本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例题这“四题”中体现,以这“四题”为中心,既能巩固加深概念的理解,又能帮助掌握各种方法和技巧。在复习中,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本的某一内容,它涉及了那些技能、技巧,在“四题”中有那些体现,我们以这一内容串通一些“形异质同”的题引导学生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应用,增强解题的应变能力。

(2)引导学生对“四题”寻求多种解法,或最优解法,开阔思路,培养灵活性。

(3)分析课本内容,哪些难掌握,哪些易掌握,哪些内容可作不超纲的引申。

(4)应用“四题”构造一些综合题,即变题。注重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巩固基础知识。

四、改革传统教法,讲究学习实效

现阶段的高一,有实行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之一是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其次是学生地位的转变,由单纯听课、被动接收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的主体地位。我

觉得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也应遵循这一教学理念,它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们对某一节知识复习时,通常采用练、改、评的模式。练是有针对性的先让学生做一份练习卷,让学生练习、回顾、讨论,做好知识、内容、方法的复习工作;改是教师及时批改,以摸清学生对所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评是教师及时评讲,讲评共性问题,夯实“三基”使复习卓有成效。精心选题,发挥例题的最大功能,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环节。要做到“面中取点,点中求精,精中求活,活中求变”。要具有典型性、梯度性、新颖性、综合性,更应贴近大纲、课本。例题的讲解应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应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模式,即一到例题的讲解,当学生审题后,先让学生说思路、说方法,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指导受阻的原因启迪前进的方向,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要时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是改革复习课教学的重要方面。

总之,在高考数学复习中,我觉得我们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用新课程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主动去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质,培养数学能力。

第2页

第3篇: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本学年我担任高三(

3、4)数学教学工作,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第一轮复习已渐渐步入正轨,结合最近几次的测试成绩,感觉复习效果不是很理想,特作如下反思: 第一轮复习,不像上新课,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对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复习,即系统的整理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一定要注重实效,我认为,要做好第一轮复习的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注重基础,切勿轻视概念。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灵魂 和精髓,掌握好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第二,注重能力培养,不要轻视教材。重基础、出活题、考素质、考能力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但在重视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要忽视教材,课本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实际上高考中相当多的试题都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因此要对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进行举一反三的推敲,对习题进行整理归纳,对做错的习题进行订正,对一些典型例题、习题提炼通法,进而拓展推广。近年来,在高考命题中,很明显地朝着对知识网络交汇点、数学思想方法及对数学能力考查的方向发展。高考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有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注重方法归类,不要轻视过程。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与化归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等。数学学习各分支之间互相联系。如果前面的知识没有学好,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知识的学习。一些同学把数学割裂开来学习,孤立地学习概念,记忆题型,反复操练,题海战术,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缺乏解决综合大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把前后各章节相关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在讲解例题时应写出一些变式题与相关知识相结合。在第一轮复习中,每一章节都要整理出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焦点,充分利用图像、表格,构建知识网络。对概念、定义、公式、定理要深刻理解,牢固记忆。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争取收到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效果。在第一轮复习的课堂中,教师精心讲解,突出解法发现,对方法进行归类,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第四,要注重习惯养成,不要轻视表达。不重视数学的阅读理解和数学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这是很多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如仔细阅读题目,看清数字,理解题义,规范解题格式。平时做题时如果只是写个简单答案,不注重解题步骤和过程,书写不规范或思维不够严谨,一些细节的地方也考虑不周全,这种情况如果在高考中出现,是非常可惜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作示范,强调步骤。在平时考试中注意对步骤分的扣取,必要时还可以多扣,让学生记住它的重要性。避免他们在高考中犯类似的错误。

第五,加强反思,总结,提高解题能力。在复习中常常发现,学生对同一问题总是多次失误,甚至多次犯错。在课堂上多次讲过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究其原因,与学生不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有很大的关系,不少同学往往做一道,丢一道,做对了,算运气好,做错了自认倒霉。很少有同学对错题进行反思总结。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解题后的反思,让他们在解题实践中,特别是从失败中吸取有益的教训,多做总结,以形成自己的解题风格,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极好途径。

总之,第一轮复习是高三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此环节将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在这个环节中既要注重基础又要注重整个高中数学的知识的结合。只有第一轮复习做好了,后面的复习才能得心应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我相信我们的数学教学会不断提高!

