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走持续、稳定及健康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定的见解。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篇1: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探析

摘要: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存在认识、观念、体制、政策、能力、评价等方面的障碍。要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一方面有赖于企业外部实施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另一方面有赖于企业加强内部技术创新管理。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两型”社会

建设“两型”社会,这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技术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而企业是技术的载体,也是技术创新主体。面向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和需要,企业要全面引入生态思想,实现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转向,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又创造生态价值,使技术创新从传统的支持经济增长转向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及其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的方向协调发展。

一、“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分析

“两型”社会建设通过合理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更有效地配置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其实质是追求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包含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即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节约资源和实现环境友好的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型”社会的要求统一提升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而赋予了建设“两型”社会崭新的内容和特征。“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在于创新,技术创新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企业技术创新能使经济发展摆脱过度依赖资源的模式,通过产品中技术含量的增加来实现产品的价值增值。同时,企业技术创新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要建设“两型”社会,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文明,就需要从根本上变革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这就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两型”社会背景下传统企业技术创新观之纠偏

在“两型”社会背景下,传统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存在诸多缺失,包括创新价值的惟经济性、创新观念的非生态性、创新实践的非持续性等。一方面,技术创新缺少对资源环境的关怀,必然造成资源环境破坏;另一方面,传统技术创新诱导了人们的不正当消费,在客观上造成了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对传统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缺陷的认识,使得我们进行批判与反思。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是具有哲学意义的目标转向与观念转变,它是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全面引入生态学思想,建立新的企业生态系统。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坚持系统思维的原则,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性为主导,以社会可持续性为动力与保证,从“生态-经济-社会-人”复合系统整体来考虑企业技术创新。它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的“四效合一”,它较之传统技术创新目标更加完善,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环保工程师展示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基本图示(见图1)。

三、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主要障碍

“两型”社会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是“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是传统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在技术层面的具体实施,是传统发展观向全面发展观转变的客观要求,是企业技术进步关注自身物质条件、实现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生态文明的兴起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新兴经济学科的创立与发展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些都为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提供了理论和观念上的准备,但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

一是在认识方面,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模式和方向选择时,往往采取急功近利的方法,短视行为严重。

二是在观念方面,长期以来,我国消费者注重消费数量、成本和质量,忽视了环境问题,消费者的生态观念不强,对非生态化消费的危害认识不足,公民的环保意识薄弱,使得我国目前对生态化产品和生态化工艺技术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三是在体制方面,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成熟,市场发育不完善、不规范,存在着对生态化技术产品的侵权行为;同时,技术体制改革滞后,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所需的信息成本高。

四是在政策方面。我国目前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污染环境企业的惩罚程度不足,对生态技术本身健康发展的保护力度弱化,对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激励不够。

五是在评价方面,现有技术创新评价基本上停留在对经济效益或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层次,而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生态效益及其评价问题却从未涉及或很少涉及,评价和界定体系不完善,工作不得力。

六是在能力方面,生态资金和人才的匮乏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瓶颈,企业普遍缺乏生态化技术创新普遍的能力和动力。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基本路径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一方面有赖于企业外部实施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管理,在不断提高经济产出的同时,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确保自然资源的和谐永续发展。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外部机制包括观念教育的作用机制、法制约束的作用机制、政府支持作用机制、市场导向的作用机制、社会服务的作用机制、科研机构的作用机制等。“两型”社会要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协调有序和持续发展,这要求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同时要追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这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认识前提。就企业本身而言,要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就要注重自身对于环境的适应与协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环境的相容性;按照所处环境与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身模式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位;模仿生态链关系,实现企业间横向耦合;谋求各利益群体的支持,融入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观念;依据生态学互利共生特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生态集群程度;建立生态资源环境结算体系,对技术创新生态化进行管理与评估。

毋庸置疑,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技术创新收益的直接受益者和技术创新风险的承担者,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外部影响因素只有通过企业才能够真正对技术新产生影响。企业要通过创新战略的不断调整,协调好管理、市场、技术、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各层次的关系,使技术层生态技术创新和管理层生态技术创新能够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协调发展,以保障生态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内部管理途径主要有:

(一)进行观念创新,改变“重经济、轻生态”和“先污染再治理”的企业发展取向

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一定要转变以经济增量为重点指标的粗放型发展思维,始终注意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中引入生态观念,遵循生态规律,围绕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使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生态化的技术平台之上,促进经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二)确立生态化的技术创新管理战略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战略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总体性谋划,是整个经营管理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生态化就是以生态思想即绿色和谐全面发展的思想,来指导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战略与实施过程,它要求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必须在整体上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的原则,要求企业在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时运用系统评价法全面考察技术创新成果的“四效合一”;要求企业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估技术创新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使技术创新的各个部门都能从评估反馈中获得有效信息;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提高材料利用率,能够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实现经济目标同时又兼顾各方面效益的生态技术。

(三)实现企业决策生态化

企业的生态化创新决策重视研究企业的环保对策,把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观念融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从而确保企业决策的总体战略性、群体受益性和科学有效性。企业创新决策的生态化既符合企业自身利益,又适合人类需求和适应时代潮流,企业既考虑当前利益,又注重未来长远利益;既注重局部利益又注意其整体效应;在效果上,产生高质量的经济效益和高品位的环境效益;在产前、产中、产后环节都注重生态化,使生态化过程延伸到绿色原料、能源及工业无机环境的构建,延伸到流通、消费领域,实现全程生态化。

(四)加强生态化的产品创新

产品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物化载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产品体现这企业的经营目标与价值诉求,企业是否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从其产品创新上可以得到反映。我国许多企业的产品创新拘泥于单一物化的目标,较少地考虑要在产品创新中体现自身的社会责任。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强调要注重生态设计、生态生产、生态包装,在整个产品创新链的各个环节都考虑到产品的资源环境负担,追求“四效合一”。只有这样,创新的产品才能够既占有市场、获取利润,又有利于环保和社会进步。

(五)注重生态化的营销创新

技术创新生态化要求企业树立生态化的营销观念,主动积极地利用各种媒介系统,改变社会公众不良消费愿望、需求、态度和价值,激发消费者注意安全、优质、无污染的产品的潜在需求,激活生态产品消费市场。同时,要实现生态化创新产品需求与生态通道、生态价格、生态促销的有机结合。一旦企业通过生态化营销策略达成了生态产品创新与生态消费市场之间的良性互馈循环,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产品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就得以形成。

(六)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化文化创新

一方面,应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企业的常规化经营理念,积极开展生态化经营活动,将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不断提升产品的生态化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进行文化创新,建立生态化的企业文化。这是保证技术创新生态化得以顺利实施的“软环境”。企业应将对资源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利益纳入到建立企业文化的基础中来,形成能够体现并追求经济、社会、生态和人的生存发展效益的企业生态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洪彬.“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文明视角[J].环境工程,2008(16).

2、吕向龙.环境资源市场失灵与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研究[D].湖南大学,2004.

3、李锐.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及其实现机制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8(3).

4、彭福扬.科学的技术创新观——生态化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6).

5、田晓.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及其发展思路探索[J].郑州大学学报,2006(5).

*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研究》(07B19);湖南省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知识管理模式研究》(2008ZK4007)。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政策研究室。作者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者:廖志鹏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篇2:

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认识

摘 要:本文论述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走持续、稳定及健康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定的见解。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发展趋势

Key words: the enterpris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status ,the development trend

1、引言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以技术突破为基础,以市场接受为准绳,通过不断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因此而获得潜在的超额利润。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是企业自身的一种市场行为;

b)、技术创新的重点是研究和采用新的生产科学技术,以实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c)、技术创新的成效要拿到市场上去检验,检验的标准就是能否为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

d)、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构思、研究、开发、生产等方面的环节与过程;

e)、技术创新对企业而言更主要地是一种机制,其实现是企业各种内外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2、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认识与分析

a)、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自发创新的机制。

江泽民同志在与科学家座谈强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世界民族先进之林”。对企业来讲,,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能否创新已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竞争的根本。就一个企业而言,技术创新不仅指商业性地应用自主创新的技术,还可以是创新地应用合法取得的、他方开发的新技术,或已进入公有领域的技术,从而创造市场优势。

