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在线教育

2022-05-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移动互联网在线教育

移动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在分析这些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怎样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并提出通过APP等手段,主动参与并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性。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 APP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网络安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新华社在报道这一消息时指出,中国面临的网络安全方面的任务和挑战日益复杂和多元。在这些任务和挑战当中,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之一。

一、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其在高校学生中的使用情况

(一)移动互联网及其特点

移动互联网的界定:和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简称MI)的突出特点就是“可移动”。它的基本要素有两个:一是终端设备允许“移动”,二是通信方式支持“移动”。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把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就是移动互联网。

1.便捷性。通过一部智能手机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浏览网络资源,这是移动互联网较PC互联网的最大优势。高便携性是人们选择使用移动终端的根本原因。再加上低廉的价格,智能终端几乎全部覆盖了大学生群体,怎样更好地利用移动互联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2.时效性。和传统信息接收方式相比,时效性是互联网的利剑,也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发动机。因其便捷性与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把这种时效性推向极致。

3.交互性。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交互性密切相关。每一个参与者都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成为信息传播者,评论参与者,成为媒介的一部分。从被动接收到主动交互,巨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也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二)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现状

移动互联网的飚进:伴随着3G、4G业务的推进,通信技术的升级解决了信号“移动”的问题。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智能终端的发展就成为判断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风向标。根据《2013-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统计,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3.88亿,而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网民的数量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网民的数量,中国从此进入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80%,达到4.8亿。2014年1月,工信部发布电信业运营情况,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突破8亿大关。在移动互联网介入流量中,88.8%来自手机上网。这其中,高校学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智能终端不断推陈出新,移动互联网的实用性和便捷性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高校大学生几乎是移动互联网使用者最密集的群体。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对于不断修正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说,移动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因其便捷和时效性,大学生开拓了视野,促进了其自身社会化的进程。但是,移动互联网突破空间和时间的自由性,也给不和谐音的传播提供了舞台。特别是与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相悖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等内容,混淆视听,影响恶劣。在如何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克服其负面影响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滞后”之处。

1.思想和观念滞后。当移动互联网已成席卷之势的时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研究和讨论网络教育的时代。无论是在硬件建设、思想观念,还是教学模式上,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欠账。通信技术的更新使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显然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尚不能熟练地参与移动互联网,利用移动互联网更是无从谈起。

2.导向监管缺失。新时期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有强烈的表达意愿和发泄欲望,特别是参与和评论时事政治的热情高涨。但是,一方面,青年学生对社会热点的认识因信息片面或自身局限,往往热情有余,理性不足;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主张和观点非常容易受到网络导向的影响,特别是当下,发达国家掌握网络技术和信息传播的绝对优势,这种网络话语霸权体现在移动互联网上,就是错误的导向和恶意的煽动。再加上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泛滥,对高校移动互联网的监管十分必要。

但是,从当前高校网络监管的情况来看,部分高校还停留在放任自流的状态。怎样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扩大正能量的传播效果,挤压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存空间,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重要命题。

三、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思想观念的更新

在信息爆炸时代,怎样做好思想和灵魂的工程师,需要更高的艺术。

1.从“灌输”调整为“交流”。传统教学模式偏重以“灌输”为主,移动互联网为“交流”提供了随时随地的可能。高校思想政治施教者,也要做好担当咨询师和心理辅导员的角色转换。

(1)交流途径:以QQ、微博、微信等为主的社交软件,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交流平台。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群体互动空间,支持教师和全体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讨论。

(2)交流内容:移动互联网的交流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同时支持视频、音频和图像的在线呈现,因此,交流内容丰富、广泛。除了围绕教与学的探讨之外,社会热点分析、教务工作传达也可以在线完成,甚至美好事物、感人瞬间、美文美图都能做到即时分享。

(3)交流效果:对施教者来说,“交流”能够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对广大学生来说,一句贴心的留言,或者一次火花四溅的探讨,对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养成,可能有着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2.从“参与”调整为“利用”。

(1)施教者要熟练掌握移动互联网。破除“微信等社交软件是年轻人的专利”的观念,勇于接受新事物,并且参与到新事物当中。要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网络运用规律,增强网络意识,成为驾驭网络的行家能手。

(2)要把移动互联网利用到日常教学当中去。移动互联网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的传播和交流,高校要主动为移动互联网建立配套硬件,给教师搭建平台。教师要善于利用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的特性,丰富教学效果。

3.从“被动迎战”调整为“主动发声”。网络是信息的海洋,有正面的声音,当然也有负面的声音。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信息随时随地的传送、接收、继续传播,信息的影响人群迅速扩大。在鱼龙混杂的信息当中,怎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施教者需要化被动为主动,占领阵地。

(1)高举旗帜,引导舆论。在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面前,施教者要主动发声,有步骤、有层次的发布权威消息,在社交网络等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树立起权威性和导向性。使施教者的主页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2)立场坚定,有理有据。受西方思想蛊惑或影响,移动互联网会出现攻击社会主义、攻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言论,对此,施教者不能视而不见,要坚定立场,主动迎战,针锋相对的唱响主旋律。施教者要提升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准,有理有据有节,摆事实讲道理,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3)设置话题,促进和谐。施教者要围绕社会热点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设置公共话题,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通过分析研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做好梳理和引导工作。

(二)教育手段的变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怎样利用移动互联网,首要的任务是做好研究工作,掌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规律,从而提出有系统有前瞻性的判断和规划。

1.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微博和微信是当前流行的社交软件,也是大学生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端口。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交软件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

社交软件是一个天然的“网络课堂”。随机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是这些社交软件的忠实用户。对于不固定时间、不固定形式的网络教育来说,这些汇聚了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社交软件,只要稍加引导,就会变成一个便利、有效、互动的平台。

社交软件的传播特点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无论是微博、微信,包括QQ、脸书等等,所发表的内容均以短、平、快为主,辅以生动性和趣味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施教者要充分利用短、平、快的特点,简明扼要、一语中的。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

积极参与,有效利用社交软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1)剔除等级观念和地位意识。在社交软件上,施教者和受教者是平等的。只有俯下身子,平常说话,大学生才能和你做朋友,才肯和你说话,说真话,说实话。

(2)施教者要形成梯队,层次发声。一线教师要做排头兵,主动寻找话题、发表声音、及时反馈;院系领导要作为二线梯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3)注意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结合。要通过社交软件的言论,发现问题。对于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要善于通过反馈的言论予以解答,对于个别的问题,要艺术性的转入到“线下”。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高校教师要加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心理学修养,对涉及大学生隐私的问题,要妥善处理,避免制造矛盾、激化矛盾。

2.开发APP模式。APP是application缩写,在IT术语中,表示某种系统的应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APP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在这些应用程序当中,比较普遍的是客户端。目前,各大电商、企业陆续推出自己的客户端和官方应用软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进和开发APP,就是主动搭建一个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沟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讲授、交流,甚至考评等等环节。