第4篇: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沁水中学 胡小欧

根据学校工作部署,2014年3月17日在学校召开了高三英语复习研讨会,会议内容包括高三英语复习研讨以及听课与评课。我有幸代表高三年级英语组参加了这次活动,上了一节复习课,模块四第一单元,并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现将我这次公开课的课后反思,与各位交流学习。

我的授课内容是第四模块第一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及句型的一轮复习,运用“学案型教学”,主要采用了“总结归纳”的教学方法。课前要求学生依照提供的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按照学案,通过练习、收集资料、查找工具书先自己研习所要复习的教材,对知识点系统性的进行总结。课堂交流中让学生汇报展示出他们认为有用的短语和句型,并找出不懂的难点或疑点,通过学生对课前学习成果的反馈,做必要的补充,再通过准备好的练习材料巩固加强。

学案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一方面,它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老师满堂灌,而是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这样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并总结学习中的问题。课堂上,学生知识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得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跟老师满堂灌获得的知识,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再有,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更加系统。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避免了散漫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学生利用学案进行学习有一定的系统性,因为它是一个教研组系统性的构思,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的讲解和归纳。再次,学案的可操作性强。它把学习步骤和方法呈现出来,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参加听课的老师对此纷纷表示赞赏,都说此模式值得借鉴。这对我来说真是莫大的鼓励。

这节课总的来说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和任务,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还存在着不足。就我们班整体而言,比如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拓展可以更加深入。这个问题在将来的教学中应该注意,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寄去各种营养,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听他们的课,听他们说课,听他们评课,以帮助自己更早的熟悉高中各个年级的教学,特别是高三年级的教学。

尽管周密计划、精心设计了这堂公开课,但还是遗憾多多。对于已经不是第一次带毕业班的我经常会问自己,如何上好复习课?这是求知与成长过程的成就体验,是创造的乐趣,是一种学与教、生与师的和谐境界,让教学之树常青的秘笈在于,实践、反思、学习、创新、特色。每一堂课都是学法的获得,人生的感悟,兴趣的延伸。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并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是我一贯的教学风格。

高三的一轮复习对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我们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讲不管是从树立信心还是成效上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高三的英语老师想了很多,开学以来也实践了很多方法,有很多的收获和反思供日后参考。

进入高三之后我们首先首先把自己对高三一年总复习的工作计划告诉学生,让同学们对我们一年的教学程序有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学生就可做到心中有数,有信心跟着老师一起努力进而全面制定一下自己的复习计划。

其次,我们把阶段性复习的重点给学生们解释清楚,并认真实施复习计划。这是高三英语教学工作的重点。我计划把一年的复习计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第一阶段即基础复习阶段,它是学生们提高高考英语成绩的保障,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像拉网一样,带领学生们系统地、全面地复习所学的知识,同时注意查漏、补缺,瞻前顾后,联想、拓宽,点面衔接讲练结合,统筹知识的连贯性。狠抓基本知识的巩固,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英语的最基本的词汇、短语和句型上狠下工夫,力争每一个同学在字、词、句方面过关,这是同学们下一步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其实,在英语里英语单词就像一条河流里的水,河流里没有水,就会干涸,河流就失去了意义。但是如果有水了,水多了,自然就会形成河流。当然,在要求学生记忆单词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设计各种题型,利用各种手段,来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从事英语单词的记忆,切记采取枯燥单一的方法让学生们机械性地记忆,结果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们对英语的使用,这样,同学们记得快,忘的也快。有的老师把语法复习集中的一个阶段,我觉得很不科学,因为学生们往往会受到庞大的英语语法的困扰,在这一轮复习中,我有意识地把语法分配安排到各个章节,利用所复习的基础知识去操练所要复习的语法项目。

第一轮复习阶段,学生要求学生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基础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的复习上,教师要有目的地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小范围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检测。在讲评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们解题方法的指导,由于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能少差一点,教师切记不能随便地批评学生,让学生失去信心,要让同学们在教师的正确的指导下逐渐取得进步,为学生们二轮复习时解题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一轮复习是全面、系统的总复习,它要求教师一定要在复习过程中面面具到,说实话英语没有什么重难点,所有的内容都有可能考到。因此,教师在复习时要以课本为最基本的教学依据,适当选用一些复习资料,但是,要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去参考,教师要多查阅一些资料,搜集适合自己学生的知识点,让学生们在第一轮复习中真正达到复习的效果,让学生们在查漏、补缺中丰富和练扎实自己的基本功。 高三第一学期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磨砺,虽然辛苦,但师生彼此收获颇丰。但是,高考的备考路还没结束,我们还将任重而道远。

