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方式的变革

2022-05-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论学习方式的变革

试论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摘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因此,变革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突破。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从重构课堂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与开放课程促进课堂教育方式多样化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学习方式;变革;实践;平等;开放

语文教育历来是社会及教育本身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在内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方面,作了一些研究和尝试,下面谈谈自己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与思考。

一、重构小学语文课堂,实现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这些年来,教师把课堂作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中心”,语文课堂几乎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唯一途径。要学习好母语,仅靠语文课堂教学,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但离开了语文课堂,语文学习又必然会带来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效率,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关心的首要问题。我认为,要从根本上变革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那就势必要重构小学语文课堂,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必须重新思考语文课堂上的交往。

1.确立课堂交往理念,使语文学习的方式从根本上得以转变

语文教学就其实质而言应该是言语教学,离开了交往,言语教学也就失去了其学科所具有的特性。在语文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也有的教师很擅长表演,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教师在导演一出出“教案剧”,教师在台上非常卖力地表演,目的当然是要把自己的最得意的课堂设计展示给听课老师看,这种亦步亦趋地展示自己的教学行为,其实往往把学生当作观众,学生只是设计好的“教案剧”里的摆设,而并非是这出“教案剧”的主角。或者说的白一点,很多公开课上学生的参与,都是被教师设定了的,说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交往,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缺少课堂教学中应有的交往内涵。正如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说的那样:“表演可以是无互动的、无交往的,而教学却必须要借助交往而进行。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衡量一堂课的标准不只在于教师的板书是否整洁,行为举止是否大方,时间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的在于与学生交往、互动的程度与水平,交往、互动的方式与成效。”

2.交往使语文教师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成为语文教师挥洒的自在天地,教师的博学、睿智等等,可以在课堂上得以释放,得以佐证,毫无疑问,教师是语文课堂中无可争议的“主角”。不能否认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教”的“主体”,但教师更多地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学”的“主体”的存在。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很熟悉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毫无疑问,于永正老师的教学魅力首先就在于他善于与学生沟通,在成功的课堂交往中,他的课灵动起来。每次上课之前,于老师总要和学生“套套近乎”,例如他的姓,就是他实现和学生交往的一个很好的话题。很多次在上课前几分钟,他都这样问学生:“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回答:“姓于。”然后于老师就会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这时就会告诉他,有的是从横幅上知道的,有的是从自己老师的介绍中知道的等等。于是,就在这不经意间,交往的序幕拉开,生动的课堂也随之呈现。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那么言语能力必须通过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来培养。在语文课堂上,离不开言语活动,没有言语活动的语文课堂就不存在教学。既然说教师是“平等中首席”,那么也就是说学生跟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学生作为语文课堂中与教师平等的一方,他的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当作交往的平等的另一方,这其实就是承认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于是,学生不再表现为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和教师配合进行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交往的成功与否,学生也将负着一定的责任。在这样的课堂交往中,学生的心态得以开放,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学生的创造性也必然会得到解放。总而言之,语文课的言语教学本质决定了交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意义,而交往的成功与否又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开放小学语文课程,实现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很多语文教师都习惯于这样一种观点,即课程的规定是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事情,一旦课程被规定了,作为一线的教师,只能是“照本宣科”了。长期以来,在老师的眼中,教材即是教学的“圣经”。那么,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支配下,语文教学常常是“依纲据本”,学生的语文学习一般只限于每个学期的几十篇课文,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学习自然也就缺少了活力。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要建立开放式的小学语文课程,从而实现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开阔小学生语文学习视野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学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如果把小学生语文的学习仅仅限于课堂的话,那势必会因为课堂的间接性和狭窄性,而使语文学习中真实的、生动的、完整的客观现实变得枯燥呆板。

母语教育,应该是最生动的教育,因为它无处不在。“大语文教育”的主要教学思想就是强调语文教育与生活的结合,这种教育思想设计的总体模式,是要在语文教学中组成三个“课堂”,“第一课堂”是课堂上和课本上的语文学习,“第二课堂”是学校的课外活动中的语文学习,“第三课堂”是社会生活和社会语言活动中的语文学习。母语教育的一大优势就体现在第三课堂上,日常的口语交际活动是语文学习,日常的读书写作活动也是语文学习,甚至看电视、看电影等等都是一种语文学习。但是,语文教学是一种学校的教育形式,它的前提是课堂,课堂是它的主要形式。离开了课堂,也就没有了学校教育,不管它是否有教室。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可以把“社会化的生活”搬进课堂,将语文课堂“生活化”。“生活化”不同于把语文课堂搬到社会,它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到课堂之中,从而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连通,变课堂为语言交际的场景和处所。

2.建设开放的课程结构,拓展小学生语文学习时空

语文学习不是单纯地了解一定的语文知识,学习语文更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为了运用。这就需要将课堂中习得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而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实际锻炼和亲历感悟。毫无疑问,语文学科应该是最开放的课程,因为除了课堂学习语文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来学习和运用语文。

(1)以教材为依据,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如教《嫦娥奔月》一课,,我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或学习中出现的某种情况,或予以示范,或予以点拨,或组织辩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采用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突破学习上的难点。课后,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感受和理解“逢蒙的威逼”和“嫦娥的周旋”两处情节,我组织他们自己编写剧本,要求注意人物语言的合理性、逻辑性和个性化色彩。为此,我还作了编前动员:同学们,我们都很喜欢看戏剧。戏剧演员是根据什么来表演的呢?是剧本。所以,剧本编写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表演的好坏。我想,将来我班同学中或许会出现著名编剧,今天,老师就想请同学们试着来做一回编剧,看看哪些同学有做编剧的特殊才艺。这项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某些潜在的能量得到空前的释放。让学生在这里放飞想象,展示才华,感受成功,获得充分的发展。

(2)利用地理及历史资源,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丰富小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染。为了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时空,我相继开展了以“运河的学习”、“丝绸历史的学习”、“苏州园林的学习”等为课题的研究性语文学习。例如在“运河的学习”这一课题研究中,我不仅带学生参观游览,让学生实地考察、实地体验京杭大运河,还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关于大运河的资料。同学们经过了近半个月的搜集,积累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有文字的,有图片的,有声像的,可谓五彩纷呈。在学生搜集的资料中,有关于大运河开凿的历史知识介绍,有关于大运河流经地域的相关知识介绍,有苏州地区大运河的沿河情况介绍,有大运河在我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的介绍,有大运河水质的调查报告,甚至还有关于大运河近年来受到污染的调查报告等等。我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并且进行展示,同时对学生提出要求,在观看了这些资料后,写一篇关于大运河的研究学习报告。我要求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最关心的或者是最感兴趣的内容写,可以采用绘画、朗诵、诗歌创作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展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很多学生经过研究性学习的训练,学会了自己学习,更学会了如何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经过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训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意识大大增强了。

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只要教师能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就一定能通过变革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突破!

[参考文献]

[1]李福灼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08).

[2]李海林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07).

[3]柳菊兴主编.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3).

作者:马丽琴

第2篇:试论历史学习方式及其变革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广大中学生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方式学习历史,这与以主动接受和探究发现紧密结合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应引导和促进他们将陈旧的传统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关键词]历史学习方式,变革,主动接受学习,研究性学习

TheStyleof Learning Historyand Its Change

KeyWords:Study Styleof History;Change;Positively Studying;Research Study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1]。这一点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并鲜明地体现在新近制定和颁布的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之中。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学习方式"是使用频率极高、阐释详尽的重要概念之一。该《标准》指出,历史课程的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编写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的转化",历史教学改革应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学习方式转变问题,是现阶段我国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历史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历史学习方式的含义

"学习方式"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于1954年首次提出,但至今没有广泛认同的定义。我们认为,历史学习方式是人们学习历史的顺序(程序)、形式和方法。这只是一个简单、通俗的解释,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认识尚需进一步深化。

诚然,程序、形式和方法是构成历史学习方式的三大要素,但我们必须看到,人们采用什么形式和方法学习历史,如何安排历史学习的程序,从根本上讲,是受其历史学习观支配的。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要起作用,非智力因素也要起作用。知识、能力、兴趣、情感、意志等都影响着人们的历史学习方式。历史学习方式的形成绝非一时之功,它是在长期的反复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一经形成则作为一种定式,持续地影响人的历史学习。因此,我们可作如下界定:历史学习方式是在一定的历史学习观指导下,在长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稳定化的历史学习的程序、形式、方法、兴趣和习惯等的有机集合体,是人们学习历史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现阶段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剖析

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可大体描述如下:

