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2022-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对策分析

摘 要:文章介绍了我国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然后从内部、外部和教育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并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这一研究,对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监督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大型企业爆出了一些会计营私舞弊丑闻,事实上,会计人员在现实中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等情况并不少见,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亟待提高。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

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浅薄

会计职业的性质决定了其工作内容涉及到很多群体的利益,但很多会计人员在面对金钱和外在一些因素等的诱惑时,不能够坚守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以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为代价,换取个人不当利益。会计造假造成了社会公众对企业财务报告和公司治理的信任危机。究其原因,日益膨胀的资本市场、高度复杂的新技术和现代财务环境,导致会计及审计纪律松懈、危机四伏,以致有人往往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有违道德和腐败的行为。

2.业务水平低缺乏钻研精神

对会计人员来说,勤奋进取是对其职业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会计制度还不是很成熟,相关的会计准则以及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更新,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更新老化的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但是,现实工作中,很多会计缺乏基本的业务素养,对最新的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的了解几乎空白。不仅专业技能差,而且还缺乏勤奋钻研的精神,诸如账目记录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账簿混乱、报表凑数等情况屡屡发生。有些会计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出现了信息失真的现象,很显然,业务水平的低下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

3.违背相应的会计准则弄虚作假

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会计人员有义务保证所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也就从制度层面限定了会计人员的弄虚作假。但现实生活中,会计人员违背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修改账簿、虚假报表等手段弄虚作假的行为屡见不鲜。在会计人员屡屡舞弊的情况下,会计准则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纸空文,严重影响了会计准则的权威性和可实现性。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1.内部制度的失控

内部控制属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容,其进入我国的时间较晚,从我国目前企业的管理来看,内部控制制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很不完善,缺乏像国外大型企业那样优秀的管理团队。正因如此,我国企业在内部管理上比较混乱,岗位职责不明确,基础工作不规范。而且,作为内部控制最重要的审计机构建设还很不规范,不仅审计内容非常有限,而且缺乏预知风险和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所有这些都为会计人员的道德下降问题提供了生存土壤。

2.利益驱使会计人员缺乏自律

严格自律本是会计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职业规范,但是在操作实践中,由于受到各种经济利益的趋势,造成会计人员伪造数据、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例子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政府对企业业绩考核体系的不完善。虽然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以往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现象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而且,地方政府为企业设立了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企业为了完成考核指标而进行会计造假,通过粉饰经营业绩来获取政府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也为了自身利益着想,迎合企业需求,不仅篡改信息数据,甚至不惜以虚假的业务资料滥竽充数,最终丧失了自身的道德信仰。

3.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

“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整个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会计人员是单位的员工,要服从于单位领导,这种地位上的从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会计职责的履行”[1]。正是由于会计人员不具有独立性,其既承担着为国家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职责,同时又因其从属地位而不可避免的受到企业管理者的约束。而企业是会计人员的直接接触者,许多会计人员在信息核算和决策时候,很大程度上根据领导的授意来完成,最终违背了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样,注册会计师在工作当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上级领导的干预。很显然,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原则。

4.缺乏完善的约束奖励机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拼的依然是人才。要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必须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经验,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奖惩激励机制。然而,当前我国会计体系中并未有良好的奖励机制存在,会计人员基本上没有工资以外的其他奖励和酬劳,正因如此,其积极性很难调动,在面对财务诱惑的时候,很容易丧失自身的职业道德理想而屈从于眼前的经济利益。

三、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对策和途径

虚假的会计信息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已是势在必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做。

1.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会计信息的完整、可靠,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严格、完善的内部审计能够对会计人员形成巨大的内部监督力,通过定期审计可以进一步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统计工作。保证其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在凭证、账目、报表的业务及档案每一环节都达到标准要求。另外,还应该建立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形成牵制机制,防止腐败贪污行为发生,同时从客观上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2.建立并完善相关的选拔和奖惩约束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非常重视公司治理的奖惩机制,事实上,任何行业也都不例外,借鉴这一企业管理经验,我认为对会计人员也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奖惩约束机制,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完善。具体来讲,我认为企业和政府应该牵头,对严格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给以表彰奖励,而对违背职业道德、违法乱纪的会计人员应当通报批评。而且大型上市企业的会计人员招聘应当通过社会选拔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正面引导、奖惩并重、公正选拔为原则建立起完善的奖惩约束制度,能够鼓励会计人员最大限度地以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来要求自身的行为。

3.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

在实践工作中,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还要求积极发挥外在监督功能。“社会监管是会计人员进行服务与监督的保障,强化社会监管也是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主要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是由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考察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其次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会计行为进行查验和评估;最后是发动单位等其他职工和社会成员监督。作到监督面宽,透明度大,增强会计监督力度,加强法律制裁,使人们意识到不注重道德,不用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培养以法理财的观念和能力。

4.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道德教育是指“对会计人员和潜在会计人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活动。”教育范围不仅包括已经从业的会计工作者,而且还应当包含会计专业的在校学生以及职前会计人员培训,可以设置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也可以在别的课程中加入相关内容,使这些潜在的会计人员接受到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定期针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能够不断的更新他们的知识,还可以不断的提醒他们严格自省、自律的职业道德理念。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拉近教育培训和实践的距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可以采取案例教学、团体活动、模拟角色和电话试听等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吕伟.高校专业教育对职业道德形成的影响——一个实验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03):20.

[2]齐军.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解决途经研究[D].经济研究导刊,2012(19):21-36.

[3]王桂林.关于我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7-32.

