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电系统电子技术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强电系统,其中强电系统中的电子技术起到重要的作用,成为构成强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也更加重视,强电系统开始在各种领域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强电系统电子技术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强电系统电子技术论文 篇1:

强电系统电子技术分析

摘 要: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引入,促进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进一步深化,在工业化时代,强电系统已然成了我国电力系统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主要从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当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子技术;强电系统;分析;探讨

0 前言

在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电子技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子技术的发展让大量的新技术运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现如今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社会中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电子技术也应运而生,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是极其广泛的,我国最早利用电子系统的时间短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就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而随着物质生活以及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开始对电力能源重视起来,对电力的运行安全问题也是非常的关注,将电子技术应用在强电系统中可以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更新,对强电系统的发展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 电子技术的优势及意义

1.1 电子技术的优势

电子技术之所以能够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与它的优势是分不开的,电子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控化。由于传统的电器件都是属于半自动形式控制的,半自动控制的电器件一般其换相电路都要比传统的电器件复杂很多,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引入,自关段器件的电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更好地运用电子技术实现了全自动控制操作。

(2)集成化。所谓的集成化主要是将所有的全控型电子器件利用数量较多的电子单元器件结合在一起,将其放在同一个基片上,这种集成化的处理方式与之前传统的电子器件分立的方式进行比较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集成化的处理可以极大地缩短电器件运行的时间,除了这一点以外,高频化的优势也是集成化的一个优点,它可以提高电子器件的工作效率。

(3)高效率。高效率化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了电子器件及变换技术上,主要是通过电子技术来降低导通的压降,使得最终电器件的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之前在变换器的使用中,多数都是使用硬开关技术,现如今软开关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强电系统的运行效率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意义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能源的应用效率,电子技术还可以提高强电系统运行的安全,能够实现对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成本投入,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还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产业在投入生产之前都进行了电子技术的处理工作,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的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可以在网络技术的监管下进行,保障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

2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2.1 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在发电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用来调节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在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的静止励磁中,运用晶闸管整流可以提高静止励磁的可靠性,最重要的是所花费的资金成本也会得到降低,而在电力系统中,我们在控制水力和风力发电机的时候,对转子中的励磁电流产生的频率进行调整之后,可以提高水力和风力发电的功率。由于电力系统当中风机水泵所消耗的能量是非常大的,基本上占了整个系统的百分之七十,而且工作的效率还非常的低,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研究人员在系统当中安装了变频调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我国可以运用高压大容量的变频器系统还不是很多,所以对电力系统进行较为精准的控制暂时是不现实的。

2.2 电子技术在输电环节的广泛应用

在输电环节上,直流输电技术以及高压直流输电都选择了晶闸管变流装置,这一装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那些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系统的无功损耗问题。直流输电技术不仅稳定性好,其灵活程度也是最高的,其电容量也非常大,即便我国各个省市地区的地形地质特点不同,直流输电技术也能够在不同的地质地貌条件下远程的进行输电作业。在输电环节中,电力能源会在输送的过程当中出现巨大的损耗,打个比方说,如果想要从一个城市输送电能到另一个城市,如果输送的距离较长的话,那么就会有30% ~ 40%的电能在传输的过程当中被损耗掉了,最终输送到的电能可能都不到一半。而自从电子技术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管输送电能的距离有多远,最终输送到的电能都可以保证在90%以上,将电能的输送损耗降到了最低。这也是为什么电子技术在输电环节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3 结语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降低了电力能源在传输过程当中出现的损耗,有效地提高了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也是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一个整体趋势,因此在新时代下,我们的研究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对电子技术的研究,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运用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就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也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放,王志强,李国锋.三相线电流平衡化补偿方法

[A]. 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2] 游广增.电力电容器的谐波分析及一种谐波抑制方法

[A]. 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

[C]. 2010.

[3] 梁喆,欧阳名三.基于负荷侧无功补偿的静止无功发生器控制方法研究[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 2006.

[4] 揭林玲,唐昆明,张太勤,周小平.基于暂态特征信号综合判据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研制[A]. 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5] 任士焱,李国玉.一种实用的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输出电压特性分析[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 2008.

作者简介:陈坤(1995—),男,辽宁庄河人,沈阳理工大学学生。

宁宇(1996—),男,辽宁朝阳人,沈阳理工大学学生。

刘柏霖(1995—),男,辽宁铁岭人,沈阳理工大学学生。

作者:陈坤 宁宇 刘柏霖

强电系统电子技术论文 篇2:

强电系统中电子技术的应用探究

摘 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强电系统,其中强电系统中的电子技术起到重要的作用,成为构成强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也更加重视,强电系统开始在各种领域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将电子技术有效的与强电系统相融合,成为电力行业的技术人员所面临的课题之一,本篇文章即是对电子技术应用在强电系统中起到的优势做出分析,并发掘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重要意义,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技术;强电系统;应用探究

引言:

电子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被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它的出现和推广,使得更多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得到优化和改善,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省时省力,还可以降低环境资源的浪费,节约物力、财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除了能够加快电网的运行,还能对强电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时的监控,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直接告诉人们位置,为后面的对电力故障的排查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因此,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上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本文将对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以及意义做出探讨。

一、电子技术的优势

电子技术在出现和发展这极短的发展时间内,就受到了各个领域大批量大规模的应用,可以发现,电子技术占据不可替换的独特优势。其优势主要有四点,分别是电子技术的全控化、集成化、高频化以及高效率化。全控化的实现在于电子技术对于电子软件实现了自关断器件处理[1];集成化的实现在于实现了全控型的电子器件与其他多个单元电子器件的高效集合,使它们都在同一个基片上,减少运行的时间;高频化的实现在于集成化的实现使得电子器件速度得到有效提升;而最后一点高效率化的实现在于导通压因为电子技术而变得很低,因此相对应导通消耗也降低了,除了导通的消耗降低了,它的开关以及运行状态等都有了相应改变,使强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

二、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起到的意义

正是因为以上提到的新型电子技术的优势所在,强电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已经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存在,电子技术成为强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的疑问出来了,电子技术到底在强电系统中有着什么作用又或者是意义呢?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讨论,第一是提高了电能的使用效率,第二是为后面的机电一体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保证。据相关数据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电子技术在保证强电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以使电能优化达到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四十,使用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第二个意义在于现在国家的极力支持,使得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新型产品以及技术的开发还需要更多更有力的技术支持,这时候就需要利用好电子技术,通过它来保障好我们现在互联网下的强电系统可以安全平稳地运行。

三、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由上文可知,其意义十分重大,使我们对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做出了相应的大致的了解,接下来是对于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具体应用展开相应地分析和讨论。

(一)发电环节

第一个方面,现代新型的电子技术对发电机的静止励磁控制进行了改造,使得励磁机造成的影响得到控制,降低了建造成本,有效控制和改善了发电机的整体运行和质量。再加上在原本的静止整流器中的励磁系统中,因为硅整流元件把直流励磁机的换向器替换下来,因此转变了励磁机的运行条件,有效维护好了电力,使其减少来自于外界的干扰,更是加大了供电过程的可靠性。因为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完全由可控硅得以构成,再加上可控硅是静止物体,所以称该方式为静止励磁方式[3]。

第二个方面,水力、风力发电机的变速恒频励磁。水力发电,显而易见,其有效功率受水流的压力和流量决定,当水流的变化范围发生较大的变化时,抽水蓄能的机组的转速也随之而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风车所捕捉到的风能的转速也会发生变化。要使获得更大更有效的功率,需要用到的技术核心则是变频电源。变频电源可以在转子励磁电流频率调整之后,保证转子叠加后的输出频率保持恒定。

三个方面,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在传统的电子技术当中,发电厂中的风机水泵不能保证电能的有效利用率以及减少设备的耗电量。但是可以进行变频调速,帮助弥补和完善电子器件所可能存在的不足。对中小型容量的风机、水泵以及压缩机,通过应用低压变频调速,可以节省能源消耗达到百分之二十甚至是百分之五十。对于中大型容量的风机、水泵以及压缩机,通过应用高压变频调速,可以节省能源消耗达到百分之二十五甚至是百分之四十左右。目前我国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电量消耗在电动机上,其起到的节能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输电环节

第一个方面,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直流输电技术能够帮助送电以及受电两端的整流实现更新,有效降低能量的损耗,减少长距离或是大容量的输电运输造成的无用功损耗。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让稳定性、控制性、操作性以及灵活性得到提高,对不同的复杂环境下的远程输电工程的控制也更加方便和快捷[4]。

第二个方面,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随着交流输电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强电系统的工作人员也开始对其进行改进和应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对强电系统的电压和相位进行控制,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对传统交流电力的改造,可以在降低输电损耗的过程中,保证和巩固强电系统在运行时的稳定性。

(三)配电环节

配电系统也面临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即对供电可靠性的加强以及电能质量的提高。对电能质量控制是非常复杂的,不仅需要满足电压、频率、谐波以及不对称度的要求。同时对于各种瞬态的波动和干扰的抑制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如今的电子技术中出现的用户电子技术的实施则可以快速便捷地解決这一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篇文章的讲解,我们能感受到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充分有效的降低能源的消耗,还可以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将会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电力事业也将出现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林芝羽.实验与报告齐飞,困难共乐趣一色——我眼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J].高校招生:高考指南,2018(7):42-43.

[2]李娟.微课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C]//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教育管理篇).2020.

[3]段利强,穆测,韩旭.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强电施工与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8):4173.

[4]游淑琼.低压电气安装技术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与探究[J].华东科技(综合),2018,000(010):P.89-89.

