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工作计划

2022-04-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你是处在何种工作岗位上,书写工作计划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通用工作技能。在新的年度,很多人又在为如何写好计划苦恼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节能技术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节能技术工作计划

2012年节能技术监督工作总结

2012年公司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同时,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化管理、苦练内功,加强节能技术监督,结合增收节支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公司年初制定的能耗目标及考核指标。

一、生产指标完成情况与计划及同期比较

1、 发电量:全年完成发电量6771万kwh,完成年度计划的118%,同比减少电量350万kwh,减少4.9%。表现在:一是运行小时增加24小时,多发电19万kwh;二是运行平均负荷减少421KW,减少电量369万kwh。

2、发电煤耗: 全年完成发电煤耗289.18克/kwh,低于年度控制指标300g/kwh,同比下降31.74g/kwh,主要一是机炉效率稳定,保持了发电煤耗的变化平稳;二是2#机运行时间增加。

3、发电厂用电率:全年完成发电厂用电率6.20%,与同期比下降了0.70个百分点,减少耗电47万kwh。

4、补水损失率:全年累计完成补给水率2.19%,低于目标控制值1.8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96个百分点。

二、能源计量监督

2012年公司对30家热用户的供热仪表进行定期年检,每月校验3#、6#皮带秤。

三、每月技术经济指标和工艺指标监督

按照公司年初制定的工艺指标考核办法和经济指标考核办法,每

月由信财部对甲乙丙丁四个班组进行考核,按考核结果排名次分配考核奖金。

四、燃煤稳定供应管理

目前电厂燃煤煤种变化较大,如果燃煤特性不稳定将使锅炉燃烧不稳、可靠性降低,将直接影响到发电机组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建议在迎峰度夏期间,加强燃煤稳定性供应管理工作;

根据煤种的特性变化,及时开展燃烧调整工作,防止积灰、结焦;加强监视锅炉各段烟温和壁温,控制锅炉炉管爆管事故等的发生。

五、2013年节能技术监督工作计划

1、优化工艺指标和经济指标考核工作

2、开展主要设备电耗分析

3、完善发电机组运行参数

重点关注主蒸汽参数不达标或达不到设计参数,冷端指标不达标,如凝汽器真空度差、真空严密性差、凝汽器端差大等问题。

第二篇:技术部节能降耗计划[推荐]

技术部节能降耗工作计划

节能降耗,就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用最少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管理来说,节能降耗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因为企业经营的目的除了承担其应有的责任外,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效益既要通过不断地扩大经营而取得,也要依靠尽可能的减少费用支出而增长,换句话说,要通过节能降耗,以达到增收的最大化。节能降耗,从我做起,其次要在技术方面有过硬的本领。从自身岗位做起,练就过硬的本领,只有具有精湛的技术,才不至于出废品、次品,才能避免更大的浪费。只有低成本才有高效益,现技术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改善模具材质,延长使用寿命,楔横轧模具现采用材质为

55Mn,最多轧制数量10万条(20万件),通过与唐山大方技术部门沟通,要采用70Mn2MO高碳钢材料能增加模具耐磨性和强度,有效的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提高产品外观质量,轧制数量约15万条(30万件)产量可提高50%。

2、 摆辗模具采用5CrNiMO材质最多可锻压3000件产品,

改用离心铸造复合半钢材质可锻压5000-6000件产品,待模具磨损报废时,再重新车削利用可有效节约模具费用,减少支出。

3、 现在产品品种多、产量大,产生的废品较多,一些产品有

外观缺陷不是很严重的产品,特别是体积较大、较重的产品,在终检时可单独存放,由熟练的电焊工进行焊补、修

磨、正火、喷砂,可减少废品损失。

4、 每月产生的疏松废品较多,约占废品总数的65%,损失

较大,中心疏松空洞≤2mm的产品通过到莱钢技术中心做抗拉强度试验,经客户加工、装机实验,此种产品不影响产品强度,探伤工序可根据客户需求、产品技术要求制定探伤工艺,可减少探伤部位,多数产品可只探三点,位置在产品两端和中间,但必须做到不被客户检验和加工时发现。

