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阅读

2022-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梦想的力量阅读

道和 见证梦想的力量

在中脉道和2012年年终总结会议上,主持人问周希俭“最大的幸福是什么”。他说:“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永远活在梦想之中!”

今天,中脉科技业绩创下历史新高,道和集团盛大成立,为中国直销业见证了这种梦想的力量。

梦想的力量

“在这美丽的夜里,等你等到我心碎,星星今晚伴我醉……”

9月7日晚10点,深圳大运主场馆,中脉国际副董事长、道和集团董事长周希俭上台后突然出人意料地唱了起来,然后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今天在场所有的朋友,等你等到我心碎,你们终于来了。欢迎你们的到来!”

19年的直销路,14年的系统产业化探索,4年的中脉道和梦,周希俭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实际上他有点微醺,因为在之前的聚餐中,并不善酒量的他又多喝了两杯道和集团和茅台合作推出的道和国韵。就在下午的大会上,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房国兴亲自上台为该酒站台推广,随后,第一坛300斤的道和国韵被中脉道和系统全球资讯总裁袁建国以440万元的天价拍下。

道和酒业是道和系统产业化最新推出的一大项目。就在周希俭所站舞台的正上方,挂着7块巨牌,上面分别写着“道和航空”、“道和酒业”、“道和影业”、“道和投资”、“道和教育”、“道和餐饮”和“道和基金”,这是道和系统产业化中已经正式开始启动的几个项目,当然这远远不是道和集团的全部。

当这一路走来的点滴,涌上心头,不知道周希俭是酒醉,还是心也醉了。总之,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么正式的会上唱歌,也是第一次稍显醺然地上台。虽然,就在前一天的庆祝晚宴上,他还特别嘱咐:“茅台虽好,但还是请大家不要贪杯!”

15000名中脉道和人现场见证了这一切,这是中脉道和系统四周年暨道和集团成立庆典,主题是——梦想的力量。

就在会场外面,三架属于道和通用航空的商务飞机以极其抢眼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场内场外的布置设计,更是延续了中脉道和一贯的专业风采。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说,这都是一场万众瞩目的盛会。

它既是中脉道和事业自2009年以来持续快速发展的一次庆贺,也是道和系统产业化十余年来不灭梦想的一个全新里程碑;它既是中脉2013财年收官前的盛大会议,也是道和集团各板块集中展示的一次视觉盛宴;它既是中脉道和事业平台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也是为整个行业提供有益参考的一次备受关注的盛典。

会上,中脉健康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尤山高度肯定中脉道和系统四年来的成长与成绩,认为“中脉道和系统是通往成功的桥梁”。道和集团董事长、中脉国际副董事长周希俭则倡导大家“快乐工作,认真生活”,牢记“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永远把帮助别人放在第一位”的使命。中脉国际全球执行总裁、中脉科技中国区总裁张琦对此次大会的主题“梦想的力量”作了精彩的诠释。

此外,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直销》杂志副总编辑金云义先生代表行业专家对道和集团的成立表示祝贺,并高度评价“道和集团的成立,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和非常有益的探索”。

同时,章小军、张国平、周健、姚红军、王健、郑联军、袁建国等中脉道和系统高层带领部分优秀经销商,分别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了中脉道和事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同时,中脉道和系统第五届策发委在盛会上进行了庄严的宣誓任职仪式,决心为一个理性、规范、健康的直销未来而努力。

当然,本次大会也不失时机地展示了道和集团旗下各板块的内容,备受瞩目。

下午的大会中,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房国兴亲临现场主持封坛仪式。此后的茅台酒拍卖会更是在现场飙起狂潮,最终,第一瓶“道和国韵1993”从1390元起拍,一路飙升到52万元;第一坛道和柔和酱香从39万元起拍,最终拍卖成交价直抵440万元天价。

道和影业的“触电”之片——《英雄·本色》定于9月9日在南京正式开机,当天,导演虞军豪率陆毅、何润东、魏一等三位主演齐聚现场。明星纷纷献歌献艺不说,导演虞军豪显然已经进入了直销家庭的角色,其激情四射的现场演说不逊于任何直销人。因为电影还没开拍就和发行方签约完成1000万元票房,开创了电影行业的先河,虞军豪自诩他们是“最幸福的演员”和“最幸福的导演”。而这一切,都源于直销人员的推广优势。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脉道和人的公益梦想,在此次大会上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中脉道和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道和集团董事长夫人李舒燃女士亲自出任理事长,并在大会上作了感人至深的分享,呼吁“如果每位中脉道和人都能凝聚起来,细小的善举将改变世界,让世界更加美好。”实际上,李舒燃女士为中脉道和的公益事业已经准备多年,不但深入考察、研究国内外公益事业的发展情况,还广招中国最顶尖的公益事业运作人士,最终为中脉道和搭建出这样一个规范而专业的公益平台。作为中脉道和公益基金的首笔捐款,上述拍卖茅台酒所得的近500万元全部纳入该基金,彰显了中脉道和人“永远把帮助别人放在第一位”的高尚理念。

这一切都充分显示出,中脉道和是一个能让平凡人变得非凡的平台,是一个不灭的梦想,是一个爱的事业,是一个庞大到浩瀚的商业帝国,是一群有梦想、百折不挠、善良和经得起折腾的志同道和的人。

产业化起航

虽然现在才开始庆祝,但道和集团实际上早在7月份就正式成立了。

2013年7月26日上午,广州天河云来斯堡酒店,占据了整个14、20和21层的道和集团正式成立。以中脉健康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尤山、道和集团董事长周希俭为首,所有中脉科技和道和集团的高管及高级直销商悉数到场,见证了中国直销系统产业化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

这里不仅是道和集团总部,也是旗下部分子公司和部分系统高层统一办公场所,同时,它还是中脉国际总部和中脉科技华南运营中心。中脉科技和道和集团唇齿相依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道和集团将总部选择在了广州天河新城,就如中脉健康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尤山在会上所说:“如果不是刚才在天河机场下的飞机,我还以为自己到了纽约曼哈顿。”确实,当几个月前周希俭等道和集团高管考察总部地址时,登上广州“小蛮腰”眺望珠江对岸城市中轴线上的珠江新城,世界上已经没有几个地方的繁华大气可以与之媲美。他们当即决定,将之选择为十几年系统产业化梦想全面启动的根据地。

开业典礼上,中脉健康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尤山亲自陪同各位政府领导前来祝贺。他表示,道和经营团队是中脉事业的核心骨干,在中脉的经营史、甚至在中国直销史上都创造了无数奇迹,“相信拥有了道和集团这一个全新平台,我们中脉道和人将进一步实现我们共同的发展梦想。”

中国企业权益保护协会领导、原公安部经侦局局长吴安福代表企保会对道和集团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中国企业权益保护协会已经将道和集团列为重点服务单位,将调用整个协会的各方面力量,为道和集团的健康、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广州市天河区委常委、天河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主任周文清代表地方政府对道和集团的入驻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我想,天河不敢说是加分最多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我们可能是减分比较少的。在我们和道和集团合作和沟通的过程当中,我们首先想的,不是道和集团将会为天河带来怎样的效应,首先想到的是我们能够为道和做什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更好。”

道和集团董事长周希俭在成立大会上表示,道和集团是一家集实业投资、资本经营、企业管理、创新科技、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将遵循“发现价值、提升价值、实现价值”的投资管理理念,涉足健康、金融、航空、影视、酒业、餐饮、广告、旅游等多个产业。道和集团的企业定位,是“利用先进的商业模式创造更广泛的商业机会,实现多元化产业投资的效益”。

