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如何发展

2022-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村镇银行如何发展

如何奏响村镇银行为三农服务的乐章

【摘要】组建村镇银行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的需要。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在我国发展村镇银行的机遇、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机遇;问题;对策

2006年10月,一直在国际上享有“小额信贷之父” 、“穷人银行家”美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以其在孟加拉创立的世界上第一家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30年前他看到孟加拉赤贫村民受高利贷商人的盘剥而大为震惊,曾把27美元借给42名赤贫的农村妇女,不久建立起孟加拉乡村银行,经过发展,至今已形成一个有1200个分行、遍及4.6万多个村庄的银行系统,惠及400多万孟加拉农村的贫困人口。尤努斯教授和他所创办的乡村银行通过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使孟加拉大量的穷人脱离贫困。目前,全世界有23个国家仿效格莱珉银行模式建立了自己的农村信贷体系,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金融渠道。尤努斯教授以其近30年的农村工作实践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许多先验性的理论假设。

为了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中国银监会在学习借鉴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的经验,并在征询了中农办等有关部门建议的基础上,于2006年12月20日正式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决定在四川、内蒙古等六省(区)进行试点。2007年3月1日,在四川诞生了中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

一、我国村镇银行的特色剖析

村镇银行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与孟加拉国小额信贷机制不同的是,我国的村镇银行自设立开始,就允许办理存、贷款业务,是一个全新的、专为农民、农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是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一项创新之举,在我国的银行体系里面是一个新角色。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相比较,它具有一些独有的特色(参见下图)。所以要充分考虑村镇银行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差异,切忌将建设商业银行分支体系的方针政策简单地套用于村镇银行的建设。

二、目前在我国创办村镇银行的机遇

村镇银行就是中国农村金融的毛细血管,目前在中国发展村镇银行势在必行、机遇良好,主要表现如下:

(一)竞争压力小

经过90年代中后期农村金融机构大量裁撤之后,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特别是乡镇级的农村)处于金融服务空白状态,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或信用合作机构的竞争压力比城市小得多。

(二)投资村镇银行的门槛低

按《意见》规定: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要求低(参见上表);业务范围与普通商业银行统一,并准许拓宽;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放宽,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的行政许可事项,改为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合格后即可上岗;在同等条件下,适量选聘具有农业技术专长的人员作为其董(理)事、高级管理人员,或从事信贷管理工作;组织结构相对简单,新设立或重组的村镇银行,可只设董事会,并由董事会行使对高级管理层的监督职能,董事会可不设或少设专门委员会,并可视需要设立相应的专门管理小组或岗位,规模微小的村镇银行,其董事长可兼任行长。

(三)国家将对村镇银行给予各种优惠政策

如按《意见》规定:在农村地区设立金融服务机构的商业银行可享受在发达地区设立营业网点的优先权。如上所述,目前在我国创办村镇银行适逢最佳时机,但村镇银行在创办和发展过程中也会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目前在我国创建和发展村镇银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村镇银行的业务开展缺少细则性规定

目前仅有关于村镇银行注册资本运作监控的基本原则,缺少细则性规定。按照银监会有关人士的说法“银监会正在起草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行政许可实施细则,具体下发日期和受理村镇银行申请日期待定。”这使村镇银行的业务开展缺乏操作依据。

(二)村镇银行的设置范围受到局限

目前仅针对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6省实施试点,其它地方暂时不能享受优惠政策。

(三)村镇银行的投资群体受到限制

按《意见》规定:对于非银行企业和个人投资村镇银行的比例限制严格。村镇银行应有1家以上(含1家)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0%,任何单位或个人持有村镇银行的股份总额5%以上的,应当事先经监管机构批准, 单一自然人持股比例、单一其他非银行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不得超10%。如果严格按照此规定执行,公司投资将不能控制村镇银行的经营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村镇银行缺乏广泛的投资群体。

(四)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狭小,导致村镇银行的前景未卜

“为穷人提供服务会导致银行经营亏损”这是前几年不少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股改过程中,纷纷将分支机构撤出贫困地区的理由之一。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相对封闭保守,农民的储蓄观念非常传统,缺乏理财观念。另一方面由于村镇银行按经营区域原则上被限定于所属县市或乡村的地域范围内,市场狭小,要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收入水平,这也是90年代中后期大量农村信用社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村镇银行的资金投向难以保证

成立“村镇银行”的目的是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但由于《意见》中没有明确规定农村新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应全部投向农村,这很可能导致新成立的“村镇银行”将资金投向利润更大的城市地区。

(六)村镇银行的支付结算等问题尚需加以明确

由于“村镇银行”规模较小,数量较多,如何将其纳入支付结算体系,结算渠道是直接纳入当地人民银行还是通过其他金融机构代理,需要进一步探讨并加以明确规定。而且,按照目前的发行库管理制度规定,多数“村镇银行”明显不符合要求,需要对“村镇银行”能否直接在当地人民银行发行库存取款做出明确规定。同时,需要解决“村镇银行”金融稳定的问题。

(七)农村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制约着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往往集中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产业,面临着较大的自然和产业风险,在缺乏农业保险和抵押品情况下,贷款的风险很大;同时,由于农户贷款金额小、居住分散,贷款交易成本也很高。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在一些农村地区还不足以使农村金融机构获得合理的资产和资本金回报来弥补其成本和风险。这一扭曲利率政策使许多农村金融机构贷款越多,亏损越多,金融机构无法保证其未来的收益。而且管制的利率政策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把信贷资金撤出农村,越是贫穷边远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这种冲动越强烈。在银监会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的同时,相关政策并未提及农村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的问题,这将成为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极大制约。

(八)村镇银行的运行缺乏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

实际上,所有金融活动管理只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金融风险的防范,一个是金融机构的营运。银监会发了一套由6个文件构成的有关农村金融的文件,但这6个文件中,没有退出机制。这就涉及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这家村镇银行破产了怎么办?

四、实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村镇银行运行应采取县市级村镇银行 + 乡镇级信用合作组织实施方案

由乡镇级信用合作组织作为一线吸纳组织成员的储蓄存款,各个乡镇的信用合作组织的存款统一存储到县市村镇银行,由县市村镇银行统一调度安排在各乡镇的放款额度,乡镇一线的信用合作组织负责放贷对象的情况调查和催收贷款,在县城和所辖的各乡镇之间实现资金的自由流动。

(二)国家应继续加大对村镇银行政策上的扶持力度

对敢于试水村镇银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而言,他们心里盘算的并不完全是“扶贫”,赚钱才是最终的目的。政府要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农村金融商业环境,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教育和医疗等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让农民有能力来利用金融服务,这是从大处着眼的补贴。

(三)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是保障村镇银行长期发展的根本举措

建议成立代表农民利益的专业合作社或综合合作社,成立担保公司帮助农民贷款。

(四)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和完善村镇银行的退出机制

应尽快在我国建立能惠及村镇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村镇银行的联合银行。

(五)我国村镇银行的运行可借鉴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成功经验

中国扶贫基金会在一些贫困县搞小额信贷的试点,在为贫困农户提供小额信贷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发展生产,帮助他们提供销售渠道,因此贷款的效益比较高,贫困农民因为拿到贷款而普遍增加了家庭收入。另外贷款利率也高于银行、信用社的利率,有权势的非贫困户自然不会选择,保证了贷款的合理投向;其次招聘的信贷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当地农民,对他们不发基本工资,其报酬是从他们收回的每一笔放款利率中拿出的一部分。由于他们对农户的信誉情况了如指掌,所以几乎没有不良贷款。另一个是建立了会员升级的激励机制,一级会员可以贷款1000元,如果按时还款,就可以升为二级会员,二级会员可以贷款2000元,如此可以升至五级会员,五级会员可以贷到1万元。因此农民的还款率非常高,基本按期还贷,没有呆账。

