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教学方案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根据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来看,商务英语教学不应只局限于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教学,还应当通过对其他国家的企业文化、职场文化等存在的各种差异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这些企业的经济状况、商务环境的深入研究,进而能够培养具有跨文化商务交际学专业知识并具有综合素质的商务英语新型人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商务英语教学方案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商务英语教学方案论文 篇1:

商务英语教学之语言顺应论观

摘要:顺应论由比利时语用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于1987年提出。该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全面的系统的解释语言和语言的使用,指出使用语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而语言的三大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及顺应性使得这种语言的选择成为可能。商务英语教学本质上是一个交际和认知的过程,理应符合语言顺应论观,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将“顺应的”概念逐步应用到语言、翻译以及文学等领域,对外语教学领域却鲜少涉及。本文将从语言顺应论的视角,分析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顺应性;商讨性;变异性

前言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文体形式,同时也是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学科基础、注重吸收其他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商务英语教学旨在培养从事国际商务活动人员的语言交际能力。任何成熟的学科都有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学科支撑理论。林添湖(2004)认为支撑商务英语的理论依据至少有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人力资源理论、跨文化交际学和现代外语教学论等六方面的理论。本文认为语用学中语言顺应论观可作为商务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尝试从语言顺应论的视角,针对商务英语教学特点分析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深化教学改革理念,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水平。

一、商务英语教学纵观

商务英语作为商务英语的重要功能变体之一,它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英语语言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自世界历史形成初期,资本主义侵略瓜分世界,英语也随之征服亚非拉很多地区,使英语成为国际性语言。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中叶,二战结束后,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空前的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国际经济贸易和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语言交流显得愈发重要。这就必然要求一种能在国际交往中充当会话媒介的语言来反映和沟通世界各国人民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思想、活动和成果。由于战后美国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发展最快,成为当今世界无可匹敌的经济和科技强国,所以美国的官方语言-英语也应运成为国际上经济和科技活动中最通用的语言交际工具,先是一些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人们为了学习美国先进的科技和经济而努力学习英语,进而当工业化国家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成果以各种方式辐射到更多非工业化国家时,英语学习的热潮也就随之得到广泛的传播,英语也因此自然地成为全球通用语。正如英国学者Tom Hutchinson & Alan Waters所分析的一样,“The effect was to create a whole new mass of people wanting to learn English,not for the pleasure or prestige of knowing the language,but because English was the key to the international currencies of technology and commerce”,最先发展起来的就是科技英语,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国家,商务英语紧随其后,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然而在此期间,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正经受严重的破坏和阻碍,根本不具备商务英语教学的宏观环境。直至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接轨开始进行国际经济贸易往来,因而对专门用途的英语需求不断增多从而为我国商务英语的教学和研究奠定了基础。故商务英语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是和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同步的,是我国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必然的也是客观的要求。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商务英语教学的产生都是“顺应”潮流的结果。然而目前,商务英语教学仍然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不完善以及教学方案不够创新等问题。可以说商务英语教学最初的产生是对社会发展的不自觉的顺应,那么要想使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站稳脚跟,持续发展下去且越办越好就要求我们自觉提高顺应意识。

二、语言顺应论理论

顺应论从孵化到成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期间吸收了多种理论的养分。维索尔伦认为,顺应论至少有五个来源:进化认识论、语言起源或进化说、语言习得研究、“局部的”顺应性解释、相关的语用概念;并提出了顺应论的三个概念: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变异性是语言的一种属性,是指语言使用者在试图传达某种信息时可以进行选择的各种可能表达。同时这种可供选择的范围并非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一些旧的表达方式不断被淘汰,而新的表达不断产生。商讨性是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的、严格按照规则或者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的。然而语言的商讨性也意味着语言选择的不确定性。最后,顺应性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使人类能够从各种变异的可能表达中做出商讨性选择,以满足基本的人类交际需求。这三个概念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语用现象的复杂性。同时这三个概念又有层次之分。因为语言只有具备变异性和商讨性,其顺应性才成为可能,因此顺应性是一个更高级别的属性。张克定(2002)正确的指出,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可变性和协商性是基础,顺应性是根本。

