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美

2023-0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古诗词美

用“粗讲”留住古诗的“朦胧美”

摘 要:《古诗二首》围绕二单元主题“明月”选入了两首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和白居易所作的描写月亮的诗歌。虽都描写明月,但诗人却让我们看到了两个完全不同之月。王维不愧为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寄情于山水、桂花、春山、明月、山鸟、春涧,大自然的景物在他的诗中完美融合。有动有静,以动衬静,手法运用娴熟自然。一轮春夜山中之月让我们看到一个用心灵去感悟自然、闲适自得的诗人形象。这首《鸟鸣涧》虽不专为明月而作,但因明月使得诗的意境更为悠远。白居易的名作《暮江吟》描绘了一幅色彩绚烂的秋江暮景图。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在诗中采用绚烂明丽的色彩,将自己前往杭州赴任的喜悦心情寄情于自然,而那一弯冉冉升起的新月将天、地、景合一,好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关键词:粗讲;朦胧美;想象

在教学《古诗二首》这两首古诗时,我积极创设情境,灵活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努力将诗中的画面立体起来,鼓励学生在读中想象,读中感悟,悟中美读;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完这两首古诗后,自己感觉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坚持“粗讲”,执著于诗歌的“朦胧美”

古诗文与现代文语言有较大的差距,学生自主理解难度较大。我们常常喜欢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意怎解,写作特点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生怕学生读不懂,老师分析讲解得多,学生自读感悟的时间、空间少而小。殊不知这样的细讲解剖反而破坏了古诗的意境美。古诗切忌讲“白”,就是那份“朦胧美”才难得。当然,这不是说就完全不讲,试问诗的大意都不知道怎能悟出诗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坚持“粗讲”,抓住诗中的关键讲。在教学这两首古诗时,我并不将诗文“解剖”得支离破碎,并不“字求其训,句索其旨”,而是仅仅抓住几个比较生疏的

字词讲。

二、尊重个性化的感悟和个性化的吟咏诵读

通过粗讲,学生对诗句有了大致理解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熟读。而熟读对小学生来说,最具效果的莫过于诵读。这个过程更多的应该是学生个性化的自主诵读的过程。因此,课上我给足学生时间,放开手脚尽量让生独立练读,而不是整齐划一地齐读。这样才不至于泯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三、借助想象,感悟诗歌意境美

诗歌只有文字,而诗歌的意象意境必须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入境入情才能悟得。在教学时,我采用动情的叙述、渲染、绘画等方式,帮助学生充分想象,还原再现诗中的画面,使学生入境,从而解决了因古诗时空跨度大带来的学习困难。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探索热情被激发了出来,课堂呈现出良好的状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没有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小组合作学习时,发现有的小组流于形式,小组学习效率不高,学与不学都是那部分孩子举手回答交流;一部分学生存在思维惰性,不愿动脑筋,不愿加入谈论,成为课堂的“局外人”。此外,感觉自己的语言比较啰嗦,不够信任学生的能力,重复要求和知识点,造成课堂时间不够。这些都是以后的教学中仍需要思考和改变的方面。

参考文献:

陈莉.入声入情入境品味文本之美:略谈《搭石》一课的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4(2).

?誗编辑 赵飞飞

作者:李瑗

第2篇:古诗那么美,新诗居功至伟

今年2月,香港诗人廖伟棠在腾讯“大家”里发表专栏文章,指斥时下红透半边天的“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国背诗词大会”,并以景凯旋教授的《诗歌是个人朝圣,与集体无关》为反方,不顾“尴尬”而“为(新)诗一辩”,抛出诗歌大会的本质是“反诗歌”的观点。廖伟棠的切切之音不会因为他陈述新诗的历史合法性而终止“好古者”好事的眼神,反而会因为他的新诗诗人的身份而引起新一轮的争论和不欢而散。这是可以从历史上找到前世幻影的,在戏剧传统发达的古代西方世界,诗歌被质疑被冷落被毁污的历史也相当漫长,以至古哲大师为其辩护亦成为了一个诗学传统。

但与彼时彼地陷于文类之争不同,中国新诗的驳难者常常来自同属诗歌阵营的古诗系统,甚至自身内部也时时自我质疑,如郑敏就在写了大半辈子新诗后质疑新诗是不是走错路了?但其实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闻一多就认为新诗不用跟中国古诗比。在《女神之地方色彩》中他就明确地说:“我总以为新诗径直是‘新’的,不但新于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换言之,它不但要作纯粹的本地诗,但还要保存本地的色彩,它不要做純粹的外洋诗,但又尽量的吸收外洋诗的长处,它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

闻一多认为新诗之于中国古诗的关系并非胡适“新诗革命”时所言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语言所承载的诗歌样式,也并非贵族的诗和平民的诗之间的对立,换言之,新诗与中国古诗不是简单的语言替代关系,也不是阶级之间文学趣味的差异,它的命名和诞生“径直”是新的,它不是来代替谁的,也不是谁的替身。但闻先生最后一句话“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却又带来了新的非议:在文化洁癖者、血统论者的眼中,诗乃国族之精魄,岂能沾染他人之血?

这些人不会立刻联想到中国古诗的联姻状况,不要说沈约借佛教东入带来的语言学、语音学成就而改造中国诗歌音律系统,不要说刘勰同样在佛教义理和学术规范影响下写成《文心雕龙》,就是在“半江瑟瑟半江红”的醉人意境里,那“瑟瑟”不也携带着明显的异域之风么?

新诗的合法性自不必证,笔者所欲论者乃是:在新诗的诞生、发育、成熟的过程中,它反过来也重新塑造了中国古诗,国人念兹在兹的最美古诗词,其旁正站立着一个新诗的身影,新诗和中国古诗同样成全了我们对中国诗歌的想象。

闻先生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中,最大的功劳是提出了“三美”。他将“格律”定义为形式(FORM),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诗行诗节的陈列和布置,亦是一种“建筑美”。这是景凯旋们认为新诗更大可能是拿来看的读的一个重要证据,但我要指出的是,这同样塑造了中国古诗的美。今日中国古诗的排列方式正是采取这种齐整的,一句一行的方式。遇到古体、律师、词曲,也有意切分诗节,这正是利用现代印刷术而发挥汉字之美的重大创新。不可小视这种改变带来的审美效应,以我为例,翻看《文选》的诗歌,总习惯于将诗句从竖体、首尾相连的排列中摘抄下来,成一“豆腐块”才能作为诗歌阅读。另一方面,从此一点也可见出,中国新诗脱胎而又超越于中西固有诗歌的气质:中国汉字一字一平等空间的特质经由徐志摩(波动性)、叶公超(兼收中西语言长处)、林庚(典型诗行与半逗律)、余光中(汉字视觉美)等新诗诗人的论述而在中国诗歌里愈加完备生动,而这却并不是对西诗的简单的“横的移置”,西方文字的横陈只是一种音节的视觉化,而字与字的空间也并不相等。这也就是德里达向慕汉字的一个原因,汉字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摆脱了(语音)逻各斯主义的强大影响。

新诗对古诗塑造的第二处要津在于对中国固有诗歌的梳理和资源整合。从胡适冷冻梁启超“诗界革命”的主张,径直从古民歌、歌谣等民间文学传统中溯源诗歌主流支流,继而以此为据向压迫者形象的古诗发难开始,古诗的面目、身份、谱系也因之新诗的树立而逐渐明晰起来。在金克木看来,诗和歌的分流不仅见于古诗系统,同样也见于新诗系统。新诗的来源之一是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但是新诗很快意识到作为“诗”的不一样,这就是废名所言“新诗的内容则要是诗的”这种既是要言又是废话的真正含义。中国古诗的变动、收放、迁移、升降以两事最为突出,一是诗与歌的分合,二是诗歌概念的扩大。前者无需多论,至迟在战国末期,就出现了“不是唱的而是看的”诗,以荀子的赋和始皇帝勒石记功的文字为证,即便以严苛的眼光看,汉诗的五言诗与乐府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这些当时很不同的文字如今全都统括在“古诗”的名义下,新诗,或者说现代文学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许多新诗诗人同时却是古代诗歌的专家,诸如朱自清、闻一多、郭绍虞、郭沫若、陆志韦等。以郭绍虞为例,其煌煌两卷本《中国文学批评史》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文本,而付梓之时,郭先生正是新诗坛的活跃分子。叶嘉莹先生曾指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种种“现代性”,暂且不提“发现”的视觉盲区以及所表征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建立、审美范式的确立同样是以现代文学为参照的。这就牵涉到我们说到的第二点,即诗歌的概念。

