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领导工作计划

2022-03-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光荏苒,一项工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我们又迎来新的任务与挑战,在开始新的任务前,我们要学会撰写计划,那么该如何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残联领导工作计划》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残联领导工作计划

残联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残联领导班子工作总结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残联领导班子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好班子建设,提高履职能力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狠抓干部作风为工作重点,坚持抓好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履职尽责能力。一是加强学习,认真落实上级重要精神。残联班子始终按照市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措施,加强班子和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做好责任分工和目标分解,坚持重大事项党组会议研究决定,重要指示、精神干部会议及时传达,定期召开周工作例会总结、安排阶段工作,班子成员定期下基层开展调研活动,确保了上级重要精神的有效落实和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强化“四风”整治,提升班子服务力。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领导班子及成员开展了查摆问题、整改落实活动。班子成员都结合实际查摆了自身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时限,公开承诺并抓好了整改落实。班子成员积极主动到矛盾问题多、工作推动难的地方去,与残疾人交心、交朋友,及时为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解决关系残疾人切身利益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坐下谈、上门听、面对面”征求到班子意见或建议136条,完善制度6项,截至12月底残联16项突出问题全部完成整改落实。

二、抓好业务工作,推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2014年,市残联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惠残实事项目积极作为,在康复、托养等民生实事项目上攻难点、创亮点,有效地优化了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改善了残疾人群体的基本生活质量。

(一)中心工作全力落实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发动和干部教育工作,积极迎接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的复查,狠抓网络舆情,全年未出现负面报道。及时做好政府门户网站残联平台的维护与更新。全年在各级各类媒体报道63次。积极参加市直机关运动会,陶冶了干部职工情操。努力协调统战部门,与宗教慈善机构合作,为爱萌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自闭症项目捐资20多万元。按照市委“一推行四公开”活动要求,驻古港镇范市村群工站协助村支“两委”班子推动村级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为该村解决帮扶资金1.5万元,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家庭6户,开展为民办实事3项,惠及群众40余人,排查不稳定因素6起。此外,在春节与八一节期间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和优抚对象29户,送去慰问金及物资共计9800元。

(二)康复救助项目圆满完成一是实施“0-14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免费为135名贫困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所有受助对象康复训练成效明显,得到了家属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二是实施“义肢助残”项目,免费为53名残疾人装配了假肢,其中34名就近我市中医院假肢矫形中心进行装配。三是实施“光明·关爱”工程,对各乡镇低、弱视力患者进行摸底筛查,共为360余名符合条件的对象实施了手术。四是实施辅具适配进家庭项目,上门免费为荷花、集里街道共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适配了总价值10万余元的辅助器具。

(三)教育就业工作扎实推进着力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年初进行了残疾人求职登记、企业用工需求登记,免费推荐介绍了施慧敏、郭婷等人到天鹰包装等企业就业,全年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102人。完成全市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年审,全年共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800多万元。切实做好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推荐30多名残疾人到**参加电脑、盲人按摩等职业技能培训班,并于9月份在我市仁爱残疾人服务中心免费为30名残疾人举办了电子商务培训班;同时,依托达浒、大围山、沿溪、古港4个乡镇分别举办了残疾人水果种植、油菜栽培技术等培训班,共培训残疾人160名,使残疾人朋友掌握了基本技术,为就业创业打下了基础。积极争取省康复扶贫项目贷款贴息,为天鹰包装、沙市秧田织布厂、永泰饲料有限公司3家企业争取到项目贷款贴息21万元。大力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为周小辉、王朋根等100多名残疾人争取到残疾人创业小额贷款贴息40万元,解决了残疾人就业创业、发展生产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带动残疾人增收致富。

(四)扶贫济困工作彰显实效一是对全市

一、二级无固定收入的持证残疾人,按照农业户口60元/月、非农户口80元/月的标准实施补助,全年共发放重残补助487.31万元,受益对象7052人。二是落实了省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目前乡镇(街道)已完成初审,全市将有8500多名残疾人享受补贴,预计每年发放补贴510余万元。三是开展扶残助学活动,为205名残疾人高中生、大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高中生、大学生发放助学金共24.95万元。四是依托康馨家园、仁爱残疾人服务中心两家托养机构,为82名智力残疾人、重度肢体残疾人和少量稳定期精神残疾人免费提供了日间照料。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全面完成居家托养任务160人,共发放补助12.8万元。五是为262户实施了危房改造的残疾人家庭,按照每户补助2000元的标准,发放补助金52.4万元。

(五)组宣维权工作有序开展认真开展领导信访接待日活动,每天保证一名班子成员在单位值班,全年共接待来信来访200多人次,对2件领导交办信访件及时进行了回复。设立了法律救助工作站,落实了律师值班制度,全年接待残疾人法律咨询150多人次,为32名残疾人免费提供了法律救助。维权和信访均做到热情受理,限时答复。同时加强矛盾排查和化解,及时化解纠纷,至今没有发生越级群访和涉残事件。认真组织**市残疾人工作明星乡镇、星级社区的创建工作,有9个乡镇和19个社区在**市残联的验收评估中成功保星和创星。开展无障碍社区和家庭改造,投入20余万元对集里街道龚家桥社区和3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并顺利通过**市残联验收。

(六)特色亮点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在第二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期间,联合市人民医院残疾鉴定医师开展了“送办证下乡”活动,为2200多人免费鉴定,其中有1746名残疾人成功办理了残疾人证;同时,耗资32万元开展了为千名残疾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活动,让1000多名残疾人进一步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二是大力加强残疾人服务机构建设。爱萌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投入经费20多万元,在原场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基础上增至现在的2000多平方米,业务拓展为自闭症、智障、聋儿语训三个康复项目,现有在训儿童63人,专职康复教师22人。在我会的精心指导下,社会爱心人士出资50余万元在城区淮川街道新建了集残疾人日间照料、技能培训、康复训练、就业指导、法律援助、婚姻介绍、文化娱乐、心理咨询等服务于一体的仁爱残疾人服务中心。该中心现已接纳会员80多人,日间托养残疾人40余名,许多残疾人来到服务中心后,由于找到了同命相连的群体,心胸放开了,与人交流有说有笑,变化非常大。

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勤政为民形象市残联班子成员始终坚持严格要求,努力树立良好的班子形象。一是积极抓好作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各项规定,严格公务用车管理,坚决落实公务接待厉行节约制度,严把经费开支,降低行政成本。二是主动抓好效能建设。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全年领导班子多次带领干部职工深入基层,倾听意见,了解需求,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认真执行“三个一律”,大力整治庸、懒、散现象,加强了对日常工作的督查,出台了《限时办结制度》,明确了《责任追究制》,落实了《首问首办责任制》。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要求做到热情接待、耐心讲解,全年共接待前来办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单位218家,办理各类残疾人证2882本。三是着力加强廉政建设。始终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要求,完善了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坚持按规章制度办事。认真组织开展了廉政勤政承诺活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始终坚持良好的纪律作风,班子成员切实做到了廉洁奉公,勤政务实,团结互助,有效带动了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加强了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成立了党务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创新工作举措,全面提升了党务政务公开水平。2014年,我市残疾人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不少问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现有的康复、托养服务机构还远不能够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二是面对全市8万多残疾人,深入基层,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班子执行力和战斗力,全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力争让残疾人满意,让全社会满意,为我市“挺进三十强,再创新辉煌”作出积极贡献。(编辑:圆圆)

第二篇: [中国残联领导听取甘肃省残联工作汇报]

中国残联领导听取甘肃省残联工作汇报

2月24日,王新宪同志主持专题会议,听取甘肃省残联工作汇报,中国残联领导听取甘肃省残联工作汇报。会领导王乃坤同志,组联部、教就部等部门负责同志和甘肃省残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甘肃省残联理事长姚振华同志转交了甘肃省政府领导同志的信,并就甘肃省贯彻第23次全国残联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和推进两个体系建设、残疾人危房改造等最近开展的几项重点工作情况作了汇报,介绍了2009年工作安排,工作汇报《中国残联领导听取甘肃省残联工作汇报》。新宪同志在听取汇报后表示,甘肃省委省政府对残疾人事业一贯高度重视,近年来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残疾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省残联求真务实、工作力度大,善于抓住工作切入点,积极推动中央7号文件实施意见的出台,认真贯彻中国残联五代会和第23次全国残联工作会议精神,工作有新思路、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他强调,甘肃省残联要尽快出台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同时指导各市县抓紧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的文件,促进本地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做好省市县残疾人优惠扶助规定的修订工作,大力推进残疾人专项扶助政策措施出台;积极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使残疾人切实得到多种渠道、不同形式的多方面服务;配合做好特教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工作,推动甘肃省特殊教育工作发展。与会其他领导同志也就相关工作提出了要求。

第三篇:2019残联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稿

残疾人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残疾人文化,承载了人类社会自强不息、互助友爱、扶弱助残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残联发言稿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记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哦!

【残联发言稿范文】

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升残联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期间,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立足创新,安全可靠、惠民服务的原则,建立适应新时期残疾人工作需要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形成科学顺畅的工作机制,完善残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广泛共享机制,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联信息化建设要主动迎接挑战,积极抓住机遇,实现“三个转变”,强化“三种能力”,完善“三个体系”,抓好重点工程,实现残疾人信息化建设工作整体推进、快速发展。

(一)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实现从残联系统业务与信息化脱节分离向业务和信息化有机融合转变。信息化建设是融信息技术和残疾人业务发展于一体的系统建设。信息化工作要根据信息化的要求,结合残疾人工作自身特点,对业务工作进行流程再造、监督管理和决策支持。业务和信息化的有机统一,是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各级残联要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残联业务的融合,着力保障信息化工作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以业务推动信息化发展,以信息化促进业务提升,加快实现残联系统业务信息化。

第二,实现从局部建设向整体规划转变。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相关部门为了满足某项重大项目和某个领域业务的需要,开发建设了独立的系统或数据库。这对业务工作开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形成了各业务板块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的局面。随着残疾人工作管理方式走向精细化,对残联业务应用的一体化、全局化及为残疾人服务的公开化、社会化要求越来越高。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在统一规划的原则下更好地兼顾和统筹残联管理核心业务,向整体推进和业务协同转变。要围绕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涉及残联主要业务领域,适应“两个体系”建设要求的综合业务系统,推动残联业务流程标准的建立。

