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身边二十年

2022-1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在毛主席身边二十年

第2篇:国辩二十年

因为这场辩论赛,蒋昌建和姜丰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蒋昌建在当时的我看来是王小波的迷你活体,他常常在教工食堂吃饭,女生们路过,皆窃窃私语,目之以秋波。姜丰是中文系的研究生,给读本科的我们做过个讲座,漂亮得跟演员一般。”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作家巫昂这么回忆。 本报记者 刘科

这个8月底,为了一个相约已久的私人约会,1993年复旦大学辩论队队员、老师们将重聚复旦大学校园,以纪念20年前在新加坡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中折桂的经历。

“我们平时也有聚,但总没办法聚齐,因为我们的一些队友,包括老师,有些人到了国外,或者其他不同的城市,各自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所以一直很难聚齐。”当年的辩论队成员蒋昌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20年前的8月20日,蒋所在的复旦大学辩论队代表中国出征新加坡,并最终荣获冠军。一战成名的辩论队成员姜丰、蒋昌建成为大众偶像,一直是聚光灯下的焦点。

20年来,“国辩”影响了一代青年人的成长。回首往昔,在一些曾经的参赛者、评委看来,国际大专辩论会(现已更名为国际群英辩论会)正走向一道窄门,其突出症结是辩题局限缺乏时代气息、辩论赛过于注重名次而缺乏多样辩风。在赛事海选如流、各种选秀不断的2013年,“国辩”这个品牌已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时势造辩雄

复旦大学是在1993年3月接到国家教委的电传的。是年8月,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在新加坡举行,受邀国家和地区有中国大陆、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地区、马来西亚等10个。

由于复旦大学代表队在1988年的第二届亚洲大专辩论会上取得佳绩,国家教委决定由复旦大学组队参赛。随后,复旦大学决策中枢快速反应:由校党委副书记秦绍德挂帅,国际政治系系主任王沪宁教授任顾问、哲学系教授俞吾金任领队兼教练。

1993年3月26日,30多位专家指导团成员首次在文科大楼1004室聚会。3月28日,两幅引人注目的海报同时在校门口橱窗和中央食堂前的宣传栏出现。 这一消息在复旦校园激起热情,上百名优秀学生参与了当时的校园选拔比赛,时任专家指导团的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曾对参与选拔的学生大泼冷水,“美国、加拿大的一些大学,华裔学生占40%,精华所在,我看今天演讲的学生没有几个能与之媲美。”

经过一个多月的四轮选拔,复旦大学最终从百名选手中确定了六人参赛名单:姜丰、严嘉、季翔、蒋昌建、何小兰和张谦,其中何小兰和张谦是替补队员。

在集训期间,上述队员几乎都阅读了近百本书,其中包括儒家的四书五经、西方经济学的各家代表著作、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名著、中西文化史、思想史的著作乃至各类人物传记。包括朱维铮、朱立元、吴晓明、陆士清、 张汝伦、葛剑雄等在内的30多位教授给辩论队员们讲授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宗教、音乐、美术等各类课程。“我们这是举校体制。”蒋昌建这样总结。

当年8月20日,复旦代表队在王沪宁、俞吾金的带领下赴新加坡参赛,哈佛大学学者杜维明和武侠作家金庸坐镇评委席。中央电视台也以主办者的身份介入,时任中央电视台青少部编导的潘跃,在前往新加坡学习观摩比赛的同时,见证了由蒋昌建等人组成的复旦大学辩论队的辉煌。 “1993年节目的火爆是因为所有需要的前提条件都具备了。一方面,青年大学生隐藏的辩论基因有所躁动,社会转型面临很多变化和问题需要反思和讨论,辩论迎合了人们的需求。”现任央视青少部制片人的潘跃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潘参与了迄今为止的全部十届“国辩”。 央视选择在1993年10月1日晚上的黄金时间播出决赛,然后在“十一假期”播出之前的比赛录像。彼时的央视仅有一套和二套,电视节目品种相对贫乏,“当时没有超级女声,也没有中国好声音,可以说,那个时候任何一种新形态的节目,都可能很有收视率,辩论赛是当时的PK比赛,群众基础足够大,这是特定的历史原因。”潘跃说。

“如果把这四个人放到2003年或者现在,未必会有这样的反应。社会在变化,大学生的偶像标准也在变化,很多历史机缘促成了那次的火爆,这是时势造英雄。”潘跃进一步解释。 潘所说的时势造英雄其实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社会思潮活跃、文化热兴起之时,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新旧思想的辨疑,对未来的期待和困惑都可融入辩题去明晰。

1993年的辩论赛在日后被如实写进了《狮城舌战》一书中。该书可谓盛极一时,很多学子从中感受到复旦代表队那种光荣与梦想的氛围。

蒋昌建坦言,那时参赛有很强的爱国情绪在。“我自始至终以‘我代表复旦大学、代表前进中的中国’来为自己鼓劲。我要让新加坡人民和评委们看到,在中国,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有这样一位学生,在这位学生身上感受到华语的优美和中国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当时的获奖感言中,蒋昌建曾如是说。

因为这场辩论赛,蒋昌建和姜丰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蒋昌建在当时的我看来是王小波的迷你活体,他常常在教工食堂吃饭,女生们路过,皆窃窃私语,目之以秋波。姜丰是中文系的研究生,给读本科的我们做过个讲座,漂亮得跟演员一般。”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作家巫昂这么回忆。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辩论赛在当时成了各高校最活跃的社团活动。也正是在那样的背景下,一本叫《演讲与口才》的杂志畅销全国,甚至在蒋昌建签名售书时,还曾发生过拥挤事件。 这股辩论劲风甚至还刮出高校象牙塔。譬如,“请问对方辩友,是饺子好吃还是窝头好吃?”被表演艺术家赵丽蓉编排进春晚的小品中,成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社会一大流行语。 从辉煌走向平淡

1993年的狮城之战催生了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集团的一个协议:国际大专辩论会从1993年开始准备搞10年,轮流坐庄,两年一届,一届在中国,一届在新加坡。

1995年的辩论赛移师北京,出现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评委阵容,包括杜维明、王元化、余秋雨、江平、孙康宜等知名学者。但巅峰过后,是一段毁誉参半的历史。