今天的我们接受古诗词是以纯文学的观念去接受的,但实际上它们的历史面貌并不那么单纯。如果打开苏轼的诗词全集,相当长的时间你会觉得是在看一部游记,苏轼出蜀、入蜀,经历交游、仕宦、家庭变故、个人沉浮,苏轼诗词的现实色彩如此强烈,借着他与文朋诗友的寄送往来、俏皮玩笑、灯影湖光而生动异常,但是我们评论苏词却是“婉约”“豪放”之类,而“婉约”“豪放”毋宁就是“为艺术”与“为人生”的中国版原型术语,其审美范式的经典化,对应的是现代文学确立过程中“纯文学”观念的输入。在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下,“艺术”“人生”两立的二元论是不存在的,当李商隐写下“五年读经书,七年弄笔砚,始闻长老言,学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之际,他是没有怀揣“为文学”或“为艺术”的梦想的。古代中国不是没有“纯文学”,但是纯文学观却是存疑的。现代的纯文学观念是在西方印刷术、出版业、新闻业等产业模式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产生的,前现代的中国不仅中西文化语境两异,而且现实的物质存在亦然殊途。

在《抒情之现代性》里,王德威以1971年陈世骧先生发表《论中国抒情传统》,点醒中国文学之菁华无他,唯抒情传统为节点,上梳下耙,将闻一多、朱自清、方东美、宗白华、朱光潜、高友工、陈国球、龚鹏程、宇文所安、普实克等诸人对中国文学抒情性的体认统括到一起,中国文学、中国诗歌的抒情性借此已是朗朗澄明,青天白日。这当然亦可视作是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的新发展,然而这一背景却伴随着新诗与外国诗歌、中国古典诗歌的身份对比与资源承接的历史,此亦是新诗中“抒情现代性”之由来。

我们现在的文学体裁主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类,而在中国古代这四者之间却是有所交叉。古时的散文、小说自由性极大,《世说新语》《太平广记》的一些篇章今天读为诗歌、戏剧剧本也是可以的。但古诗的“诗”概念就相对要狭窄,今天把宋词元曲、《牡丹亭》《桃花扇》当作诗歌接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历史语境中,它们就是“诗余”“ 词余”“乐府”。今天之所以成立,则在于我们吸收了中西古今之所成,重新定义了诗歌语言和诗歌。中国古代是没有诗剧的,但是因为新诗的存在,我們不妨就把戏曲看作是诗剧。中国新诗与戏剧的亲缘关系也常常被忽视,但经由这些线索我们则不难发现:早期“新月社”的成员来源除了徐志摩、胡适、陈西滢等人外,包括闻一多、熊佛西、梁实秋等同时是“中华戏剧改进社”的成员;郭沫若最初视《女神》为戏剧,而《孤竹君之二子》《广寒宫》等众多诗剧的创作,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对诗歌的想象,同样也推动了现代戏剧的成熟。

新诗对古诗的塑造还在于直接深入地介入了古诗的阐释。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龚鹏程提及而易误会的关于诗歌源头《诗经》的认识。龚先生认为现代人提及《诗经》便想到国风乃是拜新诗提倡者所赐——他们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源头和民间源头追溯到《诗经》的国风,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根本忽略了雅颂才是《诗经》的主体。但误会并不只是新诗人们的,龚先生未详细说明的是,这种误会也根本改变了现代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认识。的确,杜甫的“三吏三别”在现代文学的视野下被某种程度地拔高了(“比附”于史诗创作),但这不正反映了审美趣味的变迁吗?陶渊明的诗歌在他的时代只被归入中品,而其后却成为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寒山的诗歌也是一例,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谱系中不甚耀眼,被目之为二三流诗人,但是经由日本的传播,直接刺激了美国“垮掉的一代”诗人的灵感,不管这里面包含了多少误读的成分,当它以“他者”形象归来时,我们的诗歌谱系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上述议题也可以在“屈原作为中国诗歌之父形象的确立”这样的情境中展开。郭沫若在诗歌、戏剧中对屈原形象的塑造如此成功,以至我们今天谈到屈原还是“忧国忧民”“怀才不遇”“激昂悲愤”,仿佛屈原投江之后楚国就如项羽之江东一样完全倾覆了,事实上,楚国迁都之后还曾春申中兴,依然是秦国的一大劲敌。在诗歌中的形象亦然,1939年,随着端午节与屈原所代表的“国殇”意义的焊接,屈原的爱国诗人形象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而被经典化了。1941年,在正式倡立端午节为诗人节的文协宣言上,参加联署的便包括当时大多数的新诗诗人:郭沫若、闻一多、戴望舒、梁宗岱、艾青、卞之琳等。或许,景凯旋们会说,这不是一种变形吗?并非古诗之自然。但屈原的诗歌之父形象显然最终会以诗歌的名义书写,在当代诗人杨炼那里,屈原成为一个巨大的“问号”的原型,他反复纠缠于屈原的天问迷思里,他从屈原的夜空中发现了新的诗歌的星系。他认为,屈原的天问,开启了中国诗歌的问题之源,而诗歌同样也可以作为一种思想资源而存在。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系统中,这样的思考就薄弱一些,这亦是古典诗歌未能给足屈原大诗人身份的一个原因。

正像后现代思潮此起彼伏、风起云涌,虽然无法统合自身却甫一现身就完全改变了当代思想格局一样,新诗也完全改变了古典诗歌,古典诗歌也因之而形变、伸缩和摇摆。在新历史主义看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放在诗歌史也是成立的,一切古典诗歌亦是当代诗。如此,我们才去试图还原古典诗歌的“本来面目”,这“本来面目”不就是当下的一种自我幻影吗?不就是一种“当下性”吗?没有这种“当下性”,我们如何被一首诗歌感动?乾隆皇帝一生作诗最称雄,4.3万首,可以说是“诗意栖居”了,但因其无法打动我们,只能成为另一种版本的“起居注”。

令景凯旋们纠结的另一个主要症结在于,新诗里“中国性”太少,即便健忘到几分钟前我们还论及汉字特性、抒情现代性等,我还是愿意举出胡兰成和张爱玲来再次“煽风点火”。胡兰成对“中国话语”的运用可谓大家,在江弱水的笔下,胡氏的“人世的风景里”处处都是《诗经》的典雅笔法和《水浒传》的活人口吻,虽然总觉得这人有什么不太对劲的地方,但文章写得好却无疑。胡兰成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看法也并不怀疑“白话”如何天然有缺陷,只说“而今时中国文学的不好则是学了西洋文学里的观念与情绪”,“中国的新文学必要是中国的”,他又说,用中国文章写外国故事,是中国的;用外国文章写中国故事,是外国的。这些论断对中国现代文学如何抓住“主体”极具启发性,但如何界定中国,如何界定现代中国却并不是两三个音节那么简单。而张爱玲却径直指出了这里面暗藏的一个巨大陷阱,当胡兰成与新儒家迎来送往、乐此不疲之际,在美国四处碰壁的她给夏志清写信说:“我一向有个感觉,对东方特别喜爱的人,他们所喜欢的往往正是我想拆穿的。”夏志清评述此事的所谓拆穿“东洋镜”当然就是对这种泡沫化的“东方”所做的形象化表述。

而这却却正是新诗在探索诗路上所表征的诗歌精神,一方面,有着“西洋的诗”和中国“固有的诗”两大传统,另一方面却并不是其替身或新生,它重新定义了诗歌而自己只选取其中的一个端口,它无意于“诗歌”的专营权,它只争它的地位和“诗歌”的荣光。另一方面,在转化整合诗歌传统、诗歌资源的过程中,它也曾深深牵绊于“西洋镜”与“东洋镜”,它迷失在中西的文化环境里一度颠沛,然而这使命却是它的,因为要回首灯火阑珊,必要到火树银花的背阴处,只有新诗才能恢复那种自由的、无碍的视野,我们之于诗歌的所有想象也只有通过新诗才能得以勾画那最后的一笔,而这也正是它将要反哺于前述两大资源的地方。

作者:徐传东

第3篇:古代诗词中蕴含的音乐美探究

摘 要:古代诗词体现了我国古典文化深厚的底蕴,同时也蕴含着音乐美价值。尤其是较早的朝代创作的诗词作品中,大多与音乐有着紧密的关联,不仅体现在音调、语言方面,还在意境的塑造上有所体现,因而这部分诗词的内在和外延都具有显著的音乐性,呈现出了特殊的音乐美。古代诗词中蕴含的音乐美,渗透于音节、音调、意境之中,构成了古代诗词特有的审美价值。因此,文章结合古代诗词中蕴含的节奏韵律之美感、抑扬顿挫之美感以及和谐意境之美感展开丰富的美学探索,进一步展现我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古代诗词;音乐性;审美;韵律

我国留存了大量优美经典的诗词作品,隽永而深邃,历久而弥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古代诗词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瑰宝,凝聚了古代文人的聪明智慧和文学造诣。在古代,很多诗词作品不单单以文字的形式存在,而是可以入歌的,具有显著的音乐性和歌唱性。随着时间年轮的转动,在不断传播过程中,诗词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而歌的部分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中,所以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诗歌大多只是文字的部分。但是,现在我们在对诗歌的吟诵中依然能够感受到诗歌内部鲜明的音乐性与韵律感,并且很多经典的诗词作品也被作曲家们作为歌词,谱上了新的曲调和旋律,赋予了诗词更为深刻的审美价值和音乐意境,成为深受大众喜欢的艺术歌曲。