周希俭认为,道和集团的诞生,是三个关键要素的结合:第一,以跨界发展为标志的商业模式创新,为道和集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第二,在多领域间相互建立了丰富经验,特别是与中脉科技的共生共赢,使道和集团具备了差异化的竞争力;第三,是拥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一起决定了道和集团的企业定位、发展策略和企业文化。

周希俭强调,这一切中最为重要的是,这一群人肩负非凡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将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一群人,道和又是什么样的一家公司”。

周希俭 不灭的梦想

道和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直销系统产业化的梦想正式落地,而这一切源于道和集团总裁周希俭十几年前的梦想。

周希俭于1995年接触直销,1996年正式开始运作,2000年了解到“系统”,从此在心中种下了系统产业化的种子。

2001年,周希俭就开始尝试初级的系统化运作,初尝甜头;2004年底,周希俭正式成立专业系统,大获成功;2007年,周希俭打造了中国直销界第一个单一系统,创造了中国直销业的奇迹。

2009年,周希俭通过与中脉科技合作,在王尤山董事长的坚定支持下,终于打造出一个与企业主导权和利益高度一致的系统——中脉道和系统,历经四年磨砺,终于创造出中国直销业的业绩神话和系统传奇。

2013年7月,以中脉道和系统产业化发展平台为基础的道和集团正式成立,并以广州为基地,面向全球发展。

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直销》记者对周希俭先生进行了独家专访,全面解读道和集团的成功秘诀和发展战略。

《中国直销》:首先恭喜周董事长,道和集团的成立是中国直销系统产业化的一个标志,甚至有人说它是世界直销范围内的一个奇迹,你怎么看?

周希俭:非常感谢。至于道和集团在世界直销范围是一个什么地位,我想它还需要时间去努力证明。但对我个人来讲,对我们的中脉道和人来讲,我相信它给我们的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全新的起点。

但是,今天的幸福,今天的成绩,我们中脉道和人永远不要忘记一位恩人,这个人就是中脉健康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尤山先生。说实话,没有王董哪有我们的今天!

《中国直销》:说到王尤山先生我倒是有个疑问:一般看来,企业和系统是处在一个对立面上的,王先生为什么同意你们去成立这个企业,这个企业与中脉直销本身不会存在利益冲突吗?

周希俭:我就知道会有人这样想。其实,你从最近道和集团的成立大会,还有我们的系统年会上都可以看到,王董其实和我们一样兴奋而激动。

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中脉直销是我们所有事业的根基,如果中脉事业做不好,系统的一切都无从谈起。系统产业化依靠的是人,这些人就是中脉直销商,如果上游的中脉直销事业都发展不好,那么下游的系统产业化就没法实现。

因此,如果道和系统发展好了,说明中脉直销更是早就发展强大了,而且系统产业化的目的就是反哺中脉直销商,让他们获得不止于中脉直销的收益,这对中脉直销来说不仅求之不得,甚至也是一个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事情。

中脉之前,大家尝试的几次系统或系统产业化为什么会出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和公司的期望、和公司的利益并不一致,因此产生了矛盾。现在呢,我们一个公司,一个系统,都是我们这帮人在运作,大家的目标一致,即使有问题也便于沟通解决,因此各种想法都能顺利执行。

《中国直销》:既然都是同一套班子在运作,为什么非要在中脉直销之外再搞一个系统产业化的项目呢?就用中脉科技平台来做不就可以了吗?

周希俭:谈到这里,那就需要认真来了解系统产业化究竟是个什么事物了,我们从2000年就坚定了这个信念并坚持至今,绝不是一时头脑发热。

最早我们是为什么被系统产业化所吸引的呢?系统产业化是在直销事业之外,通过系统的力量获得在其他产业的发展,利用这些收益反哺直销商,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成功几率。因为这种利益分配的标准最终主要参照直销商在直销事业中的表现,因此直销商也将拥有更高的保障和积极性去发展直销事业,实现企业和系统真正的相辅相成,共生共赢。

有些人认为,系统产业化就是系统自己去卖一些公司还没有的东西,自己采用另一套直销结算模式。这样的结果当然就会和公司对立了,因为公司也完全可以卖那些东西,系统这样的做法就是直接在跟公司抢蛋糕,必然会走入死胡同。

我们所谈的系统产业化事业,其实是一些不适合直接用直销平台去运作,但是又可以充分体现直销队伍优势的产业。这样首先就与企业的直销平台完全分割开来,避免与企业的对立,这样才具备长远发展的可能。

《中国直销》:这样的产业有哪些呢?

周希俭:其实我说的这些产业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实际上它的数量可以是很惊人的。因为,可以在传统渠道体现直销队伍优势的产业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现在说的直销优势主要是讲它的人员优势,这个人员优势实际上无论在哪个行业都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就比如我们为什么敢于投资几千万元进军电影行业?你想想我们有多少人?这些人不但是现成的观众还是现成的兼职推广员,他们可以影响多少家人朋友去看这部电影?通过他们宣传的口碑效应又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票房高度?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你看我们跟虞导,跟陆毅、何润东这样的明星一讲他们都很快明白了,不然他们怎么愿意屈驾于我们这样才刚刚成立的影视公司?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我们的直销商去卖票,或者说他推荐了人去看电影还有提成。这个不会这样做,因为这样就是把电影票当直销产品卖了,没有这个必要也不合适。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推广并非完全出于对公司感情的义务行动,因为我们的电影公司赚的钱,最终会以一定的方式反馈到他们身上的。因此,他们在这个推广过程中也是非常具有积极性的。

你认为,在这样的人力资源推广优势情况下,什么传统行业是不可以进入的呢?当然,我们也不是什么都去做,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所做的,将是最容易体现我们直销队伍的优势,最好还是趋势性的东西,因为面向未来的新产业我们才可能做得更大。就前者来说,比如我们已经开始的餐饮业、电影业,而后者,比如我们已经开始的全脑教育,正在落实中的通用航空,以及接下来的私营银行领域。

《中国直销》:如果道和集团遇到又可以进入直销渠道又可以进入传统渠道的产品该怎么办?

周希俭:这个很简单,首先我们会采用不同的包装把两个渠道的产品完全区别开来,不能让他们在市场上“打架”。然后呢,我们会作为供货商把作为直销产品的部分供应给中脉直销平台,完全由中脉直销平台进行直销部分产品的销售。至于传统的部分,那就由道和集团下属负责相关产业的子公司进行传统渠道的销售。这样就分得很清楚了:直销渠道只能是中脉科技来做,传统渠道就是道和集团来做。

《中国直销》:那我们的直销商可不可以也进入道和集团的传统渠道运作中来呢,比如我一边做直销,一边我又要来做道和酒业传统渠道的代理商?

周希俭: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不然就乱套了。舍得舍得,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都要懂得“舍得”二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必须有所取舍。我们中脉直销都不做直销之外的事,它的直销员当然也要遵循这个道理。

如果直销商来做传统渠道,首先就不能保证他做直销的精力,他还要盘算究竟怎么分配精力才划算;其次,完全用直销的心态来做传统其实是做不好的,两个渠道完全不一样,思维方式都不一样,而且有些传统事业还需要相对专业的知识积累;最后,因为经销商将自然分成两大阵营,还会造成销售队伍的管理混乱。因此,我们一开始就明确了这一点,做直销的就做直销,做传统的就做传统。

《中国直销》:我们现在进入这么多的产业,但是我们这些负责人多为直销出身,怎么有足够的精力和专业能力来进行运营管理呢?