第三,实现从数据重复采集、信息资源分散使用向信息一源多用、数据共享利用转变。信息化发展初期,由于缺乏统一的系统规范和数据标准,信息资源的部门分割、地域分割与业务分割,既造成了重复建设和数据重复采集,也阻碍了信息化发展和业务应用水平的提升,信息资源的作用和效能也得不到充分发挥。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信息化建设必须实行全国“一盘棋”、全省“一个平台”的全面整体发展战略。要遵循统一的残疾人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按照“一数一源,一源多用,数据共享、公开服务”的原则,建设中央、省两级残疾人数据资源中心和交换平台,形成统一管理、分布存储、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工作布局。对残联系统内部来说,要继续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信息整合,扩展数据采集渠道,提升自动采集能力,保障数据完整性和时效性;要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水平,强化分析查询能力,提升数据准确性和可用性,深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成整体优势。从外部来说,要继续推进与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卫生、扶贫等部门间的残疾人基础信息和业务信息共享,按照职责明确、流程规范、功能完备、业务协同的要求,组织制定相关标准,加快建立和完善共享机制,充分扩大信息交换范围。对社会公众,要最大程度地开放公共信息,促进信息系统效能的最大化。

(二)强化“三种能力”。

一是强化信息化统筹规划的能力。在整体规划中,要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局,确保残疾人工作信息化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推动信息化建设有序发展;在系统建设中,既要兼顾各地不同的需求,又要统筹规划。要加快理顺已建应用、待建系统的关系,统一业务流程、数据规范和接口标准,做好有机衔接。新建系统一定要在统一的规划下进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应用系统的建设要有利于深化残联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优化组织机构,避免简单地在原有体制和业务流程基础上建设应用系统。

二是强化信息化工作管理能力。要科学把握行业战略目标和发展趋势,加强部门间的组织、协调和合作,避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无序和盲目建设的现象。要对残联业务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针对有关技术问题开展深入讨论、研究,制定短、中、长期业务信息化基本建设方案。要高度重视业务信息化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工作,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领导决策和项目具体执行工作,做好项目招投标、设备采购、质量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验收监督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工作。要与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和监督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制度。

三是强化资源开发利用服务的能力。要建设残疾人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互通平台,形成统一管理、分布储存、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工作布局。要深入调研、明确需求、优化功能,提高业务应用系统建设质量,提升系统应用效率和运维保障能力。要完善残联系统网站建设,要让网站从“名片型”向“服务型”网站转变,努力提高网站信息时效性,切实加强网上办事、网上互动的能力。要深入挖掘基层残疾人服务需求,充分发挥残疾人信息资源库作用,借鉴信息社会先进的网上服务理念与模式,积极开拓创新,尝试开展有特色、受欢迎的网上便民服务。要加强残疾人网上信息无障碍服务,在做好残联系统网站无障碍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开展网站无障碍建设和公共资源及设施的无障碍信息服务。

(三)完善“三个体系”。

一是完善业务应用信息体系。逐步实施残联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工程,促进信息化与残联管理核心业务的融合,推进各业务应用板块的优化和协同,提高残联管理效能。

二是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加强标准规范的先导和基础地位,按照急用先行、全面推进的原则,逐步建立与完善。

三是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建立适用有效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建设网络信任体系。

(四)抓好重点工程。

要夯实残联信息化建设基础,建设全国残疾人人口综合数据库,建立中国残联和省级残联两级动态、实时的数据采集、交换和管理机制,强化残疾人事业统计平台建设,提高残疾人事业统计工作能力和数据质量,为政府相关部门和残联业务工作提供服务,实现与国家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要加大残联系统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加强残联门户网站和中国残疾人服务网建设,加大政务信息管理与服务,拓展面向广大残疾人的网上信息服务模式,提高残联网上信息服务综合能力。要推进信息无障碍技术发展和标准、产品的研究与制定。

【残联发言稿范文】

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残联要高度重视,强化保障措施,扎实加以推进。

(一)加强组织保障。

信息化建设是残疾人事业的基础工程。各级残联的主要负责同志和各业务部门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工作机构的建设仍然是现阶段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全国有22个省成立了信息中心或内设了信息化工作机构,其中部分省市的信息中心有机构、有编制、有规划、有工作经费,各项信息化工作已全面铺开,真正起到了信息化对业务工作的保驾护航作用。但是,全国仍有三分之一的省份信息化工作分散在其他业务部门,有的省甚至将信息化工作放在直属单位代管,信息化工作缺少稳定的运维经费,靠办公经费或挤占业务经费过日子。在人员管理方面,长期借调或使用临时聘用人员,没有解决编制、待遇等业务骨干切身问题,使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影响了全省的信息化工作进程。进一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走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十二五”时期残疾人工作模式的一个重要转变和提升。各级残联要重视信息化工作,积极组建信息化工作机构,明确职能、配备人员、落实经费,切实履行职责,保证信息化建设发挥整体效应,有效提高各级残联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二)健全工作机制。

目前,残疾人事业业务格局已经形成,走上轨道。相对于其他各业务领域,信息化工作机制仍有待完善。一些地方残联信息化工作缺少强有力的行政驱动,沟通协调不到位,业务需求缺少深入的挖掘,有些信息系统脱离了业务工作实际。各级残联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机制建设,强化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管理与组织协调,相关业务部门在业务流程中要进一步明确对信息化的需求,信息中心在具体实施中要加强对业务需求的准确把握和前瞻设计,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优势互补的工作模式,使信息化真正成为残疾人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业务工作的助推器。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既懂得信息技术又懂得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一是要加大各级残联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特别是在省级残联,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将信息化工作完全委托社会承办,缺少业务与信息化的沟通,这样的信息化工程很可能成为无法应用的项目。二是要做好残联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普及培训。目前中国残联部署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在全国各级残联的用户已达1万多人,网络化的业务管理平台将成为全体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工作平台,各级残联要切实有效地加大计算机应用的培训,提高每个残疾人工作者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四)加强信息安全意识。

随着信息网络的广泛渗透和深度应用,信息泄漏、信息窃取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各省普遍建立信息网络和业务系统后,这些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存储、传输和处理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涉及残疾人个人隐私、残疾人事业宏观决策、残疾人事业业务发展等重要信息,其中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各级残联要在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和应对能力,做到技术上有措施,管理上有手段,做好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工作,确保残疾人事业各种关键信息不发生网络失泄密问题,确保残疾人事业信息化的稳步发展。

同志们,“十二五”期间,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和困难并立。各级残联要切实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加快推进,扎扎实实做好残联的信息化工作,为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残联发言稿范文】

这次会议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新一轮全国残疾人状况调查与监测各项准备工作稳步推进,调查与监测各项筹备工作进入关键时期,按照全国监测办公室工作部署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国务院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进一步落实民政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残联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新一轮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全国监测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提出的具体工作要求,全面部署新一轮调查与监测工作。

刚才,新宪书记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高度,对做好本次调查监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民政部、卫生部、统计局的领导也就加强领导和部门协作,提出了很重要的意见。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认真研究落实。

下面,我代表全国监测办公室,再讲两点意见:

一、新一轮全国残疾人状况调查与监测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今年以来,全国监测办和各省(区、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国办19号文件精神,积极筹备并推进各项调查与监测准备工作,成效明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了全国及地方监测办公室。2011年5月27日成立了由民政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残联4个部门组成的新一轮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办公室,我兼任办公室主任,民政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残联等部门的负责同志担任副主任。2011年8月26日,全国监测办召开了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研究并确认了新一轮监测的总体工作安排,强调了新一轮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按照4部门下发的《通知》要求,陆续成立了监测办公室并开展各项调查监测的准备工作。

二是完成了新一轮监测方案和调查监测问卷等主要技术文件的制定。在中国残联研究室的牵头组织下,来自统计、医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究制定了新一轮调查监测方案。通过两次小规模试点的检验,并征求了地方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又经相关专家组的反复论证修改,调查监测方案上报国家统计通过后,已于5月27日印发各地。调查监测表格,各种工作细则和技术方案已经确定,培训教材也已编制完毕。

三是各地调查监测准备工作基本到位,组织机构、人员、经费、办公条件已基本落实。目前,各省(区、市)都已成立了由主管领导任主任的监测办公室,有的省还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办公室都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各地监测办成立后,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基本落实了工作经费。

四是调查监测样本核实工作已经完成。按照《2011新一轮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方案》要求,全国监测办下发监测小区名录,各地已陆续按要求组织力量核实并上报。

五是进行了两次小规模试点,达到了预期效果。7-8月间,全国监测办先后在北京、吉林组织了两次小规模试点。通过试点,不仅对调查监测方案、表格、残疾评定等技术性文件进行了应用性检验,发现了存在问题,进行了修改完善,还进一步理顺了思路,摸清了难点,掌握了组织调查监测的相关规律,培训了部分省级骨干,锻炼了工作队伍。

六是《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实施手册已编制完成。《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分类分级国家标准是目前我国界定残疾人残疾分类分级的最新国家标准。分类分级国家标准颁布后,中国残联积极组织专家编写了实施手册,实施手册将首次应用于今年新一轮调查与监测的残疾筛查和评定工作中。同时,我们将在卫生部的支持和指导下,以监测样本筛查和评定为起点,做好医师抽调、培训、残疾检查与评定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评定专家委员会。以国家标准起草专家为主体,将新一轮残疾人状况监测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师列入《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评定专家数据库。

七是物资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目前,调查监测表格、工作手册都已定稿,将按计划印刷,分批分发给各地。残疾筛查、诊断的工具、量表已选定。部分残疾评定工具将由全国监测办陆续分发各省。

二、加强领导,抓住重点,扎实推进,全面做好调查监测的各项工作

今年的新一轮调查与监测工作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样本的调整补充,二是入户监测。监测样本的调整补充,工作模式和程序都与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大体相同,是一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型残疾人口抽样调查。因此,今年的监测工作一方面头绪多、任务重、时间紧,另一方面又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强、要求高、工作难度大的残疾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以这次工作会议及培训会为标志,工作重心将下移到地方,各地的压力加大,任务更重。大家一定要按新宪书记和民政部、卫生部、统计局领导讲话要求,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调查监测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这次调查监测各项任务。

按照工作部署,本次调查监测将分三个阶段进行:2011年11月1日以前为准备阶段;2011年月11月1日至30日为现场调查与监测阶段;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为数据处理、公布报告和总结表彰阶段。当前,特别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四部门文件和全国监测办工作会议精神。今年5月27日,民政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残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新一轮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的通知》(残联〔2011〕93号)。《通知》的下发,充分体现了中央各部委对新一轮调查与监测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通知》既明确了工作任务,又提出了各部门的职责;既有工作的要求,又有对工作的政策支持。8月26日召开的全国监测办主任工作会议,充分阐述了新一轮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调查监测工作的整体工作安排,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的具体要求和全国监测办会议精神,残联主要领导要了解、过问,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扎扎实实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二是要进一步落实好本地经费保障。经费的保障是做好新一轮调查与监测工作的关键。财政部对新一轮全国残疾人状况调查与监测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及时核批中央本级监测调查经费,国家级师资培训、监测调查用表、培训教材、工作手册的印制和部分残疾评定工具费用都由中央财政拨付。各省残联要按照工作任务和《通知》精神,继续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安排好调查各个环节所必需的资金,以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各省还要积极指导、督促监测县(市、区)做好经费的申请工作。对被监测的贫困县,省级财政要给予适当经费补贴,确保调查顺利进行。绝不能因为个别地区的经费问题而影响数据的科学性和全国调查监测工作的整体进程。数据的科学性是决定这次调查监测成效的关键所在,如果由于经费不落实,出现了虚报、假报、编报的现象,就会影响全局。

