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治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编精心整理了《形式与政治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政治学习是国家保持正确政治方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保障;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当前企业政治学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第一篇:形式与政治论文

煤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与发展

摘 要:煤炭企业怎样在新形势中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做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从根本上发展煤矿企业,促进煤矿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快速发展;

在社会主义发展新形势下,随着各大煤矿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职工的思想活动方式以及价值观方面都发生了转变由此而来的种种问题逐渐产生,尤其是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面领着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抓好煤矿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煤矿企业稳定有序发展。

一、充分认识社会不良因素对矿井职工思想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日益发展的同时,煤矿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难度较大,长期以来影响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职工怠慢思想严重,“常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情况,主要是缺乏较为明确切实可行的方法。一些社会的不良习气负面影响也影响着矿工的思想。职工日渐淡忘了原有的行为准则,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等积极向上的思想却肆意滋生了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等不良现象,各自强调各自利益,相互攀比,导致大多数职工的心理失衡。矿井内部的难点热点问题也越来越多,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就突出出来了,使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先进与落后、进步与退步的维谷中交替并存。如何抓好煤矿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稳定有序发展的有效形式,是促进矿区和谐发展的有利因素。例如长期以来矿工的工资一直处于低收入阶层,对于自己加薪的期望也越来越强烈,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在矿井改革管理体制条件下,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更多的实惠。

负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矿井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步履维艰,且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这不仅给矿井职工加重了心理负担,也给改革矿井管理体制带来了难度。如何帮助企业职工正确看待形式,使他们掌握、分析和判断一分为二的形式,即看到直流又看到主流,即看到不利的一面更看到有利的一面,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树立信心。从根本上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客观具体,入情入理。

二、增强企业凝聚力,真对性开展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企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后者是前者实行的基础,而前者不光是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动力,更是企业工作正常运转的保证。如果企业没有思想政治工作做基础,职工在业务工作中就会出现怠慢思想,使企业得不到发展;但若一味的推行思想政治工作,却不加强业务工作,那么企业就会无利润可言,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就得不到切實的落实,职工福利如同纸上谈兵,自然不会使职工为企业效力。

众所周知,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职工中文化程度思想觉悟政治素质等有所不同,因此,在管理职工时,应在做思想政治的同时,以规章制度辅助其实施,对则赏错则罚,恩威并施,赏罚分明,督促职工遵章守纪,强制职工改善自身的不良习惯。使企业职工的思想保持主人翁的姿态,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这也是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那么怎样才能扩展职工思路做好引导工作呢?首先,就是要做到关心职工,职工将绝大部分时间奉献给矿区,在这种情况下,矿区应该给职工一种大家庭的氛围,在人力和物力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职工创造更适宜的条件,慰问老职工,关心职工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家庭解决问题,如此一来,职工就会把矿区看作自己的家,以饱满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也会收益极好。其次,在业务工作中适当的添加思想政治工作。展开多种多样的活动,可以开展各种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这不仅可以加强职工的业务水平,还可以提高职工的政治认识水平。不仅如此,矿区还可以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对区队管理干部和班组长,党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作风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身教言教并重,带动和影响广大职工克服不利因素树立信心,从而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和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中。

三、树立良好的职工安全意识

长期以来,煤矿企业不断加大安全思想教育力度,职工的安全思想总体已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但仍有个别职工在安全思想上存在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没有完全清除,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够,对国家安全生产政策理解不透彻。对于这些具有消极思想的职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而且还要让职工自觉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动力,把职工的内在积极性调动起来,灵活主动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安全是煤矿企业正常生产的命脉是摆在第一位头等大事,是制约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安全生产中引发的安全问题,往往是长期积累的安全思想隐患所导致的,思想隐患是安全隐患的根源,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着,要做好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对企业提高效益,稳定职工队伍,推进标准化,文明化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坚持以人为本,明确方向、结合实际加强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调动人们奉献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和帮助煤炭企业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企业的信心和信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广大职工的愿望,注重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关心职工的实际困难,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社交、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让职工真正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随着煤炭企业转型跨越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企业要制定职工素质提升长期规划,为职工成为各类人才搭建平台。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培训质量帮助职工熟练掌握岗位技能,提高职工综合素质,通过建立文化平台,不断培养职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不断完善思想教育内容并突出对企业深化改革大背景下的政策教育,帮助企业职工转变过去的传统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层面上主动配合企业发展。