目前我国在创新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相距甚远。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即其制造业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但其在制造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只占全球的0.3%。中国的专利发明数只有美国、日本的1/30和韩国的1/40。进入20世纪以来,一种有别于传统“资源型”、“依附型”的国家发展新战略亮相,即以科技创新为发展之本,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这样的国家被称作“创新型国家”。如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经济增长的方式的转变,如何改变世界价值链上我国的低端地位,成为具有我国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也日益提上议程。

b)、美的集团技术创新模式

我们就以家电行业为例。美的集团就是通过“依靠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如其领导人何亨健所说:“在美的,唯有不变的就是变”。美的成功的核心是创新。其不变就是死路一条,即只有不断变革才有生存空间。在家电行业仍热衷于“价格战”、“概念战”之时,作为企业这个体系来讲,还是坚持四个字,即自主创新。因为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你才有话语权。只有领先的技术,才能带动别人,帮助别人。

美的集团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领先于竞争对手。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美的集团的一大竞争优势。这源于其技术创新。美的集团在技术创新方面,始终坚持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以“高起点、高投入、高品质”为产品技术开发的战略指导,走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提高、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以此为基本指导思想,美的集团逐渐形成了其独特、高效、成熟的技术创新机制。

早在1993年,美的集团与在空调领域以技术领先著称的日本东芝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即引进东芝技术生产美的空调。引进东芝技术后,美的空调在国内市场的地位更加提升。其实,不仅仅是空调,美的集团在其它产品领域的发展也集中体现了“引进、消化、吸收、提高、创新”的技术发展模式。美的集团始终把技术引进作为一种手段,把自主提高、创新视为最终目的,随时追踪世界家电行业的先进技术、工艺、新产品发明,快速引进、快速消化、快速吸收,形成了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工业设计、模具设计、电子控制和系统设计四大核心技术。

据数据显示,美的集团平均每天产生一个专利。事实上,不断追求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最核心的基础,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强大核心竞争优势所在。

c)、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必须以科技同经济相结合的创新观念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商业利润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辅助的民间性科研开发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利润动机和市场信息的支配,企业技术创新方向对消费者需求的动态极为敏感,技术创新战略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点是着眼于研究开发消费者需求量大、需求紧迫、开发周期短并且投资少、收益高的项目。正是这样的技术创新机制,才能成为企业高速发展的驱动器。产品创新的技术只有真正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才能获得广泛市场认可,才能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d)、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企业的成长路径,决定着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对经济社会贡献度的大小。面对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积极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争取实现跨跃式发展,即将技术创新最终转化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企业发展只有坚持自身的模仿创新模式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模式,坚持“自主研发”和“拿来主义”并行,才能打造拥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这对于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是值得借鉴的。

3、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时代瞬息万变,可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其应对变化,只有不断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创新谋求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战略也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a)、企业经济发展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周期性循环过程。其一般要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从表象上看,企业从创业期到成熟期,主要是一个实力逐步积累、规模逐步扩大的过程。其表现为企业经济能力、包括资产占有能力的不断壮大。其实,在表象之下,还客观存在着一个与之平行的过程,即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创业期,其一切都是新的,一切从头开始。创新是企业的主题,企业因创新而建立。在成长期,企业发展的重点是体系设计、新领域的选择和产业多元化。而这些正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结构创新的具体表现。在成熟期,经过创业期、成长期不断的创新和积累,企业逐步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等方面取得相对竞争优势,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即企业步入生命周期的高峰状态。在衰退期,企业的经济业务出现停顿和下滑,直接或间接反映出企业创新能力存在问题。这时,企业需要查明原因,及时调整,梳理出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企业要想在高峰状态保持一段较长的时间,就必须高度关注自身各方面状态的变化,特别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可能变化。相关研究表明:企业一旦进入成熟期,其创新能力将明显早于其经济状态而首先开始下滑。在企业生命周期中,企业创新能力的变化通常要比企业经济状态的变化早一个相位。企业的创新能力的下滑是企业经济能力下滑的征兆。我国很多企业的兴衰起伏,都证明这一观点。为此,关注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提高和发展,并有意识地借助创新来平抑经济发展的起伏波动,对企业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b)、企业的创新动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就企业创新的动力而言,主要一下几点:

首先,创新动力的政策因素。从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历史来看,政府如果能把保持和发展企业的创新动力建设上升到发展经济的核心部分,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引导和保障体系,并从管理机制、队伍建设、文化氛围、中长期投资以及法制、基础设施等方面结合创新动力建设长远考虑,则会大大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就一个国家而言,其主要有:管理机制、人才机制、文化氛围等三点。

其次,创新动力的理念因素。企业创新能力不同于综合能力。企业创新是一个极少数人参与的工作,是需要极少数精英人才全情投入才能开展起来的工作。其绝不能发展群众运动。创新活动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创新意识和技术水平及技能,以及对相关内容的敏感性。创新活动的核心人员更应该同时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能瞄准创新目标,实事求是、精心组织、勤奋求实、坚决果断、勇于面对困难、以及具有良好的交际才能和领导才能。因此,创新需要提高资源的密集度,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发掘精英人才,不断培育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后劲。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把创新搞成群众运动,就会造成资源的分散和效率下降,从而无法真正谈创新。

再次,创新动力的风险因素。创新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其存在一定的争议和风险。一项创新成果从开发到稳固地进入并占领市场,需要经过许多环节。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失败的可能性,即风险。其包括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等。据美国的一项公开调查显示:在美国大约每年开发的10,000项新产品中,有80%夭折于初期。而剩下的2,000项新产品,也仅有100项能真正取得技术和经济的成功。越是技术含量高的创新产品,风险越大。因此,企业有关风险的行为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成为制约其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c)、创新对企业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

虽然创新在企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是创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带来负作用。如果其不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化解,将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伤害。其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深度上对创新的定位偏差,会对企业经济运行形成干扰,即:基于创新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一些企业并未理解创新的真正内涵,却会拿创新做招牌,不是踏踏实实搞创新,而仅仅把创新作为表面招牌来增加企业的知名度甚至是追赶时尚的手段;还有一些企业过度重视创新,把创新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一门心思搞创新,从而给整个企业骨干队伍的状态和工作效率带来一种不正确的引导。而且因为创新的风险性,如果创新过程中连续出现失败,就会严重影响队伍的士气,即影响企业对管理者的信心。

其次,在广度上对创新的过度偏重和广泛,会影响企业现有的市场、产品和现有工作质量的形象。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必须把一个产品在其市场生命周期中做到利润最大化。而如果创新速度过快,就会造成产品更迭过快,产品利润来不及显现就已经进入生命的末期,即导致相应的产品开发成本过高。如此这般,市场的恶性循环会将企业扼杀在不合理的经济循环状态。

再次,企业的目标发散也会为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埋下生存风险。行业准入和进入是需要高额成本的。如果一个企业在没有足够准备情况下,仅通过有限的创新进入另一个行业,低估了市场风险,就会使一个原本运行良好的企业很快由于不适应新的市场氛围而衰落甚至灭亡。例如国内某知名企业集团,是通过儿童饮品起家的。其近年来始终占据国内饮品行业排行榜前列。在其品牌扩张过程中,借助品牌优势,该集团很快进入了童装领域。但通过几年的发展,童装已成为该集团的鸡肋甚至拖后腿产品。原因就在集团对因行业跨度过大而导致的行业准入成本过高估计不充分,而使品牌进行了不适当的扩张。

d)、解决创新对企业负面影响的对策分析

结合上述问题,其应当主要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实施前瞻式管理,保持创新能力的稳定与提升。

创新的动力不足,容易导致企业在经济管理上步入误区,即:一旦企业经济规模比较庞大时,管理者往往更看中经济效益而忽略创新,企业中创新的相对比重逐步下降,经济管理者会忽略持续创新-这一企业生存的核心因素,从而产生短期效应。其在表面上,淡化对创新的关注。其内涵则是,埋下了未来企业衰退的伏笔。因此,其只有采用前瞻式管理,保持企业发展战略的前瞻性,保持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超前发展,开发市场、引导需求才是正确的企业创新理念。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创新能力的储备和培养。为此,要求企业管理者做好相应的市场预测、战略规划和战略储备工作。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多种方案的选择。而方案选择的标准是企业整体战略规划和企业的创新战略。适当的方案选择是预防市场风险的必要手段。

