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机械制图》是一门传统的技术基础课,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应用,给该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以Authorware为平台,结合AutoCAD、3Dmax、Flash等软件制作的《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使用,基本上解决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足,收到较好的效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1:

机械制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讨

【摘 要】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提高机械制图学科的教学质量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现状,探讨多媒体技术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目标;教学现状;多媒体技术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由于该课程的学习能够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因此机械制图这一课程的教学在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的专业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一直得到学校教学部门的高度重视。而如何教好这门课更是每位执教者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一、机械制图的教学目标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相互关联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将立体图像和平面图形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会识图和绘图。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教授专业的课程知识和技能,还要将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二、机械制图的教学要求

1.激趣入门。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课程里的一门基础科目,对于每位刚从初中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起点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因为基础知识缺乏而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因此,对于初学者,就如孩子的大脑像一张白纸,随便的一涂一抹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记,这就对课程的安排指明了方向,应在课程的最初,向学生解释说明该课程的学习目的和内容,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清楚了解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了解学好这门课程对于今后工作开展的重要指导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课程学习。

2.从严要求。机械制图是一门非常严谨、科学的课程,由于其内容极具专业性、科学性,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教育学生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学习相关知识。例如尺寸、符号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要让学生明白,在将来的工作中,可能由于工作一时的粗心大意,就会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或规格,就会给企业或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机械制图的教学现状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学生中男生的数量居多,而男生的普遍特点便是活泼好动、自由散漫、学习基础薄弱、不爱学习。同时中职校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思想不够成熟,因此缺少对人生的规划,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认真。

同时,由于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识图绘图为主,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先将平面图形想象成空间立体图形,再将空间图形以平面图纸的方式呈现。机械制图课程被学生普遍认为既抽象又难学,虽然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并且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最终的学习效果却不是十分理想,不少学生因而出现畏难情绪,进而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

四、机械制图的教学对策——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鉴于中职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如何搞好机械制图课程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教者们一直探讨的课题。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也作了多年的探索,认为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事实上,在复杂图形比较多的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每个图形在黑板上一一画出,如果单靠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可能无法跟上所讲的节奏,很难理解或想象出具体图形,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候就需要通过直观清楚的表达方式来进行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机械制图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图像,避免以往的教学缺点,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和补充,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可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举例来说,教学中可以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将课程中的物体进行绘制,绘制出三维立体图形,这些图形能在空间中无限地扩大和旋转,这样就便于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物体,加深理解,使学生在脑海里构建出相应图形,进而进行自主绘图。这样既能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当然采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还不能忽略传统教学,不能单纯依靠多媒体技术,在一些简单的课程内容上仍可以使用传统教学,比如点、线、面的三面投影,我们仍然可以在黑板上演示作图步骤,这样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所以在机械制图的课堂上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完美结合,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CAD技术的应用可极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迅速传播,不少企业已经告别了手工绘图,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绘图,中职学校机械制图的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为社会培养出适应型人才就要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将CAD教学应用到机械制图上。常用的CAD软件有AUTO CAD、PRO/E、UG等,它们在图形功能和造型建模等方面各有千秋,都能够快速高效地绘图且修改方便,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要求学生在使用CAD软件时,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构建自己所要的模型,这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学生需通过探索新知,想方设法来制作各类模型。教师可通过各种作图比赛、造型比赛来激励学生,以提高他们的机械制图水平和CAD水平。

(下转第3页)

(上接第2页)

3.注重多媒体课件的编写质量

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精髓所在,质量高的课件可以将教学内容充分地展示给学生。将课程内容利用图像、音频等方式制成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比如在学习组合体视图这个章节时,教师可将制作组合体的过程,如叠加、切割等,录成视频,配上语言旁白或文字,图文并茂,这样能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的感官认识。当然这对教师信息化水平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应大力鼓励教师以多种方式编写多媒体课件,可以适当组织多媒体课件的评比比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应定期组织多媒体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及编写课件的能力。学校还要对教师编写的多媒体课件加大监督力度,保证课件的质量,对于不合格的课件要及时通知教师加以修正,保障学生在多媒体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4.建立共享资源的信息平台

建立共享资源的信息平台也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部分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网络技术使共享资源已经变成了现实。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做的机械产品图样通过平台上传到校内的共享空间,达到与其他同学和老师交流的目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自身的不足,然后加以改正,从而提高自己的制图能力。教师也可以将一些优秀的机械设计作品上传到共享资源信息平台,展示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范样,帮助学生进步。

