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公共艺术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美育立人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的当下,美育依然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薄弱环节。新形势下,艺术教育需要在大美育体系下生态式养成,多学科整合,构筑“三课一化”立体式美育生态环境,推进审美和人文素养并重、教学活动方式多元、注重体验表达、力求创新能力的美育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优质、高效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职教育公共艺术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教育公共艺术论文 篇1:

对高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文章从高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就管理、课程、师资、实践、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以此推进高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而言,仅仅具备一项技术技能是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公共艺术课程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和专业艺术特色的综合性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高职学校开设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1.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职学生处于十六七岁的年龄段,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但高职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与大学生相比相对薄弱,有时候厌学情绪严重,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学生还存在心理压力大、焦虑、自闭、烦躁、抑郁甚至厌世的危机。[1]以上这些是客观事实,无须否认。而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和体会美的心灵,使学生对学习、生活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快乐、热情的心,最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健全。

2.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纵观近些年的高职教育,在国家高度重视、坚持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实用主义当道、浮躁之风日盛、办学理念混乱、发展战略功利的不良倾向。在高职学校里,现代化的硬件建设掩盖了学校的内涵不足,标准化的课程体系代替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迎接学校评估检查成了学校的中心工作,把学生送进企业似乎成了学校唯一目标,技能似乎成了高职生唯一可以掌握的本领。[2]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往往局限在狭隘的“技术教育”上,过分注重学生职业技术理论与操作的学习和培养,忽视了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趣味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人文性培养。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实现职业教育“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而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3.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发展速度快;二是多学科互相交叉、渗透、融合的趋势加强;三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越来越短。这些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正如人们常说的“情商”教育,这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高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目标不明确

高职学校在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上存在两种偏向:一是把公共艺术教育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活动,把艺术教育当成一种德育的媒介和学生活动的手段;二是过于注重技艺的培训,以至于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艺术中心”或少数“精英”的培养上,从而背离了公共艺术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初衷。

2.管理欠规范

高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起步晚,有些学校有管理机构,有些还没有,有些有但并不独立,一般挂靠在团委或学生工作处,管理相对滞后,随意性强,很多学校艺术教师除开展公共艺术教学外,一般还承担着团委或学生工作处的一些行政工作,这种模式不利于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和深入发展。

3.课程缺条理

当前,各高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层次不齐,有些没有开展课程,不少高职学校只是面向一些系部、一定专业或有艺术功底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随意性较强,往往由着教师的兴趣和特长来开设课程,使得课程设置条理不清,更谈不上教育效果。

4.师资较薄弱

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然而,绝大多数学校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有不少学校没有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队伍,艺术教师紧缺,这些都导致了公共艺术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5.实践需丰富

艺术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应更多地强调实践、而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类校园文化活动是目前学校最主要的艺术教育实践平台,比较集中的活动有歌咏大赛、摄影大赛、书画作品展等,但不容忽视的是上述实践活动大多在各自的校园内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的社会实践平台和资源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三、加强高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途径

1.更新观念,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制

高职学校要开展“一把手”工程,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与科学化。要在高职学校中做好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仅依靠少部分人或个别部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学校高层领导的重视。在高职学校中,公共艺术教育实施力度与学校一把手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把手”工程。[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本职要求,要把艺术教育列入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学校可成立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工作机构,由分管领导担任公共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主任,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以及相关系部的负责人担任指导委员会成员,负责全校的公共艺术教学、公共艺术活动、公共艺术实践以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全面规划和监管。以此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效果。

2.重视并规范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

在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方面,高职学校应严格按照《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逐步改变其原有的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边缘地位,要将公共艺术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足开齐,把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真正纳入到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中。学校可结合本校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和师资配备情况,大致将公共艺术课程分为必修课及拓展课两个层次,使课程内容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如必修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艺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为下一步学习艺术拓展课程打下基础;拓展课定位于让学生通过学习写、画、跳、唱、演等艺术技能,并与专业相结合,通过学生参与艺术实践,亲身体验和感受艺术美,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升华人生境界。

3.加强公共艺术师资队伍,增强发展后劲

学校公共艺术教育需要一支拥有较高思想素质、一定艺术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师资队伍的壮大,不仅是数量上的变化,更要求质量上的提高。广大公共艺术教师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以科研促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并根据学校现状和艺术教育规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公共艺术教育质量。另外,学校还要关心公共艺术教师职称评聘、工资奖金、进修培训等,增强发展后劲。

