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工岗位操作规范

2022-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操作工岗位操作规范

内科临床急诊急救的规范操作

【摘要】我国的急诊急救事业起步较迟但发展迅速,在急救体系架构建设完成后,急救队伍的建设和急救技术规范培训将是今后急救急诊管理层的主要工作内容。通过对内科急诊急救工作规范操作的分析,可以提高急救成功率。本文就结合我国目前在内科临床急诊急救管理方面的现状, 对我国内科临床急诊急救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内科临床;急诊急救;标准化;医疗体系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急诊急救医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尤其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更加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探讨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控制,对提高急诊急救病人的抢救、诊断、治疗和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急诊急救在我国起步晚,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标准不能正确指导急诊急救工作走入正轨,为了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加快医疗救治队伍能力的建设,我们必须完善标准化体系,使我们的急诊急救工作有标准可依。

1急诊急救工作的概述

急诊急救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多边学科,急诊昏迷作为急诊科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常涉及心脑血管意外、外伤、内分泌障碍、中毒等领域,且其死亡率可高达 20%,国内外发展程度有所不同。国内的急救医学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发展极不平衡,技术力量和设备还较落后。国外在急救医学领域发展较快,急诊急救技术较为普及和系统。目前我国地市级以上城市的院前急救队伍的组成取决于其城市急救中心建设模式,虽然急救模式有多种,但院前急救队伍组成基本只有2种,独立的、专职的院前急救队伍,和由急诊医护人员兼职的院前急救队伍。前者,应急反应迅速,现场常规急救配合较好后者应急反应慢,现场常规急救技术不规范,配合欠佳。

2加强内科急救技术规范操作的思考

2.1培养一支有一定医德和医术的年轻骨干队伍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进步,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的热切追求和法律意识的增强,这对急诊急救工作人员的医德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对待病人的态度和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必须对急症急救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医德教育,切实使急救工作人员急病人所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培养高度对病人负责的优秀品质。能否在较短时间内提供最有效的救治,服务于每一位需要救治的病人,同时也代表了一所医院的综合实际医疗水平。快速高效地提高急诊急救水平,满足社会需求,无疑是当务之急。每个人在每个岗位上,不只是一个螺丝钉,而是一个学习型智慧型组织中,不再是一部机器上的机械小部件,而是整個机器或整个过程的一个智慧部件。急诊科是一个独立的抢救实体,只依

靠某个人的能力是不行的。此外,协作精神必不可少。协作精神的好坏是检验一个急诊科综合实力的标志、管理水平的标志、抢救能力的标志。要满足现代急诊急救要求,护士长必须善谋划,包括人员的合理安排。思想上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操作上能掌握现代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上更多的是智能管理,质量上更多地体现知识、技能的科学管理,学术水平上能体现现代国内外护理学发展的最新思想。

2.2急诊急救工作标准化体系必须与国际接轨

大部分医院仍存在人力财力不足,设备落后,编制不合理,急诊工作者待遇地位低下,急诊专业人员力量薄弱,没有适应急救标准化体系等,使急诊科建设的根本矛盾未解决。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急诊救治标准化体系,这也是规范操做的当务之急。利用现有的急救设备,采取积极稳妥的政策导向,提高急诊工作者的生活保障待遇,向信息化、网络化、制度化、体系化的现代急诊急救体制迈进。

2.3改善内科急诊急救医疗设备,加大投入

目前我国有的医院急诊科建设还设有完全纳入编制,遇到危重病人只能送到临床科室,严重影响了对病人的抢救。由于地方政府财力不足或对急救的重视程度不够,多数急救指挥型急救模式存在一级医院救护车装备简陋,二级以上医院救护车装备不规范,重大伤害事故现场急救装备和救援备灾物资不足,通过通讯联络落后,急救器材陈旧、管理体制不规范等现实情况在大部分医院都有不同程度存在。这些现象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急诊医学的需求,不能适应急救工作担负的特殊责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急诊急救的整体发展。抓好组织措施的落实,设备和效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制定合理的标准化制度。

2.4规范内科急诊急救的重点

院前急救队伍由各级急救网络医院的急诊科医护人员和驾驶员构成,急救队伍庞大,急救医生流动性较大,院前急救行为非标准化。急救医院的急诊急救人员虽有一定的急救医学理论知识和院内急救技术,但缺乏专业系统的院前急救技能培训。建设医疗紧急救援专业队伍,提高应急反应的能力。加大投人,加快院前急救和紧急救援装备现代化建设步伐。

2.5急诊急救工作中的三个救治阶段和完善是标准化的必然

由于各种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所致的创伤,各种原因的中毒,意外事件中的致伤以及疾病的突发和各种危及生命的重危病症都被列为急诊急救医学范畴,主要表现在急、危、重三个方面。因此我们把救治工作分为院前救治,院内救治,后期治疗三个阶段。院内后期治疗主要是通过救治病人脱离危险,生命体征平稳后的一般综合康复治疗,帮助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为了更好地进行急诊急救工作,我们必须明确分工,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使急诊急救工作顺利、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3结语

总而言之,内科的急诊急救不仅对于人民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对于医疗企业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相关医疗部门应该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加大对内科急诊医疗设备的投入,规范急诊急救操作,保证对病人能够进行有效的救治,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该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加强急诊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切实建立好的、适应的标准化体系,为我国的急诊医疗事业贡献才智和力量。

参考文献

[1]任真年1临床科护士长怎样抓护理质量管理.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2,22(3):36

[2]郭水饮,徐绍春.关于加强院前应急救治队伍急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全国紧急次疗救援体系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04,7-10

作者:徐绍光

第2篇:内科临床急诊急救的规范操作

【摘要】内科临床急救急诊是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可以让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本文首先对规范内科临床急诊急救操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概括地介绍了内科临床急诊急救规范操作的内容,并对保证内科临床急诊急救规范操作的基础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提高内科临床急诊急救规范操作的措施。

【关键词】内科临床;急诊急救;规范操作

前言:我国内科临床急诊急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历程,虽然部分医疗机构的内科临床急诊急救科的规模和配置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的内科临床急诊急救医学整体起步晚,远远不如发达国家的医学水平。内科临床急诊急救的规范操作,能够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正确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1规范内科临床急诊急救操作的重要性

在医学发达国家,急诊急救技能培训一直是贯穿于医学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内科临床急救急诊工作中,要求医护人员能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的能力。内科临床急救急诊涉及到的危重症患者和突发事件多,护理实践性强,涉及的学科多,目前急诊内科临床急诊急救存在医护人员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考虑问题不周全,预见性差,在遇到急危重症、抢救和患者病情突变等各种突发事件时,常常表现为束手无策,操作程序混乱,处理问题能力下降,从而容易导致一系列护患纠纷的发生。对内科临床急诊急救的规范操作能够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及应急能力,对安全处理各种紧急事件是非常必要的。

2内科临床急诊急救规范操作的内容

在内科临床急诊急救的规范操作中,要求医护人员熟悉掌握各种常见内科临床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接到急诊急救患者后,首先要确定患者可能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才能够为下一步的诊断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急诊急救医护人员在确定了病因之后,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经过实验室检查,然后再进行鉴别诊断,保证了患者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的科学性。在内科临床急诊急救医护人员做出诊断之后,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过程。

3保证内科临床急诊急救规范操作的基础

在现代急诊急救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并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内科临床急诊急救规范操作,要求医院完善内科急诊急救规章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急诊科工作制度,预检分诊制度,首诊负责制,抢救室制度,急诊观察室制度,急诊ICU 制度,急诊手术室工作制度,急救门诊、ICU 手术室停电及失火应急预案,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等;护理流程,急诊病人接诊流程,急诊绿色通道流程,突发事件大型抢救工作流程,输液室工作流程,急诊病人入院—出院工作流程,ICU 护理工作流程,急救手术室工作流程等;各室护理常规及质量标准,急救门诊、观察室、手术室、ICU ;常见急诊救护常规及质量标准,急性高热,急性头痛,急腹症,休克,昏迷,上消化道出血,心源性急性肺水肿,一般创伤的救护,多发伤救护,烧伤救护,急性中毒救护,其他理化因素疾病的救护等;救护技能考核标准,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呼吸机的使用,心电图机的操作,心电监护,心脏电除颤起搏术,血液净化仪的使用,CVP 监测,洗胃术,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及气管切开置管术的配合等。

4提高内科临床急诊急救规范操作的措施

4.1配置一流的抢救仪器设备

强调急救仪器设备配置齐全、完好,这是衡量急救中心档次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急诊救治功能。抢救设备主要指,监护设备(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自动洗胃机等)、现代化运输车辆、完善的手术设备、多功能担架车、专用监护病床、X线机、24h不间断的检验系列设备等。

4.2具备现代的急诊急救意识

树立现代急诊急救质量管理意识,主要是指以下几方面:时间意识,时间就是生命,强化时间意识就是要求每一个医务人员在头脑中牢固树立延误时间就是延误生命的意识;救命意识,是急救人员的最主要意识,急诊急救就是救命;技能意识,是指急救中心接到抢救信号后在快速反应的基础上有抢救能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对所有被抢救病人的救治水平;管理意识,是急诊急救的重要意识,正确、合理、有效地分工,能充分发挥出人、财、物、设备、信息的效益;整体意识,是急诊急救的宏观意识,要指急诊科的建筑布局,人员配备,设备的购买,对急诊急救的重视程度,运输与信息的畅通情况等。

4.3精湛的急诊急救技能

抢救技能始终是第一位的,尤其是护士长在科室应是技术能手、管理行家,对各种突发性疾病、外伤、车祸病人的抢救程序了如指掌,对各种突发性疾病、外伤病人的抢救得心应手,这样才能领导好科室护理工作,才能提高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水平。

4.4加强急诊急救科室的业务管理

急诊科业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急诊急救质量,这是提高急诊急救水平的关键。首先必须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急诊科医务人员要有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一丝不苟地按照各项规定执行,有条不紊地做好诊疗抢救工作。全面推行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如明确制订各种疾病的急诊抢救诊断标准和抢救成功的标准是提高急诊工作质量,使诊断准确及时、治疗抢救合理有效的重要保证。

5结语

综上所述,急诊急救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内科临床急诊急救的规范操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提高医院救助患者的技术水平。要求医院完善内科急诊急救规章制度,配置一流的抢救仪器设备,具备现代的急诊急救意识,精湛的急诊急救技能,加强急诊急救科室的业务管理,不断提高内科临床急诊急救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中华,“四位一体”急诊急救工作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实用医药杂志,2012.

[2]毕国庆,赵磊,急诊急救工作场所的医患沟通的基本方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

[3]姚燕,掌握急诊急救工作的四要素,着力提高医疗质量[J],中国实用医药,2013.

作者:孙国玲

第3篇:规范化操作与综合实训教学提升中职护生操作技能的应用研究

[摘 要] 目的:探索基础护理规范化操作与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提升中职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桂林市卫生学校2016级使用课题组编写教材及应用规范化操作及综合实训教学的护理专业2个班(106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为实验组,而随机选择桂林市卫生学校2015级未使用课题组编写教材及未应用规范化操作及综合实训教学的2个班为对照组(108名护生)。实验组在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以案例引导,规范化操作与综合实训,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通过两组操作考核和发放问卷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操作考试成绩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93.4%的学生对此种教学方法持赞同态度。结论:在中职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实施规范化操作,护生实习前进行综合实训,可提高护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同时,校本教材《基础护理技术规范化操作与综合实训》(案例篇)在2018年7月受到广西卫生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验收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关 键 词] 基础护理;规范化操作;综合实训;中职;护生

[

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具有技术性、服务性强的特点,对职业技术行为规范有着更高的要求和依赖。护士规范化培训中护理操作技能是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的重要部分[1],规范化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2-3]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能给中职护生更好地奠定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基础,提升护生的操作技能,我校护理教研室在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实施了规范化操作与综合实训,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对象

随机选择我校2016级使用课题组编写教材及应用规范化操作和综合实训教学的护理专业2个班(106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我校2015级未使用课题组编写教材及未应用规范化操作及综合实训教学的2个班为对照组(108名护生)。均为女性,年龄在14~18岁,基本条件一致,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一)建立管理组织

成立在学校医学教研室领导下的课题研究组,作为基础护理技术规范化培训管理机构,负责制订培训计划、方案的实施以及培训考核资料档案的管理。本课题组10名研究者,其中有8名“双师型”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医疗护理经验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经验。

(二)编写教材

课题负责人(护理教研室主任,高级“双师型”教师)组织课题组老师认真学习中职《护理学基础》的护理技术操作,根据录像及临床工作、考试需要,以护士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与《基础护理学》理论课有效衔接和照应,按照学习目标、实训目的、导学案例、实训任务、操作流程图、操作细节图、护患沟通、操作关键点、注意事项、操作后反思、评分标准的顺序编写,历时半年完成了《基础护理规范化操作与综合实训》(案例篇)(包括上篇——基础护理学规范化操作和下篇——综合实训)的编写工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在2018年7月得到广西卫生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验收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三)规范化教学过程

1.规范化操作示教

基础护理技术示教教师以临床真实病例为基础,精选能突出护理操作要求的信息,利于学生理解[4]。示教教师对示教的操作目的、备物、每一项步骤、注意事项都应非常熟悉。示教时不仅要动作规范,还要做到心到、意到、情感到,体现出护理操作的艺术美和对病人爱护体贴的高度责任心。

2.规范化课堂训练

基础护理理论教学任务完成后,及时向护生发放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教材,让护生在实训课前做好复习和预习工作。不管是同学间互相操作,还是用器械或人体模型进行操作,都严格按照教材规定操作流程图实施具体操作,注意操作细节,构建护患沟通,注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及与患者沟通能力;课后书写操作后反思;部分操作还可通过开放实訓室,让护生依据评分标准,自练、自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以案例引导综合实训

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改变以往岗前培训只是单纯复习临床常用操作的教学方法,打破单个操作界限,结合临床实际工作需求,以案例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一个任务涉及多个护理操作,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护理综合实训,提升护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护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解决护理技术培训与临床脱节的问题。

4.规范化操作考核

设立整体考核分,要求护生各项操作应贯穿于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操作中,了解病人的需要,关心体贴病人,操作应稳、准、轻、快、柔,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评分表可体现护生自评、护生之间评分、师生评分三种评分形式,完全覆盖护生自行练习、护生相互监督考核、教师操作考核的各个环节。

三、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护生进行铺备用床、无菌技术、生命体征测量、青霉素皮试液配制共4项操作考核。操作成绩均以100分计算,大于或等于80分为合格。

四、结果

(一)将两组护生铺备用床、无菌技术、生命体征测量和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合格率(≥80分)为96.3%,优秀率(≥90分)为19.7%,均远远高于对照组(合格率为67.6%,优秀率为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实验组护生对规范化操作与综合实训教学的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4%的护生对基础护理规范化操作与综合实训的教学方法持赞同态度。

五、讨论

(一)护理操作规范化训练,提高了护生的技能水平

通过规范化技能训练,可以帮助护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方法,在短期内较快地掌握操作要领,便于记忆,减少操作程序上的失误,提高了护生的业务素质,使护生认识到护理操作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意义,改变了由于认识不足、水平不等、要求不一所造成的训练随意性,从而保证了护理技术质量,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岗前综合实训,培养了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岗训中采用“以例释理”的理念,根据临床实例分析患者的病情,给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能准确运用护理学基本技能、恰当的护患沟通语言,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和博大的人文关爱情怀、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出色的沟通技巧;以情景剧的形式真实模拟患者来院就医场景,使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达到角色意识顺利转变的目的,拉近学校护理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需求的距离。

(三)规范化操作,树立了护生良好的职业形象

通过规范化操作训练,护生明白了树立良好自身形象的重要性,在未来临床操作中,做到既注重结果也重视动作的统一规范,将会提高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四)规范化考核,有助于发现技能优秀的护生

通过基础护理操作规范化考核,使护理教师更好地发现操作技能优秀者,可鼓励操作优秀者参加校级、市级、自治区级护理技能大赛,更好地发挥护生个人特长,为将来就业提供优质条件。

总之,护理技术操作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标准、熟练的技能操作能使病人感到安全、舒适,减轻病人的痛苦,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和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护理技术作用的发挥主要依靠科学的管理[5]。规范化操作是护理质量保证的基础,更是护理安全保证的基础,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需要。经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学校內做好基础护理规范化操作和综合岗训,将为护生走上临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后续将做好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基础护理技术状况的调查了解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医院的交流与合作,为培养更多的临床护理人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侯田芬,高晓琳,白艳萍.护理操作内训师培训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3):155-156.

[2]尹英.规范化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问题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9(3):106-107.

[3]李向真.低年资护士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培训方法与效果[J].护理研究,2012,26(5):1337-1338.

[4]宋爱萍,赵晖,范桂英.规范化护理技术示范提高基护教学质量[J].哈尔滨医药,2003,23(4):64-65.

[5]吴晶婷,田耘.实施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管理的做法与成效[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1):837-838.

编辑 马燕萍

作者:刘忠华 黄丽微 陈捷 林芳

第4篇:SMT岗位操作规范

一、 SMT物料员操作规范

1、 订单查看

物料员接到订单后,需详细查看订单内容,特别是附注说明。向PC了解排程情况,向仓库了解备料情况,对于欠料部分要特别注意,做好记录并向主管报备。

2、 领料

做到规格正确、数量准确、领料及时。所有领料单据需保存完好。替代料要见工程书面文件,不接受口头形式。详细操作方法参照《SMT物料管制办法》。

3、 发料

对于IC等A级物料做到发放及时、数量准确,特别是对于夜班的物料放发工作,需查看清楚夜班生产排程,再发放物料。对于物料的使用注意事项应交待清楚(如替代料、欠料、IC的数量如何分布等)。

4、 物料房管制

所有物料摆放到物料架上,并分类清楚,对于库存数量要及时掌控,特别是对于欠料部分要及时追回。套料用胶框放置,并标识清楚。物料房应做好防盗工作,随时锁门。下班时钥匙交夜班拉长管制。

5、 补料

对于操作员丢失的IC应当天即开补料单(要等到埋单时再上交),对于其他物料一般每周五补一次料。对于机器损耗部分,应及时掌握损耗数量及时补料。

6、 入库

所有PCBA入库时应分类清楚,标识清楚数量,特别是ROHS产品。每次入库完成后及时做台帐,以便清楚掌控。一般每天上午10点及晚上下班前更新两次。所有入库单据需保存完好。

7、 盘点

每月底与仓库同时进行物料盘点工作

8、 做台帐

对于物料的进出需有详细的台帐记录,分订单、分机种记录。包括领料、发料、补料、入库等。

二、SMT中检人员操作规范

1、 首件确认

对于每班开始或产品切换后的第一片板,中检必须进行外观首检,以工程样板作为参考标准,检查内容包括:零件方向,零件极性,偏移,缺件,错件,多件,锡多,锡少,连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给组长,首检无误后送IPQC确认。

2、 手摆零件

在领班的安排下进行手摆件动作。对于手摆件的物料规格,位置,数量,方向等必须经IPQC确认清楚后才开始手摆件。并填写《手补件报表》。所有手摆件必须自检OK后才可过炉。

3、 缺件板处理

原则上缺件的板不允许过炉,需得到组长的同意后才可过炉,并填写《缺件板过炉记录》。特别是IC等A级物料缺件。并在板上相应位置做好标记,告知炉后检查人员,缺件的物料规格,数量,位置。

4、 取板

为了不影响生产效率,中检人员应及时观察机器出板情况,及时将皮带上的板拿出。另取板动作应轻缓,不可动掉零件,手持板边,不可抹掉零件或锡膏。

5、 PCB检查

PCB贴好零件后,中检人员应仔细检查有无零件反向,偏移,缺件,错件,多件,锡多,锡少,连锡等不良,如有连续3片同样的不良应及时反映给操机员或组长。对于PCB不需要打零件的地方,作业人员应牢记,以提升工作效率。

6、 过炉

检查OK的板过炉时应注意放板间隔30CM左右,以此防止不熔锡,另对于双面板或有金手指的板必须垫纸过炉,注意纸张大小需与板配合,不可过大或过小,防止在炉内被风吹掉。另必须等到回流炉温

制定:

SMT岗位操作规范

度足够时才可过炉。

7、 打叉板处理

对于打叉板生产时,如发现有打叉的板贴了零件,或者好板漏贴零件,中检人员应及时反映给组长和操机员。漏贴板不允许过炉,需重新贴零件;打叉板贴片的不允许过炉,贴好的零件需取下待用。

三、SMT炉后目检人员操作规范

1、首件确认

对于每班开始或产品切换后的第一片板,炉后目检必须进行外观首检,以工程样板作为参考标准,检查内容包括:零件方向,零件极性,偏移,缺件,错件,多件,锡多,锡少,连锡,立件,假焊,冷焊,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给组长,首检无误后送IPQC确认。

2、捡板

为防止掉板或撞掉零件,炉后目检人员应及时查看回流炉出板情况,及时捡板。

3、PCBA摆放

炉后所有PCBA必须摆放于插板上,不得堆叠,插板必须整齐摆放在规定的区域内。OK品与NG品分开摆放于不同的插板上。不同机种的板分开摆放于不同的插板上。

4、缺件(报废)板处理

炉后如发现有缺件的板,应及时反映给组长同时记录于《炉后缺件/报废板记录表》。对于修理报废板,或者打叉板贴件或好板漏贴件,应及时反映给组长,同时记录于《炉后缺件/报废记录表》。

5、 PCB检查

过炉后的PCBA,中检人员应仔细检查有无零件反向,偏移,缺件,错件,多件,锡多,锡少,连锡立件,假焊,冷焊等不良,如有连续3片同样的不良应及时反映给拉长。对于PCB不需要打零件的地方,作业人员应牢记,以提升工作效率。

6、 炉后检查报表

所有不良品应清楚真实记录于《生产检查报表》上。

7、 送检

原则上对于目视OK的板,作业人员应凑齐一插板或一个整数进行送检。对于急单则以50片送检,送检时应标识清楚所需内容(标示卡)。好板与打叉板应分开不同插板进行送检。

四、SMT操机员操作规范

1、 首次上料和机种切换

操机员根据生产程序料单进行上料,做到物料(盘),机器程序,料站表三者一致。接到转拉通知,操机员应提前准备好物料并装好FEEDER,原则上不可等到上一机种生产完后再装料,特殊情况除外。

2、 换料

操机员应随时查看机器物料的使用情况,当物料快使用完时,提前通知助拉拿料,提前上好料放在一旁备用,换料时做到物料(盘),机器程序,料站表三者一致。换好料之后填写《换料记录表》,并通知IPQC确认。 对于管装或托盘装物料,上料时应注意方向,上料前要全检方向,不清楚时叫技术人员处理。

3、 FEEDER使用

FEEDER属于贵重配件,不可堆叠,只可以放到FEEDER车上,并且料带前盖要随时关闭。无论FEEDER装到车上或机器上,都必须安装到位,特别是装到机器上时,应先清除台面上的杂料,杂物后才可装上。 另外应根据料带的宽度来选用FEEDER型号,对于12MM、16MM的应根据料带的间距来调节送料距离。详细使用方法参照《设备操作指引》。

4、 对料

对料时机:早上接班时(首检),机种切换时,换料时,下午上班时,晚上交班时(尾检)。对料方法:做到物料(盘),机器程序,料站三者一致。

5、 机器安全操作

制定:

SMT岗位操作规范

SMT设备属于贵重设备,需安全操作,同时操作人员也应注意自身安全,详细操作方法参照《设备操作指引》。

6、 物料损耗控制

操机员应严格控制物料损耗,特别是A级物料损耗。当机器抛料严重时,应及时通知技术人中解决。原则上抛料超过5只即通知技术员调机。每日下班时或机种切换前应详细记录机器抛料数。

7、 A级物料管制

对于带装物料的使用,操机员应熟练掌握FEEDER之使用方法,以减少损耗。对于管装或托盘装物料,须放置于平稳的位置,防止掉件。A级物料如有丢失,应详细真实地记录于〈贵重物料交接表〉上。下班时提前做好物料清点工作,准备交接。

8、 放板

操机员放板时如不清楚放板方向,应及时叫技术人员处理。放板时需确认好方向后才可放板,板子放在皮带上不可过多,且必须有一定的距离,防止同时进两块板。

9、 打叉板贴胶纸

对于打叉板,操机员应注意胶纸贴的位置,不清楚时问技术员。不允许有漏贴或贴错位置的情况。如机器识别有误,应及时通知技术员处理。

10、产量统计

将每小时产量记录于统计表格上,将停机时间记录于统计表格上,将每两小时产量记录于看板上。 有IC的以IC使用数记为产量,无IC的以实际生产板数为产量。

五、SMT锡膏印刷工操作规范

1、 印刷品质控制

印刷工应对所印板的品质负责,对于连锡、少锡、多锡的板不能下拉。

2、 钢网保护

印刷工在使用及安装钢网的时候应小心操作,搅拌刀不能放置于钢网上,以防止刮刀下压时损坏钢网及刮刀。对于顶针的摆放应特别注意,除顶针外的其它杂物不能放置于钢网下。

3、 钢网清洁及存放

每次使用完钢网时,应仔细清洁钢网的表面、侧面、钢网孔,特别是钢网孔还需用牙刷清洁,以防止被锡膏堵塞,影响下锡。钢网应存放在钢网架上,且有标识一侧应对于外面,方便找寻。

4、 锡膏使用

锡膏的使用应严格遵循锡膏使用指引,一次只能放三分之一瓶于钢网上。印刷4小时后即要重新回收搅拌。锡膏瓶应刮干净,防止浪费。钢网、刮刀上的锡膏回收时也要注意回收完全。

5、 误印板清洗

对于误印板的清洗,首先应用搅拌刀刮干净板面的锡膏,但要注意不可太过大力,防止刮伤PCB,之后再用布或纸沾洗板水擦拭板面,注意要擦干净。然后用风枪吹干PCB。对于有金手指的PCB,特别注意不可将板浸入洗板水中,只能用布或纸沾洗板水擦拭,且不能擦拭金手指部分。金手指更加不能粘有锡膏。

6、 印刷机清洁

印刷工应随时清洁印刷机,保持机体干净,特别不能到处粘有锡膏或印迹。

7、 钢网安装

对于钢网安装,印刷工应注意一次性安装到位,并掌握安装技巧和方法,特别是PCB的固定,一定的要固定好,增加印刷的重复精度。

8、 设备安全操作

印刷机的使用及安全操作请参照《设备操作指引》,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按下紧急开关,防止机器伤人事故。特别是刮刀锋利,操作过程中动作应轻缓,清洁钢网时注意不要被刮刀割伤以及被压伤。

六、SMT修理工操作规范

1、 每日检查烙铁温度,温度范围:320±20℃之间

制定:

SMT岗位操作规范

2、 严格区分有铅烙铁和无铅烙铁的使用,修理前询问组长,使用哪种烙铁返修PCBA。

3、 若不良品为缺件、错件、标示不良等 ,需重新更换元件时,检修人员根据位置图所标示之元件规格,到料架或机器上请操机人员协助寻取所需元件,经 当班领班/IPQC确认后方可使用。

4、 烙铁接触各零件所停时间规定为不可连续停留5秒以上。

5、 一般对同一位置的返修不可超过3次。

6、 修理时注意时间和温度,不可烧坏零件及PCB。

7、 修理时注意人身安全,防止烙铁及热风枪高温部分触碰人体。

8、 修理工离岗时特别注意应将烙铁及热风枪归好位,防止烧坏其它物品。

9、 修理工下班时应记住关掉烙铁及热风枪电源,防止火灾发生。

10、 关热风枪时应先关加热开关,10分钟后再关吹风开关,防止热风枪内部损坏。

七、SMT技术员操作规范

1、 设备维护保养

技术员负责车间所有设备的周保养及月保养执行工作,同时监督员工进行日常清洁工作。

2、 设备操作

技术员应随时对设备进行调整,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 编程

对于编程,技术员应确保一次性编好,不能错件,少件,多件,极性错。同时确保程序达到最优化,以提升效率。对于修改程序,一定要返回之后再改,改好之后再优化,不能直接在扩展程序上改动,防止后面出错。

4、 机器抛料控制

技术员应随时观察机器的抛料情况,对于连续抛料的,要及时调整机器,减少物料损耗。

5、 操机员培训及管理

技术员负责对操机员的培训及监督工作,对于操作员操作不当的地方应及时提醒改正。特别是机器的安全操作,及人身安全。

6、 炉温测试

技术员负责炉温测试工作,每天至少一次测试,以日期命名文件。注意调节温度,保证PCB焊接品质。

7、 在线品质控制及效率提升

技术员负责生产线的全部品质控制工作,重点监控印锡,操机,回流焊接,返修工位。对于贴片机应调试到最优化状态,减少停机时间,换料时间,减少故障报警率。

八、SMT领班操作规范

1、 现场纪律维护

拉长应随时维护工作现场纪律,按照工厂管理要求及车间

2、 现场5S管理

对于车间的5S管理,应合理安排人员进行整理,清洁等工作。对于静电衣、帽的着装及静电环之配带,要随时进行监控并改正。

3、 现场人员作业规范监督

根据制定的岗位操作规范,拉长应随时对现场进行稽查。

4、 生产执行

按照排程合理安排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5、 物料管控

按照《物料管制细则》及操作规范严格要求所有SMT人员管理交接好物料,防止丢失物料,减少损耗。

6、 生产效率管控

按照操作规范,督促员工掌握方法,提升效率。

7、 产品品质管控

制定:

SMT岗位操作规范

拉长负责全线的品质控制,如发现有异常,随时要求技术人员处理,对于物料不良,随时上报主管。并负责跟踪改正结果。

核准:

制定:

制定:

第5篇:车间班长岗位操作规范

工作之前:

1、按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要求,做好自我规范检查。

2、提前5分钟进入车间,查看当天的生产计划单。

3、清点本组当班人员是否到齐,是否有迟到现象。

工作之中:

1. 确定当天上班人员到齐后,根据本组当天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安排当天的工作(各

员工当天的工作任务,要求责任到人,合理分工)。

2.

3.

4. 检查本组人员开工后的情况,各种要用工具、器具是否都已准备好。 检查本组人员在操作中是存在不安全因素,若有异常要及时排除。 检查本组人员是否按机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去操作机器设备,发现异常及时制止并

纠正。

5. 以身作则,带领本组人员完成生产任务,并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提升产品

的质量。

6.

7. 经常的对本组人员进行技能操作的指导培训,不断提高本组人员的操作水平。 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求本组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边工作边搞卫生,保持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8.

