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德育教育、立德树人成为众多教师研究内容。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来讲,其在班级管理中围绕德育理念开展教育活动,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从而改善班级管理现状。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论文 篇1:

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期,该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工作事项较为复杂,要从细节处着眼,只有走心、用情,才能够不断地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环境,突出管理工作的艺术性,为小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塑造提供坚实保障。本文立足于小学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

引言: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期,该时期是良好品德修养形成的重要阶段,班主任要以身作则,通过班级管理工作的艺术性,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和成长空间。由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相对复杂, 操作中也出现一定的现实问题, 表现为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深刻内容的解读不充分,造成班级凝聚力不足、文化氛围不理想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班级管理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现实困境

受传统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影响,班级管理工作始终是难点所在,大部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很难面面俱到,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对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为妥善解决和处理这一问题,班主任要及时发现班级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精准定位与解析。

班集体的凝聚力能直接反映出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从目前小学班级凝聚力的情况调查来看,凝聚力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比如在面对一些集体活动和集体劳作的项目时, 大多数学生的第一选择是逃避,而不是直接面对,缺乏一种向心力,这种缺少凝聚力的表现并不利于学生成长。对影响班级凝聚力的因素调查发现,课外活动时间偏少、活动内容枯燥、缺乏对学生个体特征的关注成为主要影响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出优化与革新,从而提升班级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

1.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融入度

和谐的班级氛围并不是让班主任完全放任学生,给他们完全的自由,也不是让班主任随时都和颜悦色,而是应当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张弛有度,实现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这样才能够构建起真正的和谐氛围。班级活动时,班主任可以确定活动主题,并提出一些综合性的建议,如活动要围绕主题、形式要新颖、时间要控制适度、免不良信息出现等,而后将自主权交给学生,由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开展班级活动设计、排练和演绎。在整个过程中,班主任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动向,及时为他们解答问题并提供支持,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此外,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有的学生成绩下降明显,或者课堂纪律不好,班主任就要适度地进行批评,但避免强烈的语言攻击,而应当选择单独与学生沟通,并且表明严肃的态度,而不是过激的语言或行为。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能够体会到班主任为自己考虑的心情,也得到了班主任的尊重,从而使他们更加愿意倾听班主任的建议,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关怀和和谐的气氛,从而使他们在相互协作中提升班级的融入度。

2.实施有效的沟通艺术,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在日常校园生活中,班主任可以随时随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可以谈及学生的心情,也可以谈及他们的见闻,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朋友之间的相互沟通,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怀,久而久之就能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学生遇到事情也愿意去找班主任沟通,并且寻求班主任的及时帮助。另外,在班主任发现某个学生成绩或情绪变化明显时,也需要尝试单独与学生沟通,关心他们的近况,如果学生不愿倾诉,班主任也应当尊重学生的选择,在日常学习中多加关心和关注,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近期的经历,以探索学生变化的原因,并且要与家长达成一致,避免家长过分去苛责学生,而是多鼓励学生,与学生共情,让学生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样就能够很快地帮助学生走出阴霾,更加积极的面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班主任在日常管理時也需要积极给学生教授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思想,并且以身作则,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有效的帮助,让班级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班主任为集体所付出的真情和努力。在这样互帮互助且相互理解的环境中,班主任与学生实现了有效的沟通,运用良好的沟通方式与沟通渠道,为学生建立起诉说思想和困惑的桥梁,从而让学生逐渐变得热情洋溢,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更加愿意在班集体中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班级学生之间的凝聚力。

3.注重品德的熏陶培养,提高学生的行为力

班级管理除了注重学生的学习与情感外,另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是从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意识,是衡量一个人优秀的关键标准。刘备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对道德品质最直接的诠释。由此看来,日常生活行为能够体现品德修养,因而良好的品德修养也可以从日常小事去熏陶。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和思想萌生与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并不成熟,并且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行为空间是非常关键的。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肩负着多重责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要重视他们的成长,这其中就包括学生行为和思想的塑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明确,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衡量人才的核心,而非成绩或分数的高低。

结论:班级管理是一项庞大的基础工程,它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学生的成长是复杂的过程,并不能用模式化的方式来管理。由此,班级管理也应当随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真正实现动态化的管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积极探索和创新更多的管理策略,通过和谐的管理方式,从综合性的角度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让班主任和学生携手同行,度过精彩的学习生涯。

参考文献:

[1]拉木草.如何做好新时期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01.

