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资料精简版

2023-03-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马原复习资料精简版

马原演讲稿精简版

诚信—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

姓名:许晓彤 班级:交工1202班 学号:012120211023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诚信——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诚信是什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活泼好动的孩子说诚信是两根纤小的手指,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一张精致的信用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受到人们的自觉信奉和推崇。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无不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是我们每个人都应遵守的生活准则,因为只有以诚待人,别人才会同样以诚相待。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孟信的人,家里很穷,无米下锅,只有一头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子将牛牵到集市上卖了。孟信回来后非常生气,责备他的侄子不该把病牛卖给人家,并亲自找到买主将钱如数退还,牵回了自家的病牛。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清楚地看到孟信手中紧紧牵住的绝不是一头生病的黄牛,而是一条健康与高尚的道德纤绳,它将一个人的人品、修养引入了纯洁的圣地。这就是诚信的力量。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耳,广为流传。还有魏文候罢酒会友、曾子以信教子等故事都是教育人要诚实守信。

诚信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则更为重要。一个不讲诚信的个人是社会的危险品,而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历史上有一个“烽火戏诸候”的典故,周幽王因不诚实守信造成国破家亡的历史悲剧。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为何又重提诚信?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商业化道路越来越宽阔,我们周围的诚信意识却逐渐地淡化,无声无息中离我们而去。无数的人一口吞掉了美德,为了利益而不惜一切,将诚信抛之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学术界的弄虚作假,商家的尔虞我诈,小贩们的投机取巧,缺斤少两,或以次充好。大米里掺石蜡,火腿里加敌敌畏,咸鸭蛋、辣椒酱里的苏丹红,火锅里的福尔马林,银耳、蜜枣里的硫磺,木耳中的硫酸铜,牛奶里的三聚氰胺„„

人们不禁在呼唤:“诚信,你在哪里?”社会不禁呼唤:“诚信,你在哪里?”世界不禁呼唤:“诚信,你在哪里?”我们的确生存在一个缺乏诚信的时代,诸多环境因素制约了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对诚信意识的认识而导致习以为常的匮乏,逐渐成了一种宛如陋习的社会恶疾,所导致的思考越来越深邃而危险。一个文明的社会首先应该体现在人对伦理道德自觉的信任,很遗憾,至今为止我们不得不以更多的框架来约束强迫促进社会与人及人与人的关系链结,如果退回到一个思考的原点,审视我们的灵魂和窥视他人的举止,不难发现,诚信二字在我们生活中正以一种无意识而向有意识的常态过渡蔓延。

对于前几年爆发的次贷危机,经济学家都分析,这种经济危机是循环的,有周期性的。难道真的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了吗?我们难道不应该觉得这种周期性的事情是可以避免或者让这个周期变更长一些吗?说到底,次贷危机就是由于人们不能做到信守诚诺,而使得银行出现赤帐危机,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古人云:“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诚信,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灵魂,是一个公民立足的基石。诚信,是一种品行,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道义,是一种准则。诚信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诚信能创造财富。“真诚到永远”是海尔集团的广告语,它也告诉我们以诚相待才能使一个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海尔董事长张瑞敏如是说,他也是这样做的。

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道德修养。人的道德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我记得经济学家茅于轼说过,诚信是在于量的,每个人都从自己开始改善信誉,有了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才能造就一个诚信的社会。想起了这么一首小诗:“大理石雕成像,铜铸成钟,而我这个人,是用忠诚制造,即使破了,碎了,我片片都是忠诚。”我们渴望拥有美好的明天,生活在没有欺诈和冷漠,充满团结和友爱的世界,那么从我们自己做起,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给心灵一片净土,给诚信一片天地,人生的道路让我们与诚信同行。我的演讲到此,谢谢大家!