三是要认真做好调查监测骨干和残疾评定医师的培训工作。各地要严格按照全国监测办的各项培训条件和要求,高质量完成调查监测骨干和残疾评定医师的培训工作。确保作风实,业务熟的人员承担监测调查任务。培训人员是调查监测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质量考核办法,严把培训的质量关。通过培训,使所有调查监测员、医师,按照全国的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调查监测技能并能熟练运用。一定要保持人员的稳定,经过培训的调查队人员完成整个调查监测工作前不得更换,确保每一个参与调查监测的人员都能胜任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四是加强被监测县(市、区)调查监测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全国监测办是这次调查监测的总指挥部,各省(区、市)监测办是分指挥部,各个被确定县(市、区)的监测办就是前线的作战部,大量繁重的具体工作需要这734个区县的作战部去落实。我们要切实加强被监测县(市、区)调查监测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强化督促检查,层层抓好落实。在组织上,被确定的县(市、区)监测办的主任必须由县(市、区)残联的一把手担任,统计、民政、卫生及残联的相关负责人为副主任,同时要求被确定乡镇(街道)的负责人作为县监测办的成员,确保组织得力、上下协调、共同配合,顺利完成调查监测任务。

五是要做好各项表格、工具及其他物资的准备和管理工作。调查监测所用的所有表格、教材均由全国监测办统一印制、下发。目前,表格、教材、部分残疾评定工具正在下发各省的过程中。全国监测办同时下发《关于订制新一轮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残疾评定工具的通知》和《关于下发新一轮监测表格及培训教材的通知》。各省要按照两个《通知》的要求,做好接收、保管、分发工作。新一轮监测涉及的表格和残疾评定工具种类繁多,表格和工具出现任何疏漏都将难以弥补,都可能影响现场调查监测工作的开展。各地要高度重视,安排专门场所,指定专人负责,均要有明确的接收、发放清单和落实措施,确保现场调查监测前准确无误发放到位。

六是要做好摸底、编制住户底册的工作。对监测小区进行摸底,编制住户底册,是现场调查监测前的重要性基础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全国监测的统一要求,认真做好摸底工作,杜绝走过场的现象,调查监测员必须逐户摸清核实有关情况。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对监测小区的地域范围、地形环境、户数人口数、疑似残疾人数、0至6岁儿童数等情况有清楚、准确的了解,为现场调查监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是要高度负责,尽心尽力,确保高质量完成现场调查监测任务。调查监测员战斗在现场调查的第一线,直接决定着监测调查的质量和成败。现场调查监测前,所有调查监测员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监测调查技能。现场调查监测中,要继续发扬“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的“二抽”精神,做好现场调查监测工作。调查监测员们要认真领会调查监测方案的各项要求,把握方法,力求调查监测工作科学规范。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走过场,不虚报、不瞒报,老老实实地按照真实、客观的数据和群众的真实意愿填写好每一张表格,确保调查监测数据的质量。医务人员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科学、严谨、准确进行残疾鉴定。调查开始后,各调查队严格按照调查监测方案统一的规定、流程、方法和标准,进行入户登记、残疾筛查和残疾评定,严把调查质量关。

八是加强宣传引导,为成功调查监测营造有利的环境氛围。各地监测办要积极主动与宣传部门沟通,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宣传好调查监测的意义和作用,争取配合支持。在做好调查监测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把这次现场调查监测作为下基层、送温暖,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作为察民情,知民忧,解民困的过程,作为宣传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讲解“十二五”纲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过程。调查监测期间,调查监测员们要将发现的群众实际困难反映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处理;医务人员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健康咨询,对确诊的残疾人进行必要的医疗康复指导;调查监测员要通过现场调查,做到调查一区、温暖一片。

同志们,开展好新一轮全国残疾人状况调查与监测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具体行动,是推动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和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定信心、努力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新一轮监测工作。

【残联发言稿范文】

这次会议是在国务院批转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和第四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成功召开之后,中国残联重点业务领域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残疾人事业会议精神,对“十二五”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同时也是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一次会议。下面,我讲三个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

第一,认真总结“十一五”残疾人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领域的主要经验。

残疾人教就工作是各级残联组织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主要渠道和平台,担负着联系残疾人,服务残疾人,改善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责任,是残联组织参与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也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主要力量和重要内容。五年来,教就系统按照中国残联的统一部署,迎难而上,努力拼搏,着力推动残疾人基本状况不断改善,残疾人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特殊教育得到空前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残疾人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各级残联出色完成“十一五”各项教就工作任务目标的同时,也创造了许多宝贵的工作经验。

一是坚持基本方向,不断开拓创新。长期以来,教就系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党委、政府将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残疾人基本民生的保障与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的同时,积极发挥优势,创新工作模式,探索形成了夯基础、建制度、树品牌、强服务、促提高的工作思路,不断促进残疾人特殊教育发展,努力增加城乡残疾人收入,着力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条件,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使广大残疾人享受到更多的实惠,也为残疾人整体状况的改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坚持统筹大局,科学推进工作。过去五年,教就工作按照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四项业务统筹安排的思路,坚持均衡发展,全面推进,并自觉将各项工作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残疾人事业的大局,实现主动融入、服务大局、借力造势、推进工作。中国残联分别加入国务院就业部际联席会议、发展家庭服务业部际联席会议,国务院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国务院工作领导机构,通过调研、督导、情况报告、简报、会议发言等多种形式,争取残联在相关决策工作中的话语权,既服务了大局,密切了联系,又促进了工作,还进一步加深了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对残疾人的了解,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各地残联也按照中国残联的要求,积极加入,发挥作用,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坚持立足当前,夯实长效机制。“十一五”时期,国家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也全面启动。教就工作不失时机地推动政策制度突破,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在国务院重大政策和规划研究制定过程中,从源头提前介入,及时反映残疾人基本情况和需求,争取在国家的相关文件中作出有利于促进残疾人平等发展的政策规定。如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明确规定重度残疾人参保缴费由政府代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要求各级残联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家庭服务从业人员权益维护工作,未来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五处体现了对农村残疾人的帮扶和残疾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残联直接参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试点的指导意见的制定工作,把农村残疾人列入两项制度衔接覆盖重点群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残疾人教育作出专章规划,在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关于优先解决城乡低收入残疾人保障性住房的通知。这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规定,既为广大残疾人谋取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做好今后五年的各项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是坚持特惠品牌,打造民生亮点。这几年,残疾人扶贫基地落地生根,就业服务形成规范,托养服务有声有色,社保帮扶广泛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和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实施就业援助活动的规定动作,阳光助学项目、阳光家园计划、阳光安居工程一系列“阳光”品牌深入人心,既为残疾人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也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成为残疾人民生工作的一个突出亮点。

过去五年是国家在教就工作层面出台政策最密集,研究频率最高的五年,也是残疾人得实惠最多的五年。教就工作除了以上四个坚持外,在具体工作层面上,还体现出抓根本制度、抓顶层设计、抓政策衔接、抓工作载体等突出特点,实践中,一些地方还发扬靠上去、挂上去、贴上去的“三上去”精神,既折射出大家对工作的主动性和敏锐性,也反映出我们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些经验是各级残联在教就工作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一以贯之继续坚持,并在总结中不断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推动各项工作在新的五年迈出新的步伐。

第二、充分认识“十二五”教就工作的艰巨性和做好工作的有利条件。

“十一五”时期,残疾人教就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工作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许多新的课题,残疾人教就工作依然十分艰巨。

一是残疾人对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发展条件有了新期待。广大残疾人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对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明显增强,以前靠家庭和个人承担的基于残疾影响产生的困难和问题更多地希望通过公共服务给予解决,残疾人全面发展的追求和愿望也日益强烈。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残疾人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关系残疾人切身利益的领域,我们所能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够,距离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仍有不少差距。这是我们要面对的首要压力,也是“十二五”要重点解决的最大难点。

二是“十二五”国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部署对我们提出了新挑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突出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确定为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并特别强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后五年,国家必然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十二五”末20%以上家庭住房将由保障性住房解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五年城镇要新增就业450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全社会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明年就要实现全覆盖, 国家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规划对我们改善残疾人生活发展状况也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十二五”残疾人事业也是要通过两个体系的建设、通过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高,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最主要的还是要做好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这几项核心工作。而如何将国家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对残疾人谋福利的制度安排上,如何再将政策制度转化为绝大多数残疾人看得见、摸得着、有深切感受的实实在在利益则是我们下一步要面临的重要考验。

三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残联组织发挥作用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发展残疾人事业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发展教育、促进就业、保障住房、扶贫开发、改善民生等具体工作中,更加强调残疾人权益的保障,更加强调发挥残联组织密切联系残疾人、掌握残疾人情况、了解残疾人需求的作用,要求为政策的决策和贯彻提供科学依据。过去我们粗犷式、笼统化的工作模式和工作作风已经难以适应精细化、具体化的现实工作要求。目前,除二次抽样调查、每年的状况监测及个别地区如安徽开展了残疾人状况普查外,绝大多数地方对残疾人准确情况还不掌握,难以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摸清残疾人底数,掌握准确数据,核准翔实情况,科学分析需求已经成为各级残联组织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的当务之急。

四是我们干部队伍的能力水平亟待有新提高。 “十二五”是我们着力建设两个体系,推进残疾人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的二十项具体工作目标中有一半主要由教就部门承担,十项主要助残服务项目中教就部门占据了五项,十项主要能力建设项目中占据了三项,执行评估指标体系中占据了绝对多数的指标。具体量化指标上,教育就业领域要新增100万城镇残疾人就业,要为100万农村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扶持10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为200万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而且许多指标不只是简单的数据要求,像就业、托养、培训等任务还要求实现实名制统计,动态化管理。同时,还明确提出建立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护理补贴制度等制度性建设要求。能不能适应新要求、新变化,能不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已经成为当下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的紧迫课题。

