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考与努力

2022-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关于思考与努力

洞泾镇努力完善社会治理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社区管理和社会治理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对如何落实2014年市委一号课题,推进社会治理“1+6”模式,努力提升社会基层建设水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社会管理;1+6模式;社区建设水平;探索与思考

[

上海市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指出,街道、乡镇和村居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创新社会治理,加强以街道、乡镇和村居为重点的基层建设,是关系上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工作。洞泾镇作为上海市松江区城镇化进程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集镇,近几年来始终以社会建设和民生导向为重点,积极推进市委“1+6”课题成果落实,推进改革创新,鼓励社会参与,全镇社会建设和管理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与其同时,伴随着人口总数不断增加、社会结构趋于多元、群众利益诉求复杂多样,洞泾镇传统的社会管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社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社区党建层面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一,党建项目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有的基层党组织还未形成鲜明的党建特色,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探索形成。少数党员干部对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存在着被动推进的现象。比如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逐渐与服务积分挂钩,一些志愿者为了赚取积分而开展服务工作,一定程度上曲解了“志愿服务”的本意。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从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角度去进行深刻认识和领会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重大意义和必然趋势。第二,党员干部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部分基层党员自身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特别是组织关系在居民区的一部分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的意识不强,存在不参与、不主动的现象。个别党员干部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思想和认识,对待社区问题角色定位模糊,还没有完全从签字盖章、上传下达等行政管理的角色定位中转换过来,解决复杂矛盾的方式单一,与人民群众生活、文化上的诸多服务需求不相适应。

(二)居委会自治与共治层面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一,自治与共治活力没有完全激发。洞泾镇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情况呈现出一高一低态势:老式社区开展活动,居民参与度高;新成立社区开展活动居民参与度比较低。究其原因,老式小区基础设施比较齐全,居民的生活比较稳定,人与人之间关联比较紧密。而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尚未配齐,人员入住率不高,流动性大,造成居民之间生活交集不多,社区“冷漠”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共同利益为导向的自治行为。第二,市民化程度还不够高。洞泾镇通过动拆迁基本完成了村民向城镇集中居住的目标,村民都以动迁者的身份迁移到动拆迁小区,居住的环境变了,但个人的行为还未真正转变。如在一些社区中毁绿种菜、乱推放杂物、乱搭建等现象屡禁不止,居民市民化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针对被征地农民开展了一系列的学历教育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他们的文化程度提升较快,但其劳动技能、工作技能还是相对缺乏,就业创业能力不高,家庭收入主要以租赁收入为主,加之动迁补偿,即使工作也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简单服务型的职业。而原村民的活动还限制在村落经济结构和村落社会圈之中,对社区的概念比较淡薄,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和经验严重不足,对市民身份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三)社区网格化管理层面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一,社区网格化资源整合不够。由于政府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分别按照条和块建立起来的众多网格没能有序的整合在一起,无法实现业务协同,使网格化停留在表层,导致网格功能的虚化。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各基层单位、部门的信息采集量不够,不能全面掌握辖区内信息的实时变化;各单位、部门间的联系不紧密,信息共享系统尚未建立,联动指挥中心不能全面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信息收集不足导致难以预判各类事件的发展轨迹,不能将期望的社会治理目标同预测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在出现问题的临界点之前就发现问题,事先制定纠偏措施。第二,网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阶段,基层网格的网格长多为兼职,主要由社区干部、综合协管员和物业管理员等人员兼任,他们的本职工作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这就势必造成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疏忽,厚此薄彼现象易成常态。由于准入门槛较低,部分基层网格长的学历普遍不高,对于各类业务的掌握程度不够,面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有限,极大地阻碍了工作的开展。

(四)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参与层面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一,社会组织建设不足。一是社会组织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员老化、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匮乏;二是社会组织属于非盈利性组织,主要从事社会公益性事务,收入较少,基本没有经费节余,各类人才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三是人才资源开发和投入不足,对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需要专门的机构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人才的保障和激励机制。第二,社区工作人员执证率不高。据调查,目前洞泾镇社区工作者95%以上没有执业证书。如何提高社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已经成为镇党委、政府重要工作。

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1+6”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一)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基层社区党建工作。一是突出思想引领,营造社区党建氛围。要强化核心意识,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要强化主人意识,要使所有的社区成员和社区单位树立起社区责任观念,认识到自己是“社区人”,都应该是社区工作的参与者,都应该在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中发挥作用;要强化共建意识,尽快形成“社区是个家,建设靠大家”的浓厚氛围,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要强化服务意识,社区党组织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想情绪,倾听群众的呼声,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化解矛盾,解决困难,带头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增强党的工作的渗透力。二是突出分类管理,创新党建机构设置。建立全镇社区党建工作服务中心,定期研究、部署社区党建工作,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组织、监督和落实工作。对社区党建工作的情况,要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家底”,按照党员类别、生活规律等情况,合理设置党支部和党小组。党员人数较多的社区,要设党总支部,便于进行分类管理。对外来务工党员、“人户分离”的党员,要成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接受社区党组织管理。三是突出提高素质,加强党务队伍建设。要着眼于提高党员素质,坚持“三会一课”等制度,要赋予新的形式,充实新的内容,提高党员教育的质量。党的活动,可以参观城市建设新成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也可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或文体活动。要善于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和倾向进步的个体商户、私营业主等参加,扩大教育面。同时,要加强社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把思想政治素质好、懂经营管理、有党务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选配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要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采取“流动党课”等方式,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党务工作队伍能力素质。

(二)转变政府职能,注重提升居委会自治与共治水平。一是转变社区治理传统模式。加大在社区设立工作站的步伐,实行“议行分设”,解除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之外的行政性工作,使社区居委会能够集中精力履行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全力抓好社区自治管理。为保证社区居民自治这一机制的制度化,必须制定和完善社区自治的规章制度体系。在社区这一层面上,首先要建立社区自治章程;其次要逐步健全和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如建立健全社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听证会制度、社区事务协调会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二是扩大社区居民参与范围。首先,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加大社区建设资源的投入力度,满足居民更多的物质、精神和文化需要,进而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其次要加强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网络,使居民逐渐认识到社区共同利益与自身利益的紧密关系,从而产生内在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理解社区、支持社区的行为。再次,要完善社区服务,提高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具有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性质的社区服务体系和惠及全体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的社会化社区服务体系。三是畅通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渠道。在正式渠道建设上,建立健全相关规章,保证居民参与的各种权利;在非正式渠道建设上,鼓励社区组织的发展,为居民参与社区生活提供一条畅通的渠道。要完善议事会、听证会、评议会以及各类联席会议制度,为居民群众自我管理居民区事务搭建平台。同时,通过建立一支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开展社区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从而保证社区居民的诉求有专人受理和服务,保证政府的工作有专人落实,进一步理顺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的关系。