周希俭: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实际上,我们多年前就尝试过系统产业化,最终明白了一个道理——术业有专攻,我们的长项是做直销,那就老老实实把我们的直销做好。

至于系统产业化的项目,具体的经营我们是做不了的,我们只做财务、法务等外围管理和我们的强项——市场推广,具体事务都是邀请专业的运营班子。比如我们今天进入酒业,我们的技术和产品来自全国第一的茅台集团,我们的运营团队来自全国第二的酒类咨询运营公司。

我们当时要开道和面馆,实际上是从日本引进的专业团队。结果很不幸的是,刚开了一家就遇上了中日钓鱼岛事件,为了民族大义我们立马中止了与对方的合作。因此,任何事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必须将大是大非摆着第一位,而不仅仅是利益。

《中国直销》:你认为中脉科技和道和集团的合作为什么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功?

周希俭:道德其实很难决定两个商业合作对象的最终结果,我想我们的成功最根本还是因为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不管是发展中脉直销还是道和集团,都是为了参与者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因为直销奖金制度的特性,直销商整体收益这艘“船”都升高了,那么企业收益这河“水”自然也低不下去。当然,这一切还建立在科学的奖金制度上,一般想要获得长远发展的企业当然必须采用理性的制度。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契约精神。我经常把“分合分合,合就是为了分,分就是为了合”这句话挂在嘴边,很多人听不懂,其实这是我们做了十几年这个行业之后总结的经验。我这里的“合”是“合作”,“分”是“分配”,说白了,我们今天的合作就是为了以后的分配,而今天的分配就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合作。

中国人太含蓄,老是不愿意把这些先说清楚,因此出了太多“同苦不能共甘”的案例,令人唏嘘。在我们这一次和王尤山董事长的合作中,我们一开始就给他讲了我们的直销规划和系统产业化梦想,他一开始就知道并允许我们这样做。所以,我们今天走到这一步都是顺其自然的,而非突发奇想,当然也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作者:黄永建

第2篇:论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梦想力量

摘 要: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经济与道德双向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主体对未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构筑不同的梦想,主体梦想产生各种激励力量,改变与超越现实,使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真正统一起来。梦想力量呼唤培育与扩充社会正能量,无论是主体指导思想所蕴藏的正能量、还是主体情感意志与道德所内涵的正能量,都是自内而外、自下而上助推梦想力量不竭的源泉。

关键词:社会发展;历史进步;梦想;合力;正能量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事物发展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需要经历螺旋式上升与波浪式前进的曲折,社会发展历史进步尤其如此。党的十八大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倡导中国梦,根本目的在于凝聚人心,激励每个中国人攻坚克难,不断超越现实,为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贡献出自已应有的一份力量。

一、社会发展历史进步需要梦想激励

社会发展历史进步需要遵循经济规律,通过不断提高生产力的水平,使社会逐步由贫困落后走向富强先进;社会发展历史进步也需要关注伦理道德,通过培育道德理性促使人类思想启蒙,引领人类由野蛮愚昧走向文明智慧。这是一个双向建构的漫长过程,更是一个以人类福祉为根本目的过程,而人类福祉始终是人类最美好的一个梦想,因而从总体上看,社会发展历史进步需要梦想指引。从已有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轨迹不难看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从事社会历史活动,都是从社会发展历史进步已有水平基础之上去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历史样态。这使得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对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认识和评价,不管有多么千差万别,但都离不开经济与道德的两个方向与两种标准。在封建社会以农业文明为基本特征的历史时期,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社会发展历史进步在经济领域相对缓慢,物质财富相对有限,而在伦理道德领域却受到了特别关注与获得了极大提升。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以工商文明为基本特征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获得突飞猛进,物质财富极其丰富,但由此也使得功利主义盛行,人类道德隐而不显,呈现出滑坡的趋势。实际上,在人类社会历史发过程中,经济发展与道德提升的双向建构缺一不可,但人们衡量和评价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心往往会有所偏离,标准也难于并重。其实不管是哪种进步与哪个标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看,都是统一于人类福祉这个根本目的。人类福祉是人类永远追求的梦想,是没有止境的。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只有找到并明确自己所处历史阶段最可能实现的梦想,并将之化为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双向建设的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才能向实现人类福祉这一美好的梦想前进。

“中国梦”是中国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建设美好家园的梦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当有不同的具体内涵。这个梦想从1840年以来至新中国成立,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梦想。那时候的中国在遭受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的全面影响之下,被迫打开国门,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的政策,融入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一代代中国人为了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梦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终于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之下,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梦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追求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美好梦想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半个世纪的历程艰难曲折,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无数困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中国的路,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必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奋勇前进。因此,当前的中国现实,只有继续坚定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美好梦想,激励各族人民不断超越现实,树立起梦想成真的信念,才是正确的执政理念。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们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勇于创新、勤于探索,已经使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政治地位不断提升,影响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得到了根本改善,解决了温饱问题,许多地区还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不公,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矛盾也非常严重,这使我们不得不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深水区,正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当选后首次面对中外记者时所言:“我之所以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完善过程中,靠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还有巨大的潜力,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还有巨大的空间。”经济领域与政治领域的进一步改革势在必行,而伦理道德领域的建设也刻不容缓,这一方面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对自己的梦想生活重新审视,另一方面更需要新一届执政者对“中国梦”的积极呼唤,让更多的人把时间、精力、才能、智慧集中起来,培育与扩充社会正能量,不断超越现实,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早日能够梦想成真。

二、梦想产生超越现实的各种力量

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那么,大团结的力量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对这一问题的追问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体而言,不外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团结的力量表现在每个社会成员充分挖掘自己巨大的潜力,力争在各自人生道路上取得相应成就,不但努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同时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潜力是巨大的。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奥托指出,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人类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美国学者詹姆斯研究发现,普通人只开发他蕴藏能力的10%,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较,我们不过是半醒着的。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世界赫赫有名的控制论奠基人美国的诺伯特·维纳说:我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每个人即便他是做出了辉煌成就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他自己的大脑潜能还不到百亿分之一。上述观点也许夸张,但人具有巨大潜力是不容置疑的。这种潜力与冰山理论相似,即海面上飘浮着一座冰山,阳光之下显得挺拔高大,颇为壮观。其实真正壮观的景色不是在海面之上,而是在海面之下。与浮出海面上的冰山相比,沉浸在海面下的冰山才是它的根本。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向全国人大代表发表自己的就任宣言:“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享有同祖国和民族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在机会面前,每个人的潜力才会被充分牵引激发出来,潜力变成创造力,变成生产力,成为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力量,同时也成为改变社会、促进历史进步的力量。

大团结的力量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激发出来的巨大活力,促进各行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庸懒懈怠之社会风气得以净化。目前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的号召,领会党中央的精神,如火如荼地在各自领域加强建设,制定新时期的理想目标,并为实现理想目标而不懈奋斗。具体而言,新一届执政者开启了强政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反腐倡廉的举措赢得了民心,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一批身居要职的贪污腐败分子被揭发出来,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各级政府想方设法进一步增强执政的效率,改变政府的职能,使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功能得到了强化与完善,执政的服务性、公开性与法制性得以体现与贯彻,使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其次,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梦。内忧外患与积弱积贫的近代中国历史的惨痛教训,使中国人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自身不断地强大,才能在当今这个群雄逐鹿的“丛林时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从昔日的“小米加步枪”,发展成为海、陆、空一体化、具有现代化装备与先进技术水平、不断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

