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聘智力测试题

2022-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企业招聘智力测试题

企业智力资本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对企业中智力资本的概念做出解释,并结合各历史时期国内外相关学者对智力资本进行的研究提出了自身对于智力资本本质的认识和见解,并对企业智力资本独有的九大特征进行了阐述。接着分别从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和智力资本投资在企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两方面进行叙述,最后给出了企业智力资本增值管理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企业;智力资本;资源配置;增值管理

一、概述

1.企业智力资本的概念

现在对智力资本的概念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也有称为知识资本。约翰·科尔特·卡尔布拉伊茨是第一位在国内外将智力资本的概念作为书面定义提出来的经济学家,在该定义中智力资本不再是单纯的智力意义。从根本上来看,智力资本是一种动态的思想形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静态的无形资产。但他最终未给出完整的组织定义。

智力资本首先是美国学者斯图尔特提出的。他强调,“智力资本”是被用来描述個人智力的动态状况,但当其被用于管理人员和咨询公司时,该范围就扩展到了一个组织的词汇之中。另外赛特瓦通过将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与智力资本进行融合得出了企业在客户资本、结构资本以及人力资本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密歇根大学的Dave Ulrich教授提出了一个更简洁的智力资本定义,一个公司的智力资本是其成员的能力(价值)和身份(承诺)的产品,即智力资本=能力×认同感,此式旨在突出企业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公式。

笔者认为智力资本是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于反映,其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价值与效力;从企业的决策者角度来说,企业的智力资本不仅仅局限于人力方面,更包含了客户资本与结构资本两方面。

2.企业治理资本的特征

企业智力资本是一种形式较为特殊的资本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主要概括如下:

(1)增值性较高

因为智力成本的成本较低且其一旦形成就会在同行业内形成垄断局面和其自身快速扩张的特性,诸多因素造就了智力成本的高增值性,与普通的企业成本来相比较又因为智力资本是随着具体员工的存在而存在这一特性具有了无法比拟的独立性。智力资本的增值是智力资本的增殖、短期膨胀式扩张并产生链式反应来进行的。

(2)依附性

智力资本必须依附于人,即一定的智力资本只能由一定权属主体使用。主体消失,那么相关的智力资本亦不具备什么意义。

(3)收益高但风险高

企业里由于各种各样无法预测与各种不可控的因素而存在着各种风险因素。不计其他风险因素只从资产丧失的角度来看,智力资本依旧产具有损失的风险。因此智力资本也带来了较强的不确定性。

(4)共享财富性

构成智力资本最重要的是相关员工掌握的技能或者知识,而知识和技能都具有扩散性和可复制性,决定其是否扩散的根本在于别的企业是否会支付与该技能或者知识相匹配的金钱,只要支付成功该智力资本就会在不同的地域被不同的人群所使用。

(5)长期受益性

人的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是会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其可以说是一种永不枯竭的资源种类。只要智力资本形成,人们就能从其中受益。

(6)无限能动性

智力资本作为人类的另一种资源是永不会枯竭的。这是由于智力资本的本质,知识具有时时更新和可替代性的本质导致的,随着人掌握的知识的增多,智力资本的扩张就具有了加速发展的趋势。正因如此智力资本才会不受资源稀缺而继续不断发展。

(7)专用性

真正的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重要的标志正是智力资本的特殊属性所在,智力资本属于企业内部的某些员工所特有,与员工本身密不可分且作为社会形态存在,当该员工将其所拥有的智力资本投入到社会的某行业之中,则该智力资本往往就变成了一种担保品。

(8)损耗的特殊性

有形资产与智力资本之间存在诸多不用,即使是在资源浪费的层面二者依旧是完全不相同的。这是看不见的损失,在精神上也是一种资源损耗。对于智力资本而言其损失是相对而言而不是绝对的。人类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没有浪费。但企业的采集对智力资本的征收必须支付相应的价格,这就是为什么企业愿意支付这一价格的原因。根据经济学相关原理,在创新的初始时期企业将获得巨大的垄断性带来的收益;到了中后时期由于智力资本的扩散性导致很多企业将获得该种知识或者技能,进而造成同行业市场的京城逐渐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智力资本本身的特有性将被打破,企业最初通过智力资本所获得的垄断局面将被打破,使得技术和知识被社会或者被同行业企业之间共享。

(9)稀缺性

由于要素市场的不完善或分配的不均匀性而导致企业内部缺少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关键员工。只有从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应用和不断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才可以使智力资本具有无限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知识产权占主导地位。主要依靠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育和拓展开发,从而使得智力资本显得比较稀缺。一直以来智力资本的稀缺性的解决通常都是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的初始价格来使该种现象得到缓解。企业可以利用这种差异来识别和开发其互联的稀缺特性。来自人力资源市场的人力资本,被他人认为是同质的,从而获得自身的竞争优势。

二、智力资本在企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主体,是企业之间为了一种共同的竞争目标,比如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企业潜在的目标客户等而进行的一系列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为。某个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该企业在同行业中所拥有的独特资源。以传统的管理理论的代表是波特竞争理论,其所代表的理论认为企业的市场机遇和企业自身的产业结构是企业竞争的优势来源所处,也就是所谓的竞争优势外生理论。虽然各企业之间面临着几乎相同的市场机遇,但是由于各企业所拥有的智力资本的不同导致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差别非常之大,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这种差距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发展态势。

学者圈内的资源学派解释这类问题的原因是由于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自身或控制的有形的企业资源,他们认为因为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不同,产业结构也不相同,资源配置模式亦不相同,所以最终收获的效益也就不相同,这样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至少在理论层面上对传统竞争理论的缺陷进行了解释和弥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所拥有的土地、设备等固定资源元件可以通过交换从标记中获得的等价值来帮助资金因此,竞争优势与企业资源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对企业资源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过表面现象它可以被发现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实际上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

2.智力资本投资

虽然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为搭载而发展而来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对智力资本的投資就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资是相同的,有其独立的规则及其自身的特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智力资本投资,以及智力资本的发展使得员工的知识储备不断增加,员工内心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所以说对智力资本投资不同于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技能和知识的正规培训,无疑将增加员工对于所从事具体工作的理解程度,且能够更好的激发员工在工作中的创造性,将所掌握的智力资本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企业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所以,对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而且还应加强全面的培训。

三、企业智力资本增值的管理

智力资本管理作为一种国际管理的新思路,知识资本管理是一种发展趋势。国内外许多经济组织努力启动各种形式的国际组织知识产权管理方式试图探索智力资本的巨大潜力并基于新的视角寻求组织自身的竞争优势,但效果不尽相同。究其原因,企业从智力资本管理实践中找不到智力资本增值的有效途径。

1.为人才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

(1)建立多重激励机制

随着企业的内部的员工知识素养,企业所提供的职位所具有的岗位需求,人才的待遇条件等的一系列的变化和不同,这就决定了必须把物质激励和人的精神动力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员工的最大才能。

(2)培养“人本文化”的企业文化

好的企业文化在员工中形成的影响力和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企业可以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行改进完善,积极推进“人本文化”建设,深入的理解企业内部员工的内心世界,牢牢把握住人性的发展成长规律,将企业员工的心气调动起来,团结起来,使得企业所创造的工作环境能够与企业员工所拥有的智力资本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2.加大对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力度

(1)加大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

企业在员工长期发展中投入必要的资金是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前提,可以在企业内部聘请相关优秀人才担任培训者或者寻找专业的培训机构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要确保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加大投资,提高和加强职业培训力度与强度。

(2)推进培训的制度化进程

将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以企业内部条例或者一定的固定形式确定下来,确定不间断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强化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建立一系列的配套管理措施,将培训结果的评定好坏与员工的升职加薪、奖惩机制结合起来,以确保员工能够积极认真的对待企业培训工作,达到培训应有的理想效果。对于领导人员的培训教育提供相关的信息,并组织全体员工撰写个人的年度培训计划,让其从自身意识上认识到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进行能力专业培训

有许多企业的内部存在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与岗位所要求的能力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人才资源的利用也是一个粗略的模型,处于低阶段。因此,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培训体系来对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评定,明确每位员工专项工作的能力,建立专门的培训体系。特别是对工作人员绩效工作的评定,很自由通过专业的培训机构对这种能力进行培训和锻炼,才能使得员工明白自身所处岗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岗位工作能力,以及自己当前的能力所能从事的工作岗位情况,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在企业内外的动力,员工和从员工自身的因素和制度因素上适当结合两种方法,促进公司增值智力资本。

参考文献:

[1](美)帕特里克·沙利文.价值驱动的智力资本(赵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9-63.

