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众传播管理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过程与大众传播密不可分:文化的发展催生了大众传播事业,而大众传播的理论完善和实践积累也同样影响了文化的塑造和发展。然而,应该看到,大众传播中传播内容庞杂、传播方式僵化、传播技术制约、传播把关薄弱、传播功能异化等消极因素使得大众传播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际大众传播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国际大众传播管理论文 篇1:

国际传播中的思想文化领域全球化问题

[摘要]经济全球化早已成为当今最热门也是最敏感的话题,全球化到底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它会对世界各国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和各领域的专家研究与思考的问题。而事实上,思想文化领域的全球化比经济和科技领域都来得广泛而不引人注目。这不是简单的互通有无的过程,而是激烈的生存竞争,它关系到世界占大多数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的幸福和尊严。思想文化全球化的主要工具无疑是国际大众传播媒体,那么国际传播到底是什么?它如何作用和影响思想文化领域的全球化?本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它对当今社会和世界各国带来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国际传播 全球化 影响 策略

全球化到底是什么?它又意味着什么?它会对世界各国产生怎样的影响与问题?这一直都是世界各国乃至不同领域的专家研究与思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经济全球化早已成为当今最热门也是最敏感的话题。而事实上,思想文化领域的全球化比经济和科技领域都来得广泛而不引人注目。这不是简单的互通有无的过程,而是激烈的生存竞争,它关系到世界占大多数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的幸福和尊严。思想文化全球化的主要工具无疑是国际大众传播媒体。那么国际传播到底是什么?在传播学中,传播被定义为信息的交流与分享。国际传播就是跨国界、跨民族的信息交流与分享。这些传媒依靠现代电讯手段,把信息传达给远距离的受众。

20世纪末,国际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以互联网为媒体的交互式传播为特征的 “无中心”传播。有人指出,互联网的出现,使大众传播一夜之间变得 “平等、民主”化了。但问题依然存在,如: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可能摆脱一种几乎是终极的阻碍——文化差异的存在,而文化的差异又被不平等的文化势力固化了。这使得国际传播中的全球化与地方化问题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与迫切。

一、国际传播及国际传播理论

“国际传播”尚无一个广泛认同、准确描述的界定。有人认为“国际传播是世界各国政府之间、人民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国际传播的研究是一种有各国文化的政府和人民的传播,它所努力体现的一种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和互动行为”。国内学者关世杰教授认为“国际传播是跨文化传播”,当然国际传播研究的是国家问题,侧重于大众传播,起源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而美国的学者罗伯特·福特纳认为“国际传播的简单定义是超越各国间的传播,即在各民族、各国家之间进行的传播”。

总之,国际传播就是跨国界、跨民族的信息交流与分享。它包括的形式极其广泛:书籍、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体;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卫星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电影、录像带等音像媒体;邮件、电话等电信媒体;跨国旅游、留学和移民;跨国宗教活动、文艺演出、展览、体育赛事;外交、军事活动及国际会议。国际传播的研究对象不可能囊括林林总总的传播现象,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大众传媒给当代社会和国家带来的影响,因此,国际传播可以界定为由大众传媒支持、具有全球化视点,供不同国家和地区交流与共享的信息的流动。

从国际传播的产生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理论,许多的理论争议集中在如何对当今形势的进行归类。安娜贝丽·斯雷伯尼教授认为20世纪60年代后国际传播领域被以下三种知识范式所主导:

传播与发展范式:源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发展主意思想。主要焦点:是关于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性质与发展的障碍问题。主要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价值观是政治参与和经济活动的主要障碍物,而政治参与和经济活动恰好又是发展的关键因素。实施的策略是运用推广传播媒介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纳了他们设计的思想并进行了实施,创造了新的价值的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即这种发展是放在一种进化论的、内生的方式中来看待,它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依附性。

“文化帝国主义”范式:是建立在对帝国主义的旧式批判基础上的“依附”范式。认为技术转让、媒介硬件的国际性流动,伴随着文化产品这种“软件”的流动,非但没有能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实际上加重了依附、阻止了真正的发展。“文化帝国主义”和“媒介帝国主义”模式都试图入侵全球性的发展动态和各种相互关系,诸如对外政策的各种旨趣和资本主义扩张以及媒介的基础设施和内容之间的联系。这种范式的假设:诸如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在各种媒介文化中被含蓄的表达,这些节目的输入决定性地改变了第三世界的文化环境。

这一范式带来三种批判:从时间纬度来看,正是“文化帝国主义”这个术语使得帝国主义所产生的许多深沉的、文化上的效果变得模糊了。如:“本真性”和“土著性”的讨论;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新的现实而提出的修正主义的“文化多元主义”范式。由于媒介环境结构更加复杂,西方费解的主导地位已经让位给多种多样的媒介行为者和媒介产品的流动。同时,“一股更为强大的、趋向于更高度的全球化和大企业联合化的潮流出现了”;对“文化帝国主义”模式进行概念上的挑战。主要来自一些分析媒介效果的新的方法,这些方法质疑“霸权的”模式所偏好的“国际皮下注射器”的假设。如将“积极受众”和“多义性”的论据用到国际传播中等。