顺应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应用到很多领域的研究中。1999年,维索尔伦出版专著《语用学新解》系统的描述了语言顺应理论,使得该理论走上成熟。有学者认为这本著作不仅是语用学和语用思想研究不可或缺的向导,对于语言学课程和跨学科,跨文化教学也颇具价值。一方面,该理论能够对理论问题的分析提出全新的视角,另一方面对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等跨学科领域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指出的是,顺应论在方法上是多元的,允许纳入不同的理论主张,参照各种不同类型的证据,前提是所做出的解释必须是顺应性的。

三、商务英语教学之顺应论观

语言顺应论对商务英语教学意义重大,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学习和掌握商务这一领域的语言知识。然而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为达到这一目的使用的手段不尽相同,这正是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的顺应性选择。事实上,我们可以根据顺应论综观独辟蹊径,从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研究商务英语教学从而回答商务英语教学怎么产生以及怎么发展的问题。

1.商务英语教学的变异性

语言的变异性在于语言使用者在试图传达特定信息是可以进行选择的各种表达,同样商务英语教学作为一个交际过程,在对商务领域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案可供选择,无论是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还是师资队伍的建设都具有可选择的范围。商务英语教学的变异性根源于教与学的动态性,因为教学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而学生的认知语境也是一个动态的心里建构。因此,商务英语教学方案对教师和学生双方来说都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关注商务英语教学的宏观环境,更要关注师生自身的文化和认知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处理好商务英语教学的变异性。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曾笼统的采用一种教材,不管教学对象,不顾时代变迁,以至于教学收效甚微,这正是因为忽视了商务英语教学的变异性造成的。

2.商务英语教学的商讨性

商务英语教学的商讨性表现在教学方案的选择不是机械的、严格按照规则或者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的。仲伟合指出,各个开办商务英语专业的院校应根据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区域经济、市场需求等制定出符合自己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商务英语教学的商讨性也意味着教学方案的不确定性。因此文秋芳也指出,用统一标准要求英语类专业毕业生既不合理也不现实。商务英语教学的模式不是也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盲目的追求统一或者模仿其他高校的教学模式而不能把握商务英语教学的商讨性都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商务英语教学的顺应性

商务英语教学的顺应性则表现为各高校根据教学中的各种变异因素中做出商讨性选择,从而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教学方案的最终选择。它是一个从教学模式、文化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综合的、系统的动态顺应,这种顺应性是由地域,时代以及层次的差异性决定的。不同地域高校的文化环境背景不同,不同时代社会发展需求不同,不同层次高校的学生认知水平肯定也不尽相同。故不同高校的教学模式以及同一高校不同时期的教学方案都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的选择正是对不同因素的顺应,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商务英语教学过程就是即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于一体的过程,顺应性是教学的核心,是出发点也是最终目的。变异性和商讨性为商务英语教学的顺应性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变异性与商讨性,就不会有顺应性的内容。

四、顺应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策略

虽然商务英语教学在中国的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但其应用性和普及性可见一斑。然而各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模式不一而足,学术界对于采用何种教学方案争论不止,商务英语教学仍然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不完善以及教学方案不够创新等问题。我们可以以顺应性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商务英语教学要顺应外部环境

商务英语教学的外部环境既包括地域环境又包括时代环境。外部环境不是某种静止的外在物,而是动态生成、发展的各种成分的组合体。各个高校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地域特色如区域经济和市场需求等,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北京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北京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的商务类课程占27%,英语文化课程占17%,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商务类课程则多达35%,英语文化课程则低至5%。这就存在很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注重英语文化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广州作为国际商贸中心主要服务于国际商务与贸易。

同时商务英语教学还要考虑时代环境的变化,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和国家政策的制定。教学模式服务于市场需求,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因商务英语教学的核心商务部分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的,所以商务英语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一成不变,而应与时俱进。

2.商务英语教学内部要素的选择要顺应

商务英语教学的内部要素包括教材的选择、师资的建设以及生源的招收。不同高校师资的选择是由商务英语专业特殊的培养目标驱动的,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选择不仅要具备英语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备较强的商科意识。因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首先要服务于国家“走出去“的战略,所以商务英语专业教材的选择要本着“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土洋结合”的原则。高校应在引进一些比较优秀的国际商务英语原版教材之后根据自身特色有甄别的教授,同时又要学习中国的商务理论知识和技能。此外,生源的招收也是商务英语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高校可根据自身特色设置测评体系,以使学生了解各高校特色从而找出自己的兴趣点,同时高校也能收获适合本校的学生。

