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的读后感

2022-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狼图腾的读后感

狼图腾草原民族的信仰

根据十年前热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狼图腾》于2015年2月上映,影片投资超过3亿,筹备十年,实际拍摄周期长达一年半,耗时四年训练三代蒙古狼,国内首次真狼实景拍摄……这些噱头令这部电影广受关注,也令草原民族文化与狼之间的密切关系广为人知。

所谓“图腾”,是个舶来词,来自英语的totem。出处则是北美印第安人的阿尔贡金部落语言的“ototeman”,意为“他的亲族”,相当于整个部落的标记。

图腾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宗教信仰样式,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童年时期的人类把图腾看成是自己的祖先,是本氏族的标记和保护者。在初民的各类图腾物中以动物图腾居多,而在动物图腾中狼的图腾居于重要的地位。在作为犬科动物发源地的北美,美国人类学之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中记录到,易洛魁人的6个部落共有38种图腾,其中7种是狼,居于首位。与北美印第安人一样,作为(除人类外)分布最广泛的大型哺乳动物,狼也成为亚洲内陆草原先民图腾的首选对象之一。

突厥以狼为祖先

中国古籍中对于狼图腾最早的记载恐怕是先秦奇书《山海经》。这本书奇就奇在,虽说成书年代久远,许多内容看似荒诞不经,但在《隋书·经籍志》里《山海经》列史部地理类,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也将《山海经》置于《经籍考·史考》中地理书之首,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山海经》卷十七《大荒北经》就记载“弄明(人名)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对这段文字的解读中有一种说法是,“犬戎”以白犬为族祖,也就是图腾。而犬戎正是一个在周朝时期活跃在中国西北部(今甘肃东部、宁夏一带)的游牧民族。

汉籍中对草原民族狼图腾更为详尽可靠的记载见诸南北朝时期。《周书·突厥列传》记载“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饲之。及长,与狼合,遂有孕焉……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长大,外托妻孕,其后各有一姓,阿史那即一也”;类似记录亦见于《隋书》、《北史》、《通典》等史籍,使突厥以狼为图腾广为人知。处于图腾崇拜时代的人们用绘画、雕刻等技巧把氏族的图腾形象,装饰在房屋的帐篷、旗帜、器物之上,并认为它具有神奇的力量。历史上的突厥民族在北方广大地区建立强大的突厥汗国,其影响力极大,对北方其他民族及后世民族的影响也非同小可。取代突厥汗国称雄草原的回鹘汗国亦在《新唐书》中留下了“牙门建狼头纛”的记载,此与突厥可谓一脉相承,亦是草原民族崇拜狼,以狼为图腾的文化遗存。

1956年,蒙古国考古界发现的突厥汗国时代(552-774年)的墓葬遗址“包格图(bogutu)碑”证实了突厥人“狼图腾”的真实性。墓葬是在一个方形土包上用石头堆积起来的,其直径为10米,高0.7米。在墓葬遗址东南有一通褐色砂岩制石碑,即学者们命名的“包格图(bogutu)碑”。这块高1.98米、厚0.2米的石碑的正面和侧面刻有粟特文和梵文的铭文,而石碑顶部的浮雕表现了狼、很可能是母狼怀抱其腹下小孩的景象,显然说的是突厥族阿史那氏以狼为图腾的故事,与汉籍的记载相符。此外,苏联考古学家也曾在蒙古国挖掘出一个古庙遗迹,从中发现了一条腰带。腰带正中央刻有一只母狼喂奶四个男孩的图画。这幅图画所表现的也可能是突厥传说中的狼照料人类的主题。

苍狼与白鹿:蒙古族图腾

继突厥(包括回鹘)之后,在漠北草原兴起的蒙古民族也于遥远的古代社会中就孕育了自己的图腾:狼,并伴随有诸多的图腾传说故事。在《蒙古秘史》的开篇就写道,“奉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和他的妻子豁埃马阑勒,渡过大湖而来,来到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合勒敦山扎营住下。他们生下的儿子为巴塔赤罕”,这就是成吉思汗的族源:“孛儿帖赤那”——苍狼,“豁埃马阑勒”——惨白色的鹿。这实际上反映了成吉思汗远祖对过去森林狩猎时代鹿祖图腾观念的承袭,以及后来进入草原游牧时代对狼祖图腾观念的承袭。在蒙古地区发现的一些古代岩画等原始技术作品中,鹿往往和狼在一起出现。拉施特在《史集》里将蒙古人称为“现今称为蒙古的突厥语部落”和“过去就称谓蒙古的突厥语部落”。

在《蒙古秘史》中,驯化的狼——狗往往也是作为正面形象被歌颂的。对古代蒙古人来说,狼和狗的差异甚微,狗与狼的称谓的转换交替不存在障碍。直到近现代蒙古民族民间仍然忌讳直呼“狼”,而代之以“天神之狗”、“野狗”。

《蒙古秘史》记载,在成吉思汗先祖朵奔篾儿干去世之后,他的寡妇妻子阿阑豁阿又生下了三个儿子,正当人们对此大惑不解时,阿阑豁阿说道: “每到深夜有一发光之人从天窗飞进屋内抚摸我的腹部,其光芒都透入我的腹内。待到天亮时,才同黄犬般的爬将出去”。此处的“黄犬”就是“天子之息”的化身和代表,感生受孕是我国各民族神话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而在这些感生神话中使人类受孕的则是在本民族的集体意识里备受尊崇的存在物(如汉文化中的龙),人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表明神授之意,通过图腾感生不仅表达人们对图腾物的膜拜,更能够增添所降生英雄的神性和权威性。

狼和狗都是英雄的象征

此外,成吉思汗身边不乏勇猛忠诚的英雄,其中首推“四杰”——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四狗”——忽必来、哲别、速不台、者勒蔑。在汉民族的观念当中,把英雄比喻成狗似乎是一件荒谬的事,而在草原民族中,这种现象则大大不同。除“四狗”之外,成吉思汗的三弟勇猛的合撒儿,就是以狗的名字来命名的。又如在描写成吉思汗与乃蛮部塔阳汗的纳忽崖之战时,作者借札木合之口对诸位英雄进行了描写:“四条吃人的疯狗,挣脱其钢铁锁链,欲吃我人肉尸骨,垂涎三尺狂奔而来!饮朝露捕飞禽,骑乘风暴疾如飞,射弓箭舞刀枪,素以战器为伴友,此来四条疯狗者,乃为蒙古大战将者别、忽必来二人和者勒篾、速别额台也!”由此可见,在《蒙古秘史》中,明显是将狗(狼)作为膜拜推崇的对象。

从突厥到蒙古,草原民族为何喜爱将狼作为图腾?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对狼等凶猛食肉动物的敬畏之情充溢在草原民族意识深层。尤其是对于从高山森林退出,来到草原上进行游牧生活的部落来说,狼作为草原上最大的食肉动物,每时每刻对牧人的生产生活产生威胁。而生产力水平低下,缺乏对付自然灾害能力的先民们只能消极被动地预防,甚至以畏惧敬仰、祈求拜倒来减少狼所带来的危害。时至今日,草原民族的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中狼图腾的痕迹依然无处不在,哈萨克人不能骂狼,更不能指着狼骂,在哈萨克民间谚语中,狼代表着“好汉”、“勇士”,狼成为代表着勇猛顽强、奋勇向前和坚忍不拔的品格象征。还有狼身上连着鹰头和鹰翅,扑向狮子、猛虎的形象,以表示对凶悍和刚烈的歌颂。

作者:郭晔旻

第2篇:仁怀狼图腾

序/

十年,很快!

离贵州提出“一看三打造”战略目标,已经过去了七年。

还有三年,中国白酒怎么看贵州?

还记得2011年那场提振整个酒业信心,让中国酒界充满期待的会议。那一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在仁怀召开会议,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目标“一看三打造”,即要求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中国国酒文化之都”,最终实现“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的宏伟目标。

“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看什么?怎么看?

其实,在这七年时间里,贵州白酒产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仁怀酒业更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动作。

在政府、酒协、酒投、茅台和骨干酒企等“群狼”的共同推动下,仁怀产区在这些年按下了快捷键、跑出了“加速度”、塑造了“高质量”。

仁怀市政府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支持做大做强茅台品牌,做强做优地方白酒。仁怀酒协和酒投都在积极的行动,创造各种条件带领企业走出去,争取多方支持搭建平台把客商请进来。除了强大的茅台,这些年仁怀规模性酒企逐渐增多,呈现出良性的发展态势,酱香型白酒在全国的氛围和势头正热。仁怀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当地酒企小散乱的状况,还开启了发展产区品牌、牵手新零售酒商、“再造一个茅台”之路。开始从“茅台一支独大”走向“茅台引领,百花齐放”的格局,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目标更清晰。

今年2月26日,以“同心共谱酒文章,携手共拓酒天地”为主题的贵州省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在茅台召开,这场会议的召开又意味着什么?

仁怀的“1314”工程又会如何去实现?(十三五期间要按照1个千亿级企业来引领、3個100亿级企业来支撑、10个10亿级企业来带动、40个1亿级企业来跟进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1314”白酒工业骨干集群的转型支撑作用。)

“一看三打造”目标已经进入非常关键的攻坚阶段,在这个新时代,消费升级、行业向好的时候,可以说,仁怀产区的突出表现让我们看到了更美好的未来。仁怀产区在行业深度调整期搏击潮头、逆势而上,成功跻身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首。从某种层面来说,仁怀代表着贵州,研究仁怀就是在预测酱香天下,就是在分析中国白酒的未来,就是在观察世界烈性酒的演变。仁怀,又会对中国白酒、世界酒类产生什么裂变?这是我们要看贵州、更要看仁怀的主旨与初心。

群狼,个个狼头,彼此关心彼此的核心利益,彼此共助成长,从而共同托起仁怀产区。千人千面,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仁怀,只是,结论如何都阻挡不了仁怀“狼图腾”的形成,仁怀居为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首既成事实,成为中国符号,正在成为中国白酒交出的世界符号。

还差三年,中国白酒如何看贵州?

“未来10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用5年至10年时间,把茅台酒打造成为“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为“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为“中国国酒文化之都”。2011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对茅台、对贵州白酒业寄予了厚望。

而今,离“一看三打造”的提出过去了7年时间,贵州省白酒就以约占全国3.8%的产量实现了约占全国12%的销售收入,而贵州白酒的核心区域茅台、仁怀更是交出了一份让业界艳羡的优秀成绩单。

中国白酒看贵州!这7年时间里,贵州白酒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白酒如何看待贵州?

调整期涌现的贵州现象

从2013年直线下挫到2017年名酒复兴,这几年时间中国白酒整体呈现出沉闷之态,行业进入U型蛰伏期。回顾这五年,最突出的现象当属贵州板块的强势崛起,让行业在瞻仰茅台速度外还惊叹于贵州力量。

将白酒作为“五张名片”之首的贵州,近年来深入实施白酒产业发展战略,推动贵州白酒全面升级、贵州酒业全面进步发展,尤其是在同样历经了阵痛的低谷期后,贵州白酒在2016年以来率行业之先,不断释放出活力、动力和潜力来。

作为贵州榜样的茅台集团,作为5年间上市白酒企业中唯一一家每年营收和净利润都呈正向增长的茅台,千亿目标已经近在咫尺。2017年销售收入达764亿元,旗下有两家公司挺进了白酒企业销售排名前8,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茅台酒热”,成为全球蒸馏酒单品销售额最大的品牌和全球市值最高的酒企,并带动了整个中国白酒高端产品的强势复苏。

2016年贵州白酒行业增加值已跃居贵州全省工业行业首位,对贵州工业增速连续5年居全国前列提供了最有力支撑。2017年,贵州白酒产量约占全国的3.8%,销售收入约占全国的12%,利润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随着2018年“同心共谱酒文章·携手共拓酒天地——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的顺利闭幕,“茅台龙头引领、地方品牌璀璨”的贵州品牌集群效应愈发凸显,成为了中国酒业不容忽视的“贵州现象”。

难分伯仲的川黔称雄

在此轮行业调整期之前,以川酒为引领的浓香型白酒占据了酒业7成份额,而川酒板块也成为了行业无可争议的“大哥大”。而调整期之后,酱香型白酒在引发全社会关注的“茅台酒热”之下迅速发力,而酱香型白酒主产地贵州省区也迅猛发展,成为可与川酒并称的白酒双雄。

根据川黔两省经信委透露的数据,论规模,2017年四川白酒以372.4万千升和2257.2亿的主营业务收入,稳坐全国第一;论利润,茅台“一骑绝尘”的业绩增长、利润贡献,和众多实力品牌一起助力贵州白酒2017年预计实现430亿的利润总额。从对比数据可以看出,黔酒利润已经反超川酒,销售规模增长不敌川洒,但规模增长速度比川酒快,有扩容式增长的预期。

“世界白酒看中国,中国白酒看川黔。”作为中国白酒版图上最大、最强的两块根据地,川酒和黔酒不仅构成了酒业的中坚力量,还引领着行业发展的动力和未来,比如联手在2017年举行的川黔名酒情系东北活动,酒业资源整合加速,做大、做强、做优的竞合发展观成为名酒企业核心统一诉求。

不过,川酒主营收2257亿元、黔酒利润430亿元,各界对于川酒厉害还是黔酒厉害也展开了无限遐想。

四川作为中国最大的白酒产地,川酒军团的实力更为白酒界所公认。2017年,五粮液集团、泸州老窖股份公司和郎酒集团销售收入分别突破800亿、100亿和110亿,利润增幅分别高达43.1%、29.0%和28.0%,有力地带动了四川白酒产业的高速增长。除五粮液、泸州老窖挺近全国白酒销售排名前四外,还有郎酒、剑南春、水井坊、沱牌、全兴、丰谷等全国知名的白酒品牌,而且还在“百亿俱乐部”中牢牢占据了大多数。

贵州茅台作为酒业的领跑者自不用说,习酒、董酒、国台、金沙、珍酒、贵州醇、青酒等都属于黔酒队伍中的传统成员,再加上新晋加入的金酱、夜郎古、钓鱼台等新星选手,愈加开放、创新的贵州白酒集团军正在成型。

看贵州,更要看仁怀

虽然一时之间,川酒、黔酒之争难分伯仲,但两省白酒和其他省区间的差距正在明显拉大,而就贵州白酒的崛起,与其产区聚集效应、品牌集中发展密不可分。

当然,看贵州白酒的崛起,首要看仁怀白酒的崛起。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是中国白酒第一标杆茅台集团所在地。经过5年的调整,仁怀到如今已经有茅台、国台两大品牌入选国家品牌计划;除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外,还有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贵州省仁怀市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公司提出了百亿目标,此外还有如无忧、夜郎谷、金酱、怀庄、黔酒、钓鱼台等数量庞大的优秀企业。2016年仁怀全市白酒产量达33万千升,销售收入达474亿元,新增规模白酒企业50家、累计达92家,产值上亿的33家,仁怀酱香酒更以720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上榜品牌第1名。在这一年评选出的第二届贵州十大名酒榜单中,仁懷不仅囊获了唯一一个仪狄巨匠金奖,还将两个金质名酒奖和8个银质名酒奖收入囊中。到了2017年,这个数据还在增长。

根据仁怀市2017年1-8月主体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显示,当地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值完成431.53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茅台集团完成356.68亿元同比增长19.6%,地方2000万元以上白酒产值完成74.85亿元同比下降3.6%;2000万元以上白酒产量完成22.83万千升,同比增长6.3%,其中茅台酒包装17314千升同比下降2.4%,地方酒业完成17.27万千升同比下降4.4%。

透过产区企业的数量、规模、产量、利润、收入和名酒分布等维度,我们发现,仁怀产区无论是战略思维、品牌定位,还是精细营销、市场扩张等方面不仅走在了贵州白酒之巅,在整个中国白酒产区中也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在2017年世界名酒价值论坛上,评选出的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中,以仁怀产区为核心的遵义产区毫无争议地排名第一。

仁怀产区崛起的五股力量

“到2020年,全市白酒产量达到50万千升,白酒产值达1000亿元,实现利税300亿元以上,仁怀酱香酒市场份额在全国占比提高到5%以上,‘1314’产业发展集群基本成型,‘再造一个茅台。”仁怀出炉的这份中长期白酒发展规划,让世人对仁怀的未来充满遐想。

目前,在贵州仁怀85平方公里的酱香酒核心产区内,拥有涉酒企业2800余家,其中白酒生产企业323家,拥有酒类注册商标7500多件,全国驰名商标7个,贵州省著名商标88件,仁怀酱香酒品牌价值达722亿元,酱香型白酒酿造产业在全国排名第一(2017年下半年统计数据),产区内茅台、国台等几家骨干企业在整个白酒行业地位显著。通过对仁怀最近5年的市场梳理和影像再现,我们发现,在“政府引领、协会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带动下,有五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共同推动支撑着仁怀产区的发展。

仁怀产区的崛起,是“群狼”的共同作用;仁怀现象,是中国白酒产区版的“狼图腾”。

第一股力量:政府扮演产区设计师

2011年4月9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和贵州省长的栗战书与赵克志在仁怀考察时,提出了要用5-10年的时间,把茅台酒打造成为“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仁怀市打造成为“中国国酒文化之都”,进而带动全省白酒产业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未来10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的宏伟目标。

然而正当仁怀打算大干特干之际,2012年一股突如其来的风暴,让白酒“黄金十年”戛然而止。未来何去何从?不可规避的,在行业最为困难的2013年,仁怀白酒产业也举步维艰。痛定思痛,从指引发展路径、条件保障、充分发挥白酒行业协会和企业自律作用三大方面,以酒旅融合、融资创新促转型的模式,按照“模式创新、产品多样、引金入仁”的思路,用政策营造企业良性发展环境,帮助白酒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可以说,在仁怀政府的引领下,仁怀市酒协以及具有国资背景的仁怀市酱香白酒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怀酒投),再加上当地企业,汇聚成了仁怀产区发展的核心力量。

