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地区旅游文化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多民族地区乡村的文化建设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和根本,如何在新时代做好多民族地区乡村的文化建设,事关各民族团结和睦和社会整体现代化。目前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陷入疲软,面临很多的文化发展困境,针对现实问题,从五个方面积极探寻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落后地区旅游文化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落后地区旅游文化论文 篇1:

民族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摘要: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虽然取得了新进展,但与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公共文化产品难以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应充分重视民族地区的特点,满足各民族群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构建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民族文化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并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中一项重要内容,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下,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具体的制度安排。这必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能力建设迈向新的时代高度和新的历史阶段。

一、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新进展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广大民众提高了多方面的文化服务。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这种供给方式的公共性特征相当突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效显著。民族地区相继成立了新华书店、文化馆、文化站和群众艺术馆等社会群众文化事业机构。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更是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切实树立发展意识、改革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依法维护各民族的文化权益,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事业的首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把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作为“民生工程”,让民族地区广大各族群众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

经过多年的建设,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网络化雏形呈现。县城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广场,以及乡镇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为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就近就地提供了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有效缓解了广大各族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步入良性循环,群众文化生活形式多样,广场文化丰富多彩,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公共文化设施从不完全免费到完全免费的“零门槛”转变,使得很多过去束之高阁的博物馆藏品、艺术展览、音乐会等走向大众。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的“无障碍、无门槛”进入,更加有效地保障了各民族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多元共存,以及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特殊性、各民族群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征,民族地区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与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在认识上还存在部分地区、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对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发展”等现象。二是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与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存在明显不足。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相对薄弱,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三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均衡,城乡之间差距还比较大,而且乡镇之间村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很不平衡。四是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基层文化建设目标责任难以落实到位,对文化建设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制约措施。

(二)公共文化服务没有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各级政府对于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及各民族文化需求的主要特点认识不足,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缺乏理解或认识不清。在制定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项目工程等,没有充分考虑和体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文化需求,符合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特别是少数民族特殊文化产品的公共供给严重不足。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有明确规定:各民族均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按照相关规定,民族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汉语的同时,应该提供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服务。例如,在公共文化服务用语、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记中使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开辟少数民族语言频道,使用当地民族语言文字播出,用少数民族语言摄制、译制各类影片、电视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双语教学。对面临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抢救和保护,依托现代科技积极开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研制少数民族文字应用软件,对民族文化企业、文化产业进行扶持等。[1]但在贯彻执行中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从民族地区的有线电视,到近年来政府实施了“村村通电视”工程,可供少数民族选择的电视频道很少,特别是缺乏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播放的电视节目,电影、电视剧都是用汉语播出。相对于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不断变化的情况而言,政府的回应显得迟滞和缓慢,出现一些回应盲点。

(三)公共文化产品难以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民族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等特征,由于对各民族群众文化需求的特点认识不足,对各民族群众文化需求信息的收集面不深不广,导致政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的文化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

一是文化服务资源有限,类型单一,针对性不强。目前,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文化供给主要以送文化下乡为主,从调查中的反馈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与民族地区农村各族群众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如部分基层文化站图书流动性不强,下乡电影院线热映大片少等,与群众期待的文化需求存在不少差距,使“送文化”成为政府一厢情愿的事情。送下乡去的文化,群众或者不需要、或者没兴趣、或者留不下,水过鸭毛,效果不佳。由于民族地区农村这种文化供求关系的不到位,使各民族群众对文化工作的参与度和支持度始终难以大幅度提高。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更多体现的是政府的“偏好”,或者是政府工作人员猜测出来的群众的需求。而没有能够把群众的需求表达机制整合进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机制中来。

二是民族传统文化挖掘保护不够,特别是少数民族特需的一些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开发不足。例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戏剧、戏曲,少数民族音乐等的收集整理和翻译出版,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美术、服装等的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等。一些承载着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已日趋没落,亟待保护和抢救。比如,各民族在历史上就有“聚会作歌”的文化传统,每逢重大节庆,婚丧嫁娶,立房架屋,人们都要欢歌助兴,但现在这种传统文化活动基本上已经衰退了。比如,各民族在历史上就有“聚会作歌”的文化传统,每逢重大节庆,婚丧嫁娶,立房架屋,人们都要欢歌助兴,但现在这种传统文化活动基本上已经衰退了。

三是适应各民族群众文化需求的精品力作匮乏,多层次的文化供给不足。例如,缺乏有代表性的、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本土原创作品,各民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城镇文化品位有待提高,高水平、上档次的文化精品供给不足。特别缺乏既传承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又散发着时代精神、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产品。

四是适应各民族群众文化需求的精神文化供给力度不够。政府对民众文化需求的回应比较强调科学、理性、高雅、超前,这与少数民族文化需求所具有的世俗性、民间性、情感性、非理性倾向间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各级政府都在倡导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但又无法提供足够的具体的文化娱乐设施,文化娱乐方式、内容和渠道。在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活动持续衰退和消失,而现代文化生活和公共文化服务又未能完全覆盖的背景下,广大民族地区乡村地区出现了文化的真空地带,从而导致民间打麻将、赌博等现象很盛行。