第2篇:马原复习资料

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后果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的一体化过程。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后果: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化不断提高的过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 积极影响:

⑴经济全球化加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⑵发展中国家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⑶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⑷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筆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利益。 消极后果:

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⑵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⑶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抖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⑷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第一:具有绝对性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容的。第二:具有性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有时辩证转化的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深入。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认识和实践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四.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

五.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哲学的物质范畴是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界定的。物质定义的内涵是客观实在,那么具有客观实在属性的自然界、社会存在以及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属于物质的范畴、具有物质的属性,如运动、时间、空间、规律、生产方式、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等,体现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贯彻到一切领域、一切过程,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物质是可以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的,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意识的能动性和世界的可知论观点。

意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

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可能没有量变,也不可能没有质变,而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①任何事物的变化总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先从量变开始的。②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一方面,质变体现并巩固着量变的结果;另一方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④量变可以转化为质变,质变又可以转化为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着事物的永恒的变化和发展。 七.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区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①与认识对象的联系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在与对象发生实际的接触后产生的,它与认识对象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具有直接性。理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而获得的,它与认识对象的联系是间接的,具有间接性。②反映的方式不同:感性认识通过感觉器官与认识对象接触,形成关于对象的生动的、直接的形象,它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反映对象,具有形象性。理性认识是通过抽象思维,从现象中揭示出本质,从偶然性中揭示出必然性,它以抽象的方式反映对象,具有抽象性。③反映对象的深度、层次不同: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性和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正因为两者有质的不同,所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认识,否则,理性认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源。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②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目的在于用获得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因此,必须使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于实践,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最终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八.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1、人工智能的本质

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智能而言的。正是由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所以根据控制论理论,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叫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是人的智能的物化。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活动,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人脑的功能,但人工智能不会成为人类智能而取代人的意识。

2、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的本质区别

人工智能是思维模拟,并非人的思维本身,决不能把“机器思维”和人脑思维等同起来,认为它可以超过人脑思维是没有根据的。

(1)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的智能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 (2)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人类智慧具有社会性。

(3)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意识特有的能动性和创造能力。人类思维则主动提出新的问题,进行发明创造。

(4)电脑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但它同人脑相比,局部超出,整体不及。智能机器是人类意识的物化,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又必须以人类意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为前提。因此,从总体上说;人工智能不能超过人类智慧的界限。关于电脑能够思维,甚至会超过人的思维,电脑、机器人将来统治人类的观点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九.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一点论)或离开重点谈两点(均衡论),都是错误的。

十.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那么什么是“科学”“技术”呢?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它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首先,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其次,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是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科学技术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所在。最明显的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自从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农业的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例如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学习方式、休闲方式以及娱乐方式。

十一. 考点:(一)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原理: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客观上,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主观上,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过程。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它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即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人们的认识超越于或落后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常常是“左”的或右的错误的认识论根源。

4.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不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可能的命题角度与例题:

例题1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三个文明建设”再到科学发展观的“四位一体”的变化过程,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这种现象并指出它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迄今为止,人类已攻克了许多原先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破解了这些疾病产生的秘密,并找到了治疗的办法,如霍乱、天花、肺结核等,但又不断遇到新的原因不甚明了的疾病如爱滋病、非典、禽流感等。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这种现象并指出它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

(2)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着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等因素的制约。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也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也是这样。

(3)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发现和发展真理,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也可以用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加以说明)。 十二.把握事物的度

事物的度任何事物都既有质又有量,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和量是有区别的。质使事物成为某种事物而不是其他事物。质发生了变化,该事物就变成了另一事物。而量则不同,同质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并不影响事物的质。事物的质和量又是相互联系的。质决定量,没有一定的质就没有一定的量,量总是一定质的量,质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一定的量又是质的条件,质总是一定量的质,量制约着质,没有量也就没有质。质和量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就是“度”。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容纳的量的范围。事物度的两端的界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是一定质的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事物不会发生质变,量变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事物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注意“适度”的原则,也就是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把握“界限”。“过度”和“不及”都是没有掌握好度的表现。俗话说,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和毁灭。” 对“度”的认识与把握,实质上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个实践过程。具体来讲,一是把握“度”的全面性。学会全面地辩证地认识问题,尤其要注重用两分法来把握好事物的“度”。二是把握“度”的客观性。有一些事情往往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的,可是效果却不好。这就说明,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三是把握“度”的联系性。每一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比如,某一连队处于落后位置,既有连队自身问题,也有领导关注、机关指导、资源投向等其他因素。要使其跨入先进行列,就必须把其他方面考虑进来。四是把握“度”的条件性。离开了客观条件,一切事物的“度”都无法存在。必须坚持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十三. 应该怎样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我想应该是这样吧!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 2.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活动(包括人类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个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 3.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或传递,除非来自这个环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离开这一环境.4.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些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会如此丰富多彩,千差万别,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人类的活动会出现如此不同结果的缘由所在. 十四.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1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二者关系:第一,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辨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虽然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但这种制约恰恰又要求人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夫古人的伟大事业,这种情况要求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必须认真考虑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做到科学决策科学实践.(2)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才能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指导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发展.(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辨证地结合起来.既反对无视客观规律片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唯意志论,又要注意避免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不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宿命论和机械论的消极无为的思想.

