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德育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进行,“双减政策”逐步实施,小学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的单一的“唯分数论”变为现在的将小学生培养成全面性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综合型人才。在现代教育中,小学德育教育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上占着重要位置。在德育教育整个过程中,班主任工作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德育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德育论文 篇1:

少先队工作与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结合策略

摘要:将少先队活动和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坚强乐观的健康心态和拼搏向上的思想精神,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少先队;班主任德育;主体地位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多元的社会文化思想从不同的类别方向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变化,也对学校开展教学活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坚持德育理念、加强学科渗透以及实现个性化教育三个方面分析如何有效实现少先队工作与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结合,旨在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一、明确少先队员的主体地位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少先队活动开展中都应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使其主体作用在少先队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应变能力以及自主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少先队员感受到主人意识,从而更好地投身于少先队活动中,在活动的同时获取更多知识。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热情,提高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参与少先队活动时,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方式培养思维意识,进一步促进学习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提升。

二、重视学生生活

小学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生活的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更多少先队活动内容。一方面班主任应基于现实生活,开展少先队活动,打破学生的陌生感,另外,要遵循由浅到深的教育原则,在开展少先队活动时先从简单的主题入手,使学生更容易融入活动教学中,以此培养学生兴趣,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将教学内容融入少先队活动中,制定全面的活动体系,在活动中班主任要作为引导者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完成相关活动,学习知识内容。在活动后组织学生进行复盘,通过客观评价发现活动中的不足并及时调整,促进少先队活动的高效性。

三、学科渗透,构建和谐友好的教学环境

将少先队活动和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机结合,需要教师充分关注德育教育的学科渗透,为学生构建和谐友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间完成德育教育。一方面,教师应当充分关注不同学科的学科特点,以学科本身发展情况出发分析和挖掘其中所包含德育教育的素材资料,并将其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例如,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教学学习中一直有着相当重要的比重,语文学科中包含许多经典文章以及文学性极强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当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有关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透过书中作者的人生阅历、文章角色的人生内涵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人文观念。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坚持推进多元化教学方向,丰富课上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每周的例行班会上,定期组织书籍分享会和故事宣讲活动,有效吸引学生参与班会活动,改善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内涵性,提升德育教育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德育教育学科渗透过程中,实现的是德育教育和学校学科的双向有机结合,而不只是简单相加。德育教育和其他教学学科、少先队活动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方面相连相通。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教师应当尽可能避免将德育教育变成形式化的教育说教,避免将学生的错误一味归纳为学生道德问题,也不能过度强调德育教育,而应当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思想修养。

四、尊重差异,丰富教学活动实现双向结合

少先队工作与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发展差异,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教师在德育教育展开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和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整个班集体,还是学生个体,都能够兼顾到位。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元的少先队活动。其次,始终坚持学生本位的主体思想。无论是学校教学还是少先队活动,主角都是学生,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担当的是引导者和鼓舞者的角色。教师应该摒弃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摆脱既有说教的刻板印象,尊重学生的思维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科学的师生关系,推进德育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的有机结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德育教育与学生日常学习的距离。

五、素质为先,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实现少先队活动和德育教育的结合运用,首要就是坚持素质优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引领学生认识德育教育关键在于如何做人,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实现成长与感悟。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不同的节假日组织相关的德育活动,例如劳动节,组织学生去参与社区劳动,写日记;母亲节,帮妈妈干活送妈妈一件礼物;清明节,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感受爱国人士的浴血奋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举办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让同学们能够在活动中提高合作能力和表达技巧,实现个性发展和素质养成。定期举办中华传统文明学习活动,带领同学们去观看当地博物馆,感受不同历史朝代的文明变迁和社会风气,让学生以史为鉴。定期组织体育艺术相关活动,例如趣味运动会、跳绳比赛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文体才能,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协同水平,增进友谊养成个性。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技竞赛,进行思维整合和逻辑创新,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担当不同的职能角色,组长安排工作负责统筹划分,组员完成工作细节实现大体内容,彼此之间通过彼此合作,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工作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将少先队工作与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结合十分重要,应当不断加强学生的素质理念形成、教学环境熏陶以及个性化教学,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继娜. 小学班主任兼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策略[J]. 试题与研究,2020,(30):122-123.

[2]米晓瑞. 试论小学班主任少先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幻画报,2020,(06):190.

[3]苏石友. 浅析少先队工作与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结合策略[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18.

