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11月国旗下讲话

2023-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学11月国旗下讲话

11月国旗下讲话:

牢记消防安全 构建和谐校园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在11月的日历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对,11月9日,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 119 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于1992年发起,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消防日,而 11月9日的月日数恰好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既是对消防工作的警示,也是对火警电话的宣传了。为什么要把这个日子作为消防宣传日呢?因为到了11月份,季节已进入深秋初冬季节,秋天的草开始枯黄,落叶纷纷掉落在地上,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已经逐步南下,这个季节又是全年降雨量最小的,可谓是风干物燥,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火灾,还有逢年过节,我们会燃放烟花爆竹,如果我们不注意燃放的场所,同样会引起火灾。

火,可以带给人们光明,赋予人们温暖;但是火也能够瞬间吞噬生命,留下了累累伤痕。血淋淋的数字和惨痛的代价,给我们敲响了安全防范的警钟,警醒我们火灾是威胁日常学习、生活安全的重要因素。身处人员密集的校园的我们,应在脑海中长期鸣响 119 警铃,提高防火意识和技能。希望大家能做到 三懂 三会 。 三懂 即懂得火灾的危险性,增强消防意识;懂得火灾形成的原理,不玩火;懂得火灾预防,积极开展消防宣传。 三会 即学会火灾报警方法,学会使用灭火器扑救小火,学会火灾自护自救的方法。要时刻牢记消防安全,学习消防知识,消除火灾隐患,防微杜渐,防范未然。

安全是师生幸福生活的保证,安全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安全不仅关系师生本人、关系学校、关系家庭,安全同时也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同学们,我们热爱生活,我们在校园中演绎活力,憧憬明天;我们珍爱生命,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留意,拒绝伤害。

作为小学生,如果发生火灾应该怎么办呢?

1、及时报警。火灾报警电话是119,报警时应把自己的姓名、发生火灾的地址讲清。

2、要牢记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有老人和小孩应先撤离,不要急于抢出物品,以免延误时间,造成人员伤害。

3、发生火灾要冷静,如果争先恐后,互相拥挤,不但阻塞通道,严重的还会互相踩伤踩死。

4、如过被浓烟包围不必惊慌,千万不要直立行走,最好用膝盖、手肘着地快速地爬行,呼吸要小要轻,直到安全地带。

5、当你身上的衣服被烧着时,赶快在地上翻滚,把火焰扑灭。

6、楼房起火被困住时,可以把床单、窗帘或绳子结起来,系牢后,抓住绳索往下滑到安全地带。

7、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要尽量找到湿毛巾湿衣服等掩住口鼻。在有水源的地方暂时避难保护自己,发现合适机会立刻逃走,或等待消防人员前来抢救。

同学们, 远离火灾,创造和谐社会 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让我们携起手来,更加关爱生命,更加关注消防安全, 让安全的意识常驻我们心间,让生命的绚烂闪耀我们四周!

第2篇:11月国旗下讲话

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11月国旗下讲话和其他相关资料,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秋天,我们加油》。

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我们在秋天收获着,喜悦着,于是有人沉湎于收获中,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然而,那些在学习上和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在成绩面前从不沾沾自喜,而是把成绩看作新的起点,所以他们不断有更高的目标,不断有更大的成就。

赛拉·斯科特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家喻户晓的女飞行家,1965年,她驾驶“科曼奇”飞机在36小时内完成欧洲五国首都(伦敦、海牙、布鲁塞尔、巴黎和柏林)之间的飞行;1996年她成为驾驶单发轻型飞机环球飞行的欧洲第一人,并创造妇女飞行速度记录;1971年7月31日,赛拉仅用3天半就从澳大利亚飞到伦敦,完成了别人认为“不可能的”飞行。在许多人的眼里,这些事情不是一个女飞行员所能做到的,而她却做到了,因为她把“不断追求,永不满足”作为她的人生的座右铭。

赛拉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可能给世界一个惊奇,给自己一个惊喜!

同学们,不要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不要满足于已有的追求,鼓起勇气,立下壮志,去接受寒冬的风雪,去迎接春天的灿烂。同学们,加油啊!