5、 新产品设计制作尽量做到一次轧制两件或多件,可减少消

耗,提高材料利用率,模具制作要精心设计和加工,有效缩短模具调试的时间,减少调试废品。

6、 模具的加工制作从切块、修磨、钻孔、车削,尽量做到自

己制作和加工,内部加工费降5%;没有制作能力需外协加工的产品,要货比三家,价格比去年降10%,并签订加工合同,确保产品质量和按时交货,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利益。

7、 提高产品外观质量,缩小弯曲度范围,直线度由≤0.8mm

减小到0.6mm,单边加工余量由1.75mm减小到1.5mm,在确保满足加工的情况下,减少产品加工余量。

采用数控锯床后,下料长度应执行工艺标准的负公差,从而减少料头余量。

节能降耗需要我们有创新思路,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增强责

任心,树立企业主人翁的观念,人人都来献计献策,围绕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创造,而且要增强员工的节能意识和资源意识,充分调动员工节约能源的积极性,形成节能降耗的好习惯,为企业发展壮大做出贡献。

技术部

2012.3.13

第三篇: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年公共机构节能 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安宁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局把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紧紧围绕既定的工作目标,认真开展了节能减排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年初签定的《2012年度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的有关要求,我局对2012年度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保障措施、确保节能目标实现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健全公 。

3.制定宣传培训计划,认真开展节能降耗培训,增强依法节约意识,使干部职工了解和掌握节能降耗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要求和基本常识。

(三)狠抓节能管理

1.加强用电设备管理,合理使用照明、办公设备,要求全局干部职工下班后自觉关闭电脑、电灯、饮水机等用电设备。

2.加强用水设备管理,无“跑冒滴漏”及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合理实施办公区绿地和景观浇灌,严禁采用漫灌方式。

3.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编制和规模,淘汰高耗油、高污染车辆,加强车辆管理,实行定点加油、维修、保养和实现“一车一卡”加油制度,无公车私用现象,加强车辆用油定额管理和考核。

二、明确节能指标、落实工作责任

2012年,我局实现了公共机构节能目标:完成全年的能耗统计和报送工作,实现本年度的节水、节电、节油、节材、单位建筑能耗和人均能耗总体水平降低的目标任务。并积极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

三、采取有力措施、切实降低能耗

(一)加强节能技术改造

1.对本单位高能耗、高污染设备有计划实施技术改造。重点抓好照明、电热开水器、信息机房等耗能设施设备的节能改造。

2.积极应用节能技术,用水器具更换为节水器具。办公室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

(二)抓好办公用品的利用

1.建立和落实办公用品采购、配备和领用制度。办公用品的采购和配备一般采购能耗低、优质、廉价的办公设备,不采购高能耗办公用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优先或强制采购节能产品的有关规定,加大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集中采购力度。并且对于配备的用品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领用物品时由办公室进行认真地统计,完善物品领用制度。

2.推进无纸化办公,纸张充分利用,双面使用纸张。积极推广使用环保再生纸,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开展垃圾分类处理等专项活动,探索建立废旧灯具、电子产品和办公设备的集中回收处理机制。

3.减少一次性签字笔和纸杯的使用数量。办公室内基本不使用一次性签字笔,公务接待尽量使用瓷杯,严格控制一次性纸杯的使用数量,纸杯的使用基本是对于外来人员,单位里的工作人员自带水杯或茶杯。

四、今后努力方向 在今后工作中,我局要着力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大节能降耗监督检查力度。

第四篇:会计与节能——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报告

会计与节能——能源会计

摘要:

能源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能源的利用程度和能源的人均占有量是衡量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程度的体现。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也快速增长,加大了国内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而目前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还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仍属于粗放型经济,同已达到完整工业化建设的国家相比,能源浪费较大。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各国加大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力度;对资源、环境的关注使能源会计应运而生。能源会计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成本收益核算之列,以加强企业对环境问题的考虑,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能源会计发展状况,指出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对我国进一步开展能源会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能源、节能、能源会计、可持续发展

正文

一、我国的能源现状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其中,煤炭消费量1.9亿吨,原油3.1亿吨,天然气423亿立方米。2006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亿千瓦左右,居世界第二位,发电量2.89亿千瓦时。我国有世界第一位的水能资源蕴藏量,世界第三位的煤炭探明储量,世界第10位的石油探明储量和世界第19位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同时我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51%。由此可知,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油气资源依赖进口,能源开发和运输成本较大,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污染严重。