作者:刘超宇 王颖

第2篇:酒店从业人员职业基础英语规范培训的探索研究

摘 要: 酒店行业具有自身的特点,酒店从业人员所从事的业务工作专业性较强,对酒店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基础英语培训的机构客观上要求具备酒店行业背景。有酒店专业的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的合作正好呼应了这一需求,有酒店专业的高职院校可以为酒店从业人员的职业基础英语培训提供具备行业背景的、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从而保证职业基础英语培训的质量。

关键词: 酒店英语 职业基础英语 培训

1.研究现状

1.1我国英语培训发展过程及状况方面的研究

我国英语培训行业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并在90年代逐步走向市场化。目前我国提供英语培训的机构或学校数以万计,英语培训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市场相对分散和混乱,较难细分。

1.2我国英语培训在机遇与风险并存中的趋势方面研究

在后奥运时代,随着我国与英语国家经济贸易往来的加大,各国人员流动大量增加,我国各岗位的英语需求不断增加。研究表明,培训的质量取决于培训教师的素质,拥有稳定的、高水平的培训教师至关重要,将影响整个英语培训市场的良性发展。根据市场营销理论,任何行业快速发展的时候,都将出现高度整合,那些遵循专业化、实用化原则,质量优良、师资力量雄厚、管理规范、培训产品丰富的英语培训必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并进一步发展。

1.3我国酒店类企业英语培训方面的研究

当前的企业英语培训在国际化交往的大背景下,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培养人才和组织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酒店行业同样如此。而当前的企业英语培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管理机制不健全,培训需求、目的不够明确,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不够规范,培训方法单一,培训成果缺少适时反馈,等等。因此,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并卓有成效的英语培训便提上日程。研究表明,有着相同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开展相应的企业英语培训,具有强大的专业支持和品牌优势,在师资、硬件、生源等方面占据了很多民营机构所无法具备的优势。高职院校一般学科门类齐全,文献资料齐备,拥有较强的专业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高质量的企业英语培训提供了必备条件。

综上,目前针对我国英语培训行业和企业英语培训开展的研究较多,而专门针对酒店企业开展的英语培训研究较少。实际上,我市酒店企业曾开展过几期对酒店从业人员的英语培训,培训效果一般,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整个培训过程缺少一定的职业性和规范化。因此,本课题对酒店从业人员职业基础英语规范培训进行探索研究,并已有了一定的前期认识:(1)关于“职业基础英语”的界定。“职业基础英语”强调:①这是一种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有明显职业性,并现实地日常运用于职业工作的英语;②这是一种很基本、很常用,很基础、很实用的社会交流性英语;(2)关于“规范培训”的界定。“规范培训”是指有规范的计划、规范的标准、规范的课程、规范的师资、规范的管理、规范的考核、规范的认定等的,一种非正式国民基础教育体系内的非学历教育。“规范培训”强调出发点和结果、文本和实施均须规范。

2.研究的意义

2.1常州旅游业及酒店业现状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其综合性的特点使其成为一个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产业。旅游业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酒店业与“食”息息相关,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常州酒店业发展现状,必须对常州的旅游业有一个总体认识。2001年9月20日,常州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光荣称号,并且拥有了春秋淹城、天目湖、天宁寺、中华恐龙园、茅山等国家级旅游景区(点)。常州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重点方向:突破发展旅游业,建成长三角地区休闲度假中心城市。积极发展都市休闲旅游,推动旅游休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常州大休闲产业格局。丰富特色旅游产品,打响“三城一塔”、“天目湖”、“茅山”等常州旅游品牌。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信息化、旅游标准化建设。到“十二五”期末,旅游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以上。根据常州市旅游局统计,目前常州市(含溧阳、金坛)共有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酒店82家。5星级酒店5家,占全部酒店的6%;4星级酒店21家,占全部酒店的26%;3星级酒店28家,专全部酒店的34%;2星级酒店9家,占全部酒店的11%;没有星级的19家,占全部酒店的23%。

2.2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国酒店拥有着中国最庞大的双语客户群,其中英汉双语客户群占绝大部分,酒店从业人员作为中国酒店与英汉双语客户沟通的纽带,职业能力特征明显,需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而面对英汉双语客户群时,英语的作用不可忽视。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酒店新业务迅猛发展,客户数量不断增加和业务不断更新,酒店从业人员本身所具备的职业基础英语能力亟待提高,職业基础英语培训的需求显而易见。虽然社会上存在各类英语培训机构,但酒店行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酒店从业人员所从事的业务工作专业性较强,其中涉及一些行业用词,对酒店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基础英语培训的机构客观上要求具备酒店行业背景。有酒店专业的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的合作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有酒店专业的高职院校可以为酒店从业人员的职业基础英语培训提供具备行业背景的、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从而保证其职业基础英语培训的质量。本课题的研究既可以满足在职酒店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基础英语需要,又可以作为酒店员工岗前培训内容之一,并对有意向从事酒店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职业基础英语学习的参考。

3.研究的内容

没有高素质的双语员工,就无法推进高质量的双语服务。我尝试采用一个多维、立体化、反思的“培训体系”,试图通过“英语知识及技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模式对酒店从业人员进行在职基础英语规范培训,培养酒店从业人员的英语基本技能、专业英语能力及职业素养,旨在构建一个适用于星级酒店的职业基础英语规范培训体系。

3.1理论依据

Freeman的“培训”和“发展”观:依据Freeman,教学过程是教师不断地做出决策的过程,而决策的做出主要基于4个基本因素:知识、技能、意识和态度,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使员工和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采用传授、展示、描述或讲解的方式完成,因为知识和技能看得见、摸得着,员工和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意识和态度是无法传授给学员的,只能通过发展的方式完成,通过教师与学员的交流和互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发展而形成的。

3.2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3.2.1研究对象

2011年常州富都酒店集团通过英语能力测试,选拔36名有一定英语语言知识及技能的中青年骨干员工组成第一届、第二届“酒店从业人员职业基础英语规范培训”。

3.2.2对学员的培训、考核及管理

3.2.2.1对学员的培训

第一阶段对学员进行英语基本功培训,不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能力。该阶段口语训练以日常英语口语训练为主,包括组织上课、管理课堂的用语训练,语音、语调的“正音”训练,对学员进行的语音、语调的“正音”训练以个别教学为主。可以从对话和酒店英语实用知识链接的学习中掌握一些工作中常用的词汇、词组等,从而能够与客人进行简单交流;第二阶段主要侧重于学员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根据酒店的特点,让所有学员熟悉基础性双语专业知识,逐步了解、掌握专业英语的共性特点,了解酒店英语与日常英语在词汇、语法及语篇上的差异,使自己的英语向使用专业英语、较灵活地与客人交流的方向迈进。

3.2.2.2对学员的考核及管理

酒店从业人员职业基础英语规范培训班教学活动结束后,学校要对学员进行考核(考试),并组织教师参加为他们设计的口语测试。将学员加入培训班之前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考核结果与参加完培训之后的考核成绩加以对照。同时进行一次酒店英语口语比赛,每一项测试内容都与酒店服务行业内的接待常用语息息相关,提高学员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语言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3.2.3培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培训课程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进行设计,整个课程内容由若干个典型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组成,每个工作任务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组成。通过对酒店前台、房务、餐饮等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学员的认知规律,学习情境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规律排序。