9. 经常组织本组人员就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加深了解,积累经验。 积极与组员沟通,了解组员的心态,及时化解上班时间内组员之间发生的小矛盾,并及时向上级反映。

10. 工作中遇到的生产异常情况能及时去排除,对于不能解决的,及时反映上级部门处理。

11. 敢于承担责任,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隐瞒, 不推诿。

12. 做好生产过程中各种数据的统计工作,每天准时上交有关报表。

13. 积极配合上级的工作,认真完成临时交办的的工作。

第6篇:销售部岗位职责及操作规范 销售部岗位职责及操作规范

一、岗位职责

(一)销售部经理助理层级关系直接上级:销售部经理。直接下属:销售经理助理。岗位职责在销售部经理领导下负责酒店销售工作,制定销售计划和销售策略,传达、执行销售部会议决议和上级下达的经营管理指令;制定销售部部门工作目标和销售策略,并对销售决策提出建议有效地开拓市场,与各部门协调做好销售接待工作,保证销售任务的完成。指导销售人员研究销售情况,进行市场开发;组织员工收集市场信息,进行市场调查,归纳整理市场信息,认真作好市场研究,定期向市场营销总监提出市场研究报告;制定销售访问计划,审阅《销售访问报告》,检查销售访问效果,并带领下属完成每月访问任务负责制定、完善销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服务程序,努力提高销售水平;主持本部门的工作例会,听取汇报,审查各管区的每天的业务报表,督导下属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现场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检查落实重要客人的接待工作,经常拜访客户,听取意见和建议,处理客人投诉;定期访问长住客人、商务客户、政府机关,收集意见,反映要求,与其他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密切合作;督导员工建立和健全客户档案及其他本部各类工作档案;主持每周一次的酒店销售部工作会议,检查上周工作落实情况,布置下周工作重点;检查、督导本部门的员工工作,确保各项计划任务、规章制度、工作程序、质量标准的落实,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评估,实施奖惩;完成市场营销总监分派的其他任务。

营销员

直属上级:营销部经理

联系部门:同经理

「岗位职责」

在公关营销部经理的领导下,做好酒店的公关销售工作,积极争取客源,负责将客户意见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工作说明」

1、根据酒店市场销售计划,按照客源构成的比例要求,完成商社客户、旅游团队和散客的销售任务,完成销售指标;

2、与客户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按照不同的季节、不同市场情况提出不同的销售价格;

3、分析客户心理,了解客户对酒店设施的要求和各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销售,向公关营销部经理提供客户信息;

4、积极地参加酒店举办的各种促销活动,开发新客户;

5、利用关工技巧和销售技巧,广交各界人士,扩大酒店影响。开展有计划的销售活动,每次外出销售,都必须写销售报告,为每个客户建立档案,并有计划地发展新客户。

在总经理室的领导下负责酒店的市场开发、客源组织和酒店商品的销售工作。

1定期分析市场动向、特点和发展趋势,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设立市场目标,每季度在总经理室的组织下,召开营销研讨会,与一线营业部门协商拟定季度销售意见,报总经理审批,并根据指示组织实施。

2经常走访客户,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审阅销售人员提交的《熟公司走访记录》以及《新公司走访记录》。根据市场变化,为销售研讨会提供相关信息,并不断改进。

3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横向沟通和合作。

4审阅销售组、预订中心及美工组提交的年(半年)度计划,及年(半年)度工作总结。

5拟定部门年(半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半年)度总结。 6审核特别服务活动的策划方案,组织和督导员工工作。合理调配使用部门内部人员,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7签定住房优惠协议、旅行社房价协议及各种合作协议、认刊合同、广告宣传服务协议。

8 审阅《工作报表》并批复有关请示。

9 审阅宾馆对外认刊及发布的宣传稿件。

10统筹和落实酒店内外的公关宣传工作。

11对外通过接待、出访、新闻媒介等,力求在公众面前树立宾馆的最佳形象。

12对内做好各部门的推销和宣传活动等,管理美工制作,以达到宾馆经营的宣传目标。

13接待重要客人,如VIP。

14审批《美工制作申请表》,组织并督导美工人员进行美工设计、制作,审核制品质量,维护宾馆的格调和声誉。

15对重大美工制作,如重大宴会会场布置、大型广告等,聘请并监督广告专业人员完成并审核。

16负责酒店服务标识和追溯性的统筹和监控。

17对馆内各项重要接待、会场布置、场景气氛组织好拍摄记录工作的跟进。

18制定筹备礼品计划,上报总经理室审批并按批复执行落实。

第7篇:办公室岗位标准和操作规范

1、办公室主任工作规范和岗位标准

(1)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统筹安排室内各人员的工作,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室内工作运转有序。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好文字材料关,确保各种材料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做好信息新闻及宣传报导工作,提高两院的知名度,每年向民政局报送信息不少于12篇,县电视台宣传两院的工作不少于5次,并力争市级报刊宣传报导秭归县福利院的工作。同时完成民政局下达给两院的各项工作任务。

(3)安排司机出车,在安排车辆上坚持原则,不公车私用,在车况不好的情况下,坚决不允许出车,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4)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为领导提供准确的信息,协助做好上传下达和收发工作。

(5)协助做好来信来访、接待及清洁卫生工作。

2、办公室秘书工作规范和岗位标准

(1)负责各种文书材料的起草、打印工作,注重提高材料质量。

(2)负责各种报表工作,做到数据准确无误,前后逻辑贯通。

(3)做好来信来访及接待工作,妥善处理上访工作,接待过程中态度和蔼,表达得当,解决问题时不违背政策和原则。

(4)负责新闻信息、宣传报导工作,每月向局报送信息2篇,主动向县广播电视台、《宜昌日报》社及相关传媒单位投递稿件,努力提高两院的知名度。

(5)做好清洁卫生、收发及电话转传工作。主任外出时,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

3、司机岗位规范和岗位标准

(1)车辆原则上只供本单位因工作需要使用,司机不得随意出动车辆,任何单位或个人用车必须经办公室主任批准并由办公室通知。

(2)单位领导或职工个人因私事原则上不得使用单位车辆,司机不得在没有办公室通知的情况下善自出车,否则,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司机本人承担。

(3)爱惜车辆,注意保修,经常检查车辆的性能及状况,在车况不好的情况下不得勉强出车。

(4)安全第一,谨慎驾驶,遵守交通规则,如果不是由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其责任司机本人承担。

(5)司机如果没有出车任务,在办公室待令,协助办公室接听电话及其它工作。

4、保管员岗位规范及工作标准

(1)负责院内所有物资及财产的保管工作。

(2)对所有的物资及财产如实地清理、登记、造册,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3)严格执行财产进、出库登记制度、领取人签字制度,弄清财产的来源、数量、流向及经手人。丢失的财产实行追究赔偿制,对低值易耗品做好损耗记录。

(4)定期清仓,做好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防止物资腐烂、变质、虫蛀、鼠咬等。

财务室岗位标准和工作规范

1、会计岗位规范和岗位标准

(1)严格执行《会计法》和财经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讲究职业道德。

(2)做好本单位预算、决算及资金争取工作,及时向领导反映财务收支状况,一月向领导报告一次资金平衡表。

(3)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对不合理、不合法的单据坚决不予入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

(4)及时扎账报账、科学建账,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账钱相符。

(5)规范整理财务档案,妥善保管会计凭证,确保财务工作清楚、明白、无误。

(6)正确建账,合理开支,财务工作经得起相关单位的检查和验收,不给单位、领导和个人带来麻烦。

(7)对局财务股以指出已经存在的问题必须予以纠正,并确保今后再不出现类似问题。

2、出纳岗位规范和岗位标准

(1)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坚决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合法使用各种原始凭证,合理开支经费。

(2)严格资金管理,不得擅自挪用、挤占、借支单位资金,开支经费必须经院长签字认可。

(3)对收取的经费及时存入银行,办公室内不得存放现金;妥善保管各种凭证,避免现金、凭证意外丢失。

(4)及时汇总票据,单位职工因公预借经费,工作结束后及时报账,职工个人不允许长期占用公家资金。

(5)协助会计做好财务档案的整理工作。

3、财务室考核细则

(1)使用、报销不合格单据,发现一张扣1分。

(2)不经院长允许,擅自借支现金给他人,发现一次扣10分。

(3)经相关部门和单位检查,发现建账不科学、不规范,一次扣10分;对单位造成重大影响的扣50分。

(4)该到位的经费不及时到位,一次扣5分;因工作力度不够,造成有关单位取消到位资金的,一次扣50分。

(5)现金、凭证保管不当造成丢失的,除赔偿全部损失外,一次扣100分。

(6)档案资料不全或整理不规范扣10分。

接待室岗位规范和工作标准

1、接待室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作息时间、坚守接待岗位,按要求做好接待记录。

2、努力学习,熟悉掌握院内的各种情况及相关业务知识,掌握院内的床位数、收费标准、服务内容、须知事项及院民守则,牢记《自费代养合同书》中涉及的各项内容,接待过程中做到有问必答。

3、对来院考察的老人或老人亲属态度和蔼、热情大方、主动周到、使用文明用语,带领老人到生活区、住宿区、娱乐区、健身区、休闲区参观,如实地介绍各方面情况,客人来时热情恭迎,客人走时主动相送。

4、认真仔细、客观公正地对入院老人的身体状态进行评估,并确定老人的护理等级,征求老人对住房的要求,以确定收费标准。若有对护理等级确定不准的对象,及时向院领导报告,杜绝与老人或老人亲属发生争执。

5、评定护理等级时客观公正,不得无故提高或降低老人的护理等级,一经发现,将给予严厉处罚。

服务组岗位规范和岗位标准

1、服务组组长岗位规范和岗位标准

(1)在院领导的领导下开展本组工作。

(2)起草本组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其它文字材料并报院领导审阅。

(3)合理安排本组的值班次序,保持良好的上班秩序、工作秩序,完成本组的各项工作任务。

(4)制定老人娱乐、休闲、健身等活动方案,并要求本工作人员按方案规定引导老人活动。

(5)规范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的自费代养老人。

(6)定期召开组内职工会议,要求职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科学的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其它问题。

(7)定期召开院民会议,对服务质量是否满意征求老人意见;向院民通报院内的工作情况;向院民传达本组的工作意愿及其它需要院民大会解决的问题。对院民宣传健康卫生知识及安全自卫意识。

(8)定期组织“院民委员会”的老人召开会议,与老管会的同志一道制定“院民管理工作计划”;评定老年人零花钱;汇总老人提出的意见及建议等,并将情况反馈到院领导,以便院领导掌握相关情况。

(9)规范本组的工作纪律、工作秩序、工作内容,对本组人员严格要求,工作中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对违反制度的同志坚决按考核细则办事,不当“好人”,不循私情,不隐瞒事实依据。

(10)规范建立本组档案资料,做好组内的各项会议记录,每周阅读一次值班记录,每月向院办公室上报组内考勤表并总结本月工作情况;规范整理院民档案,做到档案整理不漏人、不漏项。

(11)为每位新入院老人进行初期评估、入住适应计划、定期评估及程序化个案服务方案。

2、服务组服务员岗位规范和岗位标准

(1)在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服从安排,听众指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2)严格按《三个基本规范》的要求做好所有老人的日常生活及起居工作,根据不同老人的不同护理等级分别为老人洗漱、洗头、洗澡、更衣、喂水喂饭、整理床铺、大小便、服药、翻身、修剪指甲、洗衣、洗被、洗窗帘等。

(3)帮助老人运动、健身、医疗,便于老人康复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因病住院或长期卧床不起的老人进行24小时守护,必要时必须安排处理能力较强的院民与其同住,以防发生意外。

(4)打扫室内室外卫生,保持24小时室内明窗净几、室外干净整洁。

(5)与老人交心谈心并按要求做好谈心记录,每次交谈时间不少于15分钟,掌握每个老人的性格特点及饮食要求,做好当班记录,规范档案资料,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查。

(6)工作过程中按程序和制度规范服务,严格作息时间,遵守工作纪律。

(7)坚持“老人无过错”原则,不与老人发生争执,端正服务态度,讲究工作方法,妥善处理工作中发生的矛盾和问题。遇到确实无法解决的事情及时向组长或院领导反映。

(9)老人参加集体活动、集体就餐以及健身等,工作人员必须跟随左右,并护理介助、介护老人上下楼梯。

(10)鼓励每个老人每天坚持三个“半小时”,即早上半个小时锻炼、中午半个小时休息、晚上半个小时新闻。

3、自理老人服务程序(三级护理)

(1)每天清扫房间一次,保持室内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无异味。

(2)督促老人一周洗澡一次,衣着干净得体,并勤换勤洗,冬、春、秋一周一次,夏季经常换洗,确保身体无异味。

(3)协助整理床铺及房间,被子半月清洗一次,特殊情况随脏随洗。

(4)督促老人洗头、理发、修剪指甲,经常清洗毛巾和脸盆。便器每周消毒一次

(5)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视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4、介助老人服务程序(二级护理)

(1)每天清扫房间一Ⅰ次,保持室风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无异味。

(2)协助老人每周洗澡一次(夏季每周2次),提供干净得体的服装并定期换洗,冬、春、秋一周一次,夏季经常换洗,特殊情况随脏随洗,确保身体无异味。

(3)协助整理床铺及房间,被子半月清洗一次,特殊情况随脏随洗。

(4)定期为老人理发,协助老人洗头、修剪指甲,毛巾、脸盆经常清洗,便器每周消毒一次。

(5)搀扶老人大小便,Ⅰ级褥疮发生率低于5%,Ⅱ级褥疮发生率为零,入院前已经发生的离外,但应做好详细记录并尽可能提供防护措施。

(6)对患有传染病的老人及时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并对其隔离治疗,以既不影响他人又尊重病患老人为原则。

(7)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并视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5、介护老人服务程序(一级护理)

(1)每天清扫房间一次,保持室内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无异味。

(2)早晚为老人洗漱,每周为老人洗澡两次,提供干净得体的服装并经常换洗,冬、春、秋每周一次,夏季经常换洗,特殊情况随脏随洗。

(3)帮助老人起床穿衣、睡前脱衣,为老人整理床铺,被子半月清洗一次,特殊情况随脏随洗。

(4)定期为老人理发、修剪指甲、洗头,经常为老人清洗毛巾和脸盆,便器每周消毒一次。

(5)送饭到居室,喂水喂饭,帮助老人大小便,为行走不便的老人配备临时使用的拐杖、轮椅和其它辅助器具。

(6)Ⅰ级褥疮发生率低于5%,Ⅱ级褥疮发生率为零,入院前已经发生的离外。对因病情不能翻身而患褥疮的情况应有详细记录,并尽可能提供防护措施。

(7)帮助老人活动、健身,对患有传染病的老人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并对其隔离治疗,以既不影响他人又尊重病患者为原则。

(8)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实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6、残疾人服务程序

(1)每天清扫房间一次,做到室内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无异味。

(2)协助残疾人洗澡,夏季每周2次,其它季节每周1次,为残疾人提供干净得体的服装并定期换洗,夏季经常换洗,其它季节1 周1次,特殊情况随脏随洗。

(3)帮助残疾人穿衣脱衣、整理床铺,被子半月清洗一次,特殊情况随脏随洗。

(4)协助残疾人理发,每月一次;协助残疾人大小便;协助残疾人洗头、修剪指甲;口腔护理清洁无异味;毛巾、脸盆经常清洗,便器每周消毒一次。

(5)为行走不便的残疾人配备临时使用的拐杖、轮椅和其它辅助器具。

(6)Ⅰ级褥疮发生率低于5%,Ⅱ级褥疮发生率为零,入院前已经发生的离外,对因病情不能翻身而患褥疮的情况应有详细记录,并尽可能提供防护措施。

(7)视天气情况每天带残疾人到户外活动1个小时或进行其它健身锻炼。

(8)特别保护女性智残人的人身权益不受侵犯,对患有传染病的残疾人及时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并对其隔离治疗,以既不影响他人又尊重病患残疾人为原则。

(9)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视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7、正班职责、工作程序及标准

(1)24小时值班,并负责辖区范围内的老人护理工作,当班时间内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2)从早上6:30分开始,为老人打开水及洗脸水。

(3)按要求打扫整理房间卫生,该消毒的消毒,该清洗的清洗,同时负责老人起床、洗漱、梳理、大小便等工作。协助需要早锻炼的老人进行早锻炼。

(4)招呼老人早餐,为介助、介护老人送饭到居室,并为需要喂饭喂水的老人喂饭喂水。早餐结束后清洗餐具。需要服药的老人根据医嘱服药。

(5)从8:30分开始,引导老人健身,根据不同老人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的健身器材,不同的运动性能,力争每个老人都进行锻炼。这项工作11:00钟结束。

(6)11:30分招呼老人午餐,工作内容同(4)。

(7)12:30半钟以前照顾老人午休,对特殊老人查房。要求每个老人至少午睡半个小时。

(8)午休结束后给老人打送洗澡水,为不能自理的老人洗澡、洗头、修剪指甲等。

(9)下午引导老人看书、阅报、下棋、打牌、看电视等,并抽时间与个别老人谈心,做好谈心记录,与一个老人的一次谈心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根据老人需要,把老人送到平台上晒太阳。

(10)从5:00(夏季5:30)开始老人晚餐,工作内容同。

(11)行政工作人员及副班下班后关好大门,老人不再外出。

(12)晚上组织老人看电视,陆续招呼老人就寝。晚上10:00钟最后一次检查老人的就寝情况,白天每隔一个小时查房一次,有特殊情况做好查房记录。

(13)夜晚加强巡查发生意外情况及时、妥善处理,并向行政值班人员汇报。

8、副班职责、工作程序及标准

(1)早上8:00准时上班,并按规定在记录簿上签字。

(2)首先协助正班到每个房间查房,准确掌握每位老人的身体及生活情况。

(3)打扫健身房、活动室、走廊、楼梯、大厅及室外卫生,擦洗门窗、扶手及玻璃,24小时保持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4)协助正班组织老人健身、活动。对有康复希望的老人耐心地指导老人康复健身。

(5)协助正班给老人送饭、送水。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帮助其吃饭喝水。

(6)对不能自理的老人协助正班给老人洗澡、洗头、换衣。

(7)若有老人生病住院,到医院护理病人,并为病人送饭送水。

(8)若园田的任务特别紧急,需要抢种抢收,在院领导的统一安排下协助到园田劳动。

(9)组织老人开展下午的活动,同样协助正班给老人送饭送水,需要喂饭喂水的帮助喂饭喂水。

(10)所有的工作结束后若没有特殊事情5:00(夏季5:30)下班。若遇特殊情况,副班不能休息或不能下班回家的,服从组长或院领导的统一安排。

9、交接班时间、程序及标准

(1)正班转副班或副班、休假接正班的从早上8:00履行交接班手续。

(2)交接班时,交班人和接班人同时到每个房间对室内卫生、室内布局及老人的身体状况仔细地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3)若有卫生不到位,接班人可以拒绝接班;若有老人生病或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受伤,应查明原因,划出责任界线并及时向组长或院领导反映后再履行交接班手续。

(4)及时查明问题,问题查明后是交班人的责任由交班人负责。若接班人不认真检查,是交班者的责任但接班人没有查出问题,一旦在交接班表上签了字,所有的责任由接班人负责。

(5)检查结束后,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双方履行交接班手续,交班人、接班人都在记录簿上签字。

10、房间标准

(1)卫生到位,确保室内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无异味,厕所无臭味。

(2)被子、床单、枕套卫生干净,摆放整齐。

(3)衣服、鞋子全部放到衣柜里面,床上、椅子上、柜子上不准摆放。

(4)床头柜、食品柜上面的东西干净整齐,不凌乱,窗台上不摆放任何东西。

(5)墙壁上面不乱钉乱挂,乱涂乱画,窗帘整洁,不歪歪斜斜。

(6)卫生间内的洗漱用品、毛巾、开水瓶等摆放有序。

(7)临时垃圾一律丢到垃圾篓里,垃圾袋随脏随换。

11、环境卫生标准

(1)24小时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干净整洁,随时经得起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检查和参观。

(2)室内玻璃每周擦洗一次,走廊、楼梯、寝室每天拖一次,健身房、活动室每三天拖一次,地面随脏随扫。地面不得有垃圾和污物。

(3)每天擦拭扶手、桌椅、及室内健身器材等一次,所有的器具上不得有灰尘。

(5)窗帘每一年清洗一次,特殊情况随脏随洗。

(6)每天打扫室外卫生,必要时用水冲洗地面。地面不得有垃圾和其它杂物。

(7)爱惜公共财产,凡属本组使用的一切用具均要干净无污渍。

12、服务组考核细则

(1)严禁院民到锅炉房打开水或提热水,发现一次扣当班人员10分;请院民提开水、送热水、扫地拖地或擦灰,造成院民摔伤、烫伤的,除全部支付院民医药费外,一次扣100分。当年考核按不合格等次计算。

(2)处理问题方法不当,与老人恶言相加,一次扣10分。造成老人上访或自费老人离院的,一次扣50分;动手伤害老人的,除给老人赔礼道歉、写出书面检讨并支付老人的全部医药费外,一次扣200分,并取消全年岗位津贴,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造成老人意外伤亡的,只发基本生活费;其他工作人员知道情况不及时处理也不予报告的,一次扣20分,并视情节轻重扣除岗位津贴。

(3)对重症病人或突发病人,正班人员应及时向医生汇报或拿出其它紧急处理方案。必要时还要安排处理能力较强的院民与其同房居住,以防发生意外无人报告。若因安排不到位,报告不及时造成院民伤亡的,每发生一次扣当班人员5-50分,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

(4)给不能自理的老人送饭不及时或送错房间,造成老人到院办公室反映的一次扣4分,按服务程序应该督促、帮助老人完成的日常生活起居,凡有一项不按规范到位的扣4分。

(5)清洁卫生不到位或对老人态度不够和蔼,造成老人反映或经检查发现的,一次扣4分。

(6)经老人反映,被子或衣服该洗的不洗,一件或一床扣2分;各级领导或部门来检查,发现老人的衣服或被子特别脏,造成不良印象的一次扣20分;窗帘该洗的不洗,一幅扣4分。

(7)经院领导突击检查,发现玻璃、窗台、墙群、扶手、桌椅、健身器材等设施设备上有灰尘的,一件扣一分。若相关部门来院检查指导工作,卫生不到位,印象极差的一次扣20分。

(8)不经组长批准,发生擅自调班现象的一次扣10分;上班时间内不经请假随意外出的,一次扣10分;正班人员无紧要事情不得请人代班,自己离开岗位,每发生一次扣10分;不经允许,擅自延长休假时间的一次扣20分;旷工一天以上的,每天扣20分;旷工达一周以上的,作自动离岗处理。不严格记载考勤,上报考勤不准或有意弄虚作假的,一 13

次扣4分。当班时间内做与工作不相关的事情,发现一次扣1分。

(9)当班记录记录不全或做虚假记录的,一次扣4分;记录不做,一次扣10分;不严格履行交接班手续的,一次扣20分;晚上10:00钟不做一天中最后一次查房记录的,一次扣4分。

(10)初期评估表、入住适应计划表、个案服务方案、定期评估表等资料填写不全的,一人次扣4分。

(11)正班人员必须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正班人员中午睡觉或晚上10:00钟以前就寝的一次扣4分;不论以什么理由(包括请人代班)参与打牌赌博的一次扣50分。

(12)按服务程序督促、帮助老人做好换季衣被、鞋袜的更换、清洗、存放工作,凡有一人不到位的,一人次扣4分;衣着不整洁、不干净、凌乱不堪的,一人次扣2分;因工作人员工作方法不当造成老人受伤的,一人次扣5-200分,并视情节轻重扣除全年的岗位津贴。

(13)严格执行院民离院请销假制度,凡院民离院请销假制度不严,造成院民伤亡或走失的,一次扣100-200分,并取消全年的岗位津贴,只发给基本生活费。

(14)每位工作人员应加强团结,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为院民服务。若工作人员之间发生矛盾不能正确对待,不讲团结,不顾大局而在院内吵闹,造成不良影响的,每发生一次扣当事人20分,一年内达2次以上的作待岗处理,达3次以上的作开除处理。本组职工之间发生矛盾,组长不予解决或解决不力的,发生一次扣组长2分;院民发生矛盾,当班人员不予解决或解决不力,发生一次扣当班人员2分。

(15)凡本组工作人员一次扣分达50分以上的,组长扣10分;本组人员扣全年岗位津的,组长扣50分。

13、本制度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生产后勤组岗位规范和岗位标准

1、事务长岗位规范和岗位标准

(1)负责院民生活物资的采购工作。

(2)合理开支院民生活费,发挥资金最大的使用效率,确保院民吃好、喝好,并确保当月拨出数与实际开支额控制在±5%之内。

(3)与食堂工作人员建立相互通气制度,征求食堂所需物资方面的建议,以便合理地采购物资。

(4)负责管好后勤账目,建立后勤生活物资现金日记账,账目要求清楚,钱账相符,按月扎账。

(5)按月汇总原始凭证,建好生活档案,档案集中统一放置;按月汇总生活凭证,每月底向院领导报告当月支出明细情况。

2、生产后勤组组长岗位规范和岗位标准

(1)在院领导的领导下开展本组工作。

(2)起草本组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其它文字材料并报院领导审阅。

(3)合理安排本组的值班次序,确保良好的上班秩序、工作秩序,完成本组的各项工作任务。

(4)每月定期召开膳食管理委员会的老人会议,同膳食管委会的老人一道安排好自费代养老人、公费供养院民一日三餐的周谱,合理调配老人生活,膳食达到80%以上的院民人满意。

(5)定期召开组内职工会议,要求职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更新烹饪方法,提高烹饪质量,为院民提供可口的饭菜;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

(6)搞好园田的规划及管理,定期召开生产劳动人员会议,合理安排生产劳动任务,确保时令蔬菜、肉类等自给自足。

(7)规范本组的工作纪律、工作秩序、工作内容,对本组人员严格要求,工作中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对违反制度的同志坚决按考核细则办事,不当“好人”,不循私情,不隐瞒事实依据。

(8)同事务长一起搞好物资采购及生活核算工作。

(9)规范建立本组档案资料,完善组内的各项会议记录及进餐记录,每月向院办公室上报本组的考勤表并总结本月的工作情况。

3、生产后勤组组员岗位规范和岗位标准

(1)在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服从安排、听众指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2)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严防食物中毒。

(3)合理调配全院老人一日三餐的生活,膳食口味达到80%以上的老人满意。

(4)早餐要求多样化,并视情况调整早餐种类;午餐、晚餐每餐不少于三个熟菜(不含淹菜);饭菜的软硬、口味符合大多数老年人的要求;为需要流食、半流食及软食的老人制作流食、半流食及软食。

(5)制做各种咸菜、淹菜及其它食品,增加花样和品种,尽量满足老人口味。

(6)做好后勤组辖区范围内的清洁卫生工作,食堂用具干净卫生,摆设整齐有序;室内无蚊、无蝇、无鼠、无蟑螂、无灰尘、无有毒有害物体。

(7)妥善保管生产后勤组的所有物资、财产及各种用具,爱惜公共财产,正确使用各种用具,注意特殊用具的操作程序(如锅炉等)。

(8)按季节种好园田蔬菜,确保时令蔬菜自给自足;养好牲猪,尽量满足猪肉自给自足。

(9)搞好各种物资的进出库记录,做好进餐记录,建立健全生产后勤组各种档案资料及记录资料,做到每项工作有据可查。

4、正班工作程序及工作职责

(1)工作时间内坚守工作岗位,努力完成当班工作。

(2)安排全院老人一日三餐的生活,并负责主厨。

(3)起早为老人准备早餐,并注意早餐多样化,按时开饭,按时提供开水和热水。供应开水及热水时注意锅炉的安全使用方法。

(4)早餐7:30——8:00准时供应;中餐11:30分;晚餐冬季5:00分,夏季5:30分。

(5)按一周菜谱为老人准备中餐及晚餐,饭菜口味达到80%以上的老人满意。根据服务人员的申报,负责安排好供养人员的整生生日餐、病号营养饭以及需要流食、半流食、软食的食物供应。根据院领导的安排,做好客餐供应。

(6)打扫辖区内卫生,定期进行餐具消毒处理,防止病菌感染;清理食堂物资,各类食物分类存放,生熟不混放,防止食物变质变味和食物中毒;做好各种账目和记录。

(7)根据季节和蔬菜品种制作各种淹菜、咸菜,该自己班上完成的工作不得拖到下一个班次。

(8)事务长不在时,主动安排当日饭菜品种;食堂需要的其它物资均可代购。

5、副班工作程序及工作标准

(1)早上8:00钟以前进岗到位。

(2)打扫辖区范围内的室内外卫生,协助正班准备中餐和晚餐。和正班一起为老人打饭。

(3)和正班人员一起做好各种淹菜、咸菜及其它工作。

(4)农忙季节如果组长需要与组长一起到园田劳动,无事时在食活动,上班时间内不得随意到其它岗位串岗。

(5)下午开饭结束后可以回家休息,遇到中心工作或其它特殊情况服从统一安排。

6、交班时间、程序及标准

(1)正班转副班或休假和副班或休假转正班的时间为中午12:00钟。

(2)交接班时必须履行签字手续,交班人与接班人需同时对所有的物资进行检查核对,若有霉烂变质的食物需立即报告并进行处理,一旦发现其它问题要立即指出,此时发现 17

的问题接班人没有责任,一切责任由交班人负责。交接班时没有发现问题,交接结束后发现的问题一律由接班人负责。 (3)双方若不履行交接手续,在交接期间发现问题,一律视同交班人的责任。

7、生产后勤组考核细则

(1)不严格履行交接手续,发现一次扣2分。

(2)不按规定时间开饭和提供开热水,提前或推迟达20分钟以上者,一次扣4分。

(3)饭菜生熟不均,一次扣2分;淹菜、咸菜因方法不当做不成功,造成原材料大量浪费,一次扣4分。

(4)各种用具使用不当,造成用具损坏的,一件扣4分;炊具洗涤不净,消毒不到位,一件扣1分;卫生不到位,食堂有蝇、蚊、鼠、蟑螂、蛆等,不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的,一次扣10分;各类用具使用后不认真收检,到处乱扔,尤其是室外用具丢在室外,任其风吹雨洒,日晒夜露,发现一次扣4分。

(5)不按程序使用锅炉,造成严重事故的,一次扣100分;指使院民或其他人员操作锅炉,发现一次扣10分;请院民到锅炉房上开水或热水,发现一次扣10分;请院民上开水或热水被烫伤的,除支付全部医药费外,一次扣100分。

(6)请院民到食堂帮助做事,造成院民受伤的,除支付全部医药费外,一次扣50分。杜绝患传染病者到食堂做事,发现一次扣20分。

(7)园田规划不合理,季节上该种的蔬菜没有种上,造成园田空闲,一次扣10分;种植的蔬菜管理不善,造成蔬菜不能自给的,一次扣5分;家禽家畜管理不善,造成家禽家畜死亡的,一次扣10分(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除外)。

(8)蔬菜收回食堂后,不及时处理,造成蔬菜大量浪费甚至倒掉的,一次扣10分;事务长不在,当天生活安排不到位,造成院民为生活上访告状的,一次扣当班人员10分。

(9)采购人员低值高价或数量不足,损失部分由采购人员赔偿;验收人员不坚持原则,随意验收的,一次扣2分。

(10)食物保管不力,造成霉烂变质的,一次扣10分;明知食物已经不能食用而继续食用的,一次扣10分;造成食物中毒的,只发基本生活费并重新安排岗位,当年考核按不合格计算;食物中毒造成人员伤亡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11)不经组长批准,发生擅自调班现象的一次扣10分;上班时间内不经请假随意外出的,一次扣10分;不经请假,擅自延长休假时间的,一次扣20分;旷工达一天以上的,每天扣20分;旷工达一周以上的,作自动离岗处理。

(12)不严格记载考勤,上报考勤不准或有意弄虚作假的,一次扣4分。

(13)当班记录记录不全或做虚假记录的,一次扣4分;记录不做,一次扣10分。

(14)每位工作人员应加强团结,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为院民服务。若工作人员之间发生矛盾不能正确对待,不讲团结,不顾大局而在院内吵闹,造成不良影响的,每发生一次扣当事人20分;全年达2次以上的作待岗处理,达3次以上作开除处理。组内职工发生矛盾,组长不予解决或解决不力,发生一次扣组长2分;在生产后勤组参加劳动的院民发生纠纷,组长或当班人员不予解决或解决不力,发生一次扣组长或当班人员2分。