4.构筑实践平台,促进公共艺术教育

首先,打造校园文化公共艺术品牌。目前校园中的文化艺术活动,多以歌手大赛、文艺晚会以及选秀赛等娱乐活动为主,除此之外,应当赋予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以“传播先进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任,举办话剧、书画、舞蹈、曲艺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组织蕴含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讲座、论坛;进行“寓教于乐、知行合一”的校外艺术学习实践活动,集合全校师生的力量,打造融创作、展示、感受艺术美于一体的校园公共艺术品牌,促使学生成长成才。

其次,建设具有文化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高职学校应在教学楼、公寓楼、食堂等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建立艺术长廊、竖立格言牌,以启人心智、催人奋进。长廊中可以展出名家名作,也可悬挂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可设立校级艺术明星展示橱窗,表彰为学校的艺术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师生。

第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我们可以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层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走出去”可以理解为校园艺术活动的延伸;“引进来”是指把优秀的艺术团体或个人请进学校,以演出或报告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5.提倡公共艺术教育评价多元化

对公共艺术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应从其促进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出发,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提倡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而言,要对学生掌握公共艺术知识程度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领域发展水平进行整体评价,要把静态的教育结果评价与动态的课程实施评价相结合。对于教师,应以其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方式是否创新,学生评价是否认可等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4]另外,还应将学生与教师的发展融为一体进行综合评价。以此才能逐步建立起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公共艺术教学评价体系。

总之,高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既不能是单纯的艺术知识积累和艺术技能训练,也不能是培养一般艺术感受力的浅层次学习,而应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智慧、人格和人文精神全面提升为主要目标,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创优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苏.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J].大众文

艺,2014,(2):248.

[2] 刘景忠.从明天起做一个职业的幸福人[M].北京:国防

工业出版社,2013:103.

[3] 司春燕,孟剑飞.试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主

要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51.

[4] 朱苏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构想[J].江

苏高教,2012,(2):100.

作者:夏艳

高职教育公共艺术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研究

摘要:在美育立人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的当下,美育依然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薄弱环节。新形势下,艺术教育需要在大美育体系下生态式养成,多学科整合,构筑“三课一化”立体式美育生态环境,推进审美和人文素养并重、教学活动方式多元、注重体验表达、力求创新能力的美育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优质、高效发展。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 高职院校 终身美育 生态教育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事关大学生心理结构的优化、健全人格的塑造、人生境界的升华及其超越精神的获得。坚持美育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教育,以美育理论研究带动美育实践研究,才能高屋建瓴、方向明确,使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在美育的背景和场域里显出生机。美学是弥补人类知识体系里“感性事物”或具体形象及其“情感”学科的缺失,由德国鲍姆嘉通提出来的,美育作为美学的组成部分,是构建人性完整的重要教育载体,而公共艺术教育则是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而获得青睐的。事实上,当代美学与社会人生息息相关,作为人生的美学,其实就是广义的美育。现代美育始终与人的解放联系在一起,并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

费洛姆批评说:“我们现在的教育目的,主要在于造就与社会机器有用的公民,而不是针对学生人性的发展”[1]。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认为,“纯粹的专业知识学习,并不能保证学生真正能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学生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2]。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其人格畸形,应试的挫败、消极情绪尤其突出。高职院校要明确自己的教育属性,实现职业技能的职教属性和人的发展的高教属性的统一,即周建松提出的“高职复姓”[3]特质,则公共艺术教育就有着比其他学校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

目前高职院校参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开设公共艺术课,并建立有相关机构,但存在的问题是普遍远离学生审美实际,缺乏吸引力。为此我们应汲取丰子恺“大艺术科”的思想,把公共艺术融入学校整个美育系统之中,将美育渗透在各学科之中。美育内容要与时俱进,直面社会问题,展现出全新的解释、引导和影响力。美育的发展和生机正表现在与社会现实的碰撞、交流之中。

一、艺术审美需要生态养成

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认为“生态”是有机体之间及整体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威拉德·沃勒在《教育社会学》中率先提出“课堂生态学”,生态学理念使教育日益换发出生机。艺术审美体验是生命力的体现过程,滕守尧提出的生态式艺术教育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大美育观”:贯通学生全部生活