加强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只有超前做好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抓好主动权。而要做好超前预防,企业党组织就必须实力超前意识,创新工作方式,畅通信息渠道,通过职代会,职工思想状况调查、民主接待、设立职工思想信息员等,及时获取职工思想信息,从而为党组织超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资料,为正确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五、扎实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加强煤炭企业迅速发展

企业文化是多层面、多方位、多内容、多手段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载体。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更是思想政治工作沿用的重要途径。中外煤炭企业发展的实践反复证明;健康成熟的煤炭企业文化既是一个企业走向稳定、良性发展轨道的结果,也是保证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一句话,和谐煤炭企业文化是煤炭企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多种多样,面对市场经济和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不能将企业文化局限于文化娱乐范围内,而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引领广大煤炭企业职工不断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掌握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和本领,以科学知识开启心智,给人以光明和力量,以充实的新知识、新文化和积极向上的新生活熏陶人、陶冶人,造就新时期煤炭企业新职工,以良好的新面貌、新状态促进煤炭企业的新发展。煤炭企业要进一步加强煤炭企业文化阵地建设,正确把握导向主旋律,使煤炭企业文化健康、高雅、丰富生动,充分发挥煤炭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不断提高煤炭企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煤炭企业日益进步的发展趋势,职工的思想意识在不断的改变,煤矿企业必须适应这种发展,搞好符合职工思想和行为规律的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这几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才能更好的使煤矿企业健康向上稳定快速的发展。

作者:梁志强

第二篇:政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与活动形式

【摘要】论文提出、论述了政治课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原则、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政治课综合实践活动在选题上既要依托教材又要重视开发、结合地域资源,教学方法可以适当的采用多种形式的讨论式教学法,并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切入,活动形式可以采用演讲、讲故事和情景剧编演等。

【关键词】政治;综合实践活动;选题;实施

政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延伸学科教材内容,将政治学科与其它学科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深化认识和提升能力。

一、政治课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

政治课实践活动主题选择和设计要与单元教学目标结合,体现出全面发展学生的总体目的,又要切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保证活动顺利实施和取得良好效果。总的来说,政治课活动选题要把握两个大原则。

1、选题要依托教材兼开发地域资源

政治教材在每册的每一单元之后几乎都列有与单元知识点和学习目标紧密联系的综合探究课题,常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之。这些内容的編排突出了新课改的要求,反映着政治教学的基本目标与要求、基本思路与步骤,体现着教材编写者的集体智慧和匠心。因此,高中政治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必须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开掘教材资源。但是,依托教材不是意味着固守教材,照搬照用,而是要因材施教,多方拿来,创新运用,精心选择。也就是说,政治综合活动的选题应该在以教材选题的大方向下,根据自身所处地域特点,结合地域特点和地域资源,选择与自己的学生关联密切的课题。地域的不同往往造成地方风俗、地域经济、地方文化、地域观念、道德水平的不同。政治课程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对上述层面都有所涉及。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适当整合地域资源是可行的,既让会让学生感觉亲切、现实,可感可触,也激发其探索的兴趣和对家乡的热爱,增强其自我审视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2、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原则