在广大农村地区,继续激发农民阶层甘愿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强农梦。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业是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曾经很长一段时期,“三农问题”表现非常突出,直至今日这个问题尚未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比其他任何国家走得更加漫长,更加艰难。强农梦在现今看来,无疑是要彻底解决“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三农问题”,使得农村真美、农民真幸福、农业真先进成为现实。要调动近十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种力量来源于农村环境特别是投资环境的改善。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因为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相距甚远,使农业与工商业之间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效益差距巨大,从而制约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中国许多农民宁愿背井离乡在城市务工也不愿意安居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农村缺乏劳动力的现象日益严重。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强农梦,就极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与农民的扶持力度,使农村整体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以吸引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回归。国家大计,教育为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要教育先行。众所周知,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当前从小学至大学,都在提倡强校梦,这是激励国人重视教育最好的契机,每个学校自身建设好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多出优秀人才。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各级教育机构培育竞争意识与时代使命感,把中国教育进一步推向更高水平。综上所述,社会各行各业都应该有梦想,不安于现状、制定可行计划超越现实,通过激发各行各业活力,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

大团结的力量最终表现为汇聚全社会的合力,构成社会发展历史进步进步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自然历史的发展有着根本的区别,在自然界演变的历史过程中,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外在力量,这些动力遵循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而人类社会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主体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人,人们总是通过自觉预期的目标来创造历史,每个人的创造历史的活动则构成了社会历史前进的基本动力。马克思深刻地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1]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这种合力的推动才不断发展进步。这个“合力”是一个动力系统,既包括自然客观因素,也包括人类主观因素;既包括社会外部诸因素,也包括社会内部各要素;既表现为利益追求,也表现为价值向导;既体现为抽象目的,也体现为具体手段。诸多要素构成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动力系统结构,各个要素又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综合形成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整体合力。社会历史的发展绝不是哪一个方面的力量能够单独推动发生作用的,哪一个方面的力量都需要与其他方面的力量相互作用才能实现。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轨迹不难发现,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要素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但离开了各种要素所具功能的平衡统一,往往会导致社会的停滞不前,甚至是破坏性的倒退。“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味地崇尚阶级斗争,而忽视其他各要素功能的统筹结合,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即是最好的例证。所以梦想“合力”无疑是成为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梦想力量呼唤培育与扩充社会正能量

大团结的力量来自信念,执政者与每个社会成员都坚定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的信念不动摇,寻找产生超越现实的力量源泉。力量源泉不在人类社会之外,而是蕴藏在人类社会当中,是来自社会的正能量。所谓正能量,本是物理学上的名词,指以真空能量为零,如果能量大于真空则为正能量,能量小于真空则为负能量。“正能量”一词后来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社会的风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紧密相系,这种意义转换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他在这本著作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的潜能,可以使人表现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实际上,正能量一词放在今天时代背景之下与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角度去考量,其内涵更加丰富,并且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

社会正能量表现为勇于求真务实、敢于批判创新的思想能量。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知识可以化为技术,通过技术改造与升级可以转变成生产力。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几次工业革命推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历史飞速发展充分证明了培根这句话的真理性。同样,思想也是力量,正确的思想蕴含着巨大的正能量,也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因为人不同于动物,人有意识而具有理性,理性怀疑与思辨可以产生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与消极的作用。积极的作用通过正确思想涵养与武装起来。只有求真务实、敢于批判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才是激荡起这种正能量的基本方式。早在17世纪英国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就指出,理性思辨可以怀疑外在对象,可以怀疑思想之内的对象,但不能怀疑“我在怀疑”,否则,怀疑就无法进行。人的这种怀疑活动也就是理性活动,说明人是一个思想主体。只有通过理性的怀疑,才能让我们确立真理性的思想,从而指导我们从事科学实践。“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的意义在于确定了自我是一个思想实体,但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思想的具体内容。现实的人必须从这个确定的命题出发,通过自我的思想活动即理性思辨与怀疑,去推导并形成各种知识的确定性,进而成为指导我们从事改造客观现实社会的真理性认识。从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指导思想来看,都是理论联系实践不断进行完善的结果,是求真务实、既继承又批判的结果。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也是一脉相承,都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行了补充,有所超越与完善,体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紧密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性与理论的科学性。

社会正能量表现为追求公平正义,向外索取的同时讲求奉献的道德能量。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潮流之下,功利主义盛行,从而使社会在交易的时候缺乏公平正义、在索取的时候缺乏奉献精神,道德滑坡使整个社会充满焦虑。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道德失范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等食品问题层出不穷,“小悦悦”事件更是让全社会瞠目,甚至连老人倒在马路上应不应该去扶这样的最起码的道德常识,也成了媒体与个人热烈讨论的问题。一系列道德败坏现象让我们许多人心越来越冷,越来越寒,不禁对当下社会人情世态充满忧虑,逼使人们重新思考经济利益与道德自觉的关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对义利关系的思辨。早在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伦理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财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两本著作中就提出了“经济人假设”与“道德人”理论。他在《财富论》中指出,经济人泛指从事各种商品交易等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是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顾社会利益的人,这是人们因受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控制与推动产生的社会行为。在《道德情操论》中他指出,道德人则是承认人的社会性,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顾及社会的整体利益,崇尚一种为他人为社会进行奉献回报的道德情操的信仰。亚当·斯密说:有完全道德的人,是一个能把对于别人的原始的和同情心的微妙感情和得到最完全控制的、原始的和自私的感情结合起来的人[2]。在亚当·斯密看来,有完全道德意识与能力的人与他作为一个追求个人利益的经济人并不是截然对立不可统一的,而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索取的同时应该有奉献的意识。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对道德与功利的定位则表现为义利关系的思辨上,儒家讲义也讲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业文明时代,提倡重义而轻利,道德的正能量曾经产生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使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稳定而和谐。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讲求的是竞争与优胜劣汰,注重利益的最大化,以义取利更切合实际。因此,在倡导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应该高扬道德的旗帜,培育与扩充道德的正能量,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注入道德的力量,温暖现实社会、提升生活品质。中国梦是要让每一个社会建设者懂得,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通过自己劳动与智慧向社会索取,同时意识到自己是社会集体中的一员,为社会为他人奉献一份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必须让全社会都自觉地培育与扩充道德正能量。

社会正能量表现为融入社会每个成员生命中的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情感意志能量。每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生活,对外在事物都会存在一个认同度的问题。当一个人选择自己的职业的时候,如果他热爱自己的职业,他会在情感上产生很高的认同度,从而迸发出巨大的情感力量,会产生坚强的意志力量,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达到理想目标。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完整意义上的存在,纯粹的理性支配或者纯粹的非理性支配的人都是不健全的人,因为人的活动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是实体性要素与非实体性要素相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完整意义上的活动。人作为活动主体,除了需要与客观对象构成实在的活动统一体之外,还需要与自身的情感、意志等主观精神要素结合成为统一体。这就意味着人在创造历史的活动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带着自己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去活动。现代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研究表明,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情感与不畏艰险、坚定不移的意志,能让人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一定程度上归因于非理性因素蕴育并产生巨大的正能量。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恩格斯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4]。因此,人在自己情感与意志的激励之下,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活动能力的提高,影响人的活动领域的拓展。情感与意志作为主体精神体系构成因素与本质力量,通过主体有意识地培育才能变得强大。在新的历史时期,如果充分激励每个社会成员的情感与意志的精神力量,充分挖掘出其蕴藏的正能量,就能促进各种社会活动顺利进行,实现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进而成为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小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成为热门话题,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这并不是有意为之的政治宣传所产生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主要原因是这个口号最大限度地激起了深植于中华民族之魂的情结——对大同、小康社会的向往,对天下太平世界的追求,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生的期盼,一句话,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中国梦”已经自下而上、自内而外化成每个中国人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动力。完全可以相信,未来的中国,必将在这个口号的激励之下,社会一定会稳步发展,历史一定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

[2]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钦北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5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5.