(三)完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一是科学构建网格管理体系。科学划分覆盖社会管理网格,加大网格人才的引进力度,动员和组织更多的党团员、特长人员、居民骨干等参与组队开展网格服务。畅通服务人员与居民的联系渠道,把进网格联系的街道和社区干部联系方式进行公开,通过服务中心、短信平台等渠道,做到政情民意双向交流,务求实效地开展服务。二是优化网格人员素质结构。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不仅要处理好网格内的具体事务,还要兼顾好各自的分工工作,专人单项、一岗一责向一专多能、一岗多责转变。针对参与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双向需求”,组建有心参与、有能服务、有需求市场的队伍。建立完备的网格员教育培训机制,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各类业务知识的经常性教育和培训,提高把握全局、服务群众、处理基层复杂矛盾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完善网格管理协调运行机制。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实现镇网格中心的案件流转速度加快、综合执法力度增强、指挥协调能力加大。设立街镇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推动网格化管理向城市住宅小区和农村地区拓展,推进网格化管理与大联动、“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融合互动。加强城市管理顽症整治力度,巩固扩大整治成效。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健全物业服务市场机制,着力解决小区难题顽症,将镇属社会治理的职能部门纳入联动分中心。

(四)坚持群策群力,形成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社区参与创新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一是引入专业服务,规范组织发展。注重与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合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专职社工岗位,负责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具体指导。成立社会工作协会,由专业社工指导、培育各类从事居民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同时,对社区社会组织给予全面扶持,争取必要资金,提供活动场所,引导社会组织实行会员制,增强社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围绕以人为本,突出培育重点。重点培育和发展三类社会组织:首先是居民自治类,主要是矛盾纠纷调解维权站、计生协会、业主委员会等社会组织。其次是公益服务类,主要是面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户、优抚对象等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社会组织。再次是文体康乐类,主要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健身等社会组织。三是立足作用发挥,搭建载体平台。成立“社区工作服务站”,依托社区相应的社会组织,负责开展辖区内的居民服务工作,接受社区居委会的评估与监督。各社区工作服务站推行“社工+义工”模式,建立联动机制,既充分发挥职业社工的专业优势,又弘扬广大志愿者的志愿精神,逐步形成社区党建、社区行政、居民自治、小区治安防范等相结合的社区社会服务体系。

(五)完善保障制度,全力推进社会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结合编制“十三五”规划,确定一批社会管理服务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本地区部门整体工作部署,做到与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部署、同推进,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强化队伍保障。首先是充实基层信访、综治、城管等单位的力量,充分发挥好他们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骨干作用。其次是尽快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体系,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社会管理领域。再次是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领域的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服务水平。同时要提高社会组织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将社会组织各类人才有效纳入党和政府人才工作和政策战略范畴,发挥他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作用。三是强化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大社会治理工作经费保障力度,确保社会治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对社区的办公经费、人员经费保障也应足额拨付,加大财政预算。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者工资待遇结构,逐步实现社区工作者的同工同酬,配之以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真正实现投入产出成正比。

作者系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 捷

作者:陈雪华

第2篇:关于节能减排的努力

节能减排,我国“十一五”规划中的重要任务,已不仅是政府的一个行动目标,它能给企业带来经营上的收入,让城市居民能获得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更是一条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务必增强紧迫感,加大攻坚力度,力求取得更大成效。

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随着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的猛增,经济发展和环境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一边是企业成本压力和资源性产品供应的安全问题不断膨胀;一边是老百姓对生存环境要求日益提高,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

节能减排,箭在弦上。

2006年12月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党全社会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

2007年4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下大力气、下真功夫,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履行政府向人民的庄严承诺。

2007年6月初,我国政府先后公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进一步明确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2007年11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节能减排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决策和部署。现在,节能减排的推动力度在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在进一步落实,社会的氛围进一步的浓厚,节能减排的效果进一步显现。

2008年3月24日,财政部宣布,2008年将安排27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其中,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奖励资金75亿元;中西部地区城市管网建设奖励资金7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40亿元;“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治理奖励资金50亿元;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及节能基础工作等35亿元。此外,加上中央建设投资中安排的148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共计安排418亿元用于支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节能减排需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努力

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3%,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首次出现双下降。

而要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还面临巨大的挑战。

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多管齐下。

可喜的是,我们一直在行动。

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耗能大户在不断改进技术、“上大压小”、淘汰落后落后产能,实现节能减排。

中国华电企业集团作为我国五大发电企业之一,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以改善资产结构、优化运行方式、加快技术进步、强化节能管理、节省项目建设资源为主要抓手,截至2007年底,公司供电煤耗347.11克/千瓦时,比成立时的369.51克/千瓦时降低22.40克/千瓦时;火电企业发电厂用电率完成6.67%,比成立时的8.54%降低1.87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节约标准煤385万吨,节约用电24.3亿千瓦时,节约燃油38.5万吨,直接实现节能价值33.5亿元。

另一方面,实现节能减排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其实,一些简单易行的改变也可以起到节能降耗的效果。比如上班族可以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车上下班而不是开车;在不需要继续充电时,随手从插座上拔掉充电器;每天洗澡时用淋浴代替盆浴这些都是节约资源、能源的好方法。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成就的背后却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发展中的经验告诉我们,若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不转变发展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经济发展也受到影响。况且,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作者:惠鹏权

第3篇:对努力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实践性思考

【摘要】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注重高校整体协调和谐发展,注重树立高校和谐管理思想和方式,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

【关键词】构建 和谐校园 思考

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到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形成的《决定》,再到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又谋划了重要的战略和理念。这一战略和理念不仅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更重要的是把不断提高全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摆在了执政的全过程中。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建设和谐校园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

1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精辟论断,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新经验,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精髓,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形成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成果既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发展要求及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做出的科学揭示,也是对社会主义本质、鲜明特征做出的科学概括;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科学发展。

大学不仅对整个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引领和支持的作用,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辐射和示范作用。其作用通过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成果,为社会进步提供多种优质服务体现出来。由于历史积淀和发展环境,办学实力和办学规模,办学经验和管理方式的不同,使不同大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但就其共性而言,仍然是在建设和谐校园的实践中,是否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贯穿在办学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建设环境;另一方面,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持续的人力资源。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最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内涵发展、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和创新举措,努力处理好学校发展与人的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科研秩序、校园秩序等都呈现出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态势,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共同组成的一个以教育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组织。在这个社会组织中把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其彰显力量的“粘合剂”,是和谐——使校园内部各要素处在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

2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2.1 注重高校整体协调和谐发展

高校整体协调、和谐是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整体协调、和谐中既包括高校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中诸多要素的确定和实践,也包括高校在实现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中运行机制的协调与和谐,既包括高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构思与实践,也包括各行为主体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的状态。