[2](英)安妮·布鲁金.智力资本:应用与管理(赵洁平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3-182.

[3]孙洪庆.智力资本论:对企业价值核心的一个认识框架.财经研究,2002.12,28(12):44-49.

[4]李浩,卢艳丽.智力资本中的客户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3,(2):12-14.

作者:李雪榕

第2篇: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研究

摘要:知识经济使企业的资源结构发生了改变,智力资本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因素。首先对智力资本信息的提供方式(资本化法和扩展的报告法)和报告方式(渐进法、改革法和混合法)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智力资本的动态四分法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智力资本报告的模型框架,包括反映企业智力资本现状的智力资本状况表,动态体现智力资本流量情况的智力资本流量表,提供智力资本预测性信息和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的智力资本预测表,对上述模块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解释的智力资本备忘录;最后设计了联系智力资本报告和财务报告的智力会计记分卡。

关键词:智力资本;智力资本管理;披露;智力会计记分卡

收稿日期:2006-08-14

作者简介:曾洁琼(1968-),女,湖南邵东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智力资本会计研究、企业投资决策等。

Research on Report of Firm Intellectual Capital

ZENG Jieqiong,CHEN Junn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Key words:firm intellectu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 management;disclosure;intellectual accounting scorecard

1 引言

知识经济使企业的资源结构发生了改变,智力资本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因素[1],有效地经营管理智力资本直接关系到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乃至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对企业的智力资本进行报告,客观真实地反映其价值,以便为管理智力资本提供信息依据。现行的财务报告仍然沿袭复式记账法来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经营成果,难以满足报告智力资本价值的需要。一部分智力资本(如特许权、专利等)的历史成本在现行的财务报告中得以反映,而大部分智力资本(如人才、市场资产、经营管理方法与制度等)却没有予以报告。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已经难以准确地报告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真正的价值恰好是由隐藏在传统的资产负债表背后的智力资本创造的,这种忽略智力资本报告的状况将导致企业资源的使用难以达到最优水平,智力资本不能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外部投资者由于缺乏对智力资本信息的了解,容易低估企业的价值,因此迫切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报告框架来报告企业的智力资本,客观真实地反映智力资本与企业的价值。

2 企业智力资本报告方式选择

2.1 企业提供智力资本信息的方式选择

对企业智力资本进行报告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即解决信息市场里无形资源信息缺失而引发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如金融资本的不当配置、企业和资本市场沟通障碍等[2]。通常是从两个互补的方面入手解决这些问题,即资本化法和扩展的报告法[3]。资本化法试图放松无形资源资本化的条件,使无形资源以投资的方式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而不是作为当期费用处理,如知识产权和软件应用类的无形资源资本化的限制条件近年来有所放宽,预计这种状况在将来还会继续。而许多其他的关键无形资源(如人力资本、商标等)不可能独立地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因为这违背最基本的会计原则,正如Canibano和Sanchez所讨论的,会计体系如果采取急进的改革方式,与之对应的成本将是非常高的[4]。事实上,能够资本化的无形资源仅仅代表了少数智力资本,所以资本化法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需要扩展的报告法进行补充。

考虑到传统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和会计原则的急进改革所面临的风险,扩展的报告法的目标是形成可选择的沟通渠道,以便提供更多、更好的有关企业未来战略和关键无形资源方面的信息。扩展的报告法试图减少与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无效问题,从公开渠道而不是私人渠道获取信息。无形资源报告最流行的公开渠道有年度报告中管理讨论和分析部分、环境和社会报告以及智力资本报告,比较而言智力资本报告范围更广,容易整合其他报告[5]。例如,环境和社会业绩指标能包括在智力资本报告的关系资本部分里,这样就不必创建两种相互独立的报告。

智力资本报告对企业提供的传统财务信息进行补充,向金融市场提供企业战略和推动其未来业绩的关键无形资产的概况,这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而且还是一种有力的管理方式[6,7],智力资本报告通过推动创新和价值创造的无形资源及其活动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来强化组织的创新能力。综上所述,智力资本报告被专家和学者(如欧洲委员会、OECD和许多国家的政府、学术机构和企业协会等)作为克服财务业绩方法局限性的首选方案。

2.2 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方式选择

如何处置智力资本才能反映智力资本方面的信息。智力资本不同于有形资产的软资产,对于智力资本报告的编制方法以及与传统财务报告的关系,Leadbeater和Damos提出了三种方法,即渐进法、改革法和混合法。第一种方法将智力资本相关指标作为原有财务报告的一部分,传统的财务报表仍然是公司财务报告的中心,而智力资本的一些非财务信息在表外披露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企业的智力资本价值;将未来收益实现具有确定性的智力资本要素支出资本化并列示于表内,那些对未来收益实现具有不确定性并未被资本化的智力资本要素采取可进行修改的滚动账户的方式[8]。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渐进的改良主义较容易为各方接受,尤其现在智力资本报告还处于新兴阶段,报告准则的建立还需时日。但是这种方法仍然存在局限,考虑智力资本资本化时未来报酬使用不确定性标准势必造成相当一部分的智力资本不能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即以牺牲大部分本应对外报送的智力资本信息为代价。第二种方法是编制一个全面的智力资本报表,对传统的财务信息进行整合,但报表的核心是度量和报告智力资本方面的信息,如人力资本、顾客资本、组织资本等。在这种方法中,企业使用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作为智力资本的价值,企业的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智力资本[9],用账面价值来定价有形资产,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在各种智力资本之间进行分配。此方法的优点是所有的智力资本都被报告了,报告的重心由财务报告转移到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比较重视智力资本的管理。然而这种方法对智力资本进行价值分配时往往带有主观性,很难把握外部投资者的感受,所以这种方法一方面使所有智力资本信息均得以报告,有利于外部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并促使管理者更加重视智力资本管理,但另一方面对智力资本要素定价的主观性或许会误导外部投资者。第三种方法把前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主要对智力资本估价的主观性进行了改善,将内部计量和外部估价结合起来,更方便信息的传递。智力资本将越来越依赖金融工具进行定价,如果存在开放和活跃的智力资本交易市场或与智力资本相联系的金融工具,就能获得比较可靠的智力资本价值。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智力资本都能进行交易,仍然需要对智力资本进行内部估价。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在于会计上的价值与基于市场的价值大致相等,减少企业普遍面临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巨大背离问题。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现在还不存在智力资本市场,大多数智力资本不会被交易,因为对于企业来说智力资本更多的是竞争优势的表现。

由此可知,三种方法各有利弊。渐进法的优势是很容易为会计界和公众所接受,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是建立在交易和历史成本基础之上的,很多智力资本要素无法满足这两个条件,如员工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不是通过物质交易获取的,而是通过员工多年的工作积累和学习过程积累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地出现增长,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其技能可能会减值,即发生了无形损耗[10]。所以为了满足现有的财务报告框架,只有将那些暂时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智力资本弃置不顾,如员工的态度、技能、企业文化、战略伙伴关系和顾客忠诚等,那么按照渐进法的框架所提供的企业信息仍然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要。改革法试图克服渐进法的缺陷,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可是由于智力资本难以计量和面向未来等特点,企业所提供的智力资本报告的信息的准确性不高,由于智力资本报告框架不为公众所了解,外部信息使用者由此所获取的信息量不多。因此本研究认为现有的企业智力资本报告应该与财务报告并列共同作为企业年度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企业智力资本报告和财务报告都是企业业绩的表现形式,应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在指标的选取上应该将两者联系起来,但两者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其着重点各不相同。形式上,财务报告提供有形资源方面的信息,智力资本报告提供无形资源方面的信息;时间上,财务报告提供过去和现在业绩方面的信息,而智力资本报告提供现在和未来业绩方面的信息;信息的提供上,财务报告主要提供定量化并且以货币定量化的信息为主,而智力资本报告既提供定量化的信息,也提供定性化的信息,这样就能准确、全面和充分地反映企业智力资本的本质特征。因为定量化的衡量单位可为各类智力资本活动提供精确的瞬时固化反应,通过定量化的衡量结果可以反映已经发生了什么;而定性化的衡量一般都是判断性的,它提示正在发生什么,两者不可或缺。定量化的信息具有可核实性和客观性的特点,能有效地避免信息操纵,减少管理当局的机会主义行为,能较好地满足对外报告的需要。但对于有些智力资本(如隐性知识以及其外显化的过程)却难以用定量化的指标进行准确描述,可以采用定性化的指标甚至可以采取文字说明的方式。至于智力资本定量化指标的衡量单位,既可以使用货币单位,又可以使用非货币单位,如时间、重量、长度、体积等的单位[11]。报告的框架上,采取现行财务报告的模式以表格的形式反映,对重要内容在表内优先反映,次要或补充内容在表外附注,实行表内与表外相结合的方式,以便将财务报告和企业智力资本报告联系起来,不至于成为相互分离的两大块。