(15)处理问题方法不当,与老人恶言相加,一次扣10分;造成老人上访或自费老人离院的,一次扣50分;动手伤害老人的,除给老人赔礼道歉、写出书面检讨并支付老人的全部医药费外,一次扣100分,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造成老人伤亡的,只发基本生活费;其他工作人员知道情况不及时处理也不予报告的,一次扣20分,并视情节轻重只发基本生活费。

8、本制度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医务室岗位规范和岗位标准

1、医务室主任岗位规范和岗位标准

(1)在院领导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负责组内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各项规章制度的起草工作,经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不断完善岗位规范及标准、职责、制度并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具体组织、实施全院的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工作。

(4)带头执行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了解和掌握组内工作状况,做好本组与其它组之间的协调工作。

(5)经常性地学习新技术、新疗法,在工作中对有价值的病案进行总结研究。

(6)负责院民的救治工作及请外院医生会诊,利用外院的医疗器械和技术开展医疗协作工作。

2、临床医师职责

(1)负责全院老人的医疗、预防保健及康复工作,担任门诊值班工作。

(2)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其它检查。

(3)书写各项记录,对新入院者及时体检,及时写出初期评估报告;做好查房记录,做到处方规范、用药合理、诊断明确。

(4)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侧重预防保健工作,防止流行性疾病及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对重大疾病及时报告并果断采取措施。

(5)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服务人员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6)加强学习,不断掌握新技术、新疗法。

(7)随时了解病人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控制好老人药费。

(8)坚持每天查房,并做好查房记录。

3、护士职责

(1)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2)做好基础护理和精神护理,经常巡视院民住房,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3)认真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4)协助医生做好各种诊疗工作。

(5)定期组织病人学习,宣传健康保健知识,征求老人和家属意见,改进护理工作。

(6)做好消毒隔离、物资以及药品材料的保管工作。

4、药品管理及发放制度

为切实做好药品的管理及发放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制度:

(1)进药与验收:a、购药应以质量为前提,从合法的医药公司进货,医生进药采取谁进药谁负责的原则,对自己所购的药品器械质量负责。b、购药应有合法票据,并按规定建立购进记录,做到票、账、货相符。c、验收人员对购进的药品应根据原始凭证严格验明药品的合格证、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等。

(2)发药与喂药:a、调配处方必须核对患者姓名、药品的名称、数量、用法、用量、禁忌等。b、严格依据医师的处方所列的药品调配、发药,不得擅自对处方所记载的药品以及用法、用量作任何的增减、替代或变动。c、发现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药剂人员首先应当拒绝调配并与处方医师取得联系,必要时由处方师签字更正。若处方师坚持原处方,药剂人员应要求处方师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d、对生活能够自理老人的药品按处方核对后发至病人保管,并告知其用法、用量;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或智商有问题的老人,其药品放到值班室里,由当班人员按医嘱按给服。

(3)登记、划价与保管:a、每天登记好处方上的药品,填写好每天的处方数,并做好相关记录。b、药品价格略低于市场价,不得以任何形势擅自提高或降低药品价格。c、药品保管账目清楚,进出账目与实物相符;每月一扎账,报

21

表到财务室。d、药品一经发至患者手中确认无误后,禁止退还和更换,禁止在药房借、还、换药品;e、药品的储存与存放必须分类。

(4)器械的管理:a、购进的器械应根据原始凭证严格验明其合格证、生产日期、名称、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批号等。b、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得重复使用,使用过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销毁,并作记录。

5、预防保健工作制度

(1)掌握全院老人的身体状况,认真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2)每月开展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活动,做好全院健身保健及卫生宣教工作。

(3)负责做好老人入院及定期体检工作,掌握每个老人的健康状况,提出保健防护措施。

(4)做好季节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5)做好院民饮食保健及指导工作,参与讨论制定食谱。

6、本制度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22

第8篇:采煤各岗位工种标准化操作规范

采煤爆破工

一、上岗条件

采煤爆破工必须具有二年以上采煤工作经历,熟悉采煤工作面通风、瓦斯管理和爆炸材料管理规定、材料性能与作业规程,掌握爆破技术,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二、安全规定

1、采煤工作面爆破工作必须由专职爆破工担任。

2、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工作面作业规程及其爆破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

3、必须妥善保管好爆炸材料和发爆器。炸药和电雷管分别存放在专用的爆炸材料箱内,并加锁,放置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机械和电器设备、干燥的安全地点,爆破时必须放到警戒线以外;发爆器悬挂于干燥地点,爆破时必须放到警戒线以外;发爆器悬挂于干燥地点,钥匙要随身携带。

4、必须严格执行爆炸材料和发爆器领退等制度,领退时要有记录、签字。

5、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二十条规定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或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不得使用过期或严重变质的爆炸材料。

6、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工作面放炮前,放炮班(组)长、瓦斯检查员和安全检查员都应在现场。

1

7、在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必须采用毫秒爆破,爆破延期总时间不得大于130毫秒。

8、炮眼封泥应用水炮泥。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严禁裸露爆破。

9、必须使用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发爆器和符合规定的爆破母线进行爆破,严禁采用其他方法起爆。

10、装填炮眼与打眼的距离不得小于20米,在装填炮眼地点附近20米范围内不得从事其他任何工作;在有电钻电缆的地段严禁装填炮眼。

11、采煤工作面一般应一次装药一次起爆;也可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组与组之间的炮眼间距不得小于5米。严禁对其他组提前进行连线,严禁使用2台发爆器同时进行爆破。

12、煤眼深度小于0.6米或多个自由面中煤(岩)层的最小抵抗线小于0.5(0.3)米时,不准装药爆破。

13、必须采用串联网络进行爆破,严禁采用并联、混合联。每次爆破作业前,都必须做电爆网络全电阻检查。严禁用发爆器打火放电方法检测网络是否导通。

14、爆破工必须最后离开爆破地点,在安全地点起爆;在所有人员撤离警戒区和警戒工作未就绪前不得连线起爆。

15、处理拒爆、熄爆时,必须在班(组)长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特殊情况下,当班留有尚未爆破的装药的炮眼时,当

2

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

三、操作准备

1、向班(组)长接受任务,填写领料单。领料单要注明当班使用炸药和雷管的品种、数量,并经工区领导签字、加盖工区公章。

2、领取发爆器,检查发爆器外观是否完好,充电后氖灯是否明亮,是否按期校验合格,否则不得领用。不得用短路的方法检查发爆器。

3、领取爆破母线,检查母线长度、规格和质量,给母线接头除锈、扭结并用绝缘带包好。

4、备齐木(竹)扦、木(竹)质炮棍、水炮泥袋。炮棍的直径应略大于药卷直径。

5、持领料单到爆炸材料库领取炸药与电雷管,检查领取的炸药、雷管品种、数量及雷管编号是否相符,是否已经过期或严重变质。

6、要将爆炸材料直接运送到临时存放地点,严禁中途停留。运送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⑪电雷管必须由爆破工亲自运送,炸药应由爆破工或在爆破工监护下由熟悉相关规定的其他人员运送。

⑫电雷管和炸药必须分装在不同的具有耐压和抗撞击、防震、防静电的非金属容器内,严禁装在衣袋内。

⑬携带爆炸材料的人员不得与其他人乘坐同一辆列车,并要乘坐靠尾部的车辆,每车不超过2人。

⑭严禁用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等运送爆炸材料。

3

四、操作顺序

爆破工按以下顺序操作:

领取工具——领取爆炸材料——运送爆炸材料——存放爆炸材料——装配起爆药卷——检查炮眼、瓦斯——进行处理——装药——撤离人员、设警戒——检查瓦斯——连线——做电爆网络全电阻检查——发出信号——起爆——爆破后检查——撤警戒——收尾工作。

五、正常操作

1、准备好足够的炮泥和水炮泥。

2、按当时爆破需用数量装配起爆药卷。装配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⑪由放炮员装配,不得由他人代替。

⑫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机械和电器设备、干燥的安全地点装配。严禁坐在爆炸材料箱上装配。

⑬装配时,必须防止电雷管受震动或冲击,防止折断脚线及损坏其绝缘层。

⑭从成束雷管中抽出单个电雷管量,应将成束的电雷管脚线顺好,拉住前端脚线将电雷管抽出,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或手拉管体硬拽脚线。

⑮电雷管必须由药卷的顶部装入,先用木(竹)扦在药卷的顶端中心垂直扎好略大于电雷管直径的孔,然后将电雷管全部插入孔眼,将脚线在药卷上拴一个扣。剩余的脚线全部缠在药卷上(或挽好),并将脚线扭结成短路。

4

一个起爆药卷只准装一个雷管;严禁用电雷管代替木(竹)扦扎眼;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上或捆在药卷上。

⑯装好的起爆药卷要立刻整齐地摆放在容器内,点清数量,防止遗失,严禁随地乱放。

3、装填炮眼前。

爆破工要与班(组)长、瓦斯检查员对工作面及炮眼进行全面检查,对所检查出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进行装药:

⑪装药地点20米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 ⑫装药地点20米范围内有煤尘堆积飞扬时。 ⑬工作面风量不足或风向不稳定时。

⑭工作面控顶距离超过规定,支架损坏、架设不牢、支护不全,伞檐、炮道不符合规定或装药地点有片帮危险时。

⑮工作面有明显来压现象时。

⑯炮眼内发现异状,有压力水、温度骤高骤低、瓦斯突增、炮眼出现塌陷、裂缝、煤岩松散、透采空区等情况时。

⑰炮眼的深度、角度、位置不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时。 ⑱炮眼内煤(岩)粉末未清除干净时。 ⑲发现拒爆未处理时。

⑳高瓦斯矿井和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工作面采用反向起爆未制定安全措施或应落实的安全措施而未落实时。

4、按作业规程规定的装药量和起爆方式装药。

5

⑪用炮棍先将药卷轻轻地推入眼底,推入时用力要均匀,使药卷紧密接触,严禁冲撞或捣实药卷。所有药卷聚能穴朝向要与起爆药卷相同。

⑫正向起爆的起爆药卷最后装,药卷聚能穴朝向眼底,要一手推引药,一手松直脚线,但不要过紧,不得损伤脚线;反向起爆的起爆药卷最先装,药卷聚能穴朝向眼口,要一手拉住脚线,一手用炮棍将起爆药卷轻轻的推入眼底。

5、装填炮泥:

⑪先紧靠药卷填上30~40毫米的炮泥,然后按作业规程规定的数量装填水炮泥,再在水炮泥外端用炮泥将炮眼封实。不得使用漏水的水炮泥。

⑫装填时要一手拉脚线,一手填炮泥,用炮棍轻轻用力将炮泥慢慢捣实,用力不要过猛,防止捣破水炮泥。炮眼装填完后,要将电雷管脚线悬空。

⑬封泥长度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一般应将炮眼填满。炮眼深度为0.6米~1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二分之一;炮眼深度超过1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米;炮眼深度超过2.5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米。

6、按规定要求警戒。

⑪必须由班(组)长亲自布置专人在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通路上预设的警戒线处担任警戒。

⑫警戒线必须设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的安全地点,并设置警戒

6

牌和栏杆(或拉绳)。

⑬爆破时,所有人员都应在警戒线之外。

⑭工作面与其他地点(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或巷道)相距在20米以内时,必须在其他地点以外处设置警戒,并在装药前、爆破前检查瓦斯。

7、连线前,爆破工要和班(组)长、瓦斯检查员对爆破地点进行第二次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检查,在瓦斯检查符合规定时方可连线。

8、连线:

⑪按照作业规程规定的连线顺序先连接雷管脚线,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爆破工进行。

⑫脚线连接完后再将母线(或通过连接线)与剩余的两条脚线相连接。

⑬脚线与脚线、脚线与连接线、母线间的所有接头,都必须扭紧并悬空,不得同任何物体上接触。

9、敷设和检查母线:

⑪爆破母线(或通过连接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爆破工一人操作。

⑫爆破母线应悬挂在没有电缆、电线、信号线和金属管路的巷道一侧;如果无法避开,则应挂于管线下方,并与其保持0.3米以上的间距。

⑬爆破母线应随用随敷设,每次爆破完毕后都应及时将母线收

7

起。

10、通电检测与通电起爆:

⑪到达警戒线外的起爆电源操作地点后,首先进行电爆网络全电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线路不导通时,应随挽线随对线路重新进行检查,同时必须遵守拒爆处理的规定。

⑫接到班(组)长下达通电起爆命令后,将母线连接在放炮器的接线端(输出端)并拧紧,将钥匙插入发爆器转至充电位置,随即发出爆破警号。

⑬发出爆破警号至少再等5秒,并待氖灯闪亮稳定后,将开关钥匙转回放电位置通电起爆。

⑭爆破后,首先取下发爆器钥匙,然后将母线从发爆器上摘下并扭结成短路。

11、分组爆破后检查:

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后,爆破工要会同班(组)长、瓦斯检查员进行爆破后的检查工作。

12、分组爆破后:

检查没有发现问题或问题处理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组的连线、爆破工作。

13、爆破结束后:

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后,爆破工必须会同班(组)长、瓦斯检查员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拒爆、熄爆等情况,对危险情况立即进行处理,确无危险后,方可由班(组)

8

长解除警戒,其他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

六、特殊操作

1、拒爆和熄爆处理:

⑪通电以后拒爆时,必须先取下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发爆器上摘下,扭结成短路,再等一定时间(用瞬发电雷管时至少5分钟,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至少15分钟),爆破工方可沿线路检查。

应首先从电爆网络尤其连线和起爆电源上查找拒爆的原因,并应尽可能地采用重新连线起爆的方法处理。

⑫处理拒爆和熄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确属由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以重新连线起爆。②在距拒爆炮眼0.3米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③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这些炮眼。④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⑤处理熄爆原则上与处理拒爆相同,也可按作业规程规定处理。⑥在拒爆、熄爆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同处理无关的工作。

2、强制放顶的爆破:

爆破放顶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①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和本规程的各项规定要求操作。②爆破工要和回柱放顶工密切合作。装填炮眼要在回柱前操作,连线与通电起爆要在回柱后操作。连线时人员必须在可靠支护的保护下进行。

9

3、过岩石带的爆破:

工作面采高变低、遇断层等需爆破岩石时,按本规程和作业规程及补充措施的规定操作。

4、溜煤眼的爆破:

爆破处理溜煤眼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必须使用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用于溜煤眼的煤矿许用刚性被筒炸药或不低于该安全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②每次爆破只准使用1个煤矿许用电雷管,最大装药量不得超过450克。③爆破前必须检查溜煤眼内堵塞部位的上部和下部空间的瓦斯。④爆破前必须洒水。⑤严禁人员从下方进入溜煤眼内。⑥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各项规定。

七、收尾工作

1、收拾整理好工具,存放在指定地点,清点剩余电雷管、炸药,填写消耗单并经班(组)长签字。按规定进行交接班。

2、将剩余电雷管、炸药退还爆炸材料库,并办理手续;交还发爆器、爆破母线等。

10

采煤打眼工

一、上岗条件

采煤打眼工应熟悉设备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操作规程、炮眼布置、爆破说明书以及支护等有关规定,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安全规定

1、煤电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启动与 停止煤电钻的综合保护装置。

2、检修煤电钻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严禁在工作面内随意拆卸和检修电钻。

3、严禁在旧眼、残眼内打眼,不得在煤(岩)裂缝中打眼,不得站在输送机上打眼。打眼过程中,严禁用手扶托钻杆。

4、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准打眼: ⑪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

⑫发现煤层内有连续小煤炮声响或有大量瓦斯涌出,有煤与瓦斯突出征兆时。

⑬在冲击地压危险工作面打眼过程中,出现卡钻杆、孔内冲击以及爆孔等动力现象时。

⑭发现煤层变潮、煤质松软,有挂红、挂汗、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空气变冷等透水预兆时。

⑮打眼中突然遇压力水从钻孔流出时(此时严禁抽动钻杆)。 ⑯工作面局部顶板来压、片帮严重时。

11

⑰悬顶距离、控顶距离或端面距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时。 ⑱支护不齐全、不牢固时。

⑲在自溜运输工作面,打眼处的上方正在出煤时。 ⑳抵抗线小于0.5(岩石0.3)米时。

对上述⑪⑫⑬⑭⑮项,如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威胁地点的人员,并向上级汇报。

5、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打眼,经查明原因处理好后,方可继续打眼。

⑪出现卡住钻杆时。 ⑫电钻声音突然不正常时。

⑬电钻外壳超温(60℃或烫手)或有烧焦味时。 ⑭电钻钻杆严重震动时。 ⑮电钻外壳带电时。

6、搬运、移动电钻时,必须卸下钻杆;严禁用输送机运送电钻、钻杆和电缆。

7、打眼过程中必须停止输送机和采煤机。

8、自溜运输工作面应在撤除溜槽之后打眼。

9、工作面倾角超过25°时,工作地点上下方要设置安全挡卡,挡卡高度不小于0.5米;若两部电钻同时打眼,其间必须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米。

10、工作面有淋水处,必须遮盖电钻,以防漏电伤人。

11、回柱地点以上10米、以下15米范围内,打眼和回柱不准平

12

行作业。

12、处理拒爆时的打眼工作:

⑪要在班(组)长直接指导和爆破工的配合下进行打眼。 ⑫用木签或竹签挖出部分炮泥,插入炮棍确定拒爆炮眼方向。 ⑬在距拒爆炮眼0.3米以外,平行新打炮眼,其深度可稍大于拒爆炮眼深度。

⑭拒爆炮眼处必须设置显著标志。

13、打放顶眼及过断层在岩石内打眼,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及补充措施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14、打眼工作结束后,要向爆破工交待本班打眼情况。

三、操作准备

1、备齐注液枪、锨、镐、侧式供水钻杆、钻头等工具。检查煤电钻是否完好,煤电钻综保是否灵敏可靠,电缆是否有破皮漏电、“鸡爪子”、“羊尾巴”;防尘水管是否配齐。

2、拉钻时将电缆套在手把内,手提电钻手把或肩背电钻电缆送至工作地点。

3、按作业规程的规定敷设电缆,不许随意扔放、散乱堆积;电缆横跨输送机头、机尾、溜槽和溜煤道时,应在距其0.5米以上悬挂牢固。

4、必须事先对工作地点的顶板、煤帮、支护等进行全面检查,敲帮问顶,摘除危帮,由班(组)长指定人员补全空缺支柱,要换失效支柱,及时处理各种不安全隐患,清除炮道内的浮煤和脏杂物。

13

5、打眼前要做到“三紧”、“两不要”,即:袖口、领口、衣角紧,不要戴布、线手套,不要把围巾露在外面。

四、正常操作

1、打眼最少由两人操作,一人在电钻一侧领钎定眼,一人在另一侧紧握电钻手把。

2、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中爆破说明书的炮眼布置方式进行炮眼定位、打眼。先用手镐刨点定位,定位后,使钻头顶紧定位点,间断地送电2~3次,使钻头钻进煤体。

3、钻头钻进煤体后,根据爆破说明书的规定,调整钻进的方向和角度,打眼时要均匀用力,顺势推进,调节好水量,排出孔内煤粉。成型的炮眼内煤粉必须清理干净。

4、底眼打完后,要用木楔或大块煤矸盖好眼口,以防煤粉堵塞。

五、收尾工作

1、打眼工作结束后,拔下钻杆,卸下钻头,切断电源。将电缆、电钻、水管等工具运至指定地点整理好。

2、按规定进行交接班。

14

攉煤工

一、上岗条件

攉煤工必须掌握作业规程中与攉煤相关的各项规定以及支护工、攉煤工等相关工种的基本知识,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安全规定

1、攉煤工必须在完好支护的保护下攉煤。

2、从采空区向外清理浮煤时,必须用长把工具,严禁身体的任何部位进入采空区内。

3、攉煤中,若发现有冒顶预兆时,必须立即撤离危险区,并向班(组)长汇报。

4、若遇拒爆或熄爆,必须找班组长和爆破工进行处理,严禁自行掏挖和处理。

5、在煤堆中发现的雷管、炸药必须及时拣出,交爆破工保管。

6、矸石应置于采空区内,不得放于溜槽。

7、倾角超过25°时,要分段设置安全挡卡。

8、攉煤时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要随时观察支护状况,发现失脚、卸荷支柱,必须立即通知班(组)长进行调整加固。

9、煤壁伞檐超过规定或有片帮危险时必须按规定及时处理。

10、在炮采工作面攉煤时,要采用喷雾装置进行洒水防尘;在自溜运输工作面溜煤时,要及时打开溜煤道内的喷雾装置。

11、浮煤清理要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岩石底板工作面攉煤时要攉

15

净见底,注意支柱是否打在实底上,否则应通知班(组)长安排先打替柱;分层开采的工作面攉煤到见柱鞋即可,或符合作业规程要求,防止支柱失脚。

12、严禁站(骑)在输送机上攉煤。

13、输送机停止运转时,不准攉煤。

14、机采工作面,禁止人员进入机道内攉煤。

15、炮采工作面必须及时支设临时支柱和贴帮柱,否则不准攉煤。

16、自溜运输工作面:

⑪铺设的溜槽要平直,溜槽之间要用铁丝连接牢固。

⑫必须按规定在溜煤道设置挡煤卡,看挡卡口的人必须在护身板的保护下工作。

⑬处理溜煤道脱节溜槽或在溜煤道从事其他工作时,必须在工作地点以上5米处设置安全挡卡。

⑭要用镐、锤及时处理大块煤、矸。

⑮溜煤期间不准行人,同时应在下方设置警戒。

17、有冲击地压的工作面,必须在放炮30分钟以后进入工作地点攉煤。

三、操作准备

1、备齐锨、镐、锤等工具。

2、进入工作地点要检查顶板、煤壁及支护状况先敲帮问顶,由班(组)长指定人员(支柱工)补齐缺柱、更换失效支柱,处理安全隐患。

16

3、清除作业区间控顶范围内的障碍物。

四、正规操作

1、先洒水灭尘,再清理材料道、人行道内的浮煤,后攉炮道内的煤。

2、要握紧锹把,自上而下攉煤。先从煤堆边沿把煤顺势推入溜槽内,再沿底由溜槽边向煤壁方向逐步将煤攉入溜槽,攉煤过程要进行洒水灭尘。

3、应先装碎煤,后装块煤,以防块煤滚动伤人。

4、自溜运输工作面攉煤完毕后,要自上而下将溜槽撤除并竖放整齐。

五、收尾工作

收拾好工具,放到指定地点;按规定进行交接班。

17

风镐工

一、上岗条件

风镐工应熟悉作业规程的内容,了解工作面顶板控制的基本常识,掌握风镐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安全规定

1、在进行破煤前,必须在已有的完好支护保护下,用长把工具敲帮问顶,摘除悬矸危岩和松动的煤帮,并找好退路。

2、随时工作面动态,发现异常现象(如:巨大的震顶声、大量支柱卸荷或钻底严重、顶板来压显现强烈或出现台阶下沉现象等),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离所有人员,待顶板稳定后,由班(组)长按规定处理。

3、严禁在工作面无支护处进行破煤。

4、工作面控顶面积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必须停止作业,待支护符合要求后,方准继续操作。

5、破煤和回柱间平行作业的间距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6、采高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不得任意留顶和留底;开够帮,不留伞檐,做到煤壁平直。

7、工作面倾角超过25°时,应设好牢固的脚手板、挡煤板、脚手架,并经常进行检查,以防松动和掉落。

8、检修风镐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严禁在工作面拆卸、检修风镐。

18

9、备用风镐、钎子、油壶等应放在安全稳妥的地方;工作面倾角超过25°,要将其捆扎牢靠,以防下坠伤人。

三、操作准备

1、领取风镐并检查机体有无裂纹和破损,套箍、头部及镐柄弹簧是否完整灵活,滤风网有无堵塞,螺丝、固定销是否齐全无损。

2、领取钎子并检查钎子尾部是否平整无缺口、与钎子中心轴垂直、与风镐套接正确牢固。

3、领取风管并在工具房接上风镐和钎子进行试转,发现问题立即更换。

4、领取足够的润滑油,备齐所需的其他工具。

5、将风镐、钎子、风管分开携带,运送至工作地点。风管要盘成圆圈手提或肩扛,避免碰撞。严禁用刮板输送机运送风镐、钎子和风管。

6、检查工作面主风管是否符合规定。

四、操作顺序

风镐工按以下顺序操作:

检查划线——敲帮问顶——处理——接风管——试转——破煤(开口、推垛、透垛)——检查——收尾。

五、正常操作

1、检查工作面的中心划线或拉线,决定开帮的宽度。

2、将风绳(胶管)与主干风管接好,慢慢开启风门向无人处吹风,排除风绳内杂物,然后再接上风镐,并拧紧接头。风镐在使用前

19

及使用中要注油。

3、在较软弱的煤分层或层理、节理较发育处掏煤槽,先破顶层煤,再破底层煤。

4、破煤时一只手握镐柄,一只手托住镐体,用力向煤壁推压。推压时不要硬顶强冲,不要与煤壁成90°角。

5、水平或向上作业时,握镐体的手臂应靠近身体以增加力量。

6、复合煤层的工作面,其夹石厚度达到规定分采界限时,必须分层操作,单独采下夹矸扔入采空区。

7、操作时应站稳,随时注意输送机或溜槽,注意风镐顶部弹簧、滤风网、横销及接头的松紧,防止脱落。

8、工作面倾角超过25°,操作时要有依靠,在破顶、底煤时,应一手抓紧支柱或手架,一手落煤。

9、胶管不得绕成锐角或折曲,使用时必须放直或形成慢弯;镐尖卡住时,可往复摇动风镐或处理镐尖周围煤岩,松动后再拔出。

10、剥落下的大煤块,应及时砸碎,以免碰倒支柱或伤人。

11、按工作面中心线检查开帮进度,找直煤壁。

六、收尾工作

1、并闭干线风管上的阀门,卸下供风软管,拆下风镐和钎子,堵好进风口、卡套孔,盘好软风管,将工具运送到指定地点。

2、在工作面其他地点采用风镐作业时,参照上述规定操作。

3、按规定交接班。

20

刮板输送机司机

一、上岗条件

刮板输送机司机必须熟悉刮板输送机性能及构造原理和作业规程,掌握输送机的一般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技能,懂得回采和巷道支护的基本知识,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二、安全规定

1、作业范围内的顶帮有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时,必须及时汇报处理后,方准作业。

2、电动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3、严禁人员蹬乘刮板输送机。用刮板输送机运送作业规程等规定允许的物料时,必须执行防止顶人和顶倒支架的安全措施。

4、开动刮板输送机前必须发出开车信号,确认人员已经离开机器转动部位,发出预警信号或点动二次后,才准正式开动。

5、检修、处理刮板输送机故障时,必须切断电源,闭锁控制开关,挂上停电牌。

6、进行掐、接链,点动时,人员必须躲离链条受力方向;正常运行时,司机不准面向刮板输送机运行方向,以免断链伤人。

7、拆卸液力偶合器的注油塞、易熔塞、防爆片时,脸部应躲开

21

喷油方向,戴手套拧松几扣,停一段时间和放气后,再慢慢拧下。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易熔塞、防爆片。

三、操作准备

1、备齐钳子、小铁锤、铁锹、扳手等工具,保险销、圆环链、刮板、铁丝、螺栓、螺母等备品配件,机械润滑油、液力偶合器油(液)等油脂。

2、检查机头、机尾处的支护是否完整,压戗柱是否齐全牢固,附近5米以内有无杂物、浮煤或浮碴,洒水设施是否齐全无损,该处电气设备处有无淋水,有淋水是否已妥善遮盖。

3、检查机头、机尾的锚固装置是否牢固。

22

回采巷道维修工

一、上岗条件

回采巷道维修工必须熟悉顶板控制及支护方法,具有掘进和回采的支护、回柱操作技能,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安全规定

1、严格按作业规程及补充措施的有关规定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2、维修巷道每组最少2人操作,严禁单人作业。

3、工作面上、下顺槽20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所有支柱柱头必须拴好,防止倒柱伤人。

4、在有两个安全出口的同一条巷道内,最多只允许两组人员相向进行维修巷道工作,两组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

5、凡巷道支架发生弯曲、腐朽、错口、折断、破裂等现象都必须及时更换。

6、维修时,要随时注意顶板,防止顶板落石伤人,必要时应打好临时支护,维修地点遇大冒顶时,必须按措施要求立即进行处理和抢修。

7、架设临时支架要牢固可靠,严禁一梁一柱。

8、回撤棚腿和梁以及松动顶帮时,人员应站在支架完整牢固处。

9、从原栅梁下打临时点柱开始,到新支架架设好之前,严禁人员通过。

10、在刮板输送机道工作时,必须首先与刮板输送机司机取得联系,并停止刮板输送机运转。

23

11、进行挑顶工作,事先必须按规定加固前后三架棚子。拆除棚子时,必须先支后回,补一架拆一架,严禁空顶作业。

12、更换棚腿时,必须在所换棚腿侧的梁下打上支柱,支护好顶梁后再换棚腿。

13、更换棚梁时,必须在棚梁的一侧架设临时支架,并用材料将棚腿背好。

14、架设和拆除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

15、严禁使用顺槽刮板输送机拉撤棚子或柱子。使用回柱绞车时必须严格执行回柱绞车的有关规定。

16、严禁使用损坏、失效、变形、腐朽的支护材料。

17、巷道内的各种材料和杂物收工前都要清理干净,按指定地点存放或运走,不得乱堆放,以免影响通风、行人、运输和安全。

18、对维修地点的风管、水管、电缆、液压管路和防尘、通风设施、电器设备等都要妥善保护,掩盖严密。

三、操作准备

1、备齐所需的各种材料,掩盖或移设好工作地点的管线和设备。

2、详细检查维修地点周围安全情况,清理好安全退路。发现折梁、断柱、片帮、冒顶等威胁人身安全的情况时,必须妥善处理。

3、按作业规程的布置方式及时架设新的支护棚子,并背好顶帮。

4、将回撤棚子及时运出工作地点,按指定地点码放整齐,清理工作地点,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回撤下一架棚子。

5、卧底或挑顶需要爆破时,按有关爆破的规定执行。

24

6、工作面超前支护的方式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7、使用木梁金属支柱(摩擦支柱、单体液压支柱)架设超前支护时,应一梁三柱并留有0.7米以上的人行道。

8、使用铰接顶梁或十字铰接顶梁超前支护时铰接顶梁或十字顶梁要挂平,方向要与巷道的方向保持一致,相互间要铰接好,梁轴的方向要便于回撤,悬空处要用材料填实背牢。

9、上棚梁时人员必须口号一致,手要扶在侧面,不得扶在梁的上面,头部要在安全一侧。

10、煤壁处以里巷道的维护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不采用沿空留巷时,其回撤不得滞后切顶线,并应及时架设一排关门支柱。

五、特殊操作

处理冒顶时,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和补充措施的要求操作。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巷道局部冒顶,但还未冒严,压力相对稳定时:①事先准备好棚子的梁、腿、背顶材料,其材质、规格及棚距要符合作业或补充措施规定;②加固冒顶处两侧支护,在紧靠塌冒处附近的支架棚梁上打上点柱,必要时把靠近塌冒处的支架用长钢梁联成牢固的一体;③清理出巷道两帮塌冒物,清理到架设一架棚子的空间时再挖腿窝,其深度应不超过邻近腿窝深度;④立棚腿、上梁,动作要迅速、准确,并立即刹顶背帮,然后清理巷道中间的塌冒物;⑤按上述方法逐架架设。如塌冒处支架上方留有空洞,则需用木料与顶板接实;⑥塌冒区架上方空洞要由有丰富经验的老工人处理。若需码木垛接顶,必须选