关于生态式艺术教育,论者多提及不同艺术门类的结合。其实生态式作为美育的艺术教育,应该渗透到学校全部的教育与生活活动之中,每一门课都有自己的审美因素和艺术精神。

丰子恺先生早就提出“小艺术科”和“大艺术科”的观念,认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是全般的教育,是应该融入各科的,不是可以机械地独立的,也不是所谓艺术科的图画与音乐所能代表全权的……全般的艺术教育是‘大艺术科’,图画、音乐是‘小艺术科’”。他还说,“艺术教育的范围是很广泛的,美的教育,情的教育,应该与道德教育一样,在各科中用各种手段时时处处施行之”[4]。国务院办公厅《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大艺术科”的观念不仅使课程间相互交融、利用成为可能,而且为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资源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大美育观”的提出使生态式艺术教育和“大艺术科”观念有了更加宽阔的思想基础,它要求“以‘大美育观’填补美育意识的空白”[5],超越了“通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局限,要求“將美育体现在各门学科、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6],形成课内、课外、学校、社会的合力,体现美育社会化和社会美育化的“大美育”特征,真正实现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提出的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

(二)“三课一化”:立体生态有机统一

生态教育要求将学生需要、知识状况、社会要求及自然环境构筑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课一化”的立体式美育生态环境中,“三课”即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团实践)、第三课堂(校外活动),“一化”指校园文化。

第一课堂涵盖网络与课堂教学,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认识方式并影响其思维方式的形成。建立公共艺术教育专项网站和教学资源库,通过线上线下教学与互动结合的方式,全面开设鉴赏类限选课程,创造条件开设技能实践类任意选修课程,为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提高,培育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以课程的理念规划、管理第二、三课堂艺术实践活动,有目的的设立活动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第二课堂以社团为平台,建立艺术实践系统。不限于舞台表演,“多层次的艺术实践活动应该纳入艺术表现能力培养的范畴。”[7]一是面向特长生,开展专项培训,尝试导师小组制,激励在艺术理论、创作、表演、评论等方面出作品、出成果;二是设立学生社团和大学生艺术团,参加展演、比赛,积累原创文化资料库,丰富教学资源,形成教与演的良性互动;三是美育回归生活,达到日常生活审美化。通过活动项目策划,把艺术精神内化为心灵,外化为行为,实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知、行合一的人生境界。

第三课堂打通社会联系,引进校外美育的源头活水。社会美育是终身美育的落脚点,也是学校生态美育应有的题中之意。建立学校与文化企业、地方政府三方合作模式,构筑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一体化美育体系。一要“请进来”。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聘请专家任指导,作讲座,提高校内艺术活力;二要“走出去”。重视社会公益活动及外出学习、交流和校外展演、比赛机会,把校园艺术成果推向社会,促进地方文化建设。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拓展艺术审美的环境资源。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要求重视“环境对成长着的一代人无意识地、无心地产生的一种塑造作用”。[8]校园文化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意蕴深刻,其中校园环境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同时开展校内外文化环境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艺术教育落实核心重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明确指出,美育课程目标“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培养要从教材整合做起,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重心则要把创新能力培育落到实处。

(一)教材整合:艺术审美和人文素养并重

生态教育强调课程的开放、共生,多维价值的平衡、整合。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建设要多学科整合,借鉴杜威的教材观联系实际,作为高职院校更要有专业针对性。

审美和人文素养并重,就是兼顾艺术教育包括的两个方面:艺术素质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艺术素质主要是指欣赏和创造艺术的心理素质以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艺术文化教育为美学实践活动提供着思想内涵、文化底蕴的支撑。这两个方面分别为美学实践活动提供了主观层面的精神指导和客观层面的物质支持。”[7]而后者正是当前忽略的弱项。

不仅要重视艺术的审美价值,而且要挖掘文化内涵,关注艺术背后的思想。比如古琴赏析,当了解附丽其上的所谓“君子养生之物,帝王治世之音”的文化内涵,《酒狂》欣赏,应知道魏晋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样,西方现代派反传统无调性音乐,则是社会聚变下人们生存意识的反映,有强劲的理论支持。此外,校本教材要引入本土文化艺术资源,彰显地方特色,打造特色品牌文化。

(二)教学方式:倡导多种教学方法与多元化教学活动方式

传统的教学过程“三要素”是教师、学生和知识,三者缺乏联系,使教学往往呆板、机械,缺乏生气。王道俊提出将“教学活动方式”纳入其中,“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学活动方式是知识在教学中的展开方式”,所以“教学活动方式影响甚至决定着教育的效果与质量,……选择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就意味着为学生选择一种发展方式,一种个性素质。”[8]