(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面临“人才”和“经费”的双重瓶颈

总体来说,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总量偏少,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职称偏低,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表现在低层次人才多,年龄偏大,高层次人才奇缺、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继承型多、创新少,单向型多、复合型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基层专业文化人才队伍不稳定。民族地区平均每个综合文化站文化员配备不到1名,这离国家文化示范区要求的配备3名以上文化员的差距还很大。大部分地区还未配备由财政补贴的行政村(社区)文化管理员。现有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业务技能不强,而且很多文化从业人员都是半路出家,由于专业知识缺乏,在从事艺术辅导、文化活动组织等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时无法胜任,不能很好地给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许多乡镇文化员长期兼职或“混岗”使用,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尽责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民族民间文艺团队基础薄弱。一方面是从事民族文学艺术创作、文艺表演、编剧编导、舞蹈、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另一方面是政府缺乏对文艺团队的财力扶持,组织管理和人才培育,使得民族民间文艺团队普遍存在组织结构松散化、展演内容单一化、活动空间狭窄化、自治能力弱化等瓶颈制约,民族民间文艺团队数量不多,开展活动不足。不少乡镇综合文化站聘用的文艺教师、懂文艺的离退休人员、民族民间文艺骨干大多只是挂个名,应付上级考核检查,真正能发挥指导作用的不多。

在经费投入上,由于受民族地区经济条件制约,县乡财政用于文化事业的投入增长比较缓慢,对公共文化投入力度不足,投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尚未形成。乡镇的投入就更为困难了。例如,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按规定地方配套的20%中,省级财政出80%,县、乡财政承担20%。但就是这20%中的20%,民族地区大多数县、乡财政也都感到困难,基本上都没有匹配。[2]可以说,文化投入机制不健全,经费不充足,运行保障不足,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面临的又一大瓶颈。很多乡镇有了文化设施,但没有人,也没有钱去运行。普遍面临“人才”和“经费”的双重瓶颈。

三、民族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政府主导

民族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民族地区党政主要领导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文化软实力”意识,充分认识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转变重经济轻文化的做法。政府要真正把文化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切实承担起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导好本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从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阵地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好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起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在民族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服务能力、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制度规范等“软件”建设。强化公益性文化单位的主体骨干地位,在关注文化服务需求共性的同时,更加关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需求的特殊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努力丰富民族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大限度满足各层次各领域的文化渴求。

(二)重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满足各民族多样性的文化需求

民族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以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从维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体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实现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这一目的出发。在大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找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自身位置,突出民族地区特色,提供一些特殊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各民族群众的特殊文化需求,推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好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地区。要贯彻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国家在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政策中所强调的对少数民族特殊文化产品公共供给的相关规定,构建适应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独特的、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尊重和维护其文化权利,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多元化,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突出民族特色,充分挖掘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各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渠道。要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发展民族特色文化,利用各种节庆日尤其是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为各民族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要求,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典籍的抢救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做好少数民族神话、传说、史诗、故事、歌谣、音乐、戏剧、美术、舞蹈等传统文化艺术遗产,名胜古迹、珍贵文物等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各民族衣食住行、生产方式、技术技艺等风俗习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民族民间绝技绝活,濒危文化项目传承人和民族民间艺人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做好民族特色村寨、古寨的保护和发展。努力为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祭祀活动、聚会对歌、舞狮耍龙、斗牛赛马等公共文化活动设置特殊公共文化场所,按照少数民族年节习惯安排公共假日。大力扶持成立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等演出团体,支持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等。

(三)努力构建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民族地区应该努力在国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大框架下构建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尽可能多地为方便各民族群众文化生活和参与文化活动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为广大少数民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使民族地区广大各族群众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权益。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应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出台相关的政策条例。

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将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民族历史文物保护开发、民族民间工艺开发与公共文化建设相结合,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空间。继续举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促进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在继承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造就一批少数民族文艺创作队伍,创作一批弘扬民族团结,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文艺精品。

建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数据库。开发制作针对少数民族文化需要的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开发符合民族地区不同地域需求的农村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等,注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传统文化资源的制作与发布,积极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重点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边远贫困乡镇、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

(四)采取有效措施,突破“人才”和“经费”的双重瓶颈

一是强化人才建设,建立民族地区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以人才培训振兴为重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选拔培训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列入议事日程,尽快落实县、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文化单位的人员编制、机构设置、经费保障,并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作风正的要求,以存量优化、增量优选为原则,公开向社会招聘有志于基层文化事业、年纪较轻的人员加盟基层文化建设。要逐步实现以事业单位录用考试专业化的形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资格准入。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民族民间艺人、民族文化传承人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引导他们开展传帮带,积极培养基层文化建设的带头人。

二是建立多元投资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履行好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要把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纳入财政预算,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并确保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长,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同时,要积极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为辅”的多元投资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序, 李俊霞.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找准自身位置[N].中国民族报,2012-12-14.