修正主义的“文化多元主义”范式。它关注的是全球范围的、多元而具地方特色的、独立而快乐的媒介制作者、媒介产品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全球性的众多的文化流动圈。当然这种范式在某种程度上抽空了控制问题、文化盗用问题和媒介效果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安娜贝丽·斯雷伯尼教授认为有必要从第四种视角公正的看待全球和地方之间动态的张力以及全球性与地方性界限的变动。套用特林·明—哈(1987年)的修辞方式:这种观点称为“地方中的全球,全球中的地方”。

二、国际传播的全球化与文化霸权

国际传播的全球化表现为媒介文化的全球化。而媒介文化的全球化,是指随着西方媒介文化产品在全球的普及,各地的媒介文化内容和风格都发生了变化,西方制造的某一种文化成了一统天下的文化,而本土文化则渐渐从媒介上消失。这一情况只有少数地方能够幸免。过去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通常通过贸易壁垒和文化产品进口限制来控制西方媒介文化产品的蔓延。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媒介产品无国界就很快成为现实。文化帝国主义倾向认同国际传播效果的“皮下注射”模式,“美国”价值正持续注入第三世界国家。 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汤林森认为,当今世界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正处在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是生活经验的全球化,即所谓全球化的“文化经验”。汤林森对此的解释是,“是全世界全球各个社会、文化、体制以及个人之间,产生复杂交互关联的发展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将距离——物理上的或再现上的——做了极大的缩减,在特定的意义上,使得世界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但是它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关系‘伸展’的过程,那些主导我们日常生活的地方性脉络,移动到全球的层次”。汤氏否认媒介在文化扩散中的作用,而强调了受众在文化扩散中的主动性,认为正是受众的“主动”才造就了当下的“文化宿命”。换句话说,西方文化具有不可阻挡的魅力和优越感。 汤氏虽然不愿承认西方媒介霸权的存在,但却肯定了全球化对第三世界民众的影响力,肯定了第三世界民众意识形态的转化在全球化中的必然命运。

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简单地对各种文化的优劣进行辩驳,而应当理性地分析一下什么在对本土民众意识形态的涵化中起关键作用。不可否认,全球化肇始于经济领域,但即使是文化也与经济目标有很大的关联,比如媒介产品的出口,就是着眼于商业利润而来的。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生活形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和对生活的态度直至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念。久而久之意识形态自然就会发生变化。于是,带有商业目的媒介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具有了某种霸权。可以看出经济和技术的优势是这一霸权的来源。我们可以将其细分为文化霸权和媒介霸权两个方面。

产生于经济优势下的西方文化是一种原创的经济化文化,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专门给第三世界准备的,它同样提供给本国民众。随着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它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形态,显然它与制造国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场规则等密不可分。因此其消费性特点较为明显,因而也就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在市场化条件下相对于其他民族的本土文化,这一竞争力更为明显。自然也就形成优势力量或称宰制力,也就是霸权。西方文化制造者对这一点很清楚,也是他们引以自豪的地方。

安娜贝丽·斯雷伯尼教授认为媒介形式的全球化、媒介结构的全球化、媒介流通的全球化和媒介效果的全球化构成了媒介全球化的四个要素。媒介霸权常常与这四要素密切相关。随着媒介接受系统的分布与扩张的成功,越来越多的人因接近和使用电子媒介而成为全球化的受众。20世纪末,世界著名媒介跨国公司纷纷进行合并、整合,使他们在全球化中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例如,维亚康姆、AOL时代华纳公司、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等等都是在创造、生产和流通上系统完备的超级媒介公司。他们引领世界文化消费的时尚,“视自己为流行时尚的一部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出的78家媒介公司中位居前15位的都是美、日、德、澳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他们促成了文化产品的全球化流通。当然,媒介文化产品的销售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跨文化传播本身就存在许多障碍。

跨国公司和各国自己的策略是走“本土化”道路。如美国卡通《花木兰》的成功即是如此。“曾经被认为是外国的文化,如果与本土文化成功融合的话,将被当作是本土的,而这一文化结果又将成为文化转换的基础”。媒介文化全球化最掩人耳目的地方就是所谓的“球土化”策略。全球化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与本土化的形式风格结合在一起,更具吸引力。“球土化”是一个文化的缓冲地带,它既突出本土特征又突出全球的普泛价值。典型的西方文化内涵、高度现代化的形式与“伪本土文化”构成了征服全球的“真实的谎言”。众多的事实表明,球土化策略使得西方文化产品获得了新的生命。汤斯塔尔在《媒介就是美国》中指出,媒介体系对第三世界的输入,不只是硬件部分,也包括了西方的形式与文类;他认为这种情形会导致混血的状况发生。“媒介的流通强化我们混血的状态”这“混血状态”已被证明极具竞争力和渗透力,自然也就容易形成媒介霸权。