3 企业智力资本报告框架及指标选取

3.1 企业智力资本报告框架

现有的智力资本报告模型以企业选择的战略、采取的行动和面临的挑战为基础,全面提供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但又没有包括在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型中的智力资本信息[12],实质上是作为财务账户的补充和重要的战略管理工具。企业智力资本报告除了要具备现有的这些功能外,还必须反映智力资本的本质,即企业价值创造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来源,所以要与企业的赢利联系起来。但由于智力资本难以满足公认的会计准则,暂时无法进入到现有的会计系统中,现在所能做的就是设法将这两部分信息串联起来,以便提供及时和相关的信息。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智力资本信息的报告方式是采取单独的智力资本报告[13],与财务报告相得益彰,互相补充,各司其职,但最终目的都是提供一定时期内企业的总体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潜力方面的报告文件,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所需的真实而相关的企业信息。

关于智力资本报告的内容,首先应该界定清楚智力资本的概念,然后准确地描述和定义智力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指标的选取要考虑智力资本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全面性、价值创造能力和前瞻性等,而智力资本的计量体系应该使用各种度量方法,如财务的、非财务的、定性的、定量的,甚至过程描述等。

根据前面的分析和3R模型[14],本研究将智力资本报告分为四部分。①智力资本状况表,反映企业智力资本现状,显示智力资本每个组成部分的信息,同时也提供智力资本以前年度的状况。②智力资本流量表,具体反映报告年度内智力资本的增加和减少以及智力资本的变化和净流量情况,是智力资本的动态表现。这两部分与财务部告中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联系起来。③智力资本预测表,突出智力资本报告所应具有的前瞻性,智力资本的非实体性、增值性和创造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提供智力资本的预测性信息和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预测信息。这部分将财务报表和智力资本报告结合起来,让使用者既了解企业的过去,又能预测企业的未来。④智力资本报告备忘录,对前三部分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解释,类似于传统的会计指导方针。备忘录一般包括企业活动方面的信息、企业的远景目标及战略、预测的假设条件、智力资本的评价标准和报告年度后至报告期发生的事件(此事件对报告不会产生影响,对智力资本报表的使用者是有用的)、其他说明。智力资本报告所披露的信息主要有3种,即叙述性数据、管理数据和财务数据[15]。

3.2 智力资本报告的指标选取

选取报告所需要的指标首先要分析智力资本的组成。

(1)智力资本的组成

尽管对智力资本的三分法基本上已达成共识,认为应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但这是一种静态视角,其实智力资本的各部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结合在一起共同为企业的价值创造发挥作用[16],因此更应该从动态的视角来划分智力资本的组成。智力资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作为战略性资源通过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来决定企业的价值,因此本研究以企业价值为导向,以静态三分法为基础,动态划分智力资本的组成,参考Leliaert等把智力资本分为结构化的资本和非结构化的外部智力资本的模型[17],提出了三叶模型(见图1),该模型由4个部分组成,即流体结构资本、晶体结构资本、内部智力资本(HC、HC-CC)、外部智力资本(CC)。流体结构资本是由不同群体共同形成的却又由企业所拥有的结构化了的资本(SC-HC-CC、SC-HC、SC-CC),晶体结构资本是纯粹的结构化的智力资本(SC),内部智力资本和外部智力资本都是非结构化的[18]。

图1 智力资本组成的三叶模型:动态四分法

Figure 1 Intellectual Capital Components′3leaf Model: Dynamic Fourelement Method

三叶模型的构思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多个智力资本要素是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如企业注册的商标归企业所有,属于结构资本的范畴,但是该商标能否增加企业的价值,显然还要取决于顾客对该商标的认同程度,从这个层面来讲又带有顾客资本的特征,人力资本和顾客资本也具有类似的特点,所以智力资本的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即智力资本各个部分之间是部分重叠的。

二是除了结构资本,其他的智力资本实际上都是共享资本[16]。例如,人力资本是与其所有者(员工)共享,当员工离开企业时,也带走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其声望和潜能,相应地,企业就丧失了这部分资源。顾客资本也是如此,当顾客和合作伙伴终止了与企业的业务和合作,销售收入以及合作产生的杠杆作用会消失,于是又恢复了零和博弈关系。

三是共享资本只有结构化才可能真正为企业所控制和拥有。由于员工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自身掌握的一部分技能会通过示范作用扩散给企业的其他员工,即使以前的客户不再有业务往来,他的名字还列在企业的名册上,终止合作关系的合作伙伴也仍有可能是企业供货商,因此这部分人力资本和顾客资本实际上已经结构化了,不会从企业流失。

最后一个原因是只有结构化的智力资本才会具备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的特点而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关键的价值驱动力。通常智力资本要素的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与其结构化程度成正比,即合适的员工在合适的时间以及合适的环境做出了正确的事,并得到了合适的顾客的认同。所以通常越是结构化的智力资本其培养的时间也越长,并且是企业所特有的,竞争对手难以照搬和移植,能够在较长时间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增加企业的价值。三叶模型以企业价值为导向、以结构化程度为基础对智力资本进行分类。

(2)指标的选取原则

通过分析来自不同智力资本报表中的指数发现,指标的使用比较混乱,往往由使用者自己去甄别指标的意义和进行解释,在资源、战略融资和总影响之间无法得出某种关系。所以进行智力资本报告指标设计时,不仅要充分考虑以前指标中所存在的局限,还要以企业价值创造为导向,反映企业智力资本的动态转化过程,并与财务报告结合起来。企业智力资本报告指标建立在智力资本的动态四要素基础之上,指标要具有可理解性、可比较性和有用性,智力资本报告的目的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正确决策,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指标应该清楚地反映出引发企业财务成功从而实现目标的资源配置过程,并应该描述出经济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价值链上的计量点。

4 企业智力资本报告设计

4.1 智力资本状况表

智力资本状况表反映某一时点企业智力资本的现状,它集中报告了企业当期智力资本的状况,同时也提供了上期智力资本的信息,表中主要提供定量化的信息。以某工业企业为例,假定编制时间为2005年12月31日,其一般架构如表1。

非结构化的内部资本指标有战略管理领导才能、员工的质量、员工的学习能力、员工培训效率、员工参与政策制定和管理能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对公司价值的认知、满意度、员工的周转率和员工的平均服务时间;非结构化的外部资本有顾客数据库的构建和使用、顾客服务能力和顾客需求的确认能力、市场份额、市场潜能、顾客的单位销售额等;流体结构资本有员工专利的平均数、新开发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最近3年)和新技术数(最近3年)、R&D投资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从事R&D的员工人数和质量、R&D、新开发产品的市场推广程度和产品推广费用占新开发产品的销售额的百分比、合作伙伴的结构、企业智囊团的结构等;晶体结构资本指标主要有企业经营期、产品质量水平、顾客要求的回应程度、企业经营效率等;总体智力资本就用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除以账面价值这两个指标。一些定性指标(如组织气氛、激励制度、创新文化、组织学习力、组织结构等)用附注的形式在表下披露。

表1 智力资本状况表

Table 1 Intellectual Capital Status Statement

4.2 智力资本流量表

智力资本流量表反映的是智力资本之间的转化情况和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情况,属于动态报表,表中的数字属于时期数字。外部使用者通过此表可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预测企业的发展能力,内部使用者可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作为制定未来决策的依据和指南。智力资本流量表的具体架构如表2。

表2 智力资本流量表

Table 2 Intellectual Capital Flow Statement

非结构化资本结构化情况主要有员工培训投入额、培训时间指数、团队意识提升率、合作精神强化的投入额、供应关系投入额、销售渠道投入额、市场扩大率、顾客投诉率、顾客关系的保持率等;流体结构资本晶体化情况有企业经营过程和系统完善的投入额、产品开发投入、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指数、员工的满意指数、信息和网络建设投入额等;智力资本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情况指标有新增产品的销售额、产品成本的下降额、企业的知名度、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行业的排名情况等。

