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生态养殖合作协议

2022-1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户生态养殖合作协议

合作社对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影响

编者按:百年大党,百年为农。近日,《农民日报》发表署名“仲农平”的文章《大转折,中国命运百年逆袭——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和最广大的劳苦大众站在了一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破除与重构了延续千年的治理体系,历史性地赋权农民。广大农民开始走向追寻自身主体性的道路,成为时代的主角。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要想“赢得”农民,必须要振兴乡村。本刊持续推出“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本期邀请湖南大学商学院田伟副教授团队就“合作社对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青年学者史洁琼博士就“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讨,现刊出有关成果。

摘 要:以湖南省298户小农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来评估其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合作社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不同匹配方法的平均处理效应为加入合作社比不加入的小农户高23.7%的可能性。合作社在不同协变量的中介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认知能力、学历程度、市场预期、政策感知、农业年收入,这说明合作社是稳定且有效的中介。因此建议:为了使乡村振兴战略中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指导意见尽快实施,应优先选择自我发展能力强、整体素质较高的合作社作为扶持对象。以合作社为中介的小农户生态转型,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和不可逆转性,要以一定的市场需求为驱动。本文所得结论可为立志转型的小农户规避风险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并为农业部门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小农户;合作社;生态农业;倾向得分匹配

基金项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委托课题“开展柑橘生产销售运行情况调查分析”(湘财农指〔2019〕35号);湖南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影响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的关键因子与激励政策研究”(SYL201802027)。

[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1.006.005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保障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还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稳步提升,农业生产条件和支撑体系得到极大改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挑战,主要体现在:农业资源趋紧、面源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1]。为了寻求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新思路和新路径,使农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中共中央国务院结合近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近年来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在技术模式、产业体系和发展机制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大成绩①,但应当认识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比较突出的是由于经济效益不具备比较优势,导致生产经营主体参与程度低,参与热情不高[2]。与此同时,农村还有两亿多小农户①,他们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土地、劳动力的优势,但只是缺乏某方面专业的技术,如果把小农户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某种形式联合起来,把专业化、技术性要求高、有规模效应的环节交给这些组织,同时找到可靠的消费群体或需求渠道,小农户参与生态农业或许大有可为。尽快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尤其是生态农业体系,不仅能满足小农户自身转型的需要,又能扩大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力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經济意义和环境保护意义,这一想法在诸多政府文件和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②。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小农户参与生态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组织和参与的形式,利益分享机制的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等,只有相关的制度体系得到完善,才能真正全面地激发小农户参与生态农业的内在动力[3]。

基于此,经过较长时间的调研和思考,笔者发现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需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第一,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小农户,究竟哪些小农户可以作为扶持对象;第二,扶持小农户可以依靠哪些经营主体作为中介力量,并以何种形式参与其中;第三,在市场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小农户提供的产品如何才能被消费者认可,使这种转型保持可持续性、不会出现反复。现有文献在研究小农户如何发展生态农业的问题上还不多见,将合作社作为两者中介的研究更处于理论探讨阶段,缺乏对三者关系及相互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本文以湖南省内三个市区周边乡镇的调查数据为来源,从个人特征、风险预期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出发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引入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合作社对小农户选择发展生态农业的影响。试图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衔接、扩大生态农业的建设主体等现实问题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经验参考,为“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这一新思路的加快实施提出现实依据和政策建议。

二、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在具体的实证分析之前,本文对数据来源、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变量选取进行基本描述。

(一)概念界定与数据来源

1971年,生态农业的概念首次由美国的土壤学家威廉姆·阿尔伯里奇提出,随后许多学者在此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替代模式,如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等。无论何种说法,生态农业强调的都是遵循自然法则,在维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农业生产。简单来说,生态农业就是一种不使用化学农药、不使用化学肥料、不使用人工激素的农业。由于对生态农业概念的界定比较严格,目前我国最接近生态农业技术标准的是“三品一标”安全农产品。

按照全国农业普查(2016)统计标准,小农户界定为:种植业规模在50亩以下(一年两熟)、生猪年出栏在200头以下、鸡鸭年出栏在10 000只以下、林地面积在500亩以下、淡水养殖面积在50亩以下的农户。湖南省符合此标准的大约有1 368.51万户,其中普通小农户占99.1%,达1 356.3万户,规模农业经营的有12.21万户①。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接近生态农业技术标准的“三品一标”农产品有效认证总数为3 944个,农业企业1 509家,生态种养示范性合作社385家,共涵盖30多万户从事生态农业的小农,约占小农户总体数量的2%。本文调研数据来自2019—2020年对长沙、浏阳、宁乡三个地区的小农户的实地调研或电话采访。

本次调研采取了随机抽样法,在每个地区分别选取了1~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取了2~3个自然村,每个村随机选取30户。调查共发放问卷305份,最终有效问卷为298份,其中参与生态农业项目的处理组141份, 未参与的控制组157份。

(二)变量选择

根据生态农业的特点及实际调研的时间、精力和技术条件,需要确定对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行为决策有实际影响的代表性变量,并且这些变量与小农户的个人情况相符。因此,在协变量的选取上,参考已有研究,从农户个人特征(农业年收入、学历程度、认知能力)、风险预期(市场预期、成本预期)、外部环境(邻里效应、技术培训、政策感知)三方面作为选择依据。各变量的具体定义、均值和标准差如表1所示。