一、古代诗词中蕴含的节奏韵律之美感

古代诗词无论是在创作,还是在吟诵之中,都包含着鲜明的节奏特点,体现了独特的韵律美感。这源于诗词的创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时,根据自身的构思、意图,对诗词中的每一个汉字进行了针对性的排列、组合以及停顿。这种特意的布局,形成了诗词内在具有规律性的节奏感,使其以一种独有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使诗词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我国的古汉语基本上都是由单音字节构成的,尽管在每一句诗词创作中,每一个音节都已经固定下来,但音节与音节之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通过一种特定的组合,形成紧密的关联,构成内在的节奏感,使诗词的韵味十足,线条流畅。古代诗词的音乐美最为突出的表现部分就是节奏性,通过规整和不规则的节奏搭配,来形成特有的韵律感。例如,在四言诗词的创作中,每一个诗句都包含四个音节,这四个音节通过不同的排列,音节之间也会形成不同的节奏,呈现出独特的韵律之美。比如,对《采薇》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一句诗词进行朗读的时候可以在两个“采薇”之间进行短暂的停顿,在“薇亦”与“作止”之间也进行停顿,展现出古代诗词的节奏美感。同样,五言诗由五个音节构成,这五个音节又形成了不一样的节奏韵律。七言诗由七个音节构成,又与五言诗的音节节奏美感不一样。所以,每一首诗词不同的音节之间,都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停顿,从而呈现出丰富的韵律感和审美性。诗词音节停顿除了要遵循一定的节奏规律之外,还需要结合古代诗词本身的思想和情感,进行韵律之美的表达和展现。

二、古代诗词中蕴含的抑扬顿挫之美感

古代诗词创作是高度的文字凝练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声调也是展现其抑扬顿挫美感的重要表达方式。所以,古代诗词的声调构成了其内在抑扬顿挫的旋律性美感,赋予了古代诗词更加丰富的音乐性和歌唱性。声调主要是根据声音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频率而形成的。古汉语中,声调有平、仄之分。平指平声,仄指上声、去声、入声。随着语言的发展,声调逐渐演化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前两者为平声,后两者为仄声。诗人在进行诗词创作的过程中,会结合诗词本身的意境和需要表达的情感,将平仄音调的字词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搭配和整合,使得诗词作品具有和谐的规律性和悠远的韵律感,从而在朗诵和演唱过程中形成独有的声音线条,产生特有的抑扬顿挫的美感特征。所以,我们无论是在朗诵还是聆听诗词时,都会感受到一种极为和谐、悦耳的美感,整个过程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意境之美,呈现出古典诗词深厚的美学底蕴。例如,《锦瑟》的前两句的音调就有着鲜明的对比,将仄声和平声进行了错落有致的编排,形成了抑扬顿挫的音调变化,赋予了诗词更为鲜明的流动感和音乐性,给人以行云流水般的美感和沁入心扉的体验,加强了这首诗的意境之美。

三、古代诗词中蕴含的和谐意境之美感

对于古代诗词作品来说,丰富的情感性和生动的音乐性、隽永的意境感都是不可忽视的内容,这也是古代诗词蕴含的重要的美学因素。因此,探究古代诗词中蕴含的深远的意境之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古代诗词非常讲究对意境的刻画和营造,善于运用文字的音调和含义来打造和谐的意境之美。古代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感情内涵,并且在古代很多诗词是可以吟唱的,将文字的文学性与音乐性进行了很好的融合,营造了独特的意境之美,提升了诗词作品的美学价值。古人吟诗作乐,赋予诗词极高的美学境界,这也是古代文人酷爱诗词的魅力所在。可以说文字美是古代诗词的内在表现,而音乐美是古代诗词的外在形式,二者互相衬托、彼此渗透,从内而外地形成了和谐的意境之美,赋予古代诗词更为深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验。对于古代诗词中蕴含的和谐意境美的深刻探究,体现了诗词音乐美学从内到外的美学意义。当然,对于诗词音乐美而言,这是非常隐性的美学因素,又是值得探究的重要部分。例如,李清照在诗词创作中善于运用叠字来造韵,融入了深入人心的情感体验,不仅使诗词的韵律感十足,而且营造了悠远的意境。因此,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得到了传播和延续,并得到了极高的艺术评价。不难看出,李清照的诗词在如今都非常朗朗上口,也便于谱曲演唱,与音乐旋律能够进行很完美的搭配,因此,李清照的很多诗词作品也被现代作曲家们重新谱上了曲,形成了经典的艺术歌曲,得到了广泛的传唱。

以李清照诗词作品为创作源头的艺术歌曲作品,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兼具,韵律深厚、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审美感受和艺术体验。在以李清照诗词为依据的艺术歌曲中,叠字造韵成为最典型的创作手法,一方面很好地将李清照内心的凄凉、浪漫的情感全部展现出来,另一方面通过抑扬顿挫的韵律塑造以及情境的营造,使演唱者和聆听者得到更为深刻的审美体验。显然,叠字造韵的创作方式与音乐表达的艺术手法相互融合,为诗词内容的情感找到倾诉的途径,更为深刻地展现了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审美追求。李清照创作的古代诗词中的叠字运用极为精妙,不仅音调偏短、精准短促、情趣盎然,还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塑造了悠远的意境,在行云流水般的音乐旋律中,使诗与歌得到了交融、渗透,使意与境得到了塑造、呈现。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学创作方式,使得整个诗词的艺术性和音乐性有了更为显著的表现,呈现出独有的艺术特点和审美内涵。以李清照诗词为歌词的艺术歌曲意味悠长,意境隽永,令人久久回味。

四、结语

源远流长的古代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文化流变中依然保持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文学性突出,而且思想性、音乐性都极为深刻。探究古代诗词中蕴含的音乐美能够打开古代诗詞审美的全新视角,赋予古代诗词更为深厚的审美价值。众所周知,我国很多优秀的古代诗词作品在创作初期就具备了显著的歌唱性,现今这种音乐属性依然得到了延续,传达出独特的美学意义。古代诗词无论是节奏韵律,还是意境方面,都蕴含着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也成为现代音乐创作中非常珍贵的歌词来源,为艺术歌曲创作提供了素材。此外,古代诗词的文学性和音乐性相生相伴、相得益彰,现今依然具有深远的审美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对古代诗词中蕴含的音乐美进行探究,从古代诗词的节奏、音调、意境等层面的音乐性来呈现独特的美学品格,展现了我国古代诗词包含的艺术魅力和美学意义。

参考文献:

[1]潘卫星.古典诗词音乐美鉴赏教学探微[J].语文教学之友,2014(11):19.

[2]孙征.古典诗词美学特质鉴赏教学探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26):107.

[3]王爱民.古典诗词教学意境鉴赏探微[J].语文知识,2015(7):55-56.

[4]徐晶莹.洛夫诗歌中的声音与画面:兼谈新诗音乐性与视觉化[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3):78-87.

[5]庞伟.从诗歌的音乐美探究古诗词朗诵的技巧[J].传播力研究,2019(12):165-166.

作者单位:

河北传媒学院

作者:韦梦姣 耿苗萍

第4篇:古诗语言美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

永昌电厂子弟小学 王亨桂

------------------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语言是通往心灵的桥梁。”是的,美的语言带给人美的享受。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及早对学生进行语言美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家经典之作,是作者在生活中审美体验的结晶。例如:低年级课文中所选的古诗儿歌《小池》、《咏柳》、《雪地里的小画家》、《柳树醒了》„„以和谐的音韵美、鲜明的节奏感为学生提供了极佳的语言范例。再如:《匆匆》、《秋天的雨》、《桂林山水》、《荷花》等小美文也以优美的形式、鲜活生动的语句,散发着语言艺术的瑰丽光彩。而童话、寓言、小说中意蕴深刻的句子,往往具有一种深沉而含蓄的美。《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到:“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只有认真读、细细想,才能领会出那含蓄、深沉的意境美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挖掘教材中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美,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语言艺术的潜移默化中,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进一步促进全面的素质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美

1、巧用媒体,品味教材语言美

教学时,应根据课文的需要,适时选用相应的电教媒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指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语言美,细细去品味语言美,自觉接受形象美的教育。

我执教《翠鸟》一课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想想它美在何处。回答时,有学生说喜欢描写翠鸟羽毛的句子。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找找美的地方,同时在大屏幕上打出下述句子:“翠鸟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背上的羽毛是翠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并附上一幅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句子和老师写的句子的比较,得到了这样的感受:书本上的句子用词优美,准确、精致地刻画了翠鸟羽毛的色彩和花纹的美丽,还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生动具体,使翠鸟显得更加活泼可爱。而老师出示的句子则缺乏这种美感。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亲身体味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句子的优美形象,进而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2、朗读指导,依靠范文培养语言美

