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餐食谱大全

2022-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营养餐食谱大全

新标准形势下,对部队营养食谱制订的思考

摘要:新形势下全面落实新食物定量标准,制订好营养食谱是落实《基层后勤管理条例》关于伙食管理的重要要求,也是基层单位科学合理办伙食、实行伙食标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更是确保基层单位官兵吃足标准、膳食营养均衡,达到经费收支平衡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新标准;部队;营养食谱

新食物定量标准的调整是官兵生活品质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文章主要介绍如何科学制定部队营养食谱。

1依据新标准科学制定和实施营养食谱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部队官兵的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饮食结构已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同时也对食谱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认真研究和把握食谱的制定,对新时期做好我军饮食保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食谱制订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基层官兵的切身利益,实行科学的食谱组织部队伙食,是确保战士吃饱、吃好吃到伙食费标准和食物定量标准的有效措施。科学制订食谱要严把食谱制订审核关,确保膳食营养均衡。伙食单位每周制订一次食谱,由司务长组织经济民主组成员广泛征求官兵意见的基础上,依据本单位的就餐人数、伙食费标准、食物定量标准、部队任务、季节变化、副食品的价格等因素,应用《营养食谱自动生成系统软件》,科学搭配拟订食谱。并根据食谱汇总编报食物采购计划,经单位后勤主管领导批准后,将食谱采购计划上报生活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根据各伙食单位上报的食谱、采购计划,依据食物定量标准、官兵的营养需求、伙食费的节超情况、市场的物资供应状况逐进行审核,确保采购供应及时合理,并满足各伙食单位的需求。

二是严把主副食品的制作关,落实营养配餐。营养配餐是在落实给养食物定量标准的基础上,按营养要求合理选择食物,科学配餐,满足就餐者的营养需求,是科学性与技术性的有机结合。因此要根据官兵饮食习惯和炊事班的烹调技术,进行科学调配.保持主、副食花样,达到营养充分、饭菜可口。平时炊事员要加强专业训练,学习食品营养学知识,烹调原料加工技术以及烹调制作技艺,以便在食物加工过程中保持各原料中的营养素,减少食品在烹饪中营养成分的损失。同时要讲究饭菜的色、香、味、形、巧用各种烹饪方法,使饭菜既适合官兵的口味,增加食欲,又能达到营养均衡,膳食结构合理的目的。

三是平衡膳食,确保营养搭配合理。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由多种食物提供的,科学调配膳食结构十分重要,因此在制定食谱时要注意一日三餐营养合理、科学搭配膳食,确保官兵营养素摄入和分配比例。要科学调剂,因时而定,早餐力求讲营养,应占一日食物总量的30%左右;午餐要确保高质量,应占一日食物总量的40%左右;晚餐要适当调剂,应占一日食物总量的30%左右。

2科学制定食谱应把握的几点问题

一是严格制度、紧贴标准。食谱制定应做到严格标准、科学调配、数量适宜、收支平衡、均衡供应的原则;要依据伙食费标准在有限的经费范围内,科学的安排伙食,是官兵的主副食品及摄入的营养素符合总部规定的食物定量标准及营养素标准。要通过选择原料、调剂加工、搭配组合,最大限度的实现伙食经费、定量、营养素三项标准。及节假日的补助,和给养标准所规定的食物定量、部队任务、市场供应及官兵饮食习惯大体划分出年度、季度、月份及其周食谱,让伙食费和物资有计划的高效运行。二是制定食谱应结合季节,照顾好人员的饮食习惯。部队官兵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同时不同的季节对饮食的制作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制定食谱时,要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的照顾到官兵的饮食习惯,针对不同的季节安排不同的食谱。既可以在同一天安排南北风味不同的食品,也可在每餐烹制酸甜浓淡不同的菜肴;既可以在一周内进行面食和米饭的循环安排,也可以咸甜多种口味相互搭配。特别是有少数民族官兵的单位,要尽量照顾其饮食习惯,必要时可单独定制食谱。三是根据部队工作任务、体能消耗、季节特点,确保热量和营养素供应量,保持膳食平衡。根据部队的任务,劳动强度,人员的健康状况和季节变化情况,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每人每日营养素供给量标准》为依据,并考虑各方面的特殊因素,作适当的调整后,确定每人每日所需的热量和营养数量。同时也要注意掌握营养的均衡摄取,节假日要杜绝暴食暴饮。

科学合理的制定好食谱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的必然要求。各级必须按照总部整体部署要求,立足自身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最终实现保障有力的效果,让官兵在规定的标准内,吃出凝聚力、吃出战斗力,全面推进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建设又快又好发展。

作者:伊廷刚

第2篇:超大全玻幕墙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对坐地式(下端支撑)高度17米超大全玻幕墙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先进施工技术经验,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指导与借鉴,促进超大全玻幕墙施工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超大全玻;施工技术

1.项目概况

泰康大厦地处北京市CBD核心区,建筑高度223.4米,塔楼首层大堂采用全玻璃幕墙结构,单块玻璃尺寸达3107mm*17000mm,重量约7.3吨,使宽敞的大堂与室外贯通。

2 超大全玻施工存在的技术难题

2.1 本工程施工场地条件极为紧张,施工作业区域和周转场地小。而安装如此超大超重的玻璃板块,必定需要借助大型机械设备(吊车或研发智能机械设备),对场地条件(主要是场地承载能力、大小)要求较高。

2.2 仅依靠结构胶固定,玻璃安装就位后需要设置稳固可靠的支撑措施(如内外侧搭设满堂脚手架)用于临时固定玻璃,并且养护周期很长,将长时间、大面积占用现场空间。另外现场条件不能达到工厂那样的结构胶施工工艺条件,如粉尘、温度等会直接影响结构胶注胶质量及观感效果。

3 安装施工技术

3.1 施工品质总体要求高。项目施工过程中,团队始终坚持精品理念,严格控制安装精度,达到了比严苛的企标还优秀的质量。比如玻璃加工对角线偏差控制在±3mm以内,17米高幕墙的垂直度偏差控制在±5mm以内,胶缝宽度偏差在±2mm以内,缝隙直线度(中缝偏移)在±2mm以内。项目团队用匠心精神对待每个细节,只为严把质量关,铸就精品工程。

3.2 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底部钢件焊接→底部玻璃槽组装→顶部钢件焊接→顶部玻璃槽组装→底部玻璃槽内标高调整(硅酮橡胶垫块)→玻璃肋安装→面材安装→顶部玻璃槽固定→临时支撑固定→打胶→临时固定点拆除打胶(结构胶、密封胶)。