指引发展路径

仁怀政府在政府工作纲领中,明确提出要精准施策,推动白酒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五年来,仁怀政府工作报告也反复提及,要着力打造六大体系,重点抓好五大方面工作,着力结构调整以更优产业放大区域经济新优势,着力改革创新以更大激情催生体制转型新动力。

遵义市委常委、仁怀市委书记张翊皓表示:“仁怀市要以打造千亿级产业和培育千亿级园区为目标,以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精准制定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开展‘白酒产业战略重组和产业层次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十三五’期间要按照1个千亿级企业来引领、3个100亿级企业来支撑、10个10亿级企业来带动、40个1亿级企业来跟进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1314’白酒工业骨干集群的转型支撑作用。”

其实,仁怀市的历任市长也曾多次公开表示,要壮大酒业支柱,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坚持“一看三打造”引领,深入实施品牌强市、兼并重组、园区升级、现代营销“四大战略”,全面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要求,倾力服务茅台集团,扶持壮大地方酒业,做大做活市场营销,推动酒业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标准化发展,全面提升仁怀白酒产业竞争力。

回顾这五年来,仁怀政府在帮助产区转型升级谋发展最核心的两大工作当属招商引资、兼并重组促转型和调结构推动转型发展。

1.招商引资,兼并重组

早在2011年底,白酒产业进入寒冬和深度调整期的信号已经开始释放出来,仁怀市委原常委王强透露,敏感的仁怀市决策层和业界精英们,并没有因为突如其来发生的变化而感到恐慌,在2012年就提出了兼并重组。

2012年6月,作为仁怀市白酒产业核心区的茅台镇,在规划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区域布局时,就针对镇内白酒企业长期以来出现的“小、杂、乱”现象进行了整顿和规范。而在短时间内,茅台镇还按照仁怀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猛药、出重拳取缔、关闭了非法白酒生产企业和小作坊210家,污染企业66家,并通过引入“祥康”、“贺天下”等战略投资者,推进地方白酒企业实现规范重组。现在仁怀政府依托“省直管县”优势,“引银入仁”成效明显,引入了一批500强和优秀企业落户。而2013年以来,仁怀市委、市政府分别在上海、北京、深圳、哈尔滨、长沙、广州等地举办了十多次招商引资会,吸引了杭州娃哈哈集团、上海家化集团、天津天士力集团以及吉林省祥康集团等战略投资企业以及劲牌等酒企集团单位相继落户仁怀。截至2017年末,仁怀全市工业总产值达580亿元,年均增长13%,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全市白酒产量达到33万千升,销售收入达到474亿元,新增规模白酒企业50家,累计达到92家,产值上亿的33家。而2013年仁怀地区生产总值仅384.5亿元,白酒产量30.7万千升。

2.调结构促进转型升级

用仁怀市酒业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吕玉华的话来说,2013年的仁怀酒业是哀嚎一片。对于这种情况,仁怀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了调结构推动转型发展。主要从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品牌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三个方向推进。

在产业转型优化升级方面,2013年仁怀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仁怀经开区)和仁怀名酒工业园区、茅台古镇文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健全,产业集聚和开放平台作用逐步释放。到2017年,仁怀经开区已实现“一区多园”融合发展,主业支撑和酒类配套服务业初具规模,入园企业达到183家,为仁怀产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品牌战略深入实施方面,2013年国家酒检中心仁怀分中心建设,仁怀酱香白酒科研所组建,同时还成功申报“仁怀酱香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稳步推进“仁怀酱香酒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国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获得“贵州省商标战略示范县区”称号,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贵州省著名商标30件、贵州省名牌产品2个。到2017年,仁怀产区品牌建设实力彰显,茅台品牌价值达2700亿元,雄踞中国地理标志品牌榜首,而仁怀酱香酒也以720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上榜品牌第一名,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4个、贵州省著名商标60个,“茅台龙头引领、地方品牌璀璨”的品牌集群已经初具规模。

在创新驱动能力方面,仁怀在2013年就投入了科技专项经费4580万元,累计申请专利127件,实施科技项目20个,同时实施“千人引才計划”,启动百名硕博进酒都活动,124名专业技术人才落户仁怀。到2017年,茅台学院也落户仁怀,为当地乃至整个白酒产业提供人才储备。

提供政策、资金等支持

对白酒产能、土地供应、原料供给、基础设置建设及规划定位等条件保障认真分析之后,仁怀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支持做大做强茅台品牌,做强做优地方白酒。

仁怀以五大战略行动为发展路径,围绕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打造千亿级园区、建设茅台工业旅游创新示范区等载体,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合理选择工作方法,按照“着眼长远,更要立足当前”的原则,在支持、服务好茅台的同时,大力培育地方酱香酒产业,加大对规模企业精准化支持力度,通过开展诚信企业评比活动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升市场信誉度和社会公信度;加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加强白酒市场质量监管。而就业界熟知的酱香中国行、完善发布仁怀酱香酒标准体系、举行酒旅融合发展大会等背后都离不开当地市委市政府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据了解,仁怀地区仅再造茅台镇就投入了250亿,其目标是将该市数百款酱香白酒集合进驻赤水文化城进行展示和销售推动,通过“酒旅一体化”创新发展模式来推动仁怀酱香酒。此外,还推进《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加快发展的意见》的出台,全力确保茅台集团实现千亿目标。在产业上下游配套方面,分管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市场监管、旅游等方面工作的仁怀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工商联主席邓帆就曾多次率队考察包括瓶盖厂、包装设计厂等在内的白酒上下游产业资源,力图解决产区企业面临的问题。而在当地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帮扶下,仁怀掀起了全市白酒工业和经开区(园区)二次创业热潮,企业的发展走上了主车道。

第二股力量:酒协充当营销师

“他为仁怀酒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没有他,就没有现在仁怀产区的欣欣向荣。”

“是他带领仁怀酒业走出行业低谷。”

“酱香型白酒如今取得的巨大声誉,离不开他这几年的呕心沥血。”……

如此多的肺腑之言、感恩之词中描述的他,就是现任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吕玉华。在仁怀,他还有一个更为酒圈人熟悉的名字——吕大爷。大爷,在川渝两地是对受人尊敬的长者的尊称。

这位吕大爷对于仁怀产区的发展,投入了满心的热情和全部的精力。如果说仁怀产区异军突起是群狼的功劳,那吕玉华就是那匹敢冲敢闯的“头狼”。在仁怀市政府“充分发挥白酒行业协会作用,拟用‘行规’、‘会矩’约束行业企业,坚守好酱香酒质量底线”的要求下,吕玉华率领着仁怀酒协的同仁们为仁怀产区发展积极奔走,贡献出了智力、体力和精力。

加强管理,完善协会制度建设

2013年,面对全国经济下行压力,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仁怀白酒产业发展也陷入了困境之中。“毫不夸张地说,有7成以上的企业都出现了问难。”在谈到为何在2013年退休以后,放弃了共享天伦、颐养天年的好日子不过,却要去挑起仁怀酒协这副重担时,吕玉华说:“我是一名公务员,我没有酒厂,不懂品酒,但我会喝酒,我喝了40多年的酱香酒,为我热爱的酱香酒、为我的家乡,我要推这个行业一把。”

就为了推白酒行业一把,2014年1月,这位退休不到半年的朴实老人,正式成为仁怀市酒业协会执行会长、秘书长。而从决定担起仁怀酒协这副担子起,他就时刻谨记自己行业带头人的身份,时刻推介酱香酒、为酱香酒代言。

顺利完成了协会换届选举工作,实现了协会组织的平稳过渡和正常交替之后,吕玉华率领他的团队开始着手完善协会制度建设工作。

“新一届协会履职后,为使协会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更好为企业服务,着手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在十年高速公路指挥部指挥长的职业生涯中,吕玉華十分清楚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究的重要性。在他的大力推进下,仁怀酒协制定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工作职责,并对各自的工作作了具体的分工和明确;同时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包括《会长办公会议制度》、《协会会议制度》、《会员入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而正是他这些看似内部的管理,让仁怀酒协赢得了初步的声望,树立了在仁怀酒业中公开公正公平的良好形象,也为后来的工作打开了良好局面。

深入调研,找到转型升级之路

但是面对“哀嚎一片”的产业困境,如何为酱香酒代言、推介酱香酒,帮助产区内的企业踏上阳关大道?本着老实人办老实事的工作作风,这位老人二话不说,按照毛主席关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指示,开始对会员企业实地调研考察。

虽然说没有磨破几双鞋、跑断几条腿,但为产区发展着急上火的吕玉华不仅自己披星戴月的工作,还使手下的一班人也直叫苦。“不到半年时间,我们就深入企业参与市政府及市政协组织的对仁怀白酒产业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吕玉华灵活的头脑和多样化的工作作风也在调研中初步体现出来了。根据仁怀酒协副秘书长杨碧刚的回忆,当时仁怀酒协对白酒产业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方式多样,有深入企业调研走访的,有召开座谈会深入交流的。

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后,吕玉华定下了“走出去”和“请进来”两条发展之路,并向仁怀市委、政府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建议。至此,仁怀酒协正式成为了仁怀产区的营销师和宣传师。

1.走出去,开展“仁怀酱香酒中国行”活动

仁怀酒协是一个行业组织,既不是企业,也不是执法机关,应该如何做呢?

“面对持续低迷的白酒消费市场,为加大宣传和推介仁怀酱香型白酒品牌及其文化内涵,提升酱香型白酒在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稳步推进我市白酒产业健康发展,我会决定把2014年作为仁怀酱香酒宣传推介年。”吕玉华说,仅2013年,仁怀酒协就先后组织了180余家(次)企业赴成都、郑州、济南、广州等地参展参会,积极开展“仁怀酱香酒中国行”活动,着力加大仁怀酱香白酒在各区域的宣传推介工作力度,努力提升“中国酒都”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牢牢把握酱香白酒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如今,仁怀酱香酒中国行活动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在谈到仁怀酱香酒中国行时,这位1953年出生的老人露出了孩童般灿烂而自豪的笑容,“不可否认,连续几年无怨无悔的坚持,这已经成拓展仁怀酱香型白酒知晓率和市场占有率的金字招牌了。”

就像母亲夸奖自己能干的儿子一样,吕玉华谈论起这一项目时也是滔滔不绝:“通过半年来的努力,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收到良好效果,酱香型白酒被更多人所了解,‘中国酒都·贵州仁怀’被更多人所熟知,我们还得到了市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

2.做细每一份工作为企业铺路

成功总是与艰辛相伴,仁怀酱香酒中国行活动也饱含了吕玉华的心酸泪。他说,在展会活动中,仁怀酒协的工作人员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憋着不上厕所是常事,对于这些身体上的疲劳,大家从来没有叫过苦与累,但是遇上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大家就真的心伤了。至今他还记得2014年的一场活动,稀稀拉拉来了很少的人,远没有达到当初的预想,虽然参会的仁怀企业没有说什么,但他总觉得有点愧对信任他的企业。“船不能在同一个沟翻两次。”在下一场活动开始前,他就率队提前跟当地经贸委和酒协提前沟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这些点滴间的工作,也让仁怀的酒企们越来越信任吕玉华,认为“跟着吕大爷走,放心!”

吕玉华说,除了展会期间的各项工作外,要将仁怀酱香酒中国行活动做好,需要付出的还有很多。首先是资金的问题,除了企业自筹展位装修等费用外,仁怀酒协需要承担大头费用。没有实业支撑的仁怀酒协只能伸手向政府要。还好,这位敢跟市长拍桌子较真的老爷子,从没有失望过,每年都获得政府数百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其次是仁怀酒企的跟随。“出去唱戏,总得有戏子吧?”所以吕玉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企业拉出去。凭借过硬的人品和正气,再加上确实是为企业谋福利的好事,每次都有一大班队伍跟随。据杨碧刚透露,2014年,仁怀酒协先后组织了180余家(次)企业赴成都、郑州、济南、广州等地参展参会,全力开展仁怀酱香酒中国行活动。2015年创新实施“仁怀酱香酒中国行”活动之后,到2017年,跟随仁怀酒协参展的企业已上升到达200多家(次),参展品牌近千个。再次,还要与举办地沟通。“没有听众,这戏还怎么演?”尤其是有几场活动的失望,让吕玉华越来越重视举办地的问题,每次活动前,都要与对方协商好每一个细节。最后是宣传的问题。“请听众来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知晓戏好。”与各类新闻媒体打交道,将活动的优势传递出去同样是需要花大力气的。而他采取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四类,一是编印《仁怀市酒业协会》宣传画册,画册内容涵盖仁怀300余家有证酒类企业的法人代表、企业名称、厂址、主导品牌及联系方式等内容;二是通过举办地交通广播电台滚动播报“仁怀酱香酒-中国行”等相关内容,扩大影响;三是通过所涉省内大型报刊进行广泛宣传;四是制作大型户外广告和宣传标牌。

3.升级活动模式,唱响产区好声音

几年下来,通过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持续发力,集中组织参加各种专业展览展会,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推介活动,仁怀酱香酒中国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具体表现在:一是逐步形成了协会组团参加展会的“办展机制”,且企业接受、市场认可、行业好评,有效促进了厂商现场交易;二是唱响了“产区”好声音,每到一处,遵义、仁怀“产区”可谓独放光彩——“遵义厅”、“仁怀酱酒馆”人气最旺、活动最多、组织最高效,并且展会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参展企业收获不菲;三是传递了市场正能量,让政府招商引资、“酒+旅游”同步推进,企业也逐步从“卖酒向卖理念”转变。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让仁怀酱香酒得到全国各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肯定和认可,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占有量都进一步增加。

而为进一步加大遵义十大名酒整体形象宣传工作,对外彰显该市名优白酒品牌優势,加强以“贵州茅台”为引领的名优白酒的整体宣传推介,对外展示“世界十大烈酒产区——遵义产区”形象,提升“中国酱香·赤水河谷”、“醉美遵义”等地域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更好推动遵义白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仁怀酱香酒中国行活动形式再次升华创新。2018年1月15日仁怀产区在北京举行了世界十大烈酒产区——遵义产区名酒推介会,遵义十大名酒企业、仁怀十大质量奖企业全程参与活动。活动以宣传产区、推介名酒、媒企携手、共谋发展为主题,发布了《遵义产区名酒宣言》,组织了嘉宾演讲,提升了遵义产区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活动得到了中国酒业协会的大力关注和支持,王延才理事长亲自到会致辞,宋书玉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作了主题演讲,多家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到场做了现场报道,推介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就这样,利用一切机会为仁怀“卖酒”的仁怀酒协终于带着产区的企业走出了困境。而吕玉华说,现在发展势头非常好的无忧酒业、金酱酒业等都是跟着仁怀酱香酒中国行一步步做起来的。现在,贵州省也开始搞黔酒中国行,希望通过类似的模式,提升贵州白酒在行业中的地位。截至2017年,贵州省白酒以约占全国3.8%的产量,实现了约占全国12%的销售收入和约占全国35%的利润。

4.请进来,努力形成产品销售力

分析这几年吕玉华工作的核心,就是抓创新举措,努力形成产品销售力。

在“请进来”方面,2016年,主要是积极探索“千家经销商进仁怀”和创新实施“酱香酒文化体验季”。“一是积极探索‘千家经销商进仁怀’。8月8日,协会主办的‘中国酒都白酒营销高峰论坛暨酒类产品千家经销商进仁怀’活动在国酒城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家经销商参加活动,并与部分酒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促进了‘请进来、走出去、带回家’的良好发展态势。而在‘中国酒都酱香文化月’、2016茅台酒祭水大典暨第一届国际音乐周活动的基础上,协会采取‘政府倡导、协会牵头,酒业唱戏、旅游落地’的办会机制,打造了‘酱香酒文化体验季’,将其作为一项常规活动按季度部署、分月度实施,并由各会员企业轮值举办。一年来,先后指导、协助怀庄、金酱、酱酒汇等企业举办各类活动20余场次。”谈起“请进来”的工作,吕玉华好像打开了话匣子。

“请进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了解茅台,爱上酱香酒,喝上酱香酒!”吕玉华说,2017年,随着酱香酒的起势,仁怀酒协开展的请进来工作就更多了。仁怀酒协牵头的“中国酒都·神秘茅台”酒旅文化年活动暨万人品酒大会中的万人品酒大会,就组织了仁怀市内69家白酒企业布展,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现场售酒300余万元,充分展示了“醉美遵义”和“中国酒都”的良好对外形象,对推动“酒+旅游”产业融合,促进白酒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产生较好的助推作用。抓扩大开放,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酱香酒节暨丁酉茅台祭水大典更是成为遵义市及仁怀市酒业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名专业经销商、近百名酱粉和200名国外友人齐聚仁怀参加活动,共同见证酱香酒的神秘和独特,相关报道点击量达100多万人次。活动期间,仅杨柳湾街区酒企展示台累计实现酱酒零售收入87万余元,签订销售订单达1500多万元。累计接待游客约369229人,其中省内游客268517人,省外游客99658人,核心区域(杨柳湾街、1915广场)观看演出人次累计约 178000人次,镇区累计进出车辆达7万多辆,凝聚了行业信心,促进了酒+旅游大发展。而整场活动仅花费各项资金158万元。

加强对外合作和传播

在开展“仁怀酱香酒中国行”和探索千家经销商、万名消费者进仁怀活动中,吕玉华深刻意识到传播的巨大能量,除开调研、办展等必要工作以外,他随时都在传播仁怀,为酱香酒代言。而几年工作下来,他也摸索出了一些搞传播推广的好方法。