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作为一所高校在发展中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是学校办学的历史积淀和凝炼。任何一所高校在发展中对于这个涉及学校的重大问题都将给予极大的关注和不懈的努力。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构思与实践,包括对教育教学活动组织有效的理念和中心工作的定位。教育教学活动作为高校一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能否组织有效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诸多环节中,最重要的是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各高校在有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都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了有效组织的思想、目标、措施等,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组织的理念。理念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思想和观念的“灵魂”,需要要将其变为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和谐的思想观念是组织有效的关键,也是高校坚持教育教学是中心工作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需要在高校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和谐氛围,以此推动高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工作的各项工作的发展。在我国诸多高校的发展中,或者是一所高校内部诸多二级学院实力的对比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有的发展生机勃勃,而有的几乎毫无社会影响和发展潜力。在一所高校内部也存在诸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深究起来,无不与和谐的思想观念是否确立有关。

2.2 注重树立高校和谐管理思想和方式

管理的本质是决策和效率,通过科学管理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这其中应将“以人为本”作为高校实施科学管理的价值基础和核心,体现在高校实施有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思想和方式已充分体现在胡锦涛同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特征”要求中。从构建的角度讲,我们应把民主法制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指导原则和运行机制,把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和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设标准和检验准则;把诚信友爱、融洽相处、爱岗敬业、刻苦勤奋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础和办学基础;把创新意识得到张扬,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目标。

为此,学校应始终坚持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理念;努力做到决策民主、学术民主、管理民主;通过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教授会、民主党派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和政策讨论等,使学校更多的人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层面,参与学校的管理,使学校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学校应始终坚持公平正义,协调各方的原则;努力做到竞岗公平、学术公正、分配公正;通过健全学校不同岗位人员竞聘上岗机制,激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努力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积极营造按贡献大小体现分配、激活各类人员人尽其才的氛围。学校应始终坚持诚信友爱、融洽相处的教育;努力做到“以人为本”、诚信做人、关爱他人、和睦相处;通过努力营造“以人为本”,诚信做人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提倡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热爱学校的精神,树立师德楷模、优秀学子的形象;并且建立必要的个人信用档案等,大力营造和谐校园的氛围。学校应始终坚持创新为先的工作机制,创新在一所大学就是形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的一切教育活动,无论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无论老教育工作者还是青年教育工作者,在学校应该处处渗透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励学生彰显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办学主张;通过建立健全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机制,把学校的发展引向传承文明,创新知识和技术,创造财富,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之路。

2.3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建设与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它通常体现在三个层面上。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校容校貌、教学手段和科研条件,大学生课外文化体育科技活动等,反映办学思想、教育方针、育人观、道德观、人才观等办学主张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校园文化物质载体和反映;也包括制度层面的学校师生员工在共同的教学科研管理学习工作生活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这些成文的制度与约定或校纪校规,对学校师生员工和各级组织产生的规范性、约束性作用,其内核仍然是校园文化对个体或群体的影响;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校风学风、道德风尚等,它是形成校园文化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内容的核心和根源。校园文化中精神层面内涵的优劣,是检验一所学校建立和谐校园的标志。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和培育,其形成和发展既与办学者(亦可称教育者)的思想、素质、人文育人观念有关,也与学科领域不同,学生来源不同,学校发展历程不同有关。学校要将校园文化建设摆在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整体布局中统筹规划和设计,精心组织和落实,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的应有内容和要求,在校风学风建设目标和方案及学校制度建设中,同样需要把和谐校园的理念融入到其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中,应该把学会生全面成才作为办学的旗帜,体现在培养人才的全过程,这既需要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更需要教育者精心组织好每一门课或每一次教学活动,这其中和谐的思想观念应通过教育者得到张扬和渗透,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和谐诚信的思想观念,为其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是劳动技能、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协调发展,而且这种协调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学校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目标,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上,把和谐的思想观念及要求,科学合理地组织落实好。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方法,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努力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大学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学校党委在统揽全局,谋求发展中,应注重和谐校园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意识、成才意识、和谐意识,汇集构建和谐校园的力量,使其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21):3-22.

[2] 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J].求是,2007(1):3-6.

作者:田 真

第4篇:关于班级学风改进措施与努力方向

一个班级的班风是这个班级所有成员素质的综合体现,是这个团体健康与否的重要体现。班风直接关系到了班级的各项建设和所有班级成员的个人发展,它是班级建设的根基。为将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集体主义、团结协作力和较强凝聚力的和睦大家庭展,。特制定本方案。

1、加强班级制度的建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备的班级制度,有利于班委团支部各项工作的开展,也让班级成员知道,班委团支部处理事情对事不对人。

2、班委应发挥积极的领导作用。班委应积极为学风建设出谋划策,如组织各种有益的学习活动;学习委员应常与授课老师沟通,传达同学们的意见,帮助老师拟定适宜的教学计划。此外,班委应重点关注那些学习积极性较低的同学,给予鼓励,进行督促,营造班集体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

3、成立“学习促进小组”,发挥团队学习的积极作用。例如,参加同一资格证考试的同学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定期集会,检查各自的备考进度和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答疑等,以构建一个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交流平台。

4、加强资源共享、学习经验交流。如可以通过召开学习交流会,以主题讨论形式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或组建网上交流平台,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实时交流,共享资讯和资源。班级学风的好坏不仅对班集体的先进性有决定性作用,对个体的发展和培养也

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集体的每一分子都应竭尽所能,给予学风建设充分的关注,以保持其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5、每月组织一次班级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活动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视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节。在组织活动时应充分考虑班级成员的经济接受能力,力争每位班级成员都能参与,并注意出行的安全。

6、积极组织班级成员参加外国语学院的各类比赛如演讲辩论等,班级结合英语专业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文化活动,创建求知上进、生动活泼、团结互助、争先创优的良好班风。增强班级成员集体主义

7、学习方面严格按照班级学风建设方案组织班级成员开展学习,号召全体班级成员冲击学部学院“优良学风班级”荣誉称号。

三 本方案为班委进行班风建设的指导方向,每位班级成员都应积极参与。班委依具本方案开展的各项活动之中,全体班级成员应共同参与一起创建本班良好学风。

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英语师范班级,我们有绝对信心和实力成为外国语学院上最为优秀的班级。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是一群有着远大报复的大学生,所以我们会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我们团结务实、刻苦努力,我们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我们斗志昂扬、一心向前,我们这个集体汇聚了系上各种各样的人才,有学生会的精英干部,也有成绩优异的三好学生,但我们知道这些都只是我们先天的优势,我们会做到胜不骄,在

