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偏好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产生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进而提出从就业指导的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和社会化这五个方面来改进工作,以引导更多的大学生成功就业。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就业偏好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就业偏好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与区域选择偏好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工科背景下普通高校的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是双向选择,企事业单位的选择在很多方面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区域选择偏好,不同的专业及学生自身条件可能会导致区域选择的不同偏好。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意识中区域选择偏好的调查分析和比较,探究影响大学毕业生区域选择偏好的具体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工科背景;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

一、引言

“就业与区域选择偏好”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研究中,学生自身因素所占比例最大[1]。大学生的就业偏好是指其在毕业后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个体倾向,是对自己所能涉及到的职业目标并按照自己的心愿和希望进行的选择及排序,具有倾向性特征,是大学生就业理想和职业的直接体现、主观认识和评价。由于大学生大都受家庭观念、社会干预和资源分配的限制,加上其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他们可能无法对就业选择行为形成完全正确的信念,或无法做出与理想相一致的合适的职业选择,加之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毕业生往往盲目追求经济发达区域的热门职业、环境舒适的职业以及高薪的职业。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和一些中小企业,非常缺乏人才,但一些学生宁可待业或去挤公务员的“独木桥”,也不愿将目光投向这些企业和基层单位。从而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偏好的工作和区域。对大学生就业和区域选择偏好关系进行调查和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应具备的专业和心理素养,更有助于深刻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

二、盐城工学院等六所高校大学生就业与区域偏好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江苏省是教育大省,工科院校数量多,类别全。选择在江苏地区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考虑到代表性、共性和可比较性问题,此次问卷由五名在校大学生自主设计问卷内容,通过集体合作完成。她们调查的对象全部选择了本科生,考虑到不同的专业类别,她们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常州大学、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和淮海工学院6所高等院校开展问卷调查。鉴于问卷中涉及的都是就业相关问题,问卷发放限制在大三和大四学生中进行。从性别看男生占了44.4%,女生占了55.6%,女生人数略多于男生。文科类有180人,理科220人,文理比例约为8∶10。调查学生的专业涉及了文法、经济、理工、艺术等多个专业,调查的生源地分本市、本省城市、外省城市、本省农村及外省农村五类。发放抽样调查选择样本400份,回收384份,回收率高达96%,问卷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关于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专业和年级等内容;第二个部分是关于大学生的就业区域偏好及选择原因;第三个部分是大学生对于国家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

从该项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调查学生大部分来自省内,因此选择省内就业的比例远远高于省外,而在省内不同行政区域呈现就业多重性特征,其中74.82%的大学生选择偏向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一线城市就业,25.18%选择苏北地区包括盐城、淮安、宿迁等二、三线城市。由此可见,城市经济发达对大学生就业偏向和区域偏好有着较大的影响。

从整体来看,由于这六所高校生源主要是省内,加上经济发展前景和工作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区域选择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特征:一是希望回到家乡就业为主流的占47.22%,虽然在经济或工作机遇上不及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但从对其主要考虑的原因中不难发现,家乡对于一个在外的游子来说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其中家庭原因如父母的意愿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家乡的经济条件及发展背景也是当代大学生会考虑回乡就业的一大重要原因,学生自己对家乡的工作及生活环境都十分熟悉,父母及祖辈的人脉资源比较丰富,可利用度高,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自己就业成功的几率,比起一人在外打拼要轻松很多;二是36.11%的大学生选择偏好在经济发达的江苏东部城市就业,这些地区发展机会较多,但竞争压力与一线城市相比相对较小;三是从调查数据显示,没有一位同学选择除家乡外的西部地区就业,因为西部地区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相比之下,虽然一线或东部沿海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好,文化氛围好,公共设施好等有利条件,但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学生最终因为个人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不得不放弃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机会,选择回家乡就业。加之“早就业早独立”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边远地区的学生往往选择到西部工作,他们认为那里的竞争压力较小,民风和风俗很好;四是从男女性别方面看,女大学生更倾向回家乡寻找工作。因为大部分女生恋家情结明显比男生要重,并且“90后”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也希望子女能够留在家乡工作,以便互相照应。选择离家近的工作区域,这是一种价值合理性行为,有利于尽孝敬父母的义务。出于父母等家庭因素,或由于经济环境等客观因素,又或是由于自身恋家等内在因素,尤其是在工作多年后二次就业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有75%的大学生都会选择回自己的生源地再次就业。家是一个永远能给你温暖的地方,家庭是大学生社会资本的主要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工科背景下的大学生无论是在就业地点、单位性质和薪酬方面的偏好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就业难问题。由于本科生就业竞争的压力由来已久,现在选择考研的学生人数又逐年增加。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环境下,本科生毕业后选择创业的人数虽然数量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不高,但增幅明显。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目标或就业偏好是“施展能力,实现人生目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大学生考虑就业情况更多以自身利益出发。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事业单位由于有条件和机会吸收到更多更好的人才,对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一些大学生的自身能力与其要求可能存在差距,现实与期望之间存在的落差导致大学生就业落实存在不顺畅现象。