目前,部分高校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在探讨利用移动互联网,特别是社交软件促进教育活动,但是都处于“借力”阶段。要掌握主动,打造品牌,开发思想政治教育APP(以下简称思政APP)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1)思政APP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

内容丰富。一是教案、课件等思政教师任何可以电子化的内容;二是优秀的参考文献、影视资料等等;三是教学通知、考评要求等等。和社交软件相比,思政APP的容量更大,内容设置更全面、更灵活。同时,这些资料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让不同的人群都能找到感兴趣的资讯。

形式多样。思政APP可以提供文档格式、视频格式、音频格式等多种格式的资料。有效解决文档的单一和枯燥。特别是通过视频和音频传递教学资料,解放双眼,公交、散步、旅行期间,随时随地在有声的播报中达到学习目的。

(2)思政APP是一个高效的分析师。

能够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分析。APP服务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分类整理,对大学生感兴趣话题的统计,可以使施教者对大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有一个初步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更强的教育思路。

能够实现对思政教育改进的分析。通过对教育方式的有效统计和分析,有利于施教者评估教育方式的得失,及时进行调整。

思政APP能够解决社交软件更新快、内容庞杂等问题。对某些重要的话题,社交软件要在浩如烟海的留言和对话中寻找,通过思政APP的分类保存,施教者和受教者围绕某些话题的讨论可以长期存在,通过事件的发展不断更新,在交流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完全冲破了教室教学的范畴,利用移动互联网,是改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然选择。高校和高校教师,要在观念和手段上做好充分准备,走出象牙塔,走进移动互联网,才能在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塑造中,完成高校教育者的使命。

[项目来源: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142144]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中国电化教育,2011(1)

[2] 祝智庭,杨志和.云技术给中国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电化教育,2012(10)

[3] 陈琳.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教育研究,2012(4)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责编:吕尚)

作者:马良玉

第2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系统初探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并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进行网页浏览、娱乐及与朋友沟通,远程教育也在这时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将加速扩大其影响力,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教育新体验。本文旨在对使用移动终端进行远程教育内容传播的新思路做个初步探究。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远程教育;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随着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iPad等智能手持设备在市场上销售得如火如荼,人们不知不觉被其带入了极其精彩的移动互联网世界。“疯狂的小鸟”、“水果忍者”这些仿佛在一夜之间就传遍全世界的流行话题如今人人耳熟能详。用手指划过触摸屏,或是倾斜设备来获取重力感应,这些新鲜的游戏体验让人们眼前一亮;躺在床上就能看电影或浏览网页,这也是iPad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慵懒”体验。玩腻了游戏,看够了电影,我们不禁要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正事”了-孩子的英语作业做了吗?我们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了吗?于是不得不回到书桌或电脑旁,盯着看那些枯燥的文字。但现在好像不一样了,我们有了iPad!拿着它,我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来学习了!当然前提是我们能在iPad里找到合适的学习内容,好在已经有不少离线的教育多媒体软件了,但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思考:如果网络那边有位真实的老师,通过移动互联网,把他的知识通过语音、手势传播给拿着智能手持设备的学生,会是多么灵活、方便而有效率。而这一切,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并且有许多我们意向不到的新的收获!

一、智能手持设备具备教育终端的先天性优势

传统的教学活动不能离开黑板、粉笔,或是纸、笔,为了解决这些“道具”的限制,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远程教育利用了信息化手段来让信息的传达更准确和快捷:电子白板,实时信息交流(类似聊天)窗口、网络摄像头、麦克风,这些新兴的电子教具让教育内容从地球的另一端传送到我们这里成为可能,电脑,也成为了似乎无可替代的“超级教育终端”的角色,除了一些比较“烦”的情景:

?我的电脑中了病毒,打不开教育网站了!

?我的麦克风在哪里?

?我的摄像头工作不正常了,是不是驱动有问题!

?考试快开始了,等等我!我的机器还没启动起来!

?老师让我画个形状,可我用不好鼠标,画起来好难看啊!

所有上面的烦恼,现在都可以被一台小小的iPad解决了,因为包括iPad在内,还有很多Android平板设备,都具备电脑无法超越的优势:

?系统简洁,启动迅速,安全性高,响应速度快;

?在这不超过两个手掌面积的设备上集成了前置高清晰度摄像头、隐形麦克风和高品质的音频播放设备 - 一台非常酷的视频音频通信终端;

?触摸屏和智能化程度很高的手写输入识别软件,让文字手写变得更轻松;

?高解析度的电容触摸屏让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屏幕上画画;

?方便使用的联网功能,3G或WiFi,让网络随时随地;

上述的这些先天性优势,可以让我们想到很多创新的课件内容。比如,我们可以用连线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以让学生用手指点击来快速完成选择题,可以以视频电话的方式让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没有任何障碍,可以记录学生对外语词句的发音来进行课后“有声作业”的提交,等等。

我们对智能手持设备能够变为这样一台真正的“超级教育终端”毫不怀疑。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终端、网络和服务构成,我们还须应对无线网络的特定问题,来设计我们的新的远程教育系统。

二、移动互联网络的弱点对我们的体系结构带来挑战

诚然,移动互联网带给人们诸多方便,但还是有一些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缺点:

(一)带宽,在3G时代看似不再是一个问题了,但其稳定性却值得我们重视。因为无线网络的数据载体不再是有稳定连接的电信号了,无线电波有着覆盖局限性,易受电磁干扰的特性,使移动网络可用性及信号质量大大不如有线网络。当然,短距离,小范围的家用WiFi覆盖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但我们大多时候需要学生真正的“无论何时何地”来完成学习任务。

(二)资费,目前在中国的3G网络带宽资费并不便宜,尤其是需要富媒体的视频、音频等数据传输。学生可能会为在移动互联网上传输的媒体流支付不少的费用。这些是无法与通过PC进行带宽消费所竞争的。

显然,上述问题多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无法解决的。不过我们可以从技术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对我们地远程教育系统的架构进行优化。比如,我们可以在视频流媒体服务器上实现动态多码流的支持,我们的客户端软件中也应判断用户的实时网络环境,送出与之相适配码流的内容,实现高低码流自动切换,保证最佳的用户浏览体验;在一些资费敏感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适当压缩视频的码流,以切合用户对成本的考虑。对除了视频的其它内容,我们可以有效利用客户端缓存技术,来减少系统的时间延迟所带来的影响。

通过技术手段,我们可能能够克服移动互联网络的这些弱点,但对于这个新的系统而言,接纳了更多的终端,可能会扩大很多倍,那对我们原有的服务端体系结构构成了新的挑战。

三、服务端体系结构的优化迫在眉睫

我们预计远程教育在接受了更多可用终端之后将会出现爆发性的增长,因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能都有终端连接到我们的服务器系统来获取教学内容。所以,我们的服务器体系结构要因此做出更大的优化。除了以软件技术手段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的效率,缩短响应时间,以服务更多的并发访问用户外,我们还应考虑横向扩展服务器硬件以达到更高的可用性及性能标准。