面对“十二五”教就工作实现跨越发展的艰巨挑战,我们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成为我们推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时强调,我们一定要在“十二五”时期把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框架建成,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全部都要实现。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做好残疾人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门安排一节,将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给予突出强调,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残疾人生活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毫无疑问,中央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更加关注残疾人问题,必定把残疾人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都将对残疾人教就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在把解决残疾人问题放在什么位置,解决残疾人什么问题的两个层面上形成高度的一致和统一,成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发展特殊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生活已经成为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优先战略和重点安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2011-2015年)》专门安排一章,对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标准范围、指导方针、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要政策、重大工程和实施机制等进行统筹规划。相关部门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在规划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任务中,也重点考虑残疾人的需求,对直接关系广大残疾人切身利益的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等工作必将创造积极有利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是经过五个五年纲要的实施,各级残联组织无论是在组织功能、队伍结构,还是在业务发展上都已基本成熟,而且锻炼出一支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素质过硬,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这些都有利于我们推进教就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各级残联教就部门要有打硬仗的思想准备,要勇于迎接挑战,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研究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努力推动残疾人教就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第三,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十二五”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工作。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残联教就工作都是直接关系残疾人基本民生,都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主要手段。回良玉副总理多次强调,教育是一个人特别是残疾人改变自身命运的根本途径,就业是残疾人最大的民生,农村残疾人贫困问题更为突出,最需要扶持;农村残疾人发展能力问题更为突出,最需要提高。大家务必要提高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十二五”残疾人教就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做好工作安排。长期以来,残联组织量化指标最多,任务最重的部门,主要集中在教就和康复两个领域,其他工作虽然都很重要,但这两块是作为指标性的,是与残疾人民生关系最密切的,也是最能体现广大残疾人权益保护和实现的程度。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教就工作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各级残联组织,特别是各级残联领导班子必须切实增强对做好残疾人教就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有一个重新学习和再认识的过程。同时,对教就工作的同志要做到三条:一是要关心培养。教就工作政策性、连续性强,业务面宽,工作要求高,如果没有长期的培养和发展,难以保证队伍的相对稳定和持续性,我们的工作也肯定干不好。二是要严格要求。很多教就干部工作时间长了后,容易产生满足感,觉得什么都可以应付,往往形成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这与新形势的要求也是不相适应的。三是要细化考核。要将教就工作各项任务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考核衡量指标,明确考核任务、落实考核责任,要动真碰硬,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使考核成为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的动力,通过不同阶段任务目标的不断完成推动“十二五”任务目标的实现。

二是善于研究分析,找准难点所在,提出办法途径。当前,教就工作领域面临着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十二五”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仍将不断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比如说除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之外,我们还能不能创新出更多的就业形式,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能不能有一个质的提高。又比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规范管理和使用、盲人就业渠道的拓宽、残疾人提前退休和提前享受社保,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衡量指数之间的对比关系等,都需要大家深入调查研究。不仅要摸清与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息息相关的各种底数,还要掌握城乡残疾人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综合状况、生存环境、发展条件及基本需求和愿望诉求的深刻变化,深入认识和分析与我们工作相关的社会建设、城乡结构、利益关系、市场发展等方面情况的发展趋势,学习领会和运用国家在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领域方针政策和制度安排。做到早认识、早研究、早动手,努力在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上做好积极应对。

三是创新社会管理,调整工作定位,拓展服务领域。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点。作为参与国家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我们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决策部署的各项措施,必须调整、完善和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定位,努力向枢纽型公共服务组织去靠近和深化,把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各个业务领域形成一套科学的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将我们承担政府赋予我们的行政职责和任务,转化为对残疾人广泛提供的有效公共服务上来,将各级残联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转化成对残疾人的具体服务和福祉,转化为对残疾人基本民生的保障和改善方面。

四是掌握基础数据,规范统计口径,完善统计体系。教就部门的各项数据直接反映着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对业务工作的开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我们的一些统计指标已经没有太多的应用价值,而能客观反映残疾人真实状况的一些数据反而没有开展统计。同时,在一些重要数据上还经常出现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容易造成情况反映失真和缺乏科学合理的印象。针对“十二五”任务目标,大家务必将我们的统计指标进行认真梳理,对哪些要保留,哪些要放弃,哪些需要增加都要进行深入研究,将那些能直接反映残疾人生活状况、符合我们决策需求的项目确定为我们的基础数据指标范围,通过掌握基础数据,完善业务统计体系,准确反映情况,考核检验成效,指导工作开展。

五是理顺体制机制,增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教就部门和职业培训中心、就业指导中心以及托养服务中心等相关直属事业单位,严格讲都属于一个业务领域的工作。如果能都建立强有力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我们的工作就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但在一些地方这些关系还没有理顺,个别地方完全将教就部门和这些中心割裂开来,长期条块分割,不能形成有机整体,难以形成合力,导致政出多门、各自为战,不仅造成了下面工作的无所适从,还造成了不必要的内耗。对此,各级残联党组、理事会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抓紧理顺关系,有效集约力量,使残疾人教就工作在党组、理事会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推动“十二五”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残联发言稿范文】

这是一次“三位一体”的会议,一是按照6月9日第四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要求,抓紧部署“十二五”残疾人教就工作各项任务,二是贯彻落实6月20日国务院新农保总结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部署工作会议精神,对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三是对“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专题培训。新宪书记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过去五年残疾人教就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进一步做好“十二五”教就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再次表明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对教就工作的高度重视。张新龙主任也就“十二五”时期教就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作了全面部署。大家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精简高效,既是一次落实责任、明确任务的会议,也是一次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的会议,对做好当前及“十二五”时期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会议总结,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十一五”残疾人教就工作取得的成就

新宪书记的讲话对过去五年残疾人教就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概括出“四个坚持”,即坚持基本方向,不断开拓创新;坚持统筹大局,科学推进工作;坚持立足当前,夯实长效机制;坚持特惠品牌,打造民生亮点。新宪书记将这“四个坚持”在工作层面上的延伸进一步总结为抓根本制度、抓顶层设计、抓政策衔接和抓工作载体。这“四个坚持”和“四个抓”是对“十一五”教就工作高度的概况、全面的总结、充分的肯定和殷切的希望。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学习,巩固并继续贯彻落实到工作实践之中。学习领会新宪书记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残疾人教就工作,以下具体业务成就值得回顾:

一是残疾人就业工作进入依法推进的新阶段。“十一五”期间,中共中央颁发7号文件,全国人大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残疾人就业条例》,一些地方已制定出台了实施办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对促进和保护残疾人就业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和要求;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和残疾人集中就业制度得到调整和规范;制定实施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成功举办首届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通过加入政府就业部际联席会议,有效推动残疾人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对持续改善和促进残疾人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努力,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及辅助性就业等多形式、多层次就业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特殊教育迎来历史性新机遇。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八部门《关于加快特殊教育发展的意见》,召开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会议,对特殊教育发展进一步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不仅对特殊教育专设一章,还突出强调促进教育公平和维护残疾人受教育权利,这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十一五”期间中国残联还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推动实施中西部特殊教育基础建设工程,计划投入54亿,改扩建一千多所特殊教育学校;汉语盲文手语研究和规范首次纳入《国家语言文字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国家通用盲文、手语的研究与规范成为今后五年国家语言文字研究的重大课题;通过社会化方式,实施“通向明天”等一系列扶残助学活动,资助贫困残疾儿童、奖励特殊教育教师,配备教学设备设施,有效地促进了特殊教育的发展。

三是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出现加快推进的新局面。“十一五”期间,康复扶贫贷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残疾人贷款困难的瓶颈得到一定的缓解;在开展农村残疾人扶贫十年计划总结和验收的基础上,推动国家在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中突出解决农村残疾人扶贫问题,把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残疾人扶贫两项制度衔接全面推进,残疾人扶贫基地快速发展,多形式帮助残疾人脱贫实践广泛开展;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被纳入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五年间,共帮助618万农村残疾人解决温饱,完成46万户残疾人危房改造,对制定实施新十年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是残疾人社会保障进入制度性保障的新时期。五年来,各级残联组织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顺应国家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大局,着力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国家在开展新农合、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中,充分考虑残疾人特殊困难,确立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的优惠帮扶机制;农村以最低生活保障、新农合、新农保、保障性住房和救济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四保一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保障城乡残疾人基本生活普惠加特惠的原则普遍得到贯彻,残疾人专项补助开始实施,城乡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等福利性制度得到有益探索。“十一五”末,已初步搭建起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支撑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框架。

五是残疾人托养服务实现财政支持的新突破。2007年广州全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会议全面启动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2009年中央财政开始投入6亿专项资金,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阳光家园计划”项目,推动各地残疾人托养服务政府补贴机制的逐步形成;残疾人托养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开始纳入各级人民政府规划;以居家托养为基础,日间照料为主体,机构托养为骨干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框架初具雏形。残疾人托养服务财政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资制度的建立和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框架的初步搭建,为“十二五”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总结过去五年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当前的教就工作和“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所提出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与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参与社会发展状况显著改善、建立起两个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的“十二五”新要求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一是与国家就业优先战略的要求和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充分就业的强烈愿望不相适应。二是与促进教育公平的教育改革发展方针和广大残疾儿童少年平等享有教育的强烈愿望不相适应。三是与国家新十年扶贫纲要确定的目标和广大贫困残疾人稳定脱贫的强烈愿望不相适应。四是与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国策和城乡残疾人期盼解决参保困难的强烈愿望不相适应。五是与困有所托目标的实现和城乡老残一体、一户多残、以老养残家庭迫切需要托养服务的强烈愿望不相适应。六是教就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这几个方面的不适应既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是今后五年需要着力改进和努力克服的重要方面,我们务必高度重视,不断战胜各种挑战并克服各种困难,使残疾人实现稳定充分就业,平等享有教育机会,普遍享有社会保障等愿望逐步实现,为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和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持续改善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县残联领导班子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是全面实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县残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三项职能,按照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紧扣“两个体系”建设这一主线,大力组织实施完成2011年残疾人工作目标任务,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使全县残疾人事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现将县残联领导班子2011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建设情况

我县残联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参加县政府办党支部组织开展的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自觉兼顾残疾人工作的特殊性和我县实际情况,主动地将各项工作融入到全县经济社会建设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以此把握执行方向,找准工作定位,选择执行方法,努力完成县委、县政府的任务要求。

二、领导能力建设情况

我县残联领导班子积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重大事项集思广益、集体讨论、充分酝酿、

审慎决策。以班子领导能力的提升来带动整体工作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坚持科学理性原则。在制定各类扶残帮困政策时,既注重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又避免标准过高、摊子过大,确保残疾人工作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协调、可持续。二是提高驾驭全局和处理利益关系能力。针对新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残疾人的特殊权益诉求,积极做好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遇到问题不敷衍、不拖沓,碰到矛盾不上交、不推诿,既维护了广大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也为全县的社会稳定大局做出了贡献。三是抓执行力建设。公开、公平、公正地落实各项惠残政策。

三、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完成了省惠残民生工程任务

2011年,市残联分配给我县的惠残民生工程任务有: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185例、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3180人、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520人。工作实施过程中,一是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及时进行安排部署;二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努力提高群众知晓率;三是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四是注重服务,全力提高群众满意度;五是及时上报有关资料,认真做好软件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共完成了186例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超任务1例;完成了3181名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工作,超任务1例;完成了520名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全面完成了市残联下达的惠残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