3.3课题内容

3.3.1针对常州大酒店、常州富都戴斯酒店和常州青枫苑宾馆的酒店从业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调研,明确目前酒店部门的培训对象、目标、培训效果等问题。分析调研报告,制订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课程、培训考核。编定酒店从业人员的职业基础英语规范培训的教材。总结经验,为酒店企业制订酒店从业人员职业基础英语短期和长期规范培训的计划与章程,提炼出酒店从业人员职业基础英语规范培训的基本模式。

3.3.2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调研的广度性与问题的聚焦性、培训教师的师资与调配问题、培训经验的辐射性问题。

4.研究提出的价值

4.1在当代国际化交往的大背景下,探索酒店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基础培训。

4.2发挥专业教师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学院的教学经验与企业合作经验,达到教学与培训的无缝对接的目的。

4.3课题的研究成果必将促进教学的开展与专业的整合,加深校企合作,进一步做精做强酒店类专业和应用英语专业(酒店管理方向),并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

作者:钱红

第3篇: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的深化推广与应用

摘要:为提高生产技能人员整体素质和实际工作技能,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有关要求,在北京市电力公司的部署下,城区供电公司扎实开展了《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的推广应用与实践工作,创新培训模式,为城区电网的安全、健康、持续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保障。

关键词: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专业管理

作者简介:王泰(1963-),男,北京人,北京市电力公司城区供电公司,高级技师。(北京 100034)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以下简称《培训规范》)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供电企业开展生产技能人员培训的企业工作标准。以广泛开展生产技能人员培训与考核为手段,以推行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资格准入制度、完善生产技能人员激励机制为切入点,以加强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为重点,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强化生产一线技能人员培训,

1.专业管理的理念

随着电力企业和经营管理体制的不断发展,电网建设以及电网运行方式不断改变,电力生产技能人员的生产技能需要不断适应高新电力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能力。一是要熟练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技术参数。二是要不断积累和掌握长期以来电力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的经验和技能。这样才能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确保人身、设备和电网运行安全。基于此,我们根据北京市电力公司部署进行了《培训规范》推广应用与实践工作的试点,即制订和实施培训计划,为他们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内容,有计划、有目标地为企业培养提高各专业的生产技能人员,使其必须掌握应知、应会的重要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2.专业管理的范围

参与《培训规范》的推广应用与实践工作人员的范围,2010年在北京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试点三个专业:装表接电、配电线路、电气试验。参培人员涉及我公司的线路工区、计量工区、各供电所及多经公司中从事上述三个专业的全体生产技能人员,达到116人。

3.专业管理的目标值

根据上级部门业绩考核要求,对基层单位设置以下两个考核指标,轮训任务完成率100%和轮训考核合格率≥80%。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狠抓宣贯,统一思想,强化认识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健全指导和监督落实机制。《培训规范》下发后,城区供电公司高度重视。为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工作顺利实施,成立城区供电公司规范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轮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轮训工作办公室,归口管理城区供电公司轮训工作,办公室设在劳动人事处。制订并印发了《城区供电公司关于〈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工作目标、工作原则,落实了城区供电公司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细化了进度安排与实施步骤,细化了工作要求。

(2)对所有参培员工进行100%的全覆盖宣传,将国网公司的生产技能人员轮训及《培训规范》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宣讲。在城区供电公司层面,利用半个工作日在阜成门大教室,集中对参加轮训的员工和涉及的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宣贯,之后在公司召开了城区供电公司2010年培训工作会暨《培训规范》培训宣贯会议,对公司所有部门、单位进行宣贯,为明、后年开展《培训规范》工作进行先期铺垫和思想意识的准备。各工区、供电所、班组层面又都依据《培训规范》和相关文件进行了宣贯。通过宣贯,使每个参培员工都明确培训规范的精神、内容和要求,从而确保生产技能人员依据《培训规范》开展培训,以《培训规范》为标准,开展基于员工岗位职业能力素质分析,以完善对现有生产技能人员培训、考核、竞赛调考、员工绩效评价。

2.确定目标,积极组织学习和培训

(1)制订工作目标。2010年内,完成3个专业的轮训试点。后2年完成其它15个专业的轮训。在三年内,持续完善《培训规范》推广应用模式和流程,分批次、分专业实施,最终实现城区供电公司18个专业《培训规范》在公司各单位的推广应用,形成生产技能人员培训、考核、竞赛调考、员工绩效评价的新体系。

(2)积极组织学习和培训。分别在城区供电公司层面和工区层面开展《培训规范》的研讨和学习,通过统一培训和基层单位的内部辅导相结合,使大家感到培训的实际效果对自己工作的提高,从而调动各级管理人员和生产技能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使《培训规范》的推广工作由自上而下的行为变为基层单位和员工的自觉行为。

3.深入调研,推行差异化培训

一是确定试点专业和涉及单位后,在充分学习、理解、研讨《培训规范》的基础上,在北京市电力公司的部署指导下,采取通过填写专业分级培训需求调查表的形式,在城区供电公司范围内进行培训需求调研。根据城区供电公司实际情况并结合人员现状,对参训人员在各专业的工作情况进行岗位梳理,分别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整理,分别开展集中培训学习(公司层面、工区或班组层面)和员工自学。

二是根据对专业分级培训需求调查表的统计分析结果,形成了员工培训需求差异分析报表,找出不同单位同一专业、同一专业不同人员存在的共同性问题和差异性问题,明确培训需求的重点和培训推行的方向。

三是以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为目的,根据专业分级培训需求调查表,制订了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单位、不同人员的培训目标或方案,体现员工的个性需求,使培训更加贴近一线和岗位需求。

(1)专业管理工作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2)专业管理工作主要流程共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培训规范》的宣贯。组织城区供电公司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培训的领导、培训员及其部分兼职教师深入学习研究《培训规范》,吃透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为在公司层面上开展推广工作打牢基础。使各单位领导和生产技能人员对于贯彻《培训规范》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操作性有了清楚的认识,对如何适应、完成《培训规范》的推广实施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按照岗位能力标准,分别以基础知识单元、专业知识单元、基本技能单元、专业技能单元分解、归类;结合生产技能人员岗位,明确I、II、III级人员分级标准,充分做好《培训规范》推广应用和实践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需求调研。推行《培训规范》要求我們必须结合城区供电公司实际工作和人员现状,并要考虑在试点的3个专业推行《培训规范》积累经验。3个专业分布在2个工区和5个供电所及多经公司中,情况不同,差异大。因此在推行《培训规范》工作办法上就要有所不同。