4.3 智力资本预测表

智力资本预测表提供有关智力资本的预测性信息,提供未来3年的预测情况,主要预测总体智力资本情况、智力资本各部分的转化情况和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情况,为使用者提供据以决策的预测信息,并能与财务报表结合起来提供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具体架构如表3。

表3 智力资本预测表

Table 3 Intellectual Capital Forecast Statement

总体智力资本指标主要有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除以账面价值,智力资本转化情况指标主要有智力资本积累价值率,智力资本对业绩影响情况的指标主要有新业务利润、智力资本投资利润率等。

4.4 财务报表与智力资本报表之间的联系

本研究提出智力会计记分卡(intellectual accounting scorecard)将智力资本报告与传统的会计报告整合。首先将每个智力资本项目确认为影响损益表的智力收入和智力费用,或确认为影响资产负债表的智力资产和智力负债,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系列的比率从经营和战略角度对其业绩进行监控。

智力会计记分卡首先对影响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智力资本项目进行确认,图2提供了构建比率的框架和智力资本项目的清单。

然后根据公司的公允价值或公允价值的变化来构建比率。因为公允价值代表了公司的智力资本,而公允价值的变化代表了某个时期智力资本的变化,因此单个比率表示其对公司的智力资本的正负贡献。在有效的资本市场里,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其公允价值的化身,由于难以获得公允价值,常常用市场价值来代替,从而有利于企业的纵向和横向比较。

企业必须明确其战略和经营目标以及关键业绩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比率来支持战略和经营目标,以便能整合成关键业绩指标。构建涉及损益表的智力资本项目比率强调智力资本的经营业绩,涉及资

图2 智力会计记分卡财务项目

Figure 2 Financial Items of Intellectual Accounting Scorecard

表4 智力资本损益表比率项目

Table 4 Ratio Items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Income Statement

表5 智力资本资产负债表比率项目

Table 5 Ratio Items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Balance Sheet

作者:曾洁琼 陈君宁

第3篇:企业并购智力资本整合研究

一、引言

我国企业并购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并购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但截止到目前,我国企业并购成功率仍不高。针对我国企业并购失败率居高不下的现状,黄速建、令狐谙(2003)经过研究指出并购的价值创造源于后期的整合工作,并购后整合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高良谋(2003)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购并活动为基础,对购并后整合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创新和购并整合实践有待提高。周小春、李善民(2008)经过对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员工对并购的抵制不利于并购价值创造,而现金收购、收购比例高和并购后资源整合程度高都有利于并购价值创造。可以看出,以上几位学者在归集我国企业并购失败原因时,都指出了企业并购后整合不成功这一关键原因。袁毅军等(2007)通过对并购后整合不力现象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指出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在并购后对智力资本整合不力,没有实现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而从国内外关于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可知,智力资本整体及其各组成要素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和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购后对价值创造核心要素智力资本的整合,不仅能实现加总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而且能够实现并购双方各要素间的协同效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绩效。整合成功并购双方的智力资本,发挥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成功最为关键的要素。因此,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在于并购后整合,并购后整合的成功与否在于并购后智力资本的整合。

二、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机理

智力的实质是知识。关于智力资本的本质,笔者赞同知识论。智力资本是指一个企业能够用来创造价值、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并由企业全体成员拥有或控制的知识的总和。关于智力资本的构成,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三元结构,即智力资本是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构成。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和不竭动力,于君(2010)依据我国沪深股市医药研发制造和信息技术两个高新技术行业78家上市公司2005-200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截矩模型检验进一步证实,智力资本亦是企业超额价值创造的核心动力。

(一)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机理研究现状 对于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机理,王蔷、高欣(2007)通过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关系模型研究,指出企业价值的提升是从人力、结构和客户三种智力资本之间的互动中产生的,企业的知识流是三者互动的枢纽。知识作为一种价值创造要素被投入到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中,在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中长时间进行累积。同时还指出知识流的循环将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基础。徐凤菊等(2010)通过对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路径研究,指出智力资本分别以组织创新、员工主导型企业文化和顾客与社会需求作为组织资本、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价值创造的驱动力来进行价值创造。可知智力资本三种价值创造驱动力都离不开企业的员工知识和组织知识。只有组织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后才能进行组织创新,才能构筑良好的企业文化,才会注重和易于了解顾客和社会需求,实现企业资本的增值和企业的价值创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南星恒(2012)曾指出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是个人的知识,贯穿智力资本价值创造过程始终的是知识的不断转化与升级。 企业通过对价值创造核心要素智力资本的管理,把蕴含在个人大脑中的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组织知识,然后将蕴含了组织知识的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结合起来,利用复杂的智力劳动将不同的材料加工处理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价值创造。

(二)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机理 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机理就是企业智力资本依托实物资本,将企业个人知识或组织知识进行物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企业组织知识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互馈过程中,同样也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的互动作用中,在整个互动作用中都伴随着知识的不断转化和升级。人力资本是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的载体与源泉,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要素,也是构成其他智力资本要素的源泉;结构资本是企业的软资源,是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的转换与应用平台;关系资本主要表现为企业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网络,是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的价值实现平台。三种智力资本通过知识的流动相互影响,使智力资本储量不断地螺旋上升。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中实物资本仅仅是价值的载体,货币资本也仅仅作为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存在于价值活动中, 起到价值创造作用的是企业的智力资本。具体可表述为: 企业依据市场需求, 取得相应的自然资源,运用企业智力资本将员工知识或组织知识投入到企业生产制造中,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结构和性质, 创造出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满足市场需求,实现顾客价值,以此提升企业价值。 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流程如图1:

企业通过智力资本的管理能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组织知识不因员工的流失、转移而流失,随着每个员工知识的融入,企业的组织知识不断地积累和优化,提升和保持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三、并购智力资本整合

并购行为的发生,会使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为了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并购后的整合非常必要。通过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机理的研究和我国企业并购失败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可以看出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提升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并购后对智力资本进行整合的必要性。并购后对智力资本的整合,实现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是提高企业并购效率,降低企业并购失败率的关键步骤。基于智力资本的组成架构及其价值创造机理,并购后智力资本的整合过程应以知识流动为主线,同时对智力资本的三个维度即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进行整合。

(一)并购后人力资本的整合 人力资本是指企业员工的知识容量、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业务能力,同时还包括雇员知识更新、共享知识和经验的能力、学习能力等。人力资本作为企业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的载体,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所在,实现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 对企业并购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杨洁等(2008)指出人力资源是生产力各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并购后的人力资源整合是并购成功的关键,对并购后生产效率的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并购后人力资本的整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员工的心理契约重建。朱静等(2003)指出企业并购是否真正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快速、有效地整合并购双方的人力资源, 而其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就是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重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文先明等(2010)进一步指出员工心理契约的稳定对于企业并购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并购后智力资本整合时应锁定人力资本整合的核心地位,而人力资本的整合程度取决于并购后对员工心理契约重建程度的高低,企业应重视员工心理契約的重构。

由于企业并购行为的发生,雇佣关系的变化,使员工心理契约的构成基础发生了改变,孟玉娟(2013)指出并购后流程再造、战略联盟、业务外包、组织扁平化等政策的改变使组织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来兑现对员工的承诺,反复改变原有的雇佣协议,导致雇员努力工作和对企业的忠诚换来的工作保障和职业发展的约定化为泡影。这些容易导致员工心理契约失衡,甚至导致员工心理契约的违背和破裂。心理契约违背直接表现为员工的满意度降低、生产效率下降、忠诚度不高以及核心员工流失,甚至引发敌对行为等,给企业带来损失,最终导致企业总绩效下降,影响企业并购的成败。并购企业只有重构员工心理契约,提升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才能最小化或者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顺利实现并购后人力资本的整合,提高人力资本整合的效率。

对并购后人力资本的整合,企业应利用“胡萝卜+大棒槌”策略重建员工心理契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确立组织的发展目标,尽快对员工进行评估,及时给予员工准确的角色定位,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2)重构并完善企业的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员工间的沟通交流,建立组织中信任关系,促进员工知识在组织中的流动。(3)及时调整企业薪酬制度,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利用加薪、股权激励以及升迁等降低员工流失率,稳定目标企业核心人才。(4)重塑企业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并购的整合过程中,让员工感受到组织的认同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取长补短,选择最优的企业文化适应模式,相互吸纳融合,有目的地开展跨文化培训,培养员工的整体意识,努力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尽快实现并购双方的文化整合。(6)采用竞业禁止、知识产权保护等经济契约制约机制保护企业商业机密,进而限制核心人才的流失。