[2] 索晓霞,翟宇,郑迦文等.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M].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124.

责任编辑:陈文兰

作者:罗剑

落后地区旅游文化论文 篇2:

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禀赋、问题及路径设计

摘要:多民族地区乡村的文化建设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和根本,如何在新时代做好多民族地区乡村的文化建设,事关各民族团结和睦和社会整体现代化。目前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陷入疲软,面临很多的文化发展困境,针对现实问题,从五个方面积极探寻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文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这幅关乎长远的鸿篇巨制寄予了殷切期望,强调乡村振兴,小康成色更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更高。“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文化兴,乡村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每年年初发布的关于“三农”问题一号文件中,也都必定要提乡村文化发展的问题。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发展的历史进程,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在广大农村,乡村文化是其灵魂和精神家园所在。乡村文化发展对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引领和导航作用,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多民族地区乡村脆弱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造成了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另外由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乡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等原因,使得原先文化底蕴深厚的多民族地区乡村成了典型的老、少、山、边、穷叠加的“文化沙漠”地区。[1]进入新时代,多民族地区乡村在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加大了开发开放力度,迎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春天,但其发展过程中也伴随一些潜在的隐患,一些现实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成为阻碍发展的短板。在加快多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乡村的文化建设,以促进多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一、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发展禀赋

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历史性和民族性特征。广西防城港地区的乡村文化发展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其乡村文化的发展禀赋、发展问题、路径设计进行概括和分析,可以作为理解我国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的较为理想的切入点,对多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文化资源丰富

多民族地区乡村往往拥有最优美的生态环境、最富饶的生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良好的乡村文化发展的资源基础。

多民族地区乡村独特而脆弱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塑造了瑰奇雄壮的自然景观和特殊的民族人文风情。很多民族地区乡村既有莫莫高山,又有深谷逶迤、江川河海,大自然的神奇造势成就了多民族地区乡村的原生态自然风貌。在这些地区分布了很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生态文化资源。另外,多民族地区村镇,多个民族在此繁衍迁徙、南来北往,乡村山外有山、谷中有谷的地貌特征孕育出了丰富多元的独特文化类型,并保留了优秀的民间工艺和文化遗产。

(二)民族元素突出

民族元素是多民族地区乡村最具识别性的文化符号,也是各少数民族独具一格的文化载体,可以作为识别不同民族的标签。各种民族元素的组合,构成了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独特风景,以区别于其它以汉族为主的地区的汉文化,民族元素可以成为衡量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

包含民族元素的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具有三大突出特点。一是乡村文化的地域特色。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地域特色使其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性认知,反映了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生活的现实情形。关照历史的维度,乡村民族文化的地域特色伴随民族族群的结群而居,呈现出非常强烈的地域关联度,是各少数民族适应地理环境的反映,因此也让人非常容易判断出此民族文化的地理方位。如看到穿蒙古袍服饰的人大概能判断其来自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看到背上披着“七星戴月”披肩服饰的人也能判断其来自云南丽江的纳西族。[2]二是乡村文化的民族特色。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各民族的独特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只有保持民族特色的文化才能获得认同并积淀下来,长久不衰,并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三是乡村文化的世界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说的是只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其应有的位置,应该尊重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性,认识到他的重要性和可识别性,只有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才能使世界文化灿烂辉煌、繁荣兴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基于各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各民族文化紧密联系相互融合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完整和谐。

(三)民族政策制度不断完善

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政策制度指的是实施于多民族地区乡村或社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相关办事与行为的规范。如有关民族乡村地区的扶助制度和政策、有关民族地区乡村的教育经费支持政策、相关民族地区招商引资的优惠措施等,还有对民族民俗习惯的保护和传承政策等。[3]

党和政府一贯坚持民族平等政策,在保障国内各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权利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成绩斐然。通过了一系列的国家大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进行了明文规定,为民族文化权利的保障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律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不断完善民族政策,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民族文化权利的法律法规,把保护和发展民族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障各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不断增强民族地区文化实力作为一项重要职责来抓,促进了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新时代多民族地区乡村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发展必须从一个地区的内部寻求增长动力的源泉,多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巨大,积极推进文化建设,有利于多民族地区在乡村振兴中少走弯路。

二、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发展问题

文化建设是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文化建设能为多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4]在新环境新条件下,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向多层次、高要求发展,大力推进多民族地区乡村的文化发展迫在眉睫。虽然有针对多民族地區的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偏低,群众受教育程度偏低,毒品艾滋病危害程度更深,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这些现实困境,为敌对势力进行文化渗透、分裂国家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调查情况来看,越是落后偏僻的地区,文化生活越匮乏;文化生活越匮乏的地区,越容易出现非法传教等犯罪活动猖獗的现象。因此,文化建设对于巩固多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筑起文化防火墙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塌陷”问题严重