首先是身体力行的传播。为了接待客商,65岁的他现在一次还能喝下半斤酒,即使面对老伴责怪、儿子埋怨,他也一如既往,甚至笑言,我不喝怎么让别人相信我们仁怀酱香酒的好。在朋友圈里,随时都可以看到这位立志于为酱香酒代言的长者转发的行业、企业动态。当然,他最为行业熟悉的还是,一次次地为“仁怀市没有十块八块的原浆酒,也没有二十块的,连粮食成本都不够,更何况还要存放三年以上”的呐喊,只为给仁怀酒圈营造一个良性的大环境。“行业有搞头、企业才有盼头。”通过吕玉华的努力,仁怀酒协在酒圈中拥有了良好的口碑。

1.与兄弟单位深入交流合作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要懂得借力。深知此道的吕玉华带领仁怀酒协利用工作上的往来关系,先后与河南省酒业协会、郑州市酒业协会、济南市酒业协会、广东省酒业协会、黑龙江省酒业协会、深圳市酒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和专业主流媒体开展深度交流合作,互通信息,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了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仁怀市酒业协会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仁怀酒协的工作备受好评。

2014年,广东省酒业协会、河南省酒业协会和深圳市酒业协会就主动提出与仁怀市酒业协会缔结友好协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合作共赢,共同促进的目的。2015年,仁怀酒协与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上海市酒类流通协会、深圳市酒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增加了业界间的相互信任和了解,拓宽了仁怀酱香酒的宣传领域和渠道,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仁怀市酒业协会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为了顺应行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家的呼声,这年底,吕玉华又牵头组建了遵义市酒业协会。从此,两级协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他带着更庞大的队伍继续活跃、奔走在遵义白酒业的最前线。2016年,随着影响力日益增加,仁怀酒协全力承办了中国酒业协会在仁怀召开的中国酒业顾问座谈会和2016年全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座谈会,体现了全国白酒行业对酒都仁怀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也提升了中国酒都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通过展会、团购等方式,与长沙、深圳构建了互利合作关系,并与有关企业合作在成都成立了办事处;此外还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酒业协会签订了友好协会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升了遵义、仁怀酒业协会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2.借力媒体传播推广

与媒体间的交流就更为频繁,不管再忙再累,吕玉华和仁怀酒协总是热情接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将仁怀酱香酒的好告诉前来采访报道的记者们。而对于那些诚心诚意帮助仁怀产区的记者,吕玉华也不忘给予肯定和鼓励。在第二届红高粱奖上,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就专门设置了酒业宣传奖,公开表彰那些为仁怀产区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媒体人。

就这样,通过广泛的行业内外交流和联络,吕玉华带着他的团队,使仁怀酱香白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步步提升起来,为仁怀产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搭建融资和销售平台

随着全国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以来,仁怀市白酒行业各种问题、矛盾和困难也集中出现,各会员企业没有忘记协会是他们的家,有困难、有问题先找协会反映沟通。面对大家的信任,性情中人吕玉华也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把协会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建设作为仁怀酒协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为企业服好务、办好事,以搭平台拓市场,提升市场影响力的方式,为会员企业多办好事实事。

2015年正月初六,总觉浑身是劲使不完的吕玉华就召集部分会长单位召开座谈会,对企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行梳理,并形成书面报告专题报市人民政府,恳请市人民政府每年为企业专题解决2至3件带普遍性的共性问题,一些问题正逐步得到落实和解决。而这种方式因效果显著也被一直延续下来了。

就仁怀白酒企业最为关心的资金问题,吕玉华更是时刻放在心上。2014年起,仁怀酒协就持续与各金融机构联系,争取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及政策支持,并配合金融机构对仁怀酱香酒产业进行市场调研,在银企之间建立起一种互信、互利、合作的协作关系,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此外,仁怀酒协还积极助推开展招商引资项目,争取更多大企业、大集团落户仁怀,带动白酒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而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仁怀酒协还牵头成立了仁怀酱香酒电子商务联盟,为企业产品销售创建新的平台。“待条件成熟时,将以此为基础组建酱酒电商孵化园,申报相关项目。”吕玉华说。2015年仁怀酒协积极助推、支持大中华白酒交易中心和国酒城白酒展示中心等项目建设,当年就有60余家企业入驻国酒城天天酒博会汇,并初步形成规模。到2016年,仁怀酒协还积极助推、支持大中华白酒交易中心和国酒城白酒展示中心等项目建设,从金融、技术、产业园等各个层面为仁怀产区增强企业生命力和协会核心凝聚力。

抓技术和人才建设

2015年,吕玉华牵头制定仁怀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包括一至七轮次基酒标准、综合基酒标准等8个标准,大曲酱香基酒生产技术规范和大曲生产技术规范等2项技术规范,涵盖酱香酒的一至七轮次基酒和综合基酒的感官、理化要求,大曲酱香基酒和酱香大曲的生产工艺等内容。而通过制定这一系列技术标准,仁怀产区再次巩固和提升了酱香酒的话语权,促进酱香酒产业转型升级。而为了扎实推动仁怀大曲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运用和相关后续工作,2016年9月,仁怀酒协还面向全国范围内征集“仁怀大曲酱香酒标准产品”标识(LOGO)并计划将“仁怀大曲酱香酒标准产品”标识(LOGO)注册为证明商标,今后出厂的标准大曲酱香酒才有资格使用此标识。

为了更好地鼓励和调动仁怀酒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仁怀酒协启动开展了酱香型白酒酿酒大师、营销精英、优秀企业家和文化使者评选认定工作。2016年共评选出酿酒大师34名、营销精英16名、优秀企业家35名、文化使者14名;2017年第二届“红高粱奖”上共评选出单项奖企业1人、个人5人,企业奖34个,个人奖100项。更为重要的是,仁怀酒协始终把对影响行业发展的专家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聘18名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品评专家进入协会专家人才库,成立专家委员会。而2018年,仁怀酒协还将组织专家委员会成员开展“大曲酱香型白酒技术交流”等活动,提升仁怀酱香酒产品质量,建立健全并严格贯彻执行《仁怀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将“中国酱香?赤水河谷”地域品牌商标化,申报“赤水河谷酱香酒”和“仁怀大曲酱香酒”证明商标,研究做好仁怀大曲酱香酒标准产品标识的推广使用,规范大曲酱香酒生产、流通、销售秩序,防止以次充好、以假亂真、蒙骗消费者和各种扰乱市场行为,净化大曲酱香型白酒市场。

总结:仁怀酒协的三板斧

若论吕玉华带领仁怀酒协提升仁怀产区实力的手段,主要就是抓宣传、抓质量、挖潜力“三板斧”。

近年来仁怀大大小小的请进来、走出去活动,都是围绕宣传仁怀酱香酒的品质与品牌。除了积极奔走为传播仁怀酱香酒外,仁怀酒协为酱香酒质量的巩固和提升也不遗余力。面对低质酒、劣质酒、侵权酒以次充好现象频发,媒体公德心缺失、明知20元酱酒的假新闻依然报道得不亦乐乎两大乱象,他都极为痛心疾首。为改变这些现状,仁怀酒协指导该市白酒企业认真执行国家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切实落实白酒生产过程管理,确保白酒质量安全,建立健全并严格贯彻执行《仁怀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净化大曲酱香型白酒市场。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低质酒、劣质酒、侵权酒、“窜酒”、“发霉酒”的整治力度,切实维护遵义产区白酒和仁怀酱香酒的美誉度,营造良好的酒业发展环境。挖潜力方面,吕玉华带头,仁怀酒协总是旗帜鲜明地为酒厂“站台”,并且力主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整合,扩大酱香白酒整体市场和诚信度,助力酱香酒的推广和普及。

而仁怀酒协推进工作的主要方式同样有三板斧:抓推介、抓平台、抓服务。而从效果看,在抓推介上,仁怀产区的展会展览工作卓有成效,每年促成直接交易都达数十单以上。在抓平台上,中国酒业协会在仁怀召开顾问座谈会和秘书长座谈会,与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河南省酒业协会等达成战略合作;此外银保酒通等融资平台,大中华白酒交易中心、国酒城白酒展示中心、国酒城天天酒博会汇、贵州省仁怀市酱香酒电子商务联盟等项目建设,仁怀酒业协会专家人才库等平台都为仁怀产区提升营销力助力良多。在抓服务上,仁怀酒协开展了维权协调、行业自律、业务培训,积极、主动向市委、政府及职能部门反映行业诉求,为产区企业切切实实办了不少实事、要事。

目前,吕玉华领导的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已经是贵州省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协会,也是中国白酒行业较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民间社团行业组织了,而所在的仁怀产区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球知名烈酒产区。

第三股力量:仁怀酒投是规划师

在仁怀产区发展中,2013年成立的国有全资公司贵州省仁怀市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仁怀酒投)同样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作为仁怀产区实现“再造一个茅台”的核心力量之一,酒投公司的核心是背靠政府、携手茅台,打造中国酱香酒产融互动整合平台,并综合运用商业模式、营销创新和金融资本工具等手段,为仁怀白酒产业搭建一个投资、融资、营销、宣传等为一体的发展平台,服务仁怀白酒产业发展。

仁怀酒投董事长李武透露,按照仁怀酒投的规划,将主要从五大方面助推产区发展:一是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和融资手段,实现低成本快速融资,为仁怀白酒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二是按照空中与地面互动、线上与线下并进的原则,着力打造全国唯一的酱香电子商务平台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酱香酒交易中心;三是以发展总部经济为目标,着力打造贵州第一、全国一流的中国白酒专业交易市场;四是以推进酒旅融合发展为目标,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华夏民族酒文化博览园”,切实推进工旅、酒旅融合发展;五是建设中国最大的酱香基酒收储中心,为投资收藏、基酒交易等提供专业服务。

对此,海纳机构总经理、酒业评论员吕咸逊认为,以政府为后盾、国有全资公司为龙头,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仁怀酒投模式是提升仁怀白酒产业整体实力的捷径,亦为仁怀产区的未来发展作出清晰的实施路径。

而在交流中,李武也告诉记者,在仁怀市“培育千亿产业、打造千亿强市”目标指引下,仁怀酒投一方面要建设成为仁怀又一家过百亿级的企业,还要按照融、投、筹、集、销总体思路和“实业为本、金融为器、投资为驱、产融互动”的思路,充分发挥白酒工业“带一连三”功能,延伸酱香酒上下游产业链,助推产区整体发展。实业为本,打通渠道和消费者

李武透露,仁怀酒投将按照“实业为本、金融为器、投资为驱、产融互动”的思路推进落地工作。“实业为本即打通渠道、塑造品牌。”他表示,这一块业务主要以宣传推介酱酒文化、提升仁怀酱香酒品牌形象和市场认知为核心,以打通消费者和渠道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做活做大做强仁怀酱香酒产业,实现下游带动上游,推进仁怀酱香酒产业发展。

“我们将围绕塑造‘一个核心’、打通‘两大体系’实现实业部分的落地。”他介绍说,一个核心是指仁怀酱香酒为核心,两大体系包括自建营销体系和新通路销售体系,其中新通路销售体系主要是与战略大商结盟和开展股权投资等。“比如与名品世家、1919、酒便利等的合作签约,就是重构仁怀酱香酒新通路销售体系的一个举措。”李武表示,目前仁怀酒投公司正在重点打造交易中心的出口体系包括茅台镇小镇的建设、大商和超商的合作、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合作。

“其中,茅台小镇就是仿制的酒车间、茅台酒文化博物馆的缩小版,仁怀酱香酒专卖店三者的结合体。”李武讲述,而在未来两年,还将有2000家仁怀酱香酒线下体验店在全国落地。对此,吕咸逊表示,这是打造仁怀酱香酒线下体验的重要模式,可实现传播文化、推介产品、提升影响、塑造品牌的目标。

实施产品分级管理制度和建立仁怀酱香酒溯源体系则是仁怀酒投扩大仁怀酱香酒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另一方式。李武透露,仁怀酒投正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仁怀地方酒业基酒进行评估论证,对其酒体进行分级认证,借鉴法国波尔多酒庄分级管理模式,对仁怀所有酱香酒产品进行分级认证管理,授权使用仁怀酱香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识。此外,仁怀酒投公司还联合了贵州省科学院建立仁怀酱香的溯源体系,使每一瓶仁怀酱香酒都能追溯到它的原料产区、生产车间、酿酒师的信息,真正让交易中心的投资者和消费者放心投资,安心消费。

“百城路演活动是仁怀酱香酒推广的另一招。”李武透露,借鉴法国波尔多在中国开展的“随时随地波尔多”活动,仁怀酒投还计划开展“明明白白仁怀酱香酒”百城路演活动,主要针对中高端人群开展品鉴体验和文化推广,以此宣传推介仁怀酱香酒,同时推进招商。

金融为器,打造权威金融服务平台

李武透露,仁怀酒投目标是成为百亿市值的综合金融平台企业、仁怀市仅次于茅台集团的白酒产业第二大企业为目标,以打造“仁怀酱香酒”中国驰名商标为己任,通过提升管理合作、引入金融资本和品牌塑造升级等综合手段,整合、规范中国酒都白酒产业发展,使之逐步成为拥有中国酱香酒定价权的权威金融服务平台公司。

“我们有三大平台,一是投融资管理服务平台,即以仁怀酒投公司为主体,以贸易金融、投融资等为主要手段,打造仁怀最大的产业投融资运营管理服务平台。二是酱酒文化宣传推广和产品体验销售为一体的线下新型连锁服务平台,即以仁怀酱香酒道馆、酱香酒旗舰店、酱香酒O2O店三级推进,建设2000家体验服务平台。三是酒类产品交易平台,即与全国知名酒交中心合作,打通“银证通”通道,整合业务资源,相互贯通交易模式,制定交易规则,打造真正的交易中心,实现大宗商品交易和酱香成品酒交易相结合的交易平台。”据李武透露,由仁怀酒投发起和成立的贵州酱香酒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立足于仁怀市酱香酒的经济发展,能够有效降低资金成本,提供融资融货便利、提供酱香酒流通效率、完善酒品的物流、仓储、信息发布等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公开性和金融属性,是仁怀市酱香酒重要的交易场所。而贵州酱香酒交易中心的建立,整合仁怀当地酒企的优势,注入酒文化的活力,大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对推动仁怀经济、文化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有明显帮扶作用。

产融互动,“再造一个茅台”

卓鹏战略创始人田卓鹏曾说:“千亿茅台要实现,产融化是关键。”对于仁怀市想要拥有第二家过百亿的酒企,产融化同样是关键。于是,担当仁怀“再造茅台”重任的仁怀酒投确立了“金融为器是手段,投资为驱是动力,产融互动是目标”的推进思路。

“我们将以仁怀酒投(交易中心)为主要平台,综合运用贸易金融、商品交易模式等金融工具,实现低成本融资,解决仁怀酒企资金短缺问题。”李武表示,主要目的一是快速增加仁怀酒投公司流水,提升融资能力;二是解决大商超商流动资金紧缺或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从而推动产品销售;三是建立长期紧密合作的大客户群。“我们一方面与年度名优白酒采购额在2亿元以上的超商大商展开贸易金融,另外还成立了酱香基酒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酱香成品酒挂牌交易中心和酱香原酒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作为国有全资企业,我们还有投融资业务板块。”李武表示,“再造茅台”产融互动的最终目标是地产酒业与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健康发展,所以投融资也是仁怀酒投的一大主要业务板块。据其透露,当下仁怀酒投就拟投资30亿元建立酒旅一体化的华夏民族酒文化博览园。而为了切实丰富提升华夏民族酒文化博览园业态,仁怀酒投还将投资打造总部经济示范区,配套建设白酒产业孵化园、会展中心、大数据体验中心、旅游接待中心和酱香酒文化体验馆,打造贵州第一、全国一流的中国白酒专业交易市场。同时,为了配合建设中国酱香酒交易中心,仁怀酒投还将投资建设30万吨酱香酒收储中心,为白酒企业和第三方投资人提供酱香基酒、成品酒储存、中转等服务。

第四股力量:茅台集团是动力源和稳定器

茅台集团全年白酒产量、销售收入、实现产值、增加值分别占贵州省白酒产业的27.4%、62.3%、65.6%、 82.6%,是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仁怀白酒产业稳健发展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2月26日,茅台集团发起了以“同心共谱酒文章,携手共拓酒天地”为主题的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茅台是仁怀乃至整个贵州白酒产业的带领者。

眼睛向内,带动贵州酒企共同发展

贵州茅台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曾多次提到,超越竞争的是竞合,茅台将实施竞合战略,与酒企们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共谋发展。2013年,虽然茅台也陷入了发展的低谷期,但是这家行业内唯一连续九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在努力发展自身的同时感恩回馈社会,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促进企业持续跨越发展的根本,把责任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义赈救灾、环境保护、扶农兴农等方面反哺家乡仁怀,还向同行企业们做技术等方面的交流支持。

2016年起,随着茅台集团自身发展恢复,开始了在全国大范围的拜访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力图为茅台创造一个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这场由茅台率先推动的行业变革始于2016年,并在2017年得到加深强化,竞合发展已经成为2017年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标志性变化之一。一年多的时间里,茅台集团公司高管先后走访泸州老窖、汾酒、西凤、宋河、贡、郎酒、劲酒、五粮液等兄弟企业,随后各兄弟企业开始回访,整个行业氛围就在你来我往之间、交流互鉴之中不断向好,一种互访互动互促的团结和谐局面得以形成,而在“川黔名酒·情系东北——2017峰会”上发布的《沈阳宣言》更是宣告了茅台竞合发展理念观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竞合发展已经成为白酒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作为白酒行业的一员,仁怀酒企也受到了这股“竞合”风的影响,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逐渐在仁怀形成。