教师应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接纳和满足学生行使“三大”选择权的要求,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要,使学生所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富有建构意义,富有生长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综合实践的特点和亮点,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从选题开始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教师在既定范围内指导学生自主选题。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政治必修。第三单元学习的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然后是设置了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古往今来,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众多,中华的民族精神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在每一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因此,“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主题,教师不妨对其适当分解,或整合地域精神、寻找地方文化名人、发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或者与历史课程中和语文课程中的相关资源相结合,指导学生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开掘,提炼升华。学生可以通过自愿结合、优势互补等方式分出小组,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和专业特色,选取学生最感兴趣、最需要了解的问题为切入点。这样既利用了教材编写者的智慧,又体现出教师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匠心独运,更能彰显出政治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最重要的是,自主选题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兴趣、学习热情,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有效地实施。

二、政治课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形式

政治综合实践活动只有通过新颖、多样的形式才能获得预期目标,教师要根据难易分级、因材施教、逐渐递进的原则组织、引导学生完成。

1、演讲

政治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都重视培养学生的知、情、意、信、行方面的协调发展。不论是演讲还是讲故事,都能让学生在听、写、讲、感、思等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收获。例如,“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综合实践活动在经历了学生搜集资料、小组讨论之后,每一小组遴选一位同学就讨论结果作出三到五分钟演讲,这样不仅把小组的观念阐释清楚,而且演讲者要重视语言的精炼、准确、生动,锻炼了表达能力,而听者也被演讲者抑扬顿挫的声音、逻辑严密的语言和起伏变化的情绪吸引,认真地听取不同的观点。

2、讲故事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和“行动”中来体验、感悟、思考、生成,并且应该是不拘一格的探究、发现、表达。讲故事同演讲一样,需要先“进”后“出”。学生有一个对内容从自主选择、自主接受、自我理解到自我表达和自我反思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讲者与听者交流的过程,因此是一个能够锻炼学生多种思维、多种能力的形式。在与“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有关的综合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与先哲隔空对话”的活动。为了便于消除与先哲们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活动就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一人主讲,两人分讲都可以。学生们讲述苏格拉底和他的悍妻的故事、子见南子、墨子和巫马子辩论、庄周与惠施的濠梁之辩等既幽默风趣又饱含哲理的故事。这些古今中外哲学家的趣事儿,不仅让哲学人物更丰满、风趣,减轻了学生的陌生感,还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哲学的思辨色彩和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区分。

3、编演情景剧

政治教学是学生感到非常枯燥的课程教学之一,但其实高中政治内容是丰富多彩、与多种学科密切关联的。在政治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创新形式、鼓励学生发挥各自所长。编演情景剧就是一种尝试。上文提到《生活与消费单元》中题为“人·生活·消费·金钱”的综合实践活动,这其实既有基本知识点理解的问题又有德育功能,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获得较好的效果,教师采用了编演情景剧的形式。学生依据自身的优势、特长自愿分为策划组、编剧组、导演组、演员组等,也可身兼数职。教师只是提供建议,适时指导。学生把人、生活、消费、金钱这几个抽象的词语、概念角色化,演出就像“五官争功一样”,各个角色都便显出自己的特点,夸耀自己的重要性,非常形象的展现了知识要点。最后,教师强调了人在生活、消费中的主体性,以及人应该成为金钱的主宰。这样的形式和过程,在你编我演中,既发挥了学生特长,又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更让学生对于生活与消费、人与金钱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薄方林.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J]. 教育科研论坛, 2008(10).

[2] 赵紫鹃. 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2(04).

[3] 胡兴松.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论[J]. 西安: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作者:石立军 王红霞

第三篇:关于企业政治学习有效形式的探索

摘 要:政治学习是国家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保障;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当前企业政治学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政治学习;形式;探索

当前社会,新旧思想正在发生激烈碰撞,企业政治学习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也正随着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努力改进政治学习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政治学习的有效形式,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企业政治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许多企业开展员工政治学习已经具有一定时间和经验, 综合起来不外乎有几种主要的方式。一是集中起来会议式的学习; 二是员工的自我学习; 三是召开学习座谈会; 四是观看视频多媒体; 五是“走出去”的学习; 六是多种学习手段结合; 还有在这些学习方式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尽管员工政治学习的方式颇多, 但如何找到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助推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学习的方式缺乏新意, 内容千篇一律