(六)建议从经营布局上对金融机构进行调整,以此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

如果哪个地方要发展村镇银行,那么那里的商业银行就应该逐步撤出,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将闲钱存到村镇银行或者为农民服务的信用社,给这些金融机构一个吸纳资金的市场空间,促进这些金融机构的良性循环,更好地为农民提供贷款服务。

(七)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放开步伐应加快

涉农贷款应在利率覆盖风险的原则下进行,即借贷利率要能覆盖贷款业务的全部成本。发展农村金融,在现有的利率环境下是不行的,只会导致金融机构继续“脱农”。提供农村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环境,最重要的就是利率环境。很简单,农村金融要有利可图,才会吸引机构进入。4月10日,《金融时报》头版文章《正确理解农村金融市场的高利率问题》,可能暗示央行将加速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利率步伐。

五、结语

尽管面临各种难题,但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村镇银行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村镇银行的设立,对引导当地民间借贷健康发展、抑制高利贷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将有效地改变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可以预测,村镇银行将与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一起,共同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最终将真正位于功能完整的主流金融机构之列。

参考文献

[1]梁志宏.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8).

[2]鲁靖.农村金融行为与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2005,(2).

[3]罗春玲.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创新[J].改革,2005,(2).

[4]黄孝武.论我国民间金融的治理[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4,(6).

[5]尚海霞.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农村经济,2004,(5).

作者:史亚荣

第2篇:如何加强村镇银行内部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 要:村镇银行对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由于我国的村镇银行起步较晚,目前银行内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本文结合新设村镇银行实际,提出了几点加强村镇银行内部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内部控制;强化

作为新型农业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村镇银行自试点以来,在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填补农村金融市场空白,解决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村镇银行已基本建立了合理的内部管理系统,但由于起步晚、发展经验不足等因素的限制,现阶段村镇银行内部管理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工作,以促进村镇银行的良好可持续发展。本文即结合新设村镇银行发展实际,对如何加强村镇银行内部管理工作提出几点看法。

一、坚持差异定位,树立品牌意识

村镇银行与邮政、信用社等银行相比,在风险抵御能力、业务开展能力等方面均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要发展就必须坚持差异化的定位,明确以“差异化、个性化、简单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经营发展思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从满足客户基本需求着眼,努力探索产品与服务创新,建设“便民”、“惠民”的银行,增强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首先,银行应加强优质服务,立足简单实用的原则,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的优质服务“四项机制”,真正树立“领导为员工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全行为客户服务” 的工作理念,全面提升银行服务水平,并积极改进工作流程,坚持效率至上,安全第一,确保安全高效,以切实解决客户办理业务麻烦、等待时间长等问题。

其次,还应当紧扣县域发展实际,找准信贷投放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建设符合县域发展实际、发展特色和市场需求的银行。应不断地创新服务,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客户着想。针对村镇银行客户特点,实施差异化的定价策略,如对风险小、贡献度大的客户,实行差别化的利率优惠,减轻额小、讲信用的三农及小微客户的利息负担,让利于客户;积极探索创新多样化的服务模式,满足特殊用户的需求;同时不断创新个性化的服务产品,为客户打造个性化的服务。

二、完善管理制度,夯实管理基础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保证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管理效果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加强内部管理,必须不断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按照“有序、严格、简单”原则,加快内部制度的建设。

村镇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后勤保障、财务预算管理、金融服务和内部监督几个方面。在公司治理层面,根据银行发展实际,建立内部规章及制度管理办法,明确制度建设草拟、审批、执行检查、评估修订等内容;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探索员工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员工分类管理及聘用、培训制度,完善以绩效、岗位为导向的薪酬体系;在行政后勤保障方面,加强文件管理工作,完善安全保卫工作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不断完善银行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做好固定资产的维护管理,以为银行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财务预算方面,健全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好预算的指导作用;在金融服务方面,规范金融服务礼仪,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质,探索开展“星级柜员”评选工作,加强金融服务的延展性,提倡具备人性和质量的品牌服务;在内部监督方面,完善内部审计体系,立足于银行实际,合理设置内审、合规岗位,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开展专项业务检查审计,真正发挥内部监管职能。

三、强化风险管控,推进内控管理

新设村镇银行目前虽然初步建立了风险防控体系,但由于成立时间较短,现阶段在风险管理制度的健全性、执行的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不断加强风险管理,以最大限度减少风险,确保村镇银行的稳健发展。

村镇银行发展经营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案防和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安全保卫与信息科技风险及流动性风险。在风险管理中,应坚持将操作与案件风险防范纳入全行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做到警钟长鸣,长抓不懈;认真贯彻落实银监会新的案防工作制度,开展“三法四禁”的学习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传达监管部门及主发起行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一线业务人员风险意识与操作流程规范教育。做好贷款管理,建立完整、高校、科学的信贷资产管理体系,加强信用防范,重点防范客户经理等办贷人员因道德风险造成的贷款安全风险;建立健全声誉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做到遇事不乱,处置得当;还应加强日常安全排查,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案件。在案件风险排查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对要害人员管理,重点对信贷业务和会计结算业务进行检查、排查,进一步提高了全体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进一步加强与主发起行信息科技部门的汇报、联系,确保EAST数据标准化、重要系统上线,切实做好数据备份、互联网管理等安全运行维护工作,防范安全保卫与信息科技风险。此外,应当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加强报告与沟通频度,进一步完善流动风险应急方案,以提高对流动风险的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流动风险的发生。

四、打造企业文化,加强队伍建设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和付出,员工是企业的血液,承载着企业发展与改革的动力,因此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员工的重要性,加强员工队伍的建设,积极为员工搭建能够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使员工认同银行的发展目标,熟知银行的发展方向,增强银行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不同的企业由于公司背景、运营状况等的不同,企业文化也有所不同,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根据企业的现状、发展前景、发展目标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根据彭水民泰村镇银行的发展情况,借鉴吸纳主发起行企业文化精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以“用心”统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教育与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对干部员工队伍的教育引导,加强对全行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教育,让用心成为员工普遍认同并积极践行的核心价值理念,真正做到“用心干工作,用心待客户”。

在企业文化和员工队伍建设中,除了坚持教育引导外,也应当注重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重点围绕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与工作业绩,区分不同岗位性质,制定员工考核指引,并与干部选拔聘用、绩效考核奖励与人员清理清退挂钩,坚持态度、能力、业绩“三位一体”的用人导向,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聘用制度和人才储备库建设,为员工搭建成长的平台;完善薪酬绩效管理及福利慰问制度,建立员工工资增涨机制,落实员工保护措施,真正体现劳有所保、劳有所得、多劳多得。针对当前员工队伍中存在的工作态度不端正、思想懈怠、得过且过等不良现象,全面推进实施并贯彻落实“三法四禁”,组织力量开展常规监督及检查,对于存在不良工作行为的员工,督促其及时改正,对于严重违规者给予严肃处理,通过赏罚并用的手段,提高员工的重视度,杜绝工作中的不良行为及违规现象,切实提高员工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动力。

五、结语

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村镇银行在内部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实践中应当坚持差异定位,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风险管控,同时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队伍建设,从而加强内部管理工作,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宇翔.我国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2]朱兰.刍议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11,(26):122-122.