第三阶段:制订方案。制订并印发了《城区供电公司关于〈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公布试点专业和相关单位,落实了城区供电公司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制订并细化了工作进度安排与实施步骤,具体了工作要求。对于试点涉及单位,要求其开展《培训规范》的宣贯,并结合其内容和工作实际进行培训,确保《培训规范》的推广与实际工作的结合。

第四阶段:根据《培训规范》,分析了规范中能力种类和能力项的各模块能力描述,根据不同岗位职责、技能要求、理论基础、业务水平,对装表接电、电气试验、配电线路的生产技能I、II、III级岗位人员,开展参训员工自己填写“专业分级培训需求调查表”,通过统计,形成员工培训需求差异分析表。按单位、专业、级别分析了员工的共性差异和个性差异,直观反映岗位能力差距,真实反映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能力现状与《培训规范》要求上的差异。

第五阶段:根据“专业分级培训需求调查表”和统计,提供给北京公司内的专业培训单位培训中心,以此为依据,制订培训考核大纲。结合北京市电力公司统一发布的装表接电、电气试验、配电线路I、II、III级复习题库,进行全员集中培训和自学。

第六阶段:补差消差培训。根据差异分析表对员工实施培训是解决岗位能力差异的主要途径,《培训规范》的核心内容就是将岗位能力需求按照能力种类进行分解,各单位、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灵活组合能力种类、能力项作为培训内容,即“缺什么补什么”。培训可以有多种方式,发挥培训中心的优势进行集中培训是很好的方式,同时为了有效地解决共性与个性、生产与学习之间的矛盾,采取个人自学,所在工区、供电所及班组组织学习,特别是结合自己工作环境,现场培训、技术帮扶、师带徒,实际效果也很好。总之,以培训中心为主,并充分利用基层培训,结合个性差异进行个性补差消差培训,可以很好地完成《培训规范》的要求内容。

第七阶段:全员培训。全员培训是指在城区供电公司范围内进行试点的三个专业的全员培训。这是推行《培训规范》的重要环节,根据北京市电力公司下发的培训大纲和题库,要求各单位以此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

第八阶段:专业调考。专业调考的目的是对全员培训的效果进行检验。因此,我们已经开展了装表接电专业调考的准备和部分实施工作。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考试系统,要求参训员工在线练习各模块的内容。参加调考人员由北京市电力公司随机抽取,成绩与同业对标业绩指标挂钩。因此我们很重视此次调考工作,提前布置、要求,督促、检查轮训人员的学习情况。

第九阶段:总结推广经验,完善提高。对《培训规范》的三个试点专业推行情况进行总结,目的是为明、后年其它专业的推行作准备。因此,我们在进行三个试点专业的推广实践中,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并按照“知识够用、技能必备”的原则,组织好参加单位和员工的轮训学习。通过对全员培训、调考等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分析、总结,对培训成效相对不好的内容,找出其薄弱之处,提出改进,在模式、流程、内容等方面形成更符合员工的技能需求,使培训发挥最大效能。

(3)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为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工作顺利实施,成立城区供电公司规范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轮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轮训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管理城区供电公司的轮训工作,办公室设在劳动人事处。制订并印发了《城区供电公司关于〈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工作目标、工作原则,落实了城区供电公司各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细化了进度安排与实施步骤,细化了工作要求,并明确了各级职责,如图2所示。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培训规范》推广应用方案、计划的审定、过程监督和结果考核。负责协调处理推行《培训规范》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负责督促公司各部门和单位按计划完成“规范”中要求的各项工作任务。

工作小组职责:负责《培训规范》的宣贯和推广应用工作总体牵头和具体实施,组织制定公司推广《培训规范》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基层培训,适时组织专家依据《培训规范》和试题库对轮训员工进行考前培训及普考,贯彻落实《培训规范》执行的有关要求。

劳动人事处职责:根据上级部门业绩考核要求,对基层单位设置两个考核指标,明确考核要求,与基层单位、参培人员薪酬挂钩。

各专业处室职责:根据职能管理专业职责,指导做好本专业培训。

各生产单位职责:负责在本单位落实城区供电公司《培训规范》实施工作方案要求的各项任务。按照公司统一安排,组织做好本单位生产技能人员完成培训需求调查、各层级培训及考试。各生产单位要做好轮训工作的培训记录、工作布置文件、培训资料等,及时录入人资系统培训模块。负责提供和协调本单位内各专业培训所需的设施及师资,完成公司布置的相关工作任务。

参培人员职责:公司生产技能人员(含全民工、集体工和主业劳务人员)均需根据实际从事的专业工作参加相应职业《培训规范》的培训。根据所持有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鉴定)等级参加对应职业《培训规范》相应级别的培训:具有中级工及以下职业资格(含中级工、初级工及无职业资格)的生产技能人员参加相应专业“规范”I级的培训;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的生产技能人员参加相应专业“规范”II级的培训;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含技师、高级技师)的生产技能人员及其班组长和安全员、计划员参加相应专业“规范”III级的培训。

(4)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为确保推行《培训规范》工作任务的完成,城区供电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北京市电力公司的业绩考核标准评价指标,配套制订了保证《培训规范》正常进行的绩效考核办法,其中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轮训任务完成率:按公司年度轮训计划实际选派参加相应工种轮训的人数/本单位应参加年度轮训各工种生产人员总人数。城区供电公司所属各相关单位应完成100%,未按要求参加轮训者,扣减5000元/人;如某一部门未达到100%,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则扣减该部门10000元。

2)轮训考核合格率:当年各工种首次考核合格人数/本单位当年各工种参加首次考核的总人数。城区供电公司所属各相关单位应完成80%,轮训考核首次不合格者,扣减3000元/人,且培训、考试等各项相关费用自理;如某一部门未达到80%,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则扣减该部门5000元。