二、我国节能技术的现状和应用

现状:近年来,我国的节能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已使国内许多行业从中受益,并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势头。总体来看,我国能源开发与节约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能源效率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效率水平依然偏低。

应用:

1.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是针对使用煤炭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提出的技术对策,是最大限度利用煤的能源,同时将造成的污染降到最小限度的技术方案。从概念上说,洁净煤技术是指煤炭从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中,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

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高新技术的总称。它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保效益结合为一体,成为能源工业中国际高新技术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

2.节约石油和替代石油技术

(1)甲醇替代石油 甲醇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与现实使用的液体燃料极为相近的燃料性能,燃值高,抗爆性好。其生产原料很广泛,产品的运输,储存,分装加注和使用,与目前市场上所供应的内燃机用汽油和柴油燃料特点极为相似。同时甲醇还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重要原料。

(2)乙醇替代石油

乙醇俗称酒精,它是以玉米,小麦,薯类及秸秆为原料制成。将乙醇脱水加入适当变形剂,然后和一定比例的汽油进行混合,就是清洁燃料——车用乙醇汽油。经检测,与普通汽油相比,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后,CO排放量降低60%以上。

(3)天然气替代石油

天然气热值高,一般在9 000大卡/立方米以上。能源效率高,一般燃煤电厂的能源利用率不超过38%而天然气发电效率可达52.5%以上。近几年世界液化天然气消费增长5.7%,远高于原油,核能,而全球煤炭消费为负增长。天然气用途也越来越广。

(4)其他,如等离子无油点火、燃油乳化、燃油添加剂等节油技术。

3.电力节能技术

(1)变频调速节能装置

目前变频调速技术在电厂得到广泛应用,电厂辅机安装变频调速装置后,节能效果显著,一般节电率20%以上。实施循环水泵叶轮切削,管道改造,改变阀门节流降压供水模式,适当降低带压循环水泵的扬程或选用大流量水泵,均可有效节约电能。

(2)新型电力变压器节能

近年来,随着新型电力变压器逐渐普及,变压器的整体损耗水平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电力传输中的能量浪费仍十分巨大。为此诞生了更先进的电力变压器,如采用多级接缝的铁心结构与非晶合金铁心材料,显著降低空载损耗,采用高温超导技术具有低损耗与低成本的优势,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电力变压器节能技术。

(3)降低线路损耗

4.建筑节能技术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减少CO2排放以及地球温室效应的影响,多年来,我国开展了相当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采取先易后难、先城市后农村、先新建后改建、先住宅后公建、从北向南逐步推进的策略,全面推进我国的建筑节能发展。取得了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促进了建筑节能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5.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

我国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三、我国发展能源会计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中,还未建立与环保费用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仅在企业“管理费用”科目中设置了“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予以披露。企业应该承担起向社会公众披露有关环境会计信息的责任,这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

段。

(一)从国际环境来看:

1、实行能源会计是与国际接轨的需求产品出口的需求

发达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成为了最热门的国际话题。有一种说法是:完全的自由贸易在一定程度是加速了环境的恶化(污染随着产品的出口而扩大),因此很多国家都希望政府出面干预本国对外的贸易往来,制定一些协调环境与经济贸易的法规。而1995年WTO也成立了贸易与环境委员会(CTE),以协调贸易措施与环境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对绿色的重视不够使得我国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连连受挫,出口商品经常因绿色问题遭受惩罚。因此我国政府很有必要将“绿色”强制性地引入企业,并且纳入企业管理中。而能源会计就是这样一个管理工具,不仅可以强化产品的绿色工艺,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绿色管理意识,这样产品走向国际才可能实现。

2、实行能源会计是企业进行国际交流的必要

能源会计在国际上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进入了较深入的研究阶段,如:制定能源会计准则。经济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成为必然,商业贸易往往是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而会计作为企业之间交流的语言必须具有国际化的标准。所以在国际趋势向能源会计转变的时候,我国应该坚决地进行能源会计的研究与实践。

(二)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实行能源会计是一项改善经济与环境的重要举措。

1、能源会计可以保障国家循环经济的运行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主要有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大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增强企业对资源的再利用的意识,可以从能源会计入手,能源会计是绿色经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核算的范围,使企业更直观的认识到企业经营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这种耗资行为带来的企业成本的增加。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必然会通过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成本,比如:二次利用资源、开发新能源等,这实质上就是促进了循环经济的运行。