全球有许多著名的传播学者都对国际传播中的全球化问题作了相关的研究。如,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少南教授集中分析了会使政治、经济与文化边界分解的三种过程:国际化、市场化与文化互相渗透。他认为国际化造就了像欧盟这样巨大的政经联合体。市场化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统合了世界经济,实行全球分工。由于文化互相渗透,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已为各国接受,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份。这三种过程中,文化主权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最少,因为文化发展不但受到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左右,还有它的内在规律,会视乎环境需要而排拒或吸收外来文化。而德州大学传播学教授Joseph Straubhaar认为全球化无疑正在进行,但是他同时指出全球化有其局限,因为人们最终还是喜欢与自己相近和相关的文化产品,是以本土文化仍然有它的生命力。除了全球层次的文化系统外,还有地域和地方层次的文化系统,它们彼此影响、互相约制。在全球化过程当中,国家不但不会消失,还会在新的状况下再发挥主权的作用。英国伯明翰大学社会学教授Frank Webster在他关于全球化的论文中,特别提到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资讯社会中,资讯工作者大多数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这些人当中大部份是在其所在国接受教育的。由于教育控制在国家手里,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反作用力。

三、中国媒体的全球化策略

尽管我国媒体全球化面临种种困难,但是媒体全球化是我国媒体不可回避的趋势,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稍微落后就会丧失在全球传播中的话语权。因此,媒体的从业人员应该积极努力、创造条件推动我国媒体尽快走向全球。

(1)调整传播理念,树立全球观念。树立全球观念,意味着积极参与全球媒体竞争,虚心学习其他全球媒体的经营管理方式和节目制作方法,面向全球受众,按照国际传播的通行规则进行有效传播。

(2)重新定位媒体,淡化官方色彩。在发生重大国际事件时能够迅速进行报道和表达观点,在时效性上与西方媒体竞争,赢得全球舆论的引导权,从而在全球受众心目中树立时效性强、独立、可靠的媒体品牌形象。

(3)改进媒介手段,依托中文网络。传统形态的我国媒体,如报纸和广播电视形态的传播范围都受到空间距离的制约。报纸运到国外时,其新闻时效性已经大打折扣;广播电视的传播受到卫星覆盖面、信号质量的影响,这些硬件条件制约着我国媒体走向全球。互联网的出现为我国媒体全球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网络是一种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内容都可以通过网络供给全球受众,而且可以实现超地域、超国界的即时传播,这使媒体的节目覆盖面有了前所未有的地域性延伸,这正是全球化传播的最基本特征。

(4)重组传播内容,关注全球信息。在体制、技术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提供符合全球受众接受习惯的、高质量的节目内容是我国媒体走向全球化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媒体严肃的政治、军事新闻比较多,而且政治性、意识形态色彩比较明显,更多强调对他人的教育意义,不可避免带有宣传色彩,这样的内容很难打开全球传播市场。因此,应该对我国媒体的传播内容进行调整,全面、客观、公正地报道发生在全球各地的事件;政治、军事新闻的报道中增强时事性,减少政治性;增加经济、文化、娱乐、体育新闻的比重;加强对关系全人类命运的事件的报道,如“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以及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等。

(5)更新媒体语言,遵循国际规则。这里媒体语言指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在内的广义的媒体语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媒体语言的特点是:灌输、教育式的口吻,大量没有实质意义的空话套话。现在这种痕迹依然存在,这种语言风格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难以赢得全球受众。所以,记者要遵循国际通行的表达规则,少用宣传口号式的话语,多用具体、形象、生动、有人情味的媒体语言;少用高高在上的灌输、教育的口吻,多采用现场播报新闻、采访专家、电视辩论、现场热线等节目形式与受众进行平等的交流。把媒体的立场和观点巧妙地隐藏在形象的语言、活泼的形式中,潜移默化影响受众,这是高质量的传播内容实现有效传播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法]阿芒·马特拉:《传播全球化思想的由来》,《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4期

[2]毕一鸣:《全球化浪潮促进的现代媒介环境》,《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

[3]布拉德福德·霍尔:《跨越文化障碍——文化的挑战》,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毕一鸣:《全球化浪潮促进的现代媒介环境》,《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

[5]戴维·莫利、凯利·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6]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7]李天铎:《想象空间与认同并裂:媒介全球化的后果?》,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

[8]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武汉大学电视台)

作者:屈波

国际大众传播管理论文 篇2:

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过程与大众传播密不可分:文化的发展催生了大众传播事业,而大众传播的理论完善和实践积累也同样影响了文化的塑造和发展。然而,应该看到,大众传播中传播内容庞杂、传播方式僵化、传播技术制约、传播把关薄弱、传播功能异化等消极因素使得大众传播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文章归纳了大众传播与文化塑造的关系,分析了大众传播消极因素及其产生原因,总结出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在文化塑造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推动大众传播在自身的不断完善中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发挥更为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大众传播;消极因素;当代文化;塑造

文献标志码:A

在大众传播的作用下,中国当代文化的繁荣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文化的塑造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也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当代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对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消极影响,如何解决大众传播在文化塑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当代文化发展和塑造,显得至关重要。

一、大众传播与文化塑造的关系

文化塑造指某一时期的文化形成并丰富完善自身的过程,体现为文化积累、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变迁、文化重组、文化创新等方面。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传播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与文化塑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一方面,大众传播通过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模式、传播环境和受众五大要素制约着文化的构成和发展走向,促进文化的积累、传承、发展、变迁、重组、创新等。另一方面,文化从产生发展到变迁重组的整个过程,又通过自身的观念、意识等对大众传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产生影响,影响大众传播的经营理念、运行模式和传播观念等。