以后的班级建设中更加努力,不断追求,开拓创新,因为只有不断前进的班集体,才是最优秀的班集体。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是教学基本建设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继续继承和发扬外国语学院优良学风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以丰硕的成果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使班级成为一个学风浓、考风正的学习氛围,形成“修德,求是,博学,笃行”的良好学风,使同学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5篇:关于“权力”与“权利”的思考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即:“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本人认为,必须在法治观念的层面以及在承担法律责任的层面上,分别梳理清楚“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使国家与社会成员都能明确其自身的法律地位,和行使“权力”与享有“权利”的法定情形及合理条件,真正使“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关于“权力”与“权利”的思考的角度与层面很多,如从概念的来源、不同法律部门中的体现、不同学派的不同理解、不同学科中的不同使用等等,本文不可能囊括。在此仅从最粗浅的普法常识的角度,对梳理“权力”与“权利”的必要性、二者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上梳理“权力”与“权利”所需要的条件几个方面做简要分析和思考。以期引起共鸣或争鸣。

一、梳理“权力”与“权利”的必要性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深深地感叹:“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①虽然此言发自近三百年前,但至今仍令人回味。而“人的知识”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就是人本身的权利(权力)问题。因为人的各种利益关系在法律方面无不表现为权利(权力)问题,因此,在当今的各类社会问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理顺权利与权力的关系问题。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解决的难题,也最终集中于此。

(一)在人与人的劳动关系中,权利(权力)问题不梳理清楚,则无法保障各个劳动主体的合法权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存在决定意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权利(权力)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生、发展和更迭相适应的;纵观人类文明史“人本身的权利(权力)问题”始终是与劳动者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被压迫者的反抗和斗争紧密相联系的。②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虽然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至今已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政治体制改革,但由于权利(权力)问题没有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步梳理清楚,因此处于最基层的劳动者在国家的改革、社会的进步中的劳动权益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社会中许多基本矛盾也因此而复杂化。如在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劳动者与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各自的权利(权力),在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似乎很简单;而在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过程中,劳动者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层次越来越多,政府的行政干预越来越受限制,各自的权利(权力)与义务(责任)交织在一起;尤其在原国企改革中游离出的那些年龄大、学历不高、技术老化的职工,其权利(权力)的享有和行使问题不梳理清楚,将难以解决连新总理都敢于直面的问题:“在今后的三五十年里,中国政府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就业。”

(二)在资源配置的关系中,权利(权力)问题不梳理清楚,则无法保障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

本文所指“在资源配置的关系中的各类资源”当然是包括物质性的(如能源、原材料等)、技术性的、人力的,以及交织其中的各种信息和各种关系形态的资源。

在人类同属于“地球村”村民的基础上,无形资产和信息资源的合法占有、开发与利用的过程,实质就是在法律和各种制度的框架内,对资源配置关系的调整、整合的过程,以有利于人类的共同健康、和平地发展;因此必须认真梳理权利(权力)主体对无形资产和信息资源在占有、发布、使用中存在的差异关系,以防止公权力的滥用、私权利的错位和缺位,导致破坏人类安全与和平的可避免的现象发生。

我国加入WTO即意味着我们在国际经济循环中参与全球资源的配置;而依照WTO规则,我们必须与其他成员国一样,以WTO的基本法律原则即公平贸易原则、关税减让原则、透明度原则、非歧视性贸易原则、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等为贸易行为的基本准则。但由于我国有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在观念上的余毒,和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习惯,在权利(权力)问题的理解上与WTO其他成员国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必然影响我们对上述WTO的基本法律原则的理解和遵守。因此,必然出现一些争端,甚至付出惨重的代价。

(三)在公民(自然人)、社会与国家三者的关系中,权利(权力)问题不梳理清楚,则严重影响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公民(自然人)作为社会和国家的最基本分子,其个人利益的实现途径如何和最终实现状态如何,是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最基本统计学体现,如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人均数字统计;表现为能体现社会生活水平的公民(自然人)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以及就业、就医状况的数字统计等;这是权利(权力)的量化表现。但在这些数字中,经常会出现国家公权力掩盖公民个人的私权利的现象。如“权大还是法大”只争,就反映了这种问题。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在公民(自然人)、社会与国家三者的关系中,权利(权力)问题如果不梳理清楚,三者中的任意双方之间有了利益冲突,弱者一方能通过何种法律途径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即权利(权力)如何落实的问题,都将直接涉及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以及人们对法律的信仰与否。

二、“权力”与“权利”的内容

梳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必须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加以分析,仅从理论或仅从实际一方面都不可能说清楚。

(一)理解“权力”与“权利”的概念现实问题

“权力”与“权利”的概念,从实际运用的角度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人们都处于一种模糊认识中,使用时经常将二者当作同一概念交叉使用。甚至在我国的一些法律文件中也明确二者的差别。经过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和理论界长期的研讨、争鸣,公民权利是宪

法精神的终结所在,国家权力只是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强有力的手段和工具而已的认识,已较为普遍;但我国宪法中对公民权利的规制,以原则性规范为主,过于笼统,过于模糊;我国宪法采取“列举式”的授权方式规制公民权利的范围,这意味着宪法没有规定的,公民不得享有,否则是违法的,这严重违背了“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公理性宪法原则。而现实生活中,尤其在“市民社会”即民事生活中,普通公民一直是奉行着“法无禁止我就能做”的“私权利”的行使规则,也是道德观念的反映;国家工作人员则自觉不自觉地奉行“法有规定的我才做”的规则。

有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成为我们理解“权力”与“权利”的法律含义的障碍:我国的公民、国家工作人员,都具有双重身份以至多重身份的问题,因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还是以身份为主。而相当数量的人受传统的“家国同构”的文化影响,个人在不同法律关系中的不同角色定位单一,“官本位”意识使公权力私权(利)化、私权利公权(力)化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我们只有梳理清楚“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才能解决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三个文明共同发展中的相关问题。也才能使我们在不同法律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不出现“错位”、“缺位”、“越位”等问题。

在此不得不先提及公民与人民的概念。公民与人民的概念在此提出,似乎太幼稚了,其实不然。因为本人经常看到一些文章中讲到“权力”与“权利”的相关问题,涉及到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时,使用的权利(权力)概念语词不准确,主要是所指主体是公民还是人民就就是模糊。以至一些本可以讨论清楚的问题中,因公民与人民的概念运用不确切,反而是相关问题更不清楚了。因此,有必要界定公民与人民的概念。

(二)了解公民与人民的概念有助于对权利(权力)的理解

公民与人民的概念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仅在此说明我们日常把握公民与人民的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主要的不同:(1)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2)逻辑关系不同,公民是具体概念,在现实中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法律关系的逻辑前提;我们说“我的权利”就是在公民这个逻辑主体定位上的“私权利”;而人民是抽象概念、集合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讨论国家权力、国家主权、“三权分立”等属于政治理论和公法的问题时,才能以人民作为逻辑主体来定位;(3)法律关系的内容不同,公民的法律关系内容即权利义务,由宪法和各个具体法律部门明确加以规定;人民的法律关系内容即权力责任,由执政党的规范性文件和宪法给以界定;(4)范围不同,公民的概念在社会环境比较稳定的国度内,一经由法律(如我国的国籍法)做出规定,则公民的法律地位在法定的范围内就是确定的;而人民的范围是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且每个具体的个人是否属于人民范围内也以其政治态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还有一些差别,本文不在此赘述。对公民与人民的概念的差别界定清楚的意义就在于,对“权利”与“权力”主体的定位。