复旦大学辩论队在狮城获胜的同时,也开创了一种辩风,辩论界的业内人士给它定义为花辩。花辩主要展示知识的丰富性,辩风花哨,使用华丽的词汇、大段的排比。

这种辩风,流于技巧和套路化,过分注重词藻华丽、辩论像诗朗诵等现象越来越严重,辩论越来越偏离正面交锋、逻辑严密等基本要义。“对方辩友不要本末倒置”、“对方辩友不要偷换概念”、“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方问题”„„在一段时间内,这些辩词被广泛模仿。 “1993年那届辩论赛,其实有演讲比赛的痕迹,针锋相对的成分比较少,就跟于丹这样,突然很抒情地来一段。”1999年西安交大辩论队的辩手、学者郭宇宽说。

“1993 年复旦大学的辩风带来很强的感染力,后来很多辩手都模仿,从手势到发言,有很多雷同之处。这样的辩论赛一多,时间一长,人们就审美疲劳了。”潘跃说。

在1995年出版的《唇枪舌剑》一书中,潘跃开始反思,他指出大专辩论赛规则上的种种弊端,比如节奏慢、每个辩手发言的时间过长等。

这种朗诵式的辩论和堆砌辞藻的辩词在1997年成了硬伤。是年,代表中国出征新加坡的首都师范大学队,依然是字正腔圆、大段大段的立论和总结陈词。在决赛中,不敌临场应变、四面出击的马来亚大学,该队从此开始连续三届进入决赛。

胡渐彪代表马来亚大学参加了1999年和2001年两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之后又担任过马来亚大学辩论队教练。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和中国相比,马来西亚辩手的弱点在语言。不过,马来西亚有着几项优势,马来西亚中学高考压力不大,学生有更多时间投入辩论等课外活动,其辩手的辩论经验一般比中国学生多。马来西亚辩论队的另一个特色是:学长回校协助带队的情况相较普遍。 1999年,辩论赛开始将华裔和非华裔选手分开比赛,每队设立了自由人,侧重短兵相接,单打独斗,呼唤优秀辩手,也正是在该届比赛中,冠军西安交通大学队创造了日后被业内称为“雄辩”的风格。

“花辩重知识点的考量,对辩论队员有很高的知识要求,雄辩重逻辑点的推进,对辩论队员有很高的理论要求,使辩论有理论反思的景象。这种风格的变化,是辩论走向深刻、辩风呈现多样的趋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余潇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余曾担任多届大专辩论会评委。

至今,胡渐彪仍清晰记得自己参与的1999年马来亚大学对垒西安交大的决赛场面。“西安交大的强大攻势、捉点的凌厉精准,路一鸣总结陈词的气度、郭宇宽带动的猛烈攻势,给我队的压力至今印象深刻。”

某种意义而言,公众对辩论赛的兴趣在此后已不复当年。其间,尽管有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最佳辩手余磊等灵光一闪的表现,但他们的影响力远难和1993年的姜丰们同日而语。 更重要的是,日趋丰富的校园文化,逐日分流了辩论会的观众,国际大专辩论会虽仍是各高校学生辩论社团关注的赛事,但已难重现一度轰动大陆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昔日辉煌。 另一方面,曾获得冠军的高校此后不再参与该项比赛。过去参加国际大专辩论会的都是由国家教委指派,北大曾在1986年拿过亚洲大专辩论赛冠军,之后宣布不再参加。复旦大学在1993年拿到冠军也不再参加,1995年南京大学拿冠军后,也不再参加。“主要是怕输,想赢但是又不能保证赢,于是就不参加。”潘跃说。

2003年,“国辩”历经10年,央视与新传媒续约,继续举办“国辩”。最终中山大学1分险胜台湾世新大学,来自台湾世新大学的黄执中获得最佳辩手。2005年,“国辩”在新加坡举行,最终电子科技大学击败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冠军,黄执中则蝉联了最佳辩手。

尽管关注度下降,但客观而言,这十年里,“国辩”队伍的技术仍然在提高。胡渐彪最佩服的正是黄执中,“他的价值论述的功力,可说非比寻常,也因为此一独特能力,他开启了‘受身’的辩论攻防技术,这是传统辩论套路中罕见的打法。”

2007年“国际大专辩论会”更名为“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大陆第一次将网辩引入了国内选拔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大陆院校参赛,最终击败澳门大学获得冠军。

“随着历史的变迁,辩论赛没有以前那么热了,要想再恢复到上个世纪90年代那样是不太可能的了,因为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见证了辩论赛从辉煌走向平淡的过程,潘跃这么总结。 进入新世纪后,日益多元化的娱乐时代,对做一个好的电视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主办方,中央电视台有着不小的苦衷,约请评委、改进规则、征求意见、拿出辩题、邀请学校,本身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 事实上,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内容和形式近年来在不断创新,为了避免出现模式化的东西,主办方一直在寻求改变赛制,比赛规则曾在2005年由它的创办者新加坡人改变,每场比赛不再是

一、

二、三辩连续立论。

对高校而言,由于决赛在央视场场播出,在全国范围影响巨大,至少与招生关系密切。因此,能进决赛,没有一所学校会不重视。经过层层淘汰进入北京的那些决赛队伍,一般总有一位校领导带领,由一至二位知名教授担任指导和顾问,可谓倾尽全力。为了出成绩,学校已经把辩论当成简单的体育比赛,认为掌握技巧、勤加训练就可以获胜。

在余潇枫看来,辩论赛的衰弱的原因之一,是教育体制的守旧。“其实现代大学的窗口是体育、文艺之外,还应该加上辩论,这是真正提升人的智慧、强化人的社会化的活动。但现在很多高校还在进行各种智力较低的演讲比赛,主要原因是演讲比赛不容易跑调。况且学校的课桌椅都是固定式的,连教学辩论也难以实施。”

更多人则诟病,国际大专辩论会的议题离实际生活和公共话题越来越远。“辩论赛魅力不如过去,与议题的设置有重要关系。”蒋昌建认为,辩题应该更贴近实际生活和公共话题,比如:房产税该不该收;限号是否缓解城市压力最有效的方法;食品安全的症结在哪里。

“辩论的生命力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现在每年面对这么多转型问题,议题其实非常多,需要有规则的角度去讨论透彻,但现在这方面的议题非常少。”郭宇宽说。

