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

2022-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

浅论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问题研究

[摘 要]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因此,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都需要完整、正确、高质量地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基于上述原因,文章结合审计业务的实践经验,详细了解了会计师事务所编制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的过程,通过深入剖析发现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从人员培训、市场监管、编制及时性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财务报表审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3. 009

[

1 引 言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过程当中编制的审计工作记录和搜集的审计证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规定,审计工作底稿应精确真实地记录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分析表、问题备忘录、重大事项摘要、询证函回函、管理层说明书、核对表、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包括电子邮件),还包含审计业务约定书、管理建议书、项目组内部或项目组与被审计单位举行的会议记录、与其他人士(注册会计师、律师、专家等)的沟通文件及错报汇总表等。一份优秀的审计工作底稿应该具备五个方面:完整的内容、规范的格式、统一的标识、清楚的记录、明确的结论。此外,审计工作底稿也如实记录了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实施的程序,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注册会计师保驾护航。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审计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审计工作底稿的重要性,他们编制或形成的底稿并不能发挥有效且具有支持性的作用,这就导致底稿存在诸多的问题。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并结合现有的理论基础,笔者希望能够为提高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提供现实意义。

2 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从承接审计业务开始,历经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完成阶段,到完成全部约定事项签发审计报告为止,在任何一个过程中都会构成一系列的审计工作底稿。具体地讲包括:在审计计划阶段获得有关被审计单位基本状况的资料、营业执照、政府批文、合同章程和协议、董事会会议纪要等,由注册会计师自行获得编制的调查表、审计风险与重要性评价初步评估资料、审计计划、审计程序表、分析性测试表以及由双方共同签订审计工作底稿的审计业务约定书等;在审计实施阶段针对内控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的程序和结果资料,針对交易和金额进行实质性测试的询证函、项目明细表、实物资产盘点表或调节表、分析性测试表、项目差异调整表、调整分录汇总表、试算平衡表、重分类分录汇总表、项目审定表等,在完成审计工作阶段形成或获取的后期事项审核表、管理当局声明书、律师声明书、审计报告、已审会计报表等。

3 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问题分析

通过在事务所的实践,笔者发现事务所对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在审计底稿编制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范,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发现相应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3.1 编制底稿人员专业知识与经验不足

由于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比较烦琐,在事务所工作的这段时间里,笔者发现项目审计人员更倾向于把烦琐的审计工作底稿交给实习生编制,但是,在实习生入职初期并没有进行相关的培训,更有大部分的实习生对审计工作甚至是审计底稿的重要性并不了解,这就造成了他们以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去进行工作,这样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错,导致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不完整、所附的资料不能相互印证、勾稽关系不明、法律法规引用不规范等一系列状况发生。

3.2 审计底稿三级复核制度未落实

在编制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时,需要实施三级复核制度:项目经理必须切实履行第一复核人的复核职责,部门经理必须切实履行审计底稿第二复核人的复核职责,事务所质检部门对审计底稿应当及时予以三级质量复核。但是,在实际审计底稿复核中并未落实三级复核制度,一方面可能只有项目经理的复核,部门经理或事务所质监部门并未进行终结复核;另一方面复核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发挥真正作用。在实务中发现,复核的内容常常仅限于审计底稿编制是否规范,而很少注意审计底稿内容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审计底稿与审计计划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审计底稿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联性,如底稿中记录的作为支持性证据的审计证据并没有经过详细核实。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之间并未构成完整的因果关系,而实务中的复核仅仅满足于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形式上的“匹配”。形式性复核也会误导下层的审计人员,使其在潜意识上认为审计工作只需满足规格形式条件下的填表便可。

3.3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不及时

在审计实务中,我国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事项集中在本年的10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这就造成时间紧迫且业务量庞大,而注册会计师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在进场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只填制一些主要的工作底稿,其余的都在外勤工作结束后编写,且项目经理也在外勤作业后实施复核程序。审计工作底稿作为收集和获取审计证据的载体,目的是用于支持审计结论的,如果工作底稿不是在实施审计程序过程中形成,而是依靠审计人员离开被审计单位后自行想象、闭门造车形成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认定其为一份低质量的审计工作底稿。如果在发现问题后要求审计人员重新回到被审计单位取证,那么有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都将值得怀疑,并带来极大的审计风险,很容易造成审计失败,注册会计师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4 提高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质量的建议

针对上述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存在的问题,联系自身在事务所的审计实践经验提出三条建议:加强对较低级别审计人员专业经验的培训、加强市场监督机制、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4.1 加强对较低级别审计人员专业经验的培训

提高基层审计人员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重要性的认识,在正式接触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时,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经验的培訓,例如:首先,要了解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其次,要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和要素;再次,清楚地知道需要执行哪些程序来获取审计证据,哪些是必要执行的审计程序,哪些是可以替代的审计程序等,如应收账款函证、银行存款函证、存货盘点等是必要审计程序;最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需要知道审计工作底稿的目录,按照目录的顺序整理底稿资料,再把需要签字盖章的统一整理,之后装订归档。通过对上述程序的了解后,再来编制和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就会减少出错的频率。

4.2 加强市场监督机制

审计底稿是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书面记录材料,从审计底稿中可以了解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程序是否完善,执行审计程序是否完整,有无重大失误,甚至是否存在合谋的可能等。如果审计底稿三级复核制度未落实,审计底稿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在法治社会,最有效的监督应该以信息充分公开为前提,并将其纳入法律之中。笔者认为应由财政部和司法部共同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即审计文书网。但是,目前各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底稿不予公开,这是现在无法进行良好监督的重要因素,也是近些年审计舞弊频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审计文书网,将所有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底稿按照会计师事务所、被审计单位性质等进行划分,整理归类后全部呈现于审计文书网上,中注协、财政部、被审计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广大人民等只要有需要均可查看审计底稿。