3)对参培人员的考核:除上述两项考核外,对轮训考核合格的生产技能人员核发“国家电网公司职业能力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上岗的必备条件之一。对考核不合格人员给予一次补考机会。对参加各专业《培训规范》考核补考仍不合格者,按照北京市电力公司规定开展离岗培训,方式为集中脱产培训方式。脱产培训期间月奖金减半。各专业离岗培训时间根据”规范”确定。对参加II、III级考核补考仍不合格者,予以降岗使用。

三、评估与改进

1.取得的成果

通过在生产技能人员中试点开展《培训规范》的推广应用与实践活动,进一步规范了生产技能人员的培训模式,统一了专业培训内容,并结合《培训规范》的推广应用,完成了岗位梳理,进一步明确了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能力标准,相关试点专业的生产技能人员的理论和技能、工作效率和质量及其工作态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试点的三个专业培训率达到100%。截至2010年4月,根据人资系统岗位情况,符合参加《培训规范》学习的人员共116人,实际报名也是116名。

(2)培训内容覆盖面广。根据差异分析表,结合参培人员的实际专业水平,在岗位能力差异和培训大纲和题库的基础上,依据《培训规范》要求,扩充了培训内容,结合工作突出了重点,使培训工作更加实用和规范。

(3)生产技能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4)通过《培训规范》的推广,形成了规范的生产技能人员的培训模式。分专业、分层次开展岗位轮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补差消差培训,将岗位能力需求按照能力种类进行分解,各单位、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灵活组合能力种类、能力项作为培训内容,即“缺什么补什么”。

(5)对生产技能人员的培训重视程度在公司各層面都进一步加强。《培训规范》的试点推广应用,给城区供电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量,尤其是一线技能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技艺得到提升,使公司上下对《培训规范》的推广更加重视。特别是公司领导,在有关会议上多次强调并提出具体意见,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公司还结合在培训师资方面的需求,建立了城区供电公司自己的兼职教师队伍,并在此基础上,首次聘任了城区供电公司的内部培训师,为进一步开展生产技能人员培训做好师资准备。各基层单位通过《培训规范》的推广,也看到了技能队伍建设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员工培训的主动性和员工接受培训的自觉性得到有效激发。

2.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培训规范》试点推广工作时间较短,培训题库下发不及时,造成参加轮训人员的学习时间较紧,二是有些生产技能、业务与岗位要求还没有完全吻合。随着电网发展和设备的的更新,业务的要求有所改变就要及时完善。

3.今后的改进方向

(1)在员工技能评价结果的应用上能更广泛和做进一步细化工作,不断激励员工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2)针对技能培训结果的奖惩机制,要和调整工作岗位等形式结合,作为提高员工技能水平的有效手段。

(责任编辑:张中)

作者:王泰

第4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一、敬业爱岗

热爱本职工作,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会计人员只有为自己建立了这个出发点,才会勤奋、努力钻研业务技术,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具体从事的会计工作的要求。

二、熟悉法规

法制意识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的重要前提。会计工作不只是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会计工作时时、事事、处处涉及到执法守规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不单自己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还要能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在自己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关守口,对服务和监督对象则能够进行会计法制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帮助他们辨明法律上的是与非,促使他们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依法办事,避免不轨行为。

三、依法办事

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不但要体现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记录上,还要体现在财务报告上,使单位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监督部门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这样做,会计人员应该继续在

这一点上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职业人格的尊严,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

四、客观公正

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这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会计人员追求的一种境界。做好会计工作,无疑是需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但这并不足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有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也同样重要,否则,就会把知识和技能用错了地方,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或者通同作弊。

五、搞好服务

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以便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这片广阔天地里驰骋需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和服务意识。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把这部分工作做好对所在单位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这也正是会计人员的责任所在。

六、保守秘密

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有机会了解到本单位的重要机密,如对企业说来,关键技术、工艺规程、配方、控制手段和成本资料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机密,这些机密一旦泄露给明显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会给本单位的经济利益造成重大的损害,对被泄密的单位是非常不公正的。所以,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

2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会计人员应当确立泄露商业秘密是大忌的观念,对于自己知悉的内部机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格保守,不能信口吐露,也不能为了一已的私利而向外界提供。

第5篇:论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摘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建立和完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提高会计诚信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指明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必要性以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对当前造成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就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 职业道德规范 建设

前言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质,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其他不同利益体以及会计人员之间经济关系的总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会计行业中的“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面临严峻的考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尽快的使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问题走出尴尬的境地,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有三条:一是建立法制严明、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三条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但从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看,会计造假现象在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十分普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工作规范的组成部分。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仅同各项规章制度、业务水平等有关,更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密切相连。因为各项规章制度、政策法规是会计人员来执行的,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业务处理的主观判断以及对规章制度的执行程度,从而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可以强化对会计人员的道德约束,促使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1、原性则:原则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典型特征,作为会计人员,政策观念一定要强,要勇于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自身的职业义务感和使命感,有效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使自己避免沦为一个丧失原则、认钱不认方向、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者。

2、无私性:财务工作要求财会人员具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和行为,以国家、集体的利益重于一切为最高原则。无私性集中体现在财务工作者的道德习惯行为上,廉洁奉公,不贪不沾,一尘不染,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传统作风。

3、服务性:财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财会工作者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因此,服务性是财会工作职业道德的显著特点。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财会人员面对各种经济利益的重新分析,如何把握自己,抵制不正之风,树立服务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4、时代性:时代性特征则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会计人员所要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将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越来越高的素质。

三、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分析

分析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才能有的放矢,采取切实措施。造成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利益格局势必多样化和复杂化。利益关系的变化反映在思想意识上,必然引起道德冲突。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意识有所抬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所削弱,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社会风气受到污染都是不争的事实。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面对着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困惑,会计从业人员为了争夺会计市场上的经济利益,不惜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都是个人利益的集中表现。

2、缺乏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

会计人员的工作不仅在会计领域,更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受聘、受雇于其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其衣、食、住、行、奖惩、升迁,均依靠其所在单位的任职及任职的业绩。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则面临着坚持准则、坚持职业道德就可能被辞退下岗的痛苦选择。当前突出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绝大部分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

3、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注册会计师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职业道德规范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为职业道德失范提供了生存空间。我国虽然在80年代就恢复了注册会计师制度,但是,有相当多的从业人员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特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在执行过程中完全置“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于不顾,缺乏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甚至并没有把从事的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经营,执业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都相当淡薄。