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美读。”“美读”,就是有表情地朗读吟诵课文,在入情的朗读中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如:《鼎湖山听泉》一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记叙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听泉时的美妙感受。这种有声有色的课文,只有朗读品味,才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用词之精当。文中第三段写听泉时的美妙感受,作者用了“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一串排比句式,将四中不同的泉声分别比成“轻柔”的小提琴声、“清脆”的琵琶声、“厚重”的大提琴声、“磅礴”的铜管乐声。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朗读,积累美的语言,进而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

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小学语文教师应把自己看作特殊的艺术家,始终以培养学生语言美为教学宗旨,不断用内在美的心灵和外显的教学语言美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塑造出儿童美的心灵。

下面结合《古诗三首》的教学,谈谈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以美激智的尝试。

一、音乐渲染,营造美的氛围

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以美的氛围,为学习这首诗作好情感铺垫。接着,老师介绍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深入学习这首诗,有利于学生对诗的理解。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更能激发起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借助图画,再现美的情境

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在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用简笔画再现情境,用粉笔勾勒彩云、山、水、小船,学生边讲,教师边画,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诗中两岸悬崖峭壁,猿声啼叫,一叶轻舟在湍急的江水中飞流直下的景象,画面静中有动,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理解诗句。又如学习杜甫的《绝句》,在学生明确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把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学生边画边想象,给画配上颜色,引导学生进入诗的优美意境。再如学习《小池》一诗,诗中初夏秀美的小荷花池,充满生机,引导学生自学,自读几遍,展开想象,画一画,可以结合生活实践用自己的经验去丰富形象,表现诗中优美的意境和活力,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自学能力得到培养,真正实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三、运用语言,领悟美的境界

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学生对"朝辞白帝彩云间"中"彩云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便组织语言,利用儿童的联想、想象,启发学生领悟美的意境,把他们带入美的境界。我对同学们说:"早晨,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射出万道金光,照在山顶的云朵上,云变成了金色、红色、桔黄色、紫色„„环绕山顶,环绕着山顶上的白帝城。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老师的语言描绘,以及带着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真切的情意,激起学生的情绪,巧妙的把学生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又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诗,在学习"树阴照水爱晴柔"时,组织语言启发学生想象:"让我们想象一下,清清的小池边,新长成的树叶连成片片树荫,树荫映照在水里,好像也非常喜爱这柔美的风光。"随着老师的描绘,学生眼前浮现出初夏小池柔美的景象,领悟初夏生机勃勃的意境。

四、充分地读,感悟美的韵律

古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古诗教学中,采取大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吟诵中体味,更能感悟诗的韵律美。教学《绝句》时,老师提炼讲解内容,简化教学头绪,控制教师在课内的活动总量,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指导学生,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反复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使学生在读诗的同时,感悟诗的韵律美。教学《小池》可指导学生多读,在学生感受初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勃勃生机,进而介绍杨万里的另一首写荷花的诗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比较两首诗,分别写了不同季节的荷花小池,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多读,感受诗的艺术感染力,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同时,感悟诗的和谐的韵律。积累消化,成为随时可提取的有用材料。

五、进入角色,体会美的情感

儿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能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美感。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学生结合简笔画画面说出彩云之间的白帝城,地势高、美,"千里"之遥,"一日"之短用夸张的手法点出穿行速度之快。两岸猿的叫声不间断,轻快的小船已穿过连绵不断地群山,这时,老师接着说:"在这样的画面中,假如你是坐在小船上的诗人,你会怎样来吟诵这首诗呢?"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跃跃欲试,这时老师播放诗人翘立船头,顺流而下的动画课件,再配上古筝曲的轻松明快的曲调,让学生感觉犹如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带着这种感受练习朗读。凭着这种如临其境的感受,吟诵时就会去体会诗人欢快的心情。课堂上,学生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品味。每当听一个学生读完,老师针对情况称赞:"真是入情入境了!""真有些诗人的气质!"鼓励学生通过角色体验,体会美的情感。从而实现学生自主、自悟地学习。

《低年级古诗教学三步骤》

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事倍功半;鉴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识字、学词、析句、明理,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低年级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加强阅读指导,让他们从中体味古诗的美感。教学过程宜分成“初读感知”“精读体会”“诵读领会”三个步骤。

一、指导初读,体味情境美

初读古诗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画出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读顺诗句。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因此,要重视让他们结合观察课文插图初步了解古诗描写的情境,从形象的画面中初步获得整体感知。

二、指导精读,体会语言美

学生通过初读,对全诗有了一个大概了解,接着再让他们自由读、个别读,此时要求是一句一句读正确,注意词的连贯,按标点停顿,找到朗读古诗的一般节奏,并让学生相互评议,纠正读错的字词。接着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表情朗读,采用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读、比赛读等形式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味。学生从中自然地接受了诗歌语言美的熏陶。

三、指导诵读,体味意境美

每一首古诗,作者都表达了一种思想感情。诵读是低年级学生领会古诗思想感情的最佳途径。可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直至熟读成诵

第5篇:诗词美

序号:80

姓名:李晶晶

院系:会计学院 审计3班

文体:议论文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所有中国人引以为傲,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而古典诗词更是中国文学的精髓,以其独特的魅力被视为传统文化瑰宝。

研究诗词,最主要的就是研究诗词之美。诗词的美体现在句子的凝炼,体现在思想的深度上。意境之美,哲思之美,音律之美,自然之美,语言之美等等。数不胜数的美在诗词中可以体现出来。

意境之美

研究诗词的意境之美,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思想情感与环境描写的完美融合。

“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1】讲的就是诗词意境之美的重要。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便以简洁但意味深长的诗句来体现他的那种意境。而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用了三句诗词来表达三种意境,从而说明成大事者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为“无言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种境界,三句诗词,这是多么简练的概括。仅仅用了三句便将创业时的无人理解,创业中的劳苦,创业成功的喜悦写了出来。而且不仅仅于此,其实不论是在创业,还是做学问,还是其他的,都可以用这来形容。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

李煜的诗词中充满了泪水,而他最高的艺术成就恰恰就是他在国破家灭之后取得的。“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最后的词中,到处都充满了伤感。优美的句子,体现出的却是他的绝望。正如缪塞所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1】出自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

哲思之美

李商隐的诗,在思想上就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无题》)人们常用来歌颂老师辛苦工作,表现一种奉献的精神。。“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同样的表现了恋人之间那种默契和爱意。而在《登乐游原》中更是一句千古绝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种艺术哲思,虽经千年而不变色,人们总能够从中得到共鸣。一种悠远的,更加接近于本质的东西从人们的内心中分离出来。而苏轼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毛泽东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也写得非常好,非常有气势,也很有哲理。正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经历了长期的军事斗争,写出来的诗词也分外的有气势,有分量。“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散发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渡远荆门外,来从出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展现了山河云月变换的宏伟境界,整个大境界因人物而变换。这些无一不体现着浓浓的哲思之美。

音律之美

音律之美,则论述了诗词中最重要的元素之:音律。有了和谐的音律,诗词才有了韵味,

1 有了鲜明的节奏,语言才会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的音律总能与诗的内在感情保持一致,能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古代诗歌的音律要求是相对严格的。五言诗、七言诗让诗的音律美发展到了最峰,词曲更标志着音乐曲调艺术的繁荣。因此诗歌的欣赏,首先要从音律美的角度去领略赏会。诗歌的平上去入、抑扬顿挫,韵律节奏不仅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更是内容的一种体现。诗人词家的要务在精于审音辨字,这决定了对遣词造字的运筹要合乎音律的规定,显现其驾驭语言音律的真实功夫。比如,诗词的平仄、对仗、逗字、停顿、词序、叠词等,并不是诗人词家“玩弄”文字的一种习气,而是由字音、乐律的精微配合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的艺术。高考中常有这方面的考查。

用诗词来表现音律之美,当数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那优美的语句用来表达音乐简直就是令人叫绝。“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多么形象的描写啊,仿佛就在耳边响起了那动人的琵琶声。更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到最后连形象描写都抛开了,而以一种更加贴近意境的东西来描绘。我想每一个读完《琵琶行》都会想起这样一句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另外,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同样也是有关音律的名篇。“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将音律的描写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又比如王安石的《示长安君》:“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颔联借景抒情,“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添上了一层悲凉况味。“草草”“昏昏”是叠词,“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草草杯盘”“昏昏灯火”,叠词妙用,既和谐了诗歌语言的韵律节奏,又营造了抒发情感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

诗词语言由音定律,变化组合,语言便会产生无穷的奇致妙趣。

自然之美

自然之美,概括了写景诗词的妙处:动词、虚词用得恰到好处,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达到了悠扬委婉、活跃情韵的美学效果。

自古以来,写景的诗句多不胜数。借景抒情,是写景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都是有名的写景诗句。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充满了恢宏的气势。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寥寥数语,一幅动人景象就此铺开。而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在写景上堪称完美,以至于有人称之为“孤篇盖全唐”。他将音乐美,景物美,还有意境美融合在一起。发古之幽思,写景中加入了历史的厚感和美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由景入情,浅浅说去,节节相生,句句翻新。至“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处,达到了顶峰。