设立审计文书网主要有四个优点:第一,审计底稿的全面公开可以集中全社会力量予以监督,更容易发现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合谋的情况,确保高质量的审计;第二,审计文书网可以帮助等级较低的会计师事务所从等级高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底稿中获取经验,帮助自身发展;第三,审计底稿全公开会给各个会计师事务所一定的压力,因为审计底稿反映整个审计程序的计划和执行情况,专业人士能从审计底稿中看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如何,这就迫使各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第四,大规模的审计底稿公开给社会提供了一个超级数据库,这有利于推动我国外部审计市场一体化的进程。

4.3 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至少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从时间上提高底稿编制的效率。在现场审计工作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依照资料清单及时收集各种证据,如各种必要的资料、证书、章程、报表、报告、合同、纪要等原件或复印件,及时就有关问题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并记录在审计底稿上。第二,从内容上提高底稿的编制质量。从现场审计开始到出具正式审计报告之日,审计人员一直在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在这一过程当中有关业务及其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动,这就需要对已编制过的审计底稿及时进行相应的修改,否则,审计底稿内容及其数据就会与正式审计报告的内容及其数据不一致。

5 小 结

文章旨在从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出发,研究审计工作底稿在编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通过对这些不足进行研究分析,找到提升审计工作底稿质量的方法,从而针对提高审计底稿质量提出相关建议:加强对基层审计人员专业经验的培训、增强市场监督机制、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海霞.会计师事务所扩张过程中的审计质量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20(9):135-138.

[2]潘红英.全方位编制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的模式探究[J].中国市场,2019(11).

[3]邵仲岩,刘祖瑜.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与运行探析[J].财会月刊,2017(7):124-128.

[4]余冰冰.审计工作底稿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关系探析[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5.

[5]严少斌.审计底稿三个环节的注意事项[J].财务与会计,2011(11):59-60.

作者:罗瑞雪 罗静

第2篇:全方位编制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的模式探究

[摘 要]文章从社会审计角度提出了全方位编制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的模式,并将其运用于审计案例的分析,为提供审计建议、结论和报告提供了支撑,为检查和评价内部审計工作质量情况提供了相应依据。

[关键词]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案例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2.146

财务报表是各类业务机构用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机构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是从财务视角对各机构经管责任履行情况的全面反映。财务报表审计是鉴证、评价和监督各业务机构和内部单位经管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审计业务类型之一。

本文根据新的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结合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应用指引的规定和当前审计实践,全方位对编制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的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为撰写优秀审计报告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只是探索性论述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模式,在此基础上能举一反三,持续更新完善相关底稿内容对于审计人员更加关键。

1 底稿模式的构建框架

1.1 第一部分初步业务活动工作底稿

该部分共包括初步业务活动审计工作核对表、业务承接评价表、业务保持评价表3个表,审计目标3个,沟通函2份,回复函1份,审计业务约定书1份。

1.2 第二部分风险评估工作底稿

该部分共包括审计目标1个,涉及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层面的5个层级的风险评估程序共24大类风险63种风险;涉及被审计单位整体层面和7个业务循环层面的内部控制的工作共32条、审计工作底稿共26份(例如各类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汇总表、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的涉及与执行等);项目组对重大错报和舞弊等风险评估的讨论纪要;涉及风险评估结果汇总表共4张,用于记录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中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及应对方案;总体审计策略1份,包括审计范围、审计时间安排等;6大类重要性的工作底稿。

1.3 第三部分进一步审计程序工作底稿

该部分包括测试采购与付款循环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工作有3个,测试该循环控制运行有效性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有2个;涉及55个会计科目的审计目标与认定、审计程序的工作底稿和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工作底稿,共包括394类工作表和4类询证函、1个存货监察报告、1个存货盘点计划问卷。

1.4 第四部分其他项目工作底稿

该部分共包括31个审计目标;涉及舞弊风险评估与应对审计工作底稿5个;涉及法律法规、与前任CPA沟通、持续经营、期初余额审计、期后事项、对应数据、诉讼和索赔、分部信息等审计程序共48项,沟通函2份,确认函3份,对审计报告的考虑意见1份;涉及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审计工作底稿共4个;涉及会计估计的审计工作底稿共3个;领用内部审计人员工作、利用CPA专家工作、利用管理层专家工作共3份底稿;涉及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的审计工作底稿13个。

1.5 第五部分业务完成阶段工作底稿

该部分包括业务完成阶段审计工作13项,错报累积和评价表的目标有2项和审计工作底稿7份,试算平衡表1份,总结会议纪要1份,与治理层的沟通函1份,项目经理复核声明书1份,项目合伙人复核声明书1份,质量控制复核人复核声明书1份,管理层声明书1份,审计总结1份,审计工作完成情况核对表1份,审计报告范例1份。

1.6 第六部分附录

该部分包括审计工作底稿索引目录共分5大类102个审计工作底稿索引;永久性档案清单共98份,内容涉及审计项目管理、公司历史沿革及法律资料、组织机构、主要业务与技术资料、关联方资料、财务管理资料、重要经济合同或协议、重要实物资产、政府机构和监管部门资料、中介机构报告、会议纪要共11个方面。