4、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我国会计监管部门繁多,既有政府监管部门,如财政、工商、税务、审计等监管部门,也有行业监管部门,如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如此众多的监管者,按理说完全可以抑制职业道德违规事件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会计造假仍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就是会计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关系尚未理顺,重复、无效的监管使得企业不胜其烦,监管成本居高不下,致使会计监管收效甚微,职业道德违规事件屡屡发生。另外,我们国家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助涨了造假的气焰

5、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建设落后

目前所颁布的职业道德的有关规定基本上只起到指导作用。这些原则性的规定,常使会计从业人员觉得难以操作,当面对复杂的经济生活时,往往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指导意见而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正是由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整体框架尚未建立起来,职业道德基

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尚未理顺,整个规范体系缺乏完整性,从而影响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实施效果。

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明确界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约束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层次。其次,要加大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强化相关人员的会计责任,明确任何触犯法律,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惩罚,使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对会计从业人员具有相当的法律威慑作用,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实现立法的效果。

2、加强会计道德环境建设

构建当前转轨时期的会计道德,必须加强与之相适配的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的会计道德环境的建设。所以,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进一步完善与会计道德直接相关的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贯彻执行和监督;培植和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终极价值观念和与之相适配的市场观念、经济效益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时间观念和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开拓进取、优胜劣汰、崇尚创造、讲求效率的习俗风尚。从这三方面着手,为会计道德的构建提供一个净化和优良的空间。

3、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自律机制与评价机制。

会计监督机制是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纠正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的体系。会计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只有完善内、外部机制,才能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心,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才能有效地防治会计造假行为地发生,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会计职业品德教育:包括敬业爱岗、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等;会计职业纪律教育:包括熟悉法规、依法办事、保守秘密等;会计职业能力教育:包括搞好服务、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等。形成以会计专业在校生教育、岗前教育和后续教育多层次的、完备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结构。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会计信息质量意识,让会计职业道德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观念。

参考文献:

[1] 刘德运. 浅议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化建设[J].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 18(6): 91-92

[2] 焦静靖. 论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J]. 经济师. 2009.5: 213

第6篇:优秀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文章标题:优秀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优秀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按照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总体要求和会计工作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广泛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会计职业素养和执业质量,培养一批能征善战、适应力强、德才兼备的优秀会计人员,是目前会计工作乃至社会经济生活的首要之选项

和当务之急。一个优秀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与其能力和社会价值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规范。[文章-http:///找范文,到]

1、责任意识:有人说:“会计职业受人监管,却又有意无意地被假定应分担其监管者的部分责任,极易成为企业和监管者的代过者。”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会计人员切不可以此作为自己逃避责任的借口。虚假的会计信息毕竟是从会计人员手中产生的,无论有什么理由,这个责任恐怕是无法推卸的。要想不代人受过,就必须坚持自己的责任。当前的责任主要是:坚持原则,依法理财,依法核算,依法监督,真实、完整地向社会提供会计信息,尽职尽责,恪尽职守。

2、慎独意识:慎独,意思是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事,坚持准则,不做任何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又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不要因为没有人看见,或者事情微小就放纵自己,一个注重品行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有越轨行为。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可以更好地培养、锻炼坚强的职业道德信念和意志。

3、理财意识:这是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在会计道德观念上的集中反映。它体现了会计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特点,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会计人员的特别要求。

4、节俭意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会计人员将节俭作为自己必备的职业道德,是不言而喻的,无须赘述。

5、管理意识:会计人员要树立参与管理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做好参谋。经常主动地向领导反映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不能消极被动地记账、算账和报账,要从账房先生、簿记人员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

6、服务意识:会计人员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不论是为经济主体服务,还是为社会公众服务,都要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不要认为自己管钱管账,就高人一等;不要认为会计职业在社会上吃香,就马马虎虎;不要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可以参与管理与决策,就自命不凡。管钱管账是自己的工作职责,参与管理是自己的义务,会计人员要在内心深处树立服务意识,为管理者服务、为所有者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为人民服务。服务是自己的职责,是自己的义务。只有树立了强烈的服务意识,才能做好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职能,为单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7、技能意识:作为高级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应有的会计专业技术和能力,如账务处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管理决策能力、风险预测和防范能力、职业判断能力。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会计人员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要有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愿望和要求。谦虚好学、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是练就高超的专业技术和过硬本领的唯一途径,也是衡量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会计人员只有业务娴熟,并且有精湛的技能,才能更好地参与管理,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只有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深刻领会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才能有效地参与管理,真正起到当家理财的作用,成为决策层的参谋助手。[文章-http:///找范文,到]

8、创新意识:创新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动力,成为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会计作为一门管理学科,其理论创新从未间断。我们把创新意识归于道德意识规范,就在于它标志着会计人员对知识和理论更新的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意识要求。这种要求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是一致的。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够保证会计市场的规范与健康发展。

9、现代意识:在当前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必须具备现代意识。具体地说,就是应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具有对新知识的无限渴求和好奇心,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因自己年龄的衰老而保守,不因自己知识的老化而落伍,始终以自己不断更新的知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7篇: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摘要】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文章从我国会计领域诚信失范分析入手,论述了树立会计诚信的意义及如何建立会计诚信机制。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 诚实机制

一、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会计法制和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广大会计人员树立了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广大会计人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中做出了突出成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在现实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通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根据有关方面对一千多名在岗会计人员的问卷调查,有16.8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当做到坚持原则;有61.2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当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做好会计上的“技术处理”;有21.86%的会计人员认为应直接按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办。

(二)、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贵州省某单位会计许某,在其担任会计兼出纳的10年中,采取各种手段贪污公款7272万元,媒体报道时冠以“惊天大案”。这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反映出在新形势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三)、违背准则,弄虚作假

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做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有的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报和故意造假的行为,却不予指明,并加以虚假的陈述,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二、会计诚信失范原因分析

(一)、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利益格局势必多样化和复杂化,原来那种单一的利益关系向大跨度、多层次的利益关系格局变化。利益关系的变化反映在思想意识上,必然引起道德冲突。人们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时所讲的“利益驱动”,就是指这种价值观念变化的一种负面效应。在会计职业道德滑坡中,小团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占了会计职业活动中利益关系的经大多数,而且往往是小团体利益占了上风,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