教学要实现多重任务,知识的传授,通过知识进行人格、精神塑造,通过实践发展技能技巧和创新意识。“知识的多种教育价值,实现知识的教育价值要解决学生个性素质发展的多种不同的问题,因而需要多种不同的教学活动方式,不同的知识展开方式”。[8]

美学、美育是交叉的多学科领域,作为美育的公共艺术教育,是多学科整合的综合素质教育,所以教学不能拘泥于一招一式,鉴赏、讲座、活动、实践、展演、观摩、参观等,依据模块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积极尝试更多与多媒体技术相关的新途径,吸收、借鉴不同的教育教学思想,倡導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方式。

(三)教学重心:注重审美体验并强调创造表达

八门艺术鉴赏类限选课整合为一个“大学生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这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做法。鉴赏的关键是审美体验,把自己沉浸到艺术美之中去感受,就是体验美学说的融合,达到主、客体合二为一。感受、体验是一切艺术活动的基础并贯穿其始终,正如保罗?德曼说的,“美学的真正主题就是体验,是一种过程。”[8]

教育必须有评价与反馈,评价知不足,反馈能改进。是否体验及体验到什么——作为教育就需要表达,表达可以使感受更加深刻而有条理。没有表达就不会有美学,也不会有艺术品。意识不到感受的人谈不上表达,这种人往往和情绪直接统一,不能控制和合理宣泄感受,要么自我封闭,要么走上极端。

当然,任何艺术的审美感受都是无法直接表达的,需要学习通过间接的方法,描述状态或者过程,把感受表达出来。但对学生来讲,方法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们表达出来的真实感受。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欣赏是欣赏主体凭借艺术作品进行的审美再创造,那么,欣赏者与众不同的感受及其对感受的独特表达方式,正是其创造性的表现,创新精神即由此萌生并起根发苗,而学生对审美体验的表达和写作则是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手段。

创新能力是美育的重点,艺术教育从理论、技能到实践,均可用创作、表演到评论等方式发展思维,而最为关键又内在隐秘的审美体验却难于或者说疏于反馈,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尴尬。作为教育,审美体验需要激励和反馈机制,必须增加引导表达和书写这一重要环节,指导学生体验写作,从点滴做起,直至成为独树一帜的论文成果。

总之,美育使命关乎社会人生,终身美育和生态式艺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艺术教育需要“大艺术科”观念,多学科整合,构筑“三课一化”立体式美育生态环境,推进审美和人文素养并重、教学活动方式多元、注重体验表达、力求创新能力的美育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优质、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丰欣欣.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5,(03):69.

[2]王兴国.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6,(04):101.

[3]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及实现机制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6,(05):19.

[4]丰子恺.丰子恺文集(第二册)[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5]董洪哲.以“大美育观”填补美育意识的空白[J].教育科学,1994,(01).

[6]王敏,曾繁仁.高校大美育体系的现代化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7,(07):9.

[7]赵方.泛审美化时代艺术教育如何深入内心[N].中国教育报,2015-4-23:(04).

[8]王道俊.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兼谈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某些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1,(01).

作者:贺丹生

高职教育公共艺术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生公共艺术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透视,提出了提高高职公共艺术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共艺术教育 教学改革

[

公共艺术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施与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自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日起,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一起被写进了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各类各级学校逐渐开设了美育或公共艺术教育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三个方面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高职公共艺术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因而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了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迫切解决的课题。[1]

一、高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有些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往往仅作为一种点缀和摆设,表现在:没有组建相对应的公共艺术教研室,缺乏必要的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教师间缺乏信息的交流和反馈,教学督导不到位,甚至有些学校由一些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且教学设计没有统一要求,随意性较大,教学队伍的素质普遍不高。

2.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在当今一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没有从艺术教育的旧有模式里跳出来,依旧沿袭“教师——课堂——学生”这样的模式。在课堂上,教师采用灌输式讲述着一系列枯燥乏味的艺术理论和知识,过分强调共性要求,造成了学生的优劣好差之分,不但无法引导学生投入艺术的审美和思考中,反而将启迪他们艺术心灵的大门提前关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思维惰性。

3.教学实践性不强

在课堂上,学生听多练少,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缺少实践的体验和感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所以,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如孔老夫子所说的“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4.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缺乏专业指导

大部分公共艺术教学,都存在课堂与课外脱节现象,即教师的公共艺术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没有进一步指导学生的第二课堂艺术文化活动,不能真正从实践参与、实际操作入手,将课堂的学习与课外的实践运用相结合,达不到实现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和传递功能。