[3]武晓芬,屠爱心,邱文静等.我国西南地区村镇银行管理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12):46-51.

作者:谢玉琴

第3篇:外资村镇银行的进入对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启示

摘 要:如今,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幅度较大,但是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银行在这块却落后了,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在农村地区存在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很少,对农村的覆盖率较低,对于农村的信贷资金不多,对贷款金额有额度限制,各个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在农村地区分布不均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如果不及时给予解决,那么将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2007年以后,我国实行在农村地区进行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已有几个年头,这些村镇银行发生迅猛,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处理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村镇银行现在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外资村镇银行发展的优势,最后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外资村镇银行;启示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银行资金的支持,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花大力气发展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有所忽略。所以现阶段农村地区的信贷需求具有小额、风险较高、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原有的大规模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无法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运而生。

随着农村银行在需求上的增加和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2006年银监会适时调整准入政策,让越来越多的银行进入到这个领域,村镇银行应运而生,并较快发展。在实际运作中,银监会先试点再扩大范围,再引入外资银行加入,整个体系逐渐完整。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组建726家村镇银行。2013年末,全国各地新型农村机构总计8872家,同比增长28.2%,其中村镇银行占比10.9%。东部地区村镇银行数量在全国占比最高、增长最快(30.0%)①。

二、外资村镇银行的设立与发展

(一)外资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外资银行在国内建立分支机构限制很多,而建立准入门槛低、受到政策鼓励的村镇银行是业务拓展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外资银行在大城市开设网点较难获批,且银行业竞争太激烈,而开设村镇银行更容易获得审批,既响应了中央支持“三农”金融服务的号召,又能享受优惠政策,还能收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好口碑,催动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村镇银行。

2007年12月,全国首家外商独资村镇银行——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的开业,拉开了外资行布局中国村镇银行的序幕,掀起了外资行抢建村镇银行的高潮。

(二)经营优势

1.拥有实力雄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注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筹资单一问题。知名的外资银行,可以在短时间获得客户的信任。在吸收存款和引入民间资本上弥补了村镇银行产权制度上的限制。

2.外资村镇银行选址的区位优势以及先进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弥补了地域限制带来的局限。开放性经济地区,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贷款投入生产,产出多元化的销售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信贷资金的流动性,降低了业务地域限制的影响。

3.创新的贷款模式,控制了风险,使盈利得以保障。汇丰中国和汇丰村镇银行业务的运营和管理是完全分开的,每个村镇银行可以根据当地情况设置自己的经营策略和方式,如“公司+农户”、“农业合作社社员联保贷款”、“贷得乐”等各类无抵押贷款。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汇丰村镇银行与当地的龙头农业企业合作给农户及产品经销商提供贷款,三者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企业可以对农户及经销商进行筛选和推荐,并提供担保,为他们解决了缺少抵押品的问题,银行也能有效控制风险。目前,“农户联保”的模式也已经被村镇银行广泛使用。

三、外资村镇银行的进入对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启示

(一)注重合作伙伴及网点的选择,弥补产权、地域限制的影响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成熟,监管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仍有待完善。完全由个人或非银行业机构出资设立村镇银行,存在较大风险,故产权限制在现阶段是必要的。从外资村镇银行的设立,我们不难看出可以利用发起银行或出资银行的良好信誉,及具有雄厚实力的合作伙伴弥补产权限制的缺陷。地域限制使村镇银行缺乏规模效应,所以对选址提出更高要求。开放的经济环境,涉农企业频繁的对外交易,跳出了区域的局限,其资金使用不仅为本地经济创收,还可以利用货币乘数带动其他地区其他行业发展。

(二)创新业务模式,进一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1.丰富存款模式。存款是银行的业务基础,将存款业务做好才能获得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在存款模式上可针对“三农”特点进行多元化尝试对大额存款客户提供专业管理,提供相关理财产品,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针对个体农户可推广教育存款,个人通知存款等特色存款,普及金融知识同时吸收多元化存款。

2.更新贷款模式。第一,发挥当地特色产业的经济支柱作用,将公司加农户的组合进一步完善,若能借助特色农业,以村镇银行为媒介,将生产农户、加工、销售,以此产业链形成贷款小组,以应收账款作为抵押担保,可以更好的控制资金流动,小组成员进行共同担保,在各环节中缺乏资金时,先由小组成员评价贷款风险与可行性,再由村镇银行进行审批,贷后由村镇银行定期跟踪贷款情况,完善贷后管理工作。第二,引导农民联保贷款。既可实现村民的共同监督,又使他们结成风险共同体。村镇银行积极引导村民交流合作,也保证了还款质量和期限的确认。第三,采取更为灵活的担保方法。农户手中的不动产不易作为抵押品,这就需要尽快建立村镇不动产担保的登记查询系统,并由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使农村房屋、土地承包权等不动产抵押更加灵便。

3.升级管理模式。在人员配置上,要求管理模式与村镇银行的产品和服务配套,加强村镇银行企业文化的营造,形成一整套的人员培训模式,促进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强调“合规经营,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注重对员工风险意识培养,在服务中树立专业过关,服务优质的良好形象。

(三)完善各项制度,加快农村金融环境建设

应积极与当地政府配合谋求政府政策上的扶持。央行应积极帮助村镇银行完善结算渠道,解决大小额支付系统、征信系统方面的问题。在提高中央银行监管水平的同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体系十分重要。村镇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考虑适当放宽经营区域上的限制,有利于分散同质地区的系统风险,增强银行本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秦晓晴.从村镇银行定位问题看现代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向[J].金融观察.学术版.2008(10)

[2] 韩继云.外资银行进军中国农村市场及中资银行的对策.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7)

[3] 当前村镇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善建议_基层建言_中国金融界网http://www.zgjrjw.com/news/jrsc/201029/12265568711.html

注解

① 2013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http://cn.chinagate.cn/ reports/2014-08/15/ content_332447 3 2 _6.html

作者:于浩淼

第4篇:村镇银行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

【摘要】7月23日银监会出台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银监发72号),标志着银监会自开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试验,正式成为我国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的战略规划。经银监会核准,于12月26日挂牌成立的平罗村镇银行,不仅是石嘴山经济金融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区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的又一丰硕成果。村镇银行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等优势,出台金融服务举措,服务“三农”发展,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搭建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已经产生了积极影响。针对这些影响,结合村镇银行的发展纪实和参与筹建及信贷工作的经历,就村镇银行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问题,提出以下粗浅见解。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科学发展制约因素对策

【引言】

面对改革中的农村金融市场,村镇银行即将进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业务经营的稳健过渡期、行业发展的加速扩容期、攻坚克难的严峻考验期。平罗村镇银行作为新时期农村金融的生力军,针对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在进一步加强市场定位、深化机制改革、加快自我发展基础上,忠实履行好社会和时代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推动“三农”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正文】