出于不同的动机,在会计上做假的手段也因动机不同而不同:

1、为了业绩考核、发行股票等目的,采取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亏损挂账、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做法,将利润做大;

2、当企业达不到经营目标或上市公司可能出现连续三年亏损,面临被摘牌时,采取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结转成本、转移价格等做法,将利润最小化;

3、为了塑造绩优股的形象或获得较高的信用等级,利用其他应收、应付款、待摊费用、递延资产、预提费用等科目调节利润,精心策划利润稳步增长的趋势

4、当企业更换法定代表人,新任法定代表人为了明确或推卸责任,采取将坏账、存货积压、长期投资损失、闲置固定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和待处理固定资产等所谓虚拟资产一次性处理为损失等手段,进行利润清洗;

5、当对外投资和进行股份制改组时,为获得较大比例的股权,通过编造理由进行资产评估、虚构业务交易和利润等手段,高估资产;

6、企业借款或发行债券时,为了证明其财务风险较低,采取账外账、将负债隐匿在关联企业等做法,低估负债。

(二)、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会计从业人员是受聘、受雇于其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其衣、食、住、行、奖惩、升迁,均依靠其所在单位的任职及任职的业绩。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则面临着坚持准则、坚守职业道德就可能被辞退下岗的痛苦选择,客观上存在着“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现象。当前突出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绝大部分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

(三)、会计人员坚持职业道德的外部法律环境不佳

会计人员坚持准则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济制度不完善,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四)、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缺乏有力手段和措施

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当然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是不良社会风气的组成部分。具体来看与教育不够极有关系。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较长时期片面注意智育,忽视德育。而在参加工作以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有职业道德内容,但实际上从未见过职业道德培训。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所规定的各项制度,这是强制的、无条件的,同时要自觉履行会计职业道德原则。会计人员要培养高尚的品德,不仅需要努力认真地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对现代会计的认识,而且要自觉反省自己,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战胜各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一个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反复地进行就能形成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也就形成了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

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德、能、勤、会、廉、俭”六个方面的素质。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法规、方针、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和连守经济法、会计法、证券法、税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自身修养;另一方面,还应掌握时事政策知识、财政税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电脑操作知识等相关知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行为端庄、生活严谨的作风,讲求实效、雷

厉风行的作风,艰苦朴素、大奋无私的作风,平易近人、以诚待人的作风。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反腐倡廉进而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廉政之风。

现实生活中,诸多的贪污、行贿受贿、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都要经过会计人员之手。当然,这些现象的主要责任人可能不在会计人员,但与我们的会计人员屈从压力,不坚持原则大有关系。消除腐败,有赖于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用好《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必须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之能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

四、会计人员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

做老实人,要求会计人员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正大。说老实话,要求会计人员说话诚实,是一说一,不夸大,不缩小,不隐瞒,如实反映和披露单位经济业务事项。办老实事,要求会计人员工作踏踏实实,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总之,会计人员应言行一致,实事求是,正确核算,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失误,不能为了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伪造账目,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二)、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

在市场经济中,秘密可以带来经济利益,而会计人员因职业特点经常接触到单位和客户的一些秘密。因而,会计人员应依法保守单位秘密,这也是诚实守信的具体体现。

以企业为例,如果向竞争对手泄露了产品配方、程序、设计、制作工艺、制作方法、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等商业秘密,就会使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在不适当的时间、以不适当的方式泄露上市公司的利润情况、经营状况等商业秘密,会对广大的股票投资者产生不利影响,属于严重违反法律的行为;对内部管理活动的泄密,可能会影响管理效果,使单位管理层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会计人员保守商业秘密,维护国家、单位利益是其应尽的义务。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是会计职业的大忌。此外,会计人员也应保持必

要的警惕,防止无意泄密。

(三)、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诚实守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始终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对客户和社会公众尽职尽责,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以维护职业信誉。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客户时应谨慎,不要一味地追求营业收入,迎合客户不正当要求,接受违背职业道德的附加条件。注意评估自身的业务能力,正确判断自身的知识、经验和专业能力能否胜任所承担的委托业务。

五、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社会教育机制,启发行为人的良知

诚信在多大范围和什么程度上为人们所接受,取决于诚信的宣传和教育。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采用职业道德教育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会计法宣传,增强各级领导的法制观念。认真做好各项会计法规的宣传工作,使会计人员增强法制观念,并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使他们受到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法律的威破力,对那些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人员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法律保障。要让人们认识到,诚信是重要的并且有益的,诚信是必然趋势。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应当是掌握着会计诚信水平支配权的强势集团,包括企业负责人,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会计人员。人们长期以来企图通过提高会计人员地位和业务水平,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事实上收效甚微。用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准来减少会计造假,是隔靴搔痒,作用将十分有限。

1、将会计诚信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第一重要内容;

2、要将会计诚信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赋予会计人员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人格精神;

3、要把会计诚信教育的重点放在会计诚信信念、诚信文化、诚信制度的教育上。

(二)、强化法制监管,加大惩处力度

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各种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杜绝讲人情和执法、司法腐败现象,让那些胆敢造假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加强法制教育,促使会计人员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道

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模式,从而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在对相关会计人员、有关企业领导及会计主体进行惩处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社会中介机构的整治和规范,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体系,加强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出具不真实、违背审计准则的审计报告的申介机构,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并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

(三)、建立会计诚信的评价机制,促进会计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建设目前我国的会计中介服务组织,总体来说,信誉不高,市场化程度也很有限,与发达国家的会计中介服务机构差距很大,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当对会计中介服务机构进行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建立会计诚信的评价机制,使会计中介服务机构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

(四)、建立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的会计诚信管理建设

企业内部加强会计诚信管理,是提高我国市场交易信用程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通过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诚信控制制度,对会计、统计和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做出较为合理的规定,防止会计造假和舞弊,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在各企业的客户管理中被筛选掉,使其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

六、结论

总之,诚信能否被社会广泛接受,关键是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符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市场经济需要会计诚信,所以对未来应持乐观态度。自上个世纪以来,潘序伦先生就在中国会计界最早倡导了诚信理念。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已深深植根于会计执业界人士的心中,成为忠诚敬业的座右铭。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思想将会进一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单位负责人会计法必读[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李海波:会计学原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3、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M],人民出版社,2003。