On the Dream Power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Progress

Yin Yechu

(Jiangxi Yichun College, Yichun, Jiangxi, 336000)

Key words: social development, historical progress, dream, compound force, positive energy

作者:尹业初

第3篇:梦想的力量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了实现梦想而付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2、认识6个生字及部分生词。 学习重点:

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是怎样做的,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该学到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梦想。

师说: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刻、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许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梦想的实现而付出努力。同学们,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生说)

2、师: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都能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力量)

3、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预设问题:①文章讲了谁的梦想?②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③他的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④这个梦想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呢? 过渡:人常说:学贵有疑,同学们都做到了真了不起!下面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读书,师巡视

2、出示生字词,老师检查,同学们能否把生字词读准确。

师:读得很好,通过读书,谁来说文中写了“谁的什么梦想”(文章写了瑞恩·希里杰克要给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好让他们有洁净的水喝这一梦想。)

3、师:文中哪些句子讲到这个梦想请画出来读读吧。出示句子①②③

4、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梦想呢?(因为许多非洲孩子喝了受污染的水而死去) 师:的确是的,老师这有一份非洲缺水的资料,给大家念念。 (三)、再读课文,理解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1、师过渡: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梦,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实现了吗?(实现)

2、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同桌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

3、师说:刚才你们学习时很认真,讨论也很热烈,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说说呢?指名说。 〈1〉瑞恩为攒够70元钱,做了许多额外的家务活。①

你能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片段读读吗? [第6自然段] 读完,师提两个问题,生读文思考回答。

A: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B:当时他会想些什么?

2〉瑞恩梦想的实现,还得到了同学、教师及其他更多多人的支持(帮助) 师:是的,你又是从哪些语句读懂这点的,能读出来吗? ①妈妈……………报纸上

②一周以后,瑞恩收到了一张2元的支票……大口井的钱。 ③瑞恩的老师没想到………通上信。

师:当人们从报刊、杂志上看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想些什么?谁来说说。

4、小结:所以,在瑞恩的不懈努力和众多有爱心人的帮助下,瑞恩筹集了70元钱,然后又筹到了2000元钱,最后还筹到买钻井机的钱,使得这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最终成为了现实。

(四)、感受“梦想的力量”

1、师:第一口井打好后,瑞恩及爸妈来到非洲,在那他看到、听到了什么?请阅读14—17自然段,并画含义深刻的句子加以理解。 理解:“一个梦想,…………不流泪呢?”

①这是一个什么句?(反问)改为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③齐读这句话

2、师小结:同学们,瑞恩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地努力,他这样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行为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以至在2001年3月,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从此让更多的非洲人喝上了洁净的水,看,梦想的力量竟是如此的神奇,它能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给非洲人民带来生的希望,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五)、总结:

1、读完这篇课文,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体会。 ①瑞恩有一颗金子般的善良的心。②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学习。③我也要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

2、师:说得真好,同学们,美好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带来无穷的动力,能创造出奇迹,小瑞恩的梦想不仅激励着他克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是梦想的力量,感动并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到捐钱打井的行动中,是梦想的实现让安德鲁的村民们对瑞恩及加拿大人民的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 (六)、作业: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梦想的力量

|

为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 |——让非洲每一个人喝上洁净的水

不懈

| 努力

众人

| 帮助

实 现

(善良、执著、金子般的童心)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

《梦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读完第一遍,我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瑞恩的梦想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学习瑞恩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善良和坚持不懈。但是我始终觉得这并不是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全部,“梦想的力量”应该不仅仅只有这些。再读课文,我看到了小瑞恩的梦想从最初的“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变成了“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而他为实现这梦想,愿意坚持不懈地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可见,这梦想,鼓励着瑞恩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我还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被瑞恩的梦想,被瑞恩对待自己梦想的那种执著与坚持而感动,愿意与瑞恩一起共同实现他的梦想而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点贡献。瑞恩的梦想激起了更多人的善良和同情心。这“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在课文中,在瑞恩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也在一步一步地提升,从个人一直延伸到两国人民的友谊。

在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扣住“梦想的力量”来展开教学,引导孩子在学习“瑞恩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地体会“梦想的力量”也在逐渐地扩大影响,像数学里面画坐标一样,直到无限远。我认为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孩子由浅入深地剖析文章内涵的能力,教会学生读懂更多的好文章。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教给孩子如何去学习,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从教材的内容、教材的编排等方面去钻研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价值。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意识到虽然课前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但是教学中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断地准备,随机应变,大胆取舍。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执教人:吴恒

校本培训 2010-05-19 16:46:16 阅读3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

了解马克土温的相关资料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前段时间老师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奶奶在一家电器商店选电冰箱,当她向服务员咨询时,却遭到白眼。后来这个老奶奶到旁边的一家百货商店去为她的儿女买了两台电冰箱,先前那家商店的服务员看到后瞠目结舌,后悔莫及。

听了这件事后,你们有什么想法?

2.嗯,刚才孩子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马克吐温笔下的人物在金钱面前是怎样的反应,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自己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准生字读音,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蹩脚、刻薄、武断、窘况、兴致勃勃、撵跑、妙不可言、十全十美)

3.根据词语理解再读课文,同桌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讲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

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 1.出示自学提示:

(1)在“我”拿出钞票前后,托德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老板看到钞票后又是怎样的态度?

(3)从他们俩的态度,你体会到他们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2.汇报讨论结果,相机理解重点语句。

(1)“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这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只会带大票子”,说的是反话,意即你根本没有钱,挖苦、讽刺至极。透过这句话,一个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

(2)“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作家用夸张和辛辣的笔墨,先写托德见钱后的笑容,笑容遍布满脸,里面还有“纹”──折纹、皱纹、螺旋纹。一个见钱眼开的家伙,托德见是大钱后的笑容,牢牢地凝结起来,像一片一片的熔岩。这“凝结起来的笑容里”有难堪,有窘迫,更多的还是对钱的贪恋,可能托德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钞票,已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马克·吐温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简单几笔,则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托德这个势利的拜金主义者令人作呕的丑态。

(3)“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此时站在老板面前的是位百万富翁,见钱眼开的老板已语无伦次,极尽奉承之能事,反反复复,啰啰唆唆,透过这言语,不难看出老板那副奴才相。)

3.请孩子们再看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作者受到的待遇怎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四、总结写作特点

作者通过了哪些描写,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把文中的人物形象写得如此鲜明? (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作业设计:

1.看《百万英磅》全文。

2.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一次人物描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宣城市第二小学

章彬彬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掌握“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

2、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初步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感受德国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略)

一、开门见山,直入课题。(2分钟)

说到德国,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爱花的民族。德国人养花与众不同。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深受感动,写下一篇精美的短文(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题目中有一对反义词,很有意思,注意读好,一齐再读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随着季老的介绍去欣赏德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8分钟) 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三个生字。 wǎn

莞尔一笑(抽读。想想,“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做个“莞尔一笑”的样子。) chà yān

姹紫嫣红(抽读。“嫣”写的时候哪儿要特别注意?用食指写一遍。) 我们一齐读两遍。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想想,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板书:爱、养<点明让别人看>、赏<点明看别人的花>、梦) 接下来,请同学们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段意连接法来归纳文章主要内容。五年级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用抓重点段落的方法来归纳。课文四个自然段,

二、三自然段是重点。谁来把两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析形会神,领略风情。(29分钟) 文中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就说到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样两层意思,找出来,画上波浪线。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齐读。这句话就讲了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中间用了分号隔开。

浏览课文,文中哪些语句具体在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画上直线;哪些语句具体在写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画上虚线。

A、(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抽生汇报,[指导过程:

1、这几句在具体写德国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起读读。

2、再默读这段话,想想怎么就能看出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3、德国人养花真是与众不同,非常奇特呀!](板书:奇。)齐读。