调查中我们深感目前大学生求职中“求稳”的心态日趋明显,进入一些目前比较热门的国家机关、国营企业的偏好强烈,而对民营、私营企业的偏好弱化。就业单位性质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的供需矛盾冲突,一方面作为能够容纳大多数毕业生的民营、私营等企业受到冷落,另一方面,每年的“公务员热”现象依然愈演愈烈[2]。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冲突造成了就业困难。部分大学毕业生初次择业时偏向于从主观意愿出发,忽视了社会和自身条件的现实情况,过度追求毕业时选择的第一份工作的起薪点。大学生普遍宽裕的物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抬高了其对高薪资水平的偏好,这往往会形成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需求的不匹配而导致就业困难。

三、应对就业与区域偏好的措施

1.通过社会实践培育学生的就业素质

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逐步考虑增设拓展知识面的选修课程和以行业应用技术为背景的专业必修课程,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专业特色和就业所需的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就业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侧重将教学融入社会实践之中[3]。社会实践有利于检验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大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参加过程中自己扮演的职业角色的感受,来检验自己是否适合主观选择的岗位及对自己的认识是否客观和实际,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4]。学校要广泛建立和联系各种实习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同时鼓励学生暑假利用社会资本优势主动投身实践,并进行适当的考核和评比,从而锻炼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交流、沟通、处理问题的能力,以确保他们毕业就能上岗。

2.优化社会环境,拓宽就业信息获取渠道

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和就业援助制度,促进大学生尽快就业。积极培育、开发、拓展大学生的社会资本,降低就业成本,促进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高就业质量。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应完善招聘信息网络,为学生了解招聘信息提供更畅通的消息渠道,并主动与企业多方合作,为学生寻求更多就业机会;从家庭层面看,父母的背景资源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会也能为学生提供就业工作信息;从个人层面看,要鼓励学生在读书期间积累对自己有用的各种社会资本,和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及时获得有用信息;积极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结交朋友,拓展信息渠道。

3.争取政府各部门支持,推进就业

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工作的良性发展,政府各部门应均衡东西部的良性发展和不同地区的合作,以此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中西部要做好东部产业转移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尤其应该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范围。利用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引导,坚定大学生回生源地工作的决心。

参考文献:

[1] 陈迎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十年回顾:2003—2013——基于CNKI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4):35-44.

[2] 周骏宇,王超.二元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偏好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9,(11):51-57.

[3] 沈建波.当下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9-50.

[4] 马宁.大学生就业现状多维剖析及就业指导长效机制构建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6):40-43.

[责任编辑 吴 迪]

作者:江涛 周轶南 殷宇蓉 王芳 王利 马文玲

就业偏好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浅析

摘要: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产生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进而提出从就业指导的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和社会化这五个方面来改进工作,以引导更多的大学生成功就业。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伴随而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就业指导作为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不能仅局限于为毕业生的实效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通过人生生涯的管理指导,帮助大学生找到对个人发展有意义、报酬又较高的就业岗位,并能使他们有能力管理好自己一生的职业生涯,不断谋求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

一、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1.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性已得到充分认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业指导教育的效果怎样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率,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中已成为共识。绝大多数高校已经把就业指导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教育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正确认识自我、实施正确的人生规划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是就业指导教育的方式出现了多样化。就业指导教育的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其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局面。就业指导课是就业教育的主渠道,利用多媒体进行案例教学基本上在各个高校得到了普及。除此之外,就业指导教育部门还邀请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人力资源专家和成功校友到校对毕业生作就业指导,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还有的高校进行模拟招聘、自我推销演讲赛、创业实践和创业计划大赛、职业能力和心理素质测试等途径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对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实效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是就业指导教育的内容得到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教育的内容已由过去的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讲、就业心理疏导、就业方法与技巧的传授等浅层次向纵深进行发展,并得到不断完善。