[2]李彬彬,李亚敏,彭圆圆,崔佳.小学班主任实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3(03):73-77.

作者:刘振霞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论文 篇2:

浅析德育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德育教育、立德树人成为众多教师研究内容。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来讲,其在班级管理中围绕德育理念开展教育活动,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从而改善班级管理现状。本文就德育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和落实措施进行探究,并对此提出相应看法,希望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春芽、如七点钟的朝阳,在这个时期,学生具有普遍性的好奇心、探索欲,同时他们也缺乏一定的自我管束的能力,且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矛盾。比如喜欢独立但又依赖的矛盾,做事看似成熟又十分幼稚的矛盾,极易受到外界环境以及意识的影响。因此,针对小学生不够成熟的认知,并为了给他们创造良好学习、成长环境,更多的小学班主任开始意识到班级管理,通过在管理过程中融合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孩子们在知识学习中进一步规范自身行为,确保其身心健康成长。而在全新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将德育理念进一步落实,成为其重点关注内容,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班主任顺应时代发展

进入小学阶段,孩子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超过8小时,他们与班主任接触的时间更久。同时,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人员,其思想、行为对学生有较大影响,因此为了确保班级管理实效,并发挥德育教育的价值,笔者认为班主任需顺应时代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不断用自身的行为以及言语感化学生,影响学生,为其树立良好榜样。首先,班主任在发展中需明确德育下的班级管理目标。为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需围绕德育教育内涵,合理规划班级管理制度。借助这一有效措施规整学生的行为,使其做到支持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仅如此,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认知、督促学生行为习惯、能夠提升班级管理实效的班规,并将其落实于管理中的每一环节。如,自习课上有哪些事情不能做?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需要注意什么?班主任结合实况做好管理工作,利于提升与学生的亲和度,其次,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内心变化。在课下,班主任需及时与班级学生沟通,掌握学生内心需求以及内心变化,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其解决问题,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最后,班主任积极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之后将其落实到班级管理过程;教师也要积极与其他班主任进行沟通,掌握符合学生认知的管理方法,从而提升班级管理实效,并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二、合理制定班级管理条例

班级管理条例利于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意识到那些事情可以做、不能做,且符合学生认知的班级管理条例可以进一步提升管理效果,充分展现人性化管理,从而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可结合当前校内已有的班级管理规定,并结合班级学生实情进行完善、调整,第一,班主任在管理中重视学生的综合化教育。班主任需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公平看待每一位学生。此外,班主任要运用情感教育的方式端正学生的品行,进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之后班级管理以及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二,在公平看待学生差异的基础上,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也需要选择相应人员辅佐自身的管理工作,即重视班干部的选择,让更多能力优秀、具备管理能力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在选择原则上,班主任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需要意识到学生思维能力、管理意识等,以此来进一步优化管理队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第三,结合学生意愿,将班级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可在班级内设置“意见箱”,学生可以匿名的方式提出对班级管理条例的看法,班主任则是提取精华,选择有参考价值的看法,之后通过与其他教师协商完善班级管理规定,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

三、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可以发展学生多元能力以及素养。例如,针对目前社会上频繁出现的“摔倒老人应不应该扶”这一情况,笔者利用自习时间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班会。首先,结合学生对事情的看法,将其划为两个学习小组,这一过程主要是学生自主选择,笔者负责维持秩序。其次,针对讨论主题,学生需要共同交流明确己方观点,之后选择几名学生阐明本组观点,另一个小组同学则需要结合对方观点进行反驳,同时也要说明原因。最后,笔者将主题内涵阐述,之后进行总结。整个实践教学中学生参与兴趣极强,且他们的综合能力、素养和认知能力等得以发展,整体教育效果极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围绕德育理念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利于深化教育改革,提升管理效果。因此,在全新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需顺应时代发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融入德育理念,以此来深化教育改革,促使学生综合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卓慧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89.