B、(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生汇报(指导读好“山阴道”)。这两句重在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我们一起读读。 这里景色真美呀,这段文字也很美!同学们再默读这两句,看看哪些词语最先跳入你的眼帘,使你兴奋,令你心动。

预设一: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听老师读第一句(读两遍,后一遍从“家家户户”处开始),结合你的生活所见闭眼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你的描绘,让我们仿佛闻到了浓郁的花香,还听到了蜜蜂的嗡响,小鸟的鸣叫,游人的惊叹。

想看看这样美的画面吗?(出示图片)师解说: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十分茂盛,这就叫“花团锦簇”(抽几生,读出“花团锦簇”的形象),它侧重写花的形态;这些花有紫色有红色,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叫“姹紫嫣红”(点几组,读出“姹紫嫣红”的味道),它侧重写花的色彩。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

预设二:应接不暇

不光一家窗前是这样美,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呀!放眼望去——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个词见过没有?没见过,我们先跟它打个招呼。)

“应接不暇”中哪个字最不好理解?“暇”什么意思?(空闲,没事的时候。“暇”与时间有关,所以要记住它是“日”字旁。)“不暇”就是——(没有空闲)。“应接不暇”呢?(看图)这里的花非常奇丽。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

花多而美,让人眼睛看不过来,这就叫——

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我们眼睛都看不过来,这也叫—— 爸爸过生日,来了很多客人,全家接待不过来,这也叫—— 生活中,你还有“应接不暇”的时候吗?

这里的鲜花如此美丽,如此壮观,让人应接不暇呀,我们欣赏到了德国奇丽的景色。(板书:丽)

你能通过朗读再现这样的美景吗?自由读——抽读——点评(特别要把“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读好,读慢一点,慢慢回味。)——再抽读——一起美美地读读。

作者优美的语言,将我们带到了德国。(齐读)

同学们,我们就在德国,到街上去看看吧!(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 这里花如海,总也看不够啊!(背)走过任何一条街——

内容理解了,读的遍数多了,自然就能背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读成诵”,也是我们惯用的背诵方法。 过渡:走在美丽的大街上,花香醉人,心旷神怡,自然地让人想到奇丽景色背后人们崇高的思想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课文中说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板:我为人人。)

是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多么有意思呀!所以作者说(齐读)——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课件:后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出现) “这一种境界”指的是什么?联系上文说说。

再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这种境界意味深长,多么值得仔细体味呀。让我们再一次从人们养花与赏花的经历中去品味这种美好的境界吧。接读课件:

(我为人人——他们奉献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请读(手势):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人人为我——他们收获美。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手势):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原来德国有如此奇丽的景色,是因为德国人都具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呀!)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课件:慢慢飞出) (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这一种境界是颇——(生说)耐人寻味的。而且四五十年了都没有改变。1985年,季老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了这样的景象:(齐读——课件)

C、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所以当主人问他德国有什么变化没有时,他说(师读)——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美丽”指什么?(鲜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 这也是没有改变的。这令作者无比惊叹:(齐读最后三句。)

课件: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我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发现最后一句不好懂。我们一起再读读。(课件出示最后一句。) 我当时就想:学习语文,我们可以通过搜集信息,了解写作背景来帮助理解。

文章是1985年写的(板:1985),四五十年前是什么时候?1935年到45年这十年间,作者正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这次再到德国,勾起了他的回忆,想起了学生时代所做的梦。

同学们,这是一个怎样的梦?(花的梦,思乡的梦。)

常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从花的梦,思乡的梦想开去,留学德国,他见到的什么给他印象最深,他在德国想得最多的是什么?

[“思乡” 指导策略(根据实际,选择使用):

1、你离开过父母吗?多久?那段日子你会想些什么?

2、季老离开祖国十年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他却孤独一人呆在哥廷根,他会想些什么?

3、(课件)季老曾说过:住在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他在1935年11月20日的日记中写道: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这是他思乡的真实写照呀,请读——]

谁能想得更深一点?季老仅仅是思念故乡吗?他看到德国景色这样美,德国人有这样美好的境界,他就不想对祖国说点什么吗?(像德国一样美,像德国人民那样,具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思想境界……)

是呀,这就是季老对祖国的祝福,这就是季老的梦。一起再读读。但愿全人类都有这美好的境界!

四、回顾板书,总结课文。(1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季老的介绍认识了德国人养花的(奇特),欣赏了德国(奇丽的景色),品味了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让我们再一次回味德国独特的风情,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第三自然段背完,并抄写优美词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

宣城市第二小学

章彬彬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二、设计理念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有教育意义。教学中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明理。

三、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掌握“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

2、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初步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四、教学过程及方法

在设计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找一找题目中的反义词,质疑课题,读好课题。接着,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这里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这也是预习的要求。指导写好本课的生字“莞尔一笑”的莞、“姹紫嫣红”的姹和嫣,这样在检查学生朗读的同时,又没有放松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可谓“一举两得”。

之后,在学生了解了全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一主线,让学生围绕关键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了“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意思;创造具体的情境并结合生活体验理解了“应接不暇”的意思。这样学生在体验课文的过程中,又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在教学本环节时,我充分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受。指导朗读时,注意采用多读的方式,并且通过范读适当指导一些朗读技巧。在教学中灵活采用“欣赏画面入境,品读想象中生情”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式读课文,做到读中有体验,读中有所悟,并指导学生背诵,使学生在课堂上大有收获。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这一含义深刻的句子时,结合作者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从作者孤独一人呆在哥廷根,看着德国这么奇丽的景色想开去,想想作者思乡的梦是什么。这一思路是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顺序层层展开的,体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潜心思考,梳理脉络领悟意蕴,体会情感。

第4篇:梦想的力量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九龙镇中心小学 李美

2015年3月20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九龙镇中心小学 李美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该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中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中着力体现一个“悟”字,读中蕴情,说中表情,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人文内涵,指导学生深入细致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教材分析】

《梦想的力量》一文是五年级人教保准版下册第四组的课文。本组课文要求“学生抓住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整组课文都是情感性很强的文章,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一声不吭”等词语。

2、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梦想” “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这个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 三个问题的剖析理解,领会文章的中心。

情感与态度: :

3、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梦想成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2、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

3.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梦想”是什么) 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⑴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⑵ 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⑶ 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这一资料的补充,能震撼学生的心,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瑞恩的心。

3.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

三、再读课文,明晰“梦想之路”

1、师: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

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请同学们用跳读的方法在文中找到答案。

板书:“瑞恩的井”

过渡: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将遥不可及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创造了奇迹。那么,瑞恩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⑴ 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 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创设情境: 这些额外的家务活对小瑞恩来说太不容易了!让我们想像一下当时的场景:他费力地挪动着笨重的吸尘器,认真地干着,每个角落也不落下。十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他的手磨出了血泡,脚累得再也抬不起来。同学们,想一想,假如是你,可能会怎样?让我们设想一下,在干每一件事的过程中他可能遇到过什么困难?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过渡:除了瑞恩个人的努力外,他成功的原因还有哪些?

⑵ 瑞恩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①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A、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B、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C、瑞恩的老师没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② 想像: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的?