(三)被解释变量

文中所提生态农业主要是指参与生产符合“三品一标”标准的农产品生产的现代化农业。将此定义作为被解释变量,参与生产“三品一标”农产品的赋值为1,没有参与的赋值为0。

(四)解释变量

小农户的生产转型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其行为的改变来自内部和外部两种力量的驱动[4],内部因素取决于农户的个人特征、经济效益的预期以及生产成本的预期;外部因素来主要是邻里效应、技术培训、政策感知等,具体影响因素分为以下几类:

1.农户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主要考虑发展生态农业所需具备的个人条件,如农业年收入、学历程度以及认知能力。首先,根据理性小农学派的相关理论,农户的行为决策是理性的[5]。因此,当收入较低时,理性假设会促使小农户尽可能去获得更多的农业收益,从而具備一定的转型动力;其次,学历程度对于农户的判断与决策能力也有一定影响。一直以来,小农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而生态农业是聚集了不同学科知识、相关技术和经验的现代农业,如果小农户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学历程度越高的小农户,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认知转变上将更加顺利;最后,由于生态农业有较为严格的技术标准,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收集和沟通能力,因此其行为决策也受到认知能力的影响[6]。

2.风险预期

生态农业同样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影响。一方面生态农业节省了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生产资料的支出,但需要对传统农业的生产设施进行改造,而且投入的劳动量也相对较多,因此前期投入生产成本较高,这将使小农户谨慎地估算投入成本。此外相比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普通农产品,现有生态农产品在价格和渠道上都没有优势,消费者对于生态农产品的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在“销路不畅会导致亏损”的心理预期下,小农户对于发展生态农业也会更加慎重[7]。

3.外部环境

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型不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因此它的普及和推广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我国农村地区,邻里之间的频繁接触走动,每家每户之间的口口相传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信息流动方式之一,是小农户最容易接受的信息传播路径[8-10]。周围邻居的成功经验可为小农户们的行为选择提供参照,邻里效应作为一种简单直接且高效的交流传播方式,对于小农户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11-12]。其次,各种技术培训可以使小农户更全面了解生态农业技术,既使小农户了解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又能提供适合当地的生态种养殖项目的技术资料,为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最后,由于小农户同时也是消费者,通过政策宣传和引导,可以提高小农户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认知水平,帮助他们认识到生态农业对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也相当有益。因此将邻里效应、技术培训以及政策感知作为外部环境的三个主要因素。

三、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在前文对数据来源、变量选取等进行具体描述后,本文通过Logit回归进行倾向得分匹配的估计,利用倾向得分匹配(PSM)计算出平均处理效应,验证合作社是否为推动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中介,并结合中介效应及相关检验得出合作社影响程度的强弱。

(一)Logit回归分析法

为估计参加合作社对于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型,表达式为:

Yi=α+δDi+βXi+εi(1)

在(1)式中,Yi 表示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趋势,Di表示是否参加合作社,δ表示参加合作社对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影响程度,Xi为其他解释变量,β为解释变量的系数,α为常数项,εi是随机干扰项。

由于被解释变量“是否发展生态农业”为二分变量,故适合采用二元Logit模型进行倾向得分匹配的估计,来解释个人特征、风险预期、外部环境等方面中各影响因素与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之间的相关性。该方法不仅可在样本内进行预测,且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各变量的边际效应。其具体公式为:

在(2)式中:P(Xi)表示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概率,Xi为影响农户选择发展生态农业的因素,i为解释变量的数量,范围为1-8;Di为0~1分布的处理变量,当D=1时表示小农户参加合作社,反之为不参加;β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exp为各因素对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起到的边际影响。

(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最早由 Rosenbaum和Rubin提出[13]。经过不断发展被广泛运用于医学、公共卫生、经济学等领域,该方法基于反事实框架推导,用于推断某一事件发生与没有发生的不同结果和影响,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回归分析中遗漏变量和内生性问题。未来PSM将被运用于更多情形,如自变量为连续变量时[14]。

本文先将处理组与控制组进行匹配,剔除异常和极端数值的个体后,再计算平均处理效应(ATT);最后进行平衡性检验,来考查匹配效果是否良好。计算平均处理效应的具体公式为[15]:

ATT=E[Y1i-Y0i|Di=1]

=E{E[Y1i-Y0i|Di=1,P(Xi)]}

=E{E[Y1i|Di=1,P(Xi)]-E[Y0i|Di=0,P(Xi)]Di=1}(3)

在(3)式中,E为期望值,Y1i代表发展生态农业的小农户,Y0i代表没有发展生态农业的小农户,D代表小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的处理变量(D=1为参加,D=0为没有参加),P(Xi)为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概率的倾向得分值。

以往的研究中,如果只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估计,不能很好地解决选择性偏误[16]。所以本文选择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来估计参加合作社对于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影响。再依次用核匹配法、k近鄰匹配法、卡尺内一对四匹配法、半径匹配法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得出平均处理效应[17-18]。