3.加强意识凸显程度

并非所有选择都是在相同的意识程度和带有同等目的的情况下做出的,有些选择自然而然地发生,有些则带有明确的动机。意识凸显程度的不同往往会导致人们顺应整个”社会思维”的方式也不同。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而言,只有加强意识凸显程度,明确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和内在属性,我们才能有意识有根据的选择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最终达到顺应性的结果。

结语

顺应论已经问世二十余年,作为一种具有相当解释力的创新理论,具有较大的方法论意义。顺应论的理论创新不仅能够启发人们语用学研究的思路,同时也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虽然顺应论不一定能直接解决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但商务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顺应论不仅为商务英语教学的产生提供了依据,而且为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商务英语教学应运而生,发展依然要顺应潮流。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参考文献:

[1]仲伟合,张武保,何家宁.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定位[J].中国外语,2015(01).

[2]文秋芳.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01).

[3]林添湖.对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三点思辨[J].国际商务研究,2004(02).

[4]HUCHINSON,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5]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Edward A mold(Publishers)Ltd,1999.

作者:王蒙蒙

商务英语教学方案论文 篇2:

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启示

【摘要】根据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来看,商务英语教学不应只局限于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教学,还应当通过对其他国家的企业文化、职场文化等存在的各种差异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这些企业的经济状况、商务环境的深入研究,进而能够培养具有跨文化商务交际学专业知识并具有综合素质的商务英语新型人才。下面就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研究所产生的启示展开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跨文化 商务交际 商务英语 教学研究

引言

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目标已经明确指出,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和沟通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由此可见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要结合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和专门商务英语,将跨文化、交际和商务英语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商务英语教学体系,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

一、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商务英语教学影响的因素

目前对跨文化商务交际学的定义为关注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或者群体在商务交际中将跨文化、沟通与商务三个变量整合在一起的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有很大发展潜力和探索空间的跨学科领域。所以说跨文化、沟通与商务是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商务英语教学影响的三个重要因素,跨文化指的是在通过对其他国家的各种经济文化、商业文化、职场文化进行系统的了解,为商务英语的有效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沟通是连接文化与商务的一个重要的桥梁,通过与对方之间的一种融洽、和谐的沟通,与对方通过在对方特有的文化背景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有效避免因为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尴尬,进而将商务紧密的联系到一起,达到最终的沟通目的。商务是最终的跨文化交际目的,通过前期的准备进行交际交流,使得双方打成一致的意见,进而有利于双方进行愉快的商业合作或其他合作。以上三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并且密不可分,通过在商务英语的实际教学中将三者紧密联系到一起,可以达到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

二、跨文化商务交际对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启示

(一)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为教学中心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能力为教学中心和教学重点,商务英语是一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学科。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当摆脱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和束缚。在教学中不应当仅仅局限在对外国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社会大致情况的了解,应当深入的对当地的企业文化、总体经济状况和商务环境进行较为深入的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能够让学生在真正运用该方法进行商务英语交流的过程中,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并促进双方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商务英语在商务中起到作用的目的。

(二)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其他国家的发展动态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脱离了这些变化展开跨文化商务交际教学很显然是不对的。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联系世界的变化,让学生在世界的变化趋势下灵活学习到有关跨文化商务交际的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的商务英语实践中,以确保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商务英语的使用灵活多变、游刃有余。

(三)注重交际策略的教学

在教学中还应当注重交际策略的教学,毕竟跨文化商务交际学不止侧重于跨文化的商务学习,还侧重于交际策略,在实际的商务教学中要注重交际策略的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际策略进行引导和培养,有利于学生生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完备的交际策略体系,避免学生因交流沟通障碍而在商务英语的实际运用中由于沟通障碍等原因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结论

综上所述,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应当融入到商务英语的教学中,并要注重沟通、商务英语和企业文化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探究和研究得出一套科學合理的商务英语教学方案,并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以及学习者或者沟通者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的动态影响,进而为社会培养具备交际能力等多种综合素质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川,朱文忠.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CIPP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外语,2011(2):69-74.