③ 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

4、挖掘梦想内涵:

瑞恩如此坚持不懈,只源于心中一个梦想: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师引读:当他看到一名儿童正从干涸的洼地中取水解渴时,瑞恩心里想的是这句话──(生读);当他看到许多儿童因脱水和营养不良而在生命线上徘徊时,他想的是这句话──(生读);当瑞恩坚持不懈地做着每一件事时,他的心里想的还是这句话,让我们一起读出瑞恩的心声!(全班齐读)

四、感悟“梦想的力量”

1、再次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激动。

2、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

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

3、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默读课文,深入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师:瑞恩的这个梦想,不但是他自己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懈努力,还得到了社会上许许多多像瑞恩一样的具有善良、热情的人的帮助,他更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给人以生存的希望!这种善良,这份爱心,一定会使所有的人流泪的!这就是梦想的力量!(指板书)

再次有感情齐读。

◎出示资料,感受瑞恩的贡献。

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2001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2002年9月30,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这一切来自于他6岁时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为非洲儿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然后亲戚、朋友、邻居也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帮助瑞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们纷纷解囊相助。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五、总结全文,领悟写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瑞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课文是怎样表达这一人物形象的?

2、教师小结:

课文通过对人物的言行、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了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为实现梦想不懈努力的人物形象。从而使人物鲜活起来,感动了你我。希望同学们能将作者的这些表达方法运用于我们自己的写作中,使得我们笔下的人物熠熠生辉。 【作业布置】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7. 梦想的力量

瑞恩

非洲孩子

水泵→挖一口井→钻井机→“瑞恩的井”基金会 70 元

2000元

【教前反思】

1、注重氛围创设,预设学生通过看图、读文、想象再朗读的过程,已经能够入情入境地体会乡下生活的美好,产生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3、课件的使用。我精心选择了部分非常贴合课文内容、富有美感的图片制作成课件,造成视觉冲击,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情境。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文感悟,学习写法。这一重点确立的依据是本组的编排目的及本文在组内的重要地位。同时,这也是难点,因为我们的孩子住在农村,文中描绘的景与物大多是学生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而文章的语言看似也很平淡,那如何从陌生的景物中、从平淡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学时,我以读代讲,通过 “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致辞时内化语言”的方式展开教学。

这是一篇读起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课文充满了浓浓的人性美,小瑞恩的善良、富有同情心令我们倍受感动,文中还有许多人在小瑞恩的感召下伸出了热情的双手,献上了爱心,这同样使我们感受到爱的温暖。

这篇课文我的设计意在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想美梦成真,必须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奋斗。

第5篇:梦想的力量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中卫三小郑学琴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一声不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地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地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感受“爱的力量”的巨大。 课前准备:非洲缺水资源的图片、视频。收集主人公的资料;多媒体课件。讲述梦想的短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理解梦想

1、观看梦想的视频。

2、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教师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3、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4、激情入文: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

二、感知梦想

1、请走进课文,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准确,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并读一读。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示)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3、尝试理解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三、追寻“梦想之因”

1、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让我们走近瑞恩,走近非洲。

2、自由读第

一、二自然段。说说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3、找出文中老师说的话并读一读,重点读好“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说话:我觉得这里的孩子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可怜、悲惨、艰苦……)

4、你学得这里的孩子生活得怎么样?

5、请你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

6、在这么一个缺水的环境中,非洲的孩子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现在,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去看一看非洲人们的生活片段。 (1)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图片或录象)

感情述说: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有5岁前就死掉了。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2)拓展想象:

(3)教师:怪不得一位老人这样说道:—“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课件出示,齐读)

(4)正因为非洲的孩子是这样的可怜,正因为水对于非洲孩子是这样的重要,所以瑞恩才会有这样的梦想—

课件出示: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再次齐读)

四、走进“梦想之路”

过渡语:瑞恩又为他的梦想做了些什么呢?

1、自由学习3—13自然段,从文中找找相关的语句,划一划,读一读,感受感受。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适时点拔梳理。

能不能抓住关键词概括? 为地毯吸尘、擦窗子、捡树枝、捡松果、取得好成绩

瑞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当哥哥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却在—:为地毯吸尘。 因为他想—: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当全家人都去看电影了,瑞恩却在—:擦窗子。 因为他想—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为了实现梦想,瑞恩只做了这五件事吗?(不是) 从哪知道不是?(省略号)

读得可真仔细,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在会读书的孩子眼里,省 略号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六点,它应该是一幅由一幅生动的画面,能 不能透过这省略号,想想他还可能做了些什么?(拖地、洗碗、洗 衣服„„)瞧,省略号多神奇啊!今后我们写作文,也可以用上省略号,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瑞恩才6岁,是什么激励着他这么卖力的干活?(梦想)可见, 当瑞恩有了梦想之后,他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板书:激励自己 教师小结:整整4个月,为了这70元,他不怕辛劳;为了这70元,他不畏严寒;为了这70元,他不断地努力……他的心中只为了实现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齐读(课件出示:“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3、当听到需要2000元时,瑞恩的表现。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就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

同学们,2000元仅仅靠个人的力量能实现这个梦想吗?(不能) ④那他用自己的梦想感到许多好心人,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了,感到了谁?

他的执着感动了好心人。妈妈的一位朋友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刊登在当地的报纸上。短短2个月,就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感动别人)瑞恩付出了很多,他义无反顾地付出,只为他的心中那一个坚定的梦想!——再齐读(课件出示:“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4、筹集买钻井机的钱(板书)

同年9月,当他听工程师说人工凿井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20个人干10天才可以完成时,他——读: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却变成了现实,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交流后出示:

(1)“瑞恩还小……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 练读,想象,他为了筹齐2000元,可能会做些什么? (2)“尽管如此,瑞恩并没有放弃。” 他不放弃的是什么?

(预设:干活挣钱、对梦想的追求、努力……) ((课件出示:“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3)他的这些努力只为了实现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再齐读

5、当听到需要一台钻井机的时候,瑞恩的表现。 (1)出示瑞恩的话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瑞恩决心很大、瑞恩的坚定、瑞恩的执著、瑞恩的永不言弃……)

(市,一个梦想可以感动一个国家,一个梦想可以感动一个世界。大家都2)过渡语:一个梦想可以感动身边的人,一个梦想可以感动一座城被瑞恩的梦想所感动,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献出了温暖的之心。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你觉得是什么使瑞恩的梦想成真? (1)交流讨论

(集到了,是因为瑞恩的力量感染并带动着大家的心,这就是同心协力的2)教师小结:一个不小的数目,之所以能在短短的2个月时间里筹力量!实现梦想不仅仅是钱,更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7、瑞恩终于梦想成真,这些从井里流出的生命之水使非洲人们疾病得到控制,健康得到保障,生活也从此得到改善。我们说——课件出示:“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当一个梦想,成为“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谁不流泪呢?”65个国家千万千万人们的共同愿望的时候,我们说——

五、延续梦想的力量

1、梦想在延续。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两年以后,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文中的瑞恩被评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还做客我们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3、课堂小练笔。

如果瑞恩被推选为“感动世界”十大人物,向全世界征集颁奖词时,要求你为瑞恩写颁奖词,你该怎样去写?现在就让你心中涌动着的敬意和感动喷薄而出吧!练笔—交流!

六、总结课文,升华认识

梦想的力量真大,它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化他人。梦想,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出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更是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这正是梦想的力量!广告说得好:心有多宽,天空就有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精彩!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同学们,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努力吧!

七、课后作业

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题或多题

1、如果你是瑞恩班的孩子,在给非洲孩子的信里,你会怎么写?

2、我被瑞恩的行动深深感动了,我想写首小诗赞美他。

3、如果你是瑞恩妈妈的朋友,你在报纸的文章中会写些什么?