语言之美

语言是有性格的,正是这种性格,让人们在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看到的是“关西大汉,弹铜琵琶,执铁绰板,高歌‘大江东去’”的情景;而在读柳永的《雨霖铃》时,看到的则是“十

七、八岁的女郎,手执红牙拍板,轻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情景。同时,语言又是有语体区别的,从而使语言有了俚俗与典雅之别。

如北宋晏几道的《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gāng,油灯)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首词语言明快、典雅。上阙用 “殷勤”“拼却”“舞低”“歌尽”等词,下阙用“几回魂梦与君同”“犹恐相逢是梦中”等语言,直接而鲜明地将当年相聚时的欢乐、别后相忆及再相逢的喜悦几近直白地表达出来。但作者又善于铺彩设色,如用“彩袖”“醉颜红”“杨柳”“桃花扇”“银釭”等词语、意象,又善于经营工巧雅致的句子,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语言显得典雅。正如古人评价的“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秀气胜韵,得之天然”。

我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还表现在语言的凝练上。我国古典诗词的语言极为精练,内蕴丰富,言简意赅。为达到字字珠玑的境界,古代的诗人呕心沥血。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是古人炼字的明证。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寥寥的二十字,描绘出了一个幽静的环境。在“千山”“万径”的寥廓空旷之中画一“蓑笠翁”,在“绝”“灭”的死寂冰冷之中着一“钓”字,使全诗境中有人,静中有动。全诗通过描绘老渔翁寒江冬钓图,向我们展示: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渔翁的生活是这样凄冷孤寂,老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标独傲。如果我们再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这首诗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信息:在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失败以后,其主要成员被一网打尽,永贞革新烟消云散,柳宗元也被从政治权利的中心抛了出来。在荒凉偏僻的南方,开始了漫长的流贬生涯。在柳州,他虽然得到了一个司马的虚衔,但既无官舍有无职责,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于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苦恼。因此,那个在寒冷寂静的环境里,不怕天寒地冻,不惧皑皑白雪,忘掉世间的一切,专心致志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清高孤傲,凛然不可侵犯的渔翁的形象,正是柳宗元孤标独傲、超然物外的形象的真实描绘。一首二十字的小诗,竟然蕴涵了如此至多的信息,使我们不能不惊叹古典诗词语言的凝练。

阴柔之美

阴柔之美,包括四种意境:浓艳瑰丽,淡泊静谧,清新素雅和凄冷寒凉。

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写的名篇之一。那时,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给人一种凄冷寒凉的阴柔美感。

在如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 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的上片写临别之情景:“寒蝉”暗示深秋,“凄切”声渲染了秋之凄凉。骤雨已过,船将启锚,喝酒无绪,留下又不可能,于是只能“执手相看泪眼”,但却“竟无语”而“凝噎”。别后如何?作者作了一番想象:烟波浩渺,千里无人,浓浓的云雾笼罩着广阔无际的“楚天”,这是何等的空旷、冷寂!下片再设想别后相思之苦。从古至今,别离伤情,更何况是在“冷落清秋节”!醒来如何?虚景实写:晨风习习,残月如钩,已给人凄清冷落之感,加之“杨柳依依”招惹离愁,此去一年又一年,何时才能相逢?如此这般,“良辰好景”也形同虚设了,即使有千万柔情蜜意,但恋人远在天涯,又能对谁说呢?

这首词以“伤离别”为线索,随着时间、空间的推移,感情也逐渐升华。语不求奇,但情意缠绵,酣畅淋漓。基调虽过于低沉,但发自肺腑,恳切真挚,给予鉴赏者的,是一种柔性的美感。

阳刚之美

阳刚之美,也包括四种意境:雄奇阔大,旷放开朗,苍凉悲壮和深邃沉郁。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境界可大不一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话,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借赞美赤壁风光、缅怀古代风流人物的业绩。抒发了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气。时而豪放旷达,时而沉郁、悲慨。起笔两句高唱入云,气吞万里,创造了一个气势奔放、雄浑豪迈的诗般的意境,给予鉴赏者的无疑是一种刚性的美感。

再读中唐卢纶的《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诗人抓住战士列队准备向敌军追击的一刹那间,画出浮雕般的英雄群像:一个漆黑寂静的夜晚,大雪弥漫,敌军全线溃逃了;一支轻骑兵,正列队准备连夜追击,一刹间,雪花竟积满了弓刀。意象雄浑豪放,是一首十分典型的具有阳刚美的小诗。

诗词鉴赏,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不仅要积累文学的、美学的、语言的知识,还要积累哲学的、史学的、民俗学的、心理学的以及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积累丰厚了,自身的修养加强了,鉴赏时就能获得深层次的美感。

第6篇:大 美 为 美诗词五首的整合教学

大 美 为 美

——《诗词五首》的整合教学

重庆外国语学校王 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十五课《诗词五首》的内容为:曹操《观沧海》、王湾《次北固山下》、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辛弃疾《西江月》、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直希望能够让零散的课文更成序列,希望零敲碎打式的语文教学更具有整体性,便尝试在相对独立的 单篇课文之间寻找着融合点。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课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诗词五首》。咱们先从最简单的元曲《天净沙·秋思》 学起。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诵,读得流畅,读出感情。(生自由朗读、个人读、齐读,配合读,比较读,教师指导读,背读) 师: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你觉得这幅插图画得好吗?说说你的意见。

生:总的来说画得不错,画面的整体感觉比较凌乱,曲线也用得比较多,可以表现出诗人心乱如麻的感受。

生:树干画得比较苍老,符合诗歌悲凉的气氛。

生:诗中说是瘦马,可画中的马还比较健壮,马腿上的肌肉都看得很清楚,应该把马画得瘦骨嶙峋一些才好,而且最好是老马。

生:我觉得人不一定非要骑在马上,如果由人牵着马走,岂不是更能表现出鞍马劳顿的味道?因为连马都累得走不大动了,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 师:很有创意。人骑马还是人牵马的问题还从来没有人争论过呢!

生:图中人物的表情很到位,但马的表情还可以更忧郁一些。

生:水流太湍急了,诗的节奏比较慢,水流得缓慢一些比较好。

生:插图中的树也有问题。图中远处的树给人郁郁葱葱的感觉,近处的树却是光秃秃的。这样的对比太强烈了。我认为老树上如果有几片摇摇欲坠的叶子更能体现沧桑之感。 生:枯藤呢?插图中根本没有枯藤。如果能画出枯藤与古树的缠绕就好了。 生:远处的夕阳可以画得朦胧一些,还可以画出半边已经落下山的样子,渲染出傍晚的气氛。

生:插图中鸟儿们飞得很轻盈很高很快乐,哪里是昏鸦啊。我认为鸟可以画得沉重一些,笨拙一些,最好让大部分鸟栖息在枯枝上,因为“秋思”的画面应该凝重。

生:风呢?如何体现西风?图中并没表现出来。

生:可以在茅屋上画些淡淡的炊烟,炊烟袅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感就更足,风的动感也表达出来了。

生:画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让发丝微微飘起,西风不就出来了吗?

生:本是游子思乡图,作者却很花一些笔墨去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不是矛盾了吗?

师:这个问题问得很有价值。

生:不矛盾。这叫反衬,以温馨衬凄凉嘛!

生:对,游子触景伤情,别人是天伦之乐,自己却是沦落天涯,羁旅漂泊,这种对比痛彻心怀啊!

生:除了细节的问题,我觉得插图最大的问题是整体构思上的毛病。我读完这首诗,眼前浮现的是一幅古道苍苍、秋风萧瑟的图画;可是这幅图给我的感觉太拥挤了,甚至是太热闹了。

生:可能是景物都挤成了一堆的原因。我们可以把整个画面的格局完全改变,把这幅拥挤的图画变成视野开阔一些的图画:小桥流水人家安排得远一点儿,让古道的纵深感强一些,夕阳和远山真正地成为背景,让时空尽可能地大,以反衬出主人公的渺小和孤独。我觉得这样构图也是可以的。

师: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吴语寒同学和冉雪立同学的发言很有意思。同样是表现游子的羁旅之思,吴语寒同学认为插图作者的构思是正确的,狭小的拥挤的凌乱的构图正好可以表现诗歌的意境;而冉雪立同学的意见恰恰相反,他认为构图应该开阔些,用比较渺远的视觉效应来表现游子的孤单寂寞。老师认为,他们的评论都很有见解。这其实已经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审美的两种境界:小美和大美。比如下面这些写愁的诗句,凭你的直觉,你认为是小美,还是大美呢?