2、能源会计有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现状

我国经济处在飞速增长期,对资源的需求是巨大的,在这同时出现的严重浪费也是不容忽视的,据中科院的调查显示:我国约有18%的企业依靠资源和生态的透支来获取收益。我国环境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由制造污染的企业来负责,因此有必要强制企业实行能源会计核算与披露,并加以制度管理来使企业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从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

(三)从企业自身来看实行能源会计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

在企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一流企业作标准,二流企业作技术,三流企业作产品”。率先将“绿色”纳入管理层考虑范围的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会因对环境治理的投入而出现成本增大的情况。但换个角度来思考:这样的企业就可以首先在这场必然到来的绿色革命中成为标杆企业,为整个行业确立一个绿色标准,而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往往会以行业标准作参照,这样确立标准的企业在政府制定政策的时候就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可以使政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符合的国家政策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另一方面,在社会上开始广泛关注环境的时候,具有绿色先锋形象的企业会

得到社会上广泛的认可与赞许,在与企业的下游经销商谈判时,绿色的因素会为企业添加筹码;同时大大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

四、能源会计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欧美国家有关做法值得借鉴:

在过去的许多年当中,有很多国家制订了必须披露的社会和环境报告的法规,特别是在北欧的一些国家,荷兰、瑞典、挪威以及丹麦都制订了一些指南性质的法规。

瑞典和挪威都要求企业在年报中披露环境绩效的信息。

荷兰走得更远,要求公司提供两份环境报告,一份提供给公众,另一份给政府代理机构。

在1999年,丹麦政府出台了一项立法,要求丹麦公司通过绿色账户来披露环境信息。

在1990年召开的有关环境措施会计信息揭示问题的会议上,应联合国际会计和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的要求,通过寄发调查表的方式,秘书长作了关于10个国家20个大公司绿色会计时间情况的调查报告,并对此予以评价并提出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挪威要求公司董事会在其年度报告中,必须揭示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在这方面所采取的措施。通过调查,发现不少与环境有关的会计处理意见。

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应揭示其所有的有关环境的负债。

巴西证券交易委员会则建议在董事会报告中,要报告有关环境保护的投资,如果企业因无法解决某一环境问题而使企业的继续经营受到影响时,则应列为或有负债加以揭示。

在荷兰,凡是与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一切费用,均可以从应税收益中扣除。 加拿大国家统计局正着手建立包括辅助账户的资源和环境核算体系,其主要目的是针对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估计,以提供收集环境数据的框架,为更好地衡量经济的稳定发展服务。

(二)我国发展能源会计面临的问题:

1、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环境的关注程度是差距很大的,如澳大利亚会有很多的节能措施:宾馆的厕所都分半冲和全冲,水箱结构稍加改造,节水不少;街头树下都用木屑覆盖,雨后积水,刮风不起沙。国家制定的环保法规居民会自觉执行。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环保意识还没有形成,而社会普遍的忽视给企业以投机的机会。

2、相关制度不健全

开展环境会计是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但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不容乐观。

尽管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如1979年颁布的《森林法》和《环境保护法》、1982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和《海洋环境保护法》、1984年《污染防治法》、1985年《草原法》、1986年《矿产资源法》、1988年《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保护法》等,同时还制定了许多行动计划和战略方案,在环境保护实践中形成

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环境政策。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核算和披露。

但同时这些法律、法规的覆盖面还不全面,各项实施细则也有待明确,特别是在可操作性方面有待改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急需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定具体的法律规范。在实务操作中,企业的环保责任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没有公认的计量基础,环境信息收集与计量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中,还未建立与环保费用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仅在企业“管理费用”科目中设置了“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予以披露,前者指企业按规定缴纳的排污费用,后者指企业对厂区进行绿化发生的费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企业应该承担起向社会公众披露有关环境会计信息的责任。然而,我国企业在目前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还远远不能满足所有利害关系者的要求,如何满足、满足哪些信息要求,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3、理论研究不深入

我国开始接触能源会计已经到上世纪90年代,因此在研究的深度上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我国也缺少对能源会计系统性的研究,因此经过多年的发展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大部分仍是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先进成果。