四是就业指导教育的过程逐步全程化。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其心理、生理是处于连续不断地变化中,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意识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目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取得就业教育的良好效果,就业指导教育已经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根据其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及其学业任务的不同分段实施、连续进行,使就业指导教育更加系统化、全程化。

五是就业指导教育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随着就业指导教育的实践的不断深入,就业指导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尚存不足

一是就业指导工作存在季节性。传统的就业指导往往作为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仅仅体现在大学学习的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个学期。其实,在大力强化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下,就业指导工作完全可以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部分,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断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从而完善自我,顺利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方向转变。

二是就业指导渠道存在单一性。目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是局限于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政策宣讲和执行,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机会以及对毕业生进行工作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有些高校虽然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还没有像国外高校那样把就业指导当成一门学科来研究,因此其指导作用并不十分突出。

三是就业指导队伍存在非专业性。我国的大部分高校虽然已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大多并没有配备专职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谈不上具体意义的指导。有一些高校虽然配备了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但因为就业指导人员多半是从管理工作岗位上转来的,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实际上只是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起到一种教育、管理和中介的作用。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状况,与毕业生的需求比起来相去甚远,因而不能很好地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二、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

1.大学生方面的因素

从大学生方面的因素来看,制约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

从学生的成长背景看,目前,我国高校在读学生,大多属于80后或90后,为独生子女,在生活中备受宠爱,过惯了有求必应的生活,独立能力和自我生存能力有限。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带给他们活跃的思想、个性的张扬,使之易形成叛逆的个性,这些都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也是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从学生的心理特性看,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在特殊的环境中,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心理特性。首先是自我意识增强,但不成熟。其次是感情丰富,但情绪不稳定。大学生普遍有着远大的志向,坚韧的品质,但在处理关键问题或重大行动时,表现出优柔寡断。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要针对学生的上述问题来展开。

2.社会及用人单位方面的因素

首先,从社会方面的因素看,就业指导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工作激情,实现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其次,从用人单位方面的因素看,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尽可能使学生在较短时期内认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强调综合素质、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可见,社会及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不是学历的高低与成绩的好坏,而是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这就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因此,社会及用人单方面的因素,是约束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校方面的因素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涉及日常教育管理、宿舍管理、贷款管理、就业管理、社团活动管理、心理辅导等各个方面,工作内容范围广、任务繁重。特别是在高校扩招以后,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生源结构日趋复杂,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约束问题更加突出,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在繁重的工作面前,很难准确把握学生个性和心理发展的特征,就业指导课程成为了泛泛而谈的空洞说教,从而影响了就业指导的效果。可见,从高校方面来讲,师资约束是影响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1.提倡就业指导观念创新化

在加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摒弃就业指导工作临时性、季节性、阶段性这一传统的就业指导观,以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切入点,抓住毕业生最关心、最困惑的热点问题,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就业指导之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进行针对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它满足了毕业生对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在弥补以往就业指导工作不足的同时,丰富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增强就业指导教育的个性化

每个毕业生的个性、优势、就业偏好和心理倾向不同,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细致入微,实施个性化导,不能千人一面,空洞说教。在这方面,中国人民大学于2001年启动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推出了“明日之星计划”就业指导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过程的就业辅导,帮助全体学生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实现理想的就业选择。实践证明,具有个性化指导的“明日之星”活动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3.丰富就业渠道多样化

求职信息不畅、对就业政策不了解、缺乏相应的职业选择训练是毕业生在择业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因此,各高校必须积极开拓就业新渠道。比如香港的10所高校联合成立了“联校就业资料库”,各高校毕业生通过学校的终端可以直接查询有关就业信息。笔者认为当前就业指导重点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建立就业信息库,提高信息的准确度,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真实的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二是开设就业指导课,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三是加强择业技巧的指导,以提高毕业生的择业能力。