师: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生:小美。

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生:大美。

师: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小美。

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生:大美。

师:同样描写愁,同样都写得很美,你们判断小美和大美的标准是什么呢? 生:小美描绘的场景很小,大美描绘的场景很大。

师:当然这样表述还不是很准确。我们平时说情感的“小”是指情感是私人化的,没有直接和国家民族的利益联系起来。但“小情感”可以“大表达”,这个“大”,一指笔势张扬,气韵开阔,二指想象奇特,瑰丽雄伟。用“大美”来表现“小情”,往往会产生特别的审美效果。今天,对本课另外几首诗歌的学习,我们就主要从这个角度来探讨一下。现在请大家自由反复朗读,认真看注释,也可以翻看你们手上练习册上的一些辅导资料,弄清诗意,感受诗情,然后从“小我”和“大美”的角度来议一议这几首诗。(学生自读自学,和老师同学讨论) 师:好,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先从整体上谈谈。

生:我觉得这四首诗歌和《秋思》一样,写的都不是国家大事历史风云,写的都是比较私人化的生活和感受。曹操是刚刚统一北方、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的时候写下 《观沧海》这首诗的,抒发的是英雄的抱负。王湾写的其实也是一种游子情怀。白居易是春游之后赞美西湖的春天,辛弃疾写的是一次乡村之游。 师:说得好,从写作题材来看,和《秋思》一样,这四首诗都和国家民族没有直接关系,写的都是个人的生活,表达的是个人的“私感情”。请四个同学分别用一句比较凝练的话来表达你对诗人情感情绪的理解,比如马致远孤苦伶仃,梦落天涯———

生:曹操一腔抱负,壮志凌云。

生:王湾思念家乡,感怀时光匆匆。 生:白居易沉醉春色,乐不思返。 生:辛弃疾为丰收喝彩,情趣盎然。 师:哦,看来这些私人化的情感还是很不一样的,能各自用一个词来概括吗?比如马致远是“愁”—— 生:曹操是“壮”。 生:王湾是“忧”。 生:白居易是“喜”。 生:辛弃疾也是“喜”。

生:辛弃疾用“惊喜”的“惊”比较好,是“路转溪头忽见”嘛。

师:这就对了。看来同学们是很聪明的,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基本能弄懂诗意诗情。那现在咱们回到主题上来,私人化的情感能用“大美”的方式来表达吗?哪首最好说? 生:《观沧海》是最典型的私人情感大画面。你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好大的气派。

师:写到了日月银河了,当然是大。同学们注意,这是实写还是虚写?

生:虚写,是作者的想象。前面几句是实写,也很阔大啊!水是荡漾的水,山是挺立的山,树木百草是丰茂丛生的。 生:波浪不是小波浪,而是“洪波”,而且是涌动着的“洪波”,可见是巨浪而不是细浪。 生:“萧瑟”用在这里不合适吧,寒冷孤独的味道和前后文不相配。

师:问得好。大家查查字典,看看“萧瑟”的意思。 生:“萧瑟”有两个意思。这里的“萧瑟”不是冷落凄凉,而是指风吹树木的声音。 师:对了,我想起了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生: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对,你看,“萧瑟”更体现出了境界的阔大不是。

生:老师,我觉得不仅是描写,只是“沧海”这个词语就能感受到曹操是在以大画面展现大胸怀。

师:对,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曹操的这首诗是“歌以咏志”,虽是私人情怀,却无不体现一个“大” 字:大眼界—— 生:大追求! 生:大画面! 生:大手笔! 生:大胸怀!

师:关键是大胸怀!诗歌虽然只是抒发自己的一腔壮志,没有直接写到国家民族,但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硝烟弥漫的历史风云,感受到诗人主宰江山舍我其谁的气概。这就是英雄!每次读曹操的这首诗,都会让老师想起另一位时代英雄——毛泽东。大手笔才能绘出大英雄,请同学们朗读拓展材料上的这首散文诗。 诗人毛泽东 (任先青)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 写诗

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 常于马背构思

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战地黄花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地抽烟 抬头望断南飞雁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雪天更善畅想 神思飞扬起来

飘成梅花满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 屈指数算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

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便站成了世界的诗眼 嘹亮了东方!

同学们,这就是大美,古人以大为美,今人同样以大为美。现在让我们用大声音大感情读出英雄的大胸怀大气概。 (生气壮山河地朗读《观沧海》) 师:“壮”和“大”的联系好像是很自然的,那“忧”和“大”呢?现在咱们说说王湾的“大”。同学们可以从比较《次北固山下》和《秋思》入手。

生:两首诗写的都是游子思乡,但一幅画面很明丽,一幅画面很苍凉。

生:一幅很明快,一幅给人的感觉很凝滞。

生:一幅很阳光,一幅很晦暗。

生:一幅感觉步履轻盈,一幅感觉步履蹒跚。 师:大家的感受和表达都很独特,“明快、阳光、轻盈”就是因为诗人在景物描写的时候从“大”入手,你发现了吗? 生:最“大”的是第

三、四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你看,宽阔的水面,浩荡的春风,很大。 师:这是空间的“大”。 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写了白天和夜晚的更替,还有季节的交换,给人的感觉也很大。 师:可以说这是时间的大。

生:还有第一二句中的“青山”和“绿水”也会让人产生春光无限的美妙联想,境界也很阔大。

生: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 帆悬”的时候“行舟”,给人的感觉速度很快。 生:“归雁”和“老马”相比,也是轻盈的快速的。

师:对了,诗人写作对象的选择和场景的选择赋予了这首游子吟开阔豁达的忧思之美,这当然是一种大美。看来,哪怕是人类的灰色情绪,我们同样可以用“大”的方式来表达。因为“大美”,更容易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果说《秋思》让我们感伤的话,那么《次北固山下》则让我们在感伤中会产生意气风发的更加珍爱生活珍爱岁月的豪情了。来,读出这忧和明朗交相辉映的感情。 (生动情朗读)

师:如果连最具私人化的“忧伤”都同样可以表达为“大”,那快乐和惊喜就更不用说了吧。现在大家再说说《钱塘湖春行》和《西江月》。 生:“水面初平云脚低”,诗人的视线拉得很远,观察的画面很开阔。 生:“最爱湖东行不足”,看来诗人走了很长很长的路,游览了很多景点,这次所见所闻很丰富。

师:哦,诗人看到的不是一幅图,而是一轴长卷。

生:诗人既抬头看“早莺新燕”,又低头看“没马蹄”的“浅草”,视角的变换也很丰富多彩。

生:我最喜欢“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这个“渐”写出了就是在西湖花儿开的繁盛程度也不一样,还暗暗地写出了诗人行踪的变化和心境的变化。 师:妙!心境是如何变化的呢?

生:景色越来越美好,所以诗人的眼睛应接不暇,心情自然越来越兴奋越来越快乐。

生:我来做个总结。这幅长轴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春意盎然,绚丽缤纷。

师:这次游春,诗人的心情是明亮的,西湖的大气之美,让白居易的这首诗在细腻柔美之外也不乏大气。当我们把杭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放在一起的时候,你就更能够鲜明地感受到“大美”和“小美”的区别。以后大家有机会一定去感受一下这不同的美。

《西江月》呢?这首词写的是丰收之乐,是不是也有“大”的特点呢,大家品品。 生:比较大气的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最能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稻香千里,蛙声一片,真让人心情舒畅。

师:蛙声一片,是不是很吵闹啊?这和《钱塘湖春行》中的鸟叫的声音一样吗?

生:不一样。白居易笔下的春天是热火朝天,而辛弃疾笔下的夏末是安静的,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可以看出来。这些声音都是陪衬。 师:这个叫:蝉噪——

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对,这种安静让人的心情不拥堵,让诗人的思维和情感处于一种宁静而又敏捷的状态,这也是“大”的一种表现。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天外的星是七八点,山前的雨是两三点,都是很小的数目,为什么诗人不选择星星很多和雨很大的时候来写呢?