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听各位教师的课,多钻研教材,多了解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争取不断进步。

第5篇: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王柱元

2016.9

一、抓纲扣本,注重三基,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根据第一轮复习总体指导思想,我们确立第一轮复习的重点是“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复习,以课本为主,同时借助资料,整合知识,夯实基础,把各节知识点进行整理,各章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图表,填空等形式,构建知识网络。 课本是高考试题的源头,基础知识是能力提高的根本。高考试题年年有变,但考题就来源于课本的原题或变式题,没有偏题、怪题,试题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体现了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复习中我们以《学案一点通》为蓝本,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注意挖掘课本习题的复习功能,加强知识点覆盖的同时注意知识的综合。

本阶段的复习提倡学生“背数学”,对于基本知识点,重要题型和结论,要求学生必须记住,让学生树立“记死才能用活——死去活来”的复习观。

二、 抓反思教学,重视“通性、通法”的落实

高中毕业班的学生,解的题目并不少,但是不少的学生实际水平的提高却较为缓慢,应变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教师的解题教学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知其然的地步,缺乏知其所以然的精辟分析和画龙点睛的点拨和总结,对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在方法上进行解题反思的指导;另一方面,多数学生课后解题是为了完成作业或追求量的积累,缺乏解题反思的习惯,因而对解题过程的认识仍处于感性阶段,没有促成质的转变。文科学生数学题做得少,体会浅,应加强每天做数学题,必须保证在世间的分配上比例应多于其他学科。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进行反思教学,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引向理性。

(1)反思一题多解,领会发散思想。由于每位学生思维的角度、方式、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学生的解答往往呈多样化,这时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并通过反思加以提炼,以领悟各学科思想特点,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一题多解”是培养思维多样性的一种重要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同种解法的展开、比较、反思,能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对该学科的思想方法有不同程度的领悟,从而提高了高三学生的复习效率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反思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一题多变”是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一题多变的提问主要在习题课中进行。在数学学科中通过模型内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相互转换等变式,一题多变的系列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发散,达到一题多练的效果,还能将形似神不似的题目并列在一起比较,求同存异,还能培养学生条件转换,设问置疑、探究因果、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也能避免学生盲目做大量的练习而效果差的现象,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3)反思多题归一,感悟学科模型建立的重要性。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因为学生掌握了整个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技能及基本的解题方法,所以在对问题的解决中往往会从多个角度加以思考,呈现思维的发散性,放开无法收拢理顺现象。为引导思维的收敛,在复习时,要将很多例题有目的串联起来,编成一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对多题一解进行反思,可提高学生的化归能力,使零碎的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体会解题的通则通法在解题中的作用,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的敏感性和思维的系统性,感悟学科模型建立的重要性,大大增强解题策略的选择与判断。

三、 抓规范性的落实,渗透思想方法,培养数学学科能力

不重视数学的阅读理解和数学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这是很多学生的不良习惯。由于字体潦草、卷面杂乱无章、布局混乱、步骤不完整、因平时缺乏认真态度而计算出错等等问题在如今的高考中已经成为失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所以在今年的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老师一定严格要求学生自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题习惯,例如,认真仔细阅读题目,规范解题格式,主动对知识、方法进行归纳、概括、总结等,力争培养出学生会做,能得满分的良好习惯。课上不仅要听懂更重要的要理解好,所谓理解就是听了老师的一段讲解,看了老师的一个解题过程,要把他提炼、升华成理性认识,在头脑中,应该存下老师讲解的这一段知识和解答的这一道题,他所体现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当你遇到新问题、新试题的时候,你应该拿着这个规律去面对它,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把老师讲解的东西很自然地、流畅地用在你的解题里,这就是所谓通过理解,通过顿悟来学习数学。那么高中数学百分之六七十的成分是要靠着这种方式进行学习的。

四、 实施分层教学,培优补差,优中更优

文科学生基础差,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类同学都有收获,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提高。为了让优秀学生吃饱吃好,快班老师在讲课中既要重视基础,也要适当拓展加深。第 3 页 共 6 页