(三)中介效应

中介效应的发生机理为当自变量X对因变量Y产生影响,此时自变量X通过影响变量M来影响因变量Y,即变量M为中介变量,其具体公式为:

Y=cX+e1(4)

M=aX+e2(5)

Y=c'X+bM+e3(6)

上述公式中,X为自变量或不同协变量,M为中介变量(是否参加合作社),Y为因变量(是否选择发展生态农业)。在(4)式中c为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总效应;(5)式中a为自变量X对中介变量M的效应;(6)式中b为中介变量M对因变量Y的效应; 是在控制了中介变量 M 的影响后, 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直接效应;e1~e3为回归残差。

上图为本文的基本理论框架,其中路径a为小农户对于参加合作社的意愿估计;路径b为小农户自身对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概率;路径c为合作社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路径ac为合作社作为中介从农户个人特征、风险预期以及外部环境对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所起到的中介与整合的过程。

在现有的研究中,中介效应通常有四种方法进行检验:逐步回归法;系数乘积检验法;差异系数检验法和Bootstrapping检验法。逐步回归检验是最便于操作和理解的,但是存在检验力低的明显缺陷,很难检验出中介效应的显著性。系数乘积法和差异系数法比逐步回归法精确且具有较高的统计效力,但依旧存在类似的缺陷。

Bootstrapping检验法以研究样本作为抽样总体,采用放回取样,从研究样本中反复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本文设定为500次),通过平均每次抽样得到的参数作为最后的估计结果。Bootstrapping不需要分布假设所以避免了系数乘积检验违反分布假设的问题,而且不依赖标准误,避免了不同标准误公式产生的结果不一致的问题。温忠麟,叶宝娟的模拟研究发现,与其他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相比,Bootstrapping具有较高的统计效力,是目前公认的可以取代 Sobel 方法来直接检验系数乘积的方法[19]。

因此利用Bootstrapping 法将小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作为中介变量,以是否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因变量,再优选匹配不同的协变量,然后计算出中介效应数值且检验中介效应是否成立,最后进一步分析合作社在各协变量中的影响作用。

四、实证结果分析

在对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和运用进行具体描述后,再对不同协变量影响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边际效应、是否参与合作社的平均处理效应及其中介作用进行计算和具体分析,并对实证结果展开相关稳定性检验。

(一)小农户参加生态农业的倾向得分值估计

本文运用Stata 16.0软件估计得出小农户参与生态农业的倾向得分值。进一步求出各协变量的边际效应并对其影响做出具体分析,模型中包括农业年收入、学历程度、市场预期等8个协变量。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除成本预期外其他因素均对小农户这一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具体分析可得:

从个人特征来看,农业年收入、学历程度、认知能力对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农业收入比重越大的小农户,一方面会更重视转型升级带来的收入预期,另一方面所能承担起额外生产成本的能力越强,因此收入较高的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概率比普通小农户高22.1%;其次学历程度越高的小农户,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素养相对越高,对新事物的理解与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所以发展生态农业的概率比一般小农户高13.5%;最后,认知能力较强的小农户能更快速地接受和认识生态理念及技术,因此发展生态农业的概率比相对较弱者高5.7%。

从风险预期来看,市场预期对于小农户参加合作社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对小农户而言,市场风险同样是农业生产最大的风险,如果提前觉察到这种风险,就会事先对销售市场进行规划,从而减小滞销的风险。因此市场预期较高的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概率比没有预期者高7.4%。

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周围的邻居、农户都发展生态农业时,部分小农户由于担心市场需求量饱和以及产品同质化,可能对发展生态农业持观望态度,不愿轻易从众尝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强邻里效应会使小农户独自发展生态农业的概率比弱效应低12.8%;其次技术培训对于小农户参加合作社有较强的吸引力,或是这些培训项目提供了较为实用的农业生产理论和技术,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帮助,因此接受技能培训较多的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概率比较少者高12.7%。最后,主动关注和了解国家生态政策的小农户,由于能更加及时了解与生态农业相关的信息和政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目标性,因此发展生态农业的概率比较低者高9.3%。

(二)倾向得分匹配的估计结果

为研究不同实验组参加合作社后发展生态农业的期望值,文中运用核匹配、k近邻匹配、卡尺内一对四匹配和半径卡尺匹配四种方法测算了平均处理效应(ATT)。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如表3结果显示:核匹配、k近邻匹配、卡尺匹配和半径卡尺匹配的平均处理效应分别为0.277、0.220、0.223、0.229,且均在1%水平上显著。

由此可见,不同匹配方法得出的平均处理效应差异不大,该种差异出现的原因是不同的方法在匹配后共同范围中的微小区别,从而导致匹配时不同组的样本数量出现一定的损失,使数值出现幅度不大的波动。从总体上看,四种匹配方法的结果与显著性大致相似,因此运算结果是稳健的,表明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来研究合作社对小农户参加生态农业的影响是可行的。这一结果显示,处理组比控制组的小农户选择发展生态农业的平均概率高23.7%,说明参与合作社对发展生态农业的中介效应明显。

