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师德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现代化教育事业之中对于教师的教学地位而言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小学班主任应该在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大环境之中关注工作的重心转移,通过履行师生之间的关系,强化班主任的师德修养,进一步发挥班主任的内在功能和价值,引导学生在正确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并在落实师德的基本策略之中,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之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小学班主任师德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班主任师德论文 篇1:

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师德修养与提升

爱是世界万物的主载。有了爱,才会有一切。从小到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梦想,只要有足够的爱,梦想一定会成功。

还记得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囗,面临中考的时候,当时如果考上中专,国家是包分配的,户口农转非,毕业后吃公粮。考学是一个农村孩子改变一生的机会,意味着从农村人变成城里人,是多少农村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更是家族光耀门眉的大喜事。我是一个农村孩子梦想着中考改变人生。因为家境贫穷让我面临着失学,当时只有16岁的我多么地不甘心。父母决定让我放弃学业的时候我多么悲伤,是伴我三年的初中老师帮我度过了阴霾,她开导我,鼓励我,鞭策我重新点亮梦想的星光。是我的恩师劝说我的父母,无论有多大困难也不能耽误孩子的前程,一辈子的前程。那段时间我哭过,闹过,理解不了父母供我上学的难处。我暗下决心,一定考出优异成绩,考上理想的中专院校,在恩师的指引下,我考上了中专同时也种下了新的梦想,毕业后当一名人民教师。

是老师的爱成就了我的梦想,毕业后带着这份恩情我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如今历经了20个春秋,我时刻牢记恩师对我的爱,并把这份爱传递给我的学生。爱是什么?爱是无私地付出,爱是无悔的奉献,爱是永恒的师魂。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我非常喜欢这首小诗,“用爱成就梦想,用心成就未来”便成了我的教育格言。

我曾遇见这样一个男孩,他叫小刚。他性格古怪,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脸不洗,脚不洗,内衣内裤臭鞋臭袜,熟视无睹,经家访了解,他父母离异跟着流动打工的父亲生活,父亲又结合,孩子有了繼母。感觉继母特别关心孩子,但孩子不领情经常与继母发生争执,甚至破口大骂,他的继母找到我说明了情况。从那以后我特别关注小刚同学,课下与他谈心,他觉得继母对他管得太多,继母总让他干家务,爱唠叨。父亲听继母的,他心里苦闷,用这些坏习惯发泄苦闷的心情。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谆谆教导他对父母要敬爱,理解,出门在外打工不容易,供你吃饱穿暖要懂感恩。心里有爱才会快乐,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个人卫生自己主动做好。其次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男子汉要有责任感。在学校,只要发现他有一点进步我就表扬他,给他自信,慢慢他变了,他爱干净了,变个帅小伙,学习更认真了,他很聪明,在我不断地鼓励下,他在期末考试居然考了第一名。这就是爱的力量,只要有足够的爱,梦想一定会成功。

有的家长经常对我说:“老师,严厉地管我家孩子,不听话就打他,太气人了,孩子都怕老师,听老师的。”如果孩子都听老师的话,那就没有犯错的孩子了,孩子必竟是孩子,他们的行为是不确定的,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试想孩子不听话,你对孩子的爱够不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我对家长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是天才教育家。是谁让孩子学会了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汉语)?是父母。是谁让孩子学会了动物最难学的动作(直立行走)?是父母。孩子是怎样学会说话学会走路的,是在父母无条件地信任,无限期的期待,毫不吝啬地奖赏下获得自信,获得成功的。爱孩子就要给他自信,给他勇气,给他方向。只要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奇迹一定会发生,梦想一定会成功。在我的教育思想下,家长对孩子充满了希望,用爱心哺育每一颗幼苗快乐地成长。我班一个叫王静的孩子以前总是考七八十分,妈妈改变了做法,每天辅导孩子一小时,作业一一检查,与孩子共同探讨,遇到问题请我指导孩子解答。在学习上我看到了孩子的脸上充满了自信,课上积极回答问题,经常鼓励她,赞赏她,经过半个学期在家长和老师爱的教育下期末成绩居然名列前茅。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巨大力量。只要心中有爱,行动有爱,时时献爱,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敬爱。 有一次,我生病住院了,孩子们利用微信群与我聊天,让我好好养病,盼我早日恢复健康,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孩子们稚嫩的声音,一声一声地问候,“老师,你不在我们更遵守纪律。”“老师,你病好些了吗?一定要注意休息。”“老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回到学校。”这是爱的呼唤,这是爱的问候,这是爱的语言。每一声都震撼着我的心,爱是相互的,付出了爱,就会收获更多的爱。教师的伟大正在于爱的奉献。“爱和责任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爱自己的事业的话,那他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如果教师能够把爱事业和爱学生结合起来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了。”“爱”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职业是爱的职业。教师工作是平凡的,是由每天点点滴滴的平凡的事情组成。是责任,促使我们完成每一天、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决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的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给予学生的爱与责任,是使学生一生受益的礼物,它无可替代。爱与责任体现在每一堂精心准备课,每一个包含意味的眼神,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鼓励。