中学生普遍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的信条,他们当中很多人认为,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在于丰富历史知识。也有一些学生认为,之所以要上历史课是因为课程表上安排了这门课,而且要考试。正确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正确的历史学习观者,在中学生中所占比例不大。

多数学生将"认真听讲"作为对自己上历史课的基本要求。至于听什么,则全由老师安排。对老师提示的"重点"(重要时间、地点、人物等),他们十分在意,常常会在教材的相关处作一些符号。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他们几乎都按教材上的文字或老师讲的话回答。总之,绝大多数学生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学习历史的。

历史教学都是分班集体上课,学生各自分别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之间缺少交流,更未形成互动关系。现阶段的中学生以个体分散方式进行历史学习。

通过机械记忆来掌握历史知识是现阶段我国广大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他们普遍认为"背"是学习历史的"法宝"。一位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历史单科取得优异成绩。在一篇总结自己历史学习的经验的短文写成后,他醒目地以《死背》作为标题。应该说,这位同学的能力和水平,在同龄人中还是较出色的,但就其历史学习的方法而言,仍是以机械记忆、甚至死记硬背为主。

学习手段单一。绝大多数学生仅凭历史教材和练习册学习历史。上课"勾"教材(在教材上按老师的指点作符号、标出重点等),课后"对"教材(对照教材完成作业),考前"背"教材,考完"扔"教材,成为中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要环节。

总结上述可知,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中学生采用的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陈旧的历史学习方式。这虽然也可以学到一些历史知识,掌握一些历史学习方法(如记忆方法),受到了一些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但是,这种历史学习方式的负面影响是十分严重的。第一,消磨了广大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总的说来,中学生对历史课普遍不感兴趣,更讨厌历史考试。上历史课的时间愈长、年级愈高,这种情况愈明显。第二,影响了历史学习的质量。学生原本想用死记硬背的办法更多、更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而事实正与他们的愿望相反。运用这种办法学习历史,不仅所学的知识质量不高,而且记忆的牢固程度也很低。学生的普遍感觉是,记得快忘得更快。第三,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历史学习的程序、形式和方法是思维方式的外显,思维的发展要通过学习的程序、形式和方法来促进,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特征的历史学习方式强调重复和模仿,注重机械记忆,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新颖性、发散性、变异性和流畅性,简言之,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第四,这种学习方式的长期持续的运用,会逐渐使学生形成"唯书唯上"的品性,影响其个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对他们一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总之,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历史学习方式与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转变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已成为历史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了。

三、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特征与构成

如果我们将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历史学习方式称为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的话,那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构建和推广的新的历史学习方式则可相应地称为现代历史学习方式。

(一)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青少年的学习)具有两大本性,一是接受本性,一是构建本性。前者告诉我们,"学习是经验的获得和积累的过程",后者告诉我们,学习是"心理的构建过程"[2](pp.101~103)。传统历史学习方式和现代历史学习方式,都重视学习的接受本性,这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是,二者又有明显差别。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既重视学习的接受本性,又重视学习的构建本性,此其一。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提倡主动接受学习,而传统历史学习方式只重视被动接受学习,此其二。基于这两方面的差别,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就具有不同于传统历史学习方式的一些特点:

1.它是主动学习的方式。

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运作以学习者的主动参与为先决条件。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学习历史不再是负担而是享受。课堂学习已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课外主动安排学习。视历史老师为良师益友,产生了主动与之对话的强烈愿望。

2.它是体验学习的方式。

历史虽已过去,但它是活生生的。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体验历史的过程,体验人类过去的生活,体验生存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体验人民群众与历史人物的情感。"为古人担忧",在历史学习中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需的。在体验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当然,这种体验主要是心理层面的亲历,是再体验而不是原体验。

3.它是探索学习的方式。

对历史的认识,亦即历史的结论,形成于历史学习过程之中之后,而不存在于历史学习过程发生之前。走进历史,发现问题,运用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辨别、论证,得到答案,这是现代历史学习的一般程序。

4.它是综合学习的方式。

现代历史学习方式要求是综合学习的方式,提倡把中外历史结合起来学,把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结合起来学。提倡把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和各种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学。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积累知识,还要注意构建知识的体系与结构,进行系统学习和整合学习。

5.它是合作学习的方式。

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强调学习个体的独立钻研、独立思考,鼓励独立地发表见解。与此同时,历史学习者还要组织和联合起来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彼此切磋、论争辩答。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益,而且有助于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

6.它是科学的学习方式。

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更符合历史教学的规律,比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更科学、更合理,因此,它是科学的学习方式。

(二)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对学习形式的要求

1.主动接受学习。

上文已说过,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具有接受的本性,与此相应,现代历史学习方式重视接受学习。由于历史是消逝了的过去,无法直接感知,不能用实验手段加以再现,只能通过史料中介去间接认识,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历史学习中接受学习更为重要。否认和排斥接受学习会把历史课的教与学引入误区。但是,接受学习有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两大类型,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提倡的是主动接受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学习,这是它和传统历史学习方式的根本区别之一。那么,什么是主动接受学习呢?

第一,主动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动积极的精神状态。在接受学习初始,学习者充满好奇心和求知的渴望。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学习者(接受者)与传授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形成互动关系。在一个具体的学习过程结束时,学习者既有收获的喜悦,又有着某种不满足感,期待着一个新的接受学习过程的到来。

第二,主动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是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的集合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应发挥主体作用。在接受学习活动中也应如此,否则不能称之为主动接受学习。在主动接受学习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自主地选择接受内容。在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统一的教材的前提下,要做到这一点难度较大,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如学生甲可以多学中国史,学生乙可以更多地学世界史。在一课中有两个子目,学生甲可以着重学第1个子目,学生乙可以更多地学第2个子目。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应有这样的"自主权"。随着教材的不断改革,教材的弹性增加,在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之间、正文和注释之间、大字内容和小字内容之间,学生的自主权会更大。至于课外学习,自主选择的余地就更大了。

(2)自主地选择接受方法。如某一知识,教师既用文字又用图像来呈现,学生甲可用细读文字的方法接受、学生乙可采用读图来接受、学生丙可通过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来接受,他们有选择的自由。即令记忆某一知识(如历史年代等),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记忆方法。

(3)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如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只要能说出道理,就可不受教材结论的限制,并自主地检测接受学习的效果。如学了有关岳飞的知识,可通过完成练习、讲故事、编辑资料、编写小报、演历史短剧、讲解图片(如岳庙和岳坟照片)等方式检测学习效果。

第三,主动接受学习要求学习者自觉积极地进行心理构建。

以上两个方面,侧重于考察主动接受学习的外部特征,更重要的是,主动接受学习有其内在的品性。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不但具有接受的本性,还具有构建的本性,也就是说,通过学习,学习者的心理结构(如认知结构等)应发生相当的变化。这一点十分重要,可视作区分被动接受学习和主动接受学习的分水岭。一般说来,被动接受学习对学习者的主要影响是增加其知识的数量,而主动接受学习在增加知识数量的同时,还会改变学生的心理结构(首先是认知结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意义接受学习"这一概念对我们理解主动接受学习的实质很有帮助,值得参考。

奥苏贝尔把接受学习分为机械接受学习和意义接受学习两大类型,并认为影响意义接受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3](p.193)。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并吸收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笔者认为,在主动接受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心理结构(首先是认知结构)的构建包括三个环节:

(1)在接受学习启动时,学习者表现出在新的学习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或认知图示之间建立联系的"心向"。如通过以前的经历和学习,学生已有了关于猿(猴)和人的一些知识,当历史教师指明本课要学原始人类时,他们立即产生在"原始人类"和"猿(猴)"、"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愿望。这就表明,学生的接受一开始就具有主动性。

(2)在接受学习过程中,新的学习内容和已有的知识或认知图示相互作用(顺应和同化),学习者接受了新知识,形成了新概念。如在原始人类一课学习中,学生将猿(猴)与北京人比较,将现代人与北京人比较,掌握了北京人的知识,形成了"猿人"这一新概念。

(3)在一个具体的接受学习过程结束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如在学习"原始人类"一课前,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图示是"猿-→人",学习后形成"猿-→古猿-→猿人-→人"的新图示。

2.发现学习。

学习心理学家按知识的来源,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发现学习亦即创造学习,其特点是通过创造性地发现活动获得经验和知识。发现学习的具体形式很多,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提倡和推广的是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对于探究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我国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学习实际所指相同,二者并无本质的差别,都是指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只是译法或提法不同罢了"[4]。另一种观点认为,探究式(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各有所指,区别明显。探究式(性)学习是指在传统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探究发现"教材上已有的结论,而研究性学习则是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解决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的问题,"发现"教材中没有的结论[5]。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主张将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并列为发现学习的两种重要形式。

