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模型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概念模型

顾客价值理论的概念模型

[摘要] 顾客价值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顾客价值的定义和内涵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顾客价值理论研究的概念模型。在此模型中,提出并界定了十个有关顾客价值重要概念,并论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对企业营销的启示。希冀此顾客价值理论概念模型能为从事顾客价值理论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研究的基础和平台,同时也希望它能为企业界的营销人员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启示。

一、顾客价值理论研究评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顾客价值(customer value,CV)就成为许多学者和企业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领域。Woodroff(1997)指出顾客价值(CV)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Gronroos(1997)认为企业给顾客提供优异顾客价值的能力是20世纪90年代最成功的战略之一。Kenichi Ohmae(1988)强调,战略的本质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而非在产品市场上战胜对手。但是,什么是顾客价值?这个概念还需进一步厘清。

关于顾客价值的定义,学术界主要有两个观点。一种观点是从顾客的视角来理解顾客价值,认为顾客价值是指顾客所感知的企业为其创造或提供的价值,即顾客感知价值,它由顾客决定,而非企业决定。另一种是从企业的视角来理解顾客价值,认为顾客价值是顾客为企业创造或提供的价值,即顾客资产价值,它包括顾客购买公司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支付,还包括顾客对公司的其他贡献,比如顾客对产品和公司的宣传、顾客对产品研发的帮助等。也就是说,关于顾客价值,有两种顾客价值观,顾客感知价值观和顾客资产价值观。显然,这两个顾客价值观的内涵是截然相反的。因此必须清楚顾客价值的具体内涵和定义。

国内外有很多学者持顾客感知价值观,认为顾客价值实际就是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CPV)。Butz和 Goodstein(1996)认为,在顾客使用了公司提供的产品后,我们建立了顾客与产品之间的情感联系,并发现产品为顾客提供了附加价值。波特(Porter,1997)把顾客价值定义为买方感知性能与购买成本的一种权衡。Woodruff(1997) 的研究认为,消费者价值就是“某种客户关系给消费者所创造的价值”,顾客价值是顾客感知到的对产品属性、属性偏好以及由使用而产生的可能对顾客的目标或目的的实现起阻碍或促进作用的结果的偏好和评价。该定义从如何看待价值的经验研究的角度研究了顾客价值,而且融合了渴望价值和实收价值,并且强调了价值来源于顾客的感知和评价,同时也把顾客价值与使用情景以及和目标导向的顾客对产品的使用体验相联系。Kenichi Ohmae(1988)强调,战略的本质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而非在产品市场上战胜对手。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2003)把顾客价值定义为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之差,其中总顾客价值指顾客期望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组利益,总顾客成本则指在评估、获得和使用该产品或服务时而引起的顾客的预计费用。Ravald and Gronroos(1996)、Christopher(1997)、Parasuraman(1997,2000)等人认为,在企业为顾客设计、创造、提供价值时应该从顾客导向出发,把顾客对价值的感知作为决定因素。顾客价值是由顾客而不是供应企业决定的,顾客价值实际上是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CPV)。

也有部分国内外的学者持顾客资产价值观,认为顾客价值是顾客为企业创造或提供的价值,即顾客资产价值。还有很多国内外的学者往往没有严格区分顾客视角和企业视角的顾客价值,甚至把顾客资产价值与顾客感知价值混为一谈。

相比较而言,顾客感知价值观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认同。国内学者基本上都认同“顾客感知价值观”。杨龙、王永贵(2002),王乃静,杜涛(2004)提出“顾客价值的核心是顾客感知价值,即在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并且,荆冰彬、齐二石、敬春菊(2001)通过定量分析,首次构造了顾客价值(其实是顾客感知价值)的数学表达式。绝大多数的国外营销学者都认同顾客感知价值观。国外学者基于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解,普遍根据效用价值论来理解顾客价值,即把顾客价值等同于顾客得到的效用。

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对顾客价值的理解和界定不同。有企业角度的顾客价值,也有顾客角度的顾客价值;有顾客感知价值观,也有顾客资产价值观。不仅企业界和学术界对顾客价值的理解和界定不同,而且在学术界不同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二、顾客价值理论的概念模型

如前所述,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对顾客价值的理解和界定不同。这就为学术界内部的学术界交流以及企业界和学术界的沟通设置了很大的障碍。有鉴于此,笔者在较充分的对企业进行调研和对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顾客价值理论的概念模型。在此概念模型中,提出有关顾客价值理论的十个概念。它们是顾客期望价值、顾客预期价值、企业意图价值、企业设计价值、顾客决策价值、顾客感知利得、顾客感知成本、顾客感知价值剩余、顾客满意价值、顾客感知价值,并详尽论及它们之间关系和对企业营销的启示。希冀此顾客价值理论概念模型能为从事顾客价值理论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研究的平台和理论基础,同时也希望它能为企业界的营销人员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启示。

1.顾客期望价值(customer expecting value,CEV)

顾客期望价值(CEV)是指顾客理想中的对产品或服务需求以及要求,或者说主要是存在于顾客头脑中的对现有产品或者新产品的一种理想化的要求。顾客期望价值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量。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顾客期待价值愈高,说明其缺失状态愈严重,顾客获取满足的愿望愈强烈,对该顾客来说,该产品或服务显得愈重要,顾客愈有可能选择购买或优先购买,甚至不惜代价。

2.顾客预期价值(customer anticipating value,CAV)

当产品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顾客会在购买和使用之前,首先基于这些产品的性能满足自己目标的程度,对产品进行评价,形成预期价值。顾客预期价值(CAV)和顾客期望价值(CEV)是不同的,因为市场中没有任何产品是可以做到百分百的满足顾客期望的,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的。因此,顾客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只能从市场上选择他认为最能满足自己期望价值的产品,换句话说,顾客不得不在期望价值和在对市场中已经出现的产品或服务的感知到的价值之间做出妥协。妥协的程度越小,厂家成功赢得顾客的机会就越大。

3.企業意图价值(enterprise intention value, EIV)

在产品投放的初期,厂家对顾客期望价值(即:要提供什么样的价值给顾客)可能只有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厂家对顾客期望价值的判断主要取决于厂家自身的策略、实力、拥有的资源以及对顾客需要的感知。这是厂家对顾客期望价值的主观认识,在本文模型中,一般称这种价值为“意图价值”。也就是厂家认为的“顾客需要什么,顾客的偏好是什么”。企业会通过市场调查,取得顾客期望价值的信息,尽力把这种价值和顾客的偏好相结合。但是在这两个价值之间,将很有可能存在偏差,这种偏差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厂家和顾客的信息不对称所致,主要是厂家对顾客心理和需求的信息掌握不足造成的,厂家由于对自身策略把握不准以及市场营销能力的不足而定位于错误的顾客需要。对此,文章的第五部分会专门论述和实证。

4.企业设计价值(enterprise design value, EDV)

企业设计价值(EDV),是在产品或服务供应商的构想中将要提供给顾客的一种效用或价值,或者指供应商根据前期的研发设计已经制造出来的但还需要通过市场传递给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效用或价值(即一种还没有实现的价值)。这是从供应角度给出的一种衡量。因此可以看成是一种目的在于满足顾客期望价值的计划供给量或潜在供给量。企业设计价值(EDV)明显反映了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主体的特征。

5.顾客决策价值(decisive customer value, DCV)

顾客决策价值(Decisive Customer Value,DCV ),是指顾客在实际购买和消费之前,在顾客预期价值和顾客预期成本之间进行权衡比较得出的一种价值余额。DCV反映顾客对于某种产品或服务是否物有所值的预先评价。顾客决策价值作为顾客决定是否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主要的参考标准和决策依据。

顾客决策价值(DCV)=顾客预期价值-顾客预期成本

=CAV- CAC

顾客决策价值(DCV)概念的理论意义在于,从价值角度为分析和解释消费行为提供一个有力的工具。顾客期望价值决定顾客的购买意向或消费决策的初始发生,而顾客決策价值则影响着消费决策形成的数量和消费行为的最终实现。