4、写一篇读后感。

5、阅读为梦想奋斗的故事。如《隐形的翅膀》

第6篇:梦想的力量

《梦想的力量》读后感

今天我学习了一篇课文,题目是《梦想的力量》,文中的小主人公瑞恩让我非常感动。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为了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让他们喝上干净的水,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帮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还成立了基金会,一年后还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井。

这里面有许多句子让我很感动,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如果是我,肯定是抢着说要去,如果独自留下来擦窗子,一定不愿意、不开心。而瑞恩却放弃了看电影的机会去挣钱。还有许多句子让我感受到了瑞恩的善良、坚定执著、金子般的心。

梦想可以让人们带来无穷的动力,只要我们经过努力就可以让梦想成真。瑞恩这位充满爱心、为梦想执著的男孩深深地打动了我,同样令我佩服的还有他的妈妈,这位母亲一直支持孩子的梦想,不仅让孩子的梦想变为现实,还培养了孩子的爱心。还有瑞恩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都是善良之人,他们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使瑞恩的梦想创造了奇迹。总之,这篇课文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能够改变世界。”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放弃,要坚持不懈,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才会实现,才能成功!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让我们也去为自己的美好梦想而努力吧!加油!

第7篇:梦想的力量

同学们,刚才的歌好听吗?这首歌叫《超越梦想》。 谁来说说什么是梦想。生:

“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 你们有梦想吗?谁来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生:

师: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梦想有关的文章,感受梦想的力量。(完成课题板书)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师:同学们的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共同探讨的,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展示:

(1) 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 (2) 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3) 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把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完了,并且知道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瑞恩。( 板书:瑞恩)下面请同学们:

1、 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找出文中有关瑞恩梦想的句子,划出来。

师:大家一起说,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生:

课件展示:瑞恩的梦想是:“我要给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同学们一起读一遍。(板书:“我要给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呢?特别是老师的哪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瑞恩的心?(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老师课下收集了一些非洲孩子缺水的资料:课件展示:

看了这些,你最大的感想是什么?你有什么话想说?

师:在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环境里生活,非洲的孩子最渴望——(喝到干净的水)

当6岁的小瑞恩知道了水对非洲的孩子如此的重要,于是他就有了这样一个强烈的梦想——(回读梦想的句子)

从而我们可以看出,瑞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有爱心、有同情心、善良等)

于是刚一放学,他便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对妈妈说——

找同学读,要读出他的迫不及待。

师: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这谈何容易?要想把梦想变为现实,必须——(要有行动,付出巨大的努力)

板书:努力

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课件展示: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交流、讨论。

(1) 瑞恩为攒够70元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课件展示:(幻灯片16)

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却在做额外的家务活;当全家人去看电影了,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 你想一下,他的心情是怎样的,难道他不想玩吗?可是他在坚持,在努力,因为——(回读梦想的句子)

师:老师从课外了解到,为了筹集这70元钱,瑞恩是从1月份开始做额外的家务活的,课文告诉我们他一直坚持到————(4月下旬),也就是说,瑞恩整整坚持了4个月。

师:在这4个月里,他放弃了玩的机会,放弃了玩的时间,遇到困难,瑞恩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回读梦想的句子)

师:当瑞恩终于攒足了70元钱,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他还在继续努力吗?从哪里知道的?

请看8—11自然段, 生:

当他知道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打一口井需要——2000元钱,小瑞恩又向新的目标努力,等筹集了2000元钱,准备打井的时候,更高的目标又出现了,买钻井机。 好,我们来看一下: 展示课件:

70元钱-------2000元钱-------钻井机

你有什么发现?(他需要筹集的钱越来越多,需要付出的努力也就——(越来越大).瑞恩动摇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课件展示:

找同学来读一下瑞恩的话 (幻灯片18) 指导:要读出瑞恩坚定的语气来!

课件展示:

同桌交流,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做了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A、B、C

师:帮助瑞恩实现梦想的不仅仅是钱,更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心与心相连,爱与爱汇聚,于是,瑞恩的梦想变成了大家共同的梦想,瑞恩的爱心感染和带动了大家的爱心,最终瑞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板书:爱心

大家快速朗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瑞恩梦想成功的喜悦吧。

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建成了。2000年7月,瑞恩和爸爸妈妈坐着卡车,一路颠簸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找同学读他们和非洲孩子们相见的情景吧!

课件展示: 假如你是5000多名孩子中的一员,你想对瑞恩说什么?

村里的一位老人站出来说——

(找生读老人的话)

师:是啊,水就是生命。水井,给非洲的人民带来了福音。他们能喝上洁净的水,身体健康得到保障,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瑞恩和我们的加拿大朋友),归功于 瑞恩的梦想。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找生读)(解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起初,瑞恩的梦想是给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到最后却变成了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他的梦想——在变大,你们说梦想的力量大不大?

课件展示:同学们,望你们也像瑞恩一样带着你的梦想扬帆启程吧!

第8篇:梦想的力量

17《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梦想的力量》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的课文,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文章记叙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能创造出奇迹。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们有一定的阅读、收集资料的能力及预习能力。因此,本单元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时刻让学生借助“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4、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梦想”。

2.提问:同学们,你有自己的梦想吗?有的话,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3.同学们的梦想都很美好!希望你们能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创造无法想象的奇迹。(补全课题)

4.现在就请你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齐读课题) 5.同学们已看了这篇课文,根据课题提出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①谁的梦想? ②梦想是什么? ③怎样实现梦想?

④力量有多大?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

迫不及待 募捐 水泵 下旬 筹齐 一声不吭 颠簸 簇拥 ①接火车读 ②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体会“梦想的力量巨大”

1.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提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2.解决问题①(瑞恩)

3.解决问题②,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谈体会 ①学生读课文交流

A.我想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B.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②教师小结:瑞恩的梦想坚定、执着,他的梦想越来越大。

③瑞恩的梦想大,最终他的梦想实现了吗?哪一个自然段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17自然段)

4.解决问题④,在课文上找出相关语句课文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全班齐读) ①提问:谁流泪了,为什么流泪?

②小结:安格鲁村民们,因为瑞恩的井给他们带来了幸福、生命、健康,是一种感激泪,瑞恩和父母都流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他们没想到梦想的力量竟有如此之大。对瑞恩的井,安格鲁村民们表示感谢,自己没想到付出,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③全班齐读 5.解决问题③

提示: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挣70元,二是筹集2000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瑞恩的同情心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

①挣70元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找到相关的段落 学生交流:第6自然段

A.质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用“△”标出瑞恩做的几件事?体会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B.质疑: 仅仅只做了这五件事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省略号) C.质疑:瑞恩为挣70元,他至少做了几件事?作者并没有一一写出来,为什么?

学生交流并汇报:作者没有一一写出来,因为那样会让文章哆嗦,的确,在写作时,应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例才能打动读者。

D.创设情景:

a.当全家人去看电影,他一个六岁的孩子,认真地擦着窗子,累得筋疲力尽时,他会想„„

b.当暴风雪过后,树上的枝条散落一地,他突然捡到一根粗重的枝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拉动,此时他会想„„

E.质疑:除了做这些事,还做了哪些事?

F.小结: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却变成了现实,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①当听工程师要买钻机时,他会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段落) 学生交流并汇报:第12自然段(全班齐读)

②小结:瑞恩已认识到买钻机的难度,但是态度很坚定,同时,这也说明他在不断成长。(筹集2000块钱)

③仅仅靠个人的力量能实现这个梦想吗?(不能)

④那他用自己的梦想感到许多好心人,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了,感到了谁?

学生交流

小结:瑞恩的梦想不仅激励自己,耕多感到别人,从而感受到梦想力量的巨大。(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四.课堂作业

学完课文后,你想对瑞恩说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

瑞恩 同情心 ↓ ↓ 更多人 筹钱 ↓ 基金会 30

挣70元

↓ 挖一口井

口井

上一篇:教育简报第14期下一篇:街道事务公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