第3篇:马原复习资料

1、简述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答: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在一定情况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2、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答:第一层含义: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第二层含义: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第三层含义: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3、简要说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范畴,它们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首先,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其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培育新的和谐理念及和谐精神; 第四,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4、简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在分析问题,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相互转化。

5、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不可知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利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同意有,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7、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感觉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实践在认识中基础地位的又一重要表现。

8、 简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

9、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问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10、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延长工作日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1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1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

本原理的科学性。

13、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有哪些?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14、如何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第二,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第三,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15、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6、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2)、国家和私人企业在企业内部结合,也既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总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17、简述意识的本质

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二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三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9、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和意义是什么?

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2)、他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证据,正确的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第4篇:马原期末复习资料总结

绪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三个角度:a、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

的体系。

b、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

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性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讲,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 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

系不 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分别对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及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意识。 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实践具有客观性、

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实践是人的存在的特有方式:一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二 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的集中体现 三 实践是人的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事物的普遍联系:首先,联系具有普遍性 多样性;其次,联系具有客观性 条件性;最后,联系具有系统性。

发展、新事物、旧事物: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世界的运动和发展: 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存在方式。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物质不能离开运动而存在 另一方面,运动时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偶然之中有必然,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二,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离开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回相互转化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特性。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促进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特殊性:一是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一,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二,二者相互连接,不可分割。共性离不开个性,个别总是与一般相联系 三,二者相互转化,讲究条件,矛盾普遍性的最高层次,就是矛盾存在的绝对性

质量互变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必然需要,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换的规律性。

否定之否定关系: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

矛盾分析法作为把握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坚持一分为二 二,坚持在矛盾的统一中把握对立,对立中把握统一 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两点论、重点论: 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

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在研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时,特别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坚持两点论的前提下,坚持重点论。这是唯物辩证法必须牢固坚守的一个基本的理论阵地。

规律及其客观性: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属性,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社会规律存在的基础 区别表现在: 1.各自存在的领域和作用不同 2.各自期作用的方式和条件不同

意识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和选择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通过对自身的反思和实践活动,指导、控制、改造人自身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要做到: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认识的检验标准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 1,主体反映的主动性 2,主体反映的目的性3,主体反映的创造性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对

客观事物生动的直观,具有直接性和表面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

感谢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想认识相互渗透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想认识不可能自发的实现,需要认识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

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 二是必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思维中对感性材 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加工

真理的客观性: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一,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实践的基本原则

二,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包容、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军事实践的特点:1,对抗性和暴烈性 2,主客体间的双向能动性 3,多变性和不确定性 4,间断性和连续性 5,鲜明的社会历史性 军事认识的特点:1,军事认识的隐蔽性2,军事认识的不确定性 3,军事认识的时效性 4,军事认识的超长性 5,军事认识检验的残酷性 第三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的反映。它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

一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 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三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 四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主要表现在: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的性质 3,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能有力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历史可以划分五种社会形态 : 原始社会 奴隶制社会 封建制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和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基础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与发展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表现形式与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阶级斗争,革命 与改革 1.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核心展开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战争的社会历史作用:1,战争的直接后果表现为残酷的破坏性 2,战争在社会历史作用中表现为二重性 3,战争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突出的进步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其表现:1,有些杰出人物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策划者和指挥者 2,有些杰出人物是社会变革和稳定发展的理论创新者 3,有些杰出人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开创者 4,有些杰出人物是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领导者

第四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二是在少数人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价值量:价值量是由生产商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上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价值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条件都必须具有正常的性质。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和管理。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和两极分化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始终贯穿商品经济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根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剩余价值率:m’=m/v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剩余价值规律的地位和作用:1,剩余价值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资本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 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在生产周期决定性阶段。 第五章