参考文献:

[1]Features - iOS Technology Overview https://developer.apple.com/technologies/ios/features.html

[2]Android Platform Hightlights http://developer.android.com/sdk/android-2.2-highlights.html

[3]卢官明.移动流媒体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1

作者:戚蓉

第3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远程教育内容创新

摘要:随着3G、4G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种移动智能设备日益普及,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移动学习体验。为了提高远程教育的效率,提升电子阅读用户体验。通过分析目前移动互联环境中远程教育的主要问题,从技术、产品、运营等各角度出发,探讨了构建新型教育内容的新思路,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智能设备的特性及移动端应用程序的强大功能,提高远程教育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远程教育;移动学习;智能设备

1 概述

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远程教育的内容经历了窄带网环境下的单一文字格式阶段、宽带网普及初期的以音视频为主的单一多媒体格式阶段、到宽带网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聚合语音、视频、演示文稿、文字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形式,再到今天3G、4G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电子阅读内容的分发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便捷程度,人们日渐养成的利用移动智能设备进行随时随地进行电子阅读的习惯。我们在感叹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在思考作为百年大计之本的教育事业,该怎么调整自身的步伐,跟上这个瞬息万变的发展时代。

毋庸置疑的是,移动互联网中信息的传播、分发已是空前的便捷,这为远程教育内容的传播做了示范性的预演。高速的移动网络又为信息载量大的多媒体内容的传输创造了基础条件,从内容的分发、传输到最终的内容消费,已彻底消除了之前曾经遏制远程教育的技术瓶颈,使得我们能开始集中精力进行教育内容的创新。

2 目前远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通过考察市场上存在的远程教育产品,我们的发现有:

1)娱乐性的内容仍占主体,市场极度缺乏合适的远程教育内容。

大家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地铁上、公交车上有低头看手机的习惯,这也被戏称为“低头族”。“低头族”们不是在滑动手指看网络小说,就是耳朵里塞上耳机看电影或连续剧。在他们消磨无聊时间的同时,我们也曾发现莘莘学子手捧厚厚的复习资料,紧张地喃喃默背。智能设备似乎只是一个闲暇时才会看看的“娱乐工具”,这些现象其实提醒我们,远程教育的内容还极度匮乏,学生们仍依赖纸质教育内容。举个例子来说,笔者甚少看到学生们利用智能手机来学习英语,但手机作为具备文字展示、媒体播放等功能的集合体有着先天性成为教育终端的优势,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初、高中同步英语教育内容出现在移动设备上,学生们动动手指就可以听到标准的课文人声回放,或录音复读,或阅读背诵,该是一种多么高效的学习方式。

2)重视幼儿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交互性,却忽略了更高年龄学生需求。

我们可以在AppStore中发现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的幼儿教育产品。家长们通过下载一个教育App,就可以让孩子接触到以游戏形式呈现的、备受孩子喜欢的教育内容。孩子动动手指,通过完成一些画线、排序、填空等游戏,就可以短时间快速掌握几个拼音或英语单词,可谓深度挖掘了孩子的学习乐趣,值得肯定。但继续搜索,面向更高学龄学生的此类交互式学习内容却鲜有发现。取而代之的是简单地以图片展示的数学题解题过程等,或大段枯燥文字构成的令人望而生畏的教学资料,教学内容的互动性设计严重不足。

3)缺乏系统性的内容规划,在强调内容创新时容易陷入混乱的内容布局。

通过调研了几个教学软件案例,给我们的感受是不少内容提供者在强调内容创新的同时,忽略了教育内容的路径特性,即平行、散乱的内容大量出现,各展示单元缺乏逻辑上的顺序,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结合上面的发现,我们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于目前存在的教育内容缺口,我们认为是一次重大的机遇。远程教育显然滞后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程度,那么我们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创造出新一代的适合在移动互联网上传播、在移动智能设备上展示的教育内容呢?

3 解决问题的思路

从技术角度出发,我们产生了构建新型教育内容的新思路:

首先,内容的结构定义至关重要。我们应系统性地对教育内容的元素类型作出定义,比如确定设备所支持的MIME类型,以描述性文件的方式(如XML)对一项教育内容进行构造,以顺序或交叠的方式对内容的时序进行规划,建立适合智能设备特性的媒体内容描述文件;对内容各项媒体格式定义应充分考虑到移动设备的限制,选择编码效率高的编码器对视频内容进行编码,可在获得高质量内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缩减网络流量消耗;考虑实施内容的有效压缩、打包、并嵌入DRM标志,提高内容分发包的传输效率并保护内容的数字版权。

其次,我们应借助于现有的主流构建富媒体应用的开发方式,在规划内容格式中引入交互代码,比如HTML5/JavaScript 代码块,定义事件接口及服务端访问规范,初步实现具有统一定义的交互代码植入规范。交互式内容注入在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性及有效性显得尤其重要,将逻辑从展示型内容中分离并脚本化可以提高内容维护的效率并降低开发成本;我们在新内容的设置上是极强调交互性的,为了实现高交互式内容,会开创新的媒体格式,即一种融合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交互式脚本的新型媒体,对该文件的格式及流式加载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

最后,我们应充分利用设备端的特性,扩展交互式教学内容服务。例如利用设备的GPS模块,采集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利用设备的语音输入功能,开发语音交互式的内容;利用设备的视频捕获功能,开发视频交互式的内容;利用移动设备这一先天性的“社区化工具”驱动内容的社区化,借助社区化的传播效应和互动功能使难题的解决达到史无前例的便捷等等,使教育内容在如此完备的技术基础上产生革命性的进步。

从产品角度出发,我们应充分调研现有教学过程,对有远程教育需求的教学活动进行产品化的推动。在学校、学区或更高一级范围组织教师进行学术沟通,分享教学内容设置上的经验,博采众家之长,对内容进行精品设计;突破原有教学内容设置的定式思维,让内容“动”起来,完成从“平面媒体”到“富媒体”的转变;教育内容设计的过程应聚集熟悉互联网、熟悉互动体验设计的相关人才,以互联网的思维来做内容,以“移动”的思维来做内容,他们像一座桥梁,将经验丰富的教师群体和移动设备的用户连接起来,我们应重视这个角色。

从运营角度出发,如何把这些创新的教育内容推广出去,如何引导用户来尝试新内容并逐渐改变他们的使用习惯等问题,成了我们新的挑战。我们通过充分调研远程教育市场,并结合移动互联网大环境的媒体特性,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来循序渐进地开展运营活动:

首先,我们应重视现有远程教育渠道所积累到的用户资源,并尊重他们的使用习惯,采取从线下到线上(逆向O2O模式,Offline to Online)的方式来把传统的离线浏览视频课件的用户通过奖励、免费体验等手段吸引到我们的平台里来。我们可以提供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来快速地导入老用户,并用赠送积分和内容的方式对用户进行鼓励。