对人力资本整合的同时也要对企业结构资本、关系资本进行整合,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购后对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及战略规划等结构资本的整合以及对企业关系网络的整合能够影响和促进人力资本的整合,提高并购后人力资本整合的效率。

(二)并购后结构资本的整合 资本是指企业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以创造企业价值,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基础设施”,具体包括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业务流程、战略规划、企业文化、信息系统、专利技术以及专有技术等企业软资源。结构资本是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转换平台,人力资本只有依托结构资本才能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因此对企业结构资本的整合也是企业并购成功必不可少的步骤。企业的结构资本可分为流程资本和创新资本,流程资本具体表现为战略规划、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企业文化等方面;创新资本具体表现为专有技术、专利技术、商业机密等无形资产。并购后结构资本的整合可以從流程资本的整合和创新资本的整合两个角度进行。

企业并购后流程资本的整合应通过对并购双方各种流程资本的重组实现,具体可以从并购双方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战略规划、业务流程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企业文化的整合是并购后整合项目中最为复杂、耗时最久的项目,也是并购整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吴战波(2008)指出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是一场“革命”,其中最难的是观念的转变,企业文化的整合是企业并购的重中之重。并购双方流程资本重组的具体措施如下:(1)通过对并购双方核心竞争力等的识别,结合双方的核心竞争力对并购双方的战略进行整合,为并购双方的整合和发展指引方向。具体包括企业总体战略、企业的职能战略以及企业竞争战略等方面的整合。(2)依据并购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进行企业组织再造,建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实现组织扁平化,为并购后整合的进行打下坚实基础。(3)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设计,建立适宜的管理制度,强化并购后企业管理制度的整合。(4)以市场或客户需求为导向,充分结合并购双方的优势,对并购双方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具体包括新产品和技术开发流程、生产流程、营销流程等方面的重组。(5)对并购双方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员工间沟通、信息流动,促进员工知识在组织中的流动。(6)企业并购后开展跨文化培训,应积极倡导员工互动学习,培养员工的整体意识,通过学习、沟通、交流、分享、最后融合形成一个新的价值观念,逐渐实现并购双方企业文化的整合,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更优秀的企业文化。

对并购后创新资本的整合包括:(1)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挽留目标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高管人员等来维持并购后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专有技术、专利技术和商业秘密不外泄。(2)企业应加强并购双方核心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促进员工知识或组织知识在并购双方中的流转,为新技术等的诞生创造优良环境。

当然,并购后结构资本的整合除了内部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同时还需要对外部关系资本进行整合。只有这样,并购双方才能在结构资本方面最大化地互取所长,摒弃落后的战略规划、管理制度、组织结构、营销策略以及业务流程等,达到共同的提升,最后融为一体,构建出一个新型的、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结构资本的协同效应,提升企业的价值。

(三)并购后关系资本的整合 关系资本是指企业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采购商、政府、员工、股东等保持良好关系而投入的各种资本,由此形成的往来关系以及体现出来的价值创造资源和关系网络等。关系资本是企业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的实现平台,是企业并购后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购活动的发生,使企业内部环境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外部环境,这样也就改变了原有并购双方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的均衡模式,直接导致内外部关系网络的变动。只有使并购双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达到一个新的均衡模式,才能完善整合并购双方的关系资本,充分利用并购双方的优势关系资本,实现关系资本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价值。

笔者依据企业利益相关者是否属于企业,将关系资本细分为内部关系资本和外部关系资本两个层次。内部关系资本主要表现为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以及股东等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外部关系资本主要表现为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关于企业外部关系资本,笔者赞同杨孝海(2010)的三维分类方法,他依据边燕杰和丘海雄(2000)的分析方法,将企业外部关系资本划分为企业的纵向关系资本(主要包括与供应商、顾客的关系)、横向关系资本(主要包括与合作伙伴、同业竞争者的关系)和社会关系资本(主要包括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大学和科研院所、其他利益相关者等方面的关系)三个维度。对于并购后内部关系资本的整合,具体可通过建立健全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加强员工间、管理人员及股东等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交流、及时调整企业薪酬制度、创建新的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再造、重建利益分配制度及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念等强化企业与员工、管理人员、股东等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由于企业并购行为的发生,关系主体的更改,势必影响到企业外部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心理,打破原有并购双方外部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的均衡模式。所以对于企业外部关系资本的整合,企业需要强化与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协作、促进与利益相关者间知识和信息的共享、强化和维护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增加并购后各方面关系资本的投资等,构建出一个新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均衡体系。这样才能地整合好企业外部纵向关系资本,保留被并企业的资源供应商和产品采购商,扩大企业的资源供应渠道和产品销售渠道;才能整合好企业外部横向关系资本,保持与目标企业合作伙伴的战略联盟关系,构建企业新型的市场竞争优势;才能整合好企业外部社会关系资本,保持目标企业与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大学(科研院所)等的良好关系,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等。只有并购双方的关系资本很完善地整合,才能发挥其协同效应,实现企业更高效的价值增长。

四、结论

并购后整合不力是我国企业并购失败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智力资本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并购后对于智力资本的整合是影响并购后整合成败的关键所在。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就是智力资本依托企业实物资本,将企业个人知识或组织知识进行物化的过程。企业并购后智力资本的整合应结合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机理,以知识流动为主线,同时对并购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个维度进行整合。企业并购后人力资本的整合首先要进行员工心理契约的重建,以此来提升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减少并购后智力资本整合的阻力。并购后结构资本的整合主要通过对并购双方的流程资本重组以及创新资本的整合来实现。并购后关系资本的整合主要通过对并购双方构建出一个新的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均衡体系来实现。只有实现并购后三种智力资本的完善整合,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并购双方三种智力资本各自的协同效应以及三者间的互动协同效应,从根本上提升我国企业并购成功率。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组织学习行为与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编号:11BGL017);甘肅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跨企业边界智力资本价值网协同模式研究”(编号:1208RJZA157);兰州商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编号:LZ20110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良谋:《购并后整合管理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3年第12期。

[2]周小春、李善民:《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5期。

[3]黄速建、令狐谙:《并购后整合: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经济管理》2003年第15期。

[4]朱静、王鲁捷、张伟:《重视企业并购中的心理契约重建》,《经济管理》2003年第7期。

[5]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与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6]徐凤菊、周文:《基于智力资本的企业价值创造路径研究》,《财会通讯》(综合·上)2010年第12期。

[7]于君:《智力资本与企业超额价值创造》,《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8]袁毅军、李宜、高微:《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企业活力》2007年第4期。

[9]文先明、黄玉飞:《企业并购中的员工心理契约重建》,《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4期。

[10]孟玉娟:《基于心理契约的并购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研究》,《特区经济》2013年第2期。

[11]杨孝海:《企业关系资本与价值创造关系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2]南星恒:《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理论——行为与度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13]何庆明:《智力资本与企业战略并购》,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编辑 熊年春)

作者:南星恒 张项英

第4篇:微软招聘智力测试题

只有5分钟,超过5分钟就放弃,因为你绝对不会被微软招聘.

这是微软招聘时的智力测试!!!!超过5分钟,淘汰!!!!

test 1

烧一根不均匀的绳需用一个小时,如何用它来判断半个小时?

test 2

。。。

。。。

。。。

请仅用一笔画四根直线,将上图9各点全部连接。

test 3

对一批编号为1~100全部开关朝上(开)的灯进行以下操作:

凡是1的倍数反方向拨一次开关;2的倍数反方向又拨一次开关;3的倍数反方向又

拨一次开关。。。。。。

问:最后为关熄状态的灯的编号。

第5篇:关于智力测试和智力障碍分级

按照智商分数和社会适应障碍程度两个基本指标将儿童智力障碍分为四个等级。

①轻度智力障碍

智商70~55分(以韦氏智力测验为例,下同),同时具有轻度的社会适应障碍。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承担简单的家务劳动。早期教育对他们的发展十分重要,他们可以进入幼儿园、学前班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和学前特殊教育,在小学正常班级随班就读。他们在学科学习(如语文或数学等课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但大多数人能完成小学阶段的基本学习,具有一般日常生活所需的语言交往能力.具有简单的阅读和应用写作能力(如写留言条、请假条、简单的应用文书等),具有简单的计算能力;青少年期可以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成年后可以从事简单的职业劳动,参与社区生活。他们在生活环境变化时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②中度智力障碍