6.顾客感知利得 (customer perceived profit, CPP)

顾客感知利得(CPP),也称顾客感知收益,它指顾客在交易中或通过消费实际感觉到的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的总和,因此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一个事后的综合评价量。对同一个顾客来说,顾客感知利得的驱动因素与顾客期望价值的驱动因素应该相同,它反映顾客对于包含着质量、品种、价格、服务、信誉、速度等要素的产品或服务的综合满意程度,具体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等。

7.顾客感知成本(customer perceived cost, CPC)

顾客感知成本(CPC),也称顾客感知利失,指的是顾客在实际消费过程中感觉到的支出总和,是顾客在消费产品或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涉及的时间、金钱、体力、精力、心理等成本的总和,而不仅仅指顾客实际支付的商品价格。

CPP与CPC曲线受企业所在具体的行业、市场结构的特征、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顾客本身特点等许多因素影响。一般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多样化顾客需求的满足,顾客感知价值CPP会逐渐趋于增加,而CPC会逐渐趋于下降。

8.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 CPV)

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 CPV)是顾客在购买和消费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后对其感知收益(顾客感知利得)和顾客感知成本(顾客感知利失)之差。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对于企业产品或服务是否物有所值的事后评价,这是一个心理上的价值判断。

顾客感知价值(CPV)=顾客感知收益-顾客感知成本

=顾客感知利得-顾客感知利失

=CPP-CPC

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决策价值的区别主要在于:顾客决策价值(DCV)等于顾客预期价值和顾客预期成本之差,是一种顾客在购买和消费产品或服务时的事前价值感知,是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变量;而顾客感知价值(CPV)是顾客感知收益(顾客感知利得)和顾客感知成本(顾客感知利失)之差,是顾客消费和使用产品或服务后的事后对价值的一个主观评价,它是影响顾客满意的重要因素。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决策价值虽有事前事后之分,但从动态的消费序列来看,两者存在互动关系,互为因果。

一般来说,在长期的顾客关系中,顾客期望价值CEV和顾客预期价值(CAV)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可以预期它呈上升趋势。企业设计价值EDV随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而逐渐提升的,但提升(或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EDV与CEV之间的差值一般会随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而逐渐减小。

9.顾客满意价值(customer satisfaction value, CSV)顾客感知价值

顾客满意价值(customer satisfaction value, CSV)是指顾客对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决策价值的比较和衡量的结果。

CSV=顾客感知价值-顾客决策价值

=CPV-DCV

=( CPP – CPC)-( CAV-CAC)

顾客满意价值(CSV)直接决定了顾客是否满意及满意程度的高低,并对后期的消费决策产生修正和调整之效。

10.顾客感知价值剩余(customer perceived surplus value, CPSV)

顾客感知价值剩余(customer perceived surplus value, CPSV)是指顾客感知价值(CPV)与顾客预期价值之差。顾客感知价值剩余是一个顾客主观上对于企业产品或服务价值评价的心理感觉,是一个类似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概念。

顾客感知价值剩余=顾客感知价值-顾客预期价值

=顾客感知利得-顾客感知成本-顾客预期价值

=CPV-CAV=CPP-CPC -CAV

顾客感知价值剩余概念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可以通过提升顾客感知价值,降低顾客期望价值来达到提高顾客感知价值剩余,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增加顾客保持意愿和重复购买和消费,以致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作者:刘文波 陈荣秋

第2篇: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研究

摘 要:本文对电子文件“四性”与电子证据“三性”进行系统分析与映射,深入探讨上述概念在文件管理语境和证据法学语境中的内涵与外延、差异与关联,在对概念进行拆解与重塑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该模型包含对应电子证据“三性”的三个圈层,以及真实性、可靠性、完好性、齐全性、可用性、安全性、保密性、合法合规性八项属性。

关键词:电子文件;证据性;电子证据;概念模型;文件管理

本文基于长期保存目的,选取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数字资源存储方式,即本地光盘存储、本地服务器存储与云存储,以成本核算普遍使用的方法——会计品种法为依据,分析不同的存储方式对数字保存成本所产生的影响并总结了不同存储方式的适用性。

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作为社会生活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凭证价值是档案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料的最重要特征,[1]用作司法证据时亦具备证明力优势。

传统纸质环境中,2001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诉证据规定》)与2002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均明确指出档案材料作为书证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随着技术的发展,学界与业界关于数字环境中的档案材料,即电子文件是否拥有纸质文件同等的凭证价值各执一词、讨论频繁。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首次肯定了电子文件的证据资格。直至2019年,《民诉证据规定》再次修正,正面指出以档案管理方式保存的电子证据可在无反驳证据的情况下认定真实性。

近二十年中,司法界对电子文件证据资格与证据价值逐步认可。与此同时,文件与档案管理领域的“回应”亦令人振奋,2019年的第716号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明确肯定了单套制归档;2020年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中也明确规定“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具有同等效力”。

随着电子文件作为证据的可采性障碍逐渐消除,电子文件符合何种要求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其证据效力成为了档案界的关注重点。

对于不具实体特征、非人工可识读、信息易删改、载体可分离的电子文件而言,[2]“四性”则成为了判断其档案身份的最重要标识。基于此,国内外学者纷纷开展了跨学科理论研究,探索电子文件与电子证据属性的关联,实现文件与档案管理与证据法学的理论衔接。

国外方面,露茜安娜·杜兰蒂(Luciana Duranti)考察了数字取证(Digital Forensics)学科中对于“可信(Trustworthiness)”的定义与要求,指出真实性、可靠性与准确性是可信文件的属性,并将上述属性在档案学与数字取证学中的定义进行了比较分析[3];科琳·罗杰斯(Corinne Rogers)则分别从文件管理与证据法学的视角对比了真实性的概念,探究了真实性的影响因素,[4]等等。

国内方面,张宁结合证据的真实性定义,解析了电子文件真实性的内涵[5];崔屏在电子文件“四性”的基础上加入证据的合法性,使其共同构成电子文件凭证性概念模型[6];刘越男将电子文件的“四性”与电子证据“三性”进行了比较,提出可将电子文件的完整性分解为要素齐全的“齐全性”和未被非法改动的“完整性”;将证据的真实性分解为形式真实的“真实性”与内容真实的“可靠性”,以实现两个领域间更顺畅的衔接[7][8][9]等等。

2 电子文件的“四性”与“新四性”

文件与档案管理领域普遍认可电子文件的“四性”一般为ISO 15489-1:2001《信息与文献 文件管理 第1部分:通则》[10](同等国标采标GB/T 26162.1-2010)中列举的真实性(Authenticity)、可靠性(Reliability)、完整性(Integrity)与可用性(Usability),[11]我國GB/T 18894-2016《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12]亦遵循这一划分方式。但在我国的电子文件管理实践中,还较为强调“安全性(Security)”这一特征,逐渐形成了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的“新四性”。

中办国办厅字〔2009〕39号《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DA/T 70-2018《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13]即采取这一定义。为求全面,本文将综合分析上述五项属性的内涵与关系。

2.1 电子文件的真实性。“真实性”是电子文件管理领域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是传统环境中“原始性”概念在数字时代的发展。[14]档案界对真实性的定义大致有三类表述方式:

第一类强调“目的、人员、时间三个关键条件一致”,ISO15489(GB/T 26162.1-2010)对此进行了具体描述。第二类强调“内容、背景、结构三项基本要素不变更”,如GB18894-2016和DA/T-70-2018规定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真实性为“内容、逻辑结构、形成背景与形成时原始情况相一致的性质”。第三类则是将前两者的表述方式结合起来,同时强调关键条件与基本要素的前后一致,如DA/T58-2014《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15]