作者:孙兆东 姚蕾

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德育论文 篇2:

基于小学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实效性的思考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进行,“双减政策”逐步实施,小学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的单一的“唯分数论”变为现在的将小学生培养成全面性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综合型人才。在现代教育中,小学德育教育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上占着重要位置。在德育教育整个过程中,班主任工作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班主任往往能够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班主任;工作实效性

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发育都不太成熟,班主任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统领全局的一号人物,为小学生的学业和身体成长发挥重要作用。教育要从小严格要求,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基础,因此,德育教育就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发挥班主任应有的作用,打实德育教育的根基。当然,德育教育并不是抽象的进行,而是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构建一个合理的德育教育体系,再以班主任为主进行监督,建设良好的班风。

一、德育教育的方法

小学时期课程并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以及家长接触最多,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可以说班主任是最清楚的人之一,因此,作为最了解学生之一的班主任来开展德育工作,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最高实效性。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最为合适的德育教学策略。比如以下三种就比较适合绝大多数的学生。第一,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由于思维发育还不健全,大脑中的知识体系还没有构建,对一切都感到很好奇,此时的他们求知欲望特别强烈,尤其是对一些稀奇古怪和颜色艳丽的东西。所以,小学班主任可以打破常规的教育方式,根据小学生性格特点进行引导式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再在引起学生好奇心的基础上把德育教育融合进去,教育学生何为善、何为恶、何为美、何为丑,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第二,以学生的兴趣点着手,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大多数的小学生都不能在一节课中保持持续的注意力,在课堂上常常是活泼好动的,甚至有时候还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其实,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考虑到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课堂上合理的设置互动教学,既满足了孩子的活泼好动特点,又能够很好的完成正常教学。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导学生在生活中要以帮助别人为乐,时刻关心身边的老年人,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第三,鼓励式教学。德育教育是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如学生和老师主动打招呼,学生之间互相借学习用品等,老师都可以适时表示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受到激励的同时也能拉进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二、构建德育教育体系

德育教育并不是只是学校的责任,家长也有义务配合老师,双方共同努力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成为一个品德贵重的人。

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辅。学生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与此同时,要想在润物细无声中教导学生,还需要班主任起到主导作用,和家长进行联系,双方共同努力。因此,班主任应该联合其他老师共同把学校打造成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场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校内部感受到道德的力量。此外,家庭是最好的教导学生何为“真、孝”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家中老人的一言一行都极大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也会在学生心理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德育教育就是在实践中进行的,超市的排队、公交车上的让座等,这些人都是值得学习的榜样,这些行为也值得点赞。老师可以利用好实践课程,和其他科任老师商量,带领小学生去社会的某一个不太嘈杂的角落,观察路上行人的行为,学习不随地乱扔垃圾的好习惯,从生活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实际案例更能够使学生深切感受生活中常见的美好品质,把德育教育具体化,更直观的触动孩子的内心。

多渠道沟通,获取德育教学灵感。德育教学并不仅仅只是班主任的责任,各科老师也都有责任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当班主任没有好的教学方法时,可以多和其他科目老师进行沟通,说不定就在交流过程中获得新的灵感,从任课老师的反馈中提取到更多有效信息,对每一个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使德育工作更加高效的开展。或者和其他班主任进行沟通,双方交换彼此的德育教学方式,使德育教学和学科教学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三、建设良好班风,把德育引入课堂教学中

小学阶段是学生对空白的大脑进行填充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每一学科教育可以说都和德育教育息息相关,如何和各科老师进行商量,把德育教育和学科教育相结合,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是当前急需思考的。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是比较浅显的,对学生要求也不是很高,只需要时时刻刻在合适的时机提醒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长辈有孝心,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事情有耐心,有恒心,从学科教育中发掘德育教育的着力点。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相关文章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如《悯农》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就告诉人们要珍惜粮食,明白粮食得来不易。《孔融让梨》又告诉小学生要学会谦让,但是同时老师也要教导学生一味地谦让也是不可取的,谦让别人的同时也要保证自己能够不感到委屈。另外,思想品德课更是和德育教育息息相关,教师完全可以根据章节主题引入相关的案例,比如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闪光点,都有值得我们钦佩的地方,深刻剖析每一个英雄人物,学习优秀品质。

良好的品德建设是学生成功的前提条件。一个人即使有大才,如果无德,那也是一个对社会无益的人。一个品德高尚、综合素质优秀的人不仅仅会受到老师的认可,同学的钦佩,也会在社会上做出一番成就。相信在未来,小学班主任能够探索出一条更好的把德育教育和学科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翁泽燕. 小学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 读天下(综合), 2019, 000(033):P.1-1.

[2]刘娉洁. 关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渗透[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92.

[3]马守荣.小学中高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研究——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七小学中高年级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9,40(11):96-98.