生:少就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感觉啊! 生:前面是“蛙声一片”了,已经有点儿闹腾了,拥挤了,这个时候的星星少点儿,雨少点儿,给人的感觉是诗人的情绪更飘逸更悠闲。

师:有意思!从美学的角度来说,这叫“空白”,留白留得好,诗文中绘画的韵味儿才足。 生:我喜欢最后一句,“路转溪桥忽现”,让我想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这个句子结尾也能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

师:这叫言已尽而意无穷。诗里的故事结束了,读者想象中的故事又开始了,诗歌的境界因此而得到了无限的扩大和延伸。这也是一种大美,意蕴无穷的大美。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不仅要读出沉醉,还要读出向往。来,我们把自己想象成白居易和辛弃疾,通过朗读去游西湖,玩乡村。 (生动情朗读)

师:同学们,学诗的角度有很多,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提供的这个角度比较新奇一些。文学之美是丰富多彩的,“小美”与“大美”的划分仅仅是其中一种比较形象的划分。“小美”有“小美”的精巧细腻迷人,“大美”有“大美”的磅礴壮阔动人。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而又激情洋溢的 民 族 ,所以,“小美”与“大美”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很多著名的篇章。你们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老师更希望在你们的笔下读到大胸怀,大气魄,大追求,所以老师才非常急切地想让你们意识到“大美”之美。“大美”在文学史上是绚烂辉煌的,我们随便举出同学们熟悉的诗句,其动人心魄的原因都来自诗人张扬的笔势和瑰丽的想象。 师:蜀道之难——— 生:难于上青天。 师:大漠孤烟直—— 生:长河落日圆。

师:接天莲叶无穷碧——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忽如一夜春风来—— 生: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千里冰封—— 生:万里雪飘。 师:读万卷书—— 生:行万里路。

师:老师今天念叨的“大美为美”四个字来自于当代散文大家余光中的一本著名散文集,它的名字就叫做《大美为美》。当代散文有“小品文”和“大品散文”之分,余光中则是大品散文的代表作家。余光中曾说过这样的话:要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而作家的笔应该一挥百应,如交响乐的指挥杖。一位作家这样品评余光中的大品散文:他的想象是一架波音 747 巨型客机,需要又阔又长的跑道起飞,也需要浩瀚的空间来展示壮观的翔姿。这些精美的阐述让老师想起了天风海雨式的屈原,想起了驰骋于九天的庄子,想起了诡异奇崛的李贺,只有体悟了“大美”,我们才能真正走进中华文学的灵魂深处。最后,让我们朗读几首典型的“大美”诗作,结束这堂语文课。 (学生齐读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李白《关山月》和谭嗣同《狱中题壁》诗) .

第7篇:在课间操舞出古诗词的韵律美

诵读经典文化健身

朱村中心学校在课间操舞出古诗词的韵律美 朱村中心学校近日在每天一小时锻炼活动中,开始了古诗词韵律操活动,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师生合着音乐,在优美的旋律中舒缓吟唱,韵律操不仅让师生活动了筋骨,更是让孩子感知到了古诗词的语言精美,韵律迷人,为他们今后学习古诗词培养了兴趣。 为进一步丰富阳光大课间人文内涵,把文化与健身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校积极倡导“我与古诗文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诗、我锻炼、我成长”的理念,以 “古诗文诵读与健身”为特色,积极推广普及古诗韵律操。该操采用学生一边吟诵经典古诗词,一边做韵律操的形式,结合学生爱动的特点,选取学生必背古诗词篇目,完成“古诗韵律操”的编排和演练。

古诗与音乐、体育完美地结合是这套古诗韵律操的特点,通过“古诗韵律操”这种方式,将古诗词背诵和健身韵律操完美结合,使同学们在学习古诗词文化的同时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既丰富了课间操的内容,又让学生全面的去感悟、领略祖国古典诗词文化的魅力与内涵,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快乐,在快乐中积累了知识。下面请各位领导观看我校的韵律操表演。

由于我校的古诗韵律操刚刚起步,内容还不太充实,动作还不够规范,许多地方还需要完善,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留下您宝贵的意见。你们的建议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你们的关注将促使我们不断的进步。

第8篇:小学古诗教学,原来可以这样美

古诗,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练、节奏强;从叙写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读解古诗、体味意境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教学古诗的难度。以往我们的古诗课堂,要么是让学生死死地背,要么是教师苦苦地讲。学生由于缺少对整首诗歌的初步感知,有时会造成理解和感受缺少整体性和有机性,因而难以达到进入诗歌意境的较高层次的品诗境界。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具体诗文,可以灵活地采用教学结构模式,让古诗教学充满“诗情画意”的美。

一、解诗题,初步感知古诗美

在诗题出示时可以采用猜诗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季节的景色、讲故事、播放歌曲猜谜等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诗题出示后,首先要对诗题进行解释,有的诗题直接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可引导学生先弄清“九月九日”“山东”“忆”等词语所指的意思,这首诗的内容大体上就了解了。《早发白帝城》“早”是早晨的意思,“发”是出发的意思,“白帝城”通过课件展示图片。这样,诗题的意思就是早晨从白帝城出发。这一环节,弄清了诗题的意思,为理解诗句、掌握古诗大意奠定了基础。

二、知诗人,探究深化古诗美

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这既为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介绍背景资料,既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又为理解古诗内容做了准备。如《山行》一课,可以运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说法“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由“大李杜”引出“小李杜”,进而介绍诗人杜牧,让学生知道杜牧在晚唐时期的名气,让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解诗题和知诗人这两个环节,在具体的诗篇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谁先谁后。

三、明诗意,理解领悟古诗美

(一)逐字逐句明诗意

再现形象。诗歌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读诗要把握住诗人创造的形象,再现于自己的头脑之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大胆想象,实现语言符号到脑屏形象的转化,在教《敕勒歌》时,可以这样设计:

师:请同学们快速把诗朗诵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

生:草原、阴山、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呢?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通过想象实现语言符号到脑屏形象的转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表现的形象。

填补丰富。诗歌语言是凝练的、含蓄的、富有跳跃性的,诗人也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美丽的“碎片”加工成诗,因而要再现诗歌形象,就要求读者作必要的补充丰富。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知识,把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挖掘出来,把“碎片”还原成完整的形象。如“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独钓寒江雪”,应是老翁独自一人,在满天飞雪中,在凄寒的江上垂钓。“远上寒山石径斜”是指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向深秋时节的山上。这些诗句理解时都需要作调整和补充,才能读懂诗人的思路。

联想深化。联想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进行理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诗歌中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就可以通过联想读到。如学生想象“四海无闲田”的景象后,接着引导他们联想,按诗歌所描写的,农夫们照理应该怎样?按常理,农夫应丰衣足食,但诗歌最后却写“农夫犹饿死”,启发学生通过对比,思考深化。

(二)朗读强化明诗意

诗的意思明白了,就应引导学生品读。在教《枫桥夜泊》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朗读环节的:

师:一起来读读,你们读前四字,老师读后三字。

师:再反过来,老师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师生再合作读)。

师:老师读题目,你们读诗句(生齐读)。

这种教学形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朗读的“停顿”。其一,师读四个字、生读三个字,自然形成了七言诗句的“二二一二”式停顿;其二,教师在合作中的读,起着示范的作用,与学生的读形成鲜明对比,学生在倾听、模仿中调整读的语调、速度、轻重、延音,效果直接。

“停顿是朗诵的灵魂。”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体把握朗读的停顿,渗透不同格律诗的节拍规律。如五言诗的“二二一式”―― “春眠/不觉/晓”,“二一二式”―― “处处/闻/啼鸟”;七言诗的“二二二一式”――“胜日/寻芳/泗水/滨”,“二二一二式”――“ 万条/垂下/绿/丝绦”等。通过有节奏的朗读,在读中强化了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四、悟诗情,诵读品味古诗美

依“象”悟情。即引导学生以第二环节通过诗句的想象形象为基础,进一步体验象中之意、象中之情。学了“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诗人为什么要特别描写一枝红杏?诗人看到这一枝出墙来的红杏,是怎样的心情?

读诵深化。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后,立即趁热打铁,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背诵诗歌,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味。例如,在讲《游子吟》是这样逐步悟诗情的:

师:同学们,当我们再次吟诵这两首诗时,你的心里涌动了什么情感?

师:(指名说。)是的,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温暖的,细腻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所以,作者不断地问自己――

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引导朗读。)刚才,你们把体会到的情感放进诗里,把自己的心放进诗里,让人感觉,你不是在读别人的诗,而是在读自己的心声。不知不觉,你已经达到了读诗的第二重境界了,读出了诗中之情。这样,依“象”悟情,读诵深化,加深了对诗人情感的体会。

五、入诗境,延伸升华古诗美

复述入境。把诗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融进了自己的理解、想象、情感体验,较自由地走入诗歌境界。俗话说,写诗贵含蓄,读诗贵想象。如,教学《早发白帝城》,学生在充分理解诗意后闭目想象:假如现在你就是李白,在获得自由后的一天早晨,坐上一条小船,告别美丽的白帝城回江陵。一路上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这样学生复述后,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诗的意境。

表演入境。读诗,假如意思能说出来,但是他的眼前、脑海里却不能出现一幕生动、真切、细腻、鲜活的意象,那就等于没有读懂诗。有些诗歌,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诗中人物,较“实在”地构建起一个诗歌所表现的艺术天地,让学生似乎直接进入了诗歌意境。比如,在教《游子吟》时,就可以采用让学生表演的方法,让学生直接进入诗的境界。

绘画入境。“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情和画意融为一体。如果把字、词、句的意思嚼烂了“喂”给学生,诗歌教学意象全无,学生也必生烦腻之心。但如果放手让学生去自学,教师少讲或不讲,又怕贻误了某一个知识点。教学中可让学生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动动手、动动笔,用“画”激趣,借“画”入境,以“画”悟情。当然,绘画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运用时要把握好尺度。首先,教师要注意引导,不能让学生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要尽量画得与诗歌描述的内容一致。其次,教师要注意把握时间,尽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另外,尽量用简笔勾勒,不要精雕细刻,只求神似,不求形同,以免上成图画课。教师的简笔画在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时,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山行》时,可借助简笔画,画出寒山,画活石径,以简洁的图画引领学生领悟霜叶的精神。娴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再加上教者唯美的语言,让学生既得到了语文能力的训练,又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三下两下,一座座绵延的远山;三笔两笔,一叶叶火红的霜叶;三画两画,一条条灵动的石径……学生们通过绘画读词、悟词,无须多做解释,他们已然明白了诗中“远上”“斜”“白云生处”等词语所表现的意境。

现代媒体的运用。结合古诗内容,采用音像电教手段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古诗,在情境体验中诵读古诗。可以让学生亲历在诗画诗景中,物我相融,当一回诗人,如《望天门山》的引诵――

师:看,(配合课件图景的展示)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一条小船慢慢地驶过来了。我们坐上这只小船,望见这样的山――(生齐诵:“天门中断楚江开”);望见这样的水――(生齐诵:“碧水东流至此回”)。

无论采用何种手段教学,语文课还须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其他方式,如音乐、绘画、多媒体等都只能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课堂上还是应该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这一教学原则。

古诗教学真的可以很美!让我们用以石激火的方式推动古诗教学,一起构建充满诗意的课堂!让学生享受充满诗意的人生!共同期待“古树”开“新花”!