文科学生基础差,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类同学都有收获,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提高。为了让优秀学生吃饱吃好,快班老师在讲课中既要重视基础,也要适当拓展加深。

第一轮复习分课时计划

周次

时间

章次

课时

复习内容 1 (8.20-8.26)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共6课时

二课时 集合

二课时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二课时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量词 2 (8.27-9.2)

第二章函数导数及 其应用 共30课时

三课时

函数及其表示 三课时 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 二课时 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 3 (9.3-9.9)

四课时

幂函数与二次函数 三课时 指数与指数函数 一课时 对数与对数函数 4 5 (9.10-9.16)

二课时

函数与方程 三课时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三课时 习题课1 (9.17-9.23)

二课时

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计算

二课时

导数的应用

6(9.24-9.30)

第三章三 角函数、解三角形共20课时

三课时

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基 本公式和诱导公式

三课时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7(10.1-10.7)

二课时

简单的三角恒变换

二课时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8(10.8-10.14)

三课时 函数y=Asin(x)的图象及三角函 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三课时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9(10.15-10.21)

二课时

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

二课时

习题课

10(10.15-10.21) 第四章平 面向量、数系的扩充 与复数的 引入共8课时

二课时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二课时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坐标运算

一课时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应用举例 二课时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引入

一课时 习题课

11(10.22-10.28) 第五章数列

共12课时

二课时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 二课时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二课时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二课时 数列求和 12(10.29-11.4)

二课时

数列的综合应用

二课时 习题课

13(11.5-11.11)

第六章不等式、推理与证 明共16课时二课时 二课时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二课时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二课时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 问题

14(11.12-11.18)

二课时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二课时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三课时 直

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二课时 数学归纳法 一课时

习题课

15(11.19-11.25)

第七章立体几何共13课时

三课时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

三课时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16(11.26-12.2)

二课时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课时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二课时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一课时 习题课

17(12.3-12.9)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 何共21课时 三课时

直线与方程

三课时 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8(12.10-12.16)

三课时

椭圆 三课时

双曲线 三课时

抛物线

19(12.17-12.23) 二课时

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二课时 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的综合运用 二课时

习题课

20(12.24-12.30)

第九章统计、二课时

随机抽样

案例及算法初步共7 课时

二课时 用样本估计总体 二课时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统计案例

一课时 算法初步

21(12.31-1.5)

第十章概率共6课时

二课时

随机事件的概率

二课时 古典概型 二课时

几何概型

22(1.6-1.12) 选修系列共8课时

二课时

几何证明选讲 二课时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3(1.13-1.19) 二课时 不等式选讲

二课时

习题课 241.20-1.26)

第6篇: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组——李艳

时光飞逝,一路只顾低头备课、备考的高三老师和学子们,突然抬起头一轮复习过半。回顾高三这段漫长又短暂的复习生活,就复习中收获与不足,我对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工作反思总结如下: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教师业务素质的体现。对生物学科而言复习时间紧,需要教师更好的整合教材内容,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对生物一轮复习资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可以做一些有效的调整。

一、 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强调以能力立意、加强能力测试,但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和放松基本知识的教学,恰恰相反,在课堂教学反馈中,发现学生试卷中错误率较高的不是难题,恰恰是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核心概念、原理理解不到位而失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放在教材的知识点上,切忌超出大纲要求、超出高考内容的范围、超出新高考试题的难度和知识深度的要求滥加拓展。

二、 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加强学科内综合,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概括、综合、归纳形成知识链,进而构成知识网。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化学习,便于记忆和理解。知识点的内涵,是某个知识点或某方面知识的具体化而已。我们认为要把它扩展为一个知识网,应该是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量联系与此有关的知识点,并使它们有机地连成一体。例如光合作用是一个知识点,它的内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条件、场所、意义和过程、反应式等。

三、突破高三教学重难点

(1)精选精练 注重“变式”,不迷信复习资料,不要被复习资料所奴役

题目必须做,但绝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要避免陷入到题海中去。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选择有助于提高能力的习题进行训练,促使能力的提高。在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对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变换,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针对复习资料我们可以精选后,有选择的让学生作练习,侧重基础,起到激发和鼓励学生的作用。 (2)建立错题 本,吃透“经典”