村镇银行自成立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银监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区、市、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平罗县委、政府关于农村经济工作的整体部署,以其决策高效、定价机制灵活、控制机制新颖、市场定位明确的鲜明的支农特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延伸服务内涵,强有力地支持支柱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农村个体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城乡居民消费信贷的支持,信贷扶持城乡居民再创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有效激活了当地农村金融市场,改善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

一、村镇银行发展概况

(一)政策基础

村镇银行,即为“三农”设立的银行。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出台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意见”,随后又于1月29日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6项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以下简称“新政”)。新政的出台既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的创新之举,又是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充分性的具体行动。这对于改善农村金融领域信贷资金外流、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同时,新政也将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对农村金融市场主体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发展现状

村镇银行位于素有“塞上小江南”之美誉的西部百强县——平罗。平罗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西依贺兰山,东临黄河,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毗邻,总人口29.85万人,农业人口22.65万人,城区人口7.2万人,其中:回族人口9.55万人。现有耕地82.18万亩,未利用土地113.49万亩。

村镇银行现有员工32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57%。服务县辖7镇12乡、145个行政村,总人口29.85万人。境内土地肥沃,排灌自如,气候宜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盛产小麦、水稻、大豆、玉米、油料、水果、瓜菜等。

村镇银行于12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由宁夏泾源县农村信用社发起设立,注册资本金301万元,其中泾源农信社作为发起人出资211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0.09%;其余的三个股东为自然人发起人,分别出资30万元、共9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9.91%。开业以来该行按照《村镇银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紧紧围绕“定目标、明责任、强宣传、树品牌、抓服务、提效率”的工作思路,突出“服务三农”主题,加大投放力度,有效推进了各项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村镇银行开业以来受到了平罗县广大农户的欢迎。截止10月末,我行资产总额5441.39万元,较年初增加5441.39万元;负债总额5352.38万元;各项存款余额4817.28万元,较年初增加4817.2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577.05万元,较年初增加3577.05万元,存贷比例63.88%;其中:涉农贷款2829万元,占比79.09%;其他贷款748.05万元,

第5篇:如何设立村镇银行

1、 投资人须符合条件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出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经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自,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投资人的要求,银监会发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作了相关规定:企业入股,财务状况良好,入股前上一盈利: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全部资产的10%以上;境内自然人入股,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良好信用记录,企业和自然人的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

同时还规定,发起人或出资人中应至少有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其持股比例不低于20%,银行外其他股东没加持股不能超过10%;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任何单位或个人持有村镇银行股本总额5%以上的,应当事前报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审批。国家同时鼓励开办的贷款公司则是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全额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资产规模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

2、 向拟设地银监局提出筹建申请

“设立村镇银行应当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其中,筹建申请书主送机关为银监局,开业申请书主送机关为银监分局(银监局所在城市辖区内村镇银行的开业申请书主送机关为银监局)。”该负责人表示,筹建工作中,首先要确定组建地点,地点有主要发起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银监局发布的需要设立机构的地域名单进行选择,与拟设地银监局沟通后,开张筹建准备工作。

筹建前期,全体出资人需要签订协议书,确定拟组建村镇银行的组织形式、出资方式和股本结构,明确发起人的权利和义务;召开出资人大会,按照法定程序审议通过同意出资设立村镇银行、成立筹建工作小组的有关决议。另外,还要到工商部门申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准备工作完成后,向银监局提出筹建申请。银监分局将在20个工作日内将初步审核意见和申请材料上报银监局,银监局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4个月作出审核决定。

“申请人还应递交相关材料。“据了解,筹建期的申报材料包括筹建申请书、可行性报告、筹建工作方案、发起人协议书、发起人名录、企业法人的有权机构同意向村镇银行出资入股的决议、入股资金来源真实合法性、入股情况及上述资料真实性的书面声明;同时,还应提交《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发起人基本情况及最近两年经审计的会计报告等。

3、达到条件即可提交开业申请

“村镇银行的筹建期最长为自批准之日起6个月。筹建期内达到开业条件的,申请人即可提交开业申请。”该负责人表示,要申请开业还需要做一些工作:

聘请中介机构验资,出具验资报告;筹建小组就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人选与当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沟通;起草章程草案及各项规章制度,并经股东会、董事会等审计通过。筹建工作完成后,向拟设地银监局提交开业申请,决定机关2个月内将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书面决定。

村镇银行申请设立的条件

村镇银行的名称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其中行政区划指县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或地名。

设立村镇银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符合规定的章程;

2、发起人或出资人应当符合规定的条件,且发起人或出资人中至少有一家银行也金融机构;

3、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4、注册资本为实收货币资本,且由发起人或出资人一次性缴足;

5、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6、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

7、有必需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8、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村镇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自主选择组织形式,设立村镇银行要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筹建需提交的材料

1、 筹建申请书;

2、 可行性研究报告;

3、 筹建工作方案;

4、 筹建人员名单及简历

5、 发起人或出资人基本情况及除自然人以外的其他发起人或出资人最近2年经审计的会计报告;

6、 发起人或出资人为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应提交其注册地监督管理机构出具的书面意见;

7、 中国银行也监督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村镇银行的筹建期最长为自批准之日起6个月。筹建期内达到开业条件的,申请人可提交开业申请。

申请开业,应提交以下文件和材料;

1、 开业申请书;

2、 筹建工作报告

3、 章程草案

4、 拟任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申请书

5、 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6、 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7、 公安、消防部门对营业场所出具的安全、消防设施合格证明

8、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村镇银行的优势:

1、从全国范围看,村镇银行的设立正经历由冷变热的过程,有专家分析在未来两年内,村镇银行将呈暴发式增长。原因有两个;一是盈利能力较强,部分村镇银行开业半年就实现了盈利,二是为激发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热情。银监会于2010年进一步放宽了村镇银行的限制。并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使金融机构设立村镇银行更加有利可图。

2、市场空间大。目前来看,真正针对农村金融的只有农信社一家银行,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活动,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共青团区委迎来组织部考核组,对共青团区委一年来的工作进的实地测评,感谢组织的帮助与关怀,今后我们更要自觉地接受组织的监督与考核。铁东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又开始了新的征途。广大青年有幸成为亲历者,成为追随者,同时我们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心存畏惧,“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亲属子女可以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 “五区”战略的发展规划,为建设富裕和谐新铁东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第6篇:村镇银行发展对策探讨

当前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村镇银行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一)控股模式单一,导致各方利益主体动力不足。《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持股比例不低于20%。而在河南被调研的22家村镇银行中,超过一半的发起行拥有51%及以上的绝对控股权,部分银行持股比例达到80%。民营资本股东的话语权太小,对村镇银行采取观望态度的居多,客观上阻碍了民间资本和证券、保险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成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国有商业银行出于经营效益,不愿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农信社也在农村没必要再成立村镇银行,现有村镇银行大部分是地方商业银行设立。这种制度设计在一定意义上对繁荣发展村镇银行、促进支农机构“广覆盖”不利。

(二)村镇银行有偏离目标的现实外在条件。但“村镇”一词刻画了其应“在农村地区设立,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现实中,大多成立的村镇银行都将其支行设在行政中心所在地,多是县城。村镇银行最终呈现“冠名村镇,身处县城”的格局。这并未完全符合在农村这个金融服务空白地区布局的经营思路。另外,长期身处县城或发达地区城镇,村镇银行成立之初,肯定会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和法规,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开展金融服务工作,但时间一长不可避免会“移情别恋”:偏离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的办行宗旨,寻求新的市场定位。不排除会青睐于大、中型企业上,在某种程度上偏离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初衷。