以往一人在上读, 照本宣科的会议模式是最常见的, 而且往往常年如此。这样的方式虽然有些必要, 但总是如此, 没有变化, 阅读的人累, 听者也大多水过鸭背而已, 更不用说主动去争取学习了, 这样的方式如不创新是很难适应。

2.人员的认识存在误区, 经常有学习参与积极性差、效果不甚理想的情况

一些员工认为企业应当以生产经营为重, 重视技能及自身工作, 而忽略了学习。提到政治学习, 他们更当作是关起门来读文件, 做一些形式上的发言, 枯燥乏味、浪费时间而且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时间长了, 也就不胜其烦。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员工产生抵触情绪, 使企业的政治学习变得难以组织的原因。

3.很多企业的政治学习手段停留于老办法, 跟不上要求

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 运用多媒体工具开展工作已经是必须的, 尽管有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已实现了自动化管理, 但往往忽略了让政治学习跟上时代发展的必要性。因此政治学习停留于读、听, 经常只有形式上的讨论、泛泛而谈。许多员工觉得政治学习不被重视, 更加失去兴趣。

4.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有些企业的政治学习雖然有计划,但实施起来放之任之, 没有很好的监督和指导, 更谈不上创新。这样的后果是基层单位和员工被老套生硬的方式所累, 把学习当成工作之外的负担, 应付了事。甚至还会出现有些单位由个别人弄虚作假, 而实际上并未开展学习的情况, 使政治学习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失去了政治思想的保障, 企业就容易进入员工队伍不稳定、思想落后、缺乏创新精神的死胡同。没有生气的企业自然不会重视政治学习, 也将使之进入恶性循环。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两个方面: 一是相当多的干部、群众(包括一些党务工作者)对新时期的政治学习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甚至有一些糊涂认识。 这是导致政治学习现状的主观因素。 二是政治学习的内容、方式方法有待改进。这是造成政治学习现状的客观因素。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政治学习不景气状况,必须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入手,而主观的变化是决定因素。首先要大力搞好政治学习重要意义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家对政治学习的正确认识,增强政治学习的自觉性。 其次要紧紧围绕改革、生产经营等业务工作,结合干部职工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政治学习的新路子,在求实效上下功夫。

二、政治理论学习有效形式的新探索

1.想方设法提高政治学习参与者的认知度

要转变一些对思想政治学习固有的不正确的观念, 除了加强宣传工作之外, 只有求变、求新。只有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思路和内容, 展现更好的效果,才能吸引更多人的积极参与。使之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转变认识, 把政治学习作为了解时政、开拓视野的最佳途径,更加明确政治学习对于个人增强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作用。

2.应培养出开展政治学习的良好习惯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 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 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企业应当注重培养员工一种良好的政治学习习惯。而习惯应当包括良好的参与习惯、良好的自学习惯、良好的思考习惯等。把政治学习作为自然而然的习惯而不是当作负担。

3.必须有充足的准备

具体包括学习内容、人员、时间等。在内容上要有针对性, 比如对于企业, 有关的政策法规, 行业的动态和未来走向等, 才是值得员工关注的大事。因此在学习之前需要一个明确的主题, 做到有的放矢。坚持一个精选实用的原则, 围绕党和国家、企业的工作思路, 善于结合工作实际, 根据员工政治学习工作的需要, 确定学习内容, 激发参与和自学的动力。其次是人员上要事先告知, 做足各种方面的准备。在学习时间上必须有统筹计划, 应安排于工作没有那么繁忙的时段, 使参与的员工能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4.控制好政治学习的量