4.促进就业指导教育专业化

在当前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指导教育任务繁重的局面下,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十分重要,由于就业指导教师的来源和组成十分复杂,专业化程度不高,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就迫在眉睫。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职业生涯的规划职业的发展、就业心理、创业指导、自荐和面试技巧等方面了如指掌,并成为这些方面的专家。通过培训来增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并结合自身工作的实践,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程度,使就业指导能够真正受大学生欢迎,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应经过系统的、规范的专业教育和训练,培养一支专门从事大学生的有关职业、就业等方面的指导、咨询、教育、管理、研究和服务工作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5.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社会化

“请进来,走出去”是就业指导的必由之路。当前,高等学校应该加强与职业界的合作和对社会需求的分析与预测,建立与职业界、人才交流市场的日常联系制度,信息通报与发布制度,增进与职业界的联络,仅限于高校单方面的就业指导是苍白无力的、也是没有前途的。高等院校应加强与职业界的沟通与交流,在就业指导的方式和内容上多倾听职业界的建议,而不是关起门来搞指导,只了解学生的建议而忽视了用人单位的建议。让更多的企业界、政府部门、科技界、经济界的有识之士走进高校,为毕业生举办讲座,进行指导,以他们自身的成长经历、工作经验和素养来指导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胡广霞.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7.

[2]邓珞华,周欣平.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之比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1):8.

[3]刘青.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25,19.

[4]门洪云.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4):221.

作者:古璇

就业偏好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

[摘 要]关注农村大学生的现实性就业难题,逐步改变农村大学生在就业群体中的弱势地位,直接关系到农村稳定及社会和谐。项目组从就业签约情况、就择业意向、就业指导服务三方面获取了湖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的相关调查数据,并借助描述性统计量化分析了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归纳为城乡差距悬殊、家庭资源匮乏、高校就业模式僵化、就业需求矛盾等客观因素,及就择业观念“务虚”、综合就业能力不足、就业心理病态化等主观因素。最后,国家可以分别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主体四个维度着手破除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

就業历来就是经济的晴雨表,在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国内需求疲软、经济增速趋缓的关键时期,如何保证国民充分就业、提升就业质效直接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力军,其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农村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比较高且基数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其能否顺利就业意义极其重大。文章立足于我国重要的现实性议题——农村大学生就业,以湖南农业大学农村大学生为样本,深入探析其就业困境的症结所在,以期能为破除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贡献新思路,这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60份,回收问卷158份,有效问卷为155份,有效回收率为97%。调查主要对象为本科毕业生,其中男性101人,女性54人;农村与城镇样本分别为86人和69人。被调查大学生来源地东部27人,西部10人,中部118人。因选取样本单位为湖南农业大学,所以生源大部分归属于湖南地区。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农村大学生毕业前的签约情况

问卷调查时间跨度为2016年3月至5月。这一期间为用人单位招聘会的高峰期,且此时农村大学生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就业选择或者意向。86份真实有效的农村大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已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书面协议的仅有19名毕业生,人数占比仅为22.1%。

调查结果显示,有15人与国有企业签订就业协议,3人与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协议,1人与中外合资企业签订协议。此外,58%毕业生就业单位约定的起薪是1500元至2500元,尽管此薪资水平在就业地来说仅够维持基本生活,但他们对薪酬和单位条件基本满意。在问到他们择业过程中是否有遭遇过歧视时,9人表示遭遇过性别歧视,4人表示遭遇过地域歧视。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去向

未签订就业协议的67名农村大学生中,在选择毕业去向时,25人选择待就业,20人选择考研或已考上研究生,16人选择其他就业方式,6人选择自主创业。

当问及最期望从事的行业时,34.3%的农村大学生选择金融业,15%的学生选择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19.2%的农村大学生选择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由此可见,农村大学生对自己期望值较高,均希望获取较好的工作。当选择理想的工作单位时,排在前三位的是机关、高等教育单位和国有企业,表明多数农村大学生将“体面及收入稳定”视为理想工作的两大特征。而对于将来就业地点的选择,其更倾向于东部沿海的大中型较发达城市,甚至此类地区的农村城镇也赫然在列。