(三)先天不足,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目前从现实看,一是结算系统孤立。部分村镇银行至今没有单独的行名行号,无法加入人民银行的大小额实时支付系统,只能进行资金的手工清算,汇划到账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客户快速、便捷的服务要求,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事故。二是网点少,便民服务上不去。由于村镇银行目前多是在县城的一个孤零零的网点,村民存款、取款都必须要到网点来,任何一笔从外地汇入的款项都是跨行跨区,汇费昂贵,村镇银行在汇兑业务上竞争不过农行、邮储银行、农信社。此外,村镇银行的通存通兑没有开通、银行卡业务缺失,汇路不畅也是一个大问题。三是力量小制约发展。从目前看,绝大多数村镇银行人员偏少,多为10来个人,加之都是新来人员、成分素质不一,对本银行的发展理念认识不一,这些都势必加剧“万事开头难”。

(四)客观要求创新经营与观念陈旧化的矛盾。村镇银行要想在农村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闯出一片新天地,必须创新方式、适应农村实际,如创新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创新贷款审批流程,创新具有农村特色、真正符合农村实际的金融产品等。但由于目前村镇银行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其他金融机构的人员或社会上的招聘人员,老观念多,很容易把自己的业务模式照搬过来,但农村市场具有自身的特点,照抄照搬很难开辟新天地、实现大发展。如何避免村镇银行走四大商业银行的老路,如何使控股股东向村镇银行输出经验并使之适应县域市场的特点是一大难题。

(五)宣传不够,公信力低。一方面由于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短,农村居民对其缺乏了解,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程度较低,担心存款安全性。另一方面由于村镇银行经营网点少,大多数只在县城有一个点,极少数能开设一两个支行的,服务不够方便,就很难争得农民市场。特别是河南省不少农村地区是典型的“打工经济”,外出务工收入是当地经济支柱,村镇银行失掉这笔业务,就失去了大部分存款来源。而且员工数量、网点覆盖方面的“软肋”也导致其自身运营成本较高、盈利空间较小、竞争力不足。

推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对村镇银行发展的政策扶持和支持力度。建议一是适当地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实际发展状况和资金供求状况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地确立贷款利率;二是在3至5年实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初期不断壮大;三是由当地财政出资建立奖励基金,对发放涉农小额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村镇银行给予奖励,鼓励村镇银行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四是央行要像支持农村信用社一样,支持村镇银行,给予其同等支农再贷款的优惠政策,监管部门应出台促进村镇银行与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竞争和发展的有关政策,帮助村镇银行增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五是要尽快建立村镇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嫁接的支付清算和通存通兑体系,适应科技网络时代便捷高效的资金周转需要。

(二)探索村镇银行子银行管理模式,引导大中型商业银行牵头批量发起村镇银行。适应新的农村发展要求,就要大量设置村镇银行等新型机构,以实现“增机构,广覆盖”的要求。要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等多种经济主体到村镇银行参股,适当改进股权设置规定,调动多方主体投资积极性。要探索村镇银行子银行模式,让国有大银行或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专业化、规模化地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避免母银行直接单个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的繁琐程序。从实际经营角度,鼓励大银行到县域设立村镇银行,以便利用其遍布全国的网络,成熟的风险管理制度与文化,推进村镇银行规范发展。同时,要加快村镇银行“下乡”步伐,多设基层网点,真正俯下身去,深入农村,服务农民。

(三)加强监管,真正让村镇银行走好走稳。加强村镇银行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和运营水平。要加强村镇银行人员企业文化理念培训,增进认同感和归属感,将个人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银行监管部门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检查考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突出村镇银行支农指标的考核,保证村镇银行对农民适当的贷款比例。要积极引导村镇银行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和风险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村镇银行应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四)加大务实性宣传,让百姓主动为村镇银行宣传。创建初期,村镇银行应不断地利用各种广告和公关媒体,深入农村基层,宣传村镇银行性质、服务宗旨和自身特点。还要坚持深入农村经常拜访客户,不断提高影响力和美誉度。另外,还要以实绩、以成效宣传,真正扶持一些有能力、有前途、符合市场的农村家庭企业,让他们先富起来、带动一片,以优质服务带来的优质客户献身说法宣传村镇银行,让“先吃到螃蟹”的人成为村镇银行的义务宣传员。时间长了,就会不断增强村镇银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增进自身的发展和服务能力。

(五)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奠定村镇银行发展的信用基础。大力推动当地信用户、信用村与信用镇的评价制度。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状态进行调查评级,建立信用登记咨询系统。督促村镇银行尽快建立电子化的信用记录和办理银行代码,将客户资料及时录入人民银行征信库系统,实现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参加农业保险,引导农民成立互相提供担保的担保基金,鼓励农民自由结对,相互提供担保。要充分利用政策倾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建立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业提供担保服务;还要积极探索实行大型农机具、农业机械等动产的抵押、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从各个方面降低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外部市场风险。我们相信,只要村镇银行真正俯下身去,“躬耕于"三农"之中”,支农发展天地才会越走越宽。

第7篇:广西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它是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原则进行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具有商业银行的职能和特征。

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推动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地区。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以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六省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2007年1月22日,中国银监会进一步出台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了试点地区村镇银行的设立、公司治理及经营管理等问题。2007年10月12日,中国银监会把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市区。为了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2010年5月18日,财政部颁发了《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当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年末存贷比高于50%且达到银监会监管指标要求的村镇银行,按其当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补贴。2010年9月25日,财政部又颁发了《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财政部门对县域金融机构当年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按2%的比例给

予奖励。对年末不良贷款率高于3%且同比上升的县域金融机构,不予奖励。2011年7月25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村镇银行组建的相关规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都开始积极设立村镇银行,截止2011年第一节度末,全国开业的村镇银行已达400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

目前,国内已有学者分别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1],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2]和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3]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李晓健根据广西农业特征、从拓展东盟市场的视角,提出要加快村镇银行的发展,从而支持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增强广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4]同时,他还对广西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促进广西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5]

一、 广西村镇银行发展概况

随着全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广西也积极地进行村镇银行的组建,满足农村地区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2008年6月30日,广西首家村镇银行——平果国民村镇银行的开业拉开了广西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序幕。平果国民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是由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发起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它的成立为广西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挑战、竞争和活力,并对广西农村金融改革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具有重大的意义。同年,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由桂林银行作为发起人成立的兴安民兴村镇银行于11月26日开业。

截止2011年第二季度末,广西已有13家村镇银行,分别为:平果国民村镇银行、兴安民兴村镇银行、田东北部湾村镇银行、柳江兴柳村镇银行、东兴国民村镇银行、临桂国民村镇银行、钦州灵山泰业村镇银行、田阳兴阳村镇银行、桂林国民村镇银行、横县桂商村镇银行、南宁江南国民村镇银行、容县桂银村镇银行、宾阳北部湾村镇银行。其中,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发起成立的有5家,桂林银行发起成立的有3家,广西北部湾银行发起成立的有2家,柳州银行发起成立的有1家,广西兴安农村合作银行发起成立的有1家,东莞银行发起成立的有1家,如图1。

图 1 截止2011年第二季度末,各银行在广西发起成立村镇银行的数量(略)