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发生变化 2 ,战后经济恢复要求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克服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稳定发展,需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1,国有垄断资本,2, 国私共有垄断资本3,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结合4,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 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第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即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企业。 第二种是生产资本输出,即在国外直接投资,独立创办企业,与外国资本合营,或者收购外国已有的企业等。 第三种是商品资本的输出。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鲜明特点:1,是在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新阶段 2,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和开拓市场提供了可能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2、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主要原因:

1、科技革命的不断促进 2,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巨大推动 3,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显著增强 4,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 5,国境环境的相对稳定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1,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3,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深化和上层建筑领域的种种危机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催化剂 4,无产阶级担负起了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 第六章

1、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2、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构成。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与这种发展战略相适应,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模式,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从政治方面看,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第七章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客观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第5篇:马原资料

“精读好书一本,影响自己一生”和“精彩十分钟”PPT课件制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方案

一、实践目的 通过本学期教学实践活动,在学生动脑、动手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又能锻炼其作为师范类院校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二、实践内容 鉴于本学期本课程进行了2+1的教学改革方式和立足于本校作为师范类院校的特点,以及本课程以往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活动积累,本学期本课程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拟采用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精读好书一本,影响自己一生”的读书笔记撰写和各小组的“精彩十分钟”PPT制作的课堂汇报形式(视教学情况而定)。

三、教师在实践中的指导要求 任课教师在学生进行“精读好书一本,影响自己一生”的读书笔记撰写和各小组的“精彩十分钟”PPT制作的课堂汇报中,要及时跟进,督促学生进行此教学实践活动的实行。在进行读书活动中,对其阅读书目的选择和实施的细则等方面,以及组织过程能够认真关注和指导,严格要求。对学生既有宏观的指导,又要有微观的把握,力促使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取得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四、学生在实践中的学习要求 学生在本学期教学实践活动中按照任课教师的相关布置和要求,认真研读教材的内容和查阅相关的文献,务必在每个阶段能够完成进行读书心得体会的撰写和“精彩十分钟”PPT制作(须和读书内容有关系)的课堂汇报的准备工作。

五、实践成果形式 1.每位学生必须上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须是手写纸质文稿1500字以上) 2.每组学生必须上交至少一份“精彩十分钟”PPT课件(可将做的精良的课件统一刻成光盘,以便保存) 3.参与小组实践活动的考核表

六、实践环节考评 实践环节考评拟分为两个层面: 1.每位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为10分 2. “精彩十分钟”PPT课件制作,这个内容和整个小组的每位小组成员的分数挂钩 3.参与小组实践活动情况为10分 实践环节考评方法: (1)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活动小组,每组5—15人; (2)每位学生必须上交一份读书心得体会(须是手写纸质文稿)和小组代表的有关的“精彩十分钟”的PPT课件; (3)每组推选一位正副两个小组长,由他们对每位组员的上交材料进行考核,每份材料各 10分,原则不超过9.5分;并将各项成果没交和没参与活动的同学名单提交给老师; (4)正副组长互相考核; (5)并看时间的安排决定是否每小组抽出各选派一名进行“精彩十分钟”课堂汇报。

附:书目

一、课外教学实践具体内容

1、原著选读(可以包括好书、好电影等)

要求教师列出书目,制定实行细则(读书形式、交流方式、考核方式),严格组织实施。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推荐读书书目 原著类

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2、《〈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页—30页

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719-760页

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6、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

7、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哲学类

1、《敬畏生命》

2、《寂静的春天》

3、《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曼海姆著,商务印书馆2002

4、《共生的理想》尾关周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5、《哲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6、《金黄色的麦浪》

7、《哲学与人生》台湾:傅佩荣

8、《逻辑学》

9、《精神现象学》

经济、政治和其他社科类

1、《资本论》节选

2、《国富论》亚当·斯密

3、《银行家》

4、《货币战争》

5、《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上海世纪集团,[德]维尔纳.桑巴特

6、《中国农民调查》,陈桂棣等,人民文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学生社会实践(社会观察)实施方案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社会观察)的意义 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对于促进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和服务社会,将所学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实践(社会观察)的时间和学分 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活动安排在10-15周,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小组完成,每组3-5人(每组设一个小组长),相关实践(社会观察)活动后提交作业,通过后获0.5学分。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会实践的目的、内容、基本形式、要求及考核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所阐述的内容,联系实际,展开校内与校外实践。考察的标准主要看学生进行活动的联系、组织情况,达到的效果。具体内容和基本形式见下表: 项目 类别 项目名称 项目要求 项 目