总之,机械制图是一门含有丰富系统理论和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专业课程,对于将来从事机械行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重视这门学科的教学,结合现有的多媒体技术,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国家的机械行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倪红娟.新时期中专机械制图教学创新模式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

[2]苑春艳.浅谈机械制图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J].辽宁师专学报,2009(06)

[3]张新民,李丹,张彦.论中专《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研究[J].河南科技,2012(20)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陈雪峰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2:

机械制图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之我见

【摘要】 《机械制图》是一门传统的技术基础课,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应用,给该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以Authorware为平台,结合AutoCAD、3Dmax、Flash等软件制作的《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使用,基本上解决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足,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模式;机械制图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效率;空间想象力

机械图样是交流传递技术信息、思想的媒介和工具,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生产第一线的现代新型技能型人才,必须学会并掌握这种语言,具备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应用,给该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技术在90年代迅速发展,它继承了CAI的交互性优势,而且具备视听教学的直观性。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包括文字、图像、动画及声音,它可以用来作为情境教学,展示内容,还可作为学生课后练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动学习。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无论从信息种类与数量急速增长还是媒体技术的飞跃,使教学手段的发展更趋于综合化。下面就在机械制图课程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有效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运用各种绘图软件讲解制图知识时,学生可以直观的通过投影看到虚拟的三维世界,并根据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运用绘图软件将学生的想象变为虚拟的现实来验证学生的想象。这样可以在学生思想中激起强烈求知的欲望,与研究制图学的极大兴趣,使学习的内因与外因有效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认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电脑动画能将机械制图课程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用简单的画面动态地表示出来,使学生很快理解掌握,还可以模拟生产过程,代替部分实践教学,它在该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次革命。教师不必携带繁重的模型、挂图等,只要点击鼠标、操作键盘,就可以用电脑代替教师进行教学演示,还可以即兴建模举例,拓展学生的思维,将课本知识学活,并能灵活应用,与实践结合起来。

另外,机械制图标准性很强, 从各种图线的画法、字体的写法、尺寸的标注、图纸的规范到零件图、装配图的画图与读图,都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而且为了紧密结合实际,我们在教学中还采用了许多模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方案时教师必须为每节课预留大量时间用于板书,降低了教学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后,机械制图中的图形、模型制作在多媒体课件中,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传授上,使单位课时信息量增加,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电脑动画搭建機械制图的教学平台

电脑动画的使用是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极大改进,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但对于各任课教师来说,并没有减轻工作量,教师应能熟练建模,会制作简单的动画,机械制图中的动画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如果使用的是源文件,还可以随时对它进行修改,以适应不同场合的教学需要。例如,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我们只需制作出一个组合体的形体分解组合过程,通过建立不同形体模型,组合后得到不同形状的组合体。再如剖视图的剖切过程,通过更换三维模型,同样能得到各种机件剖切的动画。

通过使用大量的电脑动画来教学,使教与学都变得直观、简单、易操作,同时能发挥各任课教师的经验智慧,实时修改,体现出各位教师师德风格与特色,可塑性很强。这种新颖、生动有效的教学方式,为《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教师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用已制作好的各种零件图、装配图、及零件立体图,使课堂教学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另外,教师在讲解习题册题目时也可以有效利用制作好的电子模型演示讲解。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使教学过程更为生动。

四、增大课堂信息交流量

《机械制图》的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合理利用视图及表达方法表达各种零件及部件的形体结构及有关国家标准的介绍。为了能有效的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往往在课堂中绘制各种模型的视图。这个过程要占用课堂许多时间,往往讲不了多少知识,同时教师也付出了许多体力。同时由于黑板的限制,教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不断的更新板书。这样,教师在课堂小结时,就无法把本节课所讲内容再现出来。此外,教师在绘图的过程中,无法同时和学生进行交流,很不利于组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制图教学,可以利用AutoCAD、3DstudioMax、CAXA等计算机绘图软件在备课时制作出教学内容素材,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出电子教案。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情况随时选用各种电子图样,并在电子图样中讲解。教师课后小结时也可以随时调用各种电子素材,达到传统教学中所无法实现的效果。这样可以彻底的从传统板书绘图中解脱出来,节约了大量时间,并可游刃有余的组织教学,增大课堂上信息交流量。