(三)对“权力”与“权利”概念的具体理解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浑然一体,群己界限模糊不清③,社会中的个人不知法律上的权利(权力)为何物,其个人利益通过不断地向外扩张去实现;国家的政治管理又是通过“明君、清官”的道德力量、人格魅力逐层向内“德治”、“人治”而完成的。“家国同构”的结果就是没有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利之分,更无个人权利的立足之地。可以说,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人们没有在理论上能够分清“权力”与“权利”概念的政治文化背景条件。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为人民争取出版自由的权利,经过批判资本主义的“抽象的自然人”空洞的权利,到创建了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权利观,指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途径和方式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权利。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的理论的最重要贡献在于: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权利学说;科学地论证了人的权利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客观地分析了以人类解放为目标的权利意识,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目标中权利与义务的高度统一;辨证地告知后人:权利的来源不是“天赋”而是“商赋”(即在商品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权利);个人的权利不可否认,但社会的、国家的、民族的、集体的权利更应受到尊重。④

结合马克思主义权利观和当代法学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社会实践中的运用,本人认为,权利的概念有不同层次的涵义。

当然,我们理解“权利”概念的前提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此基础上,可以把权利理解为具有合法性、正当性的主张,如向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侵权方主张自己的利益,而对方必须履行的义务就是权利主张的对象或内容;可以把权利理解为一种法定条件下的自由,如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通信、出版、信仰等等意志自由和劳动、婚姻家庭等等行为自由。但法律允许的自由是有限自由,在享有自由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定义务;可以把权利理解为法律所承认和给予保障的利益,而从经济的角度看,任何利益的获得都要有投入(代价)的,法律所承认和给予保障的利益必然要求权利主体承受相应的负担或不利;可以把权利理解为法律赋予权利主体的一种享有或维护特定利益的力量,如专利权人在获得专利的同时就具有了享有专利权的力量,当然专利权人的义务就是服从法律规定的义务;还可以把权利理解为法律规范规定有相应资格的人,自己做出或要求他人做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以及请求国家强制力量给予协助的可能性;还可以把权利理解为法律保障或允许权利主体能够做出或不能够做出一定行为的尺度;等等。⑤总之,本人认为对权利的理解,主要应集中于民商主体的平等法律关系范围内为宜,且与义务相对应,因为从法律关系的内容角度,从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角度,权利就是现实社会中的一种实然状态,这样更有利于法学界之外的各界人士的理解。

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律现象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法的一切部门和法律运行的全部过程,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各个逻辑联系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权利和义务贯穿于

件,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制定的与近几年颁布的内容,在对“权力”与“权利”的理解甚至用词上,使人产生歧义的不难找出。好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有“模糊理解”的习惯,从中文发音上二者又是同音,因此“没有必要揪住这两个词不放”的想法不仅在普通公民中有市场,甚至在法律文件的字里行间也能读出这种意思。本人以为,要想真正使“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理解、使用在法律文件中就不应有歧义,而且还应具体规定各自的语境。否则违法现象难以制止,法律权威难以树立,“人治”现象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主流;责任主体难以定位,腐败难以根治!

(四)对全社会的普法宣传应与立法精神一致

综上,要想梳理清楚对“权力”与“权利”概念的理解,使其合理合法地运用,研讨和争鸣是必须的,真理会越辩越明。

但是,任何理论的研讨和争鸣都必须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本目标、任务,以及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政策方针为中心,与立法精神一致相一致,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美好前景,是要有相应的人的素质和社会环境的要求的;我们只有在全社会深入进行普法宣传、深刻理解与我国国情基本一致的现代法治精神,才能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尽自己的努力。

①参见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局,1962,p62。

②参见 鲍宗豪 金潮翔 李进《权利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p7。

③参见袁祖社《权力与自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p106。

④参见 鲍宗豪 金潮翔 李进《权利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p43-55。

⑤参见 张文显 《法理学》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p112-113。

⑥参见 林喆 《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法律出版社,1997,p1-20。

⑦参见《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

关于“权力”与“权利”的思考(第4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6篇:关于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辞旧迎新之际,生命的质感最明显,就像海潮退去的沙滩,贝壳、海螺等一目了然。平时,我们感觉不到生命的节律或者失去。只有当生命季节交替时,我们才能看到生命的年轮又多了一圈。

生命有何意义?或者价值?这不是一个只有哲人才思考的问题,而是我们每个生命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两千多年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千多年前,陈子昂感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位哲人,一位诗人,感叹的是一个话题:生命之河无情流逝,想想自己还没有什么成就。生命之短,历史之长,所以两位先贤发出一种震撼后人的生命追问或生命思考。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生的使命。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遗憾的是很多人却无视这种使命的存在,所以白白走一遭。

人生在世,要活出生命的精彩。其实,就是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一生的使命是什么?两个字:事业。谁能做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谁就能彪炳历史荣耀后世。

纵观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伟大的人物,无不是这样,他们都创造了属于时代属于自己的伟大事业。这种事业归根到底是一种思想或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受恩于前人创造的思想、建构的精神。但我们要想像他们一样光耀,必须冲破前人创造的思想束缚,创造属于我们的思想。

生的使命就是创造属于自己的思想或者精神。当然,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思想精神的人只能也必然是少数人,因为创造思想是人世间最难最难的一项事业。

虽然很难,但我们不能放弃这种追求;虽然不易,但我们仍然要思考存在的意义。我思,故我在。没有思考,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无思,生命的意义不复存在。

每个生命都是伟大的。但为什么有的人卑微,有的人崇高?不是因为生来卑微,也不是生来崇高。没有生来就卑微的生命,而是懒于思想,所以就有了卑微。没有生来就崇高的生命,而是勤于思想,所以就有了崇高。

无论你年轻,还是年老,只有思想,你的生命就存在。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思考一下我们生命的意义,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愿每个人都做一个思想者,愿我们培养的下一代都是思想者。

第7篇:关于禁牧舍饲的实践与思考

八道沟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禁牧工作要求,把舍饲禁牧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民家庭科学增收的重要抓手,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全镇羊饲养量由25307只减少了到了8760只,共淘汰土羊17000多只,购进小尾寒羊杂交改良品种1500只,购进颗粒饲料1400多吨,建标准圈舍8000平方米。伴随着数量的减少,质量有了质的飞跃。禁牧舍饲工作经过驻村工作队数月耐心的细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传统养殖业穿越了变革所带来的阵痛获得新生。

禁牧动因

禁牧舍饲有其主观动因,也是客观需要所致。主观层面从经济发展战略看,我县提出“以生态经济统揽各项工作,以和谐共进统筹各项事业”战略定位。把生态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之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我县十年九旱,生态脆弱,生态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命脉。