(三)倾向得分匹配的平衡性检验

在实验的设计中,协变量是一个独立变量(解释变量),不为实验者所操纵,但仍影响实验结果。因此,为了有效控制该种影响,得到处理组与控制组在匹配后的误差削减情况,从个人特征、风险预期、外部环境三个主要方面引入对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影响的不同协变量,并利用Pstest法对两组数据的匹配结果以及匹配质量进行平衡性检验。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表4的结果为匹配前后各项协变量标准偏误削减情况对比,具体分析如下。

现有研究认为,当标准偏误越低时,则匹配效果越好[20-21],其结果也越可靠。而在加入不同协变量后,标准偏误控制在20%之内则说明匹配效果良好[22]。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在匹配之后所有协变量的标准偏误都降到了20%以下,除市场预期、成本预期和技术培训外,其余协变量的标准偏误皆控制在10%以下。因此,可以看出处理组与控制组之间误差削减情况良好,两组间的个体差异得到有效控制。

在标准误偏差得到有效降低后,利用Pstest平衡检验的方法可进一步检验两组数据在匹配后各项参数的变化幅度。表5列出了匹配前后各项数据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伪R值由匹配前的0.114下降到了匹配后的0.011,表明在匹配后可能造成选择性误差的混淆变量①對于平均处理效应所提供的新影响大幅减少到0.1以下[23];匹配前似然比在1%水平上显著,而在匹配后不显著,表明在匹配后,处理组与控制组的差异不再明显。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找到了与处理组参加合作社的小农户群体特征相似,但没有参加合作社的控制组小农户样本,两组数据间的拟合程度较好[24];标准误偏差均值和中位数值有了明显的下降,说明处理组与控制组在匹配后缩小了个体差异,样本数据被有效降低了离散程度且更为集中;线性指数均值的标准差B值在匹配后也低于25%,说明所有协变量在整体上达到平衡[25]。综上所述,数据样本在经过匹配后,各协变量间比较平衡,该匹配有效通过了平衡性检验。

(四)合作社的中介效应及检验

为了得出合作社是否为小农户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是有效的中介组织,文章采用Bootstrapping法进行中介效应的计算和检验,当置信区间不包含零时则中介效应成立①。

如表6所示,对在结果显著且符合置信区间不包含零的协变量如:农业年收入、学历程度、认知能力、市场预期和政策感知等进行具体讨论。可以看出,合作社影响了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行为决策,其中介效应均在10%水平下表现显著,合作社对各协变量影响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中介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认知能力23.3%、学历程度22.4%、市场预期20.1%、政策感知17.9%、农业年收入12%。

具体分析可知,认知能力越强、学历越高和对市场预期越高的小农户,参加合作社的动力越强烈,也能借助这一平台更好了解生态农业技术,强化了其实现生态转型的意愿;学历程度越高、参与合作社的动机也越强烈,更有魄力将生态种养殖的技术和理论应用于生产实际;从市场预期的影响来看,合作社可对市场需求的信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导小农户规避市场风险;从政策感知的影响来看,对生态农业政策领会比较深刻的小农户,更有可能通过合作社去争取更多的财力、技术和信息支持。农业年收入越高的小农户,也有较强的加入合作社的意愿,可能是合作社可以帮助他们统一进行产品推广和生产资料采购及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这些优势比单个小农户独立发展生态农业更有保障。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298份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估计倾向得分值,分析了影响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因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中介效应探究了合作社是否能成为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中介,以此得出以下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通过分析边际效应可以看出,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受个人特征和资源禀赋、风险预期、外部客观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整合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与手段,包括自我认知、社会学习、风险意识等在内的综合素质越高,则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越强,因此,全面提升小农户综合素质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根本。

第二,平均处理效应表明参加合作社的小农户更有可能去选择发展生态农业,这说明合作社的确是影响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中介。小农户要主动积极地以合作社的形式参与到生态农业的产业体系,以“抱团”的形式发展生态农业,尽可能规避风险,并且通过合作社的资源与渠道,解决在生产和销售上的困难。在发展合作社上,也应该优先扶持“生态型”合作社的发展,政府等在政策和资金技术等方面应该为合作社与小农户提供便利与支持。

第三,合作社对不同协变量有明显的中介效应,可以看出合作社在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也起到了提供平台与渠道的作用。因此,合作社要吸收更多在认知能力、学历程度、市场预期、政策感知等协变量得分较高的小农户加入,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与扶持,解决小农户在发展生态农业时所面临的困难与窘境。

第四,生态农业发展至今,在理论体系和配套技术上不断成熟完善,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支持体系之外,还可以考虑对“生态型合作社”和“生态小农”进行身份的确认,在其产品贴上生态标签,既使小农户等经营主体具有自我认同感,又可以使这类生态农产品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青睐。有市场需求的不断驱动,才能使小农户的生态转型保持可持续性和不可逆转性。

参考文献

[1] 韩长赋.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J].农业工程技术,2017(17):1+5.

[2] 巩前文,严耕.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2015(9):63-67.

[3] 石霞,芦千文.如何理解“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N].学习时报,2018-03-30(001).

[4] 李艳丽.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9.