(三)就业时信息获得和就业指导

农村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满意度为:21.6%的农村大学生非常满意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与服务,33.6%的学生比较满意,17.6%的学生认为一般,25.6%的学生认为基本无用。农村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34.7%的学生是通过学校就业部门提供的校园招聘会或者宣讲会等活动,19.8%的学生是通过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如政府网站获取就业信息,16.8%的学生是通过家人或者亲友获取就业信息,16.8%的学生是通过社会营利性中介机构,例如私营人才网站获取就业信息,还有部分学生通过教师推荐获取就业信息。

(四)公共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

未签订就业协议的农村大学生谈及对公共服务机构所提供服务的看法,其对社会招聘会求职效果的满意度较高,33.3%的农村大学生非常满意社会招聘会带来的求职效果,9.7%的农村大学生表示比较满意,48%的农村大学生表示一般。毕业生认为政府管辖下的就业指导及咨询类服务机构(如人才市场)应始终将促进毕业生就业作为工作出发点,及时提供更为有效的社会招聘信息;同时,还要针对不同毕业生群体,分类开办各类求职技能培训、职场教育培训及创业培训班。

(五)关于创业问题

关于毕业后是否选择自主创业的问题,79.5%的农村大学生选择不会,20.5%的农村大学生选择会自主创业。大部分农村大学生选择不会自主创业,主要是因为考虑到产业政策扶持不足,创业教育和培训缺乏。少部分选择自主创业的农村大学生,依托的也是其农村的资源和掌握的技能,他们主要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父母与长辈亲属那里获得创业指导的渠道。

(六)关于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59.8%的学生认为农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没有特殊困难,有40.2%的学生认为农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困难,这些困难中最为突出的是,农村大学生由于家庭社会资源的匮乏,无法获得被推荐工作的机会。其他困难主要包括农村大学生受制于有限的经济实力,无法承担高昂的招聘成本与就业培训班的费用。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政府应联合社会机构,发起设立各类就业帮扶组织(如就业援助基金),对毕业生进行求职补贴、见习补助等物质资金帮助,或者通过购买公益岗位兜底安置等措施来帮助农村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问题。

三、引发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愈加拉大,其演变史可囊括为“逐渐扩大—逐步缩小—加速扩大”的循环反复过程。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增加到12363元,同比上年实际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16元,同比增幅为5.6%,城乡居民收入比仍为2.7:1,比值虽小幅回落,但城乡差距仍较为显著(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尽管如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不包括他们所享受的各种实物性补贴,因此,城乡居民收入比尚无法有效刻画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倘若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教育、事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等统筹计入,那么城乡居民收入差值将高达6倍,即便保守估计值也有4倍之多。城乡居民之间不合理差距会给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带来负面效应,如加剧了教育资源流动的地域倾向,导致农村地区教育愈显匮乏。

2.就业环境

现阶段我国经济面临持续下行的压力,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加之国内就业人口基數大,往往造成相对不足的就业岗位“卖方市场”效应愈加凸显。另外,现在多数用人单位都唯学历是瞻,重名牌大学、轻普通高校的招聘现象层出不穷,致使原本处于就业劣势的普通高校大学生更加捉襟见肘。此外,诸多以前大学毕业生偏好型就业主渠道,如政府公务机关、国有企业等,为了适应市场竞争,不得不精简机构,采取下岗分流的办法,这样就进一步限制了大学生就业的数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一体化推进,企业都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含量为目标,对简单劳动力的需求自然会有所减少并将持续。

3.就业机会不平等

造成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还有就业机会不平等,主要表现为:第一,就业信息欠缺。由于不少高校纷纷建立于远离市中心区域或者经济欠发达地级市,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就业信息渠道。第二,学校缺乏影响力。大部分农村大学生就读于普通高校,所以用人单位的认可和重用在他们求职就业过程中极度缺乏,使其就业难度加大。第三,社会资源缺乏。尽管近年来着我国政府对旧就业体制进行大刀阔斧式改革,努力助推就业市场朝“三公”(公平、公正、公开)方向发展,而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今用人机制并不健全,毕业生能否找到自己满意的岗位不仅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毕业生家庭的社会资源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4.高校方面的原因

造成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高校,具体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制度的大众化改革,导致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第二,高校教学模式、培养规划与社会人才需求存在匹配偏差。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调整滞后于就业市场的发展,使得大学毕业生专业结构脱离了市场供求。第三,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进轻出”现象。高校忽视学生素质教育以及对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便缺乏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主动性,而高校也没能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