从实践基础看,我们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禁牧工作递次跟进,只是后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落实相关政策,导致一些群众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了误区,禁牧工作出现反弹。工作实践中我县也培树了一批舍饲养殖典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客观层面从面临的环境看,内部环境:我县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02.7万亩,由于偷牧致使部分乡镇退耕还林成果消失殆尽。以舍饲禁牧为突破口,解决环境承载和利益失衡问题迫在眉捷。外部环境:周边县区都开始执行禁牧政策,就连畜牧大省内蒙都实行严格的禁牧。我县主动融入禁牧舍饲大潮中,承担起生态保护与农民家庭增收的双重任务可谓高瞻远瞩。

从历史经验看,和我县基本属一个地理单元的西北周边县区,凡禁牧在一年以上的地方,无不展现出植被迅速恢复的喜人景象,其效果是任何人力工程都难以相比。中国两院院士石元春把这种生态建设形象称为生态自我修复。他强调恢复生态,既要强调人为治理,更要注重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当然禁牧初期必然会造成部分养殖户眼前利益暂时受损,难免有些抵触情绪,我们要做大量的疏导解释工作,如果我们的养殖效益是长期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和侵占公共资源基础上的,我们宁愿舍弃而后生。我们就是要通过禁牧来恢复草场植被,通过舍饲改变粗放养殖方式,促进农民家庭科学致富增收。通过努力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养殖户中形成禁牧舍饲共识。

存在问题

一、部分养殖农户思想上还存在一定误区,受传统养殖习惯影响,部分养殖农户思想观念保守,总认为“吃天然草

不花钱,圈养却要买饲料、饲草、不划算”,短时间内难以接受养殖模式转变。

二、禁牧舍饲缺乏行之有效工作机制,各乡镇、村之间禁牧管理办法不统一,极易给养殖户形成松紧不一的假象。

三、相关配套政策和服务相对滞后,由传统散养向禁牧舍饲转变,部分养殖户科学养殖技术缺乏,政府配套政策和相关服务相对滞后。

工作措施

禁牧舍饲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实践中必须研究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从养殖户思想认识入手,解决为什么禁的问题。 要继续耐心细致地做养殖户的思想工作,对比细算帐,效益详分析。多角度宣传舍饲的好处,舍饲可以使牛羊完全处于人为管理之中,免受外界自然侵袭,可广开饲料来源,提高农作物桔杆利用率,可有计划按照牛羊各个生理阶段不同需求,进行定向饲养管理,缩短出栏时间,增加收入,还能提供有机肥实现农牧互促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分析对比,使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禁牧舍饲工作中来。

二、从全县长远发展出发,解决怎么禁的问题

禁牧工作能否禁得住,一是靠政府宣传引导,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树立“为养而种,为卖而养”的观念,二是严格管理,驻村工作要适时调整工作重点,加强对夜间偷牧

的监管,部分养殖户还对禁牧存在侥幸心理,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在等待观望,考验政府禁牧政策的执行力。三是要建立长效机制。禁牧舍饲步入正轨以后,要组建巡逻队,强化对重点部位的巡查,坚持工作的连续性,确保禁的住,不反弹。

三、从科学饲养角度破题,解决怎么养的问题。

一是在畜种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现代畜牧业发展趋势,结合分析饲草来源及营养成分,研究调整适宜于禁牧舍饲后饲养的品种,从这几年的实践看,肉牛选择西门塔尔;肉羊选择德国肉用美利奴,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改良后代等。二是在饲养量上以草定畜,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出栏和存栏率,做到草畜平衡,良性循环,加强改良,防疫等配套服务。三是在饲草转化上,要积极发挥饲草资源优势,尤其是退耕地多的优势,积极推广适合坝上生长的优质人工牧草,可以试验引进内蒙翁牛特旗成功推广的“面包草”技术。该技术是将农作物秸杆粉碎后加入秸杆转化剂生成的一种生物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破解了青贮氨化等转化后饲草风吹变质的难题。同时,该饲草还具有口感好、养分高、成本低、增肉效果明显的特点。配套引进揉草机,打捆机,包膜机等加工机械。四是在防疫灭病上。禁牧后由于牲畜生活习性发生变化,可能引发一些疾病,或因饲养不当或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引起应急反应,畜牧部门应对各种疾病做好动态情

况分析。在做好常规防疫工作外,强化对各种突发疾病的监测。

第8篇:关于造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贺州市昭平县昭平镇第二小学 陈才华 【关键词】造句 教学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0088-01 遣词造句是写好作文的起点,造句是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组织句子的一种最为简单有效的训练方式。但是,从学生的造句情况来看,结果却不甚理想,不少学生缺乏造句兴趣,瞎编乱造严重,缺乏真实性;句子内容不够生动、形象、丰富;句子结构单一,大多以陈述句为主,呆板无趣。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才能在落实语用的同时,让学生造出灵性、有张力,更加丰富多彩的句子呢?

一、深入语境,迁移对比,在语境中理解

学生造句困难的主要原因是造句训练与文本语境脱节,致使学生在造句时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为了使造句训练真正有效,让学生造出好句子,教师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把造句训练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引领学生悉心揣摩。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九册《变色龙》一课时,教师要求用“名副其实”造句。由于学生对“名副其实”这个词语的理解还不到位,无法准确地造句。为了降低造句难度,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训练。

师:自由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变色龙名副其实的句子,并想一想我们常用“名副其实”来形容什么?(生边读边画)

师出示句子:①朋加莎抓起变色龙,先„„接着„„我们亲眼看到„„再把„„又从棕色变回浅灰色。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②变色龙,会变色,名副其实。 师:比较上面这两个句子,说说哪个好,为什么?

生:第一个句子好,因为这个句子把变色龙“名副其实”的原因清楚地表达出来了,使人一目了然。 师:非常好!那么,你们能仿照这样的句式用“名副其实”造一个句子吗?(学生反馈交流。) 从上述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引导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不能人为地把词语训练和文本教学分割开来。对于这一课中的“名副其实”“绘声绘色”等词语,教师应从词语的本意出发,还原文本语境,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推想词语的引申义,再通过对比迁移、仿写句式,顺利实现由理解到运用的质的飞跃,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敏感度。

二、创设情境,拓展溯源,在情境中运用

在造句训练中,学生造出的句子平淡无新意,究其原因就是学生造句时脱离了具体的情境。要让学生造出的句子更加生动、鲜活,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创造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造句热情。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五册《蒲公英》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用“嘱咐”一词造句。由于这个词的语义比较抽象,为了避免学生机械学词的弊端,笔者采用了创设语言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

师:有感情地朗读“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这句话,句子中有“嘱咐”一词,谁能说说自己对“嘱咐”一词的理解? 生1:嘱咐就是再三叮嘱,生怕别人忘记了。