[2]曹德春.跨学科构建商务英语理论体系的共同核心——基于北美商务沟通和欧洲商务语篇的跨学科设想[J].中国外语,2011(2):63-68.

作者简介:

李艳(1982年5月4日-),女,河北省人,汉族,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英语(国际商务)。

作者:李艳

商务英语教学方案论文 篇3:

任务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摘 要: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深,为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的要求也在日益的提高。因此,学校必须要全面加强对商务英语教学专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的了解,掌握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有侧重点、有针对性的对实际的商务英语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创新、优化。并在掌握任务教学法的特质和优势后,将其有效的渗透到商务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加强任务驱动式商务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这样不仅能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能使商务英语教学突破当下的教育发展困境。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商务英语;教学;实际应用

任务教学法是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当下的商务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解,掌握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对各阶段的任务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深入总结。以全面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的,对实际的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整合。通过导入趣味性教学元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其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商务英语任务学习当中。还需要加强对教学反馈情况的关注,将其作为重要的教育发展目标和战略发展目标,积极参考一些较为成功或典型的商务英语任务驱动教学案例,全面加强适合当下的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的全新任务教学路径的探索。

1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任务教学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与普通英语不同,商务英语更具针对性、专业性、严谨性、规范性,通过加强教学使学生掌握在某一领域或特定范围之内,引导学生有效的利用商务英语完成既定目标。其整体的教学难度和实践应用难度更高。而任务教学法则是充分的以学生为商务英语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围绕实际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创新。利用任务的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实践,确保学生能够具备满足商务英语专业或岗位的实际从业要求和素养。

在当下的商务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教师本身具备一定的英语教学经验和实力。由于其大多数毕业于英语专业,其对商务英语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缺乏较为丰富的商务英语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本身对国际化的贸易流程和商务英语应用情况并不了解。无法很好的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学生情况来进行商务英语的整合与创新。且学校当中部分掌握了丰富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师,本身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具备较高的英语素养的教师,难以掌握一些具有较高复杂性抽象性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在缺乏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商务英语教师的情况之下,想要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提升商务英语教学效果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部分学校虽然根据商务英语的教学需求来进行了相关教材的引入,但却未对教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科学的论证,进而导致根據教学所培养出的商务英语仍然难以满足岗位和市场的实际需求。部分学校习惯于引入一些较为经典的商务英语教材,但该教材适用的群体较多,且缺乏学校教学特性和人才培养的优势。而一些实用性较高,且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推崇的商务英语教材,其中存在着英语知识多于商务领域专业知识和背景的现象,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当中以此教材为主来进行设计,难以使学生达到国际商务英语的要求标准。

且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不断推广和普及情况之下,部分教师本身的信息技术素养较低,难以很好的在课堂教学中导入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这会使实际的商务英语任务驱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部分教师未能把握好商务英语和任务驱动的尺度,任务设计的规划环节是以自身经验为主,并未从学生角度手来进行思考,这就导致实际的商务英语学习任务存在难度过高或难度过低的现象。而有的教师为了能够使商务英语任务实践和交流过程更加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往往不会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关注,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面临相对较多的商务英语学习问题时,却无法及时的通过小组合作和自我探究的形式来进行解决,将会削弱学生参与商务英语任务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2 任务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实际应用的有效措施

2.1 构建专业实施队伍

学校需要立足于当下的商务英语任务教学的具体需求,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的招聘具有较强的商务学基础、英语专业素养、任务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对其的资质、能力、素养、思想等进行题目的考核,并通过设置岗前培训的方式来使其更快的掌握基于任务教学法的商务英语教学技能和方法。可在了解商务英语的阶段性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渠道来进行商务英语任务教学法和宣传,充分了解教师的作息时间和信息获取习惯,在恰当时机进行相关的任务教学法和商务英语教学理论的推送,引导教师更好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使其能在先进理论的引导之下,树立全新的商务英语与任务教学思想。学校还需要加强跨专业教师的综合培养力度,掌握其教学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与之有关的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的设置。根据当下的教师成长情况提出一系列的激励和扶持政策,鼓励英语语言学教师攻读商务经济课程或管理类课程,增加从事商科教学的教师的英语培训比例。或与优秀学校或者第三方培训机构型的合作关系,借助多方资源来对教师进行培养。为了使每一个教师都能更好的胜任商务英语教学,可在其中原有培训体系当中增加一些任务教学法、信息技术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的项目,并渗透师德师风、专业素养、综合素质、责任意识、岗位精神等内容,通过构建较为完善的培训体系的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学实力。