事实上,辩论赛最后的议题确定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层层把关,议题就更多地呈现出程式化与板式化。“议题的设置一定程度上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是青年人的选择,因为电视主要是放给群众看的,也是青年人直接参与社会思考的一种方式。”余潇枫说。

辩题已经是这项赛事里最让组委会头痛的事之一。2007年的辩论话题有所改观,央视副台长孙玉胜在当年提出以事实性话题取代思辨性辩题。当年的辩题包括:“公共场所应该全面禁烟不是部分禁烟”、“金庸小说应不应该进中学课本”、“是否赞成送老人进养老院”、“赞不赞成为了漂亮而去美容”以及“是否赞成网络实名制”等。

在胡渐彪看来,很多人会期待当代知识青年对时局的见地,也有很多人会希望通过两极对立的视角,来审视这个时代的重要议题。辩题和社会议题离得越远,其社会性就会越弱。 “国际大专辩论会,社会性重要不重要?这是不是主办单位的办赛目标?从现实来看,这毕竟是一场电视辩论。电视台的目标观众是谁?有没有收视率的考量?如果央视和新传媒锁定的观众群是期待获得娱乐的观众群,那就难免会把辩论议题变得轻松,甚至会把辩论赛制变得更综艺化。但是,如果我们把大专辩论赛的观众群锁定为知识分子、关注宏观社会议题的群众,那么,辩题的娱乐化、赛制的综艺化,只会把国辩和观众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我认为,全球各国名校之所以会积极派队参与,他们期待的‘国辩’,应该是后者。”胡渐彪说。

在郭宇宽看来,辩论不只是练口才,更重要的是锻炼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辩论必须思想自由活跃,我觉得辩论应该回归常态,走向民间,走向自发,现在很多大学自己组织的辩论赛,其实做得不错,在这里出现公共意见领袖的土壤可能性较大。辩论天然是说理的活动,这种说理不是为自己说理,而是为公共事务辩论,这是一种精英运动,像美国有一个电视台,每天都在辩论,夜间播出,收视率也不错,就一台摄像机,两个人在辩,但中国目前搞这个,存在着瓶颈问题。”郭宇宽说。

“近些年来种种要求与规定,给辩论赛议题设立了太多的禁区,辩的人没有激情,听的人没有兴趣,许多赛事成为‘为辩论而辩论’的比赛。”余潇枫说。

目前,浙江大学的求是杯辩论赛仍每年举行,许多高校也以这样或那样方式在坚持开展辩论赛活动,但辩论赛总体走向了衰弱。

“辩论是一种智慧磨练,它不会消亡,但会以不同的形式在人们的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来。在新的时代背景里,辩论赛将会更加多样且更加开放,特别网络辩论值得提倡。网络辩论会成为未来辩论的主流方式,也会成为网络民主化的生要方式。中国的大众传媒如果重视网络辩论这一处女地,将会非常地出彩。”余潇枫说。

被一场辩论改变的人生 本报记者 刘科

尽管辩论赛逐渐式微,华语文化在新加坡的影响力也早已不复当年,但若再次走在乌节路上的时候,蒋昌建们或许还会想到20年前在新加坡度过的日子。

某种程度而言,电视辩论更像一场婚姻,辩手因电视而扬名天下,电视因辩论赛而吸引观众和广告商。20年风云散去,曾经的辩手和教练,走在各自的人生路上。

姜丰在1993年辩论赛后的次年,进入央视《正大综艺》栏目,担任编导兼外景主持人。1997年担任《文化视点》栏目主持人、制片人。2001年,她去了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

严嘉在1998年考入耶鲁大学法学院,目前在丹敦浩律师事务所香港办公室工作。季翔在狮城舌战后,在复旦读完硕士,之后赴美国深造,曾在国际知名的美富律师事务所做律师。 蒋昌建的人生轨迹一直摊在大众面前,1993年获硕士学位后,他用三年半时间攻读博士,用了一年做博士后。2001-2005年成为《杨澜访谈录》总策划,现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公众对我个人的定位,是我本人没法改变的,我现在的工作是教学、科研的任务,跟辩论本身没有关系,但只要提到我的名字,大家都会认为我是(一个辩手),我没有办法改变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也不能太矫情地解释,我是一个教国际政治的老师。”蒋昌建说。 1999年的冠军队成员路一鸣现在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如果没有国际大专辩论赛,我可能会做一名基金经理,或者大学老师。”路一鸣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这么说。 在路一鸣选择媒体行业的时候,他的两位队友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电视传媒,尽管他们的专业背景同样是工科。郭宇宽曾先后就职于陕西卫视,历任湖南卫视主持人、央视《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他们的另一位队友樊登则先后担纲过《再说实话》的主持人、东南卫视《步步为赢》主持人等。

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余磊,因为在辩论赛上的出色表现,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后被破格保送研究生。随后进入商圈,如今已是一家证券公司的董事长。

2001年辩论赛冠军马来亚大学队的成员胡渐彪,曾任ntv7新闻主播。目前,他在珠海的一家跨国公司担任管理职务,同时担任着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辩论队教练。

“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总会有想脱颖而出的念头,一个社会也应该给当下的年轻人脱颖而出的舞台。”郭宇宽说。

华语辩论网暑期培训——朱涛:辩论历史

这是我在华语辩论网做的一次讲座。听说新加坡的新传媒集团已经通知央视,不再举办国际大专辩论会了,发轫于1986年的亚洲大专辩论会,1993年的国际大专辩论会已经在新加坡寿终正寝了。央视会不会继续办下去,全国大专辩论会和国际大专辩论会会不会销声匿迹,都是个未知数。

讲座稿:

想先问一下,大家对于电视辩论赛辩论赛的了解程度有多少,对那些内容比较感兴趣

电视辩论赛的大陆,以前偶尔会有,但是没有系统的组织,1986年,新加坡为了弘扬儒家思想,举办了首届亚洲大专辩论会。

第一届比赛只有四个队伍参加。

当时大陆方面选派的是北京大学参赛。

是指派的队伍参加。选派北大也非常好理解。

参加比赛的其他队伍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澳门东亚大学和新加坡的学校。

1986年首届纯国语的《亚洲大专辩论会》是由新加坡大华银行赞助,新加坡广播局SBC(即当时的新加坡广播电视台)举办。当时很多人认为辩论会的始祖起源于新加坡,但真正的辩论活动应该起源于英国,只是新加坡进一步的将其发扬和普及以致汉化。