小时候,我最敬佩的人是老师。在我眼中,老师是知识的使者,爱的化身。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们不是演员,却可以吸引学生饥渴的目光;不是歌唱家,却能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不是雕塑家,却精心雕塑着青年一代的灵魂……是教师,把孩子们引上知识的航船;是教师,教孩子们如何畅游知识的海洋。

我毕生的梦想是做一名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桃李满天下,爱洒天地间,甘为人梯,愿做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自己的一生助力我的莘莘学子梦想成真。我坚信只要心中有爱,梦想一定成功!

作者:陈文芝

小学班主任师德论文 篇2:

将师德落实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探讨

摘要:现代化教育事业之中对于教师的教学地位而言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小学班主任应该在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大环境之中关注工作的重心转移,通过履行师生之间的关系,强化班主任的师德修养,进一步发挥班主任的内在功能和价值,引导学生在正确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并在落实师德的基本策略之中,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关键词:师德修养;教育产业化;班主任

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之中,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起到关键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只有小学班主任具有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师德修养,才能够确保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之中身心健康的合理发展,为自身综合素养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小学班主任师德修养的培养,对于班主任自身管理工作和教学活动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小学班主任自身师德修养发展不成熟、不健全,那么也无法对小学生产生良性引导,对于小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的养成起到了不良示范作用。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必须在加强自我修养的基础之上,拥有较为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健全人格,以此为每一个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典范。

一、以身立教

小学生在日常课堂学习活动中,特别愿意模仿每一个教师的一言一行,所以教师自身的行为和品质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之中,要为学生做出一个正确的典范,任何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班主任应该先做到,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心服口服,在坚决执行教师规定之下,能够有效落实基本要求和基本目标。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具备一定的责任心,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发挥敢于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工作上和教学上能够刻苦钻研,通过自己的爱心、耐心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用崇高的师德来影响每一个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只有不断提高小学班主任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够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之中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才。而小学班主任在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的基础之上,也需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带来一个值得学习的良好榜样,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的师德价值与功能,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

二、心系学生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之时,应该关注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师德修养的有效落实,坚持自己在每个班级管理过程中的行为,通过每天早来晚走的行为举动,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具体状态,时刻将学校和班级的事务放在主要地位,坚定不移地落实为学生服务的基本原则,从而开展针对性的管理工作,甘愿作为学生的垫脚石,推动学生在学习发展道路之中走得更长更远。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小学班主任也应该备好每一节课,通过对作业的细致性批改,关注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长,并且在讲方法、讲创新的基本发展道路之中,小学班主任也应该尽可能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学习潜能,通过提升班级凝聚力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并能够做好每一个学生的保障员,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克服困难,真正做到学生的学习管理者。

三、加强思想修养

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师德修养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每一个班主任思想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和行为,通过师德修养的有效落实,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判断力,这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比如一些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之中,如果能够清晰地对社会主义发展观产生理解和认知,便能够保证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便是小学班主任落实师德修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加强思想修养的主要目的之一。

四、以生为本

小学班主任应该懂得如何在师德修养落实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用班主任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应该毫不吝啬地夸奖学生,静下心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当学生出现学生困难之时,要给予鼓励和激励,保证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以此运用班主任师德的发挥,去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学习发展之路。

结语

总之,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之中,一定要有效落实自身的师德修养,通过自我学习、自我钻研、自我进修等多元化方式,提升班主任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这也是小学班主任開展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是在新时代之下对于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对于小学生在开展日常学习和生活而言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也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所必需的一项基本条件。所以小学班主任在落实师德修养过程中,应关注到自身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振辉.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的途径探讨[J].读天下(综合),2020:0136-0136.