可以说错题是复习过程中的精华部分,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情况,建立错题集,不仅是记录答案,更要认真分析错因,写出解题思路。一道试题答错,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可能是知识记忆不牢,可能是读题、审题不仔细,忽略了关键字、句,误解了题意;还可能是由于表达不准确、计算失误等原因。不少学生在应得分与实得分之间存在较大距离,还因为考试过程中的心理焦虑、解题时粗枝大叶等不良习惯的非智力因素。总之,记录错题,回顾错题,可以帮助自己总结经验,让自己领悟出究竟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巩固强化。研究近十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吃透高考经典题,对高考经典题要做到“慢学制胜”,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务求“吃透”,使同类问题规律化,零散知识网络化,解题思路清晰化。对高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更要细心加以揣摩、分析,一定要寻找出自己的答案与它的差距。这样做有

助于学生能够进行知识间的迁移与灵活运用,有助于能力的全面提升,特别是表达能力的提高。

(3)准确把握复习尺度,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一是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生物高考命题不考虑直接从课本中取材的比例,复习时应做到课内得法,课外得意;得法于内,受益于外。教学中要立足课内,辐射课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和科研的热点问题都必须以教材为依托。二是深度与广度的关系。要广挖坑,不要深挖井。今年考过的明年不一定会考,也不一定不考,今年没考的也不一定明年必考,复习时知识面必须广泛覆盖,但是难度要控制好。三是教材与资料的关系。教材是根本,但资料不能缺,而且要博采众长。一本资料往往是几个有名的人编写的,一本书就是一个智囊团,多看几本书等于请了一批有经验的教师帮助你备课。当然粗制滥造、只为赚钱的资料现在也很多,我们用的资料经过精心挑选才使用,决不被资料牵着鼻子走。四是陈题与新题的关系。题目都是用来检测或训练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载体。新题测试价值高,但陈题的训练价值也高,不必一味求新,关键是要有针对性。五是考试与练习的关系。谁都知道练球和比赛是两回事,考试和训练也是如此。在高三的教学中需要考但不能“以考代教”,应该注意的是,无论是考试、练习都必须注重讲评,讲评比考练更重要,讲评要从试题立意、命题角度、干扰项的确定、解题思路等方面分析,通过讲评一道题,让学生弄懂一类题。

四、从学生从发,改革复习方法

改革以往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因为学生都学过一遍了再枯燥的重复效果肯定不好,从学生从发,现在不是老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消化了多少。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要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尽量避免从头讲到尾,对简单知识点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教材限时解决,对于重、难点知识在讲之前先告诉他们:“此重点知识将不再重复讲解”,并且设问,在讲完之后对之前的设问进行提问,相信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果。教法要灵活多变,要彻底抛弃一讲到底、一练到底的教学形式,多采用讨论式、引导式、过程式的教学。在学科内综合的教学中,可多采用引导式教学。在一些跨学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热点的内容中可以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在探索性的实验教学中应多采用过程式的教学。不论采用那种教学方法,我们都要把落脚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也就是说要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来选择和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高三的复习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识图、实验设计和操作、求同存异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因为这些能力在高考中常会考查到。

五、针对学生复习遇到问题提出可行的策略 (1)转变认识

进入高三,有些学生虽然学习很努力,但考试成绩就上不去。要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能用着急、烦躁来解决,要用积极的思想和行动解决这个问题。

这时主要是在改进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同时要有可行的复习计划。只有从战略的高度来制订计划、处理问题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明确战略

全体高三同学要从全局的角度,即要从全部考试科目来制订复习计划。就是每次综合考试后,将自己各科存在的问题分成三类,对订出相应的对策。

分类方法是:第一类问题是会的却做错了的题。第二类问题是模棱两可的问题。第三类问题是不会的题。

正确的策略安排应该是:消灭第一类问题;攻克第二类问题;暂放第三类问题。这与常规的单纯解决第三类问题的方法不同。

(3)如何消灭第一类问题

许多同学和家长将第一类问题归结为“马虎”,根源在“马虎”的说法是一种范围不清说法。解决办法大致有六点:

第一点是绝对不许用“马虎”这个定义。明确、具体地找出问题之所在。

第二点是定量。定量就是统计这次考试的全部科目属于这类错误的有几处。特别是有几处属于生物复习中的问题。

第三点是定目标。设定经过几次要将其减少到零的目标值。如“审题错误”,我的目标是七处→五处→三处→零等。

第四点是将目标用笔写出来。对于自己的低级错误,必须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能发挥人脑潜意识的能量。如:准备个“错误备忘录”。