智商55~40分,同时具有中度的社会适应障碍。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具有一定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完成部分简单的家务劳动,在基本生活方面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他们一般较早被发现,并在3岁前后被确诊,可以及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在康复站或学前特殊教育班接受学前教育,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或班级接受以适应日常生活为主的功能性教育,能够认识常见的文字和进行简单的计算。少数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具有一定的特殊能力,如音乐能力,在专门训练下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部分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可能存在语言方面的沟通问题或行为问题,可以借助于康复训练和行为支持得到显著改善。经过一定的职业训练,在适当的支持下,他们可以在专门的工作岗位或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从事生产劳动,参与社区活动,与周围人建立友谊和信任的关系。

③重度智力障碍

智商40~25分,同时具有严重的社会适应障碍。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常在出生后不久被确诊,应当对其积极进行早期干预与训练。对他们的训练主要集中在生活自理、简单语言沟通和人际交往方面。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功能会得到显著的改善,独立生活能力得到增强;也可以为他们安排休闲活动或力所能及的劳动,充实他们的日常生活。为改善他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可以依据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生活的具体环境,评估他们在特定环境中的生活状}兑,为他们制定在这一特定生活环境中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并适当地改变环境,使用辅助工具,帮助他们实现基本的生活功能,参与社区生活,使他们生活得愉快和幸福。

④极重度智力障碍

智商在25分以下,同时存在极为严重的社会适应障碍。极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基本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常常伴随着多重障碍,包括运动障碍、日常生活障碍、言语沟通障碍和心理方面的疾病等,需要得到长期持续的支持和帮助,但他们也具有一定的潜能。他们可以接受一定的康复训练和必要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自理状态,表达需求和情感等。可以为极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提供各种行为支持和身体协助,让其感觉到周围人对他们的关心、尊重,让他们愉快地生活。

目前国际上对智力障碍采取了一种新的、根据支持程度进行的分类,将智力障碍分为需要间歇性支持、有限支持、广泛支持和全面支持四类。新的分类方法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提供了新思路,可以通过建立支持系统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带来新的途径和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康复训练和康复服务的效果,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韦氏智力测试表

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Intelligence Scale)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所编制,是继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之后为国际通用的另一套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长期从事心理测验的编制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国际知名的智力量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l939年他首先编制成韦克斯勒一贝勒维量表(w—B),司用于成人及儿童。随后又编制出平行本,称w—BⅡ,因此称前孝为w—B l。1949年将W—BⅡ发展和修改成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for Children,WISC).成为继比内测验之后又一个应用最广的儿童智力量表。1955年将w—B I修订成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echsler AduItIntelligence Scale,WAIS),使之与WISC相衔棒.l967年又编制了韦氏学龄前及幼儿智力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f。;nteuigence,wPPSi),至此一套从4岁幼儿到成人(74岁)的三个着名智力量表编制成功。。70年代初,韦氏着手修订他自己编制的智力量表,1974年出版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本(WISC—R)。1981年出版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本(wA:s_IR2 1989年出版了韦氏学龄前及幼儿智力量表修订本(WPPSl—R)。此外,l991年出版’r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三版(WISC一Ⅲ),1997年出版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第三版

(WAIS一Ⅲ)。 韦氏智力量表主要指WAIS—R、WISC—R和WPPSl这三个量表,三者均包括相同的分测验,因年龄关系,有一些在形式上作了一些变更,还有少数量表中的分测验有增减(见表3—4)。注:“[ ].‘内项目为在WISC—R和WPPSl中的备用分测验1979~1981年问,在龚耀先主持下完成基于WAIS的修订工作,称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考虑到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现实情况,WAIS—RC分别制定了城市和农村两个版本。城市和农村两式的测验项目相同,记分标准也一样,但各分测验项

目的难易排列顺序和计算量表分与智商的标准不同。 两式各包括11个分测验,其中言语部分包括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6个分测验,操作部分包括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图片排列、物体拼凑5个分测验。

编辑本段WAIS——RC各分测验的主要功能:

1.知识

韦克斯勒认为,智商越高的人,兴趣越广泛,好奇心越强,所以获得的知识就越多。故此测验主要测量人的知识广度、一般的学习及接受能力、对材料的记忆及对日常事物的认识能力。

2.领悟

此测验主要测量判断能力、运用实际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一般知识。该测验对智力的G因素负荷较大,与知识测验相比,受文化教育影响小,但记分难以掌握。

3.算术

此测验主要测量数学计算的推理能力及主动注意的能力。该能力随年龄而发展,故能考察智力的发展,同时对预测一个人未来心智能力很有价值。

4.相似性

此测验设计用来测量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是G因素的很好测量指标。

5.数字广度

此测验主要测量人的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临床研究表明,数字广度测验对智力较低者测的是短时记忆能力,但对智力较高者实际测量的是注意力,且得分未必会高。

6.词汇

本测验主要测量人的言语理解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有关,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知识范围和文化背景。研究表明,它是测量智力G因素

的最佳指标,可靠性很高。但其记分较麻烦,评分标准难掌握,实施时间也较长。

7.数字符号

该测验主要测量一般的学习能力、知觉辨别能力及灵活性,以及动机强度等。该测验与工种、性别、性格和个人缺陷有关,不能很好地测量智力的G因素,但具有记分快、不受文化影响的特点。

8.图画填充

此测验主要测量人的视觉辨认能力,以及视觉记忆与视觉理解能力。填图测验有趣味性,能测量智力的G因素,但它易受个人经验、性别、生长环境的影响。

9.木块图

该测验主要测量辨认空间关系的能力、视觉结构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视觉一运动协调能力等。在临床上,该测验对于诊断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老年衰退具有很高的效度。

10.图片排列

此测验主要测量被试者的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因果关系的能力、社会计划性、预期力和幽默感等。它也可以测量智力的G因素,可作为跨文化的测验。但此测验易受视觉敏锐性的影响。

11.图形拼凑

此测验主要测量处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能力、概括思维能力、知觉组织能力以及辨别能力。在临床上,此测验可了解被试的知觉类型,他对尝试错误方法所依赖的程度,以及对错误反应的应对方法。此测验与其他分测验相关较低,并对被试的鉴别力不甚高。

编辑本段韦氏智力测试表使用注意事项:

(一)在操作修订韦氏量表时,一定要按本量表的标准程序进行。这些程序在手册中均有规定,所以采用此量表的人员,一定要阅读手册。除非在临床应用时,因某些特殊情况,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当变动。

(二)主试者必须受过进行个别和团体测验的训练,掌握本量表的测量技术——提问技术。鼓励回答的技巧、书写回答格式、记分方法、记分标

准、原始分(粗分)换算标准分(量表分)的方法,计算智商的方法、对结果作解释等。

(三)测验材料有组织,以方便测验时取用,能得心应手,不致紊乱,不影响进行时间。主试者井井有条,被试者操作自由;主试者忙乱不堪,对被试的操作带来不良影响。

(四)测验时间要选择恰当,这是与被试者建立良好协调关系所必需的。被试者应在精力充沛、身体舒适、没有急事的时候来接受测验。

(五)主试者应努力取得被试者的合作,尽量使他们保持对测验的兴趣,用如下一些鼓励语言往往是有效的。如:“好”,“这不花你许多时间吧”。

(六)测验的程序和时间

(1)测验的程序:10个正规测验交叉进行,使整个测验过程更加有趣并富于变化,调动儿童应试的积极性,防止儿童疲劳和厌烦.

(2)测验所需时间:10个测验进行完毕大约需要1―1.5小时,如真有困难也可分两次来进行,间隔时间不要超过7天.

(七)测验的场所

(1)测试室:室内要安静,避免噪声和其他干扰;要有良好的照明和合适的桌椅.

(2)人员设置:主试和被试.

韦氏智力测试表测验实施的一些具体要求:

(1)一般正常三年级以上的儿童与65岁以下成人均可团体施测,幼儿、智力低下者和不能自行书写的老年人则可个别施测。

(2)测验开始时先发给记录纸,要求填好姓名、性别、年龄等项。然后发下测验图册,请被试者打开第一页(A1)说:“看上面一张图,图下角缺一块,请你从下列的6块图片中选一块最合适的补上去。你找找看,哪一块补上去最好”。先让被试者尝试一下,最后将正确答案“4”号告诉大家,并请他们将数码“4”写在记录纸上与A.对应的空格里。个别施测者,由被试者指点出他确认的图形,由主试在记录纸上记录相应的号码。

(3)在被试都掌握了方法后,接着翻到下一页(A2),并告诉大家以下每图都有缺少的一角,要求从下面的几个小块图中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补上去,并把它的号码写到记录纸相应的空格内。“注意,A:的答案应是‘5’。大家对一下有无选错、写错,错了可以改正”。稍停,“好,现在开始一页一页做下去。注意不要翻过了页,不要跳过去做,要对好题号写,不要写错位置”。

(4)“本测验限在40分钟内交卷,能做多少做多少。”说完,开始记时。测验进行到20分钟及30分钟时各报一次时间,请大家在刚完成的答案下划一记号“——”。测验时间满40分钟时,不管是否做完,一律交卷。

(5)幼儿及弱智者在个别施测中,当进行到c、D、E三单元时,每单元如连续3题不通过,则该单元不再往下测,未测项目都按不通过计,但A、AB、B三单元不管做对多少都必须做完。

(6) 掌握好测试的起点和停测点.