[5]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 罗必良,汪沙,李尚蒲.交易费用、农户认知与农地流转——来自广东省的农户问卷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2(1):11-21.

[7] 侯麟科,仇焕广,白军飞,等.农户风险偏好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以农户玉米品种选择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4(5):21-29.

[8] 周堇言,吴东醒,付志文,等.新农村背景下农业传播主要模式探讨[J].南方农业学报,2012(6):877-880.

[9]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 旷浩源.农村社会网络与农业技术扩散的关系研究——以G乡养猪技术扩散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4(10):1518-1524.

[11] 陈其芳,罗荷花.农村居民参与新农保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6(8):142-146.

[12] 王玉斌,华静.信息传递对农户转基因作物种植意愿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6(6):71-80.

[13] PAUL R. ROSENBAUM P R, RUBIN D B. The Central Role of the Propensity Scor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for Causal Effects[J]. Biometrika, 1983, 70(1): 41-55.

[14] HIRANO K ,IMBENS G. The Propensity Score with Continuous Treatments[M]. Wiley-Blackwell, 2004.

[15] 何亞伟,徐虹.非整合审计可以提高盈余质量吗?——来自PSM的新证据[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0(2):22-31.

[16] 吴乐,孔德帅,靳乐山.生态补偿有利于减贫吗?——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对贵州省三县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7(9):48-55.

[17] J H J, HIDEHIKO I, PETRA T. Matching As An Econometric Evaluation Estimator[J].1998, 65(2): 261-294.

[18] SMITH J A, TODD P E. Does Matching Overcome Lalonde's Critique of Nonexperimental Estimators?[J]. Journal of Economectrics, 2004, 125(1): 305-353.

[19] 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5):731-745.

[20] J N, K I, KOLODZIEJCZYKS. Statistical Problems in Agricultural Experimentation[J]. Supplement to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1935, 2(2): 107-180.

[21] GREENLEAF C, BOYER E M, Petrie T A. High School Sport Participation and Subsequent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The Mediating Influences of Body Image, Physical Competence, and Instrumentality[J]. Sex Roles, 2009, 61(9-10): 714-726.

[22] P R. ROSENBAUM, RUBIN D B. Constructing a Control Group Using Multivariate Matched Sampling Methods That Incorporate the Propensity Score[J]. The American Statistician, 2012, 39(1): 33-38.

[23] 赵正,侯一蕾,温亚利.精准扶贫项目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11):104-110.

[24] 刘魏.非农就业对城郊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1-73+190.

[25] RUBIN D B. Using Propensity Scores to Help Design Observational Studies: Application to the Tobacco Litigation[J]. Health Services and Outcomes Research Methodology, 2001, 2(3/4): 169-188.

作者:田伟 易向益 向平安

第2篇:农户合作协议-土鸡养殖合同

土鸡养殖合同

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满足急需,扩大销售,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签订本合同,以便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共同遵守执行。

第3篇:银企加农户肉牛养殖合作协议

甲方: 乙方:

为了大力发展肉牛产业,配合扶贫政策,让更多的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有效利用本地青草、桔杆、酒糟资源,经以上双方协商,特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合作形式:

1、由甲方统一提供优质小牛,统一提供饲养技术,统一提供饲料,统一回收成牛。

2、由甲方将小牛购回经调养并购买保险和过磅后交乙方代养,母本重量归甲方,乙方育肥出栏时交甲方回收,增重部分由甲方按每斤9.7元计算支付给乙方。农户贷款由甲方回收成牛销售后,代乙方全额偿还银行贷款或继续合作。

二、资金来源及管控办法:

由农户提出养殖计划申请经村委和推荐小组同意,经公司和银行调查合格后,由农户提供贷款申请及所需资料,由甲方向银行作保证担保,在

银行贷款,根据银行放款额度,乙方应按总额全部转入甲方账户,做为购买牛种和饲料使用,资金的使用由银行监管,经公司提出购牛计划合同和购买饲料计划并告知农户后经贷款银行行长签字后支付。

三、农户应具备的条件:

1、必须有建圏能力;

2、养殖区域必须是交通水源方便,符合国土、环保畜牧等部门的要求;

3、农户需有充足的劳动能力;

4、农户要有良好的信用记录,符合以上条件的贫困户,银行利息全部由乙方承担。如有政府贴息应由乙方享用。

四、交牛地点:小牛交接在甲方牛场,运费由乙方负责,回收地点在乙方牛场,运费由甲方负责。

五、甲方提供饲料价格按厂家发票结账,宜宾县范围全价饲料每吨不超过叁仟肆佰元(含运费),条件成熟后可由乙方自配。

六、牛只到农户牛场后的服务一律免费,牛只因病死亡农户不承担损失,增长部份甲方按照9.7元一斤支付乙方。残质由甲方处理。

七、在饲养过程中农户如有私自屠宰和偷卖牛只行为,甲方有权向乙方追讨和报请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八、甲方要求所有农户饲养员必须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一份,保额不低于20万,保费由乙方承担,受益人也是乙方。由甲方统一购买办理。

九、签订该协议后,经甲乙双方自行协商后,有补充的相应事宜,应签订补充协议,同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