3.3 施工控制要点

(1)测量放线

测量基准点→投射基准点→主控线弹测→外控点平面布置→外控线布置→层间标高设置→测量埋件(结构)偏差。

(2)底部钢件安装

底部钢件为15mm厚钢板组合钢件,现场按照测量放线定位,用160×100钢件与预埋件连接,采用焊接方式,焊缝高度不小于8mm角焊缝。

(3)底部玻璃槽组装

底部玻璃槽安装位要精确,玻璃槽(面玻)允许偏差为:进出位6mm,标高5mm,槽口两端水平度5mm;玻璃槽(肋玻)允许偏差为:左右5mm,进出位6mm,标高5mm,槽口两端水平度5mm。

(4)顶部钢件安装

顶部钢件为玻璃肋钢件和面玻固定钢件。玻璃肋直接在主体结构上焊接组合钢件,焊缝为8mm角焊缝。

(5)玻璃顶部固定点安装

面玻顶部固和玻璃肋位置顶部固定采用160×100组合钢件,组合钢件采用M16螺栓组连接固定。

(6)底部玻璃槽内标高调整支撑垫块

超大玻璃采用坐地式受力方式,玻璃标高采用底部调节螺栓来调节玻璃槽底部标高。面玻底部布置两个钢板调节支撑点,调整到安装位置后固定,调节支撑点底部设置M30螺栓,可用来二次调节玻璃标高。

(7)玻璃肋安装

采用研发的发明专利“用于玻璃吊运、旋转、摆角及安装的多功能一体机”安装肋玻。玻璃肋直接用多功能一体机从A架上卸车,吊至待安装位置。玻璃肋直接水平推进玻璃槽内。由于玻璃板块较重,玻璃板块可使用多功能一体机上特制电动吸盘进行调节。

(8)面材安装

面玻也采用研发的发明专利“用于玻璃吊运、旋转、摆角及安装的多功能一体机”安装,多功能一体机上的电动吸盘可独立控制,当其中一个吸盘失效时,系統便会响起警报,同时施工会自动暂停,极大地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9)临时支撑固定

面玻和玻璃槽安装完成后采用铝夹具与玻璃肋连接临时支撑固定。临时固定经设计计算保证安全。临时固定系统研发了“超大玻璃临时固定装置”专利技术,效果良好。

(10)打胶

结构胶断面18mm厚×26mm宽,注胶分两次完成,第一次完成18-21mm宽,待结构胶完全固化后进行二次打胶。我们研发了打胶专利技术“工地现场自动化施打结构胶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现场施打结构胶难题。

4 结束语

通过对泰康大厦超大玻璃的施工技术的实施,取得多项技术成果,将为后续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借鉴指引,不断提高超大全玻璃幕墙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2]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作者:刘爱东 张志刚

第3篇:农业部发布2015年政策大全

★1.种粮直补政策

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元,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补贴资金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2014年10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5年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

★3.良种补贴政策

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203.5亿元,对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长江流域10个省(市)和河南信阳、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冬油菜、藏区青稞实行全覆盖,并对马铃薯和花生在主产区开展补贴试点。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亩补贴10元。其中,新疆地区的小麦良种补贴15元;水稻、棉花每亩补贴15元;马铃薯一、二级种薯每亩补贴100元;花生良种繁育每亩补贴50元、大田生产每亩补贴10元。水稻、玉米、油菜补贴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方式,小麦、大豆、棉花可采取现金直接补贴或差价购种补贴方式,具体由各省(区、市)按照简单便民的原则自行确定。

★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2015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范围内实施,补贴对象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补贴机具种类为11大类43个小类137个品目。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业机械原则上在省域内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不允许对省内外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实行差别对待。一般机具的中央财政资金单机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挤奶机械、烘干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2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5万元;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25万元;大型甘蔗收获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40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60万元。

纳入《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的省份可结合实际,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安排补助资金(不超过补贴资金总量的15%)用于在适宜地区实行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承担作业补助任务,开展跨区深松整地作业等社会化服务。

★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

2015年在河北、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甘肃、新疆、宁波、青岛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相衔接,同步实施。报废机具种类是已在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登记,并达到报废标准或超过报废年限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按报废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机型和类别确定,拖拉机根据马力段的不同补贴额从500元到1.1万元不等,联合收割机根据喂入量(或收割行数)的不同分为3000元到1.8万元不等。

★6.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政策

2015年适时调整完善补贴政策,安排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资金共234亿元,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

★7.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

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5年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格每50公斤118元,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5元、138元和155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

★8.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

为改善和增强产粮大县财力状况,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2005年中央财政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351亿元,具体奖励办法是依据近年全国各县级行政单位粮食生产情况,测算奖励到县。对常规产粮大县,主要依据2006~2010年5年平均粮食产量大于4亿斤,且商品量(扣除口粮、饲料粮、种子用粮测算)大于1000万斤来确定;对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在主产区产量或商品量列前15位,非主产区列前5位的县也可纳入奖励;上述两项标准外,每个省份还可以确定1个生产潜力大、对地区粮食安全贡献突出的县纳入奖励范围。在常规产粮大县奖励基础上,中央财政对2006~2010年5年平均粮食产量或商品量分别列全国前100名的产粮大县,作为超级产粮大县给予重点奖励。奖励资金继续采用因素法分配,粮食商品量、产量和播种面积权重分别为60%、20%、20%,常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与省级财力状况挂钩,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奖励系数,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测算分配到县,常规产粮大县奖励标准为500万元~8000万元,奖励资金作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使用,超级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用于扶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在奖励产粮大县的同时,中央财政对13个粮食主产区的前5位超级产粮大省给予重点奖励,其余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由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本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

产油大县奖励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突出重点品种、奖励重点县(市)”的原则确定,中央财政根据2008~2010年分省分品种油料(含油料作物、大豆、棉籽、油茶籽)产量及折油脂比率,测算各省(区、市)3年平均油脂产量,作为奖励因素;油菜籽增加奖励系数20%,大豆已纳入产粮大县奖励的继续予以奖励;入围县享受奖励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元,奖励资金全部用于扶持油料生产和产业发展。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产粮(油)大县奖励力度。