8―10岁:8岁零月零天―10岁11月30天

6―7岁:6岁零月零天―7岁11月30天

依次类推.

编辑本段韦氏智力测试表测验的记分

本测验题一律为二级评分,即答对给1分,答错为0分。被试在这个测验上的总得分就是他通过的题数,即测验的原始分数。

本测验的量表分数是先将被试的原始分数换算为相应的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IQ分数。例如一个16岁城市儿童测得原始总分为55分,先查百分等级常模表得55分相应的百分等级为70,再查智商常模表得70百分等级的IQ为108。

第6篇:搞笑的智力测试题

吴宗宪出的智力测试题,答案真是让人绝倒呀~

神的交通工具是什么------神奇(骑)宝贝 什么动物可以贴在墙上------海豹(报) 什么颜色最会模仿------红(磨坊)模仿 什么鸡最慢------尼可基(鸡)曼 辣妹 什么地方最香------腊梅处处香

哪位古人跑得最快------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 什么动物没有方向感------麋鹿(迷路)

茉莉花、太阳花、玫瑰花,哪一朵花最没力------茉莉花[好一朵美丽(没力)的茉莉花

猴子最付厌什么钱------平行线[没有相交(香蕉)

象皮、老虎皮、狮子皮哪一个比较差------象皮擦(象皮差) 木鱼掉进海里会变成什么------虱目鱼(湿木鱼) 哪一位艺人讲的笑话最冷------蔡依琳(衣淋湿就冷) 狼、老虎和狮子谁玩游戏一定会被淘汰------狼,桃太郎(淘汰狼)

孔子有三位徒弟子贡、子路和子游,请问哪一位不是人------子路(指鹿为马) 布跟纸怕什么------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布怕一万纸怕万一) 麒麟飞到北极会变成什么------冰淇淋(冰麒麟)

哪个历史人物游泳必定沉下去------阿斗,扶(浮)不起的阿斗

星星、月亮、太阳哪一个是哑巴------星星,歌中有「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

铅笔姓什么------萧,削(萧)铅笔

糖果是公的还是母的------母的,因为它会生蚂蚁

请问哪一种花没有孩子------五月花, 五月花卫生纸(未生子) 左和右,谁喜欢独奏,谁又比较好------左solo, 右so good (左手锣,右手鼓) 为什么蚕宝宝很有钱------蚕会结茧(节俭) 周瑜与诸葛亮的母亲分别姓什么------[既]生瑜,[何]生亮

和谁交往最辛苦------莉莉,粒粒(莉莉)皆辛苦

蝴蝶、蚂蚁、蜘蛛、蜈蚣,哪一个没有领到酬劳------蜈蚣,无功(蜈蚣)不受禄

哪位历史人物最欠扁------苏武,苏武牧羊北海边(被海扁)

123456789哪个数字最勤劳,哪个数字最懒惰------1最勤劳2最懒惰(一不做二不休)

谁家没有电话------天衣(天衣无缝 phone) 怎样使麻雀安静下来------压它一下(鸦雀无声) 哪一家的路最窄------冤家(冤家路窄) 红豆的小孩是谁------南国(红豆生南国)

有位妈妈生了连体婴,姐姐叫玛丽,那么妹妹叫什么------梦露,玛丽莲(连)梦露

第7篇:三年级语文寒假智力测试试卷

一、趣味字词(14分)1、弦外有音。同音不同字,真有趣。我来填一填。(8分)

lù公() ()水迷()( )地

kè()苦()桌()人 ( )服

2、智慧“谜”宫(猜字谜)。(6分)

(1)守门员。————()

(2)重点支援大西北。( )

(3)人不在其位。( )

二、趣味成语(34分)

1、巧填课程名称(12分)

下面12条成语都分别缺少一个字,请你把们补充完整后,再组成6个小学课程名称,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好吗?

弦外之()()极生悲课程是()

不计其()()无止境课程是()

驰名中()()无伦次课程是()

照本宣()()而不厌课程是()

谨小慎()()变如神课程是()

甜言蜜()()质彬彬课程是()

2、填上恰当的表示颜色的字,组成成语。(6分)

一()千里()发苍苍万()千()

人老珠()()面獠牙()纸()字

3、成语之最。选择最恰当的成语填在括号里。(16分)

一鸣惊人有头无尾一落千丈一步登天

一本万利顶天立地一日三秋一日千里

最长的腿()最长的文章()

最高的人()最成功的生意()

最大的叫声()最高的瀑布()

最短的季节()跑得最快的马()

三、趣味选择:(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璀璨的明珠“香港”的“市花”是()。

A、睡莲B、洋紫荆C、玉兰D、月季E、牡丹

2.著名的“风筝之都”指的是()。

A、山东潍坊B、河北胜芳C、河北廊坊D、山东青岛

3.下面几种花在一天中最早开放的是()

A、昙花B、睡莲C、牵牛花D、万寿菊

4.赵州桥是()省赵县洨河上的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A、山东B、山西C、河南D、河北

E、莫西奥图尼亚

5.《清明上河图》是()的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A、东汉B、西汉C、南宋D、北宋

四、经典人物。我读的课外书可多啦,我能写出下面神话传说的主角。(12分)

( )开天地( )治水( )追日

( )闹天宫( )填海( )奔月

五、经典古诗。(22分)

1、在()内填上恰当的表示颜色的词。(10分)

(1)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2)()日依山尽,()河人海流。

(3)万()千()总是春。

(4)两个()鸣翠柳,一行()鹭上天。

(5)()毛浮()水,()掌拨清波。

2、在()内填上恰当的数字。(12分)

(1)窗含西岭()秋雪,门泊东吴()里船。

(2)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3)飞流直下()尺,疑是银河落()天。

(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月下扬州。

(5)朝辞白帝彩云间,()里江陵()日还。

(6)一去()里,烟村()家。

六、阅读课外文章《南辕北辙》,按要求答题。(8分)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打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

这个人要从()到()去,楚国在魏国的(),这个人却一直向()走。

2.他的条件越好,他离楚国就越远,是因为:()(填序号)(2分)

A.他始终坚持错误的方向不改正。

B.他的马跑得太快了。

C.他不知道楚国在什么地方。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填序号)(2分)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听一听别人的劝告。

B.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向,方向对才能充分发挥优势。

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以后再去做。

第8篇:1-12个月宝宝智力测试

婴儿智力测试婴儿1个月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片刻(2秒)。

精细动作:触碰手掌,他会紧握拳头。

适应能力:眼球会跟红球过中线(稍有移动即可)、听到声音有反应。

语言:自己会发出细小声音。

社交行为:眼睛跟踪走动的人。

婴儿2个月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短时(5秒)

精细动作:俯卧时头可抬离床面、拨浪鼓在手中留握片刻

适应能力:立刻注意大玩具

语言:能发出a、o、e等元音 社交行为:逗引时有反应

婴儿3个月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45度、抱直时头稳 精细动作:两手可握在一起、拨浪鼓在手中留握0.5秒

适应能力:眼睛跟红球可转180度 语言:笑出声

社交行为:模样灵敏、见人会笑

婴儿4个月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90度、扶腋可站片刻 精细动作:摇动并注视拨浪鼓

适应能力:偶然注意小丸、找到声源 语言:高声叫、咿呀作声 社交行为:认亲人

婴儿5个月

大运动:轻拉腕部即可坐起、独坐头身向前倾

精细动作:抓住近处玩具

适应能力: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积木 语言:对人及物发声

社交行为:见食物兴奋

婴儿6个月

大运动:俯卧翻身

精细动作:会撕纸、把弄到桌上一积木

适应能力:两手同时拿住两块积木、玩具失落会找

语言:叫名字转头

社交行为:自喂饼干、如会找躲猫猫(手绢挡脸)的人的脸

婴儿7个月

大运动:独坐自如

精细动作:耙弄到小丸(直径约0.5公分)、自己取一积木,再取另一块

适应能力:积木换手、伸手够远处玩具 语言:发da-da、ma-ma无所指

社交行为:对镜有游戏反映、能分辨出生人

婴儿8个月

大运动:双手扶物可站立

精细动作:拇指、无名指捏住小丸(直径:0.5cm);手中拿两个积木,并试图取第三块积木(正方形,边长2cm)