(一)大众传播和文化塑造的主体一致

作为大众传播主体的专业化组织、机构和普通大众,通过大众传播进行信息的选择、发布。他们在传播信息的时候亦把自我的观念和意识传播出去。这些专业化的组织、机构和普通大众同时又是文化塑造的主体,他们传播的信息和带有主观思想的观念、意识等,影响着文化塑造的内容。

(二)文化塑造影响大众传播的理念

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构成、文化现象和文化事件规定了大众传播的内容选择,而文化发展、变迁、重塑的时代特征也要求大众传播的传播内容符合其特定要求。尽管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由简单的文字传播演变为生动的多符号传播,但是从根本上说,大众传播一直在以文化塑造的要求为向度不断树立全新的传播理念。

(三)大众传播为文化塑造提供平台和素材

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信息的筛选和有意识地对某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事件进行强化传播塑造受众的观念和意识,影响受众的社会生活,进而实现其传播文化、提供娱乐、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功能。文化塑造主体之一的受众从大众传播中接收与自己观念意识相一致的信息,指导自己的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

在文化塑造的过程中大众传播担当着工具和载体的角色,一方面积极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另一方面通过信息传播又大大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和社会生活。

二、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描述

众所周知,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偏重于精神层面,是人类思想、意识的呈现,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收的任何替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当代文化则关涉到人的行为举止、礼仪规范以及社会风俗等诸多方面,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社会性等特征。中国当代文化根植于文化发展的沃土中,沿袭了以往文化塑造的经验方法,又借助了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优势,尤其是优越开放的大众传播环境这一客观优势,呈现出空前开放和包容的文化塑造景观。可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传播观念的改变,大众传播更加显著地影响着当代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塑造。

(一)主流文化凸显时代特征

主流文化是“在我国社会中具有主导性和规范性的文化,它维护国家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引导文化发展在我国,主流文化主要表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此作了明确的界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主流文化在我国现阶段的具体表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倡导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它时刻体现着当前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是当代文化中最积极活跃的部分。

(二)非主流文化个性鲜明

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非主流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泛指主流之外的各种文化价值观,是一种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的文化形式。随着80后和90后的成长与成熟以及现代传播手段的愈加便捷,这种倡导张扬、个性、另类的文化,成为年轻一代的符号特征。像网络中频繁出现的油菜花、打酱油等网络语言,内衣外穿的穿着审美,宅在家中的工作方式等,都可以看到非主流文化个性鲜明的身影。

(三)文化多元性趋势明显

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催生了文化的多元性。广泛的传播渠道和便捷的传播手段,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文化的传播呈现前所未有的宽松与自由,这为文化多元化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当代文化中传统与现代各显特色、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荟萃、民族间文化吸纳借鉴等现象,都是文化多元性的表现。

(四)传统文化逐步“时尚化”

中华民族五千年精华凝聚的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接轨,前所未有地显示出活力,与时代共进的传统文化被缀上了时尚的色彩。这一特征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中表现突出,作为一个“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上利用重新解读、深入挖掘、正史野史并重、科学传播与戏说结合、音视频与动画辅助表达等等,把传统文化以深入浅出、诙谐生动的方式传达给观众。这种化深奥为简易,化艰涩于生动的传播方式,给传统文化穿上“时尚”的外衣。

(五)大众文化日趋通俗化

大众文化通俗化与大众传播的发展密不可分。这里所说的大众文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而是专指“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一种以现代科技为传播手段的社会型、大众化的文化形

态”。它借助于现代的科技优势和传播手段。具有了包容性强、通俗易懂、易于接收和接受的特征,因而受众数量众多且分布的地区和阶层广泛。大众文化通俗化是由大众文化自身特征决定的。产生于市场经济下的大众文化,面向普通大众,因而通俗、浅显。当前,大众文化通俗化主要表现为流行音乐盛行大大影响着年轻一代的视听取向、快餐文化异军突起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文化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显著、山寨文化和草根作家涌现等。以现代科技为传播手段、以市场为目的的大众文化,商业化、娱乐性特征明显,易走向低级、庸俗,甚至媚俗化。

(六)本土文化呈现包容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我国当代文化中的国际元素也越来越多,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和社会生活等在迅速、便捷大众传播作用下向我们涌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当代文化的构成和发展方向,影响着我国当代文化内容的异变和重塑。这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影响尤为显著,其典型即是麦当劳肯德基式的快餐文化在我国的盛行。此外,西方文化中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及其对人性的尊重和自我的肯定被我们借鉴和吸收,丰富了当代文化的内涵。这些都呈现了我国本土文化的包容性特征。

三、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及其产生原因

(一)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

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传承文化、娱乐大众。它之所以能在当代文化塑造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与其传播者的特殊性、传播手段的先进性、传播渠道的广泛性和传播方式的规范性等特点分不开。然而,大众传播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这是由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所决定的。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包括:传播内容庞杂、传播方式僵化、传播技术制约、传播把关薄弱、传播功能异化。