(二)全县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工作得到圆满完成 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调查,其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实际操作难度大。该项工作自2010年8月中旬开始启动,去年已顺利完成了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全县动员会、培训调查员、入户调查、调查表填写与审核等工作,今年重点是做好了乡(镇)、县和市级质量验收、编码及录入工作。特别是在线录入工作,县、乡残联克服人员少、录入网速慢、工作量大等诸多困难,采取“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方式,于6月28日全面做好了录入工作,圆满完成了本次基本情况调查工作。本次基本情况调查全县共登记残疾人和疑似残疾人3394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7%。

(三)残疾人教育、培训和劳动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以来,县残联针对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工作的新动向、新问题,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有力推动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稳步发展。一是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在元月11日至2月15日的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期间,大力组织和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并于元月20日举办了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有120名残疾人与用工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二是认真实施了残疾人“万人千元就业工程”。县残联会同县委组织部、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固镇县实施安徽省2011年残疾人“万人就业工程”方案》,全县共筛选了130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每人无偿扶持资金1000元,共扶持资金13万元。三是努力推进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年初以来全县共有9家企业安置了62名残疾人就业,实现残疾人劳务输出150名。四是按照省“万人培训”工程的要求,于11月11日聘请县农委和县畜牧水产局的专家举办了一期残疾人种植养殖技能培训班,共有255名残疾人参加了培训,超额完成市残联下达的200人培训任务。五是利用县职教中心基础设施完善、操作设备齐全、师资力量优厚的优

势,经市残联批准,确定县职教中心为我县残疾人实训基地,并将于年底前完成挂牌任务。

(四)残疾人康复工作得到扎实有效开展

一是依托县特教学校,全年共完成聋儿康复训练50名,智力残疾训练30名;二是筛选了14名0—6岁的残疾儿童,按要求及时参加市残联开展的系列康复培训活动;三是完成2个残疾人康复示范站器材安装工作,并选聘了康复员与康复助理员,制定了有关工作制度,努力促进康复示范站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与作用。四是完成城关地区30户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有关器材安装工作。五是完成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70件套。六是开展了“预防残疾 共享和谐”系列宣传活动和 “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等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残疾人的氛围。七是认真开展了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工作。截至7月18日圆满完成了占全县总人口2.1%的12925名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数据录入工作。八是进一步加大残疾人“二代证”的办理工作力度,全力提高残疾人的持证率,同时将已办理二代证人员的信息及时传递给财政、劳动、卫生、民政等部门,努力搞好衔接与服务工作,使持证残疾人及时享受到党和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九是经过县残联积极争取,从今年开始,县政府将人均0.3元的康复工作经费纳入了县财政预算,此项县财政共安排了18.75万元专项康复工作经费,为全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稳步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

(五)积极探索残保金征收工作新机制,残保金征收实现历史性突破

年初以来,按照省政府第165号令和市政府第21号令的要求,一是积极争取县政府和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从2011年开始县财政全额供给单位的残保金征收一律实现财政代扣;二是县残联于2月初与县财政、地税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县各用人单位2010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年审和2011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的通知》(固残联[2011]1号),把年审对象、年审内容、年审办法和2011年度残保金征收时间、方法交代清楚与明白,至6月下旬已完成了全县各用人单位的年审工作,为推进按比例安置就业和残保金征收打下基础;三是通过会议、广播、电视、墙报、散发宣传材料和深入各用人单位来积极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强各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和依法缴纳残保金意识。截至12月底,已征收残保金达102万元,较去年增长100%,从根本上扭转了多年来残保金征收的被动局面,使全县残保金征收实现了大跨越。

(六)宣传文体工作取得新进步

今年来,我们充分利用 “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等活动的契机,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大力宣传我县的残疾人事业,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并通过县电台、电视台及时报道了活动情况。依托特教学校,积极组织我县残疾人学生参加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残联举办的第六届全省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我县选送的《千手观音》荣获舞蹈类一等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荣获舞蹈类三等奖。此外,我县还积极参加蚌埠市第二届残疾人事业书画展,征集的34幅书画作品中残疾人共

提供10件。再者,我们还向市残联报送有效信息40条,订阅了70份《中国残疾人》、3份《三月风》等杂志。

(七)综合和维权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年初以来,我县依托县残联与县司法局等几家单位联合设立的“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共提供法律咨询服务7人次,千方百计为残疾人解决问题牵线搭桥和提供帮助,全力促使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对于残疾人信访工作,我们坚持热情接待,细心解答,耐心疏导,积极协调解决残疾人反映的各种实际问题。按时上报月报、年报,资料齐全,及时完成转办、交办事项并反馈。今年共接待来访57批71人,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此外,在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工作中,我们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全年共补贴300名残疾人,通过“一卡通”和县邮政储蓄银行卡发放补贴资金7.8万元。

四、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十七大和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廉政准则》精神,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形成讲正气、讲纪律、求进取的良好氛围。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一是抓队伍建设。抓好基层专职残疾人工作者的配备工作。二是抓作风建设。弘扬正气,增强服务意识,在基层单位和广大残疾人中树立廉洁、务实、贴心的良好形象。三是抓效能建设。大力整治庸、懒、散现象;明确分工,增进沟通、协调、配合,加强督查力度。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县残疾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残疾人事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但是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待我们去解决。一是要以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为宗旨,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变作风为保障,进一步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争取部门支持,鼓励公众参与,引导残疾人自强。二是要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机制体制创新,将残疾人工作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全过程,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工作能力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建设一支讲政治、精业务、会管理、善创新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发挥领导班子团结、民主、实干的工作精神,带领全体职工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努力拼搏,为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在残联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残疾人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残疾人文化,承载了人类社会自强不息、互助友爱、扶弱助残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残联发言稿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记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哦!

【残联发言稿范文】

2011年11月15日,中国残联召开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全国残联系统“六五”普法工作。中国残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乃坤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讲话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国家“六五”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残疾人工作特点,在总结“五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未来五年残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将王乃坤同志的讲话印发各地,请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切实加强残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研究讨论全国残联系统的“六五”普法工作,我们召开了这次会议。下面,就残联系统今后五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我代表中国残联党组讲几点意见。

一、 进一步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法律制度。制定的法律只有让大家充分知晓,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繁重,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完成“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均提出了明确要求。2011年上半年,政治局常委会专题听取“五五”普法工作情况和“六五”普法规划制定情况汇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对“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原则和主要任务做出全面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关于“五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对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组织领导、保障机制和监督检查等提出了要求。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召开第七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直非常重视。王新宪书记在维权工作专题会议上指出,普法宣传是亟待加强的一项工作,要按照中央要求,加强对普法宣传工作的领导,尽快对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加强。为理顺残联普法工作领导和工作机制,落实新宪书记的批示,对中国残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要结合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形势和需要,根据职责分工和本单位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普法工作。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残联系统普法工作,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六五”普法工作的各项任务。通过突出学习宣传宪法,使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学会运用宪法原则和精神,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通过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在全国残联系统内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充分发挥法律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法治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通过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系统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氛围。

残联系统普法工作要突出自己的特色,把学习宣传与残疾人事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残联系统“六五”普法工作的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残疾人保障法》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本法,要通过积极宣传修订后的《残疾人保障法》,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改善残疾人依法维权的社会环境。要深入学习宣传《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以及即将出台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精神卫生法、社会救助法等与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促进改善广大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三、在总结“五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未来五年残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五五”普法期间,各级残联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全面完成了“五五”普法工作任务。其中特别抓住了《残疾人保障法》修订契机,把《残疾人保障法》及其实施办法的修改作为一次向全社会宣传普及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过程。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有针对性地大规模开展普法工作,有声势,有影响。各地方根据当地情况,利用多种途径,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摸索总结出了很多普法工作好的经验做法,确保普法工作取得了实效。残联系统涌现出了一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这次会上提交给大家的残联系统“五五”普法工作总结写的很好,很全面、很实,总结了“五五”普法工作成绩和经验,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残联党组对“五五”普法期间同志们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六五”普法工作要在认真总结“五五”普法经验和做法基础上,按照残联系统“六五”普法规划的具体要求进行。中国残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要积极发挥作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各地方各部门普法工作的实效。各相关部门和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和协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残联普法工作要求在全国的落实还要靠各地方残联,要加强对地方残联的指导,重视普法工作经验交流,查找问题和不足,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营造学法用法氛围。

要针对宣传教育的对象扎实有效地做好普法宣传教育。一要加强对残疾人及其亲友的宣传。因为残疾人工作保障和服务的对象是残疾人,要让他们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才能知道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侵犯,残联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维权。二要重视各级残联领导干部和残疾人工作者的法制学习和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建立了法制讲座制度,请著名法学专家讲授基本法律制度、法律知识和某些专业法律,各级残联党组中心组学习要加强法制学习内容,做残疾人工作首先要自己明白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各项法律规定。三要重视对社会进行残疾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只有让全社会都了解残疾人有哪些权利,残疾人才能得到尊重,才能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四要创新对相关政府部门和执法机关的宣传。只有执法机关清楚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规定,才能依法办事,最终落实相关规定。

在宣传教育的形式上,要把利用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法制宣传日等集中宣传和日常工作中随时宣传结合起来,既要注重有声势、有规模的大型活动,也要注重润物细无声、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渗透式宣传教育。

在宣传工作的方法上,要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好网络、移动通讯等新媒介的作用。

今后五年,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我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发展和进步,依法治国进程将不断加快,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和创新工作方法,通过残联系统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残疾人事业各项工作依法开展,有效维护残疾人的各项合法权益。

【残联发言稿范文】

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是第28个国际盲人节,我们高兴地参加盲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暨关爱残疾人—阳光志愿助残基地揭牌仪式,收获盲人文化事业发展的又一成果。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残联向盲人兄弟姐妹及其家人表示亲切的节日问候!对中国盲文图书馆成为“关爱残疾人--阳光志愿助残基地”表示诚挚的祝贺!对各部委领导同志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和国家历来关心、重视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的文件、法规政策。盲人文化事业作为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中国盲文图书馆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就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盲人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及特别扶持,体现了伟大祖国对广大盲人的深情厚爱。李长春、刘云山、邓朴方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两次到中国盲文出版社和新落成的中国盲文图书馆视察工作,对加快推进盲人文化事业发展提出了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李长春同志明确指出“盲人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繁荣发展盲人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邓朴方同志也对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细致而具体的指示要求。此次在中国盲文图书馆启动阳光志愿助残基地得到了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办、中华志愿者协会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凝聚了大家的共同爱心,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的重要举措,是开展阳光志愿助残行动的具体体现。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理念,这也是中国仁人志士一贯秉承的思想脉络,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志愿服务正是这种奉献精神最直接的体现。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以及正在举行的全国第八届残运会全面彰显了志愿者服务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它包括了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我国有1233万盲人,这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盲人有同样的权利、尊严和价值,有同样的智慧、创造和激情。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盲人文化事业发展新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弘扬志愿助残理念、彰显志愿助残风尚的具体行动。为了进一步落实盲人文化志愿助残的社会责任,希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以保障盲人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增强志愿服务责任感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框架的攻坚时期。努力促进盲人文化事业发展,保障盲人基本文化权益,让盲人共享社会文明成果,事关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大局,事关惠及盲人民生社会大局,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