2.2 有效优化英语课程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对任务教学法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对实际的商务英语教材进行深度的研究和探索。掌握其和任务教学法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对其进行全面的创新、优化、整合、拓展。教师需结合当下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目标来进行教材的重新选择,安排专业人员或教师对教材进行科学论证,使其能更好的满足学生趋于多样化、全面化、个性化、综合化的学习需求。也可以由学校教师共同对商务英语教材进行创编,在教学当中增加一些任务驱动板块或环节,科学的导入商务英语主题或相关内容。也可以再考虑学生的应用和岗位需求的情况之下,增加教材当中的商务学理论和概论的占有比例,引入一些法、贸、金等有关的内容。教师也可对学生的任务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了解,及时的根据其需求来输入一些具有辅助性或者多元性的商务英语内容或者课程材料,如直观的列车时刻表、交通地图、图表、漫画、照片等非语言辅助性内容,以及天气预报、产品使用说明、旅游指南、新闻报道等的语言性内容,引导学生根据任务需求来进行提取和转化,并以此为切入点来更好的完成商务英语学习目标和任务。

2.3 创新英语教学方法

在任务驱动式的商务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掌握其形式性、功能性、真实性、连贯性、实用性、操作性、趣味性等原则和特质,教师必须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扮演好任务驱动教学的辅助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课堂教学和情境的设计。教师可以在任务教学法的过程当中导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4~8个学生划分为同一个任务驱动合作学习小组。在教学时,可通过微视频或者问题导入的方式来引入任务,激发小组学生的任务探究欲望和兴趣。有效利用幻灯片、动画、微视频等方式来进行重难点知识讲解,结合实际的商务英语教学的主题,为学生创设具有任务性、驱动性、代入性、多元性、交互性的英语教学情境。在具体的情境和语境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商务英语技能和知识,与其他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练习。不仅能够实现多方交互,同时也能在思想冲击和多元影响的情况之下,实现商务英语知识的重新构建。让学生能够结合不同的语言习惯、人文背景、历史风俗等情况,客观的进行自己意见的阐述和表达。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内在因素和外界因素,对自身的商务英语学习和实践进行促进和引导,全面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和本源动力,使其能更好的转变自身的学习心态和状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层次化任务的改进和创新,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来提升学生的任务完成责任感,并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一些激励和鼓励,使其能够感受到完成任务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进而更加积极的完成后续的商务英语任务。学校也可以和一些优秀的跨国金融行业或企业进行合作,将校企合作实践与任务教学法进行有机整合,科学进行驱动任务和实习任务设置,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岗位工作过程当中。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商务英语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岗位运行流程,便于企业当中的商务英语专业人员共同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借助QQ、微信、微博、抖音,以及校园网、企业网等的方式来深化商务英语任务实践教学。使学生能有效攻克商务英语学习难题、完成实践任务。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要掌握任务教学法的流程和特质,结合各方面需求和要求,推出具有前瞻、创新、综合、指导作用的全新教学方案。另外,也可以在掌握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之下,有效的在原有的商务英语课程当中增加一些特定的语言项目或者交际环节,合理进行课程内容和方法的创新,科学进行现代化教学方法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引入。也可以在任务驱动教学基础上,引入一些具有多元性和适应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或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深度探索和交流,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商务英语、掌握商务英语、应用商务英语。这样才能为基于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商务英语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深度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韦玮.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任务设计探析[J].海外英语(上),2020,(7):72-73.

[2]马添翼.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英语翻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0,(6):164-165.

[3]杨珊.商务英语教学方法初探[J].戏剧之家,2020,(4):166.

[4]钮敏.任务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海外英语(下),2019,(8):55-56.

[5]陈思静.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7):103,105.

[6]杨珊.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与发展研究[J].海外英语(上),2020,(7):74-76.

作者:沈晨希

上一篇:旅游工作报告3篇下一篇:国际营销广告翻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