其次,实施风险管理,以创新规避市场风险。

企业经营风险的管理难度远远大于创新的风险管理难度。而创新是允许失败的。由此,企业可以通过创新风险来转化或化解企业管理的风险。当企业储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时,这种能力将转化为企业预测市场风险并采取有效规避行为的能力。再者,要把近期的和远期的能力培养关联起来。要通过开发现有产品的替代产品引导市场需求,用创新能力竞争的方式取得市场竞争和经济竞争的胜利。换言之,用创新去取得经济实力对抗的胜利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手段。联合开发是实现近期和远期能力关联培养的有效手段。其在培养企业远期创新实力的同时,可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分摊和转移创新开发风险。

再次,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推动创新能力发展。

企业文化是从观念、制度层面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从最深层次上影响着企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当代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创新文化是在基本价值和精神层面上提升人的创新能力的前提。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最高体现。离开“人”这个主体,谈不上任何创新。企业文化对人的创新性的影响:

1)、是从价值观念上

这个人与另一个人,这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在对待创新的基本态度上是不同的。有的积极、主动,迎风弄潮,勇于开拓;有的被动消极,趋于守成,害怕创新。

2)、是从文化氛围上

一个好的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能让人思想解放,精神振奋,不断追求创新,即使在创新失败时,获得的也是鼓励和支持。创新文化是创新者的精神家园,在其滋润哺育下,火花可以结出果实,幼苗能长成大树。

创新谋求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战略也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企业在培养自身创新能力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其选择适应市场、适应用户的产品,去占领技术、能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制高点,可以有效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的成功率。目前,我国企业技术核心能力表现的主要方式是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生产制造技能与新技术、新工艺的整合过程;是企业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设计加工能力等生产要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其过程持续不断,因而具有持久性特征。企业技术创新的指向是满足客户需要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运用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因而具有价值性。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是同质的。围绕技术创新活动及成果的转换企业必定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即通过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技术创新过程具有互补性而技术创新成果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模仿。技术创新使各种资源的性能和结构得到了有效配置,因而其具有整合性。技术创新的成果具有延展性,可以在一系列产品中使用。就企业来说,组织管理能力是一种“内部经验”,“内部人”可以在企业不同部门与项目中使用,因而又具有“内部延展性”。组织管理能力的培育与维持需要企业长期投入。组织管理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有价值的资源使用基础之上的。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体现了企业管理理念,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丁文斌等的研究结论中认为,企业文化不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其可能是调查对象为民营中小企业。在民营中小企业中,“家文化”比较强势,而“企业文化”由于没有专门提炼、整理而显得弱小。余伟萍等的研究结论中认为,行业性质和企业自身历史状况构成核心竞争力,对行业影响最大的行业政策以及自身历史,对企业影响最大的企业经营理念都能在组织管理能力中得到最终体现。

4、结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因素越来越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妈技术创新成为了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果没有技术创新,总是步人后尘,其就将永远受制于人,甚至会被无情的市场所抛弃。因此,只有在危机和挑战到来之前未雨而绸缪,不断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才会使企业永远保持强劲的生机与活力。可以说,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焰.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7);

[2]、刘丽丽.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及实现途径[J].煤炭科学技术.2002(08):117-119;

[3]、阎军印.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

名人名言

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冰心

作者:刘卫国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篇3: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及财税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 要:我国目前存在着企业技术创新总体不足、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经费运用不合理、对中小企业支持不够等问题,应采取加大总体投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改进支持方式、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等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技术创新;财税支持;问题;建议

引言

技术与其他商品一样存在市场失败。适当的政府干预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拟通过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财税支持的机理,工艺型技术创新和产品型技术创新不同的支持思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调整和完善的建议。

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及财税支持存在的问题

1.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投入不足。全国科技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1.84%,这与日本(3.26%)、美国(2.77%)、德国(2.84%)的投入强度有着较大的差距。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R&D)经费支出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71%,而发达国家一般都是2%~3%的水平。有研究结论显示,一个企业R&D的费用如果仅占销售收入的1%,该企业不可能成功[1]。对于技术创新,我国各方面热度依然不高。比起技术创新“投入多、见效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特点,地方政府更乐意将资金投向基础设施、房产地等与当期政绩相关度高的产业;一些企业热衷于炒地、炒房、房屋开发等短期赚钱快的项目;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管本位”思想依然较重,当官的动力远高于科研。