“所谓‘眼睛向内’,是立足于带动省内企业共同发展,力图发挥一些作用。”李保芳说,作为行业龙头,茅台既要在全行业带头,更要在贵州白酒行业带好这个头,这是茅台的责任。根据茅台今年职代会透露的数据,茅台全年白酒产量、销售收入、实现产值、增加值、利润总额分别占贵州省白酒产业的27.4%、62.3%、65.6%、82.6%、93.7%;营收、增加值、利润总额分别占贵州国资委监管18家企業的27.9%、75.8%、94.5%;十二五以来,茅台引领贵州白酒产业蓬勃发展,白酒产业增加值占贵州工业增加值比重逐年上升,由2012年的17%提升到2017年的18.7%,位居贵州全省十大产业前列。各种数据再次表明,茅台是仁怀乃至整个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1.全面帮扶仁怀产区

李保芳说,从过去发展的情况看,茅台对本地白酒企业的带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显性的,看得见、有惯性的。茅台酒的市场,对其他白酒价格空间调整的拉动,是巨大的。茅台形势好的时候,整体上“一好百好”,整个白酒市场和所有酒企都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是隐性的,看不见、算得清的。茅台制定的标准,酱酒都在用;茅台的保健酒公司、技开公司与地方企业联合,生产其他品牌的酒,大家都受益。

作为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而本着做给行业看、带着行业干的初衷,茅台今年将在贵州省内发力推动贵州酒企的抱团发展,

作为茅台的家乡、贵州白酒最为集中的产区,仁怀将在茅台“眼睛向内”的战略之下,赢足先机。而仔细分析茅台集团对仁怀产区的帮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2.抓好文化战略、品牌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茅台倡议本地白酒企业要自觉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牢固树立新时代意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精准发展战略,精准目标定位,精准战略支点,全力以赴抓好以文化战略、品牌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为核心的“三大战略”。

对于文化战略,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提出了破与立结合、守与变结合两大方法论。“实践证明,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白酒文化粗放的模式已不适应发展趋势,亟需建立健康饮酒、饮健康酒、饮酒健康的白酒新消费文化。我们要以客观、理性、负责的态度面对公众,倡导文明、理性饮酒,宣传健康、科学、快乐、轻松饮酒。同样,传承经典更要超越经典,既要进一步坚守和传承中华白酒文化基因,还要鉴往知来,开放包容,与国内外酒文化相融合共发展,使中国酒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繁荣。”而几年来,通过对传统酒文化的研究与弘扬,强化中国白酒饮用时消费者的参与感、仪式感、文化感、快乐感、享受感方面,茅台已经累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对于品牌战略,茅台集团提出了一要树品牌、二要提品质、三要优品种为核心的方法论。近年来,茅台集团以品牌瘦身、推出首席质量官制度等举措为其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案例,呼吁本地白酒企业要加快“瘦身提质”、“强身聚核”、“健身增效”,真正打造一批世界级、全国性和区域性品牌集群;同时要加强与国际对标,不断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行业和酒企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溯源体系建设,确保产品安全,共同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此外,茅台还致力于推动本地白酒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分梯度打造各类精品,形成“一品多元”的贵州白酒品种群,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变、速度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转变,不断提高贵州白酒产品供给水平。

对于差异化战略,茅台集团的三大方法论是:一要营销定位精准化,即紧跟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抓好营销定位,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要营销与“智销”深度融通、线上与线下深入融合,加强营销方式的创新与转变,提升营销精准化;二要营销管理精细化,即要主动同国内外一流企业全方位对标,进一步学习借鉴先进营销理念和方法,将营销管理从粗放型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三要营销服务精致化,即要加强营销服务创新,建立和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切实提高服务效率,提高服务满意度,为消费者提供超值服务和亲情服务及迅速便捷的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让顾客少烦心、多舒心,以服务促进销售。

志俊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乾认为,茅台集团毫不吝啬地将自身实践的成功经验向同行分享,并从战略高度向同行提供帮助,让仁怀产区白酒企业受益匪浅。

集群式發展形成产业规模

袁仁国指出,现代经济中,集群式发展可以促进优质资源集中,加快形成产业规模效益、特色品牌优势,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声律相协而八音生”, 袁仁国表示,贵州白酒企业要形成大合唱,奏好同心曲,绝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本地白酒企业要集群式发展,处理好协调、协作和协同“三种关系”,使三者有机联动。

所谓协调关系,袁仁国表示:“一要深化伙伴精神。本地酒企彼此联系紧密、利益交融,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传统友谊。茅台愿与大家秉持同舟共济、同心同德的伙伴精神,增进兄弟企业感情,相互之间心贴得更近、手拉得更紧、路走得更宽。二要深化交流互鉴。近年来,茅合走访和接待了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汾酒等名白酒企业,加强了交流、增进了感情。本地白酒企业更应加大交流力度,密切交流互动,携手走出省外、走向国外。三要深化包容合作。包容合作是行稳致远的‘金钥匙’,可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包容的心态,深化务实合作和巧妙‘勾兑’,相互包容、相互兼容、相互融合、相互和谐、相互促进,打造合作发展新模式。”

在提到处理协作关系时,袁仁国表示:“平台化是协调发展的重要趋势,要率先在全国白酒行业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一是搭建了人才协作平台,进一步加强本地酿酒、勾兑、品酒等高技能高技术高水平白酒人才的培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集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大军。注重招才引智和优化人才培养,既要招得来‘女婚’,更要留得住‘儿子’,‘输血’与‘造血’并重,‘女婚’与‘儿子’同心,使本地白酒人气更旺盛、精英更云集,打造中国白酒入才高地。而茅台承诺,将不断办好茅台学院,为本地乃至全国白酒行业培养人才。二是搭建了科技协作平台。通过探索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合,推动本地白酒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科技成果利用和转化,不断提升本地白酒科研实力。三是搭建了物流协作平台,打破物流‘围墙’,通过市场化运营模式,搭建了本地白酒开放、共享的物流平台,本地白酒物流更加高效、快捷、优质。”

处理好协同关系,即彼此间形成战略协同新格局、新模式和新体系。袁仁国透露,茅台集团的做法是“号召大家要共同着力‘六大发展路径’,即一是坚持以做精产品为重点,二是坚持以做大市场为突破,三是坚持以做优品牌为主线,四是坚持以做好文化为抓手,五是坚持以做强产业为支撑,六是坚持以做足贡献为己任。”

袁仁国承诺,茅台将自觉把引领和带动本地白酒行业做强做大作为发展战略重点,积极带动和提升本地白酒行业的发展水平;同时鼓励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以提升黔酒市场竞争力,借鉴全球知名酒业企业的发展规律,共同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中国白酒业健康发展。据他透露,下一步还要探索建立各家酒企发展规划衔接机制,真正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构建共商、共建、共赢机制

“众智之所为,乃成功之道。”袁仁国提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白酒企业的发展,不可能独善其身,我们要抱团取暖、抱团发展,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加法效应和‘二乘二大于四’的乘法效应,顺应共赢共享的大趋势,坚持合作共赢的大方向,构建共赢发展的大格局,实现全面的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为此,袁仁国代表茅台集团向本地酒企提出了构建共商机制、共建机制、共赢机制的呼吁。

在茅台集团的规划中,本地企业一要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各企业既可有战略重组等‘硬合作’,也可加强信息沟通、经验交流、技术分享等‘软合作’。总之,大家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绝不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要推动企业互帮互助,抱团发展天地宽。”二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袁仁国提到,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好的生态环境才能酿造好茅台酒”。茅合将一如既往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茅合酒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传统产业生态化、绿色化。今年2月初,赤水河获第二批“中国好水”称号。他呼吁本地酒企要加强节能减排,守牢生态底线。各企业决不能破坏生态、损毁资源、贻害千秋。三要建立竞合发展机制。他表示,超越竞争的是竞合,尽管白酒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既是对手,又是朋友,各有各的市场、各有各的空间,要各唱各的拿手戏,各打各的特色牌,也可互相“拼车”、互搭“快车”。

在共赢机制的打造中,茅台集团提出了要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对此,袁仁国表示,本地企业要积极寻求最大利益公约数、合作契合点,分享发展机遇,扩大共同利益,实现互惠互利、多赢共赢。要加强团结协作,建立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关系,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因为,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本地白酒企业要融为一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发展格局,不仅要做好“自转”,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也要做好“公转”,使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画好“同心圆”,唱好“同心歌”,实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齐发展。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第五股力量:骨干酒企,仁怀产区的典型代表

5年,弹指一挥间。酒业经历了调整期阵痛,如今在复苏新周期的行业大环境下,仁怀产区内众多企业率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如本文所述的6家企业,更是通过创新创造、文化引领、提升品质、转变模式等途径,创造了行业令人瞩目的成绩。

仁怀产区,开始从“茅台一支独大”走向“茅台引领,百花齐放”的格局,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目标更清晰。随着茅台品牌价值和酱酒文化的强势崛起,仁怀产区内的相关企业将分享由此带来的更多红利。但产区的壮大和竞争力的提升,除了在产量和销售额实现突破之外,还更应强化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个性优势,这些也是企业在未来市场需要坚持的重要方向,而通过文中6家企业的案例分析,相信能让更多中小企业有所借鉴和启发。

代表一:国台,创新思维打造中国酱酒典范

回望2017,国台完美收官。產品结构升级聚焦,实现经济效益迅猛增长24倍;商业模式创新聚力,助推销售业绩跨越提升66%;营销推广全面开花,铸就品牌价值上升突破100亿。辉煌的数据,充分证明国台创新发展理念已经开花结果,国台酒已经发展成为酱香型白酒的典范。国台加入了央视“国家品牌计划”,这种气魄与动作充分彰显了国台的品牌自信。国台还进行了产品升级和品牌升级,比如国台青云酒的大力推出。

2012年,酱酒企业与全行业一起进入到了深度调整期,一大批竞争力较弱的茅台镇中小酒厂相继倒下,给真正做品牌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更大发展空间。长期以来,茅台镇虽是著名的酒业产区,但是在茅台大树下鲜有品牌化企业崛起,坚持品牌化经营的更是凤毛麟角。而国台先后斥资30亿元、历经近20年做长线品牌,经历调整转型的阵痛,其间虽困难重重,但经历“大考”后斗志弥坚,实现了凤凰涅槃。回望5年历程,国台坚持创新创造的共享共有模式,实现了销售增长的奇迹,引起了行业的关注和讨论,成为仁怀产区以新立企的明星和标杆。

1.创新理念,把健康和匠心融入企业本源

天士力基于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理念,紧扣人们健康生活的核心要素,以及生活中的个性化需求。在创建初期,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长闫希军就提出了“打造现代健康白酒,创新现代饮酒文化”的企业理念,通过“寻源”“立本”的过程,把这一理念和工匠精神体现到产品标准、企业管理、产品文化的各个方面,体现到每一瓶国台酒的生命历程当中。

“寻源”的过程,就是立足于茅台镇独特的地理、气候和人文环境的道地性,追寻历史之源、酱香之源、工艺之源和文化之源,继承和发扬茅台镇酱香酒的精髓。“立本”的过程,就是探寻现代白酒的物质属性之本。因为天士力的主业是制药,他们就按照制药的理念、技术和标准,学习酿制现代白酒,努力把现代白酒的质量做得更稳定、更安全、更健康。

同时,他们还按照“四好一通”来推动白酒产业酿制生产和文化价值的提升。“四好”,就是酿造好一瓶美酒、窖藏好一瓶美酒、勾调好一瓶美酒、品鉴好一瓶美酒。“一通”,就是把“通”作为现代白酒的文化内涵,挖掘现代白酒的文化价值。天士力控股集团闫希军主席、中国酱酒大师徐强、张春新博士、李长文博士、卢军博士、邹鹏博士、著名媒体人李强成立的这样一支文人、匠人、商人气质并具的团队,更是以创作的态度和追求极致完美的精神,创新了一款用以表达热爱的酱酒——国台·青云,让更多人通过酒感知这个世界的鲜活与生动,把酒业创新文化做到了极致。

2.创新模式,股权激励厂商联盟

引入股权激励机制,与经销商实现共创共享。首推中国白酒行业真实年份酒——“国台国标酒”和“共享酒窖”新模式,使国台在消费者心中埋下了“正宗大曲酱香、真实年份好酒”的品牌认知种子,打通人、窖和市场共享,使看相、品相、卖相都深入人心。国台动作频频,在闫希军主席、吴迺峰总裁顶层设计下,2016年,又创新力推“股权激励·厂商联盟”机制,让经销商提前入股国台酒业,与经销商真正成为利益的共同体,最大化提升双方合作的动力,切实调动了经销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国台构建起了 “共创共享·共有共赢”大格局的佳话。

有行业专家指出,国台股权激励模式的出台,彰显出这个已经历经了18年发展的酒企,对于市场已经有了足够的认知,品牌也已经经过了市场的考验,他们没有以快求胜,虽然移动互联微直销的创新模式已经成为行业标杆,但他们依旧以工匠精神将每个产品都做到极致。国台进取、天士力背书,经销商力挺“股权激励招商计划”,“今天是合作伙伴,明天是股东一员”和“不建酒厂,拥有酒厂”已成为业界创新代表,促使国台酒在广东、河南、江苏等亿级市场快速成长。

在此基础上,国台还围绕主板上市,以“股权激励·厂商联盟”的模式,遴选部分优秀经销商以“销售+股权”方式深度战略合作,让经销商也能实现千万级甚至亿元级的财富梦想,这一举措已吸引到一批有实力、有资源、有思路、敢投入,愿意与国台共创共享的经销商合作伙伴加盟国台。受益于股权激励计划的推行,仅2016年,国台酒业销售收入就逆势增长68%,中高端产品更是增长300%,单月销量远超1亿元。业内人士认为,2016年国台推出的股权激励模式与其说是模式上的创新,不如说是战略上的突破创新,这是传统“一家独大”与现代“抱团发展”的一场“征战”,对于很多在传统与现代中茫然无措的经销商来说,国台引领他们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3.创新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

通过近20年白酒业市场化发展轨迹不难发现,酒业竞争正在从不够规范的渠道竞争、价格竞争、促销竞争转向以品质为基础的品牌化竞争时代,全新的商业生态环境正在到来。这一点从近两年行业复苏的趋势就很容易看出,大企业、大品牌率先走出调整期,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而大企业、大品牌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品质的可靠性、品牌的影响力。贵州国台酒业通过名人代言和进军央视,与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国强正式签约代言,同时宣布国台酒入选2018年“CCTV国家品牌计划”,在宣传创新上又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国台+国强+国品”,“三国”联合瞬间引爆业界,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极大拉动了国台在消费者层面的影响力。

国台开启了“凝聚千商·共享酱香”中国行活动,全国各地累计举办近百场,全年品销推广会3000余场,迅速在中国大江南北刮起酱酒风潮,借弥补市场空白区域之机,通过品鉴形式俘获众多忠实酱粉,成为实实在在的人气王。探索建立“国粉健康饮酒俱乐部、国台健康饮酒顾问团、国台健康饮酒联盟、国台领袖会”层层递进、相互贯通的区域属地化交互平台,真正建立以消费者为导向、以价值为纽带、以服务为核心的平台化生态圈。国台领袖会是这个生态圈的顶层组织,陆续在广东、福建、山东等多个重点省份成立国台领袖会分会。“国台健康饮酒联盟”是国台建言献策,共建、共治,价格体系统一,市场政策统一,市场秩序维护统一的一个经销商组织。国台健康饮酒顾问团是国台酒的消费意见领袖,引领消费国台酒、宣传推广国台酒,是国台的推广者、经纪人、销售者,已逐步发展为国台的兼职销售大军、“国台外部创客团队”。国粉健康饮酒俱乐部是国台的忠实消费者组织,以俱乐部形式加强互动、增强黏性,达到复制、影响、裂变消费群的目的,真正抓住了消费者的心,赢得了良好的业绩反馈。

代表二:无忧酒,文化开路品牌建设

据贵州省仁怀市酒业协会领导透露,茅台镇无忧酒连续三年参加国家、省、市名酒评比,酒体专家评分都是名列前三,其中2017年在参加遵义市十大名酒评比中,无忧酒以酒体专家评分第一名成绩,荣获中国酒业协会和仁怀市酒业协会联合颁发的“中国酒都2017年十大质量奖”殊荣,成为名副其实的茅台镇第二传奇。回顾无忧5年来的发展历程,创新文化成为无忧酒创造品牌传奇的助推器,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和共鸣。

1.定位文化酒,塑造独特品牌形象

无忧高层认为,四川在白酒品牌上有“六朵金花”的美誉,贵州茅台镇是世界蒸馏酒最著名的产区,也是酱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长期以来只有贵州茅台酒一花独放,这不利于整个酱酒产业发展,茅台镇应该有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金花”级的品牌伴随茅台酒一起在白酒行业绽放,无忧怀着打造像茅台一样受人尊敬的品牌和企业的初心,立志成为“贵州品牌金花”,走文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无忧确立文化酒的品牌定位,坚持走自己道路。无忧从品牌到包装设计都避开了茅台镇多数企业做茅台酒擦边球品牌和山寨品牌的老路。在品牌符号上,无忧品牌的“无”字设计为繁体,“忧”字设计为简体,一繁一简组合寓意无繁简忧,外在协调美观,内涵独特鲜明。在品牌文化上,无忧以包装设计赋予品牌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把无忧酒瓶设计为弥勒佛像的变体,犹如弥勒佛祖化身;在防滑线设计上自然嵌入易经中的“泰卦”,卦辞为“小往大来,吉亨”,为商者称赞叫绝;无忧瓶底方印设计,体现无忧的坚持“品质第一”质量文化和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整个酒瓶外观精致简洁,内涵博大深远,众多无忧粉丝对酒瓶爱不释手。

2.营销求简,回归本质

在品牌营销上,无忧崇尚大道至简的文化营销之道,把各种营销理论和方法做减法,“酒好不怕巷子深”,让营销回归本质。结合无忧酒“体验”和“分享”两大特性,无忧长期坚持一桌式品鉴、高端酱香酒盲品、大型品鉴等多样化的品鉴活动和无忧粉丝神秘茅台镇之旅活动,粉丝群不断壮大,品牌、产品美誉度稳步上升,充分体现了无忧粉丝口碑传播的强大力量。“存好心、做好人、说好话、行好事、酿好酒”是无忧一种质朴而接地气的企业精神,更是他们品牌营销求简的根和魂,使无忧酒一跃成为高端酱香白酒的新星!