一般说来,探究式学习是指在学科学习(包括历史学习)中,学生以探究的精神,运用科学研究的某些原则和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到与教材相同或相近的结论,从而获得和掌握新知识。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学习的主要区别是,新的知识是学习者在教师和教材的引导下,自己"发现"的,而不是由教师和教材"传授"的,更不是灌注的。如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讲山顶洞人已能人工取火。根据是什么,教材未讲。如果学生比较山顶洞人工具制作技术比北京人进步,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而摩擦会使物质发热、使易燃物燃烧,从而实现人工取火。这种学习就是探究式学习。

我们现今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是指这样的一种学习活动,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1]。与这样的活动相对应的学习形式,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开放性。研究的专题不局于教材,研究的场所不局限于教室,研究的内容和场所是开放的。第二,综合性。研究内容超出某一学科的狭小范围,是多学科的综合,是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综合。第三,实践性。学习过程中要动手操作,学习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融为一体。第四,探究性。结论在学习过程中经探究而获得,学习过程带有科学研究的味道,运用了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第五,互动性。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师生和社会群体或个体之间,协调配合,形成互动关系。如四川某学校,选择"四川交通的现代化进程"这一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分成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走访相关部门,到铁路、公路沿线和车站、机场、港口进行考察,到档案馆、图书馆查阅资料,分头对道路、运输工具、交通管理等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勾勒出四川交通发展的概况,得到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并对四川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在此过程中,学生采用的就是研究性学习的形式。

总结上述,笔者认为主动接受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应是现代历史学习的基本形式。

(三)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对学习方法的要求

学习方法是学习方式的重要构成要素。研究现代历史学习方式必须研究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里,我们没有必要一一罗列现代历史学习方法,只谈其中的两个核心问题。

1.读书与活动相结合。

读书,对中学生来说,首先是认真阅读历史教材,掌握和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同时,课外要读一点历史通俗读物,如《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在此基础上,应再读一点浅近的或有注释有今译的历史文献资料,如《史记》《资治通鉴》的选本等。其实,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就选编了不少有史料价值的文章,善于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对学习历史很有帮助。

活动,这里是指读书、做练习等学习活动以外的带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重视活动,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感受、体验和理解历史,是现代历史学习方式的一大特点。新修订的历史教学大纲和新制订的历史课程标准推荐了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欣赏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板报、通讯、刊物,采访历史见证人,撰写家庭简史和社区简史,举办专题展览等学习活动。开展这些活动将大大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以往的历史学习重视读书,忽略活动。开展和组织活动对转变历史学习方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应该把它作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点来对待。

2.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以往人们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是做批注、制卡片、写读书笔记,在校学生还十分重视做练习、解习题。这些传统的学习方法今后还可以继续使用。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渐普及的今天,仅此是不够的,应提倡使用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的新的学习方法。应引导中学生更多地经常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学习历史,利用信息技术的好处很多。年青人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一旦中学生掌握了网络信息技术并运用于历史学习,其收获将远远超过传统方法[6]。

四、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的认识:我国广大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应尽快地从陈旧的传统方式转变为科学的现代方式。而我们知道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与现代历史学习方式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因而这一转变带有变革的性质。那么,学生如何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呢?影响和制约历史学习方式形成和变化的因素很多。转变历史学习方式既需要学生的主观努力,又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为其提供和创造条件。限于篇幅,本文不作全面论述,仅就其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学生应自觉地调整和转变自己的历史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都应明确,转变历史学习方式是自己的事情,过去采用的被动接受、记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了,应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历史学习观,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过程中去,合理地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特点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改革历史教育,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影响和制约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各种客观因素中,历史教育(包括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历史学习的评价体系等)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如果历史教师遵从以知识为中心的历史课程体系,以灌注的方式进行教学,以闭卷考试为惟一手段,以分数为惟一标准进行历史学习评价,那么,学生必定采用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历史学习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历史教育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历史学习方式。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清楚了改革历史教育与转变历史学习方式的关系,就清楚了历史教育工作者(包括历史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制定者、历史教材编写者和广大历史教师)在转变学生历史学习方式中的责任。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一书指出:"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力图通过建立课程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教材及评价考试制度等一系列举措,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就历史学科而言,当前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加快历史课程改革的步伐。

目前,义务教育7-9年级历史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并投入实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还在制定之中。应抓紧这方面的工作,加快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完善和实施工作。与此同时,要尽早使用按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历史教材(实验本)采用"主题"结构,重视学习活动的安排,每课及各单元都提出了学习活动建议,使用这样的教材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大力转变历史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教师普遍采用以灌注知识为基本特征的历史教学方式,与此相对应,学生就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历史学习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历史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自己的历史教学方式。正如历史学习方式是多因素的有机集合体一样,历史教学方式也是在一定的历史教育观指导下、经长期积淀形成的历史教学程序、形式、方法、习惯和艺术等的有机集合体。因此,转变历史教学方式应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历史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让历史教学课堂(包括小课堂和大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其次,树立新的历史教育观念。历史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历史教材体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历史教师应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新的理念,并用以指导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观念必须先行。再次,改变教师为主、一讲到底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当前,历史教师一方面应加强对学生读书(首先是阅读历史教材)的指导,另一方面,一定要按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从本校实际出发,组织和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性的历史学习活动,通过故事会、讲演会、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的嘴动起来;通过仿制文物、出版历史板报等活动,让学生的手动起来;通过参观考察、走访等活动让学生的脚动起来。而在所有的活动中,都要让学生的创造思维活跃起来。一句话,要真正让学生自己学习历史,而不是让他们等待老师来灌注历史。最后,改革历史教学评价方式。对历史教师来说,既要评价学生的学,更要评价自己的教。在评价学生的学时,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要把学生参与历史学习过程的状况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为此,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袋或登记表等实有必要。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不能一张考卷定成绩。成绩显示要科学,使用要合理,不应以分数作为惟一的指数,更不应利用分数排队,给学生施加压力。

【收稿日期】2002年12月

【作者简介】冯一下,男,1939年生,成都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秦汉史和历史教育学研究。

李洁,女,1953年生,四川省成都市教科所教研员,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文化史和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林屹】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中国教育报》,2001年5月31日。又见《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

[2]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3]施良方:《学生认知与优化教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4]徐学福:《"研究性学习"之我见》。《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6期。

[5]夏正江、梅珍兰:《对研究性课程内涵的一种解读》。《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6]参见杨文新:《信息技术与史学研究》。《历史教学》2002年第2期。

作者:冯一下 李 洁

第3篇:试论基于表演理论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摘 要: 表演心理学作为后现代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对人的学习与发展有着独特的 见解。根据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表演心理学把学习分成工具式与表演式两类。 表演理论指出, 可以通过采用发展性评价、向儿童学习、重视社交等途径转变学习方式。

关键词:表演理论;学习方式;变革

表演心理学是上个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心理理论流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表演理论 家洛伊兹.赫兹曼(Lois Holzman)及表演理论家、社会治疗的创始人弗莱德•纽曼(FriedNewman)等人共同创立的。表演心理学以维特根斯坦哲学与维果茨基心理学作为研究的理论 基石[1],提出了旨在通过发展式表演的研究方法来促进人们发展的心理理论体系 。表演心 理学在有关教育与人的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心 理学在研究中一味地采用科学研究范式,导致其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显得无能为力。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正在把批判的目光投向对发展理论的研究,并指出传统发展理论在 思想上的 偏见与方法上的缺陷[2]。根据主流心理学的观点,人类的发展是一种自发的、具 有一定阶 段性的内在生长过程。这个过程只取决于个体本身,外界是无法控制的。赫兹曼等人认 为,这样的发 展观是基于西方古典哲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一种思想模式,这种发展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 ——一种社会建构的神化的伪科学的词汇,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2]。表演 心理学从发 展角度把人类的学习方式分为工具式与表演式两类,并指出若要使学习能真正促进人的发展 ,就必须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工具式学习

1.工具式学习的定义

表演心理学指出,以科学主义心理学为主体的主流心理学认为,所谓的学习就是获取知识 与各种技能。在当今社会中,学习活动已经被积累与使用知识的行为系统地取代。因此,人 们 普遍认为具有知识和技能就是有效学习的最好证明[3]。因为,学习的结果可以依 据占有知 识的多少来衡量,而且对于这样的学习结果可以很容易通过各种考试来验证和测量,这样的 测量结果可以换取许多具有社会价值的东西,如高中文凭、大学学位、职业证书、驾驶 执照等。但是,如果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待这种学习方式,就会发现它对于人的发展是毫无 意义的,这种学习只是学习者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工具。因此,表演心理学把这种获得知 识与技能的学习称之为工具式学习(instrument learning)。