如果大家对这篇文章感兴趣,那请继续关注范文大全http:///fanwen,范文大全将继续为您更新关于11月国旗下讲话的文章,敬请期待。

第3篇:国旗下讲话(11月)

尊敬的老师们 同学们, 早上好

先让我为大家讲述两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第二个事例是: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的口香糖残迹,显得格外刺眼,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渍,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以上两个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的,通过这些细节,我们看见了文明离我们国家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在学校里起哄大闹,走路推推搡搡,随意撞坏门窗,随处可见。再例如校园内部分同学之间相互的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学校墙头,甚至还有个别同

学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优良的学习成绩。

所以,我们应该先成人,后成材,不要做一部单纯掌握一些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品德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迎接2008年的奥运会。同学们,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使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因此,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请大家监督:让南口学校的文明从我们高二

(4)班开始,让南中的校园从此变得和谐有序。我相信,我们全体

师生经过努力,一定会营造成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谢谢大家。

第4篇:11月30日国旗下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2015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第十五个法制宣传日。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严于律己,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几千年封建专制历史,有法律而无法治,重权力而轻权利。正如黄宗羲所言:“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漫漫人治史,使古人常把“盛世”的想象寄托在“明君贤臣”身上,最终逃不过“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治乱循环。因此,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法治重在“宪法之治”。如果说法律是治国之重器,那么宪法就是治国之基石。有人形象地把宪法比喻为“国家资格证书”“政府开张营业的许可证”。究其深意,宪法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在于“限权”,即把公权力关进国家最高法律权威铸就的制度之笼,借此来保证国家各项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如: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的另一重大意义在于“爱民”,列宁曾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她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人民民主的最高法律形式。如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那么,宪法与高中生有关系吗?为什么我们上学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必须遵守校规校纪呢?很简单,宪法第46条告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宪法第5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宪法不是身外之物,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宪法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伟大的思想家卢梭讲过,“一切法律制度之中最重要的法律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所以,作为合格的公民和未来法治中国的栋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遵守校规做起,自觉学习宪法、掌握宪法、尊重宪法,树立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宪法兴,则法治兴;宪法昌,则国运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而法律就是我们全社会每个人都要遵守的规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知法守法,与法同行,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

第5篇:10月11日国旗下讲话

伴随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们就要迎来第61个建队节了。

看看我们胸前的红领巾,回顾中国少年先锋队走过的每个坚实的脚印,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主持中队一起)

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热爱祖国,我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热爱家乡,我们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热爱父母,我们独立自主,勇担责任;热爱伙伴,我们手拉着手,一起快乐前行!在鲜艳的国旗下,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忘记为祖国的繁荣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一辈们——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钱学森、邓稼先……是他们让我们懂得了胸前的红领巾的含义,懂得了红领巾就是每天都在看着我们的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了她,我们就会在课堂上踊跃积极,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有了她,我们就会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热情向前;有了她,我们就会在父母疲惫的时候,轻轻地敲打他们的臂膀;有了她,我们就会在想要放弃的时候,重新振作,勇往直前!

朋友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尖兵,肩负伟大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就让我们和着和谐的旋律,与胸前的红领巾相伴,去做一个有责任的新时期少先队员吧!

第6篇:6月11日国旗下讲话

6月11日国旗下讲话《感恩父亲节》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感恩父亲节》

同学们,本周日是个意义重大的节日——父亲节。谈到父亲节,我们理应知道它的来由。

1909年,居住在华盛顿的布鲁斯.多德夫人,在庆贺母亲节时产生了一个念头:既然有母亲节,为什么不能有个父亲节呢?多德夫人和他的5个弟弟早年丧母,由父亲一手抚养大。过度的操劳也使父亲英年早逝。多少年过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亲的生辰忌日,总回忆起慈父含辛茹苦养家的情景。她提笔给州政府言辞恳切地写了一封信,呼吁建立父亲节。州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将父亲节定为每年6月的第3个星期日。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这个节日才以法律形式定下来。后来,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这一节日也逐渐为世界人民所接受。

我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父亲的角色》。主人公是一所重点大学中文系的教授。非常不幸,他的儿子3岁半时就身患绝症,治愈的希望渺茫,还需一大笔治疗费用。于是,他不得不抛弃文化人的清高,在街上叫卖冰棍。每当熟悉的人走过,他羞得直想钻入地缝。更难堪的是每当年轻的母亲对孩子说:“你若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只能象这样卖冰棍!”听了这样的话,他心里阵阵绞痛,但也只能默默地忍受。如今,他已年逾古稀了,而他的儿子还活得好好的。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是这位伟大的父亲用惊人的毅力创造了爱的神话。

感谢父亲,感谢他深沉而炽热的爱;感谢他赠送给我们的一幕幕人间喜剧,一对对天使的翅膀;感谢他成为我们的人生加油站,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成为我们温暖的避风港。同学们,在我们歌颂和赞美母爱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父亲的伟大。高尔基说过:父爱就像一本震撼心灵的书,读懂了这本书,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最后,我提议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来对我们的父亲表示最诚挚、最衷心的感谢!

上一篇:优质服务先进集体事迹下一篇:北厍中学课程设置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