至今,广西村镇银行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拓宽了农村地区的融资渠道,为三农、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比如,平果国民村镇银行始终坚持村镇银行“小额、分散、流动”的原则,根据该县的经济特点来开发贷款产品,先后开发了农户联户担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业企业担保贷款、林权证质押贷款、个体工商户抵押贷款、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等产品,并根据产品特点采用不同的担保方式,有效解决平果县域的“三农”、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资金需求,增加了企业和农户的经济收入。2011年,平果国民村镇银行获得全国首届“十佳村镇银行”称号。截止2010年12月末,平果国民村镇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0611万元,贷款余额22935万元,实现净利润856万元。户均贷款余额为34.82万元,其中贷款余额在50万元以下的有462户,占全部贷款余额的

73%;个体工商户贷款、农户贷款、小企业贷款占总额比例分别为44.23%、16.08%、14.26%,如图2。[6]广西兴安民兴村镇银行截止2010年12月31日各项存款余额6.41亿元,较年初增加3.31亿元,增幅106.96%;各项贷款累计发放742笔,贷款余额4.2亿元,较年初增加2.19亿元,增幅108.95%;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98亿元,占贷款总额70.84%,贷款市场占比跃居全县第四位。[7]据《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稳定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截至 2010 年末,广西村镇银行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7.86 亿和 13.3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86.18% 、和 135.47% ,存贷比为 74.86% ,同比下降16.17 %。

图 2 2010年末,平果国民村镇银行贷款余额构成情况

二、 广西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社会信誉低,吸存能力差

村镇银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公众对其了解还不够,部分人认为村镇银行是“私人银行”,缺乏信誉,不愿到村镇银行存款,而更愿把钱存到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这导致村镇银行在吸收存款的业务上处于劣势,竞争力不如其他农村金融机构。

广西村镇银行的社会信誉低究其因,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广西村镇银行2008年才成立,成立时间较短,还未形成足够的影响力,实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二是,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对村镇银行的定位、意义及其金融产品缺乏足够的认识;三是,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比较低,各出资人均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这与以国家信用为后

盾的商业银行相比缺乏“安全感”。另外,村镇银行主要设立于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造成了村镇银行筹资困难。目前,村镇银行还存在支付清算渠道不畅通,网点少等问题,这导致其便利性不足,对潜在存款客户的吸引力下降。

(二) 经营成本高,盈利水平低

广西村镇银行的客户主要是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较多,利润率本身较低,而风险较高。农民居住比较偏、散,客户贷款具有频繁、额度小等特征,导致经营成本高,影响村镇银行的经济效益。村镇银行机构的小型化、分散化,在应对储户提现和其他日常运营问题上,所需的高流动性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相对较高,形成活期存款、各种汇兑头寸较少,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与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相比,广西村镇银行经营规模偏小,缺乏规模效应,盈利水平比较低。

(三) 面临情况复杂,经营风险较大

广西村镇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农业自身的风险政策风险和政策风险农业自身的风险。信用风险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村镇银行的主要客户是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这些对象的信用记录不完善,大多未纳入征信系统,因此无法运用传统的评估方法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这使村镇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高于一般商业银行。政策风险主要是由于村镇银行的成长时间比较短,相关的政策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比如,人民银行对村镇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是否放宽这一问题并未给出明确的规定。2010年5

月,财政部在《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中规定“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收入总额”,然而其有效期为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不具有可持续性。在组建村镇银行的挂钩政策方面,中国银监会在2011年7月25日下发的《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在地点上,由全国范围内的点与点挂钩,调整为省份与省份挂钩”,也是政策不确定性的表现。农业对自然环境依赖程度比较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低,具有较大的风险。另外,广西在农业生产方面还缺乏科学的规划,未能按市场的需求进行规模化生产,农业发展存在盲目性趋同性,而且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这些特定因素都将会对农民按时还款的能力产生影响,给村镇银行的发展带来风险。

(四) 贷款投向难以保证,偏离目标定位

在《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第三十九条中指出:“村镇银行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后,其可用资金应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首先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已满足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涉农债券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这并未对村镇银行的资金投向给出强制性的规定,很难保证村镇银行的资金流向。村镇银行的目标定位是为“三农”服务,缓解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但同时它也是以盈利为其经营目标,由于农业具有收益低、风险大的特点,因而这两个目标是存在一定矛盾的。作为村镇银行的股东,他们的目标就是赚钱,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村镇银行他们将会把贷款

投向悄悄转向城市地区,从而背离了村镇银行设立时的目标定位,支农效应被削弱。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以使村镇银行有足够的内在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保障实现其目标定位。

(五) 业务种类单一,缺乏吸引力

根据银监会的规定,村镇银行拥有许多与普通商业银行基本相似的功能。 但在实际中,与一般商业银行相比,村镇银行的业务种类还比较单一,其业务处理系统还是基于简单的内部网络。目前,广西的村镇银行还没有接入中国人民银行的清算系统,现代银行的结算方式还没有形成,信用卡及电子银行等业务都很难开展。另外,村镇银行的网点也比较缺乏,无法给客户带来便捷的服务,这些都使村镇银行的吸引力减弱,无法跟普通商业银行竞争。

(六) 管理水平不高、人员素质较差

广西村镇银行从业人员管理水平与业务素质是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村镇银行在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方面与一般商业银行有一定的差距,。以广西柳江兴柳村镇银行为例,今年8月12日其在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中对学历的要求为大学专科(含)以上学历,而一般商业银行大多要求要本科(含)以上学历。然而,农村金融问题比较复杂,这对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与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使村镇银行无法根据其市场定位和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进行金融创新和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

三、 促进广西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一) 结合广西特色农业,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当年广西与东盟贸易双边额达到65.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9%,这将给广西带来巨大的商机。广西拥有丰富的农产品,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越条件,这也为村镇银行在广西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基础。因而,广西村镇银行应努力结合东盟市场、结合特色农业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支持特色农业的发展,增强广西农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形成金融、经济之间相互促进式的发展。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村镇银行要“以市场为主导,以客户为中心”,结合特色农业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以灵活的方式提供更能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

(二) 提高吸存能力、扩展资金来源渠道

政府和村镇银行要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公众加大宣传力度,介绍村镇银行的性质及其开展的相关业务,增进社会公众对村镇银行的了解。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从而使客户能放心的把钱存到村镇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银行的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制度。它指的是由各类存款机构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建立保险准备金,一旦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困难或倒闭时,即可受到存款保险机构的救助,从而起到保护存款人利益的作用。该制度对不同规模、性质、背景的存款机构的保护程度都是相同的,因此提供服务的优劣,将成为客户选择存款银行的主要因素,这更加有利于促进存款银行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另外,为进一步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人民银行可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支农再贷款,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在资产业务方面,村镇银行应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积极与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竞

争,争夺市场份额。同时,村镇银行应当培养自身优势,重视其他银行所不擅长的小额贷款业务,填补市场空白。

(三)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由于村镇银行起步晚,实力有限,盈利水平低,因而政策支持在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税收政策方面,国家应给予村镇银行的营业税率与农村信用社的优惠税率相同,即3%,从而减少村镇银行经营成本。同时,政府还应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政策来提高村镇银行开展农村业务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对完成目标的银行给予奖励和补贴,另一方面对有违规行为的银行进行处罚,建立一套完整的奖、罚激励机制。中央银行可放宽村镇银行的利率政策,使其定价更加灵活,帮助其拓展市场。针对农村金融高风险、低收益的特征,政府通过建立这种风险和收益相称的激励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励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的开展。