作为盲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要紧扣文化助盲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盲人为重点,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对盲人文化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新举措,充分认识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盲人文化服务能力,完善盲人文化服务体系,将这一惠及最困难群体的民生大事抓实抓好。

二是以满足盲人实际特殊需求为切入点,积极拓宽志愿服务领域

要坚持以盲人为本,以服务至上,以盲人文化服务为主线,把完善和提高盲人文化服务工作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盲人实际特殊需求出发,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开展盲人迫切需要的、盲人文化事业发展急需的志愿活动项目。要把盲文图书馆作为人道主义思想宣传基地、大中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中国盲文图书馆作为全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辐射作用,以贴心、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切实帮助盲人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自身文化修养,切实改善盲人出行、信息无障碍、社会服务等内外环境。

三是以努力提高志愿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着力点,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我很高兴地看到,我们志愿者普遍年富力强,有丰富的学识,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有稳定的心理素质,有抓住机遇、做好工作的强烈愿望和激情活力,后发优势明显。刚才志愿者代表的宣誓让我们感到十分振奋,助残志愿者不仅仅有中小学生、青少年,还包括广大妇女、老年人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昭示着盲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前景广阔、态势喜人。

要针对盲人服务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特点,进一步加强盲人文化服务志愿者培训,让志愿者更多了解盲人的特点和盲人文化服务的特殊性,以“人道为基、志愿为本、服务为先”理念为服务宗旨,通过健全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盲人服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从而提供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同时,要让志愿者在参与盲人文化服务过程中,也能得到自我提升,发现其服务价值,得到社会的尊重与应有的回报。此外,要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助推作用,抓住当前大力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方式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广泛弘扬志愿助残理念,大力宣传志愿助残感人事迹,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盲人文化公共服务,使志愿服务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深入学校、深入社区、深入人心。

四是以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为着眼点,构建科学长效发展机制

要积极做好志愿者工作、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等基础建设工作,具体规划完善好由几部委共同制定的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实施方案并落到实处,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突出把盲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者个人发展有机结合,让志愿者乐于参与志愿服务,并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得到自我能力的提高和个体发展的机会,让社会上更多的有志人士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扩大社会影响力,积极营造扶残助残良好社会氛围,形成稳定而长效的志愿服务发展机制。

我们将注重发挥中国残联的组织协调作用,与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办、中华志愿者协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盲人协会、北京市残联等多家单位和部门共同协作,密切配合,整合多方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

在加快发展盲人文化事业的新形势、新任务下,保障广大盲人共享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和创造,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照亮广大盲人朋友的心灵,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份内责任。期望大家都来关注盲人文化事业,关心盲人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到盲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以盲文图书馆为平台,努力使盲人朋友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并获得实实在在的公共文化服务,为盲人朋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生力量而创造有力条件!今天,大家都是志愿者,我们将在志愿服务大旗下,为大众提供更多更好志愿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各部委、各部门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祝福大家顺意安康!

【残联发言稿范文】

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推动专门协会工作再创新局面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中国残联高度重视,朴方同志发来贺信对专门协会工作寄予深情厚望并作出重要指示,朴方同志特别嘱托:“各专门协会要认真研究社会组织的运作规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更开放、更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勇敢地担当起本类残疾人利益代言人、服务组织者和权利维护者的角色,自觉地和全体残疾人一起为社会建设出一份力。”海迪同志也特别强调:“各级残联和各级专门协会要珍惜专门协会社团法人登记来之不易的机会,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坚持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保持残疾人组织的活力和生命力,赢得广大残疾人和亲友们的支持,展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国际形象。”新宪同志在讲话中回顾并总结了专门协会发展历史、取得的成就和创造的经验,深刻阐述了专门协会社会团体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专门协会进行社团登记,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和增强代表职能,有利于进一步体现协会主体地位和残疾人‘主人翁’地位,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协会优势和增强协会活力”,对下一阶段残联和专门协会共同推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小泉同志也提出:“各级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应给予专门协会资金支持。希望各专门协会提出符合本类别残疾人特点和个性化需求的实施项目,要具备操作性,符合基金会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会上,中国残联通报表扬了241个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单位和优秀个人。受表扬的单位和个人代表也介绍了工作经验和感人事迹,具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

(一)会议履行了四个协会社团登记法定程序,标志着中国残联各专门协会社团登记工作即将顺利完成。

各专门协会委员作为全国本类别残疾人的代表,选举产生了本协会的负责人,通过了新修订的《协会章程》。会员代表大会之后,各协会委员会连夜召开会议,各位代表就协会工作和其他相关业务工作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是完善协会工作机制,加大残联支持力度,保证人员、经费、场地落实,盲人、聋人理事的配备,残疾人参政议政,章程修订以及涉及当前基层残疾人普遍面临的困难等愿望和诉求。会后我们将归纳整理,专题上报主席团、党组、理事会研究,有效地吸纳和落实。

(二)会议对于做好今后专门协会工作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提高了认识。

与会代表认真学习了朴方同志的贺信和新宪同志的讲话,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思想教育,进一步系统了解了各专门协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成效和经验,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交流协会工作的先进经验,提高了对专门协会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做好协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三)会议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专门协会的工作目标。

2001年以来每个五年计划或纲要实施之初,中国残联都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专门协会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工作,已经形成制度。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又是中国残联四个专门协会社团登记第一年,会议恰逢其时,为专门协会工作提出了战略规划、做出了重要部署。各专门协会委员会会议研究了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为协会工作开创新局面明确了任务目标。

(四)会议对残疾人事业大局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把握。

程凯副理事长向各位代表详实解读了“十二五”发展纲要的历史背景、科学内涵、人文理念、重要举措和宏伟目标。通报了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进程及自上而下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特惠政策、项目投入、设施建设以及采取的配套实施举措等。从宏观政策到微观措施,信息量很大,说明广大残疾人的需求、困难、愿望太多太多。正因如此,需要更多的政策、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扶持,需要中国残联在国家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广大残疾人已经并将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并对未来充满了期盼。大家深刻地认识到“两个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实效内涵,感受到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辛勤努力,更加体验到专门协会和广大残疾人不仅仅是事业的受益者,也是事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使我们增强了信心、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对于我们今后把握工作格局、肩负历史使命、兢兢业业地投入残疾人事业都大有裨益。

【残联发言稿范文】

各专门协会进行社团登记,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对推动专门协会工作再创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谈三点贯彻意见: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领导讲话和会议精神。

朴方同志的贺信和新宪同志的讲话立意深刻、高瞻远瞩,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人道主义思想、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阐述了活跃专门协会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国家形势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大局,明确了专门协会工作的战略发展目标,是推动今后协会工作开展的纲领性文献和基本指导方针。朴方同志殷切希望各专门协会真正成为“利益代言人、服务组织者、权益维护者”,新宪同志提出专门协会要“五个增强”、各级残联保证“五个有”的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协会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行动举措。各地要认真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和落实工作,及时向党组、理事会全面汇报,提高对协会工作的认识,结合本省工作实际,制定支持协会工作的发展思路,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明年3月底前将本省具体贯彻落实的情况报告报送到中国残联组联部。各省专门协会主席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基层广大残疾人传达领导讲话精神和此次会议成果,向本类别残疾人宣讲中国残联推动协会工作的战略部署,使贯彻会议精神成为一次既部署工作又联系残疾人的过程,进一步团结凝聚本类别残疾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自身特殊优势,借鉴成功经验,不惧挑战,克服不利因素,克服畏难情绪,克服消极观念,切实做好本省协会工作。

(二)抓住机遇、把握契机,推动协会工作向纵深开展。

正如朴方同志在贺信中指出:“进行社团登记,对协会来说,是新的起点。对残联来说,是新的课题。登记只是形式,如何体现内容、形成力量则需要更多的努力。”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现在协会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一点新宪同志在昨天的讲话中分析得十分深刻。我们还要进一步增强推进协会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狠抓落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圆满完成会议所提出的各项任务,不负广大残疾人和亲友们的期望与重托。

各级专门协会要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抓住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把握社团登记的有利契机,保证协会稳定健康科学发展,保持创新生机活力,切实履行好“代表、服务、维权”职能。要抓住“实施强基育人工程、开展社会化科技助残、举办多样性品牌活动”三条主线,着力“素质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建设”三项基本建设,努力将协会建设成为“学习文化型、服务能力型、创新活力型”“三型”协会,实现新宪同志提出的要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组织的活力和发展动力,增强亲和力和感召力,增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影响力,增强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

——夯实组织基础,规范运行模式。进一步加强协会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县级以上组建率在“十二五”末达到100%。按照中国残联要求的规范化建设、组建率等任务目标,下大气力突破,全面完成。不要仅仅追求形式和数量,而要更加注重质量和实效。

——强化基层协会,实化基层工作。对省、市、县(区)级专门协会工作实施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延伸工作触角,调动基层积极性,活跃基层协会工作。明年在部分县(区)级专门协会探索实施负责人差额选举试点工作,然后总结经验,逐步推开。有效发挥各协会内设委员会作用,做优做实。加强调研,积极反映残疾人特殊需求,兼顾特性建言献策,统筹安排同步推进。

——推进文化建设,保持创先争优。各级专门协会要建设成为“学习文化型”协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各级专门协会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融入大局,发挥优势,参与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符合残疾人特点的文化活动,打造品牌、拓展项目,扩大影响、满足需求,繁荣残疾人文化艺术,使协会成为残疾人的文化精神家园。要配合残联业务部门加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以此推动协会活动场所的落实。从2012年开始,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创先争优活动将进入巩固规范阶段。协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于坚持政治方向、融入服务大局,确保创新活力、增强先进素质呈现了特色成效。前一段时间中组部、国家机关党工委来中国残联座谈听取了专门协会创先争优活动的作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关注。希望各省残联高度重视,组联部门认真组织各专门协会积极参与,把协会创先争优的规范化标准、工作内容纳入到地方专门协会工作的考核中,使之常态化、制度化。总结好经验,巩固好创先争优工作成果,每年以不同的形式,对地方开展创先争优、推进协会工作进行经验交流。

——培育综合素质,提升服务能力。各级专门协会要建设成为“服务能力型”协会。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协会负责人和协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强化自身建设,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升残疾人参政议政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要发现培养输送残疾人后备人才,使之在工作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要联合一些高校、研究机构加强理论研究工作,特别是纳入到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体系当中,形成协会独有特色、符合实际、特性突出的协会工作理论,指导具体工作。要与有关部门配合,满足各类残疾人特殊需求,提供类别化、个性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牢记使命、不负重望,以人为本、服务至上。