表演理论并不否认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并且认为,通过工具式学习获得的各种知识和技 能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是十分有用的。然而在纽曼看来,这种学习方式的最大问题并不是获得知 识和技能本身,问题在于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工具式学习并不能使人得到发展。只有那种既是 手段又是目的的表演式学习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因为,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只是凭借 有限的事实来维持着日常生活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无论人们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掌握多少知识 和 技能,最终的结果就是通过同化的作用把它们存放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此过程中并不能 使学习者成为一个新人。

同样,通过这种工具式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也不能引起一个人的质变,所以,也就无法 促进一 个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人的质变与认知结构的改变。要想通过学习促进人的发展,则 离不开纽曼所称之为的一种发展式学习,即表演式学习。

2.工具式学习的弊端

对于工具式学习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纽曼列举了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一个情境[3]:8 岁的男孩基 斯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他正在课堂上听老师复习乘法运算。尽管这些内容老师以前都讲过 ,但基斯 仍然不太明白乘法表是什么,尽管他也清醒地意识到应该掌握它。在接下来的数学考卷上, 他 看到了第一道题目:7个小孩将去参加格罗亚的生日聚会,如果每个小孩会得到3个巧克力小 方饼,那么格罗亚的奶奶应该烤几个小方饼?基斯思考道:“七乘以一是七,乘以二是十四 , 乘以三是……”他无法记起老师昨天所讲的知识,他也不知道接着该怎样做,况且他也没有 兴趣继续想下去。于是他想偷看其他同学的答案,但是监考老师正看着他,如果他真的偷看 了 ,那么老师就会指责他作弊。基斯感到头昏、失落、惭愧和生气,好想立即从教室里消失。 这时他想到了上周六和上初中的堂哥一起打篮球时的场景,当堂哥教他如何运球时叫道:“ 把球 传给我!”突然数学老师走过来斥责他又做白日梦了。毫无疑问,他的家长再次被请到了学 校。

基斯周围的人都认为他一定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老师和学校的心理医生用“注意力分 散”、“多动症”、“认知障碍”等专业术语来解释这种现象。心理医生甚至建议基斯服药 治疗 。于是基斯的父母感到非常烦恼,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尽管智力测试结果表明基斯的智商是 正常的。那么基斯为什么不想学习呢?如果再这样下去,基斯今后的路该怎样走呢?

纽曼认为,基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根源是因为传统的工具式学习使人们在获得知识与技 能的同时却得不到发展,以致于会出现许多与发展有关的问题。表演心理学认为,如果在学 习 过程中单纯地使用工具式学习,那么学习者也许能够获得相当多的知识与技能,但这样 的学习方式对人的学习与发展所造成的危害也是非常明显的,甚至会影响到人的生活质 量。

(1)人的发展停滞

在我们所生活的文化氛围中,人们一旦跨入学校的大门就不再被鼓励做他们自己不知道 的事情。人类可以作为一个无知者并持续创造自我的历史:“戏剧”舞台被拆除了,取而代 之 的是一套社会之镜,在这套镜子中,我们只能看到自己已经是“顽固的”、“聪明的”、 “害 羞的”、“倔强的”、“笨的”和“合作的”个体。根据人们已接受的知识,把人的认知和 个性进行 分类,这样的分类将会伴随人们一生,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能够学习什么、认识什么和 做 什么。也许我们会对儿童在进入学校之后就停止发展的事实有各种各样的科学解释,但纽 曼认为,这种现象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人们一旦进入社会并完成社会适应的任务之后 ,人的发展便停止了。每一个儿童在最近发展区内的创造性模仿的表演与冒险被认为对于年 龄稍大的儿童和成年人来说是不合适的,当成年人也从事这种模仿活动时就会被认为是很幼 稚。根据传统心理学的观点,人类的发展会在某个时候而自然停止,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但表演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突然停止,这是一种人为的灾难,这种灾难会给整个人类的发 展造成很大的伤害。上述情境中的基斯就是工具式学习的受害者。由于老师在教学中只注重 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帮助基斯构建自己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所以使其学习与发展相割 裂,最终严重阻碍了他的正常发展。

(2)学习情感的障碍

在缺乏发展性的学习中,人们会发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经历,如 单调、紧张、屈辱等,并且这种学习常常是不成功的。试想,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几何、代 数 、历史和政治等学科时的感受,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从中找到太多的乐趣,有的只是痛 苦 与不愉快的回忆。这使得许多人常常会把无聊、焦虑与有着工具式学习特征的学校生活相联 系,甚至对于那些下定决心去获得某种具有社会价值的知识与技能的成年人来说,也会有同 样 的感觉。无论你是一所著名大学的学生,或是正在被丈夫教授汽车驾驶技术的妻子,或是正 在为考取 会计资格证书而学习的学员,还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婴儿而学习有关知识的准爸爸,你常常会 在使用这种获得式学习模式的过程中体验到情感上的痛苦。这种学习模式在当今的学校教 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大多数学生都被要求使用这种学习模式来获取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至少 是为了通过某些考试,这就是传统的社会文化所定义的学习。由于缺乏成长的乐趣,所以人 们在使用工具式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会感受到一种情感上的障碍,也正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 中,学生们的人格在抽象、空洞的知识里被肢解了。他们常常会感到孤独与迷茫,搞不懂 所 有功能性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有何关系,在缺乏兴趣与动力的学习中会感到茫然无从,最终将 会成为一名不成功的学习者与生活者。

(3)迷失生活的方向

表演心理学认为,如果一个人总是生活在知识第一的文化氛围中,就会认为获得式学习是人 类学习的理所当然的方法。人们在接受了数十年的学校教育之后,常常会觉得自己掌握了许 多有用的知 识与技能,同样也会获得社会承认的学历证书。但是,在这种以获得式学习为基础的现代教 育 体制下,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过早地丧失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当其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挫折时, 就 会迷失生活的方向,这正如上文纽曼所列举的生活情境中基斯遭遇的经历一样。工具式 学习之所以能长期存在,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 传统的教育制度。长期以来,由于社会资源的缺乏,必然会导致人们之间的竞争, 这种现象在 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其衡量人才的标准并不是关注人的全 面发展 ,而是关注人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甚至是关注学生应试的能力,这无疑会把学生赶向高考 的独木 桥。重点大学的名额毕竟有限,再加上大学生就业的艰难,因此,学生之间的竞争将 愈演愈烈。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为自己着想,同学关系演变成对手关系,别人在考试中的 成功往往意味着自己的失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其自身的发展毫无帮助 , 对于人格的成长也无任何积极的作用。这样的教育,尽管会让学生拥有很多的知识,但当其 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时则会毫无办法,从而会使其在社会发展中丧失自我。

第二,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今的教育制度尤其是评价制度对人的知识与技能格外 重视,这种知识与技能显然是通过工具式学习内化到个体的大脑中的。为了应付考试, 学生们忙于把知识输入到自己的大脑里,这个过程往往非常重视学习的独立性,而缺 少人际间的沟通与合作。学生在成年后,即使遇到问题并因缺乏经验而感到焦虑和痛苦时 ,也 不会求助于别人。现行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对知识的掌握,其教学过程几乎都是围绕对知识 与技能的掌握而进行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把提出问题、寻求帮助看做是一件令人难 堪的 事,原因在于人们总认为在做事情之前就应该拥有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就导致人们在 遇到困难时会感到格外的痛苦。

二、表演式学习

表演心理学针对工具式学习提出了一种能够促进人的发展的学习方式——表演式学习[ 3],也 称之为发展式学习。纽曼的表演式学习理念也是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 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人类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复合式社交活动,这样的活动与其他只是作 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的活动不同,例如上班、旅行、购物等都属于工具性的社会行为 ,是为了达到某种结果而采取的行为。发展式学习是指建立最近发展区并在其内完成学习的 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是一种历史性的活动。