[2]黄晖.德育管理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实践[J].小学时代,2020:90-90.

[3]王丽.在心育中育心——农村小学构建运行“班主任心育工作坊”的实践研究[J].教育(周刊),2020:66-67.

作者:陈庆光

小学班主任师德论文 篇3:

将师德落实到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各个环节

摘 要:法国著名的作家卢梭曾经就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任何东西。”既然倡导教师所承担的责任是教育人,教书只是一种手段,而育人才是真正的目的。育人不仅要借助教书来实现,还要借助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来为学生做出指导,为学生的发展播洒出一片阳光。师德正是榜样和阳光。就此谈一谈如何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发挥师德的作用,为学生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师德建设;工作方法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其自身的言行举止、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我想,每一位教师都要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除了借助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思想道德等之外,还要借助每个人的个人魅力来感染学生,使其在教师的感染和号召下,能如影随形地跟随老师的步伐不断前进。我在组织班级活动的时候,常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发挥师德的感召力。

一、以“真心换真情”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常常作为教学的主宰者,尤其是班主任,为了使学生能严格地遵守班级规定,按照自己的指令行事,在尊师重道的教学理念指引下,会采取严厉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位学生。这就使得传统的师生关系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师生关系较为紧张。针对这一情况,要想学生对老师产生信服,能自主地跟随着老师的步伐前进,则需要从师生关系入手,建立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如此才会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基础上,实现亲其师,信其道。

在我所执教的班级有一些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上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在学习上则没有充足的学习用品,会将一根铅笔用成一个铅笔头。对于这些孩子,我会给予充分的关爱,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會尽量给予他们帮助。比如说,对一些生活困难的学生,我会积极地向学校申请贫困生补助,在财务上对其给予支持。我也会在班级里号召其他学生捐款捐物,并以奖励的形式将这些物品交给这些学生,如此避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还可以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会在教学活动开展中,积极地观察他们,以赏识的眼光来发现他们的长处,在课堂上多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借此激发他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在课下,我还会采取补课的形式来帮助他们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争取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如此,在我的真心帮助下,学生与我的关系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他们会自主地接受我的管理和教学,甚至还会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借此提高了班级的管理质量。

二、一视同仁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教师对学优生有着明显的偏爱,对那些学困生则采取较为冷漠的态度。这就使得学优生获得了满足感,认为自己学习好就可以拥有一些特权,而一些学困生在老师的特别对待下,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参与教学活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说,在组织班级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将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也不能因为成绩的好坏而对学生释以不同的对待。

比如说,我们班学优生小A,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积极地参与班级活动,其良好的表现得到了所有老师的喜爱。尽管我的心里也对她甚是喜爱,但是在表面上,我会将她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她的表现好就对其给予优待。甚至会对其给予更加严格的要求,使其在严要求下不断审视自己,避免骄傲自满。也使其他学生看到老师的公正、公平。小B是我们班的一名学困生,他不仅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在课堂上总是捣乱。通过对他的行为进行分析,我发现小B原来因为成绩差产生了自卑心理,其他学生不愿意和他玩耍,他只能用捣乱的方式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我没有一味地对其进行批评,而是将观察落实到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之中,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在观察中我发现小B跑步跑得特别快,于是在学校运动会上,我推荐他参赛,他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使得其他学生对他刮目相看,也为其自信心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德育

既然育人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那么我们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中,发挥德育的力量,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我在班级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会身先垂范,实现做到这些事情,为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比如,我们要求学生文明用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不会口吐脏话,甚至在学生帮助我的时候,会及时地道谢;当我做错事的时候,我也会及时地道歉。如此,在我的感染下,学生会对我的行为进行模仿,其道德行为有所提升。

除此之外,我也会加强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在日常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指导学生要如何维护班级利益,要在班级中树立什么样的形象,要为班级的建设作出怎样的贡献等,如此在日常的集体主义渗透下,提高学生的行为意识。

总之,在小学班级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发挥师德的力量,借助多样化的方式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真爱来感染学生,用德育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灼培.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6):127-128.

[2]李贵成.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65.

编辑 鲁翠红

作者:伍女娣

上一篇:领导讲话(精选2篇)下一篇:酒店业关系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