根据当时新加坡主办方发来的参与资格指引及规定,说明了,将由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东亚大学及中国北京大学共四所院校参与,每校辩论队员共5人。包括:1辩论员,2辩论员,3辩论员,4主辩论员及第5名后备辩论员。并且明文规定,参与辩论员的年龄不得超过22岁及最高学历不得超过大学2年级。

北大的队员是队员:杨金林,李玫,马朝旭,王雷,于学军,学历是两个硕士,三个本科。

教练是洪君彦,巫宁耕

后来北大在辩论圈混得最好的孙东东,当时并不是这届比赛的教练。

第一场北大就抽到了澳门东亚大学。

据说是这场比赛的结果有争议。

据东亚大学的人说,呵呵。

孙东东当年还在北医大搞精神病研究„„(SIGR)

概括说,北大的情况想演讲,有些背辩论,对方呢,理论的底子薄了一点,但有反应非常机敏的辩论员。

争议比赛的结果。

我们现在辩论的主流是不是也应该围绕儒家思想呢(刘宸伯)

不是,新加坡有他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渊源,具体我就不详述了。

这个弘扬儒家思想也不是只是辩论赛这一件事,新加坡还有很多具体的措施,比如中小学的教育中等等。

东亚大学的同学认为是当时的大华银行到北京开首家办事处,赞助了这次活动,所以,应该让北大获胜的。

第一场取胜后,北大进入决赛,对阵香港中文大学。

发展旅游业利大弊大。

这场比赛我觉得北大准备的非常充分,确实应该获胜。

北大获得了亚洲大专辩论赛的冠军,但最佳辩手虽然是北大获得,却违反了秩序册说约定的制度。

按照当时早前的规则,即,AB队辩论,CD队辩论,然后AB及CD两组的获胜队伍进入总决赛。即全过程为3场辩论。AB辩论会产生一名最佳辩论员,CD辩论也会产生一名最佳辩论员。但最终的《亚洲大专辩论会》全场总最佳辩论员必须由前两次的最佳辩论员中产生。但获得1986年的首届《亚洲大专辩论会》全场最佳辩论员的这名北京大学队员并没有获得规定中的前2场中的任何一场最佳辩论员。而是一步到位,直接获得了《亚洲大专辩论会》全场最佳辩论员。

两年后1988年,第二届亚洲大专辩论会又在狮城打响。

那届比赛,是不是有队伍说“牺牲一代处女,换来国家发展”类似的说法(SIGR)

我看到的都是删节版。

说得是不是日本啊。

反正从第一届开始就形成了个习惯。

是说越南„„无烟工业„„隐约听小鹏说起过(SIGR)

每个队到比赛中,都要骂日本几句。

因为日本给东南亚造成了很多的伤害和心里阴影。

教育部决定不派北大,以显示我大陆高校水平非常之高。

这回瞄准了另一个文科鼎鼎大名的高校,复旦大学。

这次还是四间学校吗?(涅盘)

6所。

复旦派出了罗洁,顾刚,鲍勇剑,李光斗和吕巍

一女四男。

这届比赛的水平非常之高。

以至于决赛的评委都发出,语言修养都达到炉火纯青,你们前途无量的感慨。

复旦大学和台湾大学相遇在决赛。

辩题是儒家思想可不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当时复旦的立场是不可以,十分不利。

因为新加坡推行儒家教育。

大家有机会一定要看这场比赛。

那届复旦开发出来的很多理论至今被很多的辩论队使用。

比如起承转合,比如角色的分工。

研究93年复旦队伍的回忆,就可以知道他们那届自认为是不如88年的队伍的(SGIR)

对,是的。88年的知识含量太强了。

这样的队伍在初赛的时候也遇到了险境。

在庞大的人口是不是第三世界国家负担的这场比赛中,前面打得难解难分。

后来凭着吕巍精彩的四辩陈词,3:2险胜。

决赛四辩上的李光斗。

四个人四种风格,有刚强勇猛,有才情旨趣

特别漂亮。

把亚洲大专辩论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以至于,后来改成国际大专辩论会后,教育部首先排出的还是复旦大学,此是后话。

李光斗是不是就是现在经常在中央二台出现的那个“营销专家”?(门)

对。

这个人当年肄业了。

没有在复旦大学毕业。

原来如此,怪不得每次出场都被称为“才子” (门)

也就没法分配。

88年,自己到广东创天下,真是吃遍千辛万苦。

不是88

李光斗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1988年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大专辩论会,荣获冠军。曾任复旦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SIGR)

李光斗主要影视广告作品:

《小霸王学习机·望子成龙篇》

《小霸王学习机·小儿郎上学堂篇》

《爱多VCD·成龙好功夫篇》

《伊利冰淇淋·找朋友篇》

《伊利奶粉·风吹草低现牛羊篇》

《蒙牛纯牛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篇》

《蒙牛纯牛奶·世上只有妈妈好篇》------------------(SIGR)

没毕业。

是肄业。

他出名,就是跟成龙合作小霸王学习机。

这个人的经历我就不讲了,否则能讲一晚上啊。

这个人的经历我就不讲了,否则能讲一晚上啊。

我知道的,这种人属于你的研究范畴„„(SIGR)

复旦最厉害的是二辩顾刚。

咄咄逼人,刚强勇猛。

这家伙的一些东西我以前也看过不少(门)

跟余磊,路一鸣是一样的惊艳。

1990年,第三届开始。

大陆又派了第三支高校,南京大学。

在习惯了北大复旦的三男一女后,南大排出的主力阵容是两男两女。

当时就给人感觉气势弱了不少。

怪不得我们队的气势这么弱,哈哈(门)

怪不得我们队的气势这么强,哈哈(SIGR)

到了95年国际大专辩论队,南大再次出场的时候,居然排出了四个女生,当时觉得,这真是一脉相传啊。

注意,我说的是气势。

95年的事情,王涌到提起过一些,你讲到了我再补充(SIGR)

90年的南大因为有了复旦的明珠在前,所以被人低看了不少。

后来是哪个大学出了4大金刚(神牛)

西安交大?