4、企业披露不规范

能源会计应披露的信息主要有:环境成本、环境负债、与环境成本和负债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而目前我国在环境因素的确认与计量方面仍没有完全的定论,尚处于进一步探讨的阶段,这相当于还没有为我国真正的在企业间执行能源会计打好基础。

5、专业人才储备缺乏

我国对能源会计的研究主要是专业学者进行的,由于没有开设能源会计的相关培训,导致企业中懂得能源会计的人才并不多,这成为我国企业中实行能源会计的障碍。

五、对我国实行能源会计的建议

(一)增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引起社会更广泛的关注

建立实施能源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协调好,达到双赢,必须得到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上文已经分析我国环境污染的问题之一就是国民的环保意识没有形成,因此应加大开展社会宣传的力度,培养国民的环保意识,为政府和企业接受能源会计打好思想保障。同时还应该在大专院校开设能源会计的课程,展开有关能源会计方面的培训,强制企业派出会计人员接受培训,为我国实行能源会计做好人才储备。

(二)政府出台更加完善的执行和监管制度,并加大奖惩力度

一方面是进一步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并加强监督环节的执行力度。用法律来约束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规范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是修订我国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加进会计要素,并且必须在报表中披露,使企业在制定规划的时候考虑环境、资源成本,从而避免企业行为的短视性;规范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便于会计人

员的迅速掌握与实际操作。

(三)提高我国能源会计的理论水平,注重学科交叉的研究

一是可以增进与先进国家的学术沟通,并由国家组织引导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二是注重能源会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研究,争取能源会计能够尽早地解决我国企业实际的问题;三是在局部地区开展能源会计的试点,小范围的解决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平稳的过渡到全部企业。

(四)建立健全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

完善资源计价的方法,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对环境因素在报表中的披露方式应该予以统一规范,增加企业间的横向可比性,避免披露方式不统一而造成的企业环境责任不清和报表阅读者的不便。

六、结束语

目前能源会计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环境保护法律的相继出台以及我国正在进行的会计制度改革,能源会计的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社会重视程度不够、人才储备不足等原因,我国距离真正实施能源会计还需要一段路要走。

第五篇:锅炉节能技术论文环保节能减排论文

关于电力工程锅炉节能排污技术的探讨

摘要:排污是电力工程锅炉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锅炉排污的的概念、排污装置的合理使用、排污热量的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说明,以达到重视电力工程锅炉排污、安全生产、节约能源的目的。

关键词:电力工程 排污装置 锅炉排污 安全生产 节约能源

1 概述

控制好电力生产锅炉中锅水的水质符合的标准,使炉水中固态溶解物在一定限度以内,需要从锅炉中不断地排出碱量、含盐较大的水渣、松散状的沉淀物、污泥等,这个过程就称为锅炉排污。

电力生产锅炉排污,分为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两种方式。其中,连续排污又称为表面排污,它是不断地将水面附近的高浓度的盐分锅水排出,使锅水的碱度和溶解物符合锅炉水质标准;另外,定期排污又称为间断排污,它是定期地从锅炉水循环系统的锅筒或者下集箱的底部排放出锅水中的悬浮物、水渣或者其它沉积物。

正确地进行锅炉排污是保障锅内水质良好,减少锅内结垢、预防金属腐蚀和蒸汽污染的有效办法。但是,如果排污不当,操作过程不合理,会造成严重后果,轻则损坏阀门管道,浪费燃料或者排污量增加,重则形成水垢腐蚀,影响传热并降低受压元件的强度或造成锅炉内严重缺水,危及锅炉的安全运行。所以,锅炉的排污意义重大,设计、安装、运行等操作管理人员应该特别重视,从排污中减少损失,从而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

2 电力工程锅炉节能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生产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竞价上网的不断推广,节能降耗已成为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重要手段之一。变频调速技术,不仅顺应了生产自动化发展的要求,而且,新技术的利用不断推动整个电力行业的进步,同时也开创了一个节能高效的新时代。

2.1 分析变频调速技术的节能表现 在电力的生产中,人们一般常用的手段是调节阀门、风门或者挡板开度的大小来调整泵与风机转动设备。这样不论生产的需求如何,风机必须按照规定转速运转,如果运行情况变化,则阀门、风门、挡板的节流损失消耗能量浪费。