师:说得真好,那么,在生活中,有人这样嘱咐过你吗? 生2:星期天我出去玩时,妈妈总是嘱咐我“要看车,要注意安全,要和小朋友们和睦相处”。 生3:我去接开水喝,爸爸嘱咐我“小心,别烫着”。 生4:考试之前,老师严肃地嘱咐我们“答题一定要认真”。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用上“嘱咐”一词进行说话练习。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造出来的句子更加鲜活、灵动,富有新意。

三、变式重组,一词多句,在训练中提升 在学生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造出来的句子更加丰富多彩,教师还要注重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造句训练,比如变换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改变常用的句式等让学生灵活造句。教学只有不断变换形式,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造出更加生动、形象、具体的句子来。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翻越远方的大山》一课中,要求用“祝贺”一词造句。由于这个词语学生比较好理解,笔者就采取了多种形式的造句训练,以达到在运用中提升学生造句能力的目的。 师:“干得漂亮,祝贺你!”多么简短有力的话语,又是多么的鼓舞人心,你能用“祝贺”一词说一句话吗?

生1:张明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值得我们祝贺。 生2:今天是小华的生日,同学们纷纷向她表示祝贺。

师:刚才大家在用“祝贺”造句的时候大都把这个词语放在句尾,你能把它换个位置吗? 生3:今天是华龙商场开业的日子,前来祝贺的人很多。

师:非常好,那么你能不能结合感叹或是疑问的语气用上“祝贺”一词说一句话呢? 生4:“画得真好,祝贺你!” 生5:这件事值得祝贺吗?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为了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单一形式,教师巧妙点拨,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造句训练,丰富了句子的形式,落实了语用训练的目标。

总之,要使学生写好一段通顺的话,教师就必须加强写句子的指导与训练,巩固所学的生字词,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9篇:关于新城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文论述了在法治建设中,新区建设与管理的辩证关系,指出了当前新区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透过现象追溯源,充分肯定了城市管理在新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阐述了法治建设时期的城市管理必须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法治建设是新城建设与管理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的最强音。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新千年,为了响应南京市进军新河西,建设新城区的号召,我区不断加快河西地区的建设步伐,充分体现了当今世界“现代化、民主、法治、文明及其一体化”的时代潮流。

城市建设是新城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的目的是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以道路、广场、绿化、旧城改造等为重点,通过规划、建设、改造,改变城市破、乱、旧的城市面貌,并兼顾考虑群众生活的需要,为大力度推进城市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城市管理是在建设改造的基础上,依靠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对城市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及时反馈、处置解决,具有系统性、空间地域性、时效性的特点,是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从“承上”角度来看,关系到能否有效发挥已有城市建设设施功能的问题,其实质是一个将城市建设的各组件有机结合,新陈代谢的过程;从“启下”角度来看,涉及城市如何进一步理性发展问题,其实质是一个健康发展的过程。与城市建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相比,城市管理贯穿城市发展始终,不具阶段性而具长效性,因此,城市管理所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艰巨。

一、当前新城建设管理的成效及面临的几个深层问题

以完善功能为目标,以道路、广场、绿化、旧城改造为重点,从群众最迫切的需要出发,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大力度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让人民群众满意。二是初具规模的新型居住区。以奥体新城、金马郦城、世纪星园、万科等项目为主,一期建成160万平方米、配套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高档居住区已初具规模,建成后将极大的提升新城人居水平。

三是旧城改造换面貌。以南湖地区为中心,对影响市容市貌、群众迫切要求改造的地段进行了大规模拆迁改造,同时,配以拆除违章搭建、建设景观小游园等。目前,南湖公园的规划建设已经初步展现出显山露水的优美风貌。

四是滨江风光带凸现特色。以滨江大道及滨江主题公园、商务中心绿轴、主干道两侧景观及主题广场、城市公园、空地绿化等景观为主,向世人初步展示“绿色河西”的风貌。

五是绿化亮化树形象。以道路绿化为主体,以广场游园绿化为重点,以小区庭院绿化为依托,点线面结合,加大园林绿化亮化建设力度,近几年新建了一批广场、街头小游园,市民走出家门就能步入绿化空间。同时,以水西门大街、南湖路等主次干道为轴、窗口地区为面,出新了一批店招门头,设置了大型广告牌,在主要建筑物都安装了轮廓灯或射灯,并据环境需要,在楼面或顶部安装了造型新颖的霓虹灯,形成了白天美化、晚上亮化的景观。

六是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在开发建设河西新区的同时,对相应的配套设施进行事先规划安置;对老城区内的小区进行了环境出新,并更新了主次干道、小区内的垃圾箱和果壳箱,新建、补建了相应的公厕、垃圾中转站,并整体规划、建设了一批商业网点等,促使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

在建设改造的同时,许多相关的问题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一)整合与沟通问题

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应在整体协调、信息畅通的基础上进行,并且要以人为本,组织广大市民的积极主动的参与。但是目前,无论在建设还是管理方面,都没有明显体现。如:在“拆违”工作中,由于执法管理部门与拆迁、建设部门沟通不够,致使执法管理部门不能及时掌握与判定违章建筑搭建的情况。又如:在规划某些建设项目时,因缺乏前瞻的眼光,事后管理难易的决策准备,且建设项目与所在地周围市民的沟通不够,会引发市民与建设方的矛盾冲突,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因素之一。由此可见,目前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是相对封闭和独立,相互间缺乏科学有效沟通手段,远不能满足新城发展的要求。

(二)被动与预警问题(

三)人治与法治问题

新城的建设与管理必须在法治的环境下进行,但是目前,这方面的规章制度仍旧很不完善。现有的一些法规、规章在制定时由于缺乏对新城发展作深入调查、科学分析,内容空泛,可操作性较差;而有的法规、规章的执行程序很大程度上依赖人工设定,被执行过程中,有可能被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因此,在动态的建设中,管理更是复杂多变的,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进而,管理水平波动就越大,管理公正性、程序性往往得不到体现。这就是说,在法治化尚不完善之际,还需依靠一些其它的手段辅助加以制约、补充,因此,建设规范到位是城市管理严格执法的一个先决条件。

二、应对策略

(一)、树立依法行政理念,培养现代法治精神。

当今世界,“现代化、民主、法治、文明及其一体化”是时代潮流,法治是新城建设与管理的有力保障。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力和承担责任,以实现管理国家的职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02年,南京市政府出台了《南京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对过去概念模糊、相互扯皮、推诿等执法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规范。今年7月1日新出台了《行政许可法》。这些法规条例的频行,从更高层面上向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提出要求。作为执法者,不再是靠经验、凭资历执法,必须依法办案,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在执法活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越是困难多、矛盾大、时间紧,越是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执法干部,特别是在一线的执法队员一定要严格掌握政策,把该做可做的事,全力做好,不该做不能做的事坚持不做;严格按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努力建设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