其次,重视主流的应用商城,包括Apple的AppStore,Google的Google Play Store,以及国内占主流的安卓市场、应用汇、小米应用商城等App分发渠道,把我们的教育终端软件放在移动互联网用户触手可及的地方,这样能够方便有教育需求的用户在市场内搜索找到我们的产品。在应用市场的产品宣传应凸现我们新型教育内容的特性,包括一目了然的图片及详实且简洁的文字说明;我们应制作新内容为主体的视频演示片断,上传到主流的视频分享平台如优酷土豆、国外的YouTube等;与现有的App信息类网站如91手机助手、搞趣网等进行合作来推广我们的终端软件。

最后,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就是利用现有的移动互联网社区来推广我们的内容和产品。比如说,鼓励用户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教育内容的链接,新用户可以点击链接来快速体验我们的新型交互式教育内容,鼓励分享并赠送积分,确保有潜在教育需求的用户得到实质的收获;在我们的教育终端软件中设置“一键分享”的功能,并提供激励措施来促进用户对我们的内容去做社区化传播;我们应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并开发完备的公众平台服务,利于用户方便地进行内容体验及学习偏好设置,并通过公众平台打造一个与用户交流的渠道。

通过技术、产品及运营的思考使我们能够多方位地审视基于创新内容的远程教育系统的技术优势、产品特性、目标用户群体及所需的资源等各个因素,充分的准备和调查研究将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可控因素,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

4 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远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粗浅构想。以移动互联网的新思维构建新型的远程教育内容,将会显著增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关注度,从而极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高度的互动性、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精彩的富媒体展示将使远程教育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对于承载新内容的教育平台,我们从技术、产品、运营三个视角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提到了进行新型教育平台的所需技术、产品特点及推广方式。

本文谨望抛砖引玉,寄望广大重视互联网+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们可以共享思路,广泛交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找到远程教育内容设置的新方向,并且借助国家对互联网+教育的扶持机会,创建一个革命性的、可运营的新一代远程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1] 吕佳.浅析移动互联网发展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7):182-182.

[2] 董文琪.移动互联网对参与式教学的双重效应分析[J].江苏高教,2014(5):81-83.

[3] 郭进明.关注移动互联网 关注移动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11(6):50-50.

[4] 陶祥亚,杨成,胡建华.基于UCWEB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学信息资源利用模式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 2010(6):70-74.

[5] 郑洁琼,陈泽宇,王敏娟,等.3G网络下移动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159-162.

[6] 梁付杰,鲁徐,常夙恒.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型教育模式[J]. 科技创业月刊,2012(8):7-8.

作者:戚蓉 刘斌

第4篇: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开发微教育如何拥抱移动互联网[最终版]

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开发微教育如何拥抱移动互联网

如何与互联网结合,是很多传统行业在寻找业务转机时,最优先考虑也必然会考虑的问题。互联网 概念的兴起,以及如何真正的落地也是大家一直在探讨的方向。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快 速发展,正在不断的冲击着各个行业。以线上电商平台为例,阿里双11,双12每年不断刷新的销售战绩数据显示,用户更多通过手机移动支付方式进行电商交易。移动互联网技术对支付方式,消费方式,交易方式的影响,正在不断的渗透到各个行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对于企业来讲,你知道怎样抓住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机遇吗?你知道可以通过哪些移动互联网渠道和方式来进行自身业务的发展吗?你知道如何利用微信这个新崛起的移动端平台来做自己的业务吗?

教育培训行业,应该算是比较早接触互联网,并通过互联网来拓展业务的行业。但如今的互联网,已经“今非昔比”,从PC端到移动端的跨越,对于教培机构来说,移动互联网化是新的机 遇也是新的挑战。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解决生源及客户问题,解决留存转化以及后续的在线服务体系,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方向。

一、为什么需要实现移动互联网化

作为营销人,在做营销时自然将客户分为两类:

B端客户——多为公司企业级客户,企业级客户要求专业可靠,以信誉,专业,品牌等作为合作参考;

C端客户——多为普通个人客户,以性价比,个人预期,地域等作为消费常规参考。

目前国内教培机构,多面向C端普通个人客户,而C端用户目前的网络使用频率和消费习惯,偏向于移动端,营销中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人群最多的地方,就是最好做营销的地方”,而以移 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实现的各类APP应用,就成为普通个人客户存在的最潜在的市场。实现移动互联网化,成为教培机构最迫切的需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

二、如何实现移动互联网化

教培机构实现移动互联网化,目前的选择是入驻行业平台,或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来开发实现自有平台建设需求。

入驻行业平台,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如何差异化应对同行竞争,如何让客户找到你。

移动互联网技术,以APP开发技术和微信开发技术为主,多用于APP开发和微信公众号开发。

APP开发因开发周期,开发成本,维护成本,使用频率,耗用内存,如何引导下载等等诸多原因,导致APP开发已经被很多企业机构摒弃了。而微信开发技术,因为有着微信这个强大的用户 平台做基础,拥有了诸多优势,也成为很多行业领域的企业机构进军移动互联网的首选。

对于教育培训机构来说,通过微信技术对微信公众号进行开发来实现移动互联网化,是最佳选择。

三、如何通过微信平台来解决生源问题

生源问题,是教培机构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机构发展运作的关键因素。传统生源获取方法,主要通过媒体广告,外派传单,互联网推广,百度竞价等多种途径来获取,但是推广成本高、实 际效果不佳等问题一直是教培机构的困扰。

微信,拥有8亿用户,而微信公众号作为教培机构进驻微信平台的入口,也是解决生源问题的突破口。依靠微信开发技术,公众号可以实现平台化,既保留了微信公众号原有的功能,又拓 展了更多功能用于教培机构营销推广需求,解决生源问题。毫不夸张的说,丝毫不比APP技术逊色。

1、实现商城化,用于品牌推广,培训课程展示,完成在线浏览和下单。通过微信开发技术,搭建自有平台,从展示、推广到完成销售,都可以实现。

2、从浏览到支付,方便快捷。一气呵成的操作,对用户来说,是最佳的体验,而通过微信公众号技术搭建的平台,让浏览到支付一气呵成。

3、强大的营销功能,可获取更多用户流量。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变现的基础,而微信开发技术可以辅助获取更多的用户流量,带来更多潜在客户。

四、微信与教培机构的结合 哪种模式才是最佳组合

技术实现对于营销的影响,应当作为筹划项目首要考虑的问题,微信技术在与教培机构业务结合的时候,也应当认真分析思考需要哪些功能,选择哪种模式,功能并非多多益善,而是一定 要到点子上。

以课程销售为例,对于教培机构来说,微信拼团和微信分销,都可作为课程销售方式,解决生源问题。

1、微信拼团 课程销售

微信拼团是相当火爆的微信销售模式,并率先开创2人即可成团的模式,以一带一的方式更容易实现销售。课程销售也可以如此,单人报名没有优惠,但是拼团报名可以享受优惠。此种方 式不仅可以刺激消费,有意向的学员还可以带动身边朋友一起报名,能增加更多新学员。