一是乡村优秀民族文化遗失。多民族地区乡村保留着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丰富多彩,具有丰富的历史根脉和记忆。近年来,由于经济过度开发、传承人断层、文物贩子的炒作等原因,宝贵的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不断没落。表现在:一是重短期效益,忽视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缺乏有关乡村文化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大量的传统古村落乡土建筑被人为或自然毁坏,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民居被现代“小洋楼”代替,乡镇旅游开发出现造假野蛮现象,特色文化日渐式微。二是出现文化继承的断裂。很多多民族地区乡村的老一辈民间艺术家,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优秀民俗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激发了乡村自身的文化活力,但随着多民族地区的老一辈民间艺术家、歌手、民俗传人相继去世,很多经典的民族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二是乡村传统文化衰落。乡村传统文化反映了该地区的文化发展史,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极富活力和渗透力。[5]特别是民间习俗,如防城港集“真、善、美、和”于一体的伏波文化系列—伏波庙会、伏波祭典、伏波传说及“马留人”习俗,对弘扬美德、构建和谐、促进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要重视多民族地区乡村民俗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继承和发扬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当地农民群众的精神财富。

目前,多民族地区乡村的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发挥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深厚的传统民间文化优势及当地艺术品牌优势。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没有正确认识乡村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在实处,忽视多民族地区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许多优秀的承载了民族智慧和灵魂的当地非物质文化形态正迅速消逝。另一方面,有些人有意或无意歪曲民族传统文化,混淆消费者视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当地原生态文化进行重建,破坏了当地的生态文化原貌。此外乡村中邻里人际关系渐渐淡漠,集体主义弱化,个人主义盛行,乡村的凝聚力逐渐减弱,使得乡村传统文化的根基发生动摇,这些都对多民族地区乡村传统文化的延续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

(二)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多民族地区乡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比较薄弱,文化服务设施的功能也难以发挥,严重滞后于乡村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民群众对文化、科技的渴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严重影响了乡村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由于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历史欠账较多,乡村虽然建了图书馆、文化站、文化室、电脑室等,但图书室图书稀少、陈旧,乡镇文化站面积小,设施陈旧落后,整体的文化设施档次与服务体系跟不上村民的需求,无法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防城港市政府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措施,如“国门文化大院”示范工程等,有效改善了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先天性“空心化”问题,仍然存在设施少、效能低、活动单一、资源缺乏整合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不足。新时期,政府加大了在多民族地区乡村的扶持力度,乡村的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发展,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精神文化生活却没有跟上发展的要求。在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由于乡村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的短缺,乡村长期以来处于文化饥渴状态。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向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数量少,质量不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严重不足。基层的文化活动缺乏创意,内容形式单一,传播渠道不通畅,文化活动年年雷同,村民兴趣不高。由于文化活动缺乏,获取先进文化信息的平台也很少,不良文化便有了蔓延和传播的空间,不健康的文化方式也乘虚而入。宗教迷信活动盛行,赌博活动猖獗,一些歌舞娱乐场所甚至公开组织色情表演,以低俗的文艺演出博眼球,败坏了乡风乡俗,冲击了乡村原有的优秀文化。

二是多民族地区乡村的文化活动单调贫乏。多民族地区乡村的村民在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更希望享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多民族地区乡村的文化生活单调而贫瘠,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新,仍停留在逢年过节唱唱歌、跳跳舞的模式,对本地村民没有吸引力。很多村民的业余消遣就是逛街购物、喝酒猜马、赌博打牌或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等。由政府或集体举办的文化活动很少,形式也局限于文化、科教、卫生“三下乡”或过年过节一阵子的欢庆活动,村镇在平时很少组织文化活动。多民族地区乡村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挖掘,村民依然遭遇文化贫困,看电视、玩手机成为广大村民的唯一消遣,村民自编自演的文化活動很少。在很多乡村,文化建设仍以简单的文艺体育活动为中心,停留在村民的娱乐层面,未能充分提高多民族地区乡村村民的综合素质,未能适应村民综合性、多层次的文化需求。[6]

(三)多民族地区乡村先进文化发展理念滞后

在多民族地区乡村,从干部到村民普遍存在文化意识上的偏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科学意识淡薄,封建传统思想深刻,迷信思想盛行。受地域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多民族地区乡村长期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模式使封建传统文化观念深入村民内心,加之一些地方文化组织涣散,对科学和文明宣传不够,乡村普遍存在着有神论、封建宗教迷信等思想,求神拜佛、算命烧香等活动在多民族地区乡村司空见惯。[7]二是文化观念保守落后。多民族地区乡村大多偏远闭塞,交通不便,与外界缺少互动交流,他们的生活、饮食、语言与汉族有很大的差异,一些村民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文化生活极度贫乏,甚至认为乡村文化建设是政府的事,完全与己无关,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三是部分基层领导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很多基层领导由于自身素养不高,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没有远见,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认识不到位,把乡村文化建设简单理解为就是文化下乡,重大节日放几场电影、唱几场戏等,有些多民族地区乡村的基层领导干部认为文化建设见效慢,投入大产出少,得不偿失,因此并未把党和政府的文化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正确地贯彻到乡村基层。