企业毕竟不是政治研究学会, 主要的工作还是在于生产经营。因此政治学习的量应当适宜、适当, 而不是有多少灌多少, 不加选择的学习。应当围绕生产经营, 在确保跟上党和国家总体思路的基础上精选学习内容, 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实现高效的学习。许多企业都将党员学习和员工学习的内容区分开来, 这是值得商榷的。员工本身已经集中精力于工作, 党员员工还要兼顾 2 个内容的学习, 往往容易产生应付和烦躁情绪, 积极性和效果定然不理想。所以, 有必要尝试将党员学习和普通员工的学习紧密结合, 精选出二者皆宜的学习内容。

5.增强学习活动中的互动

如果政治学习一贯都是宣读, 员工没有参与机会, 也不能畅所欲言, 自然激发不了兴趣。这就要求增强互动性, 在学习活动之前提炼好讨论的内容、观点, 特别是一些容易引起共鸣, 提起员工兴趣的问题。把员工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机会, 鼓励积极思考、自由发表见解。

6.多种形式结合, 手段创新

不拘泥于一种方式, 可以几种方式结合, 将多媒体等手段应用于政治学习, 以改变枯燥乏味的痼疾和达成好的效果为目的。可以尝试着在会前确定主题, 预先通知参与者开展自学以做好发言的准备, 使大家都对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思考。在会上借助电脑、投影仪等媒介, 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开展辩论, 通过沟通达成共识, 最终使与会者的思路统一到会议学习的内容上来。在组织工作上也可以创新, 由员工或小组轮流组织, 更能体现出主观能动性, 容易产生一些新意, 使政治学习成为一项活跃的活动。

作者:于佳音

第四篇: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传播形式探析

摘 要: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政治传播,积极向党内党外人士宣传政治思想。在传播过程中,根据当时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采取丰富多彩的政治传播形式,而毛泽东极具个人特色的语言形式也为毛泽东思想的有效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抗战时期;政治传播形式;毛泽东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政治传播运动,成绩显著,深得人心,为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抗战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干部和群众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日后推进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化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政治传播是一定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实施的一种活动和手段,其不仅服务于政治,同时也“负载”着政治[1]。具体来说,政治传播指的是政治传播者通过多渠道、多媒体、多符号对政治信息进行传播,以推动政治发展过程,影响受传者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对策[1]。政治传播形式是指政治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如口头传播形式、文字传播形式、图像传播形式和综合传播形式等。抗战时期,毛泽东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对政治进行传播,较常见的传播形式包括出版报刊杂志、表演戏剧(样板戏)、张贴宣传标语、播出广播、播放露天电影、发放语录式小宣传册、进行政治演说、编写传唱政治歌谣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政治传播,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可能,政治传播的重要作用也得以体现。

一、毛泽东政治传播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

(一)报刊出版及广播电台的创办

抗战时期,报刊杂志承担了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政治传播使命,利用报刊杂志传递政治信息,以此推动和开展中心工作。这期间,中央党报委员会发行了《共产党人》《新中华报》等报刊,为党的政治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对《解放日报》进行了亲自指导,并为报刊撰稿宣传,共计67篇,仅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的社论就达8篇之多[2]。毛泽东希望通过多种形式让老百姓接受中央的政治理念,因此在办报创刊方面,提倡善于对典型事件进行报道,以此来说服并引导群众。“1942年4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头条连续刊登了劳动模范吴满有的事迹报道《连年开荒收粮特多》,吴满有成为边区军民敬仰的大生产运动英雄,向吴满有学习极大地鼓舞了边区群众的劳动积极性。”[3]政治传播绝不是单向的思想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因此毛泽东认为报刊不仅需要专业队伍来创办发行,更需要群众的积极参与,集群力为报刊建言献策,使报刊能够反映群众的真实生活。在编辑报刊中,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政治传播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重要体现。“1940年又建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向各抗日根据地及白区播发中共中央文件、重要报刊社论等,后又成立英文广播部,对海外播发电讯稿。”[4]这也使得政治传播的受众不仅局限于国内,也让国外政府及其民众更直观的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为中国共产党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二)创办学会和研究小组