2、微信分销 课程销售

微信分销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模式,用的恰当能起到很火爆的销售效果。

当你需要给公众号增粉时,通过微信开发技术实现的微信砍价和微信投票功能,能以活动的形式,帮你的公众号快速增粉。

1、微信砍价 公众号增粉

微信砍价功能的运作逻辑是,邀请好友帮你砍价,参与人数越多,优惠越多。好友需要先关注公众号才可以帮助砍价。在教培机构需要增加粉丝时,可以通过微信砍价功能来实现快速增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砍价的优惠比例如果设置过小,对潜在学员来说不具备吸引力。但也需考虑课程的实际运营成本。

2、微信投票 公众号增粉

微信投票功能,也是快速增粉的方式之一,被普遍的采用,以奖品的形式吸引参与,通过投票来增加粉丝。比如,举办票选最佳学员活动,学员邀请身边好友关注投票,获得好的排名,争 夺最终奖品。此类活动,可为教培机构公众号快速增加粉丝。

教培机构选择以微信公众号作为基础,通过微信开发技术来实现移动互联网化,是当前移动互联网化最佳解决方案。成熟的微信开发技术,以及微信营销模式,不仅解决了技术需求,还能 有效的改善和解决生源问题,这对教培机构来说,是最贴合需求、最可行的选择。

第5篇:中国移动互联网远程教育行业调研报告

作者:能力天空远程教育中心

2013年8月6日星期二

1. 移动互联网远程教育用手机进行可以接受吗?

答:根据能力天空远程教育中心(e.ablesky.com)对市场上90%以上的调研问卷上得到的回答,移动互联网就是通过移动终端来进行远程教育的学习的,移动互联网基本上就是手机网络,再有就是Pad的了,好像有的最多的就是手机了,如果说要是参加移动互联网远程教育,基本上就是用手机了,更何况现在都是智能手机了,智能手机在这方面应该很简单的吧。只有很小的一部人在移动互联网上会选择用更加方便的Pad。

2. 移动互联网远程教育可能会很费流量,可以接受么?

答: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显示,30%左右的人群是不会花费很多的流量在这方面的,或者说不愿意花费一定限额的流量在这方面。60%的人选择的是可以接受的在一定限额的,只要不要超过了自己不内心的那个最大的额度就是可以接受的,不会有很大的排斥。10%的对流量基本上没有什么概念,只要自己能够学到自己想要学的就无所谓的。

3. 用手机接受移动互联网远程教育,信号不好可以接受够么? 答: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人的人们都不会接受信号不好的。手机接受移动互联网远程教育,首先要保证的不就是信号要好,我们可以接收到么,要是信号不好,还学什么啊,移动互联网远程教育不也就是白白的花我们的钱么,要想接受移动互联网远程教育,首先要保证的就是信号啊。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手机的WIFI上网的,那很不现实的。

4. 用移动互联网通过手机可以在厕所、车站、床上都可以接受教育么?

答: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显示,只有30%左右的人应该可以接受吧,反正选择移动互联网远程教育就是为了可以在任何想学习的时候都可以学习,只要不是很着急这就没什么事的,早说,这打发时间怎么不是打发啊,可以在这些地方学习的,尚可以接受吧。其他的都不会接受。

5. 在移动互联网远程教育方面,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的学习么?

答: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显示40%的人会选择可以接受随时随地接受的。移动互联网远程教育,在某些方面来说,就是方便么,只要有时间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都可以的。除了工作的时间还有一些其他的时间之外,好多时间都可以用来学习的啊,是吧,只要想学习,这些都不是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其他的只是像某些特定的时间里接受。

6. 通过移动互联网远程教育愿意在实际社会中通过LBS与周围的人互动么?

答:根据市场做得调研得知,只有20%的人会选择在通过移动互联网接受远程教育之后,会选择在线下通过LBS与周围的人进行相关的沟通交流。而达到60%的人们则在迟疑之间,有着摇摆不定的态度,但是犹豫的时候却很少参与到线下的交流中去,对于这些都有着怀疑的态度,尤其是人,由于是陌生的的更加加重了这种态度。但也有20%左右的人,就是根本没有着参加到线下的交流中的想法,有了就是马上就是拒绝的态度。

第6篇:在线旅游:又一个正在被移动互联网改变的行业

移动互联网崛起后,在线旅游得以真正成型。它正通过将影响延展至用户长期与短期决策,为旅游中和旅游后市场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也推动自身的闭环走向更加完整与成熟。

又一个正在被移动互联网改变的行业。

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沈卓立也许会跟随Sun公司一起加入Oracle,每个月依旧穿梭于世界各地,把时间耗费在飞机上。他也许还会像第一次去巴黎时一样,把每一个第一次见到的城市写成长长的游记贴上论坛,就像大多数旅行爱好者常做的那样。

但智能手机改变了他的职业,也改变了他的生活。

因为不满博物馆陈旧落后的按键式语音导游系统,2009年“十一”前夕,他和伙伴开发出基于iPhone的导游应用《故宫》。iPhone新颖的内容呈现方式、触摸操作加之GPS定位功能,使得《故宫》大受欢迎。年底,中国旅游服务供应商WildChina向他们抛出合作的橄榄枝。第二年,沈卓立和朋友们离开原来的工作,成立了公司TouchChina,正式加入在线旅游的创业大潮。

以TouchChina为代表的新兴公司(或新兴应用)成为构建在线旅游的最后一块楔子。“在线旅游”此前仅是概念,游客只是端坐电脑前,预订机票酒店,查询旅游信息,整理游记攻略。这些行为只能发生在旅游前与旅游后,几乎没有公司能很好满足他们旅游中当时当地的“吃住行游娱购”需求。TouchChina们的出现则标志着此前一直缺失的“游中”环节开始发展,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9月12日,移动应用分发平台91无线发布报告,指出旅游类APP在其应用商店中周下载量突破160万。手机与旅游结合威力初显。

在线旅游经济的重要特征是“闭环”:你在游后的游记分享也许会成为别人游前查询的信息,于是就有了“游前——游中——游后——别人的游前”的循环。纵长的产业链遍布机会,即便像沈卓立这样毫无旅游行业背景的IT人也能加入其中并取得不错成绩。颠覆者随时可能出现,没有人敢宣称自己是在线旅游“巨头”,一切刚刚起步。

“旅游前”的变局

细究起来,用户出行前的行为分3个阶段:决定去哪里、制订旅行计划及具体旅游服务的预订。

第一阶段商业价值有限。因为影响用户目的地选择的因素太多,朋友推荐、网友游记、旅行社打折活动,甚至一首歌一部电影都可能刺激他做出去某地不去某地的决定。用户此时的需求不确定性太大。

第二、第三阶段紧密相连,在用户产生实际消费前,第二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他在计划制订时必然要考虑:乘坐何种交通工具?住哪个酒店?目的地的娱乐消费有哪些?它们被一一列入旅行预算之中。谁能在第二阶段对用户需求做出拦截,引导他的预算走向,谁便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携程、去哪儿莫不如此。 携程CEO范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呼叫中心投入使用后,他每天用半个小时随机切入顾客拨入的预订电话,记录接线员回答的不妥之处并进行整改,他要求每个电话的处理时间不超过180秒。良好的预订体验和品牌的建立使携程成为用户出行时的重要选项。