综合分析发现,上述定义均是将文件的现有状态与其形成之时的状态进行比对,确认一致后即确定真实性。由此可知,真实性是一种是否判断,是指一种“形式上的真实”[16],这与日常生活中客观真实认识相似,这个层面的真实,还需要引出下一个属性——可靠性。值得注意的是,“形式”可与“内容”相对,亦可与“实质”相对,二者释义不同。此处所指的“形式”是与“内容”相对的“形式”。

2.2 电子文件的可靠性。关于可靠性的定义,各类标准规范中的描述都趋向一致。ISO15489认为:“一份可靠的文件是指文件的内容可信,可以充分、准确反映其所证明的事物、活动或事实”。GB18894-2016和DA/T58-2014均指明可靠性为“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内容完全和正确地表达其所反映的事物、活动或事实的性质”。

上述定义有两个重点:一是可靠性是描述文件内容的属性;二是文件内容只有达到可信,并充分、准确、完全和正确地反映事物、活动或事实。

这与真实性不同,可靠性的实现需要文件内容具备充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的能力,且可靠性随着文件内容反映客观事实的能力而变动,越能体现客观事实,可靠性越大。张宁亦指出,真实性是一种“确真”的考量,而可靠性是一种“本真”的反映。[17]

可靠性在实践工作中极难检测与衡量,往往涉及各类环境的交错与人员的交互,难以设定一套统一的标准用于判断所有文件反映的内容与已发生事实是否吻合。因此,对于文件可靠性的确认常依赖于对文件真实性的判断,借助“形式上的真实”确认“内容上的真实”。

2.3 电子文件的完整性。虽然ISO15489中完整性所对应的英文译法为“Integrity”,但在档案学的语境中,完整性可进一步细分,既有档案学的经典释义“Completeness(齐全)”,也有信息安全领域的“Integrity(完整)”。[18]

关于“完整性”,首先侧重于“齐全”,其次侧重于“完好”。GB/T 20984-2007《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中对此进行了具体表述。[19]

2.4 电子文件的可用性。各项国际、国内标准对可用性定义几乎一致,均指文件能够被定位、查找、检索、呈现或理解。可见,电子文件可用性建立在真实性和完整性基础上。

2.5 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底线,是档案事业的根基。[20]《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和DA/T 70-2018中均将安全性作为电子文件管理的要求与属性。根据DA/T 70-2018的定义,安全性指管理过程可控、数据存储可靠、未被破坏、未被非法访问的性质。

這样来看,安全性与真实性、完整性的概念似乎有所交叉。细究相关定义,DA/T58-2014中的安全性检验是指“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识别电子档案潜在安全性缺陷的过程”,DA/T 70-2018进一步将其分解为对归档信息、归档载体和归档过程的安全性检测。

据此,不难解释为何安全性会与其他属性产生交叉: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可用性都是用于描述文件本身的属性,而安全性是针对文件管理的环境、文件载体、文件管理操作过程等相关因素提出的属性。

严格意义上说,安全性与其他三个属性的划分维度并不相同,其提出是源于对电子文件管理安全问题的重视。

3 电子证据“三性”

3.1 电子证据的真实性。证据的“真实性”在传统证据法学中称“客观性”。一是指证据本身具备客观存在的形式;二是指证据的内容是对案件有关事实的反映。[21]

但客观一词容易产生歧义,如取“在意识之外,不依赖精神而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之意,那所有证据都具有一定客观性;如取“按事物本来面目去考察,与一切个人感情、偏见或意见都无关”之意,则部分证据难免具有一定主观性。[22]由此,法律文件中已呈现出用“真实性”取代“客观性”的趋势。

如前所述,证据的真实性既包括形式上的真实性,又要具备内容上的真实性,此处的语境中,“形式上的真实”与“内容上的真实”相对。

但从整体上说,证据的真实性强调的是一种法律上的真实性,而非客观真实,其本质也是一种“形式真实”,此处“形式真实”又与“实质真实”相对。

为避免歧义并与电子文件管理领域习惯表述保持统一,下文所提及的“形式真实”均指前一种意思。

法律法规中对证据真实性的审查判断规定也体现对证据形式和内容的要求,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93条第3款指出,应当重点审查“电子数据内容是否真实,有无删除、修改、增加等情形”,同时提及对内容真实与形式真实的要求。

此外,在电子证据真实性的审查判断中,完整性和可靠性也常作为衡量证据真实性的二级属性。如《电子签名法》第8条规定对数据电文真实性的审查一连用了三个可靠性——生成、储存或者传递数据电文方法的可靠性、保持内容完整性方法的可靠性、用以鉴别发件人方法的可靠性;两院一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2条第5款中规定了电子数据的真实性需要审查其完整性。

GB/T 22080-2008《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认为完整性即能“保证资产的准确与完整”的品质,这恰说明了完整性可以作为考察真实性的一个侧面,[23]可知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倾向于信息安全中“Integrity”的含义,指不被篡改或破坏的品质。

3.2 电子证据的关联性。关联性,亦作相关性,指证据必须与待证明的案件事实或其他争议事实具有一定联系。[24]在我国,对关联性的要求强调必须对证明案件事实具有实质性意义。

相比于其他的证据属性,关联性较容易判断与识别。但人们对证据关联性的认识一般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如DNA技术使许多不足以成为证据的材料发挥了证据作用,一份电子证据的内容本身或许对案件事实没有直接证明关系,但通过对日志文件的提取审查,其时间线索可能会对案件事实起到间接证明作用等。

3.3 电子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合法性与证据资格相关,是证据能够上法庭的“门槛”。证据合法性的判断要点在于调查主体、证据形式与收集提取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25]此处的重点在于强调电子证据不能是非法获取的,否则将予以排除。此外,实施取证之前,如果电子证据通过非核正程序(Approved Process)和非法软件生成,则也被看作不具有合法性。[26]

综上可知,真实性、关联性是对证据本身提出的要求,可视为证据的本质属性;即便证据的合法性有瑕疵,该证据所具有的真实性和关联性也使其拥有反映待证事实的能力。而合法性更关注证据获取的手段和程序,是为证据的外在附加属性。[27]

4 电子文件与电子证据属性的映射与对接分析

通过对电子文件“四性”与电子证据“三性”的梳理,可知真实性、完整性等在档案学语境和证据法学语境中具有不同内涵与外延,但也存在一定关联。

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对“三性”与“四性”进行映射与对接,实现电子文件与电子证据属性的衔接。

如图1与表1所示,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包含形式的真实和内容的真实,强调其能够还原客观真实的能力,同时以完整性、可靠性等概念作为真实性的审查要点。

该属性映射到电子文件中,对应着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三个概念。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对应电子证据真实性中的形式真实,可靠性对应真实性中的内容真实、电子文件完整性取完好无损,未被篡改、破坏之意时,与电子证据真实性概念中下属的完整性定义一致。

由上可知,电子文件完全具备电子证据最核心的真实性要求,这从侧面印证了司法对档案管理工作证明力优势的认可。

电子证据的关联性表示与待证事实有实质性的联系,其部分内涵与电子文件的完整性与可用性相对应。当电子文件本身的内容、背景、结构完整,业务活动相关的电子文件保留齐全时,电子文件的完整性(Completeness,齐全)能够为电子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提供充足线索。

当电子文件满足可用性时,意味着业务活动的过程得以呈现,文件形成与利用的信息能够被检索,文件之间的联系可以被查找与定位,这有助于电子文件作为证据时与待证事实之间关联性的认定。

电子证据的合法性指证据调查主体、证据形式、证据的收集提取过程符合法律规定,不能由非核正程序或非法软件生成。其部分内涵对应了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即电子文件的来源系统合法、环境安全可靠、管理过程可控。

由上可知,电子证据的“三性”与电子文件的“四性”间的确存在关联,但这种关联是有限的。除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完整性能够与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实现完全映射外,电子证据的关联性与合法性仅能在电子文件“四性”中实现部分映射,无法实现映射部分属于司法取证与审判阶段,受到与案件事实的客观关系、取证与司法人员的实际操作等因素影响。