十、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银行一份,并由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代表签字:

乙方地址: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年

第4篇:公司+农户养殖农产品合作协议书

瑞昌市绿田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农户养殖农产品合作协议书

甲方: 法人代表 乙方:

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满足急需,增加农户收入,甲方为了推动绿田生态农业原生态农产品的销售,特在瑞昌及周边地区培育有志于发展原生态家产品的专业养殖户,并解决当地农户农产品销售难题,经甲方考察,乙方已具备发展原生态家产品的条件。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为了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并共同遵守执行。 第一条:产品的名称、品种和数量

1. 名称及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饲养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 第二条:收购价格

1. 合同约定每枚蛋:_________元 第三条:交货及结算方式

甲方按约到乙方取土鸡蛋时,一般采用现金结算。 第四条:乙方的责任

1.乙方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必须坚持原生态散养纯粮(谷,玉米等)喂养所饲养的土鸡。 2.乙方本着诚信经营无欺诈的原则,向甲方提供符合甲方质量要求的原生态土鸡蛋。 3.乙方依据饲养土鸡数量,及时告知甲方产蛋数量,及便甲方收购销售。 4.乙方饲养土鸡蛋,必须优先给甲方收购。

第五条:甲方的责任

1.必须解决乙方农户合同约定土鸡数量所产土鸡蛋销售问题。

2.甲方为了保障乙方的利益,甲方将逐年与乙方签订《合作协议》并确定农产品当年回收价格(此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波动调整。

3.甲方给乙方人民币_______________元。作为合作协议保证金。幼鸡进购数量按合同约定数量,如数采购到甲方认可的符合生态养殖场所。支付保证金的________,_______元。剩下的保证金到幼鸡产蛋后支付给乙方。 第六条:甲方违约责任

1.甲方未按约定提货或中途退货(非农产品质量因素),乙方可以扣押合作协议保证金,不予退还。因违约对乙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可向甲方提出索赔。 第七条:乙方违约责任

1.乙方如单方违反合同约定第四条的乙方责任内容,《合作协议》立马取消,乙方双倍退还合作协议保证金给甲方。因违约所造成的个人损失,甲方不负任何责任。

第八条 本协议如有未尽事宜,须经双方共同协商,做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协议同具有同等效力。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确认后生效,希望双方共同遵守。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

第5篇:农户寄养野猪合作协议

野山猪寄养意向性合作协议

甲方:射洪县峻原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乙方:(姓名),(住址)乡镇村社

根据《射洪县野山猪寄养助农增收方案》,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

签订本协议。

一、甲方按照“农户申请、乡镇核实、畜牧认定”的精神,对

乙方自愿参与野山猪寄养助农增收计划,原则上同意提供仔猪头及咨询服务。

二、乙方承诺按照畜牧食品局规划的标准,自行负责落实土地

和投入,新建㎡或改建㎡的圈舍用于野山猪寄养,并服从甲方有关寄养的统一安排。

三、县对农户圈舍验收合格后,由畜牧食品局按照统一规定给

予补助;甲方据此与农户签订《野山猪寄养合同》,免费投放仔猪并开展配套工作。

甲方(章):乙方(签章):

代理人(签名):

监督方(章):乡镇畜牧站

负责人(签名):

二○一四年月日

第6篇:农户合作协议书范本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协议,协议具有法律效力,确立某种法律关系。那么协议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户合作协议书范本,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农户合作协议书1

甲方:

乙方:

一、根据国家对农政策的转变,保护合作社成员的合法权益,增加成员收入促进本社的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有关法律、政策、法规。

制定农户加入合作社与本社的有关协议。

二、本社以服务本社成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三、本社以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依法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储藏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四、国家对农补贴政策的变化,本社成员可以根据自已的意愿,自由种植或交入合作社托管种植。

国家补贴部分,原对农户补贴不变,新增部分根据种植的责任主体来进行分配。若本社成员自己种植,新增补贴部分由合作社留存,若交入合作社托管种植,新增补贴部分由本社成员所有。

五、合作社首先照顾本社成员,在本社经办的实体入股、用工、收购、销售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储藏等,本社成员有优先权。

六、合作社将给每个合作社成员办理帐号,本社成员将成员自己种植的面积或托管的面积有义务报入本合作社,便于建立本社成员的档案,本社根据成员的档案将成员应得的受益直接存入本社成员的帐户。

七、合作社成员要求退社的,须在会计年度终了的三个月前向理事会提出书面申请,方可办理退社手续。

本社在土地流转享有优先权。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农户合作协议书2

甲方: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以服务农民为宗旨,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以民生健康为首要,经甲、已双方协商一致,本着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就公司加农户联合种植蔬菜事宜,制定本协议书,供双方共同遵守执行。

一、种植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二、

种植面积与期限:种植面积____亩,从______年___月____日至_____年___月___日止。

三、

加盟费用:乙方向甲方提供每亩加盟费用元。共计元。

四、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负责向乙方提供种苗、农药、化肥、蔬菜种植技术等。

2、负责制定乙方每年生产技术管理、操作规程,同时提供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服务,有权对乙方种植蔬菜地进行检查、监督,对达不到标准的基地提出整改措施,并要求限期改正。