在电力的生产过程中,控制精度不仅受到很大的限制,还容易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和设备损耗,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设备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风机、泵类设备多数是利用的是异步电动机驱动的方式运行的,所以,存在启动电流大、机械冲击、电气保护性差等很多缺点,这些因素不仅降低设备使用寿命,而且如果负载出现机械故障的时候不能保护设备,经常出现泵损坏,同时电机也被烧毁的现象。

最近几年来,我国处于节能的迫切需要同时对产品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加上采用变频调速器易操作、控制精度高、免维护、可以实现高功能化等特点,采用变频器驱动的方法开始取代以往的控制方案。使用变频调速技术改变电机转速的方法,比采用阀门、挡板调节更加节能,设备运行情况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2.2 从系统设计方面进行改进 在整个设计初期,就应该仔细考虑如何降低厂用电耗,锅炉发电机组的厂用电水平就基本接近煤粉锅炉发电机组的。在电厂进行设计的初期,设计单位、锅炉厂、辅机制造厂以及设计院等部门要进行频繁

,应该讨论辅机容量选择、系统配置、阻力计算等很多方面的问题,从而为厂用电的降低打好良好的基础。

2.3 锅炉节能改造方案 从各个电厂的实际情况看来,很难确保给水在最佳工况点附近运行较长时间,只好通过给水调节阀的节流改变管道阻力特性曲线来改变泵的运行工况,提高水泵的效率,降低驱动机械的能耗。所以,为了降低水泵的能耗,除了提高水泵本身的效率,降低管路系统的阻力,合理配套并实现经济调度外,建议加装液力耦合器来实现对锅炉给水泵的变速调节。

目前很多电厂采用的是母管制给水系统,这种系统根据所需给水量的变化,增减运行泵的台数,即所谓台数调节法。如果台数比较多,那么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以使各泵的运行情况接近于高效,所以运行经济性也是比较好的。有些给水系统还配备了流量大小各不相同的给水泵,根据负荷进行大小泵搭配运行,即所谓经济调度,这样运行经济性会更好些。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行经济节能性,最理想的方案还是变速调节,因为台数调节法仍然存在一些节流损失,而且在变负荷时泵的运行效率仍然有些降低。

3 电力工程锅炉排污

3.1 锅炉的排污装置 锅炉排污装置,包括锅炉本身范围内的排污,排污阀及锅筒内部排污导管等装置。其中,排污导管要求有足够长度并且要水平安装,导管的一端要封死,并且每台锅炉应安装独立的排污管,且排污管应尽量减少转弯,保障排污畅通且能接到安全的地点,以及排污管和锅筒、集箱、排污阀的连接部分要牢固、无腐蚀现象。排污阀一般是利用闸阀、扇形阀或者斜截止阀。排污阀的直径为大约为20~65mm,规定的蒸发量大于等于1t/h或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7Mpa的锅炉,排污管必须装两个串联的排污阀。在进行锅炉排污时,排污

,所以在停止排污后,要将逐渐冷到室温。为了减小排污阀的频繁承受温度压差、积垢腐蚀磨损、热冲击、振动等恶劣的作业环境,串联的排污阀也有规定的操作顺序。连接顺序通常为锅筒(或下集箱),阀1(慢阀),阀2(快阀)。排污时先开阀1再开阀2(因为阀2承受压差,易损坏),停止排污时先关阀2,再关阀1(因为阀2承受压差,易损坏),这样的操作顺序可以使阀1处于无压差下启、闭,作业条件好,使用寿命长。在维护修理的时候,我们只需要重点检查或更换阀门2就可以了。其中,阀1是慢开阀,通常使用斜球式排污阀或者慢开闸门式排污阀,也就是普通的闸阀,它必须具备有抗炉水碱性腐蚀的特性,阀2是则快开阀,通常使用摆动闸门式、齿条闸门式阀门来满足排污的动作及时间要求。

3.2 锅炉排污的热量回收 锅炉的排污率一般是锅炉容量的3~10%,为了使这部分排水带出的热量不被浪费,我们通常会回收利用,一般是在锅炉房内要设置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膨胀器,将因降压后产生汽水的炉水分开并分别加以利用。锅炉产生的蒸汽通常是通入大气式热力除氧器,给给水的除氧,锅炉产生的污水则是通过换热器降温利用热量后再安全地排入地沟。