去哪儿与携程不同,它不与航空公司、酒店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搜索比价模式在众多网站中搜寻低价产品,借此吸引大批对价格敏感的用户。它比携程更“靠前”,扮演着流量分发的角色,借此在预订市场站稳脚跟。

事实上,机票和酒店由于是标准化产品,便于信息化管理,二者早已成为游前市场收入最可观的业务。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440亿元,其中在线机票交易规模315亿元,占比71.6%,酒店交易规模88.9亿元,占比20.2%。携程2012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酒店预订收入4.1亿,机票预订收入4.04亿。携程高管在财报会议上称,酒店每房间佣金率达14%-15%,机票佣金率在4%-5%之间。

但它们只是满足了用户行与住的需求,对其他需求的满足正催生出更多的“拦截模式”。

比如点评和攻略。它们对用户具有指导作用,因而能影响其预算的分配。不过由于中国在线旅游发展时间过短,目的地商户的数据积累有限,这种模式目前还没有显现出应有的价值。

再比如以途客圈和第一步为代表的计划器的诞生。顾名思义,计划器即是帮助用户规划从交通工具到娱乐消费等所有日程安排的工具。它有很大的商业想象空间,因为它几乎涉及了旅游中的所有消费环节。但想象归想象,现实归现实,业内人士对《商业价值》记者分析,计划器的发展面临着亟需解决的难题:它是否具有普适性?有多少用户真的会花大量时间来做详尽的计划?或者它只是个可有可无的工具?

在其他模式成熟之前,机票酒店预订业务依旧会是游前市场的主要玩法。但看起来,这实在是一个竞争惨烈的红海市场。其中的玩家既有携程、艺龙等OTA巨头和大量的独立创业公司,也有连锁酒店、航空公司等资源所属方。2010年8月,淘宝推出“淘宝旅行”平台,意味着更多的代理商可以通过它直面消费者。 新进者是否将再难有机会?对此,我们很难做出肯定回答。

国外推出的价格动态打包服务中,酒店和机票的价格实时变动,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使用时间选择最低价格组合。而国内由于产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还没有企业能做到如此程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给未来的进入者留下了发展路径。

更大的机会来自智能手机。它的便携性支持即时预订,使用户得以摆脱PC的束缚,于是今夜酒店特价能借“LastMinute”模式冲入市场,在每晚6点后以5折价格帮助酒店销售剩余空房,APP上线3天即有10万下载量;它的GPS定位功能使用户能够就近预订酒店,于是酒店达人作为最早一批具备LBS功能的预订类APP受到用户青睐,并在去年获得创新工场投资。

如果有公司能够很好地基于手机数据挖掘,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预订服务,它又能到达什么高度?未来在手机上,也许会有公司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颠覆现有的预订市场格局。

“旅游中”的拓荒

一天三顿,每顿吃什么?不想住酒店又该住哪里?去什么地方玩?坐什么交通工具去?怎么玩,它有典故吗?什么纪念品买来送人比较好?

旅游中充满着意外和惊喜,在目的地的“吃住行游娱购”没人能面面俱到提前计划。事实上,我们经常做出计划外的决策,引爆它的有时只是心血来潮。

旅游前预订市场由于显而易见的经济利益引人关注,旅游中多变且琐碎的需求却一直未能得到满足。有分析认为,旅游活动频次太低,一个人一年旅游两次,也仅只是两次消费周期,并且需求分散导致消费难以集中,每个点都只能赚小钱。

事实果真如此吗?

盛大资本投资总监刘威根据人的消费行为模式分析认为,游客在出发前总是对预算斤斤计较,而一旦到达目的地,消费却呈“失控”之势。他们会在各种因素刺激下产生很多计划外的购买,目前的市场状况是旅行社在他们与商户之间充当着导购角色,并从中赚取相当可观的利润。而在自助游市场,还从来没有人能很好满足游客的此类需求,担任他们的导购难道不是很有“钱途”?

频次低、消费分散不足以成为在游中市场获利的阻力,在自助游或更高端的度假旅游中,人们往往比平时更舍得花钱,而这意味着更高的客单价。

除对市场价值认识模糊,此前旅游中的用户需求还缺乏高效、便利的解决工具,这是游中市场迟迟未能发展起来的客观原因。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让我们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对游中市场的拓荒,正成为移动互联网下一波创业热潮所在。而无论大小公司都缺乏相应数据与资源的积累,没有人在其中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

分析现有众多APP,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共性。这些应用按照功能可划分为两类:工具类和社交类。 工具类满足的用户需求繁多(比如信息查询、门票购买等),很难一一列举。但若从商业模式角度来看,它的分层则相对清晰,所蕴含的商业前景让人兴奋。

有些工具类应用离商品近,这意味着它离钱近,在盈利模式上它既可选择广告模式,也可选择直接销售模式。

TouchChina以导游应用起家,但在它最新推出的应用中,已经加入目的地消费的信息。在CEO沈卓立的规划中,公司未来的商业模式是跟商家进行合作,通过线上点评在线下为其带去顾客,就像旅游领域的“大众点评”。TouchChina没有任何线下资源,广告模式在这方面不会对它有太多苛求。

而如果采取直接销售模式则会让盈利简单许多,但却要求企业有强大的线下资源。驴妈妈作为门票线上销售商,网站于2008年5月上线,目前用户超过900万。去年四月,驴妈妈手机应用上线,至今下载量超过70万,月销售额600万元左右。它无需等待用户量的积累,从上线伊始,就能从每一笔交易中获得分成收入。

有些工具类应用离商品远,比如景区天气查询、指南针等。这些应用看似难有盈利前景,但结合移动互联网和旅游消费的特点,一旦它的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盈利能力可能会出乎意料。

以景区天气查询软件为例,假如有5000用户通过它查询黄山天气,那么它可以告诉他们,黄山明天一早有云海,住在某个酒店能更方便观看。用户感觉不到这是广告,而软件却能借此获得实际广告收入。照此思路,餐馆信息、门票打折信息等都能通过它到达用户。基于手机的用户数据挖掘将大大提升这类软件的广告营收能力。

社交类应用则满足了用户旅游中另一个维度的需求。以前他们的游记只能在旅行结束后,坐在电脑前整理,现在智能手机让他们能够边走边拍边写边分享,游记自动生成。通过LBS功能,他们还能与身边其他的旅行爱好者进行交流。这类应用以社交分享刺激用户生产内容,当内容和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它再与商家进行对接,进而形成商业循环。