表演式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这种学习并不是由学习者个体来完成的。它是由在某个方面 更有能力和经验的人帮助没有经验和能力的人来完成的。帮助者根据被帮助者个人的实际能 力、经验和发展水平建立属于被帮助者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被帮助者在最近发展区建立的过 程中学习有关内容,这种学习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是由帮助者与被帮助者共同完成的。在一 般情况下,这种表演式学习活动常发生在儿童未进入学校之前,也就是说会发生在还未开始 工具式 学习之前。比如,婴幼儿在学习说话期间,在成人的帮助下所发生的那种学习就是 一种表演式学习,这种学习从其本质上来看能够真正有助于人的发展。在《一生的表演》一 书中,纽曼就列举了一些表演式学习活动的情境[3]。

情境一:一个十个月大的小女孩珍妮坐在小椅子上,面前摆放着一个空盘子,盘子里有一些 她刚吃剩下的小甜饼的碎屑,“饼……饼……”珍妮说道。尽管她这样做时并不能准确 地 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她的母亲与她做着这样的语言游戏,“饼……干?你想再要一些饼干 吗 ?”就这样一个具有二十多年语言经验的母亲与一个毫无语言经验的孩子一起交谈起来。在 这 种交谈过程中,珍妮通过模仿母亲表演着讲话,这样便在母亲的帮助下不断地超越了她自己 已 有的语言水平。妈妈首先要能接受珍妮所说的文理不通的语言,并帮助她继续讲下去。珍妮 就是通过参与对话活动来学习讲话的。试想,如果只允许珍妮讲她会讲的话,她的妈妈和其 他人只能接受她讲的正确的语言,那么珍妮还能在说话上得到迅速的发展吗?

情境二:在一次家庭聚会上,两岁的男孩贾斯廷在爸爸的要求下为大家唱他的ABC字母歌。 刚开始,贾斯廷非常流利地唱出“A、B、C……”可紧接着他忘记了下面的字母,爸爸于 是 小声地提醒他道:“D、E。”于是贾斯廷又接着唱了下去,唱到最后,他带着胜利的喜悦 大声叫道:“WXYZ!”顿时周围所有的人都一起拍手大笑了起来。

情境三:三岁的鲍比带着自己刚刚画好的一幅画跑到姐姐的房间,指着画上几乎无法辨认的 橘子、葡萄告诉姐姐,这是送给她的。姐姐高兴地抱住鲍比,赞赏道:“这张画真是太漂亮 了,我要把它挂到墙上去!”

通过对以上三个儿童学习的情境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孩子们最初在语言及绘画方面的才能确 实比较低。但是,他们周围的人并未因此而嫌弃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并积极地参与他们学 习的“共同表演”,为他们在原有的发展水平与将要发展的水平之间建立了最近发展区。在 发 展区内,周围更有能力者为他们的继续发展搭建了支架,帮助他们做了本来并不能完成的事 , 这就是原汁原味的表演式学习。人类的许多能力就是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获得的。它们共同的 特点就是都从自己本来不知道如何去做的事情开始做起,这也是一种非适应性的历史表演活 动,在表演中人们得到了发展。

三、工具式学习向发展式学习的转变

工具式学习向发展式学习的转变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人们教育观念的 更新,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为什么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可应试 教育的实质却一直未能改变?尽管其原因牵涉到方方面面,但根据表演心理学的理 念,要想 使学校的教学能真正促进人的发展,首先就必须改变学习方式,即由工具式学习向发展式学 习转变。具体途径如下:

1.改革教育评价方式,采用发展性评价

作为表演心理学的理论基石之一的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假设,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 对既有的智力测验的性质与学校教育中传统的学业成绩评价方法不满而提出来的。在维果茨 基之前的学科测验和智力测验,实际上是测量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并不能测查出学生的最 近发展区及其可教性。也就是说,这类测验只能测量出学生智力的实际水平,而不能测出其 智力的可能发展。表演心理学认为,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育评价领域的应用,改变了解 学生学习准备性的观念和方法,把学生的潜在水平与现实水平之间的距离作为评价的对象, 而潜在的发展水平是在学生得到指导时的表现。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在 其 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发展性评价与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离开教学实际做发展 性评 价。因为,评价的对象是儿童的潜能,也就是说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所以,应该采用过程 性评 价,及时发现并实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最近发展区的构建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 程中得到发展。只有在评价体制发生变革的前提下,学习方式才可能发生转变。

2.转变学习观念,向儿童学习

表演心理学指出,儿童在未入学之前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一般都是能够有助于其发展的表演式 学 习。人生发展心理学中的“幼态持续”理论认为,人类的健康生存有赖于把儿童期的部分行 为 保持到成年期乃至老年期。只有把自己从所谓的成熟中解放出来,才能够实现人的可持续发 展 。可是,由于自我意识、自我中心主义的影响,使成年人在学习方面变得逐渐愚钝起来, 阻碍了促进其发展的表演。表演理论认为,要使任何年龄的人都能够得到发展,就必须 向儿童学习,采用发展式学习方式。

自我同一性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表现,但如果这种适应行为与发展相脱节,则会出现与社 会不能相适应的现象。对于儿童来说,由于自我同一性尚未最终成型,所以他们能够采 用表 演式学习接受大量的信息,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而成人则不同,他 们把自我同 一性建立在一种社会错觉上,认为自己的知识已经非常丰富。事实上,由于社会的发展,知 识与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成人一味地自我封闭,而不愿意再去学习,则势必会被 时代 所抛弃,最终陷入痛苦的深渊。儿童早期的表演式学习是以没有形成自我意识为前提条件的 ,因而,他们也无法欣赏到自己的表演。而成人有了自我意识,但又被自我同一性困住 而无法进行表演式学习,这对人类生活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讽刺。

表演心理学认为,成人有了自我意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够再进行表演式学习。为了求得 进 一步的发展,成人应该在学习方面大胆地向儿童学习,模仿他们的一些做法,在模仿中学 习 一些自己并不知道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构建最近发展区,并在最近发展区的构建过程中使自 己得到发展。

3.明确教学本质,重视社会交往

什么样的教学才能促进人的发展?教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维果茨基明确指出,作为交往和 它的最系统化的形式便是教学。教学是主体间的共同活动,主体间必然存在知识经验的差异 ,即具有某方面专业知识的教师与准备学习这种知识经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维果茨基的最 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师应在教学中使用各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学习的最近发展 区,而最近发展区的构建离不开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甚 至认为教学就是一种交往[4]。因为,在教学中师生间和生生间的沟通、交流、协作 是完成教学 目标的必要过程,只有在互动性的交往中,学生才能发现自我和增强主体性,从而学会合作 ,学会共同生活,并得到全面发展。

工具式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体性行为,严重忽视了社会交 往在学习过程中 的作用,从而导致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成为一种任务,而不是自己发展的需要。由 于长期忽视与人的交往与互动,导致其在遇到问题时从不愿意向别人请教,一旦自己不能解 决, 就会感到痛苦。所以,改变学习方式就必须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既要关注校内的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又要重视学生在校外的社会交往。只有这样,学 生才能得到发展。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离不开学习 方式的变革。表演 心理学有关教育与发展的理论为当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5]。 尽管一种新 的学习方式的实施需要一个过程,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基于表演理论的发 展式学习必将作为一种新的理念为人们所接受,并在教育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ois Holzman,(1999).Performing Psychology:A Postmodern Culture of the Min d[M].New York:Routledge.

[2]Holzman,L.(1997).Schools for growth:Radical alternatives to current edu cational models[M].Mahwal,NJ:Lawrence Erlbaum.

[3]Fred Newman,(1996).Performance of a Lifetixe-A Prac tical Philosophical G uide to the Joyous Life[M].NewYork:Castillo International.

[4]王光荣.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 (4).

[5]Lois Holzman.Pcrformmive Psychology An Untapped Resource for Educators[J ].Educational and Child Psychology,Vol17(3),2000:86.