三、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的路径设计

加强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开拓文明、和谐、繁荣的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村民过上小康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文化塌陷”,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举措。结合多民族地区乡村的实际情况,需要从以下五方面探索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开创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更新观念,树立“文化生产力”的科学意识

“文化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的人文文化是其经济发展的深层要素,以基因的方式渗透到经济的根脉中去。因此应该从长远和战略的角度,转变观念、调整思路,认识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第一,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要加强对乡镇和村级干部的培训学习,改变他们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思想,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从而在基层干部的带动下,抓好文化建设。要积极提倡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广大村民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更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标志,是维护乡村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第二,要培养村民的主体文化意识。村民是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培育村民的主体意识,通过入户宣传,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形式进行宣传,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让其自主选择所需要的文化形式与文化内涵,而不是由政府或专家对其进行“文化灌输”,要保证乡村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激发乡村文化发展的长效动力机制。

(二)建章立制,完善乡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

多民族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既要考虑如何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更要考虑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修养,创新精神,促进多民族地区人们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从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入手,保持乡村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一是建立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机制。多民族地区乡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迫切需要政府加强扶持和指导。第一是方向指导,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要服从和服务于多民族地区的发展大局,维护好多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必须在正确的方向指导下发展。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互助;第二是上级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专业指导,激发基层文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可以定期对基层乡村文化人才开展业务培训,定期下乡进行业务指导,抽调基层文化人才到上级文化部门进行业务锻炼,实现城乡文化人才的互动交流。第三是做好多民族地区乡村濒危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做好民间艺人传承人培养工作,促进乡村文化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创新推进乡村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带动乡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二是完善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多元投融资机制。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应拓宽筹资渠道,打破政府单一文化投资模式,建立政府、集体、企业、社会、个人等多元联合投资机制。各级政府要形成乡村文化建设财政支持的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特别提高对乡镇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完善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形成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多元投融资渠道。

三是完善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评价监督机制。多民族地区乡村基层政府要转变职能,构建以村民公共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把乡村的文化建设摆在政府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和正确的政绩观,把乡村文化建设列入地方领导的政绩考核。

四是建立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表达参与机制。从调研情况来看,多民族地区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不够,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民主参与程度也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文化服务供给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单向模式,村民很少有自己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导致乡村文化服务的供需失衡、文化服务的缺位和错位,要进一步拓宽村民的民主参与渠道,建立有效的村民精神文化需求表达参与机制。

(三)发挥优势,形成特色而鲜明的文化品牌

多民族地区乡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底蕴深厚,蕴藏着古朴醇厚的历史传统和原始生态文化。如防城港多民族地区主要分布着壮族、瑶族和京族等少数民族,这里民族风情浓郁、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包含很多有价值的建筑文化、服饰饮食文化、节庆文化、民间工艺、歌舞艺术等,这些民族特色文化是多民族地区的宝贵财富,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乡村要整合当地的优势文化资源,创新性开发,做好民族传承,走出一条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的特色文化产业之路。

由于多民族地区乡村的特殊性,当前的文化市场发育程度低,多民族地区的乡村文化产业必须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一是政府进行科学规划,健全文化政策,尊重规律,遵循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资金、土地、环境、技术、人才引进等方面积极扶助、支持、引导。二是依托当地特色资源优势,进行创新性开发,保持当地独特的文化基因,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深入挖掘民族文化遗产的独特内涵。三是跟随时代的发展要求,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加强对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调动村民参与到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五是多民族地区乡村要积极融入全球化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局,扩大对外交流,加快改革,增强创新和发展意识,参与市场竞争,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加快推进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打造民族文化的优秀品牌。

(四)夯实基础,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多民族地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村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防城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作为“龙头”工程抓,完善多元投入机制,聚焦“文化睦邻”,取得了顯著的成绩,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升级,城乡文化设施得到根本改善。一是健全领导工作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可以成立多民族地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强化落实各地组织、宣传、人事、文化等有关部门职责,建立各部门责任明确、分工合作、协调推进的文化工作机制;政府把多民族地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各地重点工作抓紧落实;加强多民族地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政府加大培养、引进文化艺术人才,培训乡村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骨干人才,发展壮大村民演员队伍,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和扶持工作,从制度层面建立文化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形成关心和支持乡村文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构建乡村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模式。要结合多民族地区乡村的现实,结合乡村振兴、惠民工程等战略,优先加快落实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8]创新乡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模式,逐步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联动、市场运作”的新模式,恢复乡村社会活力,确保乡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突出民族特色文化,促进大众文化活动和文艺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在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多民族地区乡村要发挥好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各少数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特色文化,贴近多民族地区乡村生活实际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9]深入开展创建先进文化县市、乡镇活动,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促进“文化睦邻”示范带建设、“文化惠民”示范带、“文化扶贫”示范带和非遗保护示范带建设,丰富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民间文化交流。鼓励、支持文艺工作者深入多民族地区乡村、深入群众生活,系统发掘、整理、创作具有地方特色、反映村民心声的优秀文艺作品、技艺,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保护开发利用机制,实施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战略,打造一系列文化名镇、名人、名品。