五、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机械制图》所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三维立体,包括各种基本几何体、组合体、零件、装配体。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各种木制教具来做现场演示。这种模式有其局限性:其一、木制模型往往与教材相脱节,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具;其二、木制教具的体积较小且造型单一,在教室中演示时,只有部分学生能观察清楚。且可选造型有限,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空间型体的结构;其三、对于大型的零件与装配体,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即使在车间中参观实物也不可能随意进行反转、拆卸、剖切使学生观察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特技加工制作出教材中的各种三维立体模型在课堂教学中演示。优点有三:其一、电子三维立体的真实感完全与现实中的零件一样,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其点、线、面、体等不同要素设置不同的颜色来加强对所讲内容的表达。其二、教师在AutoCAD、3DMax、CAXA等环境中可以随意旋转、剖切、拆卸、放大电子三维立体。其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改变对模型的观察视口,并把该视口与视图建立联系。

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无论从信息种类与数量急速增长还是媒体技术的飞跃,使教学手段的发展更趋于综合化。为了使教学更形象与直观,更富有个性,更适合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学手段的综合化成为现代教学手段的一种必然趋势。

作者:邱盛军

机械制图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3: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探析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学校对教学装备的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运用中越来越普遍。机械制图是属于实践性及抽象性思维较强的一门基础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绘图与读图能力,还能为学生的后期课程创造了有力的基础保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机械制图的整个程序做成动画等方式提供给学生作参考,一方面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效果。

[关 键 词]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多媒体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制图作为一门实践性及抽象性思维都较强的基础课程,在中职工科类专业的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机械制图教学打破了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性,实现了“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突破了在时间及空间方面的限制,为学生更直观地接触机械制图的核心教学内容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学习氛围。

一、机械制图的含义

机械制图,就是指用图样真切地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等相关条件的学科。图样是由“图形、符号、文字”等相关组成,是表达设计意想和制造需求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也被称之为“工程界的语言”。

二、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所存在的缺陷

1.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过去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中,一般情况下,学生很难在抽象的二维平面所给予的信息中去提取相对应的作图技术与相关投影知识,而且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原因有两个,首先就是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机械挂图及教学模型呈“静止”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国家对于机械制图的相关规定有很多,制图的图形具有繁杂的特点,在教学中会经常因为图的发小或数量的缺失,而无法去向学生展示出制图的奥秘。2.传统板书教学,浪费时间。在机械制图的陈旧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仅用一根粉笔就在黑板上绘画制图,而学生也在下面跟着绘画,尽管这种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受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但是,我们都知道,手工制图工作量大,需要反复操作,而且老师劳动力度大,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很高。更重要的是,一节课的时长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手工绘图方面占据时间多,这自然会影响到机械制图的教学进度及教学焦虑。与此同时,学生看到的只是一种静止的“三维空间”,而不是动态的三维,因此,学生很难感受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变化和内在的相互关联,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感知、空间思维”能力是很不利的。

三、探析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运用中存在的缺陷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点缺陷:1.多媒体教学所呈现出来的信息量很大,学生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并掌握这些学习内容。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尽管可以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但是部分教师就会将PPT中所展现的内容一一来念,并没有对教学内容去进行强化分析,从而也导致课堂进度比较枯燥,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3.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机械制图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去忽略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及交流,例如,部分教师会在课前制作好的课件利用多媒体器材进行播放,而学生仅此只是观看而已,是处于被动状态的学习,没有和学生、教师间有效的沟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得不到真正、有效的展现。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应用中的创新策略

1.深化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功能。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增加判断题等相关题型,并将错误的图和正确的进行对比。这样一来可以给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学生一次参加班级活动的表现机会,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械制图的学习难度,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2.采纳途径去展现出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的特色和优势,可以在制作教学課件的过程中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艺术性”和“易用性”特征,展现课件的“造型”“色彩”等相关优势,让学生体会到美的感受,提升学生的热情度。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打破了原来传统模式的限制性,实现了“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为学生更直观地接触机械制图的核心教学内容创造了一个更加“科技化、信息化”的教学课堂。但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存在的缺陷,注意找出其相关解决途径,更好地提高机械制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艳.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与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64.

[2]刘娟.基于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职业技术,2014(10):30.

作者:杨阿华 孙卫萍

上一篇:上半年派出所工作总结三篇下一篇:人事工作汇报(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