(四) 健全风险监控机制

借鉴平果国民村镇银行的成功经验,村镇银行可以用农户联户担保贷款、农业企业担保贷款、林权证质押贷款、个体工商户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控制农村信贷风险。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应结合本地区的实践情况,建立符合实际的担保机制,进一步扩大农村抵押担保品范围。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明晰产权,建立公开透明的农村土地使用权、牧场及其他不动产的抵押登记、交易制度,扩大抵押品的范围,从而使农村的金融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另外,为了分散农村地区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可以引入保险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为农业提供保险服务,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最后,要完善

农村地区信用记录,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资金需求者的信用风险评估、监控奠定基础。

(五) 切实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机构应按照2007年银监会出台的《关于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中提出的“宽进入、严监管”的标准,严格根据其中规定的监管内容对村镇银行进行监管。村镇银行的经营具有高风险性和较低抵御风险能力的特征,监管部门应要求村镇银行建立起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对村镇银行发展中出现的偏离“三农”目标的问题加强监管,保证村镇银行将绝大部分的资金用于农村建设,保障辖区内的农户、个体工商及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六) 加强员工培训

金融业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员工职业素质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对村镇银行的竞争力有重大的影响。因而,村镇银行应重视对员工的理论知识、业务技能、服务态度进行全方位的培训。理论知识是从事金融行业所必备的基础,对员工的工作质量及其自身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同时也是村镇银行培养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必不可少的内容。在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态度综合反映了村镇银行的整体实力和形象,是员工培训中的重要内容。(作者单位:武鸣县财政局,广西大学)

第8篇:村镇银行发展现状[1]

1.1定义

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其宗旨是“支农、支小”。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其性质属于“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的经营业务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以及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村镇银行还可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

1.2发展历程

近年来,虽然农村金融服务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但由于多种原因,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农村金融改革启动迟、进展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农村金融服务还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学习借鉴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村镇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的经验,征询了中农办等有关部门建议,最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制定并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村镇银行应运而生。

在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最活跃的组成单位。自2007年3月国内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开业以来,村镇银行发展迅速。截至 2009年9月末,全国已经有13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有11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收资本50.9亿元,其中村镇银行是50.4亿元,占99%;存款余额159亿元,村镇银行是157亿元,占98.7%;贷款余额126亿元,村镇银行是123亿元,占到97.6%;1-9月,共实现盈利9489万元,村镇银行9092万元,占到95.8%。

1.3主要模式

1.3.1孟加拉村镇银行简介

孟加拉乡村银行源于 20世纪7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默罕默德·尤努斯博士的小额信贷试验, 1983年被政府允许注册为民间银行。早在上世纪70年代,孟加拉国的尤努斯博士亲眼目睹了家乡人民的生活疾苦, 为了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的境遇,他立志帮助他们,他把自己的 27美元借给了42个贫困农村妇女,从此小额信贷便诞生了。从借贷27美元给42个赤贫农妇起步, 开始创建孟加拉乡村银行,用了30年时间,发展成为组织遍及全国的金融机构,拥有400万借贷者( 96%为妇女)、1277个分行、12546名员工、贷款 - 1 -

总额达40亿美元的庞大银行网络, 服务于全国64个地区的68000个村,而还款率也达到97%以上。帮助了数百万人口成功脱贫。2006年, 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同时也完成了一个伟大的经济学证明:穷人更讲信用。

1.3.2孟加拉村镇银行模式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是一种非政府组织从事小额信贷的模式,具有独立的组织系统和经营机构。其主要特点为:第一,孟加拉乡村银行专营小额信贷, 专门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存款、贷款、保险等小额信贷金融服务,贷款对象以穷人为主,多为贫困群体,主要是农村贫困妇女。第二,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贷款资金来源主要是本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以及成员储蓄。第三,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组织系统由银行自身的组织机构和借款人组织机构两部分组成。银行自身的组织机构分为四级, 即总行-分行-支行-营业所。借款人的组织机构分为三级,即会员中心-会员小组-会员。其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农户自助组织,通常按 30- 50人组建一个中心, 5人为一个小组。中心有定期的每周中心会议制度,即时交流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在会员小组,小组成员都需要取得以下共识:承担在其他成员发生还款困难时相互帮助的义务,即如果贷款者无法按期还款,则中心小组成员共同承担风险,其他成员负有相应的连带还款责任。第四,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贷款额度由成员个人所在小组的表现、个人在乡村银行的总储蓄额及个人意愿决定,总额度不低于个人储蓄总额的150 %。还款期限可选择按周或按月还款。对按期参加活动、按期还款的,其贷款额度逐步增加;反之则递减。第五,孟加拉乡村银行根据借款人的需求发放无抵押、短期的小额贷款,同时要求客户开设储蓄账户,存款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购买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股份,从而成为银行股东。

1.3.3孟加拉村镇银行模式成功的经验总结

第一,以穷人为对象 提供以免担保贷款为主体的综合服务

小额信贷首先是信贷额度小,需要这种资金的人一般是穷人。其次贷款只能是

免担保的,并且为了提高贷款偿还率,就必须围绕小额信贷开展吸收存款、办理保险、选择发展项目、进行教育与技术咨询等综合业务,以提高贷款对象的还贷意识和能力。

第二,以自愿为原则 建立穷人自己的组织和相应的运行机制

孟加拉乡村银行是非政府的民间金融机构,具有自愿参加相互帮助、相互监督、责任连带、高效运行的特点,小组和中心会议制度提高还款率,同时也增加穷人自身发展的社会支持。 第三,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建立依赖于市场化经营的组织体系

尽管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都有政府支持,但以NGO为主体,以金融市场规则为基础独立运行是其基本特征和当前主流。

第四,以政府支持为前提 与政府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 2 -

孟加拉国不仅政府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在态度和政策上是宽容和支持的,而且村镇银行始终和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对乡村银行的合法性和资金支持有着重大促进作用。

第五,乡村银行贷款产品多样且功能上不断创新

从最早开始为穷人们提高生产性贷款,到后来不断挖掘穷人贷款需求,开始重视消费性贷款,并且推出了具有人性化多样性的消费性贷款,以其优惠的贷款期限与灵活的利率水平,深受成员的欢迎。比如住房贷款、教育基金、养老基金等等,为成员基本生活保障,生活水平的提高,指导成员投资以及子女教育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第六,乡村银行培养了一批素质和效率高的工作人员团队

每个基层工作人员要在每周走访两次所管辖内的贷款成员。乡村银行第二代总体系统引进绩效“奖星”制度后,工作人员的工作潜力被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乡村银行的成功。

4.前景分析

4.1村镇银行将成为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新突破

由于小企业自身特性,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约,融资难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开展小额贷款的经验表明,农村小额贷款是农村金融非常有效的一种模式,对提高农民收入效果显著,比较适合于消除绝对贫困;同时对贷款者而言,小额贷款兼具坏账率低、收益高等优点。