(五)加强引导,培养乡村优秀文化专业人才

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要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使乡村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抓好乡村业余文化骨干队伍建设,特别是乡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专业文化人才队伍结构。采取各种措施方法,努力挖掘、精心培養那些乡村中热爱文艺,有组织才能的村民,聘用有特长的民族民间艺人,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之逐步成长为乡村的“文化使者”“文化能人”。第二,要充分利用国家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政策机遇,认真选拔一批优秀的专业文化人才充实到到多民族地区乡村从事乡村文化建设工作,为乡村文化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另外,各级公办的文化艺术单位要积极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乡村,体验乡村生活,为其创作出思想健康、艺术精湛、形式活拨、为广大村民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提供条件,努力打造一支技能过硬、思想过硬,有灵性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队伍。还要结合多民族地区乡村的实际,建立乡村文化人才激励机制,把优秀的文化人才培养成乡村党政干部,为他们提供参政议政的平台,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以物质奖励和荣誉保障,并通过政策手段,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更好的吸引和聚集文化人才;第三,针对多民族地区乡村多宗教,信教群众多的现实,有针对性的对乡村文化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和培训,宣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妥善处理好宗教问题,是做好多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保障。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召开现场会等方法和途径,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认识,防止境外宗教组织和邪教势力利用村民的文化交流进行渗透。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聂华林,李莹华.中国西部农村文化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徐光辉.农村和谐论丛——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4]童世骏.文化软实力[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5]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6]王红文.广西边境民族关系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2014(3).

[7]赵冰.浅析广西边境地区走私犯罪[J].法制博览,2015(8).

[8]陈鹏鸣.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出版,2016(7).

[9]韦家朝.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民族元素研究[J].乡村科技,2018(2).

责任编辑:王赞新

作者:朱华丽

落后地区旅游文化论文 篇3:

论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

摘 要: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是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地区文化历史悠久、特色文化资源丰富,蕴含着符合时代需要的价值观,是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的基础。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有助于增进中华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地区整体文化形象以及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必须确立正确科学的文化坐标,传承、弘扬和创新民族地区文化价值观,发掘、整合、提炼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构筑民族地区文化安全防火墙。

关键词:民族地区;广西;文化自信;增强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8.05.014

所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自信,不仅号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12,而且指出中国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13,同时要求“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3]。习近平的这些论述,对于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民族地区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大背景下,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是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的基础

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是指确立和提升本民族地区人民对其文化价值、文化能力和文化前景的信心。民族地区文化历史悠久、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并蕴含符合时代需要的价值观,为增强自身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民族地区文化历史悠久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是与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紧密相关的。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为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提供了可能条件。广西是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发掘,早在旧石器时代,百越民族中的西瓯和骆越民族,就在广西这片土地上生活和繁衍,他们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骆越文化。骆越民族很早就与外界有了交流,这种局面随着秦朝统一中国而进一步加深。汉朝时期更多的汉人从中原南迁广西,他们把汉族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入广西,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之间在与外界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独具特色的文化,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灵渠,凿成通航于公元前214年,至今还发挥水利工程的实用价值和旅游文化资源的审美价值。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充分展现了壮族先民的创世神话、伦理道德、宗教禁忌。“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4]。广西文化历史悠久,为广西各族人民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可能条件。

(二)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资源丰富

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是文化自信确立和提升的现实基础。民族地区由于民族的多样性和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因而产生和形成了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的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广西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除了回族转用汉语,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或语言并沿用至今,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广西文化形态丰富,最典型的有6种类型:一是以喀斯特地貌景观为基础的桂林山水文化;二是以红水河和左右江流域为主的丰富多样、融合共生的少数民族文化;三是以巴马长寿之乡为代表的充满生态智慧的长寿养生文化;四是北部湾地区开拓进取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五是以边境地区跨国民族为代表的开放包容的中国—东盟文化;六是以左右江革命老区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广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独特的具有地域文化标识意义的文化符号,如“桂林山水” “刘三姐”“壮族三月三”“百色起义”等。广西文化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为广西各族人民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情感寄托和精神滋养,同时广西文化的对外传播和辐射,也为外界提供了审美价值和精神食粮。广西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和多样性,为广西各族人民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民族地区文化蕴含符合时代需要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之根本,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居于统摄地位,决定和制约着该文化系统的性质和发展方向”[5],因此,文化自信根本上是对自身价值观的自信。任何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自信,都是建立在对自身世代传承的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自信上。“无论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能不能回应时代的课题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6]。广西文化不仅蕴含适合传统农耕生活和本地域范围的生存智慧和道德价值观,而且包含着适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时代价值的价值理念和道德伦理。例如,广西作为边疆地区,在历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为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作出了重大牺牲和突出贡献,也留下了广西各族人民代代相传的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大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的今天,继承和弘扬广西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认同感,将极大增强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再如,以壮族“那文化”为代表的稻作文化和以巴马为代表的长寿养生文化,实质上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在世界生态危机日益加重,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稻作文化和长寿养生文化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发展”的生存理念和道德伦理,可以极大丰富我国生态文化的资源宝库,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生态智慧,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又如,广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中,形成了“團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 的广西精神,恰恰契合了今天我国发展所需要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些合理科学的精神价值理念,为广西各族人民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基础。