★9.生猪大县奖励政策

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生猪养殖积极性,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35亿元,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具体包括规模化生猪养殖户(场)圈舍改造、良种引进、粪污处理的支出,以及保险保费补助、贷款贴息、防疫服务费用支出等。奖励资金按照“引导生产、多调多奖、直拨到县、专项使用”的原则,依据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权重分别为50%、25%、25%进行测算。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10.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

2014年,为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切实保证农民收益,国家启动了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积极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2015年国家继续实施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19100元。

★11.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

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资金,在主产省实现了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在西北实施地膜覆盖等旱作农业技术补助,在东北秋粮和南方水稻实行综合施肥促早熟补助,对南方台风和洪涝灾害安排了恢复农业生产补助,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对于预防区域性自然灾害、及时挽回灾害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建立了地方先救灾中央后补助的救灾机制,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按照这个机制引导地方主动救灾。

★12.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支持政策

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在建设好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基础上,突出抓好5个市(地)、50个县(市、区)、500个乡(镇)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同时,在60个县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为提升创建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补助标准、不同作物间的示范片数量和承担试点任务的市县进行适当调整。严格实行项目轮换制,对连续3年承担高产创建任务的示范片,要变更实施地点。鼓励开展不同层次的高产创建,探索在不同地力水平、不同生产条件、不同单产水平地块,同步开展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原则上中低产田高产创建示范片数量占总数的1/3左右。通过项目实施,试点试验、集成推广一批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带动实现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可持续,进一步提升我国粮棉油糖综合生产能力。

★13.菜果茶标准化创建支持政策

2015年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在蔬菜、水果、茶叶专业村实施集中连片推进,实现由“园”到“区”的拓展。特别是要把标准园创建和老果茶园改造有机结合,与农业综合开发、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实施紧密结合,打造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高标准、高水平的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和标准化示范区。

为实现蔬菜周年均衡供应,重点抓好“三提高”:一是提高蔬菜生产能力,继续抓好北方城市设施蔬菜生产,积极争取扩大试点规模,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北方冬春蔬菜自给能力;二是提高蔬菜生产科技水平,加快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蔬菜新品种,重点选育推广适合设施栽培的茄果类新品种,蔬菜标准园创建以集成示范推广区域性、标准化的栽培技术为重点,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水平;三是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化水平。2015年,在菜果茶标准化创建项目的资金安排上,加大对种植大户、专业化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标准化生产的支持力度,推进蔬菜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

★14.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

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投入资金7亿元,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免费为1.9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5亿亩以上。在项目实施上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取土化验、田间试验,不断完善粮食作物科学施肥技术体系,扩大经济园艺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实施范围,逐步建立经济园艺作物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加大农企合作力度,推动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探索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配方肥使用补贴试点,支持专业化、社会化配方施肥服务组织发展,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施肥技术服务。

★15.化肥、农药零增长支持政策

为支持使用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从2014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高效缓释肥集成模式示范项目资金300万元,在黑龙江、吉林、河南、甘肃和山东5个省重点推广玉米种肥同播一次性施用高效缓释肥料技术模式和地膜春玉米覆盖栽培底施高效缓释肥料技术模式。从2011年开始,国家启动了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贴试点,2015年财政专项安排996万元,继续在北京等17个省(市)的42个蔬菜、水果、茶叶等园艺作物生产大县开展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助试点,补助农民因采用低毒生物农药而增加的用药支出,鼓励和带动低毒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

★16.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助政策

从2014年起,“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改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8亿元资金,鼓励和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民还田秸秆,加强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有机肥资源转化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一是全面推广秸秆还田综合技术。在南方稻作区,主要解决早稻秸秆还田影响晚稻插秧抢种的问题。在华北地区,主要解决玉米秸秆量大,机械粉碎还田后影响下茬作物生长、农民又将粉碎的秸秆搂到地头焚烧的问题。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推广应用不同秸秆还田技术模式。二是加大地力培肥综合配套技术应用力度。集成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肥田作物、施用土壤调理剂等地力培肥综合配套技术,在开展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试点工作和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大、补充耕地数量多的省份大力推广应用。三是加强绿肥种植示范区建设。主要在冬闲田、秋闲田较多,种植绿肥不影响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发展的地区,设立绿肥种植示范区,带动当地农民恢复绿肥种植,培肥地力,改良土壤。

2015年,在东北四省区开展黑土地保护试点工作,选取试点县,综合集成技术模式,加大投入,创新机制,着力改善黑土设施条件,全面提升黑土地质量,促进粮食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17.设施农用地支持政策

为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2014年,国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现行的设施农用地政策。一是将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需的配套设施用地纳入“设施农用地”管理。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需的配套设施用地,包括晾晒场、粮食烘干设施、粮食和农资临时存放场所、大型农机具临时存放场所等设施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不需要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二是细化了设施农用地管理的要求。生产设施、附属设施、配套设施用地占用耕地的,不需要补充耕地,鼓励采取耕作层剥离等技术措施保护耕地,签订土地复垦协议,替代在实践中很难做到的“占一补一”要求。平原地区规模化粮食生产配套设施建设,选址确实难以避开基本农田的,允许经论证后占用基本农田,并按质保量补划。鼓励地方政府统一建设公用设施,提高农用设施利用效率,集约节约用地。增加非农建设占用设施农用地时,应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义务。国有农场的农业设施建设与用地,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农业部门及有关部门根据文件精神,另行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三是将设施农用地管理制度由“审核制”改为“备案制”。按照国务院清理行政审批的整体要求,将设施农用地管理由审核制改为备案制,在简化设施农用地审批程序的同时,要求乡镇、县级人民政府和国土、农业部门依据职责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并将设施农用地管理情况纳入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落实共同监管责任。

★18.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

2015年,国家继续推进种业体制改革,强化种业政策支持,促进现代种业发展。一是实施中央财政对国家制种大县(含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大县)奖励政策,采取择优滚动支持的方式加大奖补力度,将主要粮食作物制种保险纳入财政保费补贴目录,支持制种产业发展。二是继续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在国家粮棉油主产区140个大县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和技术培训,为农民选择优良品种、选用先进栽培技术提供指导和服务。三是继续组织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保护农民和品种权人利益。四是发布种子供需和价格信息,落实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任务5000万公斤,帮助受灾地区生产自救,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五是推进国家玉米、大豆良种重大科研攻关,实施品种审定绿色通道,组织第三次种质资源全国普查,尽快培育和推广突破性品种。六是推动科研资源、人才向企业流动。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种业成果权益比例改革试点,推动成果赋权和公开交易转化,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鼓励事业单位种业骨干科技人员到优势种子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19.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支持政策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构建农产品生产、收购、贮藏、运输等各个节点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产品上市前的全程质量追溯。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将重点加快制定质量追溯制度、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推动国家追溯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同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投入,不断完善基层可追溯体系运行所需的装备条件,强化基层信息采集、监督抽查、检验检测、执法监管、宣传培训等能力建设。按照先试点再全面推进的原则,对“三品一标”获证主体及产品先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覆盖我国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管理目标。