访谈 结合课程内容确定访谈对象及访谈题目。提示:一些小人物的生活哲学(生活智慧);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一些重病人士的乐观态度;某类人群(如医生、出租车司机、教师、美容美发人员、小老板、大老板等等)的生存状态等。请提交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报告,以本组成员结合本课程的相关原理进行的分析为结尾。

参观考察 参观本市的一些集贸市场、大型超市、建材市场、电器卖场等,记录参观考察过程并提交活动报告。请提交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报告,报告中要有小组同学的感受,并有结合本课程的相关原理进行的分析。 社会调查 开展校内、外主题调查活动,结束时提交调查报告,报告需有结合本课程的相关原理进行的分析。

社会调查的参考选题(仅供参考,可以自行选题):1.我校(院)大学生符号消费的调查与思考。2.我校(院)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与分析。3.我校(院)大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4.我校(院)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5.我校(院)大学生对红色经典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社会实践(社会观察)的考核分数为平时成绩的40%。考核成绩由指导教师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和所完成的相关报告为依据综合评定。

四、社会实践(社会观察)计划书和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学生社会实践(社会观察)计划书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概要,内容应当包括实践项目、参加人员、活动安排、所要达到的目标等(300字左右)。

(二)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是学生对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包括参观考察报告、访谈报告、社会调查报告,在报告后注明小组每个成员在社会实践集体项目活动中承担的工作。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报告以文字稿为基本形式,每篇2000字左右,可附上在实践过程中采集到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以及被考察对象对此次实践活动的证明或评价(如果有)。教学第15周由学习委员收齐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报告,2 交指导老师。如未按时完成的,成绩下降一个等级。

(三)社会实践(社会观察)报告的格式 1.封面:包括报告题目和作者姓名、班级、学号。 2.正文:字数为2000字,要求报告中的数据、资料真实可靠,个人观点明确,论证合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字迹工整。 3.参考文献格式: (1)源于期刊者:[序号] 作者姓名.文题.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源于图书者:[序号] 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网络资料请注明网址。 4.论文可以用横格纸或方格纸手写,也可以用A4纸小四号字体打印,左侧装订。

(四)实践报告可适当借鉴、引用文献资料,但严禁以各种方式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一经发现,该报告判零分,责任人的社会实践成绩为不及格。 “马原学生讲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指导方案 实践课程设计的思想:在进行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始终是我们的教学宗旨,而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应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基本上都是老师占据在讲坛之上进行面授,学生很少获得机会在讲坛上发表学习体会,也缺少其他实践机会。但是,我们认为,即使是理论课程,学生也是需要实践的,而且也能找到合适的实践方式。实践课教学的方式是拿出少量学时,设立学生讲坛,让学生结合之前刚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再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社会实践知识,形成他们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在课堂上讲出来。 实践课程目标:通过学生讲坛的设立,使学生们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一个消化理论知识的锻炼机会。把理论知识和外部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讲”,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这一实践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给学生们提供适当的锻炼机会,使他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的本课程知识,同时也使他们更具体地体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于应用。 论坛选题:

第一部分

1、从意识能动性看科技创新

2、意识能动性的社会作用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社会和谐

4、从实践的观点看科学发展观

第二部分

1、谈谈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与理论创新(可结合一案例来谈)

2、谈谈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与实践创新(可结合一案例来谈)

3、真理在与谬误的斗争中得到发展(可结合科技史上的案例来谈)

4、从网络环境问题看坚持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5、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建设文明的网络环境

第三部分

1、结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

2、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看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3、关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历史发展作用的认识

4、从道德或法律(可选其中一个方面)的建设看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5、结合一些实例谈谈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实践课程组织形式:

1、分组时可选择采取几种方式:1)依据班上顺序号分组;2)先指定组长作为主持人,然后由组长召集组员;3)让同学们先根据自己对上述三部分选题的兴趣进行分组,然后平衡人数,指定小组长;

2、在准备过程中,先由小组的每个人写一份提纲交给小组长,然后小组长与小组骨干合议,形成发言稿。要求学生们在这过程中既独立思考,又有团结合作精神;