二、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4]。当前,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还相对滞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较为缺失,因此,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珍惜民族地区的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有助于增进中华文化自信

民族地区文化是在民族地区范围内长期积淀形成的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民族地区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从属于中华文化。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也应该体现在对本民族地区的文化历史、文化精神、文化能力和文化前景的认同和肯定上。如果人们对自身的局部文化无法认知、理解和肯定,就很难肯定和認同它所从属的更大整体的文化。广西有壮、瑶、苗、侗、仫佬、仡佬、毛南、彝、回、京、水、汉等12个世居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积淀形成了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广西地方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具有中华文化的同源性和同质性。首先,广西少数民族文化通过与汉文化长期的交流交融,形成了对汉文化源的文化认同指向。其次,由于自古以来各民族的迁移、聚居和通婚等,使得广西少数民族通过血缘纽带和民族杂居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文化认知。再次,今天广西各地各民族在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等文化层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中华文化的同源性。因此,在根本意义上,广西地方文化自信本质上就是中华文化自信。广西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自信,首先应体现在对广西本地域文化的认同和肯定上。相反,如果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缺乏基本的认知和肯定,产生文化自卑,很有可能会盲目崇拜异质文化或外来文化,在现实中容易盲信“西方文化优越论”“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等西方文化价值观,从而削弱甚至丧失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产生文化安全的危险。因此,培育和加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是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增进中华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二)有助于提升民族地区整体文化形象

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缺失的现象,甚至出现文化自信危机。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在历史上长期处于经济文化的边缘地位,尽管具有个性鲜明、形式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形象,如以桂林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文化、以《刘三姐》为代表的民族艺术经典,但是广西地域文化的整体形象并不突出。至今,“老少边山穷”这五大符号仍被外界用来描绘广西。需要指出的是,“老少边山穷”符号本来只是历史、民族成分、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上的意涵和指称,但是,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这些符号却遭到了负面的解读,并且被理解和固化为广西的历史和文化标识。具体而言,“老”本是指称历史上的革命老区,如今却被曲解为思维固化、思想僵化,缺乏进取的精神状貌;“少”本是指代少数民族,现在却被人将其与狭隘、落后、野蛮相联系,少数民族的文化往往被认为是落后的山野文化;“边”本身指代广西地处祖国边疆,却被一些人理解为与中心相对的偏远不开化之地;“山”本是对广西山多地少的自然地貌的描述,很多时候却被误解为贫瘠闭塞、民风彪悍;“穷”则是对“老少边山”的总结,不仅指经济上需要扶贫输血,也被曲解为文化上蒙昧落后。在长期负面符号解读的浸染下,加上广西各级政府和文化界对地方文化资源发掘不够,对广西文化中的合理价值观的肯定和弘扬力度有限,学校和媒体又缺乏对广西文化客观、科学、合理的解读和宣传,使得各民族人民对自身文化内容普遍缺乏认知,不少人对地方文化的价值产生轻视、怀疑甚至否定,从而导致文化主体意识失落,产生文化自卑,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自身思想文化的自信和珍惜。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掘和整合广西优秀文化资源,通过各种媒介扩大广西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消除人们对广西文化的隔膜和误解。只有这样,才能唤起民族地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地方文化主体意识,才能继承创新发展广西文化,从根本上提升广西整体文化形象。

(三)有助于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

约瑟夫·奈提出,文化是软实力的一种,“软实力依靠一种不同寻常的手段(既非武力,也非金钱)促成合作,它依靠的是共同价值观所产生的吸引力,以及实现这个价值所需要的正义感和责任感”[7]。任何国家、民族和地区,都是依靠思想意识的吸引力和文化的认同感凝聚起来的。任何国家、民族和地区,对外界的影响除了依靠军事经济上的“大棒”和“胡萝卜”之外,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更需要依靠软实力。尽管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但现实中往往并不具备相应的软实力。究其原因,民族地区文化主体缺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由此导致自身文化能力低下,从而无法促成文化资源向文化软实力的转化。民族地区文化主体对本地域的文化资源、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价值有充分的认知和自信,是实现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文化软实力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通过提高广西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可以形成全区各族人民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增强广西文化自信,自觉提升广西地域文化的整体形象,可以形成对外界人才、资本、资源等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同化力,协同推进广西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三、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一)确立正确科学的文化坐标