适应能力:持续用手追逐玩具、有意识的摇铃

语言:模仿声音

社交行为:懂得成人面部表情

婴儿9个月

大运动:会爬、拉双手会走

精细动作:拇指、食指捏住小丸

适应能力:从杯中取出积木(正方形,边长2cm)、积木对敲

语言:会欢迎、再见(手势) 社交行为:表示不要

婴儿10个月

大运动:会拉住栏杆站起身、扶住栏杆可以走

精细动作:拇指、食指动作熟练 适应能力:拿掉扣住积木的杯子,并玩积木;找盒内的东西

语言:模仿发语声

社交行为:懂得常见物及名称、会表示

婴儿11个月

大运动:扶物、蹲下取物;独站片刻 精细动作:打开包积木的纸

适应能力:积木放入杯中;模仿推玩具小车 语言:有意识的发一个字音

社交行为:懂得“不”;模仿拍娃娃

婴儿12个月

大运动:独自站立稳;牵一只手可以走。 精细动作:试把小丸投入小瓶;全掌握笔留笔道

适应能力:盖瓶盖;

语言:叫妈妈、爸爸有所指;向他/她要东西知道给

社交行为:穿衣知配合

第9篇:JAVA程序员面试试题及智力测试Java

面试例题1:击鼠标比赛现在开始!参赛者有拉尔夫、威利和保罗。

拉尔夫10秒钟能击10下鼠标,威利20秒钟能击20下鼠标,保罗5秒钟能击5下鼠标。以上各人所用的时间是这样计算的:从第一击开始,到最后一击结束。

他们是否打平手?如果不是,谁最先击完40下鼠标?

解析:n秒钟击n下鼠标其实是击第一下鼠标时才开始计时的,实际上击n-1下需要n秒钟,那么若击40下鼠标,拉尔夫需要(40-1)/(9/10)=39/0.9秒,威利需要

(40-1)/(19/20)=39/0.95秒,保罗需要(40-1)/(4/5)=39/0.8秒,因此威利先击完。

答案:威利先击完。

面试例题2:100美元哪里去了?

3个朋友住进了一家宾馆。结账时,账单总计3 000美元。3个朋友每人分摊1 000美元,并把这3 000美元如数交给了服务员,委托他代到总台交账。但在交账时,正逢宾馆实施价格优惠,总台退还给服务员500美元,实收2 500美元。服务员从这500美元退款中扣下了200美元,只退还3个客人300美元。3个客人平分了这300美元,每人取回了100美元。这样,3个客人每人实际支付900美元,共支付2 700美元,加上服务员扣的200美元,共计2 900美元,那么这100美元的差额到哪里去了?

答案:这道题纯粹是文字游戏,但是如果你的头脑不够清晰,很可能把你搞糊涂了。客人实际支付2 700美元,就等于总台实际结收的2 500美元加上服务员克扣的200美元。在这2 700美元上加上200美元是毫无道理的,而在这2 700美元上加退回的300美元,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等于客人原先交给服务员的3 000美元。

面试例题3:有一种小虫,每隔2秒钟分裂一次。分裂后的2只新的小虫经过2秒钟后又会分裂。如果最初某瓶中只有一只小虫,那么2秒后变2只,再过2秒后就变4只……2分钟后,正好满满一瓶小虫。假设这个瓶内最初放入2只这样的小虫。

问:经过多少时间后,正巧也是满满的一瓶?

答案:经过1分58秒时间,也正巧是满满一瓶。因为从一只虫蜕变为2只虫只需2秒钟。在瓶内只有一只虫子的情况下,经过2秒钟后就变成2只。这时的情况和瓶内一开始就有2只虫子的情况是一样的。出现这两种情况的时间差是2秒钟。所以,经过1分58秒后,也正好是满满一瓶。

面试例题4:斯芬克斯是古代希腊神话中的带翅膀的狮子女魔。传说她在底比斯附近要人猜谜,猜不出来就要杀人。一次,她要底比斯王子猜谜:“有一种动物,早上4条腿,中午2条腿,晚上3条腿,是什么动物?”聪明的王子说:“是人。”他猜中了。

如果你是现代的斯芬克斯,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比如,1和0之间加上什么符号才可以使得到的数比0大又比1小呢?你知道吗?

答案:0.

1面试例题5:父亲打电话给女儿,要她替自己买一些生活用品,同时告诉她,钱放在书桌上的一个信封里。女儿找到信封,看见上面写着98,以为信封内有98元,就把钱拿出来,数也没数放进书包里。在商店里,她买了90元的东西,付款时才发现,她不仅没有剩下8元,反而差了4元。回到家里,她把这事告诉了父亲,怀疑父亲把钱点错了。父亲笑着说,他并没有数错,错在女儿身上。

问:女儿错在什么地方?

答案:拿倒了,86看成是98了。

面试例题6:3个孩子翻衣兜,他们把兜里所有的钱都掏出来,看看一共有多少钱。结果一共有320日元。其中有两枚硬币是100日元的,两枚是50日元的,两枚是10日元的。每一个孩子所带的硬币中没有相同的。而且,没带100日元硬币的孩子也没带10日元的硬币,没带50日元硬币的孩子也没带100日元的硬币。你能弄清楚这3个日本孩子原来各自带了什么硬币吗?

答案:第一个小孩:100,50,10;第二个小孩:100,50;第三个小孩:10。

java 面试试题

1,谈谈final, finally, finalize的区别。

答案:final 用于声明属性,方法和类,分别表示属性不可变,方法不可覆盖,类不可继承。 finally是异常处理语句结构的一部分,表示总是执行。

finalize是Object类的一个方法,在垃圾收集器执行的时候会调用被回收对象的此方法,可以覆盖此方法提供垃圾收集时的其他资源回收,例如关闭文件等。

2,Anonymous Inner Class (匿名内部类) 是否可以extends(继承)其它类,是否可以

implements(实现)interface(接口)?

答案:可以继承其他类或完成其他接口,在swing编程中常用此方式。

3,Static Nested Class 和 Inner Class的不同,说得越多越好。

答案:Static Nested Class是被声明为静态(static)的内部类,它可以不依赖于外部类实例被实例化。而通常的内部类需要在外部类实例化后才能实例化。

4,&和&&的区别。

答案:&是位运算符,表示按位与运算,&&是逻辑运算符,表示逻辑与(and).

5,HashMap和Hashtable的区别。

答案:HashMap是Hashtable的轻量级实现(非线程安全的实现),他们都完成了Map接口,主要区别在于HashMap允许空(null)键值(key),由于非线程安全,效率上可能高于Hashtable.6,Collection 和 Collections的区别。

答案:Collection是集合类的上级接口,继承与他的接口主要有Set 和List.

Collections是针对集合类的一个帮助类,他提供一系列静态方法实现对各种集合的搜索、排序、线程安全化等操作。

7,什么时候用assert。

答案:1.4新增关键字(语法),用于测试boolean表达式状态,可用于调试程序。

使用方法 assert ,表示如果表达式为真(true),则下面的语句执行,否则抛出AssertionError。

另外的使用方式assert < boolean表达式>:,表示如果表达式为真,后面的表达式忽略,否则后面表达式的值用于AssertionError的构建参数。

注意编译时要增加-source 1.4 参数,否则报错。]运行时要增加 -ea参数,否则assert行被忽略

8,GC是什么? 为什么要有GC?

答案:GC是垃圾收集的意思(Gabage Collection),内存处理是编程人员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忘记或者错误的内存回收会导致程序或系统的不稳定甚至崩溃,Java提供的GC功能可以自动监测对象是否超过作用域从而达到自动回收内存的目的,Java语言没有提供释放已分配内存的显示操作方法。

9,String s = new String("xyz");创建了几个String Object?

两个

10,Math.round(11.5)等於多少? Math.round(-11.5)等於多少? 答案:Math.round(11.5)==12

Math.round(-11.5)==-11

round方法返回与参数最接近的长整数,参数加1/2后求其floor.

上一篇:h7n9禽流感防控下一篇:外贸英语口语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