文化是酒的根和魂,无忧酒业让文化站位企业发展的最前沿,开辟了一条文化立企的新路,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成为了茅台镇的再一个代表性创新酒企。

代表三:夜郎古,坚守品质至上战略

随着消费的升级和市场的不断升温,酱酒行业又迎来一春。在白酒行业品牌和产区不断集中的新常态下,贵州夜郎古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快速成长和全国市场布局的新锐酱酒企业,在酱酒市场异军突起,在仁怀产区趟开了一条品质立企的新路。

1.实施品质核心战略

市场空间大,但市场竞争也很激烈,要在众多同行企业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必须找准目标定位。夜郎古酒把茅台集团质量标准作为标杆,紧紧追赶,拉近距离,努力把铁的生产工艺、严格的管理制度、一流的销售服务水平等理念贯穿企业发展过程,抓质量、抓安全,注重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为不断提升企业品质夯实了发展根基。

无论营销手段多么复杂,酱酒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品质,而品质的核心在于质量。酱酒的生产制造工艺本身复杂繁多,而工艺技术水平最终决定产品的质量评价。“一个木桶所能盛的水的高度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对每一道工序的自检、互检、互相沟通,就好似互相镶嵌的木板构成整个木桶,并且决定了木桶所能盛水的高度。只有一道酿造工序好不是真好,每一道酿造工序都好才是真好。确保每一道酿造工序都环环相扣,使夜郎古酒的酒體质量始终保持同行之间的较高水准。夜郎古酒董事长余方强认为:不管在什么状况和条件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尤其是我们传统白酒的酿造工作;人是管理机器、操作生产流程、细节的主体,人决定质量,而非机器决定质量。质量也是一种职责心的培养。产品质量是每一个职工干出来的,而不是质检员检出来的!因此就应提高自身的工作素质,严把质量关,产品质量深入到每个职工的心中。

2.视质量为第一生产力

视质量为第一生产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体系。夜郎古酒把实施品质核心的发展战略,提高到影响企业发展的最关键位置。

企业竞争,关键是质量的竞争。夜郎古酒时刻把品质作为保持销售业绩持续增长、提升同类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他们准确把握实施品质核心的战略意义,立足企业发展实际,深入分析如何提高品质,探索运用品质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实现年销售额同比往年翻几番的宏伟目标,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公司董事会敏锐地洞察到,从整个白酒行业、甚至是整个国家来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比较优势减弱,亟需转变发展方式,要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只能依靠品质取胜创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品质保证,一切归零。为此,2018年,夜郎古酒业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核心工作。一是坚持“夜郎古”和“酣客”两个核心品牌的运作。二是坚持以消费者口感为导向的酒体研发工作。三是坚持在长三角、珠三角等酱酒核心市场的网络布局工作。四是坚持围绕品鉴会和酱酒之旅做好消费者的体验工作。五是坚持夜郎古销售团队的持续打造和专业化培训工作。

品质是一个传统的老话题,夜朗古酒却把它作为一个企业安身立命的战略举措,坚守品质至上的发展思路,逐渐在竞争激烈的酒业市场闯开了一片蓝天,在仁怀产区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

代表四:黔酒股份,打造文化集群,用文化滋养品牌

文化,是决定创造、塑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城市、一个产业、一个企业软实力的根本。

2017年1月12日,遵义市酒业协会和仁怀市酒业协会共同颁给黔酒股份“文化成就奖”和“创新营销奖”,并授予黔酒股份董事长张方利“中国酱香白酒酿造大师”荣誉称号。2016年度国家酒类检测中心仁怀检测院授予黔酒股份“中国酱香白酒标准产品”。2016年9月9日,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授予黔酒股份张方利董事长“黔酒大师”称号;2017年,黔酒股份的“黔酒一号”酒被中国酒业协会、遵义市酒业协会联合评选为“中国酒都十大产品质量奖”。回顾企业成长历程,黔酒面对困境,整合优势资源,在渊源古老的酒文化中汲取企业成长营养,促使企业后来居上并不断发展壮大,在仁怀产区标杆立旗,充分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1.打造基地式文化集群

贵州白酒,始终以一种传统工艺被一代又一代酿酒人传承和演绎,这是对“传统”的信仰和尊重。这种对传统的信仰,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力和定力,对传统工艺、历史和文化进行尊重和传承。

黔酒股份创建之初,就着力打造基地式文化集群,利用文化的强大合力浇灌企业精神之花。他们相继建成“黔酒文化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鲁班场战斗陈列馆”、“茅村黔酒民俗馆”、“黔酒酒庄”、“黔酒酒堡”和“乡巴佬酒庄”等文化基地集群。

从“黔酒文化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鲁班场战斗陈列馆”到率先在仁怀白酒集中优势产区建设“黔酒酒庄”,是黔酒股份对贵州酒文化和贵州文明的发扬。透过黔酒文化馆,领略贵州悠久的酿酒历史、丰厚的酿酒文化和独特的饮酒习俗。从“黔酒酒庄”到“黔酒文化馆”,从“乡巴佬酒庄”到“黔酒酒堡”,黔酒股份始终践行着文化滋养品牌的市场创新。

文化,滋养黔酒。“黔酒文化馆”和“中央红军四渡赤水鲁班战斗纪念陈列馆”将承载着黔酒工业经济和旅游、传统酒文化与红色情结完美融合的酒文化长廊,由小变大,以点滴成就完美,诠释自身不同文化内涵。未来的黔酒文化长廊,将逐渐形成由酱香白酒地下陶坛库藏文化群、黔酒传统工艺文化长廊、黔酒曲水流觞体验区,谈黔说酒互动区、黔酒个性化定制藏馆、黔酒自酿封藏体验区、黔酒全景展示厅、红军四渡赤水鲁班场战斗纪念馆、金黔农家生活馆等9大核心文化元素组成,让酒客、游客、墨客在这里尽情领略贵州白酒和酱香白酒的无穷魅力。

“一杯酒的贵州”,作为“黔酒”新的品牌价值和企业主张,黔酒股份从“生态”、“文明”、“滋养”和“健康”四个维度去深度挖掘和传播黔酒文化的深邃。秉承“顺应时节、合乎自然”的传统酿酒工艺,承续这最美贵州的欣赏魅力。黔酒股份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以一种地理情怀裂变成一种社会价值观,指引规范企业发展方向和成长逻辑。

2.培育新生代消费群体

文化,是白酒业的最终归属,也是白酒消费延续的根本。白酒,不仅仅是一个与地理有关的传统产业,更是一个与地理有关的传承学问。白酒文化,是与地理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化范畴。

为了进一步强化黔酒股份与市场和消费者近距离接触,成立了贵州黔酒营销有限公司和贵州黔酒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加强营销思维转型、加强营销观念转变、加强营销创新升级,把文化注入企业的每一个基因。

黔酒股份洞察白酒发展未来,敏锐地察觉到,与其说让“千禧一代”(80后和90后)和“X一簇”(00后)不适应性地接受白酒,还不如让他们从浩瀚五千年中国酒文化先读懂中国白酒。传统与文明的理性回归,注定是一个新的大势。酒,它不是完全孤立的物质,在历史与时代的不断融合和演化中,被赋予很多非物质的东西,或是文化的,或是精神的,或是情感的。他们将贵州不可缺失的这些酒文化字符,与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尤其是“千禧一代”渐渐远离的酿酒传统和文明,重新予以重视和重塑,让他们从中读懂中国白酒的历史和传统,读懂中国白酒的精神和气质,培育大量的新生代消费群体。

文化是流转于黔酒股份每一个细胞的精灵,从文化中汲取企业生存发展的营养,黔酒走出了一条用文化打响品牌的独特道路。

代表五:金酱酒业,产业升级,打造精品酒庄

2012年,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金酱酒业有限公司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为“中国优质白酒”、“中国著名品牌”;2013年,與杭州娃哈哈集团实现战略合作,成立了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领酱国酒业有限公司;2015年,投资1.38亿元在茅台镇中华村新建了金酱生态酒庄,占地面积150余亩,酒庄集旅游、包装、品鉴、储存、定制为一体,实现白酒工业与文化旅游有机融合。2016年9月,金酱酒业生产的系列白酒品牌产品“金酱传奇”酒被评为贵州第二届十大名酒,2017年5月,“金酱”酒被评为首届遵义十大名酒。

1.走“酒+旅游”的生态发展之路

2015年金酱酒业在白酒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背景下,在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下,投资1.38亿元建成了金酱生态酒庄,位于茅台镇中华村。酒庄充分利用汪氏家族文化,茅台地域文化,酒文化等资源优势,以文化做核心,生态做基础,产业做融合,品牌做形象为发展思路;将旅游要素全面融入酒庄功能,实现白酒工业与文化旅游的有机融合,并结合大数据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营销,成为极具茅台地域特色的精品酒庄,成为引领仁怀地区白酒产业转型发展的特色示范项目之一,更是成为了茅台镇的第一酒庄。酒庄占地面积150余亩,集旅游、包装、品鉴、储存、定制为一体,具备酱酒品鉴、酒文化体验、商务活动、旅游观光等功能,融合了酱酒文化、姓氏文化和民俗文化。

2.提高产品、经营和服务质量

回首金酱酒业走过的风雨坎坷和面临的严峻挑战,他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工艺技术,以古秘配方酿制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确保公司的产品质量、经营质量和服务质量,全方位高质量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是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把好酿酒原材料关,确保生产出高质量高品位的优质基酒。二是巩固和加强科研基地,把好工艺技术关,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完善经营机制,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消费者购买放心酒。四是建立快速的服务机制,坚持诚信为本、信誉第一的经营之道,确保经销商的利益,实现供需双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近五年来,金酱酒业年销售额均在一亿左右,也成为了仁怀产区的纳税大户,走出了一条创新转型之路,在业界巨变中砥砺前行。截至目前,金酱酒业市场已经覆盖东北三省、河北、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南、重庆、四川、云南、广东、海南等地区。

代表六:钓鱼台国宾酒业,走精品酒路线

贵州钓鱼台国宾酒业有限公司位于赤水河畔的茅台古镇,五年来,他们秉承“一流品质、顶级品牌”的宗旨,坚持以质量为生命,以诚信为根本,致力于打造与“钓鱼台”中国驰名商标相匹配的名酒形象。面对全国白酒市场深度调整期,钓鱼台国宾酒业积极开拓创新,以高品质、高质量与丰富的文化内涵牢牢抓住了消费者,拓展市场份额。

1.创新营销方式

一直以来,钓鱼台国宾馆是代表国家负责外事接待的场所,其相关产品一直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钓鱼台国宾酒定位于外交和官方接待用酒,并凭借此先天的优势,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事件营销,已累计跟2300多位国内外著名政治、经济人物结缘,其品牌附加值不言而喻。

为满足国内外宾客对钓鱼台酒品鉴及收藏的需求,贵州钓鱼台国宾酒业有限公司开发了总统酒、纪念酒、馆藏酒、国宾酒等系列产品。此外,针对钓鱼台国宾酒的“特殊地位”,他们还有针对性地布建终端网络,比如在机场设立专柜,有选择性地进驻各大星级酒店等。为扩大市场影响力,他们创新地采用私藏酒的销售方式。瞄准广大消费者对老酒饮用、投资和收藏的需求,通过以独有的陶瓶为容器,盛装以5年窖藏酒为酒体进行精心沟调的酱香型创新酒,再用专用储存酒库私藏。

2.实施精品发展路线

钓鱼台国宾酒是一款专门用来接待外宾的酒,它曾经作为礼物赠送给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国际领导人。在市场化运作中,钓鱼台国宾酒创新性地实施“精品发展路线”,实行“三高一限”,坚持高端定位、高端品质和高端服务,严格实行限量计划销售。他们采用国际化先进水平的设施管理,调酒配方严格保密,靠口味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

擋不住的仁怀经验

2013年,中国酒都贵州仁怀发布《中国酱香白酒第一核心产区宣言》,誓要将仁怀打造成中国酱香白酒第一核心产区。

在这五年中,仁怀产区通过成立“中国优质酱香白酒产区诚信商业平台”,开展优质酱香白酒产区知识保护及酱香白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整合酱香白酒上游酒商与下游经销商等资源,建立现代物流运营体系,建立防伪追溯机制,推出全国首个酒类团体标准——《仁怀大曲酱香技术标准体系》,联合产区内上百家酒企共同发布《茅台镇大曲酱酒宣言》,以产区抱团形象频繁亮相全国各大酒展等等一系列措施,使得仁怀在中国白酒版图的地位越加突出和重要。

有数据显示,2016年仁怀市白酒产量33万千升,以不到全国3%的产量,创造了全国白酒30%以上的利税总额,2017年仁怀产区约有20家酒企实现销售过亿,这充分显示了仁怀在创建区域品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仁怀在积极探索中国白酒产区化道路上形成了独特的“仁怀经验”,也为国内其他白酒产区的发展和打造提供了深刻的借鉴意义。

仁怀产区经验有哪些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下文分别从五个维度进行了总结。

恪守传统,传统基础上创新创业

无论是2013年的《中国酱香白酒第一核心产区宣言》,还是2017年的《茅台镇大曲酱酒宣言》无不反复强调着要“恪守传统,遵守国家法规和行业规矩,做诚信酱香白酒”。这里的“传统”究竟是什么?对仁怀产区乃至酱香白酒又意味着什么呢?

据《茅台镇大曲酱酒宣言》显示:“以茅台酒为代表的茅台镇大曲酱香酒,在中国酒林独树一帜,其酿造工艺堪称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活化石,是中国制造业工匠精神的鲜活遗存!坚守大曲酱香酿造技艺,传承大曲酱香厚重文化,是茅台镇酿酒人的使命,也是全行业的共识。”

为此,仁怀产区始终恪守传统大曲酱香酒酿造工艺,坚守《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不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生产的色香味物质,以高粱、小麦和水等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而制成,充分保障酱香型白酒质量。

坚持“从一到十”的酿造工艺:即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两种发酵;茅台酒的醇甜、窖底、酱香三种典型体和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接酒等“三高”;四十天制曲发酵;五月端午制曲;六个月存曲;七次取酒;八次加曲、堆积、入池发酵;九次蒸煮;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接酒、轮次多、用粮多、用曲多、出酒率低、糖化率低、长期储存、精心勾兑十个独特工艺。站在列祖先人的肩上,让仁怀酱酒领酒业之风,把中国农耕文明最古老最传统的酿酒技艺,弘扬到极致,推向顶峰。

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等工序是仁怀产区茅台镇历代酿酒人付诸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是每一位仁怀酿酒人都必须承诺和坚守的传统酿酒技艺。

此外,新一代的仁怀酿酒人还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完善工艺,学习借鉴其他酒类、其他香型白酒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理念,勇于探索和创新,以促进仁怀产区的蓬勃发展。

产区为王,整合打造产区品牌

近年来,葡萄酒“产区为王”的概念正逐渐深入消费者心中,国内的葡萄酒消费也从“认品牌”升级到“认产区”的成熟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当时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为寻求出路和新的发展模式,仁怀及产业链相关企业选择抱团发展,坚持以产区概念打造规模效应,借此从中国白酒市场中脱颖而出。

如今,大家再到仁怀去、到茅台镇去就不光是冲着茅台酒去的了,也是冲着整个酱香型白酒产区、冲着与白酒文化深度结合的旅游资源而去的,这意味着仁怀庞大的中小酒企聚合效应正在发挥出来,仁怀的产区品牌形象也更加鲜明起来。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整体走向全国

一直以来,白酒产业是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三级政府经济的主要抓手。三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黔酒中国行”、遵义产区推介、打造仁怀酒都等系列动作,声势浩大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造势和推广,对贵州白酒和仁怀优秀酱酒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大幅提升酱酒全国影响力的同时,也将仁怀产区的名号打了出去。

2014年7月,“多彩贵州风·黔酒中国行”拉开大幕,开创了国内“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营销先河,活动自开始以来便连续三年掀起热潮,在全国白酒行业引起强烈反响。贵州白酒企业抱团走向全国,全力展示了贵州白酒的生态优势、健康优势和文化优势,也为仁怀产区品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资本与项目合作,对经销商、商超、企业集团、电商与酒企的对接起到了巨大的助力作用。四年宣传推介活动,使贵州白酒签约660余亿,达到了“四两拨千斤”和“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酒”旅游树“酒都”美名

依托酱香白酒的品牌影响力,仁怀把“酒”列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在“酒”文化旅游上做足了功夫。

“十二五”期间,仁怀就已提出“旅游兴市”,希望把“酒”始终列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发展国酒茅台工业旅游、白酒文化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并将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相结合。

“酒”是仁怀的特色产品,为让游客带回一份有意义的纪念品,仁怀还打造了集交易、品鉴、观光等为一体的全套式商业综合体,并综合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商业模式,打造了集白酒文化体验、名酒品鉴、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仁怀酱香酒交易中心、仁怀天天酒博会、仁怀名酒汇、茅台白酒一条街等白酒营销平台。同时,仁怀市还充分挖掘国酒文化、长征文化、盐运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利用国酒茅台的国际品牌、民族品牌文化影响力,借助茅台古镇文化产业园区平台,大力开展文化旅游宣传营销,不断提升仁怀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充分奠定“仁怀酒都”的美名。

认清内涵,走特色农业产业化道路

除了以神秘茅台和酱香仁怀而远近闻名外,仁怀产区还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化道路。仁怀产区的酒只能用赤水河边的高粱来酿造。而仁怀产区的有机高粱产业,是紧紧依托茅台酒厂历经多年精心培育而壮大起来的,发展至今已成为仁怀培植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部署,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发展高效生态(有机)循环农业的典范。