作者:周伟仙

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德育论文 篇3:

关于小学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摘 要:十年树人,百年树木,作为树人教育的德育工作十分重要。小学教育作为德育的萌发点,在教育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给班主任及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小学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实效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 工作实效性

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既塑造了学生的性格特点,又提升了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这个阶段初步养成。作为小学生德育的塑造者班主任,不但肩负了传授知识的责任,而且肩负了教书育人的工作。面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何做好德育教育是摆在所有小学老师面前的难题。因此,进行小学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工作时效性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德育工作

传统教育观念往往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德育教育,造成很多小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上出现了偏差,而这种偏差表现为脾气暴躁、性格孤僻、自私自利。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除了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外,还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在双重教育理念影响下,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非常艰难,不但给老师造成了压力,也给学校增添了负担。特别是家长过分溺爱小学生,导致德育教育很不理想。

2.老师自身的道德素质跟不上

小学教育不同于初高中教育,由于年龄的差异、对世界观的认知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也就产生很大差异。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但首先老师得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修养,提升知识技能,这样才能教育好小学生。

有些老师道德素质跟不上,在教育教学中脾气暴躁,缺乏冷静,往往将情绪带到课堂上,不但不利于教学,而且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伤害,小学生带着思想负担学习,不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这样是很难做好德育教学工作的。

3.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力量失衡

很多家长认为把小学生送进学校课堂就万事大吉,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了,这种错误的认识,对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极其不利的。每个家庭都是小学生成长的摇篮,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举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生的为人处事。特别是在今天,每个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父母婚姻的改变等,都影响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家庭对小学生教育和关爱的缺乏,导致三方教育力量不能很好地结合,使得学校教学压力增大,德育教育无法全面提高。

4.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课堂还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造成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课本内容,这样肯定不能完成教学目标,并且这样教学的效果也不好。

另外,因为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交流活动相对较少,教师常常只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略了德育的渗透,所以造成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无法结合,影响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二、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1.加强德育教育政策的引导

增强小学德育工作水平的关键就是政策。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部分学校确定了德育工作的主要位置,然而在政策上没有跟上,无法确保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受到了影响。所以,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

具体措施是教育部门与学校全面分析当前的政策,以增强小学德育工作为目的,触动孩子的心灵,合理调整与改进相关政策,包括调整小学德育教育手段,合理增加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经费,给班主任提供学习平台,为班主任展开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保证。

2.加强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监管

首先,加强对班主任老师教育的管理,特别是思想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建立教学管理责任制,提高学校管理制度和标准,对于心理不健康的老师必须辞退;对于思想道德素质低下的老师必须严格要求,责令不改的必须严厉处罚,加强教师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其次,老师也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把心思放在教学育人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在小学生中树立道德品质榜样,这样才能在小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德育教育自然会得到提高。

3.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为了推动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既要挖掘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又要帮助其他学科教师结合自身资源,随时进行德育熏陶,这样能合理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用积极正面意义的经典名著指导学生,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改善学生的思想觉悟,以展现德育“春风化雨”的作用。

4.热心奉献,真情投入

面对崇高的教育事业,班主任必须热心奉献,真情投入,友好沟通,与小学生融在一起,没有了感情上的隔阂,小学生才能亲近老师,他们的所思所想才愿意和老师交流,老师倾听后才能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老师和小学生的真情沟通是做好德育教育的最好方法,没有真情沟通,小学生就会不信任老师,那么老师做再多努力也是做不好德育教育工作的。

5.加强家庭教育

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师来完成,家庭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小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围绕在父母或爷爷、奶奶身旁的,父母的言行举止深刻影响着小学生的行为,可见家庭环境和大人们的思想道德对小学生德育教育是多么重要。

每个家长应该不断完善和提高德育品质,注意行为举止和说话方式。例如不讲脏话、拒绝家庭暴力等,给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和谐美满的家庭会给孩子留下更多互助友爱的良好德育品质,德育教育首先得从家长自身做起。

6.以网络环境为助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

一方面,班主任应该加强班级环境建设,合理布置教室环境,构建班级文化,借助环境的作用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基于当前互联网时代的背景,构建德育网络交流与共享平台,设置一些德育功能较强的游戏或动画片等,使学生在健康的网络平台上接受健康的德育内容。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又提升了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

7.重视榜样的力量

在日常学习中,班主任可以评选出“学习之星”“体育之星”“文明之星”“道德品质之星”等,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自觉去学习这些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小学阶段的学生都非常喜欢受表扬,那些获奖的学生通过表扬与称赞能够再接再厉,做出更好的成绩;对于那些没有受到表扬的学生而言,他们为了获得老师与同学的肯定,会更加努力地向他们看齐,然后在行为上自觉要求自己。

总之,社会发展的加快,对小学生在学习、生活、教育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全社会、学校、教师、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关心和关爱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德育品质,促進他们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玲雁《主任工作中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思考》,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2019年。

[2] 杨建萍《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新课程·中旬》2017年第8期。

[3] 刘宇、郝蕾、石铖、王茜、韩雪、陆艾阳子、张一昕《课程思政融入中药学教学的探索与实施》,《中医教育》2020年第3期。

[4] 汤娅、张鑫、唐萌娅、张草、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对创新创业的影响》,《中国新通信》2020年第10期。

[5] 吴朝良、包俊、李池友、裴运刚、李黄玲、李娜《感悟经典的魅力—基于立德树人的语文学科德育探究》,《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5期。

作者:韩春蓉

上一篇: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总结下一篇:外联部下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