25

用1.2米以上的长把工具把上方、两帮活块找下,必要时在棚梁上打上临时点柱,确认安全后,再用板梁、道木或圆木在棚梁上码成井字型垛与顶接实,刹好周帮;⑦从维修开始到完工,除操作者要精神集中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还必须设一专人观察顶帮动静,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情况严重时要立即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待压力稳定后再恢复工作;⑧要经常检查瓦斯含量,确保空气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局部巷道已冒严,压力相对稳定时:①加强通风,风量要适当,确保有害气体控制在允许范围内;②塌冒处两侧支护加固方法同上;③将直径12厘米左右的半圆木小头削尖,在最靠近塌冒处加固的棚子处打扦子,扦子插入1米为好,扦子密度视需要而定,然后清理巷道两帮塌冒物,到能架设一架棚子空间时挖腿窝,如遇大块,扦子插不进去,可用钢钎凿碎,凿不时也可将大块适当下放,找出缝隙插入,把上部的塌冒物托住或固定住,尽量不让顶帮塌冒物往下冒把维修工程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3、局部巷道已冒严,压力不稳定且还在塌冒时:①按上述方法,确保塌冒处两侧安全,使危险区控制在最小范围内;②待压力稳定,听不到冒落声后再按前述方法操作。

六、收尾工作

1、工作完毕后,把施工地点的煤、矸清理干净,各种物料存放或外运到指定地点,各种管线吊挂整齐,设备按完好标准要求移设好。

2、向区(队)值班人员和接班人员详细汇报,并交清工作地点的顶板支架等情况。

26

运料工

一、上岗条件

运料工必须熟悉工作范围内的巷道关系,车场、轨道、道岔、坡度情况及工作面和巷道支护状况,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安全规定

1、必须按作业规程要求的材料的规格质量下料,不准将不合格的材料运往工作面。

2、运料工不得操作刮板输送机、小绞车等。

3、严禁在变电所、水泵房、空气压缩机房、爆炸材料库及附近5米内,顶板破碎、压力大、支护损坏或不齐全处,巷道断面小、影响通风行人等处堆卸料。

4、装卸、运送摩擦式金属支柱时,应将柱心或活柱插入柱套内,打紧水平楔;装卸、运送单体液压支柱时,应将柱筒内的乳化液放净,活柱收缩到位。

5、装拱型支架时,两边必须用木墩或木楔挤紧,防止滚倒。

6、装卸料时,应站在材料垛的一端,不许站在当中,以免材料滚下伤人。

7、装车前,必须将车停稳,把车轮制住,以防车自动滑行伤人。严禁使用损坏失修的材料车。

8、人力推车运料,必须遵守推车工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

9、极薄煤层或溜煤眼离棚梁、顶板距离小于0.3米的工作面,

27

不得用刮板输送机运料;弯度较大的物料,宽度大于溜槽宽度的物件,不得用刮板输送机运送。严禁倒开刮板输送机运料。

10、机组下面严禁过料。

三、操作准备

1、备齐绳索、铁丝等用品,了解工作面所需材料和存贮材料情况,所需材料车数量及存放地点。

2、检查运料线路的巷道支护情况,轨道、道岔的质量;材料车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操作顺序

运料工的操作顺序:准备用品——检查——处理问题——装料——运料——卸、堆料——往工作面送料——工作结束

五、正常操作

1、装卸料时一般应不超过车沿高度,若巷道顶或棚梁距离车沿净高0.6米以上时,可超过车沿高度装料,但最多不得超出车沿0.3米。所有物料必须绑牢。

2、装运柱帽、楔子等小件物料时,应用绳索将其捆绑结实,以防运送过程中散失。

3、搬取物料时,先取上层,从上往下逐层搬拿,不得先抽取中、底层而悬空顶层。严禁放垛取料。

4、一车内尽量装同一长度的物料。一车内装不同长度的物料时,必须将长料放在底层,短料放在上部。

5、2人同时装卸料时,必须互叫互应,要先起一头或先放一头,

28

不得盲目乱扔。

6、材料必须卸在指定地点,不许放在有水地方。若必须在水沟上卸料时,水沟上应横放牢固的木料或短钢轨,不得将料扔在水沟里。

7、卸料时应小心,不得砸坏水管、电缆、电话线等。

8、堆放材料场要保持整齐清洁。码放材料时按品种、规格分类码放,料垛要下宽上窄,每码放一层要横放两块木板或笆棍,以防滚动。料垛的边沿距轨道不得少于0.5米。

9、平巷、斜巷运料要遵守前述规定。斜巷采用小绞车运料时,必须执行小绞车司机及把钩工的操作规程,并由相应工和进行操作。

10、运料前,要先和工作面人员、刮板输送机司机联系好,使用地点必须有人取料或有人跟随取料。

11、向刮板输送机放料时,木板梁、金属铰接顶梁要平面朝下,大头在后;金属网卷放入刮板输送机链板中;摩擦式金属支柱、单体液压支柱柱筒朝前,柱锁、柱阀朝上。

12、放料间距:1.5米以下的坑木、1.3米以下的摩擦式金属支柱不得小于3米;1.5~2.5米的坑木、1.3~2.0米的摩擦式金属支柱不得小于5米;2.5~3.2米的坑木及2.0米以上的摩擦式金属支柱、单体液压支柱不得小于8米;金属网卷不得小于5米;成捆的柱帽、楔子、小杆、荆条、竹子笆不得小于2米。

13、从刮板输送机上取料事先要选择好取料的地点及存放的位置;取料时,应站在刮板输送机边采空区一侧,面朝刮板输送机运料方向下方,稍弯腰,做好取料准备。

29

14、取料时,必须拿料的后端,抬起拖出溜槽。严禁靠着棚子和迎面对着来料,抓拿料的前端。

15、取木料时,用手提起木料运行方向的后端三分之一处,将料拖出溜槽外,斜放入人行道,放稳并摆设整齐。

16、取铰接顶梁时,抓住顶梁后端提起,先放入人行道内,然后将绞接顶梁放在适当地方。

17、取金属网时,用手将金属网后部抓起,拖出溜槽外,放到人行道内,并摆齐放稳。

18、2米以上木料及1.5米以上摩擦式金属支柱及单体液压支柱,必须要停止刮板输送机后取出,并摆齐放稳。严禁开机时取料。金属支柱要立放整齐。

19、运煤运料同时进行时,溜槽内煤的高度为溜槽的1/5~2/3为宜。

20、外运回收材料或破损材料时,平巷各台刮板输送机应该单独操作,在每台刮板输送机的机头机尾处都必须有专人看守和倒料,当一台刮板输送机长超过40米时,中途必须有人看管。

21、运料前要检查所用的绳索是否结实,若有破损应立即处理或更换。

22、自上往下运料时,要站在料的旁边,不准超过材料前端,也不得站在柱子的正前面。

23、下料前必须检查周围支架、脚手架、拉条是否齐全牢固,发现不安全情况及时处理;下料时,在其传料线下方不得有人通行或工

30

作。

24、工作面要存料时,必须在其下部打好栅栏,码放的材料不得超过栅栏高度。

25、急斜工作面运料时,应在准备班自上而下由运料工上递下接传料,分次分段备料堆码。每分段的料应横放于支柱上,放置牢靠和摆设整齐,不得影响通风、行人和运煤。严禁从上口一次放料到下口。

26、用绳拉料时要拴紧大头,距顶端至少0.3米,不得拴活扣。

27、在缓倾斜工作面由下往上拉料时,2人相距不得少于10米。倾斜及急斜工作面不得2人同时背扛材料,否则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六、收尾工作

1、收工前将卸空的材料车、矿车推到不阻塞其他车辆的运行及影响行人与通风的指定地点。

2、检查、清点储料场的存料品种、规格、数量,向下班运料工或区(队)值班人员汇报。

31

回柱放顶工

一、上岗条件

回柱放顶工必须熟悉工作面作业规程、顶板控制方法及支柱特性,掌握工作面顶、底板岩性及厚度等参数,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安全规定

1、回柱放顶时,必须每2~3人一组,一人回柱放顶,一人观察顶及支架周围情况,观察人除协助回柱外,不得兼做其他工作。严禁单人独自操作。

2、回柱时回柱工必须站在支柱的斜上方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断绳抽人的安全地点,使用长柄工具卸载或打松支柱水平楔。

3、回柱放顶应由下往上,由采空区向工作面按顺序进行回撤,严禁提前摘柱和进入采空区内作业。

4、回柱与支柱、割煤的距离及分段回柱时的分段距离均不得小于15米。

5、工作面初次放顶、结束放顶或顶板大面积不冒落等情况下,除按安全措施执行外,必须在区(队)长、技术人员和矿安监员现场监督指导下操作,并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和补充措施的各项规定。

7、工作面的基本和特种支护歪扭,质量不合格,有空顶、漏顶或没有按规定架设特种支架时,必须及时处理或整个达到质量合格,安全可靠后,方可回柱放顶。

8、回每一棵支柱前,都必须选择并清理好退路后,方可进行回

32

柱操作。

9、采用人工分段回柱时,开口和收尾必须选择在顶板较好、支架完整的安全地点,并打上收尾支柱,做好处理工作。严禁采用平均分配分段长度的方法确定开口、收尾位置。

10、工作面来压有冒顶预兆时,严禁回柱放顶,必须将所有人员撤离工作面,待压力稳定,经区(队)、班长检查及处理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工作。

11、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煤层工作面回柱时,如发现有煤炮频繁、煤帮喷爆、顶板断裂声沉重等冲击地压危险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回柱,发出警号,将所有人员撤至工作面150米以外的安全地点。

12、回收出的支柱应将其支撑在作业规程规定的位置并全部承载;顶梁和各种材料必须按品种规格码放整齐,不得堵塞人行道和安全出口或埋入煤矸中。

13、工作面用两台绞车同时回柱作业时,不准在同一排距内有两根钢丝绳同时运行;每台绞车分别使用各自的信号线。如果下部绞车安设于工作面内,绞车附近支柱的回收方法应按作业规程的规定执行。

14、严禁采用拉大网的方法进行回柱。严禁使用工作面和顺槽刮板输送机回柱。

15、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回柱放顶: ①支护不完整或退路不畅通时。 ②回柱附近其他人员未按规定撤离时。

33

③上分层工作面没有注水而本层又无降尘措施或网下采煤破网未补时。

④悬顶超过规定未采取措施或工作面来压有冒顶预兆时。 ⑤特种支架没有按规定距离提前架设时。 ⑥放顶分段距离小于规定距离时。 ⑦回孤柱没有架设临时支柱时。 ⑧有窜矸可能,但没有挂好挡矸帘时。 ⑨急斜工作面放顶的下方没有设挡卡时。

16、断层处和撤面时回柱按作业规程及补充措施规定执行。

三、操作准备

1、备齐注液枪、卸荷手把、锤、斧、镐、钩、钎等工具和必备材料。

2、检查工作区域内的各种支护和顶板冒落情况,工作面有无异常现象,各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对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妥善处理。

3、选择好分段开口、收尾位置。

四、正常操作

1、人工回柱放顶:

①按规定距离和质量要求,架设特种支架后,拆除原特种支架。 ②按作业规程规定在分段开口处架设好收尾支柱。收尾支柱不得少于2棵。

③在新切顶线的梁柱靠采空区侧挂好挡矸帘。

④在需回梁的煤帮侧梁上从下往上插好调角楔,并打紧。

34

⑤回柱工站在回柱的斜上主进行回柱。回摩擦支柱时,用锤打松水平楔;回单体液压支柱时,用卸荷手把慢慢使支柱卸载取出支柱后支设在规定位置。

⑥回梁时,站在支架完整的斜上方,用锤打脱调角楔后再将梁的圆销打脱,使该梁脱离连接后取出。

⑦回收出各种背顶材料,码放到指定地点后,方可继续回放顶。

2、绞车回柱放顶:

①按规定距离和质量要求,架设特种支架后,拆除原特种支架,运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②在新切顶线的梁柱靠采空区侧挂好挡矸帘。

③信号工发出松绳信号,回柱工从上往下拖拽主绳,下放到位后,发出停止信号。

④用绳套拴好要回的支柱,并与主绳钩连接。

⑤回柱工站在回柱的斜上方进行回柱;回摩擦支柱时,用锤打松水平楔;回单体液压支柱量,用卸载手把慢慢使支柱卸载;回木支护时,还应用另一个绳套拴好梁并用锤、撬棍使支柱与梁错口,拴好绳后退到安全地点,发出紧绳信号,将支柱和梁拖至适当位置,发出停车信号,停止紧绳,取出支柱、梁并码放到指定地点。

⑥回梁时,用锤敲打梁的圆销,使该梁脱离连接;往外拖梁时与回柱操作相同。

⑦用长柄工具回收出各种背顶材料,并放到指定位置后,方可继续回收。

35

3、回柱放顶工要做到“三勤、两高”。即勤拴、勤拉、勤拣,回收率高、复用率高。

4、当采高大于顶梁长度时,先回柱后回梁,即回收完支柱后,再打掉调角楔和梁的圆销,使顶梁落下并拖出。

5、当采高小于顶梁长度时,应先退出顶梁圆销,后回柱,落柱时同时落下顶梁并一起拖出。

6、遇难回、难取的支柱和梁时,处理之前,首先要打好临时护身柱或替柱,最后将替柱回出。

7、难回支柱的处理:

①顶板压力大,支柱一松马上压下时,要打上临时支柱以控制顶板,然后采用挑顶、卧底的方法进行回撤,严禁采用爆破的方法进行回撤。

②当支柱顶着岩块不能下缩,岩块又不好处理时,待顶板稳定后,将柱脚用镐刨开,用撬棍来回转动直到将柱回出。

8、拴柱或拴梁前要详细检查顶板周围情况,判断安全后,方可近前拴柱梁,并迅速将绳套挂在大钩上,严禁将绳套拴在活柱体上。

9、不得用手镐或其他工具代替卸荷手把卸荷,严禁用锤砸油缸。

10、支柱三用阀损坏或活柱被压不能卸载时,不得生拉硬拽,必须采用挑、卧底或打临时木柱支撑顶板将单体液压支柱回出。

五、特殊操作

1、回收上、下顺槽支柱时应按照由采空区向煤壁、先柱后梁的顺序依次进行。最大滞后距离应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36

2、按规定补齐新切顶线一排应支设的支柱。回撤出的各种材料,应当班清理、码放在指定地点。

六、收尾工作

1、回收的柱、梁和背顶材料要按规定支设或码放整齐;柱梁如有丢失、损坏,应如实汇报出具体编号,以便及时补充。

2、回收出的折梁断柱、废料或失效柱、梁及时运出工作面并码放整齐。

3、对放顶区域内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有窜矸处,必须用材料挡矸。

4、向接班人或班长交待工作情况及柱、梁数量。

37

回柱绞车司机

一、上岗条件

回柱绞车司机必须熟悉本工作面作业规程和顶板控制方法,做到“三懂”(懂构造、懂性能、懂原理),“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维护、会处理故障),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二、安全规定

1、回柱绞车司机要和回柱放顶工、看滑轮工、信号工密切配合,搞好回柱放顶工作。

2、回柱绞车司机与回柱放顶工的联系,必须使用电铃信号装置(或合用光电信号),信号规定如下:

1次长铃——停车; 连续2次铃——开车; 连续3次铃——停车松绳。

电铃线不许明接,防爆铃盒不准打开。在操作过程中,一律听从信号指挥。听不清领信号,不准开车。开车时,绞车附近人员要及时躲开。

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停车: ①绞车移动时。

②导轮移动或看守导轮人发出信号时。 ③其他不安全情况或听见有人喊停车时。 ④绞车附近、绞车与导轮间有人时。

38

⑤钢丝绳钩头距绞车或导轮1.5米时。

4、滑轮及滑轮柱子要符合下列规定:

①滑轮支柱小头直径不小于200mm,使用时大头向下,小头向上。 ②滑轮柱子顶端要有柱窝,深度不小于500mm,顶板破碎要加深柱窝,窝底加垫帽;底柱窝深不小于100mm,底板破碎或松软要穿铁鞋。

③滑轮柱与底板成60°~75°。方向视两绳的合力方向而定。 ④滑轮必须拴在滑轮柱的下部,最高不得超过底板0.5米,上边缘必须与绞车滚筒成一直线。

⑤滑轮底部应用半圆木或木板垫平,防止回柱时上下摆动。 ⑥拴滑轮的钢丝绳必须为直径不小于18mm的新绳,不得使用旧钢丝绳。

⑦滑轮的位置要保证钢丝绳的一端对绞车中心,另一端和回柱方向成直线。

⑧滑轮的滑动销子、轮夹、轮轴必须齐全,滑轮沟槽直径最小要大于钢丝绳直径的1/4。

⑨在滑轮靠工作面一侧,应加打一对支柱,防止断绳伤人及拉倒工作面支柱。

5、工作时,必须集中精力,按信号操作。开车时不得远离绞车,必须站在护身柱后方。

三、操作准备

1、备齐小锤、长柄工具等工具,油壶、螺丝等备品配件。

39

2、检查绞车附近的顶帮、巷道位置是否支护完整牢固、安全,有无杂物堆积影响操作。

3、检查绞车安装是否牢固,压柱、戗柱是否牢靠;钢丝绳在滚筒上固定是否牢固,排绳是否整齐,一个捻距内断丝面积是否超过原钢丝绳总断面面积的10%。

4、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摆设稳固适宜,操作方便。

5、检查绞车设备各部件、螺栓、垫圈、护罩等是否齐全牢固,常用闸是否灵活,减速箱和轴承的油质是否合格,油量是否充足。

6、检查信号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四、操作顺序

回柱绞车工操作顺序:试车——正式运行(下放主绳——停车——拉绳——停车——下放主绳„„)——停车——工作结束。

五、正常操作

1、先进行2~3次的正反车试转,并与回柱工用信号联系,试验其准确性。

2、集中精力,听取信号,按回柱信号进行开车、停车、倒车等操作。

3、正常情况停车时,应断电后用机械闸停车,不准打反车停车。电动机、轴承温度达65℃时,要停车找出原因,等温度下降后方准开车。

4、看滑轮工应在滑轮柱上方0.5米外靠采空区侧工作;松主绳时,在滑轮下方钢丝绳外侧密切配合向下给绳,以防咬绳。

40

5、看滑轮工必须用哨子与回柱绞车司机联络,发现滑轮卡绳、柱子松动、咬绳、销子松动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吹哨停车。

6、不论开车或停车,看滑轮工都必须集中精力,目注工作范围动态,严禁打盹或离开岗位。运行时,滑轮内侧不准人员停留或通过。

7、信号工(打点工)必须听从回柱工的指挥,精力集中,密切注意钢丝绳运行方向,当发现钢丝绳运行方向有误时,应立即发出停车信号,并重新发出正确的信号。发信号要迅速、准确。

8、信号工始终要和回柱位置保持5~8米的距离,随回柱位置推延改变工作位置,并收盘好电缆;调整工作位置时,应手持信号装置,不得悬提信号线,以免损坏信号线接头,造成事故。

9、发现有卡绳时,按以下要求操作:

①在回柱工、看滑轮工等协助下取出卡住的钢丝绳。

②用撬棍或其他工具剔拨撬起卡住的钢丝绳,必要时可辅以人力撩绳。

③将钢丝绳拉展后,用绳头的大钩(或卡子)拴(卡)在牢固支柱上再开倒车,使卡住的钢丝绳松开。

④开倒车处理卡绳时,如钢丝绳拉到绞车滚筒边绳子仍未松开,应停车,以免损坏,折断钢丝绳。

10、开倒车处理卡绳事故时,现场其他人员都必须退到安全地点。

11、回柱工作结束后,把钢丝绳全部缠在滚筒上,把开关把手打在断电位置,锁紧闭锁螺栓,切断电源。

六、移设回柱绞车的操作

41

1、移回柱绞车前,要选择顶板、支架完好,无淋水,空间宽敝、有利于安设和回柱工作的地点,安设好牢固的牵引柱,并清理好绞车移动的通道。

2、回柱绞车时应至少2人操作。拴好牵引绳,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后,发了开车信号。移动时要慢速牵引,严密注视牵引柱的牢固性和被移动的绞车是否碰撞、挤压巷道支架、电缆或其他设施,绞车开关电缆是否拉紧,发现问题立即停车,处理好后再移动。

3、绞车移到位后,将开关打到零位,再打好压柱和戗柱。四根压柱要与顶、底板垂直;两根戗柱打在绞车前面两侧,与底板呈65°~75°。各柱下头均需打在绞车底盘上,上头支在顶板柱窝内,当顶板破碎或为复合顶时,应加柱帽,底板松软要下底梁。

4、安装绞车要保证其平、正牢。经试车,确认绞车稳固无问题后,方可使用。

七、收尾工作

收拾好工具,向接班人、班(组)长汇报运转情况、出现的故障、存在的问题等。按规定填写回柱绞车工作日志。

42

移刮板输送机工

一、上岗条件

工作面移刮板输送机工要熟悉刮板输送机、液压泵、移溜器的结构、性能和本工作面作业规程,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安全规定

1、移刮板输送机时,煤帮侧和机头、机尾附近的人员,都必须撤离。

2、刮板输送机后必须补齐和打好规定的支柱。

3、刮板输送机一般应每4~6米安设一台移溜器,机头、机尾安设2台移溜器,移后距煤壁的距离应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4、移刮板输送机应达到“三平”、“三直”、“一稳”、“二齐全”、“一不漏”、“两不”的要求。

“三平”:刮板输送机槽接口要平,电动机和减速器底座要平,对轮中心接触要平;

“三直”:机头、刮板输送机槽和机尾要直,电动机和减速器的轴中心要直,大小链轮要直;

“一稳”:整台刮板输送机要安设平稳,开动时不摇摆; “二齐全”:刮板要齐全,链环螺丝要齐全; “一不漏”:接口严密不漏煤; “两不”:运转时链子不跑偏,不漂链。

5、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要与转载机合理搭接。一般工作面机头与

43

转载机搭接处高度应不小于0.3米,综采工作面应不小于0.5米。

6、移机头时,顺槽转载机(或最后一部刮板输送机)必须停电、闭锁,切断电源。严禁用顺槽转载机或刮板输送机顶拉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

7、有下列情况之一,要停止移刮板输送机并妥善处理: ①移溜器后座的顶柱或后撑支杆(戗柱)松动时。 ②追机移刮板输送机距离小于作业规程规定时。

③发现刮板输送机槽出现死弯脱节或缺插销、刮板、槽、挡煤板损坏变形时。

④出现片帮或冒顶时。

⑤支架不符合质量要求或煤帮有人工作时。 ⑥移溜器发生故障时。 ⑦发现断链或链子出槽时。

8、使用移溜器推移刮板输送机时,人员必须站在移溜器的上方。

三、操作准备

1、备齐改锥、扳手、锨、镐、钳子、套管、撬棍、手拉葫芦等工具,刮板、链环、链条、密封圈、油管、溜槽等配件。

2、查支护是否齐全牢固,进行敲帮问顶,汇报处理不安全隐患。

3、检查开帮宽度是否符合作业规程要求,炮(机)道内浮煤及杂物是否清理干净,如底板凹凸不平,要刨平或垫平。

4、检查溜槽和溜槽弯曲部分是否有脱节或链子出槽现象。

5、检查移溜器是否损坏,管路及接头是否漏液,手把是否灵活

44

可靠。

6、检查电缆、管线是否在线架内或悬挂整齐。

7、检查移溜器后座的顶柱或后撑支杆(戗柱)是否牢固可靠。

四、正常操作

1、可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从中间向两侧的顺序推移。

2、调整好移溜器位置,打好移溜槽后座的顶柱或后支撑支杆。撤出移刮板输送机段内煤帮所有人员,开动工作面刮板输送机。

3、回撤机尾(头)前第一排支柱及机尾(头)压戗柱。将机尾(头)移溜器手把打到推进位置,使机尾(头)移到位置后立即将移溜手把打到中间位置,并打好压柱。

4、按作业规程规定回撤炮(机)道临时支柱。

5、开动2个以上移溜器按顺序推移刮板输送机,推移到位置后,要立即将移溜器手把打到中间位置。

6、移溜至距刮板输送机机头(尾)15~20米时,停止推移刮板输送机并停止刮板输送机运转,回撤机头(尾)处输送机前第一排支柱和机头(尾)压戗柱。

7、开动移溜器,将刮板输送机槽剩余部分和机头(尾)同时移到规定位置后,立即将移溜器手把打到中间位置。

8、将机头(尾)支稳,打上机头(尾)压戗柱。

9、回撤移溜器后座的顶柱或后支撑杆,将移溜器收回。

10、采用液压移溜器移机头时,必须使用2个以上移溜器同时推移;采用回柱绞车移机头时,必须使用钢丝绳套拴好机头,点开绞车,

45

严禁使用绳钩直接拉钩机头。

11、综采工作面移刮板输送机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⑪先检查顶底板、煤帮,确认无危险后,再检查铲煤板与煤帮之间无矸石、杂物和浮煤堆积后方可进行推移工作。

⑫推移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采煤机应保持12~15米距离,弯曲段不小于15米。

⑬移刮板输送机机头和机尾时必须距采煤机后滚筒15米距离,进刀后,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必须一次移够步距。

⑭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从中间向两头推移刮板输送机,不得由两头向中间推移。

⑮除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可停机推移外,工作面内的溜槽要在刮板输送机运行中推移,不准停机推移。

⑯千斤顶必须与刮板输送机联结使用,以防止顶坏溜槽侧的管线。

⑰移动机头、机尾时,要有专人(班长)指挥,专人操作,动作协调,步距移够。

⑱移设后要保证刮板输送机整机安设平稳,开动时不摇摆,机头、机尾和机身要平直,保持刮板输送机、支架和煤壁成直线,电动机和减速器的轴的水平度要符合要求。

⑲移刮板输送机后,刮板输送机起伏不平或超过采高,需要吊刮板输送机垫平时应该用液压千斤顶吊刮板输送机链条,不得吊挡煤板或铲煤板。

46

⑳拉移放顶煤工作面后部输送机应从一端开始依次拉移,不得相向拉移;要确保拉移弯曲段不小于15米。

⑴拉移后部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时要多人联合操作,并停止后部刮板输送机。

⑵刮板输送机推(拉)移到位后,随即将各操作手把扳到停止位置。

五、收尾工作

1、推移工作结束后,将所有移溜器手把打到收缸位置。使用液压千斤顶的工作面还应将千斤顶竖立并挂在点柱上。

2、清点工具、备件等,按规定进行交接班。

47

乳化液泵站司机

一、上岗条件

乳化液泵站司机必须熟悉乳化液泵的性能和构造原理,具备保养、处理故障的基本性能,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安全规定

1、上岗的乳化液泵站司机发现乳化液泵和乳化液箱处于非水平稳固状态、乳化液箱位置高出泵体不足100毫米或无备用泵时,应立即汇报、调整、处理。

2、开关、电动机、按钮、接线盒等电气设备无法避开淋水时,必须妥善遮盖。

3、电动机及开关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4、应坚持使用自动配液装置,必须保证乳化液浓度始终符合规定要求(单体液压支柱2%~3%,液压支架3%~5%),要对水质定期进行化验测定,保证配液用水清洁,符合规定。

5、必须保证乳化液泵的输出压力,为单体液压支柱供液的应不小于18兆帕,为综采液压支架供液的应不小于30兆帕。

6、检修泵站必须停泵;修理、更换主要供液管路时必须关闭主管路截止阀,不得在井下拆检各种压力控制元件,严禁带压更换液压件。

7、严禁擅自打开卸载阀、安全阀、蓄能器等部位的铅封和调整

48

部件的动作压力;在正常情况下,严禁关闭泵站的回液截止阀。

8、供液管路要吊挂整齐,保证供液、回液畅通。

9、要按以下要求进行定期检查、检修,并做好记录: ①每班擦一次油污、脏物;按一定方向旋转过滤器1~3次;检测两次乳化液浓度。

②每天检查一次过滤器网芯。 ③每10天清洗一次过滤器。 ④至少每月清洗一次乳化液箱。 ⑤每季度化验一次水质。

⑥了解高低压压力控制装置的性能检查鉴定和各种保护装置检查结果(由专管人员分别每周和每月检查一次)。

10、操作时发现有异声异味、温度(泵、液)超过规定、压力表指示压力不正常,乳化液浓度、液面高度不符合规定,控制阀失效、失控,过滤器损坏或被堵不能过滤及供液管路破裂、脱开时应立即停泵。

11、开泵前必须发出开泵信号;停泵时,必须发出信号,切断电源,断开隔离开关。无论是停泵还是开泵的工作期间泵站司机均不得脱离岗位。

三、操作准备

1、备齐扳手、钳子、温度计、折射仪等工具,铅丝、擦布、油壶、油桶、管接头、U形销、高低压胶管等必要的备品备件及润滑油、机械油、乳化油等。

49

2、接班后,把控制开关手把扳到切断位置并锁好,按规定要求对如下内容进行检查:

①泵站附近巷道安全状况及有无淋水情况。 ②泵站的各种设备清洁卫生情况。

③各部件的连接螺栓是否齐全、牢固,特别要仔细检查泵柱塞盖的螺钉。

④减速器的油位和密封是否符合规定。 ⑤泵站至工作面的管路接头连接是否牢靠。

⑥各截止阀的手柄是否灵活可靠,吸液阀、手动卸载阀及工作面回液阀是否在开启位置,向工作面供液的截止阀是否在关闭位置,各种压力表、控制按钮是否齐全、完整、动作灵敏可靠。

⑦乳化液有无析油、析皂、沉淀、变色、变味等现象;用折射仪检查乳化液配比浓度是否符合规定;液面是否在液箱的三分之二高度位置以上。

⑧配液用水进水口压力是否在0.5兆帕以上。 ⑨乳化液箱和减速器上的透气孔是否畅通。 ⑩检查电动机、联轴节和泵头是否转动灵活。

3、拧松乳化液泵吸液腔的放气堵,待把吸液腔内的空气放尽并出液后拧紧。合上控制开关,点动电动机、检查泵的旋转方向是否与其外壳上箭头标记方向相一致。

四、正常操作

1、启动电动机,慢慢关闭手动卸载阀,使泵压逐渐升到额定值。

50

第9篇:钻井司钻岗位操作技术规范

<1>岗位任职条件

1.1 具有在钻井队连续工作5年及以上,并从事副司钻岗位工作2年及以上钻井 作业经验。

1.2 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能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钻机。

1.3 经培训取得司钻操作证、井控操作证、HSE培训合格证、硫化氢培训合格证证 书。

1.4 身体健康,能够适应本岗位对身体状况的要求。

1.5 能熟练地操作钻机,掌握钻机的结构、性能等知识;掌握钻井作业常规工艺技 术、施工原理、操作规程及标准;掌握常用井下工具、地面工具、用具的型号、规范、性能、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1.6 掌握QHSE管理体系,严格按照QHSE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日常工作。

1.7 熟悉各种钻头结构、性能、规范及其应用范围;懂得常用钻具结构、取芯工具的 结构、使用方法;熟悉井控知识操作技能及井控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水平井、欠平衡井等新技术的基本知识。

1.8 熟悉钻井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及一般故障判断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9 了解一般事故的预防、判断和处理方法。 <2>岗位职责

2.1 司钻是工作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班生产和分工协作,带领全班人员按班组作业讣划和队干部生产指令,认真贯彻执行钻井设计、技术措施、操作规程,安全、准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本班生产任务。

2.2 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照岗位职责、交接班制度、岗位巡回检查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等正确合理使用设备、工具,做到操作规范化。