★20.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支持政策

2014年,国家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按照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全程监管、强化能力提升、推进社会共治的原则,把创建活动重点集中于“菜篮子”产品主产县。从2015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800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补助资金重点用于制度创设、模式总结探索、人员培训等。

★21.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从2005年开始,国家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2014年投入畜牧良种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对项目省养殖场(户)购买优质种猪(牛)精液或者种公羊、牦牛种公牛给予价格补贴。生猪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40元;奶牛良种补贴标准为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其他品种每头能繁母牛20元;肉牛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牛10元;羊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只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补贴标准为每头种公牛2000元。2015年国家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并探索开展优质荷斯坦种用胚胎引进补贴试点,每枚补贴标准5000元。

★22.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政策

2014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38亿元支持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其中,中央财政安排25亿元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安排10亿元支持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安排3亿元支持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养殖场(小区)水电路改造、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质量检测等配套设施建设等。2015年国家继续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但因政策资金调整优化等原因,暂停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一年。

★23.动物防疫补贴政策

我国动物防疫补助政策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一是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补助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等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强制免疫疫苗由省级政府组织招标采购;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按比例分担,养殖场(户)无需支付强制免疫疫苗费用。二是畜禽疫病扑杀补助政策,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发病动物及同群动物和布病、结核病阳性奶牛实施强制扑杀。国家对因上述疫病扑杀畜禽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助,强制扑杀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养殖场(户)按比例承担。三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对村级防疫员承担的为畜禽实施强制免疫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劳务补助。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7.8亿元补助经费。四是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国家对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对养殖环节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给予每头80元的无害化处理费用补助,补助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2015年,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范围由规模养殖场(区)扩大到生猪散养户。五是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国家对屠宰环节病害猪损失和无害化处理费用予以补贴,病害猪损失财政补贴标准为每头800元,无害化处理费用财政补贴标准为每头80元,补助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24.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保障牛羊肉等特色畜产品供给,促进牧民增收,从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内容主要包括:实施禁牧补助,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中央财政按照每亩每年6元的测算标准对牧民给予补助,初步确定5年为一个补助周期;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在核定合理载畜量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对未超载的牧民按照每亩每年1.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草畜平衡奖励;给予牧民生产性补贴,包括畜牧良种补贴、牧草良种补贴(每年每亩10元)和每户牧民每年500元的生产资料综合补贴。2012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山西、河北、黑龙江、辽宁、吉林等5省和黑龙江农垦总局的牧区半牧区县,全国13省(区)所有牧区半牧区县全部纳入了政策实施范围。2014年,中央财政对13个省(区)投入的补奖资金达到了157.69亿元。2015年,国家继续在13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25.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

为提高我国奶业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从2012年起,国家实施了“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支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片区建设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一次性补贴180万元(每亩600元),重点用于推行苜蓿良种化、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和加强苜蓿质量管理等方面。2015年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

★26.渔业柴油补贴政策

渔业油价补助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项重要的支渔惠渔政策,也是目前国家对渔业最大的一项扶持政策。2015年国家继续实施渔业油价补贴政策,并对补贴方式和方法进行调整完善,使渔业油价补贴政策与渔业资源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等产业政策相协调,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7.渔业资源保护补助政策

2014年落实渔业资源保护与转产转业转移支付项目资金4亿元,其中用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30600万元,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9400万元。2015年该项目继续实施。

★28.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

2013年开始,中央对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给予补助,无房户、D级危房户和临时房户户均补助2万元,C级危房户和既有房屋不属于危房但住房面积狭小户户均补助7500元。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的补助对象按长期作业地确定,2010年12月31日前登记在册的渔户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列为补助对象:一是长期以渔船(含居住船或兼用船)为居所;二是无自有住房或居住危房、临时房、住房面积狭小(人均面积低于13平方米),且无法纳入现有城镇住房保障和农村危房改造范围。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实施期限2013~2015年,目标是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改善以船为家渔民居住条件,推进水域生态环境保护。2013~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安排10亿元,补助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福建、重庆、四川等省(区、市)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2015年国家继续实施这一政策。

★29.海洋渔船更新改造补助政策

自2012年9月开始,国家安排42亿多元用于海洋渔船更新改造。渔船更新改造坚持渔民自愿的原则,重点更新淘汰高耗能老旧船,将渔船更新改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渔业生产方式转型相结合,形成到较远海域作业的能力。中央投资按每艘船总投资的30%上限补助,且原则上不超过渔船投资补助上限。中央补助投资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按照建造进度分批拨付,不得用于偿还拖欠款等。国家不再批准建造底拖网、帆张网和单船大型有囊灯光围网等对资源破坏强度大的作业船型。享受国家更新改造补助政策的远洋渔船不得转回国内作业;除因船东患病致残、死亡等特殊情况外,享受更新补助政策的海洋渔船十年内不得买卖,卖出的按国家补助比例归还国家。2015年该项目继续实施。

★30.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政策

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6亿元转移支付资金,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按照不超过单个设施平均建设造价30%的标准实行全国统一定额补助,扶持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烘干房等三大类18种规格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实施区域为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福建、河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31.农村沼气建设政策

2015年,重点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综合利用为手段的规模化沼气。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建在原料规模化收集有保障、天然气气源短缺、用户需求量大的地区,主要用于接入市政燃气管网、提供车用生物天然气、给周边工商业用户供气,优先安排日产生物天然气1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沼气工程。大型沼气工程主要与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相配套,在养殖业发达和养殖污染严重的地区以畜禽粪便为原料建设,主要用于养殖场自用和发电上网。中小型集中供气沼气工程建在人口集中、原料丰富的地区,主要用于为村组居民和新农村集中供气,促进美丽乡村建设。鼓励沼气专业运营机构进入农村沼气建设领域,优先支持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强化科技支撑作用,鼓励提高产气率和节能增效等新技术、新装备、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32.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政策