〔责任编辑:张 华〕

作者:朱兴国

第4篇:论深度报道与新闻记者思维方式的变革

内容摘要:本文着眼于传媒变局与深度报道构成的互动关系,分析深度报道理念在我国传媒业嬗变过程中所带来的观念变构,并进而探讨中国深度报道及传媒发展的未来空间。本文还深入分析了深度报道在传媒变局中的角色扮演,认为新闻观念的质变是引发传媒变局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传媒变局、深度报道、观念。

当今传媒面临着进入市场、重新“洗牌”的新形势。面对如此剧烈的传媒变局,新闻报道如果只是在单向度的传统思维下做局部操作的精细化,如在新闻主题的提炼、文体的创新、表达的新颖等方面作局部的零敲碎打,已不足以有效抓住现实格局的变化所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传媒变局的“战略思考”带来的思维转型是深刻的,并且反映为多个层面:它既有对新闻媒介生存法则的重新认识,也有对媒介功能的新的诠释,当然还涉及到新闻媒介如何反映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等操作性问题。后者尽管在传媒视野中属于战术性问题,但“动一发而牵全身”,如果传媒赖以立足的新闻报道本身缺乏影响力,那么完全有可能在这场“洗牌”、竞争中全盘皆输。

喻国明教授在谈及“未来我国传播领域受众需求的三大趋势”时指出:“媒体,尤其是试图成为最具社会影响力或特定领域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保持其主流地位的秘诀就在于‘随动’——伴随这一主流社会人群的转移而转移自己的目标受众的定位,力争成为服务于现阶段社会或某一特定领域内主流人群的传播媒介,成为他们所倚重的基本资讯来源、思想来源和观念来源。”①就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传媒业发展看,这个判断是相当准确而深刻的。事实也是如此,主流媒体的制胜“法宝”恰恰在于媒体在与目标受众的“随动”中保持自己的活力,提供适合于主流人群的资讯和观念,从而巩固自身的主流地位。所有这一切,从报道模式看,传统的客观报道因其孤立、片面的提供资讯,已不足以满足主流人群的深度资讯诉求,而以深度报道为代表的新一代报道模式,恰恰与现代思维方式之变化构成一种深度契合和互动,满足了目标受众之需,从而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主流新闻”。

一、 我国传媒业观念形态的嬗变

我国大众传播业20年来的发展历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从功能的单一到功能的多样;从传播者本位到受众本位;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从仅仅把新闻事业视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到承认新闻事业的产业化性质并将市场机制引入传播领域。”②这大致可以看作是对20年来我国新闻传媒变局作出的路向提示。

对于上述传媒变局,当然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从“发生学”角度分析,在我看来,推动我国新闻传媒发展的关键力量主要来自三方面:

一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意识形态变迁。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

和宗教的。”③新闻媒介作为反映社会经济和特定意识形态的工具,它的性质、功能和发展必然受到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这双“无形之手”的影响。

二是以“受众”为代表的社会力量的影响。新闻媒介作为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桥梁”,它受到来自两方面的双向制约,但同时也可能构成两者之间的“纽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是分离的,新闻媒介也出现了传播“偏向”,因此受众因素实际上是被忽略了,其结果是导致本来的新闻受众无法从新闻媒介获知信息,而只能转而从其他渠道寻找资讯和思想来源。这种传、受之间的断裂,必然使新闻媒介的生存空间遭受挤压,难以担当起舆论“公器”的职责。表层地看,从90年代初开始,新闻传媒逐渐找回“受众”意识,并在结构与选择内容的标准上首次向着“受众本位”的方向发生根本性转移,而究其实质则是新闻媒介直接感受到了来自以“受众”为代表的社会力量的巨大压力,并且调整了传播关系中的位置,找到了契合两端的平衡点。尽管在实现过程中“失衡”现象经常存在,也难免出现两面不讨好的尴尬。

三是新闻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我国有着异常复杂的国情和特点,许多现象往往不是经典理论所能涵盖和解释的。新闻媒介的嬗变也能印证这个判断。自然,人们不能否认理论对具有实践的指导乃至引领作用,但就我国新闻的实际情况看,往往是在理论上的是非曲直尚待澄清时,而某种现象却已经有了,或者说新闻实践走在前面了,从而引起新闻观念和理论的探索和更新,最终驶入官方认可的“快车道”。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令人深思和回味,但不可否认新闻实践所蕴涵的巨大推动力量。

以上是我国传媒变局的整体轨迹,而所有与此相关的问题,某种程度上都与深度报道观念有着深切的关联。这里仅着眼于“观念”形态,分析深度报道理念在我国传媒业嬗变过程中所带来的观念变构:

首先,扩展了对媒介功能的认识。一种主流报道形式的出现,事实上总与这个时代的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主流诉求联系在一起的。深度报道作为党派新闻、客观报道之后的第三代主流报道形式,不仅赋予新闻报道以信息功能、服务功能,而且还以启思性的透视功能、监督功能、培育功能以及审美功能给人以多方面满足。譬如有些记者就认为:“扎实地读懂中国社会这本大书,用学者的眼光观察和审视生活。”这种认识,表明深度报道带来的是记者撇开了多年形成的线性思维,而渐渐趋向对新闻的多种功能的整合认识。深度报道中“让事实经过理性的过滤”,在作品中带有“全息摄影的特征”,都表明了新闻从单纯齐一向多样统一的认识超越,更表明了驾驭深度报道的新一代记者审美意识的长足进步。所有这一切,自然会扩展为对媒介功能的重新认识。

其次,回归新闻的本质。新闻具有宣传的社会属性,但宣传毕竟不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更不是唯一属性。以往的新闻只强调单向度的宣传,忽视新闻之所以成其为新闻的本质属性。深度报道的目标诉求之一,即在于真正实现“重要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这就从本真意义上重新阐释了新闻的含义,纠正了庸俗化宣传隐含的单一属性认知。深度报道最基本的社会品格,即“深度报道是否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是否具有新闻要说真话的基本品

格,是否具有历史真实记录的新闻使命感”。④从这一个性设定中不难看出,深度报道对于新闻媒介确立以新闻为本位,摒弃宣传本位起到了“示范”作用。

再次,新闻事业的产业性质引入传播领域。新闻与市场结缘,其前提是新闻的品牌节目获得广大受众的认可,并由此凸现新闻的经济属性,进而扩大为把市场范畴引入传播领域。这里有一个隐形的逻辑延伸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深度报道节目和作品作为媒介的“第一卖点”,吸引过受众的眼球,也赢得了“市场效应”。众所周知,传播市场是建立在社会注意力资源基础上的,而深度报道在各种新闻中最大程度上吸纳了这种社会注意力资源,并且以自己的智力投入,进一步裂变、释放出能量,最终实现了对社会注意力的占有。某种程度上讲,传媒的产业性质最终确立,也不能忽略深度报道在其中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期待视野中的传媒功能变革

传媒业态的嬗变,归根结底是缘于传媒业对传媒功能有了新的认识。无法否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意识形态掌管者惯常地把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仅仅看作是宣传教化的工具,而且在这个精神空间,领袖们、精英们是睿智者、教育者、灌输者的代名词,而“凡夫俗子”的个人则是受教育者、被灌输者、服从者、行动者的另一种命名。它还只承认思想与认知的一种方式,而不能容忍思想与认知的多元性、丰富性、多样性、多层次性的思维模式。

80年代以后,随着整个社会思想的解放,新闻媒介的文化传承功能和娱乐消遣功能逐渐被接受,媒介功能有所扩大,但在表达思想言论方面仍多有“禁

区”——它与同时代哲学中的“人道主义”大讨论、文学领域中的报告文学揭露和批判现实阴暗面的“社会共振”和引起的时代激荡相比较,新闻媒介在直面时代主题、反映现实问题、触及时弊痼疾等方面明显滞后于其他社会科学。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媒介思想的进一步解放,由此引发了报纸新闻中深度报道的崛起,特别是1993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节目的开播以及以《南方周末》等为代表的报刊的创办,显著地标志着新闻开始直面现实问题,揭露和批判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并担当起舆论监督的职能。这些新闻类节目或栏目提示人们,新闻的“社会守望”功能已被实际地上升为大众传媒的首要功能。

重新认识媒介功能在我国是一个艰难进程,但在新闻传播史上却是一个 “老话题”。1948年,传播学奠基人之

一、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就运用社会学的结构功能理论,把整个社会比拟成生物有机体,提出传播活动对于社会的存续和发展具有三大功能。它们是:

1、监视环境功能;

2、协调关系功能;

3、传承文化功能。就监视环境而言,深度报道以其全面的生态环境扫描、社会环境报道和舆论环境反映,使人们对社会问题形成整体印象和思考;就协调关系而论,深度报道通过提供详实的资讯和社会各方面意见,使问题的讨论能在最大范围内得到沟通,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理解和共识。