2.3 负责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措施要求操作刹把和井控司钻操作台。

2.4 负责本班岗位练兵和新员工岗位操作培训工作,做到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2.5 负责本班安全质量即QHSE管理工作,定期开展QHSE活动,检查各岗QHSE工作落实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安全因素及钻井质量问题。负责主持班前、班后会,审查工程班报表和QHSE活动记录并签字。

2.6 遇突发事件做好职权范围内的应急处理。

2.7 负责本班考勤、考核工作,做到公开、公正,调动本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岗位巡回检查

3.1 检查路线。

值班房一死绳固定器一立管压力表一钻井参数仪—高速离合器—转盘离合器—辅助

刹车一大绳、滚筒一刹车系统一司钻操作台及电控箱—低速离合器一防碰天车一司钻井

控操作台—紧急停车开关一值班房。

3.2 检查了解内容。

3.2.1 值班房。

检查钻井工程、钻井液班报表、交接班记录、井控记录、坐岗记录、钻具记录、地质资 料、HSE现场检查表、设备运转、保养记录等资料是否齐全,填写是否准确、清洁、及时,无漏填内容。

3.2.2 死绳固定器。

3.2.2.1 各固定螺栓齐全、紧固、无余扣,背帽齐全。

3.2.2.2 钢丝绳排列整齐,按固定围槽排满,挡绳杆齐全。

3.2.2.3 压力传感器、传压管线及连接牢固,无渗漏。

3.2.2.4 止回阀、手压泵灵活,好用。

3.2.2.5 死绳固定器至天车端大绳无刮碰。

3.2.3 立管压力表。

3.2.3.1 防震压力表量程符合要求,表盘清洁,指示灵敏、准确。

3.2.3.2 冬季采取防冻措施。

3.2.4 钻井参数仪。

3.2.4.1 钻井参数仪表完好、灵敏、准确、清洁。

3.2.4.2 传压器及信号线连接牢固,绝缘,无渗漏。

3.2.4.3 指重表、灵敏表、记录仪读数一致。

3.2.4.4 钻井参数仪安装可靠,防水、防震。

3.2.5 高速离合器、转盘离合器。

3.2.5.1 各固定螺栓齐全、紧固。

3.2.5.2 导气(水)龙头及管线不漏气(水)。

3.2.5.3 气囊、钢毂完好无油污。

3.2.5.4 摩擦片无偏磨、损坏、缺失。 3.2.6 辅助刹车。

3.2.6.1 挂合及刹车有效可靠。

3.2.6.2 各固定螺栓固定牢靠。

3.2.6.3 运转正常,滑键摘挂灵活。

3.2.6.4 冷却、润滑良好。

3.2.7 大绳、滚筒。

3.2.7.1 活绳头紧固牢靠,余量长度不小于20 cm。

3.2.7.2 钢丝绳无断丝、严重锈蚀、扭结、压扁、磨损超标。

3.2.7.3 大绳排列整齐,整体不打扭。

3.2.7.4 滚筒螺栓紧固牢靠。

3.2.7.5 滚筒无严重龟裂,磨损厚度不超过规定范围。

3.2.8 刹车系统。

3.2.8.1 刹车系统(机械钻机)。

(1)刹带调节螺栓好用、不滑扣,刹带调节扳手齐全。

(2)刹车曲轴套无松动,润滑良好、灵活,曲轴下无杂物和油污。

(3)刹带片使用铜螺栓固定,磨损均匀,剩余厚度不小于15 mm.刹带吊钩、托轮调节 合适。

(4)刹把活动自如,刹把与钻台面夹角为45°左右。

(5)刹车气缸螺栓、销子齐全紧固,进气、放气良好,不漏气,刹车可靠。

(6)冷却水畅通,不漏水(注意防止高温激化)。

(7)刹车调节螺栓背帽与底座的间隙为3~5 mm。

3.2.8.2 盘式刹车系统(电动钻机)。

(1)液压站电动机、柱塞泵运转正常,无杂音。

(2)渡压油量合适,最高工作油温不大于60℃,额定工作压力7.5 MPa,滤清器指示 正常。

(3)油缸液压管线无渗漏。

(4)刹车块厚度磨损小于12 mm,否则必须更换。

(5)安全钳松刹间隙小于0.5 mm。

(6)刹车盘和刹车毂无油污。

(7)冷却水畅通,不漏水(注意防止高温激化)。

3.2.9 司钻操作台及电控箱。

3.2.9.1 气开关灵活好用、固定牢靠,仪表齐全、灵敏、准确、清洁。

3.2.9.2 气管线连接牢固不漏气。

3.2.9.3 总气压力为0. 65~0.9 MPa。

3. 2. 9. 4 电控箱各转换开关灵活好用,仪表灵敏、准确,各指示灯完好,箱内气压足

够,电源线路走向符合规定要求,绝缘良好,防爆。

3.2.10 低速离合器(同高速离合器)。

3.2. 11 防碰天车。

3.2. 11.1 过卷式及重锤式:过卷阀、重锤灵活好用,气路畅通,过卷阀长度调节合

适;开口销符合使用要求,保险可靠;防碰天车绳松紧合适,无打扭及缠挂井架现象。

3.2. 11.2 电子数码式:电子数码防碰装置及传感器、电磁阀完好,正常;报警提示

及刹车设定正确。

3.2. 12 井控司钻操作台。

3.2. 12.1 固定牢靠,仪表齐全、完好。

3.2. 12.2 气源压力符合要求。

3.2. 12.3 气控阀手柄齐全,复位良好;无障碍物,操作方便。

3.2. 12.4 冬季保温好。

3.2. 13 值班房。

3.2. 13.1 主持召开班前会,接受生产任务书,填写交接班记录。

3.2. 13.2 汇总各岗检查中发现的未整改问题或隐患,并及时反陕给值班干部协调

解决。

3.2. 13.3 安排本班生产内容、技术要求、操作规范、QHSE要求等。

3.2. 13.4 下班后主持召开班后会,对班组QHSE执行情况和生产完成情况进行讲

评。

<4>交接班内容

4.1 钻进交接班。

4.1.1 接班方上钻台,交班方停转盘,提起钻具,方钻杆出转盘,取出方补心,坐吊

卡,刹车。双方核对指重表、钻压、泵压,提起钻具校核悬重。

4.1.2 接方接过刹把停总车,活动高速、低速转盘气开关,试气,耳听离合器进放气

情况,试刹车,无问题后进行交接。

4.1.3 接班后分别合高速、低速、转盘离合器,下放钻具,配合钻工检查离合器、链

条及其保养、整改工作。

4.1.4 调试防碰天车。

4.2 起下钻交接班。

4.2.1 起下钻时,钻具必须提起来,转盘面上不少于一单根,双方根据井下钻具、工

具规格、数量来核对悬重。

4.2.2 接方接过刹把停总车,试气和试刹车后进行交接。 4. 2.3 接班后进行检查,并试防碰装置。 <5>岗位操作技术规范

5.1 钻井设备的安装。

5.1.1 安装准备。

5.1.1.1 技术准备:熟练掌握钻机总体、配套及各部件的结构特性、质量、尺寸等, 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5.1.1.2 安装工具准备:安排人员准备好钢卷尺、水平尺、百分表、线绳、铅锤等。

5.1.1.3 安装要求:安装质量应达到“七字”标准和“五不漏”要求。“七字”标准:平、稳、正、全、牢、灵、通;“五不漏”:不漏油、不漏气、不漏水、不漏电、不漏钻井液。

5.1.2 钻机的安装。

5.1.2.1 各种型号的钻机安装与井架起升参照各钻机安装操作使用手册执行。

5.1.2.2 司钻根据钻台大班和带队干部安排,组织好本班人员按要求进行设备安 装。

5.1.3 排大绳。

5.1.3.1 安排人员把大绳的活绳端按标准固定在绞车的滚筒上。

5.1.3.2 控制绞车速度,把大绳一排排缠绕在滚筒上,两道大绳之间要紧凑、平整。

5.1.3.3 大绳排完略有拉力,卸掉悬挂游车的绳索。

5.1.3.4 当绞车滚筒上缠宪一排又三圈时,游车的吊环正好离开转盘平面。

5.1.4 挂悬吊系统。

5.1.4.1 把大钩吊放在钻台上井口附近。

5.1.4.2 用小绞车绳把大钩的提环提正。

5.1.4.3 取下游动滑车吊环销,打开吊环。

5.1.4.4 慢慢下放游车,并配合拉推游车,使大钩提环进入游车的吊环内。

5.1.4.5 扣上游车吊环,穿上吊环大销子,戴好螺帽,并上好保险销。

5.1.4.6 起车提起大钩。

5.1.4.7 把水龙头吊坐在转盘上。

5.1.4.8 打开大钩,缓慢下放,推拉大钩,使水龙头的提环进人大钩内,起车上提, 大钩自动扣合。

5.1.5 接方钻杆和水龙带。

5.1.5.1 在场地上对方钻杆进行全面检查,符合使用标准后,再组织接方钻杆。

5.1.5.2 把方钻杆上端母接头拉进钻台1~2 m时(具体长度根据钻台高度、方钻 杆尺寸并以方便操作为标准),轻轻放下。

5.1.5.3 刷洗好丝扣,涂好丝扣油。

5.1.5.4 下放水龙头,用绷绳拉起中心管与方钻杆上母扣对扣,使水龙头中心管与 方钻杆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人力用链钳把扣上紧。

5.1.5.5 检查水龙带的两端由壬是否完好,丝扣是否干净,密封圈应无损伤,水眼 畅通,由壬涂上黄油。

5.1.5.6 用小绞车吊起水龙带一端与高压立管相接,由壬用榔头砸紧。

5.1.5.7 吊起水龙带的另一端(注意水龙带不能有扭劲)与水龙头鹅颈管相接,由 壬用榔头砸紧。

5.1.5.8 水龙带的两端用直径12.7 mm的钢丝绳(或保险链)分别固定在井水 龙头冲管支架上。

5.1.5.9 水龙带的长度要求:接单根上提到井口时,水龙带要有一定的余量;钻进方余为零时,水龙带不擦钻台。

5.1.6 设备安装安全注意事项。

5.1.6.1 起重吊装、拆卸设备时的现场指挥要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信号明确得随意发出指令。相关人员要经过吊装、司索技能培训。

5.1.6.2 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工具应拴好保险绳,零配件应装在工具袋内,工具、零配件不得上抛下扔,高空作业的正下方及其附近不得有人交叉作业、停留和通过。

5.1.6.3 不得用电(液、气)动纹车和起重机等起重设备吊人上下。起重吊装设备 时不应用手直接推拉,应用游绳牵引。起重设备下方和转动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行走,不应超载荷工作。吊装时要使用专用压制绳套。

5.1.6.4 吊车不应在架空电力线路下面工作,停放位置与架空线路的距离应符合 安全规定。

5.1.6.5 遇有六级以上(含六级)大风、雷电或暴雨、雾、雪、沙尘暴等能见度小于30 m时,应停止设备吊装拆卸及高空作业。

5.1.6.6 在冬季气温低于O℃的地区,油、气、水、放喷管线及节流、压井、钻井液管汇和钻井泵安全阀应采取包扎、下沟覆土或供暖、保温措施。

5.1.6.7 所有受力钢丝绳应用与钢丝绳径相符的绳卡卡固,方向一致,间距、数量达到要求,绳卡的鞍座在主绳段上。

5.1.6.8 井架上的各承载滑轮应为开口链环型或为有防脱措施的开口吊钩型,不 应在井架任何部位放置工具及零配件。

5.1.6.9 各设备上下钻台,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各岗位密切配合,严防出现安全事故。

5.1.6. 10 吊装、搬运盛放液体的容器时,应将容器内液体放净,并清除残余物。

5.1.6. 11 各种车辆穿越裸露在地面上的油、气、水管线及电缆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油、气、水管线及电缆。

5.1.6. 12 设备运转时,要单项或逐级试运转,人员要离开试运转的设备。 5.2 钻(冲)鼠洞。 5.2.1 冲小鼠洞。

5.2.1.1 小鼠洞管一般是用直径为219~251 mm间的废旧套管做成,长度为12 m 左右,其结构与大鼠洞管相似。

5.2.1.2 方钻杆下面接钻铤,钻铤上一般接直径为250 mm的钻头、使方钻杆放人 长度与小鼠洞管长度相等为最佳。

5.2.1.3 小鼠洞位置在井口大门一侧的正前方,鼠洞管应放至管口距转盘面0.1 m 为宜,地面距井口中心1.5 m左右。 5.2.1.4 冲小鼠洞时,钻头接触地表,调整好钻具位置,然后开泵下冲,边冲边放。 硬地层可带螺杆冲鼠洞。

5.2.1.5 冲完小鼠洞停泵,上下活动2次方钻杆,上提钻具,并灌满钻井液。 5.2.1.6 用∮22.2 mm³10 m的钢丝绳套,一端拴牢在鼠洞管上端,另一端吊挂在 游车大钩上。上提游车,鼠洞管上升至转盘面0.2 m摘气门刹车。

5.2.1.7 下放游车,鼠洞管人鼠洞,小鼠洞管口一般与转盘面平或可略低一点。 5.2.1.8 用∮15.8 mm钢丝绳拴牢鼠洞管,将其固定在转盘大梁上。 5.2.1.9 安全注意事项。

(1)接钻头、接钻铤要符合标准。

(2)土提鼠洞管的绳套选择好,拴牢,严防滑脱伤人或碰坏设备。

(3)下小鼠洞管到位后,要固定,防止下沉。

(4)小鼠洞管周围要用泥土填平。 5.2.2 冲大鼠洞。

5.2.2.1 在方钻杆下方先接好冲鼠洞的钻头,在井口开出井眼,方人打完,用大钳把方钻杆上接头扣上紧。

5.2.2.2 上提方钻杆,卸下钻头,然后下接一根钻铤,再接上冲鼠洞的钻头(钻头直径一般为324 mm)。

5.2.2.3 钻头接触地表,开泵下冲。为了保证方钻杆轴线与转盘中心线的夹角在8°~l0°范围内,应用绷绳绷住水龙头中心管。钻台人员要用链钳配合转动方钻杆,边冲边放。下冲深度为使下入的鼠洞管高出钻台平面0. 1~0.2 m为宜。

5.2.2.4 起出钻具,应尽快组织下鼠洞管(注意:起钻时,要向鼠洞内灌满钻井液)。

5.2.2.5 用大钩提起鼠洞管,把鼠洞管下入鼠洞内。如果鼠洞管不到位,可用钻具重量下压,使之符合高度要求;如果鼠洞管下入过多,可提到一定高度,用钢丝绳把鼠洞管固定在井架底座上。

5.2.2.6 安全注意事项。

(1)接钻具、接钻头要符合标准。

(2)冲鼠洞时,要注意水眼畅通,泵闸门开关正确,开泵、停泵要配合好。

(3)上提鼠洞管的绳套要选好并拴牢,严防滑脱伤人或碰坏设备。

(4)大鼠洞管下到位置后,要固定牢,防止下沉。

(5)鼠洞管四周要用泥土填平,以防水泥浆灌入。

5.2.3 螺杆(或涡轮)钻鼠洞。

5.2.3.1 大鼠洞管是用直径273 mm的废旧套管做成的,其长度一般为17 m左右 (比方钻杆长2~3 m)。

5.2.3.2 大鼠洞管上端可为套管的母扣接箍,并在接箍下气割直径为80 mm对称 的两个孔(用于拔鼠洞);而另一端焊成锥形,利于下人鼠洞内,并气割一孔,在拔鼠洞管时利于水和钻井液排出。

5.2.3.3 准备好直径为∮203.2 mm或∮254 mm的涡轮钻具,直径为∮317.5 mm的 牙轮钻头,直径为∮50.8 mm长15 m左右的新白棕绳两根。

5.2.3.4 在井口用单泵启动涡轮,经启动运转正常后方可停泵接上钻头。

5.2.3.5 先用∮50.8 mm白棕绳两根,棕绳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井架大腿或拉筋上, 要固定牢靠。

5.2.3.6 上提方钻杆、涡轮及钻头,慢慢下放至大鼠涧口的合适位置。

5.2.3.7 在涡轮上缠绕白棕绳4~5圈,两根棕绳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此时应注 意涡轮反扭矩的旋转方向,白棕绳不能缠反。

5.2.3.8 检查方钻杆或涡轮的倾斜度,钻大鼠洞必须保持方钻杆及涡轮轴线与井 眼中心线的夹角为8°~10°。

5.2.3.9 钻鼠洞时,送钻加压要缓慢均匀。随着鼠洞的不断加深,两根白棕绳的放 松工作应轮流交替进行,倒换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拉白棕绳的人要离涡轮稍远一些,相 互配合好,倒绳时涡轮倾斜可暂停送钻。

5.2.3. 10 钻完鼠洞深度后,上下提放几次即可停泵起出钻具,卸下涡轮并将方钻 杆放在井内。

5.2.3. 11 用大钩提起鼠洞管下人鼠洞内,遇阻时上提猛放下人。大鼠洞管口应比 转盘面高0. 1~0.2 m为宜。

5.2.3. 12 安全注意事项。

(l)涡轮反扭矩大时,注意防止把白棕绳拉断,严防伤人。

(2)送钻不能过猛。白棕绳受力很大时,要适当减小钻头的压力。

(3)如果单泵能使涡轮钻具转动时,最好使用单泵。

(4)操作配合要协调默契。

5.3 下钻。

5. 3. 1

准备工作。

5.3.1.1 检查刹车系统是否灵活可靠,刹把角度是否合适。

5.3.1.2 防碰天车系统是否可靠。

5.3.1.3 检查大绳、死活绳头、指重表状态是否正常。

5.3.1.4 检查总气源压力是否在0.8~1.0MPa范围内。

5.3.1.5 组织、督促其他岗位人员做好本岗下钻前的准备、检查工作,对存在的问 题组织整改。

5.3.2 钻头人井前的检查。

5.3.2.1 型号、尺寸及类型符合技术指令要求。

5.3.2.2 钻头人井前应用钻头规量其直径,看是否与井眼尺寸相一致,同类钻头, 直径误差不应超过±1.5 mm。

5.3.2.3 螺纹应清洗检查完好,水眼畅通。

5.3.2.4 PDC钻头刀翼数量、复合片尺寸符合要求,外表完好。

5.3.2.5 牙轮钻头本体焊缝牢实,牙轮齿圈间不能互咬,非密封滚动轴承牙轮钻 头,转动灵活。

5.3.2.6 储油密封轴承牙轮钻头下井前检查压盖是否固定牢靠,压盖上的传压孔 通畅。

5.3.2.7 镶齿牙轮钻头应检查固齿质量,硬质合金齿无松动、碎裂现象。

5.3.2.8 佥刚石钻头直径、颗粒齿、焊缝、喷嘴等部位外观检查合格。

5.3.3 钻头上扣。

5.3.3.1 刮刀钻头上扣。

(1)液压大钳上扣:在井口放上与钻头尺寸相匹配的刮刀钻头盒;上提钻具至转盘面 一定高度,均匀涂好钻具丝扣密封脂,井口操作人员用手将钻头与钻具丝扣连接上,直至 上不动为止;慢慢下放钻具至钻头盒内,调整液压大钳高度,使液压大钳正好咬住钻头上 下两端连接部位;按规定扭矩低速将连接处丝扣上紧;打开液压大钳,检验察看丝扣是否 上紧,否则重新紧扣。

(2)B型钳上扣:在井口放上与钻头尺寸相匹配的刮刀钻头盒;上提钻具至转盘面一 定高度,均匀涂好钻具丝扣密封脂,井口操作人员用手将钻头与钻具丝扣连接上,直至上 不动为止;慢慢下放钻具,使刮刀钻头离钻头盒底10 mm;用B型钳内钳咬住刮刀钻头本体,外钳咬住钻具。双钳上扣至规定扭矩为止。

5.3.3.2 牙轮钻头上扣。

B型钳上扣:在井口放上与钻头尺寸相匹配的牙轮钻头盒;涂好钻具丝扣密封脂;内 外钳工合力托起钻头与立柱上的近钻头接头对扣后,用人力上不动为止;锁紧转盘销子; B型钳用外钳咬住近钻头接头,上到规定扭矩;检验察看丝扣是否上紧,否则重新紧扣。

5.3.3.3 金刚石钻头上扣。

(1)用液压大钳上扣:井口放上牙轮钻头盒,上扣前将钻头冠状部分用毛毡包扎好, 将钻头丝扣部分涂好钻具丝扣密封脂;上提钻具至转盘面一定高度,井口操作人员用手 将金刚石钻头与钻具丝扣连接,上至人力上不动为止;慢慢下放钻具,使液压大钳正好咬 住钻头本体上下两端连接部位;按规定扭矩低速将连接处丝扣上紧;打开液压大钳,检验 察看丝扣是否上紧,否则重新紧扣。

(2)用B型钳上扣:井口放上钻头盒;上扣前将钻头冠状部分用毛毡包扎好,并在钻 头丝扣部分涂上钻具丝扣密封脂;上提钻具至转盘面一定高度,井口操作人员用手将金 刚石钻头与钻具丝扣连接,上至人力上不动为止;搬走盖住井口的牙轮钻头盒子,慢慢下 放钻具,使金刚石钻头没于井口内100~150 mm;内钳咬住金刚石钻头本体,外钳咬住钻 具,双钳上扣至规定扭矩;检验察看丝扣是否上紧,否则重新紧扣。

5.3.3.4 PDC钻头上扣。

上扣前将钻头切削齿部分用毛毡包扎好,并在钻头丝扣部分涂上钻具丝扣密封脂; 将PDC钻头吊放入卡盘内,并关上卡盘安全销,同时将钻头及专用卡盘放至井口;关土 转盘制动销;缓慢下放钻具,使钻头接头与钻头对好扣,用旋绳缓慢上扣;用外钳咬住近 钻头接头,紧扣至规定扭矩;检验察看丝扣是否上紧,否则重新紧扣;打开PDC钻头专用卡盘安全销,上提钻具,从井口取出PDC钻头卡盘。

5.3.4 下钻铤。

5.3.4.1 起空游车至二层台。

5.3.4.2 接到井架工扣好吊卡提升信号后,提立柱至井口,缓慢下放对扣。

5.3.4.3 紧扣至规定扭矩。

5.3.4.4 卸安全卡瓦,取掉安全卡瓦后,上提钻具,配合内外钳工取卡瓦。

5.3.4.5 下钻铤人井,目视指重表及井口,至钻铤立柱第二单根人井后,减速,钻铤 接头端面距转盘面0.6 m左右处刹车。

5.3.4.6 协助内外钳工坐卡瓦和卡安全卡瓦(安全卡瓦应卡在距卡瓦上部50~ 80 mm处)。

5.3.5 下钻杆。

5.3.5.1 合低速,提空游车离开井口距转盘面2m左右换高速,目视滚筒及游车, 起空游车至二层平台,高度合适。

5.3.5.2 接到井架工扣好吊卡起车信号后,提立柱至井口。

5.3.5.3 缓慢下放立柱对扣,上扣,紧扣至规定扭矩。

5.3.5.4 起钻具取出卡瓦(或打开井口吊卡)刹车,取出井口吊卡后下钻,目视指重 表、井口,中途点刹,立柱上端距井口3~5 m时.逐渐减速慢放。

5.3.5.5 配合内、外钳坐卡瓦或吊卡,开吊卡上提或取吊环挂空吊卡上提。

5.3.6 下钻基本操作。

5.3.6.1 合上转盘惯性刹车,锁住转盘,防止误操作(仅适用于液气大钳操作)。

5.3.6.2 右手扶刹把,左手合低速气开关起空车,用低速起升,待空吊卡升过转盘 面2m后改换高速,眼看滚筒钢丝绳排列,中途活动高速气开关一次(冬季两到三次),检查离合器放气情况;滚筒大绳必须排列整齐,注意游动系统勿要碰撞井架、钻具、指梁或二层台;游车上升时,右手不离盘刹手柄(或刹把),左手不离气开关,接近二层台时先降低转速,后摘高速离合器,监视屏内游车过二层台(或抬头上看,目送游车过二层台),当井架工发出停车信号时刹车。

5.3.6.3 待井架工扣好吊卡发出上提信号后,缓慢上提立柱出立柱盒,钻工送立柱 至井口,外接头高出井口内钻具接头0. 2~0.3 m时刹车,注意防止摆动幅度过大,刷净 螺纹并抹好螺纹脂,下放立柱对扣一次成功,放松大钩弹簧刹车,防止吊卡随钻杆立柱转 动。

5.3.6.4 待液气大钳或B型大钳按规定扭矩上紧扣后,右手扶刹把,左手两次合低 速,上提钻具0. 2~0.3 m刹车,待摘开吊卡拉离井口后慢抬刹把,眼看指重表下放钻具, 接头过转盘要点刹,上单根余4~5 m减慢下放速度,吊卡稳坐转盘。放松大钩殚簧,配 合内外钳工摘开吊环,挂人空吊卡,重复上述动作。

5.3.6.5 电动钻机下放钻具时,眼看指重表,操作电磁刹车开关手柄,根据悬重调 整手柄角度,防止钻具突然遇阻,同时看立柱下放位置,当接头过转盘时点刹,吊卡距转 盘4~5 m时,手柄应达到最大位置,减速慢放配合盘刹手柄,将吊卡平缓坐在转盘上,松开手柄回位、放松大钩弹簧,当大钩两台肩接触,立即刹车,配合内外钳工摘开吊环挂入空吊卡,插好吊卡销后,继续起空游车作业。

5.3.7 顶驱下钻操作。

5.3.7.1 打开吊卡,启动吊环倾斜装置,待吊卡离开钻柱后,提升顶驱至井口接头 以上,倾斜装置复位,提升顶驱至二层台以上适当位置。

5.3.7.2 启动吊环倾斜装置,使吊卡摆至小鼠洞或二层台附近适当的位置,将单根 或立柱扣入吊卡,并锁好吊卡。

5.3.7.3 提升单根时,应在吊环倾斜状态将单根提出小鼠洞,当单根下端离开小鼠 洞后,边提顶驱边收回吊环倾斜装置,直至单根移至井眼中心,并将单根下端插入钻柱母 扣。

5.3.7.4 提升立柱时,应边提顶驱边收回吊环装置,待吊环装置完全复位至垂直状 态后,方可将立柱提离钻台面。严禁吊环在倾斜状态下将立柱提离钻台面。

5.3.7.5 用B型钳或液气大锚上好单根或立柱与钻柱之间的连接扣。

5.3.7.6 下放顶驱,使单根或立柱上端插入顶驱导向口,并对好扣,再用顶驱背钳 上好保护接头与单根或立柱之间的连接扣。严禁用顶驱主电机同时旋紧单根或立柱与钻柱之间的连接扣。

5.3.7.7 下钻过程中,如遇井喷、井涌时,立即坐卡瓦,下放顶驱,连接顶驱与立柱, 关闭遥控内防喷器。

5.3.8 下钻技术要求。

5.3.8.1 下钻时必须刷净螺纹,涂好螺纹脂,应采用符合SY/T 5198-1996《钻具 螺纹脂》规定性能指标的螺纹脂。钻具连接螺纹应按SY/T 5369-94《石油钻具的管理 与使用方钻杆、钻杆、钻铤》规定的最佳扭矩值旋紧。

5.3.8.2 下钻超过700 m或悬重300 kN时必须使用辅助刹车(电磁涡流刹车)o 电磁刹车在使用前,必须保证冷却系统正常。

5.3.8.3 使用双吊卡下钻杆时,应使用小补心。

5.3.8.4 下井的配合接头、稳定器、打捞工具等井下工具要有内外径尺寸和长度记 录,特殊工具附有草图。

5.3.8.5 组合钻具要满足设计要求。组配钻具时,技术员要在现场进行把关。

5.3.8.6 下钻中途或到底开泵要求小排量顶通,禁上大排量开泵。中途开泵的位 置要避开易漏、垮地层。

5.3.8.7 深井每次下钻至技术套管鞋处要循环1~2周,把套管内的钻井液循环调 整好,然后再根据井下情况决定是否分段顶通下钻,防止一欢下到底无法开泵。

5.3.8.8 地层复杂、易喷易漏的井,每下2~5柱钻具,要开泵顶通一次钻井液,必 要时循环一周钻井液。

5.3.8.9 下钻中途或到底循环钻井液时,应采用上下大幅度活动钻具的办法,禁止 转转盘活动钻具,以免影响携砂效果。

5.3.8. 10 下钻遇阻不硬压,应提起钻具上下活动,转动方向,缓慢试下,无效时,接方钻杆循环钻井液或划眼,下最后两柱立柱时要减慢速度,至少预留一根要开泵循环划 眼到底。

5.3.8. 11 下钻井口不返钻井液时,应立即接方钻杆或顶驱小排量开泵顶通,必要 时建立循环,待井下情况正常后再下钻。返出过多则考虑溢流或者钻头水眼堵。

5.3.8. 12 下钻中途或到底开泵困难时,应起出部分钻具,直至起到原来易于开泵 的位置,开泵顶通循环钻井液。在井下情况正常后,再分段下入钻具并开泵循环。循环 时要缓慢开泵,排量要由小到大,直至正常排量,必要时循环一周钻井液。

5.3.8. 13 变更钻具组合后的下钻,在钻头进入全角变化率大的井段(定向、扭方 位、增斜、降斜)时,应放慢下放速度;遇阻时,不得硬压,应采用接方钻杆开泵尽量下冲,必要时可采用转盘拨划来通过遇阻井段;仍下不去时,要起钻换原钻具通井。

5.3.8. 14 T动力钻具遇阻时,应采取换方向下钻的办法,必要时,采取开泵适当转 转盘划眼的办法来通过遇阻井段;仍下钻困难时,应起钻通井。

5.3.8.15 下钻进入取心井段或者缩颈井段,应采用开泵划眼的方式。

5.3.8. 16 下钻出现溢流时,应立即停止下钻作业,迅速按“四²七”动作程序正确 关井,在求出关井立压和套压后,确定合适的压井液密度,然后用配好的压井液按司钻法 或工程师法压井。

5.3.9 下钻安全注意事项。

5.3.9.1 操作时要平稳,严禁猛提、猛放。

5.3.9.2 下放钻头前,必须检查封井器闸门芯子是否打开到位;下放钻头人井时, 扶正钻具,缓慢下放,防止钻头碰导管或其他部位发生意外。

5.3.9.3 起空车时注意观察大绳排列情况及游车上升位置,谨防顶天车。

5.3.9.4 下钻时要控制下放速度,防止突然遇阻或刹车失灵造成顿钻或其他事故。

5.3.9.5 冬季应经常活动各气控开关,防止冻结。

5.3.9.6 使用B型大钳紧扣时,注意按规定扭矩上紧扣。

5.3.9.7 井口人员摘扣吊卡时,一定要刹住车,以防顿飞吊卡。

5.3.9.8 严禁在没有滚筒冷却水或辅助刹车有故障的情况下下钻;没有冷却水装 置的刹车鼓发热后禁止浇水冷却。

5.3.9.9 注意井口钻井液返出情况,其返出量要与下人的钻具体积相一致。

5.4 钻进,

5.4.1 准备工作。

5.4.1.1 检查指重表、立管压力表工作是否正常。

5.4.1.2 检查盘刹手柄角度和压力是否合适,刹车是否灵敏。

5.4.1.3 检查钻杆单根,放入鼠洞。

5.4.2 开泵。

5.4.2.1 下钻至钻头距井底至少10 m时开泵,开泵前先发信号,通知副司钻,得到 副司钻开泵信号后,方可进行开泵操作。

5.4.2.2 开泵时,按“一轻、二重、三负荷”三次操作泵开关。做到手不离泵开关手 柄(电动钻机为手轮),眼不离立压表,耳听机器运转声,密切注意立压变化,立压一显示,立即摘泵观察,待水眼及环空畅通、钻井液正常返出,再正常循环。