2 底稿模式的实施途径

2.1 审计作业系统是审计底稿的实施工具

审计作业系统(如用友审易系统)是审计人员进行现场工作的审计工作工具,它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引入、审计查询分析、报表指标、模型预警等功能,从而最后形成各类审计工作底稿。

系统输入项目数据、项目信息及项目管理信息,审计人员再对数据应用查询分析,分析疑点进入管理平台,审计工作记录后进入底稿管理平台,系统工作成果输出为审计工作底稿和调查了解记录、审计疑点、审计报告等。

2.2 规章制度是审计底稿的执行依据

以经济法律系统获取的国家及地方相关管理规定是审计工作标准,各被审计单位从属行业通用制度和业务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均为审计工作执行依据,形成了内部审计业务开展的法律法规支撑或审计手册,以电子规章制度库形式存档,是审计工作开展并形成审计底稿的执行依据。

2.3 审计资料和审计数据是审计底稿的形成基础

审计部门日常开展的审计监控过程中产生的审计数据和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要求提供的各类资料,在经过审计人员汇总分析后体现了特定业务特点,作为审计工作底稿形成的基础来源。

2.4 智能化分析是审计底稿的重要支撑

智能化审计是将来引入人工智能的基础,2017年开始德勤、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就尝试运用智能机器人进行审计。审计人员选择审计疑点,实现审计数据自动抓取,通过审计问题排行、重大风险预警完成内部审计监控与预警,归纳审计热点,最终筛查问题,形成底稿。

2.5 审计问题整改是审计底稿的效果体现

针对每一项审计问题,被审计单位应明确责任单位与责任人,实行审计整改归零确认制,对未按期完成整改或整改力度不够的单位要实施约谈与问责,年终未归零的,纳入责任人业绩考核,审计整改情况也是事务所下次审计的重点关注事项,并形成审计整改工作底稿。审计整改的问题同时也是风险事项,纳入改进管理事项,防范化解风险。

3 底稿模式的具体运用

经统计,2019年我国共有40家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1265家上市公司(沪市主板586家,深市主板205家,中小企业板279家,创业板195家)出具了2018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包括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263篇和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篇。

其一,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包括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247篇、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篇、带持续经营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2篇、带其他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0篇。

其二,非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包括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篇、否定意见审计报告0篇、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0篇。40家会计师事务所中,出具审计报告最多的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共出具了174篇审计报告。

3.1 审计底稿在审计案例中的运用

以立信会计出版社出具的财务报表审计案例为基准,文章共抽取了24个优秀国内外财务报表审计案例,进一步说明了良好的财务报表审计底稿是最基本支撑。

3.1.1 审计底稿在案例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24篇财务报表审计案例内容涉及领域共10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为财务报表审计行业发展及其规范体系共2篇:一是立信会计事务所财务报表审计行业发展审计案例1篇;二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即夏新电子利润造假审计案例1篇。

第二部分为审计法律责任共4篇:一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2篇(美国女王真空吸尘器公司之会计截期和安然公司倒闭案);二是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2篇(意大利的“安然”帕玛拉特的内部审计失效和广东科龙电器审计报告虚假陈述)。

第三部分为审计证据共2篇:一是审计证据的含义及其主要类型(施乐公司审计证据获取失败);二是环境证据审计(庞大集团收购萨博汽车失败——海外并购内部控制评估失败)。

第四部分为风险评估与应对共1篇:中原大地传媒审计对风险评估与应对失败。

第五部分为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共3篇。一是营业收入审计(九华集团销售收入造假和参仙源新三板财务造假第一例);二是IPO企业财务报表审计(胜景山河上市叫停)。

第六部分为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共2篇:一是存货计价审计——法尔莫公司存货水桶账户舞弊;二是存货监盘审计——獐子岛巨额扇贝去哪儿了。

第七部分为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共2篇:一是股东权益相关项目审计——潍坊亚星化学股份公司大股东亚星集团资金占用问题;二是投资活动相关项目审计——五粮液股份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第八部分为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责任共4篇:一是国内上市公司舞弊案例及注册会计师责任(西安达尔曼主动纳税之财务舞弊和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公司财务舞弊);二是国外上市公司舞弊案例及启示(美国南方保健公司会计造假之集体规避审计和法国兴业银行财务舞弊)。

第九部分为特殊项目审计共3篇:一是会计估计审计——杭萧钢构与安哥拉天价合同质疑;二是信息披露审计(重庆啤酒投资乙肝制药信息披露存在严重问题和酒鬼酒股份公司塑化剂严重超标信息披露严重滞后)。

第十部分为审计报告共1篇:美国废物处理公司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

3.1.2 审计底稿在案例内容中的具体运用

财务报表审计底稿分别在24个审计案例的案例介绍、问题梳理、案例分析三部分得到运用,每一个独立案例体系的形成除了优秀的现场审计底稿的支撑外,还有共97篇参考文献的引导。

案例介绍部分主要针对案例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说明,该部分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简介、案例背景、公司背景、案例简单陈述及其案件结果等。

针对案例的审计工作底稿,梳理出案例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厘清思路,24个财务报表审计案例共梳理出87个案例问题,形成专项问题案例库。结合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原理、概念,解释案例涉及的梳理出案例焦点问题,提出建议对策和解决方案,提高审计分析思维和综合判断能力。

3.2 审计底稿促成构成审计信息共享资源库

通过审计人员的经验交流、项目组的经验轨迹、專家的咨询与讲座,形成了审计经验库。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积累了审计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审计手册和规章制度库,进一步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制度执行力。

审计人员长期积累审计问题形成了审计疑点库,梳理发现普遍问题和屡查屡犯的问题,增强审计人员的问题敏感性。审计整改情况底稿汇总为整改库同时也是风险点,促进业务单位实施风险应对并管控。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从社会审计角度提出的全方位编制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的模式已广泛运用于注册会计师审计领域,较好地执行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推进了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也为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工作底稿编制提供了参考,审计工作底稿模式将会随着审计准则与政府或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同时不断更新与完善。

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除了是出具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依据外,同时也是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依据,截至2019年4月5日,40家事务所对1265家上市公司出具了2018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同时,也为810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注协发布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审计情况的快报(第六期)[EB/OL].(2019-04-10).http://www.cicpa.org.cn/news/201904/t20190410_51864.html.