[2]王敏.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德育教育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64.

作者:李海之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论文 篇3: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摘要】当前立德树人的目标已全面融入课堂教学中,并结合班级管理内容,成功开创崭新教育空间,让整体班级管理效率呈明显上升势态。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动下,小学班主任应牢抓教学理念的变化趋势,循序渐进地将德育教育渗透至班级管理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方案,让学生能明确成长方向,并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每个活动中,触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培养学生优秀的个人品质和思想道德。

【关键字】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渗透

教育形势正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德育教育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中脱颖而出,其已成为教育教学全面发展的主流思想。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致力于摸索新的教学方向,并优化与革新班级管理形式,全方位地提取德育中有价值的信息及灵动的渗透德育教育,为学生提供积极、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以此加强对学生的正确方向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时刻处于发展变化中,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一、促进以生为本,推进德育实施

开展德育教育都是有目的性的,只有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作用,才能让学生更自主地融入班级管理中,从而体现德育教育形式具有实践意义。要想让小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班级管理,并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中获得进步与成长。班主任需要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生力军”,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实际行动中更强化对班级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也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体验班级力量的强大,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助力作用。

例如,在小学班级干部选拔过程中,班主任可以让学生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来选拔,组织学生进行竞选宣言和投票表决等形式,这样选出的班级干部才能更符合学生心目中的标准,进而让更多学生服从其管理。班主任还要懂得适当放权,让这些班级中的骨干力量真正感觉受到重用,进而更好地为班级管理服务。同时为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还可以施行班干部轮流制,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翁,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形成良好班风,又能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

二、注重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养成教育,加强对小学生的引导与监督,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小学班主任应通过多元化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从中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定位成长方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如此才能增强实际德育教育的效果。

例如,当学生存在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所脏话等不良行为时,班主任除了应及时纠正其错误以外,还需要采取鼓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措施。如对本周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为其颁发“美好行为”的勋章;而对于那些表现差的学生,班主任除了要主动找其推心置腹地谈话,让其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要惩罚他们值日一周,体会劳动的辛苦,进而让他们能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如此可以引导学生走上良好习惯的道路,让其认识到正确行为会为自己带来怎样的光荣,不正确行为会导致怎样的后果,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

三、组织德育活动,提升道德素质

学生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会推进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实,只有通过各种有力手段紧抓德育教育的主题,才能将课程资源延伸至更远的方向,促使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来说,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如果仅靠班主任口头传授,很难达到教育目标。而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活动,不仅能更清晰地体现德育教育方向,也为提升学生道德素质探寻一條新路径,以推动德育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例如,德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最基本的,是支撑整个理念的核心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班主任可以组织以“怀祖国而前行”为主题的朗诵比赛,让学生课下自行搜集材料,组织语言。为体现比赛的公平公正性,同时还可以邀请其他的德育办的教师作为评委,比赛结束还要为优秀的学生颁发奖状。在这样的激励方式引导下,学生对此项活动表现地相当积极,班主任还可以针对这次活动让学生们写一篇感想,也让学生学会及时记录下自己对活动的感悟,如此便有效促进学生爱国思想的提升。教师利用专题性的德育教育活动,不仅让学生的爱国意识更加浓烈,提升其道德修养,同时也把德育教育推上新高度。

四、结论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应注重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让其为真正促进班级发展服务,这已成为当代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小学班主任应立体研究和分析德育的本质与内涵,立足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针对学生自身出现的心理困惑,明确制定各种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有效调整班级管理方向和进程,在整体上把握德育教育高效渗透的方法,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出一条更为宽广的路径,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邱业鹏.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工作渗透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0(05):51-52.

[2]李静文.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对策[J].东西南北,2019(24):158.

作者:王伶男

上一篇:安监局工会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高二团支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