一是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推动全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与分级管理,设置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监测国控点,开展动态监测预警,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在我国南方6省区启动水稻产区稻米重金属污染状况一对一协同监测,以南方酸性水稻土产区为重点区域,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对中轻度污染耕地实行边生产、边修复,在重污染区域,开展禁止生产区划分试点,同时对试点示范农户进行合理补偿。开展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工作。二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完善全国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网络,加强太湖、洱海、巢湖和三峡库区等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在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或对环境敏感的湖泊、流域,力争实施一批综合治理工程。在养殖、地膜、秸秆等污染问题突出区域,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健康养殖、全生物可降解膜示范、农田残膜回收与再生、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等。三是积极探索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进一步加强在重点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对采用化肥农药减施、农药残留降解等环境友好型技术和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的农户进行补贴,鼓励农户采用清洁生产方式,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

★33.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政策

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推行县域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镇垃圾污水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整乡整村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逐步建立农村死亡动物无害化收集和处理系统,加快无害化处理场所建设。合理处置农田残膜、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加快废弃物回收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家庭改厕,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适应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生产的需求,统筹建设晾晒场、农机棚等生产性公用设施,整治占用乡村道路晾晒、堆放等现象。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节约集约使用土地。

★34.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

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1亿元农民培训经费,继续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全国4个整省、20个整市和500个示范县开展重点示范培育,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农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训,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的培养培训力度。同时制定专门规划和政策,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围绕“调结构、转方式”的目标,培育1万名现代青年农场主,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互相衔接配套的培育制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35.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政策

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26亿元,基本覆盖全国农业县。主要用于支持项目县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完善以“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服务模式,推动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工作,改善推广服务手段,推进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补充推广人才队伍,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36.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政策

2015年,继续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新增设一批部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依托培训基地举办180余期示范培训班,培训1.8万多名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和大学生村官,并带动各省区市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继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全年计划完成7万人以上的招生规模,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学历层次。继续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认定试点,研究出台指导性认定标准和扶持政策框架,加强认定信息管理,构建科学规范的认定体系。组织实施“全国十佳农民”2015年度资助项目,遴选10名从事种养业的优秀新型农民代表,每人给予5万元的资金资助。

★37.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二是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面向农业转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三是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农村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保障成员的集体财产权和收益分配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38.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政策

2015年,国家继续支持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村合作金融,选择部分地区进行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国家将推进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这些组织必须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坚持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国家还将进一步完善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管理体制,明确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责,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39.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与集约化经营政策

去年下半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加大对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信贷投入。将各类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纳入信用评定范围,建立信用档案,提高授信额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法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合理运用银团贷款方式,满足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大额资金需求。围绕地方特色农业,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捆绑上下游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开发推广订单融资、动产质押、应收账款保理和产商银等多种供应链融资产品。探索以厂商、供销商担保或回购等方式,推进农用机械设备抵押贷款业务。稳妥推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业务新产品,支持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对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重点领域的支持。在产业项目方面,重点支持农业科技、现代种业、农机装备制造、设施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代农业项目。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支持耕地整理、农田水利、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在农产品流通领域,重点支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和仓储物流设施建设。

★40.农业保险支持政策

目前,中央财政提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有玉米、水稻、小麦、棉花、马铃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天然橡胶、森林、青稞、藏系羊、牦牛等,共计15个。对于种植业保险,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补贴40%,对东部地区补贴35%,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直属垦区、中储粮北方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央单位)补贴65%,省级财政至少补贴25%。对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保险,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补贴50%,对东部地区补贴40%,对中央单位补贴80%,地方财政至少补贴30%。对于公益林保险,中央财政补贴50%,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补贴90%,地方财政至少补贴40%;对于商品林保险,中央财政补贴30%,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补贴55%,地方财政至少补贴25%。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覆盖全国,地方可自主开展相关险种。2015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不断提高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保险的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保费补贴,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支持;扩大畜产品及森林保险范围和覆盖区域;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

★41.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政府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进行奖励或补助的政策,财政奖补资金主要由中央和省级以及有条件的市、县财政安排。奖补范围主要包括,农民直接受益的村内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建设,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见效最快的村内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改造等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财政奖补既可以是资金奖励,也可以是实物补助。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奖补资金228亿元,各级财政奖补资金超过500亿元,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15年,国家继续提高政府对农民筹资筹劳的奖补力度和中央财政占政府奖补资金的比例,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均衡有序发展。

★42.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政策

2015年,国家有关部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支持家庭农场健康稳定发展,主要包括: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推动落实涉农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抵押担保、农业保险、设施用地等相关政策,加大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高等学校特别是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兴办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家庭农场登记制度,明确认定标准、登记办法、扶持政策。探索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工作。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43.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

国家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促进规范发展,实行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行动。2014年,中央财政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资金规模达到了20亿元,并在北京、吉林、浙江、湖北、重庆五省市开展合作社贷款担保保费补助试点。2015年,除继续落实现行的扶持政策外,将深入推进合作社规范发展,启动国家示范社动态监测,把运行规范的合作社尤其是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和国家“三农”建设项目的重要承担主体;引导督促合作社开展年度报告公示,及时准确报送和公示生产经营、资产状况等信息;坚持社员制封闭性,依托产业发展,按照对内不对外、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的原则,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

★44.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政策

农业部、中央农办、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总局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见》明确,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主要是鼓励其重点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工商资本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开发农村“四荒”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投资开展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应通过利益联结、优先吸纳当地农民就业等多种途径带动农民共同致富,不排斥农民,不代替农民,实现合理分工、互利共赢,让农民更多地分享现代农业增值收益。

★45.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政策

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必须从国情出发,要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能搞大跃进,不能强制推动。土地流转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要坚持规模适度,既注重提升土地经营规模,又防止土地过度集中,兼顾公平与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促进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又确保流转有序规范,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各地要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本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的适宜标准。防止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的倾向。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

★46.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政策

2014年,中央选择山东、四川、安徽3个整省和其他省共27个整县开展试点,其他省份结合实际,稳步扩大试点范围。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1988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中央安排部署,2015年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再选择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甘肃、宁夏、吉林、贵州、河南等9个省(区)开展整省试点,其他省(区、市)根据本地情况,扩大开展以县为单位的整体试点,加大宣传指导力度,不断健全完善政策制度,抓紧抓实抓好此项工作。