[2]王向阳,魏丽雅,郑勇,等.数字化共享审计模式在电网企业防范风险中的应用[EB/OL] .(2017-11-28).http://www.hbiia.com/html/2017/1128/29223.shtml.

[3]内审之友微信公众号.2019年注会官方教材变化汇总[EB].2019.

[4]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5]杨罡.财务报表审计案例分析[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8.

作者:潘红英

第3篇: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

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一、本指南的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业务,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所谓小型企业,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21号——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中小型被审计单位的含义相同,是指资产总额或营业额较小,职工人数较少,所有权和管理权集中于少数个人,并具备下列一项或多项特征的企业:(1)收入来源单一;(2)会计记录简单;(3)内部控制有限,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

目前,非金融企业执行的会计标准有三类,一是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企业会计准则);二是企业会计制度和16项具体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企业会计制度);三是小企业会计制度。我们编写了两册指南,分别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小型企业的审计。由于执行小型企业会计制度且财务报表需要审计的企业数量较少,我们没有编写相应指南,注册会计师可以参照上述指南。

二、本指南的编写原则

指南力求体现以下原则:一是注重体现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突出风险评估程序的重要性,为注册会计师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提供详细的指导;二是注重程序之间的衔接,将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予以贯通,将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相联结,提高审计效率;三是注重体现小型企业审计的特点,在遵守审计准则和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小型企业审计工作底稿,体现成本效益原则。

三、本指南的结构

工作底稿包括当期档案和永久性档案两大部分。当期档案是本指南的主体部分,贯穿了重大错报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审计工作主线,主要包括初步业务活动工作底稿、风险评估工作底稿、进一步审计程序工作底稿、其他项目工作底稿和业务完成阶段工作底稿,工作总结《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 其中,进一步审计程序工作底稿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两部分。

永久性档案包括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长期参考价值的档案,其内容相对稳定,有关内容在本指南中作为附录提供。

四、使用本指南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本指南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本指南不替代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相关指南。本指南力求体现审计准则、相关指南的基本要求和核心审计程序,但没有涵盖审计准则和相关指南的全部规定,它是对执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相关指南的指导。

第二,本指南不替代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本指南侧重于说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编制工作底稿的总体思路,由于小型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设计出一套适用于任何企业、任何情况的标准化工作底稿模板。因此,注册会计师在使用本指南时,应当充分运用职业判断,根据小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执业需要,设计审计程序和相应的工作底稿。

第三,本指南基于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审计流程设计。对于商品流通企业、农业企业和石油天然气企业等特殊行业企业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考虑这些行业企业的特点,合理确定审计程序和审计流程。

本指南将小型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划分为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仓储与生产、货币资金、费用、工薪与人事和财务报告编制等七个方面,并列示了主要控制活动。

在实务中,业务流程的划分应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相适应,而不能机械套用本指南的划分方法。同样,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不同,主要控制活动也不尽相同,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的控制点进行了解和测试。

值此指南出版之际,谨向王军副部长和刘仲藜会长给予本指南研究和编写工作的关心和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支持和参与本指南编写工作的领导和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4篇:财务检查工作底稿

财务检查工作底稿一、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的重要性

(一)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是证明财政检查人员恪尽职守的落脚点

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是检查人员对被检查单位会计数据资料及外部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是在检查过程中形成的与检查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和资料,是检查证据的载体,财务检查工作底稿。它形成于整个检查过程,也反映了检查工作的全过程,是评价检查人员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实际财政监督检查业务操作中,有的检查人员只注重对问题的揭示,而不注重做系统、完整的工作底稿,认为查出的问题都已记录在案,没有记录的就没有问题,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财政检查过程中,查过了就要有记录,有记录才能证明查过了,也就是说经过检查后即使确无问题,财政检查人员也要通过编制的工作底稿来证明,任何“默契”都是靠不住的。财政检查人员是尽职尽责,还是玩忽职守,最终都落实到工作底稿上。

(二)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是印证被检查单位存在问题的支撑点

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是重要的检查证据。财政检查实施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执法过程,其所作出的结论必须有合法、充分的依据支撑。财政检查工作底稿就是最重要的依据。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是财政检查人员对检查事项查证以后,对获取的检查证据的抽象分析和判断,是财政检查人员的一种理性思维,是对检查证据的说明,是反映和证明检查事项情况的,用来支持检查结论的,要作为检查档案永久保存。只有将财政检查人员所做的检查工作记录和获取的检查证据加在一起才能说明检查事项,缺一不可。个别检查人员存在怕罗嗦、怕麻烦的思想,仍沿袭传统的检查查账方式,就账对账,草草完事,仅把问题罗列出来,而不做详细、系统的检查工作记录,也就谈不上做完整的检查工作底稿。没有完整的工作底稿,查出的问题就没有根据。没有根据和来源的问题,将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每个检查人员要彻底扭转那种不注重工作底稿的不正确思想和做法。