与其他农作物相比,高粱种植投入少,方便管理,政府从育苗移栽到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环节都进行技术指导,农户只投入少量劳动力便会有较好收益。因为是合同种植、订单收购,不用担心高粱销售问题,部分农户全部土地都用来种植高粱,种植高粱成为了仁怀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

据仁怀市有机原料中心和茅台集团原料基地办透露,2017年,仁怀市及毗邻地区有机高粱基地经过多年发展,认证面积已达到91.98万亩,种植面积42.5万亩,覆盖仁怀市、习水县、金沙县、遵义播州区共10.1万农户,产量达到9万余吨。长期以来,茅台一直坚持以远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优惠条件收购有机高粱,10余万户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在為茅台酒厂生产提供优质原料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文化开路,打造全景域旅游格局

作为酱香白酒主产区,仁怀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作为红军长征转战地,仁怀有着与众不同的红色文化;作为蜀盐走贵州的古盐运码头,仁怀有着历史悠久的盐运文化;同时,仁怀地方民俗文化也颇具特色。因此,仁怀产区充分发挥了这些文化资源优势,结合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重点工作,以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为路径,以促进群众增收为目的,走出了一条“工农旅融合、产城景互动、山水田一体”的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仁怀市以工业为引领,将城市与农村、产业与景区相融合,实现“工农旅融合,产城景互动”,依托大数据、大扶贫等重要平台用科技展现全新茅台和美丽赤水河,可以看出,仁怀以文化开路,打造全景域旅游格局的思路清、做法新、效果实,这些成功经验非常有借鉴意义,值得国内其他白酒产区学习。

产融之道,助力“再造一个茅台”

有数据显示:2016年仁怀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2.1亿元,同比增长13%,而同期茅台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02亿元,利润总额243亿元。贵州茅台集团营收在仁怀市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86.9%。贵州茅台还在项目引进、地方投资、人员就业等方面对仁怀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毋庸置疑,茅台是仁怀经济社会发展下不可或缺的引擎。但不可否认,仁怀酱香白酒在贵州茅台欣欣向荣的对比下,仁怀产区仍然存在着一些发展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阻碍,仁怀产区才能迎来“质”的飞跃。

为此,仁怀市政府提出了,用5至10年时间实现再造一个茅台的奋斗目标,实现“再造一个茅台”的市场效应、文化效应、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

“再造一个茅台”成为仁怀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抓手,已经上升到政府产业规划、布局和社会进步的高度,成为地方政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再造一个新茅台呢?仁怀市控股的仁怀酒投公司董事长李武给出了建议,他表示,为助力“再造一个茅台”目标,酒投公司将建设一支团队、构建三个平台、打造五大亮点。

一支团队,是指建设一支通晓投资运营、熟悉金融工具、精通营销策划和商品交易的专业团队。

三个平台,一是通过贸易金融、投融资等手段,打造仁怀最大的产业投融资运营管理服务平台;二是以茅台镇小镇、酱香酒旗舰店、酱香酒O2O店三级推进,建设2000家以酱酒文化宣传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新型连锁服务平台;三是与知名酒交中心合作,打造实现大宗商品交易和酱香成品酒交易相结合的交易平台。

五大亮点,一是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和融资手段,为仁怀白酒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二是打造全国唯一的酱香电子商务平台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酱香酒交易中心;三是打造贵州第一、全国一流的中国白酒专业交易市场;四是建设“华夏民族酒文化博览园”,推进工业旅游、酒旅融合发展;五是建设中国最大的酱香基酒收储中心。

产区化的中国标杆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认为,“产区”概念以及发展模式引进到中国白酒产业中,不仅能够助力中国白酒产业从根本上提升一个层级,打破企业孤军奋战的生存格局,以一种“区域绑定、稳固根基”的生存业态能够抵御随时而来的市场动荡与变局;尤其在一些白酒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打造一个好的“产区”概念还将有助于整个地区白酒产业的发展。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提出:“特色产区建设是未来世界名酒产业发展的核心。”

中国白酒,拥有全球最多消费者的世界烈性酒代表,在“产区”品牌打造路径上正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已成果初显,代表性产区业绩突出。

在中国白酒发展最为鼎盛的“黄金十年”,借助于產区概念,苏鲁豫皖板块迅速崛起。而经历了行业深度调整的五年,白酒行业依旧涌现出贵州遵义、四川宜宾、四川泸州、江苏宿迁、山西吕梁、安徽亳州等可与苏格兰、干邑等世界知名烈酒产区并称的烈酒产区。

而今,随着仁怀产区领头羊企业茅台集团提出了“享誉全球的国酒茅台”和“受人尊敬的世界级企业”目标,仁怀产区也提出了要成为与法国波尔多、德国慕尼黑等世界酒类顶级产区比肩的产区,并有了一揽子方案,并取得了令其他产区艳羡的突破和成长。仁怀产区的成绩有目共睹,其对于产业的示范和借鉴意义也是公认的,可以说仁怀已经是中国白酒产区化的标杆。

在2017年世界名酒价值论坛上,评选出的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中,以仁怀产区为核心的遵义产区毫无争议地排名第一。而透过产区企业的数量、规模、产量、利润、收入和名酒分布等维度,我们发现,仁怀产区无论是战略思维、品牌定位、还是精细营销、市场扩张等方面都走在行业之巅。仁怀产区的强势崛起,将成为中国白酒产区化发展新的里程碑。

产区中国,仁怀可以更美

行业转型已成为历史必然,完成这个转型离不开产区模式的改造和升级,而产区模式的价值体系塑造将成为重新定义中国白酒产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将开启产区模式竞争的新时代。因此,产区价值的挖掘、再造和提升对于白酒行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反思中国白酒产区化进程之路尤其是仁怀产区的转型发展之路,我们认为政府引导、酒协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但要成为世界顶级产区,还必须要在这些方面提升与强化。产区中国,仁怀还可以更美。

强化原产地标签

中国白酒权威专家梁邦昌认为,白酒与一方水土息息相关,这也成就了白酒行业的区域特色,即产区特色。作为高度依赖于环境的一个特殊行业,中国白酒离不开水、土、气等自然环境,所以中国白酒产区概念是白酒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因酒体风格特色相同或相近而悄然结合在一起的,不少人也认为,“产区”的联动效应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省,而是整合于某种气候、土壤、粮食等相近的省市,比较典型的有黄淮产区、川黔产区。

作为最早主观上推动中国白酒产区概念的先行者,2004年,苏鲁豫皖代表企业在洋河酒厂举行“探讨苏鲁豫皖白酒质量风格”主题会议,意味着黄淮名酒带的成型,至此以后苏鲁豫皖板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东部白酒的整体竞争力,产生了洋河、古井这样长期稳居白酒前六前列的优秀企业,还使“味”成为与“香型”并列的白酒文化,对白酒的酿造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继黄淮名酒带之后,动作最大的当属中国白酒金三角板块。由政府作为推手的中国白酒金三角板块,集中围绕四川宜宾、四川泸州和贵州遵义展开产区化建设。因为地标产品太多,虽然汇集了数量最多的顶级白酒品牌,但从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这一产业战略构想以来,到2017年中国白酒金三角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转化为品牌力与营销力

不可否认,经过打造黄淮名酒带、中国白酒金三角而兴起的中国白酒产区概念,不应该是停留在意识领域的概念,而应将其转化为品牌力与营销力,通过人为设定广泛认同的标准,把产区的优势力量集中起来,共同打造中国白酒的崭新面貌,提升中国白酒的抗风险能力,让其成为助力白酒企业成长的重要砝码。但是,我们也看到,即使行业前所未有的提倡“竟合发展”理念下,在深度调整5年之后的强分化“白银时代”,黄淮名酒带产区和白酒金三角产区也面临着名存实亡的尴尬。究其原因,这几个板块过于强调企业间的联动效应,而忽略了产区特质。比如白酒金三角板块有以多粮浓香为主特色的宜宾产区、以单粮浓香为主特色的泸州产区,还有以酱香为核心的仁怀产区,其中又以专注于酱香特色的仁怀产区整体发展态势最好。

坚持产区特色

“中国白酒的酿造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其酿造高度依赖于‘地、窖、艺、水、粮、洞’等自然环境。”正如中国固态白酒原酒委员会理事长谢明所言,地球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不同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赋予了每个地域出产的白酒截然不同的属性,而一方水土息息相关的独特工艺和自然环境才是中国白酒的产区特色。他最认可的打造产区概念的方式就是强化原产地标签。

如何强化原产地标签?独特咨询机构联合创始人王伟设认为核心就是坚持产区特色。“产区不应该生产与本土产品风格反差很大的产品。”他抨击有些企业为了迎合外地市场消费者的偏好,生产了许多非产区特色的产品,比如茅台镇产区生产的浓香型产品、泸州产区生产的酱香型产品,其市场效果大都不尽人意。因此,必须遵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哲理,坚持产区和企业的产品风格特色。

打造产区价值链

为什么同样为白酒产量大省和销量大省的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没有形成产区?

“就像波尔多产区之所以成为世界葡萄酒中心,除了拉菲、木桐等世界知名名庄外,还有九千多座酒园和酒堡以及300多个品牌,只有品牌酒不能称之为产区,有品牌代表、有群众基础,两者都有、两者都硬,这才是真正的优秀产区前行方向。”谢明表示,大品牌是行业稳定发展的保证,要带动产区的形成,但是产区发展还需要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在维护白酒品牌塑造和大众消费和谐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商业的真相是消费分层而非简单消费升级,而消费能力、消费观念、审美趣味不同导致的消费分层蕴含着企业巨大的机会,市场上既需要有高溢价能力的大品牌,也需要有满足大众普通需求的实惠好产品。”

提高产区意识抱团发展

王伟设表示,之所以在当下要提产区意识,其实质就是为了能保障区域内企业能够抱团发展,打破独木难支的市场困境,以一种团结合作的方式,让大家能够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为企业长久稳定生存奠定基础。“在过去,白酒企业多是各自为战,但是在困境面前,即便是顶尖的白酒企业也难以抗拒来势汹汹的市场变局,正如2013年行业最困难之时,连攀至价格顶峰的茅台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用降价来稳固市场和稳定企业,这就说明再强劲的企业与趋势相比还是有所逊色。”

仁怀产区,之所以被评为了世界烈酒产区之首,就在于这里有全球烈酒市值第一的巨无霸企业茅台,还在于这里有国台、无忧等大量优质酱香酒企代表,他們的力量汇集在一起,才形成了当下的仁怀产区。

整合优化上中下游资源

产区不是靠一个企业单打独斗做出来的,一定是通过整合优化产区资源打造产区价值链来实现的。“如同汽车产业,围绕一个核心企业周边聚集了大批配套和服务企业,白酒也要走这条路才对。”他提出了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实现对上中下游资源的整合这一整合优化提升产业链价值的办法。

首先是整合上游产业资源。他认为,主导企业可通过政府与市场两个渠道展开资源整合,并要发挥投资、经营、市场开发的主导作用,从三个方面解决上游产业对主业发展的资源环境保障问题:一是建立专用粮食基地,包括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粮食基地的水土保护,不要为了廉价而舍近求远采购外地粮食,在这方面仁怀产区和泸州产区都做得比较成功;二是建立水源保护区,与政府合作利用法律的力量建立产区水资源保护体系,这样既可以赢来社会效益,还可通过开发酿酒专用水和解酒专用水等产品获得经济效益,仁怀保护赤水河的经验同样为行业累积了不少经验;三是建立生态保护区,与政府合作对产区的生态环境做出规划,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和项目要加以治理和撤销。

其次是整合中游产业资源。我国几大产区内酒类生产企业都很多,为企业配套服务的包装、酒瓶、印刷、设备、生产物料等企业也很多,但是存在配套服务企业恶性竞争的问题,他建议应站在战略高度优化整合产区价值链,推动产区战略性整合步伐,主要思路为:一是利用主导地位扶持优势企业,迫使落后的配套企业出局;二是利用资金优势兼并部分配套企业完善自身价值链;三是利用品牌优势组建生产联盟,通过建立标准和资源合作等手段提升产业链价值。目前因为产业规模原因,国内还鲜有产区在此方面做得较好。

再次是整合下游产业资源。下游产业资源主要是物流、渠道、酒文化旅游等。以往企业仅仅是在产品物流上整合资源提升效率,对于酒文化资源向酒文化产品的转化重视不够,对于产业链最末端的渠道资源也因厂商利益矛盾而无心整合。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产区价值的提升和外延。因此要重新认识下游资源对于产区价值再造、提升及传播的重要性,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速整合。他提出了三大主要思路:一是要全面挖掘酒文化资源,开发与之相应的旅游产品和景点,如酒文化典故景点及纪念品、观光定制纪念酒等;二是从产区高度规划开发产区观光游产品线,如传统白酒酿造生产观光线、绿色酿酒粮食产区,水源基地保护区、酿酒生态环境保护区等;三是改造传统渠道商,从经营模式和销售体制上将其纳入企业第三产业链,如通过优化组合把渠道商从单一的酒产品经销商,改造为集产区白酒和酿酒专用粮、酿酒专用水、产区旅游等多元化的经营者和销售公司的联营成员。

建立产区标准

波尔多葡萄酒产区是通过“立法”获取的标准定义,即通过产业链来形成分工与协作,形成一套独立的链式营销:酒庄+葡萄酒经纪人+合作组织(协会)+酒商,靠行业组织去推销。而中国白酒的“产区”并不是“立法”形成,而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因白酒风格特色相同或相近而悄然结合在一起的。

没有法律的约束,中国白酒产区如何才能顺利跻身世界顶级产区之列?谢明谈了他的构想:“整合产区资源不能靠行政命令,也不能由大企业说了算,而是应该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大品牌引领和中小企业按照标准来推动。”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更是将打造中国白酒顶级产区之路细化到,抓紧制定清晰的中国白酒生产准则、技术路线和分类分级标准并规范白酒的标志标识,加快实现中国白酒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统一接轨,并以此推动白酒产区布局,让中国名白酒产区可以与世界知名烈酒产区相媲美。

王伟设进一步表述,除了建立产品标准之外,还要利用法律法规保护地标价值。他尤其提到,产区政府要当好总设计师,需要制定好产区“地标”工作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地标”的标准体系,做好“地标”的监督管理。

作者:刘彬 钱小军 杨婷婷

第3篇:20世纪狼性叙事的“图腾”

摘 要:自2004年在国内出版以来,《狼图腾》一书一直由于其宣扬的狼性而备受争议,毁誉参半。事实上,《狼图腾》中的狼是德勒兹所描述的一种超然于“国家动物”之外的“分子狼”的存在,《狼图腾》作者首先解构了国家和民族文化赋予狼的传统意义,进而借助文学文本对草原狼进行一种文化审视,从而把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有关狼性叙事提高到了图腾的高度,成为一种具有文化感和历史感的存在,最后作者用狼性精神之死表达了对文明的反省、对社会的反抗以及对文化的反叛,达成了以其狼性叙事的文化反思意图。

关键词:《狼图腾》,分子狼,狼性叙事

一、引言

《狼图腾》是一部以狼为叙述对象的小说。通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惊险故事,主人公陈阵发现狼是动物中十分神秘且唯一不可驯服的动物。在饲养小狼的故事中,小狼从来都没有放弃过逃跑的想法,宁死也不愿被人牵着鼻子走;在接受完整的生命作为食物的时候,会举行类似现代宗教式的跑圈仪式,跟人类祭祀一样;小狼一旦离开地面就会像希腊神话中的安泰那样害怕颤抖……此外,陈阵还发现蒙古民族不仅将狼作为自己的民族的图腾来崇拜,而且死后还实施“天葬”——将自己的尸体喂狼,因为蒙古牧民相信狼会将他们的灵魂带上“腾格里”(蒙语中“天”的意思)。蒙古人敬狼、恨狼、又杀狼,狼既是蒙古人敬畏和害怕的敌人,也是他们相伴一生,甚至是来生的朋友。狼既侵犯他们的家园、掠夺他们的私有财产,也帮助他们猎杀和平衡破坏草原的食草动物:兔子、黄羊、獭子以及大大小小的草原鼠……狼更是草原人智慧和勇气的来源。狼虽然凶悍、残忍,却具有极强的军事才能、组织才能,以及团队精神。正是这样的狼性精神,使蒙古民族征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开拓和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商业与文化交流,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从“克分子狼”到“分子狼”:对狼形象的解构

在古今中外文学中,狼形象多偏向一种共性的建构。无论是我国明代马中锡的《中山狼传》、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还是伊索寓言里《狼和小羊的故事》,在古今中外的诸多文学表述中,狼总是阴险、贪婪、狡诈的化身。比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狼被释为:

哺乳动物,形状和狗相似,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性残忍而贪婪,吃兔、鹿等,也伤害人畜,对畜牧业有害。毛皮可以制衣褥等。a

这些中西文化中的“狼”是被吉尔·德勒兹称之为“克分子动物”的“国家动物”b,它承载着某个国家或民族文化所赋予其的象征意义,在不断的重复中逐渐构建出系列的结构或原型。这种“国家动物”并非动物原本的形式,而是人们有意识构建出来的,用来描述他们不愿纳入“人”这一范畴之内的一切。在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语境中,狼更是这种“国家动物”的典型,它们不仅具有贪婪、凶残的本性,而且被贴上了反动政治标签而被划入了“阶级敌人”的范畴。在《狼图腾》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表述:“狼真是阶级敌人,世界上一切反动派都是野心狼”,“咱们应该组织群众打狼,对所有的狼实行无产阶专政。”c因此,《狼图腾》作者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宣传一种狼的精神,就必须首先为狼正名,解构这个由国家和民族文化构建出来的将狼打入万劫不复深渊的邪恶性原型。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根本没有兴趣专门编写故事”d——草原和狼的故事是为了最终出场的狼性精神做铺垫。在《狼图腾》的故事中,“狼只要有东西吃,就不找人畜的麻烦”e,而当狼群储存的过冬冻羊被人类全部抢走,众多小狼崽被掏的时候,狼群的复仇开始了,这些捕與杀的暴力场景多半出自狼的生存本能,无一不表现出万物生灵对自然逻辑的忠实和恪守。