3、负责销售所种植的蔬菜,对合格的产品实行按质论价,协助乙方将所收获蔬菜按时出售。

五、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提供土地、出人工及日常管理等所有工序。

2、严格按照甲方的技术要求进行栽植、施肥、打药及管理等,对种植基地所栽蔬菜按时按质完成每个工序,发现病情及时通报甲方。

3、乙方在出售蔬菜时,将蔬菜运送至甲方指定收购地点,同时对蔬菜加以保护以防对蔬菜菜品损坏。

、在出售蔬菜时,甲方提前通知乙方做好采摘准备,甲、已双方必须在场,公开当次出售的价格和数量,并当场做账记录。

七、

乙方未经甲方允许不得私自出售蔬菜,如乙方私自出售蔬菜一次,按当时出售蔬菜的数量及价格十倍处于罚款。

、在生产过程中,如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甲乙双方互不承担对方所投资的一切经济

损失,对受灾部分双方应及时处理,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结算方式:在每月的二十五日,甲方统计好乙方每次出售蔬菜的单价及数量,如实支付乙方应的款额。

、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双方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协议约定的每项权利与义务,任何一方违约必须由违约方向守约方赔偿因违约带来的经济损失五倍的违约金。

十一、

本协议未尽事宜,签字后出现的问题,甲乙双方应本着互谅、互让、互惠、互利的原则协商解决。

、本

十二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存档一份。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年月日农户合作协议书3

甲方:

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在公平、诚实、信任、平等合作、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本着为加快中国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步伐,共同促进教育事业,为广大学校提供优秀的软件产品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为宗旨,就乙方作为甲方正式授权的金思维2000图书系列软件产品的代理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授权区域和销售任务

1、甲方授权乙方为长沙市金思维科技有限公司金思维2000图书系列软件产品 地区的(普通代理 / 核心代理 / 总代理)。

2、乙方全年的销售任务为 万元。

3、乙方首次提货金额不能少于 万元。

二、代理期限

甲方授权乙方的代理期限为壹年,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如双方对合作满意,可于本合同到期前三个月,协商继续合作事宜。经协商,双方同意继续合作时,必须另行签定代理合同,另行签定合同时本合同自动失效。

三、销售方式和价格

1、乙方在代理期限内按照本合同规定的价格体系可以以批发或零售的方式销售金思维2000图书系列软件产品。

2、乙方的提货折扣为 _折。

3、乙方每季度提货金额不得低于 万元,否则按降级处理

四、累计返点办法

1、乙方累计提货金额到 万元时,甲方将差额返还给乙方,使乙方以前的整体提货折扣变为 _____ 折,乙方以后提货也可享受此折扣。

2、乙方累计提货款额达到 万元时,甲方将差额返还给乙方,使乙方以前的整体提货折扣变为 _____ 折,乙方以后提货也可享受此折扣。

3、乙方累计提货款额达到 _ 万元时,甲方将差额返还给乙方,使乙方以前的整体提货折扣变为 _____折,乙方以后提货也可享受此折扣。

4、以上累计返点的时限为1年。若乙方在1年内升至上一级别(即提货款总额达到第四条第1、2、3款中所提及的金额要求),则按本年度累计销售额给予差价返点。若在1年之后升至上一级别,则不能享受原累计销售额的差价返点。

5、累计返点金额在乙方下一次进货时从货款中扣除。

6、乙方每次提货金额不得少于 _万元,否则将不能按目前级别代理提货折扣计算,只能按下一级别代理提货折扣计算。

五、市场支持和奖励

1、甲方将给予乙方按提货累计金额的 %的市场费用,以作为对代理商开拓当地市场的支持。乙方做市场活动或广告之前须将市场方案报甲方备案,事后凭发票的复印件和广告的原件到甲方报销,甲方以产品形式兑现。乙方不做广告或市场活动则不能享受甲方市场支持费用。

2、若乙方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甲方将给予乙方按提货累计金额的 %的年终奖励。甲方将于每年1月进行年终结算,并将年终奖励以产品形式兑现。

六、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为乙方每年提供对乙方销售和技术人员培训一次,培训时间与培训地点由甲方统一安排。若甲方安排全国统一的集中培训,则甲方负责乙方人员(不超过2名)在培训期间的食宿费用,该费用从下次货款中扣除。

2、以上政策只针对核心代理和总代理,普通代理不享受此项权利。

3、甲方为乙方及时提供最新的产品培训教材。

4、甲方为乙方提供金思维2000图书系列软件产品相关宣传资料。原则上金思维按提货套数给代理商配备演示光盘和配套彩页。若有重大活动需要此方面的支持,乙方需打报告申请额外支持。

5、甲方有义务就乙方提出的技术问题通过电话、传真、e-mail等方式进行指导、解答。

6、甲方协助乙方在当地进行市场宣传和产品形象的树立。

5、甲方负责按时备货、验货、向乙方发货,并确保产品的完整性和完好性,对确属质量问题的`货物进行免费更换。

6、乙方作出有损于甲方利益的侵犯及盗版行为时,甲方有权终止协议,并依法追究乙方的责任。

7、甲方认证评估每季度进行一次。经综合考核后,若考核不合格,则金思维科技公司将与代理商进行充分沟通,并帮助代理商进行改进;若乙方一直没有改进,甲方保留对乙方降级的权利。