4 小结

我们通过合理正确的锅炉排污去除水中的杂质、水垢、泥污,不仅很好的控制锅水的碱度及含盐量,使炉水水质符合国家的标准,还保证了受热面的清洁,延长了锅炉的使用寿命,其中排污余热的充分利用,还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这样看来,设计单位、制造单位、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等必须重视锅炉节能排污的问题,理解节能排污的意义,根据排污量的大小,正确操作利用排污装置,

充分的回收利用排污的余热。这些,都有益于保障锅炉安全、可靠、长期地运行,并且减少电力生产中不必要的损失,达到节约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江蛟,CFB电厂厂用电分析及降低措施,2004.

[2]工业锅炉实用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工业锅炉技术大全,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

[4]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5]工业锅炉,1992.

[6]工业锅炉技术管理手册,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第六篇:化工节能技术

化工08-1 任龙

06082576

夹点技术原理与最新应用

摘要:夹点技术是过程集成技术的一门方法学.它将热力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相结合,用以确定过程系统能量利用与回收的优化配置,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能耗。本文论述夹点技术的原理,概述它的工业应用情况。

关键词:夹点技术原理

应用

夹点技术是英国Bodo Linnhoff教授等人于70年代末提出的换热网络优化设计方法,后来又逐步发展为化工过程综合的方法论。夹点技术是能量回收系统的重大突破,80年代以来夹点技术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迅速得到推广应用,现已充公的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的连续和间歇工艺过程,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夹点技术的基本原理

夹点技术是以化工热力学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函数,对换热网络整体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过程包括冷热物流之间的匹配,冷热公用工程的类型和能级选择;加热器、冷凝器及系统中一些分离器、蒸发器等设备在网络中的合适放置位置;节能、投资和可操作性的三维平衡。最终的优化目标是确定出具有最小的设备、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并满足把每一个工艺物流由初始温度加热或冷却到目标翁杜的换热网络。

夹点技术的应用领域

夹点技术起源于换热网络设计,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已延伸到除反应过程以外的所有化工过程,在热电联产、分离序列、蒸馏塔、热泵、热机、干燥器、公用工程系统及一般的工艺过程设计与发行等方面均有应用,涉及到众多工业部门。

夹点技术的应用效果

(1)降低能耗

通过改进能量回收系统及公用工程系统节约能量费用,实现区域热联合,充分利用废热或废料发生热量。

(2)提高生产能力,改进质量控制

通过解除过程系统瓶颈而不改变加热炉及主要机泵设备,可达到增产的目的。

(3)降低投资费用

对工厂建设投资和操作费用加以评估,并提出解决办法,可在少投资或不投资、少增加或不增加能耗的条件下完成工程改造和扩建,提高能效。在新设计中可以做到操作费用和设备投资又节省,在改造中可更好利用已有设备,也可减少新增抽象换热面积。

(4)降低环境污染

可以用排放废气或废液最少为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减少三废,降低温室效应。

夹点技术的发展 夹点技术自问世以来呈现出三维的发展趋势。第一维: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换热网络→热电联产网络→整个工艺过程→涉及若干过程和服务系统的整个工厂;第二维:网络优化的评价指标逐步深入:能量费用→投资费用→原材料费用→可操作性,弹性,安全性,可近控性等定性指标→水费用→污染物排放量;第三维:设计类型逐渐发展:新工厂设计→老工厂改造→间歇工艺过程综合。

夹点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

夹点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压力降优化,柔性设计,蒸馏塔目标设定,低温过程设计,间歇过程综合,降低水流率,全局能量系统综合,排放目标设定。