但不论何种应用类型,目前都面临着一个共同难题:扩大用户量。没有大用户量,数据挖掘无从说起,商业模式难以建立。而在刘威对《商业价值》记者的解释中,这个难题背后有着更为现实和具体的困难。 首先,景区数据难以获取,景点的位置信息、历史典故掌握在旅行社、旅游局、景区手中,它们大多还未开放共享,刘威认为应用制作方需要学会和这些机构打交道,借力积累数据。

其次,内容积累过慢,导致用户获取的有用信息有限,这也是大众点评在旅游中依旧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能与它比拼信息积累的垂直旅游应用还很稀少。

再次,纯粹的互联网人也许能设计出好的APP,却缺乏场景想象力,难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比如为带小孩的游客推荐适合游玩的景点,对这种需求的满足能力恰恰是传统旅行社的优势所在。传统行业互联网化依旧需要借助原有人才,就像零售电商依旧离不开库存管理人员一样。

“旅游后”的创新

旅行结束后的动作是游记与点评分享,它是在线旅游闭环的结束,也是开始。游记和点评中所包含的很多信息,也许会被用到自己下一次的旅行中,更有价值的可能是,其中提到的航班、景点、酒店、餐厅,甚至是卖纪念品的小摊或个人的一句感慨,都能成为别人游前规划、游中体验的重要参考,刺激、说服他去往某地购买某些服务或商品。

实际上,这正是旅游社区最重要的商业模型:以内容吸引用户,积累更多内容,对内容加以组织利用,一边吸引更多用户,一边通过对他们的出行消费加以引导来对接商家,以分流用户或直接销售商品赚取利润。 这种引导所创造的价值可能会大大超出你的想象。美国旅游点评网站TripAdvisor估计,2011年它的消费点评数据对旅行者的消费决策具有17亿英镑的商业价值。等到当年12月,它也终于得以在纳斯达克独立市场上市。

在国内,蚂蜂窝是旅游社区的代表者之一。创始人陈罡曾是新浪员工,2006年他和朋友利用业余时间创办了这家网站,在口碑传播下,2010年初网站用户超过10万。于是陈罡离开原来的工作,成立公司专门运营蚂蜂窝。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中,公司拿过风险投资,进行过广告推广,至今用户量超过400万。 陈罡向《商业价值》透露蚂蜂窝今年的广告销售能过千万,品牌广告主包括航空公司、旅游局等。在UGC(用户生产内容)还未发挥消费引导作用的情况下,它既已初步显现营收能力。

但其实对互联网社区产品来说,蚂蜂窝的用户积累速度不算快。前风车网产品经理李翔昊把它归为“老旅游社区”,并撰文分析其获取用户的不利因素:它以游记吸引用户,但图片太多,文章太长,用户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来整理撰写,因而参与门槛过高;另外,由于文章没有固定模版,导致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时,需要付出较多的人力成本。而在碎片化阅读的今天,人们对长时间深度阅读似乎越来越缺乏耐心。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许能解决这些难题。APP应用“在路上”喊出的口号是“游记攻略边走边记”,它让用户用手机拍照,配以简短文字即时发布,并利用GPS定位功能将他走过的地方在地图中连接起来。于是游记自动生成,用户省去了事后整理的麻烦。

事实上,游记整理从游后提前到游中是一个趋势。基于此,蚂蜂窝推出的社交应用“嗡嗡”不仅支持即时发布照片文字,还加入了时间线展示功能,这是游记的另一种表现形态。

回到PC端的旅游社区,它并非不能创新,毕竟游客背着上万元的相机出游,他可不想让iPhone甚至千元Android机抢尽风头。画旅途便围绕这些高质量的照片建立起了社区,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配以简短文字和音乐,以极具美感的形式分享出去。它受到了用户的青睐,自今年2月上线至今,网站即已拥有近10万注册用户。可见,用户习惯的改变正导致旅游社区无可避免地走向轻型化。

回过头来,关于在线旅游的闭环经济,有两个趋势我们难以忽略:

首先,无论大小公司,都需把闭环完整呈现给用户。它们不遗余力地削弱用户与目的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为信息越透明越方便用户做决策,也意味着越能刺激他去消费,这是背后的逻辑。

刚刚过去的9月,携程一口气推出携程无线、携程特价酒店、携程旅游、驴评网、铁友5个APP应用,全面覆盖游前预订、游中指南、游后分享3个环节;蚂蜂窝的旅行翻译官、旅游攻略、旅行家游记、嗡嗡、旅游点评5个应用亦对3个环节均有覆盖。未来行业里的大公司,一定不会只针对某一个环节,否则难以给用户闭环体验,而现在它们之所以呈现不同形态,仅是进入市场的切入点不同。

其次,越来越多的公司正意识到要往用户短期和长期决策的两端走。以前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游前市场用户的近期决策上,比如预订一个月后的机票和酒店;而游中和游后市场的价值被发现后,对用户决策的影响在时间上正被延展,企业越来越希望能够影响他一个小时后的消费行为(短期决策),或者影响他半年后下一个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长期决策)。

移动互联网使企业能以较低成本进行这种延展,进而覆盖用户全部的旅游行为。这是在线旅游的新机会,而在市场走向集中前,谁都可能成长为强者。

第7篇:移动互联网高峰论坛 展望移动大未来

移动互联⽹⽹峰论坛 展望移动⽹未来

新华信息化6⽹21⽹报道 6⽹20⽹,21世纪传 媒集团在⽹州富⽹君悦酒店成功举办了“移动 ⽹未来”的移动互联⽹⽹峰论坛。多位移动互 联⽹时代下的领军企业家担任演讲嘉宾,美国 ⽹通公司董事长兼CEO保罗 雅各布(Dr. Paul E. Jacobs)发表了名为“⽹⽹移动”的演讲,畅谈 了他对互联⽹全⽹移动化⽹趋势的判断和展 望。优酷⽹⽹股份有限公司CEO古永锵,⽹⽹ 科技总裁林斌以及京东商城CMO蓝烨,也发表 了精彩观点。21世纪传媒执⽹总裁李戎先⽹为 本次论坛致开幕词。200多位移动技术专家、 移动互联⽹创业者、企业管理者、合作伙伴参 加了本次论坛。

我们的世界和⽹活⽹式曾经被互联⽹所彻 底颠覆,今天,我们的世界和⽹活⽹式正在被 移动互联⽹再次颠覆。仅在2012年,全世界就 增加了7亿部智能⽹机,智能设备更攻占了我们 的全⽹:眼镜、⽹表甚⽹运动鞋都具有了移动 计算能⽹。各位⽹业⽹佬对这⽹趋势带来的机 遇与挑战进⽹了深⽹探讨。

本次论坛就以下展望进⽹了深⽹探讨:

数据⽹爆炸:移动数据流量即将迎来惊⽹ 增长,每年数据都将翻番增长,⽹年移动⽹络 将有千倍级的爆发。智能⽹机、平板电脑、以 及物联⽹的普及,推动⽹乎所有终端设备联⽹ 化。智能终端产⽹了惊⽹的数据,2012年,智 能⽹机所产⽹的移动数据流量超过基本功能⽹ 机50倍。同年,移动视频的流量已超过全部⽹ 络流量的50%,未来⽹