——增强协会活力,创新工作机制。各专门协会要建设成为“创新活力型”协会,加强与本类别残疾人的血肉联系,抓住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历史机遇,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进同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借助专项工作基地、家长资源、志愿者力量等,继续打造各协会创造的品牌,比如无障碍与辅具、信息交流无障碍、你行我行大家同行、中途之家、特奥活动推广、心智障碍人士家庭财产信托保险、精障孤独症人士康复等,突出个性与特点,形成优势与特色,提升品质和影响。积极参与“两个体系”建设等残联中心业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参与涉及残疾人法规政策的制定。五个专门协会要相互团结、互联互助,充分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共享并整合社会资源为残疾人所用。协会现在具备两大方面的优势,既有残联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作为坚强的后盾,又具有登记后的社团法人地位,充分依法按章履职,发挥独特优势作用。专门协会要在实践运行中探索出工作新模式,这一新模式一是在朴方同志贺信和新宪同志讲话中已经深刻诠释了,二是由各专门协会以及广大残疾人朋友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创新并加以自我发展完善。要增强社会化管理意识,与时俱进发挥社会化工作优势,整合调动社会资源,激发内在活力动力。要加强并完善制度建设,坚持协会工作每年向主席团报告工作制度,坚持理事会与专门协会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协会密切联系残疾人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协会社团登记之后,要依章管理、依法募捐,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管好用好资金。时刻警钟长鸣,公开透明,绝不能出任何问题。这次会后要针对社会团体法人登记后的协会委员会工作规则以及工作规范标准进行修订完善,还要开展残疾人工作的评估与监督,探索建立评议监督机制。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提高运作实施能力和落实执行能力。

(三)完善机制、团结协作,形成残疾人事业发展合力。

海迪同志在2009年省级残联专门协会主席培训班上指出,“专门协会工作是残联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力量。残联的业务与专门协会工作是互相促进的,同样属于残疾人事业这个有机整体,是互相配合、互相推动的关系。各级残联要克服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将专门协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将专门协会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协会主席和委员的作用。”昨天会上新宪同志深情地说:“各级残联要怀真心实情、出真招实招,把真挚感情融为对协会工作的诚心支持,把对残疾人及亲友的敬重化为对协会工作的重视,切实促进协会工作健康发展”。对任何工作而言,一个合理的机制非常重要,可以发挥长久的作用。坚持“残联领导、部门协同、协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协会自身特有的优势和作用,以社会化工作方式,密切联系本类残疾人及社会组织,宣传感召动员社会,广泛扩大社会影响,多方努力形成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合力。

切实提高对专门协会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在重大工作部署中发挥协会应有作用,前期征求意见、中期共同参与、后期评估反馈,保障协会及残疾人知情权、话语权与参与权,让残疾人及亲友充分表达意见、提出建议,加强残疾人工作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团结教育和引导广大残疾人,让残联工作更有实效,更加贴近残疾人,满足残疾人特殊需求,增强协会和残联的代表职能,防止残联组织脱离残疾人,防止残联组织滋生官僚主义,防止残联组织失去活力与生命力,最终让残疾人认同、让残疾人信任、让残疾人拥护。

我强调一下,要切实关心和支持从事组联工作和协会工作同志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继续加大盲、聋专职理事及智、精亲友专(兼)职理事的配备和培育工作,没有完成任务的省份要按新宪同志的要求,在两年内抓紧配齐配全;要形成长效稳定的人才机制,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残疾人干部、协会骨干及优秀残疾青年在专门协会工作及各项业务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残疾人干部要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和自律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和理论学养,以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以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充分参与社会,超越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要按照新宪同志的要求,各级残联对支持专门协会工作做到“五个有”:“有坚强的领导、有明确的工作要求,有固定的工作人员、有预算经费、有活动场地”。现在大部分省级残联都成立了协会工作办公室,配备了工作人员,场地与人员有了基本的保障,至于经费问题还希望各地残联再努一把力加以解决。由于专门协会与残联的特殊关系、渊源关系、天然关系,虽然协会进行了社团登记,但是为了协会全面科学发展,更好地履行“代表、服务、维权”三项职能,实现“三个活跃”,发挥主体协会和残联支柱的独特优势作用,残联应义不容辞地提供必要的活动资金,给予长效性支持。明年组联部门要实施残疾人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协会需要组联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已经分解,指标已经量化,纳入到了“强基育人”工程的任务目标之中,每年还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评估督导,以切实抓好落实。

在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协会既是参与者也是助推者,也要切实增强在社会管理与服务大局中发挥作用的责任感、使命感。中国残联始终重视社会管理与创新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联系、指导和服务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级残联要支持专门协会发挥联系本类别残疾人社会组织方面的天然优势,既要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培育、服务和管理,推动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机制,也要发挥专门协会在联系残疾人社会组织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增进与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联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社会组织共同努力做好工作。

同志们,这次会议就要圆满结束了,我们倍感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今后五年是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时期,“十二五”发展纲要确定了宏伟的发展目标,残疾人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为此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这既有赖于残疾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有赖于全体残疾人的积极参与,各专门协会将大有作为。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残联发言稿范文】

这次全国残联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是全面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十二五”信息化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推动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将全面总结近年来残联信息化建设经验,深入分析残联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联信息化建设工作。下面,我就加强全国残联信息化建设,提升各级残联的行政信息能力讲几点意见:

一、顺应发展,提高认识,深入推进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正进入一个更加广阔、更加深入、更加扎实的新阶段,信息化日益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残联要主动顺应信息化浪潮,充分解放思想,把推进信息化与履行残联职能、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结合起来,与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业务监管效能结合起来,与加强自身建设、规范行政行为结合起来,与拓展职能空间、促进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在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一)信息化建设是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信息技术发展为提升治国理政能力提供了新机遇、新手段。党中央国务院将推进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把“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家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工作模式、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融入了更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残疾人事业要主动顺应信息社会的客观要求,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将信息化作为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残疾人事业整体业务格局中的整合作用,为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全面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不断提高残疾人事业的科学化水平。

(二)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系统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

构建残疾人工作综合信息平台,为党委、政府,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工作信息是残联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各级残联的基本职能之一。在部署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回良玉副总理亲自将“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确定为调查口号。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之初,朴方主席经常说,“不是不人道,而是不知道”。知道和了解,是残疾人工作赢得支持、纳入大局的前提和基础。不同时期的信息化建设有着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残疾人工作走向精细化的背景下,要通过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的手段,构建工作综合信息平台,积极协调人社、民政、教育、卫生、扶贫等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残疾人工作。要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科学、精细、有效的信息化业务监管和绩效评估机制,开展绩效监督和评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三)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系统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各级残联主动推行网上办事和政务公开,规范工作流程,提高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既开辟了新的为残疾人服务的途径,也便于广大残疾人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深入推进各级残联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为残疾人办事的效率,有利于保障残疾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强化残联“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四)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组织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

残疾人工作走向个性化,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服务,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趋势。面对残疾人群体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快速增长的需求,依靠传统业务管理和服务模式已经无法应对。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组织服务能力的放大器。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增强我们开展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使有限的服务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应用;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建设,个性化的残疾人需求得到更加及时有效充分的反映。要贴近业务工作发展和残疾人需求开展信息化建设,构建综合业务平台和残疾人基础信息需求平台,强化功能,突出实用,使残疾人需求更快得到反映,使服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业务工作与残疾人需求的对接,切实提高残联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

残联系统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政策和工作规范方面,将残疾人信息化、统计、信息无障碍等工作纳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文件和国家相关规划,紧紧围绕残疾人事业和各项重点领域,先后制定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在组织建设方面,已经在全国残联系统建立了信息化、统计工作管理体系和专业工作队伍。在业务应用方面,已在全国2800多个县级以上残联建立起四级网络化业务应用和统计台账。在核心数据建设方面,截止到2011年9月,已采集了2074万持证残疾人的基础信息和2028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信息。在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方面,33个省级残联已建立了门户网站。在信息共享方面,残联系统内部及相关政府部门已建立了工作机制。这些工作的开展都为各级残联推行电子政务管理,提高为残疾人的办事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整体推进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已基本形成。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信息、统计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向辛勤工作在信息化和统计战线的全体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面对信息时代的要求、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要,残联系统信息化工作还存在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一是各级残联的信息化建设普遍缺乏顶层管理、顶层设计、顶层协调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执行力度。一些部门和领导对信息化工作重视不够,信息化工作存在边缘化倾向;二是工作机制不顺,统筹协调不畅,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突出,数据资源不能共享;三是机构队伍不健全,缺人少编现象严重。这些问题,极大制约了残联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改善和提高。各级残联要进一步提高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不断完善机制体制,推动信息化工作适应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第六篇:市残联领导班子五年工作总结

市残联领导班子五年工作总结2007-02-02 23:05:10

市残联自年第三届残疾人代表大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残联具体指导下,我们高举起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各个时期路线、方针和政策,承前启后,突出重点,克难攻坚,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促进残疾人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九五”计划全面完成,“十五”计划执行良好,各项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原创全市残联干部职工率领广大残疾人朝着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一、为残疾人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奠定了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基础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残联办公无场所、机关职工生活无住房、残疾人活动无场地的“三无”现象一直困扰着历届领导班子,为此,残疾人有意见,机关职工有怨言,为不把遗憾带入新世纪,第三届理事会把造福全市万残疾人的残联综合大楼作为残疾人的“民心工程”来抓,不等、不靠、不要,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对上,争取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残联支持;对外,争取社会各界的帮助;对内,多方筹措资金,用近一年左右时间建成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集机关办公、残疾人康复、教育、职业培训、信访办证为一体综合服务场所,受到广大残疾人及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目前,基建款基本还清,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基层县市区残联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发展中推进。大冶市残联购买了办公楼,阳新县残联通过自身努力在民政部门支持下,办公场地也已解决,黄石港区、下陆区的康复教育活动中心在九五期间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较好的解决

了残联为什么人的问题,残疾人之家得到充分体现。

二、各级残联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市残联是管理全市万残疾人的工作部门,协调处理残疾人发展中重大问题是各级残联首要任务,而做好残联自身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是各级残联重要内容。市残联在××××年机构改革中,内设机构在改革中完善,工作职能在调整中加强,现内设三科一室,下设两个事业单位,市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和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九五期间规范了就业服务中心工作职责,对中心实行目标管理、实行工效挂钩,增强中心工作人员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分散按比例就业在全市全面推行打下了良好组织基础。

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组织保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重残联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打