为了使中共政治传播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发起并成立了“新哲学会”,由艾思奇和何思敬主持。“1941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研究组,以中央委员为范围,毛泽东为组长,王稼祥为副组长,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和六大以来的决议。”[5]学会和研究小组的创办,使得中共政治传播有了更好的交流平台,能够听取更多仁人志士的意见,在发挥主动性及创造性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撰写文章

通过撰写文章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政治传播效果。所撰写的文章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首先,叙事内容需直观具体,语言做到言简意赅,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更好的接受政治意图。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毛泽东特别强调要反对“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希望文章的撰写应当“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不要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6]。其次,撰写文章也需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能突出重点,与老百姓普遍认可的行为、态度和信仰相符合的文章才更能被接受,“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政治传播也是最无用的。“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6]切忌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著作的照搬照抄。最后,在写作过程中,对于文字的形容、语言的表达、逻辑的整合都需要特别注意。“用字太硬,用法太直,形容词太凶,效果反而不大,甚至使人不愿意看下去”[7]。文章只有避免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使通过撰写文章达到政治传播的目的最终实现。

(四)兴办学校

抗战期间,党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先后创办了中央党校、中央研究院、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大学、马列学院、鲁迅艺术学院、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中国女子大学、行政学院、军事学校、民族学院等20余所学校。就其办学目的,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6] 1945年毛泽东再次指出:“办党校或其他干部学校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党在思想上是纯洁的,是马列主义的。”[6] 学校的兴办,使得政治传播有了较为正规的场所,系统化理论化的传播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五)识字运动的广泛开展

为了使人民群众能够读懂党报党刊,理解党中央的政治意图,顺利开展民族民主革命的教育,“在各村各乡小学校内或小学校外,建立民革室、救亡室、俱乐部一类的文化教育活动的中心。开办各种民众学校、夜校、识字班(女子可同男子分开,上课应在白天),组织各种识字组、大众黑板报、读报、演讲、娱乐体育、戏剧等一切适合于民众的需要及为民众所喜欢参加的活动。”[8]识字运动的广泛开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老百姓只有在识字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更好的接收党的政治思想,有利于扩大党的政治传播的受众范围。

(六)音乐、戏剧、美术等方面的传播

寓教于乐是毛泽东一贯主张的一种政治传播方法,以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递政治信息、政治观念,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937年底,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在延安成立,随后边区音协、边区剧协、边区美协等协会也相继成立,延安诗歌会、山脉文学社、战歌社、大众读物社、边区诗歌总会等文学社团,以及一些剧团、剧社、乐团、合唱团等文艺演出团体也为政治传播提供了更大的宣传空间。直到1940年,戏剧运动已在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开展,1944年《白毛女》的风靡,让党中央看到了戏剧在传播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力。同时,歌咏活动也在根据地生根开花,据统计到1939年,大众化的革命歌曲创造就超过了300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就是冼星海的《生产大合唱》以及《黄河大合唱》。延安的秧歌运动在这一时期也颇受老百姓欢迎,《兄妹开荒》及《牛永贵受伤》等都是其中代表。在抗战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文艺方面的创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6]思想的宣传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崭新文艺的感召下,广大群众自觉高举马克思主义理想旗帜,投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中去,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4]

(七)策划政治演讲

政治演讲由于其特殊的煽动性常常被政治家用来进行政治宣传,其氛围和声势是其他传播形式所无法达到的,能在听众中间产生许多共鸣。抗战时期,毛泽东在纪念大会、开学和毕业典礼以及座谈会等场合发表的政治演讲,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政治传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较为著名的有1938年3月3日,毛泽东的陕北公学第6~10队毕业同学发表的《对陕北公学毕业同学的临别赠言》,1942年5月2日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等。政治思想在这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政治保障。