3、小组长主持完成发言稿的讨论并做好讨论记录、形成文字稿和PPT;

4、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小组发言。推举1位同学参与讲坛发言;

5、讲坛结束时由小组长把学生们各自写的发言提纲、小组讨论记录稿以及经讨论综合而成的讲稿和PPT 交给教师。 教师指导方法:

1、告诉同学们撰写发言提纲的基本要求,以及小组讨论记录稿、发言人讲稿和 PPT 的基本要求;

2、给每个小组同学指定相应的课程理论范围,并提供一些参考读物,建议其阅读;

3、在学生讲坛进行时,教师只做监督指导,具体过程由班长和小组长来主持掌握。

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小组每个同学的发言提纲,二是小组讨论记录情况,三是小组发言代表的发言稿(包括 PPT),教师根据这三部分综合评分; 考核方法:学生讲坛实践的分数性质为平时成绩,所占分数比例为总成绩的 20%。考核步骤是:先由小组长给小组成员的提纲打一个分,然后上交教师,再由教师根据讨论记录以及小组发言的总体情况调整分数,得出小组成员的成绩分。一般情况下,参加发言的同学和小组长可得最高分

第6篇:马原复习终极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陈宣明老师

一. 辩证唯物论。包括: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 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P27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

1)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2)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3)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与进步。 2. 世界统一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多样化的世界是有统一的本原的,即物质。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 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世界的本质上是物质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2) 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具体表现在:

a) 人类社会依赖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唯心论、宗教神学、二元论根本对立,是与科学的实践观相统一的,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3.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自然: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切物质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社会历史:社会实践特别

1 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可能);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从意思的作用来看: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 4.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1)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表现了主体的选择性。

2)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能够对在思维中构建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 3)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人通过实践活动,以意识为指导,把观点中的模型、蓝图变成客观现实,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

4)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我的传统医学、现代科学都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5.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积极认识和利用规律。

1)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统一的基础。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该注意一下几点: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6. 一切从实际出发

1)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从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

2 定的历史条件出发。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 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联系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二. 唯物辩证法。包括:事物的普遍联系及其矛盾性;矛盾运动是事物永恒发展的推动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规律是人类世界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认识和改造人类世界的根本方法。

1. 事物的普遍联系及其矛盾性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互相影响、制约、作用的关系。 1) 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 联系具有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第

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避免孤立的观点。

3) 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直接间接、内部外部、必然偶然、本质与非本质)

4) 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对事物发展具有制约作用,条件可以被对立改变,改变和创造条件需要尊重客观规律。

5) 结合: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知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失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古今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我们要顺应世界潮流,把握发展进程中的相互联系。

2. 矛盾运动是事物永恒发展的推动力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1) 同一性对发展的作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

3 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有规律地向着对立面转化。

2) 斗争性对发展的作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

3) 同一性和斗争性互相影响,在不同条件下所处的地位不同。 4) 也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的发展作用。 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2)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4. 对立统一是人类世界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基本规律中的实质与核心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5.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和改造人类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4 2)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a)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 b) 按其本质来说,唯物辩证法具有批判的革命精神。 c)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

3) 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括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如分析矛盾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杨胜良老师与白玉国老师 三.

1. 第一章第一节

(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P26-28 在实践过程中,物质世界被分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与发展。

1)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自然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其中一部分是人类活动未触及的自在自然,另一部分是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人化自然。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2)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其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2.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P103 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着重

5 要作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 3.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生态评判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人化,自然界成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自然史成为人类史的一部分。环境问题、生态危机是资本的逐利本性、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社会问题造成的,是社会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引发的危机形式已经从经济危机转化为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的两大特征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异化消费”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要克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要培养一种生态理性,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稳定共处。

四.