作者简介:

吴先钦(1970年12月18日),性别:男,民族:汉,

籍贯:江苏,职务/职称:高级工,学历:大专,单位:扬州大学,研究方向:电工应用技术,单位信息单位全名:扬州大学后勤保障处

(扬州大学后勤保障处 江苏 扬州 225009)

作者:吴先钦

强电系统电子技术论文 篇3:

关于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强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电子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强电系统中。未来社会的发展会使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得到更大规模的应用,本文主要通过对电子技术的优势的分析以及对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应用的重要意义的分析,进而探讨了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技术;强电系统;应用分析

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强电系统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很多工作环节得以优化,不能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节约一定的能源。因此在强电系统中应用电子技术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接下来笔者就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的相关问题做具体的分析。

一、电子技术的优势

电子技术之所以能够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接下来,笔者将进行具体的概述,其主要优势如下:

首先,全控化。全控化主要是针对自关断器件来说的,传统的电子器件主要是半控型普通晶闸管,这种电子器件的换相电路十分复杂,而自关断器件则使电路得到了优化,实现了全控化操作;其次,集成化。这种集成化主要是将全部的全控型电子器件用很多的单元电子器件连接在一起,放在一个基片上,与以前的电子器件分立方式相比,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再次,高频化。这个优势主要是因为电子技术实现了集成化,这就大大提高了电子器件的工作速度;最后,高效率化。这个优势主要体现在电子器件和变换技术上,这是因为电子器件在运行时,通过电子技术能够降低导通压降,从而就减少了导通消耗;电子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子器件开关上升与下降的速度,这样又减少了开关的消耗;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子器件的运行状态更加平稳,这样又提高了运行的效率;软开关技术在变换器中的广泛应用,对提高强电系统的运行效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上文中笔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电子技术的优势,正是因为有这些优势才使得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强电系统中应用电子技术具有那哪些重要意义呢?笔者将进行概述,主要的重要意义有以下两点:

一方面,提高电能使用效率。在强电系统中应用电子技术在保证整个强电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电能以及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这样能够优化大约10%到40%的电能,提高了电能的使用效率,节约了相关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对实现新型机电一体化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高端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产业的研发与应用,越来越多的产业需要在投入使用前进行全面的电子技术处理与加工工作,并以此保障互联网网络下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与稳定。

三、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上文中,笔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在强电系统中应用电子技术的重要意意义,我们对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主要有哪些应用呢?接下来,笔者将进行详细的阐释。主要应用在以下几环节:

(一)发电环节

1.大型发电机的静止励磁控制。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对这部分发电机进行更新与改造,静止励磁控制环节省去了励磁机的作用与影响。在控制建造成本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对整体发电机进行质量控制工作。

在静止整流器励磁系统中,由于硅整流元件代替了直流励磁机的换向器,因此,改善了励磁机的运行条件,使维护工作量减少不受外系统干扰,供电可靠的优点。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全部由可控硅供给可控硅是静止的,称之为静止励磁方式。

2.水力、风力发电机的变速恒频励磁。水力发电的有效功率取决于水头压力和流量,当水头的变化幅度较大时,尤其是抽水蓄能机组,机组的最佳转速便随之发生变化。风力发电的有效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风车捕捉最大风能的转速随风速而变化。为了获得最大有效功率,可使机组变速运行,通过调整转子励磁电流的频率,使其与转子转速叠加后保持定子频率即输出频率恒定。此项应用的技术核心是变频电源。

3.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传统电力电子技术中发电厂的风机水泵不仅电能利用率低并且设备耗电量大。然而使用高低压调速器对其进行变频调速,可以缓解这一问题并达到节能目的。对中小容量风机、水泵、压缩机,采用低压变频调速技术,一般可节能20%到50%;中大容量风机、水泵、压缩机,采用高压变频调速技术,一般可节电25%到40%。这对占我国总用电量40%以上电动机耗电而言,其节能效果是非常可观的。

(二)输电环节

1.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高压直流输电,其送电端的整流和受电端的逆变装置都是采用晶闸管变流装置,它从根本上解决了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系统无功损耗问题。直流输电技术不仅具备了稳定性强、控制性强、操作性强、灵活度高、电容量大等特点,并且在不同地质地貌下远程输电工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交流输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此年来,强电系统工作人员对交流输电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中。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其作用是对发电——输电系统的电压和相位进行控制。其技术实质类似于弹性补偿技术。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交流电力系统的一项重大措施。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在合理降低输电损耗率的同时,极大提高强电系统运行状态的稳定。

(三)配电环节

配电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强供电可靠性和提高电能质量。电能质量控制既要满足对电压、频率、谐波和不对称度的要求,还要抑制各种瞬态的波动和干扰而现代电子技术中用户电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可以解决这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笔者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有着普遍的应用,这种应用不仅能够做到节能,还能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会得到更快速的发展,进而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会得到更加普遍的应用,从而提高我国整个电力事业的科技水平。本文是依据笔者多年的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经验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够为有关企业提供借鉴,为我国电子技术在强电系统中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文亮,刘壮志,王明俊.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電网技术,2009(13).

[2]赵贺,钱峰,汤广福.电力系统谐波不稳定及相应对策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13).

作者:葛维翰

上一篇:粉体材料课程设计论文下一篇:英语课程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