5 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的构建与适用

5.1 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的构建。除概念分析与映射阶段涉及的部分标准规范外,笔者还参考了ISO/IEC 27001:2013(GB/T 22080-2016)、《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ISO 16175-1:2011《信息与文献 电子办公环境中文件管理原则与功能要求 第1部分:概述和原则》、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DA/T 56-2014《档案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DA/T-75-2019《档案数据硬磁盘离线存储管理规范》、建标103-2008《檔案馆建设标准》、JGJ 25-2010《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等国际国内标准对模型的构建过程进行论证,对各项概念的内涵进行解读。

如图2所示,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以“证据性”为核心,由内向外共可划分为三个圈层。

其中,第一、第二圈层的属性为内部属性,即用于描述电子文件本身品质的属性;第三圈层为外部属性,是用于描述电子文件管理环境与相关活动的属性。

三个圈层共计8个属性,共同阐释了位于中心的电子文件证据性。下文中如无特殊说明,真实性、可靠性等属性均指电子文件的属性而非电子证据的属性。

5.1.1 第一圈层:证据真实性相关属性。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的第一圈层包括真实性、可靠性与完好性三个属性,共同阐释了电子证据“三性”的核心——证据真实性。

真实性(Authenticity):电子文件的内容、逻辑结构、形成背景三要素与形成时的原始情况相一致;电子文件的用意、生成者或发送者及其时间等关键条件与既定情况相符(主要参考来源:DA/T58-2014等)。

可靠性(Reliability):电子文件的内容可信,能够充分、完全、准确、正确地证明其所反映的事物、活动或事实。电子文件还原客观事实的能力越强,则可靠性越高(主要参考来源:ISO15489;GB/T 26162.1-2010;GB18894-2016;DA/T58-2014等)。

完好性(Integrity):指电子文件未被非授权改动、破坏、变异、丢失,即完好无损。此处完好性主要参考信息安全领域“Integrity”的定义。为了与电子文件“完整性”以及“齐全性”相区分,故表述为“完好性”(主要参考来源:GB/T 20984-2007;ISO/IEC 27001:2013;GB/T 22080-2016等)。

5.1.2 第二圈层:证据关联性相关属性。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的第二圈层包括齐全性和可用性,这两个属性体现了电子文件与各项事务、业务活动的联系,有助于证据关联性的部分实现。

可用性(Usability):指电子文件能够被定位、查找、检索、呈现、理解(主要参考来源:ISO15489等)。

齐全性(Completeness):指电子文件本身的内容、背景与结构是齐全的,与业务活动和相关事务过程相关的电子文件被全面保存。(主要参考来源:ISO15489;GB/T 26162.1-2010;GB18894-2016;DA/T58-2014等)。

5.1.3 第三圈层:证据合法性相关属性。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的第三圈层与前两个圈层性质不同,关注的不是电子文件本身所具有的属性,而是从安全性、保密性、合法合规性三个方面为电子文件的管理环境与管理活动提出要求,从而有助于为同样作为“外部”属性的证据合法性提供保障。

安全性(Security):在档案学的语境中,安全性的概念十分广泛,它既可以是其他属性的实现基础,也可作为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等其他属性应达到的最终目标。安全性以风险与故障的不发生为标准。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28]:在信息安全领域,对安全最基本的要求为“CIA”原则,即Confidentiality(保密性),Integrity(完整性),Availability(可用性)。[29]

本概念模型试引入其中“保密性”的概念,根据GB/T20984-2007的规定,关键在于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实现权限的分配与执行。

在电子证据的取证中,对于取证操作过程“清洁性”的要求极为重要,与证据无关的程序、个人和组织不应接触到证据材料。

在本文所提出的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中,保密性具体表现在通过实施物理密保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信息加密技术等防篡改技术措施使非授权的其他组织机构、业务部门、人员与其他程序与系统与目标电子文件隔离,[30]。本属性主要从技术视角对电子文件证据性加以阐释(主要参考来源:ISO/IEC 27001:2013;GB/T 22080-2016;GB/T20984-2007等)。

合法合规性(Legitimacy and Compliance):即强调实现电子文件管理环境与管理活动的法规遵从。本属性主要从管理视角对电子文件证据性加以阐释(主要参考来源:ISO 16175-1:2011;GB/T 22240-2008等)。

5.2 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的适用。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运用档案学视角和适用于档案管理环境的术语重新阐释了司法对电子证据的要求,具有证据性的电子文件是电子证据的“前身”,经过合法取证程序后能够在法庭上发挥其证据效力。

该模型将司法证明要求的真实性作为高应诉概率电子文件管理的核心目标并将合法性与关联性相关要求纳入电子文件管理目标。

综上,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在理论层面上初步实现了电子文件与电子证据的属性对接与要求转化。对于电子文件管理与电子证据司法应用业务层面的融合、司法对电子文件管理的具体要求、电子文件的凭证性保障策略等实践问题仍需文件与档案管理工作者与法律工作者协同合作、持续探索。

*本文系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单轨制背景下的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体系构建研究”(2020GN05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9.

[2]王健.网络狼烟——电子文件引发的管理悖论[J].山西档案,2002(03): 8-12.

[3]DURANTI L,ROGERS C.Trust in digital records:An increasingly cloudy legal area[J].Computer Law & Security Review,2012,28(05): 522-531.

[4]ROGERS C.Virtual authenticity:authenticity of digital record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D].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2015:183-185.

[5]張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管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21-40.

[6]崔屏.电子文件凭证性溯源及内涵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3(09): 4-7.

[7][14]刘越男,李静雅.电子数据、电子文件相关概念的比较与对接[J].档案学研究,2017(S1): 92-99.

[8]王燃.电子文件管理与证据法规则的契合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8(05): 51-56.

[9]谢丽,范冠艳.电子文件与电子证据领域中的真实性概念分析[J].浙江档案,2019(01): 13-17.

[10]为便于叙述,标准规范首次出现时均以全称表示,之后均以标准号代称.

[11]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26162.1-2010 信息与文献 文件管理 第1部分:通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12]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8894-2016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13]DA/T 70-2018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EB/OL].[2020-10-20]. http://www.saac.gov.cn /daj/hybz/201806/51dc8c8f5864df49eaaeb82dfe8e193/files/c56f09e7648345baa692f82b4bdc4689.pdf.

[15]DA/T 58-2014 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EB/OL].[2020-10-09]. http://www.saac.gov.cn/daj/hybz/ 201806/11d12aaf89e4228a720b07fddffb480/files/4edded2147cc407fa4c72638eedc9726.pdf.

[16]孙大东.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认知[J].档案管理,2017(03):66-67.

[17]高爱民.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电子文件的真实性研究[J].档案管理,2019(01):42-43.

[18]冯惠玲,刘越男.电子文件管理教程[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34.

[19]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風险评估规范[EB/OL].[2020-10-30].http://www.doc88.com/p-1806006399273.html.

[20]国家档案局长李明华:强化红线意识加强档案安全工作[EB/OL].[2020-10-20]. http://www.saac.gov.cn/ news/2017-06/07/content_189108.htm.

[21]陈光中.证据法学[M].第3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147-150.

[22]客观[EB/OL].[2019-10-18]. https://www.zdic.net/ hans/%E5%AE%A2%E8%A7%82.

[23]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2080-2008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EB/OL]. [2020-10-20].http://www.doc88.com/p-6941784346942.html.

[24][25]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M].第5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114-115.

[26]何家弘,刘品新.电子证据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22-124.

[27]孙锐.刑事证据资格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15.

[28]SAMONAS S,COSS D.The CIA strikes back:redefending confidentiality,integrity and availability in security[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2014,10(03): 21-45.

[29]STAMP M.信息安全原理与实践[M].杜瑞颖,赵波,王张宜,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2.