年,移动视频有望占据 全部流量的2/3之多。

保罗 雅各布认为,未来 的⽹络部署将从现在的⽹外向内的部署模式, 转变为⽹内向外的部署⽹式,通过微蜂窝和⽹ 基站在室内建筑之内加以部署,从⽹产⽹强⽹ 的本地⽹络。

重新定义计算:PC的增速在明显放慢,智 能⽹机和平板电脑出货量⽹幅度上升,移动智 能设备的⽹速增长将改变⽹们对移动数字设备 的使⽹习惯,⽹们所期待的移动计算体验也将 发⽹巨⽹变化。

数字第六感官:智能设备将⽹们⽹然感官 进⽹扩增,让⽹们通过数字能⽹更好的感知和 把握世界。与此相关的移动智能内容和服务, 以及建⽹在数字感官上的了解、交互功能,将 成为移动互联⽹市场的热点之⽹。

第8篇:百度发布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移动互联网强势崛起

( 2012/5/24 )

今天,百度发布了2012年第一季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报告就“用户分布及互联网接入”、“移动互联网终端品牌”、“移动互联网终端平台”、“手机浏览器”以及“百度移动互联网应用”展开了相关数据分析,下面我们来看看几大要点:

在用户接入网络的时间节点上,移动互联网用户和 PC 互联网用户有比较大的差别:早上7点至10点、晚上9点至12点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明显高于 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高峰期出现在晚上10点,而PC互联网用户使用高峰期出现在晚上8点。

随着3G与WiFi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通过传统2G网络接入网络一直呈下降趋势,但是仍然占据了85.5%。显示整体网络接入方式仍然以2G网络为主,3G及WiFi网络覆盖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数据显示,Android和iOS用户更倾向于使用高速网络接入,来自3G和WIFI的接入量占据了67.8%,这应该得益于智能手机各种网络应用的使用需求

这幅数据图充分说明了移动时代的来临:从2010年7月开始,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速就开始超过PC互联网用户,这个趋势越发明显

在移动终端品牌中,诺基亚、山寨机和三星依旧占据列移动互联网手机品牌的前三位,市场份额分别为 22%、16.1%、和 10.4%。苹果以 5.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而值得关注的是国产品牌华为以 4.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

如果我们将Android系统的手机单独拿出来看,三星、HTC、华为的市场份额位列前三位,依次为 23.3%、13.9%、11.5%

值得注意的是,在智能手机的平台方面,Android增势迅猛,同比增长 12.2%(涨幅 900%)

在手机浏览器这个移动互联网入口方面,虽然UC浏览器仍然以28.9%位居第一位,不过已经出现下滑趋势,而QQ浏览器小幅上升

对于开发者来说,最关心的当然还是手机应用的下载消费情况:来自Android系统的应用数据显示,70%的应用属于软件类,30%属于游戏类。软件类应用中又以影音图像的占比最高,占 21%。游戏类应用中休闲益智占比最高,占 22%。或许这也验证了图片分享、视频分享时代的来临,与国外Instagram以及最新的视频版Instagram的掀起遥相呼应。而iOS平台与此类似。

Android与iOS两大系统的Top10应用下载情况验证了以上情况

从以上的数据来看,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如3G/WiFi网络覆盖面、智能手机、手机应用等方面,仍然具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机遇。而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行为习惯,则可能会成为未来市场营销的重要参考,移动互联网的强势崛起已不可抵挡。

来源:36氪

第9篇:移动互联网答案

1.移动互联网有那些三类商业模式?对每类模式进行说明并举例。

内容类是指内容提供商通过对用户吸取信息,音频,游戏和视频等内容费用盈利

例:付费信息类,手机流媒体和UGC类应用

服务类是指基本信息和内容免费,用户为相类增值服务付费的盈利方式

例:移动IM ,手机网游,移动导航,电子商务

广告类是指免费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和服务,盈利则通过收取广告费来实现

例:门户网站和移动收索

2.什么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是什么?从技术角度和用户的角度分别说明。

定义: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网络与互联网融合的产物。

特点:① 技术开放性⑥终端移动性

②业务融合性⑦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

③终端的集成性 / 融合性和智能化⑧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

④网络异构性⑨业务使用的私密性

⑤个性化

3.什么是移动ip?为什么需要移动IP

定义:移动IP是指在网络层提供移动性支持,实现切换链路时保持传输层及上层连接不发生中断

为什么需要由于伴随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网络和业务都越来越多的需要实现在不同接入位置和不同接入方式之间的平滑切换。而移动IP业务可为用户提供完全的移动性,所以需要移动IP

4.移动互联网有哪几大热点技术?分别说明这些热点技术

① 移动Widget

是一种运行在客户端机器上的基于Web/Widget引擎的应用程序,通常实现某个特定的功能

包括计算机桌面,网页,手机终端和人、机交互终端四种类型

②移动Madhup

是当今网络上新出现的一种网络现象。即将两种以上使用公共或者私有数据库WEB应用加在一起形成整合应用

③移动AJAX

它并不是一项新的技术,结合了JAVA ,XML及Javascript等多种编程技术,使开发者能构建页面一次载入的web应用。

5.移动互联网商业应用类业务有那些?并分别加以说明。

①移动搜索业务

是互联网搜索在无线领域的延伸。

具有随时随地随身性、精确搜索及个性化的特点。与互联网搜索比较有泛在性、精准性、个性化、效率高等优点

②移动广告业务

被定义为“通过移动媒体传播的付费信息,旨在通过这些商业信息影响受传者的态度,意图额行为

可按照承载方式、内容形式、类型方式及推送方式不同区分

③其他应用类业务

包括两大类:移动医疗业务

利用手机终端采集用户多种生理信息,如体温、血压、脉搏等

移动警务业务

具有政策性、隐私性、准确性、安全性、时效性

6.什么是移动电子商务?说说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

定义:又称“无线电子商务”。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和无线通信模块等无线设备所进行的商务活动。移动电子商务模式按产业链主导方分为5类

互联网企业核心模式

移动运营商核心模式

平台集成商核心模式

运营商银行联盟核心模式

银行核心模式

7.什么是智能手机,距离几种著名品牌,说说你感兴趣的几种功能

定义: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

品牌:iphone,小米,三星,HTC,魅族

功能:浏览网页、游戏支持、影音场景

8.举例几种常见手机操作系统,并说明优缺点

IOS:缺 :不开放源代码,开发或成本高

优:软硬件集成度高,系统运行流畅,系统稳定性高,应用相对安全性较高

Android: 缺:硬件耗电量大,系统运行不是很稳定 应用安全性不高

优:开放源代码,开发成本低,本地化程度高,版本更新快

Windows phone

缺:不开放源代码,开发成本高,系统非常不稳定更新不到位,往往系统升级后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优: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开发难度不大

应用相对安全性较高

和电脑的联通很好

上一篇:农业部项目通知下一篇:中国共产党朗诵诗歌