(三)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是降低检查风险的有效途径

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是保证检查质量、防范检查风险的一个关键环节。财政检查人员应根据检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保证检查质量为目标,确定检查工作底稿的内容。检查不能保证所有的问题都查出来,加之检查手段有限,也不能保证所有查出的问题没有疏漏,正因为如此,更要求财政检查人员从尽可能降低检查风险出发,认真执行检查工作程序,仔细地编制检查工作底稿,以证明自己在检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符合检查工作程序,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发生。编制检查工作底稿的过程,也是重新核实、查证的过程。完整地实施了这一过程,就能弥补前阶段检查取证的不足,从而比较彻底地了解被查事项的基本情况,做到成竹在胸,这正是检查所要达到的目标。坚持这点,检查工作质量就会有较好的保证。

(四)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是正确评价被检查单位的依据

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要求财政检查人员要对被检查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监督并作出客观的评价。其中,真实性是最基本的。所谓真实性,一方面是指被检查单位存在的问题是真实的;另一方面是指除检查人员所揭示的问题以外,其他方面不存在问题也是真实的。这就要求检查人员要在系统的、全面的检查过程中,做好检查工作底稿,便于从检查工作底稿中给被检查单位一个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

二、编制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编制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时,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一是要注意理解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的完善与否,不单以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的多少和要素的完善与否为判断标准,而应以能否支持财政检查意见为判断标准。二要注意保持财政检查工作底稿之间的勾稽关系,使其层次分明,共同支持财政检查意见。在财政检查实践中,财政检查工作底稿之间的勾稽关系主要体现在:第一,同一会计科目的不同层次底稿的勾稽关系,比如针对“应收账款”科目形成的程序表、审定表和明细表或测试表以及询证函等多层次的工作底稿,就存在相互依赖、相互控制的勾稽关系。第二,相关会计报表项目工作底稿之间的勾稽关系。由于被财政检查单位同一经济业务的发生,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会计科目予以核算与反映,因此,相关会计报表项目的财政检查工作底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如单位用银行存款购置机器设备的经济业务,就涉及到包括“货币资金”和“固定资产”在内的两个报表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工作底稿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勾稽关系。财政检查人员必须通过交叉索引及备注说明等形式反映相关底稿之间的勾稽关系。交叉索引是指财政检查人员在某一财政检查工作底稿中引用其它底稿的资料和数据时,在两张底稿上同时注明对方底稿索引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帮助财政检查人员清晰地反映某些财政检查数据资料的来源和去向,方便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的检查和复核,并有利于简化工作底稿和节省财政检查时间,提高财政检查工作效率,工作总结《财务检查工作底稿》。

(二)相关性原则

编制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时,必须坚持相关性原则。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的相关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检查工作底稿必须真实地反映被检查单位的经济活动。二是财政检查工作底稿必须能够支持财政检查意见。财政检查人员在编制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时,应当注重把握相关性原则:一是必须围绕财政检查目标实施财政检查程序,并把实施的诸如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等全过程记录在财政检查工作底稿中,财政检查人员在记录财政检查过程及其结论时,既要保证内容记录完整、清晰,又要根据财政检查项目的繁简程度和重要性原则进行专业判断,简明扼要地记录,不要记成流水账。二是财政检查证据必须能够支持财政检查意见。财政检查人员应把关注点集中在对会计资料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综合分析上,把如何抽查原始凭证、如何取得财政检查证据及整理分析财政检查证据的结果记录在财政检查工作底稿中,必要时才复印相关的原始凭证,作为支持财政检查结论的证据。

(三)完整性原则

编制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时,必须坚持完整性原则。编制检查工作底稿时,必须做到要素完整,内容全面,符合法定要求。这是《财政检查工作底稿规则》所作出的明确规定,也是财政检查人员编制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的最基本要求。为此,无论财政检查底稿所记载的内容简单与复杂,必须具备法律所规定的各项要素。一般而言,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由以下要素构成:被检查人名称;工作底稿编号和页数;检查项目名称,即财政检查机关所确定的检查项目名称;情况摘要,即与检查结论或者被检查人违法违规行为有关的事项摘录;附件的主要内容及页数;被检查人签署意见并签名(盖章);检查组制单人签名及填制日期;检查组复核人签名及复核日期。同时,根据工作需要,财政检查底稿还应当编制附件以对其予以证明。通常,财政检查工作底稿附件可以包括下列证明材料:与情况摘要所反映事项有关的被检查人账簿、报表、凭证等资料的原件或复印件;与情况摘要所反映事项有关的文件、合同、协议、会议记录、往来函件等资料的原件、复印件或摘录件;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有关报告等资料原件或复印件;检查人员制作的与情况摘要所反映事项有关的表格和文字材料;与情况摘要所反映事项有关的视听资料,等等。此外,为防止被检查人检查后破坏原始证据,财政检查人员应当对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的所有证明材料加盖被检查单位的公章。

(四)客观性原则

编制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时,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是对被检查人经济活动的反映,必须如实、准确、客观地记载,避免各种差错和漏洞, 力争客观公正。这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被检查人合法权益的基本保证。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所记载的内容与被检查人实际不符,不仅会造成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败诉,也严重影响了行政机关的公信力。为此,《财政检查工作底稿规则》第十五条明确规定:“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编制人、复核人应对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三、编制财政检查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一事一稿