[30]朱璇.基于ISO27001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和实现[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5.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来稿日期:2020-11-20)

作者:许晓彤

第3篇:模型建构与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以及模型建构的意义。

关键词 模型建构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概念模型

我国现行的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生物学概念是反映生物学本质属性及特征的形式,是构成生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运用生物模型建构来达成重要概念教学的方法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模型建构概述

模型建构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手段。生物模型一般可分为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从生物现象入手或从生物的形态、结构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建构生物模型,从而促成学生对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

二、模型建构在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一) 建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其思维要点是先將难以直接观察的结构或过程简化,把握其主要特征,再将这些特征形象化、具体化。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概念实际上是对生物的形态、结构的具体描述和直观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只要具备有关生物形态、结构的形象再现能力也就掌握了这些知识,所以建构物理模型在生物教学中特别重要。

例如,生物实验室配备的物质模型如细胞结构模型、人体解剖结构模型等,要充分利用起来,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能拆卸、装配的活动模型要求学生做拆分再装配的观察;还有心脏结构模型,先让学生从外观上看心脏,区分前、后面,然后让学生拆分心脏模型,观察心脏四个腔和四个腔所连接的血管 ,比较四个腔的心壁厚度,看看心脏左右是否相通、上下是否相通,再看房室瓣 、动脉瓣的开口方向,这样学生就会获得深刻的印象和正确的感性认识,观察中,教师及时地、恰如其分地提出问题,以指明学生观察中的思考方向,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要求,促进他们的思维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这样才能由现象到本质,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并巩固知识。

(二)建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生物坐标曲线图是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生物体结构、生理代谢、生命活动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等方面的本性特征,识图或画图的关键是先确定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联系相应的知识点,分析出横、纵坐标所示 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 系,再确定曲线中的一些特殊的点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然后分析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如“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曲线”,要认识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可建构男、女身高增长速度的曲线(图1)和男、女生殖器官增长速度的曲线(图2)并分析曲线中变化规律。

另外 ,集合图在生物的概念教学中也应用得比较多,可利用集合图比较几个概念之间的共同点、不同点概念内涵大小,例如,在人体、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概念教学中,利用集合图或用大于号、小于号这些关系符号让学生建构出关于这几个概念的数学模型,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图3)。

(三)建构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科学模型中思维模型的一种形式,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常用于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学习。

概念模型主要是概念图,而概念图是一种关于概念知识、思维过程和系统结构的图形化表征方式。概念图的绘制,课本中有所体现,将主题概念放在顶端或中央,向下或四周按概念等级一层一层辐射开来,并用线条把概念连接起来,并用连接词语注明连线,连接词语应能说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寻找概念图不同部分概念之间交叉连线的联结,并标明连接线。要注意的是在概念图中每个概念只能出现一次。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图4)、 “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图5)。

三、模型建构的意义

在这三类生物模型建构中,教师都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多种交流活动,由学生主体积极、自主地建构,不断修改、完善模型,从而促进学生对生物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学生在建构模型过程中,不仅很好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学到了知识以外的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结果表明,模型建构的活动并不是多余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徐建华.浅谈几种生物教学中有效的“概念教学”方法[J].中学生物学,2014, (03):14-16.

[3] 谭永平.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的模型、模型方法及模型建构[J].生物学教学,2009,34(1):10-12.

作者:王晓泉

第4篇:浅析高中生物概念模型构建教学

【摘要】在新课教学中进行概念模型的构建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学生在建模过程中能将零散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并找出纷繁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直观化、深刻化、系统化。教师从“教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从被动地倾听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从中获得成功和喜悦。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模型;构建

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学生总感觉知识点繁杂、零散,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效率较低,为此常苦恼不已。模型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理解、掌握各重难点的知识,还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枯燥情绪转变为积极热情。物理模型的构建,如自制动植物细胞模型,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数学模型的构建,如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使复杂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简单直观。概念模型的构建常用于生物复习当中,能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点,理清之间的联系,使生物的学习更直观化、深刻化、系统化。

概念模型指的是为了某一应用目的,运用语言、符号和图形等形式,对真实世界系统信息进行的抽象和简化,包括图解式解释模型和概念图。图解式解释模型指的是通过图解将抽象的生命活动规律、原理等图示化、直观化、模式化,如呼吸作用过程的图解。概念图指的是将有关概念或相似易混淆的概念用箭头等方式组织在一起使知识成线、成面,如可遗传变异的概念图。对高中新课程人教版三本必修教材进行初步统计,章节后的单元检测题涉及的概念图有14个。而概念教学一直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核心之一,已广泛用于生物教学的复习课中。在新课教学中进行应用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收新知识时须进行有序的反复,将瞬时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概念模型可以作为一种模板,去帮助组织知识并使之结构化,哪怕是很小的彼此相关的概念也能组成结构。

在新课教学中对学生概念模型构建训练可参考以下步骤进行。

一、授课后完成概念模型构建

1、填空补充完成概念模型

刚升入高中,学生对概念模型接触较少,所以引导学生完成概念模型的构建,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最初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完成概念图,如必修一第一章的自我检测的画概念图试题。完成该试题后对概念模型构建过程进行教授。先找出核心概念,放在顶端或中央,如“细胞”,将一般概念、次一般概念、具体概念等放在下端或四周并按概念的等级一层层辐射开来,用线条或箭头把两个概念连接起来,并用连接词语表明两者的关系。完成概念图后还需不断进行修正完善。必修一第二章的“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都能进行概念图的填空训练。新课教学后回顾这节课,大部分学生只记得一段段记忆碎片、一个个鼓励的知识点,当学生通过填空概念图将每一节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来后,发现原来零散的知识变得清晰、系统,能够深刻记忆,立马能对概念模型构建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建构概念模型的忠实拥护者。

2、小组合作绘制概念模型

填空完成概念图的训练后,学生对概念模型有了一定的认识。对“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新课教学后,可布置概念模型构建作业,模仿蛋白质的概念模型,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构建核酸的概念模型并汇报交流。团队合作能减轻学生的压力,创设互助合作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开发每位学生的创造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断提高构建概念模型的能力,实现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

3、自主构建概念模型

进行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后可训练学生独立完成概念模型构建。一开始可先帮学生找出每一节课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对概念进行分类并找出概念之间的关系,降低概念图构建的难度。训练几次后开始让学生自己找出概念并分好层次,使用合适的连接词语,自主完成概念图构建。每次完成构建后应让学生及时汇报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质疑以检测自己的观点,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二、授课前完成概念模型构建

学生掌握一定的概念模型构建能力后,老师可安排学生在预习新课时完成该节课的概念模型构建。这样在新课教学前学生已对这堂课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在进行新课教学后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重新考虑所绘制的概念图,发现其中的不足加以修正,充实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随着越来越多的知识被纳入不断完善的概念框架中,知识也就变得越来越清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养成主动构建空间知识网络图的意识,使学生积极与老师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學习效率。此时学生已经充分体会到建模的好处,对建模充满兴趣,甚至养成构建概念模型的习惯。通过批改学生构建的概念模型,老师还能从中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改进教学,能发现学生掌握不够的知识点及时帮助学生进行补缺补漏,能发现被学生错误理解的概念及时加以修正。

总之,在新课教学中进行概念模型的构建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学生在建模过程中能将零散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并找出纷繁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直观化、深刻化、系统化。教师从“教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从被动地倾听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从中获得成功和喜悦。

作者:高鹏

第5篇:模型建构与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学中概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强化初中生物概念教学是奠定学生生物学习基础、提升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关键。而教师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进行模型建构,能将原本抽象的生物概念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最大限度地保障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模型建构;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引 言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整合。生物概念是生物学本质属性及特征形式的反映,也是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生物教学的重点,运用模型构建的方式可以大大提升生物教学实效。

一、模型建构概述

(一)模型建构的内涵

所谓模型建构是以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为依据,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以模型研究来解释原型形态、本质特征的方法,模型构建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是一个化难为易的过程。生物模型分为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及概念模型等,教师可结合生物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特点,合理选择模型,从生物现象、生物形态、生物结构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概念,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二)模型建构的作用