但是细细品味这支队伍,却不是那么回事。

尤其是两位女辩手中的一位,名字叫做姜红卫

相当了得。

以至于,出言非常谨慎的许霆芳律师,居然脱口称赞她为,女诸葛亮。

对她的称赞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辩词最犀利的时候,就是她最从容的时候。

作为一个女辩手,作为一个辩手,这种评价太难得了。

那届比赛,南大遇到了台湾大学。

决赛的辩题是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南大是两男两女,却是以攻为主。

整个队伍攻势凌厉。又有姜红卫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辩风极为可取。

台湾大学是三男一女。

四辩上了一个女生。当时我们感觉气势很弱的。

这个女生就是88年跟复旦比赛的一辩,叫王菲菲。

她也是第一个参加了两届比赛的队员。

以后有了胡渐彪。

台湾大学的辩风极为温柔。

三男一女的气势比两男两女还弱。

以守代攻。

然后一刚一柔,一攻一守,就上演了一场历史上辩论张力最大的比赛。

后来又有这种感觉的就是看到了02全辩,人大对法大的比赛,依稀回到了那场比赛。

结果这场比赛打得难解难分。

台湾大学靠了王菲菲一段及其精彩的陈词,以3:2险胜。

许霆芳称赞王菲菲的总结陈词是

连对手都听得心服口服。

两队以几分之差评定了结果。非常接近,后来有人说,这场比赛的结果也有内幕。

具体原因我就不清楚了。

和89年风波有关系(SIGR)

是吧。

但是我觉得判谁胜都可以。

当时评委对他们的评价是,虽然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也令很多人难以望其项背。

还记得我说的88年的点评的评语吗。

高下立分。

不过这支南大,我也是蛮喜欢的。

到了92年的时候,第四届亚洲大专辩论会大陆到底会派那支队伍出战呢,当时很多高校都在猜测。

结果,新加坡没有举办第四届亚洲大专辩论会,93年,举办了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邀请的高校从亚洲扩大到了国际。

一共有八支队伍参赛。

教育部派了88年取得好成绩的复旦大学参赛。

复旦大学非常重视,进行了层层选拔,选出了,姜丰,季翔,严嘉,蒋昌健

两个研究生,两个本科生。

教练是俞吾金,顾问是王沪宁。

这个王沪宁,了不得。

当时是破格提拔的教授,在政治学方面非常有建树。

结果,后来比他的队员混得还好,现在进了中央。

中央书记处书记(SIGR)

中央政治局委员(SIGR)

当年复旦人在书里回忆,是个总以手拿大棒的形象出现的人(SIGR)

复旦当年在文科楼训练了三个多月,打了一百场以上的比赛。看了几百本书。

去年,我去复旦的时候,特意让SIGR告诉我复旦文科楼在哪。感怀一下辩论的情怀。

复旦先胜剑桥,后胜悉尼,最后决赛遇到了台湾大学,辩题是人性本善。

复旦跟88年一样,抽到了一个不利的立场,人性本恶。

结果这只复旦也是不负众望。5:0战胜台湾大学。

决赛的评委有金庸,还有新儒学第三代掌门人,杜维明。

当时,杜就指出,复旦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团队配合更为流畅。

不足之处就是,语言太过华丽。

结果,大家都记住了前面的优点,忘了杜讲的不足。以至于埋下了,97年梦断狮城的苦果。

也因此促使98年民主选拔机制的产生,这又是后话。

95年,第二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在北京举行。

根据两年前教育部的许诺,以后每届国际大专辩论会都由复旦大学代表大陆参赛。

你不能跳过93的影响直接讲95年(SIGR)

93年的影响分为两部分。

而且,94年的长虹杯也是一个很有影响的电视辩论赛(SIGR)

一部分是积极的,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阵辩论热潮,持续至今。

可以说复旦当初的胜利,为今天的高校辩论赛做出的是里程碑式的贡献。

一部分是消极的,重语言,轻逻辑的浮华辩风也在大陆逐渐的流行。

并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包括复旦当年的辩风。

比如,我说了很多遍,你到底是没听到还是没听懂。

这都不懂,还来辩论......

真理虽然稀少,但总是供大于求(SIGR)

你说我错了就错了吗?还需要评为干什么„„(SIGR)

然后台湾大学也很要命,就说,我没听到,有本事你再说一遍。

95年,还以为复旦参赛,但实际派出的是南大。

南大上了四个女生。

当年是第四届妇女大会,在中国举行。

所以,有没有这方面考虑我就不知道了。

然后,南大先胜韩国一大学,又胜港大,决赛对阵台湾辅仁大学。

半决赛对港大是南大打得最好的一场。

港大也是女生居多,场面很热闹。

后来决赛,是四凤对四龙。

辅仁上了四个男生。

其中有一个非常优秀的辩手,叫林正疆,非常厉害。

当时的比赛是难分难解,南京大学3比2险胜。

大陆上了三个评委。

王元化,江平,余秋雨。

加上海外的杜维明,孙宜康。

不要说给大学生评辩论了,评教授的辩论也可以了,呵呵。

95年南大把复旦辩论中华丽的一面发挥到了极致。逐渐是大家认识到了这种辩论范式的不足。

当年是第四届妇女大会,在中国举行。

所以,有没有这方面考虑我就不知道了。

王涌委婉的表示过,有这方面考虑,而且不仅仅是学校的考虑(SIGR)

当年评委席中还有一个牛人,罗豪才(SIGR)

中国行政法学界的泰斗(SIGR)

这届比赛是在大陆第一次举行的国际大专辩论会,最大的亮点,不是比赛本身和队员,而是评委。

中国很多专业的泰山北斗级的人物都亮相做评委,每每让观众有惊艳之感。

这确实是新加坡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稀有资源。

比如经济学界的吴敬琏,厉以宁

法学界的江平,罗豪才

文化学界的王元化,以及凭着文化苦旅红遍大江南北的余秋雨。

余秋雨就是在这次国辩上半决赛的点评折服了新加坡的电视同仁,有了后来多次国辩全辩评委的经历。

这场比赛的结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水平不高。不如93决赛。

而且,辅仁的队伍太不均衡(SIGR)

用杜维明的话说,有针锋不接的地方,有举证失误的地方,有跑题的地方,有论证到对方立场的地方。

还用了一个很损的招式(SIGR)

被后来很多人频繁模仿到吐(SIGR)