(二)大众传播消极因素产生的原因

1 大众传播社会责任和文化功能的缺失

在市场化的今天,大众传播有时也会为寻求物质利益,“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就必然会导致创作重心由精神品格的发现和建构滑向单纯的对世俗享乐的追求,失落应有的认识价值”,大肆宣传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弱化了大众传播对文化筛选、剥离的文化功能,比如电视为追求收视率舍弃励志奋斗剧集转而力捧肤浅的青春偶像剧;网络盛行的低级恶俗的真人秀及审丑趣味;大众传播媒体对奢侈品消费和物质享受的过分关注等等。这些做法损害了大众传播在受众眼里精神向导的形象,背离了大众传播积极引导社会良好风气的社会责任。大众传播作为辅助文化积累、传承、发展、变迁、重组、创新的工具,就文化塑造而言,是积极引导文化有利于社会发展、人类进化,还是阻碍文化的发展创新、阻碍社会进步,是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和文化功能探讨的话题。

2 传播效果的差异和传播方式的不完善

大众传播类型的不同,传播优势不同,在传播内容的选择和传播效果上也各有差别,这是当代文化中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比例差别的主要原因:纸质媒体倾向于对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传播,易实现及时、深刻的传播效果;广播电视侧重于大众文化的传播,易实现生动、直观的传播效果;网络媒体对三种文化形式的传播皆有倾向,视时代需要和受众群而定,可实现及时、生动、形象直观以及相对自由的传播。以上三种大众传播类型由于传播内容选择以及传播效果的不同影响文化塑造,直接导致文化构成比重的不同。

大众传播方式主要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的方法和过程,不同传播媒媒体的传播方式存在差异”。不同的传播方式同样影响着文化的传承和变迁。对于纸质媒体来说,多选择直线式传播,强制性传达给受众信息,然而反馈环节的不完善使得受众的意见很难得以全面、客观地反馈;电子媒体采用直线传播和互动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克服了纸媒反馈不完善的弊端,然而在传播内容的保存上和传播深度上又缺乏有力措施;网络媒体的推拉式传播,可以使得反馈及时,信息全面丰富,然而网媒缺乏管制、传播者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又易导致文化塑造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3 大众传播技术对文化塑造的强制性操纵

近代以来大众传播对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推广,使得它对文化塑造的直接影响大幅度强化。尤其是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大众传播中的渗透和操作导致了文化的机械生产、批量复制,并产生了一种盲目追求商业化、消费化的文化形式。大众传播利用科技手段,在对文化传播上采用覆盖式传播和规模化生产的方式,对受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和社会生活进行强制性的信息输入和引导,导致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萎缩。大众传播对科技的广泛应用还间接衍生了“文化殖民”现象,即大众传播采用技术手段对受众进行某种思想、意识及行为方式的强制性灌输的行为。“文化殖民”容易形成某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的掠夺和占领。这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向亚非拉美等落后国家的文化传播中体现明显。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借口扶持落后国家,对这些国家进行文化输入,强制其接受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实现对这些国家的“文化殖民”统治。

4 大众传播缺乏法律法规的监督与约束

由于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自由度较高,使得普通大众也可以通过网媒和新媒体传播信息,导致信息来源泛化、传播内容庞杂。而且我国网络媒体起步晚、发展快,网络普及的速度和制度建设的速度不成比例,缺乏完善有力的法律管制和制度约束。尤其是传者素质参差不齐,缺少专业化的培训和职业道德的约束,对信息传播随心所欲不负责任,对文化任意的扭曲和偏听偏解,甚至走向极端传播的道路,影响文化正常的传承与发展。

5 大众传播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存在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大众传播因其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不同,传播观念和传播内容的选择必然存在差别。以电视媒体为例。我国各级电视媒体对欧美剧集和电影的引进,使得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随之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形成差异对比。如《X战警》中对人性尊重的描述和对政府要员胆怯、懦弱形象的大胆刻画,与我国传统观念中个人的渺小以及政府形象一贯正气、阳光的描述之间产生强烈对比;《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露丝尽管生死爱恋然而活着的人仍要继续生活、另寻幸福的爱情诠释与我国传统的从一而终、至死不渝的爱情观念也不同。同时,伴随这些电视电影的引进。西方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在向中国渗透,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这些由大众传播加剧了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使得我国当代文化的结构和发展方向逐渐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四、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消极影响

(一)大众传播内容的芜杂导致主流文化的式微

综观当代各种大众传播媒体,文化报道逐渐流于肤浅化、娱乐化,充斥着泛化的文化炒作和物欲横流的消费文化,鱼龙混杂的信息杂烩更是让我们难以明

确文化孰优孰劣,大众传播在内容上趋于庞杂、庸俗,文化构成良莠不齐,从而导致主流文化的式微。

(二)大众传播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上缺乏创新

中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历史久远和传播的误区,导致文化误解、流失甚至被他人掠夺,如提起中庸之道就认为是圆滑、怯弱;对待传统节日感情淡漠,重视不足,导致中国传统的节日被别国注册篡夺等。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的基础上需找新的方式,《百家讲坛》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大众传播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推陈出新的平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上需要新思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复活”。

(三)大众传播的炒作式传播导致文化塑造理性不足

近年文化炒作的成功者当属“山寨文化”。在大众传播或支持或声讨的浪潮中,山寨文化身价倍增,堂皇进入当代文化的“领地”。大众传播不遗余力地针对山寨事件或贬或褒的报道,反而成全了山寨文化在当代文化的显赫地位。暂不论山寨文化到底该不该享有此等待遇,我们感受到的是大众传播对文化塑造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近乎炒作性的宣传报道。