1.模型构建能够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物质微观结构、生物现象与生理过程时,脑海中先要建立起正确形象,这样才能够将文字内容与现实进行有机整合,进而进行推理、分析和判断。举例来说,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肾单位模型”,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一部分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不佳,就是因为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差,而模型构建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形象思维,尤其是物理模型构建,这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方法,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生物概念的认知,为学生的生物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模型构建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但是,由于传统生物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力培养方面效果不显著。而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模型构建,能充分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3.模型构建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的知识经验包括概念系统与表象。以本文研究的概念教学为例,其中包括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等。初中生物概念中包括很多抽象的内容,而初中生本身不具备相关认知经验,因此,学习难度很大,学习效果也不明显。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模型构建,帮助学生获取系统知识,完善学生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概念学习实效。

二、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模型构建策略

(一)建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是模型构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引入物理模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概念的效果,物理模型以实物、图形等直观表现方式展示生物概念特征,其思维要点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1]。学生先要掌握生物概念特征,再将这些特征具象化、形象化,从而实现物理模型构建。从某种意义上分析,学生只要具备有关生物形态、结构形态的再现能力,就可以掌握构建生物模型的能力,生物模型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种物理模型构建是生物实验室配备齐全的物质模型,如细胞结构模型、人体解剖结构模型等,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模型,在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拆卸和装配。学生反复进行这样的练习,就可以加深对概念的记忆和理解。以“心脏结构模型”为例,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心脏外观,再区分前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拆卸模型,观察心脏四个腔体及血管连接情况,针对四个腔的心壁厚度进行观察,看心脏左右、上下是否相同,以及房室瓣、动脉瓣开口方向。

这样的模型构建能够使学生对心脏结构模型产生深刻的印象及感性认知,此时,教师可合理提出问题来规范学生的思维方向,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和思考欲望,实现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学习的过渡,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认识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另外一种就是生物教材中图形或者表格模型的利用。比如,“食物链”概念教学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使其对图形、图片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从而加深对“食物链”概念的理解,正确把握概念内容、原理及规律。

(二)构建过程模型

初中生物中的很多概念在形成过程中是相对抽象、复杂的,因此,学生的学习节奏必须与教师讲解的节奏保持一致,否则就很难理解生物概念的内涵和本质。而教师采用构建过程模型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强化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人的性状和遗传”一节中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该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涉及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及其性状、传递等很多原理及概念,并且这是一个变化、动态的过程,单凭教师口头讲述,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其内涵的。而教师借助模型教学,通过构建过程模型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概念内涵。教学中,教师可使用“A”表示显性基因,使用“a”表示隐性基因,之后,与学生一同使用这两种素材模拟不同基因型与表现型,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在白纸上用箭头、“A”、“a”构建“能产生单眼皮后代的双眼皮父母的基因传递过程及后代性状表现”的过程模型(见图1),并进行讲解。学生完成模型构建后,教师以人的耳垂形状为例,鼓励学生自主进行遗传规律的模型构建,以此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知,逐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概念体系。

(三)建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生物学习中研究生命本质、运动规律的有效手段,通过数学分析综合、构建坐标曲线图等方法,能够揭示生物体结构、生物生理代谢、生命活动及规律等知识点,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可以先与学生一同识图、画图,确定横坐标、纵坐标,之后建立两者的联系,以及其分别表示什么,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曲线中某些特殊点的生物学意义,最终分析出曲线的走向与变化趋势。

例如,“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曲线”相关概念教学中,在构建数学模型前,学生要了解青春期发育特点,总结这些数据后构建数学模型。如构建女生、男生身高增长速度曲线,通过构建坐标曲线图,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部分知识和概念,在增强生物教学趣味性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概念教学实效。

另外,生物坐标轴曲线图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概念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细胞分裂”概念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构建染色体细胞分裂前后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X→2X→X,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加深学生对概念内容及意义的理解。

结 语

初中生物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概念是学生学習生物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生物的重点、难点。模型构建是一种培养生物概念学习方法的途径,教师教会学生模型构建,能使其记忆和理解很多抽象、难懂的概念、规律、定理等,不仅能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实效,还能促进学生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学生各个学科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张亮.模型构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作用[J].名师在线,2019(27):47-48.

作者简介:何毅珑(1992.12-),女,福建厦门人,二级教师。

作者:何毅珑

第6篇:企业网络资源概念模型研究

摘要:在CAS理论、SNT理论、RBT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企业网络资源的概念,并将其分为实体资源、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关系资源。在此基础上分析四类资源之间的关系,建立概念模型。

关键词:企业网络;资源分类;概念模型

Conceptional Model of Inter-Firm Network Resource

SHI Yong-gui, ZENG Zhen-xiang, HUANG Chun-p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30, China)

Key words: inter-firm network; resource classification; conceptional model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地变化。企业系统边界不断扩大,企业之间的单纯竞争也转入以合作为主导的协作型竞争,竞争的主体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

由于单靠一个企业去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独享市场利益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企业在逐步的转变为以网络形式不断加强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企业网络的内容和形式日益增多,对企业网络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企业网络(Thorelli,1986)作为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协调形式,本质上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正式契约和隐含契约所构成的相互依赖、共担风险的动态组织模式。一方面,组成企业网络的各企业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交易关系,具有市场组织的特征;另一方面,企业网络各企业间又存在着指挥、统一和协调等特征。因此,企业网络是介于市场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一种中间层组织形式。由于融合了市场和科层组织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优点,企业网络化发展能够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企业网络的出现既是对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同时又是成为企业获取外部资源或能力的一种新的形式。企业网络的资源到底包括哪些,本文重点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理论、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SNT)恶化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 based theory,RBT),分析企业网络的资源概念及内涵。

一、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一)相关理论概述

近年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方法的发展,为研究企业网络这种复杂适应系统问题提供了方法和手段。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是由遗传算法的创始人霍兰教授于1994年提出的,CAS的核心思想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John • H • Holland,2000),CAS强调主体(Agent)的主动性,承认主体有其自身的目标(取向),能够在与环境的交流和互动作用中,有目的、有方向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结构,以适应环境要求。CAS理论的贡献在于它在还原论方法和统计方法之外,提出一条新的思路,建立起微观与宏观之间的联系,以解释事物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以及复杂系统的演化机制(Murray Gell-Mann,1998)。CAS理论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主体的自底向上的系统建模方法,该方法赋予组成系统的主体以简单的规则和关系,通过仿真来重现真实世界的复杂现象。这种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具有主动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等优点,为人们认识和理解复杂适应系统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野(陈禹,2003)。

社会网络理论(SNT)把复杂系统看作网络(陈禹,2006),是以行动者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整套新的社会学方法论(刘军,2004)。英国人类学家Brown首次使用“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概念,20世纪50年代,一些人类学家如S.E.Ndael、J.A.Bmaes开始系统地发展网络概念。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及其之间的关系的集合。换句话说,一个社会网络是有多个点(社会行动者)和各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社会网络理论(SNT)主要是研究社会实体的关系连结以及这些连结关系的模式、结构和功能,以解释网络内部的决策、冲突和协调等问题。

企业网络中的每一企业都是独立的企业实体,又都占有资源,都具有一定的决策权;企业内部系统受到外部的触发,又在不断调整其组织模型与业务过程。因此,整个网络是动态、分布式的。这种动态性和分布性特点造成了企业网络的复杂性。Williamson(1991)认为当不确定性不断扩大时,网络企业经济行为的效率将不断下降,因此向市场方式或者是向企业方式过渡的可能性不断增加。随着经常性干扰(不确定性)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企业的效率不断下降。因此,深入分析企业网络的复杂性来源,降低其复杂性,协调和控制企业网络中节点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提高各节点企业的作业效率和绩效非常重要。作为构成企业网络的有机主体,每一个企业都具有自己的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和环境的变化进行企业管理与经营策略的调整,以利于应用各种有利的资源和机会,避免有害的影响因素。因此,企业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