什么招式(他和他妈不爱我)

政治正确(SIGR)

以半决赛对阵澳门大学为最典型(SIGR)

跟93年比赛的评价相比,还以为点评一场高中生比赛。

可惜,这么犀利的点评再也没听到过。此后杜维明再也没担当过国辩的评委。

新南威尔士大学好不好„„(mameng)

就是把我党的理论融入立论(mameng)

对方根本不敢接(mameng)

余秋雨对于台湾大学频繁引用政治人物的政治语言提出了及其严厉的批评。

97年,大陆再派队伍参加第三届国辩,遇到了困难。

跟好多大学说,都不愿意被派去。

后来非常痛苦,就临时抱佛脚,找了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时间非常近,大概只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

然后就开始选拔。

选拔的时候重讲轻辩

一所,人称为了解决北京地区落榜生读大学问题而创设的学校(SIGR)

选拔的都是演讲特别出色的队员。

当时中央电视台的张泽群就非常不满。后来这个张泽群成了99国辩的主席,又成了07全辩的评委。

电视采访时,张特意采访首都师范大学的二辩,问你进入辩论队,是因为什么,因为你长的漂亮吗,还是你演讲好。

那个二辩是辩的特别好。

后来,首都师范大学,过两关,斩八将,进入决赛。

其中战胜的一支队伍,就是新加坡的大学,新加坡大学的二辩正是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沈冰。

呵呵,世界是这么的大,又是这么的小。

进入决赛后遇到了马来亚大学,辩题是真理越辩越明。

这场比赛,马来亚大学有很多的诡辩。

最后评委判定马来亚大学获胜。

首都师范大学获得最佳辩手。

王尉卿(SIGR)

后来有人评价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支不会诡辩,也不会雄辩的队伍输了。

我觉得这个评价还是挺中肯的。

后来混迹官场,据说先是当区长秘书,后来当了区长助理(SIGR)

再后来,就不知道了„„(SIGR)

但是首都师范大学却是没受失利影响。他们回国,据说找了一批专家,对比赛录像评估后,认为获胜的应该是首都师范大学,然后就开始庆功。

后来出书,要求把他们写成正剧英雄,否则就拒绝接受采访和提供稿件。

后来那年出的书,就没有他们的文章。也是历年之仅有。

对于这场比赛的胜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诡辩,应该判诡辩一方负,还有人认为,诡辩,如果对方不能指出来,那就判对方输。

但是那场比赛,首都师范大学确实辩论的不好。

90年,大陆排出的辩论队第一次饮恨狮城,那是亚洲大专辩论会

97年,大陆派出的另一支队伍饮恨狮城,这是国际大专辩论赛。

98年开始,教育部为了避免再指派不出去的情况。就举办了蓝带杯全国大专辩论会,并决定冠军队伍可以代表大陆参加以后的国际大专辩论会,因此,西安交大作为第一支通过民主竞争而不是指派的大陆代表队参加了99国辩,并开创了国际大专辩论会的一个顶峰。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请大家开始提问。

注:SIGR是赵琪昊;门是邓哲;mameng是马萌

第3篇:二十年同学聚会

主持人发言稿

1:尊敬的各位老师!

2: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日日想,夜夜盼,今天我们九0二班的同学们终于迎来了这幸福欢聚的时刻。

1:二十年前的盛夏,我们怀揣梦想和追求,齐聚华侨幼师,从此情结同窗。 2: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满载思念与祝福,相会丽华宾馆,共叙浓浓友情。 1:回首往事,三年的同窗生活,是我们人生中一段最浪漫、最美好的时光。 2:遥想当年,我们所做的一切,无论对错,也是一种记忆,一种财富,值得我们一生去珍藏。

1:青青校园中,我们收获了学业,更收获了比白云更纯洁的友谊。 2:漫漫学路上,我们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比大海更深沉的师爱。 1:师恩难忘,是老师给了我们远航的帆。

2:师爱永驻,是老师给了我们奋飞的翼。

1、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来了我们尊敬的老师。让我们对两位老师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一位老师面对他昔日的学生一定都有许多感慨和教诲,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讲话!…… (请同学给老师献礼,来表达我们九0二班同学的一点心意)

1:感谢老师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难忘的学生时代!

2:也谢谢所有曾经培育过我们的母校老师,是你们给了我们飞翔的翅膀! -请让我们代表90届2班全体同学向精心培育我们的各位老师真诚地道一声:

合:老师,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1:带着牵挂,为了重温这份师生挚爱,我们相聚一起。

2:怀着期盼,为了追忆这份同学真情,我们济济一堂。

合:由衷地感谢这次同学聚会的组织者和筹划者!

下面请同学代表组织者讲话,大家欢迎。

1、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为这次同学会联络、筹备的各位同学!

2 、更要感谢参加这次聚会的所有同学!没有各位的踊跃参加,我们的聚会就不会圆满成功!

1:下面,就请大家敞开心扉,尽情倾诉二十年的相思吧!

从左侧开始吧,每个人进行一下自我介绍。

(总结)

1、我衷心地希望:在这欢聚的时刻,我们洒下的是笑语,倾诉的是衷肠;珍藏的是友谊,淡忘的是忧伤;收获的是梦想,放飞的是希望!

2、我衷心祝愿: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工作顺利;祝愿我们的同学家庭幸福、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下面我们就开怀畅饮,共享这欢乐时光。

第4篇:二十年反家暴

二十年反家暴:一步之遥还是千里之外?