★47.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

2015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主要包括:一是按照中央审议通过的《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的要求,指导试点地区重点围绕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等三方面开展试点工作。二是按照中央审议通过的《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导试点地区重点围绕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和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等内容开展试点工作。三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导各地健全交易规则,完善运行机制,加强交易服务,实行公开交易,促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顺利进行。四是抓紧研究制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改革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提出改革的主要任务,研究出台有关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多方面扶持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集体经济的政策。

★48.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政策

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财政资金、基建投资、金融资本等各类资金协同支持示范区发展的合力。一是继续实施“以奖代补”政策,扩大奖补范围,对投入整合力度大、创新举措实、合作组织发展好、主导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明显的示范区安排1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支持鼓励示范区加快推进农业体制机制创新。二是安排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6亿元,加大对示范区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每亩建设投资不低于1500元,其中中央定额补助1200元。三是协调加大对示范区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示范区健全农业融资服务体系,力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今年对示范区建设的贷款余额不低于300亿元。

★49.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政策

2015年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将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关于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的决策部署,以启动实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任务、深化第一批试验区改革探索、加强农村改革试验成果转化推广为重点,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改进管理服务,着力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善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深入探索试验,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50.农村、农垦危房改造补助政策

农村危房改造和农垦危房改造是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组成部分。农村危房改造2008年开始试点,2012年实现全国农村地区全覆盖,补助对象重点是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7500元,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每户增加1000元补助,对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增加2500元补助。在任务安排上,对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贫困地区、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上的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予以倾斜。

农垦危房改造2008年启动实施,2011年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农垦,以户籍在垦区且居住在垦区所辖区域内危房中的农垦职工家庭特别是低收入困难家庭为主要扶助对象。2015年国家拟补助改造农垦危房20万户,中央补助资金按照东、中、西部垦区每户分别补助6500元、7500元、9000元,供暖、供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每户补助1200元。

摘自《水产前沿》

第4篇:中学生营养餐食谱

【摘要】“中学生营养餐食谱”青春期是身体的发育期,怎样维持发育期身体营养健康呢?小编给大家搜集了相关食谱,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早餐:小米粥(小米100克)、牛奶250ml、荷包蛋(鸡蛋50克)。

午餐:米饭(粳米150克)、鱼香三丝(猪瘦肉50克、胡萝卜50克、土豆100克、植物油5克,姜丝、泡椒、酱油、醋、白糖、味精、盐适量)、香菇炒青菜(绿叶菜200克、香菇50克、植物油5克,味精、盐适量)、炝花菜。

晚餐:金银卷(面粉100克、玉米粉100克,麻酱、盐适量)、清蒸鲜鱼(各种鲜鱼150克、植物油5克,葱段、姜丝、盐适量)、蒜茸茼蒿(茼蒿150克、植物油5克,大蒜、味精、盐适量)、青菜虾米汤(青菜50克、植物油5克、虾米,味精、盐适量)。

第5篇:望谟县学校营养餐管理(大全)

望谟县学校营养餐管理《厉行“勤俭节约”

响应“光盘行动”》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作为一名学生应倡导节约粮食的良好风气,为了我们的美好校园和生活,特此发出学校营养餐管理《厉行“勤俭节约”

响应“光盘行动”倡议:

1.珍惜粮食,适量用餐,避免剩餐,减少奢侈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提醒身边的同学和朋友,积极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5.做节约宣传员,向同学、亲人、朋友宣传节约粮食。

6.积极参加文明餐桌行动,营造节俭用餐的良好风气。

《厉行“勤俭节约”

响应“光盘行动”》体现的是学生品质和责任。我们都是祖国的栋梁和未来的接班人,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清洁优美的校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6篇:小学学生营养餐工作总结(大全)

洮阳镇建设小学学生营养餐工作总结

自开展学生营养餐工程以来,我校非常重视学生营养餐管理工作。我校结合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认真工作,精心组织,努力完成各项任务。现前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校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上级政策和规定,强化工作管理,成立了由校长张芳花同志负总责的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由教务主任张艾、营养办负责人黄启东具体负责的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小组。制定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学生营养餐(食堂供餐模式)实施方案》和《学生营养餐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成立了营养餐管理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小组负责具体落实方案.

二、具体实施情况

1.我校是一所乡村学校,现有学生290名,教学班11个,师生独立食堂一个,操作间一个。

2、强化监督。建立学生实名制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对享受营养餐学生的人数、膳食收入、菜谱、营养餐的发放情况予以周公示和月公示。学校还建立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对营养餐的实施情况予以监督。

3、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

为使我校的营养餐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制定了《营养计划实施方案》、《食品储存保管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学生实名制信息签字管理制度》、《健康教育制度》、《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食品留样制度》、《废弃物处理制度》等,并上了墙,同时“食堂供餐”方面落实了责任区。成立了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同时制定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层层签订工作责任书。加强考核评估,实行奖优罚劣,哪一环节出现问题追究哪一环节的责任,同时把考核结果和年终的绩效考核相挂钩。

4、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实施营养餐计划的整个过程中,学校坚持不懈的开展宣传、教育,真正做到几个结合(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与感恩教育相结合、与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相结合、与艺术熏陶相结合)通过食堂安全卫生知识和标语上墙,展板、报栏、“告学生家长书”、朝会、主题班会和板报小手牵大手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提供营养餐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5、强化安全意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把好卫生安全关,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是营养餐工作最起码的要求和持续正常开展的关键。我校非常重视食品卫生安全,教体局、县食药、镇政府食药所、卫生防疫科、学区营养餐专干等部门多次到我校检查、指导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针对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和容易出现的卫生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校就餐的安全性,提升了学校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从而确保营养餐工程的顺利实施。

6.落实细节,加强管理。 (1)学校明确专人(黄启东)管理学生营养餐的日常工作。负责食品的接收、发放,造册登记。学校设置专用的营养餐储藏室,配备必要的营养餐储藏设备,确保食品储藏安全卫生。同时实行食品接收建立台帐、班级领取班主任签字、班级发放学生签字等管理层层签字制度。

(2)学校设立食堂负责人,负责食堂的日常事务。负责安排食品原料的采购、验收、储存、留样并做好相关记录;负责当日食材的分配,食堂工作人员的分工,并落实相关人工作职责及责任。

(3)“营养餐工程”的实物采购。每天采购清单有出售人员和采购员签字。食品接收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检查产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做好详细记录,确认食品符合卫生安全标准,交货、收货双方签字后,食品方可入库储藏。食用品要有合格证,要严格按照中小学食堂管理办法具体实施。实物要留样检查,此项工作由校主要领导严格把关,确保食品质量关和安全关。