随着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的出现,传播自由空前高涨,各种声音皆有了传播的可能。像2008年的诸多文化事件中,大众传播过分踊跃地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不管是异地重修圆明园还是斥巨资兴建中华世纪城,大众传播都能在第一时间达到造势目的,放大各种文化事件,刺激着文化塑造的理性。这种炒作式的报道方式既缺乏冷静思考,又使得普通的文化事件升级,扭曲了大众传播对文化传播的本来目的,背离了大众传播公正、客观的特征,也导致了文化塑造的理性不足。

(四)大众传播的去中心化导致文化塑造的盲目性

去中心化的大众传播在网络媒体中表现突出,它打破了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众的固定地位,使得两者之间可以互相传播:传播者即是受众,受众借助网络和新媒体变身为传播者。这种传播方式一方面能够尽可能真实、全面还原客观现实,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受众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不同,对事实的鉴别能力亦会存在误差,表现在对文化的传播上,容易导致文化传播内容的不真实和文化现象的讹传、误传,误导文化塑造的方向,使得文化盲目塑造,文化构成真伪难辨。去中心化的传播在新媒体中表现也很突出,因而也就更加难以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客观和公正,文化塑造的盲目性也会因之加剧。

(五)大众传播功能异化导致文化塑造的媚俗化

大众传播的媚俗化,即“传播往往一味注重和迎合大众口味,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了传播文化的庸俗化、媚俗化”。当大众文化中世俗俚语、离奇事件、八卦新闻等构成比重超过一定比例时,就容易导致大众文化的异变,使得大众文化日趋浅显和恶俗。大众传播的功能异化是指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过分强化,导致大众传播的内容庸俗化,甚至媚俗化,进而影响文化塑造,使之出现媚俗化的异变。

(六)中外文化的传播难以做到交流互补

中外文化的根源不同,大众传播的宗旨和意义又存在差异,因此大众传播在对待中外文化的传播上必然会产生认识偏差和思想抵触。西方的大众传播,从根本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因此这种大众传播,在对自身文化的传播上必会浓墨重彩地宣传其自由、民主、开明、公正的方面,对待外来文化则可能会采用片面、极端的传播方式,刻意歪曲、隐瞒事实或对事件的报道上片面截取信息,歪曲他国文化现状。全球化语境之下,文化的交流与共融尽管是趋势,但就目前状况看,终究还是一种理想,为了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完整与独立,传播的秩序问题一直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大众传播此时充当了捍卫民族文化的角色。

五、破解大众传播消极因素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加强大众传播的传播把关

传播“把关”最早由传播学奠基人库尔特·卢因提出,传播学者怀特引入传播领域中,“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选择、对社会舆论的主动引导、对人类社会的文化缔构三个层面”。大众传播通过传播内容的选择来影响文化的构成,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把握社会文化的走向,影响文化的传承、发展、变迁、重组等。因此,要实现大众传播对当代文化塑造的有利影响和作用,必须加强传播把关。

当下大众传播做好自我把关,就要围绕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中心需要,努力担当起“社会公器”的角色。为此,大众传播既要负起传承社会文化的责任,又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需求,平衡好社会利益和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力促大众传播在当代文化塑造过程中发挥有效的影响和作用。

(二)建立良性互动的大众传播方式

大众传播是有组织有目的社会活动,要实现大众传播对当代文化塑造的有利影响。就必须加强大众传播的控制和约束,建立良性互动的大众传播方式。因此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实现自由沟通,渠道畅通。大众传播应建立健全反馈渠道,尤其是反馈迟缓且渠道狭窄的纸质媒体,除保留传统的读者来信来电来访等反馈途径外,更应借助于科技手段和网络平台建立专门的反馈渠道。二是在受众、传播者和大众传播管理者之间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估体系,使之互相制约;明确传播者和受众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受众监督大众传播的运行;明确大众传播管理者的职责,既对大众传播严加管制又要做到适度放权。

(三)积极提升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还有评估、创造和制作能力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可简单概括为: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提升媒介素养一般是指提高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目的使大众能够积极利用大众传播获取必需的知识、信息,更好的生存、生活。如何提升大众的媒介素养,充分利用大众传播的信息资源,是文化塑造必须考虑的问题,利用大众传播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使之既可以获取知识、文化,又可以监督大众传播。

(四)建立公正权威的传播法制环境

公正、透明、权威的传播法制环境是大众传播在当代文化塑造过程中发挥有效、有利影响和作用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大众传播法制仍不健全,大众传播缺乏专门的法律(新闻法)约束,传播立法迫在眉睫。尤其是关于大众传播中的新闻采访、发布、著作版权、受众权利的明确规定和维护等方面,没有专门具体的法律条文,大众传播活动的公正性、权威性、开放性和客观性时刻在遭受着严峻考验。特别是近几年来,网络媒体的发展和膨胀、新媒体影响的日益扩大,网络或个人对信息的传播缺乏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假新闻、传播媚俗化、受众隐私遭受侵犯等一系列问题拷问着大众传播的法律底线。