本文基于CAS和SNT理论,围绕企业网络中资源的概念展开深入讨论,试图为企业提供通过所处的网络获取或控制所需的资源的基础理论,以帮助企业提高其竞争力。

(二)关于企业网络资源的研究综述

彭罗斯(Penrose,1959)提出的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将企业视为异质性资源以及能力的集合,通过对资源及能力适当的运用使其价值极大化,并解释及预测企业竞争优势的维系。资源基础理论强调,组织竞争优势可建立在组织间资源以及资源特性之上,“资源”是构成组织间关系的最基本元素,也是组织成长与竞争优势的来源(Barney,1999)。在资源基础理论看来,厂商的重要资源可以拓展厂商的边界,这些资源可能镶嵌在厂商间的资源与惯例之中。因此,组织竞争优势的基础既包含了本身的能力,即所拥有的资源和与竞争对手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又包含了组织获取和利用组织间资源的能力。从网络视角看,企业处于一个与外部相关组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网络组织环境中(Gulati,1998),这种网络关系有助于企业获得网络组织系统内的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通过组织学习、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来获得优势,实现诸如价值活动链的外包、风险共担的组织功能等企业战略目标。企业网络代表了一条获得对于企业存活与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的关键性途径,这里的资源不但存在于企业,而且存在于企业所处的网络之中,统称为企业网络资源。

企业网络资源是企业一种独特的资源,这种资源可以被认为是企业的一种力量,可以用来制定和执行企业的战略(Barney,1991)。Gulati(1999)认为网络结构、网络成员的资格、企业关系链形态和网络管理能力是企业的资源,这些资源都是来源于企业网络,通常被称为企业网络的关系资源(方建国,2005),这种资源的可获得性和数量通过改变企业所面临的机会集而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企业网络资源来自网络信息所带来的信息优势,信息越多机会集越大。网络带来的有价值的信息可以降低搜寻成本减轻某些机会主义行为。不断积累的嵌入性网络关系成为企业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可靠的合作伙伴的基础(Powell等,1996)。

石秀印(1998)认为企业通过网络获取的资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政府行政与法律资源,如获准注册登记和生产许可;第二,生产与经营资源,包括各项生产要素和营销渠道等;第三,管理与经营资源,包括管理方式、管理策略、经营战略等;第四,精神与文化资源,包括企业家精神与理念,成就感与责任心等。王庆喜等(2007)在探索性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私营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将小企业主通过其社会关系网络所能获取的资源分为三种:物质资源、业务资源和行政资源。蔡莉(2007)从创业资源入手,对新创企业关键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对新创企业资源识别、资源获取和资源开发过程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新创企业资源整合过程模型的动态性。为了获取资源,企业运用合资、联盟等方式在企业之间通过互补资源的协同产生竞争优势。Das等(2000)指出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目的在于使现有的资源价值最大化,当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难以移动、难以模仿、难以替代的程度增加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它产生兴趣,企业组成联盟型网络的可能性会增加。

资源基础理论在处理知识获取模式的问题上,主要着眼于获取互补性知识资产和建立与维护核心竞争力等问题。Dyer和Singh(1998)指出组织必须从互补的战略性资源中汲取好处,组织间关系成员伙伴通过互补的战略性资源实现好处的能力取决于决策过程的战略相容性、信息与控制系统的相容性,以及文化的相容性。

资源基础理论的缺陷在于只注重资源的“所有”,而忽视了资源的“获取”。资源基础理论基于对资源所有权的强调,认为科层制确保了资源不可流动性以及竞争优势,从而忽略了通过发展组织间关系和合作战略来实现资源的获取(Tikkanen和Halinen,2003)以创造价值。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Prahalad和Ramaswamy(2004)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获取并非所有,并非只有通过所有权才能产生价值。资源基础理论的另一个缺陷在于无法充分揭示组织间关系网络所产生的系统效应,也无法真正说明竞争优势的来源。Foss(1999)认为资源基础理论无法充分揭示网络组织所产生的系统效应,也无法解释其竞争优势不足的原因。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Marshall,1920:279-285)所揭示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产生的系统效应正好可以弥补资源基础理论的不足,这种系统效应能形成一种网络能力。为此,本文融合RBT、CAS理论和SNT的理论精华,提出企业网络资源的概念及模型。

二、 企业网络资源的概念及内涵

(一)资源的概念及发展

《辞海》对资源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上述两种定义只限于对自然资源的解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①,蒙德尔等(2000)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可见,资源的来源及组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还包括人力、人才、智力(信息、知识)等。

近年来,随着资源基础理论的兴起,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资源概念的界定进行了广泛研究。Wernerfelt(1984)将企业的资源定义为在给定时间里给企业带来优势或者劣势,并永久性属于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并进一步将资源化分为固定资产、计划与文化三个部分。Barney(1986)认为在企业中不是所有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都是与战略相关的资源,Barney(1991)从理论研究的目的出发,只把一个企业的物质、人力、组织资本中的那些能使一个企业制定和执行提高其效率和效益的资源看作是企业资源。Grant(1998)把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的投入物—它们是基本的分析单位。Amit和Shoemaker(1993)将企业资源定义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有用的要素存量,包括可交易的专有技术、财务或者物质资产、人力资本,等等。国内学者项保华(2003)认为,资源一般指的是那些能够由管理者所完全掌控的外显、静态、有形、被动的“使役对象”。Hafeez等(2006)同意Grant对企业资源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投入物的观点,且认为企业资源是可被企业控制的资产,并将资源划分为实体资源(physical assets)、智力资源(intellectual assets)和文化资源(cultural assets)三种形式。

从上面可以看出,RBT没有统一的企业资源概念。企业资源的分类是对资源概念的进一步细化。当有不同的资源定义的时候,没有统一的资源分类几乎成为一种必然。

(二)对企业网络资源的界定

RBT认为企业网络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仅仅认为企业网络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具有一定局限。例如一个刚刚成立的企业,它的目的首先是获得支撑其生存的资源,之后才会考虑到如何获得竞争优势,进而关注如何维持其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网络资源的定义和分类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资源的定义与分类能够包含企业内所有可能影响企业生存、发展与演化的资源,过于狭窄的定义可能漏掉重要资源,给研究造成偏差。第二,这种定义与划分对企业有用,或者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约束企业网络资源。这是因为在研究之前,对于什么是对企业有用、在什么条件下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是不确定的。第三,在满足前面两个条件的情况下,资源的分类还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例如,机器设备与企业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可能对企业的发展与演化具有不同的作用,企业网络资源定义与分类应该初步反映出这种差别。

根据上述思想与条件,本文给出了企业网络资源的定义,并对四类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企业网络资源有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之分,企业外部的资源是指一切有可能为企业系统所拥有的有形与无形资产,资源存在于企业系统内部和外部;企业内部的资源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企业系统可支配的、能够影响企业系统发展与演化的一组资产,包括设备、工厂、资金、员工技能、品牌等等。本文将企业网络资源细分为四类:实体资源、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关系资源。

1.实体资源。企业所用的物质技术、企业的工厂和设备、地理位置和原材料等都是典型的实体资源,这些资产的账面价值一般可以通过传统的会计方法来测量,可以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上。实体资源的另一特征是它们的价值不是永久的,会随着使用而消失,例如机器的使用会折旧。另外,在抵制竞争对手的模仿方面,实体资源相对较弱,它们是可模仿和替代的。

2.智力资源(通常是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成功运作起着更重要作用(Kaplan,1992;Hall,1994;罗辉道等,2005)。智力资源在两个方面区别于实体资源:智力资源没有实体形式;它们是企业生产过程的副产品。由于智力资源是无形的,是企业系统中的“软件”,通常包括知识、技术专利、版权、员工的经验与技能、品牌形象、顾客忠诚度等等,员工的经验与技能和企业拥有的知识被认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来源(Itami,1987;Hall,1989)。智力资源是企业持久的、难以模仿的资源,和员工个人能力关系密切(Lado,1994)。