这里,不妨再次透析“非典型肺炎事件”中的传媒表现,或许有助于认识问题:2003年1月,一场沸沸扬扬的“非典”事件使广州的城市生活陷入罕见的社会

性恐慌,在此事件中,当地有颇多传媒在既有的宣传管理惯性思维控制下,在广大读者最需要新闻事实和舆论导向的关口,始则装聋作哑,再则隐约其词,而与此同时,网络信息空前畅通,不实的流言也盛行一时,促发了广泛的社会混乱。直至2月11日、12日两天,广州各大报纸纷纷开始大篇幅详细报道该事件,一时间,有关新闻报道和深度分析铺天盖地而来。新闻媒介的大规模介入,迅速遏止了在市民中滋生蔓延多日的恐慌,对板蓝根、白醋、口罩的抢购也于11日、12日基本平息。与此同时,民间和网上的有关“非典”流言也逐渐趋于平静。从前、后对照中不难看出,新闻媒介“装聋作哑”,实际上也就放弃了监视和协调的基本职能,其结果只能使视听混淆,莫辨一是;反之,媒介通过对社会问题、新闻事实的分析、评论,起到了解疑释惑、引导舆论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媒介联系社会、使社会各个部分协调一致的目的。⑤

对媒介功能的重新诠释其实并非新鲜之见,也基本上为我国新闻媒介管理者所认识,但在现实中履行中,许多问题仍然存在。以近年来新闻媒介中的突发性事件报道和舆论监督类报道为例,为什么媒介经常会显得如此尴尬?个中原因值得总结:首先,突发性事件的起因短时间难以查清,部分地方政府往往要求新闻媒介“待原因查明后再做报道”,这样就必然扼杀报道时机,甚至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如1994年3月,浙江千岛湖发生的32名台湾游客被抢劫杀害特大案件,报道明显滞后、反应迟钝,造成台湾民众的不满,损害了政府形象;其次,大多数突发性事件“后果消极”,与我们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正似乎有所抵牾,因此有些主管部门动辄以“容易引起恐慌”为由,进行新闻限制和封锁,而可以回避政府工作中的失误。震惊全国的广西南丹矿难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如果不是媒体记者的调查报道,真相很可能被掩盖;再次,有些实际工作部门的官员为了逃避监督,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时往往采取文过饰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甚至用行政手段阻止新闻记者进行调查采访。这是媒体现状中特别是深度报道令人担忧的一面。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面前,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学者着眼于我国民主建设的大方向,不断思索着中国媒体发展的未来空间。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以建设性态度,对媒体应该有什么健康的环境作出了自己的思考:“首先,媒体应该有它的活动空间,能够按照自身的逻辑做事,几百年来,新闻界已经有了自己行业的一些公认准则,超越了这些准则,就是不道德的。而当他们受到不正当干预的时候,这一行业的行为准则就会被破坏,规则被破坏的结果就是行业的堕落。其次,新闻界应该有好的制度和机制,一个好的制度会使越来越多优秀者出现,而坏制度只能使人越来越堕落。第三,要处理好媒体与官员的关系,因为官员绝不会允许媒体报道对他不利的消息,这样的结果就是新闻不能提供真实信息,同时也加大了新闻成本。最后,不要出现太多的媒体败诉。”⑦他还举例说,耶鲁大学的陈志武先生曾作过研究,他发现,中美两国类似诉讼的胜诉比例正好相反,而在我国因为名誉权而状告媒体的案件中媒体的败诉率高到难以置信的程度。如果这种状况不加以改变,长此以往,新闻就会无法生存。这些见解相当深刻,足以启示包括深度报道在内的所有媒介报道。

三、深度报道在传媒变局中的角色扮演

传媒变局带来新闻业态的诸多变化,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业界的连锁反应。因此有人用“革命”一词来形容80年代以来传媒界的变革,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夸张。

当然人们注意到,发生在传媒界的这次“革命”,诱发的因素可以从多个视角来探讨,但不可否认,深度报道在媒体中崛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众传媒以新闻立足,新闻观念的质变,必然引起媒介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传播手段、资源配置等各要素的剧变。那么在这场传媒变局中,深度报道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首先,从传媒业态的嬗变看,深度报道凸现了社会“注意力”因素,由此构成了媒体力量的重新配备和整合。深度报道是讲大事的,这些大事可以是某一构成社会强力关注的突发事件或重大时事,如伊拉克战争报道、非典事件报道;也可能是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某种观念形态,如对改革中某些问题的认识或重要政策;还可能是某一重大问题的综合剖析,如西部地区贫困探源等。它凸现焦点、热点,以社会注意力为中心( “受众中心论”),着力于“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使新闻更具有可看、可听和可读性。

社会注意力,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变动不居,弥漫于日常生活流中。新闻传媒依据传播学中的“议题设置”理论,有效地捕捉时代的社会公共性事件、问题或话题,通过必要的策划和智力投入,使本来弥漫的社会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时期、时段的“问题”上,构成新闻的“看点”。一般来说,客观报道由于孤立、就事论事地对待事件和问题,所以受众的注意力是分散的、短期的,而深度报道因其深入性、关联性和持久性,足以凝聚受众探索的目光,使之关注某个特定的“焦点”。也正因为它的这个特点,媒介就不能像对待客观报道那样处理事实,而需要足够的力量(包括人力、财力、和精力)投入,真正深入地报道、分析、评说事件或问题,以伊拉克战争报道为例,世界各国为深度报道战争进程,媒介投注的人员、设备和资金,是传统业态的媒介所无法想象的。

其次,从传媒的功能变革看,深度报道强化了新闻的“社会守望”职能,并日益延伸出新的社会职能,逐渐构建起一种媒介品格和精神。深度报道是否反映了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敏感点”问题,是否具有新闻要说真话的基本品格,是否具有历史的真实记录的新闻使命感,这是深度报道最基本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依据,如果演化为媒介自身的职责,可以看做是“社会守望”的职志是否实现。以“新闻调查”为例,它的“调查”对象,就是正在或一直被遮蔽的“真相”:有的被权力遮蔽,有的被利益遮蔽,有的被道德观念和偏见遮蔽,还有的被我们狭窄的生活空间和集体无意识遮蔽。如果进一步分析,它一般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属于通常所说的内幕或黑幕,那就是被权力或利益遮掩的真相;另一种是复杂事物的混沌状态,一般是被道德观念、认识水平和信息不完整所遮掩的真相。社会守望者的新闻就要通过自己特定的方式,揭穿真相,去除遮蔽,使事实回归常识或真理。

深度报道应关注国计民生,张扬人文情怀,应为净化社会空气尽力,为中国的民主进程实施舆论监督等,是转型期中国的根本期待。这种期待能否实现和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已日益上升为人们对媒介品格的一种认定,或一种身份符号。以《南

方周末》为例,它的彰显爱心,关注民生,维护正义,平民视点,以及体现出来的启蒙思想、弘扬理性等特征,已构成了它的基本品格。正如一位读者在给《南方周末》的来信中写的:一个禁锢思维的民族不会有希望,《南方周末》心中永存的国脉与民瘼,为人们开启了一个思维的空间。

再次,从传媒经济发展看,深度报道作为一种重要的注意力资源,已直接成为媒介注意力经济的内容,并成为媒介经济的标识或品牌。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鲁汉在20世纪60年代就曾指出:传媒所获得的最大经济回报来自于“第二次售卖”——将凝聚在自己的版面或时段上的受众“出售”给广告商或一切对于这些受众的媒介关注感兴趣的政治宣传者、宗教宣传者等等。那么,这种所谓“出售”受众的行为到底“出售”的是什么呢?对此,麦克鲁汉的回答是:受众的注意力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作为文化产业的传媒业,是以社会注意力资源为主要经营对象的经济产业。媒介的注意力经济品质,是一种固有属性,其构成社会影响力的,主要取决于媒介的内容。从实际情况看,由于现实中人们认知、社会判断和社会行为的需求,几乎所有媒介的深度报道都已成为看点和关注点,这些节目或栏目一般都已具备“品牌效应”,直接影响收视率、点击率和阅读指数,这无疑有助于传媒经济链的不断延伸,并且其影响将是十分宽广、持久的。

注释:

①、②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来自中国传媒业第一现场的报告》,第20页、第6—7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3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④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评析》,第16页,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⑤杜骏飞:《流言止于传媒的公信——透析“非典型肺炎事件”中的传媒危机》,《新闻记者》2003年3期。

⑥、⑦见2003年2月27日《南方周末》,《中国媒体:责任与方向》。

第5篇:浅析初中英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高艳艳

(1981年3月

女)

工作单位: 山西省晋中市乌金山中学

通讯地址: 山西省晋中市乌金山中学 邮

编:

030600 联系电话:13233031268 电子邮箱:1946180486@qq.com 职

称:中教二级 教 龄:12年 使用教材:人教版

承诺书

本人保证此次提交2012“人教杯”全国外语教学论文大赛的论文系本人原创作品,全文内容没有任何违法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之处。由于写作需要而引用他人观点和文字表述之处,均已详细注明原作者及具体出处。本人郑重承诺,所提交的参赛论文没有侵犯他人或其他法律实体的知识产权。若由于侵犯他人或其他法律实体著作权等引起相关法律责任,将由本承诺人承担。