(五)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间兼容并包式传播

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间兼容并包式传播,是我国当代文化塑造过程中文化重组、创新的必经之路。当今时代,全球化已势不可挡,经济上的需要使得国家间、民族间、地区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从而也使得各种文化在碰撞中迫切寻找着一种交流、互补、共存的方式。大众传播恰好实现了这一点:促成不同文化间价值观念、思维意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互取互补,实现了文化的塑造过程中关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学习,实现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大众传播一方面为文化塑造提供素材和平台,积极引导文化的积累、传承、发展、变迁、重组和创新;另一方面,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又导致当代文化的异化和媚俗,扭曲当代文化塑造的走向。我们需要找到造成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消极影响的实质与对策,积极引导大众传播在文化塑造过程中发挥有利影响,促使当代文化塑造朝着积极、健康的道路前行。

(责任编辑 彭建国)

作者:杨 蕾 胡 晴等

国际大众传播管理论文 篇3:

浅议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网络传播中起着历史性重要的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网络传播的新特征越来越在网络中、生活中、工作中有所体现,它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使人们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它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起着推动作用。网络是一种传播媒介,但它与大众传播媒介不同,它是以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为基础,整合发展了大众传媒的传播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的。着重从传播技术和手段、社会功能以及媒介发展三个角度分析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关联;差异

目前,网络已成为一种重要而又时尚的信息传播工具。那么,相比于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又有什么特点? 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下面从以下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传播技术和手段看两种传播的关系

人类传播史上的每一次革命都是以传播技术的发现和创新为前提和基础的。大众传播的出现和发展,依靠的是印刷技术、通讯技术、电子传播技术的进步。高速转轮机的发明使报刊等印刷物的大量出版成为现实;电子通信技术使广播、电视成为远距离大量传输信息的媒介;通讯社是在电报技术发明之后出现和发展起来的。现在,激光照排、电脑编辑、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更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了大众传播的规模、速度和效率,并使它成为现代信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的出现开辟了人类传播史上的新纪元。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使网络传播得以成为可能并极快发展。1969年,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在美国诞生,它是从根本意义上对传播媒体的优势整合,成为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之后第五次传播技术革命。1983年,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上的标准通信协议,从此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有人说,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使人类进入“后大众传播时代”,也称为网络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由军事、科研领域转入商业、民事用途,依托其自由开放的系统结构和商业化的运作机制快速崛起,成为一个整合新闻、娱乐、商务、教育、科研、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信息传输平台,大大超越了以往新闻媒体的范畴。可以说,宽带技术、数字技术及Internet的开发利用,使网络传播在视频、音频、文本、图片等信息资源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网络传播比大众传播更为及时,传播面更广,交互性更强。而且,它突破线性的超链接方式,给大众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这种海量信息的优势是大众传播无法比拟的,网络让全世界的人民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从目前来看,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传播技术手段在某些方面有相互融合的优势。网络传播借鉴大众传播媒体的经验,力争使网络信息编制得更精彩更快捷。大众传播媒体也积极创办电子版、网络版,使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在网络传播方面有立足的一席之地。不过,网络上的E-mail、BBS、博客、QQ聊天,已经突破了大众传播的范畴,使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传播形式在网络上得以实现。

二、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两种传播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执行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对此,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拉斯韦尔的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三功能说”;美国学者赖特的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四功能说”;施拉姆则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则提出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等。

从以上介绍看,大众传播的功能是多方面和复杂的,任何一种分类都不能概括它所有的功能。其实,大众传播既有积极的社会功能,也有消极的社会功能。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主要有:

1.信息生产传播功能。这是大众传播媒介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功能。鲁迅说过: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人类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及时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和最新变化,以便获取信息采取相应的行动。据有关资料表明,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2.引导舆论和监督功能。一个社会,不仅需要政治力量、法律力量等硬控制,还要有舆论在内的软控制。大众传播能够以“议程设置”的方式,发挥引导舆论的功能。正如马克思所说,“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不仅是报纸,广播、影视、书刊都能影响舆论,引导舆论。此外,大众传播还能发挥监督社会的功能。通过揭露批评社会腐败现象和腐败行为、不正常的社会心态和错误的社会意见、封建迷信和其他社会消极丑恶现象、人为的安全事故和灾难等等,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监视监督,推动社会向民主、法制、进步的良性方向发展。

3.富脑增智功能。大众传播不仅传播信息,还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大众传媒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使其成为最富有潜力、影响最广泛的社会教育者,发挥着“延续文化”、“充当教师”的功能。如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世界各地》、《探索·发现》以及《百家讲坛》等栏目,人民日报的《科教周刊》、《国际博览》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以及各类知识竞赛、讲座等,都直接向大众提供新知识、新成果、新科技、新理论,带动人们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4.消遣减压功能。大众传播的娱乐、文艺性内容,以其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声画并茂、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形式吸引广大受众,使大众在工作学习之余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调节生活氛围,减轻工作学习压力,怡情悦目,裨益身心,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繁荣经济功能。实践证明,大众传播使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一极。广告收入、印刷收入、发行收入、制作播出收入、多种经营收入、不但使得大众传播媒体发展壮大,而且推动和带动了与传媒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为繁荣社会经济、增加社会财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统计,2008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实现增加值1 900余亿元,约占当年全国GDP的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2.6%,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从消极的方面看,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

1.诱导破坏功能。可以经常看到,由于对信息真实性缺少把关审查,致使大众传播内容出现虚假甚至误导受众的现象,给社会和公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破坏作用。轻者使大众接受错误的信息和知识,重者扰乱或涣散人心,危害社会稳定和安全。如,2008年发生的广州《信息时报》的“香蕉染癌”事件。