2014-12-19 来源:经济观察网

导语:20年磨一剑,反家庭暴力法能够作为一个专门法出台,应该说是里程碑式的一步。

经济观察网 沈念祖 何云欢/文 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历经20年的时间这部关系千家万户的法律终于要出炉。1995年联合国第4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12个重点关注领域中,妇女暴力、家庭暴力被认为是最普遍、最广泛存在的妇女暴力形式,而在1995年之前,几乎没有家庭暴力这个概念。

“地方推动中央,妇女推动国家。”反家暴立法民间倡导工作组代表、咸阳师范学院性别研究中心主任王国红讲到反家暴法的历程时如是说道。2000年湖南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反家庭暴力的决议,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地方法令。

此后,中国虽有一些反对家庭暴力的规定,全国各市虽已建立12000多个家庭暴力的报警点。但直到十年之后,2012年国家通过了第二个人权行动计划,将反对家庭暴力法纳入议事日程。2013年我国才第一次向全国人大提出反家庭暴力法,经过一年的准备和修改,今年11月2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征求意见稿,在12月25日征集工作结束后,国务院法制办会将新的修订稿提交全国人大。

20年磨一剑,反家庭暴力法能够作为一个专门法出台,应该说是里程碑式的一步。反家暴法由一个概念进入人们的头脑开始扎根,到专门成法,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权利,或许到真正实施只有一步之遥了。

在中国,家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里门外恍若城里城外一般,门关了,世界也便关了。大街上若是有人打架了,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拨打报警电话,因为这是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但若发现家庭里有人打架了,人们总是会因为一层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亲情关系而踟蹰不前,不光是街坊邻里,纵使法院也是如此,董珊 1

珊案便是最好的写照。因而在反家暴中打破传统观念,培育法律意识显得难能可贵。

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依法治国理念,反家庭暴力法顺势而出,强调了法律的观念与保障。首先,意见稿强调了政府的责任,在规定中明确国家要保障反家庭暴力工作的经费保障,总则当中规定了相关部门的职责。第二,对反家暴的预防、处治和人身保护进行了全面的控制。反家暴法涵盖了预防、救助、制止一体化,而在之前的相关法律中是缺乏预防规定的。另外,公安的告诫制度也是吸收了先行先试的江苏、宁夏等的一些探索经验,不仅“属人”,而且“属地”,创设了强制报告制度。第三,反家暴法跳出妇女的保护局限,将未成年人、老人等弱势群体也纳入保护范围,同时规定撤销监护权制度,明确对未成年的审讯,避免二次伤害。

诚然,反家暴法意见稿也尚存一些不足并非完满,这使人不得不担心在落实上有些差距。

意见稿中对家庭成员的定义和家庭暴力的形式,仅限于法律意义的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并没有提及性侵害,而婚内强奸目前也不构成犯罪,这也就将把一部分家庭暴力受害人排除在本法的保护之外。同样的,像同居、恋爱、前配偶以及寄养关系等,他们或有或没有真正的家庭,但却都有家庭的本质。

反家庭暴力法中可能最为困难的一项便是证据的收集。家庭暴力定义和行为纵使范围延伸,它发生的地方仍然绝大多数是相对私密的空间,再加上蒙上一层亲密的关系,证人少之又少。规定未成年人的证据可以生效的同时,何不在必要的时候引入专家证言或是专家证人。

无锡崇安法院2008年8月份颁发大陆的第一份人身保护令。此后,Kim在受李阳家暴,将其告上法庭之后,也获得了大陆第二份人身保护令。人身保护令在此次意见稿中被提上议程,不得不是一件有进步意义的事情。然而,草案中却规定让其申请依附于离婚等诉讼,现实生活中,很多家暴受害人并非决定提出离婚或其他诉讼,只是想结束制止暴力。

2

反家庭暴力法真真切切是一部保护公民权利的法律。真正的实施落实中,它到底是一步之遥,还是千里之外,还需拭目以待。

第5篇:毕业二十年感言

记得在我们临近毕业的前夕,我们常常会这样畅想:二十年后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儿的?会在哪里?在干什么?那时候觉得二十年仿佛是很远很远。可是今天,当我们再一次相聚母校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二十年真的是弹指一挥间。那过往的一幕一幕,依然是那么清晰,那么亲切,那么楚楚动人。当年青春洋溢、风华正茂的我们如今已然是满目沧桑;当年博学多才、风度翩翩的我们可亲可敬的老师,如今早已是白发苍苍。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我们的师生情、学友谊。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畅谈二十年来的离情别绪,多么激动,多么欢喜!有人说:离别是首诗,值得我们浅吟低唱;相逢是首歌,值得我们引吭高歌。我想,我们中文系的全体同学经过二十年离别所谱写的这首重逢欢歌值得我们今天大书特书,放声高唱!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同学情常记心里边;

忆当年,仿佛就在昨天,

今朝聚,畅谈离情别绪展笑颜;

感岁月沧桑,叹韶光变幻,

转瞬间,青春入中年;

曾经的年少轻狂,曾经的热情浪漫,

意气风发谱就成功诗篇!

我们珍惜昨天,我们把握今天,我们憧憬明天!

看今日,同学欢聚笑容灿烂;

待明朝,友谊之花永驻心间!

【毕业二十年感言2】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一个个都从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变成了现在的老于世故、为生计疲于奔命的华发中年。面对毕业照片,再回首,看着一个个稚嫩的脸庞,当年一起学习、生活、劳动、嬉戏的场面历历在目;回想二十年往事,细思量,想想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生活的艰辛,世事的难料让我们每一位感慨万千;展望未来,看看身边的父母妻儿,朋友同事,深感肩头的担子很沉,责任重大。有了这二十年的经历,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但对以下几句话感触颇深,在此留与各位共勉:

身体是1,其它的一切只不过是后面的若干个0,没有了1 ,后面再多的0都只不过是0而已。所以我们要珍惜身体!

咖啡的苦与甜,决定于糖的多与少,生活的苦与乐,在于你的态度和心情,无论何时何地,都请为自己加糖,你会快乐每一天!

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于己;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于己;才能不必傲尽,留些内涵于己;锋芒不必露尽,留些深敛于己;有功不必邀尽,留些谦让于己;得理不必抢尽,留些宽容于己;得宠不必恃尽,留些后路于己;气势不必倚尽,留些厚道于己;富贵不必享尽,留些福泽于己;凡事不可做尽,留些余地于己。

第6篇:二十年,新起点,再出发

中国出版集团和三联书店领导及《三联生活周刊》负责人为松果生活app揭幕

深藏太空梦想的公司高管突然成为宇航员;向往自然的女教师在旅途中进入了童话故事;日料厨师登上渴望已久的舞台饰演哈姆雷特。《三联生活周刊》以一部颇具魔幻色彩的宣传片拉开了庆典活动序幕,继续阐释20年来始终坚持的趣味――倡导个性化的新生活方式。

2016年1月16日,本刊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橙色大厅举办复刊20周年庆典活动。太古里南庭广场矗立起了20根不锈钢柱,构成了一组冷峻的雕塑,以简要的“封面”贴字回顾20年来的时代进程。在南庭中心搭起了一座气泡房,三天中安排六场不同主题的“生活秀”,用行为艺术的方式表现好生活的丰富性。