二、毛泽东政治传播极具个人特色的语言形式

在抗战时期,毛泽东以其鲜明的语言特色为政治的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生动通俗的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成语典故等的大量引用,富有趣味的比喻,都让政治传播不再那么刻板无趣,这种极具个人特色的语言形式符合当时政治传播的大环境,直至今日这种语言艺术仍值得借鉴。

(一)语言通俗,表述大众化

由于抗战时期大部分群众文化水平有限,因此语言的通俗化大众化是向人民群众表达政治意图中非常必要的语言技巧。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批判少数党员做事盲目,粗枝大叶,在缺乏调查研究的前提上夸夸其谈,如同“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6] 一般。用通俗的语言,使得人民群众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想要表达的意思。又如在提到个人主义及宗派主义时,毛泽东曾说过,为了闹独立性,“就要拉拢一些人,排挤一些人,在同志中吹吹拍拍,拉拉扯扯,把资产阶级政党的庸俗作风也搬进共产党里来了。”[6]再比如毛泽东曾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用中国的俗话老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等,来表达“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6]这一观点,反对言之无物的空谈,写了长篇大论,到最后也不知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真可谓“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6]。

(二)古今结合,风格中国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毛泽东同志又是在传统文化熏陶中成长起来的革命人士,因此在政治传播中将中国文化运用其中,也是毛泽东语言的一大特点。他曾经运用一副很有名的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6]来描述那些主观主义者,讽刺其只知夸夸其谈,却不能够老实做学问,“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6] 再比如谈到教条主义时,毛泽东将“的”比作中国革命,将“矢”比作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认为对待教条主义错误,应作到“有的放矢”,实事求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6]。在讲到如何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及党八股时,毛泽东提到应“惩前毖后”,“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的好些。”[6]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切不可“对牛弹琴”[6]。同样还是运用成语俚语来对党八股现象进行揭露。

(三)比喻形象,形容趣味化

形象的比喻,往往会给语言增添许多魅力,而毛泽东在这方面深谙其道,彰显其语言大师的风范。在谈到反对主观主义、宣传唯物主义时,他这样描述道:“这些东西好像日货,因为只有我们的敌人愿意我们保存这些坏东西,使我们继续受蒙蔽,所以我们应该提倡抵制,就像抵制日货一样。”[6] 在这里,毛泽东将主观主义比作应当受抵制的“日货”,是应当去除的“坏东西”。在谈到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时,使用“治病救人”这一俗语,认为“一个人发了阑尾炎,医生把阑尾割了,这个人就救出来了”[6],在对待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毛病同样也应该如此。在批评一些党员平时写文章做演说时,说道:“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学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的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6]运用生动的比喻使有党八股倾向的党员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在批判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时,毛泽东用“甲乙丙丁,开中药铺”[6]来形容那些没有真切内容,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就下结论去解决问题,却不深入了解其内部联系,不根据实际情况来对症下药,这样是万万要不得的。而当说到那些没有责任心、写文章做演说随随便便的人,毛泽东说:“许多人写文章,做演说,可以不要预先研究,不要预先准备;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去。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6]仔细品味这些经典的比喻,却也让人回味其中。

纵观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敌后根据地所发起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治传播运动,可以说正是这些运动促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群众中广泛普及,为广大民众所认可,影响和教育了人民群众,也为中国共产党最终夺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值得现今执政党的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1-32.

[2] 许冲.对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以《解放日报》为考察对象[J].现代哲学,2009,(4).

[3] 郭小良,南长森.毛泽东新闻思想群众观的政治传播学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6).

[4] 艾四林,刘国强.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六个基石[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3).

[5] 焦金波,陈答才.延安时期毛泽东发起的学习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2).

[6]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848.