8、甲方软件价格变动应提前15天通知乙方。

七、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按协议要求及时向甲方支付货款,完成本协议的经营指标。

2、积极拓展当地市场,做到金思维2000图书系列软件产品的销售覆盖其所辖的地区,积极发展下一级经销商。

3、乙方严格按照甲方规定的价格销售金思维2000图书系列软件产品,不得降价或提价销售(零售价不得低于88折/套,展会价格不得低于85折/套,批发价不得低于______折/套)。如违反上述价格体系,将对代理处以罚款直至取消其代理资格。

4、协助甲方在当地进行市场宣传和产品形象的树立。

5、全面负责当地用户的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工作,包括甲乙双方发展的用户。

6、积极协助甲方软件升级,积极提供用户对产品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7、乙方有责任搜集甲方产品在当地盗版的有关信息,提供有效线索,协助甲方打击盗版活动。

8、乙方应及时提供最终用户名单,使甲方在乙方的配合下及时能给用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八、订货、结算与退货:

1、乙方须提前三天向甲方提出书面或口头的发货请求。

2、甲方将在收到乙方的正式订单和电汇底单传真件后对乙方发货。

3、乙方如未能按时付款,以每天订单货款的2‰罚金进行处罚。

九、供货及运输方式:

1、甲方最迟在收到乙方订单的5个工作日内发货。

2、运输方式为乙方到甲方直接提货或采用邮寄方式,费用由乙方支付。

十、保密条款

金思维2000图书系列软件产品的程序和相关文档以及甲方的销售计划、价格政策和市场策略均为甲方有价值的商业秘密,乙方保证不泄露这些商业秘密,也不为本合同规定以外的目的而使用这些秘密。

乙方提供给甲方的有关产品、市场的文件均为乙方有价值的商业秘密,甲方保证不泄露乙方的商业秘密,也不为本合同规定以外的目的而使用这些秘密。

双方应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有关制度,以保证职员不泄密。一旦发现对方的商业秘密有泄露的迹象,应立即通知另一方,并尽可能地采取救济措施,使损失最小。

在本合同终止时,双方应向对方交还(或销毁)对方有关的全部资料及其备份并继续负有保密的义务,直到对方将其公开为止。

十一、违约处理

如果一方违反本合同的任何条款,另一方在此后任何时间可以向违约方提出书面通知,违约方应在15日内给予书面答复并采取补救措施,如果该通知发出15日内违约方不予答复或没有补救措施,非违约方可以终止本合同的执行,并依法要求损害赔偿。

十二、争议处理

1、对于执行本合同发生的与本合同有关的争议应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解决;

2、如果双方通过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则提交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3、在争议处理过程中,除正在协商或仲裁的部分外,协议的其他部分应继续执行。

十三、条款的完整性

甲、乙双方均承认,已阅读过本合同,并同意:本合同为双方关于代理合作事宜的所有合同和约定的全部记载,并已取代以前所有的口头的或书面的约定、意向书与建议。未经双方书面修订,不得对本合同加以变更。

合同附件是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十四、合同的修改

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果有一方认为需要修改,需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修改建议和理由,双方协商同意后才能修改,并形成本合同的附件。如果双方未达成新的修改意见,则原有合同继续有效。

十五、不可抗力

1、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战争、水灾、火灾、地震等等不可抗力事故,将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时,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应尽快将不可抗力事故的情况通知对方。并尽快将有关当局出具的证明文件提交另一方进行确认。

2、双方尽快根据此项不可抗力事故的影响协商本合同的进一步执行问题。

3、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对履行合同的延误或无法正常履行时,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不负法律责任。

十六、标题

本合同各条标题仅具有提示和注意的作用,不作扩大的解释。对于合同内容的一切解释均以标题下的正文为依据。

十七、生效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盖章) (盖章)

签约人: 签约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7篇: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土地合作协议

甲方:虎城镇胜果村 组

法定代表人: 职务:组长 乙 方: 法定代表人:

经甲、乙双方协商,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订立如下协议:

一、甲方自愿申请加入乙方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经济林花椒树,乙方提供花椒树苗、栽花椒树苗人工工资、技术培训、除草等费用,甲方负责将所收花椒交乙方销售。销售花椒收益按甲方六成、乙方四成分配(甲方提供土地、管理、采摘工资、施肥)。

二、甲方依照国家规定领取粮食直补。若因种植经济林或国家政策变化,粮食直补取消,乙方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

三、甲方不得在经济林内种植农作物和树林,任何人不得进入经济林放牧。

四、甲方所收花椒由乙方按当时市场价销售,不能使乙方所收花椒滞销,蒙受损失。

五、合同期内土地被征用、开发等,作物赔偿费归甲、乙双方所有,按甲方六成,乙方四成比例分配利益。劳力安置费、土地补偿费等归甲方。

六、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证单位执一份。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签证单位(盖章):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上一篇:班主任学习培训心得下一篇:学生工作心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