二、增强公共艺术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

1.建立公共艺术教研室,为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重视公共艺术的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要从学校层面建立公共艺术教研机构,组织公共艺术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如推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听课制度,执行教学计划,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实施教学指导,不断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深入开展教学研讨,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师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教学评价研究与改革,完善质量评价体系与过程质量监控机制,从而全面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

2.合理设计教学模块,增强公共艺术教学的针对性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公共艺术教材多数还是按学科体系来编写,内容普遍偏多,通常涵盖音乐、舞蹈、影视、文学等方面,多数高职院给该门课程安排30多个课时。要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完成对艺术的所有种类的教授,只能是走马观花,泛泛而谈。因此,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模块和优化教学内容:一是根据专业职业岗位需要,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如笔者在给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上该门课程时,设计了五个模块:(1)声乐模块(中国民歌、外国民歌、通俗歌曲等);(2)器乐模块(中国器乐、外国器乐、乐理知识等);(3)舞蹈模块(中国古典舞、外国古典舞、交谊舞等);(4)影视文学模块(影视、文学、配乐诗朗诵等);(5)市场营销职业岗位公共艺术模块。由于设计的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给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销售工作带来很大帮助,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二是不同模块由不同专业教师担任教学,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授课风格,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三是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全面衡量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且掌握与学生的沟通技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增强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必须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简单的“灌输”、“说教”、“训导”和“训练”,树立“讨论”、“对话”、“实践”和“反省”的人文课堂教学观,[2]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品味知识的广博和精神的欢愉。如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练习安排在声乐模块,在鉴赏音乐之余,选取《多谢了》、《爱在天地间》、《一杯美酒》、《听,是谁在唱歌》、《最初的梦想》、《月光爱人》等歌曲,让学生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三种唱法的区别,教会学生完整完成一首歌曲要注意的事项,并使学生学会简单的二重唱;在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时,可以让学生配乐深情朗诵汪国真的作品——《黄昏里的琴声》,让学生学习配乐诗朗诵的技巧,并深入体验乐曲的韵味和内涵;在交谊舞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谈谈交谊舞的相关礼仪,并模拟联谊会、Party场景,由男士主动邀请女学生跳舞,演练跳交谊舞的整个过程;引导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请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人物故事的理解进行情景剧创编,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去表演歌唱,有的学生随着小提琴的美妙乐音进入意境,有的学生用优美的舞蹈、丰富的面部表情重新演绎“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楼台相会”等全曲高潮段落,有的学生则声情并茂地朗诵。在这样一个开放活跃的音乐课堂中,学生体验着表演成功的喜悦,他们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都得到了展示。良好的音乐课堂是学生个性解放、情感交融、创造力驰骋的场所,教师应给学生一些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去体验;给学生一点问题和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去锻炼;给学生一些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前进、去发展。[3]

4.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练习。通过积极参与艺术实践,增强实践的体验和感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就会得到发挥,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灵活运用“项目化教学法”、“情境再现法”、“成果汇报展示法”等教学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2)加强学生艺术表现力训练。一是在教学中,要声情并茂,以情感人,这种“情”可以感染,可以传递,更是可以延续。二是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作品的含义,体验作品的情绪及创造特征。三是引导学生在演绎作品时,要全心投入,尽可能追求作品的完整性,并勇于突破难点。

(3)树立个人品牌意识。采取自我推荐的方式,在上第一堂课时,要求每个人选定一个自己最为擅长的艺术项目,采用一个学期的周期进行准备和训练,在最后一次进行个人品牌展示,除此之外,主持、舞台布置、录像、后勤等均由学生担当。教师则根据学生选定的艺术项目,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善于挖掘学生的亮点和优势,使每个学生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实践证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表演结束后普遍心情愉悦,有成就感,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5.“教、学、用”一体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表现音乐是一种音乐再创作的过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让学生有“我们一起”感受、表现音乐的感觉,师生共同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共同成长。如笔者经常指导学生参加学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班级“迎中秋、庆国庆晚会”、迎新生文艺晚会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大幅度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总之,造成公共艺术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我们认真探讨,按照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和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公共艺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高职生的公共艺术课程有效性就能得到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谭永平,黄敏玲.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

[2] 唐渝波.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艺术教育[M].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

[3] 林娜.让音乐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谈新课程下的开放教学模式[DB/OL]:http://www.hqjy.net/jyzx/Info_Content.aspx?ID=2013,2007-3-29.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邓婷婷

上一篇:发展对象培训班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公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