2.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不突出。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我国企业在研发、培训上的投入每年人均仅为几十元,每万人中拥有的研究与开发人才不足3人,而日本是49人,美国是48人,德国是35人,加拿大和英国是25人。科学家和工程师52%分布于高等院校,41%以上分布于独立的科研院所,只有7%分布在企业,而发达国家则一半以上在企业,美国更是达到80%。2008年日本R&D经费78.2%来源于企业,每100个大中型企业有R&D机构134个。而我国200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仅占30.5%[2]。

3.财税支持经费运用不合理。在技术创新财税支持政策运用方面,我国主要存在下列问题:一是财政对产品开发和生产能力开发投入不足。我国研发阶段投入经费较多,而中试和产业化阶段投入经费较少。二是多头管理造成经费使用效率低下。在我国,发改委、科技部、科学院、教育部、基金委等都是经费管理和使用部门,各部门协调难,造成重复研究。三是技术创新资源、设备利用率低。由于部门自成体系,科技资源分散,造成一些部门资源闲置,另一些部门又不足[3]。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型科学实验设备的利用率都比中国高5—6倍。四是工艺创新比重低。有资料显示,日本64%的费用用于工艺创新,36%用于产品创新,而德国这一比例为4∶1,我国仅为3∶1。

4.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税支持不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创造了65%的专利发明,75%以上的技术创新,以及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4]。但财税支持的重点是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支持少。目前,对中小企业有效的支持工具仅有税收和财政风险基金。但依照税法规定,实行“定期定额”等简易办法征税的企业不能享受税收优惠。同时,我国接受财政风险基金支持的企业总数量也非常少(2012年全国仅7 000家)。

二、对我国财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1.提高技术创新财税支持的总体水平。要扭转我国技术创新低水平的局面,并非一朝一夕,应采取体制改革、制度改革、社会评价体系改革等多种措施。一是改变政绩考核方式,将技术创新和环境改善赋予更大的权重。二是改变高校和科研院所“管本位”的作风,树立崇尚科学的理念,取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行政级别。三是完善科技创新财税支持的预算法规,以法的形式确立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四是完善配套的改革措施,让传统不环保的能源、材料、生产工艺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价格体现稀缺性。

2.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应主要采取下面措施提高财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一是加大财政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结合各种政策、工具,监管层面上要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二是转变支持方式。应将财税支持的重点由技术本身转向产品;由研究机构转向创新点的产生,创新链和创新战略联盟的形成。三是构建激励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在企业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或把国家的工程技术中心建在企业;对企业管理层、研发人员进行培训,为企业引进优秀人才和团队等。四是促进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形成。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企业密切结合,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并提供生产需要的技术储备。

3.改进支持方式,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在具体运用财税支持政策方面,应进行以下调整:一是增加财政对产品开发和生产能力开发的投入。对关键研发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应将预计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高的项目列为支持重点。二是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应在科技主管部门牵头下,制定统计的技术创新规划,统一调配科技资源,制定政策,建立部门间的“协同”“协作”机制。三是整合技术创机新资源、实现部门间资源共享。建立资源共享的“绿色通道”,为有研发任务的团队或人员发放实验室、实验设备等使用“通行证”。四是增加工艺创新方面的投入。工艺创新“投入低、见效快”,能够低成本的解决企业急需的关键技术,所以应加大财税支持。

4.加大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有着贴近实际的独特的优势。财税加大对我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支持的措施一般有三种:一是财政贴息。事实证明,财政贴息政策风险小、效果好,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只要符合政府产业政策,政府就应给予支持,用少量资金带动金融资本的参与。二是财政风险基金。各级政府应积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建立,财政应提供先期的启动资金,并制定政策加强对基金使用的管理。三是税收优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健全会计账目,加强核算,使税收支持惠及大多数中小科技企业。

参考文献:

[1] 喻思娈、赵永新.我国企业研发支出比例较低,税收优惠激励加大投入[N].人民日报,2013-02-25.

[2]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11年我国R&D经费特征分析[J].科技统计报告,2012,(20).

[3] 徐冠华.科技资源重复浪费严重[N].京华时报,2006-06-13.

[4] 裴更生.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0,(4).

作者:崔天培

上一篇:化合价的教案下一篇:教学反思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