(二)、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方式,减少政府管理层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应承担的职能。将不应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尽快归还企业和社会,既减少政府资金的不必要支出,提高利用效率,又降低因为政府管理的“越位”、“缺位”和“错位”而导致社会交易成本的增加。二是要逐步打破行政性经营垄断和部门利益的意识,对非经营性项目,按照“投、建、管、用”分离的思路,突出集中的专业化项目管理方面,逐步推行“代建制”,真正实现市场化、社会化运作,使社会资金能够按照政府意愿投资于基础设施领域。同时,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公开发布平台,鼓励和发挥舆论对政府投资的监督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的高效、协调及长效

从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责任制度等多个角度推进,建立强有力的协调机制,确保系统内各单位之间、不同部门之间、条块之间能够迅速协调运作。

一是推行区域级差管理,实行分类执法。城市中心城区和城郊结合部、主要道路和背街小巷、窗口地区和一般地区存在区域差别,不同区域的基础设施、管理对象、管理目标、管理要求不尽相同,执法资源配置和执法管理手段也要相应变化。据区域级差的实际,把全区划分为严控区、控制区和一般区,确立执法重点区域,实施区域级差管理。一是对主要道路、窗口地区等严控区实行定人定丙的督岗制和24小时巡查制,严格控制“十禁四有”现象,严禁各种违法行为。二是对城区其它道路和背街小巷等控制区,采取日常巡查与集中整治、平峰监控与高峰严控相结合的方法,对出现的违法行为及时进行处置。同时,贯彻“以堵为主,适当疏导”的原则,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在不影响市容市貌和市民正常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对市民确有需求又能解决弱势群体困难的占道设摊等,给予适当疏导。三是对城郊结合部、涉农地区等一般区,一方面通过错时管理、机动巡查等控制面上各种违法现象,另一方面倡导并配合有关主管部门采取“以疏为主,规范管理”的措施,充分考虑该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外来民工、城市下岗人员、城郊失地无业农民等人群消费需求的实际,进行积极疏导,完善基础设施,使管理规范有序。

二是创新面上执法机制,完善覆盖型管理网络。建立和完善执法巡查机制,采用班车式巡查、定岗式巡查、特情处理式等方法,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执法的现场处置水平。区里成立城管执法指挥中心,采用轮流带班的形式,每天由一名市容局领导担任指挥员、一名大队领导担任总值班员,相关执法中队作为巡查中队(由执法队员、协管员、环卫工人、城管警察等组成)。指挥中心配备各类执法必备的工具设备,包括电台、电话、电脑等办公设施,巡逻车、洒水车、清扫车等执法机械以及专用于清扫保洁、整治“三乱”等的工具,在全区的主次干道和窗口地区实行全天候、全时段的往返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市容管理问题及时按照相关市容管理的法规、条例进行处置,做到小问题当时解决,大问题限日整改到位。并且,成立综合执法中队,由交警、城警、执法队员、协管员和环卫工人组成,作为一支专业执法队伍,专门负责处置辖区内的重难点问题,拔钉子、除邪头。

三是构建联动机制,实现执法重心下移。按照城市管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要求,构建市、区、街联动机制,实现执法重心下移,建立基层长效执法保障机制。组织协调好城管执法队员(协管员)、城管警察(辅警)、交警、环卫公司工人等多支城市管理队伍,在系统内各单位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条块之间通过不断的磨合,构建相互协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管理合力。通过合理划分职责,市、区、街之间形成指挥顺畅、步调一致、配合密切的执法体系;同时,层层签订行政执法责任书,把工作目标由点到面,逐一落实到基层、具体经办人,形成职责分明、权利和义务相配套的格局。同时,建立与相关主管部门的联系制度。积极、主动与市政、规划、建设、环保、公安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沟通、协商,建立信息联系、工作例会等制度,形成相互配合和协作的工作机制,经常性的开展联合执法,形成管理合力。

四是实行前置管理提前介入、后续处置手段拓展延伸机制,强化执法机制,确保执法的连贯性。积极主动的介入工程项目的前期管理,通过建立档案、录入台帐,进行统一管理,以寓执法于管理的模式,预先设定一定的先决条件,强化执法的连续性、追踪性,有效防范违规行为的出现。同时,积极联合建设、工商、公安、交通等部门,充分调动区政府的管理权威,强化司法保障机制,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处罚手段,确保相应处罚责任落实。

(四)、提高利用经济手段管理城市的水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带动作用和辐射功能日益突出,而要加快新城建设,就必须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指导和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而且,利用经济手段管理城市可以从多个方面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还可能通过调动被管理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整个城市的运行成本。

利用经济手段管理的重点是城市的空间要素和环境要素。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良性的生活环境,同时,为吸引中外投资者,还应着力营造有利于投资创业和经济运行的优良管理、服务环境,把城市形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例如,制订户外广告位占用采取社会竞拍的办法,会同规划、市政、交管等部门,对一些新建和到期的广告位,统一规划布点、统一选材制作,试行面向社会公开拍卖。又如,城管工作中的公共性管理职能与操作性作业功能相互分离,作业层实行企业化运作,积极推进环卫所转企改制,规范运行、阳光操作、善待职工。按照管养分离、管干分离的思路,进一步深化环卫行政隶属、行业管理模式、环卫监管中心、环卫作业市场和作业方式的全面改革,逐步把保洁作业推向市场,配合建委对新增道路保洁权按照核定价格,公开向社会招标,制订科学的城市公共服务的价格,实现微利运营,择优录用。另外,在一些城市管理领域也可以尝试运用市场手段,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比如对城管经费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综合配置资金资源。城管经费支出方式由按“人头”核拨为主转变为按任务量核拨,推动“以费养人”向“费随事转”过渡。

(五)、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的数字化,提高管理效率。文秘114版权所有

城市管理信息化指在城市管理活动中,通过将城市管理对象的地域特征,形象特征,属性特征数字化,并将这些数字化后的特征数据采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化处理,最终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由此,可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质量和整体水平,维护和拓展城市综合功能的整个过程。当然,城市管理的数定化工程在短期内投资较大,但从长远而言,会降低城市建设和管理成本,作用是巨大。目前,上海、深圳等城市都相当重视城市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是不断完善公务网功能。建立网络化的信息收集、整理及运用系统,对城市管理信息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应用,利用网络平台,广纳社会各界的言论,集思广益,提高政府决策、管理和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满足社会的要求。二是引入先进的、科学的、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更新和改善执法设备,进一步完管理网络,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交通、环保、应急联动等的联系,在城管系统内部形成上下左右相互连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以便及时收集、反馈和处理信息,提高执法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现场处置水平,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积极开发和整合宣传教育资源,打造各种类型的宣传教育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深、广度的拓展,形式、内容的创新,营造良好的评论导向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广大市民的城管理念。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修师德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医院保洁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