正确认清各种文化关系,确立科学正确的文化坐标,是增进民族地区文化自信的前提。民族地区文化相对于中华文化而言属于亚文化,相对于全球文化则是小型的地域文化,且其内部谱系复杂。因此,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文化关系。第一,要正确处理民族地区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牢固树立“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理念。一方面要充分发掘和凸显自身的独特魅力和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充实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要警惕和防止借助民族地区文化的独特性而强化民族差异、否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错误倾向。第二,要正确处理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广西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典型地区,各民族之间构成了文化上的融合共生关系,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孕诞了广西文化。正确处理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既要警惕和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逆向民族主义倾向。第三,要正确处理地域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反对文化自卑和文化民粹主义。地域文化是某一特定地理空间的文化,文化全球化则是文化发展和传播对所有地域文化界限的突破和超越。当前,一方面,数不胜数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文化共同构成了文化的全球化;另一方面,文化全球化必然对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8]。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必须坚守民族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同时积极参与文化全球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以此促进自身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传承、弘扬和创新民族地区文化价值观

文化自信的根本来自于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增强和提升民族地区文化自信,首先要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的核心价值理念。广西传统文化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宝贵的生存智慧和道德伦理,也包含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价值理念,如爱国主义精神、生态文明价值观等。增强广西文化自信必须大力弘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满足时代需要的价值观。其次要对仍有一定借鉴意义而又有一定时代局限的价值观进行改造创新。习近平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者已经成为糟粕的东西”[4]。“文化自信不在于文化的固守,而在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只有文化实现不断创新和发展,文化自信才有源源动力和坚实基础”[5]。因此,要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就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传统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技术信息化、社会现代化的今天,广西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价值理念和伦理道德会逐渐失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解释功能,对民众的道德教化功能也会逐渐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和反映了社会各方面思想观念的最大公约数,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和引领广西文化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继承其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赋予适应时代的新诠释。再次,要对仅与农耕社会和宗法制度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契合甚至相违背的价值理念坚决否定和摒弃。简而言之,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引领,使得广西文化在传承基础上创新发展出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新型文化精神、价值观念。

(三)发掘、整合、提炼民族地区文化资源

文化自信生成的重要条件,就是自身文化能够满足时代的要求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多个文件强调要大力保护和弘扬各民族文化,民族地区应坚持“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实践标准,深入发掘、大力整合和科学提炼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夯实民族地区文化自信的基础。就广西而言,各级政府和文化界应加强对各地各族文化资源的发掘、梳理和整合工作,不仅深入发掘清点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侗族等人口较多民族的文化家底,还要加大力度发掘梳理京、水、仡佬、仫佬等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资源,建立文化数据平台,推进各族文化资源整合融合,形成广西地方文化发展的更大资源合力。要科学凝练文化资源,打造和提升特色文化精品,树立特色文化品牌。近年以来,广西相继推出了山水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一体的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以壮族文化为题材的大型舞剧《妈勒访天边》、展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大型历史剧《碧海丝路》、纪念明代抗倭英雄的电视剧《瓦氏夫人》以及东盟文化色彩浓烈的南宁民歌艺术节等大批集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为一体的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成为广西文化创新发展的标志性成就。今后,广西应当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吸纳外界优秀文化元素,继续打造标志性的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并积极宣传推广。

(四)构筑民族地区文化安全防火墙

文化安全是文化自信的基本保障。民族地区要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捍卫文化安全。当今时代,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国际矛盾错综复杂,我国除了面临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等威胁外,还面临文化安全方面的挑战。“民族地区文化处于国家文化核心的外层,安全防线相对薄弱,容易受到外忧内患的冲击,所受到的侵蚀最严重、也最容易被攻破”“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的实质就是国家文化安全”[9]。这里的文化安全主要指意识形态方面的安全。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暴力恐怖主义势力相互勾结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和国家统一的最大威胁,他们企图通过突出和强化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差异来离散中华民族认同感,培植地方主义族群意识、种族主义族群意识和民粹主义族群意识,以实现 “分化”的政治图谋。这是民族地区文化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抵御各种民族分裂势力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的人心防火墙。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构筑起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心理防线,才能有效抵御来自内外的文化破坏和文化颠覆,切实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捍卫独立自主的文化主权,也才能真正培育和加强民族地区文化自信。因此,广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必须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各族人民正确的民族观和文化观,以此構筑中华文化安全防火墙,从而真正有效地发展壮大广西地方文化、增强广西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云彬.文化自信:传承、开放与超越[J].理论学习,2010(10).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01).

[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5]李楠,潘学良.增强文化自信须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作用[N].长江日报,2016-08-29(09).

[6]刘奇葆.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J].党建,2017(5).

[7][美]约瑟夫·奈.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1.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58.

[9]潘平,林春逸.民族地区文化安全的三重维度:价值、制度与人[J].理论导刊,2016(4).

责任编辑:韦梦琦

作者:李玉玲

上一篇:西线工程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单位发言稿(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