承诺人(签字):高艳艳

2012 年 9 月 15日

浅析初中英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一直在“聋哑英语”徘徊。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一直是教师和教育专家探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转变教师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正确合理划分小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发现法。发展学生个性,创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

学习方式

自主发现

小组合作

传统的教学以教为中心,是一种理想化的教学,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并不反映学习发生和发展的真实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宰者、灌输者、代替者,我们关注的是教师的表演而不是学生的表现。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完美而忽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组织形式的整齐划一和知识组织形式的层次清晰,忽略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重要作用,学习方式过于简单化和被动化;过于追求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教学环节的完整和问题答案的完整,忽略了学生交流、反思、改进和协调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过程不具生成性流于规范化;过于追求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学生的学习目标,强调教学内容传授的完成和教学结论接受的完成,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是对新知识主动的意义建构,学习目标没有得到真正的意义上的实现。

所以,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先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转换教师的角色地位,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和关键,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张扬学生的个性,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学生要达到自我建构知识,自主发现与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提倡并落实的学习方式。

一、 自主发现与小组合作对初中英语学习的影响。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合理的发展智力的教学是让儿童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而不是只满足于教师冗长的讲解、灌输和强迫儿童去死记硬背。儿童在自己发现,自己得出答案过程中,不仅学得了知识,发展了思维,也学会了如何学习和独立探究的能力。但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来看,教师必须善于整合教材使知识由难到易,同时必须正确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坚决不能使教学流于无政府状态。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依不同的性别或能力,以4至6人混合编成若干小组,在一种积极的情境中,为完成同一个目标,分工合作、相互帮助、彼此指导,并以集体的成功为评价依据,最终促进个体健康发展的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形成多边的教学交流,形成开放、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在分工、协作活动中,学生能树立起敢于负责的意识和精神。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精神、集体观念、竞争意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

1、 转变教师角色,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是学习加工的主体,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清晰地呈现出来,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及新旧知识联系,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

2、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建构主义强调情景的作用。学生参与度的高低决定教学成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努力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创设真实、轻松的学习情景。通过自由谈话,一句话新闻英语播报,简笔画,单词接力等导入。同时,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调控课堂氛围,形成一种生机勃勃、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会思维清晰、反应敏捷、迅速有效地获取知识。

3、 正确合理划分小组。

教师要从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结构入手,可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英语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也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随机进行分组;还可以自由划分,根据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角色,根据不同的合作任务由2——6人组成,确保每位组员能担任一定的角色,负起每个角色承担的责任。

4、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善于整合教材,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目标。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即儿童在独立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即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如果教学内容超过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那么,学生就会感到很困难,甚至产生烦躁和焦虑。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熟悉教材,又要了解学生,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一致,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发现法。

创新的核心在于思考,思考的前提是发现。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否则我们教出的学生就是一名“搬运工”,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无从谈起。首先,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不仅要把知识清晰呈现,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困难时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其次,学生“自主发现”的时间不可太长,否则师生交流的时间会缩短,要让学生真正的去动脑思考而不能流于形式。

第6篇:微课推动下的学习方式变革

《微课推动下的学习方式变革》心得体会

洮南市第一小学

王曲华

今天我在洮南教育信息网上学习了牛玉乐玺专家讲座的《微课推动下的学习方式变革》,受益匪浅,我感受到了微课的无穷魅力。我也充分意识到了在微课的推动下教学方式的不断变革。教学课堂改革重在自主学习,微课——作为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而微课恬时地悄然出现其广泛流行也得到了众家的好评与推崇。微课已经成为在远程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一、微课和慕课和翻转课堂的不同

(一)翻转课堂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员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员之间和学员与学员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要有翻转课堂的一些必备用具:电脑 、IPAD、手机等设备。

二、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员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员为本的教学思想。

(三)慕课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

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

二、微课在教与学中的使用及意义

(一)微课组成:“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三)微课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

3.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二、微课的作用

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的博客、微博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实施微课能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 1.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2.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3.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 4.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5.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 6.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7.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

三、制作微课

(一)微课制作流程

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思

(二)选题标准

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事半功倍的进行讲解、录制,不好的选题同样可以使得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

1、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选择,关乎知识结构的设计,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来制作微课,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较为符合微课制作的初衷:教学资源分享,为学生(教师)解惑,启发教学。

2、要适合用多媒体表达

微课作为一种媒体,内容的设计要适合使用多媒体特性,对于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制作的结果也许是徒劳的,因为也许使用黑板教学或进行活动实践的教学效果更佳。同时也会使教学过程平庸无奇,令观看者失去学习欲望。因而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

2015.12

第7篇: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读后感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时代要求

——读《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感

最近细心研读了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第一章,有一些感想和大家分享。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要依靠教师教学行为、观念、方式的转变的落实上。也就是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学习。

为什么我们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任长松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不光可通过书本,更多可通过互联网等来获取。如果我们不改变教学方法,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时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既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服务,让学生能更容易的掌握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见识科技在教学方面的应用,更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高一地理必修一比较抽象,总有学生抱怨太难了,刚开始就比较畏惧,不想学,到高二选地理的人就很少。所以在高一时一定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可以借助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贴近学生生活,各种趣闻事例等,让学生想学、主动去学。

学生步入社会,寻求就业机会。可社会特别是工商界需要的那种具有创造性思维、善于学习、推理、擅长合作和会解决问题的人才,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会自主学习,会创造性思维,会推理,会做决策,会解决问题,善于合作,会与人相处。所以在教学中,宁愿让学生少学一些,也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给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培养多一些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学习,实践经验更为丰富,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被历史的脚步所淘汰。

21世纪更要求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去创新。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能对知识形成浓厚的兴趣,有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看,如果在某些知识点上欠缺,只要他具备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能力,会学习,他可以很容易通过各种途径得到补偿。由此可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很重要。这就是俗话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任长松的观点很新颖独到。教师观念、方式的转变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这样才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张扬、提升,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的人。乱世创造英雄,信息时代也会创造出“时代的教师和学生”。

第8篇:浅谈信息化教学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摘 要:信息化时代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本文简要阐述了信息化教学环境背景对学生学习产生的主要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教师应如何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有效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学习方式;问题分析;策略探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给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对教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由于过于依赖“网络搜索”,许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面临着退化的风险。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信息化教学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

1.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上不同用户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资源信息的传播速度,还增强了信息的交互性,有利于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

2.增强了学生的信息选择权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全面推行,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自由获取所需的信息,并且可以随时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源与他人分享,加强了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联系,为教学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而言,信息化教学的实施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还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和质量。

3.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尽管信息化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自由选择,使他们获取的知识更加全面,但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部分自觉性差和是非辨别能力较弱的?W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二、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推进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探讨

良好的学习方式需经过长期的稳定训练才能形成,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时,不仅要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还应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

1.利用信息化技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整合校内外各方面的学习资源,构建学习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为保障学习资源的质量,学校还需对平台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大量资源。

其次,学校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最后,教师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鼓励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下主动地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科学设计信息化的学习任务

建构主义学理论指出,学习是主体与环境客体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学生会结合自身的经验将对客体的认知转化为内在知识。信息化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学习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为学生科学地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实践价值的学习任务,以达到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应清楚地注意到,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的自由性得到了有效提高,为保障学习效果,教师有必要加强外部环境监督,通过一系列的信息化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自律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运用信息化方式来解决问题。

3.利用信息化平台,构建完善的学习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对于全新的学习方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学校和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快速确立学习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学校应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发展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借助信息化平台构建相关学习体系,对学生在今后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预判,并提出解决方案,不仅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交流不通畅、学习资源利用率不高、知识获取手段不足等问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文化水平和实践能力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有力推动了教学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教师在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不断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万亚君,郑晓梅.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6(10).

[2]顾连方.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变革[J].创新人才教育,2014(9).

作者简介:石锴(1978― ),男,河北南宫人,本科学历,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

第9篇:初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角色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

二、终身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物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

在新课程内容框架下,绝大多数教师由于知识的综合性与前瞻性不足,难以独自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指导工作,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建立起协作的工作思想。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取长补短。

在新形势下,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创新及总结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三、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授课中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和物理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启于思,思启于问”。在新课标下的课堂应是这样: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的养育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殿堂,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有了探索新知识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丰富,有了亲身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物理教学反思才具有它真正功效。

上一篇:校园宪法宣传活动班会下一篇:考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