不同于大多数金融机构重大轻小的情况,定位于农民和小企业贷款的村镇银行,贷款门槛较低,贷款额度小,致力于解决小企业的切身问题;并且其重大意义被国内外的成功实践所证实。因而,在这一金融机构创新过程中政府、村镇银行和小企业都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加强风险控制。相信只要措施得当,村镇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4.2村镇银行将成为改善“三农”问题的润滑剂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农户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对金融的需求都与日俱增,在广大农村地区,我国的农村金融长期不能够满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需求,使他们陷入贷款难的境地,潜在地损害着他们的利益和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村镇银行就是顺应这个需求产生的创新性金融产物。

村镇银行的建设立足于“三农”,是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的金融机构。它的成立是国家站在农民权益保护的立场下做出的与时俱进的决策,意味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客户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客户同等的金融服务权利,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金融体系问题的创新之举,也是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的必经之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

- 3 -

4.3村镇银行将成为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模是十分庞大的,但是由于其长期处于政府的金融监管之外,对经济的运行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比如:会影响利率政策的实施、投机性强等。村镇银行的建立可以将分散的民间资本纳入到规范的金融系统,使得非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得到明显降低,从根本上保障民生利益。最后,有利于留住农村的资金,真正实现为农民谋利益的目的。我认为作为新生事物的村镇银行尽管正受到筹资困难,业务品种单一,社会影响低等问题的困扰,但是其中也蕴含着村镇银行的优势和机遇,村镇银行的设立有助于改变农村金融格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农村经济服务,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因此,应在总结试点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各项机制,大力推广村镇银行,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完成其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服务的目标。

- 4 -

第9篇: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村镇银行是中国银行体系中的新生儿,它的诞生为原本单一的、缺乏活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兴起建设村镇银行的高潮。

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2007年10月又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从2007年3月初首批3家村镇银行开业,到2009年3月初,全国已有97家村镇银行,短短两年时间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速度,而这一数字还将迅速壮大。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总体来看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良好,但增速太慢。

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中既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大市场,潜在着较大发展空间,又是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对农村经济有着积极影响的新举措,具有服务“三农”的强大“造血”与“输血”功能。从整体上分析,村镇银行体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定位明确。二是注重实效经营机制活。三是服务效果好。

但作为新生事物,研究发现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

1 村镇银行并没有真正深入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三农”

根据《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本质上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因此它与其他银行类机构从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其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但“村镇”一词同时也刻画了其设立区域、服务对象,即“在农村地区设立,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由于农户具有一些“天然弱点”:抵押物不足、农业弱质性隐含的还贷风险和非生产性借贷等,而且农业具有投资回报周期长、盈利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弱等缺点,所以历来各种金融机构都不愿意与农民打交道,村镇银行成立之初,肯定会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和法规,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开展金融服务工作,但村镇银行在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实现“从一而终”的经营理念,它们会逐渐偏离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寻求新的市场定位。从已经成立的村镇银行来看,大多将其总部设在各试点地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周边的金融和经济环境理想,商贸较为发达。从客观来看,其并未完全符合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布局的经营思路,村镇银行最终呈现“冠名村镇,身处县城”的格局。更有甚者,部分村镇银行没有专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农贷业务,而将目光放在贷款金额比较大的小企业主及出口企业上,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初衷,如何在服务三农的政策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盈利是村镇银行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 存贷比高位运行,警防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由于村镇银行是新开业的银行,社会公信力比国字号银行差,社会认知度比较低,所以村镇银行的吸储能力很低,加之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和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进一步限制了村镇银行资金的来源,而且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对农民存款的吸引力,村镇银行面临可贷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服务“三农”的规模扩张;与吸存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镇银行在贷款上却颇具优势,村镇银行是县域内独立的法人机构,决策流程短,从接受客户申请到最终决定,至多只需三天左右。如果担保抵押措施到位(如村镇银行认可的客户提供保证担保),客户当天申请,当天就可贷款。这对县域内资金需求具有明显的短、小、急特点的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持续的存贷比高位运行,村镇银行要特别注意流动性风险,一些村镇银行远离母行(特

别是城商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而人民银行在很多县域没有分支机构和金库,紧急情况下外部支援能力有限。村镇银行总的存款规模小,要防范存款异动风险,一旦出现流动性危机,将对其声誉带来毁灭性打击,使其吸收存款将更加困难。

3 控股模式单一,导致各方利益主体动力不足

《暂行规定》对产权结构的安排是:“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持股不低于20%”,但大银行在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时,一般都要求持股50%以上,要处于绝对控股股东地位。大中型银行对设立村镇银行不积极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村镇银行投资回报周期长、盈利能力有限,不如扩张分支行、网点效益高;另一方面,村镇银行如果经营不善,出现问题,将对母银行的声誉和品牌造成伤害。此外,民营资本认为现有的产权结构安排下,民营资本股东的话语权太小,因而民营资本在短暂的热情之后,对村镇银行渐渐采取观望的态度,这对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改革也不利。

4 村镇银行结算系统孤立,成为网络时代的“信息孤岛”

部分村镇银行至今没有单独的行名行号,无法加入人民银行的大小额实时支付系统,只能进行资金的手工清算,汇划到账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客户快速、便捷的服务要求,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事故。由于村镇银行只是在县城的一个孤零零的点(极少数开设了一两个支行),村民存款、取款都必须要到网点来,让客户感到不便,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任何一笔从外地汇入的款项都是跨行跨区,汇费昂贵,加之在乡镇没有网点,取款不方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一般不会选择村镇银行作为汇入行,村镇银行在汇兑业务上竞争不过农行、邮储银行、农信社。很多农村地区是典型的“打工经济”,外出务工收入是当地经济的支柱,村镇银行失掉这笔业务,也就失去了大部分存款来源。此外,村镇银行的通存通兑没有开通、银行卡业务缺失,汇路不畅也是一个大问题。

5 经营方式创新化与经营观念陈旧化的矛盾

传统的经营方式在农村金融市场是没有出路的,历史表明村镇银行要想在农村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创新自己的经营方式,如创新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创新贷款审批流程,创新具有农村特色、真正符合农村实际的金融产品等,但由于目前村镇银行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农信社的老员工,在经营观念上比较传统;而且由于《暂行规定》中规定银行金融机构必须是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这一点虽然保证了村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但同时要防止大中型银行的管理输出,把村镇银行办成母行的一个支行,使村镇银行失去决策流程短、经营机制灵活的先天优势。

大中型银行有成熟的风险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和企业文化,作为村镇银行的控股股东,很容易把自己的业务模式照搬过来,初期可能会减少成本费用,但国有银行在农村的实践表明,农村市场具有自身的特点,照搬成熟的商业银行的客户定位对象,业务决策流程,贷款还款方式在农村市场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如何避免村镇银行走四大商业银行的老路,如何使控股股东向村镇银行输出经验并使之适应县域市场的特点是一大难题。

总之,村镇银行的宗旨是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标准化和多样化的银行产品与服务。其业务范围很广,能办理吸储、放贷、同业拆借、银行卡等多种业务。实践证明:村镇银行具有管理链条短、决策高效的优势;还有贴近市场、贴近客户的特点。在服务方面响应速度高,反应速度快,甚至可以采取“上门服务”、“挎包经营”等方式。办理业务流程短、决策快、效率高,有利于提高“三农”业务的服务质量。这家银行的诞生,将成为未来完全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标本,值得适度扩面和推广。

上一篇:中建三局企业管理制度下一篇:友谊之美我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