1、第二章第二节“价值及其特性”P80-86页。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它是对各种特殊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如经济领域中某项活动是否具有效益。哲学的价值概念扬弃了各种价值关系的特殊内容和形式,概括了其中共同的、普遍的、本质的内容,即概括了其中所包含的外部客观世界的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1) 客观性。其一,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不论是人的自然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是由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决定的。其二,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其三,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后,就会对主体的需要构成意义关系。

2) 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直接同主体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3) 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4) 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

6 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和全面性。

2、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任何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但真理的形式又是主观的,通过人的思维表现出来。 1) 真理与价值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真理因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普遍性而具有根本性和优先性,价值及其评价标准必须以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二者辩证统一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2) 实践作为人类有目的的物质活动,一方面要求人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去认识世界,并通过这样的认识去把握真理;另一方面有要求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够在新形势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时,只有发扬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才真正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4)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a) 科学精神要求我们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崇尚理性思维,以严谨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

b) 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c) 我们大学生应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3、价值主观主义的错误(夸大主体性、否认客观性)

1)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但是,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单纯的夸大价值评价的主体性,否认其客观性是错误的。

7 2) 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要以人们的真理性认识为根据,这是价值评价的根本特征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3) 书本P87 。两个标准,一个是客观规律,一个是人民。

李欣老师

五. 价值形式的演变及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的五种职能、特点及现实应用。

1. 价值形式的演变

在原始公社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交换发生非常偶然,只要发生交换就有价值表现的问题。由于价值的表现纯属偶然,所以这个阶段称为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随着社会分工出现,一种物品经常的与另外多种物品相交换,于是,一种物品的价值就会由许多种其它物品表现出来。对于一种物品的价值可由许多种商品表现出来,而所有物品都可以成为表现其他物品的等价物的这种情况称之为总和扩大的价值形态。当日益增多的物品进入频繁交易的过程中,产生了用来表现所有物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用一般等价物表现所有的物品价值称为一般价值形式。当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时称之为货币价值形式。 2. 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最初的商品交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物物交换不断扩大。交换越是经常,越是扩大,物物交换的缺点就越突出。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了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 ,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一般等价物能够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最后,一般等价物集中由贵金属金、银来充当,这就是货币。 3.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 货币流通规律

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这里有关流通中的货币指金属货币。因此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8 5. 通胀与通缩

通胀是指国家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涨的现象。通缩是指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引起物价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下跌的现象。

6. 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 价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商品的标价。

2)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价值尺度职能的进一步发展。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在消费者在商店购买商品。

3) 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储存起来的一种职能。纪念币。

4) 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5) 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一般是是足值的金和银,且没有铸币的地域性区分。

特点和现实应用理解一下吧。举例子。

六.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并会举例。 1. 内容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2. 表现形式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不停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3. 作用

1)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分配比例。最终达到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力的客观要求。

2)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迫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生产条件与技术水平比较高的企业,收入较高,而生产

9 条件差、技术水平低下的则可能无利可图甚至破产。最终达到调节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4. 消极的后果

1)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2)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 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 举例就是价格波动,比如猪价受需求推动暴涨,然后扩张产能后又回归价值。

傅丽芬老师

七. 资本积累理论,包括定义,积累的原因,积累的两种方式,两种方式的区别,及积累理论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1. 定义

把剩余价值当做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转化成资本叫做资本积累。 2. 积累的原因

1)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然增加资本量,以扩大生产的规模和剥削的范围。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2) 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部压力。在资本主义竞争中,大资本总是处在有利的地位。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保存自己,击败对手,资本家只有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扩大资本规模。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激烈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3. 积累的两种方式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两种方式。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的总量。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基础,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积累越多,资本积聚的规模就越大,个别资本总额就越大。

资本集中是指个别资本通过结合而形成较大的资本。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个别资本独立的行为,而后者是多个个别资本结合的行为。 4. 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10 1) 从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言,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成本,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更多剩余价值,从而促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具体的:从制度上鼓励现有员工创新,大力引进高水平、高学历的创新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等)

2) 从资本积聚的角度而言,民营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不能分光吃光,要为企业发展留后劲。

3) 从资本集中的角度而言,有“通过强制的道路进行吞并和通过建立股份公司这一比较平滑的办法”;其中前一种方式是指企业并购,后一种方式是指股份制。 通过这些办法都可以促进企业的资本积累,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与扩大。

八.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包括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的生产,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两种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及它们的区别及如何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因分析。 1. 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1) 劳动力成为商品

2) 资本总公式(G-W-G’)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3) 货币转化为资本 2. 剩余价值的生产

1)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是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的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2) 在价值增值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以为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的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3. 资本在资产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2)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11 3) 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也为确定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4.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联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初期,绝对。后期相对。 5. 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分析经济危机

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的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

2)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3) 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又具有周期性,这也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12

上一篇:国梦家梦我的梦下一篇:四年级减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