5.4.3 正常钻进。

5.4.3.1 开泵后先启动转盘,后旋转下放钻具到钻头接触井底,根据钻头类型,加 压磨合或造型,右手轻抬刹把下放钻具,钻压由小到大逐渐加至设计钻压,在设计钻压范 围内控制刹把使滚筒均匀转动送钻。

5.4.3.2 注意力集中,眼盯指重表,均匀送钻,防止溜钻、顿钻事故的发生。

5.4.3.3 随时观察泵压变化,发现泵压下降超过1 MPa时,立即停钻检查。如地面 设备无问题,则起钻检查钻具。停钻后只允许上提下放活动钻具,不允许连续转动转盘活动钻具。

5.4.3.4 随时观察悬重变化,发现悬重减少时,如地面设备、仪表无问题则立即起 钻;如悬重减小、泵压下降,则是钻具已断,应立即起钻。

5.4.3.5 如钻进时跳钻严重,要减小钻压,调整钻井参数。

5.4.3.6 钻遇软硬交错地层及钻遇夹层时,要上提钻具划眼并调整钻井参数,防止 井斜。

5.4.3.7 钻时突然变快,不盲目追求进尺,要上提钻具,循环钻井液,防止钻遇高压 层而发生井喷事故。

5.4.3.8 钻进时发生严重漏失(有进无出)或放空,要及时停钻,将钻具起至安全井 段或套管内。

5.4.3.9 及时判断钻头、螺杆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5.4.3. 10 打完方入后,刹住滚筒,停转盘,停泵,上提钻具,接单根。

5.4.4 接单根。

5.4.4.1 钻完方入后,刹住滚筒,钻压减少30~50 kN.摘转盘气开关,待转盘停稳 后一次挂合低速离合器,快绳下移时松开刹把,单根下接头出转盘面0.5 m摘低速离合 器刹车后,停泵,扣好吊卡摆正后慢放钻具坐吊卡,大钩弹簧松回2/3左右,指重表回至 空悬重左右刹住滚筒。

5.4.4.2 卸扣后,上提方钻杆,公扣离母接头端面0.2 m左右剁车,当钻工用钻杆 钩子拉送方钻杆到小鼠洞上方时,慢慢下放,对扣一次成功,保持方钻杆和小鼠洞单根在 一条轴线上;待用自动上扣器上扣后用吊钳或液气大钳按规定力矩旋紧连接螺纹。

5.4.4.3 起车,单根余3/4长度时摘气开关,钻具平稳上升,单根出鼠洞,钻工勾住 钻杆护送到井口,公接头高出母接头0.2 m左右时刹车。

5.4.4.4 稍松刹把下放钻具,钻工配合对扣一次成功,不压扣,一边动力旋扣,一边 稍松刹把,扣上完后,用双钳或液气大钳按规定力矩旋紧连接螺纹。

5.4.4.5 上提钻具离开吊卡0.2 m后刹车,钻工搬开吊卡,开泵,钻工取出小补心。 钻井液返出井口、泵压正常后再慢慢下放钻具,眼看指重表、立管压力表、方钻杆接头过 转盘面时慢慢驱动转盘使方补心进方瓦,启动转盘恢复钻进。

5.4.5 刮刀钻头钻进。

5.4.5.1 刮刀钻头轻微蹩钻是正常现象,但要均匀送钻,防止严重蹩钻蹩掉刮刀 片。

5.4.5.2 刮刀钻头钻进时,严防加压启动转盘。

5.4.5.3 钻速变慢,钻头接触井底泵压升高时,应循环钻井液起钻。

5.4.6 牙轮钻头钻进。

5.4.6.1 牙轮钻头接触井底,低速、轻压磨合牙轮0.5 h左右,再逐渐加至设计钻压钻进。

5.4.6.2 牙轮钻头有跳钻现象,要适当调整钻压和转速,待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钻 进,否则起钻加入减震器,并进行接头和钻铤探伤。

5.4.6.3 有蹩钻现象时,要认真分析原因,进行处理;钻头用到后期发生蹩钻,要立 即停钻,循环好钻井液,组织起钻换钻头。

5.4.6.4 钻头用到后期,出现转盘负荷大,转动不均匀,打倒车、钻速明显下降等现 象时,应停钻循环合适钻井液,起钻换钻头。不可再试钻判断钻头。

5.4.7 金刚石钻头钻进。

5.4.7.1 金刚石钻头入井前,必须保证井底干净,无落物。

5.4.7.2 在适当转速下轻压钻进0.3 m左右,估计已钻出钻头胎体高度,钻头与井 底吻合后,再逐步增加钻压、转速至优选值。

5.4.7.3 由于金刚石钻头出刃小,钻头吃入地层后,其工作面与井底间隙更小.当 高压钻井液通过钻头工作面时,对钻头产生一个向上的举升力,钻头压力降越大,液压举 升力越大,因此,必须适当增加钻压以克服液压举升力的影响。

5.4.7.4 不能用金刚石钻头划眼。

5.4.7.5 钻速突然降低,表明岩性发生变化或钻头损坏,如果返出岩屑未变化,报 告值班干部或工程技术员,确定是否起钻。

5.4.7.6 泵压相扭矩突然升高,表明钻头工作面上可能出现“O”形环槽,影响钻井 液从水槽中通过而导致泵压升高,要报告值班干部或工程技术员,确定是否起钻。

5.4.8

PDC钻头钻进。

5.4.8.1

PDC钻头入井前,必须保证井底干净,无落物。

5.4.8.2 下钻过程中控制下放速度,避免钻头下入小井眼卡钻。如果出现下钻遇 阻,上提困难,在许可范围内活动,及时通知值班干部或工程技术人员上井处理,切勿将 事故复杂化。

5.4.8.3

PDC钻头原则上不允许划眼。

5.4.8.4 下钻至最后一个单根,应接方钻杆缓慢开泵,开泵时排量由小到大,逐渐 加大排量。达到正常排量后,低转速下放,循环冲洗井底5~10 min,待井底岩屑循环干 净,PDC钻头接触井底。

5.4.8.5 确认钻头接触井底后,采用推荐的参数低转速(电动转盘采用30 r/min, 非电动转盘采用Ⅰ挡低速)、低钻压(10~20 kN)钻进0.5 m左右井底造型,在造型过程 中切勿急于增加钻压,以免损坏钻头。

5.4.8.6 井底造型完毕后,按设计钻井参数进行钻进。

5.4.8.7 钻进中加压应均匀、连续,严禁顿钻、溜钻,合理设置自动送钻系统;钻遇 软硬交错地层或不均质地层出现蹩跳现象时,应适当降低钻匝、转速;当钻遇较硬的均质地层时,钻速会明显下降,这时可采用上限钻压一下限转速的参数组合;在均质的适宜地 层中钻进时发生蹩跳钻现象,一般采用提高转速的方法可恢复平稳钻进状态。

5.4.8.8 钻头使用到后期,由于复合片磨损较大,复合片不易吃入地层,可适当提 高钻压,以维持较高的钻速。

5.4.8.9 钻进中出现地层岩性变化不大而机械钻速和转盘扭矩明显下降,立管压 力上升(泥包)经处理无效后,请示值班干部或技术人员,确定是否起钻。

5.4.9 定向(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钻进。

5.4.9.1 开始定向钻进施工前,会同定向井工程技术人员装配施工要求所需的有 关专用工具、仪器,并组织全班接受技术培训。

5.4.9.2 所有钻具人井前,应通内径,确保水眼通畅。

5.4.9.3 带井底动力钻具及稳定器钻具组合下钻,应适当控制速度,匀速下放。

5.4.9.4带弯接头、弯螺杆及稳定器的钻具起钻,不应用转盘卸扣。

5.4.9.5 弯螺杆钻具组合在下钻遇阻时,应起钻后用常规钻具组合划眼通井。

5.4.9.6 定向钻进结束后用带稳定器组合钻进时,应按设计逐次增加稳定器个数 并带随钻震击器,分别对定向钴进井段进行划眼。

5.4.9.7 起下钻过程中除正常摩擦阻力外,下钻(下放)遇阻不能超过50kN,起钻 (上提)遇卡不得超过100 kN。

5.4.9.8 开泵前调准工具面、锁住转盘;下钻至距井底2~3 m开泵循环,排量逐渐 增加到规定数值,待螺杆启动后缓慢下放至井底钻进,送钻均匀。螺杆长时间空转要缓 慢地转动转盘,划眼时应降低排量。

5.4.9.9 钻进中密切注意泵压变化,超出规定范围应停泵,上提钻具,然后重新开 泵启动钻具。

5.4.9. 10起钻前不应压死螺杆钻具循环钻井液;上提钻具时,应先停泵待螺杆停 止运转后,再上提钻具。

5.4.9. 11 测斜前应按要求充分循环清洗井底,接单根上提有遇阻的情况下应循环 处理,井下畅通后再测斜。吊测过程中,在仪器未下到井底前钻具在井内静止时间小于 3 min,防止钻具在井底静止时间过长造成卡钻。

5.4.9. 12 测斜前要观察泵压、悬重变化,在泵压、悬重异常时禁止测斜,防止测斜 仪器卡到钻具断口外环空中。

5.4.9. 13 有线随钻施工要求。

(1)有线随钻施工要求司钻组织全班人员在相关操作时必须得到随钻车上操作人员 的指令;操作人员要集中精力,防止损坏电缆或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2)组织检查地而设备、仪表运转是否正常,包括柴油机、钻机、钻井液泵,转盘、泵压表、指重表、参数仪等,随钻期间不准倒换发电机。

(3)下钻到底后,井底无沉砂、井筒畅通无遇阻情况循环好钻井液,可组织人员接循 环头、上水龙带、装好井口工具、边下放仪器边活动钻具;否则必须接方钻杆先建立循环, 至少循环两周以上,确保井筒砂子完全带出井口方可进行随钻施工。

(4)随钻施工过程中,注意施工环节的连续,减少等停时间,操作好刹把配合随钻技 术人员缩短摆工具面时间;钻具在井下如有异常,优先考虑缓慢开泵,建立循环,缓慢上 下活动,不准连续转动钻具(因有电缆)。

(5)随钻定向滑动钻进过程中,加压无进尺或工具面为一恒定值时,要及时上提活动 钻具,以防止粘卡事故的发生。如发现钻具已发生粘卡,要及时通知值班干部或技术人 员进行处理。

(6)接单根时先让操作人员绷紧电缆,待钻井液泵停稳,井口不返钻井液后,释放手 压泵压力,上提电缆速度不大于1.5 m/s。当仪器距离井口150 m时逐步减速,仪器离井 口20 m时,卸开钻杆替根。仪器未全部进入替根时,替根不得拉离井口。

(7)随钻施工每钻完一个立柱,必须充分循环,保持井底干净,以接好下一个立柱、仪器下到井底后开泵正常,容易摆放工具面为原则。

(8)注意接单棂、钻进上下活动钻具时刹把操作均需与电缆滚筒同步,以防拉断电缆 和电缆打扭。

5.4. 10 钻进技术要求。

5.4. 10.1 接单根前按规定进行划眼,要观察井下钻具的上提拉力,拉力异常时,要 活动钻具或者短起下钻,待方钻杆提起后,方可停泵;卸扣时不磨扣,上扣时不压扣,必须用大钳紧扣。每接3个单根校对一次指重表,防止钻压不准影响井身质量。

5.4. 10.2 接单根中途要用转盘活动好井内钻具。单根接上后,钻具放不下去时, 应尽快甩掉单根,接上方钻杆用转盘转动活动钻具。注意每1 000 m钻杆允许扭转4~5 圈,转动时要控制好转盘,防止倒转而倒开井内钻具。

5.4. 10.3 采用双泵钻进接单根时,打完单根先停一台泵,提起方钻杆后再停另一 台泵;接好单根后先开一台泵,待钻井液井口返出正常后再开另一台泵。正常后操作人 员手才能离开气开关。

5.4. 10.4 保证钻头平稳钻进,防止钻头先期损坏,应尽量避免蹩钻现象发生。若 一旦发生了蹩钻现象,应立即将钻头提离井底,然后采用小钻压(一般为30~50 kN以 下)钻进。

5.4. 10.5 钻进中设备发生故障,尽量保持循环钻井液,并活动钻具。

5.4. 10.6 不能循环钻井液及活动钻具时,可下放钻具,将急重的2/3或全部压至 井底,使钻具弯曲,以降低粘卡几率;待排除故障后,要立即起钻,逐项详细检查。

5.4. 10.7 钻进时,泵压突然下降,钻井液性能无大变化时,应立即停钻检查。

5.4. 10.8 检查并合理使用固控设备,把钻井液的含砂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含砂量达不到要求时,应停钻循环除砂。

5.4. 10.9 快速钻进时,每打完一个单根要划1~2次眼,并做到早开泵、晚停泵,以 便充分携砂。

5.4. 10. 10 测单点要及时;测单点过程中要勤活动钻具,钻具在井内静止小于3 min(仪器照相时钻具要静止)。

5.4. 10. 11 钻进中遇软硬交接的地层,减压钻进正常后,加至设计压力钻进。发现 钻头蹩跳,转速不均匀,停车后有倒车现象、进尺慢等,应立即查明原因,禁止盲目钻进。

5.4. 10. 12 钻遇渗透性好的地层时,应注意活动好钻具,防止发生压差和泥饼卡 钻。

5.4. 10. 13 遇到硬夹层时,经常提起钻具划眼,减压打“窝窝’’,钻时由慢变快要跟上钻压。

5.4. 10. 14 井底有落物或处理不干净时,不得强行钻进,在小钻压试钻后,方可决 定是否钻进或起钻处理。

5.4. 10. 15 钻进中出现溢流时,应停止钻进,迅速按“四²七’’动作程序正确关井, 在求准关井立压和套压后,确定压井液的密度,合理配制压井液按司钻法或工程师法压 井。

5.4. 11 钻进安全注意事项。

5.4. 11.1 刹把操作防止溜钻和顿钻。

5.4. 11.2保证钻头平稔钻进,严禁加压启动转盘,防止钻头先期损坏。

5.4. 11.3 钻速快的井段要注意短起下钻,以防最后起钻时出现拔活塞现象或者卡 钻。

5.4. 11.4 钻具在裸眼以内,严禁水龙头坐在转盘上修理。

5.4. 11.5 钻进中停泵或倒泵,应在钻具提起后,再进行上述操作,严禁干钻;冬季 要防气路冻结,待开泵正常后方可钻进。

5.4. 11.6 钻进过程中,钻台上应有一名钻工值班,帮助司钻观察立管泵压表变化。

5.4. 11.7 钻进中按井控要求加强坐岗,发现溢流、漏失等,及时汇报司钻。司钻接 到汇报及时组织按井控规定及相应的技术措施组织处理。

5.4. 11.8 接单根时操作速度要快,减少停泵和钻柱在井内静止时间;要晚停泵、早 开泵,防止憋漏地层,严禁钻头接触井底开泵;开泵前确认人员远离高压危险区,得到副 司钻开泵信号后才能开泵,防止憋泵造成人员伤害。

5.4. 11.9 钻杆接箍壁厚小于7 mm的不得入井使用,以免发生钻具事故。

5.4. 11. 10 做好井口防护,小工具远离井口,严禁井下落物。

5.5起钻。

5.5.1 准备工作。

5.5.1.1 起钻前应根据井眼条件、机械钻速、钻井液性能和地质录井资料要求,大 排量循环钻井液一周以上,在循环钻井液期间,钻具应以上提下放活动为主,转动为辅, 每次活动范围3~5 m,当地质人员捞取完砂样且振动筛无岩屑,钻井液性能和井下情况 正常后,可组织人员起钻。

5.5.1.2 摘转盘离合器,当转盘停止转动后,合上低速离合器,将钻具上提。

5.5.1.3 检查司钻操作台的各离合器开关是否灵活,电控操作台工作是否正常,整 个气路工作是否正常。

5.5.1.4 检查刹车系统是否灵活可靠,盘刹手柄活动角度及压力是否合适(或刹把 高低是否合适)。

5.5.1.5 检查防碰天车系统是否可靠,大绳及死、活绳头是否牢靠,指重仪表状态 是否灵敏。

5.5.1.6 检查总气源压力是否在0.8~1.0 MPa。

5.5.1.7 准备好大钳、吊卡、猫头绳、卡瓦、小方补心、钻杆钩、提升短节等井口工 具。

5.5.1.8 组织督促其他岗位人员做好本岗起钻前的准备及检查工作,对存在的问 题及时组织整改。

5.5.1.9 弄清井下情况、气测显示、油气层位置,清楚每段井眼的起钻速度、可能出 现的复杂情况及应采取的措施。

5.5.2 起钻杆。

5.5.2.1 超钻开始200~300 m,高压井油层顶部150 m以下及复杂井段必须用I 挡低速起钻,无级变速钻机起钻速度低于0.5 m/s。

5.5.2.2 配合内外钳工挂好负荷吊卡。

5.5.2.3 上提时应集中精力,以防突然遇卡,注意游车位置,杜绝顶天车事故。

5.5.2.4 立柱接箍出转盘面0. 5~0.6 m后刹车,坐卡瓦或吊卡卸扣。

5.5.2.5 提立柱出钻杆母接头,在内外钳工配合下,平稳下放立柱人钻杆盒。当二 层台吊卡离开母接头、刹车,观察井架工开吊卡。

5.5.2.6 要求每起3柱钻杆、1柱钻铤灌一次钻井液,有计量设备可以边起边灌。

5.5.2.7 起钻遇阻、遇卡,及时汇报,上提拉力不得超过原悬重100kN,下压不得超 过原悬重50 kN,严禁猛提硬转。

5.5.2.8 倒划眼时悬重增加不能超过20 kN,钻柱每次上行不超过20 mm。

5.5.3 起钻铤。

5.5.3.1 放游车至井口,扣上提升短节,将其提起对扣紧扣。

5.5.3.2 缓慢上提,拉伸大钩弹簧,刹车;卸掉安全卡瓦和取出卡瓦后,起钻铤立柱 至二层台,刹车。

5.5.3.3 配合井口人员坐卡瓦,卡好安全卡瓦,安全卡瓦应卡在距卡瓦上部50~ 80 mm处,待卡好安全卡瓦后,大钳卸扣。

5.5.3.4 卸扣时大钩要保持适当的拉力,防止卸扣时磨扣或挂扣。

5.5.3.5 提出钻铤立柱,在井口人员配合下,将钻铤立柱放入钻杆盒。

5.5.3.6 待井架工发出信号,刹车,目视二层台开吊卡,放空吊卡至井口重复以上 动作。

5.5.4 钻头卸扣。

5.5.4.1 卸扣操作方法与上扣操作方法相反。

5.5.4.2 钻头卸扣注意事项。

(1)卸钻头时尽量在钻铤整立柱的条件下进行,防止歪倒过大。

(2)用内钳卸扣时,如内钳尾绳长度不合适时,应适当进行调整。

(3)在井口放上与钻头尺寸相匹配的钻头盒;将钻头放入钻头盒,用大钳拉松扣;稍 提钻具一定高度,转盘继续松扣,或提起后井口操作人员用手将钻头顺时针旋转卸下钻 头。

(4)将钻头提出钻头盒后,一定要护好井口。

(5)严禁用钻盘绷扣卸钻头。

5.5.5 起钻基本操作规范。

5.5.5.1 卸开方钻杆,将方钻杆放人大鼠洞,打开大钩钩口,摘下水龙头后打开大 钩制动销。

5.5.5.2 起钻时,与内、外钳工配合挂好吊卞并插好吊卡销,缓慢上提游车,拉紧大 钩弹簧,待内、外钳工闪开后,看游车摆至中间,再挂低速,上提钻具,装好刮泥器。根据井下及钻具情况,合理选择起钻速度。操作时右手不离盘刹手柄(或刹把),左手不离气 开关,眼看指重表,以防突然遇卡,同时看大绳缠卷圈数、起出的钻具接头数,判断游车位 置,立柱下接头出转盘面0.5 m左右刹车,井口吊卡扣好摆正后,缓慢下放钻具坐上吊卡,放松大钩弹簧,卸扣。

5.5.5.3 卸扣后合低速上提立柱,使公扣高出母扣0.2 m刹车,慢松盘刹(或慢抬 刹把),配合内、外钳工送立柱进立柱盒后下放,抬头上看,待井架工摘开吊卡拉立柱进指 梁后,下放并目送游车过二层台,确保游动系统不挂碰二层台。

5.5.5.4 空吊卡下行距转盘面3m左右减速慢放,配合内、外钳工摘下空吊卡,吊 环挂人井口负荷吊卡后,继续起钻。

5.5.5.5 起出的立柱在立柱盒要排齐、编号。

5.5.6 起钻技术要求。

5.5.6.1 起钻前充分循环钻井液,勤活动钻具,待砂样取完且振动筛无岩屑,钻井 液性能达到要求和井下情况正常后方可起钻。钻开油层后起钻前必须先进行短下钻检验油气层压稳情况。

5.5.6.2 起钻应根据钻机载荷、钻柱质量、井眼条件,采用双吊卡或卡瓦操作。在 井深大于1 000 m或大钩载荷大于300 kN时,用双吊卡加小方补心或使用长钻杆卡瓦起 钻。

5.5.6.3 起钻铤、取心工具、扶正器时,必须用与其尺寸相符的卡瓦和安全卡瓦,并 上紧安全卡瓦,安全卡瓦应卡在距卡瓦上部5~8 cm处;起钻铤时,要用双钳或液压大钳 上紧提升短节;严禁用卡瓦和吊卡卡随钻震击器、超级震击器的心轴。

5.5.6.4 起钻注意检查钻具,发现胀扣、弯曲、台肩和丝扣及本体刺坏的钻具要及 时甩下钻台,隔离存放,并做好明显标记,做好记录。

5.5.6.5 正常情况下,每起3柱钻杆或1柱钻铤,往井内灌满一次钻井液;在堵钻 头水眼和井漏的情况下,要连续往井内灌好钻井液;起钻拔活塞抽吸时,应每起1~2柱 钻杆,接上方钻杆往井内灌满一次钻井液,必要时进行循环洗井处理钻井液。

5.5.6.6 在裸眼井段起钻、钻头过技术套管鞋和井口、起钻检查钻具、取心起钻、处 理井下事故起钻、堵钻头水眼等起钻时应采用I挡(低速)起钻,并用液压大钳卸扣。

5.5.6.7起完钻后不得空井,应尽快把钻具下到表层套管或技术套簪内,然后进行 设备检修或其他作业,同时要派专人负责观察井口,发生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5.5.6.8 起钻遇卡,禁止猛提强转,提升悬重不超过原悬重100 kN。如暂时提不出 来,即应设法接方钻杆,循环钻井液或在规定范围内活动钻具,应采取换方向或倒划眼方 式通过遇卡井段,倒划眼时,上提拉力不超过正常拉力20 kN。

5.5.6.9 立柱卸完,钻具提不出来又放不下去时,应尽快接上方钻杆或钻杆单根下 压钻具,小排量顶通循环钻井液。

5.5.6. 10 因泵压下降起钻,在遇卡需要循环时,应小排量循环,以防把钻具刺断落 井造成事故。

5.5.6. 11 起钻出现倒返钻井液现象时,应迅速接上方钻杆小排量顶通,正常后再 大排量循环洗井。

5.5.6. 12 起钻出现单吊环且钻具未落井时,停止作业,刹车,向值班干部汇报,在 值班干部的指挥下进行处理。

5.5.6. 13 已揭开油气层的起钻,出现抽吸现象时,应把钻具下到井底,循环观察有 无油气侵,并计算油气上窜速度,在确认井下情况正常后,再实施起钻作业。

5.5.6. 14 起钻出现溢流时,应立即停止起钻作业,迅速按“四²七”动作程序关井, 并求出关井立压和套压值,确定压井液密度,然后用配好的压井液按司钻法或工翟师法 压井。

5.5.7 起钻安全注意事项。

5.5.7.1 在起钻过程中,司钻既是刹把的操作者,又是猫头、井口操作的检查者,要全面照顾井下、设备与人身安全。

5.5.7.2 起钻前循环钻井液时,要上下大幅度活动井内钻具,时间间隔不超过 3 min。

5.5.7.3 起钻操作要平稳,做到:不猛提;不猛刹;钻具不撞击井口。

5.5.7.4 等井口人员挂好吊环插入保险销后方可上提,不得采用边起边挂吊卡的 办法,严防单吊环起钻;在转动转盘上的吊卡或卡瓦方向时,必须提示井口人员离开。

5.5.7.5 井口人员摘扣吊卡时,一定要刹住车,以防顿飞吊卡;严禁使用转盘绷扣 操作,防止造成伤人事故。

5.5.7.6 起钻铤时卡好安全卡瓦,上紧提升短节。

5.5.7.7 禁止抽吸起钻,及时了解起出钻具与灌入井内钻井液的体积是否一致,液 面检测坐岗要落实。

5.5.7.8 起钻谨防顶天车,冬季起钻过程中要试放气l~2次,按规定每0.5 h活动 一次防碰天车,气瓶放水一次。

5.5.7.9 起钻过程中严禁带负荷调整盘刹(或刹把)。

5.5.7. 10 起钻过程中要防止手工具等落人井内;起完钻后,盖好井口,防止物体落 入井内。

5.6 测井。

5.6.1 常规测井作业。

5.6.1.1 协助钻井技术员向测井队提供详细的井下情况资料。

5.6.1.2 妄排人员清理测井车和钻台之间影响测井作业的障碍物。

5.6.1.3 测井作业时,司钻应安排专人观察井口和钻井液罐液面变化情况,发现异 常及时通知测井队和值班干部,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5.6.1.4 在测井作业中发生井下事故时,应积极配合处理。

5.6.1.5 测井作业时,禁止井场上进行任何有碍测井施工的作业。

5.6.2 大斜度井、水平井测井作业。

5.6.2.1 测井作业前,应详细了解测井人员介绍的水平井及大斜度井测井基本原 理、测井工具的机械结构,以及该井的施工作业方案和施工注意事项。

5.6.2.2 采用钻具传输方式进行水平井或大斜度井测井作业时,钻柱的水眼直径 均应大于56 mm,并且每柱钻具都要通径。

5.6.2.3 传输测井起下钻具速度要平稳和均匀,套管中钻具下放速度不得超过 20 m/min;裸眼段下放速度不得超过10 m/min。

5.6.2.4 旁通短节和电缆下人井后,应锁定游动滑车大钩和转盘,扣紧钻具,严禁 转盘转动以免造成电缆盘绕钻具或造成电缆打扭和损坏,下放和上提钻具速度均不得超 过10 m/min。

5.6.2.5 连接或拆卸钻具时应使用液气大钳,精心操作,防止损坏电缆。在钻具卸 扣过程中,严禁下部钻具转动。

5.6.2.6 上提钻具时,每起完一根立柱在坐卡瓦或吊卡的时侯,下滑钻具不得超过 50 mm,防止折断仪器推靠臂;如因特殊情况需要下放钻具时,应事先征得测井队同意, 待收拢推靠臂后方可下放钻具。

5.6.2.7 在带保护套筒测井作业时,钻具遇阻卡,下压或上提拉力不得超过 500kN。

5.6.2.8 在处理复杂情况时,严禁转动钻具。特殊情况应及时和测井队负责人取 得联系,制定相应措施。

5.6.2.9 配合测井队处理复杂情况;安排专人负责协助监视钻台压力显示器上张 力显示的变化情况。

5.7 固井。

5.7.1 井眼准备。

5.7.1.1 完钻时,准确确定井深,井深一律以恢复悬重后(或无钻压情况下)的方式 计算。

5.7.1.2 下套管前通井及注水泥前,均应按设计要求以较大排量洗井,保证井底清 洁、无沉砂,钻井液性能满足要求。

5.7.2 固井用钻具的准备。

5.7.2.1 用于内插管固井、尾管固井的钻杆必须安排人员用钻杆内径规逐柱通过, 内径规的尺寸符合尾管悬挂器生产厂家使用说明的要求;所有入井工具均要用内径舰通 过。

5.7.2.2 最后一次通井起钻时,对所有钻具进行编号并排列整齐;钻铤、加重钻杆 要放在恰当位置,以便下尾管时钻杆能连续入井。

5.7.3 下套管作业准备工作。

5.7.3.1 下套管前认真阅读下套管作业指令,了解清楚套管、管串结构、下入深度、 上扣扭矩要求、下放速度、扶正器安放位置、灌钻井液要求、处理复杂情况原则、开泵循环 等注意事项。

5.7.3.2 检查指重表、大绳、刹车系统及防碰天车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5.7.3.3 查看吊卡型号、数量,液压钳钳牙、专用吊装带、公母扣护丝等是否满足要 求。

5.7.3.4 检查总气源压力是否在0.8~1.0MPa范围内。

5.7.3.5 下套管前检查井控系统,更换半封防喷器芯子,与套管尺寸一致。

5.7.3.6 负责组织套管通径,丝扣清洗,外观检查。

5.7.4 下套管作业。

5.7.4.1 套管鞋以上的5根套管(包括附件)用套管丝扣粘结剂粘接或在丝扣连接 好后进行铆固。深井、超深井和复杂井的技术与油层套管,套管鞋以上的5根套管采取 既粘又铆进行固定。

5.7.4.2 套管吊上钻台,公扣必须带护丝且用手上紧,在接箍端带上套管帽,以防 碰坏丝扣和泥土等脏物进入;套管上钻台时应在大门方向加挡绳,避免碰撞。

5.7.4.3 吊卡扣套管,挂低速上提,提出鼠洞0.5 m改用高速,提出鼠洞约3/4摘高速,公扣升过井口套管母扣0. 2~0.3 m刹车。

5.7.4.4 对扣时应小心下放套管,配合井口人员对扣一次成功,滚筒松回一圈刹住,旋绳应靠近接箍,避免错扣,整个对扣过程防止灰尘脏物落人接箍螺纹,并应当小心保护好金属密封面;特殊丝扣套管对扣必须在接箍上安装对扣导向器。

5.7.4.5 用液压套管钳引扣可用高速挡,但操作应平稳防错扣,确认未错后再将丝 扣上完并倒低速挡紧扣,对API圆扣套管、特殊扣套管按最佳扭矩值紧扣;对API偏梯 扣套管,应紧扣至标记与接箍上端面齐平;对于特殊扣套管,上扣按生产厂家的上扣要求 进行,上扣扭矩白下套管服务队控制并记录。

5.7.4.6 对分级箍、尾管悬挂器、管外封隔器等特殊固井工具,上扣时,大钳应咬在 规定的位置,禁止咬在分级箍上下内套和悬挂器液缸处及管外封隔器的胶筒上。

5.7.4.7 扣上好,合低速一次拉紧大钩弹簧,再次上提0. 2~0.3 m刹车,待内、外 钳工摘开吊卡拉离井口再慢抬刹把,眼看指重表下放套管,吊卡离转盘面2m左右减慢 下放速度,吊卡平稳坐在转盘上。

5.7.4.8 注意按设计下放速度下放套管。

5.7.4.9 在下套管过程中,要按规定间隔认真灌满钻井液。套管、尾管进入裸眼灌 钻井液时,要提放活动管柱防卡,提放活动范围3~5 m。

5.7.4. 10 下套管过程中,应派专人观察钻井液出口、钻井液池液面变化,如有异常 要及时分析,采取措施处理。

5.7.4. 11 套(尾)管下出上层套管鞋前,对设备要害部位再进行一次检查,以保证 套管下入裸眼后不因设备故障而停顿。套管下入裸眼后,不得任意停顿下套管作业。尾 管悬挂器接人管柱后,禁止转动管柱。