财政检查过程中,财政检查人员接触的经济活动事项较多, 需要整理编写的内容也很多, 但对诸多的经济事项,只能一事一稿。如果多个检查事项,合并编成一份检查工作底稿, 就会使人难以看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如果把多个问题的证据群编成一个工作底稿, 会使问题模糊不清。如对某公司有关账外经营、套取现金返还职工集资款、坐支现金发放补贴、出借账户、业务招待费超支、少记增值税等问题编制检查工作底稿,就是按一事一稿编制的。如果把其中的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在一起编制检查工作底稿, 都会使问题变得复杂和模糊。

(二)形式规范

规范统一的格式是编制规范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的重要条件,《财政检查工作底稿规则》对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的样式予以了规定。为此,在财政检查工作中,财政检查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编制财政检查工作底稿。通常,财政检查工作底稿的大小应以A4 纸为统一标准,并且纸张应只用单面, 以免使用背面时,其内容被查阅者或者其他底稿使用者忽略。

(三)科学编号

财政检查工作底稿应在纸张的左上端进行编号。工作底稿的编号无固定的模式,但编号要尽量做到实用,方便查阅、复核。一种较为简单的做法就是按数字顺序逐一编上页码;较为复杂的方法是,结合使用数字和字母来编上页码,以便区分不同类别的审计工作底稿。如全面审计工作底稿的一般编号:、加行别、加类别、加页码顺序。

(四)情节清晰

编写财政检查工作底稿,语言一定要简炼,用词必须准确, 对每个问题经过的时间、地点、责任人和有关金额等必要情节、内容都必须表述清楚,用以证实每项经济活动的过程及结果, 从而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真相,使人一目了然。

(五)数据精确

每个数据不论是从被检查单位或其他有关单位取得的,还是自己计算, 或者是调整得来的, 都必须真实、精确无误, 否则, 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果。对数据的取证决不能虚构、夸大或弄虚作假, 也不能用约数, 要精确。如某单位偷漏营业税9999.99元, 不能把它约等于偷漏营业税10000 元。否则就会失去了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而且对问题的处理尺度也将会不一样。

(六)定性准确

财政检查工作底稿是财政检查人员编写财政检查报告和财政部门作出处理处罚决定的基础, 因此对财政检查工作底稿反映的问题进行定性一定要准确, 这将关系到财政检查报告的质量和处理处罚决定是否客观公正、合理有据。要做到定性准确,除了情节表述客观公正、简明清晰、数据要精确以外, 还必须要求对所运用的法规、依据充分有效, 不能使用废止、失效的法规, 以及没有追溯力的法规和其他不适用的法规。

第5篇:财务审计工作底稿

财务审计工作底稿一、会计记录概况A公司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期初余额为874.65万元,期末余额为1,132.52万元,公司按账龄分析法并结合个别认定法估算坏账损失,财务审计工作底稿。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计提坏账准备比率是否恰当,坏账准备是否充分;

(二)确定坏账准备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三)确定坏账准备余额是否正确;

(四)确定坏账准备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坏账准备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核对报表及明细账合计数是否相符”审计程序

1、向客户索取或编制“坏账准备明细表”(底稿见索引);

2、复核加计正确并合计与总账数、报表数核对相符,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提示:

注意坏账准备发生额中借贷方发生的内容,避免期初期末余额正确但发生额位置或内容填写错误的情况。

(二)执行“检查计提坏账准备是否符合公司披露的会计政策,本期有无发生变更,审核其理由及影响”审计程序

查验公司制定的坏账会计政策,按账龄分析法并结合个别认定法估算坏账损失,本年未发生变更,具体底稿见索引。

提示:

对本期坏账准备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需要关注变更是否有为满足管理当局调节利润的需求、是否公司的行业、业务发展相应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等有较大的变化。对变更的影响一般采用未来适用法,需要单独按原有会计政策重新计算计提坏账准备与现行政策之间的差异,并评估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工作总结《财务审计工作底稿》。

(三)执行“按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和标准复核已提坏账准备是否恰当,若有大额差异应进行调整”审计程序

按相应其他应收款的审定数重新编制按账龄的分析表,按审计确认的公司合理的坏账政策计算应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与账面数的差异较大需要进行调整,底稿见索引

(四)执行“对账龄长且久无回收记录的应收款查验其可收回性”审计程序

对账龄长久无回收记录的应收款如金欣房地产、股份联合会、连英物资等根据不同情况已查验可收回性,底稿见索引。

提示:

对余额较大长期挂账而一直有发生额的应收款项即使有函证回函确认,若可能仍然需要进一步取证该单位是否为关联方,是否实际有偿还能力,是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等状况,最好能有近期的比较会计报表供分析,经分析后若累计有较大亏损或资产不实等状况,根据实际情况看是否需要追加计提坏账准备。

(五)执行“对采用个别计提法计提的特别坏账准备应审核计提依据,取得相关证据”审计程序

特别坏账准备底稿见索引。

提示:

主要证据可以参考相应公司比较会计报表、经营状况、资产不实、债务人信用不良等状况来判断。

(六)执行“检查年度内确认坏账损失是否按规定权限审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账款,所作会计处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审计程序

经查验本年确认连英科技坏账损失按经理办公会议审批,底稿见索引;本期无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账款的情况。

提示:

1、权限审批主要依赖于查阅公司有关章程、内部管理制度等涉及坏账事项的文件,并对照相关会计处理复核其流程、授权是否合规;

2、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账款需要查明收回的原因,并追查以前相关已作坏账损失处理是否合理,相关会计处理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处理。

(七)执行“检查向债务人询证回函的例外事项及存有争执的余额”审计程序

询证函回函未发现例外及有争执事项。

提示:

询证函可能存在有关事项与账面不符或有争执情况存在,对该等事项需要了解判断相关事项真实原因进而分析判断公司账务处理是否存在不当,并评估对公司会计报表的影响,必要时视其重要重大程度请专家或律师出具有关意见再行判断。

(八)执行“检查重分类调整转入的应收款项是否已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审计程序

审计人员按其他应收款已审定数重新进行账龄分析,并重新计算坏账准备,底稿见索引。

(九)执行“检查坏账准备的结转或冲减是否有充分依据,是否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检查有无利用关联关系转移债务,重新计算账龄而冲回已提坏账准备以调节利润的现象”审计程序

坏账准备的结转或冲减已收集相关依据,见索引号,符合现行制度规定。

经查验,未发现有利用关联关系转移债务,重新计算账龄而冲回已提坏账准备以调节利润的现象。

第6篇:审计财务报表

企业财务报表是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会计信息资料。在企业审计中,对于业务规模较大,内控制度系统比较健全,管理基础较好的被审计单位,如果审计人员首先分析检查财务报表,从中发现异常变动,确定审计重点,审计工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审计人员如何对财务报表开展审计呢?结合企业审计实践,笔者认为,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财务报表常规性审计

对财务报表常规性审计主要包括报表编制是否符合规定的手续和程序;各种报表如主表、附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的编制是否齐全;报表的截止日期是否适当,资料来源是否可靠;报表内容是否完整;各项目数据如年初数、期末数及小计、合计、总计是否正确;对主要财务报表应逐一核对,其他报表一般可先核对总数,发现差错和可疑问题再进行具体核对,对发现的差错和不平衡现象必须查明原因,找出源头。

二、财务报表勾稽关系的审计

财务报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勾稽关系,包括主表与附表、主表与主表、前期报表与本期报表、报表与账簿之间等。对报表勾稽关系的审计,可以进一步验证报表的正确性,分析企业资金运动的联系和趋势。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主要表现为:

㈠前期报表与本期报表的关系,即本期报表中有关项目的期初数等于上期报表的期末数,本期报表中有关项目的累计数是上期报表的累计数加本期发生数;

㈡本期报表内部各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如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式等;

㈢主表与附表之间的关系,一般附表是用以说明主表中某些特定项目,主表中某些项目是附表的计算结果;

㈣各类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如,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之间实际项目的勾稽关系等。

三、财务报表中有关内容的审计

对财务报表有关内容的审计是报表审计的核心,即对财务报表中有关数据进行审查分析,验证报表中的数据是否真实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并进一步观察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由于各种财务报表的性质不同,反映的内容不同,审计人员所审计的内容和方法上也不尽相同。如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反映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它的资料来源主要来自资产、负债和资本等账户。这类账户属于实账户,既有余额可供核算,又有实物可供盘点,还可以经过调查分析取证以及进行平衡分析、结构分析等,以证实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但损益表却不同,其性质属于动态报表,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经营过程和结果,其资料来源于收入、成本费用等账户,一般无余额,也无实物供盘点,往往需要通过计算、摊销、分配才能得出其报表项目数;所以对它们的审计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以获取审计证据,取得审计成果。(本文内容仅为个人观点,文责自负)

第7篇:财务报表工作小结

财务报表工作小结一、财务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收支预算管理,核心是资金(经费),财务处落实出台了三个重要文件《关于加强学院财务预算管理的意见》、《学院财务支出预算评审实施细则》、《2010年学院财务预算方案》,财务报表工作小结。通过细化部门预算大大提高了预算编制质量,加强了预算管理理念,提高财务收支透明度使预算编制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防止预算分配和执行中的不规范做法。

二、教学经费管理,目标要求学费收入用于教学科研费用比例达到30%。1月份——6月份实现预算支出数6,675万元,占总收入色40.7%时间过半预算支出未过半的主要原因是甲乙双方履行合同的日期在下半年(公寓使用费的支出,归还开行贷款等支出项目)

三、勤工助学经费管理:每月按时发放勤工助学补贴(学费收入预计收入6,000万元)累计发放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副食补贴等已达446.7万元(含国家助学金、奖学金253.3万元)达到目标要求的10%。

四、筹集建新资金:积极筹集新校区建设资金,今年年初通过开源节流方式用自由资金1300万元投入到新校区建设中,在向开行贷款过程中积极与教育厅、财政厅联系,特别是当贷款遇到阻力时(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现在又向“远东租赁有限公司”通过“融资租赁”的操作方式筹资4,000万元,已解新校区建设燃眉之急。

五、学生收费管理:建立收费管理制度,完善收费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提高收费率,特别是实行了各教学系、部日常公用经费支出预算采取与学费缴费率挂钩的管理办法后,极大地降低了学生欠费率。收费工作井然有序,这完全得益于全处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心;与监审处积极配合公示教育收费项目及标准,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和国家各项规章制度,积极稳妥地解决贫困学生的欠费问题,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六、财务管理:认真贯彻国家各项财经纪律,把好办理各项支出的审核和支付关,认真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及政府采购手续,进一步完善了内部报账流程,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好评。

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预算管理方面,①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学院财务预算一经学院批准具有权威性、指令性和约束力,要紧紧和年终财务报表挂钩,坚决杜绝预算的随意性。②预算制度的刚性和柔性的矛盾,强调了学院预算的权威性也就是刚性。但学院工作也有制定预算尚未考虑的因素,要想顺利完成学院各项任务,又不能不考虑这些新产生的因素,即预算的柔性。要想正确处理协调预算的“刚”和“柔”就要求财务处建立健全更全面、更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然而无论是预算的刚性还是柔性都必须要服务好学院的一切工作这个大局。③学生欠费问题虽然有所改善,尤其和各系日常公用经费挂钩后效果更加明显。财务处要想让这些可喜的成果一直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和各系积极配合做深入细致诚信品德宣传工作,杜绝恶意欠费,降低欠费率;另一方面改进收费系统力争早一天实现“一卡通”收费管理办法。④人员的配置尽快到位到岗。以缓解现有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扩展阅读篇】