本刊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其前身是《生活》周刊。其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最初是一张四开的小型刊物,印数只有2000份。1926年,邹韬奋先生在上海接手编辑后,迅速发展壮大。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其发行量已经达到了15.5万份,一度创下了当时刊物发行量的最高纪录。但由于战乱,《生活》周刊并没有存活下来。直到上世纪90年代,在三联书店总经理沈昌文、董秀玉的主导下,一群有理想的出版人、新闻人再度走到一起,谋划恢复出版这本杂志。这其中包括著名媒体人钱刚、杨浪等。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1995年初,《三联生活周刊》正式复刊。但复刊之路并不顺利,前期只出版了4期,杂志又被迫休刊。直到朱伟出任主编后,1995年的12月,本刊再度面世,这才开始了稳定运营。2001年,杂志由双周刊改为周刊。截至2016年1月,20年间已出版870期,从未间断。因此,以1995年底定期出版为起点,至今《三联生活周刊》正好20年。

纪念《三联生活周刊》复刊20年,既是对过去20年的回溯,也是对未来变革年代的展望与创想,更是对新时代精神的呼应。因此,本刊选择以“未来?生活”作为此次庆典活动的主题。在这一个特殊时间节点,倡导创新、创造与创业的时代精神,会聚改造世界、改变未来的新思维。

太古里橙色大厅被分为两部部分,入口区域分割出来,布置为一处小型展区。从800多期封面中,选择了100期杂志作为封面墙,体现了20年来周刊对时代历程的多重记录。

2015年,本刊加快新媒体及多元化步伐。互联网视频产品已成系列推出,凭借视频产品打入互联网流量市场竞争。线下活动创立“阅读汇”与“生活汇”两大品牌,向社会注入高品质文化资源。已举办包括“石渠宝笈展――故宫博物院九十年”、“我的大学――耶鲁故事”等活动,打通线上线下资源,为读者提供深层次服务。

内厅被布置为活动区域,设置了300个座席。由于来宾众多,有100多位周刊朋友不得不站着参与完整场活动。宾朋齐集,活动开场前气氛达到了顶点。

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谭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路英勇分别发表致辞,对《三联生活周刊》全媒体发展之路寄予厚望。三联书店前副总编辑潘振平、 《三联生活周刊》名誉主编朱伟通过现场对话,寄望周刊继续创新,在新时代开拓出一个新局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柳建尧也上台祝贺,希望周刊继续进步。

本刊执行主编李鸿谷以“《三联生活周刊》的未来”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谈到,本刊已经主动开启了一系列的重要转型。杂志内容上,提倡“重的越重,轻的越轻”,即一方面积极回应时代重大议题,投入大资源做深度报道,如2015年操作的“丝绸之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系列报道;另一方面,选取年轻群体感兴趣的话题,争取青年群体,如“马甲线”、“二次元”等封面故事。同时,本刊积极拓展内容多元化生产,融入互联网时代,2015年共推出了14个视频和11场线下活动。在此基础上,本刊推出了全新的互联网产品――“松果生活”app,以满足中国大量中产阶级对生活品质的需求。

20年来,本刊一直以“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为宗旨,为读者报道文化、艺术、美食、旅行、设计等领域的潮流和“大咖”。共享时代来了,那些各怀绝技的生活家们,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先前只能在传统杂志上呈现的生活方式,现在变成了一场场可参与的生活场景。

城市生活方式类的新媒体产品层出不穷,其背景也是由于中国新中产消费阶层的迅猛增长。根据瑞信的数据,2016年,这一群体将突破1亿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再满足于基础性消费,对知识性消费和精神性消费的需求日益强烈。“松果生活”将进一步丰富本刊在生活方式领域里的产品布局,为开启下一个20年的发展提供一臂之力。

在活动中,《三联生活周刊》邀请了科学、艺术、文化、国际战略等领域专家做主题演讲。其中包括:天文与空间科学家李淼、艺术家徐冰、文化学者戴锦华、中国外交部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吴建民。各位专家为来宾们奉上一次关于未来的头脑风暴。 去年秋天,本刊以“孤独症”为主题完成了一期封面故事,引发了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关注。在庆典活动中,周刊特地邀请了著名公益人士、静语者家园理事长窦一欣先生发表公益演讲,为救助孤独症患者再次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尾声,佳士得拍卖中国区总裁蔡金青、小米公司副总裁陈彤、美图秀秀创始人吴欣鸿、车米网创始人姚学文、经济学家马光远进行了一组跨界对话,畅谈了未来生活方式的种种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庆典活动的主持人是本刊的好朋友窦文涛先生。他睿智、轻松、幽默的风格也体现了周刊倡导的生活态度。他的精彩表现,使活动行云流水,张弛有度。在公益演讲后,窦文涛还将本次活动酬劳全部捐献给了孤独症群体。他的无私之举赢得全场赞叹与掌声。

正是在众多朋友与读者的帮助下,《三联生活周刊》走过了20年岁月,不断成长壮大。为本刊创作16年漫画专栏的朱德庸先生,未能来到活动中,但亲手制作了暖心视频供现场播放。作者与本刊的深厚情谊,如一坛老酒,历久弥新。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橙色大厅里举行周刊20周年庆典活动

读者代表王笑丛一家人参与了对话环节。她和爱人都是本刊多年忠实读者,为了独享阅读之趣,两人各自订阅了一份杂志。儿子“石头”还是中学生,他最喜爱看朱德庸漫画。因场地关系,本刊只能代邀8位读者亲临。其中有6位读者自费从外地赶来。活动当日天气寒冷,早上9点就有一位读者朋友来到尚未布置完毕的会场。她没有抽到门票,便打算一早赶来探访。本刊感谢所有的读者,感谢他们多年的宽容与厚爱。

未来已至。本刊将继续发扬韬奋先生精神,竭诚为读者服务。在新时代,推出新产品,以创新精神,开启新未来。无论世界如何变幻,我们仍将继续致力于“办一份为大众所爱读、为大众做喉舌的刊物”。

此次活动得到了力度国际文化传媒集团的全程赞助。在此也一并致谢。

第7篇:

上一篇:土地规划工作方案下一篇:江苏民歌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