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看图猜成语

2023-05-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一年级看图猜成语

看图猜成语教案

《看图猜成语》教学设计

习水县第八中学 刘敏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猜一猜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引导学生亲历活动,注意观察活动中同学们的言行举止,具体真实地记录活动过程与心理感受。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师:老师发现咱们八中的孩子个个都是猜谜的高手,咱们这节课就来看图猜成语。(板书:看图猜成语)

二、游戏活动(边猜边说) 宣布活动规则:

1、认真观察图片,把猜出的成语写在作业本上,比比谁是猜谜的高手!

2、注意观察老师和旁边同学的表现(神态、动作、语言),根据他们的动作、神态猜测他在想什么?比比谁有一双会观察的慧眼!

1. 出示第一张图片:异曲同工

(1)比比谁会猜。(指名猜)师问:图片上画着什么?你猜是什么?说说周围同学的表现,你认为你猜对了吗?(重点指导孩子们把图片说具体)

(2)比比谁会看,指导察言观色。采访其他学生:他猜对了吗?你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在猜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老师揭示谜底。(提醒学生订正成语是否写对,错的要改正)

师:原意为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恭喜你们闯过第一关!

2.出示第二张图片:自圆其说(指名上台写) (1)看图猜成语。老师揭示谜底。(提醒学生订正成语是否写对,错的要改正)知道这个成语的寓意吗? “九牛二虎”原意为九头牛与两只虎的力气,比喻力大不可当,常用于花费很大的力气去做一件事。祝贺你们不费吹灰之力就答对了!

(2)说表现。 3.总结刚才猜的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是怎样猜成语的呢?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还看什么?最后老师揭秘对不对。(生说师板书以下内容)

(1)图片上画着什么?我猜是什么成语?他们猜是什么?结果对不对? (2)特别关注在猜的过程中老师与同学们的表现怎样?(动作、语言、神态) 4.按同学们总结出来的方法来猜一猜,说一说。 (1)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

(2)指导学生观察其他孩子的言行举止。(板书动作、语言、神态) 逐一出示:自圆其说、可圈可点、一五一

十、三姑六婆等成语。 “三姑六婆”的由来

民间常有“三姑六婆”之说,意思是指家庭关系复杂。姑娘在婆家不好处。其实,原意并非如此。“三姑”指的是: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指的是: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关于“三姑六婆”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有位名叫陶宗仪的学者,他著的《辍耕录》第十卷中有这样的记述:“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贩卖人口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稳婆(接生婆)也。”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这就是“三姑六婆”的原意。

三从四德

“三从”与“四德”的合称。

“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封建伦理道德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

三、评选出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奖励。

四、总结收获

1.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猜猜说说写写,你学到了什么?

2.师小结:其实学习语文并不难,只要我们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就一定能学好这门学科。

上一篇:廉政微电影观后感下一篇:学期末总结大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