2.腐蚀污染功能。表现在大众传播中一些黄色新闻,色情、凶杀暴力、颓废内容,不良或非法广告等。这些东西腐蚀人们的心灵,毒害人们的思想,助长道德错位,造成道德颓废、道德迷茫,污染社会风气。特别对青少年危害甚大,对其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3.麻醉瓦解功能。大众传播使公众在接触媒介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公众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而且,传播的一些负面信息会挫伤人们的信心和精神,瓦解人们的心理防线,消磨人的意志,甚至使人出现精神崩溃。如某些媒体成天连篇牍地报道抢劫、凶杀、诈骗、事故等负面消息,会让人们觉得生活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随时都有掉进去的危险。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其社会功能有区别于大众传播的不同的特点,主要是:

1.人际交流功能。人们可以在网上通过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思想交流,充分表达各自的情绪。既可一对一,也可一对多进行交流。网络交流比较人际传播的交流来说,具有匿名性、偶然性、异地性、虚假性、广泛性、多重性等特点。

2.解构功能。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上网的人群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因民族、地位、学历、年龄、身材、官职大小等因素受到干扰,大众的言论自由超过以前任何一个传播时代。加上网络信息的芜杂低俗,对传统观念、经典文化、政治权威都形成了一种解构。网上侵权、诽谤行为时有发生,有的乃至引发官司。

3.远程教育功能。与大众传播不同的是,网络传播的知识学习和文化教育不需要与媒介直接面对面的接触,而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学习教育。选择方式多样,如视频会议、网上课堂、网上办公等。这样,减少了开支费用,却收到了同样的教育效果,并且在时间上更为灵活自由、内容上更为丰富。

4.商务经营功能。网上购物、网上商务洽谈、网上招聘考试、网上政府采购,网络传播比大众传播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就是交易更加及时方便。部分商业网络的建设,使营销方式、管理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善了组织内、外传播的信息流动,提高了组织目标的完成效率。

三、从媒介发展的角度看两种传播的关系

近代大众传播是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的。在19世纪30年代以前,印刷媒介尤其是报纸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承担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发行主要是政治组织的成员和其受影响的群众,且发行量均在数千份以下,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直到美国《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创刊,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廉价“便士报”以报道内容贴近百姓生活、价格低廉、发行量大(几万至几十万份) 为特点,赢得了读者大众的喜爱。

1838年,电报机的发明使通讯社得以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与电报不同,电影一开始就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登上历史舞台。1895年,巴黎出现第一家电影院,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进化成一种主要的大众娱乐形式。1911年,纽约的电影院有400家,每周观众人数达到15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很快发展成为包括生产、发行和放映在内的大规模产业,成了艺术、娱乐、商业和现代技术的融合。

电影虽然创造了新的大众文化,但是电影并没有进入一般人的家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传媒是广播。但是,1906年广播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广播是作为军事、政治需要而使用的。直到1920年11月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获得从事标准广播的第一张正式营业执照,商业广播开始后,广播才得以较快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法国、英国、前苏联、日本、中国先后建起了广播电台。1946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建起了新华广播电台。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家庭收音机普及率达到80%。二战后,收音机成为现代人获得信息和娱乐的便利媒介。

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20世纪20年代,电视在美国开始进入试验播放阶段,20世纪40年代试制成功彩色电视,20世纪50年代电视迅速成长为全世界最主要的大众传媒。1958年我国成立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节目,1973年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电视的发展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由地上波传输到卫星传输、由模拟信号到数字化的变革进程,每一次变革都大大加强了电视媒介的影响力。据统计,2008年底,我国广播电台总数为282座,电视台302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4.5%和95.81%。报纸发行种数为1 931种,比1978年的186种增加了10.3倍,平均期刊数达到19 548.86万份,普及率为每千人132份。就出版而言,我国2008年共有出版社573家,出版图书233 971种,总印数达64.08 亿册(张),期刊9 468种,平均期印数16 435万册,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大众传播相对发达的信息社会。

网络传播是伴随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而产生的。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在美国宾文法尼亚大学诞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德国的通讯社、报纸开始采用计算机装置发布消息,开创了新闻媒体走向数字化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出现,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各国普及应用。198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网络是“第四媒体”。近年来,报纸、电视、广播及许多企业纷纷上网。1999年,国内上网的报纸达273家,全国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报道机构达700多家。网络的信息传播超越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介,它作为一种多媒体综合性的信息服务者,在信息传播和服务大众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据我国《新闻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资料表明,我国已有手机报刊300多种,网络报纸1 000余种,网络期刊超过两万种,网络出版机构5家,网络数据库经营企业近10家。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四、结束语

网络是一种传播媒介,但它与大众传播媒介不同,它以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为基础,整合发展了大众传媒的传播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网络传播既包含了大众传播的特性,又包含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以及群体传播的特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黄庆.网络传播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才智,2009,(33).

[2]张永霞.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融合之道[J].新闻爱好者,2009,(24).

[3]张菊兰.网络媒体的发展与传播理论的再认识[J].新疆社会科学,2009,(4).(责任编辑/ 郭伟)

作者:曲 畅

上一篇:思政教育网络传播论文下一篇:老式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