因此,《狼图腾》中的狼在作者的笔下开始走出失语的状态,展现其具有的各种主动和被动感受——它向读者们展现了一个神奇的“分子狼”世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展现了分子狼的感受和感知:狼知道用自己的身子做跳板,让同伴们“飞入”石圈,吃饱之后再“飞出”石圈;狼知道要等到第二天早上黄羊的尿泡憋胀的时候,才能单枪匹马追到黄羊;狼懂得耐心地隐藏在圈草后面去偷袭路过的羊群;狼还能运用智慧去抓那些随时能钻进地洞的獭子;哪怕是面对无情的屠杀,他们也是宁愿跳崖,宁愿把自己活埋,也要慷慨赴死。在草原狼围猎黄羊群的大战中,人们看到了草原狼的耐性、组织性和纪律性;而草原狼攻击军马群的大战展示了草原狼卓越的智慧和丰富的战略战术——懂地形,懂气象,懂知己知彼,懂如何选择时机,懂夜战、近战、运动战、游击战、奔袭战、闪击战、偷袭战,还懂得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而围狼大战更是让人们知道狼即使在陷入死地之后,也能保持理智,尽可能三五成群、互相配合,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也要保持尊严。如果说草原上这大大小小的战役充分显示了狼的智慧和勇敢的话,那么小狼的故事则表达了狼那热爱自由,永不屈服的精神——小狼自始至终都在反抗陈阵的圈养,无时不刻在想办法逃向自然,从来没有忘记过回归狼群、回归荒野的渴望。在《狼图腾》中,狼不但勇敢、顽强、有谋略,还懂天象地形,懂兵法战术,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不仅能忍饥耐渴,等待战机,更有不怕牺牲,自尊独立,能吃能打,永不屈服的精神。

因此,从“克分子狼”到“分子狼”,便形成了德勒兹所说的“逃逸线”,它要破解人∕动物的二元对立,让人逃离人类文化和文明对人的一切规定,让人们重新接近德勒兹所说的“非个体、非有机的生命”f。对狼形象的解构,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让《狼图腾》中的狼从人类的敌人成为人类的朋友,它成为草原生存与存在的重要环节,它保护了草原的大命——人类,保护了草原。从文化意义上讲,这一解构行为使狼成为人类学习的榜样,正如雷达所说的那样,通过狼性未必就不能更深邃地揭示人性。g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狼图腾》的确不是一部单纯的生态小说,也不是一部政治批判小说,而是一部有关狼性、人性与国民性的小说,正如鲁枢元认为的那样,《狼图腾》是一本“伪生态书”,因为它是拿草原环境来说人事。h作者表面上好像讲的是原始草原与草原狼的故事,其实一门心思全在当下,全在人间,是民族的,甚至是民族精神的。

三、从狼性到人性:对国民性历史的追寻

当然,《狼图腾》并非中国当代文坛对狼性精神探索之嚆矢。日本学者近藤直子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是一道“有狼的风景”i,殷国明进而指出,狼性是20世纪现代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在宋明理学之后,中国文学甚至文化便逐渐失去活力。! 0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中国文学内部逐渐滋生出一种反对礼教、呼唤人性解放的潮流,艺术家开始用各种“越轨”的创作冲击着封建礼教的理性樊篱。作为新文学的奠基作,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就出现了“狼子村”,郭沫若的《女神》宣扬的更是一种叛逆的“狼性”精神,其中“天狗”就是最明显的意象。20世纪80 年代以后,狼的意象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作家的笔下:王凤麟的《野狼出没的山谷》《白茫茫的雪原》、乌热尔图的《七岔犄角的公鹿》、白雪林的《蓝幽幽的峡谷》、满都麦的《四耳狼与猎人》都是直接书写人与狼搏斗的小说。和《狼图腾》一样,张承志早期的短篇小说《春天》也描写了蒙古牧人如何与草原暴风雪——白毛风搏斗,甚至也有马群被白毛风驱赶到河里并被冻结的惊心动魄的场面。郭雪波的《狼孩》中,狼成为大自然展示其荒野魅惑的精灵,出没在荒无人烟的大漠,引领那些追踪它们的人类离开污浊的文明,走向生机盎然的森林、大漠和草原。20世纪末,贾平凹推出了《怀念狼》,小说充满着对狼性的召唤和欣赏,通过寻找狼的行为,拷问了人类生存的意义,寻找人类的精神归属。“狼性”的引入,不仅直接冲击了中国传统礼教中有关人性的观念,更唤起了人们对原始生命活力的觉醒,表现出一種反束缚、反规则的倾向,预示着一种强烈的生命力正在爆发。正如贾平凹所说:“人是在与狼的斗争中成为人的,狼的消失使人陷入了惊恐、孤独、衰弱和卑鄙,乃至于死亡的境地;怀念狼是怀念勃发的生命,怀念英雄,怀念着世界的平衡。”! 1很明显,在当代作家看来,狼,已经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形象或者意象,而是一种新的文化基因,一种重塑国民性意味浓郁的批判性探索,从而成为民族精神复兴的象征。

一直以来,这种对“狼性”的探寻就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对民族精神“羊性”的批判和反思——20世纪初以来的百年屈辱史使广大知识分子们一直都在探寻民族精神自救的路径,深谙国民劣根性的知识分子们一直都在不断拷问如何把“狼性”注入“羊性”化民族性格中,这是一场寻找自强的精神之旅,渴望重建民族精神自我的梦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呼唤“狼性”的目的既不是昔日帝国主义,更不是法西斯,而是为中国民众心理注入一针文化强心剂的精神诉求。当然,中国“羊”并不等同于传统的中国农民和农耕文化,而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任人宰割的历史事实的一种反思。从那时开始,中国的知识分子始终处于一种深刻的文化焦虑之中,这种文化焦虑从未停止,如何让曾经领先世界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在西方现代文化的挑战下更新并存续,成为无数中国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梦想。

因此,中国现代文学发端初始就具有改造民族精神、变革社会这一强烈的目标意识。梁启超曾呼吁通过引进政治小说来改变国民性:“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 2王国维在文章中引用“灵魂三变说”,宁取“狮子之心”(我欲),也不愿意接受“使狼为羊,是人为人之最驯之家畜者也”的理念与现实。! 3林语堂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探寻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并希望从西方找寻出路! 4;陈独秀也呼吁培育恢复“兽性主义”作为中共教育的根本方针。! 5 鲁迅更是深深痛恨封建礼教对中国人性的摧残,感受到一个丧失了原始生命活力民族的悲哀,因此他一生都在追求一种具有反抗、叛逆与创新的“狼性”精神,可以说鲁迅是“狼文化”最坚定的推崇者;而当代作家贾平凹从《废都》开始尝试寻找狼性,到世纪末实验小说《怀念狼》,狼身上洋溢的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作者追寻的主角,并且强烈地呼唤英雄的重构。

沿着这样的国民性探寻与批判思路,我们可以思考:《狼图腾》中,陈阵为什么要逃避内地的那种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主动跑到祖国的大边疆内蒙古去插队?究其实,这是背负着传统文化的印记的陈阵对自身文化进行反思,探寻替代性文化的一次心理历程。陈阵想回到狼性的发源地——草原去寻找最原始的动力,将国民性改造与自然、社会乃至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陈阵在《理性探掘》部分的夫子自道:“刚到草原的时候,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牧民总是说蒙古人是狼,汉人是羊。这对我当时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冲击不小,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冲击,才促使我下狠心去研究狼和羊,研究两个民族的精神和性格的。”! 6 因此,就中国文学乃至文化的深层次需求来说,《狼图腾》是对20世纪文学传统中有关人性解放、国民性格塑造主题的延伸。如果说近现代知识分子探究民族性格柔弱化倾向的改变,多是向西方“狼”寻找出路,虽然《怀念狼》已经开始从自身文化中寻找答案,但只有《狼图腾》这部小说把狼性上升到了中华远古图腾、文化缘起的高度,让我们重新认识作为历史概念、文化概念的狼性——小说告诉我们,中国文化中本来是有狼性的,只是千百年来一直被压制,被人遗忘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回归荒野,找寻我们曾经失去的雄强野性、无往而不胜的生命力与勇气。

四、从狼图腾到狼之死:对人性的拷问

正如《怀念狼》一样,《狼图腾》中的狼也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甚至狼赖以生存的草原也不复存在。但是,狼为什么会死?

首先,狼是死在了现代机器文明之下,正如黑泽明的《七武士》所描述的那样,再强大的武士道精神最终都被欧洲文明所代表的机器所消灭。在《狼图腾》中,我们更多的是对狼的同情,在这一部关于狼之死的故事中,最凶残的并不是狼而是人类,只有人类敢于藐视任何自然规律,将自己看成自然的主人,运用现代文明带来的机器武力对包括狼在内的众多草原生物进行了种族性的灭绝和绞杀——人类可以用草原最忌讳的火去烧狼,还可以用草原人前所未见的雷管炸狼,创造性地用辣椒烟去熏狼,用高科技生产出来的无色无味的毒药去毒狼,甚至还可以用机关枪、卡车联合作战的方式去猎狼……由此看草原狼的命运,在生的意义上,它们并不是真正的胜者,即使它们曾经强大,终究不能逃脱被现代文明所毁灭的命运,而《狼图腾》中褒扬的狼性,与宣扬种族灭绝的法西斯主义并不是一回事。相反,它是被“人类狼”侵略的结果,是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抗击几乎无法抵抗的外来力量。其次,狼之死更是一场政治偏执所带来的生态灾难。在革命威力无所不及的中国大地,在“人定胜天”的革命思想的影响下,“草原狼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到处都在唱:祖祖孙孙打下去,打不尽豺狼绝不下战场” ! 7。体制的荒漠比草原荒漠更加可怕,那个“上头”不断传达下来的各种命令,才是草原狼灭绝、草原日渐走向沙化荒漠化、废墟化的真正源头之一。最后,人那无休止的贪欲更是直接加速了狼之死——卖狼皮、吃狼肉,才是他们将狼赶尽杀绝的最终目的。贪欲所指的草原生命无一幸免:狼、野兔、沙狐、獭子、天鹅、野鸭、猎狗,甚至芍药……其极尽狡诈与下作,与狼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小说的尾声中,羊群不见了,草原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遵循草原逻辑而开始追逐现代文明法则,住红砖瓦房、用摩托车牧羊、用上了风力发电机……“狼群已成为历史,草原已成为回忆,游牧文明彻底终结,就连蒙古草原狼在草原上留下的最后一点痕迹也将被黄沙埋没” ! 8。狼死了,草原不复存在,陈阵向远古草原寻找生命勃发之源的探索之旅也最终归于失败。然而,作者的真正意图在于让读者通过“狼之死”来领悟关于草原狼的文化重量,进行更加理性的思考:造就草原生命无力抵抗的毁灭性灾难的不仅仅是现代化的工具与武器( 如鞭炮、吉普车、气枪 ),也不仅仅是极“左”的政治路线,更是人性的贪婪与冷漠。一方面,建立在纯农耕社会基础之上的社会文化形态,虽然营造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但其前提是疏离动物,纯粹以“人”的伦理理念为中心(例如儒家)。农耕民族骨子里怕狼,所以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消灭狼。另一方面,国民性中的羊性造就了一批没有创造力,缺乏生命力的顺民,不明就里,跟着起哄——像羊一样的愚昧、无知和软弱,正如鲁迅笔下那些冷漠的国人围观日本浪人屠杀自己的同胞一样,即使有少数明白事理的,对这种政策也是服从以及逆来顺受。当下社会的现实也同样如此,人们表现出一种极度的精神萎靡,要么对社会的罪恶行为表現出完全容忍或冷漠,要么干脆对权贵投怀送抱,充当吹鼓手或歌德派。! 9包括陈阵自己也难逃其影响,他不但无力反抗,最后还不得不带着军团的两位官员去打狼……

草原的消失、草原狼的消失以及狼性图腾的最后失落,其寓意无疑是深刻的:人类失去的不仅是草原,不仅是狼,还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中华民族失去的不仅仅只是远古的民族图腾,更是一种自由、独立、顽强、勇敢的精神,一种永不屈服、决不投降的性格和意志。狼和草原的灭亡不仅代表着自由之死,还代表着狼性精神的最终消失,作者用精神之死发出了无声的抗议——对文明的反思,对社会的反抗,但更多的是对文化的反叛。

五、结语

当然,狼图腾所代表的狼性精神最终是不可能在中国得以生存和发扬的。首先,正如农耕文明都没法对抗机器文明,比农耕文明更为原始的游牧文明又如何能战胜机器文明取得最终胜利。其次,作者所提出的输血方式也是不切实际的,历史上民族间的相互沟通和学习从未间断,而狼性精神依然随着草原和狼的消失而最终不复存在。最后,国民性有羊性的一面,懦弱的一面,但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是懦弱的民族,民族史上从来不乏视死如归,为民请命者。正如小说中有关文化话语讨论的部分用了大量的“可能”@ 0一词,也许更加显示出作者事实上是在探索一种自己也无法肯定的未知,这是急于解救现代人精神困境的作家有意在冲击国人传统思维惯性、弱性以及麻木性。把所有历史上王朝的灭亡归于农耕文化的影响,把所有胜利归于杂交了狼血,虽然说理有些牵强,然而这种对生命力探索的精神却是值得肯定的。

a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3版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52页。

b Gilles Deleuze and Félix Guttari. A Thousand Plateaus: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Brian Massumi (trans.),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5, p. 241.

ce! 6 ! 7 ! 8 姜戎:《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第12页, 第364页, 第320页, 第408页。

dh 李小江:《后乌托邦批评:〈狼图腾〉深度阐释》,世纪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第276页。

f 尹晶: 《生成动物:〈狼图腾〉中的生成狼阐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第199页。

g 雷达:《〈狼图腾〉的再评价与文化分析》,《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第4—7页。

i 近藤直子:《有狼的风景——读八十年代中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j 殷国明:《“狼性”与二十世纪现代中国文学(下)》,《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98—105页。

k 廖增湖:《贾平凹访谈录──关于〈怀念狼〉》,《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4期,第88—90页。

! 2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青年》1902年第1期,第33页。

! 3 王国维:《叔本华与尼采》,见徐洪兴编选:《求善·求美·求真——王国维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64—81页。

! 4 林语堂:《中国人的国民性》,见远明编:《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09—213页。

! 5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新青年》1915年第1卷。

! 9 周建华:《拒绝犬儒:新时期以来小说文化暴力叙事——以〈心灵史〉〈最后一个匈奴〉及〈狼图腾〉为中心》,《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3年第10期,第49—53页。

@ 0 据统计,全文中“可能”一词出现的频率一共是259个。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狼图腾》多语译本对比研究 ([2021]762号)

作 者: 陈水平,南方医科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的对外译介和传播、翻译教学。

编 辑: 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作者:陈水平

第4篇:狼图腾的读后感

<<狼图腾>> 重新翻开这本有关狼的故事,狼的智慧无不让人折服。作者是在用一种无上尊崇和向往的情感讲述草原马背上的民族所敬仰的动物——狼——在自然界中用智慧和力量为自己夺得一席之地的生活智慧。 再次回读《狼图腾》,我又从中得到了新的领悟。狼图腾是草原民族所信仰的图腾。关于他们,生活在不同于农耕文明盛行的地域里,从原始到今天,渐渐成为一方霸主。在生存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他们无疑是生活的胜利者,而他们却从不会抱怨少雨的干旱和让蚊虫滋生的雨季,也绝不会说自己是自然的征服者,秘密就在这个民族信仰的图腾——狼。

作者姜戎1946年生于北京,23岁时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1978年返 城。在当知青的11年里,生活在草原上的他,知悉蒙古人民生存处世之道的同时,还在与狼的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明白了马背上的人民成为霸主的原因。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狼缠绵过。种种经历最终成为了创作纪实小说《狼图腾》的灵感来源。

<<狼图腾>>这本书讲的是北京知青陈阵,自愿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在草原上,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狼缠绵过。但故事主要还是以狼为主题,由几十个有连贯的“狼故事”构成。整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和顽强不屈的性格以及草原人对狼的爱与恨,还有腾格里对草原狼的眷顾。狼可以为了达到目的,一整天都不动,在白天,一条狼盯上一只黄羊,不会动它。等到天黑,黄羊在背风草厚的地方卧下睡觉。这会儿狼也不抓它,黄羊身子睡了,可它的鼻子耳朵不睡,稍有动静,黄羊蹦起来就跑,狼这样也就会追不上。一晚上狼就是不动手,趴在不远的地方死等,等一夜,等到天亮了,黄羊憋了一夜尿,尿憋涨了,狼找到机会就冲上去猛追,黄羊跑起来撒不出尿,跑不了多远尿泡就颠簸了后腿抽筋,就跑不动了,狼就会轻易把黄羊抓住。狼的这种耐力不是任何人都有的,只有足够的淡定才有可能成大器,在找到机会之前能耐得住寂寞。狼的这种精神很让我敬佩,成功前的等待是无尽也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长时间的等待并不一定就会成功。以前我认为狼是很凶残的动物,看了书中写到的母狼因为狼崽被人掏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事情才发现我错的比较离谱。狼与狼之间存在的友爱亲情比我们想象都要深得多。狼是一种很团结的动物。它们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挡.即使是它们被牧民和猎狗围困,四面楚歌,它们依然镇定自若,阵形不乱。狼的每一步走的都是非常有计划的,他们从来不打无准备的战,这一点在草原狼捕杀猎物的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它们的每一次进攻进行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在狼与人的争斗中,这种智慧也随处可见.为了不使狼群暴露,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这绝非聪明,而是智慧。狼的这些作战精神都让我很赞赏。其实人也是一样的,生活在这样复杂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有狼一样的精神,在做事之前要想好每一步,使每一步都走的非常稳,有计划的行动会让你成功的机会更大一些。有时候我觉得人其实不如狼,狼与狼之间不会因为一点点利益问题就斗得你死我活,不管什么事都无法破坏它们双方之间的合作,而人呢只要一个第三者从中随便挑拨一下就有可能会让两个好朋友一下子变成仇人,因为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但是我认为最根本的是因为人的私心太大。

读完整本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与狼之间的差距,人学会了狼的作战策略,人学会了狼的对地理条件的利用,人能学会狼的智慧却永远也学不会狼之间的团结,学不会狼与狼之间的友爱亲情,因为人做不到像狼那样的“无私”,可以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利益面前人还是不能真正的完全做到没有私心,这就是人与狼之间的差距。

第5篇:《狼图腾》的读后感

《狼图腾》

读 后 感

周磊磊

高矿电1105班

2012.2.19

《狼图腾》的读后感

这是一本纪实体的长篇小说。这本书书由几十个“狼故事”组成。那些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小狼艰难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性格日渐颓靡雌化的今天,读到《狼图腾》这样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这本书真正揭示了人性与狼性,是一本令人读完之后有所感悟的成功作品。

起初以为狼只是喜欢群居的野兽,凭借着数量的优势扑捉一些小动物,苟且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凶猛不及狮虎,速度不及猎豹.同为食肉类哺乳类动物,它也只能去欺负狐狸.它的存在也只是为了衬托虎豹们的勇猛.就象一部电影,它永远只能做配角.然而,读<狼图腾>,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我越来越明白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甚至有点愚昧.在《狼图腾》中,首先让我感兴趣的是对人物和狼的生动的描写。主人公陈阵是作者的化身,30多年前,作为一名北京知青,自愿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长达11年。在草原上,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狼缠绵过。故事以狼为主题,写出了当时的环境,展开了由几十个有连贯的“狼故事”。

狼是智慧的. 这一点在草原狼捕杀猎物的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它们的每一次进攻都堪称经典.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在狼与人的争斗中,这种智慧也随处可见.为了不使狼群暴露,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这绝非聪明,而是智慧. 狼是团结的. 它们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挡.即使是它们被牧民和猎狗围困,四面楚歌,它们依然镇定自若,阵形不乱. 狼是勇敢的. 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与群狗的争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继,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条也毫不畏惧.在那片草原上它们是实实在在的王者,谁与争风?