第五点是改进方法。改进方法要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

第六点是验证。,考后验证是看看自己的计划减少的第一类问题实际减少了多少。若能超计划完成目标值,则可欢呼庆祝了。

(4)如何攻克第二类问题

第二类问题是记忆不牢、理解不清的内容。学习策略应该定为:统观全局,突出重点。 不同学习阶段有着不同的重点,重点是变化的。考试出题的一个原则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首先要搞清楚这个错误是属于哪章?哪节?哪个或与哪几个知识点有联系的问题等。如:“二次免疫反应”是属于人体免疫中特异性免疫;与B细胞的功能有关;属于人体中的稳态部分……其次要在理清知识脉络上下功夫。在书上找到那章那节那个知识点,认真读,深入思考……经过这个过程还搞不懂,就要请教老师和同学了。同时要找同类型题演练,达到举一反

三、运用自如的目的。

(5)暂放第三类问题

第三类问题是自己不会的内容。这类问题在高中阶段普遍存在的,要敢于暂时放弃,不去想它。暂时放弃不是不解决问题,而是要分批、分期和分时段的解决。如果你平时没有时间解决,可利用假期集中解决。当老师讲到属于你的第三类问题时,能听进多少算多少,尽量转变成第二类问题。如果是进入高三下学期,在时间上已经不可能,那就不是暂放了,那就要放弃。不可能人人都考取北大、清华,要认清形势,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成为胜利者。有得必有失,无失便无得。只有这样有张有弛、重点突出,效果才能更好。

认识、掌握、运用了以上各点,在前进——反馈——修正——再前进循环往复的过程中,第一类问题就会越来越少;第二类问题会被攻克;第三类问题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逐步解决。伴随着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你每消灭一个小问题,就有一次成功的收获,会使你的自信心更强,更相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心情越来越轻松,这样就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今后注意之处:

复习模式不能太单一;以学生为中心,才是硬道理;不在乎老师教多少,更在乎学生会多少;一轮复习资料不能过厚,最好不要超过300页,否则一轮复习时间过长;其次,每一节后的

题量要适中,不宜出现难题、综合性过强的题,因为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所以就一轮复习资料的选择上原本存在一定的问题,做适当调整,大胆的大量删减,不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调整复习反馈方案,有针对性的就学生易错点,忽视点,盲点进行考试,相信复习效果会更好。

树立学生信心,不能一味追求成绩,忽略学生心理变化。进入高三复习阶段,许多同学会遇到越复习问题越多,越努力越不见效果等使人焦躁、困惑的问题。良性循环学习法主要是解决怎样使复习进入到良性状态的问题。以构建自信、有序、可控的平台,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2016的高考学子们能再创辉煌!

2016年1月13日

第7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经过一轮复习,在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复习课效率问题时,感觉共同问题是:

1.学生听得懂,但做题有困难。 2.记忆的知识是模糊的,不准确。

针对以上问题总结出以下复习课型建议,希望高三老师尝试,在此基础上对征求学生意见进行分析和改进。

1.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施探究式复习课的关键

高中生物高三复习阶段是否能实施探究式复习,关键在于教师,因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掌控者。只有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真正转变教学理念,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以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为依据,以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才能使探究式复习不流于形式,得以实施。

2.学生主体精神的回归,是探究式复习的基础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习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因此在探究式复习中,只有实现由老师讲向学生学的转变,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自己观察与分析、自己提出设想与检验设想、并及时自觉反思认知过程,才较容易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有效促进认知结构走向完善。

3. 提出适宜的问题、解决问题是探究式复习的重要途径 任何一节课的教学都应该是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高中生物探究式复习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途径在于提出问题方式与问题本身的优劣。教师要根据高三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考纲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设计一些有思维价值和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具备启发性、趣味性和探究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4.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是探究式复习的目标

高中生物探究式复习课中,“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是我们作为教师必需时刻牢记的目标。但是在高中生物探究式复习中,往往上层学生起着领头、示范的作用,而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从中、下层学生那里得到的信息和启示不能满足他们整理知识的更高需求;而中下层学生又可能不能或没有更多得机会展示自己,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怎样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本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5.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

在这种探究复习中,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讨的时间,千万不能浅尝辄止,否则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上一篇:流动人口工作个人下一篇:月工作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