(4)采购员负责采购,并且采购员由食堂工作人员两人一组轮流采购。学校负责采购所需经费及制定营养食谱。采购员要按照《建设小学采购员责任书》相关规定执行。学校做好专项资金的分配及使用,每月初制定符合季节和学校实际的供餐食谱,因地制宜互换食谱,做到合理搭配,营养均衡,保质保量。

(5)学校设立食品检验员,对进入食堂的原材料进行检查和验收,并查验“三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或质量检验报告),建立食品质量档案;定期公示采购物品的数量、价格等情况;学校实行索票(索证)登记制度,做好购货记录,建立采购和使用台帐。每天做大师傅晨检、留样、校长陪餐并做好记录。

(6)班主任负责本班“营养餐工程”的日常管理。负责确保当日在校学生人数,确定共餐人数以备餐;负责食用品的发放工作,每天对食用品的进行学生签字,并在周末做好一周汇总,交学校营养餐管理员,汇集成册入档,以备检查和审计。班主任应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向家长和学生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使营养餐工作的实施顺利开展。

(7)、学校安排报账员(李明军)专管营养餐每天经费收支上帐,进行日清月结,学期末总结算。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食堂设施也有待完善。规范合理的用餐场所面积太小,低年级的学生只能在教室里就餐;

2.食品管理环节还有待加强,每一环要环环相扣。 3.卫生有待加强,有些死角卫生打扫不彻底。

回顾本学期学生营养餐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力争做得更好。

第7篇:小学生营养餐实施方案(大全)

水泉寺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营养改善计划工程”的文件精神,切实实施好我校的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提高学生营养水平和身体素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工程”,为我校学生长期食用营养良好的早餐,改善农村小学学生营养缺乏现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含量,提高农村学生饮食质量,发挥学校强体与育人的双重功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二、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学生312名,教师24名,现有教学班11个,教室12间,灶房1间,食品贮藏室1间,后勤人员1人,符合享受营养改善计划条件的学生有312人。

三、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薛勇华(校长)

副组长:崔金军

成员: 张小莉林小英李淑娟

吕丽花赵小莲段金星

何凤英吴笃能马永强

成婧许喜文

接收员:王虎平

贮藏室管理员:王虎平

具体工作安排:

组长全面负责对“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过程监督。

王虎平,何凤英负责对营养改善计划食品的接收,记录,食品的

留样及食品质量的把关。

班主任负责开餐时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学生的安全,排队秩序,学

生就餐的安排及餐后卫生的处理。

值周教师负责班级领取食品时的签名,以及协助后勤人员分配“营

养改善计划”的食品。

班主任负责学生领取食品时的签名,及餐后卫生打扫的监督。

四、管理办法

1、“营养改善计划工程”的实物接收。每天有接收食品人员王虎

平签字,填好入库单和出库单。食用品要有合格标品牌,实物要留样检查,留样时限为一周,此项后勤人员和值周教师全面负责,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关,确保安全关。

2、班主任负责本班“营养改善计划工程”的日常管理,负责本班

学生在开餐时的安全,卫生,排队秩序,食品的发放工作,及食用后卫生打扫。

五、工作措施

1、学校安排专人专管营养改善计划的加工经费,进行周清月结,

期末总结算,负责督促食品加工员做好灶房各方面工作。

2、接收员、后勤人员负责接收食品,严把食品的质量,数量以及

食品的储藏和保鲜。

3、班主任应采取多种形式,向家长和学生进行大力宣传,使“营

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实施顺利开展。

4、每天上午8:10开餐时学生到灶房领取食品,到灶房指定地点

排队,以便值周教师和后勤人员分发食品。

5、强化监督管理。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必须坚持安全、营养、

方便的原则,做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食物不封发、不食用,确保学生

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水泉寺小学

2012年4月11日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水 泉 寺 小 学

第8篇:小学生营养早餐食谱大全

小学生营养早餐食谱大全 .营养菜谱大全

怎么才是营养丰富、味道可口的早餐呢?好的早餐应该是:主食为主,副食次之。

有干有稀。 ◆好的早餐一定要有一些谷类食物,如馒头、包子、烤饼、面包、蛋糕、面条、饼干、粥等宝宝营养食谱,而且要各种谷类食物搭配,粗细搭配。谷类食物可分解成葡萄糖,它是脑组织中的主要供能物质。

◆好的早餐要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供应。

如蛋、奶、豆类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每天早餐都要让孩子保证食入250毫升牛奶或豆浆,一个鸡蛋或几片猪、牛、鸡肉。

保证供给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

◆好的早餐要供给一定量的蔬菜儿童营养食谱。

如凉拌莴笋、白菜、黄瓜、萝卜、西红柿等蔬菜,豆腐、豆干、豆皮等豆制品或凉拌海带等海产品,以提供其他营养素和矿物质及增加食欲。

保证早餐食入量。

◆好的早餐要有一定的植物油,别忘了在凉拌菜中放几滴植物油,脂肪可为孩子提供所需的暖量,又能增加菜的色、香、味,促进食欲。

孩子早餐食谱举例:

星期一: 肉末菜粥,豆沙包,芹菜豆腐干

肉末菜粥:粳米.糯米.肉末.菠菜.胡萝卜。 豆沙包:面粉.赤豆沙.果脯.猪油。芹菜豆腐干:芹菜.豆腐干丝.茭白丝.香菇。

星期二: 燕麦粥,菜肉包,什锦泡菜

燕麦粥:燕麦片.火腿丝.胡萝卜末.香菜。 菜肉包:面粉.肉末.腌小白菜.豆腐干.香菇

什锦泡菜:大白菜.榨菜.小黄瓜.辣椒等。

星期三: 黑枣粥。

鲜肉小笼宝宝营养食谱,苣笋豆干

黑枣粥:粳米.糯米.马芽枣.核桃。 鲜肉小笼:面粉.肉末.冬笋.香菇。

苣笋豆干:苣笋.豆腐干.胡萝卜.香菇。

星期四: 皮蛋粥。

果酱包,雪菜肉末

皮蛋粥: 粳米.糯米.皮蛋.芹菜.火腿。 果酱包:面粉.果酱.核桃.牛奶。雪菜肉末:雪菜.肉末.土豆.胡萝卜。

星期五: 菜肉馄饨,白果糕.鹌鹑蛋

菜肉馄饨:面粉.肉末.腌小白菜.香菇.姜。 白果糕:糯米.粳米.白果.核桃.葡萄干

鹌鹑蛋:鹌鹑蛋.绿豆芽.青椒丝。

星期六: 牛奶果羹,鲜肉青团,牛肉土豆丁

牛奶果羹:牛奶.苹果.桔子。 鲜肉青团:糯米.青菜汁.肉末.香菇.冬笋.火腿末。牛肉土豆丁:牛肉.土豆.胡萝卜.圆椒。

孩子上学后营养早餐食谱,早餐就不像在幼儿园那样不用父母操心了。有的父母怕麻烦或由于早晨时间比较紧张,就不给孩子做早餐。有的给孩子钱让孩子在路上买点吃的,也有的孩子早晨干脆就饿着儿童营养食谱,这都是不可取的。