这个世界始终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即便厮杀的工具不再是尖牙利齿,不再是刀剑枪戟,但是本质是不会变的。有能力的人就能用他的能力用他的新的厮杀利器来赢取最大的利益。难道不是么,考试升级如斯杀,商场勾斗如斯杀,官场暗涌也是如斯杀,向往人道主义乐土的人士也不妨扣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这种厮杀格斗后的胜利者?是不是能给失败者真正的怜悯和体恤呢。自古就有自然的成败法则,狼坚持不懈地贯彻这一法则,我们应当敬佩,甚至以狼为师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诠释“适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然法则。

狼的坚韧是最值得佩服的,一个民族如果有这样坚韧的性格,那么它一定会强大。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毛主席领导时期的中国,生活环境恶劣,物资匮乏,国内征战,国外封堵,以气候论不亚于蒙古高原的酷冷寒冬。正是有那一份狼的坚韧,才有了现在的国际尊重。我要学习狼,就要学习他的坚韧,对命运的挑战残忍,也敢对自己残忍,残酷的锻炼才有了蒙古战狼非同一般的犀利。

社会如战场,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应对困难的勇气,你就很难生存下去。有了勇气,还要有狼一样的血性,积极的主动的去迎接挑战。只有在不断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斗争中,人才能进步,才能成长。

第6篇:《狼图腾》的读后感

这个假期,我有幸拜读了姜戎先生的《狼图腾》这本书,《狼图腾》让我了解到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差异,在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之间似乎存在着追求关注和焦点。

阅读此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享用不尽的关于狼图腾的精神盛宴。因为它的厚重,因为它的不可再现。因为任由蒙古铁骑和蒙古狼群纵横驰骋的游牧草原正在或者已经消失,所有那些有关狼的传说和故事正在从我们的记忆中退化,而取而代之的则是人们对狼的误解。

这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史诗般的小说,给我们展示了在宽广、辽阔、深沉、静谧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游牧民族对狼图腾的崇拜,演绎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也从新的角度给我们探讨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国民性的深刻哲理。

在环环相扣的“狼故事”的紧张氛围中,蒙古狼卓越的智慧、机警的作战、坚强的意志、忘我的忠义、浓厚的亲情历历在目,还有以毕利格老人为代表的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也是文明悠长。主人公陈阵养的小狼活灵活现,把狼性的热爱生命与顽强的忍耐力更刻画的栩栩如生:在对待食物上,小狼对喜爱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观察在偷袭;对烈日的暴晒,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隐藏身体;对脱离家园的迁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宁死不屈的和牛马车抗争也不妥协。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们得像狼一样有团队意识,充分的信任工作伙伴,各司其职而又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

第7篇:读《狼图腾》有感1500字 《狼图腾》读后感范文

原创: 杨书锦

华夏族自古以来的精神图腾是龙,因为龙掌控雨水,扼着农耕文明发展的命脉,所以中原地区的人奉龙为神。然而,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当真就仅此一种精神象征绵延未断吗?还是有另一种同样珍贵却已被历史的烽烟消散?

这个被遗忘的“神灵”是狼——西北游牧民族的精神图腾。由于汉文化传统的儒家思想,狼在人们的印象中已演变成凶残无情的凶兽,甚至有畏狼如虎,憎狼成灾一说。幸而有姜戎十一年与狼为伍探微求真,著《狼图腾》,使得人们消除对狼的偏见与误解。

狼凶猛,穿上那身盔甲般的狼皮筒子,装上了獠牙和利齿,它们就是草原上最神勇无敌的猎手。石灰泡子里被冰冻的百匹军马是它们勇猛的见证。狼聪明,它们晓得人同狼一样,是不能被逼得太狠的,因而抢羊杀狗,浅尝辄止,从未动及人类根本。战场上,它们能充分利用地势,施展各种智计战法:打得过就酣畅淋漓地打,能逃则逃从不恋战;陷入困局逃脱不得也不慌乱,而是重新排兵布阵,冷静睿智地与人斗,与狗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此等下策,狼从不屑用。被掏走狼崽的母狼,会痛哭,会拼命报复人类,至死方休。犹记得那场惊心动魄的狼马大战。痛失爱子的母狼们发了疯般的冲向马群,她们死死咬住马腹,将自己悬挂在马身上,用自身重量在马腹上豁开一个大口子。然而,在她们松口之际就会被马的后蹄狠狠踢飞。轻则半身不遂,重则被拦腰踢断。那石灰泡子里横了多少只剩半截身子的母狼。

狼骄傲有信仰。当它们的狼牙被马倌用棒槌撞断,当它们的利爪被磨得血肉翻飞,当它们的某一条腿被打断再也不能迅疾如电时,这些生而为狼的尊严被毁灭,它们会选择离群索居,了却残生。《狼图腾》是一部讴歌狼魂的史诗。然而,在讴歌英雄的同时,不乏有对自己认知的反思。

最吸引我的,是额仑草原上狼与人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毕利格老人与狼斗智斗勇一辈子,他是草原上所有狼群唯一打心底里害怕的人,因为毕利格老人深知狼的习性,拥有媲美狼王的军事指挥权能,是草原上唯一一个可以把狼打得落花流水的人。但他也把狼保护了一辈子,他从不让手下人抢光狼的冬粮,更不许破坏狼生存的环境,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狼,在草原生物链上是多么重要的存在,没有了狼,草原上的黄羊 、兔子就会疯狂增长。它们会在水草肥美的草场上打洞,甚至把山丘掏空;它们会咬烂草根 ,破坏草原植被,不让来年春天长出新草,草场就会失去循环利用的价值。没有狼来抢夺牧民的牲畜, 牲畜的数量就不会恰到好处 ,用不坏草地,也能让牧民维持生计。总之,狼是草原上一切平衡的支点,没有这个支点,草原就会分崩离析。所以毕利格老人要护狼。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狼的重要性。至少有某些位居高官却贪图利益、盲目自大的人,一次一次把狼赶尽杀绝。

包顺贵是先进文明的代表,毕利格老人是传统文明的象征。这两大文明代表相遇,不断激发出矛盾。包顺贵为了功劳成就,无节制攫取草原资源。毕利格老人为了草原长远发展,不断劝阻,几乎声泪俱下。那个时代“先进文明”的激进思想虽然让我们的国家发展壮大,让大半中国人过上了好日子,然而这对于古老文化的冲击不可谓不大。草原垦了田,牧民几乎放弃了传统的游牧生活。他们开开心心地拆掉了帐篷 ,围起院墙,定居下来。他们这一代人生活方式的焕然一新,让后世几代人不再会做套马杆,不再熟悉他们那套春夏秋冬放牧牲畜的方法,甚至忘记了他们的祖先曾在每个寒风冷冽的夜里守着羊圈,同狼作着流血流汗的搏斗。毕利格老人不止一次地叹息过:现在的年轻牧民心脏了,他们记不起他们草原人的精神了。老人守护一生的古老传统,智慧而神圣的草原文明,在不久的将来会不复存在。草原人把守护神——狼赶出了草原,就是不再承认自己是勇猛豪壮的草原人。老人悲同族良心泯灭,叹珍贵文明行将就木。国家把“先进”讲得斗志昂扬,殊不知“先进”车轮碾着的是传统文明的残肢断臂。

然而时代总要发展,总得牺牲一些东西才能一路向前。正如秦能统一中原,是牺牲了几代秦王毕生的精力,励精图治,牺牲了多少勇士,抛头颅洒热血去为国家征战四方才换来的结果。其他六国的文明不见得是糟粕,但秦不也推翻所有,以新的尺度“车同轨,书同文”,让国家真正统一起来,由此开启了真正的封建王朝大门,其中央集权制延续至清。由此看来,游牧文明似乎成了时代发展的“垫脚石”,似乎其毁灭是必然。事实虽如此,但没有毁灭那么极端。草原人为了适应新时代,改变了生活方式,是为了变得强大,只有变强才能守住往日情怀。

人与狼之间不再上演殊死的搏斗,但人从狼身上学到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它永远扎根于草原人的血脉之中,生生不息,绵延久长。

第8篇:《狼图腾》读后感1500字 读狼图腾有感范文

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 孙守丽

在寒假期间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狼图腾》,想在假期看看,陶冶情操,丰富一下放假生活。可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此书写的真的很好,虽然年代久远,可是书里面精神确实是我们要学习的,书中写了很多浅显易懂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狼图腾》中讲的很多东西我们都在一点一点的淡忘了,或者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我很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让读到这个读后感的你也有新的体会。

第一个体会:团结守纪。书中讲狼是团结的动物,经常成群结队的在一起打黄羊,他们在头狼的带领指挥下,分工明确,有探路的,有放哨的,有先锋,有收尾的,丝毫也看不出一点破绽,从侦查到捕猎到打扫战场,到给团队留春季食物,真的是运筹帷幄。看了这段我太震撼了,这是动物,是狼,所有的行动就像纪律严明的军队。而且狼很照顾弱小,不因为老的小的没有参加捕猎而不给留吃,相反,在大部队吃完后会安排放哨的,没有吃到食物的狼来吃肉,而且很有秩序,我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狼群就是那么做的。书中讲,蒙古骑兵很多作战经验就是跟狼学的,所以蒙古骑兵才走到了欧洲,建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元朝。狼的这种团结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在当下,科技发展迅速,人与人之间缺少了直接的合作,大多都是自己干自己的,很少协同发展,但是科技工作也需要合作,也需要团结,只有多沟通,多联系,合作才能干大事,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团结的精神现在也需要。

第二个体会: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今天我们仍然在提倡,但是我在书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尊老爱幼。书中讲狼不会随便抛弃自己的伙伴,他们在捕猎后都会留食物给老幼狼吃。只有跟不上的老狼才会被淘汰,但是那是自然规律,狼群也会给无法生存的残疾狼一个痛快,不让这样的狼活的没有尊严。狼这种动物对狼群中的老狼和幼狼都特别的照顾,他们受到特别的对待,特别的保护,尤其小狼,在行动的过程中都保护在队伍的中间,危险绝不会碰到小狼。很难想象,在动物世界中会有这样的种群,可是在蒙古狼里面有。看完这段后我就在想,在现在这个社会,老人已经成为家庭的负担了,这种思想是不是我们自己照成的,我们自己要反思,作为子女我们能为老人做什么?是不是只有我们老了才能体会?那会不会有点晚呢?

第三个体会:保护环境。书中对蒙古族人民如何保护生态平衡做了详细的阐述,以前虽然在书本上学了食物链等知识,但从没有这样详细的解释。在16年暑假我去了内蒙古赤峰,看到了大草原,也看到了沙漠,很震撼。但是对草原的了解也只是导游的一些介绍,现在从这本书里看到了保护生态的重要,如果从那时开始保护,绝对不会出现今天的沙尘暴。书中讲到老一辈的蒙古人民是怎样保护生态的?草原是蒙古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生态平衡需要多方面维护。旱獭是草原常见动物,破坏草原力很强,牧民都恨它,但是都打不绝,可是草原狼吃旱獭,在没有食物的季节,旱獭就是狼的主食,如果旱獭少了,狼就会去吃牧民的羊。可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大量捕杀狼,导致狼群消失,生态破坏,草原面积减少,沙漠化严重,现在我们不得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治理沙漠。草原长草的地方只有1厘米厚,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所以我认为,只有草原当地的居民都认识到保护每一厘米草原的重要性,草原的持续发展才能进行下去,我们的祖国才会有辽阔的美丽的绿色大草原。在书中作者还说,老一辈的牧民都知道狼打猎从来不把猎物杀绝了,而是留下一下,这样就会总有猎物吃。

在《狼图腾》这本书里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道理,也学会了尊重自然。无论历史的车轮走到那里,做错了就要付出代价来修改,人类也是这样发展的。希望大家都多看有意义的书籍,多开动脑筋。

一本好书可以洗涤我们的心灵,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书中自有黄金屋,让我们都开始读书吧!狼图腾经典语录狼图腾读书笔记狼图腾读后感800字2篇狼图腾读后感作文狼图腾读后感800字

第9篇:《狼图腾 小狼小狼》读后感——对生命的感悟

在我的记忆中,狼,好像一直是扮演着一种邪恶,狡猾,奸诈的角色,《狼图腾 小狼小狼》读后感——对生命的感悟。小时候,我不听话,妈妈就说大恶狼来了;通常把贪心的人说成是有狼子野心;把恶毒的人说是狼心狗肺;把美国帝国主义叫野心狼......总之,一切坏念头狼几乎都具备着,我们汉人也把狼恨了个透。

然而,这只是我门汉族人民的思想,草原人,则把狼当神一样的供起来。生着学狼,死了喂狼。《狼图腾小狼小狼》这本书,并没有说狼有多么多么的凶暴、残忍。而是讲述了一只聪明但不狡猾,神奇又不邪恶,顽强而不奸诈的草原精灵——小狼。

记得还在放寒假,当我看这本书的第一眼时,我就给它判了个“死刑”,认定这本书是一本典型的“恐怖书”,就因为封面是一只狼。我的脑子里立即浮现了“血腥”、“残忍”、“凶暴”这几个词。结果,事实证明我错了。人,不可貌相,书,更不可貌相。怀着不屑的心情开始读,回味无穷的心情读完。

这本书令我爱不释手,百看不厌。我越看越入迷,仿佛走进了狼的世界,与作者一起与狼共舞:陈阵是一个北京知青,因为种种原因,他和另外几个知青一起来到了额仑草原。与其他知青不同,陈阵迷上了草原狼。于是,在老阿爸的反对下,在游牧人们的嘲笑下,恨狼人的虎视眈眈下,陈阵还是义无返顾的,坚决果断地养了一只狼。之后,就是一系列人与狼的趣事,读后感《《狼图腾 小狼小狼》读后感——对生命的感悟》。 但是最后因为小狼“士可杀,不可辱”的精神,让陈阵怀着痛不欲生的心情,打死了他亲手养大的小狼......

狼图腾,草原魂,草原民族的自由刚毅之魂。

读了这本书,我似乎明白了这句话其中的含义,但更多地,是对生命的一种感悟,一种认识。

书中的小狼,给我上了一堂堂有趣的课。汇起来,就是一节生命课。小狼在被囚禁时,我还单纯地以为,小狼会像某些英勇人士一样,从此一蹶不振,天天思念自己的家乡,不自由,毋宁死,绝不就范。这回,我又大错特错了。小狼失去自由后,照吃照睡,不仅不绝食,反而更加狼吞虎咽,拼命地吃,让自己好好的。吃饱睡足后,便找准机会伺机逃跑,去争取新的自由与生命。从这可以看出,小狼珍视自由也珍爱生命。回头想想,是啊,如果自己被人抓走,是英勇就义?还是乖乖屈服?我想,大多数人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可能更多地是不知所措吧。但小狼的这种精神告诉我们:不屈服,不就义,更不要茫然。要主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靠自己逃出去!珍爱自由的同时,更要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有了生命,才有机会,才有一切!

我想说,在大自然面前,每个生物都是相等的,不分“高级”,“低级”之说。每个事物既然有弊就一定有利,没有绝对性。比如狼,虽然会偷草原人的牲畜,但是它们维护着草原的生态平衡,草原全靠狼,它的功大于过。人类无法主宰地球,更不能与动物们比功劳!

上一篇: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下一篇:艺术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