夹点技术的最新应用

鉴于夹点技术的节能减排效应和经济效益,其在石油、化工等过程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常减压装置消耗的能量约占炼油厂总能量的25%~30%,已成为炼油厂消耗能量最大的装置。某规模为250吨t/a的常减压装置,换热网络终温较低,装置能耗较高,换热网络的可操作性差。针对此问题,在夹点技术的基础上,李哲等结合工艺流程模拟软件和换热网络计算软件对原有常减压换热装置进行优化,得到了近于最优的换热网络。新的换热网络实际运行后,使原油的换热终温提高了27℃,装置能耗降低2.35Kg 标油/t 原油,年创效益接近12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石油宁夏炼化公司100万t/a 常压蒸馏装置建成投产后,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下运行,近年来随着原油加工量不断增加,装置“瓶颈”逐渐显现—原油换热终温偏低、加热炉效率低、产品出装置温度高等,能耗长期偏高,迫使装置优化改造。采用夹点技术改造后,原油换热终温由271℃提高到了294℃,装置加工量由140万t提高到200万t,装置能耗由原来的10.5kgEO/t降低到9.76kgEO/t,加热炉效率由85.72%提高到了90.36%。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装置能量利用率和装置加工量提高显著。

蔡砚等[7]对一套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加氢裂化装置进行用能分析,发现存在跨越夹点的传热的不合理用能情况。结合工程实际和经济因素,运用夹点技术对装置进行分析,发现该装置节能潜力高达31323kw/h。根据夹点换热原则结合对现有换热网络的利旧问题的考虑,得出两种具有显著优势的换热网投资1122.7万元,可获得节省2174.4万元/a的经济效益 夹点技术不仅局限于热力学问题,更加广泛的延伸到水系统设计中。近年来,水夹点技术的应用对于节约过程工业的新鲜水、大幅减少废水排放量方面优势显著。中油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炼油厂[8]应用水夹点技术确定了全系统最小的新鲜水用量9.83t/h,与原用新鲜水量为24.3t/h相比,该项目实施可使该厂用水量节约59.5%,在获得81.02万元/a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对解决目前面临的水资源危机意义重大。袁一星等[9]运用水夹点技术对M炼油厂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最小用水量114.25t/h,与原用水量为148t/h相比,该项目实施可使该厂用水量节约23%。

总之,当前能源供应短缺成为经济增长的“颈瓶”之一,对于石油、化工等典型的过程工业,用夹点分析的方法对过程系统的用能、用水状况进行诊断,可找到过程系统的用能“瓶颈”所在,夹点技术在换热网络、水网络中的应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量的工程实例证明,利用夹点分析技术,指导具体过程系统工程的改造或设计,能降低公用工程消耗量和初期的投资费用,实施方法简单,具有明显的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1>Linnhoff B,Hindmarsh E.The Pinch Design method for ExchangerNetwork[J].Chemical Engineer Science. <2>Linhoff.B and FlowerJ.R.Synthesis of heat exchanger networks:PartⅠ:SystematicGeneration of energy optimal networks.PartⅡ:Evolutionary generation of networkswith variouse criteria of optimality <3> LinnhoffB.,JRFlower.AIChEJ. <4> Clmeda,T.,F1toh,Kshirko.Ind.Eng.Chem. <5> LinnhoffB.,WDWitherelloilandGasJournal

<6>姜磊.常减压装置能量系统优化改造[J].石油化工应用. <7>蔡砚,冯霄.加氢裂化装置换热网络的节能改造[J].现代化工. <8>张济民,夹点技术原理与应用

<9>王俊美,陈金华,夹点技术原理与最新应用 <10>吴大可,陈树林,夹点技术及其应用

<11>徐文斌.常减压蒸馏换热网络优化与改进[J].高桥石化,

<12>李哲,康久常,佟韶辉.常减压装置换热网络的优化设计[J].当代化工 <13> 张玉巍.常减压装置加工高酸原油工艺方案探讨[J].河南化工 <14>高峰.赖桂兰.杨雪梅夹点技术在苯乙烯装置节能上的应用

<15>白玫用Aspen Plus和夹点技术系统调优化工用能-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16>徐舜华.刘伟.杨帆求解换热网络夹点的Excel电子表格法-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17>徐兵.梁玉祥.易美桂.李春桃.刘经星.刘洪杰煤焦油蒸馏工序的能耗分析-煤炭转化

<18>陈彦霖.崔晓钰.郭广品吸收式制冷系统换热网络优化-流体机械 <19>张国钊,环氧丙烷装置换热网络优化与废液换热器改进研究 <20>金涌.王垚,以循环经济理念推进生态化学工程现代化工

上一篇:经营数据分析报告下一篇:经济扶贫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