5.7.4. 12 为了下完套(尾)管开泵容易,下出上层套管鞋前可循环钻井液30 min, 如已接液压式尾管悬挂器,顶通压力不超过7 MPa,循环泵压不得超过8.5 MPa。

5.7.4. 13 下套管中遇阻卡,必须通知值班干部或监督,在套管柱强度安全系数内慎重处理,处理中不能猛提、猛刹、猛放,更不得任意转动,应循环钻井液轻提慢放,如接方钻杆循环,循环接头,方钻杆不得进入转盘。

5.7.4. 14 下完套管先灌满钻井液,再用小排量开泵,泵开通后再按2/3的设计固 井施工排量循环,待井底钻井液进入上层套管或超过尾管悬挂器后,再开足设计的施工排量循环两周以上,钻井液性能达到要求方可进行注水泥作业。

5.7.4. 15 安全注意事项。

(1)操作要平稳,按规定控制下放速度,及时挂辅助刹车,严禁猛提、猛放、猛刹。

(2)井口摘吊卡时要刹住滚筒,防止顿飞吊卡。

(3)下放遇阻时不能硬压,更不能转动,应立即向套管内灌满钻井液,接方钻杆循环, 若无效应起出套管修整井眼。

(4)向套管内灌钻井液期间要活动套管,防止粘卡。

(5)上扣时一旦错扣,应卸开重上,不得上提拔脱,严禁电焊强下。

(6)严防套管内钻井液未灌满就开泵洗井,以免有压缩气柱,造成井喷。

(7)下套管过程中,清理好转盘、钻台面,严防井下落物。

5.7.5 水泥浆顶替准备。

5.7.5.1 督促副司钻对钻井泵、高压管线、由壬、高压闸阀认真检查,确保施工安 全,两台钻井泵应上水良好,缸套直径满足要求;高压管线和保险销能承受顶替钻井液时 的最高泵压,不刺、不漏、不憋。

5.7.5.2 按固井设计要求的性能、数量准备顶替钻井液;对准备顶替用的钻井液, 应定期搅拌循环,保证固井时泵吸容易、不沉淀。

5.7.5.3 循环系统中用于顶替作业的各钻井液罐(包括储备罐)各闸门应灵活可 靠,切实做到罐与罐之间闸门互不窜通。

5.7.5.4 必要时安排人在罐面计量替入量。

5.7.6 固井作业。

5.7.6.1 协助固井人员接好水泥头(或循环接头)以及水龙带和水泥头上各种管 线。

5.7.6.2 挂上吊环,固定好水龙带,并上提一定拉力(大钩弹簧有显示即可)。

5.7.6.3 注水泥前,司钻要参加固井现场施工会,明确本井固井工艺和协作要求并 安排本班人员各就各位。

5.7.6.4 按照固井作业.分工,负责钻台配合操作。

5.7.7 尾管固井。

5.7.7.1 按设计把尾管串下入,连接悬挂器并灌满钻井液,记录下悬重。

5.7.7.2 用钻具将尾管送至设计井深,灌满钻井液,依次接好短钻杆、方钻杆。

5.7.7.3 按厂家服务人员指导进行悬挂器坐挂、倒扣操作,循环配制合适的钻井 液。

5.7.7.4 注替工序完成后,应尽快拆除水泥头,按照要求将多余的水泥浆全部替到 地面再充分循环钻井液或者直接起钻。

5.7.7.5 将多余水泥浆冲洗完毕后,再起10柱钻杆并接方钻杆关井按设计压力憋压候凝或按设计要求起出井内钻具口

5.7.8 套管试压。

5.7.8.1 试压介质:表层套管固井后采用清水或用钻井液试压;技术套管原则上采 用清水试压;油、气层套管采用清水试压。

5.7.8.2 试压方法:灌满试压介质,用钻井泵或专用试压泵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 稳压30 min,压降不超过0.5 MPa且无渗漏为合格,记录最终承受压力供关井参考。

5.7.8.3 各层次套管试压压力按设计(或合同)要求执行。

5.8 完井作业。

5.8.1 甩钻杆。

5.8.1.1 装好大门绷绳,在大门绷绳上挂一个50 kN的滑轮,准备好钻杆护丝,检 查鼠洞,鼠洞卡瓦必须灵活好用。

5.8.1.2 合低速离合器将钻杆自钻杆盒内提起,距转盘面0.2 m摘气门刹车。内、 外钳工扶稳钻杆配合司钻将钻杆立柱放人小鼠洞内。

5.8.1.3 内钳工操作液压大钳将扣卸开。

5.8.1.4 将小鼠洞内的钻杆单根用小绞车将其提至适当高度,公扣戴好护丝,使其 自然滑下大门坡道;松开小绞车刹车,将钻杆单根平稳地滑下钻台,并整齐地排列在管具 支架上。

5.8.1.5 重复上述动作,直到把钻杆甩完。

5.8.2 甩钻铤。

5.8.2.1 舍低速离合器将钻铤自钻杆盒内提起,距转盘面0.2 m摘气门刹车。

5.8.2.2 内、外钳工扶稳钻铤,配合司钻将其放人鼠洞内,当立柱最下面一个单根 母接头距鼠洞口0.5 m时,卡牢安全卡瓦,抬刹把使滚筒钢丝绳松回半圈刹车。

5.8.2.3 内、外钳工操作液压大钳将扣卸开。

5.8.2.4 提起钻铤双根,放在靠钻机一侧的转盘面上带负荷刹车。

5.8.2.5 将提升短节拧紧在鼠洞单根母扣端,用管钳备牢,用事先备好的提升绳套 拴牢在提升短节上。

5.8.2.6 用小绞车提起钻铤单根,并卸掉安全卡瓦,单根公扣戴好护丝。

5.8.2.7 在距公扣0.5 m处用∮12.7 mm*2 m钢丝绳套拴牢,吊挂在小绞车绷绳 滑轮吊钩上。

5.8.2.8 小绞车操作者将钻铤单根吊抬至场地管架上,卸掉提升短节。

5.8.2.9 按以上操作步骤,直到将钻铤甩完。

5.8.2. 10 甩钻杆、钻铤注意事项及安全要求。

(1)钻具甩下钻台时,钻具要戴好护丝,钻台和场地人员要躲至安全位置。

(2)从钻台上向下甩钻铤时,要配合密切,并有专人指挥。 (3)气动小绞车起吊安全负荷应大于50 kN,且性能良好。

(4)在小鼠洞上打大钳,注意防止大钳打滑,伤人。

(5)吊钻铤绳套必须使用专用吊装带,且连接牢固。

5.9 钻机拆卸。

5.9.1 拆防喷器。

5.9.1.1 泄掉液压控制管线中的压力,拆掉液压控制管线。

5.9.1.2 拆掉与防喷器连接的防喷管线、溢流管、钻井液出口管线、封井器固定绳 索及闸板封井器两端手动锁紧杆。

5.9.1.3 卸掉井口防喷器之间连接螺栓。

5.9.1.4 将两根等长的∮22.2 mm钢丝绳套穿过吊环从转盘孔下来,拴在要拆卸的 防喷器合适部位上(闸板防喷器拴在活门外两侧,环形防喷器拴在两端挂环上);防喷器 吊起后,安装法兰保护板。

5.9.1.5 起吊下放过程中钻台下正前方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钻台上有专人传递 信号,做到刹把和小绞车操作协调一致。

5.9.1.6 在防喷器过桥法兰的下端拴上一根∮12.7 mm钢丝绳套,并将其挂到从大 门坡道前下来的小绞车绳钩上。

5.9.1.7 缓慢上提游车和小绞车,直至防喷器平放回地面。

5.9.1.8 其他防喷器按照上述办法从上至下逐个拆卸。

5.9.1.9 中完井防喷器整体拆装时,应采用∮28.6 mm³10 m铜丝绳两根吊封井器 串。

5.9.2 放井架安全要求。

5.9.2.1 放井架必须在白天进行。

5.9.2.2 放井架尽量安排在较好的天气条件下作业,放井架时,气温在4℃以上; 当气温低于4℃时,应按API 4E低温作业的推荐作法进行操作。

5.9.2.3 严禁在雷电或暴雨、雾、雪、沙尘暴等能见度小于30 m和风力超过6级的 天气下起放井架作业。

5.9.2.4 底座及井架下放用的钢丝绳,必须严格按图纸或说明书所规定的钢丝绳 型号及规格选用。

5.9.2.5 下放井架时无关人员远离危险区。

5.9.3 抽大绳。

5.9.3.1 用穿大绳时的引绳为送绳,一端与大绳活绳头相接。

5.9.3.2 大绳的死绳端从死绳固定器上卸下来。

5.9.3.3 组织人力:一边抽死绳端,一边用棕绳控制活绳头上行速度(特别是活绳 头下行时),同时把大绳绕在大绳滚筒上。

5.9.3.4 当第一道大绳抽下后,同时也从天车轮上抽下棕绳,然后组织抽第二道滑

轮大绳,重复上述动作直到抽完大绳为止。

5.9.3.5 安全注意事项。

(l)游动滑车在大门前应摆正,并用钢丝绳固定在井架底座上。

(2)棕绳与大绳连接应牢靠。

(3)抽大绳、送大绳、绕大绳,动作要协调,配合得当。

(4)严防不用送绳,以自由下落的方式抽大绳。

(5)抽大绳时要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注意工作安全。

5.9.4 钻机的拆卸。

5.9.4.1 钻机拆卸的原则是:后装的先拆,先装的后拆。

5.9.4.2 拆卸的注意事项:

(1)拆开的气、液、水管线接口均应进行密封,保持管道内和接口处清洁,避免杂物进入。

(2)用于万向轴连接的螺栓、螺母属特别高强度螺栓、螺母,拆卸后应妥善保管,避免 与其他螺栓、螺母混淆。

5. 10 井控。

5. 10.1 井控装置的安装。

5. 10.1.1 钻井井口装置。

(1)严格执行设计,按设计(或合同)要求型号安装井控设备。

(2)防溢管一律采用法兰密封连接,其直径应比所用套管加大一级,管内不得有台肩。

(3)防喷器安装完毕后,校正井口、转盘,天车中心,其同轴度偏差小于10mm;防喷器用∮16 mm钢丝绳和正反螺丝在井架底座的对角线上固定绷紧。

(4)具有手动锁紧机构的闸板防喷器应装齐手动操作杆,靠手轮端应支撑牢固,其中

心线与锁紧轴之间的夹角小于30°,手动操作杆手轮下方应安装操作台,挂牌标明开、关方向和圈数。

5. 10.1.2 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安装要求。

(1)安装在面向钻台左前侧距猫道不小于15 m、距井口不小于25 m的专用活动房内,距放喷管线或压井管线应有2m以上距离,并在周围保持2m以上的行人通道,10 m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腐蚀物品。

(2)控制管汇整齐安放并固定在管排架内,管排架与防喷管线及放喷管线的距离不少于Im,车辆跨越处应装专用过桥盖板。

(3)液压油油面距油箱顶面200 mm,气囊充氮压力(7±0.7)MPa,蓄能器压力17. 5~21 MPa,管汇压力10.5 MPa,并始终处于工作压力状态。

(4)司钻控制台应安装在司钻操作台附近,即钻台左后侧的钻台边上。如安装剪切 闸板,司钻控制台上剪切闸板控制阀要有限位装置。

(5)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司钻控制台的气管线要从气瓶直接接出,并分别安装控制 阀。

(6)冬季施工专用气管线、气管束管线等要采取保温措施。

5. 10.1.3 井控管汇。

(1)防喷管线采用螺纹与标准法兰连接,不得现场焊接。

(2)防喷管线每隔10~15 m应用活动基墩或打基墩固定,水泥墩基坑长³宽³深为 0.8 m³0.8 m³1.0m,遇地表松软时,基坑容积应大于1.2 m3。

(3)预埋地脚螺栓直径不小于20 mm,长度大于0.5 m,不允许对焊。

(4)所有井控管汇闸阀应挂牌编号,并标明其开、关状态;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值在节 流管汇旁靠泵房方向并面向Jl的位置处以明显的标示牌标识。

(5)冬季施工内控管线、节流管汇、压井管汇等要采取保温措施。

(6)放喷管线接出距井口75 m以远(或按设计、标书要求接出)。

5. 10.2 井控装置的试压。

5. 10.2.1 试压介质:清水。

5. 10.2.2 试压程序。

(1)初次稳压期。先向防喷器及被试部件体腔内灌满清水或钻井液,擦干各处水渍, 试验压力逐级提高,每一级为5~10 MPa.稳压1~2 min,逐次达到所试压力。压力升至 试验压力时,稳压时间不少于10min,各密封部件无渗漏(允许压降参考值≤0.5 MPa)。

(2)各封井器、闸门依次进行试压。

(3)泄压至零。

(4)二次稳压期。按初次稳压期要求,重做一次试验。

5. 10.2.3 现场井口试验方法。

(l)采用试压泵试压:这种试验方法是将皮碗试验器接在钻杆下部,下入套管内(或 将塞型试验器坐入套管头内);用清水或钻井液灌满井口;关闭将要试验的半封闸板防喷 器或环形防喷器,封闭环形空间(用塞型试验器可封闭空井);用试压泵施加试验压力,检 查各连接部位和密封性能。

(2)用提升皮碗试验器的方法试验:将皮碗试验器接在钻杆下部,下入套管内,用水 或钻井液灌满井口;关闭欲试验的防喷器密封部件(注意:不能关闭闸板防喷器的全封闸 板),借助钻机提升系统,缓慢上提皮碗试验器,并观察井口压力表(套管内压力),提至所 需试验压力为止,检查各连接部位和密封性能。

5. 10.3 溢流的处理。

5. 10.3.1 发现溢流应立即报警并实施关井。报警信号为一声长鸣笛,关闭防喷器信号为两声短鸣笛,开井信号为三声短鸣笛;长鸣笛时间1 5 s以上,短鸣笛时间2s左右,间隔1~2 s。

5. 10.3.2 起下钻中发生溢流,要尽快抢接钻具止回阀。只要条件允许,控制溢流量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多下钻具,然后按“四²七”动作关井。下套管中发生溢流按起下钻杆过程发生溢流进行处理。

5. 10.3.3 电测时发生溢流应尽快起出井内电缆;如果溢流量将超过规定值,则立即砍断电缆,按“四²七’’动作空井工况关井,不允许用关闭环形防喷器的方法继续起电缆;若是钻具传输测井,应砍断电缆按起下钻杆过程中发生溢流进行处理。

5. 10.4 关井。

5. 10.4.1 钻进关井。

(1)接到溢流信号,立即发出警报(15 s长笛)。

(2)停转盘,上提方钻杆,停泵直至方钻杆接头出转盘面0.5 m左右。

(3)吊卡扣上后,将方钻杆下接头台肩下放至离吊卡2 cm处刹死刹把。

(4)按常规关井程序在司控台(或指挥副司钻在远程台)迅速控制井口。

(5)将溢流原因、关井立压、套压、溢流量等报告值班干部。

(6)若需长时间关井,按值班干部指令实施手动锁紧。实施手动锁紧后一定要四处挂牌。

(7)当闸板、液动阀在正常压力下无法关闭、开启时,可采用旁通阀高压关闭、开启。

5. 10.4.2 起下钻杆关井。

(1)接溢流信号,立即发出警报(15 s长笛)。

(2)停止起下钻,将钻具坐于吊卡上,将大钩提离转盘面5m。

(3)指挥内、外钳工,迅速抢接内防喷阀,接好内防喷阀后,下放游车,挂上吊卡钻具提离转盘面。

(4)在司控台(或指挥副司钻操作远程台)按常规关井程序控制井口。

(5)关井后,下放钻具将吊卡坐在转盘面上,立即指挥内、外钳工接上方钻杆。

(6)将溢流原因、关井立压、套压、溢流量报告值班干部。

5. 10.4.3 起下钻铤关井。

(1)接到溢流信号,立即发警报(15 s长笛)。

(2)停止起下钻铤作业。

(3)抢接防喷单根。

(4)抢接防喷单根后,按起下钻杆关井程序在司控台或指挥副司钻在远程台实施关井,然后再接方钻杆.

(5)将溢流原因、关节立压、套压、溢流量等报告值班干部。 5. 10.4.4 空井关井。

(1)接到溢流信号,立即发出警报(15 s长笛)。

(2)若溢流较小时,应立即组织抢下钻杆。

(3)若已井涌,应抢下带回压阀的一柱钻杆(或防喷单根)。

(4)抢下钻完成后,立即按起下钻杆关井程序关井,然后再接方钻杆。

(5)溢流发现晚,井涌快形成井喷时,应迅速打开液动阀,关闭环形防喷器、全封闸 板。

(6)将溢流原因、关井立压、套压、溢流量等报告值班干部。

5. 10.5 开井。

5. 10.5.1 检查关井立压、关井套压是否为零。

5. 10.5.2 检查闸板锁紧装置是否解锁。

5. 10.5.3 打开节流阀,仔细观察。

5. 10.5.4 严禁用微开防喷器、液动阀泄压。

5. 10.5.5 从下至上开启防喷器,最后关闭液动阀。操作结束后,应认真检查是否 完全开启或关闭。

5. 11 特殊作业。

5. 11.1 常规取心。

5. 11.1.1 取心准备。

(l)取心工具到井后安排人员进行工具的装卸,在装卸过程中,防止摔弯、碰扁。

(2)认真听取和记录取心专业人员进行的技术交底,应熟悉工具结构、操作要领、取 心技术要求、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3)检查取心钻头、调节环是否到位。

(4)检查指重表、立压表工作是否正常。

(5)裣查刹把是否高低合适,刹车是否灵敏(盘刹应检查油压是否正常)。

(6)总气源压力在0.8~1.0MPa范围内。

(7)确定井底干净,无金属碎屑。

(8)处理好钻井液性能,维护性能稳定,保证井眼畅通,无垮塌、无沉砂,能顺利下钻 到井底。

5. 11.1.2 下钻。

(1)协助技术员或专业取心人员测量检查取心工具,内、外岩心筒每节(约9m)弯曲 度不超过4 mm;内岩心筒的内径至少大于取心钻头内径5~6 mm;钻头内腔光滑、出刃 均匀、水眼畅通。

(2)取心工具安装:经全部检查合格后,丈量外筒全长、内筒长、卡箍自由内径、钻头 外径、岩心进口直径等主要尺寸后方能组装;根据不同取心工具安装要求组织人员协助 取心技术人员进行取心工具的组装和按不同取心工具要求的扭矩紧扣。

(3)吊起检查,用手旋转内筒是否灵活。使用钻头装卸盒接上钻头,内筒下沿与钻头 内台阶间隙在8~12 mm,否则加内或外调节环调整。

(4)下钻操作要平稳,特别是裸眼井段更要严格控制下钻速度,遇阻不超过50 kN, 经上下活动无效,应及时接方钻杆开泵冲洗,活动钻具,仍下不去时可划眼,划眼钻压1 0 ~20 kN,I挡慢转,划眼时间达1h(PDC钻头取心0.5 h),或连续划眼井段20 m仍下不去,要起钻通井,井眼畅通后再下取心工具。

(5)不同的取心工具,有不同的操作要求和钻进参数,应严格按要求操作,必要时在 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5. 11.1.3 树心(套心)。

(1)泥岩树心可缓慢加压20~40 kN,砂岩加压40~60 kN,I挡,进尺0.3~0.5 m, 待岩心顺利进到卡箍以上时,再逐渐加足钻压进行正常取心。

(2)割心起钻后,如井下留有“余心”,下次取心钻进前,应启动转盘,眼看指重表,慢 慢下放钻具套心。

5. 11.1.4 钻进。

(1)取心钻进应送钻平稳、均匀,每0.5 m记录一个钻时,以便及时分析。

(2)钻进中,精力要集中,钻时快时要跟上钻压,钻时慢时要奎明原因,无特殊情况, 不停泵,不停转,钻头不得提离井底。

(3)取心钻进时,随时观察钻时、钻压、泵压及转盘扭矩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 告值班干部,果断处理。

(4)取心接单根时,提前请技术人员到钻台指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得发生误操作。 取心接单根的方法:“一提二锁三冲四压”。即:先上提钻具割心,锁定转盘提出方钻杆, 接好单根后下放钻具离井底1m用较大排量冲洗井底,下压钻具套心。

5. 11.1.5 割心:先压住刹把停止取进,慢慢恢复悬重,直接上提钻具。或按取心技 术人员的要求进行操作割心。

5. 11.1.6 起钻。

(1)除非地质录井有特殊要求或气测异常,割心完毕应立即起钻。

(2)起钻要平稳,不得猛提、猛刹和猛坐,要用液气大钳卸扣或B型大钳松扣,旋绳卸 扣,不得使用转盘卸扣,以免甩掉岩心。

(3)起钻过程中,应连续向井筒内灌满钻井液,中途应避免接方钻杆循环钻井液。

(4)起钻时要控制速度,以防抽吸而发生溢流现象。

(5)起出岩心筒,应立即盖好井口。

5. 11.2 密闭取心。

5. 11.2.1 取心前准备。

(1)工具检查。

①协助技术人员检查内、外筒无变形、无裂纹,螺纹完好。

②钻头出刃均匀完好,钻头内腔密封面必须光滑,水眼通畅。

③岩心爪在使用前须整形,放人钻头内腔或缩径套内应试转灵活,且锥面部分相互 贴合一致。

(2)井眼准备。

①起、下钻必须畅通无阻。

②井底无落物。

5. 11.2.2 下钻。

(1)工具须平稳拉上钻台,严防碰撞活塞头;工具出入井口,用大钩提吊;无台肩的光 杆外筒坐于井口时应使用安全卡瓦。

(2)安排人员将密闭液加热到50℃左右,在井口向内筒缓慢灌人,要保证内筒的空 气同时排出;液面至分水接头水眼位置后要静止5 min,保证灌满;最后对加压式工具应 将带密封圈的丝堵上紧,装加压中心杆,连接加压接头。

(3)内筒螺纹用链钳紧扣;外简螺纹用13 000~16 000 N²m扭矩值紧扣。

(4)下放钻具要平稳,下完钻铤要挂电磁刹车;下钻遇阻不得超过30 kN,不得用取 心钻头划眼强下。

(5)将取心钻头下至距井底10m左右,缓慢开泵,启动泵压不得超过8 MPa,充分循 环钻井液,同时按规定数量均匀地向钻井液中加入示踪剂,加药时间不少于一个循环周 期;在钻头不接触井底的条件下,可适当上下活动或转动钻具,便钻井液示踪剂含量达到 (1±0.2) kg/m3且分散均匀,以连续四个检测值符合规定为合格。

5. 11.2.3 取心钻进。

(1)在开泵转动钻具的情况下校对指重表。对加压式工具,应先将钻头缓慢放到井

底,加压100kN,剪断密封活塞固定销,然后调整钻压至20 kN,启动转盘,在钻进0.3 m 后将钻压由小到大调至正常钻压。对自锁式工具,要求转动钻具,慢放到底,在钻头到达 井底后及时将钻压加至50kN,剪断密封活塞固定销,然后采用正常取心钻进参数钻进。

(2)钻压选择原则是在取得较高钻速条件下用较低钻压值。对一般中硬至硬地层,

推荐钻压为9~14 kN,25.4 mm直径;对一般松软地层,钻压应降低1/3;对极松地层,钻 压应增加2/3。

(3)推荐转速为60~70 r/min,软地层可适当增加。

(4)送钻要均匀,增压要缓慢,严禁溜钻。

(5)钻进中不停泵、不停转,遇蹩钻严重时可适当调整钻井参数。

(6)从钻头接触井底开始,直到取心钻进完毕为止,钻头始终不得离开井底。如遇特 殊情况需要提起钻头时,应割心起钻。

(7)必须做好钻时记录,每0.5 m记录一点,并密切注意钻时变化。若发现钻时突然猛增,转盘载荷变轻,就可能是堵心的反映;经判断是堵心,应果断割心起钻。

5. 11.2.4 割心:根据取心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操作。

5. 11.2.5 起钻。

(1)割心完毕应立即起钻。严禁转盘卸扣,必须用液气大钳卸扣或B型大钳松扣,旋

绳卸扣,以免甩掉岩心。

(2)起钻要求平稳操作,特别是起至最后几个立柱时,更应平稳。

(3)起钻过程中应连续向井眼灌满钻井液。

5. 11.3 取心安全注意事项。

5. 11.3.1 取心工具上、下钻台,应两端悬吊,操作平稳,并包捆好钻头。

5. 11.3.2 起下取心工具时,操作要平稳,不能猛提、猛放、猛刹,控制起下速度。

5. 11.3.3 严禁加压启动转盘。

5. 11.3.4 长筒取心接单根要快,以防卡钻。

5. 11.3.5 防止堵水眼干钻。

5. 11.3.6 割心后严禁下放探心和再次开泵循环,以防发生掉心,割心后应立即起

钻。

5. 11.3.7 起钻时应用液气大钳卸扣或B型大钳松扣,旋绳卸扣,严禁转盘卸扣.以

免甩掉岩心。

5. 11.3.8 起钻应往井内连续灌满钻井液。

5. 11.3.9 起完钻出岩心时,应把井口盖好,以防岩心掉入井内。

5. 11.3.10 出岩心严禁用铁器猛击内筒。

5. 11.3.11 顶岩心一定使用出心胶塞,不准用其他物品代替。

5. 11.3.12 用手压泵等顶出岩心时,要防止“放炮’’,将岩心打乱、散失。

5. 11.3.13 注意出心时不能砸伤人,卸丝堵时防止伤人。

5. 11.3.14 含有硫化氢的地层取心,需做好硫化氢的防护工作,参与出心人员要带

好正压式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止硫化氢中毒。

5. 12 岗位技能。

5. 12.1 调整刹把(盘刹除外)。

5. 12.1.1 将钻具用吊卡坐在转盘上,卸掉负荷,放松大钩弹簧。

5. 12.1.2摘掉总车,绞车停止转动后合上低速和转盘离合器。

5. 12.1.3 慢慢抬起刹把,这时滚筒不应转动,然后打开滚筒前护罩,用专用扳手卸

松平衡梁两端的锁紧螺母,即可转动调节螺母调整刹把的高低。逆时针转动时刹把升

高,顺时针转动时刹把降低,把刹把调节到适当高度。

5. 12.1.4 调整完,刹住滚筒,摘掉转盘和低速离合器,再挂合绞车动力,然后上提

钻具1~2 m,试刹车,达到要求再摘开吊卡恢复作业。

5. 12.2 校正指重表。

5. 12.2.1 将钻具坐在转盘上,卸掉大钩负荷。

5. 12.2.2 用手压泵向指重表传压器内泵入液压油。

5. 12.2.3 指重表指针向高位移动,然后停止泵入。

5. 12.2.4 卸松指重表上的排空丝堵,放出管线内的空气或部分液压油。

5. 12.2.5 指重表的指针下降,当降到“悬吊系统的重量”刻度时,立刻上紧排空丝 堵,此时,指重表指示为“悬吊系统的重量”刻度。

5. 12.2.6 上提钻具,计算钻具重量,看其是否与指示数据相一致,如果相同,且p完 成指重表的校正工作。

5. 12.2.7 如发现指重表表针、灵敏表表针摆动过大,可向里转动减震阀的阀杆,减 小通道而缓冲。

5. 12.2.8 记录表上的记录笔划线不清时,立即更换。

5. 12.2.9 记录笔的起始位置应与指重表指示的悬重位置相符,否则可调整微调螺 丝,使其相符。

5. 12.2.10 如果指重表指针的灵敏度不佳时,可根据下列各项进行检查。

(1)减震器是否关闭,将减震器的阀杆向左拧开。

(2)液体不够或进有空气时,应补充液体或放出空气。仪表液体为45号变压器油, 且应干净,无沉淀物,避免管线堵塞。

(3)指针是否接触玻璃,卸下表查看指针是否弯曲。

(4)仪嚣的齿轮内有脏物,应用汽油清洗齿轮、轴孔,在齿轮的表面处及轴承上加点 仪表油。在装卸时注意不要损伤表针。

5. 12.3 操作猫头。

5. 12.3.1 操作要领:站在距猫头下方0.6 m左右,斜对猫头呈45°夹角,左脚前,右 脚后,身体直立,先缠第一道,拉紧后再缠第二道,„„,缠绳时目视猫头,拉绳时目视井 口;用力由小到大,速度均匀;左手绕绳,右手理绳(内猫头则右脚前,左脚稍后,右手绕 绳,左手理绳),余绳置于身体左(右)侧。

5. 12.3.2 安全注意事项:衣服袖口扎紧,不得戴围巾,精力集中,脚下干净利索,不 能踩在猫头绳上,不得猛拉、猛放。无论是旋绳还是大钳猫头绳等,长度合适,绳径符合 要求,绳头用细绳缠紧,防止猫头伤人。

5. 12.4 摩擦猫头松扣、紧扣。

5. 12.4.1 操作要领:左手握猫头刹车手柄,右手握摩擦猫头手柄,目视井口,间歇 进气,待吊钳拉紧,加大气压。松扣或紧扣后,立即摘掉摩擦猫头手柄;松扣作业时应同 时合刹车手柄,刹车。

5. 12.4.2 安全注意事项:待吊钳拉紧后,钻台人员离开井口站到安全地方再加大气压进行松扣或紧扣,防止伤人。

5. 12.5 钻头工作情况判断。

5. 12.5.1 刮刀钻头。

(1)正常工作情况:使用刮刀钻头钻进时,蹩钻是正常现象。只要泵压正常,在一定 钻压下,进尺正常,悬重指示正确,上提下放无阻卡,钻头工作就比较正常。

(2)刺水眼:悬重无变化,泵压下降,进尺变慢。

(3)掉刮刀片:钻进时蹩钻,打倒车严重,迸尺突然变慢。

(4)刮刀片严重磨损:进尺变慢,加压钻进泵压升高,提起钻具泵压正常。

5. 12.5.2 牙轮钻头。

(1)正常工作状况:当地层岩性无变化时,正常钻压下,转盘转动均匀,转盘链条无上 下跳动;钻时正常无明显变化,指重表、泵压表指示平稳;刹把无异常感觉。

(2)轴承损坏:转盘出现周期性蹩跳,钻压小蹩跳轻,钻压大则蹩跳重;钻速下降,泵 压正常,而指重表指针有摆动。

(3)牙轮卡死:转盘负荷增大,转盘链条跳动,方钻杆有憋劲,停转盘打倒车;钻速下 降,指重表指针摆动严重。

(4)掉牙轮:转盘负荷增大,转盘链条严重跳动,停转盘打倒车;蹩钻严重;指重表指 针来回摆动;钻速明显下降或无进尺;上提钻具变换方向下探方入有变化,高差约为一牙 轮高度。

(5)牙轮磨光(秃):转盘负荷减轻,方钻杆无蹩跳;钻速明显下降或无进尺;指重表指 示平稳无摆动;泵压正常。

(6)钻头泥包:转盘负荷增大有跳钻现象,钻速下降,上提钻具有不同程度的阻卡和拔活塞现象,泵压上升,严重时憋泵。

5. 12.5.3 金刚石钻头。

(1)正常工作状况:当地层岩性无变化时,正常钻压下,转盘转动均匀,钻时正常无明 显变化,指重表、泵压表指示平稳。

(2)钻头工作面上出现“O”形环槽:泵压和扭矩突然升高,表明钻头工作面上出现 “O”形环槽,影响钻井液从水槽中通过而导致泵压升高。

(3)钻头损坏:返出岩屑未变化,钻速突然降低。

5. 12.5.4 PDC钻头。

(1)正常工作状况:当地层岩性无变化时,正常钻压下,转盘转动均匀,钻时正常无明 显变化,指重表、泵压表指示平稳。

(2)复合片磨损:钻头使用到后期,钻速降低,当适当增加钻压后,仍可维持较高钻速。

(3)泥包:钻进中出现地层岩性变化不大而机械钻速明显下降和转盘扭矩明显增大可能出现立管压力上升。

(4)钻头损坏:地层岩性变化不大而机械钻速明显下降或无进尺。

5. 12.6 PS系列液压盘式刹车装置操作。

5. 12.6.1 将刹把、紧急刹车按钮、驻车制动手柄复位,即刹把处于“松”位,紧急刹 车按钮处于“刹”位,驻车制动手柄处于“刹”位。.