(作者单位:肇东市三友小学)

编辑?M于金苗

第9篇:浅淡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摘要: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诗词整体的美学价值在于意境。意境美是诗词美的最高体现,是鉴定一首诗好坏的关键因素。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主要表现在:刻画的人物之形象、景物之传神、炼字之精到。这三方面的特点能使人遐想无穷,回味不已,给人以精神的提升和享受。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人物形象;诗情画意;炼字精到。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 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

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 意境美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多方面的。 本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将从古典诗词中人物之形象、事物之传神及用词之精妙,来浅谈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意境之美的认识。

一、古典诗词中形象的人物

毛泽东给陈毅关于诗的一封信中说:‚诗要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 别林斯基曾说过:‚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诗词要达到震撼读者的心灵,使

人潸然泪下或拍案叫绝,靠的就是形象,靠的就是形象思维。黑格尔说:‚美是形象的显现。‛形象可以具体而生动地唤起人们的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隔‛来论古典诗词,将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否与作者有关来分。其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

(一)诗词里抒情的是作者自己的形象,简言之就是‚我‛的形象。

陆游在《诉衷情》里写道:‚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上片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被闲臵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臵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通过这一形象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诗词中表现的是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简言之,就是‚我‛描写出来的人物形象。

柳宗元的《江雪》家喻户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这个老渔翁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孤独而孤傲。诗句通过‚鸟飞绝‛ ‚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而通过‚独钓江雪‛ 勾画人物,突出了一位具有坚忍不拔、卓然独立、清高孤傲品格的人物形象——‚蓑笠翁‛。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作者表现的这种人物形象虽然不是‚我‛,但‚我‛的思想感情也倾注在里面了。

辛弃疾的《村居》同样有此情韵:‚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水之畔,茅屋之前,老头儿老太太正在悠闲地聊天。 孩子们有耕、有织、有乐子,各得其所。 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家有乐,其乐融融的动人场景。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将人伦之情,天人之美之韵点染得妙趣横生。

而元稹的《行宫》:‚寂寥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平实的语句,却有丰富的概括力和想象力。 ‚古行宫‛、‚宫花‛、‚白头宫女‛、‚闲坐‛这些意象更是含蓄地表现出了宫女青春已去,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往事的宫女的哀怨形象。

二、古典诗词中事物的传神

在古典诗词中,动态美与传神美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文论既重视动态美又讲究传神美。 皎然说‚诗有七德‛(《诗式》),其五是‚精神‛,是说诗文要表现出事物的精神。 司空图说:‚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 青春鹦鹉,杨柳楼台。 碧山人来,清酒深杯。 生气远出,不著死灰。 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诗歌只有写出‚奇花初胎‛‚青春鹦鹉‛,使人体会到花苞开放的欢乐,鹦鹉青春的鸣叫,表现其内在的神态,才能激起读者的丰富想象, 构成一个有强烈艺术魅力的诗歌境界。 反之,如果只表现一堆‚死灰‛,而没有蓬勃‚生气‛,就不可能形成美的意境。 所以诗人对具体物象的摹写,都力追神似。 正如刘熙载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 如王维诗: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 ‛是以烟雾写山之精神。 陶渊明诗:‚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谢灵运诗: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琴。 ‛则以草树写春之精神。 这些诗句,千古传颂, 贵在通过具体的物象描写, 表现了事物的精神风貌,具有一种动态美和传神美,令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就是一组动画连拍,先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细雨飘落滋润,小草冒芽,却又远看似有,近看却无。诗人巧妙地把握住这个‚似有若无,似动若静‛的瞬间和特点,以‚草色遥看近却无‛七个字,转达春天悄然而至的脚步。 而读者似乎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嫩绿的小生命在涌动、闪烁,在轰轰烈烈地成长,长到‚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种动态传神的表现手法,把春的到来写得如此悄无声息,却又惊心动魄。 而‚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丰富睿智的涵义,去人又能给人无尽的思考。

唐人王建的七绝《雨过山村》则更是体现了情高韵远的境界;‚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唐诗别裁》评价这首山水田园诗为:‚心思之巧,语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 ‛全诗紧扣山村特色描写,‚鸡鸣‛、‚竹溪‛、‚村路‛写出山村的恬淡,自然和谐。 ‚妇姑相唤浴蚕去‛,写山村人家忙碌劳动之景,而飞来之笔‚闲着中庭栀子花‛,则又是另一种淡然娴静。 在这里,作者多层次表现了诗歌丰富优美的意境。 为了写人忙,从反面写花闲,栀子花香气四溢充满诗情画意,创造了美的意境,表达了深远的情韵。 总之,这首诗处处写山村的景美、人美、花美,表达诗歌深远的意境之美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三、古典诗词中炼字的精到

炼字,即是对诗中所使用的每一个字进行精细地推敲和创造性地搭配,使其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前人曾有‚一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字为句眼‛和‚日锻月炼‛等说法。意思是说有的诗句往往因为一字之异而决定一句的优劣,甚至看出这首诗的高下。所以古人非常注意炼字,借用关键字词来创造意境。

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除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郁顿挫的文学风格外,语言的准确生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杜甫非常讲求语言的锤炼,所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清诗丽句必为邻‛都是他终生的追求,因此,他的诗歌语言生动而形象,有力地表现了诗意和主题。《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一个‚潜‛字把春雨写得有知有感,也写出了雨丝绵绵,悄临人间的春雨特征。《月》中的‚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二句,本是写月亮从山凹之处升起,却炼出一个‚吐‛字,此字一出,则山立即具备了人的形体、姿态和行为。以上诸字的锻炼,均使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当然,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中,炼字使得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绝不止杜甫一人:李白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写:‚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二句,通过‚引‛、‚衔‛二字使雁和山拟人化,似乎连这些飞雁、青山都能成为他的知己,带去诗人之所憎而送来诗人之所爱,从而产生激动人心的诗意。再如两个宋词中炼字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和‚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说,‚著一‘闹’字境界全出‛,‚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因为通过‚闹‛字和‚弄‛字,把春意和花枝变得好像具有知觉,给人以动态感和生命青春的感受,唤起人们美好的联想和想象。

周邦彦作为词坛大家,他的词摹情状物堪称一流。王国维称赞他‚言情体物,穷极工巧‛(《人间词话》),获得如此盛誉与他长于炼字琢句有紧密关连。如其代表作《兰陵王〃柳》开篇两句:‚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此词借咏柳起兴,引出离别主题,寄寓词人倦游京都却又留恋情人的凄惋心情。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诗词里常用柳来渲染离情别绪。所以周邦彦落笔即写柳荫。其中‚直‛字是词人精心锤炼的诗眼,一则词中写的是汴河堤岸上的柳树。汴堤为人工开筑,故其上所栽柳树笔直成行。再者柳树阴浓,沿堤展列,不偏不斜,又显示出时当正午,日悬中天。 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以直线和弧线勾勒塞外的荒凉寥廓,气象壮阔,笔力雄劲粗犷,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誉为‚千古壮观‛。周邦彦把王维诗中的这个‚直‛字移用来描状春日正午汴堤上的柳阴,状物切实逼真,又渲染出一种寂寞、单调、苍凉的情调氛围,可谓用字大胆出奇。第三从视觉效果上看,‚直‛字画出一道色彩由浓变淡、由近到远的直线,使画面有一种深远的视觉效果。

总之, 中国古典诗词歌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诗词中体现出的浑然天成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核心的美学范畴, 它诱发了人们不断去开掘诗歌蕴藏的美学意蕴。古人在诗词中炼字的精到更是创造和升华着古典诗词的意境,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上一篇:多元统计分析空气质量下一篇:谈谈班级尖子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