造“高品牌”干部队伍,按各个时期党的要求抓好干部教育与管理,使我会机关干部素质在改革中提高,在发展中进步。

各县市区残联在同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机构全部升格为正局级,理事长专职,归口同级党委政府领导,经费在同级财政中单列户头,对外独立行使职能。全市的乡镇、街道都有专职或兼职理事长,达到了“有牌子、在专职人员、有服务载体、有联系网络”的要求,形成了政令畅通,服务完善,行为规范,高效运作的服务机制。

三、残疾人接受教育与培训意识不断增强,就业环境不断优化

市残联与市教育局积极配合,每年组织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分别到大冶、阳新及市属三所特殊教育学校协调解决生源、师资、经费、场地等方面问题,三所特教学校现招收残疾儿童名,残疾人学生参加全省、全国各类比赛有多人获奖。盲童教育列入“长江新里程计划”,近三年对名盲童每年资助经费元,累计

资助金额达万多元,同时采用私办公助形式每年完成—名盲童扫盲任务。扶残助学列入全省计划,每年有名残疾儿童纳入助学范围,资助经费每人每年元,累计资助金额万多元。全市“三类儿童”(适龄听力、视力、智力)随班就读纳入了九年义务教育,城镇三类儿童随班就读率上升到以上。近三年中,中考上线生达人,高考上线生达名,均顺利实现入学愿望。从去年开始连续二年,省市县三级残联向大冶市金山店镇长山村残疾学生陈锦波资助学费多元,保证该残疾学生完成学业。

××××年中残联与欧盟合作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定点我市并正式启动,利用该项目推动我市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引进培训设备达多万元,全面提高我市残疾人职业培训水平。据统计,三年来累计举办各级各类残疾人职业培训班多期,培训残疾人达多人,同时借助欧盟项目落户我市机会,成功举办期湖北省教育人员、管理人员培训班,

近名其他地市残疾人工作者参加培训。

残疾人生存权与发展权落脚点是就业权,这是现代残疾人观重要内容。几年来,市县区二级残联,积极推行分散按比例就业,全面贯彻《湖北省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办法》,深入到多家中央、省属、市属企事业单位,依法开展分散按比例就业工作,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及省政府号令,对未达标单位(比例)依法收取残疾人保障金万元。

在推行分散按比例就业过程中,我们坚持安残是目的,收取保障金是手段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荐介绍残疾人就业,三年累计分散按比例安残达人,分散安置达标单位达多家,对家达标单位名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为名求职残疾人登记造册,推荐介绍残疾人人次。由于就业培训工作成绩显著,我市连续三年被省残联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市,其中年,被中残联授予分散按比例就业工作先进市。

残疾人个体从业及自愿组织起来

就业是市场经济大潮下残疾人就业一条主渠道,全市个体从业及自愿组织起来就业人数达人。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全市福利企业达多家,集中安置残疾人人,市残联采取多种形式自办或联办福利企业家,累计安残达名。通过集中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及个体从业等形式,进一步拓宽了我市残疾人就业面,残疾人就业率由原来的,提高到现在的以上。年,全省残疾人就业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我市在大会作了经验交流,受到其他地市一致好评。

盲人就业是各类残疾人就业难点,根据上级要求组建成立盲人按摩指导中心。规范管理全市盲人按摩点,使盲人按摩点由原来家发展到现在多家,盲人就业由原来的摆摊算命逐步向保健按摩、医疗按摩轨道引导,改写盲人就业被动局面。在××××年举办的盲人劳动技能比赛中我市盲人黄水平、李登兰、潘世阳夺得全省团体比赛第名。

四、康复工作成绩显著,扶贫解困步入全国先进行业

康复工作涉及到残疾人千家万户,市残联以复明工程为重点,以社区康复为依托,使大批肢残人、精神病人、智残人、白内障患者得到有效康复。

全市现有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个,三年间完成白内障手术例,人工晶体植入率达以上,脱盲率达,脱残率达。县级以上医院均具备白内障手术实施条件。年省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国家医疗队到大冶市、阳新县实施白内障复明工程,共查出白内障对象名,经筛选复查,名白内障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全市建有低视力康复点个,设立低视力眼镜店个,选派年轻医生参加各级各类医疗培训,对低视力患者进行专门登记建立档案,近三年完成低视力康复名。

全市现有聋儿语训点个,五年间完成聋儿语训名,培训聋儿家长名。从年开始市残联对自属语训部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在训聋儿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逐年提高,既减轻了国家负担,又提高了培训效率。据统计五年间,肢体康复训练名,训练智残儿童名,对名精神病进行综合防治康复,监护率达以上,显好率达,发现率达,社会参与率,肇事率下降,为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件。

扶贫解困工作三年前就纳入本届班子量质化目标管理,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执行效果良好。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全市党政机关及党员干部中开展“一帮一,扶贫结对子”活动,与多户贫困残疾人结对扶贫,一定三年不变。大冶市科局级单位与农村贫困残疾人结对扶贫户。西塞山区区委政府形成制度,帮扶对象不脱贫不撤回。××××年在民政部门协助下,全市名特困残疾人家庭纳入低保或定救范围。每年元旦、春节和助残日期间,市县区二级残联在同级党委政府领导下,走访慰问残疾人贫困户累计达多家,送去慰问金万余元。大冶市残联先后在陈贵、殷祖镇举办种植业培训班期,免费培训贫困残疾人多人,阳新

韦源口镇残疾人服务社发挥自身优势,化解残疾人困难。

为落实“十五”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年累计从省残联、省农行争取贴息贷款万元,开发扶贫残疾人项目个,以项目带扶贫,以项目促脱贫,辐射安置残疾人人。残疾人扶贫解困纳入政府大扶贫范围,争取万元资金扶持阳新县浮屠街镇开发养殖项目。三年间扶持贫困残疾人名,残疾人贫困户实现了温饱,扶贫工作得到广大残疾人和上级部门充分肯定,××××年被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残联授予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城市。

五、文化体育宣传日趋活跃,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意识明显增强

在政府相关部门倡导下,文化体育宣传工作在全省继续保持先进地位,残疾人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夺金摘银,刘泽民、汪为民等残疾人被授予省市劳模。文艺方面:从我市走出的演员皮红军、李四多次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访演

出,受到江泽民主席亲切接见。残疾人肖树明创办雄鹰文艺演出公司在磁湖剧院演出中一举成功,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参与社会生活精神风貌,受到省、市领导表扬。去年利用世界残疾人日举办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电影《一样的人》义卖活动,搏得观众一致好评,演出场次多场,观看人员达人。体育方面:××××年举办全市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选出体育新苗,缓解体育人才的青黄不接。组队参加了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体育新苗不断成长。××××年月份在中残联支持下,全国盲人门球赛在我市成功举办,提高了我市残联在全国知名度。宣传方面:教育鼓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各大新闻媒体多次播放宣传残疾人稿件。××××年助残日期间,邀请中残联《残疾人保障法》起草成员李志歧来我市向县局级领导宣讲保障法由来、内容及立法过程,与会领导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残疾法律教育。加大省政府号令的宣传力

度,营造社会各单位尊残、爱残的舆论氛围。

六、做好残疾人来信来访工作,努力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

残疾人来信来访是实现党与残疾人桥梁与纽带,是各级残联了解残疾人情况的主渠道。市县区各级残联设立信访办公室,倾听残疾人呼声,了解残疾人疾苦,据统计,三年来二级残联接待上访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属人次,处结率达以上。稳定婚姻家庭户,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案件达件,社会稳定事件批次,基本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年,我市开展“三车”整治工作,多位残疾人麻木车主失去经济来源,市残联一方面积极疏导,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把麻木车主纳入城市低保范围。为解决下肢残疾人代步问题,在省残联支持下,与台北曹氐基金会合作,为下肢贫困残疾人捐赠轮椅辆,解决部分下肢残疾人的行动不便。在第十一次全国助残日期

间,与市公交集团协商,免费发放盲人乘车证个。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与市司法局联合在市残联设立法律援助工作联络站。在城建部门支持下,××××年天津路首条盲道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随后,我市“两桥两堤”之间的无障碍设计纳入城建部门议事日程,并开始实施。

倍受全市万残疾人关注的我市扶助残疾人暂行规定,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于××××年最后一天颁布实施,是市残联党组、理事会及残疾人工作者共同努力结果,是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又一体现,广大残疾人由衷感谢各级残联鼎力支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

在肯定成绩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⒈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残疾人与健全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差距随着社会进步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弱势群体中强的一面无法显现,弱的一面越来越突出。

⒉残疾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方面

优惠政策难以落实。我们在贯彻执行《残疾人保障法》、省人大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及省政府号令这三套法律法规中,一些单位和部门认识不高,配合不好,支持不够,歧视现象时有发生。残疾人个体从业缺乏资金,税费减免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下岗分流残疾职工增多,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有效保障。

⒊组织建设参差不齐,经费匮乏问题严重。按上级组织要求,区级残联做到经费、人员、编制“三独立”,乡镇残联要有编制、有人员。但目前除大冶市、西塞山区外,其它县级残联有的是经费不能单列,有的是人员不能独立,有的是理事长不能专职,从长远来看,对事业发展不利。经费匮乏现象非常严重,阳新县残联多名干部,人头经费、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出现挤占就业保障金现象。

⒋维权意识有待加强,政策落实难度加大。残疾人因残疾所带来的外界障碍依然存在,侵犯损害残疾人合法权益

行为时有发生,残疾人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盲人教育发展举步维艰,普通学校开设特教班阻力很大,残疾子女和残疾学生的杂费减免落实不够,福利企业优惠政策难以兑现,扶助残疾人优惠政策难以全面落实,改革中利益碰撞越来越突出。

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在今后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第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市残联系统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围绕“平等、参与、共享”目标努力为残疾人服务,使“三个代表”与落实市委十届四次委扩大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使“三个代表”与我市目前“三项任务”结合起业,使“三个代表”与残联“代表、服务”结合起来;使“三个代表”与残联当前工作结合起来。

第二、认真做好《残疾人保障法》宣传、执法与检查的工作力度,积极组

织市人大、市政协领导深入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检查活动,用法律武器把残疾人事业发展好,维护好。调动社会力量,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助残、红领巾助残、巾帼建功、科技助残等形式,在全社会形成倡导、理解、帮助残疾人良好风尚。

第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落实省政府号令执法力度,依法行政,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协调处理目前企业改革过程中损害残疾人权益的问题,处理好改革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促进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从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全面推动残疾人康复、扶贫、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推广汉语双拼盲文及聋人手应用,促进残疾人与健全人文化交流。继续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制定出台扶助残疾人暂行规定实施细则,采取有效措施为广大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第五、加强机关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素质。加强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机关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完善机关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营造“公开、平等、竞争”的工作环境,教育机关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强化干部职工理论业务学习,依托党支部、各职能科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思想,把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深入持久落实下去,从整体提高机关干部政治业务水平。

方明

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

上一篇:餐饮前台领班工作计划下一篇:餐饮需求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