周一:全麦面包、火腿、蒸蛋羹、牛奶、拌菠菜粉丝。

周二:椒盐花卷、叉烧肉、煮鸡蛋、麦片粥、胡萝卜汁。

周三:奶黄包、酱牛肉、茶叶蛋、豆浆、海米油菜。

周四:小蛋糕、盐水肝、咸鸭蛋、酸奶、番茄汁。

周五:豆沙包、肉松、荷包蛋、牛奶、拌凉瓜。

周六:鸡肉青菜粥、小笼包、西柚汁。

周日:小馄饨、火烧、拌芹菜、胡萝卜和煮熟的黄豆。 这个菜谱很麻烦..但是很多书都是这么写的

第9篇:营养食谱的设计

一、食谱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营养食谱可将各类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具体落实到用膳者的每日膳食中,使他们能按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同时又防止营养素或能量的过高摄入。

2. 可根据群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结合当地食物的品种、生产季节、经济条件和厨房烹调水平,合理选择各类食物,达到平衡膳食。

3. 通过编制营养食谱,可指导食堂管理人员有计划的管理食堂膳食,也有助于家庭有计划地管理家庭膳食,并且有利于成本核算。

二、食谱设计的理论依据:包括食谱设计的原则、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食物营养成分表、营养平衡理论和营养素摄入过多或不足的危害性,等等。

三、科学配餐的要求及营养配餐的注意事项:

1、配餐要求:

a、符合平衡膳食原则; b、讲究美食; c、食物丰富多样; d、定量适宜。

2、注意事项:

a、早餐食物的选择量不宜过多,主食以一到两种为宜。中国早餐蛋白质的供给不足,要有牛奶或鸡蛋;蔬菜也是不可少的,考虑中国习惯,用凉拌的方法供给,改变每天吃咸菜的习惯;早餐时身体内较缺水,因此要有一定的水分供给,水分含量不宜太多。

b、午餐食物的选择主食可以一到两种,副食的品种可略多于晚餐。 c、晚餐要尽量清淡。主食以一到两种为宜,副食仍可以两荤两素,但在原料的选择上以鱼、虾为主。

d、主食选择时尽量选标准米、标准面,少选精白米、精白面,同时每周吃

三、四次粗粮、杂粮。

e、编排食谱时,根据膳食习惯,食物资源选择食物品种应注意来源和品种的多样性,做到有主有副、有精有粗、有荤有素、有干有稀。

四、食谱设计的方法,步骤:

1、方法:此处采用计算法。

2、步骤:

(1)、确定用餐对象全日能量供给量; (2)、计算宏量营养素全日应提供的能量;

(3)、主副食品种和数量的确定(已知三种能量营养素的需要量,根据食物成分表,就可以确定主食和副食的品种和数量了);

(4)合理的分配三餐的食物,根据各理论依据和配餐要求、注意事项等,开始食谱的编制;

(5)计算营养素及能量的提供量,切实合理的对所制食谱进行调整。

五、食谱设计具体情况如下:

☆此次制定的食谱针对对象:林素英,女,身高1.56m,体重48kg,轻体力劳动者。

1、计算该女士的标准体重为:53kg

2、计算该女式的BMI值为:19.72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3、就餐对象为轻体力劳动者,其全日能量供给量为2100kcal∕(kg∕d)。

4、根据所有情况的综合分析制定的食谱如下: 早餐:

八宝粥、鸡蛋一个、馒头、牛奶、肉末卷、蒸香肠、拌鲜豇豆。

用料:

红豆l0g、葡萄干5g、花生l0g、红枣llg、白糖13g、果脯2g、核桃仁6g、牛奶30g、鸡蛋50g、鲜豇豆l00g、香油2g、猪肉9g、葱4g、面55g、香肠20g。 午餐:

大米粥、馒头、竹笋鸡、肉片焖扁豆、拌黄瓜、肉丝黄瓜汤。

用料:

大米53g、鸡93g、竹笋15g、猪肉20g、扁豆66g、黄瓜130g、猪肉3g、黄瓜12g、面l00g、淀粉2.4g、鸡蛋4g、糖1.5g、花生油16g、盐3.8g、葱5g、酱油2.3g、香油1.5g、姜2g、 晚餐:

二米粥、米饭、糖发糕、清炖牛肉、圆白菜、青椒肉丝、炒鲜豇豆、西红柿。

用料:

牛肉150g、西红柿55g、圆白菜84g、猪肉40g、青椒38g、鲜虹豆95g、糖5.5g、面33g、大米100g、小米5g、淀粉2.4g、鸡蛋4g、花生油16g、香油1.5g、酱油2.3g、葱5g、姜2.5g、盐3.8g。 膳食结构:

谷类346g,豆制品5g,豆类l0g,坚果类16g,肉类242g,鸡鸭鱼虾93g,奶类30g,蛋类58g,蔬菜599g,油脂37g,其他55g。

营养素及能量:

蛋白质109.5g,脂肪53.55g,碳水化物332.8g,纤维素9.3g,热量2100.15千卡。

六:实验心得小结:

食谱的编制有一系列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是随意臆想的,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注意自己饮食的营养性,不要过量或过少食用,注意膳食营养素的最适供给量与自身体力劳动量和能量消耗的统一。好吃、好喝、好长、好生活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达到的,但是这个“好”字的学问很多,这便要求我们要有一定求“好”的能力。学会营养食谱的编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我们求“好”的必经之路。

上一篇:乡镇人大主席事迹下一篇:会计实习自我鉴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