第8篇:会计证考试重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1]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会计职业行为及职业活

动的具体要求或明文规定。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包

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

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一)爱岗敬业

1、定义

爱岗敬业指的是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爱岗就

是会计人员应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安心于本职岗位,稳定、持久地在

会计天地中耕耘,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敬业就是会计人员应该充分

认识本职工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本职工作的社会意义

和道德价值,具有会计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在职业活动中具有高度的

劳动热情和创造性,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从事会计工作。

爱岗敬业是爱岗与敬业的总称。爱岗和敬业,互为前提,相互支持,相辅

相成。“爱岗”是“敬业”的基石,“敬业”是“爱岗”的升华。

2、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职业荣誉感。

会计人员只有正确地认识会计本质,明确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

重要性,树立职业荣誉感,才有可能去爱岗敬业。这是做到爱岗敬业的前

提,也是首要要求

(2)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3)安心工作,任劳任怨。

(4)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5)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忠于职守具体表现为会计人员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所表现出的一种

责任感和义务感,这种责任感和义务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或他

人对会计人员规定的责任;二是会计人员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义责任。

【应用举例】

1、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职业道德关于“爱岗敬业”规范要求的有( )(06) A忠于职守 B尽职尽责 C 任劳任怨 D 认真负责

答案:ABCD

2.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要求的有( )

A工作一丝不苟 B工作尽职尽责 C 工作精益求精 D工作兢兢业业

答案:ABCD

(二)诚实守信

1、定义

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人们在古往今来的交往中产生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精髓。

朱镕基同志在2001年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是对广大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最基本的要求。

2、基本要求

(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

(2)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

所谓保守秘密就是指会计人员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应树立保密观念,做到保守商业秘密,对机密资料不外传、不外泄,守口如瓶。

泄密,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是会计职业的大忌。会计人员在没有得到法律规定或经单位规定程序批准外,不能以任何借口或方式把单位商业秘密泄露出去。

会计人员如果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不仅会对单位的利益产生威胁,同时也将会损害会计人员自身的形象和利益。泄漏商业秘密属于违法行为,泄漏秘密的会计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会计人员泄漏商业秘密将对整个会计职业的社会声誉产生负面影响,使会计职业信誉受到怀疑。

【应用举例】

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句话体现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是( )(06)

A参与管理 B 诚实守信 C 爱岗敬业 D 提高技能

答案:B

2.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倡导:“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这句话体现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是( )(07)

A坚持准则 B客观公正 C诚实守信 D廉洁自律

答案:C

3.朱镕基同志在2001年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题词的内容包括( )。(04)

A.诚信为本 B.操守为重

C.坚持准则D.不做假账

答案:ABCD

4.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职业道德"诚实守信"要求的有()。(05)

A.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B.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C. 保守商业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D. 不弄虚作假,信誉至上 答案:ABCD

5、单位会计人员泄漏单位的商业秘密,将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06) A损害会计人员自身信誉 B会计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

C损害单位的经济利益 D损害会计行业声誉

答案:ABCD

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三)廉洁自律

1、定义

廉洁就是不贪污钱财,不收受贿赂,保持清白。

第9篇: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

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大纲:

一、爱岗敬业

(一)爱岗敬业的含义

(二)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二、诚实守信

(一)诚实守信的含义

(二)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三、廉洁自律

(一)廉洁自律的含义

(二)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

四、客观公正

(一)客观公正的含义

(二)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

五、坚持准则

(一)坚持准则的含义

(二)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

六、提高技能

(一)提高技能的含义

(二)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

七、参与管理

(一)参与管理的含义

(二)参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八、强化服务

(一)强化服务的含义

(二)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一、爱岗敬业

(一)爱岗敬业的含义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

所谓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否爱岗敬业是判断每个从业者是否有职业道德的首要标志。爱岗和敬业,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爱岗是敬业的基础,敬业是爱岗的升华。

(二)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1.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2.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3.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二、诚实守信

(一)诚实守信的含义

诚实守信,简称“诚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

(二)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

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

3、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4、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例题·单选题】会计人员对于工作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依法保守秘密,不得泄露,这是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具体体现。

A.客观公正

B.诚实守信

C.坚持准则

D.参与管理

答案;B

三、廉洁自律

(一)廉洁自律的含义

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

会计职业自律包括两层含意:会计人员自律和会计行业自律。

(二)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例题.多选题】会计人员要做到廉洁自律,需要深刻认识()

A、人生观

B、责任心

C、荣誉感

D、价值观

答案:AD

四、客观公正

(一)客观公正的含义

客观公正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行为品德,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客观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公正是指会计人员应该具备正直、诚实的品质,不偏不倚地对待有关利益各方。客观公正,不只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会计人员追求的一种境界。

(二)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

1.依法办事。

2.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3.保持独立性。

【例题·单选题】在会计职业中,()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行为品德,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

A.廉洁自律

B.客观公正

C.坚持准则

D.提高技能

答案:B

五、坚持准则

(一)坚持准则的含义

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这里所指的“准则”不仅指会计准则,而且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制度。

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过程中要依法办事,坚持准则。

(二)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

1.熟悉准则。

2.遵循准则。

3.坚持准则。

【例题·多选题】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中有“坚持准则”一项,这里的“准则”是指()。

A.会计法律

B.会计准则

C.与会计相关的法律制度

D.会计行政法规

答案:ABCD

六、提高技能

(一)提高技能的含义

职业技能是指做从事某一职业在相应专业技术方面所应具备的能力或应当达到的水平。

(二)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

1.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

2.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七、参与管理

(一)参与管理的含义

参与管理,就是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

(二)参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1.努力钻研相关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基础。

2.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题·多选题】会计职业道德“参与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

A.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

B.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

C.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

D.积极主动地提供合理化建议

答案:BCD

【例题·多选题】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主要体现在()。

A.向领导反映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B.主动提供合理化建议

C.做好记账、算账和报账工作

D.一切按领导的要求去办

答案:AB

解析: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主要体现在向领导反映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主动提供合理化建议等。

【例题·多选题】()就是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

A、参与管理

B、提高技能

C、坚持准则

D、廉洁自律

答案:A

八、强化服务

(一)强化服务的含义

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1.强化服务意识。

2.提高服务质量。

本节重点把握

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含义和基本要求

上一篇:猪场防疫制度下一篇:人性的优点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