工作总结格式一般分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四部分。

(1)标题。一般是根据工作总结的中心内容、目的要求、总结方向来定。同一事物因工作总结的方向——侧重点不同其标题也就不同。工作总结标题有单标题,也有双标题。字迹要醒目。单标题就是只有一个题目,如《我省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一般说,工作总结的标题由工作总结的单位名称、工作总结的时间、工作总结的内容或种类三部分组成,工作总结《财务报表工作小结》。如“××市化工厂1995年度生产工作总结”“××市××研究所1995年度工作总结”也可以省略其中一部分,如:“三季度工作总结”,省略了单位名称。毛泽东的《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其标题不仅省略了总结的单位名称,也省略了时限。双标题就是分正副标题。正标题往往是揭示主题——即所需工作总结提炼的东西,副标题往往指明工作总结的内容、单位、时间等。例如:辛勤拼搏结硕果——××县氮肥厂一九九五年工作总结——

(2)前言。即写在前面的话,工作总结起始的段落。其作用在于用简炼的文字概括交代工作总结的问题;或者说明所要总结的问题、时间、地点、背景、事情的大致经过;或者将工作总结的中心内容:主要经验、成绩与效果等作概括的提示;或者将工作的过程、基本情况、突出的成绩作简洁的介绍。其目的在于让读者对工作总结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阅读、理解全篇打下基础。

(3)正文。正文是工作总结的主体,一篇工作总结是否抓住了事情的本质,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了成绩与问题,科学地总结出了经验与教训,文章是否中心突出,重点明确、阐述透彻、逻辑性强、使人信,全赖于主体部分的写作水平与质量。因此,一定要花大力气把立体部分的材料安排好、写好。正文的基本内容是做法和体会、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

1)成绩和经验这是工作总结的目的,是正文的关键部分,这部分材料如何安排很重要,一般写法有二。一是写出做法,成绩之后再写经验。即表述成绩、做法之后从分析成功的原因、主客观条件中得出经验教益。二是写做法、成绩的同时写出经验,“寓经验于做法之中”。也有在做法,成绩之后用“心得体会”的方式来介绍经验,这实际是前一种写法。成绩和经验是工作总结的中心和重点,是构成工作总结正文的支柱。所谓成绩是工作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所谓经验是指在工作中取得的优良成绩和成功的原因。在工作总结中,成绩表现为物质成果,一般运用一些准确的数字表现出来。精神成果则要用前后对比的典型事例来说明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精神境界的高尚,使精神成果在工作总结中看得见、摸得着,才有感染力和说明力。

2)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一般放在成绩与经验之后写。存在的问题虽不在每一篇工作总结中都写,但思想上一定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每篇工作总结都要坚持辩论法,坚持一分为二的两点论,既看到成绩又看到存在的问题,分清主流和枝节。这样才能发扬成绩、纠正错误,虚心谨慎,继续前进。

写存在的问题与教训要中肯、恰当、实事求是。

(4)结尾一般写今后努力的方向,或者写今后的打算。这部分要精炼、简洁。

(5)署名和日期。署名写在结尾的右下方,在署名下边写上工作总结的年、月、日,如为突出单位,把单位名称写在标题下边,则结尾只落上日期即可。

简而言之:

总结,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提高。 那么,工作总结怎么写?个人工作总结的格式是怎样的?详情请看下文解析。

(一)基本情况

1. 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 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 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具体可以参考部分工作总结范文。

(二)写好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

1. 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 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 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另外,在结尾处也可以附上下一步个人工作计划。

第8篇:财务报表审计资料清单

(一)审计需要的企业基本资料

1、公司营业执照、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外汇登记证(如果有)。

2、公司成立的批复文件(如果有)、验资报告、公司章程。

3、上财务审计报告(或会计报表).

以上证照提供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二)审计需要的企业财务资料

1、会计报表

2、使用软件做账的企业可提供具体到明细科目的科目余额表(涵盖全年的发生额和年底数)

3、会计账簿(使用软件做账的企业可导出电子版)

4、会计凭证(使用软件做账的企业可导出全年的凭证序时簿)

(三)针对不同报表科目的财务资料:

1、货币资金:本末现金盘点表、本末银行对帐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交易性金融资产:证券公司的证券对账单。

3、应收票据:商业承兑汇票清单、银行承兑汇票复印件。

4、存货:本末存货盘点表。

5、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的章程、验资报告、营业执照以及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

6、固定资产:本末固定资产盘点表

固定资产的产权证明:房屋建筑物的房产证; 车辆的行驶证;

7、本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等董事会的批复文件。

8、无形资产产权证明:产权证明包括专利证书、商标证书、土地使用权证书、购进合同及发票。

9、短、长期借款:借款合同、抵(质)押合同、银行进帐单、货款证、抵押物清单。

10、应付票据:应付票据清单和存根复印件。

11、应交税费:每月或季纳税申报表。

与税务局等往来文件,如税收优惠文件、税务处罚有关文件等

12、与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形成相关的公司章程、验资报告。

13、收入、成本、费用、支出等科目:请提供相关的合同、发票等。

上一篇:工作分析调查问卷报告下一篇:市场调研报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