5. 12.6.2 启动电机,此时系统处于紧急制动状态。

5. 12.6.3 解锁,先拉动刹把,使其刹住载荷;然后推动驻车制动手柄,拔出紧急刹 车按钮,使其均处于“松”位。

5. 12.6.4 工作制动,拉动刹把即可进行工作制动,其操作角度为0°~60°,拉动角度越大,制动力越大。

5. 12.6.5 驻车制动,拉动驻车制动手柄至“刹”位,实现驻车制动。转换到工作制 动时,必须先解除驻车制动,即:先拉动刹把,使其处于“刹”位以刹住载荷,再推动驻车制动手柄至“松”位,然后进行工作制动。

5. 12.6.6 紧急制动,按下紧急制动按钮,实现紧急制动。转换到工作制动时,必须 先解除紧急制动,即:先拉动刹把以刹住载荷,再拔出紧急制动按钮,然后进行工作制动。

5. 12.7 刹车失灵的处理。

5. 12.7.1 头脑要清醒,措施要果断。

5. 12.7.2 应采取紧急措施,即强行挂低速离合器,减幔钻具下行速度。

5. 12.7.3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内、外钳工迅速卡上卡瓦或扣上吊卡。

5. 12.7.4 井口工作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5. 12.7.5 刹车控制住后,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5. 13 常用事故处理工具操作。

5. 13.1 公母锥。

5. 13.1.1 公锥打捞钻具准备工作。

(1)根据鱼头水眼尺寸,选择合适的公锥。

(2)用相当于落鱼硬度的金属物敲打打捞工具螺纹部位,检查公锥表面的硬度,造扣 丝扣必须完好;造扣位置以丝扣的1/2~2/3进入鱼腔内为宜。

5. 13.1.2 公锥使用方法。

(1)下钻至距鱼顶1~2 m处开泵循环,冲洗鱼头,然后改为小排量;在方钻杆上画出 鱼顶方人和造扣方人记号。

(2)慢慢下放钻具探鱼顶,探到鱼顶后,随即使公锥插入落鱼水眼。判断是否插入的 方法是:悬重下降,泵压上升,手扶方钻杆有挂丝感觉,说明已进;若泵压不变,方入不对, 说明未进。

(3)插入落鱼水眼后,停泵造扣。现以打捞127 mm钻杆为例说明造扣方法:先加压5~10 kN,缓慢转动2圈引扣,注意观察重量指示仪,若悬重慢慢升高,证明已进扣,然后 逐渐加压至30~50 kN造扣,直到总有效造扣6~8扣,才可上提钻具。对于落鱼很短, 造扣跟着转时,缓慢加压造扣后,要在开着泵的前提下把钻压再提高,连续旋转数圈,以 增强造扣强度。

(4)造好扣捞住落鱼后,可以试开泵,上提落鱼3~4 m,下放猛刹2~3次,确认水眼 畅通,落鱼已捞稳后,方可起钻。

(5)大头公锥,其锥度应与落鱼造扣部分的锥度一致,大头公锥造扣扭矩和造扣施压 的压力可适当增加。钻杆尺寸为88.9 mm或更小时,应在大头公锥上面接1~3根钻铤。

5. 13.1.3 母锥打捞:母锥与公锥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公锥适用于打捞壁厚较大的管体,如钻铤、钻杆接头或加厚部分等,并且是在管体水眼中造扣;而母锥适用于打捞壁厚较薄的管体,如钻杆本体等,并且是从管体外表进行造扣;母锥可参照公锥打捞钻具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5. 13.1.4 安全注意事项。

(1)探鱼时,若探不到鱼顶,可转动钻具从不同方向下探,但不得下过鱼顶1 m;若探 过1m仍探不到鱼头,则应起出公、母锥,按弯钻杆再下公、母锥找鱼头。

(2)造扣时,方补心(滚子方补心除外)应拴保险绳,人员离开井口附近。

(3)捞获起钻时,操作要平稳,轻提轻放,严禁转盘卸扣。

(4)下反扣公、母锥必须用反扣钻杆,造扣时转盘也应反转,其造扣方法与正扣公锥 相同。

(5)所有下井工具必须丈量,有草图,并注明各部分长度和内外径。

5. 13.2 卡瓦打捞筒。

5. 13.2.1 准备工作。

(1)根据井眼直径和落鱼尺寸,选择合适打捞简的卡瓦。

(2)画出卡瓦打捞简草图,注明尺寸。

(3)组合钻具(钻柱结构:卡瓦打捞筒十安全接头十随钻震击器十钻杆)。

(4)如果落鱼顶端不规则,卡瓦无法抓捞时,可在打捞筒上部接头和打捞筒之间接一 个加长短节或者先修整鱼头。

5. 13.2.2 操作步骤。

(1)下钻距鱼顶0.3~0.5 m处开泵冲洗鱼头,并记下泵压和实际鱼顶方人,停泵打 捞。

(2)打捞时,正转缓慢转动钻具同时慢慢下放钻具,将鱼头套入引鞋(视井下情况选 用加大引鞋或壁钩引鞋),即可停止转动。若发现在卡瓦处遇阻,应加压(其压力视卡瓦 与落鱼尺寸的差值而定,一般在5~50 kN范围内),使鱼头进入卡瓦,卡瓦抓住落鱼。

(3)上提钻具,若悬重增加,证明抓住落鱼。

(4)起钻前,可以开泵循环,但时间不宜过长,并将落鱼提离井底1~2 m猛刹两次, 若悬重未降,证明落鱼已卡牢,方可起钻。

(5)起钻完,在钻台上卸卡瓦打捞筒时,可用下击器击一下,后用吊钳正转拉开.如无 下击器,可接方钻杆或钻铤,向下顿一下,然后施加一定拉力,用吊钳正转拉开。

(6)如果落鱼卡死,又循环不通时,可下放钻具,给打捞筒加压90~300 kN(或下砸、 下击器下击),使卡瓦松开落鱼,然后正转,同时慢慢上提钻具,直到卡瓦全部退出落鱼, 即可起出打捞钻具。

5. 13.2.3 安全注意事项。

(1)卡瓦的内径应比鱼头外径小1~2 mm。

(2)打捞和松脱落鱼,必须正转,禁止反转。

(3)下钻打捞前应算准三个方入:引鞋碰鱼方人、铣鞋碰鱼方入和鱼头进卡瓦方人。

(4)引鞋套不上鱼头,说明鱼头偏斜,须改变打捞钻具结构,如下弯钻杆或活动肘节 进行打捞。

(5)鱼头入铣鞋时遇阻,说明鱼顶有毛刺或变形,这时可加压5~10 kN,并用低转速 磨铣30 min;若无效,应起钻下套子磨鞋,修好鱼头后再行打捞。

(6)鱼头进不了卡瓦内或进入卡瓦而又捞不住,说明卡瓦尺寸太小或太大,应重新选 择卡瓦。

5. 13.3 可退式打捞矛,

5. 13.3.1 根据落鱼水眼尺寸,选择打捞矛的规格,核算鱼顶方入和打捞方人。

5. 13.3.2 钻具组合:打捞矛十钻杆,视井下和工具情况在打捞矛上面接震击器。

5. 13.3.3 下钻至鱼顶0.5 m处开泵循环,冲洗鱼头,停泵;慢慢下放探鱼头,使打 捞矛进入落鱼内,直至预计深度。

5. 13.3.4 逆时针转动钻柱1~1.5圈,使卡瓦上移离开释放环;上提钻具,若悬重 增加,证明抓住落鱼。

5. 13.3.5 若落鱼被卡,可在允许范围内提钻柱;若不解卡,可施行震击解卡;若仍 不解卡,则应退出打捞矛,起钻。

5. 13.3.6 要释放落鱼时,利用打捞钻具重量的一部分下压(或用下击器震击)松开 咬合,顺时针转动钻具2~3圈,重复此操作,直至打捞矛离开落鱼。

5. 13.3.7 落鱼捞获后起完钻,在钻台上卸打捞矛时,先下顿或下击,然后顺时针退 出打捞矛。

5. 13.3.8 安全注意事项。

(1)若探不到鱼顶,可旋转钻具以不同方向下探,但不得下过鱼顶1.0m;若仍探不 到,则应起出打捞矛,换弯钻杆或活动肘节找鱼头。

(2)捞获起钻时,操作要平稳,轻提轻放,严禁转盘卸扣。

(3)地面下击退打捞矛时,必须防井下落物,人员退离到安全位置。

(4)每次使用后,要全部拆卸、清洗、保养、重新组装。

5. 13.4 磨鞋。

5. 13.4.1 根据落物形状和井眼尺寸,选择相应的磨鞋类型和规格,磨鞋外径应小

于井眼直径10~20 mm。

5. 13.4.2 检查磨鞋硬质合金块是否镶嵌完好,水眼是否畅通,丝扣及台阶是否完

好,否则不准人井。

5. 13.4.3 使用磨鞋时,应简化钻具结构,减小钻具钢性(钻具结构:磨鞋十钻铤十

钻杆)。下磨鞋最好一同下人一只近磨鞋随钻捞杯。

5. 13.4.4 下钻至落物Im处,开泵循环10min,然后下放钻具到底,加压20~50 kN,低速(40~60 r/min)磨铣。

5. 13.4.5 每磨30~60 min或进尺10 cm时,上提钻具1~2 m,停泵;再下放钻具

压住落物开泵继续磨铣。

5. 13.4.6 磨铣中要控制蹩钻,上提钻具若遇卡,应下放转动钻具,不得硬拔,以防

造成卡钻。

5. 13.4.7 磨铣中若发现泵压升高,转盘扭矩减小,说明磨鞋牙齿已磨平,应起钻换

磨鞋;若发现岩屑中的铁屑叨显减少,转盘蹩钻变轻或进尺加快说明落物已磨完。

5. 13.4.8 安全注意事项。

(1)磨鞋外径应小于井眼直径10~20 mm。

(2)下磨鞋前,井眼要畅通;起、下磨鞋要控制速度,以防阻卡或产生过大的波动压

力。

(3)磨铣中要控制蹩钻,保持平稳操作。

(4)磨铣过程中,要有专人每隔30 min取一次砂样,分析铁屑含量。

(5)磨铣过程中,上提钻柱若遇卡,应下放转动钻柱,不得硬拔,以免造成卡钻。

5. 13.5 反循环打捞篮。

5. 13.5.1 根据井眼尺寸、落物形状和大小、地层软硬,选择相应的打捞篮、岩心爪、 铣鞋。反循环打捞篮外径应小于井眼直径10~20 mm。

5. 13.5.2 检查打捞篮的上下水眼应畅通,岩心爪上紧,岩心爪卡板活动灵活,卡板 弹簧完好,准备好钢球。

5. 13.5.3 钻具组合:打捞篮十钻铤1柱十钻杆,入井钻具的水眼应能顺利地让钢 球通过。

5. 13.5.4 下钻距井底1m处开泵循环10 min,将筒内泥砂冲洗干净,同时探明井 底方人。

5. 13.5.5 卸去方钻杆,把钢球投入钻具水眼内,接方钻杆开泵送钢球入座(投球后泵压略有增加为正常),使井底形成局部反循环,低速启动转盘,然后慢慢下放钻具到井 底,轻轻拨动落物,如果蹩跳减轻,说明落物被拨入筒内;加压10~30 kN铣进0.2~ 0.3 m(铣鞋至岩心爪的长度),上提钻具停泵,再下放加压10~20 kN,能放到原方人说 明已捞上,若放不到原方入说明未捞上,应重新打捞。

5. 13.5.6 安全注意事项。

(1)打捞篮外部丝扣必须双钳紧扣。

(2)铣进进尺加落物长度应小于打捞篮长度。

(3)割心时以先转动甩心,再上提拔心为好。

(4)起钻时不得用转盘卸扣。

5. 13.6 安全接头。

5. 13.6.1 将安全接头卸开并记录退扣圈数,检查“O"形密封圈是否完好并试脱开 的松紧程度,螺纹涂好黄油,台阶不得有刻痕。

5. 13.6.2 安全接头宽锯形螺纹的紧扣力矩为钻具紧扣力矩的50%。

5. 13.6.3 井内对扣:入井前,公接头涂好丝扣油;下钻到鱼顶0.5 m处开泵循环冲 洗鱼顶,停泵,记录悬重,边下放钻具边转动转盘对扣;对上扣后,施加3~6 kN压力,慢 慢正转转盘,若扭矩增加,停转盘有倒车现象,且悬重增加,证明井内对扣成功。

5. 13.6.4 井内退扣:落鱼被卡需要退开安全接头时,应掴好大钩和方补心,在安全 接头上施加5 - 10 kN的拉力,反转钻盘1~2圈(定向井或深井转2~3圈).扭矩为钻具 退扣的70%~80%;若无回转,说明已松扣,此时应适当上提钻具继续退扣,上提高度应 小于安全接头的螺纹长度,此时参照原退扣圈数转动转盘退扣,直到全部退开扣为止。

5. 13.6.5 上提钻具,悬重为安全接头以上钻柱重量,证明已从安全接头处退开,可 起钻。

5. 13.6.6 安全注意事项。

(1)反扣安全接头不能作为随钻工具,只能用于倒扣打捞作业。

(2)装卸安全接头时,应避免夹持锯齿宽螺纹和密封部位。

(3)卸“O"形圈,不得用尖锐之物挑出或钩出。装“O"形圈时,在槽内应用手拨动数 圈,胶圈不得扭曲。

(4)若接头扣卸不开,允许用大锤垫木块敲击母接头表面。

5. 13.7 铅印模。

5. 13.7.1 铅印模人井前必须画好草图,并注明尺寸。

5. 13.7.2 铅印模直接接在钻杆上入井。

5. 13.7.3 下钻控制速度,下至距鱼顶0.5 m处开泵冲洗鱼顶。

5. 13.7.4 停泵,下放钻具并加压15~50kN,如果鱼顶呈尖刃形时,加压要小,不得 超过10 kN。

5. 13.7.5 打印完毕,即刻起钻。

5. 13.7.6 安全注意事项。

(1)下印模前,应先通井.充分循环钻井液,调整好钻井液性能,以保证井眼畅通。

(2)下印模时,若遇阻可提起转动一下转盘,换个方向下人,严禁硬冲硬通。

(3)打印时应下放钻具一次打成,钻具提起后不能再下放钻具探鱼顶。

5. 13.8 一把抓。

5. 13.8.1 下钻到底开泵循环冲洗井底。然后在不同的方向探方入。

5. 13.8.2 在方入最多的方位上拨动半圈到一圈,然后加压(压力的大小应根据工具的抗弯能力确定).将抓片压弯并包拢即可起钻。

5. 13.8.3 安全注意事项。

(1)下一把抓时,如果遇阻,不准硬通或旋转划眼,以免折断或卷曲抓片。

(2)加压应缓慢均匀,严禁冲击加压,以免折断抓片。

(3)转动不能太多,以免抓片折断。

(4)在井斜较大或定向井中不宜使用。

5. 13.9 磁铁打捞器。

5. 13.9.1 根据井眼直径选定合适的磁铁打捞器,其最大外径应小于井眼10~25 mm。

5. 13.9.2 测量尺寸,绘制草图,计算方人。

5. 13.9.3 下钻距井底0.5 m处循环5~10 min冲洗井底沉淀物,然后停系打捞。

5. 13.9.4 画好打捞方入,加压5~10kN,换不同的方向打捞,井下为一个落物时, 各个方向上的方入一致,证明落物已捞住。

5. 13.9.5 使用高强磁正反循环打捞器时,将磁铁打捞器下至距井底落物0.3~0.5 m处,开泵正循环钻井液冲洗井底沉砂;待沉砂冲洗干净后,卸去方钻杆、投入钢球,然后 接方钻杆,下放钻具离井底0.5 m时,进行反循环10 min。当磁捞器起离井底前,先停泵 方可起钻。

5. 13.9.6 安全注意事项。

(l)井壁垮塌严重的井,不应下磁铁打捞器。

(2)井底有少量沉积物,可用带引鞋的磁铁打捞器循环拨动,但不得用以划眼。

(3)磁铁打捞器使用后应清洗、保养、盖上护磁板,当多个磁铁磁捞器放在一起时,不 应心子对心子放置。

5. 13. 10 液压下击器。

5. 13. 10.1 根据被卡钻具情况,选择合适的下击器,钻具组合:打捞工具十安全接 头十下击器十钻铤十钻杆。

5. 13. 10.2 计算下击器拉开、闭合时的方人,并在方钻杆上标明记号。 5. 13. 10.3 落鱼捞获后,在方钻杆上(以转盘面为基准)划上方入记号。

5. 13. 10.4 井内下击:上提钻具,使下击器完全拉开(参照方钻杆上划出的下击器 拉开记号),使钻具产生相应的伸长,将钻具快速下放,直到放完提拉长(即下放到捞获落 鱼后,在方钻杆上划出的记号),立即刹住滚筒,使下击器产生一个强烈的下击力。如果 一次震击不解卡,可按上述方法反复多次操作,直至解卡。

5. 13. 10.5 井内连续下击(这种操作只在较深的井内使用):上提钻具,使下击器完 全拉开,钻具产生足够的弹性伸长,急剧下放钻具(下放的距离等于钻具的弹性伸长加下 击器离完全关闭差150 mm)时,突然刹住滚筒,使下击器产生连续震击;如果一次操作不 能解卡,可按上述方法反复多次操作,直至解卡。

5. 13. 10.6 井内上击:上提钻具,使下击器完全拉开,钻具产生足够的伸长,急剧下 放钻具,当下放的距离接近钻具的伸长长度时,突然刹住滚筒,从而产生向上的震击。

5. 13. 10.7 安全注意事项。

(1)提拉力不能超过下击器最大允许拉力。

(2)震击作业时,不能转动钻具。

(3)震击作业前,检查大钩、吊环的固定情况,拴好保险绳,检查提升泵统及设备,看 是否有松动和固定不牢等现象,检查刹车系统是否完好,检查好天车并防大绳跳槽;震击 作业1 11.重复上述检查内容。

5. 13. 11 随钻震击器。

5. 13. 11.1 入井前检查上、下两部分是否完全呈拉开状态,卡箍是否卡在心轴拉开 部分,没有全拉开和卡住的,应全拉开,并用卡箍卡住心轴部分。特别注意的是,在接装 前,不许将卡箍取掉。

5. 13. 11.2 处理事故时应将其连接在安全接头之上。钻进时应连接在钻铤上部, 无加重钻杆时,其上部应配1柱钻铤。震击器下部钻铤的重量应大于预定的钻压,使震 击器在受拉状态下工作。

5. 13. 11.3 震击器在井内及起、下钻过程中始终处于拉开状态,下钻严格控制下钻 速度,防止突然遇阻下击器释放,产生下击损坏钻头并造成复杂情况。

5. 13. 11.4 若起下钻过程中遇卡,视卡钻性质,可分别选择上击或下击解卡。

5. 13. 11.5 震击器在受拉状态下钻进:在受拉状态下,整个钻进过程中,震击器呈 启开状态,两部分的心轴均是拉伸状态;震击器下部的钻具重量和泵压对上击部分的心 轴、冲管以及下击部分的心轴、刮子套的作用力都有助于工具的启开;震击器最好处于受 拉状态下工作。

5. 13. 11.6 震击器在加压状恋下钻进:震击器也可以在受压情况下工作,但给工具 施加的压力不能超过下击器下井前预调的震击吨位与泵压施加于下击器心轴、刮子套上 的作用力二者之和的一半。

5. 13. 11.7 向下震击:上提钻具允许的拉力,突然下放钻具,然后猛然刹车,钻具停

止落下,使钻具向下弹跳,关闭下击器,由于钻具的弹性和工具的回弹相结合,把连续的震击力传给下击器以下的钻具。上提钻具的距离为钻具的伸长加上下击器行程(行程视 工具尺寸而定)。

5. 13. 11.8 向上震击:把钻具上提到适当的伸长量,然后猛然下放钻具(下放距离等于伸长量)刹住刹把。钻具下端向下弹跳,使下击器关闭,然后钻柱回弹,使下击器迅速重新打开,从而产生上击作用。

5. 13. 11.9 安全注意事项。

(1)震击器上部的钻铤和其他任何工具的外径都不允许大于震击器的外径,而震击器下部的钻铤和其他工具只允许稍大于和等于震击器的外径。

(2)将已准备好的震击器用提升短节吊上钻台,严防碰击。

(3)起下钻过程中,决不允许将任何夹持吊装工具卡在心轴拉开部位,以防损坏心轴。

(4)起钻时震击器呈全拉开状态,要求起出转盘面必须装好心轴卡箍并配成立柱长度立于钻杆盒上。

(5)无论震击器在受拉或受压状态下钻进,都必须送钻均匀,严防溜钻或顿钻。

5. 13. 12 地面震击嚣。

5. 13. 12.1 适应卡点深度为700~1 500 m,应连接在转盘面以上的钻具上,若要循环泥浆可在震击器上面连接方钻杆,不需要循环时应在震击器上面连接1~2根加重钻杆,作为震击回位(关闭)用,但应留出一定的高度。

5. 13. 12.2 计算卡点井深及卡点以上钻具在钻井液中的重量,并在指重表上标明。

5. 13. 12.3 震击作业开始以前,应全面检查井架,提升系统及设备,看是否有松动和固定不牢等现象,其次,还应考虑井下钻具及震击器本身安全。

5. 13. 12.4 上提钻具不得超过卡点以上钻具在钻井液中重量的50%,深井使用时,上提卡点以上钻具的伸长不得超过震击器的行程。

5. 13. 12.5 按照卡点以上钻具在钻井液中重量的50%由低向高调节产生震击的拉力。

5. 13. 12.6 下放钻具,使下击器完全关闭,然后缓慢上提钻具,当心轴从摩擦卡瓦中滑脱而产生下击时立即刹车,若未解卡就逐步调节震击力按上述方法重复操作。

5. 13. 12.7 经多次震击后,如果下击器简体温度升高或震击释放拉力自动增加时,应停止震击,可以从调节孔注入机油,待冷却后再行震击。

5. 13. 12.8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有时可能遇到打捞工具或卡瓦类型的工具,知倒扣器、捞筒和捞矛等,由于抓捞牙或卡瓦牙嵌入落鱼,或操作不当和震击器震击后钻具伸长变形,亦或异物进入堵塞,单纯用钻具的重量已无法解脱,遇到这些情况,可接上地面震击器,调节到中等程度的释放吨位,若钻具上带有下击器,调节的释放吨位应保证能打开 下击器,即可震击解脱工具。

5. 13. 12.9 安全注意事项。

(1)连接到井口钻具上之前,要先在地面把其调节到释放吨位为零。

(2)震击前将吊环、吊卡插销捆绑好,以防震击过程中脱开伤人。每震击作业th,重 复上述检查内容。

(3)调节的释放吨位不应超过自由段悬重过多,如超过多,容易造成卡点以上钻杆顿 弯、顿断或地面设备受损。

5. 13. 13 套铣操作。

5. 13. 13.1 根据井眼及落鱼结构选择好铣鞋和铣筒尺寸,根据井身质量情况和鱼 头的深度来确定铣管的长度。非专用铣简要点焊止退环。

5. 13. 13.2 核算落鱼鱼顶及铣鞋碰鱼方入,连接套铣钻具:铣鞋十铣筒十钻具。

5. 13. 13.3 铣鞋下至距鱼顶1m时,开泵冲洗并记录悬重和泵压。

5. 13. 13.4 根据铣鞋碰鱼方入慢慢下放钻具探鱼顶,铣鞋碰到鱼头刹车,微合转

盘,转动铣筒套鱼,套进后泵压略有升高,此时可采用轻压、慢转、大排量进行套铣。对直 径为215.9 mm的井眼,钻压为30~50 kN,转盘转速为60~70 r/min,排量为30 L/s。

5. 13. 13.5 套铣过程中.铣出半个单根,上提钻具划眼一次。上提时,注意不要提 过鱼顶。

5. 13. 13.6 套完方人,接单根二次进鱼头时,如果遇阻,可加压5 kN,用大钳转动钻 具,这时如果方钻杆略有跳动,重量指示仪指针摆回原悬重,下放钻具无遇阻且能放到原 套铣井深,说明已套进,可继续套铣。

5. 13. 13.7 每次套铣至最后,应套过单根母扣以下2m,作为下次套铣的“引子”。

5. 13. 13.8 安全技术措施。

(1)铣筒下井遇阻不准划眼,以防出新眼。遇阻时,应起出铣简,修好井眼再下。

(2)铣鞋进鱼头时要慢,有遇阻立即停止下放,配合间断转动,以不同方向套入;也可 在铣鞋内焊销钉,用鱼头顶断销子的显示来判明铣鞋已套进鱼头。

(3)套铣中,若发生憋泵,立即停止套铣,应停泵放回水,活动钻具,选择畅通井段开 泵。先小排量开泵循环,后逐渐加大排量,正常后才能恢复套铣作业。

(4)铣鞋上端第一根铣筒最易损坏,应严格检查并倒换使用,每根铣筒使用50 h应 更换。

(5)套铣落鱼时,若鱼尾在井底,应全部铣完;若悬空卡钻,则用防掉套铣工具或在套 铣到离鱼尾1~2 m时,起出铣筒,以防落鱼下溜。

5. 13. 14 倒扣操作。

5. 13. 14.1 用正扣钻具对扣爆炸松扣或者准备齐仝强度大于井内钻具且尺寸相同的反扣钻杆、反扣公锥、反扣安全接头及井口工具等。

5. 13. 14.2 全面检查设备,特别是绞车离合器和链条,准备好事故销。

5. 13. 14.3 第一次正扣倒开后,处理好钻井液,起出钻具;方钻杆下接正反扣接头, 用钢丝绳双钳拉紧,然后电焊3条钢板;方钻杆与水龙头中心管之间所有连接丝扣均电 焊3条钢板(如用倒扣器,方钻杆下的接头则不需加焊钢板条)。

5. 13. 14.4 组合钻具:倒扣捞简、捞矛、公(母)锥等十倒扣安全接头十反扣震击器 十倒扣器十反扣钻杆。

5. 13. 14.5 下钻至距鱼头0.5 m处开泵冲洗,销住大方瓦和方补心,调整指重表, 并保证灵敏可靠,改成倒车准备造扣。

5. 13. 14.6 造扣(造扣方法与正扣公锥造扣相同)。造扣完后,改成正车,上提钻 具,使拉力稍大于打捞钻具重量,刹住刹把,再改成倒车,挂合转盘离合器,开始倒扣。

5. 13. 14.7 倒扣过程中,密切注意悬重和转盘倒转负荷变化:若悬重增加,转盘憋 劲不大,并旋转稳定,说明扣已倒开;若悬重上升至原钻进时的悬重,同时又没有憋劲,说 明祓卡钻具全部活动,此时应马上改为正车开泵循环(排量由小到大).并慢慢上提下放 活动钻具,此时不准转转盘。解卡后即可起钻;若悬重不断上升,憋劲很大,这时,应慢慢 下放钻具,等憋劲消失后再倒扣;若落鱼扣很紧,转盘离合器打滑时,停总车,用事故销销 死转盘离合器,控制总车气开关进行倒扣。

5. 13. 14.8 扣倒开后,改为正车,探明方入,开泵顶通水眼即可起钻。

5. 13. 14.9 安全注意事项。

(1)下井公锥、安全接头等必须准确测量并绘出草图。

(2)下反扣钻具必须用双钳或液气大钳紧扣,严禁转盘上扣。

(3)倒扣前,方补心(滚子方补心除外)必须用钢丝绳绑牢;倒扣时,人员退离到安全 位置,多余人员离开钻台。

(4)倒扣时应根据钻具的钢级和磨损程度限制扭转圈数。

(5)起钻不得用转盘崩扣和卸扣,必须用液气大钳卸扣或吊钳松扣,旋绳卸扣。

(6)严禁用钳牙代替防退扣用的钢板条。

5. 13. 15 打捞电缆操作。

5. 13. 15.1 穿心式电缆解卡操作。

(1)将电缆用专用夹钳夹牢,固定在井口上。

(2)从地面将电缆切断。在井内一端的电缆头上安装“蘑菇头”;在绞车一端的电缆 头上安装快接接头(与“蘑菇头”相接)。

(3)下钻时,吊起立柱,下边接好柯捞筒,然后将绞车一端装有快接接头的电缆由井 架工从钻杆水眼穿下去,与井内电缆上的“蘑菇头”相接,接好后由电测绞车拉紧,取掉井 口电缆上的夹钳,便可下钻。

(4)第一根立柱坐转盘后,将电缆接头用专用垫叉固定在钻杆母扣上,卸开快接接

头,再将绞车一端的电缆由井架工从钻杆水眼穿下来,与井内电缆上的“蘑菇头”相接,接 好后由电测绞车拉紧,取掉井口电缆上的夹钳,再下l柱。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打捞筒下 至被卡位置捞住仪器为止。

(5)提拉钻具吨位大小要听从测井专业人员指挥,上提钻具电缆张力减小视为捞住 的显示。

5. 13. 1-5.2 旁开式打捞筒解卡操作。

(1)将电缆通过侧板开口安放在打捞筒内,使钻杆从电缆一侧下入,直到捞住仪器。

(2)为了防止在下钻过程中损坏或折断电缆,必须注意:保护好电缆,吊卡不得压在 井口一侧的电缆上;要锁住转盘,井下钻杆也不能转动;下钻速度要慢,时刻监视电缆的 张力;算准仪器井深及下入钻柱的长度。

5. 13. 15.3 打捞电缆。

(1)电缆断落在井内,可采用捞绳器打捞。捞绳器分内捞绳器和外捞绳器。

(2)算出井内电缆拉断时断头处的井深。最好由磁定位测定电缆头位置,避免盲目 试探。

(3)第一次打捞下钻,捞绳器下过断头井深后要减慢下放速度。若无遇阻显示,最多 可下过断头井深15 m;转动3~5圈,上提l~2 m,然后放回原下深,再转一圈,印可用低 速小心起钻;在起钻卸扣时,一律用液气大钳卸扣或吊钳松扣,旋绳卸扣,严禁转盘卸扣。

‘(4)如果第一次未捞着,要继续打捞时,每次下钻深度只能增加100 m,直到捞住为 止。

5. 13. 15.4 安全注意事项。

(1)在现场利用旧公锥焊制外捞绳器时,注意捞绳器钩口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 般比电缆外径大15 mm左右,钩的根部比电缆直径稍小为好,捞绳器长为1.5~2 m左 右。

(2)每次下打捞器时,下深不得超过电缆断头井深100 m.转动转盘也不可多转,以 防将电缆扭成一大团而起不出钻具来。

(3)每次打捞出来的电缆要准确地测量其总长,为下次打捞提供依据。

上一篇:第二课诚信是金下一篇:物业督导巡查工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