[7]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

[8]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139.[责任编辑 陈 鹤]

作者:蔡一铭

第五篇:新形式下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 国有粮食企业是国家粮食流通的一个重要载体,而企业的主体是职工群众。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必须随之深化改革,以企业职工为载体的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是深化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部分,提高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促使国有粮食企业更好、更快地向纵、深发展的保证。本文浅要分析了国有粮食企业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作用

一、坚定的做好国有粮食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打好深化企业改革与发展基础

当前,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粮企业必须加快深化改革与发展的节奏,这就要求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跟上改革的步伐,引导企业职工认识到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国有粮食企业在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下,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为先锋,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新形势下深化企业改革与发展上来,把职工的力量凝聚到实现粮食企业深化改革与长选发展上来,这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提高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深化改革与发展工作中的针对性。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向广大职工宣传,加大粮食企业改革对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发展与必要性;让职工深认识到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存亡的大事等重要性,从原有传统简单的购销米、面、油经营模式下,调整到以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为龙头,发展一批跨地区的大规模的粮食企业集团上来,并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国有粮企优势互补,壮大国有粮企的实力,从而增强国有粮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向职工讲清楚粮食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困难;让职工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化粮食企业改革才能促使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道理,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改变下属企业传统的经营布局的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人多的优势,打造并依托具有强大实力和品牌优势的粮食企业。同时,在企业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帮助职工克服在企业改革程中必需经历的对现企业进行合并与重组等带来的各种实际困难,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二)提高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实效性。

加强和改进国有粮食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实效性是保证国有粮食企业深化改革、调整企业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要把深化企业发展与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相结合,把拓宽企业经营领域与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拓宽经营渠道与实实在在地为职工谋利益相结合,把扩大粮食购销业务与向职工宣传目前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形势,解放思想、增强职工的信心相结合。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正确对待改革中各種利益关系的调整,树立服从大局、服务全局的观念;让职工理解并接受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由于兼并、重组等暂时的“阵痛”同时,增强广大职工对企业改革发展的信心;全方位宣传党和政府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问题与困难的政策和措施,从而帮助国有粮食企业职工解惑和释疑主动接受山区或边远地区的分散的小规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退出国有序列的改革措施,自觉地支持和投身调整发展战略的大局上来。

二、深入细致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为后盾,全面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法宝。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也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最终决定或影响企业的发展。

在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应与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同行并进,相辅相成,要以向职工宣传目前的改革形势和经济发展形势以及企业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为重点,结合如何扩大国有企业在粮食购销市场份额,促进经营机制更灵活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大问题,妥善解决好职工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围绕企业发展的大局,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热情,发挥主人翁责任感的积极性,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企业的温暖。避免工作方法生硬、不细致,只讲空话不办实事,就会引起职工的反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把解决职工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生产的思想问题与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相结合,这就需要思想政治者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关心、理解、体谅困难职工,并且,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应把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工作纳入企业改革与发展方案内容之一,把职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妥善安置下岗职工、组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解决他们的生活实际困难,作为企业改革与发展中资产量化、资源配置、优化组合等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

三、深刻的思想政治工作促成企业文化,促使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当前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正处在紧要关头,能否开创出新局面、企业进入发展新境界,不是以甩包袱、卸担子论成败,而是以企业是否在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引下,形成现代企业文化氛围,在现代企业文化的倡导下,通过对改革的量化、重组、兼并、合理配置等,是否找到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是否扩大企业规模,是否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竟争力,是否提高企业效益、是否增加了企业职工收入等这是检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检验企业改革与发展成败的关键。

随着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深入,现代粮食企业制度的不断的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因为它最大限度的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人”的问题,解决了职工的实际难题,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成为企业潜在的资源。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需营造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而这一切,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根本指导思想。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在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树立企业形象,锤炼企业精神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是企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赵智锋,万蒙,晏宇.从划拨土地使用权谈粮库改革——以岳阳金键米业精米有限公司为例[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8,(4)

[2] 国有粮企改革仍需大智慧[J].中国粮食经济,2009,(9):1

(作者单位:西宁市粮食局)

作者:罗巧霞

上一篇:印刷工艺论文下一篇:早期教育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