(二)主观原因

1.过高的就业期望值

与就业市场现实供求脱轨的非理性高预期,酿成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悲剧”。大部分农村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盲目追求就业地域、就业城市、就业单位的大小,薪酬高、社会地位高、工作环境质量高就成了他们就业的首要目标。大部分毕业生更偏好于经济发达或东部沿海城市,进而造成“一线发达城市人才过剩、二三线次发达城市人才不足”的失衡状态。

2.自身综合素质难以企及用人单位要求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素养与用人单位标准不匹配,是引致其就业弱势的另一个主观原因。农村大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往往与就业单位人事要求存在一定偏差,无疑增加了就业难度。用人单位弱化了专业要求,转而强化了对大学毕业生人品和综合素养要求。所以,一些学生党员和学生会干部以及那些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好、具有团队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毕业生在单位更受欢迎。

3.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农村大学生在就业特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的矛盾心理,内在自卑造成的“囚徒困境”,依附型的强度依赖心理,人云亦云、毫无主见的盲目跟风心理等。

四、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从政府的角度

要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政策倾斜。政府应政策性支持农村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偏远地区就业,并对响应号召的农村大学生给予相应补贴。第二,完善就业市场体系。为促进农村大学生与企业良好沟通,政府须建立完善的就业市场体系;同时,通过开设综合性及专场招聘会等形式,构建与重塑农村大学就业信息网络。第三,营造公平的求职环境。要建立健全就业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村大学生营造公平的求职环境。第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大学生建立一套有效的就业保障制度,尤其是为他们的流动建立保障制度,以帮助其建立省与省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第五,鼓励农村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针对农村大学生所学专业、特长以及综合能力等,加强创业知识培训。

(二)从高校的角度

要想有效破除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桎梏,高校应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加强农村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学校进行就业指导与咨询时,应将单一的组织招聘会及就业讲座、传播就业信息等滞后的工作模式,逐步转变为以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支撑,为大学生定期举办多类型、多目的、多属性的就业培训、就业论坛及模拟面试等,重在传授就业技巧。第二,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就业心理辅导。第三,高校联合用人单位搭建信息共享、人才输送的互利共赢机制。高校应该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的农村大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

(三)从用人单位的角度

作为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体,用人单位在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时,应该承担重要责任。首先,用人单位应构建科学、合理的人事机制,以替代陈旧滞后的用人制度及理念,由此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才能和工作创造力。第二,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人才招聘录用质量。用人单位应通过定期向高校发布企业发展状况以及文化理念,设立实习基地,不断强化企业与高校的科研合作,加强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农村大学生之间的横向联系。第三,搭建公平的竞争与职位晋升机制。第四,用人单位应该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为了在人才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及保留人才,用人单位必须加强人才开发和人才储备工作。

(四)从农村大学生本人的角度

在解决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时,农村大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最为关键。首先,农村大学生应锻造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其次,要树立合理的“三业观”。农村大学生应该掌握就业形势,从社会需求来定位就业期望,找准自己的位置;同时转变消极的就业观念,立足基层,并且树立远大理想,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第三,要正确把握“三业观”的层次性及先后性。面对当前依旧严峻的国内外就业环境,理性分析而后做出就业选择不失为正确的路径;可先寻找机会适应社会,在工作岗位上打好基础之后再谋求事业发展,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观点。

五、结语

要破除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需要政府、家庭、高校及社会四方主体共同聚力、聚智。但由于就业工程具有极强的外部性,政府政策的扶持不可或缺,政府理应在农村大学生就业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才是其实现就业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正确把握就业工程的系统性与层次性,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大学生就业“脱弱向强”。

[ 参 考 文 献 ]

[1] 龙军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其对策——基于资本角度的分析[J].决策与信息,2017(3):82-86.

[2] 刘宏波,黄斌,于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及对策——基于社会学的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6(3):87-91.

[3] 郭丽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救济[J].教育评论,2013(2):72-74.

[4] 袁红清,李荔波.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分析——基于浙江省1514名农村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3(11):65-70.

[5] 胡丽,王爱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61-63.

[责任编辑:刘凤华]

作者:盛子建

上一篇:实习合同(3篇集合)下一篇:内部控制制度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