3.文化是一个群体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协调过程中长时间形成的,因此文化资源受企业系统的历史和传统的影响(Barney,1986)。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企业独特的文化资源可以促进企业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道德规范、授权程度、企业内部群体和企业与其环境中的群体之间的关系等等。文化资源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辐射作用等等,对企业系统的发展与演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企业持久的、难以模仿的资源。

4.关系资源是企业借助其与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的社会关系作为一种资源,因此是一种以网络为中介的资源。关系资源是以企业网络内部的节点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的,企业可能通过关系获取更廉价、更稳妥,信誉和质量更有保障的资源和服务,可以获得相比其他经营主体的经济优势和经济机会,该组织的投入成本比其他组织就会较低。需要注意的是,关系资源并不必然会给节点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相反只有网络成员共同维持和遵守某种规范。在这种规范影响下,成员们通过企业网络的关系资源才能获得其他类型的资源。

(三)企业网络资源的概念模型

企业网络资源应当是企业能够支配的一组稀有的、独特的、难以模仿的资产,企业系统通过重组自身资源以及占有环境资源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企业网络的四类资源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实体资源是企业网络中节点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智力资源是节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文化资源引导并影响企业的经营轨迹,使其产生较强的路径依赖,而关系资源是游离于企业网络的节点企业之间的资源,节点企业拥有关系资源的程度,直接影响其对其他三类资源的获取与利用,对企业网络资源的协调管理起到关键作用。

三、 结论

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企业资源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企业网络资源概念的构成问题,目前尚没有清晰的研究框架,本文试图融合多种理论,在这一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本文认为企业网络资源的获取和整合分析,以及资源的协调管理对节点企业建立、维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网络相关研究的核心和重点应当以各类资源的获取、整合和协调为主。因此,本文的企业网络资源概念界定及其关系模型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95:373.

参考文献:

[1] Barney J. B.. Resource-based theori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ten-year retrospective on the resource based view[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1(27):643-650.

[2] Barney J. B.. Strategic Factor Markets: Expectation, Luck, and Business Strategy[J].Management Science, 1986(32):1231-1241.

[3] Das T. K., Bing Sheng Teng. 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0,26(1):31-61.

[4] Hafeez K., N. Malak, Y. B. Zhang. Outsourcing Non-Core Assets and Competences of a Firm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 2006.1, doi: 10.1016/j.cor.2006.01.004.

[5] Hall R. The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assets: a New Corporate Perspective[J].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 1989,15(1):53-68.

[6] John•H•Holland.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7] Prahalad, C.K., Ramaswamy, V.. The Future of Competition: Co-Creation Unique Value with Customers[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4.

[8] 蔡莉,柳青. 新创企业资源整合过程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95-102.

[9] 陈禹.复杂性研究的新动向——基于主体建模方法及启迪[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11(1):41-49.

[10]方建国.基于战略网络视角的企业关系资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2):178-180.

[11]刘军.社会网络理论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2]罗辉道,项保华.资源概念与分类研究[J].科研管理, 2005,26(4): 99-104,57.

[13][英]蒙德尔.经济学解说[M].胡代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14]石秀印.中国企业家成功的社会网络基础[J].管理世界,1998(6):187-196.

[15]王庆喜,宝贡敏.社会网络、资源获取与小企业成长[J].管理工程学报,2007,121(14):56-61.

[16]项保华.企业网络资源与能力辨析[J].企业管理, 2003(2):79.

(责任编辑:陈树明)

作者:石永贵 曾珍香 黄春萍

第7篇:油泥汽车模型制作概念

传统的汽车车身设计过程是基于手工设宝十完成的,其特点是整个过程通过实物、模型、图样、样板等来传递信息.至少进行1:5油泥模型、全尺寸油泥模型和样车制作等阶段;还要利用1:5油泥模型、1:1全尺寸油泥模塑以及实车进行三次风洞试验,考察其外形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速图形终端和工作站的出现,使CAD/CAE/CAM等现代设计方法得以应用于车身设计中。

这种方法的一个主要工作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AGD)方法来进行车身几何造型设计,即在计算机上建立一个车身表面模型,以部分取代传统设计中的三维实体模型。但是,即便是采用以计算机辅助的现代车身设计方法,在一个车型的开发过程中也不能完全没有实体模型的制作,只是为了缩短开发时间和降低开发成本,用计算机的数学模型替代一部分实体模型。

目前,较为常见的汽车造型设计流程中,汽车模型制作(尤其是油泥模型制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汽车模型制作是将汽车平面草图立体化的过程。它提供了一个立体的汽车形态,在此基础上确定方案或进一步推敲外形的优缺点就比较容易了。在模型制作阶段有很多的制作方式可供选择,而将油泥模型作为首选,是由汽车造型设计的特殊性和油泥本身具有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汽车外形相对复杂,它由许多光滑的曲面组合而成,这就要求一种可以灵活生成各种曲面的制作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油泥可以方便地被刮切成任意的形态,非常适合表现汽车曲面制作。

其次,汽车外形设计不可避免地有许多反复的过程,要对模型作反复的推敲修改,这需要模型本身具有重复可塑性。油泥模型的特点恰好符合这样的要求:①与普通材料不同,油泥经过加温,其硬度会迅速降低,得到相当好的柔软性,特别适合重塑;②温度回落,其硬度又很快恢复,适合对细节的刻画;③这个过程还可以多次反复,丝毫不影响油泥本身的质量。再次,汽车外形设计对表面质感的光滑要求极高,一些普通材料的表而无法满足要求,而油泥的质感细腻光滑,符合近乎严酷的表面要求。从制作时间上来看,油泥模型也是比较快捷的一种。因此,它自然地成为目前汽车造型设计模型制作的主要手段。

当然,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迅速,尤其是新开发的虚拟现实技术也给实体油泥模型制作的必要性带来了疑问。计算机三维建模有快速、精确等优势。但是与实体模型相比,数字建模的灵活性还是比较低,实时数字影像也远未达到完美的程度,这种差距在人机交互方面就更为明显。因此,即使在汽车和数字技术都相当发达的国家,油泥模型制作技术还将长期被置于不可动摇的地位。

第8篇: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

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作用和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答案:

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管理的教学形式框架,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概念和定义,包括三个方面:

1、概念数据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这是面向数据库用户的实现世界的数据模型,主要用来描述世界的概念化结构,它使数据库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初始阶段,摆脱计算机系统及DBMS的具体技术问题,集中精力分析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等,与具体的DBMS无关。概念数据模型必须换成逻辑数据模型,才能在DBMS中实现。

2、逻辑数据模型(Logixal Data Model):这是用户从数据库所看到的数据模型,是具体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如网状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等等。此模型既要面向拥护,又要面向系统。

3、物理数据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这是描述数据在储存介质上的组织结构的数据模型,它不但与具体的DBMS有关,而且还与操作系统和硬件有关。每一种逻辑数据模型在实现时都有起对应的物理数据模型。DBMS为了保证其独立性与可移植性,大部分物理数据模型的实现工作又系统自动完成,而设计者只设计索引、聚集等特殊结构。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一般而言,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一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数据结构)、动态特征(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条件,这就是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1。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这些对象是数据库的组成成分,数据结构指对象和对象间联系的表达和实现,是对系统静态特征的描述,包括两个方面:

(1)数据本身:类型、内容、性质。例如关系模型中的域、属性、关系等。

(2)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例如关系模型中的主码、外码联系等。

2 。数据操作

对数据库中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集合,主要指检索和更新(插入、删除、修改)两类操作。数据模型必须定义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以及实现操作的语言。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3 。数据完整性约束

数据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规定数据库状态及状态变化所应满足的条件,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上一篇:钢筋绑扎下一篇:电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